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保审批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烧伤;皮片移植;修复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23-04
深度烧伤是指深Ⅱ度或深Ⅱ度以上烧伤,创面多需手术修复,应用自体薄皮片修复后,瘢痕增生较严重,常伴有挛缩畸形或功能障碍,预后康复较差[1]。本研究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儿童12例;年龄3~53岁,平均(21±12)岁;烧伤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的10%~64%,平均(34±16)%;Ⅲ度创面占体表总面积的7%~38%,平均(19±9)%。另选择应用自体断层皮片修复深度创面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1~46岁,平均(28±9)岁;烧伤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的15%~54%,平均(31±13)%;Ⅲ度创面占体表总面积的9%~36%,平均(15±7)%。两组患者的性别、烧伤面积、Ⅲ度创面等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病例均无肌腱和骨外露,术式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2 材料
异种脱细胞真皮购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区域为128~1024 cm2,平均(576±327) cm2,保存和运输均在2~8℃条件下进行。
1.3 观察组移植方法
1.3.1 创面处理 将深度烧伤创面切痂致深筋膜正常组织层,肉芽创面刮除水肿肉芽,压迫、电凝或结扎彻底止血创基,用双氧水、稀碘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大量冲洗,盐水纱湿敷。
1.3.2 异种脱细胞真皮处理 打开外包装袋,将内包装袋置入无菌台,取出异种脱细胞真皮,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5遍,即可。
1.3.3 自体薄皮片制备 消毒供皮区,用电动取皮刀取厚0.20~0.25 mm自体薄皮片,浸泡于BFGF溶液,备用。
1.3.4 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 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展平,网孔稍拉开,真皮面(粗糙面)朝下,贴敷于创基,用丝线间断缝合固定;自体刃厚皮片真皮面朝下贴敷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底膜面(光滑面),自体皮片和异种脱细胞真皮之间对角缝合固定,防止移动;异种脱细胞真皮、创基和自体薄皮片之间无气泡、渗血、皱褶和折叠。
1.3.5 术后处理 术毕按常规植皮方法包扎,适当加压。术后若外敷料渗液较多,更换外敷料;10~12 d后打开内敷料,拆线。
1.4 对照组移植方法
1.4.1 创面处理 同观察组。
1.4.2 自体断层皮片制备 消毒供皮区,用电动取皮刀取厚约0.2 mm自体刃厚皮,用轧皮机制取宽约0.8 cm大小邮票皮,或用鼓式取皮机取中厚皮片,浸泡于BFGF溶液,备用。
1.4.3 自体断层皮片移植 将邮票皮真皮面朝下植于清洁创面。功能部位植入中厚皮片,用3-0丝线缝合固定,打包,常规加压包扎。
1.4.4 术后处理 术后植薄皮片部位常规换药,打包部位12~14 d拆包,拆线。
1.5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的创面植皮存活率、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皮肤厚度、血管分布情况、柔软度、瘢痕生长情况、功能部位活动情况,并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进行评分。VSS中文版由香港理工大学提供,此量表采用色泽(melanin,M)、厚度(height,H)、血管分布(vascularity,V)和柔软度(pliability,P)四个指标对瘢痕进行描述性评估,总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评分标准如下。
1.5.1 色泽(M) 0分:瘢痕颜色与身体正常部位皮肤颜色近似;1分:色泽较浅;2分:混合色泽;3分:色泽较深。
1.5.2 厚度(H) 0分:正常;1分:4 mm。
1.5.3 血管分布(V) 0分:瘢痕肤色与身体正常部位近似;1分:肤色偏粉红;2分:肤色偏红;3分:肤色呈紫色。
1.5.4 柔软度(P) 0分:正常;1分:柔软的(在最少阻力下皮肤能变形的);2分:柔顺的(在压力下能变形的);3分:硬的(不能变形的,移动呈块状,对压力有阻力);4分:弯曲(组织如绳状,瘢痕伸展时会退缩);5分:挛缩(瘢痕永久性短缩导致残废与扭曲)。
1.5.5 瘢痕厚度测量方法 切下瘢痕标本,从瘢痕的基底面到瘢痕的最高点测量厚度。工具:千分尺。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
2例儿童患者皮片存活欠佳。1例患儿所植薄皮片液化,异种脱细胞真皮愈合较好,换药致新鲜肉芽生长后重植自体薄皮片,创面痊愈;另1例患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薄皮片全部坏死,拆除异种脱细胞真皮换药创面干净后继续予以异种脱细胞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创面痊愈。余28例患者复合皮全部存活。患者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患者返院复查:可见植入复合皮区域皮肤颜色接近正常,质地柔软,基底松动,可提捏,耐磨。供皮区无瘢痕。3例患者出现在正常皮肤与复合皮交界处有轻度瘢痕增生,略高于皮肤表面。功能部位活动正常。供皮区色泽正常,无瘢痕增生。
2.2 对照组
20例患者所植邮票皮片大部分存活,存活率为65%~90%,平均(74±7)%。8例患者在功能部位植入中厚皮片,中厚皮片基本存活。6例患者术后14 d再行残余创面邮票植皮,创面痊愈。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返院复查:可见所有邮票植皮区域外观凹凸不平,颜色潮红,充血,感瘙痒,时有张力性水泡。瘢痕增生较严重,无正常皮肤张力,不耐磨。8例患者功能部位植中厚皮片,外观平整,触之质地稍硬,不可提捏,边缘可见瘢痕增生。3例患者功能受限,需再次行整形手术修复。中厚皮片供皮区瘢痕增生较重,充血,感瘙痒。
2.3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VSS评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x±s)
3 讨论
自体皮片移植是修复深度烧伤的常用手术方法[2]。薄皮片移植后质地薄、皮肤破溃发生率高、僵硬、韧性差,后期瘢痕增生较重,挛缩畸形发生率高,功能恢复较差,给患者预后生活和劳动带来巨大的痛苦。中厚皮或全厚皮片移植又常因自体皮源不足和供皮区遗留瘢痕而未广泛使用[3]。故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瘢痕形成主要是由于真皮的缺失[4],人体真皮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其富于弹性,质地致密坚韧,使皮肤具有柔韧性和耐摩擦性,足够厚度的真皮还可以抑制瘢痕的形成和断层薄皮片挛缩[5],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品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后应当具有长久的皮肤美容外观,并与正常的皮肤一样,例如色泽、质地、弹性,且没有远期并发症问题,具有耐磨擦等特性。
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是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保留了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等真皮组织,将能引发宿主识别的外来物质去除,降低了抗原性,减少了炎性反应和机体免疫排斥反应[6];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三维形态结构,可引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在异体真皮支架中生长,促进了创面的愈合,使得重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外观[7]。同时还完整保留了基底膜,它能引导新生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诱导自体成纤维细胞有序长入,是表皮与真皮之间连接的重要结构[6]。故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具有抗原性小、无排斥反应、无毒性、吸收少、柔软、可塑性强等特点[8]。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开辟了一条新的临床途径[9]。
本文运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发现复合移植修复深度创面色泽好、瘢痕轻,功能部位活动度好,皮片供区也未见瘢痕生长,达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复合皮移植失败,考虑原因可能如下:①创面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毒素,细菌蓄积,创面感染致皮片液化、坏死;②创面止血不彻底,出现皮下血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③术中操作不仔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底膜面向下、真皮面朝上[10]。
综上所述,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既可解决患者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皮肤的外观及功能,又可解决中厚皮或全厚皮供区遗留瘢痕的问题,是修复深度烧伤的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复合皮还不具有正常皮肤的分泌、排汗和代谢功能,尤其是皮肤附件的重建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韩春茂,封占增,范友芬,等.甘油保存异体皮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切削痂创面的多中心疗效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5):361-362.
[2] 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2):386-387.
[3] 张斌杰,马阳.微型皮片移植创面覆盖聚酰胺薄纱对烧伤切痂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319-320.
[4] 朱清海,张会堂,杨崇志,等.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20-121.
[5] Rnjak-Kovacina J,Wise SG,Li Z,et al.Electrospun synthetic human elastin:collagen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dermal tissue engineering[J].Acta Biomater,2012,8(10):3714-3722.
[6] 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等.异体异种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1):8048-8052.
[7] 姜笃银,陈壁,徐明达,等.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作和临床应用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1):15-18.
[8] 王晓川,李川,单菲,等.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可再生利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3):201-206.
[9] 尹志刚,王翠霞,郇京宁.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杂志,2009,11(8):1185-1186.
关键词:医改;医院医保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01
一、目前医院医保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自从医保起始至今,相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自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医院医保部门缺乏真正有责任心的专业管理人才
随着医保由城市转向农村,公民的医保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给医保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从事医保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无法适应医改的变化;相关人员的职称评定、评估及培训体系尚不完善。
从事医保管理的人员多部门是从别的岗位上抽调过来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参差不齐;此外,从事医保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没有相关专业职称;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医保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医院医保管理的健康发展。
(二)医院医保部门对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认真、深入、细致
部分医保部门没有认识到医保政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即便进行宣传,宣传的信息通常比较粗浅,很少对医务人员以及定点药品营业员进行相关国家政策的培训,使得他们对医保政策了解不深,无法很好地为参保者提供所需的政策指导。另外,国家的医保政策相对而言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宣传工作的顺利展开。医保政策的复杂性,加上参保者主观上对医保不够关注,一旦生病,就都是医生说了算。个别职业道德差的医生,有便宜的药不给病人开,只开昂贵的药,并从中拿去回扣。
(三)医院医保部门对不合理乱收费仍然存在督查不严现象
现今,部分定点医院擅自销售给医保病人自费药品、治疗项目、医疗服项目与一日清单不相符;收费项目与医生的医嘱不一致;有已经收费但病例中并未检查的项目;重复及超标收费;医保已经取消的项目仍然在收费;提升病人护理等级从而增加收费;更有的医院擅自设立医疗消费额,病人的住院费用未达到一定的数值,就不准许其出院等诸多恶劣现象。种种不良现象,不仅加大了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支出、加剧了病人经济负担,同时容易激化医、患、保三者之间的矛盾。
(四)医院信息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医保在全社会的大力展开,对医保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医院在医保信息管理建设方面尚有诸多缺陷,有待进一步改善。另外,医院还取法对信息数据做出统计分析的体系,这些问题使得医保管理工作得不到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二、医改背景下加强医保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健全管理组织,强化管理领导
为了确保医保管理朝着规范化、合理化、完善化的道路发展,相关部门必须足够重视医保管理工作,担任医保管理的人员必须是一名精通业务、擅长经济管理的院领导。同时,医院需要设立专业的医保独立小组,切实响应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设一系列的医保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医疗
负担。
(二)完善制度建设,坚持长效管理
医院是落实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载体,所以,建设及完善医保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管理体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担负起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设立每月例会制。按照医保运作状况,对比医院对参保的评价考核指标,对医疗数量、人均医疗消费、药比等进行考核排名,并将结果下发给各个科室病房。
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定期对医保运作状况进行合理分析,特别是对住院超过20天或者住院费四万元以上的患者实施监控,对已经超日期、超费用的科室做出告示,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并落实医治方案。
完善基本审批制度。医保审批工作包括许多内容,诸如院内转科、转院、外出检查、使用植入性材料等,均需要进行审批,所以需要建立专项审批手续,以期确保社保基金能够安全、科学、有效地运作。
实施医保查房制度。在医保办的领导下,由相关职能科室参与,有针对性地做好病房调研与督查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相关人员的医保管理执行能力和意识,有效地遏制不规范医疗行为的发生。
(三)科学创新管理,不断改进服务
目前,随着医疗保险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医疗改革的任务不断加重,最突出的问题是要在便捷、安全、疗效方面作出努力,将医保管理与科学创新、持续改进相结合。
首先,要进行人性化管理,为参保者提供便捷、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医院应该建立一站式的服务中心,设置分层挂号、同一窗口发药,特设白天夜间专家问诊,增加残疾病人无障碍通道,落实价格公示制,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各个环节。
其次,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医院应该增设医疗质量督查、医患沟通与培训小组,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网络系统,实施干预管理、患者安全目标等管理制度,进而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四)搭建管理平台,扩大服务范围
为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做好新医改的践行者与实践者,为了缓解病人的医疗负担,医院可以是当地提供一些优惠的医疗服务合作项目。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首先,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者之间的医疗技术协助指导平台,为了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发病且常见病多的问题,实施“一帮一”对口合作;其次,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积极组织专家对疑难为重病人会诊,实施双向转诊;同时举办专业培训、义诊、健康讲座等,建设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为社区鞠萍提供实经济、科学、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医改背景下,医院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迫使医院优化、体征医保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相关部门需要努力寻求一条适应我国发展、既节省医疗费用同时又令三方满意的运作模式,将是未来医保管理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刑建丽,姚仲玲,孔若玫.实施医疗保险后医疗服务需求变化对医院的影响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2):754.
[2]唐丽萍.定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5,26(10):65.
[3]董立友.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J].中国医院,2009,13(5):72-74.
关键词: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民,医保的范围越来越大,参保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医院的医保患者占据了更多的医院份额,医保付费占医疗机构收入的比例也逐步提高。医院与患者之间提供医疗服务和支付医疗费用由单纯的交换关系,变成了患者、医保机构、医院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新医保政策给医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法制社会的健全,患者的维权观念和消费意识增强,他们不仅可以自主的选择医院,还对医保、医院的政策、费用享有知情权,询问权。同时医保管理部门对医院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医院如何搞好医保工作且兼顾医患双方利益,做好精细化管理,这又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新课题。
一、实施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满足了医保管理部门对医院的要求
在新医改政策下,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控,以及对不合规的医疗行为加大了经济处罚力度,因此,医院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解读医保政策,加强内控制度,完善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使其符合医疗保险要求。
2、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是获得群众认可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患问题的加剧,使群众认可,群众满意成为医院重要的核心要求。医保政策执行越到位,医保问题解释越详细,就越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3、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为医院持续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在医保要求增加,群众需求增多的情况下,医院不但要获得社会效益,还要获得经济效益,医院收入增加,才能使职工满意,医院得到持续发展,因此医保精细化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医院医保构架,对医院医保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医院成立专门的医保部门,对医院日常的医保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及时了解掌握医保政策、医保动态,预防发生不合规的医疗行为,为医院决策提供合理建议。临床科室由科主任负责,并设立医保监督员,形成可以层层落实的医保管理体系。
2、提供精细化服务,满意患者、服务患者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医保患者。提供各种便民设施,设立方便门诊、导医站、志愿者,主动服务患者、帮助患者。重视患者感受,设立投诉专线,并对出院医保患者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3、细化制度规范,加强内控,提升医保内涵质量
建立、健全医保管理制度,规范医保行为,让医疗行为有章可循,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医保审批制度,加强处方管理,将医保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促进医护人员参与医院医保管理意识,减少过度医疗,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对外加强宣传,对内重点考核培训
医院有义务对患者宣传医保政策以及医院医保制度,要设立医保政策宣传栏,定期制作、发放印有医保制度、医院医保制度的宣传资料。以电话、网络、专人等多形式为患者对医保政策进行解读。根据医保要求和特点,对医院各科室进行医保培训,邀请专家来医院进行医保知识讲座,强化医护人员对医保政策的理解与实施,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定期对科室进行考核,加强奖惩措施,为临床贯彻、实施好医保政策奠定基础。
5、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医保精细化管理提高基础保障
充分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建设,配置电脑查询系统、网络预约系统、自助缴费系统,方便患者,节约患者等候时间,也增强了医疗消费的透明度。利用现代化科技,每月对医保数据进行分析,对医疗费用、参保患者比例等数据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长,确保医保资金的合理配置。
6、做好物价管理,确保费用的公开、透明
严格执行医保收费项目价格,掌握医保药品以及自费药品情况,正确与医保系统进行对照。执行自费项目签字制度,增加患者知情权,防止重复检查以及减少不合理费用的发生,提供每日费用清单,增加费用透明度。每月定期向社保中心报送结算材料,做到真实、完整、准确。
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日益扩大,对医院的医保管理工作有着更高更细的要求,医院医保工作应该向着精细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完善。让医院各部门协调配合起来,以医院的整体发展,和综合效益为核心,重视医保,学习医保,构筑和谐的医保医患关系,真正的获取医、患、保3方的共赢。(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财务部收费结算管理科)
通讯作者:罗嘉
参考文献:
[1] 李秀娟,王世英,连斌,恭剑飞.医院医疗保险管理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措施
一、目前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呈现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有些医院内控制度不完善,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隐患:一是没有建立重大财务事项会商和审批制度,投资决策随意性大;二是没有建立重大项目追踪问效和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实施后的效果无人过问;三是没能建立严格的设备、药品、材料付款审核审批制度,容易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四是没有建立完备的财产管理控制制度,一部分药品、耗材、试剂等"以领代支",大量存放在使用部门,脱离了财务监控,以至出现回购、变卖、流失等现象;五是没有规范严格的医疗收费核缴、退费处理程序,使一些别具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极易造成资金的流失。
(二)规章制度未落实,财经秩序较乱
有的医院经费管理漏洞较多,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责任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重供轻管、重钱轻物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成本核算不全面
在成本核算上,多数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比较局限,没有采用全面成本管理法,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和成本管理网络,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在市场经济下,医院不但要融入一般市场活动中,还必须参与医疗服务这个特殊市场的竞争,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要求医院引入成本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高负债率与高应收账款率并存
据了解,有的医院资产负债率高达50%以上,超过了偿付能力,甚至出现因债务问题被诉诸法律,封存银行账户等情况,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经营。在医院高负债的同时,还存在着高应收账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病人欠费无法收回,特别是医保欠费。随着全民医保政策的实施,参保人群的扩大,医保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一般在30%~50%之间。由于医保基金实行总量控制、财政不兜底政策,医保部门与医院结算的及时性和结算率都在下降,医院大量资金被占用,造成"名盈实亏"现象。
(五)财务监督职能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有的医院未设内审机构,没有配备内审人员。有的虽设有内审机构,也存在着人员配备不合理、内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内审工作仅仅停留在对财务账目的合法、合规性审计上,介入单位的投资和筹资活动较少,很少参与重大项目的决策、经济合同的签订、内部分配制度的建立和评价、项目实施效果的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监督,内审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六)医院财会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从医院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情况看,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管理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强;理论基础薄弱,知识结构老化;业务能力不强,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长期存在的人少事多问题一直困扰着医院的财务建设和发展,财务干部编制基数不够、没有高级职称编制、中级职称编制太少、人才流失严重,补充来源不足,所以,不得不雇请临时工、合同工、返聘离退休人员等,并照规定支付报酬;这样在财务业务成倍增长和财务工作对医院建设日趋重要的情况下,如此的人员结构和素质将进一步加剧医院财务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
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财会人员的职责
为科学合理地组织会计工作,医院应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能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参与本单位各种计划的制定,并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会计人员应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做到钻研业务,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搞好服务等。
(二)规范财务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约束力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要排除人为因素,用制度去管人和事,必须对预算制度、责任、指标、费用、定额等各方面进行细化。通过硬性的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强化预算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约束力,首先经过规划、分析并通过量化数字编制预算,使预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控性。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背离预算安排,不得无故追加预算。也不得突破预算的限额,要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必须追加的预算要经过领导小组研究后按规定的程序追加。三是经过全员参与预算编制,使部门之间、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以达成共识,减少预算执行的障碍。四是预算要促使资源有效地运用,避免资源浪费与无效率的开支,预算是以量化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考核性,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跟踪问效,使工作绩效的考评真实可靠。最后,通过制度去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预算指标是刚性的,应认真贯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预算的指导性、保障性、权威性和制约性,确保医院财务安全,使财务管理贯穿医院经营的每个环节。
(三)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管理有效性
在医院经济活动中,重大的投资、筹资等活动因其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而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控制点。医院财务部门对基建工程、医疗设备购置、大修等项目的资金支出,从立项着手,参与事前论证、预算编制、费用审核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财务部门参与重大财务经济事项活动运作,不仅使各项资金支出都掌控在预算范围内,还进一步确保了资金运作的规范、安全和有效。
(四)完善成本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医院财务管理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以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医院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为了核算资金,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经济手段,提供医疗服务全过程和医院管理各个部门全方位的成本信息,并预测和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把医院管理中的未知因素变为已知因素,减少盲目性。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室成本核算办法,包括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组织和成本管理网络;建立成本责任考核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规范核算收入、费用项目,从而实现各项成本的规范化管理。
(五)要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单位搞好经济管理工作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组织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控制制度、对外投资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尽管制定了比较系统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但是在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通过对各个财务会计业务风险点的控制,可以明确责任,加强自律,提高核算质量。强化流程管理可以更好使内部控制制度互相衔接又互相制约,使整个业务管理系统达到点面结合。加强风险预警,及时评估、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在实现经济业务顺利开展的同时力求化解财务风险或实现损失最小化。
(六)加强医院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
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既是对自己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医院有经济关系的各方,都迫切地需要获得医院的财务信息,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班子成员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财务分析会,对预算执行情况、收支变化情况、每人次收费情况、百元收费成本情况、工作量变化情况、百元固定资产收入情况、固定资产收入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对医院的经济运行质量进行系统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拿出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改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三创四建”活动要求,全面开展“冀事办”改革,积极推行精简审批、全网流转、集成服务、审管衔接等工作举措,着力打造企业和群众办事“一门(网)受理、一章审批、一次办好”的“三个一”改革品牌,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真抓实干的担当作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提升审批服务标准化水平。梳理编制“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细化审批标准、办理程序和时限要求等,逐一编制实施细则或清单, “同一办理事项、同一审查要件、同一审查标准”,减少自由裁量空间。(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10月底前)
2.清理规范变相审批。依法依规取消各种备案审定、目录管理、登记注册、年检年报、指定认定等变相审批,对确需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分类编制清单并明确办理规则和流程。(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开展行政许可监督评估。定期对现有行政许可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对已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落实情况开展评估。(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推动市场准入“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贯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各项要求,健全完善制度措施。着力破除市场准入中的各种隐性壁垒,对设定的不合理准入限制等列出台账,逐项推动解决。(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5.强化建设领域资质资格管理。大幅压减工程建设等领域企业资质资格,年底前将工程建设、测绘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凡是能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一律取消,对保留的事项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深化资质审批方式改革,对相关企业资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管理,持续推进企业资质办理等 “一网通办”。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 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二)持续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6.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依托政务服务网和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行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程线上办理、投资项目线上核准。积极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和一般审批事项承诺制审批。开展投资审批合法性审查,清理取消一批缺乏法定依据的投资审批事项和“红头文件”,形成全口径、细分类的投资审批事项清单。开展投资“堵点”疏解治理专项行动。(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行政审批局; 责任部门: 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7.着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功能,推进与省政务服务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信用信息平台和各部门自建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实时共享,全面实现与平行专业系统的业务对接,审批系统应用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进联审联验和区域评估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改善市场主体体验。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部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前,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2020年底前,全面推行施工许可电子证书,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与有关平台、系统完成对接,系统应用覆盖全市工程建设项目)
8.深化规划用地审批改革。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推进“多测合一、多验合一”,进一步压减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审批的事顶和材料。(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9.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全面执行全国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出台后严格贯彻落实。(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10.放宽服务业准入。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大幅放宽服务业市场主体投资经营活动的资质、股比、注册资金、从业人员、营业场所、经营范围等要求,大力清理在生态环境、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领域设置的不合理经营条件,取消证照办理、设备购置、人才聘用、人才发展等方面不合理限制,实现按市场化原则自负盈亏经营。(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三)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11.推行企业开办1日办结。加快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推广应用,简并现场登记环节。实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推动实现企业登记、刻制公章、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申领发票、职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事项线上“一表填报”、一次实名验证,线下“一窗”领取全部材料。年底前,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12.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积极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扩面方案,按省工作安排,逐步将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分类改革范围,重点做好“照后减证”,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等问题。(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13.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国家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目录管理事项,严格落实强制性认证制度,做好国家层面保留的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下放承接工作,加大相关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四)大力推进税费清理改革
14.全面落实国家减税优惠政策。放宽欠税及滞纳金同时缴纳限制,减半征收小规模纳税人需缴纳的部分地方税种。积极应对肺炎疫情,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或预缴增值税,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允许一次性扣除新设备成本。(牵头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15.推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持续整治物流堆场、熏蒸消毒等领域的乱收费、不合理收费行为,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常规收费压减至400美元以内。持续清理货运和客运杂费,降低收费标准。(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保税物流中心管委会、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16.继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完善推广“信易贷”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收费问题全面排查和重点抽查,进一步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牵头单位:人行支行、市金融办;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17.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专项治理政府部门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特别是“红顶中介”乱收费行为,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合理设定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推动降低偏高收费。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对收费情况进行全面自查,6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违法违规收取的入会费、赞助费、会议费、培训费、评比表彰费等,并限期退还违法违规所得,年底前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自查自纠情况组织开展抽查检查。(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接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关改革任务)
(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18.抓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清理、修订不符合《条例》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司法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我市的贯彻文件制定与不合要求文件清理工作,8月底前完成;《条例》贯彻落实工作,长期推进)
19.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对照我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配合省级部门逐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营商环境评价的引导督促作用。(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20.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常态化联系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回应市场主体诉求。(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21.强化法治保障,根据“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程,及时修订完善滞后于改革要求、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规定。(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22.加大政务失信行为治理力度。持续整治“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对各类企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而受到的损失,依法予以补偿。开展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专项治理,推动解决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问题。(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人行支行;责任部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23.加大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问题长效机制,督促拖欠主体对每笔欠款制定偿还措施和办法,逐月推动落实。拖欠账款除存在分歧或司法审理程序尚未终结的情况外,确保无分歧欠款当年年底前应清尽清。(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局;责任部门: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六)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24.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有机结合,探索依据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等确定抽查比例、频次和被抽查概率。推行联合抽查,完善抽查事项清单,实现部门间、部门内部联合监管全覆盖、常态化。(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25.提升重点监管能力和水平。对重点领城、重点行业实行严格管控,加强质量监管,落实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和医疗器械、化妆品、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等领域监管规定,对公众聚集场所和问题反映集中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检查。(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26.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力推进信用五级平台“一张网”建设,编制公开《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2020年版)》,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进信用报告结果异地互认。依法规范失信行为和失信联合惩戒认定范围、标准和程序,根据省级奖惩措施清单,细化完善我市奖惩措施清单,推动联合奖惩落地。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信用信息修复和信息主体异议申诉等机制。(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人行支行;责任部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27.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快归集共享各类监管数据,建立完善相关风险预警模型,加强监管对象信用分类,逐步构建与“互联网+”相适应的监管体系。依托系统规范执法行为,全流程记录监管情况,不断强化大数据在风险预警中的应用,提升监管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28.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执法事项。持续改进执法方式,推进执法结果共享互认,及时制止“一刀切”等行为,对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大幅减少检查频次。进一步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抓紧清理规范和修订完善边界宽泛、执行弹性大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基本实现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部门:具有执法职能的各级各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29.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各部门2019年12月31日前出台的“关于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方面,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设置歧视性规定和做法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清理结果。(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0.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水平。研究落实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交易细则,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参与配合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系统建设,实施在线即时监测和实时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诚信管理机制。(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1.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各种涉及地域、行业和所有制歧视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垒性规定,防止随意附加各种意向性限制条件,查处并通报一批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不合理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和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2.清理规范招投标领域制度文件。全面梳理市级自行制定的招投标领域规范性文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调整、修订、废止等意见,更新我市《现行有效的招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并按程序向社会公布。强化招投标监督监管,建立健全联合监管、协同监管的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司法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3.加快建设并联通各级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推动国库支付系统与政府采购平台对接,逐步实现同一平台支付款项等功能,构建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全上网、全覆盖、全透明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向市场主体及时无偿提供所有依法公开的各类政府采购信息。扩大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各预算单位在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中预留30%以上面向中小微企业,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建设联通电子采购平台工作,按照省级部署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采购改革,2020年底前完成)
34.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强化乡镇统一指挥、统筹协调职责,组建统一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除公安、税务、市场监管等依法依规单独履行监管职责的执法职能外,其他监管执法职能原则上全部整合到基层综合执法队伍,依法依规赋予执法权限,以乡镇名义开展执法工作,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牵头单位:市委编办、市司法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七)全面深化社会事业改革
35.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指导有关单位加快完善内部管理,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和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减轻中小学校和教师负担,探索扩大中小学校办学等自。(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6.调动社会力量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推进“互联网+”与教育、健康医疗、养老、文化、旅游、家政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牵头负责;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7.优化医保报销和结算服务。推进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公布统一的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逐步实现全市范围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继续扩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住院能够直接结算。对社会办医在医疗保障定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上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使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进入基本医保和异地结算定点,扩大医疗保障定点覆盖面。(牵头单位:市医疗保障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8.持续提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用企事业单位服务效能。全面清理取消水、电、气、暖等服务的不合理收费和证明事项,督促相关企业对确需保留的收费事项实行清单公示。推进水、电、气、暖报装“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一站式”办理和网上办理,优化办理水、电、气、暖涉及的占掘路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探索实行接入工程告知承诺制,将水、气、暖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容缺受理、前置咨询服务等措施,将用户参与环节压减为用户申请、现场踏勘、安装接通3个,供水、燃气、热力报装申请材料压减至1份,供水、燃气设施报装均压减至4个工作日以内,无外线工程用户立即装表开通,供暖设施报装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均不包括方案设计、施工、验收、合同签订、行政审批办理等企业无法控制的时间)。(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网市供电公司;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39.持续深化公证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广电子公证书、在线电子证据保全保管、债权文书网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等技术,全面推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度,规范公证服务收费,提升服务效率。深化事业体制公证机构改革,释放公证服务活力。(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八)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40.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服务水平。探索扩大乡镇市场准入、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权限,强化服务站点与平台建设,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推动乡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将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量大、影响面广的政务服务事项下放至乡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办理或代办。持续改进窗口服务,完善和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举措。(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各级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前)
41.探索推行“百事通”改革。以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导向,研究制定推动创业创新审批服务“百事通”改革实施意见,选取准入准营、资质资格、生产生活等企业和群众高频办事场景,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网上和大厅办事标准统一、数据同源、流程衔接、用户共享,再造办事流程、规范审批标准、取消重复材料、压减办理时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2.大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完善落实政务数据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联通共享与共用协调机制,将更多数据纳入共享范围。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要素,推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强化对信息数据的综合治理与安全管控。(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3.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各部门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系统间数据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基本解决“专网林立”、“二次录入”等问题。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力争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推广应用“冀时办”2.0版,实现大厅事项“冀时办”中预约办理、提交材料、进度查询。(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4.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办理结果电子化、标准化。加强电子签章在证照、正式文件等办理结果中的应用,力争实现网上办事结果100%电子化。进一步推广住建领域取消纸质证照、实现电子化领用的经验做法,深化其他行业电子证照应用,明确电子证照法律效力,实现电子证照在办事申请、审批办结、资格核验等环节的全面应用。(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5.加快整合建设12345政府服务热线。整合市级、联通省级,实现一号对外。统筹强化热线办理督导考核,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6.建立健全“好差评”评价制度。进一步抓好《省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办法》贯彻落实,加快平台应用,强化“差评”整治,建立问题解决、整改反馈、长效落实工作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投诉落实情况结入考核范围。(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7.加快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进不动产登记、交易监管、税收征缴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全部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企业买卖房屋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8.进一步提升纳税便利化水平。依托全国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免费电子发票开具服务,加快电子发票推广应用,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主要涉税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推行主税、附加税费合并申报,纳税人办税事项、纳税时间压减20%以上,推动更多办税事项一次办结。(牵头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前)
49.进一步清理规范证明事项。省级证明事项清单出台后,组织各部门制定公布我市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清单之外不得索要证明,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探索推进“一照通办”“一证通办”,梳理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事项,以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为依托,实现信息一次采集、部门共享,减少额外证明和重复提交材料。(牵头单位: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局;责任部门: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其他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责任。各部门要把“放管服”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抓紧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项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具体举措、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每项任务的第一牵头单位(第36项“共同牵头负责单位”均视为第一牵头单位)要及时梳理汇总改革进展,并于每月20日前向市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当月工作落实完成情况。
(二)搞好统筹协调。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各专题组、保障组要深化政策研究,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举措有序实施。各牵头单位要对承担的改革任务认真履责,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各责任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积极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1月18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在京举行了养老模式与顶层设计座谈会,以“健康养老与医养结合”为主题,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显现出规模大、势头猛、程度高、不平衡等特征,可能会成为新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她建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基本国策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尽快制定或修订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法、社会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起―整套比较完备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强面向老人的健康服务、疾病治疗、困难救助、社会关怀等基本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养老床位缺口很大,单靠公共投资很难满足,亟须民间资本投入。但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还面临卜些困难。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说,当前养老政策的扶持多倾向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对于养老地产、营利性养老服务企业缺乏相应的税收等政策支持;对养老企业的融资需求,如优先、优惠的银行贷款政策,养老基金支持等也还没完全到位;对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专项审批制度、优先医保定点资格、异地医保政策等还需进―步建设和完善。她建议各级政府在这些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产业。
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要求的医保资金管理改革进行了分析,深刻探讨了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新医改;医保资金管理;改革
就现今医保资金管理而言,我国进行医保资金管理改革尤为必要,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进程,进行合理化的医保资金管理改革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医保资金管理中,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于影响医保资金管理的因素要及时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医保核算管理,精确的医保核算是提高医保资金管理水平的关键。
1 新医改要求下医保资金管理的意义
医保资金管理对医院的整体运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医保资金管理中对患者所要支付的现金进行了管理,在没有进行医保资金管理之前,若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患者病情质量,还会虚增当期资金结余额,不利于医院资金的平稳运行,而进行医保资金管理之后,合理解决了现金结余问题,对于医疗费用采取现金比例垫付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管理中对大额医疗费用进行提前报销,不仅避免了结余过高的现象,还缓解了患者压力,不论是对医院还是对患者都是非常有利的。
2 新医改要求下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新医改政策提出后,对我国医保资金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医保资金管理需要对医院运营中的诸多方面进行把握,需要管理人员各个环节的全面把握,其在管理实施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就目前医保资金管理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着医保资金管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医保管理与财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
医保管理与财务部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管理好整个医院的资金运营,医保管理主要负责向上级部门申请所需医保资金的支付费用,而财务管理更像是一个监督机构,它需要对医保资金管理中的支付资金及账目进行详细记录,严格把握医疗资金的整体流向,然而在实际医保资金管理中,两者并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对医疗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没有进行具体的统计,只是做个简单的记录,这样一来极易出现医保资金管理与财务部门所记录的资金数据不一致的状况,从而造成整个医保资金管理的混乱及财务记录失真的状况。
2.2 医保资金管理中账目记录不够统一
在医保资金管理中对医疗账目进行记录主要是为了准确了解上级部门欠下的医院垫付金额,并且在进行月末的医保资金结算时,上级医保中心也不能够及时收回所垫付的资金,这样一来在医保资金记录中很容易造成垫付资金记录混乱的状况,使账目失去其功能性,无法真实客观的反映上级医保部门的欠费情况,不利于医院医保资金的如数回收,会给医院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的威胁。
2.3 医保资金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医保资金管理包含诸多内容,预算管理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合理控制医院资金开支,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医保资金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部分医院在进行预算管理中,只是在医保资金垫付中按照预算来进行,虽没有超额行为,但是其医疗质量及服务却没有得到保证,顾此失彼,并没有体现预算管理的意义。
2.4 医保资金管理中缺乏有效监督控制机制
就目前医院的整体医保资金管理而言,并没有建立有效监督控制机制,其内部管理人员在医保资金管理决策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严格的付款审批制度,导致违规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医院运营中的整体安全管理。
3 新医改要求下加强医保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医保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建立有效沟通
医保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维护医院的资金安全,因此两者只有定期进行有效沟通,使两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了解医院整体资金的收支状况,从而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提高医院的资金收益。两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首先要互换账目,仔细观察账目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同项目账目数据是否一致等,要确保资金记录的正确性,使该数据能够客观正确的反映上级医保中心部门所欠医院的垫付资金费用,全面掌握医院运营中的资金流向及变化。
3.2 合理设置账目核算,定期对账
账目核算是医保资金管理中的关键与重点,账目核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的判断及医院的实际收益,在医保资金管理中,要保证账目核算的正确性就要根据医保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来进行分别核算,对于不同的使用状况应选择合理的账目核算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对账,确保上缴到上级医保中心的医保资金数额准确无误,从而实现有效的医保资金管理,发挥医保资金管理的经济学意义。
3.3 完善医保预算管理
医保预算管理是医保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医保资金的收支平衡,建立完善的医保预算管理制度,需要结合成本控制的方法对医保资金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预算,医保资金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负责人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工作,落实预算管理,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医保资金预算,从而保证医院中各个涉及医保资金的部门,其内部记录的医保资金数据要与其他部门相一致,确保医保资金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医保资金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资金数据,让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客观的看出医院的整个医保资金收支状况,使医保资金在医院运营发展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3.4 医保资金管理中建立长期有效监督控制机制
要提高医保资金管理水平,解决其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事情,需要医保资金管理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严格监督管理人员在医保资金管理中的工作行为,使医保资金管理更加趋于合理化,除此之外,监管人员对于医保资金管理中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并予以严惩,只有严格化的管理制度,才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医保资金管理,才能够确保医保资金收支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4 总结
自推出新医改政策后,我国医保资金管理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还存在一定弊端,但就其整体而言,医保资金管理还是有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使我国医保资金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要提高医保资金管理的整体水平,就要在管理内部建立有效沟通,使各部门账目中的资金记录呈现一致性,优化内部管理,促进医院的合理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19-02
锦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以县城以上城镇非职工居民:老年居民、少年儿童和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失业人员为参保对象。此外,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将其他人群纳入居民医保参保范围。这是一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它的构建与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推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1 转变医疗保险理念
医疗保障是社会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是基本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医疗保障制度,必须以“以人为本,公正至上”为首要理念,加大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从疾病保险理念向健康保险理念转变,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医疗保险理念。
2 加快相关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就没有健全、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没有完善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依据我国国情,国家应制定统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法》,建立各级政府之间的科学分工机制,确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明确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3 完善医保制度运行机制
3.1 确保基金来源稳定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应坚持“低缴费、广覆盖”的原则,在缴费能力与医疗待遇之间寻找平衡点。
3.1.1 不断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模式,完善筹资机制
坚持低水平起步的原则,合理确定总体筹资标准以及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完善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3.1.2 调整筹资办法,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长效筹资机制,保证居民医保稳定运行
(1)建立个人筹资水平持续稳步增长的保证机制,参保居民的缴费水平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提高。
(2)建立政府筹资的制度保证机制,包括政府筹资水平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制度;地方政府承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经费的保证制度。
(3)建立缴费激励机制,调整参保结构。对连续缴费的参保居民,对于年轻居民,每年可以适当增加其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吸引年轻人多参保以调整参保人员结构;对中断缴费的参保居民,再次缴费后才能重新计算缴费年限。积极募集慈善资金,增加基金收入。
3.2 完善支付机制
3.2.1 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机制
依据本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大病门诊补助、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等医疗保障支付方式,科学确定支付范围和标准,合理调整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完善实施方案。首先,要根据多层次的缴费标准设计不同的待遇支付标准。再次,积极探索适合城镇困难非从业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医疗服务和费用支付办法,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3.2.2 完善门诊费用支付机制
开展普通门诊费用统筹工作,既有利于扩大受益面,增强政策吸引力,也有利于促进医保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完善门诊费用支付机制,一方面要及时调整提高门诊支付机制的筹资水平,调整起付线和封项线,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增强政策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制订和完善社区门诊费用支付机制,通过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制度调整,鼓励社区首诊和转院审批制度,引导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看病,提高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大医院的工作压力。
3.3 完善服务管理体制
3.3.1 加强监督
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应成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主管部门,拟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及改革方案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起草法律法规,制定行政规章和基本标准来实施和监督检查。要制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管理、运营的政策及有关标准,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施行政监督等。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部门)和城镇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3.3.2 保证基金安全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单独列账。首先,医疗保险机构财务部门应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办法,按照业务管理程序设立岗位,并建立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疗保险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切实加强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要严格执行基金专款专用的原则,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存等管理情况,及时向单位及个人公布缴费情况。再次,构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预防基金风险,保证基金安全。
3.4 实施配套改革,加强制度衔接
3.4.1 要坚持城乡统筹思路
面对全国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分割的“两张皮”现状,建立城市非职工居民医保和农民医保制度,必须坚持城乡居民医保“一个平台,统筹城乡,相同标准,均衡服务”的工作思路,形成城乡居民医保一套班子运作,一个网络运转,一个政策导向,一套机构服务的工作格局。城市居民医保不应该自成体系,更不适宜套用城市职工医保模式和政策。
3.4.2 制度设计应科学
对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我市人民政府已设计出一整套制度。据试点区反映,这一制度必须与区情结合进行调整与完善。如应将“新农合”一整套成功政策制度和管理移植过来、筹资50元和160元两档标准要适用城乡、要把民政部门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无缝链接、不应将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交给营利性的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应以家庭为单位参保、设立家庭帐户、门诊费用不宜过多统筹、实行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等,都应求真务实,不能盲目执行上级有关规定。
3.4.3 高度重视网络建设
从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区看,都对管理体系、信息网络、服务机构网络建设极为重视。试点区“合管中心”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充足。镇街设有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和具体办事机构,区级财政对镇街工作机构安排有专项工作经费。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一步到位。南岸区近几年持续加大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建设的资金投入,决定在2008年对区内公益性医院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切实加强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为参保群众就地就医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复杂,需要我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Reflections on th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Liu Yadong
关键词:新形势;公立医院;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经济管理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公立医院如何在公益性的前提下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需要,成为了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总理曾说过:“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形势下医改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项任务”,因此作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成败的关键与难点,公立医院必须不断实践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政策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努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以下是笔者对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一项基础内容,也是关系到医院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加强财务管理就是要求财务人员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的运行规律为准则,加强预算管理力度,科学分配现有医疗资源,促进医疗经费的有效周转和流动,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1.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避免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难点,常常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安排缺乏刚性,而造成预算的执行流于形式,因此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具体做法:首先编制预算时在遵循前瞻性、严谨性等准则的前提下,全面考虑医院的资金状况、实际情况,将预算管理覆盖医院的所有部门,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小组,对医院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计划期内的收支预算;其次预算执行时应在立足于科学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权责发生制,将预算指标细化到科室甚至个人,确保预算刚性。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保持严肃性和稳定性,当然同时也要兼顾预算调整的灵活性,对于预算外的资金支付,应当执行严格审批制度;再者预算的分析与考核应以合理性为根本,定期考核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切实做到奖惩分明,未完成的科室帮助其分析原因并给出相应建议,促进全面预算的有效落实。
2.加强全成本核算,最大程度降低医疗成本。
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公立医院若想适应医改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身成本核算体系,在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另一方面,“以药养医”的时代即将过去,长久以来,各公立医院都是通过药品差价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随着国家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品的加成收入正在逐步取消,这就使得医院不得不考虑通过全面控制成本来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益。具体做法:首先完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合理细化核算单元,做到让每个科室都有成本核算负责人。其次医疗服务成本不尽相同,根据各科室以往的成本情况,制定目标成本,定期比对实际医疗成本和科室目标成本,及时揭示两者间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并第一时间予以改进措施。最后应健全成本核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以前单纯的看重科室经济效益转到业务指标和医疗质量上来,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的考核激励指标。
二、加强公立医院的医保运作过程化管理
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医保制度改革也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医保份额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医院资金结算比例,尤其是公益性质的公立医院,医保份额能多达医院总收入的四分之三,这项全新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阻碍,因此医院应实行医保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过程化管理。(一)事前制定方案进行控制,根据医保结算中心下达的预算指标测算各科室指标,根据各科室以往的实际状况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诊治三合理原则的指导下,探析各指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修正后的指标以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各科室,并采用绩效考核方式落实。(二)事中加强全院合作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多方位、多层次的实时监控医保运行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另外医保部应定期抽查各科室医保政策的落实是否到位,为各科室落实好医保考核指标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医院及时调整医改运行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三)事后严格管控进行控制,为保障医保政策引起全员重视,做到医保运行无死角。医院可以将医保的各项考核指标与个人绩效挂钩,在年初指标数的指导下,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结果综合评判,给科室进步的空间,当然要把握好力度,严格执行、狠抓落实,从根本上杜绝过度医疗的现象。同时,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年召开几次医保运作情况大会,分析总结全院和各科室的各项医保指标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医保工作的良性运转。
三、加强公立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品牌打造
公立医院应重视科教兴院,加强各层次、各岗位人才队伍的建设。现代社会,公立医院的竞争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的管理水平、医务工作者的能力、医院的服务质量等成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此,公立医院可以从建立人才引进计划、关注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医院科研投入、简化课题申报流程等方面入手,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良好的形象是医院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公立医院只有切实提供人性化服务,坚持新医改政策中“病人为中心”的准则,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好感。对此,公立医院可以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作用,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扶持,提高患者满意度;发挥在健康教育普及、宣传等方面的生力军作用;贯彻落实全程优质服务,解除患者后顾之忧,打造成功的公立医院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