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的心理辅导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青少年,无聊症候群,休闲。
分类号B844.2
1引言
近几年来,“无聊”、“没劲”、“讨厌”等词语经常被许多青少年所提及。部分家长抱怨说他们的孩子成天无所事事,一门心思只想玩――玩电子游戏、看电视、看卡通等,却不会主动去学习文化课。若不让他们玩,则满口“无聊”的抱怨与耍脾气。一些教师反映,部分学生“对学业不感兴趣”、“做什么事都嫌麻烦”等。诸多类似现象并非表面的、偶发的,它们反映了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该问题已成为高比例且影响很大的青少年问题。早在1961年,美国的华特博士(Walters,P A)就发表了学生淡漠症(student apathy)的报告。在他辅导的学生中,有一群人呈现意欲明显减退的现象,显示部分退缩反应,对上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还拒绝上学。1970年,日本的笠原嘉教授在他辅导的学生个案中,也发现不少有这种症状的学生,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以淡漠症候群为主要表现形态的“退却性精神官能症”[1]。
赖圣洋、林宪等台湾学者将这一青少年发展问题命名为“无聊症候群”。“症候群”最初是马斯洛(Maslow,A H)依据其整体动力学的观点借用过来的一个医学术语,它指的是“多种症状的复合体”[2]。这里的“无聊症候群”指的是一个人显出倦怠感、没力气、无聊、空虚等心理特征,在一定期间内呈现逃避现实、无精打采、对课业或工作不关心、无法发现自己的存在价值而为认同问题感到苦恼、社会退缩、对异性保持距离等症状[1]。赖圣洋认为“无聊症候群”的特征主要有:(1)常觉无聊、空虚,内心空洞、不知要做什么;(2)渴望朋友,但关系粗浅;(3)过度自我中心,常有抱怨及负向言语;(4)缺乏责任感及工作(如做功课、做家务)的动力;(5)物质需求多,沉溺于感官刺激的满足;(6)缺乏自信,主观因素多,常拒绝成人的建议;(7)投机取巧缺乏深度思维及价值观,缺乏精神生活;(8)行为模式原始或退化,话题常围绕在性与暴力上;(9)对自己缺乏洞察力,常感无力,成长停滞在童年期;(10)缺乏有意义的休闲及兴趣[3]。
现有资料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很少有学者对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展开研究。然而,正如文章开头所述,在走访家长、教师以及在青少年辅导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反映该症状的诸多现象,为此,在认真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在浙江省的7所中学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有关现状,并尝试作相应的分析探讨。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宁波、温州、台州、金华4个地区7所中学680名中学生为研究样本。共发放调查量表680份,回收有效量表613份,有效率达90.1%。其中男生289名,女生324名;城区中学学生173名,乡镇中学学生440名;独生子女299名,非独生子女314名;初一79名,初二81名,初三59名,高一154名,高二141名,高三99名。
2.2研究工具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共由24个项目组成,其中前21个项目为客观性项目(第21题仅要求独生子女作答),采用五级记分方法,每个项目共有五个选项,即“完全不符合、大部分不符合、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大部分符合、完全符合”,分别以1、2、3、4、5记分(负向题3作了相应统计处理);后3项为开放性项目。得分愈高表明无聊症状愈明显、严重。整份量表由5个维度构成,其含义分别是:认知面,表现为物质需求多、自我中心、缺乏深度思维等;情绪面,表现为感官取向、缺乏自信、常感空虚、多负向情绪等;意志面,表现为缺乏理想志向与责任感、回避难题、浅尝辄止等;学习行为面,表现为“学习淡漠症”,对学习不感兴趣、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等;闲暇生活行为面,表现为缺乏有意义的休闲及兴趣、缺乏精神生活、行为模式退化等。区分维度的主要依据是按照心理学上惯用的“知、情、意、行”划分方法,同时结合因素分析结果再将行为维度区分为学习行为与闲暇生活行为两个维度。
2.3研究过程
2.3.1量表编制
研究的测量工具在参照台湾心理学者赖圣洋提出的“无聊症候群”10点特征基础上自编而成。初步确定的量表共由29个项目组成,其中客观性项目27个,主观性项目2个。预试选取了浙江省天台县白鹤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两所中学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每个年级发放了40份问卷,回收问卷共计229份,其中男生127名,女生102名)。对预试所得数据作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之后,删减了因素荷重低于0.4的项目,最终形成《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
2.3.2效度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该量表的结构效度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在理论上构思的假设是合理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首先采用主成分因素抽取法提取公因子,共提取五个因素。抽取因素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1。
进一步用正交最大旋转法对提取的五个因素的因素荷重矩阵进行分析,并根据量化的信息分别将五个因素命名为学习行为面、意志面、情绪面、闲暇生活行为面、认知面。
2.3.3信度分析
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0.812;学习行为面、意志面、情绪面、闲暇生活行为面、认知面五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33、0.823、0.824、0.833、0.827;对99名浙江省天台县某中学被试间隔25天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γ=0.861。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2.3.4量表施测
经过量表的编制、试测和信度、效度分析后,最后形成《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于2002年4月对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完成全部调查。
2.4数据管理
本研究采用SPSS/PC10.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3结果分析
3.1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总体水平
调查发现,青少年在《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上总体平均得分不高,但“无聊症候群”某些方面的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
(1)总体平均得分为48.48分,学习行为面、意志面、情绪面、闲暇生活行为面、认知面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67、13.82、9.03、7.66、8.30;
(2)总体平均得分在60分以上的中学生占12.1%,最高分达96分;
(3)21.5%的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感觉无聊,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项目上选择了“大部分符合”或“完全符合”;
(4)28.5%的中学生认为大部分符合或完全符合“我经常会因无所事事而感到烦躁”。
3.2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性别差异比较
表2结果表明:(1)男女生总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总体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女生,也就是说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2)在意志面、认知面,男生平均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女生;(3)在情绪面,女生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4)在学习行为面和闲暇生活行为面,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3.3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地区差异比较
表3表明:(1)城区中学与乡镇中学学生总体上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城区中学学生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明显较乡镇中学学生严重;(2)除了情绪面,在其他各个维度上,乡镇中学学生均显著地优于城区中学学生。
3.4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表4结果表明:(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2)除了在意志面,非独生子女极其显著地优于独生子女之外,其他各个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3.5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年级差异比较
对量表进行One-Way 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六个年级间除了在意志面、认知面上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4讨论
4.1较高比例的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不容忽视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有关现状。调查发现,浙江省青少年在《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上总体平均得分不高,但总体平均得分在60分以上的中学生(高“无聊”感组)占12.1%,而且21.5%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觉“无聊”,28.5%的青少年会经常因无所事事而感到烦躁。这表明浙江省青少年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有“无聊症候群”问题表现的青少年群体。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CCMD-3(2001)上并未将“无聊症候群”问题列为单一的精神障碍,但已有研究指出,对青少年而言,日常生活的烦恼(daily hassles)比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4]。另外,Iso-Ahola和Crowley[5]、Caldwell和Smith[6]等多项实证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无聊”、“烦躁”感受和酗酒(drinking)、吸毒(substance abuse)等有害健康的行为及其他偏差行为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可见,该调查显示的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质量以及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4.2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相关因素
4.2.1性别因素
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性别差异上,男女生总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研究还发现,在意志面、认知面,男生平均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女生,在情绪面,女生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这些可能与男女生在认知、思维发展等心理特点上的性别差异以及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观念有关。如Larson和Richards[7]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无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对成人世界权威和控制的反抗,亦即青少年以“无聊”、“没劲”等心理感受抗议成人世界的社会控制,表现出来的行为包括情绪上的反应(愤怒),偏差和暴力行为。而由于社会对男性特质中独立性的强化作用,男孩似乎比女孩在独立发展方面经历的冲突和痛苦要多一些,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认为她们父母订下的规则是公平的、正确的、温和的,而不易出现她们大胆维护自身价值与父母冲突的局面。与此同时,从生物学角度看,男孩有更多的侵犯冲动,而由此导致的对父母的公然反抗也加深了男孩的独立性冲突[8]。
4.2.2地区因素
调查显示,城区中学与乡镇中学学生总体上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城区中学学生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明显较乡镇中学学生严重。这可能与城区学生与乡镇学生的成长环境、闲暇生活质量有关。结合开放性调查研究还发现,与乡镇中学相比,城区中学学生在闲暇时间里更多地选择了看电视、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睡觉等生活方式,而乡镇中学的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看电视、看课外书、帮父母干杂活、野外游玩等生活方式。较之生活在都市化狭小空间里的城区学生,乡镇中学学生可能由于所处环境、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相对来说他们的闲暇生活质量似乎更胜一筹。
4.2.3其他因素
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这与近几年来的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上海社会科学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通过对上海市15~29岁的青少年的调查发现,进入青春期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需要、人格特征、社会交往等方面不存在本质差异[9]。风笑天对独生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的研究也表明,从总体上看,独生青少年的社会化状况与同龄非独生青少年基本一致,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10]。同时发现,中学生6个年级间总体上也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年级(年龄)变量并不是青少年“无聊症候群”的重要影响因素。
5建议
5.1重视青少年的需求和感受,鼓励自主性的休闲
既然“无聊”的感受有一部分是为了表达青少年(尤其是男生)对成人的反抗,因此任何从成人角度出发安排的闲暇活动,都无法真正满足青少年的休闲需求,无法缓解他们的“无聊”情绪,也无法引导青少年远离偏差行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唯有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倾听他们的声音,重视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才能真正协助他们脱离“无聊”的困境,重返健康之路。在具体做法上,关于对青少年的休闲需求与感受的调查研究应该是闲暇活动设计的根本依据,同时应鼓励青少年及早进行休闲的自我探索,亦即鼓励青少年从多样化的尝试中培养休闲的兴趣,一旦他们能从自发性的休闲行为中体验到成就与满足,“无聊”、“没劲”的感受也就得到了有效缓解[11]。
5.2积极开展学校心理辅导与家庭心理辅导
针对少数患有“无聊症”、“学习淡漠”的青少年,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我们不妨借鉴日本松原达哉倡导的生活分析咨询方法(Life Analytic Counseling,简称LAC法)。这种方法是为了让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的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反省现在的生活行为,以达到有目的、有积极性地生活而开发的一种新的心理咨询方法[12]。LAC法是一种综合的咨询过程,它通过将来访者的学习、生活目标量化、明确化,结合及时的评价反馈,最终使得来访者学习、生活变得有条理,自立并走出低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的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因此,应该把家庭心理辅导看作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并与家庭心理辅导相结合。家庭心理辅导的内容有:辅导家长改进与子女的沟通;辅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辅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等。
参考文献
1 林宪. 无聊症候群.省略.tw/data/magzine/health.nsf/Item-View/
2 [美]马斯洛著. 许金声等译. 动机与人格.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367
3 赖圣洋. 21世纪新新少年――“无聊症候群”之探讨与对策. 省略.tw/2.htm
4 Chamberlain K, Zike S. The events approach to stress: Support for the use of daily hassl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0, 81, 469~481
5 Iso-Ahola S E, Crowley E D.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and leisure boredo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1, 23, 260~271
6 Caldwell L L, Smith E A. Health behaviors of leisure alienated youth. Society and Leisure, 1995, 18, 143~156
7 Larson R W, Richards M H. Boredom in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Blaming schools versus blaming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1, 8, 418~443
8 钱铭怡, 苏彦捷, 李宏. 女性心理学与性别差异.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165~169
9 王美萍, 张坤, 张文新, Andrew J. Fuligni.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28~32
10 风笑天. 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00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 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落脚点是学会做人。如何引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途径,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成人成才提出来了明确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五、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七、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青少年作为时展的风向标,电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当前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网络、电话等媒介因其具有隐蔽性、自由参与性、便捷性,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点。通过开辟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热线等,给有心理援助需求但又不愿当面咨询的青少年一个平台,供其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bbs,由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发起讨论话题,与青少年在线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客观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鼓励青少年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掌握青少年的真实心理需求,为现实中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参考,多方位收集信息,为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八、建设学生心理社团,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
新时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方兴未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不深、亲和力不够等问题。为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学生心理社团一般有心理卫生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是经过精心选拔并予以培训合格的主要负责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的学生干部群体,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助。心理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其与周围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十分了解,因此,心理上更加亲近、更容易理解和沟通,且其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经验也使得他们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最佳载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不够、涉及面不细等不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如能真正把学生心理社团组织有效开展,必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速青少年成人成才。
九、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加速构建全员育人新局面。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健康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在不给学校增加课时、人力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心理教育的相互促进,加速青少年的成人成才。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渗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渗透。大力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质量和效率,构建新时期背景下,多学科、多角度育人成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
[3]王丽敏,王琪,王燕等。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
[4]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 (5)。
[5]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
[6]袁红梅,赵嶷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
[关键词]心理辅导;青少年成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98-04
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中、小学辅导工作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当前各学校的辅导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个人一生发展来看,青少年期是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状况、社会地位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面对种种变化,青少年往往感到难以适应,他们感到紧张、不安、恐慌与紊乱,以致对家庭、学校、社会及传统等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同时,青少年要满足许多需要,才能达到个体的适应。但青少年往往缺乏客观态度来评估自身的需要问题,很容易感到现实与理想的不符,自觉有很多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许多事情上出现矛盾心理。而学校辅导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协助青少年稳步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出现的心理困惑,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发挥,实现人生的美好目标。
一、青少年面临的主要生活压力
(一)压力源概说
心理学认为,压力是超越个体心理的负担。创立压力与应激学说的心理学家汉斯•薛利认为,当谈到压力时,通常指来自我们周围所感受到的一种生理与心理的紧张状态。理查德•拉扎鲁斯对压力的定义是,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一种特别关系,这种个人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关系,被评估是有心理负担的,或超越其资源所能负担的,以及危害其健康和个体综合利益的东西就是压力。社会学家提出,压力与个人的信仰、价值观、知识层次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他们认为个体的压力源可以分为:心理压力,即超越心理所能承受的压力;生理压力,如青春期心理的、生理的欲望压力;社会压力,即来自社会期望、社会的认同、社会声望等压力。
压力是生活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开,可以说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大的方面看,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都会给我们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小的方面看,一次考试或求职、自己生病或亲友生病、失业或环境改变、亲人故去等,也都会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和干扰,都会成为我们心理压力的来源(即压力源)。
有人可能会问:人没有压力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压力为什么是人的基本需要(正常的生理反应)。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个体的生理、安全、爱等需要来看,这些需要不满足,人就会有饥饿、害怕和忧愁等生理、心理的压力表现。它们是正常的,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压力是个人的基本需要,关键是如何认识压力、应付压力、解决压力。
(二)青少年面临的压力
我国青少年在身心发展中,主要面临的压力有以下几方面:
1.日常困扰压力
拉扎鲁斯将“日常困扰”定义为每天能引发个人麻烦挫折的生活琐事,它们包括繁琐及难处理的人、事物等。青少年在生活中需要处理衣、食、住、行、娱乐等问题,这些事件虽然小,但是积累起来也会产生许多压力。例如早上几点起床、早餐由谁备、脏衣服的清洗、去学校的交通问题等,足够让青少年在心理上紧张,感到有压力,并由此出现生理症状,如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和失眠等。
2.生活事件压力
生活事件包括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正面事件如节日、过年、得到奖励、考试通过、获得同伴认可、担任班干部等,负面事件如竞选失败、考试受挫、家人出现意外事件、经济拮据、被学校处分、与父母冲突等。薛利认为,每一种生活改变都会给个人带来压力,如果个人心理健康水平高,其适应能力就高,压力不会对其造成身心健康方面的损害。否则,当压力指数改变时,个人就会感到不适应。
3.人际关系压力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指出,人际关系压力是青少年生活世界里重要的压力,它包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朋友关系等,这些关系是经常处于紧张对立的互动关系。青少年在面对指示、命令、训诫、冲突、对立时,有时难以按照自己的心理意志、行动自由来处理它们,因此造成他们心理的压力和痛苦,影响他们在人际冲突中客观、正常地处理这些人际压力。
4.学校生活压力
台湾学者郑照顺通过对青少年日常生活压力的研究发现,学业压力是中、小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于2005年4月对该校2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5.7%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我国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学生关于压力与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学习成绩、考试、作业过多、上课点名、某些课程学不懂、被老师处罚、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二、生活压力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生活压力对青少年而言,就像生活中的推动力,从积极方面来看,这个推动力能促进自我进步、创造发明和个人生活目标的实现;从消极方面而言,如果个人无法承受生活压力,可能造成身心的疾病、情绪的困惑以及行为的偏差。
(一)青少年生活压力适当理论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压力的存在。适度的压力对个体来说是必要的,过度压力会打破身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状态,引起身心关系失衡,从而导致心理功能紊乱,诱发精神病和身体疾病。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压力既具有积极推动力,也具有消极杀伤力。
1.过度压力
过度压力即超越个体心理负担的生理、心理反应,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它就像是汽车的轮胎,充气太多或承压太重就会爆破。
2.过低压力
没有对个体心理形成负担,例如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压力,他就会感到没有目标,学习不紧张,对自己无约束。就像皮球没有充气,无法展现自己的活力。
3.快乐压力
对个体身心健康有益的压力,即愉快、欢乐的压力,例如参加班级竞选活动、大型体育活动,得到老师表扬等。
4.痛苦压力
情绪情感及负性生活事件应激方面的压力,给个体带来生理、心理的应激反应,一般会给个体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精神创伤及身体创伤后应激障碍(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出现情绪、情感体验和精神障碍:创伤体验重现、恶梦,警觉性高,回避、感情木纳,对未来无信心,提心吊胆等) 。
(二)生活压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生活中充满着压力,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为每个个体都必须面对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压力挑战。当个体遭遇紧急情况或面对外在威胁时,其心理和生理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和行动。
1.个体面临压力产生的身心反应
压力是否令人喘不过气来,手忙脚乱,出冷汗,紧张得哑口无言,忧郁,坐立不安,闷闷不乐,或者无法集中精神,压力对个体是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主要看个体生理(生物属性)、心理(精神属性)、社会(社会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看个体对生活压力持什么态度和解决方法。长期的压力反应(抗拒)对个体而言会导致生理或心理疾病,社会功能失调,人际关系紧张。
2.生活压力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适度调整个体的自我期望,清楚自己的成就动机,探索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个性特征,规划自己的未来目标,妥善安排生活、学习时间,善于处理同伴关系,与父母友好相处,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绪特点及需要。同时,将生活、学习、环境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力。青少年如果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压力,并运用自身的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和社会支持,就能很好地化解面临的生活压力,达到自我实现和“适性发展”的目的。
3.生活压力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生活压力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学校辅导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台湾学者郑照顺发现,生活压力可以对青少年的生理系统(内分泌、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肌肉系统)、认知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情绪情感(烦恼、焦虑、郁闷、愤怒、悲伤、自卑、内疚和心境、激情、应激)以及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具体来说就是缺课率增加、请假率增加、学生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低下、师生冲突增加、同伴关系紧张、情绪情感困惑等。
三、积极协助青少年应对成长中的生活压力
学校辅导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尽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教育历程中达到身心健康,获得最好的发展,引导他们合理规划个人的人生目标。辅导员在辅导工作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始终把握住学生在学校不再是狭隘地获得书本上的知识和应付考试,而是在智能发展之外,还包括个人情绪、个性方面的发展与个人潜能方面的发挥。也就是说,辅导员要正视并重视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需要,认清学校辅导的目标:辅导工作是与教学同等重要,促进学校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积极协助青少年应对成长中的生活压力,帮助他们对生活压力进行有效管理,应是学校辅导工作的核心。
(一)协助青少年应对生活压力
拉扎鲁斯对“压力的应对”的定义认为,应对是一种认知行动的过程,即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当面临超出个人能力承受范围的压力时,为了重新建立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所采取的解决方法。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个体如果应对方式有效,则可以减轻或免除压力困惑;反之,如果应对无效,不但不能克服压力,反而会引起个体发展中的种种困扰,造成身心疾病或引发各种偏差行为,如此又形成新的压力来源。学校辅导工作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学会认识(评估)生活压力以及采取应对的行动,帮助他们建立“功能性应对”――对问题采取行动去学习、求助,设法面对困难及压力,并加以解决。尽可能避免使用“非功能性应对”――面对生活压力采取反向的行为,如责骂他人、孤立自己、吃东西消除紧张、逃学、过量饮酒、吸烟或攻击无辜等。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多的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具体来说,青少年在采取应对行为时,应考虑以下一些方式:合理宣泄情绪,向人倾诉或独自吼叫;转移注意力,以忙碌学习或转移学习内容来缓解生活压力;发展自我信心及乐观态度,对自己处事的能力有信心,并对生活持乐观想法;发展社会支持,寻求同伴、家人、师长等社会支持系统在精神上的支持;寻求精神支持,发展与精神有益的活动及信仰;建立知己关系,向亲密的朋友、同伴倾诉,获得他们的了解与支持;寻求专业帮助,请专业辅导(咨询)人员或各种专家提供意见及努力的方向;与家人沟通,共同解决亲子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正视问题,当生活压力来临时,不回避,而是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的方式面对,消解由于生活压力引发的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
(二)其他一些有助于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
台湾及香港地区从事学校辅导的学者经过长期的实证研究证明,在个体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方面,除了拉扎鲁斯等人提出的“压力的应对”方法外,还应该包括社会支持和人际沟通,它们在个体处理生活压力事件时具有缓冲压力的效果,特别受到各国从事团体心理咨询和学校辅导工作者的重视。
1.社会支持
所谓社会支持是个人在社会体系中,受到关心、尊重与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减轻个人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的应对能力。社会支持的来源是个体获得支持的动力,研究社会支持的学者史文德提出,社会支持的来源包括以下几项:社会资源――如学校、社团、组织等;个别的社会网络――包括同学、朋友、同事等;重要关系人――家人、知己等。社会支持的方式和功能很多,主要有:情绪支持――关心、肯定、同情心、鼓励;认知支持――帮助了解问题,提供正确的资讯、经验;实质性支持――直接提供物质或具体服务,帮助解决问题。总之,青少年面对生活压力时,如能善于运用社会支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学业成就。
2.人际沟通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可以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与情感,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减少冲突和改善人际关系,协调群体内行动。青少年在应对生活压力时,恰当、适时地应用人际沟通,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获得他人情感支持,整合人际资源的作用,缓解由于压力带来的心理情绪上的焦虑及郁闷。
学校辅导工作要重视青少年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他们在心理和情绪情感上出现的许多不适,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业、生活、情爱、自我建立、同伴关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在奠定一生目标的初航阶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社会生活能力,从而实现他们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照顺.青少年生活压力与辅导[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1]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青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guidance)是指在团体情境下,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由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者,通过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帮助团体成员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行为,从而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在国内,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不长,但从长远来看,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解决和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青少年期既是个人性格形成、人格完善、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又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变化的特殊转折期。自我认同的危机、依赖与独立的矛盾、接受与拒绝的冲突都是青少年时期存在的问题。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是立足于发展性层面还是治疗性层面,都意义非凡。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能有效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心理教育形式,刚好符合学校班级制的客观特点,不仅能使参与者在团体互动的条件下,通过自我体验、相互学习交流,促进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和技能,而且还能帮助整个团队(班集体)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合作能力。
笔者也在基层学校从事初中生心理课教学实践,通过对全班学生的书面调查发现:90%的学生都一致期望在心理课上能多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多一些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以及形成健康的心理。目前,上海市初中生心理课一般在预备年级或初一开设,目前的心理课教学,虽然也融入了一些游戏和活动,但常常流于形式或者一阵热闹过后留不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因此笔者认为,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课教学现状,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初中生心理课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在游戏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分享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体,在团体中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初中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可以选择以下四大板块。
一是自我完善篇。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等相关内容,具体可以选择“认识我自己”、“自我保护”、“控制自己的行为”、“责任心培养”、“应对挫折”等主题。
二是人际关系篇。主要包括如何掌握沟通技巧、如何更好地与人进行交往方面的内容,具体可以选择“了解他人”、“宽容待人”、“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合作”、“男女生交往”等主题。
三是情绪情感篇。主要包括如何更好地了解情绪情感,更好地调控自我情绪、培养美好情感的内容,具体可以选择“认识和掌控情绪”、“合理宣泄情绪”、“自信心训练”、“学会分享”、“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主题。
四是学习认知篇。主要包括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应对于学习相关的一些普遍问题,具体可以选择“了解和提高注意力”、“学会记忆”、“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习策略”、“应对学习(考试)焦虑”等主题。
对于以上这些主题内容,心理课教师(辅导者)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因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始终是团体心理辅导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环节
严格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全过程大致都要经历五个阶段,即团体的创始阶段、过渡阶段、规范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而每一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一般可以分成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部分。针对初中生常规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的现状,在实际运用中,每次团体心理辅导可以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预热。这一环节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活动开始前的热身活动,一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达到活跃气氛、营造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或揭示主题的目的。常见的一些热身游戏包括“大风吹”、“松鼠和大树”、“解手链”、“传话筒”等,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以保证接下来主题活动的充分进行。
2.主题活动体验。根据每次不同的目标和主题内容,可以设计1~2个全体学生参与的游戏或活动。活动的设计可以参考一些比较成熟的团体辅导活动,如“认识我自己”这一主题内容常见的活动有“自画像”、“生命线”等。但注意不要生搬硬套,例如有些活动是针对成人设计的,那就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适当降低活动难度。也可以借鉴一些班会活动形式自行创设一些适合青少年的主题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尽量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
3.交流与分享。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了活动的基础上,辅导者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活动的心得体会。这是一个开放和分享的环节,辅导者可以事先从活动中提炼几个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分享;也可以让学生先围绕活动自由展开讨论,最后辅导者进行总结。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学生说、教师听。例如在“生命线”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完成活动后,辅导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的事情对你现在或未来有什么影响?现在的事情是不是和未来的理想有联系?对比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没有需要调整和改变的地方?
第二和第三个环节是团体的核心活动,两者之间有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点,常常是交叉进行的。
4.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总体效果评估,通过一些相关量表和测验,评估学生是否在相关方面得到发展。每一次活动结束后,辅导者可以给予学生一定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总结该次团体活动,激励学生期待下一次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是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者在课堂上采取过“代币制”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效果甚好。
三、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分类可谓五花八门,归纳起来适用于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纸笔练习。纸笔练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特别设计的练习用纸,学生用书写的方式完成全部练习,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例如“生命线”这一活动就是利用了纸笔练习,要求学生在一根“生命线”上划分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首先回忆过去最痛苦、难忘和快乐的事情并写在纸上,然后思考最近三个月要做的事情,按“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两个维度分别写出三件事情,最后设想一下未来,按照“我20岁、30岁、40岁”等不同年龄阶段写出自己计划要实现的事情。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由学生通过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真实表达情绪和内心感受,是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提高移情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形式。例如,在“认识和掌控情绪”这一主题活动中,通过情境剧表演,让学生真实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从而能宣泄和应对消极情绪。
3.行为训练。行为训练就是通过特定的练习,学习并强化适应行为或者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这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例如在“自信心训练”这一主题活动中,通过“说出你的优点”这一练习形式,给每个学生一个再次认识自己的机会,学会发现和欣赏自己的优点,可以重塑或增强自信心。
4.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也是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坦诚的、深入的团体讨论达到交流思想意见、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几乎每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都可以运用到这一方法。例如在交流与分享这一环节中,其实主要就是使用了小组讨论这一方法。
5.娱乐游戏。娱乐游戏常在预热环节使用,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有趣的集体游戏,达到活跃团体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增进学生之间互动的目的。除了预热环节常用的热身游戏,在主题活动中也常常使用游戏的方式。例如在“学会合作”这一主题活动中,采取“拼图游戏”、“踩报纸”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懂得合作的意义和策略。
6.媒介应用。媒介应用就是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物,如道具、磁带、录像、幻灯片等,达到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这一方法是其他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有效补充,运用时注意适可而止。例如在“应对挫折”这一主题活动中,通过经典幻灯片“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的演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三种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
此外,团体心理辅导一般要求参加人数在10~20人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5人,但一个自然班有时候人数多达40人以上,这时可以利用分组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分组也有利于开展小组讨论和进行小组评价。一般可以随机分成每小组4~6人,也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将小组合并成大组,或者按性别、特质等进行分组。学生最好按小组围坐成圈并面向辅导者,便于营造课堂轻松氛围以及开展活动和交流。辅导者还可以给每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取一个有意思的名称,如“用好我的耳朵”、“我的地盘我做主”、“果汁分你一半”等,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关键词:心理辅导;德育;关系;结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心理辅导和德育的基本概念
1.心理辅导的概念
“辅导”一词泛指有关专业人员对当事人的协助与服务。具体来说,学校心理辅导是一种妥善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帮助学生自我实现的教育历程。辅导人员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最科学的方法、最有效的活动方式、最热忱的服务态度,积极地帮助、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开发潜能,从而解决其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及生活适应上,获得最理想最完美的自我选择与适应,达到自我实现与成功,进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学校心理辅导在教育体系中,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服务。
2.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具体来说是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人生观的传输,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政治观、社会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一种高层次的超我的社会取向的心理辅导。
3.二者间存在的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很多人是把心理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的,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德育化。但近年来随着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的开展,有些人又过分夸大了心理辅导和咨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认为心理辅导和咨询应该完全代替德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化。随着心理咨询热的不断升温,一些人认为传统的德育工作已经过时,提出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崭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咨询代替德育,用心理咨询取代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这就导致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二、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
心理辅导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工作共同服务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们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渗透,而又各有侧重。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学生观不同。德育工作往往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心理辅导则把学生视为有着自身需要的“当事人”,把自己作为从旁提供帮助的服务者或协助者。
(2)内容不同。德育工作侧重解决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问题;而心理辅导侧重处理和解决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如考试焦虑、厌学、自我中心、耐挫力差、自卑、抑郁、恐惧、强迫等等,其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
(3)具体目标不同。从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来看,德育工作重视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而心理辅导则注重自我约束。德育工作侧重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问题;心理辅导则要解决学生心理成熟不成熟、健康不健康的问题,并通过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发展学生的判断与抉择能力,为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做好心理准备。
(4)原则不同。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明确的价值倾向,往往要求旗帜鲜明;而心理辅导人员不能代替当事人作价值判断,而是通过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澄清其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引导他展开思想斗争,勇于承认错误,面对现实等等;心理辅导强调引导当事人宣泄,缓解其心理紧张与冲突,替他保密以保护其自尊。在特殊情况下,甚至采取心理防卫机制,以暂时“回避现实”,来减轻当事人的心理压力,目的是使其渡过难关,以便积蓄力量,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5)方法不同。德育工作多采用伦理谈话、说服宣传、批评表扬、提供榜样、实践锻炼等方法;而心理辅导多采用会谈、心理测试、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
三、将社会实践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德育工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才能形成稳固、正确、健康的思想品质,而不是单纯地说教。因此,在心理辅导和咨询过程中,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是十分重要的。
1、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同学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很多同学幻想着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受人尊重的人。而实际上很多同学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和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面向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智商较弱的学生开办的职业先修中学才刚刚起步。对智商较弱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研究尚未成熟,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推广性。
2、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同学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很多同学天天买零食吃,礼尚往来,互相攀比的风气非常严重。但在这些同学中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轻视劳动,平时的值日生工作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相当普遍。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 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就心理知识传授而言,主要实质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这种课上传授的不是心理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是将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和自我心理训练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更自觉的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也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在说教,绝对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仅仅是进行逻辑分析,给予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同学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师姐上,同时也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特点。愿意与知心朋友谈心,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这些同学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其实,这些同学和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但只会抱怨父母师长不理解自己。
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年龄的增大,成人意识的产生,同学们心理日趋成熟,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个别同学还会发生顶撞师长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识十分强烈,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都有依赖性。有的同学真正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
5、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中学生充满热情和激情,但情感又容易受外界影响发生冲动和波动。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不能冷静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难及时用理智加以控制。
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
6、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大多同学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但由于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的坚持己见,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说面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立还不强。
7、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
同学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对各种信息都十分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还不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狭隘,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同学们的心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8、成材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
[关键词]青春期 聋哑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52-03
聋哑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影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从而产生各种烦恼,急需帮助及引导。因此,需要适时地给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聋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自我意识不够稳定,意志力薄弱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的意志力仍很薄弱,不愿意事事处处受家长和教师的控制和约束,表现为冲动和逆反。如在学校里,教师批评一两句,他们就有可能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他们就会对父母不理不睬,甚至还可能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有的青春期聋哑学生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他们因听觉障碍而感到自卑,生怕被别人嘲笑,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
(二)情绪起伏大、变化快
青春期聋哑学生情感体验深且丰富,但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意气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不懂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有的聋哑学生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关系疏远,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的聋哑学生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尤其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极易激动,乱发脾气还不听劝告。
(三)早恋与性心理问题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性意识觉醒,但是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他们了解青春期知识的渠道少,对这方面的知识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有的聋哑青少年的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疑惑、害羞和焦虑不安,对异性的变化表示出好奇、关注等,喜欢接近异性,产生对异慕、追求的动机,若恋爱不成会因此而苦闷,自暴自弃。
(四)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倦怠
青少年时期是聋哑学生人生成长的阶段,学习依然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也是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石,然而他们此时的种种心理困扰,也大多由学习而来。多数聋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对学习必要性和学习目标的认识,对学习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有的聋哑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自主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坐等教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有的聋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不良心理。有的聋哑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造成思维迟钝、情绪躁动等学习心理倦怠现象。
(五)其他不良行为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水平低,与健听人有着明显的沟通障碍。受身体缺陷的限制和自身文化及经验等各方面的束缚,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极易让他们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在学校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逃学,甚至爬墙出校,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学生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个别学生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青春期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自我因素
听觉障碍的自身缺陷使聋哑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被堵塞,缩小了他们直接接触客观世界的范围。感知活动贫乏、单调,听觉障碍带来的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引发出聋哑学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沟通受限、职业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聋哑学生的认知、人际交往等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了他们的自卑、孤僻、急躁、猜疑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根源
家庭是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后天环境因素。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内容等家庭因素对聋哑学生的个体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危害最大。在家庭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往往会形成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稳定性差等特点;严厉粗暴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这会造成孩子青春期创伤性体验,形成有缺陷的个性。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对聋哑孩子的教育不知所措,缺乏塑造培养意识;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聋哑孩子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聋哑孩子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当的教育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聋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形成异常心理。
(三)学校方面
聋哑学生,尤其是寄宿的聋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学校的氛围、教师的素质、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等,都会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特殊的作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对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没有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而是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此外,因聋哑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和习惯能够相互影响,如比吃穿、打闹、不讲究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等,个别学生因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盲目效从。
(四)社会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这滋长了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社会上成年聋哑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聋哑学生同样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社会上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着对聋哑人的歧视现象,缺乏聋哑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这些都影响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爱青春期聋哑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公平、公正地对待聋哑学生,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教师应多关怀聋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聋哑学生,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避免他们产生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师要对聋哑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与真诚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和矫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教师要营造班级教室良好的心理氛围,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并且加强对聋哑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在学习问题上能保持心理平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积极健康的集体氛围
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聋哑学生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在班级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等形式,经常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聋哑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开展“我做班级小主人”、“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勇敢地发言、讨论。教师应鼓励聋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地肯定,在活动中形成融洽、民主的氛围。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引导学生参加篮球赛、书画比赛,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组织聋哑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从而使聋哑学生在心理上有归属感,能在交往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三)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聋哑学生同正常学生一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男女体形明显分化。面对这些生理上的变化,聋哑学生会感到困惑甚至惊恐。也有聋哑学生在青春期思想变得活跃,开始关注异性,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讲解有关青春期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以利用集体授课,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如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青春期健康心理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男、女同学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指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问题,预防早恋等。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如针对女生单独讲解经期卫生知识,教给她们青春期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相关的课外读物,教导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多渠道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给全体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以教师传授为主导进行教学,让聋哑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活动或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聋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在各种模拟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到良好的心理行为。
2.建立青春期聋哑学生档案,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要建立聋哑学生档案,关注他们的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开展心理辅导,使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及时矫正行为偏差。采取的方式可以有即时性心理辅导、咨询与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青春期聋哑学生进行个别的定期心理咨询和疏导。随时接受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使其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体心理辅导能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春期聋哑学生都有着相似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也接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暖身活动、游戏体验、主题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在真诚、尊重、开放、轻松的团体氛围中学会团结,能勇敢地表达并展示个人形象,从而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辅导内容以个体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如针对青春期的聋哑学生充满对异性的好奇,有强烈接近异性的欲望,开展主题为“好感不代表爱情”的团体辅导。针对青春期聋哑学生情绪、情感的起伏多变,可开展主题为“学会表达多变的情绪”、“学会跨越青春期的误区”以及“被人误解怎么办”等团体心理辅导。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选出的辅导内容安排专人专时辅导。
(五)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应该合力重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多与聋哑学生的家长加强沟通,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等途径,同家长共同探索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家长提供一些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等。告知家长不能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防止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多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改善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在家庭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选择民主的家教方式,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家庭气氛。处在青春期的聋哑学生,有时候交谈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可以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既能避免面谈时的紧张不安,又能达到与亲人进行心灵交流的目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交流活动,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和经验,便于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六)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聋哑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学校还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避免聋哑学生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教师应给予及时引导。学校还应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大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禁止聋哑学生进入。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正确引导聋哑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并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正香.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现代特殊研究,2010(4):34-35.
[2] 周志英.聋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7(12):19-21.
[3] 张凌燕, 蔡亚珍.聋哑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0(7):25-28.
所谓投射,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无意识地反映到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投射技术”一词,由默里在《人格探索》(1938)中最早提出。1939年,L.弗兰克在其论文《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投射方法》中正式提出“投射技术”这个概念,同时对这一概念做了基本假设:(1)个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特质、态度及主观过程归于他人的过程;(2)与个体的兴趣、愿望、 恐惧和期望一致的知觉客观刺激的过程 。
投射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很多,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就是最常见的投射技术和方法之一。它不需要操作者掌握任何绘画技巧,通过铅笔、橡皮或彩笔以及几张白纸,让来访者在白纸上绘制特定主题的图画(最常见的是房树人主题),促使绘画者将隐藏在潜意识里的内容呈现出来,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绘画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其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同时,绘画者通过绘画的表达过程获得内心情感的舒缓与满足,从而促进咨询效果的转化。无论是成年和儿童都可在方寸之间呈现完整的表现。在众多的咨询方法中,绘画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的观点便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因此,笔者设想,如果将这种可以让被试自由反应又能让被试排除防御机制的技术应用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效果将会如何?在应用中又需注意哪些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笔者于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借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机会,在初二年级4个班共计204名学生中进行了团体绘画辅导。
(二)研究过程
笔者在初二年级4个班开展了“我是一棵 的树”的团体辅导课。
在课上,笔者引导学生在A4白纸上画一棵自己喜欢的树,具体如何画由学生自由发挥。然后笔者引导学生们对自己画的树进行投射意义上的分析,与学生互动澄清,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进行更深的自我觉知。接着,笔者在学生自我觉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修改、再次创作来完善自己,让学生体会“自己是可以继续发展,不断完善,不停成长”的信念,让他们认同 “我是一棵成长中的树”。最后,笔者收集部分学生的人格树做了进一步的跟踪调查与反思。
二、研究结果
从活动进行过程来看,男生与女生的表现无明显差异,均对此活动感兴趣,并能投入其中。同时,笔者还发现,在团体活动开始初期,学生觉得新奇,相互交流分享较多,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团体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减少,加之领导者的加入与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思考逐步加深,自我保护也开始出现,比如,部分学生开始不愿让同伴观摩自己的树,但总体来看,全体学生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对自我的探索中,团体辅导进行得也愈加顺利。正如心理学家科恩指出的:“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所以,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参与这样的体验活动,经过课堂观察与课后的跟踪发展对比,笔者发现一些低核心自我评价的学生的专注度更为明显。
通过活动,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表示,活动很有意思,希望继续进行。96%的学生认为活动形式新颖,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的形式;52%的学生认为通过绘画解释与澄清看到了自己的更多面,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尤其是发现了闪光的自己,撕掉了身上背负已久的负面标签,感觉到轻松并充满了力量。68%的学生表示,通过活动学会了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以及学习目标,并且学会了对成长进行规划。尽管这些意识可能略显幼稚,但这是一颗种子,它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生根、发芽。
经过一学期的跟踪观察以及初步的对比研究,参加过活动的班级在年级学业考核中有所进步,且班主任反馈班级部分学生的情绪有趋于平和或更加积极的现象,同时,他们的目标意识更加清晰。
三、 研究结论
(一)活动意义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但大多数中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甚至有很多负面评价,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梳理、澄清和解决,青少年自我的负面评价会影响其阶段性甚至终生发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步骤的绘画过程及团体领导者的引导、团体成员共同分享等方式对自我进行渐进的探索,克服中学生缺乏成长目标、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自省意识以及低核心自我评价等自我意识问题。让团体成员在活动中对自我成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会对中学生活进行规划,树立成长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二)主题与操作
参考国内外团体绘画治疗的实验及活动方法、内容,根据活动开展的目的,活动领导者可以确定团体绘画的不同主题,例如:(1)涂鸦及互换涂鸦;(2)自画像;(3)画树;(4)风景构成画;(5)家庭动态画、家庭室内画;(6)个人成长连环画。
在每次作画前,均有当次绘画主题的前言及内容、寓意解释,让学生了解本次作画需要投入的情感因素,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等,这一环节约占15分钟左右。成员创作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但活动本身并不限制时间。待所有人绘画结束后,要求作者写上名字及创作时间。领导者简单总结本次活动后,参与者把作品存于辅导室档案袋里。由于活动时间有限,作者解读、成员分享、互相澄清等活动需在下一次活动中完成。因此,一个绘画主题一般需要2~3次活动才能完成。团体分享一般为30分钟,团体领导分享或总结约15分钟。团体分享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回顾上一次团体绘画的内容,并欣赏自己的作品,以便团体成员重新热身。
(2)领导者对上一次团体活动进行总结,对活动内容进行寓意上的解读,并分享绘画心情、目的等。
(3)团体成员互相根据成员作品进行提问,分享感受,澄清作品细节,并作自我解读。
(4)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分享。
(5)领导者总结、分享活动,同时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读与澄清,并结束愉快的分享过程。
本研究主要以“人格树”为主题,因为树具有不断生长的特点,可以在活动中给参与者发展观方面的积极暗示。
(三)绘画心理投射技术的价值
研究者普遍认为,绘画心理投射技术通常针对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对心理访谈存在抵触,防御较强的人群,或对一些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以及受过较重创伤的患者。在学术研究上,大部分研究依然集中在对精神病患者、情绪障碍患者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评鉴上,治疗目的大多在于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以及帮助心理治疗者发现、挖掘患者被压抑的冲突及痛苦。笔者把绘画心理辅导引入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出发点在于,投射技术有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
(1)目的不明确,来访者难以防御。个体往往会在绘画的过程中投射出自己最真实的情绪状态,并能从绘画作品中展现自己的愿望、内心需求及冲突等。
(2)方式易为人接受。此次活动中,除极个别参与者以不擅长绘画为由拒绝认真参与外,大多数参与者乐在其中,并对该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好奇。本次活动中,几乎无人因不感兴趣而退出,极少数的缺席是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造成的。
(3)简单易行,所需的支持资源少工具廉价易得,可以随时甚至随地进行,且效果明显。
(4)对于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使用绘画的方式可以克服言语交谈的局限性。
(5)方法灵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混用。借助作品容易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当来访者对某些情绪难以表达时,借助绘画,问题可迎刃而解。
(四)对技术的解释很重要
青少年生理机能的成熟,特别是大脑高级神经活动水平的提高,为其人格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前提。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比之幼儿和儿童有所提高,加上青少年自身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知识经验的增多,他们的人格得以渐次完善和定型。可见,青少年期是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心理辅导中,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和暗示。
投射技术具有的结构不明确和蒙蔽性的两大特点,使学生在自由暴露的基础上既可能发现自己潜在的能量或优势,也可能发现阻碍自己成长的弊端。因此,在活动中对“人格树”绘画元素进行解释时,既要关注到积极的层面,予以肯定与强化,又要淡化消极评价的影响。通过对投射技术本身的解释,提醒学生既要关注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又要避免对号入座的思维定势。
(五)延伸投射技术的治疗意义
绘画治疗让绘画者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混乱的心、不解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可将绘画者潜意识中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纾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投射的治疗意义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引导学生对自己这棵树中的“不足”在悦纳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比如,树的大小可能投射内在自我的信心程度,太小可能代表自信心不足,是否可以用笔在小树的画一棵更大的树?又如,树根可能代表自制力,小树没有根部,是否可以给它画上扎实的根系?树干代表生命力,过细的树干预示着自我成长力量的不足,是否可以加粗它的枝干?树上的伤疤可能代表曾经受到过的创伤,是否可以在伤疤上面画一个大大的句号?“曾经的伤害,可能是因为我们当时无能为力,但是现在我们正在不断长大,拥有了足够的能量,再正视过去的伤害,或许它只是一段经历,既让我们感受了痛苦,但也让我们变得坚强,懂得珍惜……”
这样的延伸让参与者在绘画过程中体会纾解压力时的放松,也同时达到了完形治疗的目的,引导参与者觉察“未完成事件”对人的整体功能发挥的影响,更多地关注现在,关注当下。
(六)绘画心理投射技术的其他积极意义
根据投射技术具有的结构不明确和蒙蔽性的两大特点,使学生在自由暴露的基础上结合日常观察,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也为个体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次活动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活动的组织方式、程序步骤等方面均有待完善,笔者仍需进一步学习团体辅导及绘画治疗的相关理论及技术。
关键词:青少年;睡眠障碍;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青少年睡眠障碍现状分析
睡眠障碍是个体在睡眠过程中因睡眠量的不正常,或睡眠质的不高甚至很差而引发系列不良反应的身心状态,包括睡眠不足、睡眠减少、睡眠贪多、难以入眠、睡不安寝,以及与睡眠相关的诸多异常心理和行为等。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睡眠障碍实质是个体自身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出现交替性紊乱的生理表现,是个体内部调节睡眠觉醒的机制出现了异常而引发的不良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睡眠障碍实质也是一种情绪障碍,是由于人们的情绪失控而引发的紧张、焦虑、忧郁、烦恼等不良情绪占据了人们的心灵世界,使得人们的精神始终无法放松,焦燥不安,从而滋生出的困扰性睡眠反应。
睡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理需求,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人若不睡眠将产生一系列的精神和躯体症状[1],良好睡眠是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睡眠健康的重要性,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睡眠和健康计划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睡眠障碍者数量呈连年上升趋势,2006年在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的调查表明,成年人在过去一年中睡眠障碍发病率为57%,39%的患者日常活动受到影响[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调查数字显示,全球近1/4的人受失眠困扰,每年近8.6亿人患抑郁性失眠障碍,仅中国就有0.75亿[3]。睡眠障碍在青少年中也普遍存在,Morrison等报道10%—23% 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问题[4],国内报道青少年学生失眠症状的现患率为16.57%[5]。据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在被调查的1050名9到16岁的青少年中,60.8%的青少年存在着睡眠障碍,37%的青少年每晚只有4到6小时的睡眠,比正常要求的八、九个小时要少很多;除睡眠时间不足外,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也存在很大问题,32.5%的青少年反映晚上很难入睡,28%的青少年反映夜里做梦“特别多”;在1050名被试中, 初二学生120名竟全部反映自己睡眠不足,很多学生还反映每晚都有一段很长时间的“垃圾睡眠”过程[6]。
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梦游、过度睡眠等。失眠是指在睡眠时间内不能安静入睡,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不安寝、睡眠不深或频繁觉醒、早醒、多梦等,失眠在睡眠障碍中占97.5%,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梦魇表现为睡眠中出现恶梦,梦中见到可怕、险恶的景象,而发出呼叫、、突然惊醒,并会伴随出现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等机体症状;梦游是指患者熟睡后,1—2小时内不由自主的起床在室内走动,做无意义的单调运动或到户外活动,梦游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一般成年后多可自愈;过度睡眠是指在足够睡眠时间以外仍经常困乏欲睡,有的青少年喜欢赖床、睡懒觉,每天睡眠的时间甚至超过14个小时,但起床后仍然觉得犯困,乏力。
睡眠障碍往往引起青少年免疫力低下、机体疲惫、精神烦燥,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患等机体疾病,而且极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情绪不稳,注意涣散、记忆减退、思维迟钝和认知偏执等系列心理问题。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和素质提升的关键期,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个案研究表明,青少年中的抑郁、焦虑、强迫等多种精神障碍的发生,以及意外事故和自杀案例的发生,其主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问题。因此,关注青少年的睡眠障碍,研究和探讨引导青少年战胜睡眠障碍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对推动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青少年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与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分不开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高质量的睡眠和科学的睡眠习惯为基础,睡眠质量及睡眠卫生已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一)睡眠障碍影响生理状态,不利于青少年身体机能的维持与恢复
休息和从疲劳中恢复是睡眠的重要功能之一,睡眠是每人每天必须的,是机能恢复的过程,机能的维持和恢复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得高水平工作与学习能力的保证。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的关键期,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且逐渐达到成熟,国外有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可以导致体重指数增加,导致肥胖的产生,对于青少年尤其是正在发育中的儿童体重影响更显突出;而且睡眠不足还会干预某些蛋白质激素的分泌,诱发代谢功能紊乱[7]。长期睡眠障碍会打乱青少年的生物钟,使青少年的大脑皮层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神经系统得不到均衡发展,造成内分泌紊乱,机体代谢不正常,诱发全身各系统的紊乱,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有睡眠障碍的青少年,睡醒后往往出现头晕脑胀,眼睛发涩,萎靡不振,四肢乏力,视线模糊、黑眼圈等生理状态。生理学的有关研究还表明,身体的生长发育与生长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人在熟睡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这就有利于促进机体生长;熟睡时还能促使白的合成和储存,这就有助于促进和加速个体骨骼、肌肉和脏器的发育。一般情况下,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生长素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而在非睡眠状态下,生长素的分泌就会减少。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长得高,精神饱满,就必须有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为基础。
(二)睡眠障碍影响心理状态,不利于青少年维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活动水平
青少年在某一时刻的心态、心理活动水平的不同,可能会使外在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注意的分散与集中;反应的敏捷与迟钝;情绪的波动与沉着;意志的果断与犹豫等。稳定的心态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十分重要的,有些青少年由于受睡眠障碍困扰而变得心态易失衡,做事不认真,容易情绪烦躁,看待事物随意化、片面化,易走极端。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应该是阳光的、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但失眠、梦魇、浅睡等睡眠障碍的存在,使青少年心理活动水平受到消极的影响。Morrison等发现有睡眠障碍的青少年抑郁、焦虑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者[8],并且睡眠障碍与焦虑因子以及显性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睡眠障碍强度越高,焦虑程度和主观抑郁程度就越高[9]。近年来,一些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重,长期处于失眠状态,导致他们的心理活动水平降低,经常出现厌学、出错和情绪烦躁等表现,如听课时经常注意力涣散,答问时记忆与思维杂乱,为人处事经常处于心绪不宁的状态,其学习能力远不如睡眠充分的学生,心理活动水平也比睡眠正常的学生消极许多,对事物普遍缺乏探索兴趣,个性也显得被动消极。所以,青少年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活动水平,需要有良好的睡眠做保证。
(三)睡眠障碍影响情智状态,不利于青少年发展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各种能力发展的高速期,睡眠障碍作为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身心困扰,也会对青少年各种能力的发展产生许多重要的不良影响。睡眠障碍导致的躯体及神经系统的疲惫,必然会影响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使青少年许多认知功能,如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动手操作等能力发展受阻,而且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许多负性的生活品质和许多不良人格特征,这些负性的品质与特征作为重要的不良非智能因素也会对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产生阻抗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失眠症的患者常伴有情智状态不良,他们不能很好地、理智地感知和认识周围世界,不能理智地处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情绪调控能力差,不能有效地对自己的焦虑、抑郁、冲动、兴奋等情绪状态进行调适和管理。国外有研究指出,失眠症患者中存在中、重度焦虑和抑郁分别为54%和31%,发生中度抑郁的危险性是其他人的5倍;[10]国内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失眠症患者中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51%—54.7%,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2.5%—44.3%,而61.8%的抑郁症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睡眠障碍。[11]青少年情智发展中的许多恶性循环,往往与睡眠障碍有关,对于有些青少年而言,正是睡眠障碍导致了他们的情智发展受阻,而低水平的情智能力又使他们的判断力、决策力、自我调适能力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对与睡眠障碍相关的成因进行有效的调适和控制。因此,引导青少年采用科学的方法战胜和告别睡眠障碍,将有助于从本源上促进青少年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从而奠定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四)睡眠障碍影响适应状态,不利于青少年建构和谐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
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于发展他们的各种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朋友,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他们会表现的更热情、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和勇力、会唤醒和推动他们去更积极地发展各种社会适应能力。但是,那些受到睡眠障碍困扰的青少年,往往因疲惫而不愿去扩大交往,因抑郁烦燥而不愿去亲近社会,往往自我设限,将自我的活动领域设置在狭小的范围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交往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睡眠障碍者,特别是焦虑型睡眠障碍者,由于内在冲突多,承受的压力大,导致他们往往意念偏执或情绪压抑,有的甚至会伴有抑郁症,神经官能症,躁狂症等,在处理日常问题时缺乏灵活性,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逆反性和的攻击性。这些心理和行为表现,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外界和周遭环境的适应状态,使得他们同父母、兄妹、同学,以及朋友的人际关系难以融洽,适应不良时有发生。此外,有睡眠障碍的青少年因长期处于困扰中,其注意力也主要放在自身的烦恼上,而很少与同学、朋友及家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很少主动去建立良好与长久的人际关系,致使周遭的人际环境隔阂丛生、裂痕不断,这种人际间的不和谐,有时会“雪上加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
三、重视和引导青少年战胜睡眠障碍,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睡眠障碍的日趋严重和普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对此,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要注重归纳和总结一些切有实效的应对睡眠障碍的策略与技术,以指导和帮助青少年战胜睡眠障碍,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正确认识睡眠障碍,缓解心理压力
面对诸多的睡眠障碍,许多青少年往往表现出的是“无奈”与“失助”,加之他们普遍缺乏对睡眠卫生的认识,同时也缺少合适的正确教育与引导,每临失眠就惶恐不安,不知何以应对?有的甚至把睡眠障碍想象成不可战胜的“洪水猛兽”,这种思维方式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过度的忧虑和心理压力,使睡眠障碍变得更加严重。有的因长期的受失眠困扰而形成了“怕失眠心理”,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想尽量迫使自己快入睡,结果是适得其反。“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意念本身就是脑细胞的兴奋源,结果是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对此,老师和家长应给予青少年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要采取正确的引导和指点,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睡眠障碍的产生原因,消除对睡眠障碍的的恐惧心态,使他们明白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睡眠障碍是可以战胜的。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与青少年多交流,多沟通,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睡眠卫生知识方面的普及性教育,使他们掌握科学睡眠的一般常识;对于已有睡眠障碍的青少年要及时进行疏导,要授予他们一些应对睡眠障碍的策略与方法,指点他们根据引发睡眠障碍的原因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攻克”计划,促进他们主动去消除睡眠障碍的诱因,学会控制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缓解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尽快走出睡眠障碍的误区。
(二)养成合理睡眠习惯,坚守正常的作息规律
人体到了夜晚体温就会自然下降,新陈代谢也会减缓,身体会进入放松状态,此时比较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如果体温太低,身体发冷,入睡就会变得困难。因此,一般理想的就寝时间是晚上10点到12点左右,青少年处于生长的关键期,最好还是晚上10点左右睡觉。但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教育内部竞争的加剧,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青少年也养成了许多不合理的睡眠习惯,加之青少年又缺乏应有的自律素质,以致造成了他们熬夜玩游戏,整夜上电脑,迟睡看电视等许多不良的习惯。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有31%的青少年晚上10点以后仍活跃在电视、电脑旁,每周至少有一次在看电视或玩游戏时睡着,而过早睡眠或者过度熬夜都有可能造成睡眠不足、失眠等睡眠障碍。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应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睡眠习惯和作息规律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可以为寄宿在学校宿舍的青少年制定固定的就寝时间,帮助青少年坚守按时就寝从而养成习惯;家长应当限制青少年每周看电视的次数和时间;同时家长和青少年也可以一起看电视或玩电脑,这样在劝其停止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青少年会更容易接受;对于经常玩游戏的青少年,家长应制订电脑的开关机时间并严格遵守,最好不要把电脑放在青少年的卧室里。引导青少年养成合理睡眠习惯,坚守正常作息规律,有助于他们养成正常的睡眠节律,到时间点就想入睡。长此以往,入睡困难和睡眠不足的现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消除。
(三)优化睡眠环境,排除睡前干扰
优化睡眠环境对缓解睡眠障碍,帮助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有很大作用。青少年的睡眠障碍,很多情况下与他们所处的睡眠环境不良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宿条件的改善,青少年一般就寝在集体宿舍或是在家中的独立卧室。因此,学生就寝的集体宿舍内,一定要保持清洁、安静,温度、湿度、通风、采光、采暖均要合适,熄灯后不要大声喧哗、吵闹、娱乐,以免错过最佳的入睡时机。学生在家就寝的独立卧室内,家长也要为青少年提供一张舒适整洁的床,室内布置要让人感受到宁静与温馨,要防止光线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有时还需用有色的窗帘挡住过强的光线,还要注意远离有辐射的家电、手机和电脑等。
同时,老师和家长还要重视帮助青少年排除一些睡前干扰,要提醒青少年在入睡前不要喝咖啡、饮酒或者抽烟,睡前不看一些惊险刺激的影视作品,也不要听一些恐怖的故事或者长时间聊天。要指导和建议青少年最好在睡前听一些柔和的轻音乐,这对避免睡前精神紧张或亢奋都很必要,可以推进青少年放松身体,快速入眠,而且睡眠质量也会更好。一些专门的安眠乐曲,比如莫扎特的《催眠曲》、舒曼的《小夜曲》、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都是很好的助人入眠的音乐,家长可以有选择的为入睡困难的青少年提前准备,致力于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入睡氛围。
(四)加强文体生活,调剂生活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当代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等原因,花在文体生活和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很少,生活学习无节律。而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不仅能丰富课余生活,提升精神生活内容,而且也会帮助青少年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促进睡眠质量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比不常锻炼者睡得更好更深。有关研究发现:有计划、适度的体育锻炼会避免负面情绪和焦急思绪的滋生,能增强睡眠的动机和需求,是长期失眠者纠正失眠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有助于缓解累积的紧张、压力,可使身心放松,减少梦中惊醒,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12]。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给青少年减压、减负、指导他们学会调节生活节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会自我睡眠管理,让其在忙于学习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参加一些文艺、体育锻炼活动,比如歌咏、表演、打羽毛球、跑步等,这样不仅会锻炼身体,开阔知识面,促进人际交流,而且会使青少年经常体验到轻松愉快。青少年若能每天带着快乐的心情香甜入睡,醒来时必然是精神饱满,活力四射。
(五)广泛开展咨询和辅导,注重授予青少年科学睡眠的策略与技巧
对于受睡眠障碍困扰严重的青少年,针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了解一定的睡眠策略和技巧尤为必要。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长期患有睡眠障碍的青少年主动找心理辅导老师寻求帮助;心理辅导老师也应积极帮助青少年找出诱发睡眠障碍,阻碍其心理健康的真正诱因,并注重授予他们科学睡眠的策略和技巧,切实帮助他们建立起战胜睡眠困扰的自信。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改善和矫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使他们早日走出心理困扰,重获健康睡眠。对于那些是因为机体不适,如感冒、咳嗽、发烧、肌肉酸痛等造成的入眠难、入睡浅、易醒等失眠障碍的青少年,应及时的劝其进入医院进行治疗,促其早日康复。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解决其睡眠障碍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因睡眠障碍导致的机体疲惫、精力不足,往往会使原本的心理病态变得更加恶化与严重,更应引起家长和老师的足够重视,除了需要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更需要对他们作长期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睡眠障碍的存在和低估其负面效应。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对青少年的睡眠障碍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引导。采取切有实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青少年远离睡眠障碍,走出睡眠误区,提高睡眠质量,也是当前我国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深化素质教育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 精神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 [3] 何洪泽, 青木等. “睡眠债”让人丢了健康[N]. 天津: 今晚报, 2008-04-11.
[4] [8] Morrison DN, Mcgee R, Stanton WR et al. Sleep problems in adolescence[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2(31).
[5] 刘贤臣, 彭秀桂, 郭传琴等. 青年学生的失眠及其相关因素[J]. 上海精神医学,1995(3).
[6]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六成青少年睡眠有障碍,垃圾睡眠易让女孩性早熟[N]. 济南: 都市女报, 2007-12-07.
[7] 贾丽娜, 王兴娟. 睡眠不足对机体代谢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07(6).
[9] 洪兰, 马彦, 林颖娜等. 睡眠障碍与抑郁、焦虑关系的研究[J]. 国际中医药杂志, 2009(3).
[10] 施建安, 王焕林. 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