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的来源和风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当我们逐渐冷淡中国传统节日时,外国人却逐渐喜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准为其国家级第13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很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传统节日连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当下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过大,害怕过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导致很多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面对着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慌。
(二)对传统节日期待性降低,过节成例行公事。
现在的大学生是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们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过节,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每天的伙食比过去过节水平还高,大家却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加大,为学业为生活终日奔波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攀比应酬送礼的节日让人心生胆怯。
节日带来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朋友交往、应酬操劳、娱乐过度等因素,让人们对过节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过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无奈。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化潮流中,不能与时俱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进了城市,对农村的不熟悉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使得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五)西方节日入侵,国人缺乏保护传统节日意识。
西方洋节涌入中国,严重冲击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间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现代社会名利和物欲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各种名目繁多的娱乐项目上。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现代人情感日趋淡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更多地表现为害怕与无奈,对传统节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种表现。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政府做起,传统节日再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再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不仅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其他所有的大型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该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三)加强传媒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拍摄、抢救,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
转贴于
化,然后请嘉宾和研究人员来宣传,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由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给大学生。
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引导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其次,应该挖掘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层次地举办相应的文艺活动,如举办关于节日的演出、展览等,还应举办学术活动,研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而举办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要弘扬节日文化,不能让传统节日流于形式。
(四)创新传统节日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
近些年来,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内容也在推陈出新,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摔跤、扳手腕,拧指头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五)展开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打开传统文化学习新篇章。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需要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大体上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为少的情况,大学生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比如《中秋咏月诗三首》、《端午日》、《古诗十九首》、《春酒》等都是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
论文关键词:节日习俗民俗文化广告传播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前言
当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流失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尤其是韩国将本属于我国的“端午节”成功申请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件事情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作用。现在我国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采取了较多的措施,其中旅游形式作为“开发式保护”成为重要途径。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一些城市或乡村带有地方特性的节日或者庆典活动被保留下来,并经过人们的包装与改造,发展成为节事旅游。节事旅游,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旅游地保留的一些传统的文化和元素,因为他的独特性、稀有性,被向往这种传统文化的人们所重视,进而进行传播。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的节事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作为浙江省金华市的重要旅游城市,横店有着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拥有“中国好莱坞”的美称。在横店举办的节事比较多,如中国横店影视节、横店影视城万圣节、横店影视城泼水狂欢节、横店马拉松等,这些节事活动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提升了横店整个城市的旅游形象,促进横店经济发展。
一、横店发展节事旅游的条件分析
(一)旅游资源丰富
横店影视城位于东阳市横店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华夏文化园、明清民居博览城、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13座现代化摄影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横店影视城是一个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场景而著名。
(二)客源市场广阔
横店位于东阳市境内,向周边辐射,浙江省内的城市如杭州、义乌、金华、绍兴、宁波、温州、湖州、嘉兴、台州、丽水、衢州等成为主要的客源来源市场。在进一步向外拓延,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福建省、上海市等也成为横店的主要客源市场,另外还有来自于国外的大量游客。横店有充足的条件吸引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旅游市场广阔。现在横店品牌强度达到936.00,价值已然达到42.59亿元。201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6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2014年横店共接待游客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8%;旅游收入113.16亿元,同比增长18.23%。
(三)基础设施完善
横店作为一座知名的影视旅游城市,每年有大批的游客前往游览,配套设施已较为完善。在住宿、餐饮、旅游、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都相应的完善设施设备。其中星级酒店8家,大型旅游购物场所2家,另外今年5月份横店斥资建造了一个横店影视城文创体验中心,是一个集体验、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购物场所。影视城内交通方便,有专门的旅游大巴通向各个景区,现在正在着手建设通向横店的高铁、飞机场。
(四)政府政策支持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成为衡量现在现在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标志。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民族化和全球化相互碰撞,文化强国成为世界各国相互竞争的新策略。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文化的发展成为民族发展的核心竞争,一方面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民族集体人格与精神的生动写照;另一个方面,文化与工业相结合带来巨大经济利润,文化产业形成的新型的产业价值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推动本国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成为各国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后,中国也逐渐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到新的高度,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鼓励、促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浙江作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强省,在这一方面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横店影视城是这个方面的典型代表。1996年,横店集团投入巨资兴建了广州街,开始进入影视文化产业,由此迈出了影视文化产业关键的一步。2000年以后横店影视开始着力于全面化的产业发展。2004年初,横店被国家广电总局确立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成为享有多项“特权”的“文化特区。2012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2013年底,横店正式获批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示范基地,成为入选全国18个示范基地中唯一非地级以上城市。
二、横店发展节事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机制不完善
横店的特色在影视旅游,虽然节事旅游在近几年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旧存在不少问题,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运作不足,没有专门的节事策划公司。
(二)产品缺乏创新
要成功地举办一次节事旅游活动,节事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中心和关键。能开发出主题特色鲜明、活动内容丰富、日程安排紧凑、环境氛围热烈的节事产品是节事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但是目前横店的节事旅游产品开发仍处于仿效阶段,节事产品的开发没有形成体系,开发出的节事产品主题重复不鲜明,内容繁复、单调,缺乏新创意新魅力。
(三)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促销是扩大知名度的一条有效捷径,横店影视城景区在节事活动期间加强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力量明显不够。横店有发展节事旅游的资源优势,但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就需要拉动旅游消费,要拉动旅游消费就必须进行有力的宣传促销[1],在宣传方式上网络宣传力度不够,如在东阳旅游网、金华旅游网等横店旅游宣传的主流网络平台中均没有节事旅游的专栏,即使有对旅游节庆的介绍也是非常简单。另外,在全国甚至在东阳本地的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中,也鲜有专题报道节事旅游的节目或广告,而这些主流媒体却对节事旅游进行了非常强有力的宣传,这种矛盾是导致节事旅游有人举办无人参加的重要因素。
(四)节事策划组织和专业人才缺乏
节事旅游的发展和竞争,可以说是人才的发展和竞争,随着节事旅游的迅速发展和节事层次的不断升级,对节事旅游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节事旅游起步较晚,对节事旅游的人才培养跟不上形势需要,导致专业的人才缺乏[2]。目前,横店专业性的节事机构和专业节事人才十分缺乏,都是由影视城的营销公司从其他部门借调过来一些非专业人员,这些人员缺乏节事活动专业知识,在整个策划中导致节事活动的品位不高、管理无序,从而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横店发展节事旅游的对策
(一)形成以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节事旅游的发展中,政府仍旧在节事活动的举办中占据着重要的力量,一些大型的节事活动还必须要由政府去牵头举办,而且还要以政府的名义去进行对外宣传和营销。现阶段,要想更好的去发展节事旅游,就要减少政府的干预,积极让社会上有经验有能力有条件的人士参与进来,也就是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财力,人力来办好节事活动,社会力量主要体现在节事活动主题选择时的献计献策、节事环境氛围的营造、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等方面[3]。另外,还要进行市场运作,市场运作就是将城市节事活动的举办各个细节交给市场来运作,让市场来发挥主导作用。像节事活动举办中涉及到的赞助商、广告宣传,营销促销等方面,都可以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激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参加。
(二)加大宣传力度
横店虽已具备举办各类大小节事活动的条件,但是在宣传促销方面投入欠缺,没有形成大市场,没有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横店的节事活动,更没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横店在以后的节事市场发展中,应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可以运用网络宣传、电视广告促销、路边广告以及口碑传播等方式来提高横店节事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要积极与各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如与新闻媒体、电视广播、知名企业以及政府的大力合作,实现双赢。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横店影视基地明星的效应来进行宣传,邀请一些来横店拍戏的知名的演员来担当活动大使,从而会更好的提高横店节事活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与节事活动。
(三)挖掘本土特色,打造品牌节事
横店节事活动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风格,并善于把特色与风格附着于一定的客观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是横店特有的地方文化,也可以是当地特有的人文或自然景观,甚至是特有的美食。现在国内外一些成功的节事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具备自己特有的风格与个性,与当地的风俗人情,人文景观融合,有较强的娱乐观赏性。横店要想成功举办各类节事,提高知名度,就必须深挖本土特色,紧密结合当地文化,奉行品牌化运作原则,开发个性化的节庆活动,丰富淡季的旅游产品。
(四)培训与引进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玻璃 玻璃艺术 当代玻璃 工作室玻璃运动
当谈到玻璃的时候,人们会想到窗户、酒杯抑或眼镜、灯管。
数千年前,一次偶然的尘与沙之间的热力交融,开辟了玻璃进入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从此以后,在人类世界里总能看到玻璃所漫射出的灿烂光辉。
一、穿越时间的玻璃
玻璃发展的历史已然无法确切地追源溯流,不过,可以得知的是,在遥远的时光旅程中,玻璃穿越西亚两河流域,透过古埃及与古罗马,款款地沿着欧亚大陆不同文明的轨迹走到今天。
从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量出土的玻璃制品上可以看出,最初的玻璃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砂芯成型”工艺技术的限制使玻璃呈现出不透明的外观特质,因而无法凸显与其他材质在质感与功能上的极大区别,玻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陶瓷的釉料而使用,或用以仿制宝石的玉质效果,那时的玻璃是以替代品而非特殊材质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发明了吹制技术,由于古罗马文明对酒的推崇与迷恋,人们对玻璃酒具的透明性有了要求,这项重大技术的发现直接颠覆了玻璃制造工艺的传统,促使了玻璃由不透明到透明的巨大转变。
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后,古老的工艺依旧留存延续。其间漫长的几个世纪,基督教兴起,教堂陆续建立,持续不断的、深入的光学研究,使人们逐渐发掘玻璃与光之间深层次的关系,认识 到了玻璃这种奇妙物质所包含的社会效应与哲学效应。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玻璃制造工艺的飞速革新,17世纪末,英国研制出了一种质地坚韧、净透明晰,并且能进行批量生产的铅玻璃,这一壮举最终使玻璃抛弃了陶瓷、宝石替代品的身份,作为一种可以延伸视觉的卓越超然的材质而得到广泛重视。
玻璃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工业生产原料,机械介入其中,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一座“水晶宫”悄然降世,钢筋做骨,玻璃为体,名动一方。在量化生产的平板玻璃晶莹剔透的光影下,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与效用的关系,思考玻璃材质的手工艺内涵。
在这场名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革新中,现代设计理论先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认为,艺术是改造现实生活的手段,力图唤醒手工艺人内在的创造力,把手工艺确定为艺术的基础。玻璃成为重要的艺术实践的材料,玻璃工艺自然成为重要的艺术革新体验的对象之一。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艺术运动从欧洲和北美等新的工业中心发起,席卷世界各地与各艺术领域。这次艺术运动旨在区别纯艺术与工业美术,区分工业与艺术的界限。艺术家崇尚手工艺,希望回归到自然中以寻求艺术的真谛。那些充满生机与活力、波浪般流动的线条主导了新艺术风格的创作语言形式,如同从植物中生长出来一般。查尔斯・路易斯・蒂凡尼(Charles Lewis Tiffany)用玻璃制品使得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领域,嵌花玻璃是令他闻名的众多艺术专长之一,色彩绚烂、动人心弦。
玻璃在这时因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古代玻璃制作传统的复兴,新的P?tae de verre(碎玻璃粘合技术)工艺的开创,逐步改变人们对玻璃固有的狭隘陈旧观念,为20世纪以后的现代玻璃艺术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玻璃艺术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使人们慢慢领悟到玻璃作为独立材质的特殊性及艺术之美感。然而,对创作者而言,所缺少的仍旧是与依赖大量精密机器的机械化工业产业技术相区别的、适应于独立艺术家创作的玻璃制作方式和加工技法,艺术家与工艺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技术鸿沟。
1962年,托莱多艺术博物馆发起,寻找一种低温熔烧玻璃的方法。以多米尼克・拉比诺(Dominick Labino)和哈维・利特莱顿(Harvey Littleton)为主的艺术家、玻璃匠人进行了大量试验,并最终研制出了玻璃的新配方,使得低温铸造玻璃成为可能,并发明了适合在私人工作室与教室等一般温度环境中使用的小型窑炉。这一系列举动具有里程碑式的巨大意义,拉近了艺术家与工艺的距离,标志着玻璃艺术最终彻底挣脱工业化高要求生产的牢笼,走向新的独立自由的艺术道路。
在艺术家眼中,玻璃不再作为生产原料,而是作为艺术创作媒介存在,玻璃的使命得以彻底改变,国际工作室玻璃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欧洲的博物馆频繁地举办了一系列与玻璃艺术相关的展览与活动,促进玻璃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传播玻璃材质观念的革新理念,从而建立起了异于传统的、新的欣赏标准与评论机制,确立了新的玻璃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开启了玻璃在崭新的艺术时代的恢弘篇章。
20世纪以来的现代玻璃艺术与传统玻璃工艺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对玻璃材质认识的巨大转变。从最初的替代品、工业原料身份,到现今成为一种独立特殊的艺术媒介材质角色,玻璃艺术地位的改变与科学工业进步带来的技艺提升、艺术人文交流带来的观念转变密不可分。
如今,现代玻璃艺术已然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世界性的期刊、展览、研讨会等越来越多地关注艺术与工艺的全面融合。艺术家们透过玻璃向世界诉说着不同个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
二、跨越空间的玻璃
玻璃发展变化的历史体现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史与科技史,尽管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工艺技术发展差距日渐缩小,审美价值取向差异日渐弥合,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独有的气候、风俗环境、历史文化传承与思维脉络走向仍强烈影响其现代玻璃艺术的风格与形式。
我们先走进威尼斯的玻璃艺术。亚平宁半岛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意大利人在这样的自然馈赠中始终保持爽朗明净、热烈向上的生命态度。威尼斯的玻璃艺术也同样如此,玻璃颜色热烈明丽,充满生命力,小到与服装搭配的挂件、耳环和与家具配套的花瓶、烟缸、烛台,大到贵族气息十足的吊顶,精致、纯净、明快的玻璃制品是开朗纯粹的精神生活的见证。
穆拉诺岛是威尼斯精湛玻璃工艺的标志,意大利人专注于玻璃制造实践的努力在数千年的凝合中熠熠有光。威尼斯保留了古老的玻璃吹制传统,并在工艺上做出了持续的创新。
艺术家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感慨道:“我曾以为玻璃本身是很奇妙的,但后来我发现,吹入玻璃的空气,才是最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我常想,究竟是谁想到将空气吹入融化的玻璃?这样的方法如果运用在其他材质上,是绝不可能成功的。”这感言不仅是对吹制工艺的赞美,更是对玻璃材质本身的礼赞。现代人也许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明摆着的无需多言的技术方法,但实际上,吹制工艺的发明,需要对玻璃材质特性和潜能极其了解。做出一件成功完美的吹制玻璃艺术品,需要温度条件、自身控制力、团队合作的高度契合。
去过威尼斯的人最难忘的也许是吹制表演,玻璃在热力中魔术般地自如变形,一切是那么自然流畅。穆拉络岛上有多间玻璃制造工场,艺匠现场示范吹制出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手法纯熟,令人大开眼界。
日本的玻璃艺术带有强烈的“和风”印迹,不管形式与工艺上如何传承与创新,艺术家所创造出的玻璃艺术品始终与日本人传统的朴素雅寂的精神气质以及“和、净、清、寂”的审美理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藤田乔平(Kyohei Fujita)的玻璃作品饱含了“日本之美”,以传统民族审美作为根基,与现代工艺技巧相结合,拓展了玻璃材质的艺术表现力。其脾性态度在富于日本传统的审美情调的玻璃作品中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色彩宜人、流动清雅。
玻璃诗人盐谷直美(Naomi Shioya)善用“留白”,其创作形式、手法赋予了虚无缥缈的空间以某种意味,反映了日本独特的“间”文化。她的作品充分发掘了玻璃材质内在的诗性,不即不离、质朴优雅、灵气内涌,孕育了含蓄隽永的禅意与东方式的性灵美感。
波西米亚的玻璃艺术传统从14世纪起就一直延续至今,捷克人沉浸其中,深受影响,在20世纪现代玻璃艺术化进程中不断尝试将玻璃作为纯艺术表达媒介的可能性,尤其是作为抽象艺术的表达媒介,希望通过艺术与教育传播新的有活力的玻璃观念,并将象征捷克文化和工业传统的玻璃艺术延续并推向世界。
史丹尼史雷夫・李宾斯基(Stanislav Libensk?)与加柔斯拉娃・布勒赫特瓦(Jaroslava Brychtova)夫妇是捷克著名的艺术家与教育家,他们以独到的眼光发掘出玻璃的内在精神价值,创造性地以玻璃材质阐释立体主义的思想,表现光感。除了对艺术界的巨大贡献外,他们执著于现代玻璃艺术教育事业,不断将新的玻璃艺术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传授给玻璃艺术学院,他们的创作理念影响了捷克乃至世界一大批年轻艺术家,推动了现代玻璃艺术的国际化进程。
北欧因其设计文化而举世闻名,犹如童话般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解释了新艺术运动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以芬兰为例,芬兰的玻璃艺术设计具有超越时代、简洁洗练、源于自然、轻盈透明、高新技术和实用,亦即以人为本的特点,排除所有累赘之处而得到最简化和超越时代的形态,经久耐用,适应日常生活需求的变化。
设计大家奥伊瓦・托易卡(Oiva Toikka)为芬兰品牌iittala精心打造的玻璃鸟系列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由于吹制工艺的独特性与手工艺内涵,每只鸟都是独一无二的。形态各异,大气浑然,简洁流畅,玻璃清透空灵、柔滑细腻的天生质感,辅以吹制独有的斑点、螺旋等纹理,仿若自然山水田园浓缩一处,意蕴悠长。
中国现代玻璃工作室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个玻璃产品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的国度里,人们对玻璃有着深厚的情感。最近10年,玻璃艺术文化的推广深深影响到大众的周遭生活,人们乐于谈论并接受新兴的玻璃艺术门类,对这种精美、剔透的艺术品赞不绝口,玻璃艺术的审美机制与学术体系正在积极地建设与逐步规范当中。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们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玻璃创作与设计之才华,基于5000年的华夏文明,艺术家孕育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中,对民族性的追求成为当代中国玻璃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之一。玻璃艺术再也不是贵族的奢侈品,再也不是西方人的专利,玻璃艺术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三、玻璃熔铸的新世界
对工艺技术的强烈依赖,是玻璃艺术具备独特性并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玻璃创作观念的革新,这种依赖正在逐步被打破。3000多年前,玻璃制品仅有器皿、首饰,局限颇多,与之相比,如今室内设计、景观装置、建筑空间、架上艺术、工业设计等领域均可窥见玻璃的踪影,玻璃正在以无限的速度占领着人们的生活,给予人们生活实用及美的享受。
试着寻觅这些变化的来源,可以清晰地得出结论:能够提升生命感知、丰富文化内涵、推动创新革命的,从来就不是新材料的发现,而是艺术家、设计者、手工艺匠、科研人员合众之力。这种合力有效地推动了玻璃艺术观念上的革新,新玻璃世界形成的过程实际就是这些众多的创意者解读新材料、找到新用途、发现新方式、探索新领域,从而将玻璃材料转化成为思维主体并展现思维成果的过程。同样,那些对精致灵动的玻璃制品的赞叹,并不全然出于对玻璃材料本身的惊叹,更多的是折服于在先进想象力与概念引导下使玻璃应用在众多不可思议的领域,并使它以一种人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存在。
从20世纪中叶的国际工作室玻璃运动至今,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现代玻璃艺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除了在材料与工艺上与传统玻璃工艺美术有联系以外,在表现形式、主题内容、创作理念、创作目的、应用空间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有着迥然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积极的,且具有颠覆性的。
现代玻璃艺术发展的道路正通向一个新的具有独特艺术意味的彼方。纵观世界,可以发现,这条道路呈现出公共性与独立性两个特点。
现代玻璃艺术发展的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公共艺术价值概念在玻璃材质层面上的反映,体现在玻璃作品自身形态与空间的紧密联系中,创作者一般依据特定场所与环境而进行创作。区别于传统玻璃艺术仅止于器皿、宝石制作之类的有限艺术门类尝试,现代玻璃艺术由于艺术观念的演进、科学技术的提升和综合材料的协同使用,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可能性得到了拓宽和延伸,因而显得更加大气多元、万象俱新。
《雕塑花园》(Garden of Sculpture)是美国艺术家霍华德・本・特瑞(Howard Ben Tré)2007年所创作的景观雕塑。简洁而具有现代感的形体结构,来源于古代建筑形制,具有某种仪式般的威严庄重感,木质与玻璃的结合,沉稳中带着缥缈,仿若水与舟,与周围的桅杆、船只、堤岸、洋流形成情感呼应。
不仅如此,现代玻璃艺术发展的公共性还体现在与人群的交流关系上。玻璃从博物馆的展台走进了大众视野,从贵族的私人庭院进入到开放的景观空间中。公共玻璃作品被放置在火车站、机场、休闲中心、市政广场、酒店大堂、生活会馆等公共活动领域,放置地点的公开性使得人们与玻璃作品的交流互动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玻璃艺术家运用适当的隐喻、象征、符号语言,以玻璃材质独有的面貌传达艺术理想与观点,从而潜移默化地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艺术理念与美感由此渗透进日常生活。玻璃艺术品不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高居权贵床枕边,而是站在哲学高度上,以一种新的艺术姿态呈现于大众面前。
现代玻璃艺术发展的公共性还反映在以审美与效用的有效结合为出发点的功能性上。在建筑与工业领域的应用是长久以来玻璃材质最为广泛的实用功能之一,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当今的建筑玻璃艺术,突破了从前狭隘的实用主义的枷锁,更多地考虑美感与功用的融合,甚至包含了艺术创作者本身的个人情感。艺术家将玻璃的气质性格与所属建筑场域营造出和谐的共振,以情感、人文方面的互补关联作为首要考虑的创作因素。对光的折射、反射、漫射等复杂的物理现象解构等,加以科学的利用,使玻璃在采光、空间拓展方面所向披靡。玻璃与光密不可分的关系产生的哲学效应,易于营造出一种纯净清明的意境氛围,从而转化为艺术家探索除功能以外的建筑细部表达的丰富性、精神性、非物质性和观念性的各种艺术表达语汇,体现出簇新的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人文生活的有机融合。
此外,现代艺术思想的丰富促使工业产品方面对玻璃制品形式进行创新设计,设计师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种已存在几千年的神妙物质,通过玻璃宁静纯粹的精神气质唤醒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新感知。
20世纪,几乎所有艺术领域的价值观都面临挑战。立体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一系列艺术样式流派此起彼伏。这些多样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观点也给玻璃艺术家的思维空间带来更为宽广的创作视野。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势决定了现代玻璃艺术必将走向一个与传统玻璃工艺大异其趣的新世界。
现代玻璃艺术发展道路的另一类特点是独特性,工艺技法的提升、艺术观念的革新、审美取向的变迁,为其提供了无尽的艺术可能性与创作自由度。现代玻璃艺术家以表达个人情感体验、思维理念为基点进行艺术创作。
如何有效传达观念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关注点,创作意念表现的自由程度与深刻程度显得尤为重要,作品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被弱化,或者说是退居其次,转而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观点服务。玻璃成为思想的载体,作品材质、造型、形式结构、组合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会思考“技术”与“艺术”两者的相关矛盾问题,在玻璃艺术创作过程中往往会遇见苛刻的技术性要求,如何正确看待工艺技法并有效地服务于艺术创作?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玻璃艺术有着高度的技术技巧,但技艺是手段而非目的,所有的工艺都是艺术家用以表达自身思想感情和艺术观念的方法与途径,并非不可取代,在艺术创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艺术家独立自由的主观意识和丰富深厚的创作经验。
斯考特・施罗德(Scott Schroeder)在玻璃中修筑出一条光线朦胧、意蕴静谧雅致的道路。除了玻璃,再也没有其他材料更适合这样的诗意等。这是引向心灵深处的小径,也是通往玻璃新世界的坦途。艺术家深厚的艺术涵养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使得玻璃超脱出物质材料类型的限制,变成一种表述现实感受的诗意方式,变成一种反映生命魅力的独特的存在语言。
现代玻璃艺术创造的是全新的、观念的世界,也许,再过10年,当人们谈论玻璃的时候会发现,玻璃不只是窗户、酒杯,抑或眼镜、灯管,“他们”源自于一切艺术的情感以及生活本身。
参考文献:
[1]刘刚.外国玻璃艺术[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艾伦・麦克法兰,格里・马丁.玻璃的世界[M].管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周静,邬烈炎.现代玻璃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王建中.现代玻璃艺术[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5]克里斯・莱夫特瑞.玻璃[M].董源,陈亮,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