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社会的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认知;新媒体;艺术设计
一、古代的社会认知
在中国,科技技术还未成熟的古代,古人对于地球形状的认知是从直观印象出发的,古人从直观印象首先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天地观,及天是一个圆盖,大地是平的,天盖着地,日月星辰在天上穿行。到了2000多年前的汉代,太阳早上从东海里升起这个现象给了当时人们启发,他们猜测西边是大海,晚上太阳落到西边的海里,而西边的海和东边的海是相通的,晚上太阳在海里运行,于是一个崭新的天地观就提出来了。张衡将地球的形状描述成“鸡蛋”:天是“鸡蛋壳”,大地是“鸡蛋黄”,天地之间相连接的水是“蛋清”,人们活动的大地浮在水面,日月星辰在天地之间按照它们固定的的轨道运行,这些理论的得出基于古人的观测技术和计算能力以及前人的经验、和他们大胆的想象力。
同样是为了认知地球的形状,1519的欧洲,麦哲伦带着他的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渡过印度洋,船队经过好望角、佛得角群岛,最终在1522年9月6日,成功返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但这次探索同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麦哲伦出发时带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一艘,出发时共二百多名船员最终只剩下18名,@是古人面对未知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地球是圆的”,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常识,然而在古代,受到技术和条件的的限制,对于没有网络电视,没有人造卫星,不能乘坐帆船到外太空的时代,人们想要了解或证实某件事就必须要经过亲身实践去认知世界,在实践到达不了的地方只能通过猜测来完成。这个实践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需要缜密的前期计划,还要冒着未知的风险。
二、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认知
在现代社会、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想要认知地球的形状不需要猜测和亲身实践探索。人造卫星拍下地球的照片,通过互联网络这张地球的照片瞬间传达到世界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地方,一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让我们不仅看到真实的地球的形状、而且连地球上美丽的海水和云朵的颜色分布也一览无余;宇航员通过搭载航天飞船到达外太空,到达了前人无法到达的高度,也触碰到了古人无法触及的土地。在现代社会,一级BBC纪录片不但让我们了解地球的形状,它更深层的探索地球的奥秘,通过对地球生命的神秘实录,将地球的魅力在大银幕上毫无保留的完美呈现出来;一片微信推送的科普类文章把BBC几个小时的节目浓缩剪辑成精华版,人们在上班的公交车上便浏览完了这篇关于地球的科学文章,探索世界变得如此简单。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知社会基本不受工具和技术的限制,新媒体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人治社会的方式,然而新媒体给人类带来无限的便利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问题。在泛滥化的信息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的成本变得更低,这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化,导致我们每天要接收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量甚至超出了我们脑容量能够合理接受的范围,这边需要我们有效的筛选信息,保留有用的信息、过滤无意义的信息。网络时代新媒体带来的认知方式同时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新媒体认知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一)信息泛滥化时代提高艺术设计的辨识度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快速广泛传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泛滥,我们每天要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面对巨大的流量和纷杂的视觉信息,我们的大脑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容量,这时视觉感官作为信息认知的第一步、会配合大脑对眼睛看到的信息做出一定的“筛选”。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让设计本身具有更高的辨识度才会更加容易吸引到人们的注意、被人记住。
(二)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兴起 互联网界面视觉设计
互联网时代,电脑、电视、手机成为大众认知设社会的主流方式,这让网站设计、APP设计成为艺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领域,互联网将成为平面设计的新舞台,视觉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在有限的界面里进行更加合理的平面布局是互联网设计必须遵循的法则,网络信息纷杂,简练的设计会提高浏览者的效率,这要求互联网设计要更加简介和一目了然;电脑图形使设计日渐丰富和完善,电脑图形创意有别于一般性手绘创意表达,有效的运用电脑图形语言和规律,可以开创出更具新意、更符合网络时代的视觉设计。互联网资源无限且高速,赏心悦目的界面会给浏览者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视觉吸引力,在现代社会认知中取得优势。
(三)新媒体艺术探索与革新
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还要灵活把握更多新媒介表达方式。纵观图像类APP发展趋势我们发现,视频动图类软件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新的热点,微博自媒体中视频类博主受到广泛的欢迎,单纯的图片带来的单一视觉效果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娱乐需求。很多品牌广告更是跳脱出图像、视频的领域,将手机与全息3d投影技术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更真实的高科技体验。未来随着新媒介科技的普及与持续进步发展,互联网设计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新媒体艺术不再仅仅局限于视觉表达,带入更多的感官体验来增加观者的体验印象,更具创新的思维让设计更深入人心是未来新媒介背景下艺术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不断发展和变化,艺术设计方式也在随之改变。新媒体时代对于人类的认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无限的可能,在新媒体时代里,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带给我们的便捷,发挥新媒体带给这个时代、带给艺术设计的无限潜能。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竞争逐渐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而这些压力往往成为大学生自杀的根源。据统计,近10年来,在我国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中,自杀的比例排在第一位 。②
2015年5月18日,28岁的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东身从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身亡。事发5天后,姜东身哥哥姜东中向媒体公布了弟弟死前在网上留下的五千字遗书,称弟弟因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无法通过,心里感到强烈不公平与愤慨,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我们通过对姜东身遗书的分析,出身微寒的姜东身确实因为感受到来自导师的不公平对待而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通常而言,当人们处于不公平状态时都会想着努力地改变这种状态,极不公平的境遇会令人感到屈辱,愤怒。本案例中,姜东身选择留下遗书,然后自杀,以此控诉自己导师的种种恶劣行径,既是他的反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他对给予自己不公平对待的人和社会的报复。
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希望,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群体。这就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因此,大学生自杀问题便成为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社会公平认知视角出发,在对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东身自杀事件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平认知,并对如何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公平理论
社会公平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解释人们公平感的一种观点。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S.亚当斯等人提出。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结果的整合,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人们社会公平感的结构应包含5个维度(张媛,2009):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以及结果公平。
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公平的认知直接影响其情绪的变化和发展,对其自身行为也会产生不同作用。我们将个人对他人、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和认识称为社会认知③。社会公平认知,简而言之,是对社会公平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于自身是否受到来自他人和社会公平待遇的直接感受。
显然,在社会公平认知方面,是对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的认知导致了姜东身的自杀。在姜东身看来,“前程为人人开放”而自己的前程却一片黯淡,尽管自己有能力、有实力依然得不到公正待遇,这种竞争根本上就是不规范和不公平的。自己的抗争没有任何作用,消除这种不公平感的方法只有自杀这种极端行为。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西方社会认知领域最为重要的理论流派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界逐渐形成了主导归因研究方向的新领域――成就归因研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韦纳。韦纳的主要研究点有三个:成败归因的原因、维度及其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成就动机水平与成就归因;能力自我知觉水平与成就归因。他不仅开辟新的归因研究领域,也建立了归因的研究体系,将归因的分类总结为内外归因、稳定或不稳定归因,可控或不可控归因。
20世纪80年代末期归因理论被引入中国,国内归因理论的研究集中在教育领域,大多继承了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研究聚焦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动机,研究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及其影响因素。有些学者也探寻除学业成就归因之外的领域,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研究社会行为的归因以及人际交往的归因,逐渐增强了对社会群体归因模式的关注。
姜东身选择自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将毕业答辩未通过这件事归因于导师对自己的不公平,甚至是整个学校、整个社会的不公平。在研究中,我们将根据归因理论,来深入探讨姜东身是怎样对学习和生活上遭遇的一系列挫折和打击进行归因的,并揭示这种归因与他自杀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案例分析
姜东身自杀事件中,姜东身自身感到来到导师的强烈的不公平感,因而选择自杀。这种对不公平的认知主要是指对“机会”和“程序”的不公平的感受,有同门同学、非同门同学、其他导师三个参照对象,正因为有这些比较,才更加深了姜东身自身的不公平感,继而是愤怒情绪难以遏制,因想报复和寻求解脱而选择自杀。
(一)不公平感的来源
(1)与同门同学相比:“近乎虐待的苛刻”
姜东身遗书中多次提到导师杨忠炯对同门的其他同学“宽容”,而对自己是近乎“虐待”的苛刻。
在写论文方面,他写道:“你也说过同门的论文看不懂,可是你随便就让改了发了!我的你看不懂,就着不让发,把学生论文拖到3月初的,机电院有你,很难再找第二个!”在平时的学习中,姜东身也是郁闷不堪,在遗书中他写道:“我忙几个月,不敌老板一个意见!也不敌老板的势利眼,毕竟两个同门中南本校的,不时去给你修电脑,也不及同门的家底殷实!”
所有这些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被姜东身归结为:不是中南本校、家境不好而导师又势力。“也确实,穷点儿世面短,被你当傻子也无所谓了。”“还要等你说6月份答辩吗,明摆着要延期,要保宾宾和耀中。也不想想,他们仿真怎么做的,模型参数造假,实验造假,你不清楚吗?”在姜东身看来,导师总是可以维护同门其他同学,对他却十分苛刻,是个“势利小人”。
(2)与其他同学相比:“被故意刁难的不甘心”
在网传遗书中,姜东身指称,导师杨忠炯故意为难他,别人“很水的论文”都通过了,唯独对自己的论文十分苛刻,还要求其延期答辩。除了同门同学,与非同门的同学们相比,姜东身也深感不公平。
“论文建模仿真造假,实验造假,你不知道?偏偏揪着说我的可靠度怎么来的?我的都是计算出来的,没假!你再看看别人的,那有多么造假。你不知道?势利的小人,找个学生垫背踩,你很得意么?延期?不能接受,我尽力了,很多同学还没我努力呢,论文还没我写得好呢。”“答辩有几十号人了吧,怎么样你不清楚?势利小人,伪君子。”
遗书最后也曝光了其他老师的学生们的论文情况,不乏造假的“很水”的论文。“张怀亮老师,你的学生邹伟建模造假,你知道吗,基于环形缝隙流的建模,参考流体力学文献?我看了,压根没有。遗书最后,姜东身两次说到自己“不甘心”,可见,姜东身对自己论文没通过这件事怎么也想不通。
(3)与其他导师相比:“势力、爱面子的伪君子”
遗书中姜东身曾不止一次说道自己跟错了人,与其他导师相比,姜东身觉得自己的导师杨忠炯对自己极度苛刻,完全是个势利小人。“听说过别的同学也有挨老板批的,说的不过是被批成狗,这感觉我不懂。”“大家论文差不多,你不会不懂!别的老师放过的往届的论文,知网上已有很多,对于别人的成果,你是相当跪舔的,要我查,要我看别人怎么做!呵呵。”遗书中甚至说道,鉴于自己导师的权位,其他导师也不为自己说公道话。“周老师也看了我的大论文,直摇头。呵呵,周老师什么人,那不是仰你鼻息,你心里什么蛔虫,他不知道?装什么清高?”
在对于自己导师的评价中,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姜东身的愤怒不平。“别的老师基本上不会为难自己的学生,即使有,那也是答辩之前吧。你不同,势利,没能力,办事抓不住重点,舍得把学生往死里整。”
(二)不公平感的表现
五千字的遗书中,字里行间全是对导师杨忠炯的控诉,控诉自己在平时和毕业时处处都受到不公平待遇。他提到:“明摆着要搞我,明摆着表明你科研严谨,明摆着表明你无能嘛?”他也不止一次提到自己“不甘心,因为付出被鄙视,也因为很多水论文轻松通过。”“我忍不了师兄弟的眼光,忍不了那种鄙夷,当然,更对不起我的努力。虽然我的努力在你眼里都是狗屎,我很努力,可是你不在乎。”
甚至,在遗书中,姜东身不断口出脏话,“说我毕不了业,要延期,你都放了N次屁了,无所谓了。说要我延期,扯到了同门论文比我强,比我说得过去;扯到了教育部让你审已上传论文的事儿;还他妈扯到了伟人的挫折。尼玛,当时我笑了,说这太远了吧。他妈把我当傻子糊弄呢。”“跟了你,真是瞎了眼。狗杂种。”“你是什么人,头天坑死人,第二天再泼粪的人。我不信了,论文再花几年又能改成什么样,你不知道?”从这些言辞中处处可见姜东身对自己导师杨忠炯的怨恨和不满。在他看来,自己毕业论文答辩未通过这件事完全是自己的导师造成的,是导师的势力、故意刁难造成的,导师对自己如此的不公平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在这封五千字的遗书中,姜东身将自己所有的愤怒、不甘心都不遗余力地宣泄了出来。
(三)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复杂和多重性的,单一的消极因素不可能导致大学生轻易地选择自杀的行为。导致姜东身有此认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调查发现,姜东身家境贫寒,这样的家境出身使姜东身的性格变得敏感、自卑。遗书中,姜东身就说道,自己“没家底”而导师又非常势力。“学生的心血在你眼里可以是狗屎,但是,这也要看人的,势利的人看到家里有点儿底的,那他的心血可能就是盘不完善的菜!”据哥哥姜东中说,原本姜东身读研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好的工作。这次论文答辩未通过给了姜东身致命打击,或者可以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读研三年期间因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而积压在心中的愤懑在毕业论文答辩未通过这件事情上完全爆发,最终致使他走上了绝路。这可以说是导致姜东身自杀的内因所在。
此外,在姜东身的愤怒和郁闷难以纾解的时候,唯一可以给他安慰和鼓励的家人也没有在他身边,及时给予他支持。姜东身的哥哥姜东中事后也很懊恼和自责,自己没有多关心弟弟,给予弟弟及时的安慰。
然而,姜东身选择自杀除了不公平的认知情绪难以纾解,还有他的报复心理。“算了,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遗书中除了控诉导师对自己的不公平,姜东身还曝光了导师杨忠炯套取科研经费等一些不光彩的事。“记得跟纪委说说你套取科研经费的事儿,跟教育部说说你为人势利,弄虚作假报账的事儿,跟基金说说基金申请赚大钱一本万利的事儿。”而导师杨忠炯在之前就嘱咐其他学生注意姜东身的状态,他也明显感到姜东身对自己的不满和可能做出偏激的行为。“上午批完,下午叫同门注意我的状态,怕我跳楼了呗!”但最终,缺少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的姜东身还是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痛苦,用自杀行为报复对自己不公的导师杨忠炯。
四、结论与讨论
导致自杀的原因十分复杂,从群体角度看,自杀与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有密切关系④,从个体角度看,自杀是遗传、神经生物学、人格特质和负性生活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⑤。Kees(2003)将公平判断作为结果变量,对影响它的因素进行探讨。他研究了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情绪对人们的公平感的影响作用。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依靠他们对事件的感觉来进行公平感判断,这使得他们的公平判断极大地受到情绪的影响。实验的结果也显示,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的公平判断会变得非常主观,他们甚至会依靠于跟事件本身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情绪感受来做出判断。
通过案例分析,笔者认为,首先姜东身对于社会公平,尤其是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从而将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和困难以及毕业论文未被通过都归因于导师的不公平。姜东身心里早已蓄积了悲观、失望、孤独、厌世、报复等消极情绪,而毕业论文未被通过成为了这些情绪爆发的导火索,最终走上了以报复导师和寻求自我解脱为目的自杀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构建
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所包含的各种原则在新时期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但又是不断发展的。本文基于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和谐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交换遵循价值规律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而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两种形态,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第二,抽象劳动内在的属性是生产商品过程中人类脑力或体力的支出(人类的一般劳动),其外在的属性则是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劳动,其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则是商品经济社会特有的经济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述:在一切社会状态下,劳动产品都是使用物品,但只是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时代,也就是生产一个使用物品耗费的劳动表现为该物的“对象的”属性,即它的价值的时代,才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第三,抽象劳动内化为商品的价值,外化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恰如马克思所述:“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这种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平等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正是以抽象劳动为内核。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表现形式
(1)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2)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3)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现实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
(4)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重塑人、社会与自然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政治和谐是指构成政治系统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党与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关系,执政党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军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
(6)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
三、和谐社会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
1.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以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首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所包含的价值决定和价值“转形”的辩证统一思想,要求我国现实经济中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贯彻两个原则,即坚持和贯彻按照社会主体即劳动者的权益进行分配的原则和按照客体即资本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并且是前者制约后者。其次,劳动价值论是宣扬“以人为本”的理论。因此,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在我国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上,就要求改变一些地方单纯追求增长率的指导思想,而形成以“富民”为根本特征的新型战略指导思想。
2.坚持发展和辩证地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并实行多要素参加收入分配的制度,这的确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营经济的积极性,承认和保护资本等非活劳动要素的合法收入。我们要坚持发展和辩证地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3.维护劳动力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维护劳动力价值,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必须从包括劳动(劳资)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内部而不是外部去寻求答案。二是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建立保障机制的过程中,要保证劳资关系的正常发展,使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三是要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权利的公平正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样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也包括基本内容和展开内容,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也应当“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陈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实事求是,2004,(6)
前言:(我所说的四乱是:“乱到垃圾,乱穿马路,乱撒纸钱,乱吐痰。”为了管理“四乱”执法人员都想尽了办法,例如现在的“罚款”这样子下去有什么意思呢?如果全人民都做到自觉。提高自己的素质那还要这写东西干什么呢?)
近几年来某写城市都在宣传治理四乱。我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治理四乱已经开始几个月了,有多大效果呢?是不是社会上的人都可以自觉的做到?这个话题相信每个人都想过!谁不想要自己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国家变成一个文明城市?可是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团结才可以做的到!下面我就谈一下我所在城市的管理宣传“四乱”的效果!
自从开始宣传“四乱”人民的素质有一部分的提高!比如公交车上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做!帮助身边残疾的人!这写我都亲眼看到过。这是为知欣慰的事!可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不是这样的!然而截然相反,做的是败坏城市甚至国家名声的可恶之事!列如电梯墙壁上铁的宣传四乱的宣传横条,却被人撕了下来狠狠的踩在了脚下。这还不算,成坐电梯的人没有一个人拣起来!任它被人踩踏!最后还是一个16岁的孩子拣了起来铁在了然后贴在了墙上!也许你会说这点小事算什么?可是如果这样的人去了国外会怎么样?假如一个人在国外的大街上吐了一口痰然而垃圾桶仅里这位“先生”1米。这又是什么行为?后来他被警察抓住还一幅委屈的说:“我怎么了我怎么了!”有些旁管的外国人得意的笑着说:“瞧!这些没素质,没教养的中过人!”如果这样的事被你碰到,你会怎么想怎么看?是不是觉得很没面子!为了他一个人的方便败坏了我们整个国家的利益!这种人是可耻的!是卑鄙的!在举个列子:红灯,走绿等停,见到黄灯停一停。这连小孩子都会背的东西到了那写可耻的人嘴里就变成了废话和无稽之言!在一条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前,一位父亲准备带4岁的女儿过马路。还没等红灯那位父亲就冲向马路对面。然而他的女儿拉着他说爸爸:“不是说红灯才可以走吗?”小姑娘弯弯的脸上透露着天真无邪!那位父亲马上脸就红了!站在那里愣住了!久久没有声音!绿灯被这一幕所吸引!对那个小女孩发出赞扬的眼光!
在《中国社会学史新编》一书中我们提出,综合学派是中国早期社会学的正统,综合学派的社会学探索代表了中国早期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后。孙本文先生是早期中国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如果从他1916年在北大哲学门学习社会学课程算起,他在解放前的33年时间里对中国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探讨逐步深入,代表着中国早期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孙本文以“社会行为”为起点,在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方面有所创新。一些人认为,孙本文深受美国社会心理学传统的影响,过于强调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以“社会行为”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心理学派的倾向。实际上我以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如果从社会学方法论角度来考虑的话可以会有一些新的认识。
作为一种工具理论,社会学方法论主要是探讨与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一定的社会学理论背后都有其构建的方法论基础。我们以为,无论是早期强调文化因素,还是后来强调社会心理因素,都只是孙本文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逻辑起点,其目标并不是简单地围绕当代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行为概念徘徊不前,而是想借由社会行为这一切入点来展现他对社会整体的认识,来构架他的整个社会学理论体系。
具体理由有三:其一,孙本文认为,社会学是一门普通性的综合学科。孙本文借鉴孔德等人的科学分类法,把科学划分为物质科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他又把社会科学分为普通的与特殊的两类,认为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共通现象与共同原理,所以是一种普通的科学。既然社会学是研究普通和共通现象的,那么它的研究对象就不会局限于当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层面。其二,孙本文所讲的“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对社会整体的一种统称,比我们今天社会学所说的社会行为概念的范围宽泛得多。孙本文认为,所谓社会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所表现的相互关联的行为,即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所表现出的共通现象和共同规律。③实际上也确是这样,孙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仅是探讨当代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行为,他“重视文化,同时也重视心理因素,而且亦不蔑视其他如地境及生物因素”④,以他为代表的综合学派“要点在于认识社会的整体性及其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并欲确立社会学的体系”。⑤其三,孙本文从社会行为角度出发,形成了完整的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孙本文在《社会学的观点》(1945)一文中提出,在研究社会行为的过程中,社会学者要运用多种视角来研究社会:要用社会整体的观点,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观察社会;要用社会结合的观点,把社会看成人与人的结合;要用社会有机的观点,视个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关系;要用社会演进的观点,把社会看作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社会。⑥
由上可以看出,孙本文在研究方法论上有他独到之处,他主张以全面地、动态与静态研究相结合地、综合地考察人类的社会行为。正因为如此,孙本文自认既非文化学派,也非心理学派,而“属于综合派之林。”⑦孙本文从综合的视角出发,构建起较为健全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正在上述这种方法论的基础上,孙本文以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学ABC》(1928)、《社会学原理》(1935)、《社会学体系发凡》(1945)等论着中,建构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在以前的论着中重点进行了分析,这里不再详述。简单地说就是,孙本文从社会行为出发,提出有关社会行为的五类问题,即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文化、心理、生理、地理等社会因素);社会行为表现的过程(远离或接近等社会过程问题);社会行为表现的机构问题(基本的或复合的社会机构问题);社会行为表现的功能(或社会控制问题);社会行为变迁的内容与方向(或社会变迁问题)。⑧从上述五类问题出发,孙本文展开了他的整个社会学理论体系,从而把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都囊括在内。从今天看来,孙本文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确有它的不足之处。如,在解释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要素时,排斥了物质生活状况、经济地位等的影响,使得其社会学体系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正因为如此,费老认为,孙本文的社会学体系,带有“用西洋传来的科学方法和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去观察与分析中国现实的”的印记⑨。但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孙本文无论是在构建理论的方法论,还是在元理论和本理论的系统化方面都把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孙本文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束缚,但我们不应过于苛责前人,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学仍处于幼年时期,进行理论创新时可以参考的前人成果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学也不敢说完全摆脱了西方社会学理论思维框架和方法论的影响。如今,我们还能看到仍然有一些社会学者为能够追踪到西方社会学的最新成果而洋洋得意,并且不顾实际地把它套用到中国的实践中,至于得出的结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中国现实,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多大的启示作用,则似乎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甚至不管不问。这是一种缺乏理论自觉的重要表现。
我一直强调中国社会学者要有理论自觉:要对自身理论和他人理论进行反思;要努力创造自己的有中国风格的理论,同时要正确地对待其他各种理论,特别是外来的理论;要加强自己在理论转型中的自主能力,并取得社会学学科为适应新情况而进行的理论选择、理论创造的自主地位;中国社会学要不断进行思想解放,从西方强势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理论中解放出来、正确定位自己、加强自主性。如果从理论自觉性角度来看,六七十年前孙本文的理论自觉意识之强,是当代很多社会学者所无法望其项背的。今天我们学习孙本文先生的社会学理论,不仅要学习他的理论内容,更要学习他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理论自觉意识。因为理论内容总有陈旧和不适用之时,而理论自觉精神则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更新理论内容,创新理论学说。强烈的理论自觉会推动中国社会学者不断尝试对“中国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对“传统资源”进行理论开发、对“西方学说”进行理论借鉴、对“学术话语”进行理论创新,通过“立足现实,高于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以我为主,创造特色”,逐步推动中国社会学走向社会学世界格局的中心。
二、多方为社会学立法,对早期社会学学科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我们说孙本文是中国早期社会学的领军人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孙本文不仅仅是一个在社会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卓有建树的社会学家,他更是解放前推动整个中国社会学学科不断繁荣发展的核心人物。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社会学必须向国家、民众和学术界论证清楚,社会学的存在有其合法性,从而为学科发展赢得必要的空间。这种合法性辩护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向其他学科展现自身元问题、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独特之处,从而在学科竞争中逐步巩固地位,这是社会学存在合法性的理论根源;另一方面,向国家和民众说清社会学与现实社会的契合性,这是社会学存在合法性的现实根源。与社会学本理论为社会实践“立法”不同,这种合法性辩护是社会学元理论的一部分,它实际上是在为社会学“立法”,为学科的未来发展赢得新的、更为宽广的空间。在为社会学立法方面,孙本了大量工作,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中国早期社会学界难以替代的地位。界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使社会学能够屹立于社会科学之林。孙本文以广义上的社会行为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张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普通和共同规律的一种认识,这是它跟其他社会科学如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区别分开的基本标准。孙本文还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它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人的行为⑩,它跟专门研究社会行为的社会学的分工非常明确,这就进一步让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边界变得更加清晰。尽管对于孙本文所说的社会学研究对象,至今仍然有很多异议,但当时的社会学家大多长年埋首于具体社会问题研究,极少有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进行讨论,所以孙本文的这种通过析清研究对象来为社会学赢得发展空间的努力,说明他有很强的学科领导者胸怀,有推进学科发展的长远眼光。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化对接
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关心职业教育的人士提出很多的观点,如校外校、校企联合等很有价值的观点。但是,社会的发展速度和相对闭塞的学校发展速度,往往是很难同步的。专业课程设置即使在知识构造上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但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却不一定就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校外校、校企联合是很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方式,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学生的一个后期实习就业场所,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并未贯彻始终,所以其效果不明显。那么如何使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一致化呢?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把学生学习和职业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对接模式探索。
一、做好学生学前职业教育,将其纳入教学体系
关于学前职业教育,笔者结合实际概括为“学院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系统学习之前而对学生进行的专业性质、专业内容、专业就业方向及社会现状、专业素养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等详实、系统的介绍,以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兴趣、爱好及人生观、世界观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做出的比较实际务实的专业方向选择,为后期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1.时间选择:先行一步,从招生信息起就着手。一般而言,学生在入校之前,即可较早地得到院校的招生宣传信息,所以,学校要改变惯常的一味宣传学校优点、长处的做法,在宣传资料里加大专业介绍的力度,特别是专业及专业性质、素养要求、就业方向和前景,不能夸张夸大,一味言优,以免学生期望值落差过大,自身努力面被掩饰,这种实务的做法,将会给学生一定的方向指引,也更利于他们审视自身,结合自身实际、个人兴趣爱好及职业理想,作一定的思考和心理准备工作。
2.内容区域分布:工作细化,分专业进行。前文论述过,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性质,决定了职业方向,也对专业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很多院校在新生入校后进行大一统的培训教育,其着重点基本上放在了纪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财产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很显然,这些内容并不在本文所提出的学前职业教育的范围里,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学前基础教育,与职业(行业)并不挂钩。所以,学校应该从上而下,建立一整套机构流程,打破传统新生入校教育模式,按专业性质、专业学习内容,专业素养要求,职业道德要求等,分专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使学生在专业氛围内迅速而切身地感受职业教育特点,为学生思考和职业定位打下基础。
3.建立反馈渠道:学生做主体,信息要流通。这个阶段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对接阶段。由于有了前面的细致工作,学生完全应该变“授体”为“主体”,根据自己的负责任的思维,开始定型专业选择、职业设计及学习的心理准备,这是所有学校希望出现的局面。诸如学生流失率高、学习不稳定、厌学、调换班频繁等现象,都可以有明显改善。这个渠道可以分层次建立,以利信息反馈,如建立学生专业咨询工作室,设置学生专门交流区域,成立班级专业交流委员会等等措施。
所以,学前职业教育的提出,本质上讲也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科学负责的教育改革,内容丰实,并可以不断完善。
二、课程体系的开设要以职业要求为依据,要摆脱传统的课程体系开设方法,实行动态式课程设置
1.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迎合职业市场要求。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及职业内涵也在随之改动。同样一个职业,以前的标准和要求,同现有的标准和要求,就有很大差异,如会计这个职业,传统的计算核算、报表等工作内容,已经为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处理、远程网络控制等科学技术手段所取代,并且还在不断完善和变化之中,可以想象,如果还用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难以适应将来职业的。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几乎涉及到每个传统的或新设的专业,职业院校必须进行市场调查找准职业要求,相应调整课程设置,才能实现培养目标和市场要求一致化。
2.打破传统的学生成绩考核模式,引入职业模块体系。为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职业要求和素养要求,可以引入模块式职业考核体系。这一点和所谓的专业要求有质的不同,通过对课程设置的调整,以职业内涵为依托,把专业学习过程分块,一块一体,环环紧扣,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职业的学习和适应,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距离模糊化,甚至消失。如烹饪职业教育,根据培养目标和层次的不同,分别设置成理论模块(分层次),基本功模块(分类别),实操模块(分方向),不同的层次和目标,对应不同的模块,只有达到了环环相扣的模块要求,才可以进入下一模块的学习。
三、深度开发校企合作方式,使其系统化
目前,有很多的职业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这对强化学生技能、学生职业意识及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开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一个共识。
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更多的职业院校在合作内容及方式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或者说有一定局限性,多数仅仅停留在学生校外实习及就业层面上,并没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现,这无疑是表面化的、浅层次的合作模式,并带有急功近利的性质,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如何更加深入地进行校企合作探讨,有其重要意义。
1.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职业院校应该从广阔的市场空间中,挑选一批实力强、效率好、管理科学的企业公司(集团),和他们签定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必须体现以下几点:
(1)企业提供必要的企业文化宣传,包括图文资料、音像制品,并不定期来校(院)开展宣传活动。(2)企业设置一定数额的奖学金(助学金),学校可以考虑开设以某某企业冠名的班级,学生必须达到企业的要求,才能获得到企业实习就业的机会。(3)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必须达到企业的工种(职业)培养要求。
显然,这一合作的细致及深入化,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使得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都完全随之改变,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已经体会和感受到浓浓的企业文化,学习过程中,就已经深切地体会到职业素养要求,眼前的目标非常清晰,所要行进的道路非常明确。
2.校企互动,走一条互补双赢的道路。这个环节过程,是一个探索深入的过程,是一个注重细节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要变以往简单合作为互动性合作,变以往单纯实习就业为长期的工作学习过程。学校和企业在互动过程中,要互取所长,补其所短,学校要把先进的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经验带给企业,企业要把先进的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信息带给学校,学校成为开放性的学校,企业成为学习性的企业,具体来讲,最起码可以进行以下互动。
(1)人才的互动:学校的教育要想紧贴社会实际,必须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企业的发展要想动力十足,人员的思想必须系统而灵敏。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校企的人才互动交流,是个很好的方法。学校可以每年根据教学安排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去合作企业培训学习、顶岗工作,管理实习学生;企业也可以选派一定数量的员工去合作院校学习深造,跟班教学,演示企业技能,这种互动既是信息的交换,从本质上而言,更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更新。
(2)文化技能的互动:企业和学校可以互相搭建平台,进行文化互动的交流,技能的互动交流。如企业可以在合适时间里举办文化宣传周(月)活动,学校亦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里举行技能活动,学校可派老师和学生去参加企业的文化活动,企业也可以派优秀员工来学校进行工作体会演讲、技能表演等。这种互动是一种比较深层次的交流,需要双方彼此及时的沟通和时间的合理布置,既不能影响彼此的学习工作,还要能互相促进发展。
所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模式是一个立体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平台板块,需要将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分别镶嵌到对应的立体空间中,再进行整体和全方位的雕饰。学校所要做的,就是要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模糊化甚至是完全消灭,这就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和初衷。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形成,是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统一发展过程。其实认识是基础,他们的观点、信念和人生观都是属于认识的范畴,在心理品质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的情感是以对事物的认识为前提,而一直行为也是受一定的观念和人生观支配的。知、情、意、行在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是紧密相连、辩证统一的。下面就青少年犯罪时反映在这几方面的心理状态作些分析。
一、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人对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也就是人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是非、善恶和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准则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认识的高低和正确与否,反映出他的道德面貌和品质,决定这他一生的发展方向。一个道德品质优良的青少年,一般地讲都有着正确的道德认识,而且是认识颠倒、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享受……由于这种在道德认识上的颠倒,所以他们把吃喝玩乐说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有的说:“青春不乐,一辈子白过”;有的说:“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是最实惠的”。这些实用的享乐主义是趋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主要精神诱因。
另外,在错误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诱导下,他们表现出了打架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以为敢偷、敢抢、才是英雄。也正是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支配下,他们的原则是:“先下手,手要狠,不见出血不罢休”。在行动上表现出他们的心毒手狠。因此,凶狠、野蛮成为他们衡量英雄的标准,并专以残害别人为乐趣。
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时期,出现了强烈的“成人感”。活动交往逐渐频繁,友谊感有了迅速的发展,每个青少年都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应当说正常的友谊是鼓励人们向上的动力,但是,不健康的友谊,只讲封建主义帮派体系的友谊则只能导致他们犯错,以至犯罪。表现在青少年身上就成了封建的“江湖义气”。他们三五成群,结成各种形式的帮派组织。他们凭借这种帮派体系大搞江湖义气,宣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的两肋插刀”。因此,不分是非曲直,不问青红皂白,只要谁触犯了我这一帮的人,都要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因此,打架等犯罪活动,都始源于此。他们凭借这种帮派体系和江湖义气,可以称雄称霸,无法无天,什么党纪国法,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帮派体系是当前团伙犯罪的组织基础,追求吃喝玩乐是他们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二、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
他们对人对事往往不问是非,只凭感情用事,特别是当有伤他个人的感情时,更容易冲动,可以立即翻脸不认人,甚至不能克制自己而干出坏事来。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妄动性。这种妄动性一般都有预谋,往往是由于感情一时冲动而干出坏事,走上犯罪道路的。
他们对长辈和老师的教育往往也是表现出这种反常的心理。当他们认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伤他们的感情或自尊心时,则不问是非,不看实质,立刻产生一种仇视对立的心理并耿耿于怀,甚至伺机报复,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荣辱感,不以干坏事为耻,反以干坏事为荣。
自尊感、自爱感、知耻感,没有一个人对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认识。然而犯罪的青少年朋友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他们没有自尊心、自爱心、知耻心,没有一个正确的荣辱感,甚至以干坏事为荣,这是他们一种极为反常的心理状态,是他们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也是促使他们走上犯罪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三、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诱因的坚强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为了克服旅行道德义务过程的困难和障碍的心理活动,这表现在能够用理智去战胜欲望,排除来自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目标把道德行为进行抵制。一个道德坚强的人能够督促自己,一贯地去实现自己的信念和诺言。而德意志薄弱的人,在某种条件下也能暂时实践自己的信念,但条件一改变,遇到什么困难,就会半途而废。犯罪青少年一般来讲都是道德意志薄弱的,他们往往抵制不住外界的不良诱惑,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转贴于
四、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就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支配下对事物采取有目的的行为。人的行为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会在相应的情况下产生一定的行为需要,不实现这种行为,就会感到不安。因此,一个具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不安,反之,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则往往做出不符合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犯罪青少年就是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染上了许多有害于社会有害于人民的坏行为习惯。他们一天不偷就不得过,一天不打架,手就发痒,一天不作案就不舒服,真是恶习难改。一次青少年犯罪最后之所以成为惯犯,就是他们所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以上是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特点的粗浅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诱因的坚强道德意志,以及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因素。为了防患于未然,使每个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长,减少青少年犯罪,教育工作必须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教育。
第一,通过各种途径,坚持说服教育,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是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的基本成分。我们在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或形事,都是在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和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第二,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时期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大大地增强了。此时,他们要求家长、教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青少年这种自尊心的发展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它是使青少年争取进步,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作为每一个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应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犯罪青少年也同样具有这种心理特点。但是,由于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往往受到成人的指责,训斥和瞧不起,因而又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自暴自弃。因此在他们身上出现了要求别人尊重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由于得不到尊重因而感到委屈,不服气,进而对成人的教育产生抵抗情绪,使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即使对待犯罪青少年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他们能在我们的教育下会逐渐转变。
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浙江省某大学高校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媒体显示诸多功能优势、大力渲染新闻负面影响的当下,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大学青年面对这些社会现象和事件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理想与现实的挑战中容易产生不当认知、消极情绪和心态。这种社会认知能力的不完善令人担忧,也必须引起高度正视。
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社会认知是认识他人的高级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则是大学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能力,实质上是研究个体如何根据周围环境所传递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其他群体、社会角色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推断的复杂过程。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的支配,因此要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种内在的认知体系中去。由此可以推论,一旦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不够成熟、出现偏差,如对新闻媒体的报道不能做到客观解读与析因,那么只会让他们失去更多救人的热情,只剩下“工作”,他们的社会行为和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出现较大的偏离,终究酿成问题。
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的特点, 由于所身临的周遭环境社会化程度的加深, 也由于个性发展、群体交往、社会参与的需求, 大学生对他人、对自我、对人际关系、对社会角色的社会认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如不仅满足于对他人外表的认知, 还注重通过对他人情绪、性格、习性、行为动机及意向的观察、分析、归纳、判断, 获得对他人内在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和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知得到深化, 以满足融入社会的需求;随着自身不断增多的社会角色,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 知识、阅历的增长, 思辨能力日益增强,逐渐发展到理智型的认知水平。
(二)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阶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 包含了诸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遵循社会规范, 培养和造就社会角色等要求。从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现状来看,大学生们的社会化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他们整体上,注重专业学习,生活阅历比较有限,与社会接触不充分,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因此认知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不完整性。
二、新闻舆情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一)新闻舆情的现状和特点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简单来说,它的本质特征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新闻舆情是新闻媒体作为中间个体,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以及作为主观个体对此产生反应的综合分析及相应报道。新闻舆情是经过媒体验证和包装过的舆论,是带有客观性和准确性的舆论。它的目的不是煽动群众和危害国家利益,而是客观诚实的就一件事情进行的媒体分析和报道。
(二)新闻舆情作用大学生认知能力的途径和发挥
1. 新闻舆情的作用发挥由其特有的影响力、公信力所决定。众所周知,新闻传播者之所以能影响受众,它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特质是原因之一。权威性是指在受众心目中来自传播者的诸如地位、资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传者的权威性越高,其所传送信息的说服力就越强,受众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和权威性相比,可信性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一般来说“权威性”是受众对宣传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专精程度高低的一种预测根据,而“可信性”则牵涉到受众对传者人品的评价以及对其宣传动机的政党、公允程度的一种把握。
前面提到,大学生阶段对他人、对自我、对人际关系、对社会角色的社会认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他们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路上,不断深化或者调整认知。实践的经验可以来自与外界接触的感知和体会,理论的知识则是在学习或者模仿他人现成的认知评判中获得的。如果面对纷繁复杂难下判断的信息时,他们常常乐于以权威性高、可信度高的人的看法作为自己主要的参考意见。在调查中,有48.3%的人对媒体报道的政府、民生新闻采取相信的态度。当然“谁的权威和可信度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公正的言论,一旦他们认为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掺杂有“利己”“利于政党”的动机时,就很容易“忽视”其权威性,并对其宣传“投不信任票”,调查中就有68.9%的学生表示如果感觉报道的“套话”和“官话”较多时,就会对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再做其他渠道的多方面了解。
2. 新闻舆情的作用发挥由其与大学生的接触频率所决定。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70岁人均每日手机阅读时长为16.52分钟。2012年比2011年的13.53分钟增加了2.99分钟。在新兴阅读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在增加,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事实上,“微博控”加“微信控”的手机阅读,已成越来越多年轻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数据显示,新兴的微信平台已拥有3亿用户。通过微信朋友圈交流日常生活、共享心灵鸡汤、转发新闻信息的“微信控”已经初步形成阵容。
当代大学生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习惯于通过新闻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变化。在这种动态平衡中,新闻舆情可以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挥着反映、导向和监控的作用,即通过鲜明的、带有倾向性的新闻舆论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直至改变他们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机构、门户网站除了保持报刊、杂志、网页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外,另都开设了相关的微信号和微博账户,通过跟进这种新兴的公众平台,来更新信息,拓展自身品牌渠道,吸引更多的受众、影响受众。调查显示,24.5%的大学生每天通过微信或者微博来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另一方面,在这个草根盛宴式的公共空间里,主流媒体的力量和权益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空前的锻炼和强化,它本身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和谨慎态度助其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不管最初的小道消息如何、谣言如何,受众最终还是期待在主流媒体这里得到印证。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新闻舆情作用的发挥,只要其把握住了时代的节奏,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就有可能不弱反强。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国经济;影响与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规模的扩大和官方储备资产的增加,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03年2月在西方7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要求国际社会,按照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1987年的“卢夫尔协议”的做法,敦促中国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提高人民币的汇率水平。继日本之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2003年9月访华期间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其后,在2004年10月和2005年的2月西方7国召开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西方国家再次提出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与此同时,从2003年2月到2005年4月两年多的时间里,西方国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条件下,便以“价格倾销”的名目,对我纺织品、鞋帽、钢铁、打火机、蜂蜜、铰链、铸铁品和农产品等出口产品发难。在此期间,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货币之争,2005年7月21日我国央行调高了人民币汇率2个百分点并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作了相应的调整。此后,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即使这样,西方国家仍然对我国继续施压,企图迫使我国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由此,我们不难看到:人民币汇率的国际争端实际上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引起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并在一定条件下演变成各国之间的货币汇率之争。在货币汇率问题上,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麻木不仁;否则,就会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带来被动。经济理论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货币汇率升值对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分析研究达些影响,对于我们认清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进一步做好各项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繁荣。应当看到,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提升有利于我国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这对于我国企业的物质技术装备率的改善、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有利于拉动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对于我国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进品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会进一步刺激对进口日用消费品的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繁荣国内市场。
3.有利于我国人民出国旅游和出国留学。由于人民币升值会相对降低出国旅游和留学的各项费用和成本,势必会进一步刺激相关需求,扩大我国人民群众出国旅游、留学的规模,从而有利于我国人民群众了解、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与科学技术,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
4.有利于我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能级的提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依据“落后假说”和生产力“国际梯度转移”理论,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能级提升大致可采取技术引进、模仿、消化、自主创新“四位一体”的模式。尽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能级需要包括制度、政策、资金、人才和组织等方面的要素的投入和整合。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经济、政治、国际、国内等方面的约束。但人民币汇率升值是表象,其实质在于我国拥有较大规模的国际购买力,这无论对于我国的技术引进、技术研发设备的引进、技术研发人才的引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能级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5.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我国的股市发展o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客观上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推动金融、房地产、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资产类股票价格的上升。从国际历史经验看:1972年日元汇率的升值推动了日本股市的发展,当年日元汇率升值19%,而日经指数却上升了91%,1986年日元升值21%,而日经指数却上升了42qo,其中航空领域股价指数的上涨幅度大大超过了日经指数的平均增长幅度。1987年台币升值20%,台湾加权指数却上升了125%,1989午台币升值7%,股价指数上涨了88qo,从1985年到1990年台湾股票价格指数上涨了17倍。韩国从1987年随着韩元货币汇率的升值,三年间韩元货币汇率升值了5倍。在此期间,金融板块的股票价格上涨的幅度最大,保险业股票价格上涨了19倍,银行类股票价格上涨了10倍,建筑和机械行业的股票价格涨幅也十分惊人。经验数据告诉我们:一国货币汇率升值通常有利于该国股票价格的上升。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发展的实际也证明了货币汇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1.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压力。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所有这一切都给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换汇收入、出口成本、出口规模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汇率风险压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变和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趋涨,客观上使我国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进、出口业务的众多中小企业直接面对汇率风险的新挑战。面对以上挑战,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其信息和人才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并协调财政、税收、银行、价格、工商、海关等部门的关系,依据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基本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我国出口企业积极调整其出口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可鼓励和支持我国相关的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和工商联等民间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采取切实有效的请进来、走出去等教育培训措施,切实提高我国企业家、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者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规避货币汇率风险的能力。
3.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客观上加剧了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从而使我国国内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造成进口的增加,客观上对我国国内企业传统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产生巨大的“挤压效应”和“争夺效应”进而给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所造成的出口受挫,又会迫使我国部分企业转而实施“出口转内销”的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剧我国国内市场营销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对此,我国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贸易周期”理论,未雨绸缪、多管齐下,努力巩固原有目标客户群,积极开拓边际目标客户群,努力把市场做大、做强、做深、做细,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应对新时期的新挑战,把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