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孔子的教育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重视对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切实认知,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突出贡献。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是众德之总,也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孔子所说的“仁”内容十分广泛。他对“仁”的解释也是多样的,最基本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为仁之本”。在“仁”的统摄下,孔子提出一系列的德育概念,如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勇、敬、俭等。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不是出于外界的强制,而是通过自身的理性自觉从而对道德规范和准则加以认知、认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习道德知识是德育过程的开端,某些道德品质必须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才不会发生偏差流弊。同样,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晓之以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充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高度概括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党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态、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的确立不是外部可以强加的,是一个陶冶养成的过程,是一种人们价值选择的自我内化过程。”高校思政教育者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时,如果能从影响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两千年之久的孔子儒学的角度娓娓道来,让大学生知晓这一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就能唤醒大学生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缘起产生探求的兴趣。因此,学习了解孔子德育思想的过程,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寻,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深刻理解乃至认同的过程。诚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重视君子人格的塑造。“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并被赋予深刻的道德含义,孔子对君子提出“三戒”“三畏”“九思”等诸多要求和赞美。孔子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人人未必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但一般人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君子”人格的高度。诚如所言:“孔子指出一种理想的模范,作为个人及社会的标准,使人‘拟知而后言,仪之而后动’。他平日所说‘君子’便是人生品行的标准。”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启发大学生依照孔子倡导的君子人格,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渊源,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点,借鉴吸收“君子人格”的有利因素,充盈自身的人生品行。
二、“情”———道德情感阶段
重视道德情感的陶冶,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显著特点。道德认知如果未能上升为道德情感,那么这种道德认知大多是不稳固的。孔子说:“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孔子很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正面的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善良本心,使之时时处于警觉状态。孔子重视诗教和乐教在完成人的德行中的积极作用,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由“知之”到“乐之”,是低层次情感到高层次情感的转化。因此,孔子很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他对学生倾注了关爱和真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教育。他的学生颜渊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动之以情的过程。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抓住“情感”这一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因,才能激起大学生对教育者情感上的接近、尊重与信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要达到的目的,并产生强烈的追求、实践的欲望。大学生这种情感活动的发生、进行,是他们追求、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目的的推动力量。孔子对“仁”的解答因人而异,但从未离开具体生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真诚关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心理健康等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各种元素,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关心,从而拉近与思政教育者的距离。此时思政教育者再以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件和社会上各种新闻热点为例,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说理,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从而循循善诱地引导大学生悦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思政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和大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自尊和受人尊敬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在尊重和平等的前提下,大学生的深层次需求和自身的主动性才能激发出来。”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借助师生之间思想、知识交流,对大学生的情感乃至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意”———道德意志阶段
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过程十分艰苦,孔子很强调道德意志的培养。孔子认为,一个人为学修德首先要立志,要具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次,要对“志于道”有信心、有信念,故曰“我欲仁,斯仁至矣”。最后,要有恒心。明确了志向,坚定了信念,还要经得起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艰苦环境的磨炼。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眼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该有精神上的更高追求。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确立志向,树立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过多地追求功利性的东西,而应该崇尚“道”,追崇那些看似无用实则颇为有用之“道”,这种“道”要求君子有远大的抱负。只有达到“不器”之境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对大学生而言,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人生不能仅止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因为工作只能解决生活生存问题,并不能解决人们追求生活价值、人生意义、心灵拯救、精神慰藉等安身立命或终极关怀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群体存在“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想信念的引导。大学生需要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指引人生的方向,让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人生追求更加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而且是大学生个人思想不断成熟、确立精神家园的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借鉴孔子“克己内省”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认为,“克己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应积极提倡。经常自我反省,省察改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就能做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外在环境的影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体有无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孔子说的“为仁由己”就是这个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全面、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需求、道德标准等新变化,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引导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启发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激发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潜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容“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
四、“行”———道德行为阶段
一、儒家传统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思想的体现
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古往今来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者一直贯彻着人格培养精神。因为儒家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十分关注人的存在,十分强调“为仁由己”“君子求诸己”“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心”“诚意”“修身”“慎独”等观念,从而有力地突显了人们在道德学问和人生志向方面自主自强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儒家学者在开创了中国“语文”的教学体制的同时,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三、儒家思想与高中语文教学
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诞生于几千年前,但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尤其是高中的教育仍有积极意义。对于高中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其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上要消除高低、贵贱、贫富等方面的差别对待,应一视同仁地给予相同的教育。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有家境贫寒者,也有富可敌国者;有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甚至是强盗,也有极富社会地位的生意人。这正是孔子实践其教育主张的鲜明体现。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应像孔子一样重视德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时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将学习做人之道和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这一点正是当今社会教育所欠缺的,我们应从德育角度进行反思。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明确教学方法,做到事半功倍,才能应付当前严峻的高考形式。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本义是: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陷入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十指有长短,学生自然也是不尽相同。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指的是要消除阶级上的歧视和差别,其“因材施教”则告诉我们应正视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不同。
关键词:儒家文化;道德教化;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02-03
一、传统儒家对职业教育的轻视
中国古来素称“礼仪之邦”,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建国君民,教育为先”(《礼记·学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一贯强调道德教育,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教化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适应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亟待道德重建的时代需要,打破自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私人办学的一代先河,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倡教育要“有教无类”,要以启发式的“循循善诱”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要有耐心,晓之以理,诲人不倦。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突出强调要以“仁者爱人”为教育的核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者先要培养人的主观之仁心,然后按照个人的能力,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孔子所说的“仁”实际上是将道德、人伦、政治融为一体,“致人、己、家、国于一贯”。
在孔子看来,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处世待人要保持一种恭敬谦逊的态度,还有要掌握治国安民之道,使他人在得到安乐同时,使社会也达到安定。春秋时代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道德出了问题,长幼尊卑秩序受到了破坏,以至于“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按照“仁义”的要求,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伦理秩序,以德立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施行仁政,用符合纲常伦理的道德原则指导政治活动,用礼仪来规范人的行动,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由此可见,“仁”是孔子“修己治乱”的灵魂,培养仁智统一、人格完善的君子是孔子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子路曾经向孔子请教怎样做一个完美的人,孔子明确回答“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的宗师,受儒家之业,传孔子之学。但是,面对同一个老师、同一个儒学,他们却阐释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孟子抓住了孔子思想中的“仁”,用“仁”的精神来阐释他的教育思想的,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更重要的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正是基于人性善的判断,孟子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人伦、知礼义”。只要做到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方面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就能够建立起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秩序,所以他十分强调发掘每个人内在的善良本性,在“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理念导引下,把教育当做实现“内圣外王”理想的根本路径。
荀子则是继承了孔子思想中“礼”的部分,强调礼仪规范对个人的教化作用,把“隆礼”作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礼起于何也”这样的问题,他认为是由于“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正因为如此,所以“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他把礼的真正目的作为节制人们欲望的手段,以此最大限度地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以礼为社会治乱安定的根本所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劝学》)。因此,教育必须关注如何做人的道德信条和行为规范,必须以礼治来实现安邦治国。
可以说,从孔子开始,历代教育家明确教育是为政治服务,即造就国家栋梁之才。正是这种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过度密切,使教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庸,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取得过独立的地位,也从未有过要取得独立地位的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要教育那些读书人,“使之成德达材,明先王之道,通当世之务,出为公卿大夫,与天子分猷共治”(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
正因为如此,儒家对从事实用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则表现为极大的歧视。依孔子看来,凡是专长于规范知识的人可以不必有自然知识。自然知识对于和孔子一般的人是没有价值的,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从事生产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地下。读书人是在“上”的,在他们之下的是“民”,民是种田种菜的人,在上的人所要的是获得这些民的敬服,方法是好礼、好义、好信。礼、义、信是规范,明白这些规范而去实践,即可获得知识。有规范知识的人就可以不必亲自劳作。这种身份地位在孟子口中说得更清楚。孟子认为,社会必须分工,即耕、织、机器、陶冶不能由一人经营;但是认为“在上”者是可以享有免除劳役特权的,“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关于自然知识和规范知识的区分,包含社会分化的等级架构,自然知识是农圃百工所赖以为生的生产知识,而规范知识则是劳心者用以统治他人的工具,统治别人自然可以“食于人”,所以读书人根本就不必亲自从事生产活动。
《论语》是儒家学派重要的经典着作,阐述了孔子重要的文学思想观点,对后代的儒家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孔子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着作———《论语》,总结出孔子重要的文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学与道德修养并重,并为政治外交服务“仁”是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孔子一切学说的重要出发点,因此,孔子在文学思想中强调文学与道德修养并重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对于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阐述的,“有德者必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可见,孔子将道德置于与文学同等的位置,而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服务的。另外,孔子也认为,文学与道德修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在《礼记?孔子闲居》中,孔子说到,“志之所致,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文学的创作必须把道德始终放在第一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文学创作应该为政治外交所服务。孔子认为,诗歌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的志向,即反映作者内在的想法,特别是政治上的愿望,因此诗歌的创作必须满足作者本人政治思想上的诉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理解诗歌,解读诗歌的重要意义所在就是要实现政治外交活动的顺利完成。
(二)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文学思想目的性的重要体现。孔子文学思想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文学的社会作用上,最具代表性的学说就是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就是指“兴于诗”,它想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修身的第一步必须要学诗,诗歌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各种形象具体化,从而激发人们内在的精神修养,达到培养人格修养的作用。“观”就是指“观察”,即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外在的事物,就是指诗的内容应该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群”就是指将不同的人的观念结合起来,通过相互的交流切磋,以达到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目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修为。“怨”就是指文学作品应该批判现实的黑暗社会,为政治服务,达到教化人的目的。“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我国文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表述了文学的认识作用、对人的教育作用以及审美作用等。
(三)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一直十分强调诗乐的和谐美。他认为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在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文质彬彬说”。“文质彬彬”一词主要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品格,“文”主要是指人的外貌,而“质”主要是指人的品质、内在的修养等,即外貌的修饰必须要与人的内在的品格相统一。在这里,孔子引申为,在文学的创作上必须达到文学创作内容与文学形式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孔子并不是将内容与形式放在同等的位置,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他认为内容应该重于形式,即内容决定形式。从根本上来说,他更加强调“质”的重要作用,而“文”应该随着“质”的变化而变化,与“质”相统一。
二、孔子文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探析
孔子许多的思想至今为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性,为我国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其文学思想对我国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现代教育应该以德为本“仁”是孔子学说的灵魂,而品德与文学并重是孔子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品德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位于首要的位置。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我国教育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即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可见,德育应该放在首位。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孔子认为,德的内涵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多个方面。在儒家的教育思想里面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人最核心的素质应该是人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孔子的文学思想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但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教育的核心主要偏重于学生“智”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德”的培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应该为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服务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认为,文学的创作的目的在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观群怨”学说则更加地突出了文学的社会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教育更应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众所周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可见,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现代的教育也应该贯彻为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服务的宗旨。[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对于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紧紧地围绕这一需求进行,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现代教育应该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孔子认为,文学的创作应该反映现实,这主要体现在孔子“观”的学说上。笔者认为,教育更应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应试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老师们都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考取高分,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我国许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连一些基本的实验都无法独立完成。“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低,因此现代的教育必须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四)现代的教育应该注重“文质”的结合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而中国也素来重视品质与行为举止的统一。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强调了“文质”的重要性,认为文艺要从属于礼,要为礼所服务。人在社会交往中,也必须注重行为举止与礼貌内在修养的统一。因此在现代的教育中,除了要树立“德育”的理念外,也必须注重社会交往的各种行为举止的教育,使学生在交往中做到“文与质”的结合。孔子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仍然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交往中,外在的礼貌修养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商业交往的各种活动中。但是,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育却是相当薄弱,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大学某些学校开设相关的专业之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开设这类的课程,导致我国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商业社交中,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外貌修饰,使自身达到“文质”的协调。
三、结语
孔子强调学习,认为“君子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自勉,认为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努力增长自身的知识,把学习上的进步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除此之外还必须进行思考,认真研究钻研学习上的内容,将外在的知识转化成内在的动力。如果不能独立的思考问题,那么所学的内容就只不过成为一纸空文,毫无价值。
2现代教育对孔子德育思想的继承
孔子的德育思想在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涤,依旧在现挥着灼灼光芒。孔子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教育方法对当代教育教学的推进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1提倡有教无类方针推行全面教育
孔子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学校。不分贵族贫民,不分华夏狄夷都可以平等的接受教育,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打开了教育大门,把广泛的教育权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2.2提倡君子之德培养崇高道德境界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2.3提倡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原则
孔子在古代推行的一整套教育方针方式,顺应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要求,适应了个性的发展需要,对现代的教育具有启示作用。特别是孔子所提出的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原则等依旧适合现代教育体系,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3现代教育对孔子德育思想的批判
我国现代教育应开创新局面,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千百年来优秀遗产的同时,我们更应以史为鉴,批判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德育体系。
3.1重道轻艺,道艺对立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奉行“重道轻艺,道艺对立”的教育方针。教育的重点在于忠君、孝子,在于人们的品德教育培养和修养,而不重视技艺方面的学习。樊迟请学稼、学圃,孔子骂他“小人哉,樊须也”鄙视生产劳动。子夏曾说“:百工居肆已成其事,君子学以至其道”他们认为技艺这些小方面虽然有研究的地方,但是如果致力于这些方面就会阻碍人们研究大道。但这是与21世纪创新性社会不相符合的,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来应对外界各种复杂多变的考验。学校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变化做出相应变革,在普及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增加实践活动,增设实验科研场所,培养技术型人才。
3.2重礼等级观念严重
【关键词】 孔子;仁;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借鉴研究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而孔子“仁”学思想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对于孔子的仁学思想纵观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对其批判性继承的态度,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与发扬。自古就有很多用来形容医务工作者高尚的职业情操,如“医乃仁术”、“妙手仁心”、“医者父母心”等,“仁”是孔子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1]。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培养对象,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仁”的道德精华中的“孝”是许多人学医、行医的动机与目的,成“仁”是能否作医生的评价标准。
1 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1.1 “仁”的含义 仁,二人相对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是友爱别人,不是害别人,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最大的原则是互相友爱。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著名的“仁”的思想,“仁”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仁”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以“仁”来规范人的道德品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证整个社会有序正常运转,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仁的内在本质,它既是每个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
1.2 成“仁” 孔子认为“成仁”是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有自己主体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只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把仁看作是为人修身立业之道,人要不断地追求和完善人的德行,达到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内有高尚的仁德,外有“济天下”的事业,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2 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 我国医学院校虽加强了医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远远不够。而我国在传统道德教育方式上“灌输”也已成为基本模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方式忽视了学生是生命体、是一个自主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以至于学生将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不是自身主动追求、自觉完善的助体。近几年尽管重庆地区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但现行的高校卫生人才道德培养模式对卫生系统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无论是在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传统教育的烙印,重专业素质教育,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不符。
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很多,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弟(悌)、比、耻、刚、和、敬等[2]。孔子“仁”的道德精华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涵,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乃至对全世界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可称为“孔子思想全球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大量出现了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虽然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放眼中国文学和文化,但真正将孔子道德思想的精华系统地运用与国内、外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借鉴研究还不是很多。
2.2 以重庆地区为例,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重庆市某些医科院校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2.1 职业道德理论不足 从表1中可以看出,医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的情况中,有84.8%的医学生仅仅了解职业道德规范,但也有15.2%的医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知道很少或不了解;其中在对一些愿意配合的医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时了解到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并非自愿。
2.2.2 部分医学生职业意识和责任感淡薄 当前医学生职业意识大体上处于较为积极健康的状态,但在调查中发现仍有较大一部分医学生的职业意识处于茫然、淡薄状态,更无从谈责任意识。部分医学生责任和职业意识淡薄导致了这部分医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态度不够端正就容易为从医后职业道德缺失埋下隐患。
2.2.3 人际沟通能力欠缺 就调查结果情况,见表2,17.7%的医学生缺乏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医生职业语言和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倾听能力方面也有7.7%的医学生偶尔发生倾听错误,这样很容易导致做错事对今后执业与人沟通带来不利;9.2%的医学生表示遇见病人时不会主动招呼或问候。医科院校仍在延用传统的道德教学模式,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替代,从而忽略了职业道德水平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2.2.4 部分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程度不够 在对医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大多数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还有部分医学生不够关注,使得医学生在与病人交往中缺乏应对策略。从调查来看,我国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明显存在着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人文教育的缺失。
3 孔子“仁”的道德精华对重庆市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职业道德水平已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我国卫生事业中,提高医疗职业道德水平是当前发展卫生事业的核心内容,而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3]。针对目前重庆市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存在的问题,结合孔子思想中“仁”的道德精华对加强医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启示。
3.1 “为仁由己”学习、思想出于自愿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4]意思是说实行仁(或做到仁)主要在于自己,哪里是在于别人呢。孔子认为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本质和根据,实行仁(或做到仁)完全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任何外力的强迫或强加所能奏效的。孔子在教育弟子和对自己要求时特别重视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各种道德观念的实行,都应基于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医学生作为将来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要求每个有志学医、从医的医学生,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有一个端正的学习动机。
在道德修养问题上,最忌主观不努力,自己不长进却总是找客观还怨天尤人。“为仁由己”的思想表现了孔子对自觉性的高度赞扬,确定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教育观,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培养贤人;还表明了孔子对主动性的强调,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密切联系的,有了仁的自觉才会产生为仁的主动性,而有了为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的就可以达到,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就是这个意思。而医学院校在教育医学生的同时也要引导医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领悟,促进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素养的反思,不断培养医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提高个人道德品质的思想,自愿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将被动内化并转化为追求个人高尚职业道德品行的自觉和主动性,奠定自己在今后医疗工作中的新形象。医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才能建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自信并有更高的追求标准,才会自觉养成其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
3.2 通过“仁”的实践活动和人文精神来培育 孔子倡导弟子通过仁的实践活动,理性地认知现实世界,在“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获得精神上高尚的愉悦感受和心灵上的满足安慰,并以此来实现自我理想。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深入医院,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在工作岗位中亲身实习体会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医院作为医学生后期教学在临床中进行职业医德教育,医学生可以通过开展临床教学、组织讨论、分析违反医德医规的案例、探讨发生医患矛盾的成因等使其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丰富而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他仁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以人为本,以人为自己思考的核心,而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本,承认人的存在、关心人的生活、正视人的欲望要求。在医患矛盾逐步升级的同时,医生缺乏人文素养也是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首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教师在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氛围,增开医学人文研讨会、医学人文论坛等;最后,构建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将人文素质测评纳入学生临床技能学考评中,将医学生在临床技能操作实验课及临床实习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作为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
3.3 用“仁爱”精神来处理医患问题 孔子用孝悌作为行“仁爱”的开始,认为应该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种爱亲之情推广开;“泛爱众,而亲仁”,做到能够爱朋友、爱周围的更多人。孔子仁的道德精华中,孝是一切伦理的根本,有了孝行就有人与人之间的谦让与诚信,有孝心的医务人员一般都会有良心善行,接诊患者充满爱心。孔子说到“君子学道则爱人”,一切皆以“仁”的标准要求来约束和完善自己,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按照“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落实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到职业道德中,尊重患者人格、平等对待每个患者,就是要用爱心接诊每个患者,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我们要辩证地继承、发展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医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培育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自身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把医疗领域建设成一片和谐的净土,给更多需要救助的人帮助,只有关心和关爱、没有功利和仇恨。
参考文献
[1]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0.
[2] 论语[M].
[3] 文历阳.全民健康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坐落在古韵流芳的夫子庙景区,毗邻祭奠孔子的大成殿,自觉接受孔子文化的熏陶。每次到夫小去,都会感叹“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精致,都会感受孔子文化丰厚底蕴的弥漫,也都会为夫小师生们的坚守和执着而感动。感慨之余,还会随着夫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穿越”,形成对学校“古典般”的印象。
印象之一:素以为绚兮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篇第三》
《诗经》里的《硕人》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形容这个女子可爱的微笑,眼睛转动,目光流盼,非常美丽。但子夏不明白“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因为“绚”是色彩绚烂,“素”是洁白,洁白的怎么会变成色彩绚烂呢?孔子就回答说:“绘事后素”,也就是绘色事先要有一个洁白的质地,然后才能画出色彩鲜明的画。孔子的意思是指一个女子应该先有皮肤洁白的质地,然后才能更好地显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丽。于是子夏就说:“礼后乎?”子夏能想到做人的道理:人的本质是最重要的,礼是后来加上去的。孔子因此赞美子夏说:“起予者商也(“商”是子夏的名字),始可与言诗已矣。”意思是说,使我受到启发的是商啊!这样的学生,我可以和他谈诗了。
每次见到夫小冯爱东、刘红这样的校领导、老师们,我都会想到《论语》中的这个片段,都会想到“素以为绚”“绘事后素”。我特别在意这个“素”字,我甚至以为至“素”其实也是一种“绚”。这种“素”按照子夏的理解,就是做人的底色。做人有个洁白的底色,才可以真正的“绘”,也才会有真正的“绚”。什么是做人洁白的底色?我认为就是一个人向上向善的追求。只要到夫小去,我就会感受到他们的纯真洁净,感受到他们的朝气蓬勃。“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看见太阳。”夫小人的昂扬与奋发,其实就是让巴尔蒙特的诗句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大合唱。我不知道他们自觉与否,但我看到学校的领导老师不懈努力着的,就是引导孩子们打好精神的底色。夫小对孔子文化的传承,直抵孔子思想的核心,“亲仁”是贯穿学校文化建设始终的。一部《论语》,“仁”出现了109次。后人说:“故孔门宗旨,惟是一个仁字。”(明儒罗近芳语)在孔子那里,甚至也是在中国文化中,“仁”是宗旨,是根本精神,是文化要义,是核心理念。夫小的教育首先致力于打下“仁”的基础,是紧扣根本的。有了这样的精神底色,孩子们一定会成就绚烂的人生。
印象之二:风乎舞雩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第十一》
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其他三人各言其志后,孔子让曾皙说,曾皙弹琴接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琴推开,说了上面这段话,孔子长叹一声道:“我同意曾点(曾皙名点)的主张呀!”可以说,这是曾皙的同时也是孔子的理想。我常常把这段话看作一幅画,看作一幅如沐春风的乐学图。关于“乐学”,孔子有不少论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为什么讲“乐学”?是因为学习让人经历到了强烈的审美体验,感官的愉悦和情感的震撼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又产生更强烈的审美愿望。“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本人就对更深层次的审美有着强烈的期盼。
夫小的孔子文化教育,就其内涵说,就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亲仁”,另一个则是“乐学”。他们对乐学课堂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他们强调的“乐学”,是由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而激发的主体精神力量的昂扬。学生与学习本身完全相融,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情感力量的震撼,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审美的满足,学习的动力系统得到彻底激活,并对新的学习充满向往,激发出更强烈的审美期盼。这样的理解是抵达孔子“乐学”精神内核的!更为可贵的是,我在夫小听课时,我在看刘红等老师的教学故事时,我都深刻地感受到夫小的课堂有点夫子游学的味道,夫小的孩子在课堂上有了些如曾皙描述的,在舞雩台上沐浴春风的感觉。对于夫小的课堂,我非常乐意改一下人们赞扬京剧名角演出时的诗句相赠:
快乐不是在节日里,
而是在你和我的眼神里。
目标不是在书本里,
而是在你和我的距离里。
印象之三:郁郁乎文哉
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篇第三》
孔子说:“周朝的利益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然后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周朝的。”可见在孔子那里,丰富多彩是十分重要的。《礼记》说“五色为文”,也是指文化的丰富性。在夫小,看过孩子们的活动,我心里念叨的就是孔子的这句“郁郁乎文哉”。“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是夫小的三大经典礼仪。金生 教授对此有过深刻的解读:“在这样的庆典中,儿童跟随着礼仪指引的方向,憧憬自己前进的道路,把接受教育和成长看作是一种公开的承诺,从而在仪式的严肃中获得一种价值认同。”学校在“尚礼”方面还有奥运缶、民乐团、古诗新唱等弘扬传统礼乐的活动,还有秦淮小导游、民间小艺人、文明小天使、我能行俱乐部等角色体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校旨在“浸润”,好的立意借助好的形式表达,是可以直抵师生心灵的。
【关键词】:儒学核心价值 价值观教育 大众文化
一、关于对儒学核心价值的讨论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兴起,儒学的核心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概括起来关于儒学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个方面。
(一)以“仁、义、礼、忠恕、道”为代表的道德价值观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称为经典儒学,把宋明时期以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成为新儒学,其核心价值归纳为“道(积极入世、经世致用)、仁、义、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杜维明教授在回答什么是儒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指向经世致用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是儒家的一贯立场。2010年6月在台北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汇集了两岸百余名学者共同讨论儒学的核心价值,并认同“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仁”的范畴贯穿儒学的全部价值体系,仁的本质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际是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协和万邦,用于自然是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约礼入仁、敬而远之。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认为,“道”是儒学的终极价值。在儒家学说中,反映终极关怀的终极价值可以用“道”来概括。
(二)以“德”、“文”为代表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德”与“文”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认为,从孔子最赞赏一生并无事功的颜渊,从孔子在与众弟子言志时惟独赞同许曾点的“沂水春风”之志,从孔子于匡、宋、蔡三遭危难而能坦然无惧,从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话语,均不难看出“仁德”与“文德”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
(三)重视人格尊严教化
“人格尊严”是孟子突出强调的基本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指出,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和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儒学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基于人性本善、人格平等、人格独立,特别注重人格尊严,鄙夷“自侮”、“自贱”人格,倡导“爱人”、“敬人”,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修得人格尊严,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四)以“和谐”为代表的政治理念
“和谐”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其礼乐文化观,还是其仁孝修身观,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基本理论,都可归结为“和谐”二字。南京大学杨明教授提出,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儒家“中和”理念具有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的丰富内涵和实现普遍和谐的基本原则。儒家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和谐”是其基本精神和理想目标,即以个体身心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国家乃至天下和谐的目标,认为儒家这种修齐治平的治国模式、追求和谐的历史传统及其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众文化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
袁贵仁教授曾撰文指出,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各种文化的最深层次都是要指向价值观。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只有把对价值观的研究放在文化的视野中去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性和思想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而关于儒学的核心价值,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仁、义、礼、智、信”。传统的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当下却遭遇了大众文化的挑战,多种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价值观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逐渐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
首先,以商业电影、流行音乐、小说、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受教育程度低的公众普遍消费,而真正的文化却日益式微。这种以技术性、标准性为代表的文化形式强迫公众在闲暇时被迫接受流行文化元素,并限制了公众的想象力。
其次,大众文化消解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例,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这种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艺术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与公众亲近,但又容易使艺术变得低俗、庸俗或媚俗。
最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兴起促使人类告别了节俭生活和按需消费的时代,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志就是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消费的商品档次的高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是看其使用价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时尚”,最终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从而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的焦虑、痛苦和压抑。人的需要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享受中得到满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国中才能实现,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追求幸福无疑是南辕北辙。
(二)对传统价值观的诉求
大众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而从儒学价值传统中吸取精华更是意义重大。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说到底取决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然肩负着保持、改造、发展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殊使命。无论时代对儒学加以利用还是彻底否定,儒学传统都自觉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孜孜进取的入世精神参与到时代价值确立和变革的过程中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儒学核心价值中研究当代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使然。从而国民特别是在校生能够在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是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利用儒学精髓,摆脱价值追求的困惑、疑虑、徘徊,确立“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
三、当代价值观对儒学核心价值的扬弃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任何成熟的民族也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面对西方大众文化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不是就一定要抛弃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文化?如果连儒家积极入世的核心价值也遭到否定我们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叩问自己:是否儒学核心价值就能够担当拯救价值体系重建的重任?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样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以结合我国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一)儒学核心价值不能取代核心价值观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的核心价值确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但任何带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千年,一直体现了封建阶级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面对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民主、科学、和谐的时代氛围显示出一定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比如儒学核心价值中的以“义”为代表的重义轻利思想,使中国人用处理兄弟关系的准则来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规范,使“人治”大于法治;“仁”强调的忍让、宽恕、克制、谦和的道德标准约束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约束或限制了人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儒家强调和谐、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竞争的传统;儒家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理工,即“君子不器”;儒家所重视的“智”主要侧重人文知识,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荀子《天论》)而缺乏科学精神。这些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因此,在本质上儒学的核心价值无法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儒学核心价值为当代价值观确立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首先,儒学核心价值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传统。儒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崇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提倡晓大义,知情理,讲“诚”、“信”,重礼节,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的美德,都为中华民旅的精神传统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其次,儒学核心价值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历代的儒家学者始终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始终自觉传播、提供、强调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得这些价值观念渗透在一切文化形式之中,从而影响到全体民众的文化心理。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这种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是中国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精神支柱。
最后,当代价值观的确立也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儒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合理面对儒学核心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制度、政策、思想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实践,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科学民主精神相协调,实现当代价值观同儒学核心价值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曾一度,我们的传统伦理遭受无情的蹂躏和践踏。目前,对传统的伦理,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冷漠、麻木、消极的,甚至有热嘲冷讽或不屑的态度。有着数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如果忽视甚至是背弃了传统伦理而去谈德育,显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定要出问题。
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了解、研究我国传统伦理,吸取其精髓,借鉴其方法,用以指导今天的学校德育工作,滋养华夏子孙的灵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定位
1、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是德教。以儒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施政、刑法的关系上主张德教为主为先。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把这种重德轻刑思想阐述得更清楚:“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其后者,多以孔孟思想为指导,耕行政事。体现在教育上,则秉行“以德主教”,主张用“文、行、忠、信”来修行道德、陶冶情操。儒学德育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也是德育教育的最高德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儒学教育观,逐步形成了我国教育的传统。
2、传统德育思想的人格追求为“智”、“勇”、“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自尊凝聚的民族心理,演绎了特殊的、以儒道为主的多元型文化,自强不息而刚健有为的人格精神、以民为本的政治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孝敬厚德的人文精神,撑起了传统文化的脊梁。“仁爱”,奠定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孝悌”为本,建构其核心;“群体和谐”,成为其理想境界。并因此形成了“重义轻利”的基本道德原则。
基于这种传统背景,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德育的宗义:光明伟岸的人格追求。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孔子强调了“智”、“勇”、“仁”是“成人”完美人格的标准,即强调了文才与品德协调发展、行为与心灵谐美。孔子倡导的人格教育,培养了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民族风气,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求仁尽义的传统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推动了民族的兴旺、发达。
二、传统伦理对当代德育的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但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德育实效不大,效果不好,原因是复杂的。然而,忽视了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长期将德育工作与政治教育混为一体,德育目标高、内容空、理性强,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为此,我们必须要深入浅出,充分运用传统伦理的精华作好学校德育工作。
1、充分发挥传统美德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传统伦理一度被视为封建糟粕。其实,传统美德是根基,是我们民族得以繁衍、强大的精神源泉。一味的讲“爱党,爱祖国,爱……”,却把基础的伦理给弄丢了,德育教育怎么不空洞化呢?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美德教育材料及其丰富多彩,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比如,为学生没理想、没志向、没学习动力而烦恼,古人却是很讲究“立志”的,关于古人立志的故事信手可拈。再如,教育学生要“热爱……”,孔子早就提出了“仁者爱人”;要学生学会交际,搞好人际关系,孔子早就讲了“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无古不成今,向学生宣扬传统,让学生了解传统,用“古人”育“今人”,其意义重大。
2、德育要与心理教育以及人格塑造相结合。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完美的人格塑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是德育的基础。德育要有实效,需要教师遵循心理学原则,懂得德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服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道理;选择德育的内容、方法,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觉教材的社会内涵,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动则“祖国”、“人民”,学生必然懵懂,德育必然空洞,德育效果必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