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敏锐地看到科学、技术、生产和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特别是注意到科学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和生产对科学技术的根源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历来的观点,他在《资本论》中就阐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密切相关的思想,在《经济学手稿》、《机器和大工业》、《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等论著中进一步指出了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又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将引起生产力的变革。并由此引起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对马克思对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的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将会极大地丰富我们关于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揭示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科学:一般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创造性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提出“生产力里面当然也包括科学在内”和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的深刻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分析“社会生产力”概念。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如果说技术致力于物质生产,那么科学则致力与精神生产,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技术如同精神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质生产。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同样,社会生产力也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科学是最主要的精神生产力,同物质生产力相比它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原因是观念形态的科学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它必须物化为技术形态的科学,既通过技术转化为物化形态的科学力量才能成为物质生产力。马克思根据固定资本的发展指出,“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被生产出来,不但在知识形态上,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第358页。)显然,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可以以知识形态存在着。这种知识形态的社会生产力就是自然科学理论,就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可见,一般社会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
科学作为知识形态和思想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直接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一贯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除了劳动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内部的分工起作用外,也“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理论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物化为一定的技术手段并经过特定的工艺方式并入生产过程才能变成直接生产力。科学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会变成直接生产力?怎样变成直接生产力?一般社会生产力有什么特点?马克思对这些问题都做了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直接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19-220页)马克思的话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大工业技术基础的建立是科学变成直接生产力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资本得到快速积累,机器大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这在客观上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技术条件,特别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大工业的技术基础,使劳动资料获得机器的物质存在形式,使科学找到了通向直接生产力的道路。机器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它自己就是技术专家。它在自身发生作用的力学规律和它自身持久不息的自动运行中,具有自己的心灵;正象劳动者消费食物一样,它也消费煤炭、油料等等(辅助材料)。”(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第347页。)因此,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不仅标志着自然科学向直接生产力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革命性转化。在大工业技术基础上,科学向直接生产力转化就成为必然。
科学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社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起作用的。也就是说,科学是通过人的途径和物的途径变成直接生产力的。通过这两个途径,科学迅速变成“驱使自然力为生产服务,并为人类服务的科学过程”。(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第351页。)与其他生产力相比,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它具有一般性、馈赠性、条件性三个特点。一般性是指科学具有一般生产力的非物质特性,即精神性和意识性,科学如同协作生产的一般生产力一样,不费社会分文,表现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也“表现为社会劳动所赠送的自然礼品”。(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第350页。)馈赠性是指科学只要偿还了由于发现它所耗费的代价便会像自然力一样。一劳永逸地向社会馈赠。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自然科学教人以自然因素来代替人的劳动……它就可以使……社会不费分文,而是商品降价。”(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630页)今天我们应用牛顿理论,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不需要交付租金,而且可以一劳永逸地使用。可见,科学的馈赠性是惊人的、永恒的,它不会因磨损而失去自己的使用价值,相反,科学的馈赠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长,谁偏爱科学,支持科学,赞助科学,谁就享有科学的慷慨和无私回报。条件性是指科学巨大的馈赠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科学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经济费用。科学理论物化为产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正如马克思所说:“像人呼吸必须有肺一样,他要生产地消费各种自然力,必须有一个人‘手的制成品’。要利用水的推动力,水车是必要的;要利用蒸汽的伸张力,蒸汽机是必要的。就这点说,科学也和自然力一样。电流作用范围内磁针偏倚的规律、铁周围通电流后将会磁化的规律一经发现,就无须再花费一分铜钱。但要在电报等用途上利用这些规律,仍然要有一个很花钱的复杂的装备。”(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411页)这就是说,科学要成为社会生产力,社会得首先向科学投资,否则,科学的社会生产力的特性就难以发挥出来。
二、技术:科学的物化手段和中介
马克思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怎样生产就涉及到科学物化问题。从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再到现代自动化生产,都是科学物化的表现和结果。而物化的手段就是技术,把技术用于生产过程即工艺革新。显然,技术是科学物化和生产工艺革新的中介。
科学的物化经历了从知识形态到物质形态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等论著中一再强调科学的物化,因为“科学力量只有通过机械的运用才能被占有”,才能加以利用,才能变成直接生产力。科学的物化是生产的需要,因为说到底人的生产活动是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而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运用各种劳动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工业的生产效率之所以高,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机器来进行生产,一旦“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时,劳动工具就成为科学自觉的物化,工具便日新月异,生产也飞速发展。蒸汽机的发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难怪恩格斯这样评价到:“仅仅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这样一个科学成果,在它存在的五十年中给世界带来的东西就比世界从一开始为发展科学所付的代价还要多”。作为电磁学物化产物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更是科学物化的典范。计算机包含了高技术,而技术则改变了整个世界。也就是说,科学在物化的过程当中运用了技术,技术是作为中介起作用的。没有技术,科学只能作为知识形态而存在。在生产当中,科学的渗透也是通过技术进行的,技术不仅是劳动者的技艺、技巧、技能,更是把科学应用到生产中的手段和中介。无论是在生产——技术——科学,还是在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模式中,技术都起到了桥梁作用。马克思精心研究过工业技术发展史,他十分重视技术对生产和科学的促进作用。马克思说:“机器在十七世纪的间或应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为当时的大数学家创立现代力学提供了实际的支点和刺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86-387页)技术为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蒸汽机,就不会有热力学的发展。他还精辟地指出:“大工业的原则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样,把每一个生产过程本身分解成各个构成要素,从而创立了工艺学这门完全现代的科学。社会生产过程的五光十色的似无联系的和已经固定化的形态,分解成为自然科学的自觉按计划的和为取得预期有用效果而系统分类的应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3页)他还说:“在机器生产中,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7页)因此,“科学就是靠技术发明来驱动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起来。”可见,科学是通过技术发明和创新进入生产过程的,进而成为改造自然、造福社会的伟大力量。另一方面,工艺学这门技术是对科学有计划、有目的的应用。生产工艺的技术革新正是通过技术实现的。马克思对工艺学的性质和作用作了阐明,他说:“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0页)马克思这段话具有深刻的意义,他不仅阐明了可以通过研究工艺学揭示工艺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阐明了这种变革如何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旦“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就必然会“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的得出的成规”,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3页)。工艺生产方式的变革迟早会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这是因为“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1-422页)在马克思看来,“用机器来生产机器”的技术基础一旦建立,就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改革,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的思想不仅为当时的生产实践所证实,今天看来更加正确。当科学上有重大发现和突破的时候,并不是立即应用到生产上,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才能应用,原因是相应的技术还不成熟。譬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效应后并没有立即制造出实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而是经过四十多年后由西门子解决了定子和转子制造的技术难题才得以实现。原子能技术也是在发现原子核裂变反应后几十年才有实际的应用。足见技术作为中介的重要性。联系到中国的实际,我国的科学并不落后,而技术转化的环节薄弱,不少的科学成果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而无法物化,不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我们应充分认识马克思的技术是科学物化中的思想,加强我国技术创新的环节。在当代,科学和技术已一体化,即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而由于技术具有与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相联系的特点,因而发展经济必须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技术创新要以科学为指导,离开科学的技术是盲目的。
马克思不仅重视技术对科学物化的作用,而且重视科学物化的社会条件。他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4页)“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出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0页)“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注: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861-1863)1978年版第206页)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工业为科学的物化提供了社会条件,使科学、技术通过资本化与生产结合起来,在客观上刺激了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几次产业革命,就表现在生产技术上主要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从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所以加速科学的物化,其原因是它把科学、技术和生产相结合。我们应当从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受到启示,加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版权所有
三、生产:科学的应用和技术的实现过程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统一是马克思一贯的主张。他在《资本论》、《经济学手稿》、《机器与大工业》、《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等著作中作了深入的分析。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3页)这是因为劳动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的自然条件”,更取决于“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即大规模的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生产方法的改良,化学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应用,靠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的时间和空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各种发明,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起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75-176页)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物质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而科学发展的水平,尤其是自然科学以及随着自然科学一起发展起来的一切其他科学,又决定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1857-1858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生产是互相促进的,但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势必引起科学和劳动的分离,同时使科学本身被应用到物质生产上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89页)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是从属于资本的,“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这样一来,科学作为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同时就和直接劳动相分离……。”(注: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861-1863)1978年版第206页)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周转特别是固定资本时,十分深刻地指出:在生产过程中消费的资本即固定资本,它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的工艺条件,它的最终形态是机器。在机器中劳动资料转化为一种与固定资本相适合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劳动生产力作为资本所固有的属性而体现在固定资本里,而“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内部作为机器同劳动相对立”,因此,“整个生产过程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10页)这就是说,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出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并且正是科学的这种分离和独立(最初只是对于资本有利)成为发展科学和知识的潜力的条件。”(注: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861-1863)1978年版第233页)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场所,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只有在生产中才能表现出来,表现为劳动生产力,因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05页)他还进一步阐明“社会的劳动生产力作为资本所固有的属性而体现在固定资本里面;既是科学的力量,又是在生产过程内部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最后还是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转移到死的生产力上面去的技巧。”(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1857-1858年))在这里,不仅科学和技术的力量体现在生产中,通过协作产生的力量也体现在生产中,马克思把这两种力量称为“不费资本分文的生产力”。事实上,马克思指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两个重要途径:一是科学技术的途径;二是劳动协作的途径。今天看来仍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火灾科学;消防技术;指导;共同发展
1.导语
关于火灾,人们往往以孤立的视角将其理解和表述为小概率偶然的灾害,而对火灾控制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哪里发生,哪里扑灭的阶段,而不是从根本上对其发生的规律,机理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消防技术的发展很多时候存在着盲目性,其发展速度甚至难以应对社会快速进步所带来的火险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消防技术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这也就不断促进了一种新兴科学的崛起以及迅速的发展——火灾科学。而火灾科学的发展,又不断地为消防技术提供理论源泉,通过火灾进行多维的,线性的,科学的分析,便可以总结出火灾发生的规律,作用机制,这样就更容易找出恰当的消防技术,更好的去应对火灾。推进火灾科学发展和消防技术的创新都迫切需要将二者相结合,重新认识其辩证的关系。
2.火灾科学发展的意义和对消防技术的影响
2.1 火灾科学概念及其属性
火灾科学是一门研究火灾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机理和规律的应用性基础科学[1]。火灾科学通过对火灾中的起火,烟气运动,灭火过程和火灾对人类的危害进行非线性的研究,分析其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火灾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与火灾以及消防相关的学科门类的增加,由于该门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就决定了火灾科学不可能是一门单一的,孤立的学科,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火灾物理(火焰羽流、烟气流动等)、火灾化学(热解、阻火剂机理)、烟气毒性与毒害(烟气危害模型、人和动物的反应、毒性测试方法)以及结构功能(材料功能模型、热响应)四个方面;第二,与之相关的各门科学如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学不断地发展并且这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第三,各门科学中的尖端技术都能够在其中得到很好地应用,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等。正是在与火灾学的科学理论进步诸方面的交互作用和综合结果中,实现了该门科学不断地发展。消防工作者用以把握火灾的的认识系统,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有机整体。
2.2 火灾科学研究的意义
火灾科学作为一种科学的体系,具有三个重要的意义:第一,它能够为火灾研究相关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的依据,从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利用这门科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第二,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系统的思维逻辑和概念框架,从使人们能够规范的去把握、描述和解释火灾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第三,火灾科学中相关的理论以其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律性和理想性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从而规范人们在消防技术研究过程中的思想与行为。火灾科学的特性就注定了其中理论不仅是解释性的,而且是规范性的;火灾科学的发展不仅来源于消防工作中,而且应该超越消防本身,为消防技术的不断前进、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指导作用。离开火灾科学所提供的认识系统和思维方式,就促进现代化的消防技术的发展。而离开系统的火灾科学体系,便无法为当今消防事业的进步提供科学的,规范化的理论基础。
2.3火灾科学对消防技术的影响
火灾科学可以为消防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其主要的表现为:首先,火灾科学将为消防技术提供前沿的科技理论成果,从而规范消防工作者对火灾科学的理解和对消防技术的不断改进。消防技术的发展不应该是与火灾科学的理论的发展割裂开来的;其次,火灾科学为消防技术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规范消防工作中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进而规范着消防人员在消防工作中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进行实践活动,并促消防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消防人才的培养,促进消防技术的进步;再次,火灾科学为消防技术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规范,当今的局势要求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要本着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进行下去,而火灾科学中对火灾中存在的环保问题的研究,能够塑造和引导消防技术发展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即环保与消防技术联系起来,更多的去研制环保的消防材料和消防设备,实现绿色消防。现今社会,消防和环保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即消防技术的发展有时会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而对环保的关注有可能会阻碍高效率的消防技术发展。面对这一对矛盾,火灾科学的研究能够为消防技术的发展提供“绿色环保的消防技术发展观”的社会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又表现为消防和环保之间的矛盾提出共同的价值取向,从而解决这对矛盾,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火灾科学与消防技术的辩证关系
通过对火灾科学意义的浅析不难看出,火灾科学的研究,不仅具有对消防技术发展的解释功能,而且在实践的意义上具有规范功能、批判功能和引导功能。因此,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火灾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其功能的基础上重新探索火灾安全与消防技术的辩证关系。
3.1 消防技术的发展需要火灾科学的引导
虽然火灾科学是随着消防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而面对火灾时,我们却经常强调的是如何应用行之有效的消防技术去应对,却往往忽略对火灾的原因,性质,其产生的机理,作用趋势进行系统性的原因,并因而在强化了消防技术提高的意识的同时却弱化了对火灾科学理论的研究意识。而消防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经常需要付出某种“代价”为前提而来发展。而这些在消防工作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火灾科学理论,并不仅仅是对一些消防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消防工作中的经验、消防材料的选取和消防技术的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火灾科学之所以能够“反驳”消防技术中存在着不足并促成其实现自我超越,是因为火灾科学是消防技术的发展和消防工作过程的结晶;能够以对火灾的普遍性、本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去批判地反思和规范地矫正消防技术;能够解决消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并引导消防技术实现自我超越。
3.2 火灾科学不可与实际情况分离
然而,如果在这二者中,过分的强调甚至夸大火灾科学的理论指导意义,甚至把完全脱离了实际的情况,其结果是科学的火灾防护理论不仅没有为消防工作提供好的指导思想,甚至是延误的消防工作的进行,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在紧急的重大火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不依据现有的消防条件和技术,而火灾的机理等理论过分的分析,纸上谈兵,其结果有可能是贻误了最佳的救援时机,因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火灾科学的发展,是基于社会不断地的进步,科技不断地发展和消防技术不断地提高的基础上的。通过火灾科学对火灾性质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消防技术可以汲取养分,以一些优秀的理论为基础,创造出更多的高科技消防技术成果。由此可见,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是需要共同的发展,密切的联系,才可以相互促进。如何能够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在当今推进消防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学;技术;工程
1、前言
科学、技术和工程都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中介,它们的共同本质,就在于它们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它们表达了这种关系的不断深化。科学活动可以解释为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它使那些完全脱离于人存在的天然自然在实践中被人认识成为人化自然;技术活动可以解释为以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它使一种崭新的人工自然的诞生成为可能;工程活动可以解释为以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使完全为人类服务的人工自然物成为现实。科学、技术和工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但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存在众多不同的观点。技术不同于科学的观点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关系却存在着混乱的看法。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下面,我们就循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不断深化这一线索,在比较中对着三种活动的关系进行考察。
2、科学的本质是发现
尽管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共同本质都是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能动关系,但它们绝对不是等同的,它们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由“发现”这一特质所决定,科学在诸多方面上表现都与技术和工程明显不同。
第一表现在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上。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它要解决有关自然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从而为人类增加知识财富;第二表现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上。科学研究过程追求的是精确的数据和完备的理论,要从认识的经验水平上升到理论水平,属于认识由实践向理论转化的阶段,目标常常不甚明了,摸索性很强,偶然性较多。由此决定,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推理、归纳、演绎等;第三表现在成果性质和评价标准上。科学研究获得的最终成果主要是知识形态的理论或知识体系,具有公共性或共享性,一般是不保密的:第四表现在研究取向和价值观念上。科学的好奇取向的,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相对较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或者说本身仅蕴含少量的价值成分。
3、技术的灵魂是发明
“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名词在国外一半时被分开或并列称谓(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但在我国往往被连用或混用为“科学技术”,乃至简称为“科技”。这种称呼不仅造成概念上的混乱,而且在实践中也容易把人引入迷途,即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科技等同于科学。其实,由“发明”的特质决定,即技术所面对的是自为的或拟想的人造物,在上述方面技术的表现和科学有很大差别。
在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上,技术的目的在与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利用,它要解决变革自然界“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从而为人类增加物质财富;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上,技术研究过程追求的是比较确定的应用目标,要利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属于认识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有的放矢,偶然性较少;在成果的性质和评价标准上,技术活动获得的最终成果主要是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的物化形态,是某种程序或人工器物,具有商品性,可以再保密的同时转让和出卖;在研究取向和价值观念上,技术是任务取向的,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密切,在技术中处处渗透价值,时时体现价值,与价值有不解之缘;在研究规范上,技术与科学更是大相径庭,它以获取经济效益的物质利益为目的,其特征是是事前多保密,事后有专利。
4、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如果说在过去我们经常把科学核技术混淆的话,那么,在技术和工程之间的界限就更加模糊了,甚至认为两者就是一回事,“技术工程”、“工程技术”这样的概念更是随处可见。把两者做严格区分,并导致工程哲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我国学者所做的工作功不可没。我们之所以不能把技术混同于工程,就是因为工程的特质是“建造”,在上述方面,工程又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于科学和技术的表现形式。
在成果的性质和评价标准上,工程所遵循的是“计划-实施-观测-反馈-修正”的路线。工程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意味着失败:在研究取向和价值观念上,工程显示出更强的实践价值依赖性。一项工程的实施不仅与技术相关,还与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工程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负有责任,在资源问题上,工程绝不是价值中立的。工程还对环境负有责任,而在环境问题上,工程同样不是价值中立的。在经济问题上,工程也绝非中立。一个项目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优,工程要在各方利益间权衡,工程的这样妥协性正是其价值性的体现,所以,工程不是价值中立的。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伦理道德 克隆人 规范
0引言
学术界一般认为克隆人技术违背了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平等原则,给伦理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科技的进步是阻挡不住的,而且克隆技术又有其正面效应,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医学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科技取得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又必然对社会精神文明产生影响,因此绝对禁止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现实。长期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道德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形成了以下一些不同的观点。
1学术界的几种不同观点
1.1科学技术罪恶论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会使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堕落。欧洲思想家卢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卢梭把社会一切恶习产生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道德败坏,都归罪于科学艺术和文明的发展。卢梭的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强调科学技术而不重视道德品质的,但是也把科学技术看成人类道德堕落的原因,最后导致他认为人类应当回到无文化、无科学、无法律的自然社会。
1.2科学技术自善论
这种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和卢梭同时代的大多数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都持这种观点。他们把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当成道德的客观基础和理论出发点,把利益和需要当成人类行为的准则,并且认为科技越发达,物质财富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越能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和谐,其结果就越将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卢梭的观点,他们是不赞成的。
1.3科学技术或善或恶论
此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提高一部分人的道德水平,又会使一部分人的道德品质败坏。十九世纪德国伦理学家鲍尔生是各种伦理学派上的折衷主义者,在他看来,由于科学技术和发明的进步,会使一部分人的道德堕落,也会形成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美德。其结论是:科学技术和文明不断进步,道德也是随着进步,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既有高尚的品德,也有道德上的败坏,综合而言是善多于恶,道德还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进步。
1.4科学技术善恶并进论
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社会的进化,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是两面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方面。以章太炎为代表的这一派认为,善恶是并进兼行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剥削阶级及其附庸的道德日趋败坏,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民则仍能保持优良道德风尚。以上这些观点,或对或错,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其片面性。
2克隆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策
克隆技术于1997年在英国产生,此后克隆技术迅猛发展,克隆人的出现似乎指日可待。然而,人们为克隆人的到来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克隆人的出现会给人类伦理道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而现在的克隆技术一般是将胚胎作为器官备份,培养出所需要的器官以供医学所用,无论是作为克隆人之用,还是作为克隆器官之用,这一技术都将对人类伦理道德造成巨大的冲击,因为它违反了伦理学的三大基本原则: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和平等原则。
2.1克隆人违背了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
克隆技术伤害了被克隆者,被克隆的是另外一个个体,是与克隆的原体完全独立的另外一个行为主体,这个主体受到了伤害。因为从技术可能性看,我们无法预知对某基因进行干预后生物体内自然的相互牵制的系统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因而克隆技术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流产与残障婴儿。就算科学技术取得了发展,也是从实验中获得改进的,因为在克隆人研究中,实验对象是人类胚胎,要让它成长,才能确知他到底有哪些缺陷,然后才有修正的方案,所以每一个被实验的个体最后都成为科学研究的牺牲品。从这一角度讲,它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而是以人的胚胎,以人的生命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涉及到人类生存权利的问题。
2.2克隆人违背了伦理学的自主原则
首先,在克隆人的活动中,克隆人的基因配置是由父母、医生或国家决定的,而个体的人仅仅是前者所决定和创造的结果,这种决定将人类本属于偶然性的那一部分自由(所谓自主原则,就体现在这种自由上)剥夺了。而人的一个最重要的本质特性,就体现在他的不可重复的独特性上,而人的一个特殊的优先权就在于,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不可重复的特性。而克隆人的这种特性却被无情地剥夺了,他作为一个人所天然应有的一种开放的前途的权利被粗暴地否定掉了。
另外,作槎懒⑸命主体的人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身体,自主决定自己的生与死,自主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是,在克隆技术中,胚胎被用作医学手段对人类进行治疗,它违背了人的尊严的原则要求,即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被克隆出来的胚胎只是作为工具而具有价值。西方国家法律规定人的胚胎形成差不多14天之后就被认为是人了,这时已经开始有了生命。形成完整的生命也就意味着是人了,谁有权夺取他的生命呢?将被克隆出来的胚胎用作器官备份,显然违背了人的自主原则。
2.3克隆人违背了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在克隆活动中,存在着一个设计者与被设计者的关系。克隆人作为被设计者,是由国家、医生或父母设计出来的。而就人种设计而言,设计是以设计者为前提的,一个有着设计者与被设计者的区别的人类蓝图,对于平等原则是一种严重的违背,因为人们无法回答凭什么他自己或者任何别的一个人有权作为未来人类特征与品性的设计者,显然这里存在一种“道德优越感”,似乎设计制造者有着一种控制他人的权力,能以自己主观思想来设计制造另一个人,然而这种心态不单是荒谬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十分危险。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尽管克隆人同自然产生的相同遗传特征的双胞胎相似,但是基因相同的克隆人个体在时间上是有可能分离的。克隆人与细胞核供体既不是亲子关系,也不是兄弟姐妹关系,因而他们不能够享有自然形成的家庭结构,不能具有自身遗传的自决权利,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而克隆人的出现,还会给人造成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恐慌,这种恐慌所产生的厌恶,将使人们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对似人非人的克隆人作为一个特定的异己加以歧视和排斥。这是不人道的,也是不符合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
2.4 克隆人对伦理学的挑战
克隆人技术不仅违背了伦理学三个基本原则,也给伦理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克隆人问题的探讨,不仅构成了生命伦理学领域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关涉到社会的根本伦理原则的分歧与争论。
克隆人问题在今天带来的最大伦理挑战,在于如何看待核心价值中的尊重人的自由、自主性、自决权的伦理原则。有些人掌握此技术后会试图通过基因技术实现人种培育,以便推出拥有优化了的基因的新人类,源于他们对人性的极度失望,但克服人性的弱点与不健全,只能依靠人类自身社会机制的调节,而决不能以全然否定人性、剥夺公民的自主选择权、现存的伦理学为代价。尊重人的自由、自主性、自决权这项基本原则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没有过时,没有在崭新的科技时代出现什么发展变化,科技时代本身也没有资格与能力使这项原则发生更新。并且尊重人的自由、自主性、自决权这项基本原则同样在科研领域同样有效,科学家没有权利逾越伦理道德底线,这样也就决定了一个有责任意识的科学家在判定一个研究项目之时,必须前瞻性地顾及到实现目标途径的合法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体现了当代社会应拥有的一种价值诉求、精神气质与人文关怀。
3正确处理发展克隆技术和社会道德进步的关系
克隆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给人类带来祸患。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发展克隆技术和社会道德进步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
3.1简单禁止的做法不科学
目前对于克隆人研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几乎都表示反对,但这些做法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延缓克隆人的出现?事实上,绝对禁止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因为当科学技术已经能够熟练地克隆任何高等动物时,在技术上就不存在克隆人的障碍。所以,只限制对克隆人的研究,而不限制动物克隆技术,从技术上说,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在市场经济社会,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即使道德上要求科学家不要应用这方面的技术,但仍可能有极少数科学家会为了金钱而去尝试。并且,在少数国家虽然明令政府不准从事克隆人研究,但私人科研团体没有被禁止克隆人体细胞或人体组织。
3.2 应采取的对策及伦理学上的共识
克隆技术不可避免地发展,对克隆人不能简单地赞成或是反对,从伦理学角度形成了三点共同看法:伦理学不是科学的“紧箍咒”,而在维护人的尊严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伦理学还要能够预见问题,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挑战;其次,尊重各个国家的生命伦理立场,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没有必要达成一个统一的伦理原则,应在的前提下,加强对话、沟通,才能携手推进科技与伦理的健康发展;最后,赞成克隆无,但“克隆人”实验必须有,为防止生命科学研究误入歧途,应对这种创新负起社会责任,这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以上三点是伦理学界目前所达成的共识。
3.3科技和伦理道德应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科技与道德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差异显而易见,但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进步在总体上又是一致的,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科技前进的步伐,比较而言,科技比伦理道德更具有决定性优势,伦理道德的惰性力量常常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但是,科技发展终将冲破过时的伦理规范的束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同时也为伦理道德的进步提供条件,促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人是不会为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而存在的,而是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为人而存在,科学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并将不断改变下去。伦理道德落后于科学及其技术的发展,它和科学技术的冲突,将因人类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新的生活而解决。
参考文献
[1] 季爱民.克隆人技术伦理根基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4(1):6-10.
[2] 朱哲.克隆人技术的伦理探析[J].东方文化周刊,2014(15).
[3] 陈茜.关于生殖性克隆的思考与展望[J].生物技术世界,2014(3):1.
[4] 肖姗.应不应该克隆人――基于科技与伦理关系的视角[J].学理论, 2014(25):88-89.
[5] 柏学芬.关于克隆人的伦理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2(1):13-16.
[6] 陈艳丽.克隆人的伦理思考[J].商,2015(52).
[7] R超群.关于克隆人争议的思考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6(9).
[8] 郭明帅.从“克隆人”看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J].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1):43-45.
[9] 赵利屏.克隆人的伦理审视[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4,23(1):27-29.
[10] 葛晨虹,高颍,郭清香.克隆人: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关于克隆人的争议及对策建议综述[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03(7):51-55.
[11] 芮素娟.关于克隆人技术的伦理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6).
[12] 裴冬丽,王庆.对基因工程技术中克隆人的道德伦理问题认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116-118.
关键词:课堂观察技术;有效性;教学模式;盐类的水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0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02
课堂观察技术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了解教与学行为的基本途径。实行积极有效的课堂观察技术,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与纠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为例,对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一、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1.实验的观察与评价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测试桌面上所给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仪器及药品:pH试纸、玻璃棒、点滴板、NaCl溶液、Na2SO4溶液、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H4Cl溶液、Al2(SO4)3溶液
评价与实验改进:实验设计思路较好,旨在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讲解pH试纸的使用时,强调了注意事项,基本上避免了学生使用pH试纸的不规范性。但实验的开放性不够,教师不应限定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经改进,可以这样设置实验内容:根据以前所学知识,你有哪些方法能够测试桌面上所给溶液的酸碱性?
这样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迪引导完成实验,既获取了知识,又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实验的多重功能。
2.活动的观察与评价
[活动一]请你写出下列所给盐的电离方程式:
NaCl、Na2SO4、Na2CO3、CH3COONa、NH4Cl、Al2(SO4)3
评价:该活动旨在复习旧知,为后续知识讲解作准备,达到了预期目的。
[活动二]请仿照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分析方法,说明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
评价: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一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出发点是好的,但教学过程处理不当,不应由学生操作电脑讲解。经改进,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并给学生讲解分析过程,然后教师加以点评总结,这样效果会更好。
3.讨论的观察与评价
[讨论一]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
[讨论二]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评价:两个讨论都有一定的价值,也是本节课的重心,对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问题驱动,逐步揭示出问题的答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的解决了问题。但学生问题没有,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也不足,今后在这两方面应多关注。
4.教学情境观察与分析
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出问题:纯碱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呢?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在分析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后,通过播放flas,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强调不足,这种flas模型实际上只是一种简化的模型,与事实还是相差较大的,这一点应该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指向性方面处理地不好,在分析完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的原因后,建议再来分析Na2CO3溶液,由此来点明回应前面问题“纯碱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的原因。
5.师生交往、积极互动观察记录与分析
(1)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记录
分析:⑩主要是学生实验,用时6分钟之多,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但本节课是一个理论课,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实验用时过多,直接影响了后续理论内容的讲解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偏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偏少。实际上该实验在三分钟左右结束即可,这样可以留下一些时间便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讲解(⑤)用时近20分钟,提问(④)用时约4分钟,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师生互动的必要性,但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⑧)为6分多钟,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显得明显不足。①②③⑨共用时5分多钟,可以看出教师在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此外教师在给予指导或命令的时间(⑥⑦)约为3分钟。
(2)问题的统计与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
分析:课堂教学中采取问题驱动方法,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步步深入,最终揭示出盐类水解的本质。核心问题的设置,突出了重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重在通过推理,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缺少批判性的问题,同时缺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整个课堂控制得太紧,还需进一步放开。教师对学生的理答方式存在很大弊病,代答现象过多,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激发。今后教学中应多关注问题设置的梯度性及时效性,多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做到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
(6)课堂结构分析
分析:本节课学生活动和实验探究共用时间约为20分钟,可见教师在有意识地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氛围。但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并且教师代答现象比较严重,打消了部分同学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他们的思维没有真正活跃起来。同时学生实验花费时间过长(6分20秒),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上,通过普遍的实验事实逐步揭示出反应的本质。
二、 几点反思
(1)基于课堂观察技术下课例研究关注教师的亲身体验,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建构者、创造者。课例研究使教师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教师在参加课例研究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研究的主体。
(2)基于课堂观察技术下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
(3)基于课堂观察技术下课例研究推动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真正把校本教研制度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开展校本教研,进行课例研究,使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着一种新型的讲求沟通、主动、共识、合作的人际关系,催生着崭新的合作文化。教研组在实施课例研究时,全组教师共同参与,反思献策,经验分享,都得到了提高,促进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落到实处。
总之,借助课堂观察技术对高中化学课堂进行分析,目的是更进一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应把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愉悦氛围中体验化学科学的魅力,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
高校管理科学化的内涵是指在高等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办法,从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的有效动态管理。高校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教学管理决策、 保证决策正确的教务状况反馈以及对教务过程进行检查的教务过程控制三方面内容。建立规范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指导是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高校管理工作时获取和利用信息的速度,推动了我国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高校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对于学生、教师、教学课程三者进行协调管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书本传授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来源,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育方法过于死板,并不能全面的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带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活跃性,此外对学生的培养也具有局限性。在各种因素的限制之下,教学管理很难进行全方面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的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地位常常被忽略,教学管理也就变成一座围城。
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今天,教学管理的数据信息统计已不能只依靠人工完成,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等,越来越多被学生所接受。同时,教学管理也有了新的方式,即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它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能更好的进行协调以及管理。在新的教学管理信息化中,教学管理能够更加透明化,更加公开化,使得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反馈得以及时、迅速,从而使得学校教学水平,办学质量也得到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化教学管理传统打破了管理教学的围城,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运用信息网络化进行管理,将学生细化为个体,使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安排,使得教学更加自由化、创新化,摆脱老旧教学理念,从而也为找到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奠定基础。现代学校管理,还有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教学数据库以及教学信息的管理。在过去,学校的教学信息以及教学数据都较为分散,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也较多,但在现在教学管理的改革当中,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新的教学信息技术管理当中,数据电子录入、资源电子整理等都能够实现,还能够使得教育资源数据共享,资源充分使用,同时也减少了教学人力资源的浪费。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使得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得到系统化和规范化,教学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教务管理服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得到提高,保证了高校科学化管理中信息统计的渠道通畅和管理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高校管理信息化在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高校管理带来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在信息化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需通过机器来实现。教学管理人际关系的疏远形成了交流主体间的沟通障碍和不信任,从而导致了教学管理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高校管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务管理过程中的计算机作为教务管理工作的参与方受病毒的攻击后,会形成教务系统瘫痪和教务管理系统信息的篡改、丢失,从而使得教务管理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对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同时,现代技术带来的巨额信息量使得网络下载变得很方便,这让人们不愿去追究网络下载信息的真实度,同时网络信息往往带给人的是僵硬的结果性信息,无法让人们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下载的信息如不能与实际结合,则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从而影响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现代工业技术赋予计算机拥有强大的信息存储、传递能力,网络技术将巨额信息量展现给人们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选择信息的困扰,信息化管理教学人员在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时,不能做出及时、清晰的判定,从而影响信息化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在高校信息化管理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反馈往往会出现统计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老师的教学质量跟学生的评价不一致(如严格的教学老师不能得到其应有的评价),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
四、改善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性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将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重、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能力与素质并重的施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同时要把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落到实处,在教务管理工作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工作上进行实践,改善因教学管理信息化带来的不良状况。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应用到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之优势
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且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英语教学的面貌,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教学因此变得直观形象,知识信息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其本质就是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即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的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笔者通过学习与实践认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在发展学生语言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将产生以下这些有利影响: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只有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有机地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的储存、自动编排、归档、随时检索的功能,使用多媒体和网络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使得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而无法增补改变,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编入新的英语语言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可以通过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学习情景。
与传统教学的课本、录音带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了更为真实、更接近自然规律的语言输入。这是任何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一种交互方式,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学习知识的能力。
2.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
外语学习首先要把外语作为一种技能来掌握,而不是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交流,并进行反复的大量实践,因为交流可以是书面的,但主要是口头的。作为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精心设计。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训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因为教学课件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它可以使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得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
一、信息化与学科整合的优点
1. 信息化与科学课整合后,我们可以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把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自行解决的知识点以学习目标性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而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值得老师和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的知识中去。如在浙教版的《科学》第五册第4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知道人体内消化系统中的各种消化器官;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历程。对于这三点知识目标的处理,我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提供给学生“自学指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就可以解决前两个学习目标,而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留在了研究第3个目标上。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教学的直观、感性的优势,在引起学生的质疑后,提供给学生“阅图指导”,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帮助学生“抽线剥茧”解决学生的困惑,理清思路,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2. 利用信息化与学科的整合可以把许多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改变成直观、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课题。如第五册“尿的形成”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参中给我们提供的光盘,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非常直观地呈现给我们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比较轻松的“导”学完成这一节课的内容,与传统教学相比,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不累。
3. 信息化手段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图像、影视、音频等素材,可以为我们课堂内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储备,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
比如在上宇宙、星空、月相等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视觉跨过时空,我们甚至布置学生通过网络完成这些课时的预习任务。不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
4. 信息化与学科整合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才华的平台,比如我们老师可以把他们的实验方案设计、思路清晰完整的解题方案展现给全体同学。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内自主性学习向良性方向发展。 5. 信息化与科学学科整合后的课堂内的自主性学习,可以给老师比较大的知识
传授的广度和深度的空间,能让好的学生“吃得饱”,让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在尝试利用信息化与科学学课整合过程中,我在课堂内进行一定时间的自主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中,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1. 信息化与学科的整合优化了教师的“教”,在构建此新型教学模式时,教师的角色必须要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信息的收集者、处理者和信息的转化者,但也不能忽视教师引导性语言和讲解。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室做到教师主导,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2.导学所用的提问必须要精心设计,不要提一些“是”与“不是”的问题,也不要问一些太直观化的问题。对于难点问题最好能设计成循序渐进的、把难点化解的阶梯式提问。设计的问题必须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协调性的问题。
3.学生的独立性学习能力不强,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培养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进行指导和培养。
4.教师要把握好松紧度,在课堂内开展自主性学习中,如果目标订得太松或太简单或缺乏趣味性,学生会养成懒散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如果太紧会使学生产生压迫感,课堂内缺乏和谐气氛,不利于激发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内动力。
关键词:兵教兵 主动式任务驱动教学法 类比迁移
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很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针对农村学校艰苦的条件,又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呢?下面就本人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兵教兵”
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了锻炼,使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的现象。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
二、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家三口,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纸篓里准备处理。爸爸扫视一眼纸篓里的废品,发现五岁的儿子亲自做给自己的一件生日贺卡,随手从纸篓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妈妈突然想起儿子给她的生日贺卡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不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变传统式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动式任务驱动教学法
传统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传统任务驱动模式的症结是:教师设计任务,学生被动接受任务,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课堂模式还是“教”才“学”。
“主动式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为了在任务驱动中实现信息素养的发展,就要有层次、有步子地构建学生本身的信息素养结构,按他们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信息素养知识、技能构成。在自己富有挑战性与吸引力的任务凝聚下,学生可以在合作的形式下开展探索,并在探究学习文化的环境下,构建起学生的信息素养结构。它的主要流程是:开始——自己提出阶段性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自己继续提出下阶段任务。
四、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教师可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例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再讲到Word,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在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再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2.剪切或复制;3.打开目标文件夹;4.粘贴。将它与Word进行比较,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字块);2.剪切或复制;3.将光标移至插入点;4.粘贴。当然也可直接用鼠标拖动法,两者非常类似。教师也可通过打开多种应用程序窗口,对菜单进行比较,发现通常情况下,“文件”和“编辑”菜单中的项目基本相似,所用的键盘命令也相同。
五、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把计算机新课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导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谁的成绩好就与老师比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
参考文献
1.杨威 史春秀 巩进生 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