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古代商业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商业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1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第2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因此我们有第二个伟大的力量出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现在是第一次真正把商业的力量当做力量来看待,作为改变中国,使中国真正繁荣、真正发展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来对待。在中国历史上,商人从来没有地位,但是在今天,商人是有地位的,尽管这个地位,我们认为远远不够,但是毕竟我们有了像柳传志这样的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原因使商业不能发展。

第一,是儒家精神所带来的商业冲突,因为儒家是讲究农业文化,跟西方的对等状态是矛盾的,所以在思想对等的时候,包括唐朝、宋朝、明朝,到后来的萌芽,跟中国后期严重冲突。

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任何一个朝代都出现了一个局面,前面我们意识到中国古代的道德尽管有我们要继承的地方,但是由于农业时代已经过去,打破一些规矩,走向新的商业格局,刚才我们说到商业软实力,真正的软实力不是技术、不是人,真正的软实力是精神,包括公开、透明、契约精神,所有这些都需要社会共同遵守,企业家共同遵守,但是这些远远不够,有时候一个地方的书记一句话、政府一个政策就改变了现状,这是不对等的表现,但是商业的改造并且继承中间的改造,会带来新的真正长久的发展,我认为这是真正的软实力,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的实力,对于这种商业的形成,对于这种商业软实力的形成,需要企业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我们今天看到另外一种现象,这个现象从古代到现代都有出现,并且都没有改变过,就是如何防止政府和商人过分勾结,而这个东西一旦形成,就会带来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带来了对于其他人在商业分配过程中的不对等现象,所有这一切,我觉得都是现在中国商业社会要解决的问题。

站在未来看现在,中国正在面临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时代要不就是我们能够通过商业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合作,带来中国未来长久的,源源不止200年、300年的繁荣,在中国有一个特别伟大的特点,在中国几千年来禁止做生意,但是中国人特别有做生意的能力,甚至这种能力远远超过犹太人集团,当一个全民自由商业,能够做商业的时代,都在通过这种商业进一步发展,而这种商业是民营企业,尽管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认为在未来对GDP的增长,以及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作用更大的,应该是在民营企业家身上体现得更加持久,政府能不能够继续支持民营企业,是中国商业未来成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条件。

第3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知识要点历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起源,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使用并不普遍,农业生产仍以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人们已懂得了开沟排水、沤制绿肥、除草培土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基本具备;家庭饲养业也得到发展;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发展:

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两人三牛的耦犁,并出现犁壁;东汉出现直辕犁;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并增加了犁箭、犁评。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出现垄作法,西汉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③耕作制度:汉代基本上以一年一熟为主;宋代推广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明清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形成了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闽江和珠江流域一些地区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设施的完善:

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人们还创造和改进了灌溉工具,曹魏时马钧改制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造了筒车;宋朝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

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3、小农经济的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又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徭役兵役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它长期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处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但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在生产、很难提高生产技术,这就日益阻碍了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到了近代小农经济越来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它成为了阻碍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②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工冶铁属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掌握了铸造生铁技术,发明铸铁柔化技术和多管鼓风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北宋时普遍使用煤作冶铁燃料,南宋开始使用焦炭冶铁。③春秋晚期掌握了炼钢的方法和淬火技术,西汉掌握了炒钢技术,"百炼钢"在西汉出现,南北朝有灌钢法。

2、丝织业: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商代室内养蚕很普遍,并出现了织机;西周丝织技术突飞猛进,出现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出现多种丝织品;西汉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发明了提花机;唐代丝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并吸收了波斯等国的技艺;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明代中后期,丝织业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商代已烧纸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元代烧出了著名的清华和釉里红,我国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2、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三)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标志就是手工业工场。除苏州的丝织业外,在江南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资本主义萌芽。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更细密了;出现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地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生产部门,多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速度又相当缓慢。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还远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要地位。

3、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古代商业活动兴起于商代,商朝的移民为了维持生计,进行商品交易,周人称其职业为在"商人";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城市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国家的统一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商业艰难发展。商人经商受到地点、时间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发展不高。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都市和乡村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两宋商业的繁荣,出现了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代交通发达促使商业继续繁荣。

5、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扬州、成都 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西汉: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主要商品是丝绸。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元朝:主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宁波),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对外贸易萎缩。明清两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中国古代官方贸易的特点及目的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在政治上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4、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那时的耕地,成方成块,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各级奴隶主私有的土地制度。

(3)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土地制度所有制并存。封建社会有四种土地所有制;①土地国有制:国家政权直接掌握的土地,由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对农民授田。代表性的土地制度就是均田制,即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④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直接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开支。

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它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土地兼并

①概念:指地主官僚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封建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数量急剧减少,土地逐渐集中到地主手中。其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私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和转让。土地兼并既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土地兼并产生的影响:在政治上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豪强地主势力的增强影响中央集权。

经济上造成农民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抑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它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③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④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能成功的原因: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规定土地私有,并可以自由买卖的转让;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财富和各种财富的最终归宿;封建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可能真正抑制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目的:经济目的是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政治目的是加强对人们的控制、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演变过程:

①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的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②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盐铁官营,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对工商业征收重税,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阻碍;打击富商大贾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③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太祖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

第4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眼文献标识码{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1-0026-05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追求理念,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倡导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本文以《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为例,试图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阐释一二,浅思简言,与诸位分享。

一、从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设计教学,实现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从教材地位看,《古代商业的发展》隶属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专题。本专题讲述的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虽然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但是商业与农业、手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古代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学习这一课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从教材内容看,本课讲述了从先秦到明清商业的发展概貌,列举了伴随商业发展而出现的代表性商业城市,勾画了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线索。教材内容比较枯燥,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不易掌握。

从学生情况看,高一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及比较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还未形成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但是他们对事物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社会观察、阅读理解和逻辑分析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的知识能力教学思路是: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专业的知识通俗化。

教学设计的大方向确定之后,就要思考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何使不亲近学生的知识变得亲切?如何使无生命的商业“活”起来?在笔者看来,人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是历史发展的活化石。经济活动是人从事的活动,如果能够通过学生熟悉的商人生活反映不同时期商业发展情况,就可以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选取的商人足够有代表性,就可以引导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能再发掘商人身上的“笑点”,就可以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于是,笔者决定制作一个“古代中国富豪榜”,向学生提供熟悉的、有趣的、真实存在的大富豪及其生活经历,以此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履带。

二、以人的生活经历推进教学,在阅读中实现方法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在搜索、阅读大量的材料后,笔者最终筛选出以下几位作为带动商业发展和教学进程的“大富豪”:商人的鼻祖、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和子贡、唐玄宗年间长安首富王元宝、著名晋商代表乔致庸。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何偏偏缺少宋朝“富豪”?笔者的考虑是:宋朝商业发展的高度可谓是闻名全球,笔者也曾试着寻找宋时大贾,但是所能找到的商人或者不够大,或者没有事迹,甚至不少连完整的姓名都搞不清,缺少代表性,这是原因之一。笔者的另一思考是:宋生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重大意义”,与其苦寻大商人,不如感悟小商贩和寻常百姓的经历,或许更能感受到宋朝商业发展的平民化和普遍性,更能感受到历史即生活。

人物确定了,如何发挥他们穿针引线、推动教学的作用?如何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方法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首先,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物为坐标点,体悟不同时期商业发展概貌。

春秋战国,天下大变,“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资产雄厚的大商人粉墨登台,“陶朱事业,端木生涯”为后世商人津津乐道。但是,学生对此既熟悉又陌生。利用学生这种模糊又好奇的心理,笔者选取一副对联用于导入新课:上联“管鲍高风,雷陈遗概”,对句“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并告知学生,上联四人重情重义,下联两人事业有成,下联一般被悬挂在商铺中,个中原因,本课即将揭晓。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不仅仅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人入胜,还在于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前后呼应。因为“古代中国富豪榜”上最先亮相的两位即是范蠡和子贡。当学生发现陶朱公就是与西施传绯闻的范蠡、端木赐居然就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子贡时,怎能不感到亲切呢?原来这些人就是当时富可敌国的私商啊。

唐开元年间“第一款爷”王元宝,一般人并不熟悉,但是他白手起家的故事学生爱听。此外,据传因为王元宝而延续下来的过年吃发菜、五月初五迎财神的传统至今仍渗透在常州人的生活中,每个学生对之都非常熟悉。对于王元宝的“利用”,笔者设计了一个“历史的假想”,假想白手起家的王元宝在致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和麻烦,设计出三个情境问题:

1.公元756年五月初五,长安首富王元宝,欲带1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颜神(今山东博山)买琉璃,途中,他要怎么解决住宿问题?

2.大量的铜钱带着吃饭、睡觉很不方便,你能否帮他找个地方寄存一下?

3.王元宝的生意越做越大,一次他要带5000贯钱去买琉璃,这么重的铜钱实在是负担,有没有更轻松、便捷的办法?

学生帮助王元宝解决了这些难题,对于唐朝商业发展概况、特别是唐朝金融业的发展也就有了了解。

时间指向宋朝,一幅长525厘米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宋都汴京商业兴旺、交通繁忙的热闹景象。无论是从其在商业发展史上的地位看,抑或是从教材结构、教学重难点方面考虑,笔者都认为有必要把宋朝商业从历史的长河中独立出来,详细探究。

至于明清,商帮风光无限,选择晋商乔致庸,是因为铺天盖地的影视剧早已将他和他的乔家大院带入寻常百姓家,学生比较熟悉;同时,乔致庸89年的人生经历也浓缩着明清商业发展的概貌。在此环节,笔者择取三段有关乔致庸经商的史料:

材料1:清代晋中商人开设的著名茶庄有100多家,形成了一条由南至北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茶叶之路。……乔致庸贩茶的过程中,南到武夷山,北至恰克图,在武夷山的茶砖上印下了茶庄的标记,在恰克图的货物上印下了复字号的标志……

――《乔致庸与乔家商业》

材料2:当时天下的生意主要就是6种:粮、油、丝、茶、盐、铁。盐、铁从来都是朝廷控制,乔家基本没有涉足。粮油生意主要是乔家在包头的复字号做……乔家单是丝茶生意,直接间接就关系到上万人的生计。

――《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人生》

材料3: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光绪十年,乔致庸把大德兴改为大德通,同年专门成立了大德丰票号,专营汇兑。在乔致庸经营下,后来大德通和大德丰都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票号。

――《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人生》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解析材料,从地域范围、商品来源、金融发展等方面概括明清商业发展表现。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对于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发展、商业与小农经济的联系、金融汇兑业的发展等情况都会有直观的认识,同时,阅读材料、解读信息、阐释历史等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其次,以宋朝为节点,回归历史现场,探寻古代商业发展的全貌。

在古代商业的教学中,宋朝的商业革命是毫无疑问的教学重点。重点的突破需要“动”起来:动教材,动学生。

宋朝的商业是繁荣的,宋朝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何出此言?用史料说话:

材料4: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八方辐辏,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日,召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材料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又东十字大街……茶坊,每日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6:南宋时,海盐县澉浦镇所辖南北5里,东西12里,面积约60平方里。在镇中心,有街道、坊巷,有商业区、居民区和行政区,以及各种市政设施。其居民已不再属于乡村户籍,而是正式列入城市坊郭户系统,他们的社会生活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城市化特点。其他如平江府的福山,嘉兴府的青龙、上海、乌青、魏塘,湖州的新市……

――常棠《绍定澉水志》

材料7:四川商品贸易的繁荣使得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在四川用以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却是铁钱。铁钱是一种贱金属,价值比铜低,一遇大宗贸易,出售和购买商品的铁钱均需车载斗量,给出入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地区的商旅之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于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交子在四川民间应运而生。史称“蜀人以铁钱重,私为文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张明《浅说北宋交子产生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归历史现场,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宋朝大街上熙来攘往人群中的一员,感受灯红酒绿的都市夜晚的炫耀,感受老友相聚、出门左拐一赌坊、右拐一酒楼、五十米一茶馆、八十米一画廊的便捷与惬意,感受宋朝的“市”由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的华丽转身。

感受表象的繁华,还要探究深层次的原因,宋朝商业繁荣背后的推力何在?笔者再次提供史料,帮助学生在自由阅读、自主思考、畅所欲言、思维碰撞中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实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提升。

材料8:政事之先,理财为急

――宋神宗

不惜共利而诱大商,此与商贾共利,取少而致多之术也。

――欧阳修《通进司上书》

材料9:宋高宗说:“市舶(西方来华船只)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会要辑稿》

材料10: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东北曰五丈河……西北曰金水河……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11: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促进了农业。

――《全球通史》

这样,政府、交通、农业、手工业这些商业发展背后的“功臣”纷纷浮出水面。

对于以上设计,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尊重史实。人物的选择和利用,要尊重历史,即便需要娱乐,也不能失真。笔者所选取的几位富豪,奇闻轶事很多,“笑点”不少,但使用时不能让学生认为他们的出场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活跃气氛,所以笔者充分借助历史典籍,引用司马迁《史记》语“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说明范蠡的富;引用东汉王充《论衡・知实》中“子贡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的话证明子贡不仅通于儒,而且精于商;引用唐朝李亢《独异志》中“朕(唐玄宗)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来说明王元宝存在的真实性。

第二,以人为本。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避免将知识复杂化。面对高一学生学习本课,笔者最初的设计理念就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所以,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生,材料扩大化,但不把问题扩大化,不让理解复杂化。

三、借人性的探究升华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特点,算是完成了课标任务。但是,新课程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外,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我们生活的今天,商业因素无孔不入,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商业问题被曝光,毒奶粉、毒胶囊、转基因不绝于耳,“无商不奸”“黑心商人”等带有强烈感彩的词语成为大众对商人的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由“商业”入“商人”,借商人形象之争探究人性之实。于是提供材料:

材料12:而重载往来,道途上且须负担危险。商人竭其智力,为公众服务,实在是很可敬佩的。而商人的才智,也特别高。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13:乔致庸经商之道:“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他亲拟对联挂在内宅门上: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农惜食非惜财,缘惜福。

材料14:无商不尖: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卖家在量米时会以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后,商家会另外加点米在米斗上,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即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

鼓励学生结合材料和自己的认知,自由发表观点,表达自己对商人的看法,引导学生对商人的不同形象作出理性的判断,领悟人性之善恶美丑。

第5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

一、对外友好往来

(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

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

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

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

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取经。

四、玄奘西游

学生自制课件,并根据课件讲解玄奘西游的经历。

第6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希克斯;经济史理论;经济史

中图分类号:F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14-02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1904―1989),英国人。1961―1962年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64年受封勋爵称号,1972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希克斯在研究了数十年的经济学问题后,晚年开始研究经济史问题,试图在在历史的沉淀中寻找对经济理论的验证,《经济史理论》(1969)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一、《经济史理论》的结构与脉络

市场的起源、出现、发展以及商业的进化构成了希克斯研究经济发展的演变历史过程的主要理论框架,他在《经济史理论》中将这一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市场的起源和专业化商人的出现;市场的兴起及其扩张和渗透;工业革命以及市场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市场的起源和专业化商人的出现

自亚当・斯密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将分工与市场发展联系起来,然而希克斯则对市场的起源作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从古代社会来看,在市场经济还未出现的时候,贸易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从自给自足的习俗经济中逐渐演化出市场组织;另一条道路是指令经济,即由国家力量来推动商业的扩张。介于指令经济和习俗经济这两种极端的形式之间的,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封建主义和官僚政治统治之下的岁入经济。岁入经济先于市场,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研究市场经济产生的重要背景。而市场经济也在深刻地改造着岁入经济。市场和专门化商人的出现成为商业专门化的标志。在岁入经济下,专门化商人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定期贸易中从事交易的人中产生的贸易经纪人,他们又逐渐转变为存货持有人,最终成为专业化商人;第二种是直接为市场劳动并参与产品买卖的手工匠人;第三种是君主之间赠礼和进贡的使节,他们在代表主人经常执行商人的某些职能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独立的商人。伴随专门化商人的出现,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人阶级,希克斯将这种新型的社会称为“重商主义或商业性的组织”,而国家则是在开始认识到可以把商人用来当做他们主要的非商业的目的服务的工具时,才开始成为了“重商主义者”。

早在重商主义时期,政府干预市场的最初原因是为了维持某种秩序,减少并杜绝扰攘骚乱等带有明显政治性特征的威胁。因为市场所在地是大量人群的聚集地,这种集会本身就是对政治统治的潜在威胁。国家出面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是出自国家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重商主义经济是一种高度个人主义的商业经济,“商人甚至处在新的地位时也有组织方面的要求,并必然会找到一种满足这些要求的办法。他们创立的经济直到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结构或半政治结构中的某些要素有所增长时,才能大大发展。”在商人们之间虽然存在互相信任和自律,但随着商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中的交易者需要获得对自身利益的保障,即对财产权的确立,对合同履约的保证以及如何界定由合同产生的权利的性质。即使商人团体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习俗制度也能够提供调节争端的方法,但最终还是要由国家出面提供才有可能达到最优规模。政府就逐渐通过法律机构和制度安排来确保交易者的财产权以及合同的履行,市场也就在政府导向下,逐步向着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换中交易者双方利益的方向发展。

(二)市场的兴起及其扩张和渗透

希克斯将城邦看做是一种经济组织,并将城邦制度看做是重商主义经济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商业团体建立在一种基本上非商业的环境中。而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在欧洲首先出现,就是因为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城邦经济时期。此后,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衰退时期,但是由于城邦时期两大经济遗产――货币和法律仍保存下来,这就成为欧洲再次复兴的重要基石。在此,希克斯将殖民地看成贸易站,它的形成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商业的扩张,并形成了贸易中心经济。

在商业发展的中间阶段即市场渗透的阶段,货币和法律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此时货币制度逐渐向着信用的方向发展,法律的形式也趋向于规范化。市场对非商业化的领域的渗透,具体来说,包括货币和金融的发展对国家的渗透,商业经济和市场对传统农业的渗透以及劳动力市场从奴隶市场过渡到自由劳动力市场。希克斯认为,在市场渗透的过程中,“收益递减趋势”起到推动和激励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激励商人发挥创新者的进取精神,去寻找新的贸易对象和贸易渠道,从而实现贸易多样化;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促使商人进行组织上的改进和市场的扩展。

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受到国家权利的束缚。在这一时期,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主要反映在货币制度的建立,税收政策的完善以及银行业的兴起。希克斯认为,国家制度与货币制度的关系历来是非常密切的。国家不仅能够从铸币中直接地获利,还能从中得到更大的间接利益。货币是商业经济的产物,而国家通过贸易渠道用货币支付得到的商品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实物税收的。在历史上,商业交换的兴盛也是与货币的应用相伴相随的。一般来说,一个帝国的衰亡必然伴随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才是影响国家政局稳定的直接因素。对国家而言,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希克斯认为,要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不仅需要依赖于商业经济的发展,还要依赖于国家财政制度的完善。财政压力往往是推动国家改革的动力,这也是促使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动力。为了缓解战时财政压力,国家需要大量借债,这就需要国家的信用作为保障,而银行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段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家还债信誉的提高,国家和银行就逐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债的信誉和流动性的增加就为国家缓解暂时的财政压力提供了资金来源。

(三)工业革命以及市场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希克斯认为,商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阶段。在工业从手工业阶段向现代工业的过渡中,由于利息率下降以及资金更容易获取,促使在流通资金的周转过程中,资金不断返还并用于再投资,这加快了金融业的发展。而蒸汽机的发明,以及由机器制造的二代机器的出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艺水平和精密程度,使得科学和工业的关系愈来愈紧密。在科技成果的运用过程中,工业化也在不断冲击着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机器置换工人的现象。从长期来看,一个新的产业工人阶级正孕育于其中。

二、希克斯的经济史分析方法的特点

第一,从一种更宽泛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史。在这本书中,希克斯没有按照传统上狭义的观念来解释经济史,而是从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他的研究成果。他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所关心的应该是人类的理性活动,即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及其后果。在他看来,“经济史经常表现为和直接表现为一种专门化的过程;但专门化不仅是各种经济活动的专门化,也是经济活动(正在变成经济活动的事物)由其他各种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专门化。”与一般的经济史学家有所不同,他所关注的不是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特定地点的某一类特定人群的生活水平问题,而是“狭义上的经济活动的出现,即‘经济人’或‘专为自己打算的经济人’(正如人们也许仍然这样称呼的那样)的出现。”他认为,现有的“经济制度”,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在《经济史理论》一书中,希克斯构建了一种以“经济人”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历史阶段理论,他对市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导向作用以充分的重视,并将商业的进化作为研究的主题,但他似乎对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可以看做是一部专题经济史。

第二,倡导跨学科的交流。在学术研究方法的层面上,希克斯倡导跨学科的交流,并且希望通过构建他自己的经济史观,用来打造这种对话的平台,促成交流。“经济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术等的历史学家――可以互相对话的一个论坛。”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的钻研很容易让人走进死胡同,难以实现质上的突破。只有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跨越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思想交流,才可以赋予人们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全面的视角。这一重要性对于经济史学的研究更加显得重要,经济史学的研究不仅要求研究者对于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认识,更要对经济发展历程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希克斯正是在试图把经济史与其他历史联系起来考察,把经济活动与人类的其他活动联系起来考察。

第三,注重历史方法与经济方法的结合和统一。希克斯在解释和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时,没有局限于对某一历史时段、某一历史时点上的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的回顾与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而经济理论正是从经济历史的演进中提炼、升华、概括出来的,也是在经济历史的演化进程中得以检验,日臻完善。希克斯认为,理论和历史是可以统一的,并对马克思试图阐述的理论表示赞同,“马克思从他的经济学中确曾得出某些总的概念,他把这种概念应用于历史,因此他在历史中发现的模式在历史以外得到了某种支持。这更是我要努力去做的事情。”希克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将他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某种对于经济史的理解和概念应用于经济史学的研究中去,使经济理论的观点能够得到历史的验证,同时也能赋予历史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在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中最终实现理论和历史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第7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北宋的商业也繁荣起来。北宋商业繁荣的程度超过了唐代,唐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到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增至46处[1],如成都、兴元(陕西汉中)、建康、杭州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其中都城东京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东京因地处汴河和黄河的交汇处,自唐代以来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舟车辐辏的水陆都会,入宋后更为繁荣,有人口几百万以上。城内店铺林立,计有6000多家,街上熙熙攘攘,车马拥挤,行人不可驻足。商店彩楼相对,旌旗招展,“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2]。

宋代商业的发展大大超过了以往历代的水平,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则两宋商业的发展又超过了唐代,进入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定都的优势、商人的作用、官吏的作用以及前几代奠定的基础等几个方面。

一、漕运对都城的作用

北宋的都城东京位居于水陆交汇地带,尤其是地处漕运中心这一独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洛阳、长安无法比拟的。开封,地处黄河下游,交通便利。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汴州位居咽喉之地,地位日显重要。至唐代,汴州已是“自江、淮达于河、洛,舟车辐辏,人庶浩繁”[3]的雄郡。尽管如此,汴梁直到五代才真正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汴州水陆要冲……是四通八达之郊”[4],北宋建都于此,正式利用了这些条件。

北宋时的东京,是历代都城中河流最多的城市。据《宋史・食货志》“漕运”条说:“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由此可见,河流以开封为中心向外辐射,转运漕粮,供应东京。当时通过汴河输入东京的物品,其数量之多,简直到了无法计数的地步,广济河和惠民河等仅岁漕粮一项就达六十余万石,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内外仰给焉”[5]。当时的汴河,不仅通漕运,而且可以通商运。故汴河对京师“乃建国之本”[6]。北宋统治者还在这里屯戍重兵以宿卫京师。这样,就使漕运显得更为重要,“非都四通五达之郊,则不足以养天下之兵”[7]。北宋东京内外城面积大致相当于唐长安的四分之一,但以开封府为中心的城内外居民,最低估计为100万,最高估计竟达500万[8],供养成了第一大问题,“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9]。吃饭问题,残破后的长安和洛阳皆不能解决,只有凭借水道转运漕粮的开封才能胜此重任。东京水陆运输发达、联系区域广、商业繁荣、物资充足,不会发生粮食恐慌,开封的百万兵民皆恃此为生,这也是北宋东京商业发达的原因之一。

二、麇集大商人的作用

据《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东京的商人满街都是,有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有在街角搭个铺子卖茶水便饭的,而东京城里最多的便是大商人开设的酒楼茶坊。东京城里“正店七十二户”,小酒家更是数不胜数,茶坊数量之多,是随处可见的。此外,东京妓馆业也很多,歌姬、舞姬满街都是,如任店“入其门,一直主廊约百余步,南北天井两廊皆小合子。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数百,聚于主廊嫌面上,以待酒客呼唤”[10]。

虽然说“无奸不商,无商不奸”,但是商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宋代商人承担了商业贸迁有无,调节余缺的责任,成为联系城乡经济,联系生产和消费的发重要结纽带。特别是这些大商人都是一些资金雄厚、消费能力很强的消费性群体,因此对东京茶坊、酒肆的繁荣和发展,乃至东京商业的繁荣和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官吏及其附属人员的作用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普遍重视经济利益,利润观念也随之萌生,社会各阶层开始热衷于经商,因此官吏也纷纷加入了经商的行列。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官僚经商的现象,但只占次要地位。此后,贵族、官僚经商谋利日益增多。从北宋中期开始,“仕宦之人”,“纡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业者有之,兴贩禁物、茶盐、香草之类,动以舟车,贸迁往来,日取富足”[11]。一般官员如此,大臣们也极少例外,甚至身居相位者,还“专以商贩为急务”[12]。如大臣夏竦“性贪,数商贩部中。在并州,使其仆贸易,为所侵盗,至杖杀之。积家财累巨万,自奉尤侈”[13],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夏竦甚至东京大街上还开设了“盖防御药铺”、“仇防御药铺”、“孙殿丞药铺”等,这些公开以“防御”、“殿丞”等官命名的店铺,其店主人必定具有这些官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以官称命名的店铺中,以药铺为多。官员们在开设店铺经商时,为了顾及舆论,也尽量在名义上实行一些造福于社会的举措。还有不少举人在赴都城参加省试和殿试过程中,或在游历的旅途中,来回贩卖货物。如宋徽宗时,湖州六名士子,“入京师赴省试。共买纱一百匹,一仆负之”[14]。可见,宋代的官吏经商不仅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还促进了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四、前代奠定的基础

北宋东京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五代时期后梁等几个王朝都定都于此。公元907年,朱温建梁,以开封为国都。此后,后晋、后汉、后周都建都于此,使得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后周世宗柴荣对汴河、蔡河进行疏浚,因而使开封的航运业迅速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周世宗又对开封进行扩建,从而初步奠定了开封的城市规模。北宋建立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此时开封的发展又迈出了一大步,成为四方所辏,经济异常繁荣的都城。

经过历代的统治者的经营,到北宋时东京商业得到重大发展。唐及五代十国商业本身的发展,中原及南方的统一,交通运输的畅通,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四大发明中火药、活字印刷术、罗盘针的问世,是手工业发展的标志。

农业、手工业、采矿业、造船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及技术条件;人口的增加,城市集镇的空前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消费对象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对商人限制的放宽,使商人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加之有些农民因土地被兼并而改行经商,也促成了宋代商业繁荣的繁荣和发展。

当然,宋代实现了中原与南方的统一、科学技术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市场扩大、商业政策放宽等多种因素促进了包括东京在内的大小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从商业活动的空间来看,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东京城内坊市界限已经消失,商业活动深入居民区坊内,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商业活动的时间来看,交易的时间也相应延长,甚至出现了各种商业机构通宵达旦营业的盛况。宋代东京商业繁荣的原因,首先是前代所奠定的基础为宋代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宋代经商环境的宽松及商人自身的发展,促使商业较之前代更为繁荣。

参考文献:

[1]邓广铭.邓广铭全集[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徐松.唐两京城坊考[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5.

[4]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新编醉翁谈录[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短歌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沈.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9]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李濂.汴京遗迹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2]吴松弟.辽金宋元时期・北宋东京人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3]杨小法.池飞飞.京杭大运河与漕运[J].中国地名,2002(01).

[14]蔡襄.蔡襄全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5]佚名.宋史全文[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6]许逸民.夷坚志[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注释:

[1]邓广铭:《邓广铭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6页。

[3]沈:《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7页。

[4]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020页。

[5]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316页。

[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7]李濂:《汴京遗迹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8]吴松弟:《辽金宋元时期・北宋东京人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9]杨小法、池飞飞:《京杭大运河与漕运》,载《中国地名》2002年第1期。。

[10]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1页。

[11] 蔡襄:《蔡襄全集》,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宋史全文》,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第8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变化

2010年开始,甘肃省全面推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这几年中,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市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大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各项新课程教学竞赛活动相继举行;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这一切都在为新课程教学做铺垫,为新课改高考做准备。但是这诸多的“新”变化让人应接不暇,很多人无所适从。只有透彻了解“新”在何处,才能去适应它、掌握它、驾驭它。

一、“新”教材观

1.新的编排体例和知识体系。人教版历史教材突破了以前以纵向时间线索编排课本的传统方法,在新教材中以横向时间线索重新编排。三本必修课本分别讲述了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课本内容中更是以专题形式呈现出来。这种编排方法类似于旧课程高考中第二轮专题复习,使得知识结构更加清晰。但是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的是从旧教材中走出来,除了熟知各国通史知识以外,还需要尽快适应专题教学。不过这对于带过旧高考的老师来说难度不大,对于新教师来说就需要“两个拳头出击”、“双管齐下”。

2.新的教材难易程度和教材容量。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学的内容简单了,能学习的内容减少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增加了。在人教版教材中我们发现,内容更加的精练、系统化、简单化了,是一种提纲挈领式的呈现方式。比如旧教材中介绍以及思想的篇幅差不多多半本书,但是在新教材中就只有一课,学生了解到的知识非常肤浅,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有很大的理解上的困难。而在高考中又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补充讲解很多内容,但是课时又明显不够。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需要补充的知识一定要精练、具有代表性,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新”教师

由于新课程的开展在全国各地呈现“百花齐放”、各不相同的特点,虽然我们可以从较早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宁夏、山东等地学习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可以通过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逐步探索,但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学习到的理念和方法并不完全适应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进行改变,从学习到实践,从理念到行动,从课堂到课外,让自己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模式。

1.理念的转变。以前特别佩服学校一位老教师,他在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书,从来不备课,但他的课堂总是能够吸引学生很大的兴趣,成绩也非常优秀。但是当他开始带高一后,有很大的变化。他说:“现在带高一后,感觉以前的知识用不上了,‘老本’已经不够吃了。教材是新的,学生是新的,不变不行了。”相信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不少。不管以前是名师还是新教师,在新课程中都得重新学习,旧课程教得好,在新课程中不一定就教得好。我们只有认清形势,及时进行自身理念的转变,才能跟得上新课程的步伐。

2.教法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于2012年3月23日在高一讲授了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穿越”形式让学生选择想去哪个朝代经商和不想去哪个朝代经商,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又解决了那个朝代商业发展的概况的问题。此外我提前让学生编排了历史小品剧,以两个波斯商人对话的形式展示了古代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学生极大的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也证明了及时改变教法是完全必要的、可行的。

三、“新”学生

第9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范文

管子认为,国民之本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即为民生之本、富国之本、霸王事业之本。民生之本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其实这道理十分简单,因为世界上的每个活下来的人都要天天吃、穿,食物和衣服从哪里来,不用怀疑肯定不是从天而降,唯独通过发展生产的力量才可以满足。管子的核心思想是“富国安民”,也是他为之奋斗的大目标。怎样才可以达到一种“富国安民”的形式呢?他认为发展物质生产极为重要。管子提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康。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康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还说:“无以富之,则往而不可止也。”这说明在没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是解决不了人吃、穿等问题的,也使人心不安定,国家就不能强大富有的理由。他更进一步提出:“明天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居民可使富。”此句中提到的“本事”是指生产农业发展。所以,要想国家强大必先发展农业,应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此外,管子推行要极力发展农业,同时不反对工商业的发展,并把农、工商分业,使农、工商业协调进行发展。《管子》被人们认为都是富民思想,实际上着思想是为老百姓们提供便利的条件,让劳动人们努力耕作,以至于达到丰衣足食的地步。他语重心长的劝诫人们:“今日不为,明日忘货”、“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权修》)”。在那种年代说出这种不简单的千古名言,十分有力。管子认为只要不断的生产下去,财源才能不断;只要不断的生产下去,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一天。

二、分配伦理思想是以民为主,不夺民权民财

《管子》这本书中包含了详细及其少有的经济伦理思想,在道德上,管子看到物质基础对道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到在没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社会中,国家的经济也不会有好的发展,统治者若不关心平民百姓物质基础的生活的情况下,那么社会道德就会直线恶化下去,则公民道德意识也就不在提升。正因为他看到经济对道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看到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以现在的目光看,《管子》中提到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环节伦理思想还依然存在极高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管子》时代中,由于生产力下降,社会产品匮乏,因此对产品的分配关系到了人们的生存大问题。如何才可以通过分配时人民受益,其实就是为了公平和效率的问题。管子认为,再分配中必须的公平合理,应体现在生产原料和产品上。因此,公平是需要实质公平而不是虚无的名义上的公平,在战国时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使人民得到真正的收获,必须能保证人民真正能得到土地,自愿分配土体。在《管子》中推行多劳多得、能者多得。这样使人民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去专著生产产品,提高了分配的效率,也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不夺民权民财意思是不抢夺、强占百姓们的权利和财物,反对勒索百姓的私有财务,应适当的施舍、扶济老百姓,做到不失德。此外,让社会变成一个富有人性思想的社会,不能与民争利,要顺应民心,要做利于民的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管子的思想理念,从那些优秀的文化成果中吸取精华,为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开凿出更好的捷径。

三、交换伦理思想是以市场为准价

在当时《管子》中交换伦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市场为准价意思就是说,根据市场去决定物品的交换价格。当时齐国处于地理独特的位置,没有足够的土地,所以农业生产不是很发达。同时,滨海及周围相邻国家拥有比较丰富的商业活动。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起着重大意义的还得借鉴于《管子》的市场经济伦理。我国从古至今都是被尊为农业大国,也发展农业的重视也不必多说了,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工商业的发展被我们给忽略了。相对来说在世界上我国的工业发展还处于落后阶段,而工商业的落后是造成工业现状的重大原因之一。因此,在这个社会经济比重很大成分上是工商业的当今时代,我国应在坚持发展农业不后退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到工商业上来。在《管子》中,外贸交易关键问题指的是使用手段创造商机,以至于达到最终我国发展经济的目的。在这同时也不可忽略物价,在贸易过程里,要控制和治理合理物价,保护好国家和人民利益,管子提出的观点,在如今也对越来越多的国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经济往来,对我国也起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经济也在逐步呈上升趋势。

四、消费伦理思想是以俭侈并重

对于这个涉及产品消费问题的管理,即“俭”与“侈”,管子认为要富国安民。对此问题,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基本上一致推捧俭约而反对侈靡,唯独管子不同,他则认为既不节俭,也不奢侈。他说:“俭而伤事,侈则伤货”。意思也是说:过分节俭会导致生产停滞,流通产生阻碍,对举办事业不利;过分浪费会导致财富的损耗。因此,他推广合理消费。管子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他意识到物质基础对道德起着决定性作用,具备着唯物性。但管子认为应以农民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认为天下百姓只管吃饱穿暖,就会本本分分不犯上作乱,统治者就能得到保障;处于私有制社会的制度下,剥夺阶级的财富实际上比贫穷老百姓多得多,可正因他们道德方面比不得崇高的劳动人民,道德水平需要更多的因素和条件来提高,不仅仅是物质基础就可以达到的。因此,管子不仅看到经济对道德起着决定性作用,也看到道德对经济起着反面作用,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事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一些经济活动扔富有重大的。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