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镜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医疗活动始终,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感染管理越来越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已成为医疗安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1]。我院自2005年起对临床科室定期督查,严格控制,确保了医疗安全。
1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保证医疗安全
1.1 实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科科室感染小组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1.2 制定并持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法规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并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督查,使医院感染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 重点环节加强管理,提供安全医疗环境
2.1 做好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每月、季按规范对灭菌器、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内窥镜、透析系统、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消毒效果进行生物学监测,每半年对紫外线灯强度进行监测。对不合格者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同时做到每季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2.2 落实质量规范化,按照质量标准,对感病科、口腔科、手术室、ICU、血透室、新生儿室、产房、导管室、内镜室、供应室、清洗房等重点科室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科室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检查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每月进行全面质量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深入科室,对医院感染控制执行情况、无菌技术操作监督检查,检查出问题集中反馈,当场指正,科领导记录。每月感控科对督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通过院质量考核分析会进行讲评,全院通报,结果与科室经济挂钩,当事人按规定质控扣分,院长、科主任、护士长负领导责任,按比例扣分,形成了落实医院感染制度人人有责。
2.3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依照条例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及开污梯的人员进行相关法规、技术、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实施医疗废物全程控制,从科室产生、分类、贮存、运送到处理均由专人负责;回收人员与临床科室严格填写交接记录并签字;按规定时间、专用通道、车辆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贮存处;针头等锐器置利器盒内避免职业伤害;收集容器、包装袋、运送车辆、暂存点、集中处理焚烧处均有医疗废物明显警示标识,防止个人转让、买卖、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确保医疗安全。
2.4 管理严谨,大事件反应迅速 发现临床科室有特殊传染病、感染流行趋势或某种特殊菌感染等情况反应迅速,做好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动态,采取有针对性控制方案,有效阻止传染、感染的发生;对院感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制定措施并指导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强化院感管理工作并持续改进,对问题采取追溯调查,召开现场会,问题严重者及时通报,以杜绝院感暴发流行。
2.5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等相关证明进行审核,采取定期与随时检查方式对设备科、药材科购进其索证复制备案,对存贮环境、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医疗安全。对有质量问题或改进意见认真记录,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2]。
3 协调各部门间工作,开展多样培训
3.1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面广,搞好部门间协调工作,也是保障医疗安全重要部分。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医院感染管理必须取得各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不但要在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药械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还要在临床医技科室的协同配合下,才能使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开展形式多样培训
随着医院感染新的办法出台,我院安排重点科室人员外出培训,更新知识;在院内分批对各类人员进行电教培训;利用下科室机会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交流;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将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诊断标准、手卫生规范集中印刷成册,使培训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在人人参与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培训加深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感染新规范,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环节质量,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参 考 文 献
为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和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就医者的健康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和《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市场依法执业监督检查,现就检查方案安排如下:
一、检查对象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关卫生单位。
二、检查时间
2015年4月13日——6月30日。
三、检查内容
(一)日常监督管理方面
1、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
(1)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执行情况:对医疗机构重点检查内科、儿科、检验科等科室的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菌(毒)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疫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3)疫情信息监测与分析情况;
(4)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及预检分诊工作开展情况;
(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情况;
(6)传染病收治规范情况;
(7)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2、放射卫生管理情况:
(1)《放射诊疗许可证》办理情况、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及法律法规培训情况;
(2)放射诊疗设备行质量控制和放射防护检测情况;
(3)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及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情况;
(4)辐射警示标志设置、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5)放射卫生档案建立情况;
(6)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开展情况。
3、采供血及临床用血安全方面的情况:
(1)检查采供血机构是否按照许可范围开展工作;
(2)从业人员是否依照要求取得相应资格并注册;
(3)对献血者、供血浆者的身份核实、健康征询和体检是否依照规定执行,是否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耗材;
(4)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检查人员设施配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建立相关制度,是否使用有资质的采供血机构供应的血液。
4、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专职人员及培训情况;
(2)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注射室、检验科、内镜室等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3)医疗机构消毒产品使用情况:主要检查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及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索证情况,使用的消毒产品标识标签(说明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4)消毒供应室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及管理检查情况;
(5)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情况。
5、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1)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制度及应急预案的制定;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情况;
(3)医疗废物包装物、运输、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4)暂时贮存间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5)交接登记是否规范;
(6)个人防护及培训情况。
(二)资质管理方面
1、开展诊疗活动的场所、设备不符合规范要求开展医疗执业活动的行为;
2、未按规定进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变更、校验开展医疗执业活动的行为;
3、超出核准的诊疗科目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医院科室挂牌名称是否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的科目);
4、聘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无资质人员单独执业的行为(特别是见习医护人员、影像诊断和母婴保健技术人员);
5、违反会诊有关规定的行为;
6、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擅自开展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施行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技术服务等的行为;利用B超等手段非法鉴别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
7、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放射工作人员未按时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开展放射诊疗的行为;
8、违规医疗广告的行为;
9、其它违法医疗行为。
四、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采取查阅相关资料、询问、现场检查等方式。
五、检查要求
(一)各医疗机构及相关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监督检查工作,要将其作为规范医疗市场管理,提升卫生系统形象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安排,认真对待。
(二)对监督检查中发现不良行为的医疗机构,将严格按照《江苏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记录相应不良执业行为分数;对需要整改的医疗机构,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报告及时交由市卫生监督所。如发现医疗机构有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违规医疗广告、违规使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等情形,将按相应法律法规予以立案查处。
附件:医疗机构检查日程安排表
【关键词】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策
多年来,随着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工作中突出问题,越多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能否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在这种新形势下,感染管理科工作内容再也不象以前只去病房看看病历、院感病例收集、采采样、看一看消毒隔离等。这样已适应不了医院发展需要。为此,笔者密切关注所在医院感染隐患同时,走访了多所二三级医院后,发现好多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医院布局流程不合理、老化、手卫生执行力差、硬件改建推后,在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现就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领导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意识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医院院长是无暇顾及院感,说白了,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视其可有可无,普遍注重经济效益,认为医疗质量与感染管理无关,院感科多数都一个人,多数都是护士任职,有时还兼职,面对那么多床位患者,监督管理工作很难开展,未能履行其职责,虽然绝大多数医院都成立了院感科,领导目的只是在迎接上级检查时能派上用场,所以院感科本身就是摆设。感染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1.2 医院感染管理投入不足 部分重点科室未按国家卫生部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布局流程,如手术室、内镜室、供应室……布局流程不合理,硬件投入少。再加病房床位少,患者多,只能在病房及走廊内加床,陪护及探视人员相对较多。环境卫生差,人员不足工作忙碌。另外洗手设施离实际操作距离远,从而导致洗手依从性差,从而也就增加了接触传播的机会,同时给消毒隔离带来困难,这些都是院感的隐患。
1.3 管理不规范 一次性耗材未经院感科审核 基层医院大部分没有对供应商一次性耗材的资质进行评估,进货三证不全,有的已用在患者身上,相关证件还未到,他们不了解三证的含义,对索要三证的意义不明确。基层医院院感科普遍是检查三证,而不是审核三证。 好多二级医院未按病种收治,甚至有的医院分病房收治都没有达到,将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放在一起。部分科室考虑到成本核算,空调开放时,科室门窗不准打开,医疗废物管理混乱。
1.4 使用不规范 在化学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对化学消毒剂浓度及配置方法不熟悉,对使用中有效浓度监测不重视,缺乏记录,使用中含氯消毒剂及碘伏、酒精未加盖或加盖不严,也无开启日期,湿化瓶及各种管道消毒未完全浸入水中。对一些高危穿刺、换药操作等存在不规范。另外一次性无菌物品在无菌柜中混放,同时部分科室一次性手套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器重复用于静脉输液加药,一次性锐气盒重复使用。供应室清洗器械不彻底等。
1.5 缺乏慎独精神 护士为多例患者治疗时没有实施标准预防,医生检查患者后开注纸质医嘱前不执行手卫生而导致间接污染,纸质化验单、取药处方在院内传送,对血源性感染、锐气伤风险意识淡漠,感染及锐气伤处理不规范。部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怕麻烦而不实施正确防护,不遵守操作规程及仪器使用范围,及易造成职业暴露伤与感染。患者多,只能在病房及走廊内加床,陪护及探视人员相对较多。很大一部分人观点不是迫于形势的要求,而是应负上级的检查而不得不做,抱着还个愿,就了事的态度。
1.6 患者因素 患者抵抗力低,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继发感染及滥用抗菌药物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
2 措施
2.1 开发领导 合理的布局、流程设计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前提,希望上级部门多来检查,院感科借助检查东风,开发领导,建议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要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综合质量考核,引起相关科室负责人重视。要加大资金投入,扩建和改建重点科室流程、布局,添加设施,使医院布局、流程能适应新形势下感染管理的要求。
2.2 做好预防感染管理工作 院感工作靠预防,如按新的规范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用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成本费用的确是很高的,现在用于感染控制的支出费用也越来越多,硬件需要投入,如:消毒剂、洗手液、灭菌、隔离技术、感应式水龙头、清洁工等等,为了不违反医疗资源分配的平衡原则,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给感控适当收取成本费,院领导也不会以支出太大对有些硬件改建推后,尤其基层院领导也就没有理由再不落实感染管理相关工作。如果能实现,对基层医院院感防控肯定会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基层医院院感人工作就有动力。院感科人再也感受不到向领导申请报告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2.3 加强自身学习与全员培训 院感工作要想得到相关科室的支持与配合,我认为院感人要自己必须谦虚、放下身段,真正能给临床科室解决一些问题,真正能给临床工作带来益处。组织全院人员进行预防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督点科室感染预防控制,指导职业暴露的防护,并组织全院人员进行预防感染知识考试。制定科室监控小组活动计划,与他们一起学习,达到双赢的目的。
2.4 发挥各临床科室的感染质控小组的作用 要想把院感日常工作落实主要靠的是科室院感小组的成员督查,院感科要定期召开感染小组的会议,明确他们工作职责,制定科内学习计划,请院感监控小组工作开展得好的科室,多交流,以通报/鼓励/奖励等形式开展工作,院周会上表扬等等。推荐感控小组的人外出参加学习。要给他们授权,让他们有一定权力,同时承担一些职责,比如,抽他们和你一起去质量控制检查,他们由于承担了这个工作在科室内要少承担一些医疗护理工作等等。另外,现在的人都很实惠的,光干工作没有表示,哪来的动力。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为了调动各自的积极性,为他们每年申请一点补贴,与科主任护士长交流,科室相应也给一点补贴,这样相对就好开展工作了。
2.5 重视院感文化建设 院感文化就是“慎独文化“—所谓“慎独”当前通行的解释是指在工作中,在自我状态下,在无他人监督和相伴的情况下,独自、认真、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就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自愿的按规程,按规范执行的慎独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贯穿于平时工作中,如手卫生、无菌操作、团队精神等无不体现慎独之境,从而使医院感染控制成为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和习惯,真正体现对患者一种最大的关爱。
综上所述,要搞好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必须从基层医院现状出发[2]。医院感染隐患才能消除。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