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构音不清楚教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得,人格的健全乃至整个心理结构的发展都有着决定的意义,发展幼儿语言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启发幼儿的求知欲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为以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语言 发展 轻松 讲述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工具,又是学习的对象。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作为一线的教师,发现幼儿在语言方面不足之处表现在与同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不完整等。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在各项游戏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让幼儿在轻松、充满鼓励的游戏气氛中敢说。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身或幼儿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不明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空间,积极鼓励幼儿与人交谈,大胆地说明理由,不断丰富他们与人交流的经验,在愉快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如游戏活动时,给予幼儿充分交际的机会,在游戏之前请幼儿自己谈玩的规则,在各抒已见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要求,然后再请幼儿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所喜欢游戏,当矛盾出现时,不要一语定案,而是鼓励这几名幼儿自己去讨论协调关系。幼儿们在进入角区后,只有感受宽松自由,在活动中他们才会有话敢说。幼儿语言发展能力有快慢,我们都是抱着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来增强幼儿的信心。尤其对于少言寡语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和他们交流,给予关心和帮助,加强个别指导。灵活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让幼儿在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学说。幼儿许多时候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但由于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的发展,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幼儿当众表达没有把握,容易表现出胆小、羞怯的心态,有的更是不爱回答。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伴随着游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教师们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二、在快乐的阅读中培养幼儿讲述能力
睡前讲故事,学会续编故事。睡前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是最温馨的事了。促进语言发展最好的方法是每天给孩子朗读一些睡前故事,孩子在睡觉前听过的一些句子,会如同儿歌一样被孩子整句记住。孩子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享受,而且受到了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运用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人物的看法。借助故事中所描述的情境,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模仿、练习的机会,如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声响等。故事讲到某一关键处,中断讲述,启发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出以后的情节。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巧用图书角,让幼儿自由讲述。
图书角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幼儿经常会主动去图书角看自己喜爱的书籍,由于幼儿的模仿性强,往往喜欢看与别人相同的书,这时就会有可能发生争夺现象,此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想办法与人商量,如我看看你的好吗?或咱们一起看好吗?再或者你看完了给我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在看图讲述中让幼儿成为讲述的主人,“看图讲述”是以图片作为凭据,借物讲述的一个活动,因为这图片记录的都是一瞬间的事物,迫使孩子要联想,图片事物发生之前之后,图片之内之外的情节,更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知、理解和讲述图片的内容。幼儿通过对图片观察、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词汇,组成句子进行连续讲述或编成小故事,这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意义。
三、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主要的途径。在同伴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及病句。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因此我总是“不经意”地倾听幼儿的谈话,并及时表扬说出好听的词的幼儿,纠正错误发音或出现病句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明确什么是应该学、什么是不应该学,从而更好的发挥同伴之间交流的作用。
贝贝三岁了,不太爱理人,很少用眼睛看别人,也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只愿意独自一人在家跑来跑去、转圈圈或看电视广告;有时一人歪着头、斜着眼,不知在看什么东西,甚至无缘无故的大笑起来。
妈妈带他到同事家,一到门口贝贝就哭闹着不肯进去,怎么哄都不行。更让妈妈纳闷的是,贝贝似乎听不懂话,3岁了,问他鼻子、眼睛在哪都不会指,叫他的名字也从不应答,但是隔壁房间电视如果放他喜欢的广告,哪怕声音很小,他也会立刻冲过去看,有时还跟着念广告词。
长这么大,贝贝从来没有主动叫过爸爸、妈妈,也不会说他要什么,每次有需要就拉妈妈的手去帮他拿,速度稍慢了,贝贝就会急得跺脚、尖叫,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
专家分析
其实贝贝是一名典型的孤独症患儿,什么原因导致孤独症目前还不清楚,所以也没有特效药物或方法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进行特殊训练。如孩子具备下列多数表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千万不要等待,以免耽误孩子的最佳训练时间。
1、与同龄儿比,说话明显延迟,尤其不能理解他人说的话。
2、叫他名字无反应。
3、明显多动,很难有片刻安静。
4、不能接受简单指令,如“把杯子给奶奶”,“灯在哪”。
5、不会用手指物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6、不知危险。
7、喜欢旋转物体,如喜看转动的电扇,玩小汽车轮子。
8、对周围漠不关心,尤其不关心周围人和事,只专注于他喜欢的物品。
9、父母离开,他不追逐,父母回来,他也没有高兴的表现。
10、不与小朋友玩,喜欢一人独处。
11、兴趣单调,如只喜欢汽车,拒绝其他玩具。
12、与人无目光注视或短暂目光注视,甚至回避他人目光。
13、不喜欢被人拥抱。
14、拒绝学习新的东西,如不愿到新的环境、拒绝新食品。
15、无故发笑。
背景早知道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障碍,又称婴儿孤独症。其病因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现在的研究认为,孤独症并不是缺乏温暖的教养环境所造成的,而是遗传基因、脑部疾病或创伤及其他生理原因造成的。儿童孤独症的治疗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有三个原则:
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
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
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
关键词 儿童安全;虐童;刑法入罪;法律
中图分类号 D920.5
文献标识码 A
儿童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年龄及心理状态的群体,他们所有的一切还处于萌芽状态,其健康的成长,是稳定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祖国未来经济、文化、环境建设良好发展的必要因素。幼时的心理疾病与阴影很有可能会导致成未来的分子,具有严重潜在的社会危害性。忽视儿童安全问题只会让人享受一时的宁静,而后的暴风雨会导致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一、目前我国对于“虐童”行为的处理方式
2012年10月,浙江温岭幼儿园一名女教师的700多张虐童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照片中“揪耳朵”“胶粘嘴”“头倒垃圾”等残暴行为不禁让我们震惊:原来这些孩子们过得竟这般不堪。女教师颜艳红将“保护儿童”这一话题推到广大社会舆论面前,人民群众对此行为的谴责声连绵不绝。在此之后,虐童事件频频曝光,新闻媒体对保护儿童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2012年10月山西太原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女教师一小时狂扇女童70余耳光;同月湖北武汉女教师因小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而将其脸部猛撞墙壁数次,此教师还曾获校优秀教师荣誉;2013年5月贵州金沙县杨世海以“开水烫头”“鱼线缝嘴”等残暴手段虐待其女儿;同月海南万宁某小学校长被爆携六名开房。
而对此事件的处理结果也不尽人意:浙江温岭幼儿园涉事女教师颜艳红仅被行政拘留15天,五名家长要求经济赔偿未果,另一名参与拍照的女教师童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处罚;山西太原案件的涉事女教师仅被行政拘留15天;贵州金沙县杨世海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而其湖北武汉涉事女教师以及汉南万宁小学
校长等相关涉事人均因“无法可依”“证据不足”等原因逃脱法律的制裁。
可见,虐童行为在我国已不为罕见,对于“虐童”行为的处理方式也不能为受虐儿童的家长们所接受,一片斥责声音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针对“虐童”行为的处理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虐童罪”一项,只有虐待罪,而虐待罪的犯罪对象是家庭成员。因此,对于上述行为,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定罪量刑,多定为寻衅滋事罪或故意伤害罪等。然而以寻衅滋事罪刑拘又稍有牵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只有第293条寻衅滋事罪规定的四种情节之一的“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符合上述人员的行为特征,但寻衅滋事罪的一个必要客观条件是其行为达到扰乱社会秩序的效果。倘若以“故意伤害罪”量刑,其客体要件的衡量必然导致放宽虐待行为的尺度,即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轻微的殴打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关于儿童的法律法规倡导性规定过多,导致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第四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该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 ,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这些禁止性规定司法实践程序操作中十分苍白无力,同时也使法律对社会、对群众的警示惩戒作用发挥不到极致。
(三)现今教师水平普遍偏低,各教育机构对幼师道德修养、师资水平的考核不予重视
大多学校都关注教师的“硬件”条件而忽略了其职业修养。九年义务教育中并不涵盖幼儿阶段,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以盈利为目的的私办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忽视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不加培训就上岗,甚至有的私办幼儿园的教师没有《教师从业资格证》,幼儿园也敢予以聘用。这些不能良好管理情绪的教师们对学生乱发脾气,暴打施虐。
(四)我国对法律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到位
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下“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打式”教育理念深入人们的脑髓,老师们大多以此方法管教学生,甚至有些家长也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往往有时候掌握不好尺度就是典型的虐待案例。如文章上述提到的杨世海,其殴打女儿的原因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只知道打。”网络调查显示:1 / 3的少年不知道自己在犯罪,1 / 4的家长不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1]成年人不清楚法律的底线是什么,少年们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抛开道德,法制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人们不知道什么应该做,如何做,什么不应该做。
【关键词】现象描述分析学;学前教育;研究案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4-0006-05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人们不断探索着新的研究态度、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不可否认,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对于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十几年来国外学前教育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又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其中现象描述分析学(phenomenography)对于欧洲、澳大利亚以及北美的学前教育研究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现象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关注。
一、现象描述分析学的含义
现象描述分析学以人们对现象的描述作为分析的对象。它是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弗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及其研究小组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论(research methodology),〔1〕研究方法论也有文献称之为研究模式(research model)、研究取向(research approach)和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
现象描述分析学最早被用于研究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其操作程序是,研究者收集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描述,分析这些描述并归纳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看法,然后将大量学习者的看法加以分类和概括,从中得出各种具有本质差异的学习观念。〔2〕由此可见,现象描述分析学对学习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与学习是不可分割的,研究者不能抛开学习者通过外部观察的方式研究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研究者必须让学习者“发声”,必须倾听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描述,认真对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完整的学习经历,这是研究学习的基本出发点。那么,在分析学习者个体的描述,揭示学习者个体的独特学习经历之后,研究者为什么还要继续概括出描述的类型、观念的类型呢?这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理论前提有关。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理论前提是,人们感知、经历和理解周围世界中各种现象的方式是有限的,这些方式具有本质的差异,被称为“描述的类型”(categories of description),它代表人们在经历现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conception),而观念是人们对于某一现象的本质所形成的看法和思维框架。现象描述分析学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们对某一现象的描述,归纳出描述的类型,并进一步找出具有本质差异的不同观念,从而研究该现象和经历该现象的人。由此可见,现象描述分析学试图既揭示人们在感知、经历和理解某一现象时独特的方面,又总结出一些有限的感知、经历和理解的方式。
沿着这一研究思路,现象描述分析学形成了自身的一套研究步骤,主要包括个别访谈、转录、编码和分析。在个别访谈时,研究者一般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尽可能使用开放性问题,然后研究者逐字逐句地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字稿,转录完成后先请访谈者核对,再请被访谈者核对,以便被访谈者有机会就某些内容进行澄清,以及要求对某些敏感的内容有所保留。〔3〕研究者不能在研究一开始或者在分析之前就根据文献资料确定描述的类型,而必须根据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归纳出描述的类型。这是现象描述分析学富有特色的地方。现象描述分析学具有定性研究的若干特征,因此它在方法论的大家族中被众多研究者一致地归为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在阅读有关文献时,人们很容易混淆“phenomenography”和“phenomenology”两个词,前者被译为“现象描述分析学”,后者被译为“现象学”。应该说,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研究态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程序。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曾坦言:“我希望能向大家展示一种探讨方法论问题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从传统的或者技术的角度而言似乎毫无章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命题就是,几乎所有对人文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人都能从基于方法论维度的探究中获益。”〔4〕与现象学不同,现象描述分析学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研究方法论。另一方面,现象学的研究从第一层次的视角(first order perspective)出发将目光直接投向客观世界,站在研究者的立场对世界进行描述;而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则从第二层次的视角(second order perspective)出发将目光投向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试图找出人们经历某一现象的具有本质差异的不同途径,研究者并不直接面对客观世界本身。
二、现象描述分析学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现象描述分析学源于教育研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医学研究(特别是护理学研究),相关的研究资料非常丰富。尽管现象描述分析学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其程度远不及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征有关,前者涉及年长儿童和成人,后者涉及年幼儿童。在访谈时,与年幼儿童相比,年长儿童和成人更能运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看法。因此,现象描述分析学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富有特色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访谈环节。为此,研究者已在不断探索符合年幼儿童身心特点的访谈方法,具体体现在下面的研究案例中。
在一项名为“父母、儿童和教师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看法”的大型调查研究中,英国学者波林・埃文斯(Pauline Evans)和玛丽・富勒(Mary Fuller)发现,目前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谈及成人对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中经历的看法,但是很少有资料涉及儿童自己对学前教育机构中经历的看法。因此,两位研究者围绕儿童对学前教育经历的感知作了系统研究,并将这一研究作为大型调查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这一研究模式,首先进行目的性抽样,抽选出三个幼儿班,这三个班幼儿的年龄均在4岁到4岁零8个月之间,三个班在建筑物、活动场地、设备、教学风格、对家长的开放程度、教师的专业背景等方面各具特色,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研究信息。
在研究开始前,研究者要取得幼儿家长的许可;在访谈前,研究者还要告诉每个幼儿他们的声音会被录音。为了吸引班中更多的幼儿自愿参加访谈,并且使幼儿在访谈时感到轻松愉快,访谈在幼儿熟悉的环境中采用角色游戏的方式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准备两部按键电话作为访谈媒介,一部电话供访谈者使用,另一部电话供幼儿使用,在两部电话的话筒内装上小麦克风,并将小麦克风连接到录音机上。访谈提纲上只有三个问题:(1)上幼儿班的原因(why);(2)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likes);(3)不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dislikes)。最后,三个幼儿班共有60名幼儿自愿参加了访谈。在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字资料,然后输入NUD.IST,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显示,关于“上幼儿园班的原因”可归纳出七种描述类型,分别是:(1)家庭――儿童来上幼儿班是由于家庭的原因,例如妈妈要出去工作。(2)顺从――因为他们不得不来上幼儿班。(3)自我满足――因为喜欢幼儿班。(4)玩游戏――儿童上幼儿班能玩游戏。(5)实践――儿童上幼儿班可以参加绘画、泥塑这样的活动。(6)教育――儿童上幼儿班可以学东西。(7)不知道――儿童不知道为什么上幼儿班。
关于“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可归纳出五种描述类型,分别是:(1)象征活动――包括想象/假想游戏,例如社会戏剧或者玩玩具。(2)非结构性建构活动――使用油泥、颜料、水、沙、蜡笔等材料开展充分的感知―运动活动。(3)结构性建构活动――操作砖块、积木、拼图的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建构活动。(4)大肌肉活动――如平衡、攀爬、弹跳、骑脚踏车等活动。(5)读写/数数和计算活动――涉及数字/字母游戏、看书、前书写技能的活动。
关于“不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可归纳出五种描述类型,分别是:(1)活动――有的儿童谈到他们不喜欢参加的各种活动,比如娃娃家中的社会戏剧游戏、操作智力玩具、玩小玩具(有的女孩提到了玩具小汽车)。(2)攻击――不喜欢其他儿童对自己进行身体上的攻击。(3)惩罚――不喜欢被教师惩罚。(4)不舒服――不喜欢感到不舒服,比如坐在硬硬的椅子上,没有穿外套、喝牛奶就到户外去。(5)满意――没有什么不喜欢的。
从上面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象描述分析学为系统研究幼儿对学前教育机构中经历的感知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框架。此外,也有研究者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了儿童学习观念的发展过程。他们对300名3~8岁儿童进行个别访谈,结果发现,儿童的学习观念可以从“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关于“学习什么”,儿童似乎经历了从学习去做(learning to do)到学习去了解(learning to know)再到学习去理解(learning to understand)的发展过程。关于“怎样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分不清楚做与学习去做、了解与学习去了解、理解与学习去理解之间的差异,过渡到能够区分清楚。在此基础上,儿童意识到,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经验包含三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即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感知中学(learning by perceiving)和思考中学(learning by thinking)。④该研究从儿童的视角探索学前教育情境中儿童的学习观念,对于在教育中创造条件增进儿童对其自身学习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者还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对儿童如何理解某一领域的具体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例如,研究者对93名6岁瑞典幼儿、30名6岁中国幼儿和30名6岁日本幼儿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爱心树》的理解。研究发现,三国幼儿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具有深刻的文化烙印。
上面三则研究案例的共同点在于,研究者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对幼儿的描述进行分析,即从幼儿的视角归纳幼儿的感知、观念和理解。值得关注的是,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人们对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运用并不局限在幼儿身上,还用于教师和幼儿的对比研究以及教师与家长的研究。例如,有的研究者对12名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入学准备的看法,并请他们比较自己的工作与小学教师的工作,另外又对25名儿童作了访谈,了解他们刚入学时的经历,请他们说一说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的不同,以归纳和比较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对幼小衔接问题的看法。〔5〕另有研究者对20名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作了访谈,了解他们对童年时期游戏的记忆和对今天儿童游戏的看法。〔6〕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提出者弗伦斯・马顿在为《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撰写“phenomenography”(现象描述分析学)词条时,总结了人们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进行研究的三种情况。〔7〕第一,研究学习经验(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早期的许多研究强调对学习行动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对学习经历、内容理解和内容记忆的描述,研究者发现有些学生能够透彻地讲出课文内容,关注并且努力理解课文内容,他们学习的方式属于深层学习方式(deep approach),有些学生只是试图将课文内容搬到脑子里,并重新回忆出来,他们学习的方式属于浅层学习方式(surface approach);深层学习方式与较高层次的学习结果密切相关(例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而浅层学习方式与较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密切相关(例如,对课文内容的肤浅理解)。后期的许多研究则集中于考察学习行动、问题解决的经历,以及对学习现象的理解。第二,研究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方式。这些研究集中于找出学生在理解具体学科领域的某些核心现象、概念和原理时存在的重要差异,以促进学生具体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例如,研究学生对物理学中“声音”的理解。第三,描述人们对周围世界所持的观念。这体现了研究者所具有的超越教育情境的、纯粹的对于“知识的兴趣”,通过描述人们经历和理解的不同方式,概括出我们眼中的世界的各种特征,也就是集体心理的各种特征。回顾上述几个研究案例,显而易见,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人们对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运用也表现出以上三种倾向,这也反映了方法论本身与研究问题的适切性。不可否认,现象描述分析学已经为学前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我们期待着这一方法论开启更多新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IMOILAR. Phenomenography: Awaytodo qualitative research〔EB/OL〕.〔2007-03-22〕.ncbi.nlm.nih.gov.
〔2〕高凌飚.现象描述分析学与学习观、教学观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97-104.
〔3〕CHRISTINE BRUCE, CAMILLE MCMAHON, IAN STOODLEY. Phenomenographic researchchecklist〔EB/OL〕.〔2007-03-22〕.sky.fit.qut.edu.au.
〔4〕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4.
〔5〕INGRID PRAMLING,PIA WILLIAMS-GRANELD. Starting compulsory school:Pre-school teachers’ conceptionsandchildren’sexperience〔EB/OL〕.〔2007-03-22〕.ped.gu.se.
[关键词]汉字教学;书写规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120-02
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文字,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管信息技术如何日新月异,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汉字特殊的表意功能和独有的审美价值,尤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汉字教学。但就目前中、小学学生书写、使用汉字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书写汉字笔画不清楚、结构不匀称、写字姿势不端正、执笔方法不得当、笔顺规则不规范等问题。
纵观汉字书写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不难发现,古往今来汉字书写教育的结果同人们为此所付出的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及费用极不相称,效率的低下令人震惊。很多人写不好汉字,就是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写不好汉字的现象,更不要说进行书法艺术创作了。这一现状充分说明,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汉字教学还存在问题。这将不利于学生准确的表达和文字的规范使用,有悖于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宗旨。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认为主要在于语文教师。
古人教书很重视汉字的书写。自蒙童开始就描红,先生往往进行严格的写字训练,为此不惜运用戒尺打、罚跪站等体罚手段。现代语文的汉字教学,在长期实践中借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辅之以不断更新的高科技手段,如动画课件等,在思想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较之古人不知要先进多少倍。若认真推广,进一步研究改革,搞好汉字教学亦非难事。然而,仍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对于学生写字、用字的教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照搬传统模式。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汉字书写上往往将传统的软笔学书方式照搬到硬笔的学习上,给学书者造成了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导。更有甚者,有个别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书写潦草、用字随意,致使学生随心所欲地写字、用字,陈陈相因又习以为常,将来更正也难以奏效。如此一来,不仅教学效果不佳,浪费了师生的精力,而且造成了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和教学两方面着手。对教师而言,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汉字教学的重要意义,摒弃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切实重视汉字教学,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随意性。这是搞好汉字教学的保证。其次要加强交流,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研究运用最佳方法施教。这是搞好汉字教学的关键。再次,要进一步努力自修,提高自身准确运用汉字的能力,练好基本功,写一手好钢笔字、黑板字、毛笔字,给学生做好示范。这是搞好汉字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方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不论使用铅笔、钢笔还是毛笔写汉字,都要姿势端正、执笔准确。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起步教学。如果忽略这一点,看似无伤大雅,实则是确定写字基调、显示写字风格、能否写出一手漂亮字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若是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就会贻误终身。
其次,要经常对学生强调“清楚”、“匀称”、“整洁”的具体要求。所谓“清楚”,就是把字写得笔画分明。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都有一定的形状,写出一个字,“点点如刀桃,横横如刀”。哪里起笔、哪里折笔、哪里收笔,都要写得笔画分明。形体相似的字形更要辨别清楚,笔画多一点或是少一提都是错别字。有些形近字还可以辅以口诀教学,如“己开已半巳相连,言辩瓜瓣丝绳辫。点戌横戎戊中空,末横上长未则短”等。所谓“匀称”,就是把字的部位安排均衡,大小比例适当,疏密适度。汉字以正方形为规范,叫方块字。要区分好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写法。独体字是由笔画组成,书写时要注意重心居中,笔力稳健、笔画匀称,保持它应有的独立性。合体字是由偏旁组成,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疏密与各部分大小、宽窄等比例,上贵云浮天盖,下贵地载安稳;宽则如振翅,窄则如屈指……总之,结构安排要成为一个匀称协调的整体。在这方面古人书写毛笔字的许多教导可以充分借鉴运用。写好了正楷字,练好了基本功,也就为写好行书打好基础。所谓“整洁”,就是作业书写整篇字要整齐,纸面要清洁。这是汉字教学的要求,也是审美教育的需要。
第三,充分运用优秀的教学成果进行教学。如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国均提出的“字理识字法”。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揭示和解析字理,使学生牢固建立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其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字理识字教学法能使枯燥的印刷符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图画,增强了识字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字义,辨清字形,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也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再如江苏南京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分散识字法”。该方法注重汉字的音、义联系,其主要特征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它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感知、理解和掌握。该教学方法基本做法是先教汉语拼音,同时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可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运用分散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依照汉字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课文边识字;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而学;先学字词后读课文;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这种识字方法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此外,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也是分散识字的主张和实施要点。分散识字因为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整段、整句的具体语境中理解每个字,这样教学字词,不仅切合实际,也便于发挥知识迁移作用,使学生活学、活用。充分结合实际内化吸收并创新运用先进的教学成果,可以大大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第四,确立形声字是汉字教学主要内容的观点。形声字的形旁能够解释一部分意义,为汉字记忆提供帮助。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有2522个形声字,有167个义符,汉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很强。形声字的字形与字义存在很强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汉字字形与意义的关系,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记忆,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对汉字的教学有很大帮助。虽然有些汉字已经演变得不太明显了,但是从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明显。如有“忄”的汉字都和心理活动有关,如情、愉、忆、快;带“扌”旁的汉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如打、扫、扮、扶;水和三点水(氵)与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浮、漂、游、泳;走和走之旁(辶)表示走跑,如逃、迎、远、近、赶等。形声字的声旁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字形与读音的关系,为汉字认读提供帮助。有的形声字的声旁和汉字的声、韵、调完全相同,如“理”;有的形声字声旁的声、韵相同,只有调值不同,如“据”;还有一些声旁的韵母和汉字的相同,如“虹”。心理学研究表明,汉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汉字的识别影响非常大,如果形符能够直接表意,声符能够直接表声,汉字的识别速度就会很快,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了解了字形与意义以及声音的关系,对汉字的识记速度会大大提高,能够加强记忆,认读汉字的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因此汉字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声旁和形旁在汉字中的作用,并利用形旁或声旁进行记忆。
问卷调查 幼儿家长 学前英语教育
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懂外语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青睐,也因此掀起了中国外语学习的热潮。在中国,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起始年龄越来越小,英语教育低龄化、幼儿化的倾向日益凸显,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幼儿外语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都开设有幼儿英语课程,然而各个幼儿园的外语教育却呈现五花八门、各自为政,良莠不分的状况。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幼儿园等学前机构的重视程度,但重心放在了投资、扩容增量和安全卫生方面,至于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尤其是对幼儿英语教育的政策层面指导和有效监管却十分欠缺。因此,本研究针对当前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拟展开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期对今后学前幼儿英语教育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二、研究对象、目的和拟解决问题1、研究对象 该研究选择西安市城区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集体主办、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所属、民办幼儿园等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以这些幼儿园及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在园幼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参与该项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研究的幼儿家长共120名,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为了最大程度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参与调查的对象尽可能多样化,代表不同群体的观点和意见。2、研究目的和拟解决问题 该项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西安市学前英语教育的现状,具体包括:1)目前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以及幼儿英语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设备。2)幼儿英语教育内容、教学学时、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3)幼儿英语教育选用的教材、完成情况、教材适合度等。4)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教师的评价。5)学前英语教育和后期英语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认知、情感、能力发展的相关性及相关度调查研究,包括:学前英语教育对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学前英语教育对听、说、读、写、译不同技能的影响;学前英语教育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用方面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度差异性);学前英语教育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情感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影响。6)调查和访谈幼儿家长,了解他们对幼儿英语教育的期望和要求,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材、教学环境的意见和建议。3、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其中西安市学前英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由幼儿和家长基本信息、家长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和家长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建议四部分组成。访谈和座谈提纲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幼儿英语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教材选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心得感悟等,第二部分为幼儿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第三部分为对学前英语教育的评价及建议。
三、结果分析和讨论1、基本信息本次回收幼儿园家长有效问卷共计93份,其中有托班幼儿家长27名,小班家长18名,中班家长24名,大班家长24名。调查中,较高水平者指全面系统学习过英语,具备日常生活英语会话基本技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幼儿家长。一般水平指掌握一些基本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和较为简单的英语会话能力的幼儿家长。较低水平指英语刚刚入门的幼儿家长。零水平指不懂英语或几乎不懂英语的家长。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家长英语水平为一般,占受访家长的48.4%,参见表1。对于幼儿园所选用的幼儿英语教材,69名(74.2%)家长反映教材适中,适合幼儿学习;24名(25.8%)家长反映幼儿园英语教材较易。无家长认为目前幼儿园英语教材难度大。家长们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幼儿园英语教材应该浅显易懂,活泼有趣,图文并茂,贴近幼儿生活。作为幼儿园英语教材,教材必须正规、权威,语言尽可能简单化、口语化和生活化;教材中应该加入动画、卡通元素,每种教材中要有配套的音频、视频光盘,做到幼儿英语教材视听说结合。部分家长反映幼儿英语教材不够灵活,不适合幼儿年龄特征,不适合英语初学者。在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评价中,24人(25.8%)认为孩子所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师优秀,45人(48.4%)认为孩子所在幼儿园英语教师水平一般,还有24人(25.8%)评价孩子所在幼儿园英语教师较差。他们认为幼儿园英语老师应该多一些耐心和爱心,授课方式要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幼儿园英语教师语音语调要标准地道,口语流利,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英语老师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尽可能采用游戏、儿歌、舞蹈、儿童剧的形式让孩子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学中要注重和孩子的互动交流,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感。大多数家长反映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口语不够规范,语音语调不够标准,亟需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在对幼儿园开设英语的必要性调查中,90.3%(84人)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有必要开设英语课程,还有9.7%(9人)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幼儿园是否应该开设英语课。有9人(9.7%)认为孩子从一出生就应开始相应的英语教学;60人(64.5%)认为在孩子的母语口语基本掌握后再开始英语教学;15人(16.1%)认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英语教学;3人(3.2%)认为从小学三年级始进行英语教学;6人(6.5%)表示自己不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对孩子进行英语教学。对于幼儿园双语教学的调查中,66人赞成在幼儿园实施双语教学,占被调查者的71%;15人对幼儿园搞双语教学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占16.1%;12人表示自己没有考虑过幼儿园双语教学这个问题,占12.9%。绝大部分家长(66人)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占到受访家长的71%;36人(38.7%)认为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学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还有9名家长(9.7%)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有6名家长(6.5%)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纯粹是幼儿园创收的需要。2、教学信息关于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目标,21名(22.6%)家长认为幼儿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42名(45.2%)家长认为是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6名(6.5%)家长认为幼儿英语教学旨在引导孩子掌握少量的单词、句子及基本语法;45名家长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8.4%%。56%的家长认为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多项的,而不是单一的。本次调查中,38.7%(36人)的家长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效果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评价,38.7%(36人)的家长则认为幼儿英语教学效果应该由教师来评价,还有32.3%(30人)的家长认为应该由幼儿家长评价,只有6.5%(6人)的家长认为幼儿英语教学效果由幼儿园园长来评价。绝大多数家长(66人)认为幼儿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幼儿是否对英语感兴趣’,占被调查人数的71%;只有3.2%(3人)的家长认为孩子会写多少英语单词是幼儿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详见表2。关于幼儿学习英语的原因调查结果参见表3,其中认为孩子英语学习越早效果越好的人数最多(42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5.2%。对于家长是否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64.5%(60人)的家长表示‘是’,22.6%(21人)的家长表示‘否’,还有12.9%(12人)的家长表示自己会请家教来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有42名家长表示自己辅导孩子学习英语不存在什么困难,占被调查家长的45.2%;有51名家长表示自己辅导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占54.8%。这些困难具体表现在:家长发音不标准,口语交流能力差,语言表达不地道,无法和孩子用英语交流等。当然有部分家长因为自己英语水平不高,缺乏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辅导孩子存在诸多困难。受访家长中,18人表示自己的孩子‘在校内参加英语培训’,占被调查人数的19.4%;33人表示自己的孩子‘在校外参加英语培训’,占35.5%。家长们表示孩子参加课外英语培训的平均时间为2.8小时/周;还有24人(25.8%)表示他们‘目前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英语课外培训,但准备参加’;18人(19.4%)表示他们‘目前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课外英语培训班,而且今后也不打算参加’。参加了课外英语培训的家长中,有36人认为自己孩子‘参加课外英语培训有一定收获,但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占被调查家长的38.7%;27名(29.0%)家长表示自己‘说不清孩子参加课外英语培训是否有收获’;只有24人表示孩子‘参加课外英语培训收获很大’,占25.8%;另外还有6名(6.5%)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参加课外英语培训基本没有什么收获’。受访家长中,赞成由纯外教教学的家长占到被调查家长的29.0%(27人),只有6.5%(6人)的家长认为应该由中国老师进行幼儿园英语教学,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应该采取外教教学和中国老师教学二者结合的方式为最佳,占到被调查家长的64.5%(60人次)。对于幼儿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位,认为幼儿英语教学应该定位于‘提高孩子兴趣’和‘培养孩子双语能力’的家长所占比例最高,均为61.3%(57人次),参见表4。受访家长中,90.3%(84人次)的家长认为幼儿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孩子对英语产生兴趣’,其次为‘听说最简单句型’,占48.4%(45人次),其余各项参见表5。对于幼儿英语教学的内容,60人(64.5%)认为以语音语调为主,48人(51.6%)认为以词汇为主,其余依次为句子(41.9%)、字母(35.5%)和其他(6.5%),参见表6。在对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调查中,大部分家长倾向于幼儿园英语教学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分别为75人(80.6%)和84人(90.3%),这和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是一致的,详见表7。受访家长中,85%的家长赞成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学时为1学时/天,3-5学时/周。对于教学进度安排,35.5%(33人)的家长认为以1L(Lesson)/天为宜,22.6%(21人)家长认为以1L/周为宜,25.8%(24人)认为以2L/周为宜,另有15人(16.1%)选择英语教学进度为‘其他’。有77.4%(72人)的家长赞成幼儿园英语教学安排在上午;22.6%(21人)的家长赞成安排在下午;还有9.7%(9人)认为幼儿英语教学应该安排在其他时段。下表分别为关于幼儿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调查。从表8可以看出家长们对于幼儿英语教学的不同理念,认为幼儿英语教学以兴趣娱乐为主的家长有75人,占80.6%,认为以技能为主的家长有19人,占20.4%。表9显示,64.5%(60人)的家长赞同幼儿英语教学的游戏模式,51.6%(48人)的家长倾向于目前西安市流行的浸入式幼儿英语教学模式,主张通过语言实践学习英语的家长占到9.7%(9人),赞成讲授的家长只有6.5%(6人)。在诸多英语教学方法中,家长们最为青睐‘情景法’,占到受访家长的80.6%(75人),其次为‘直观法’,即采用实物教具进行英语教学的方法,占到45.2%(42人),其他教学方法以此为‘听说法’(29.0%)、‘全身反应法’(29.0%)、‘读写法’(6.5%),参见表10。受访家长对于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学的效果评价总体较好,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效果良好的占到51.6%(48人),认为效果一般的占到41.9%(39人),认为幼儿英语教学效果较差的占9.7%(9人)。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英语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占64.5%(60人),认为幼儿英语学习对孩子情感发展有所促进的占51.6%(48人),认为幼儿英语学习对孩子其他能力有所发展的占48.4%(45人)。关于幼儿阶段英语学习的后效调查,认为效果很大的有63人,占67.7%,没有效果的12人,占12.9%,对于幼儿英语学习后效不清楚的18人,占19.4%。3、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参与调查家长对于当前西安市幼儿英语教学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幼儿园英语教学应该采用浸入式、听说教学模式,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多采用情境法、游戏法、观察法等组织开展教学,让孩子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幼儿英语教学要符合幼儿特点,避免机械教条化的教学方法。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侧重听说教学,让孩子会说、会听。(2)幼儿园英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孩子语言兴趣为主。让孩子多听、多看,通过动画片、歌谣、讲故事、儿童话剧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积累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多举办诸如‘英语汇报演出’之类新颖趣味的英语活动,像《狐狸舞》、《白雪公主》、《龟兔赛跑》、《拔萝卜》、《窗外垃圾》等英语剧,《雪绒花》、《哆来咪》、《小星星》、《生日歌》等英文歌曲和舞蹈,《动物秀》等舞台表演都是形式和效果俱佳的幼儿英语教学活动。(3)幼儿总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抓住他们的好奇感与活泼天真的天性,让孩子爱上英语课堂,体验外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功。英语老师尽可能多和孩子交流互动,尽量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记住所学单词或字母,也可采用孩子互相交流的方式进行。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习惯,鼓励孩子从小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双语转换能力。(4)幼儿英语教师口语要标准地道,语法正确,上课有条理,讲求艺术,因材施教,以游戏为主。幼儿英语教学不宜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应该遵循语言学习和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推进。(5)希望主管部门和幼儿园(所)重视幼儿英语教育,增强幼儿英语教学的规范性和体系化。加强对幼儿英语教师的培训,完善英语教师和幼儿园英语教学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建国,李颖科.西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2.
[2]徐东海.对学前英语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64-66
[3]李贵希.遵义市幼儿园第二语言教育现状调查
[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 74-76
[4]倪敏.江苏省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音乐感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慢慢普及到千家万户。新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至今拥有的钢琴数量总数已经达到二百多万台,几乎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现今,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学习钢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其中幼儿和初学者在学习钢琴人数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钢琴在现在的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很多学习者喜欢的乐器。
一、我国钢琴启蒙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钢琴艺术已经家喻户晓,很多人开始学习钢琴,家长的心态开始逐渐地转变,把弹钢琴当成是一种良好的兴趣来对少儿进行培养,使少儿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虽然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学习钢琴的目的以及不同人自身的天分却是不一样的。因此,钢琴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的不同。现今,我国出现很多钢琴培训机构,在钢琴启蒙教育上占很大比例,逐渐变成钢琴教学的渠道之一。
二、钢琴启蒙教育的意义
钢琴教育对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能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艺术。
1.提高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和记忆力
学习钢琴不仅需要双手在琴键上和谐地配合,同时还需要眼、耳、脚的相互配合。为使眼、耳、手、脚等器官协调配合,少儿需要对乐谱反反复复地练习。练习过程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听力和记忆力有所提高,为以后学生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
钢琴教育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形象与对少儿道德的培养相互融合,使儿童的心灵在艺术的审美中得到净化与提升,逐渐提高道德修养,加速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3.钢琴教育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在弹钢琴时,运用很多的演奏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充分了解音乐的意境。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动作与声音的关系,还能学会典型节奏的同时升华自己的情感,能够更充分挖掘学生表演和创新性潜能,建立良好的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三、对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建议
钢琴启蒙阶段是少儿学习钢琴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启蒙阶段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发展。少儿钢琴启蒙教学应先从学习正确的弹奏姿势开始,加强弹奏时的感觉,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1.注重提高手指弹奏的能力
只有拥有正确的手形才能提高弹奏的能力。幼儿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会出现手形松垮、手指僵硬、五指过度放松地贴在键上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手型的感觉,肌肉的控制力弱。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体会双臂自然下垂时双手的感受,并且要求将这种感受保持并放在琴键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放松时的感受和手心空圆、腕平、手指站立的感觉相对比,加强自己弹奏的感觉,加快学习的进度。
2.提高手腕与手臂的协调性
只有手腕和手臂灵活,手指的动作才会灵活。在弹奏的过程中,手腕是否灵巧直接影响着弹奏的效果。手腕存在于手臂和手指之间,起着连接两者的作用,因此在手腕运动时也需要手臂的协调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手腕、手臂、手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就会导致手腕很僵、上下移动的情况,教师应该对其多加注意并及时纠正,提醒少儿多加练习,提高少儿手腕和手臂配合的协调性。
3.注重身体的协调作用
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对音乐表现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钢琴弹奏中的与基本坐姿。个人状态的好与坏会对音乐的表达产生影响。如果要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就得规范学生弹奏中的坐姿和。学生在弹奏时上身保持直立感,保持在一个积极并且适合弹奏的状态。上身的前后移动一定随着曲谱的强弱来变化,节奏较强时身体会向前倾一点,用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较弱时需要保持正直的坐姿,在初级阶段一般尽量避免出现身体后倾的动作。钢琴被人们称作乐器之王,很多音乐大师都在钢琴上付出他们一生的心血,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曼等,他们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使我们从中受益良多。钢琴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专业,它在教学上对社会产生了许多的正能量,现今我们需要像音乐大师们一样专业的人才。钢琴启蒙教学是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有其独特的特性,在这个阶段里学生有没有练好基本功和弹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学琴的过程。因此,良好的钢琴启蒙教育是学生以后能够学好钢琴弹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荔.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探析[J].戏剧之家,2015
[2]张甜梦.浅谈儿童的钢琴启蒙教育[J].音乐时空,2014
【关键词】基层;卫生组织;服务功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8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67-01
1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预防医学是医疗体系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部分,初级预防做得好无论对预防慢性病或节省医疗成本都具有最大好处,卫生教育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基层医务人员须具备对一般民众及疾病患者施行正确卫生教育的能力。基层卫生组织所提供的健康教育议题重点包括下列项目:一是正确饮食。主动提供“多摄食各类新鲜的食物”、“多选用根茎类食物”、“每日营养素建议摄取量说明”、“食品成分分析”、“食物暗藏的负担”等及各类营养卫教的宣传,根据民众饮食习惯及慢性病病情特质给予个别化卫教。三是宣传正确用药。在基层卫生组织看诊或社区健康讲座中宣传用药安全、避免服用他人药物、丢弃过期药、各种药物正确服用时间、健康食品及补充品使用咨询、避免服用来路不明或非医疗单位提供的中药、西药等。
另外,为了有效发挥健康教育服务的功能,基层卫生组织需参与到社区自办的健康促进活动中来。基层医务人员走出基层卫生组织,积极参与社区自办的健康促进活动,提供卫教、演讲及咨询服务。利用节假日举办一系列的健康讲座或健康园游会,深耕社区,直接接触民众,做他们的医疗顾问,也做他们信赖的好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解答他们对疾病似是而非的疑虑,提供民众正确的健康观念与信息。
2提供针对老年健康的服务
目前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势必面临更多老年健康相关问题,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应借助资料搜寻及研习,积极增加老年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老年特有变化及诊疗特点,让年老疾病患者可以获得更周全的服务。对于老年人,应当经常组织体检。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应鼓励60岁以上老年群体接受健保健康检查,基层卫生组织也可以和社区内健保合约检验所合作,执行健检服务。
针对老年人所提供的服务,应重点关注慢性病的预防与服务管理。慢性病是现代疾病,根据历年死因统计,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血压已占十大死因的前几名,占总死因的30%以上。为有效的防治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将三高(血压高、血糖高与血脂肪高危险因子的控制列为防治的重点工作。提升民众对中老年病“危险因子的认知”和“健康筛检的参与”,加强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促进、按时服药与异常有效控制率。生活型态、规律运动及饮食的改变是卫教重点。八是癌症预防。能针对家族史及不良生活型态作咨询建议,提供各种癌症的危险征兆的卫教,建立良好生活型态,对家族遗传癌症,建议筛检追踪时程,必要时做进一步风险评估。
3提供针对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的服务
就儿童而言,重点工作在于疫苗注射。基层卫生组织可以提供疫苗注射,包括小儿例行疫苗注射以及成人流行性感冒、水痘、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炎双球菌、破伤风等疫苗接种,可以增加预防性医疗服务的范围,同时有能力说明注射疫苗后副作用的发生及处置。
就孕产妇而言,重点工作在于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对于早期发现危险因素,维护孕产妇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医务人员应利用国家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机遇,健全孕产妇健康管理相关组织,明确各级职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要进一步理顺孕产妇保健项目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4提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
在新型传染病的威胁与日俱增新的状况下,基层医务人员若对疫情不清楚,就容易误诊,把重大传染病当成感冒来治,可能造成重大灾难。事实上,最容易遇上新型传染病患者的医疗人员就是基层医务人员,基层医务人员可以说是传染病防治第一线,为了民众及医师自身安全,基层医务人员对新兴传染病也应有基本认识及持续进修。社区环境相关传染病的防治是基层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如流行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应能够向社区民众进行宣传防治之道。
另外,基层医务人员无论位于都市或乡村,都必须有一定救灾医疗的相关知识,能在重大伤亡的灾变中,负起抢救生命、维护民众健康的义务。尤其是医疗缺乏的偏远地区,基层医疗诊所常常是灾难现场可提供立即救护第一线最主要的医疗资源,因而基层医务人员宜接受高级心脏复苏培训,学习检伤分类,熟悉心肺复苏方法及伤患抢救原则,让救灾医疗作业更有效率。
5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就健康档案管理而言,基层卫生组织要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具体而言,应涵盖如下内容: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构建电子健康档案。
就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而言,基层卫生组织要针对辖区内居民,开展如下内容的监督协管服务: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为了提升服务水平,基层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协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采用在乡镇、社区设派出机构或派出人员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基层卫生组织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及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
6小结
现今由于社会及医疗环境复杂度远胜于以往,基层卫生组织的角色越发重要,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更是需要多方学习才能胜任,在职教育的重要性绝不输在医院服务的医务人员。基层医务人员应自我鞭策,努力求知,以提供社区民众最好的医疗照护,并做民众健康维护的好顾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童剧;影视剧;创作;表演
中图分类号: J94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01-2
0 引言
影视表演专业的兄弟院校一般都关注表演专业学生会不会演电影电视这种镜头前艺术,或将话剧的学习教学到极致。这些都是好的,也是正确的。但近年来儿童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群体,孩子们经常去观摩儿童剧演出,儿童剧的渗透对孩子的善恶美丑分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儿童剧、一个小角色往往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对儿童剧演员的培养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儿童剧表演中演员如何展现自身表演,而在儿童剧表演和其他影视、戏剧表演中表现力有什么异同?
儿童剧和影视剧其实存在很多共性,但又有很大区别。传统儿童剧都是在舞台上展示,与观众更多的是直接接触,而影视剧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表现,与观众的接触是间接的,那么这就说明我们对儿童剧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它是一次性完成的,而影视剧可以经过多次拍摄。
儿童剧的表演方式和影视剧也不同,儿童剧更夸张,影视剧更贴近生活。但两者也有共同之处,如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都需要演员用心创作,都给观众带来享受。但差别更是本文所要探究的关键,所谓“夸张”的度是什么?如何体会?怎样把控?以下是三个人的实践总结。
1 影剧角色创作与儿童剧角色创作的异同――王锐实践总结
王锐,儿童演员小童星,参演的电影、电视剧众多,目前在中央电视台儿童剧担任男一号角色,对影视与儿童剧实践有一定基础。由于从七岁开始拍摄影视剧,对于影视剧的表演形成了自己一些观点。2015年9月至今年4月以一号演员身份参演儿童剧《猫力猫力》排演工作。大半年时间里,基本每天都训练、排演,共计演出52场。在该部儿童剧学习实践中,渐渐对儿童剧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儿童剧与影视剧虽都是一部作品,但二者内部结构完全不同。儿童剧受表演空间限制,一部完整作品在表演时需要不间断、一次性的表演,中间不能“喊停”。这就大大加大了表演难度,首先演员的表演要连贯,不能出现忘词等错误,就算出现也要想办法弥补救场;其次各部门间要配合默契,不能出差错或舞台事故,要在演出前不断进行排练和试演。影视剧拍摄则不同,一个镜头或一场戏出现失误没拍好,可以重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同时还会因拍摄周期、场地、演员档期等打乱拍摄顺序,同一个场景拍摄,前一场戏可能是十年前,下场戏就有可能是十年后……
儿童剧的表演相对要夸张,台词声音要更洪亮,要时刻注意观众反应,和观众互动。且只有一次机会,若现场忘词或出现舞台事故,要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往下演,不能受扰。对于观众的震撼力也就更大,观众与演员之间是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而影视剧表演起来要“收”很多,更加真实、自然,面部表情不需要特别夸张,但要通过细微表情来表达情感。与观众交流通过电视屏、电影屏幕、网络平台等载体进行交流、反馈。
与现实生活的差别,如:同样都是一场“找东西”的戏,剧中的家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物在。如果是影视剧表演就会问另一个演员,并且看着他说:“你知不知道我的东西在哪?”但在舞台剧中首先演员要在舞台上寻找,把舞台撑满,增加舞台调度,在寻找之后问另外一个演员知不知道东西在哪,但不一定是看着那个演员,看着观众说也是可以的。记得06年在上海拍摄电视剧《妈妈无罪》时,12月上海,零下10度,拍摄一场雨中车祸的戏。一般拍这种戏需要用水泵把水从河里抽上来洒在演员身上。“大雨”下起来,一辆老爷车飞奔而来,我迅速从车前滚过。惯性使我滚出一丈多远,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被工作人员扶起的时候,头发、衣服上全是脏水、泥水,脸上、手上、胳膊上、腿上到处都是擦伤,有的地方渗出了鲜血。相比而言,儿童剧在剧场里排练,排演环境是不同的。儿童剧《猫力猫力》中也有一场雨戏,演员只需打一把伞,假装下雨,通过动作和表情即可完成。但,没有真的雨,如果演员仅仅做动作和表情,是不能打动观众的。所以为了演的真实,在排练期间,只要一下雨演员们就到室外,在雨中找感觉,把握每个细节。所以不能因为剧场排演环境不同、可以无实物表演就放松演员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正是因为无实物表演,才更需要演员精准的把控和精湛的演技,需要不断反复的琢磨每个细节,推敲合理性,直到呈现一个真实的画面,将观众带入规定情境。作为儿童剧演员要对调度、地标点记得尤为清楚,若不清楚每个细节,当灯光亮起时演员们没有在光内,就会造成演出失误。所以,不管儿童剧还是影视剧都需要有坚强和持久的意志。无论儿童剧或是影视剧有怎样的区别,都是我们现代文化发展的产物,不管从哪方面讲,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最重要的是,它都基于演员对表演的热爱!
2 儿童剧角色创作与儿童剧教学――黄昊实践总结
黄昊,2014-2015年参加国家话剧院儿童剧《白雪公主》女一号,从小学习舞蹈,对儿童剧与影视表演中肢体的训练有一定的见解。在2014-2015年期间参演了国家话剧院儿童剧《白雪公主与魔镜》。排演伊始,对儿童剧的了解并不多,在排练中才真正接触了剧目,与孩子面对面,才明白儿童剧的表演与平时所学专业课有着诸多不同。排练时,导演指定演员尝试王后角色。作为演员,一开始觉得这个角色没什么难度,只要表演出王后的气场就可以。可不然,导演说演员们的动作幅度小、没变化、面部僵、没表现力……并做了示范性表演。那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儿童剧要求演员对肢体的控制十分严格。要求演员要尽可能的把动作放大、再放大,面部表情也要夸张。因为相比剧情,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演员的表演。只有演员的动作、表情夸张了,才有可能去吸引孩子,他们才觉得有趣、好玩儿,并愿意看下去,也更容易对剧情有兴趣。而且在演出过程中导演会随时增加一些与观众小朋友们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大胆登台和演员共同完成现场儿童剧表演。这些尝试让演员们对儿童戏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014-2015年期间,北京联合大学承接了北京市教委的“高参小”项目,其中的表演课程的训练与展示由表演系承接,经过一学期的授课与排演,在中国木偶剧院进行排练中期成果展示、在国安剧院进行排练终期成果汇演,我作为学校老师的助教也参与其中。经过儿童剧的演出,对儿童戏剧的教学有了新认识。黄胄小学的剧目是《三顾茅庐》,刚拿到剧本时,还担心孩子能否读懂剧本,能否胜任这个任务,事实证明我多虑了。首先把较重要的几首诗歌让他们熟悉,打开剧目排演的局面,一字一句教他们,然后带着感情朗诵,最后要求他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背诵,一开始有几个孩子会闹点脾气,抱怨时间短背不过,但背诵竞赛下,孩子们都很努力的背,不到十分钟就已牢牢记熟。我对他们更加充满信心!随后在交流中发现,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要求他们把台词说的多么得好,只要求他们敢说、敢演,在这基础上让他们增加对舞台的熟悉感,培养一种好的习惯,即便他们以后不学这个专业,接受一下戏剧教育对他们自身气质的培养也是有益无害的。在最终的演出中,孩子们丝毫不怯场,并在舞台上把自己的人物角色塑造的淋漓尽致。那时我在想,我们在学习影视表演的同时也应该接受一下儿童戏剧的教育,两者做之比较,更利于我们对于表演这门专业的学习。
3 在校学习与儿童剧角色创作的转化――李瑞怡实践总结
李瑞怡平时爱好读书,对于所学专业善于钻研,对于儿童剧与影视剧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首先,儿童剧与影视剧在呈现形式上不同,传统的儿童剧都是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与观众是直接接触,观众可以亲眼看到演员,亲眼看到舞台上的所有画面包括一些细节,亲耳听到演员的台词,使自己置身于剧中,感受力更强一些,剧情也更加直观;影视剧通过电视或网络等媒介表现出来,与观众是间接接触的,观众只能看到镜头里的画面,看到导演让摄像师捕捉到的画面,以及后期制作拼接起来的剧情,看不到其他细节,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制作团队想要指引我们看到的,而不是像舞台剧一样,是我们自己看到的。这样,很大程度上的感受力受限程度不同。
其次,在表演方式上不同,通俗点说,儿童剧更夸张一点,比如,给儿童讲故事就需要用儿童的语言语气语音语调,绘声绘色的去描述。像我们台词课中的寓言故事《一只聪明绝顶的猪》,要完成这篇寓言故事,就需要我们去模仿猪的声音了。夸张也有个“度”,我们成年人学表演要解放天性,而小孩不需要,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真实的,可能我们成人历经世事,偶尔还会有心机、有伪装,但是小孩不会,他们有什么想法就会不加掩饰的表达出来。影视剧更贴近生活,成人演员演影视剧时眼睛里会多很多想法。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无论是儿童剧还是影视剧,他们都是脱离不了生活的,儿童剧和影视剧的形式各有不同,儿童剧的演出形式是要以生活为基础,在人们的接受范围之内而去适当夸张地展现自己刻画出的人物角色,儿童剧的演出观看的观众大多数是很小的孩子,而演员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就要以孩童的眼光去刻画,导演也会以孩子们的视角去导演一部戏。比如,很多的童话剧目中都有小动物的角色,无论是成人演员去饰演还是儿童去饰演,他们都要通过服装道具和本身动物的特点去塑造形象,这样观众看着才是舒服的。因为是儿童剧、童话剧,所以看着这些角色自然而然的接受,即便是看着小动物在说话,也不会觉得夸张而不真实。反之,影视剧塑造人物必须要以生活为基准,不能脱离生活,不然就会脱离真实,形成“假、大、空”的局面。一定要遵循客观事实,例如:人死了就是死了,而儿童剧中会出现什么死而复生之类的剧情。当然科幻、穿越等特殊剧种也不排除会有此现象。
在给小学生辅导表演课的时候,负责排练经典剧作《水浒传》武松打虎片段。在排戏时,孩子们拿到剧本后会以他们特有的角度去理解剧情。比如:孩子们会想出各种打虎的方法,想象力非常丰富。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如何去演戏,如何把握表演的尺度才更合m。这样,孩子们展现出的作品即可以被观众接受,也可以体现出小演员们的优势,这也正是坚定孩子们信念感的方法。因为孩子们会真的相信自己就是武松、自己就是老虎……这就是很多成年演员很难达到的“相信”。
对于演员来说,运用什么类型的表演来完成艺术创作,怎样把表演艺术做精做细,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磨练,在此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演员的自我提升。笔者们期待着,能真正找到儿童剧与影视剧的融合点,让两种艺术互相渗透学习,并通过两种表演形式的融合让更多的艺术作品,在精确到位的表演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展现出这两种艺术的魅力。
参 考 文 献
[1] ,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J].文艺研究,1979(2).
[2] 程艺芬,构建童话的舞台――浅谈儿童剧的创作与编排[J].剧影月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