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第1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亲情陪伴,感受家庭温暖

由于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孤单、失落、自卑等心理现象。安丘市青年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状况,通过建立“代管家长”队伍;为留守儿童寻找“阳光伙伴”;开通“亲情热线”和“亲情邮箱”等,让留守儿童感受家庭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代管家长”教育引导。按照“就近、便利、自愿、适用”的原则,各青年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争做留守儿童“家长”。志愿者们定期与留守儿童开展谈心交心、教育辅导、帮扶救助、共度节日等亲情陪伴活动,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努力弥补家长不在身边给他们造成的亲情缺失,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

“阳光伙伴”牵手相伴。安丘市青年志愿者依托各级团队组织,在学校中选取一批品学兼优、性格开朗、有责任心和爱心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作为留守儿童的“阳光伙伴”,让他们走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中,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青年志愿者作为专门的辅导人员,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指导“阳光伙伴”开展活动。

“亲情热线”传递亲情。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青年志愿者们建立了“留守儿童亲情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配备2-3名青年志愿者,通过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保证在校留守学生至少一周能跟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一次,感受父母的关怀;开设“亲情邮箱”,青年志愿者帮助孩子给远方父母写信,并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信封和邮票,确保留守学生每周能给远方父母写一封信,加强家长和孩子的联系。

爱心帮扶,共筑成长基石

留守儿童大多家庭收入微薄,经济状况困难,需要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帮扶。安丘市青年志愿者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帮扶范围,加大捐助额度,为留守儿童不断奉献爱心和热情。

构建帮扶信息新平台。安丘市青年志愿者们创建了关爱留守儿童QQ群、飞信群、微博、贴吧、微信公众平台等,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号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各青年志愿者组织将帮扶活动信息提前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公布,营造帮扶氛围,争取更多物质和精神支持。安丘市慈善义工组织积极利用新媒体与江苏爱心企业联系,为留守儿童捐助电脑,兴建电脑教室。今年以来,安丘市各青年志愿服务队共计留守儿童信息268条,组织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30余次。

助学行动保障受教育权。安丘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对留守儿童性别、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病史状况、父母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充分摸底调查,分类建立档案,做好入学动员,确保每个适龄留守儿童按时入学。对已经入学,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发放助学金、联系结对帮扶等方式,确保留守儿童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积极联系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参与关爱留守儿童行动;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开展爱心募捐;利用微博、QQ、飞信、微信等新媒体救助信息,为留守儿童募集教育基金,建立留守儿童基金会,确保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目前已利用基金会资金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书屋、留守儿童医疗服务站,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查体,建立健康档案,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点亮心愿,温暖童心。青年志愿者以“心愿直通车”活动为契机,征集留守儿童心愿,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根据留守儿童心愿,青年志愿者们捐赠图书、玩具、文体用品、生活用品等物品,向他们赠送“爱心礼物”,帮助他们实现愿望,收获快乐;组织留守儿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游览青云山等,帮助留守儿童开阔视野、加强交流、融入社会;组织开展 “爱心连线”服务项目,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到父母工作地团聚,增进与父母的亲情,帮助留守儿童结交“手拉手”小伙伴,引导他们互帮互助,共享快乐,共同成长。

多彩活动,护航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得不到父母在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导致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或缺位。青年志愿者们依托学校、社区、希望乐园、青少年维权岗等载体开展了权益维护、自护教育、心理辅导、免费义诊等活动,为留守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自护教育护成长。社区青年志愿者们依托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资源,对社区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法制、心理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交通、消防、卫生、公安等系统青年志愿者组成自护教育宣讲团,围绕自我保护、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震减灾、消防安全等方面举办讲座,增强留守儿童安全意识,提高留守儿童安全自护能力。青少年维权岗志愿者深入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维权岗在行动‘四个一’”等活动,向留守儿童普及青少年权益维护知识,讲解权益维护案例,筑牢留守儿童权益防护墙。

第2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超过两千万,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走向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明天的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现状应引起广泛的关注,他们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其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虽然改革开放距今已三十多年,但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工业已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随之“农民工”在城市也应运而生,“留守儿童”伴随农民工的出现而出现。许多农民千里迢迢进城打工,迫于城市昂贵的学费,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转到亲戚朋友家就读,更有甚者干脆把孩子丢在家中让邻居看管。自从离开那天起,孩子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失落,因为他们都是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这一时期他们非常天真可爱,总爱把一天所发生的见闻回家后唠叨给父母听,若回家见不到朝夕聚室而居的父母,就会心灰意冷,这样长期以往在青少年中极易形成孤独症。据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中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易怒的占22.7%,这些孩子大都表现为语言倾向沉默,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我村有一个孩子今年14岁,8岁那年父母一起去__打工,把他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管,家中十多亩地,爷爷平时还要做杂工。自父母走后第二年起这位可爱的孩子变得孤独自闭,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很快下降,直至最后厌学,性情暴躁,常与大人争吵,最后干脆辍学。12岁那年不得已父母把他带到__,据最近了解已患有自闭性人格障碍。据日本波筑大学心理学教授松原达哉先生所创立的生活分析理论指出,留守儿童往往表现为“缺少动力、缺少目标、缺少气力”,这一案例表现的特殊性虽然尚不充分,但足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诱因。据不完全统计在留守儿童中72.3%的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针对上述现象,作为农村教育机构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帮助留守孩子使之健康成长。作为行政机构应建立农民工务工档案,对于有技术的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应当很客观,有能力带孩子在当地就读接受更好的基础教育,政府行政干预拒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行为。对一部分无技术的农民工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培训农业技能,使之在家能安居乐业,使他们的孩子都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以至得到更多的关爱。

作为教育教学机构以学校为载体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研究应纳入重要日程。一是进行心理知识教育。有关部门要组织心理教育专家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学校要开发有关校本课程,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加强心理健康辅导。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导致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农村中小学要指定心理辅导员,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家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要对农村学校教师进行心理知识培训。三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注重素质教育,注重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在人文的关怀中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从小失去家庭的教育与监护,他们离开大人后行为上无拘无束,严重影响了他们良好习惯及人格品质的养成,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根本无法判别是对是错。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处于他律阶段,自律性很差。据调查发现,在200名留守儿童中,爱睡懒觉的占65%,起床不刷牙占71.5%,不吃早饭的占22.7%,不洗衣服的占91.4%。从这组数据看出,他们确实缺少必要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更有甚者,为了多睡一会,竟向爷爷奶奶撒谎说肚子疼,不吃饭,估计快上课时匆匆赶到学校,等到下课时买包方便面充饥。还有一部分学生纠集在一起到某一学生家打游戏,看电视一玩就是十二点多,干脆几个人拥挤在一床,形成夜不归宿的现象。有一所学校的三名学生得知同村的李某在外打工回家,三人结集在一起当晚偷走了李某9000多元积蓄。经调查三位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时常有偷窃行为,后经

公安部门介入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并责令其家长监护这些同学。这一案例说明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阶段,家长的言行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加之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较为特殊,因此只要大错不犯,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的态度。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家不听祖辈的管教,祖辈也只能听之任之。由于缺少他律性,他们生活散漫,无学习动力,无目标计划,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丢三落四,生活无规律可循。怎样才能有效地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护与教育,其意义重大。作为教育行政机关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新农村教育的路子。

(一)建立政府统筹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采取层级管理由政府到责任人逐层分片到户,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建立档案,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作定期、定量、定性分析,尤其对一部分留守学困生更应加强管理,一部分留守学生年龄很小,很天真,若能正确引导,他们会积极配合,这一时期就需要责任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将影响行为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孩子越小犯错误的几率越高,这就更进一步要求我们的老师和监护人用积极强化的手段给予他们的行为以愉快的刺激,从而更加有力的促进留守儿童积极行为的出现。同时也更进一步要求我们的老师认真研究教育心理学。

(二)建立以学校为载体的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模式

有条件的学校,应对留守学生作寄宿式管理,学生吃住在校,由学校统一安排作息时间,使他们能全天候在教师的监护之下。并由专职教师对留守学生建立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定期与家长联系,或召开学生家长会议,着重解决留守学生在校期间所表现的突出问题。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关键是一个“爱”字,这是他们最想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用自己的情爱来弥补他们心灵深处早已失去的父母之爱。一代师表霍懋征说过,“父母之爱是血缘本能,天下之理;老师之爱是道义和美德,更加神圣和崇高”。留守儿童内心深处都有难以言表的失落感、空虚感,这种失落和空虚源于和亲人的长期隔离。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失去父母之爱是很可怜的,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妇联、文联、关工委等组织一起行动包片到人,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有了爱的基础,他们会配合学校的工作,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就会对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有一种悦纳的感受,同时对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也是一种促进。

这里的生活质量是指留守儿童在家中的饮食卫生、营养摄取、居住条件等生活状况。当前虽然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可农村的饮食卫生等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这些留守儿童他们大都和祖辈或亲朋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依然延用着很传统的方式。祖辈们年龄较大、体弱多病,有的甚至患有传染性疾病,无法料理正常生活;有的居住条件较差,室内摆放无秩序;有的地方压水井较浅,用水质量差,水质碱化现象严重。虽然父母在外打工挣了些钱,但为了建设房屋无心来改善居住的环境。这样的生活环境极易导致病菌的侵扰。其次,由于祖辈年龄较大,加之离集市较远,购物不便,有的出现一日三餐“饭就馍、馍就饭,一坛酱豆吃一年”的现象。这些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只能在年终回家一趟,来不及洗刷他们的衣被,小孩子没有养成洗衣叠被习惯,床上长期不整理,室内环境真可谓“脏、乱、差”。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极有可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孩子因卫生差导致疾病的占11.6%,这些患病的孩子早晨不吃饭,到学校附近的小店买零食充饥,校园附近的很多小店卫生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去年就有一所小学因学生吃过期食品造成三人严重腹泻、呕吐现象,经调查这三人全是留守儿童。

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另一个原因是:一旦离开父母他们除了睡懒觉外,很少愿意从事一些体力较强的劳动。加上缺乏营养,身体机能下降的现象较为普遍。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七年级14岁的留守学生在百米赛跑中男生平均值为20.3秒,女生为23.4秒,结束后大都感到气喘吁吁,体力不支。一部分留守孩子因缺乏营养面容肌瘦,目光呆滞,虽然家长考虑到孩子的营养不断寄钱回家,但这些孩子并没有用在补充营养上,而是拿钱进台球室、网吧、游戏厅等。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家不做家务、升学率的隐性竞争等导致许多学校体育课开设不足等。

作为教育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和社会实践课程,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在寄宿式学校里要合理搭配学生的膳食,以补充肌体所需的营养,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格。也只有健康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健康意义的学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调研,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为留守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目前,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同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甚少,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上弊端也较多。加之他们还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和学习。此外,受出外打工的家长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影响,留守儿童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

(一)以当地党委、政府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

在学校,乡镇党委与学校领导、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包保责任人(任课老师

、指导老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每年签订责任状或责任书,建立梯级包保制。包保期间,各负其责,协调管理。在村里,应成立由村干部、无职党员、德高望重的长者、妇女和群众代表组成留守儿童管理小组,对本村未成年人出现的各种情况,利用村规民约、伦理道德、各种法律法规等进行评判和监督。(二)以教育部门、学校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

中小学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应逐步发展为寄宿制学校。学校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动态管理,年年更新,确保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生与留守儿童建立帮扶制度,积极建立一整套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体系。

(三)以组织部门、关工委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组建由组织部门、关工委牵头的“六老”义务家长队伍。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六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对留守儿童学习的辅导和监督。本着就近就亲的原则,由“六老”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的“义务家长”,并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这些“义务家长”一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另一方面,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进行教导,行为进行引导,心理进行疏导,生活进行帮助。

(四)以民间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的机制

第3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关键词:教研员;科研;指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3-0037-03

随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县级教研室的职能和教研员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笔者结合本人从事教育科研10余年的课题研究和指导经历,谈谈作为教研员怎样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问题。

一、教研员指导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式

(一)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指教研员运用教育科研的先进典型,感染、同化和激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1.指导者现身说法

指导者以自身的一两项成果为例,阐述自己的研究选题、过程、成果、感悟,与教师分享,以自己对教育的追求,开阔的视野,较丰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给教师以示范。

2.树立科研先进典型

寻找教师身边的典型,介绍他们的研究故事,展示其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如研究手记、场景图片等,介绍其研究成果,包括所解决的问题,所运用的先进教育理念,采取的科学方法,研究的思路、策略、师生的变化等,与教师共同分享。这些来自教师身边的鲜活素材,定会对教师参与研究产生价值导向、情感激励和行为暗示,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研究的强烈愿望与行为。

(二)学术讲座

教育学术讲座,是推进学术普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研员进行专业指导的一种常用方式。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效率高。通过教研员讲,众人听的方式,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传递大量信息,帮助教师拓宽视野,了解教育改革动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可以针对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同时,教育类讲座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式的示范,它的设计、表达以及呈现方式会对听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讲座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示范。

(三)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是指在特定场景下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帮助教师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这是一种双主体活动方式,是一个信息和情感双向传递与共振的过程。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交流便捷,反馈及时;双向互动,达到双赢。它尤适合于专题研讨,如课题论证、成果点评、案例研讨等活动。

有效的对话不仅需要彼此配合默契,还需要双方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作为教研员,在现场对话中,不仅是单向的宣讲者,而且还是倾听者、合作者,要善于运用调控艺术,使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教师能对自己所遇情景、所做事情以及本真的想法畅所欲言。指导者要善于倾听,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要做到态度诚恳,分析中肯,不要过分挑剔,随意否定,以免伤害教师的自尊心。指导者与教师互动,是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深度对话,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擦出的“火花”是众人智慧的结晶;要做好现场记录和事后的整理、综述,并积累归档。这些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四)跟踪辅导

跟踪辅导,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指导者对特定的个体或群体研究实行全程跟进,及时提供理念支撑和技术支持,从而扶持教师“做中学”的专业引领方式。其最大特点是指导个别化,尊重辅导对象的差异,因材施教,但受益面相对较窄。对部分重点课题或是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研究的指导,往往采取这种方式。这实际上是教师研究的一种导师制。

跟踪辅导方法有以下两点

1.教研员与辅导对象保持经常联系,主要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博客和微博等方式进行

教师带着研究实践中的困惑(如理念模糊等),困难(如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梳理、归纳、表达等)。随时与教研员联系以获得支持。教研员也应经常主动了解教师在研究中的困惑,及时排忧解难。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跨区域、多维度开展,应经常使用。

2.教研员到辅导对象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面对面交流

这样,教师可以近距离讨教指导者,如借助教研员智慧,更好地把握现有条件,寻找合适的研究方式等;教研员也从中清晰地了解到教师反思性实践研究的状况,以便给予及时指导,但受制于时间和空间条件,机会相对较少。

为了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注意: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明确辅导的目的、任务、对象、方法和过程,以便统筹安排跟踪辅导,使之有条不紊进行;要尊重指导对象,提高针对性,给予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和重建,提升研究品质;要对辅导对象的情况和辅导过程及时做好记录,注重效果反馈,经验总结,汲取教训,不断改进辅导策略,提高辅导质量;要整合专家资源,综合利用,并建立和形成跟踪辅导的长效机制。

(五)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是指教研员以一个研究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伙伴身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与其他参与者一道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专业引领方式。它最大优势是教研员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弥合各自不足,通过零距离接触,共同研讨,相互启迪,使理论与实践深层次结合,可有效地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与研究者的水平。合作共同体是一种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研究组织形式,是中小学培育教师研究精品成果和培养教师科研骨干的有效办法。

合作研究的方式有二:一是教师参与教研员主持的课题(如承担子课题任务)。教师可从教研员的研究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吸取经验,提升研究水平。在合作研究中,教师不是配角,而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应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过程,新的认识和感悟。二是教师研究项目吸收教研员参与。这是一个以教师研究为主体,教研员参与研讨,平等对话,共同经历研究过程的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往往通过搭建研讨平台,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探究活动,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实施各项研究,共同提炼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研员是依靠而不是依赖,教研员给教师以充分的尊重和认同,相信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能力。

建立合作研究的共同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研究主题为纽带,选择有需求、有特长、能切实担当研究任务的教师(或教研员)参与进来。二是实行统分结合的研究方式,即在共同纲领下保持各自研究工作的相对独立。三是教研员在坚持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前提下发挥主导作用。从教师研究的实际出发,帮助解决研究中的困惑和疑难,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实行分类指导,坚持以点拨为主,启发思路,帮助开发资源,共同提炼成果等,而不是越俎代庖。努力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合作研究中教研员应始终关注“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并非单纯的学术性指导,要在“成事中成人”。

二、教研员在指导教师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应对

(一)跨学科知识问题

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领域很广,这就遇到了跨学科指导的难题。科研指导者与其他教师一样都有自己的学科背景,同时在指导上往往又受制于这些知识。这该怎么办?笔者以指导“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为例,谈谈科研指导者如何解决跨学科知识问题的。

1.要开展自我培训

就是要领先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笔者首先学习了有关儿童发展政策文件,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各种文件政策,了解留守儿童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政策。然后再学习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著,如《21世纪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案例评析》等,了解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再指导教师如何去学习有关理论,搜集和整理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论著,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从而避免学科知识指导上的盲区。

2.要主动出击,聘请专家指导团(顾问团)进行专业引领。这可以弥补自身专业不足的问题。

3.要“做中学,学中做”

要学的跨学科知识很多,但时间和经历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指导过程中先学习与课题研究需要紧密相关的知识,从而达到最经济的学习方法。如果遇到自己无法指导的学科专业问题时,可及时向该学科的教研员同事求助,也可以利用开放的现代网络收集相关经验,借鉴他人做法,避免自己盲目的摸索。

(二)分层指导的艺术问题

1.指导对象的方法问题

科研指导涉及的指导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担当课题组组长的校长;二是担当子课题组组长的教研组长;三是参与研究的学科教师。针对不同的对象,指导方法要有所不同,因此,分层指导是有效的方法。为此,要进行调研,了解不同指导对象在研究中的劣势和优势,特别是要明确他们的职责,艺术地有区别地指导,使他们各司其职,各有所获。如对校长的指导重点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题管理,如何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建立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课题管理制度,安排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适当投入;在指导教研组组长时,关注子课题组的学科研究职能,发挥教研组校本研修的功能,通过网络教研,现场教研等形式,提升本学科组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指导教师开展课堂研究时,主要引导学科教师根据课题要求和本学科特点,能创造性地应用先进的理论,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积累和提炼研究成果。

2.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的艺术问题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就课题研究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也可以根据个别教师的特殊问题,进行个别针对性的指导。而要取得指导的有效性,需要教研员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个研究者面临的实际困难,这就需要深入现场听课观察,与被指导者进行交流来获取他们的真实情况,从而达到指导的有效性。

(三)变通能力的问题

课题研究是变化莫测的,例如:课题题目太大,在实际研究中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怎么办?课题研究的进度太慢,难以在预期内完成研究怎么办?课题研究采取原有的路径与方法走不通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教研员不能用已有的固定思维去应对,而是需要有变通的能力,那么,变通能力如何培育呢?

1.在反思中培育逆向思维

中小学教师在课题实施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失败的教育教学案例时,作为教研员要进行自我反思,要反省自己在哪个研究环节出了问题,要对研究者的自身素养问题,研究方法问题等进行反思,要从失败的案例中分析原因,避免僵化的研究思维。

2.在头脑风暴中培育发散思维

在教研员面对棘手问题的而自身一时还无法解决时,就要依靠教研员和群众的力量,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与方法。

3.在新型民主中培育求异思维

智慧和经验来源于群众,教研员的最好老师往往是指导的对象,而科研经验和方法有时是来自于一些参与课题研究的优秀教师。因此,教研员在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时可以利用群众的教育智慧,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人格素养问题

作为县级教研员能否有效地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格素养,而人格素养中比较重要的是民主平等的态度,示范型的研究能力和奉献精神三个方面。

1.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

现在有一些教研员,自封权威,高高在上,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被指导者对教研员产生了对立情绪,从而影响了指导效果。因此,教研员一定要放下架子,要反对“学霸”行为,要与被指导者平等相处,从而激发被指导者的研究积极性。

2.要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要有效指导他人,自己应该有深厚的研究功底,否则很难服人。这就需要不断挑战自我,苦练基本功,要勇于承担各级的科研课题,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要不断有像样的专著、论文出版和发表。

3.要无私奉献,提升自我的人格素养

第4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本文以陕西石泉县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为例,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特征和内涵。探讨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加快城乡社会管理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支撑;加快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关键词】

地方政府;服务型政府;留守儿童;长效机制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 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地方政府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未来,但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全国各地进行了诸多探索。其中,陕西省石泉县的经验在县级政府层面上或许是较为系统和富有成效的一种创新。

一、案例概述

陕西省石泉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2007年以来,石泉县切实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点工作。明确县委、县政府为实施主体、县教体局为主抓单位,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扎实稳妥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经过三年来的大胆探索和深入实践,通过建设“三大中心、四支队伍”等措施,广大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初步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六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工作机制,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和创造了丰富经验,在全省、全国得到了推广,被专家誉为“石泉模式”。石泉县“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项目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这也是陕西省首次获此殊荣的项目。

“石泉模式”的显著特征:1、创新工作理念,明确责任主体;2、促进资源整合,夯实硬件基础;3、调动社会力量,健全管护队伍;4、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创新之处在于:1、建立了动态的留守儿童档案;2、建立了能够覆盖留守儿童教育与管护工作全部范围的三大中心;3、招募并培训了专职的辅导员队伍,建立了家长和志愿者队伍,实现了基本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当然,在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发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家、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来支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护工作也是可取的。

二、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1、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英国《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地方政府是“权力或管辖范围被界定在国家的一部分地区内的政治机构。它具有如下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具有地方参与权、税收权和诸多职责”。

各地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所采用的服务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不妨来界定一下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首先,从执政理念上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支撑,从根本上破除了传统管理型政府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 理念,实现“公民本位、社会本位、责任本位”的回归;其次,从职能范围上定位于“有限政府”,即从根本破除传统上的事无巨细、无限扩张的全能型政府;再次,从治理方略上定位于“法治”型政府,实现政府的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政的施政方略;最后,从行政方式上根本改变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实现“柔性”行政指导代替刚性的行政命令成为施政的中心手段。在我国,地方政府是政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主要职能是执行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为地方发展提供各类公共物品,发展地方社会各项事业。

2、地方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如果忽视社会发展,可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执行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为地方发展提供各类公共物品,其执政理念与民众幸福度密切相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目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现实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石泉模式一例可以看出,石泉县级政府在建设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的举措中体现了地方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特征,这里的以人为本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以儿童为本”,就是坚持以留守儿童为工作主体,尊重留守儿童成长规律,避免把留守儿童标签化、问题化、弱势化,培育和引导留守儿童成为自强儿童。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政府解决好就业、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以及腐败等问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地方政府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企业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及时做出处置和负责的反应,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三、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创新建设路径

1、加快城乡社会管理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一是政府必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同时要将附着在户籍制度背后的涉及民生的种种制度剥离出来,拆除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城乡壁垒,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从根本上消除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土壤,从制度上遏制留守儿童快速增加的趋势。

2、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支撑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国家应当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支出,从而弥补和缓解流入地政府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完善体制。目前,留守儿童问题无主管部门。我们建议政府应设立一个负责管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机构,摸清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底数,及时对外来人口及其子女数量进行监控和测算,并在教育规划中根据预测合理布点教育资源,在外来人口流入集中地留出足够的教学资源;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教育是公共产品, 不是产业,社会力量投资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是回报社会的公益之举。政府各部门要适当放宽社会力量办学的条件,在土地审批、校舍和师资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帮助,同时也要加强管理,规范办学。

3、加快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一是强化撤点并校工作,发展寄宿制学校。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把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作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区政府的重要职责,列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需求,并努力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和监护条件;二是完善对学校的考评机制。建议将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考核范围,对因出现心理问题而导致事故的学校实行问责制度,促使各地政府和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特岗教师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保证留守儿童能够接受到全面健康的教育。三是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在校管理。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和帮扶制度,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正确健康地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2010.148-162.

[2]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07).

[3]张秀兰.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01).

[4]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罗兴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08).

第5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集体荣誉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更缺乏受挫和抗挫能力。有些孩子甚至形成孤僻、任性的性格,再加上家庭教育不科学,以致出现怪异、暴躁、轻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令人担忧。面对活泼可爱却随时都潜存着种种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大、压力大,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成长铺路引航,我觉得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一、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宽容

家庭、社会对儿童健康的认识,也往往偏重于身体好、吃得好、睡得好等生理健康方面,“重养轻教”现象严重,从而忽略了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是儿童精神发展的重要内在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儿童才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这一关键要素,儿童的发展就可能会受到无法预测的限制,甚至在其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孩子们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其智力正常发挥的关键。孩子学习好、听话、做事稳稳当当不出格不一定表明其没有问题,教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必须放下“架子”,试着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从而合理的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哪怕是过激行为。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教师立刻就进行严厉的呵斥或责罚是不可取的,因为此时孩子的内心是充满恐惧的,最需要教师的理解、安慰、关心。如果教师能够在及时了解详细情况的基础上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宽容和帮助,也能在心理上增强孩子改正错误的信心和信服感。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搞小动作、作业马虎或与同学不和群等问题,如果我们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剖析,去解决孩子们思想上的负担、包袱,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法,就一定会使学生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这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会赏识学生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及个体差异不同,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也不相同,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有着很强的探索欲望。针对孩子们因好奇和冲动而产生的破坏与冒险行为,教师要正确、积极的进行引导,不要马上批评学生或完全否定学生,要用赏识的目光去关注他们,鼓励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借势教育学生即由此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或危险,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心服口服,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对于学习,教师不能只用成绩这把标尺去衡量学生的优劣,而应努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纠正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经常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观察的眼光审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三、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

一般来说,凡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往往会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出退缩、怯懦、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等现象,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充满矛盾,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快乐,更渴望老师和同学能够帮助他搬去心底的石头,所以,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发觉孩子细微的变化。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教师就该及时正确疏导,鼓励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在学习上结对子,进行帮扶;在思想上进行开导;在物质上进行奖励,让他们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善意的眼光看待社会,看待别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因此儿童人学后,教师要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现代社会知识膨胀,变革急剧,文明加速发展,儿童成为每个国家的宝贵财富,谁拥有健康的心理,谁便拥有美好的未来。“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一代人的成长,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甚至是在我们看来有些顽固不化的孩子,教师不能灰心,更不能放弃,要用爱心、耐心、诚心、热心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平等的对待他们,用集体的温暖去感化他们,使学生不断进步。哪怕是说上一句关爱的话或一个赞许的眼神,也是爱的表示。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几年。因此,教师平时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孩子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增强儿童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

四、加强教师、家庭、学校联系,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人的成长历程是一个没有归途的旅行,既充满阳光,又充满荆棘,充满坎坷。要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的重重影响,尤其受家庭环境熏陶极为重要。学生在学校里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其所受家庭教育的折射反映。学校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困难的根源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学生所受家庭教育程度,不管教师作出多大的努力,却总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特别是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学习上,有厌学情绪,性格上任性偏激,心理有被父母抛弃的阴影,亲情空虚,同时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内心脆弱,不堪一“责”,他们是极易出现问题的孩子,教师要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及时家访,既让教师了解家长,又让家长理解教师的工作,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思想变化状况,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使学校与家庭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完善教师培训机制,营造健康育人环境

第6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凸现出来。银川作为宁夏的首府有很多附近的农民工涌入。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之后,除了就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适应更应当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探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消除造成农民工子女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既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的来源地分布广泛,主要从一些人口多、发展缓慢的农村和城市到大中型城市,但流出地相对比较集中,在一些发达城市。银川市的流动儿童相对较少,然而数量也是很庞大的。他们所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银川市这些流动儿童能够和城内的学生一起学习。然而这些儿童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大多数人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城市,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的价值体系、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上一代,但由于没有当地户口,难以在城市中享受到与城市儿童相同的待遇,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最重要的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六小和金凤区回民四小200(有效问卷193)名流动儿童随机的调查中,153人来自农村。所以流动儿童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关注他们的成长,才能让所有花朵共同开放。

(二)孤独寂寞的心理比较严重

孩子的生活除了在学校,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放学回家后父母却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很容易使他们感觉孤单。

在流动儿童认为最难受的事情一题的四个选项,经常自己在家,很寂寞;成绩没别人好,很自卑;生活条件没城市同学好和朋友少,很难过分别占到的比例为54.92%、30.57%、7.25%和7.25%。从数据分析中,得到流动儿童的孤独心理严重。

(三)自卑心理强烈

流动儿童认为一个幸福家庭的一题中四个选项分别是:能和父母在一起、有足够的钱、父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没想过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63%、4.66%、84.97%和6.74%。

自卑是流动儿童的又一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从数据处理中有84.97%的孩子认为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算得上一个幸福的家庭,表明流动儿童对于父母的工作存在自卑心理。

(四)学习过度焦虑

流动儿童自我评价优点和弱点这道题目选项:吃苦耐劳,坚强自信(优点);勤俭节约,学习刻苦;自理能力强;我觉得没什么优点;生活条件不如别人(弱点);不善于交往;没什么特长,不自信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分别占的比例为26.42%、19.17%、24.87%、29.53%、12.44%、17.10%和29.02%。

学习压力是流动儿童的另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数据分析,流动儿童自我评价优点和弱点,很明显可以看到他们的不自信。

二、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成因

农民工流动儿童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认知问题

1.心智偏差导致排斥心理强烈

心智指的是想法、愿望、情绪以及动机等。这些流动儿童大部分出生于农村,生活习惯、衣着和住房等和城市儿童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农民工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受到城市儿童及其他人的歧视的表现,这样很容易导致儿童排斥心理的产生,“仇视”周围的人和事。

2.社会归属问题引起自卑心理

流动儿童所受到的歧视不仅仅是城市儿童的还有社会各界的。比如说有对流动儿童有偏见的老师,很多的学校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城市居民行为与态度上的表现都会损害流动儿童的自尊。长期的这种歧视会使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会引发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使自己没有自信,情节严重者会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观。

3.城乡二元差距导致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在城乡二元差距下暴露很多问题,家庭经济状况的悬殊,使得他们与城市儿童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户口差异、家庭收入差异也使他们无法以平等的身份享有教育资源。

其中,最明显的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般是指对某一社会群体较为固定的看法,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刻板印象往往与偏见与歧视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自认为是某社群的成员时,常会把伴随着身份的刻板印象加诸己身,即自我刻板印象化”。①个人对自我的感受,并非直接地、而是间接地依据同一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特殊观念或依据其所属的作为整体的社会群体的一般观念。

“泰弗尔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假设:人们建立社会身份,是为了通过所认同的群体来提高自尊。”②流动儿童不断地转换比较标准,主要的心理动机便是提高自尊。通过共性标准从外地人—学生—人的转换,模糊了与参照群体之间的群际边界,从而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纳入到优势群体的行列。此外,其对城市儿童不良品性的强调,如“娇生惯养”,也可看作是在承认差别基础上的应对策略,目的是降低参照群体的地位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和心理平衡。

4.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压力大和社会适应性困难等问题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流动儿童缺乏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家庭环境。其中家庭的流动对孩子的学习连续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经常换学校换老师,致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学习跟不上,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城市适应性概念是社会学家在研究移民问题时提出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它反映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环境的变迁迫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加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但由于社会各种不公平对待,使他们不能轻易摆脱父辈那种边缘人的命运,真正融入社会的主流。

(二)情感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已经能够较好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反应,产生与自我评价有关的一些情绪体验。情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城乡二元差距造成流动儿童自卑心理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差距。农民工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不高,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保证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且生活很单一。调查表4(你在学校朋友多吗)中有50%以上的的孩子认为自己朋友不多。这客观的反映流动儿童和朋友交往的困难。

流动儿童交往能力的调查中,44.04%人认为有很多朋友,49.22%朋友很少,3.63%很少朋友,3.10%几乎没有朋友。

2.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导致儿童的孤僻冷漠

农民工大多数时间都考虑着自己的工作以及社会地位,对子女教育的时间很少。然而有却把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拼命挣钱,为通过改变孩子的未来而改变整个家庭的生活状况。孩子来到城市后,比成年人更容易融入新的环境。尤其是上学之后,随着他们知识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接受很多的城市现象和观念。相对而言,低文化素质的父母却很难满足孩子在学习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这都是会导致儿童孤独的原因。

3.学校歧视和心理辅导的缺乏导致流动儿童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生活条件较差和社会地位较低,家长过于忙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而流动儿童的家长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家庭教育资源缺乏。

学校对流动的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很多学校甚至是老师都不愿意接受外来打工者的子弟;二是很多学校只注重各门学科的教育,没能把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而且,在学校生活中,很多城市孩子看不起流动儿童,他们在家庭经济水平和业余生活等方面都是有差距的,甚至很多城市孩子在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影响下会歧视流动儿童。这给这些儿童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三) 意志问题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还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流动儿童和其他儿童的差别主要表现自觉性上。

流动儿童在有些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在本文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人就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要让父母太劳累,他们要考出好成绩好好报答父母。

流动儿童(对学习的态度)即自觉性调查中,有27.98%的人认为自己十分刻苦,按时完成任务,28.50%在学校基本能完成任务,18.13%有时候不能完成基本任务,25.38%没人监督就不学习。

然而,从上面的分析得到,他们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自认为在没有父母的时候不是很自觉的去做作业。这不是天生的,是因为流动儿童大部分家长都不能陪孩子,任由孩子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导致了他们自觉性相对较弱。

三、解决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上面出现的几种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一)提高政府、学校和全民意识

首先,从国家法律上应该承认流动儿童和城市所在地的儿童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加强流动儿童所居住地政府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制观念和有关教育法律知识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教,真正地用法律来保护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权益。

其次,学校以及老师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更应该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不能认为乡下孩子就笨之类的。

再者就是需要全民意识的提高,改善流动儿童认知问题中的排斥心理和自我身份认同问题,政府或者教育局都应该做一些宣传工作,使本城市孩子家长以及其他居民能够宽容的接受流动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这样孩子会慢慢的消除或者不会产生对常住儿童和社会的排斥心理。

(二)优化家庭环境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对一个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优化家庭环境可以改善情感问题中的孤僻冷漠心理和意志问题中的自觉性差的问题。从家长素质方面,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狭隘地工具化,并且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教育能力不足,家长和学校沟通不积极,不清楚孩子表现。所以家长应该正确的对待孩子上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适当的去学校和老师沟通,孩子就会感觉到家长的亲切和家庭的温暖,尽力做到关心孩子学习和生活。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都不是很固定,再加上家长受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儿童的很多要求不能满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感觉到家庭生活的安全,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里提到,人的需要就包括安全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感情和地位都要从家庭中获得。而很多家长都以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认为孩子就应该严厉,并且没有过多的时间陪孩子聊天。针对这种现象,他们应该多考虑自己的处事方式,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营造平等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避免孩子孤僻性格的形成。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早期发展,尽量保证孩子的物质需求,应该有丰富的营养品和相对的玩具,还可以避免他们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

(三)加强学校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组织一些家校沟通的活动,比如说开家长会,这样班主任及其他老师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仅仅很有必要,而且还会得到家长的回应,增加他们沟通的机会。

从同伴(学校同学)的影响方面,孩子的朋友中同龄伙伴还是居多,他们同龄人可以更好的沟通,促进其生活学习,可是很大一部分城市居民不让自己的孩子和流动儿童玩耍。针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应该从全民出发,让他们认识到流动家庭的孩子也是国家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城市儿童和流动一起学习,他们会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通过以上对流动儿童的调查研究,从现状、问题分析和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但这不是一个教师或者是一个家长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教育者们的工作,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公民应该关注的问题,为流动儿童开辟心灵美好新天地。(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注解

①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8.

②TAIFEL H,TURNER J.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G]//WORCHEL 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 Publishers,1986:7-24.

参考文献:

[1]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2]唐琼一.基于公民视角的流动儿童社会流动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3]袁方程.农村流动儿童教育权利保障权利的国际观察与启示—以美国的“流动学生教育计划”政策为参照[J]中国青年研究,2008(05)

[4]李雅儒.“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应重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Z1).

[5]杨菊华.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8(01)

[6]武春玲.由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3)

[7]张丽红.简析农民工子女不良舆情及其调适 [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02)

[8]李友霞.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策略问题研究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9]张人杰.国外社会基本文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田家盛.教育人口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莫忌华.反思中国教育[M].上海三联书社,2006

[12]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13]李伟健.学校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4]卢秀安.教育心理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15]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华夏出版社,2005.4

[16]叶玮琳.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2008

附件

银川市农民工流动儿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本问卷为调查需求,我们将不记姓名,对你的回答保密,请如实回答,如果对某个问题没把握,请尽量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性别:民族:就读年级:

1、你就读的学校在哪里 ()

A、市内B、郊区

2、你的老家住在哪里?()

A、农村B、城市C、郊区

3、你喜欢在城市生活吗?()

A、很喜欢B、还可以C、很讨厌

如果喜欢,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如果不喜欢,请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4、你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应该是()

A、能和父母在一起B、有足够的钱

C、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D、没想过

5、你对在城市上学感觉怎么样()

A、环境好,很满意B、不太适应,不是很满意

C、不和老师沟通 ,有很大压力D、不和同学交流,很孤独

6、你认为最难受的事是()

A、经常自己在家,很寂寞B、成绩没别人好,很自卑

C、生说条件比不上城市同学D、朋友少,很难过

7、以下四个地方你认为最开心的地方是()

A、自己家里B、游乐场所C、学校或朋友家

8、你有心事向谁诉说()

A、向家人B、写信给父母

C、向同学D、写日记

9、你认为自己具有哪些方面的优点?()

A、吃苦耐劳 ,坚强自信B、勤俭节俭 ,学习刻苦

C、自理能力强D、我觉得没什么优点

10、你认为自己的弱点有()

A、生活条件不如别人优越B、不善于交往

C、没什么特长,不自信D、学习成绩不理想

11、你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A、十分刻苦,按时完成任务B、在学校基本能完成任务

C、有时候不能完成基本任务D、没人监督就不学习

12、在学校里的朋友多吗?()

A、很多B、不是很多

C、很少D、几乎没有

13、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A、很关心B、关心

C、偶尔关心D、从不关心

14、你是否喜欢呆在角落?()

A、喜欢B、不喜欢

15、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

A、我很棒,我做的很好B、我做的很一般

C、我做的比很多人差D、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16、你经常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功课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如果不怎么复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是

16、在这个城市你最讨厌的事情是

第7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时小学未来师资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师范生职业水平的高低。应重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使未来小学师资能力结构得以改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专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内容。两份文件的颁发,有利于全国高师院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培养合格师资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学历层次上的提高,更意味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大纲》中的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改革的要求。基于城镇教师编制饱和,乡村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地建构,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特别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达标为牵引,着力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原则

本着继承、更新与发展的态度,我们对原《大纲》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设计并实施符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在重构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性原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同时笔者在两个县六所乡镇小学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增多,村完小一级学校有住宿生,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乐、美术及体育类专业教师,需要语文、数学等教师从能教授小学一门课程向多学科教学发展。因此,需要在原《大纲》基础上拓展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艺体活动技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生活管理技能训练等内容。只有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才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与农村教育实际,构建自己应有的技能结构,增强就业和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要完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就迫切需要构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因此,整体优化原则就要求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微型课程等各类课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如我院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专业,重视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2008,2009级的实践教学分别占总学分比例为35.7% ,43. 1%;注重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认真修订教学计划,力求音乐基础、课件制作、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开设,体现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低年级侧重解决基本技能与技能特长问题,高年级侧重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技能与教育研究技能问题。让师范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初步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三)个性化原则

《大纲》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作为师范生,除了具备从事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外,不同具体专业方向的师范生还应具备进行小学某一学科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实现同一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个性特征。如语文教育方向对普通话、朗读、文本细读技能;数学教育方向专业对速算、绘图技能;英语教育方向对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游戏组织技能等都有专业的特殊要求。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者应互补互促。教师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养训练。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体系

根据原《大纲》的要求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细化为六大类17个项目(见表1)。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实施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长期研究和探索。在重构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技能培养训练问题,二是技能考核问题。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经验,和调研获取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课程渗透,坚持课内指导与课外自练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应具体渗透在学科教学法等相关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上,应注意发挥案例教学的示范作用,并对师范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训练。如教师口语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考虑做到简约性,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实效性。用于讲授学时为30%,用于实践训练的学时为70 %,督促师范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保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教材、有指导地训练。同时,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强化教师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每节课都成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示范课,让教师以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常规训练活动,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指导任务尽管已渗透到相关的具体课程教学中,但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社团活动及学生自觉的训练,难以达到师范生在校期间的理想水平。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需要学校或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师范生技能训练进行统一规范和安排。一是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表1),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下发给每位学生,让师范生一人学就能够了解到各年段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并让其成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二是将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在课余、休息日开放,同时制定《早自习、晚自修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如主要包括:“开展晨读课”—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晨读练习。“每日一写”—学生每日都写粉笔字或钢笔字,每个学生一块小黑板,每日写一板;“每月一作”—指多媒体课件制作或简易教具制作。“每周一歌”—每周月晚上7 :30一8 ; 00练习唱歌。保证学生有时间、有场地、按要求进行训练。辅导员要按计划组织各班班干部安排好“每日、每周、每月一练活动”,并经常检查督促。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从人学开始,四年不断线,确保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建立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详

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鲜明的实践性特点,除了开展常规训练活动外,每年各院系要定期举办“未来教师杯”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可采用班级为单位初赛和院系决赛的参赛体系,围绕各个竞赛项目,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上课、说课、粉笔字展示等多种方式,以及舞蹈比赛、美术书法比赛等方式,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舞台,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各教研室还可根据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师范生学科竞赛或教研活动。如文科教研室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理科教研室组织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造就复合型人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努力发挥校园文化在师范生职业技能形成中的渗透功能

与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一样,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同样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一是应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围绕教师职业技能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二是定期请小学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杰出校友来校开展“说课、评课”等专题讲座或开设微型课程,传经送宝,为师范生搭建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确立师范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在校园网或各院系网站上开辟“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网站。把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件、讲义及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新课程的案例研究等优质教育资源挂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让他们网上学习优秀教学设计或观看视频课程,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培养的需要。积极创设、营造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实践环境,使练就从教技能成为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主流。

(五)在实习支教活动中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

舒尔曼认为,“教学实习是经过认真设计的教学范例,而且都伴随着严格管理的、为学生提供容易进人实践的教学阶段,以确保学生学会所需的技能,并表现出恰当的工作表现、方法和价值观。”教学实习是促使师范生专业化的关键环节,在一个教师的专业准备阶段是最有力的介人。教育部2007年7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是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良好平台,”顶岗实习支教与以往的常规实习相比,时间为一个学期,具有全职性质,将实习生作为全职教师进行要求和考核。由于实习时间的延长,实习生上课课时、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实习内容丰富,更加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借助这一平台,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已达到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实习支教之前,力求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重点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将师范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上课模拟教学,培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模拟教学同学的教态表情、课堂语言、板书等逐一点评,促使他们反思、修改、反复训练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实习支教过程中,一是要求师范生参加所在实习学校的教研组学习、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这是师范生快速成长的途径;二是实习后阶段,上教学汇报课并进行课后反思。通过教学的展示与反思,促使师范生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或进行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尝试;三是在实习学校搜集原始材料、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教育研究,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选择并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实习支教结束后,一是引导师范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或调研报告,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技能;二是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经验交流。针对师范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拾遗补I},有针对性地补充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和缺憾,以期尽可能完美地进人到未来的工作领域。如我院教师教育学院在实习生回校后,针对部分师范生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仍然坚持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进行强化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评价考核

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把这一工作抓出实效,需要制定一整套明确规范的评价标准。目前,“除了普通话在语委的统一指导与考核下执行严格的标准以外,其它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考核的质量标准也不够健全”。应建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三级考核’,机制。考核工作由各院系教师技能教研室总体负责。各项考核标准由相应责任课程教师负责制定,教研室汇总,编辑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以下称《手册》)。该手册包括考核年段、考核项目、考核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等内容。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