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市场规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餐饮业、冷链供应链、仓配一体、可追溯、标准
一、行业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餐饮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万亿元,随着“互联网+”深度渗透,这个市场规模还将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据预测,2016年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如此,我们的餐饮冷链供应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温控安全。
食材从产地经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到末端的后厨,最终到消费者的餐桌,需经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是否有匹配的温度保证,对餐饮企业来讲,目前通常是不确定且无法判断的,因此无法保证所有食材都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为此,为了广大消费者的安全考虑,一些有责任心的餐饮企业会投入巨资自建冷链物流体系,包括购买硬件设备、建设多温区的温控仓储设施,以及购买冷藏车辆等。此外,还拥有专业的运营队伍,包括引进采购、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上做法对个体餐饮企业来讲,不仅投入巨大,而且分散精力,影响餐饮企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催生出了一个新生业态,即餐饮冷链物流供应链,并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供应链模式,如美莱、蜀海、优配良品、雪王子、郑明等。
二、面临挑战
目前国内餐饮业冷链供应链企业,基本都采用了3.0版本的冷链供应链,即不管是从源头生产、存储、中途周转、运输,还是在末端供给,各个环节的温度都得到了很好的管控。仉是,在餐饮业飞速发展的整体形势下,餐饮冷链供应链仍面临着三大挑战:
1.解决冷链仓配一体化
以往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先在某一个繁华地带布置好店面,然后去批发市场比价、刷价、采运,把一些毛菜变成净菜半成品,由于没有标准量化,餐饮企业成本非常大,也不能准确判断究竟哪些环节出了问题。现在餐饮冷链供应链企业依托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冷链物流能力,可以解决餐饮企业后端所有问题,餐饮企业只需选址拓店、专心运营,就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但是,餐饮行业比较分散,需要多个供应商向餐饮企业多个分仓供货,这样就形成了多点对多点的运作模式,造成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冷链供应链企业在整个过程中对仓配资源进行整合。
2.餐饮业对食材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全产业链可追溯。
全产业链可追溯要求对整个产业链的温控监督透明可视,从原端采购到中端运输、加工,再到末端使用,需实行全程监控。这个过程需要投入科技成本,比如冰链技术,它将改变现有的制冷设备需要大量消耗燃油的现状,同时可以更好地实现货品保存所需的温度;再如驻龄技术,可实现水果、蔬菜的水分瞬间锁定,保证其营养价值,这样在消费者食用时,不管是营养还是口感,都少有变化。
3.餐饮行业标准复杂。
餐饮业多品类、多类型,标准化的实现需依托于中央厨房加工中心。中央厨房建设将成为餐饮行业的发展要求和方向。
此外,餐饮行业消费群体分布不均,比如在北京,餐饮消费最集中的是在五环之内,其次是各个近郊区县,这样就形成城区配送比较密集、近郊配送比较疏散的情况,对单体的运输来讲,会影响其装载率和交货时间,导致成本较高。
三、案例分享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餐饮冷链供应链应如何发展,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笔者曾经接触过一家专营食材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下称w公司),其做法或可供业界同行参考。
w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3300万元,总部设在武汉,是一家专注于餐饮食材供应链服务的专业公司,在全国设置了七大采购物流中心(武汉、北京、广州、上海、郑州、济南、沈阳),网点遍布全国50多个城市,经营的冻品食材产品覆盖水产、肉禽、调料、果蔬等四大系列上百个种类共4000余款单品,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全程冷链配送、全方位营销推广三部分。其具体做法如下:
1.运营B2B供应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率先建立了餐饮行业B2B供应链全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快速终端需求响应机制和灵活的服务产品组合,为上游农产品养殖及加工企业、下游的餐饮企业搭建网络交易平台。同时,w公司依托实体销售门店的展示、销售、配送、提货功能,建立O2O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美食零售服务。
2.开展仓到门全程冷链物流配送服务
通过自建和整合,在全国范围统筹第三方冷库和近千台配送车辆,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全国干线冷链物流服务、主要支线冷链物流服务、部分城市市区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库存管理服务(VMI)等。
3.减少食材供应链层级,有效优化供应链
w公司通过建立全程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将原有的“生产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消费者”的供应链模式,变革为“生产商、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大幅减少冻品食材供应链的业务层级,使餐饮企业与加工厂、加工厂与农户间实现直接对接,并帮助加工厂与餐饮企业建立长期的预订单、期货订单等合作发展模式,建立稳定的产业链。
4.开创冻品食材原料本地020服务模式
w公司依托其物流供应链以及线下开设的实体店,积极探索与打造线上与线下(O2O)相结合的速递网平台。平台的支撑体系包括产品信息展示平台、客服呼叫中心、仓储设施、物流配送、订单管理系统及售后服务等。客户在速递网上下单,即可到实体店自行提取。公司为配送服务搭建了全程冷冻冷藏食品安全监控及追溯平台,承诺商品在300公里内48小时送达、300公里外72小时送达,确保为用户提供快捷、优质、安全的美食服务。
5.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餐饮行业成本
w公司依托分布广泛的物流仓储设施和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为用户实施供应链设计和整合,通过平台资讯服务、产品电子商务化服务(产品代拍摄、制作过程拍摄及制作、产品卖点的解读)、代办支付结算等,实现用户问办公协同、业务协同,缩短商品在库时间。经测算,通过w公司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的商品平均周转期缩短为原有的1/3,食材单品平均增加流通收益率8%-15%,用户的资本投入减少大约2/3,资本收益率将增加2-3倍,进而降低餐饮行业综合成本。
6.推进食材和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
信息化必须要求产品标准化。针对食材标准化水平较低的现状,w公司通过对菜式对应食材的标准化梳理,解决餐饮食材标准化问题,方便餐饮企业采购的质量控制及争议的解决,通过构建标准化运作体系,减少损耗,避免浪费,提升效率。
关键词:疫情;餐饮供应链;发展趋势
一、餐饮供应链的影响现状分析
中国是人口大国,饮食文化兴盛,餐饮业的发展一直都是经济产业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大概5万亿元,但业内领军百强企业营业额不足2000亿元,业内占比不足5%。正是由于餐饮业本身所呈现的“行业高度分散,产业集中度极低”特点,使得餐饮业始终处在单一化发展,其本身餐饮供应链更是缺少重视和构建。疫情的爆发使得行业人士真正认识到建设餐饮供应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餐饮行业以私人饭店经营为主,大多数私人饭店的采购和仓储没有成型的体系,以传统的增加库存量的方式抵御缺货风险,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的投入和食材损耗,缺乏安全有效的冷藏设备同时运输配送等过程造成的货损也是增加了不可忽视的物流成本。同时高昂的店面租金、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疫情等因素造成餐饮企业的经营困难,直至倒闭。
二、餐饮供应链发展趋势
1.“互联网+”、数字化驱动发展是餐饮供应链的主流趋势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与新华网联合的《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20年春节期间的平均开店率仅为34.99%,同比下降46.72个百分点,客流量减少近九成,餐饮收入损失超千亿。由于餐饮业呈现金字塔结构,基数较大为普通私人饭店和路边摊,其数字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薄弱,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管理、成本管控、风险预防等多方面处于高风险易失控状态,餐饮业组织大型化、集群化和平台化趋势显著,因而加强餐饮供应链融合,促进建设数字化智慧化供应链平台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1]。例如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通过营销赋能、IT赋能、物流赋能、经营赋能、供应链赋能、金融赋能等服务,助力餐饮供给侧数字化提升。疫情疫情爆发,不难发现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受疫情波动影响在可控范围内,而大部分中小餐饮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大型餐饮连锁企业拥有独立、特色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从产品的生产、采购、加工、运输、配送、仓储等各方面建设管理较为完善,例如海底捞非常重视“互联网+”、数字化驱动发展,在供应链管理中充分运用中央厨房和智慧物流系统,为了保证各门店菜品质量的统一性和高效性,通过中央厨房进行精准的食材加工或半加工配送,并在此过程中全面应用现代物流技术设备,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等多种操作模式,充分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库存成本[2]。
2.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手段是构建优质高效且稳定的供应链
疫情使得餐饮行业非常重视餐饮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管控,而作为小微企业难以构建合理化的安全有效的供应链链条来解决此类问题,仅靠自营采购、加工及仓储,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和长远的升级发展,而未来餐饮企业的发展方向会是“商业联盟+连锁经营”,而小微餐饮企业需要依靠成熟供应链管理体系带动协同发展,其基础依然是中央厨房加大型配送中心,小微餐饮企业在缺乏资金和人才的情况下,依托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行差异化竞争,解决上游端统一的物流管理问题,集中化进行供应商管理和产品物流配送,从而加强流通风险防范的举措,建立快速响应的餐饮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真正维护小微餐企的正常经营才能稳住餐饮经济的命脉[3]。
3.加强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规范化产品流通渠道
疫情下,餐饮供应链需要的一个特性就是及时性。“精准配送”成为了迫切需要,这就要求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考虑食材的复杂种类及配送的难度,减少中转环节是快速响应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前置仓、中转仓的大量布局下,农产品在仓库停留时间较短,这样可有效降低产品库存成本和时间,降低“牛鞭效应”影响。当然,企业也应该实事求是,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调整餐饮供应链策略,不能盲目使用直接转运或直接运输,这些配送策略对供应链柔性要求高,因此未必适合每个餐饮企业的需要,规范产品流通渠道建立餐饮快速配送管理体系是解决小微餐饮企业困局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疫后的餐饮业将走向连锁化[J].经理人,2020(05):74-75.
[2]牛东旭.海底捞餐饮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同效应分析[J].商业文化,2020(29):12-14.
一、跨国采购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 采购商品种类繁多,突显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跨国采购总体上还是以原材料和中等以下加工深度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采购的商品种类繁多,而其中又以家用百货、纺织、家电、食品四大类体现中国制造比较优势的商品为主。需求量较大的产品有:玩具、工具、五金、园艺用品、休闲家具、体育用品、旅游用品、箱包、节日用品、家庭用品、服装、家用纺织品、家庭视听器材、空调、微波炉、照相机、吸尘器、小家电等。在其他的产业链条中如化工、钢铁、通信、高端化妆品、汽车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主导的行业中,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的商品不仅主要集中于技术标准化的零部件和包装等价值链低端环节,并且数量非常有限。例如迪奥的化妆品主要在中国采购包装并进行组装,目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对中国本土化企业的采购数量仅仅占其全球采购量的10%。
2 采购区域相对集中。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武汉、重庆。沃尔玛把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搬到深圳,通用汽车、IBM等20多家跨国公司在此设立了独资采购中心,在上海,上海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和上海跨国采购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一个月,就有18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进驻,联合利华采购中心也在此挂牌。目前仅上海就有200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购机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跨国公司和跨国采购组织之所以选择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建设采购基地或采购中心,因为这些地区拥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物流系统、信息系统),服务系统(金融服务、会展服务),完整的产业链生产能力,专业人才优势。
3 采购市场竞争激烈。供销双方谈判地位不平等。影响供需双方谈判地位的因素很多,包括供应商的规模,供应市场的竞争结构,供应商品对采购商战略的影响力或者是否具有瓶颈作用,采购商的竞争战略。目前在我国的采购市场中存在无序竞争和不规范行为,采购方要求严格,甚至滥用市场地位提出苛刻条件,而我国中小型企业居多,行业竞争结构多半趋于完全竞争,在与采购商的议价谈判能力中处于不利地位。一般而言,百货类商品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其中家电、酒饮、个人护理用品、清洁用品等个别部组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一部分的商品厂家数目少,进入壁垒高,品牌为公众所认可,在与零售商的谈判中存在较强的议价能力,而食品和生鲜类商品的情况则完全相反。
4 采购利用现代化的协作信息技术向供应链电子集成化发展。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是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它们的发展也促进了采购全球化。目前,电子商务采购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网络市场信息与采购系统,电子银行结算与支付系统,进出口贸易通关系统,现代物流系统。通用、福特、戴姆勒・莱克斯勒三家公司已经建立全球最大的汽车专用采购网络市场,每年2500亿美元的零部件采购在互联网进行。2005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估计达到8.5亿美元左右。未来十年,国际贸易的1/3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在过去的10年里,技术已使整个零售行业改头换面。早期的沃尔玛唯一拥有的处理系统是底帐和铅笔,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不惜投入4亿美元巨资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实现全球联网。
5 采购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展、优化。目前世界500强中的跨国零售集团全球采购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在我国采购额所占比重还不到3%,与我国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极不相称,因此全球采购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当前情况看,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可能成为我国扩大出口的主渠道。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不小,但在一般竞争行业,即便是“龙头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规模仍然偏小。不但如此,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的地区和行业分割、壁垒,致使企业难以通过联合、重组,迅速聚积有效资源,同时,也难以成为采购商强有力的谈判对象和供应链伙伴。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的驱动要素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采购的驱动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国别采购的特定要素,影响跨国企业在华进行采购的基本要素可归纳为4流,即价值流(Valueflow),代表产品和服务从资源基地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性流动:服务流(Service flow),指得是基于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和售后服务系统;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指建立交易信息平台,保证供应链成员间关于交易资料、库存动态等信息的双向流动;资金流(Cashflow),指建立交易资金平台,保证供应链成员间关于交易资料、库存动态等资金的双向流动。在满足其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有其特定的驱动要素:
1 中国市场驱动力。过去五年中国大陆经济每年增长10%以上,高居世界第一位。如果这种成长的趋势再持续至2000年,届时中国大陆的中产阶级人口将再增加至目前的两倍,可达5至7亿人,消费能力更高达每年人均6千美元,约等于今天的美国。如今我国消费已经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通道。随着居民收入的继续增加,消费增长的惯性也愈强,预计2007年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来华的首要驱动因素。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2002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消费结构由吃穿向住行方面的升级带动了社会生产结构的调整。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转移步伐的加快和投资加速也给我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 强大的制造能力,产品国际市场占有潜力大。2002年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或者是“世界生产中心”的呼声日益提高,其所依据的事实基本上就是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具有标志性的是一大批重要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据统计,2004年中国共有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多个制造行业在内共80余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加工业外移至周边劳动力较为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例如因为我国内地的产品加工制造能力已经比较强大,
日本向我国、东南亚国家转移服装加工业。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也向大陆投资建厂,从过去以成衣出口为主转变为纺织半成品出口为主。
3 廉价成本驱动力。在中国进行生产的好处是劳工成本低,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墨西哥的六分之一。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中国目前正进入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又负担较轻的黄金发展时期。成本问题往往决定着跨国公司国外投资设厂的厂址决策。但是,这种由低廉的非技术性劳动力所带来的廉价成本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由其引起的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所抵消。而我国存在着非技术性劳动力和技术性劳动力双低廉的状态。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高等教育的普及,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大量低廉的高素质人才。
三、跨国采购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对我国产业的积极影响
1 推动我国产业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出口结构的升级。跨国采购日益成为一种新的贸易渠道和贸易方式已是不争的现实。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结构更多的是依赖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而对于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竞争能力的制造业产品,依靠传统的贸易公司和企业自营出口开拓市场,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很难进入到国际生产和国际市场的主流领域。在华的跨国采购,将为我国企业利用跨国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网络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机会。
2 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都处在一轮新的调整过程中,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形成。这就使得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特征既要从自身经济发展要求来进行主动的调整,也需要在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早作选择。因此,国内企业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并纳入跨国采购网络,可以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在与跨国公司即竞争又合作的互动中,提高市场信息的可获得性,增强企业学习的能力,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一般而言,对供应商的评估除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之外,还包括财务状况、生产条件、物流条件、配合意识,甚或环保、健康和安全、劳工问题这样的社会责任等等。
3 推动我国金融、会展、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物流在零售行业占具50%以上驱动力,因此谁控制渠道谁就控制了市场。目前全国参与流通行业的企业多达4.7万多家,其中民营与个体经营占很大比重。这些企业地域性强,行业操作不规范,配套环节缺乏统一标准,管理水平和先进技术运用能力低下,人员素质较低。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存在着运输物流成本过高、运输时间过长、安全等问题。这样不但相对成本高,而且在双方采购谈判上也会发生冲突。只有生产商与零售商结成物流链,才可以达到双方满意的效果。以物流业为例,跨国采购商持续、集中和批量采购出口。促进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职能,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全程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步入快车道。据有关数据统计,2001年以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200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物流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
(二)对我国产业的消极影响。
1 为我国制造商,特别是那些过去以内销为主的多数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拓国际市场、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的机遇。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使我国企业过度依赖这些跨国零售渠道,缺乏自身渠道开拓的能力,甚至沦为外资的贴牌工厂。目前国内供应商与跨国采购商合作时,一般分为贴牌生产和自有品牌供货两种方式,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与跨国企业相比实力悬殊,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上都对跨国公司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中,其自有品牌被认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供应链管理是北美的物流战略特点。供应链管理是指集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运输、信息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一体的管理——从产品的供应到最终消费,是物流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标是使整个供应链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分销配送,到商品销售给顾客的各个环节的高效协同工作,以最优的商品供应体系,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同时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在北美,目前尽管不同厂商因所处的行业部门不同、规模不同可能采用的是不同程度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但总的趋向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业已形成的内部一体化逐步向90年代以来的外部一体化演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以美国为例,进入90年代以来,近70%的企业将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或与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与合作来加以运作,只有30%的企业实行物流自营,且主要采用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的形式。
(一)内部供应链组织的一体化
1.集中一体化
以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通常采取集中生产、整合物流战略来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以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商——Mehanex公司(总部在温哥华)为例,该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几个生产枢纽进行集中的大量生产并以一体化的方式实行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产品交付的供应链管理,成功地以低库存水平实现了产品的高效交付,从而以低成本、一流服务赢得了竞争优势。
2.跨业务单位的内部供应链一体化
将分散在不同组织部门的物流活动整合为一个部门加以运作管理,是跨业务单位内部供应链一体化的实质。化工公司Acro以前将物流活动分散设置在不同组织部门,通过将世界范围的采购、原材料供应、生产计划、顾客支持与物流服务的供应链责任交给一个组织,并由其重新设计物流过程后,不仅大大节省了流动资金,而且还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产品的高效交付。
3.开发内部的水平组织或跨职能组织
开创水平组织着眼的是业务过程而不是职能。组织设置是按照业务过程或工作流进行,不再按任务或职能划分,以实现跨任务协作、以顾客为中心,同时又发挥专家职能的专业化优势。水平组织没有“过程队”,通常由采办、制造、营销、财务、分销等专家组成。Kraft食品公司采用的正是这一模式,开创了跨职能的由制造、采办、质量、工程技术、分销等专家组成的制造、物流、营销三个“连锁”队伍,负责主要产品的生产、交付业绩。
4.建立物流服务部
内部的物流服务部门以市场为导向,全面负责成本,并向内部的服务对象索取费用。内部服务部门与内部客户磋商一份服务协议,规定服务水平。物流部门可为外部顾客提供服务,内部顾客也可以任选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内部的物流部门必须在成本和服务方面具有竞争力,并且内部顾客也不再享有免费或低价服务。休斯顿照明电力公司(Houston Lighting and Power)、Shell服务公司均执行了这一战略。
(二)建立独立物流子公司
该模式是指把公司或企业的物流管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离出来,由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企业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经营。1995年,Bell Canada公司就是通过建立独立物流子公司(Progistix-Solutions),向核心经营部门或外部顾客提供库存管理、订单处理、仓储、运输、退货处理以及供应链咨询等服务。Progistix成立2年后,就将Bell Canada的物流成本降低了30%。
(三)外部供应链一体化
1.外包物流
物流外包是指从外部购买物流服务,而不是自己从事物流业务或建立子公司。像其他结构变更一样,物流外包也是战略再造的结果。据估计,美国外包物流产值从1992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1998年的400亿美元,到2000年可达到约800亿美元。Ryder Logistics,TNT Logistics以及Menlo Logistics都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即使曾经出于安全性、高质量的考虑,由自己运输货物的化工业,也采用了第三方物流。Dow Chemical与Menlo Logistics签署了第三方合同,将所有的Dow的货物交给Menlo Logistics承运。Dow从Menlo经营的广泛的、计算机化的分销跟踪系统中深受其益。
2.战略联盟与合作
核心企业打破了供应链伙伴之间传统的交易关系,积极寻求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供应链外部参与者的合作或联盟,以广泛的团队,通过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共享信息、共同完成长期目标,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供应链总利润的最大化。三菱汽车制造商便与GATX Logistics缔结了战略联盟。通过与三菱公司的信息共享,即使在冬天恶劣的天气下,GATX Logistics仍能保证三菱装配线连续不断的运转。GATX Logistics还在三菱的中西部供应商附近建起了三个交叉过载(将商品经过分类、简单加工和拣选后直接装车),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一年大约为三菱公司节省了100万美元。
世界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以“天天平价”取得了年增长率高达25%的骄人战绩,也离不开与供应商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
二、北美物流战略的外部成因
(一)北美的地理、经济环境刺激了北美物流的发展
北美是现代资本主义的重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大自由贸易区之一,加之北美各国国土面积广、生产规模大、资源与生产分布不均衡以及产品的商业性强,大大刺激了北美物流的发展。
(二)微处理器的商业化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一体化物流提供了支撑
80年代以来,新的信息技术与微处理器的发展齐头并进。微处理器的商业化以及分布式数据处理取代了主机交易计算。在绝大多数企业中,新分布式的大功率微机十分充裕。低成本的硬件结合先进的软件,提供了按用户级完成绝大多数交易、性能控制以及决策支持信息的计算能力。企业可以利用计算资源把从采购,到制造再到制成品配送的综合过程作为整个物流来进行管理。关联数据库的使用以及新一代更强大的、费用更低的硬件技术,结合开放式的系统结构,为取得空前水平的物流表现并刺激物流创新提供了信息基础。同时,EDI、低成本和高度可携带的个人电脑、人工智能、条形码和扫描仪、无线电频率和卫星通信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日本的成功经验唤醒了北美的物流战略再造
在美国,长期以来,企业采用的是“纵向一体化”战略。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该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条件下,“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诸多薄弱性,如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企业投资负担重,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面临不同领域的众多竞争对手,纵向发展的市场风险大,难以获得期望利润等。
在日本,企业发展更多采用的是“横向一体化”战略。日本企业通过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大大提高了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并赢得了产品在成本、质量、上市时间诸多方面的竞争优势。美国的A.T.Kearney咨询公司把美国企业普遍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视为汽车等制造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80年代后期,美国意识到,必须夺回在制造业上的优势,才能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1999年,美国国会提出了要为国防部拟定一个同时能够体现工业界利益的较长期的制造技术规划。由受托的里海大学带领的国防部、工业界、学术界代表及100多家公司组成的联合研究组最终撰写了一份“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报告。报告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等供应链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变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供应链管理在美国企业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
(四)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崛起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美国对市场进入、经营线路、费率等运输管制的解除及运输经纪人的出现,运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承运人和货主之间原有的买卖关系被打破。随后,加拿大也解除了运输管制。运输企业纷纷作为客户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事运营,不再是单纯提供运输的“车轮”公司,他们积极为用户设计、创新物流服务项目,迅速成长为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物流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与加拿大两国贸易量的迅猛发展,一则造就了一批第三方物流公司,二则使得具有规模经济、专业化优势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货主放弃物流自营,将物流业务实行外包并促进了货主在更广泛领域里实行供应链管理。
(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铺平了北美一体化物流战略的发展道路
随着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全面生效,美国在与加拿大长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又与墨西哥加强合作,排除了关税壁垒及缩小了投资限制等其他壁垒,为构筑北美一体化战略铺平了道路。跨国公司的纷纷成立客观上要求加强供应链管理,以提高物流效率和获利能力。
(六)零售商渠道地位的变迁,引发了需求拉动型的供应链管理
尽管长期以来北美经济趋向消费驱动性,广告力度很大,但制造商仍然采取的是通过分销渠道将其产品推销给零售商的经营战略。随着顾客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之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大,渠道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产品在供应链的流动方式转由大型零售商决定,需求拉动型的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三、物流战略演化的内部成因
(一)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
部门间利益冲突的消除是内部一体化的成因所在。一方面,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采购、运输、配送、储存、包装、定单处理、库存控制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一项要素(活动)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相应地发生变化。如运输越集成,包装越简单,反之,杂货运输对包装要求就很严格。再者,商品储存数量和仓库地点的改变,会影响到运输次数、运输距离甚至运输方式的改变等等。因此,只有对系统各功能破除分项管理,进行统一管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物流各项成本间存在交替损益关系。如减少商品储存的数量可以降低储存成本,但由于储存数量减少,在市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同样的需求,势必要频繁进货,增加了运输次数,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上升。也就是说,在追求库存合理性时又牺牲了运输的合理性。采用分项物流管理的各个部门追求自身的“最优化”,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优化性,只有通过采用一体化物流管理把相关的物流成本放在一起考虑,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实现最低总成本物流。
(二)提高物流绩效
提高物流绩效是创建物流子公司的根源。物流子公司作为企业专司物流业务管理的组织部门,通过对物流业务统一指挥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然会加强对物流成本核算,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企业多余的物流能力可参与社会经营,避免了物流能力的闲置和浪费。
(三)强化核心竞争力
强化核心竞争力是追逐外部一体化的动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逐渐转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域。核心竞争力被认为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其内涵十分丰富,反映在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与管理系统中。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有的企业具有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制造能力,却不具备核心营销能力、核心企业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非合同的形式(战略联盟或合作)交由外部组织承担。通过与外部组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将上述五种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从而以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四、中国的企业物流现状
从宏观和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发展一体化物流存在着各种瓶颈,诸如:长期以来受“重商流”、“轻物流”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对物流在经济发展和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缺乏协作,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等。从微观环境来说,企业物流管理与运作也不容乐观:
(一)物流支离破碎,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低下
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被动地接受生产、销售服务。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中国的多数企业在管理机构设置上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组织就是例证。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能、跨部门设置,各部门各自为战,且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以物流总成本为例,根据1997年IMF的数据,美国的占GDP的10.5%,日本的占GDP的11.4%,而中国的却占GDP的16.9%,且中国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在20%或以上。
(二)信息滞后,物流难以畅通无阻
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且不说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以寻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就连基本的物畅其流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快速开发出高性能、高可靠性、价格合理的新产品并准确及时地交付给顾客,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强化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粗放型经营突出,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面临“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的经营环境,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已经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要求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走集约化道路,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各种贸易壁垒的逐步取消,应该说,中国企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中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大而全”、“小而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进行物流自营。由于这些部门或专业公司大都围绕着母体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去市场找生意,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时下,还有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不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备,不惜斥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也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经营。如此这般“大而全”、“小而全”并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粗放型物流经营,不仅会拖累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更谈不上以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五、对中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启示
(一)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为实现一体化物流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应加快建立起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需求预测程度,促进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引入和使用网络技术、EDI、人工智能、条形码与POS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从而真正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为一体化物流的实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二)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构筑一体化物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统一管理,通过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但至于是否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甚或物流子公司,笔者认为,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业中,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经营。当然,对于那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如TCL、美的、科龙等,号称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在不需大量投资的情况下,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
为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性企业应从繁杂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
(四)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作为小型生产性企业更应走出“小而全”的误区,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五)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中国的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在物流法律、法规建设,社会保障,就业机制,物流人才培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为企业实现一体化物流管理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创造有利的硬、软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以满足企业寻求物流外包或战略联盟的需要。
总之,从北美的经验来看,物流战略已从内部一体化向外部一体化转变;供应链管理已成为竞争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供应链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离不开有利的环境和先进的信息系统。中国的企业应当积极探索,锐意进取,直面入世后国外竞争对手的强有力挑战,将一体化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纳入到企业总体战略中加以运作,缩小同发达国家企业在物流管理和产品竞争力上的差距,稳定和提高国有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Donald Waters.Global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M]. Boca Raton:CRC Press,1999.
1.1物流概述
物流是一个新的科学分支,它最早起源于美国。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效的物流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通常是指一个产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为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所在地是不同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实践差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现代物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以外的界限分离,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对企业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以实现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2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通过协调市场,企业,供应商之间的物资与信息的流动,以满足客户的消费需要。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品的销售以及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的完整的活动周期。
2. 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物流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企业战略计划中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2.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的观点看,企业物流是企业中的一个属于支持性质的部门,仅仅只是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起到一种支持和促进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系统和生产系统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现代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连接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关键,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使企业从物流中心获得丰厚的利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 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正确的认识
受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制约,物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一般都存在着经营成本大、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模式落后、交货不够快捷、安全性差、缺乏竞争力等缺点和劣势。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企业服务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3.2企业物流管理滞后,现代化设备不足
许多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停留在纸笔时代,或者一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更不用说通过网络管理企业物流的方方面面。虽然有些企业应用了现代物流设备,但是效果一般都不好。长期以来物流专业人才稀缺,主要原因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没有得到相关企业和部门的足够重视。
3.3物流管理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落后
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这一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也阻碍了物流管理服务方式、运作模式的组织创新和发展,制约了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4. 加强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4.1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从生产规划,采购到仓库管理,目前的物流管
理业务和库存控制操作系统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如何使企业的物流总成本达到最低点,依靠人工记忆的处理是困难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购买,验收以及保证货物质量和交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致使库存堆积,交货延误,成本增加,进而企业就会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因此,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要用什么样的信息系统,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情况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信息系统,来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
4.2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物流管理知识
首先,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改变过去只重销售忽视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加强对物流管理在企业战略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符合实际业务的现代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其次,企业应重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企业的核心业务要加大力度管理,并积极与供应商和用户进行及时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运作整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再次,应树立绿色物流的概念,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4.3加强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
中小企业需要的综合物流专业的管理人才稀缺,是制约当前物流管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培养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中心;是物流人才管理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物流理论学习的同时,公司还应设立物流示范操作区,使工作人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首先要认识到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人员资格制度和相应的培训体系,并运用相关激励措施,加强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再次采取教育和在职培训相
结合的方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培养现代物流人才。 4.4改善物流管理信息化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支撑点。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客户,供应商和制造商联合起来,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物流信息共享知识,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改进和升级,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营运成本的关键。
舟山市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现代渔业等四大基地雏形已形成。尤其是港口物流增势迅猛,已建成各类生产性泊位38座,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加到9052万吨,海运业运力增加到193万载重吨。为此,应在大力推进现代流通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作用。要抓好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公共信息网建设。要特别重视加快区域流通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扎实打好电子商务的应用基础,形成高效、通畅、可调控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一、电子商务是临港工业发展的“助推器”
舟山海岛特色的临港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2005年,全市临港工业总产值250.75亿元,增长40.7%,高出全市工业增幅10.7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62.1%,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7.9%。船舶工业高速增长,实现产值58.12亿元,增长91.1%,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8.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造船能力达到110.9万载重吨。临港型粮油加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增长95.1%,电力工业、化纤制造业分别增长12.9%和54.1%。应根据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稳妥地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网站,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等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开展网上营销活动,逐步推进BtoB(企业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采用“一对多”的模式,将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商通过Intenet联为一体,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系统,增快市场应变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电子商务将为外、内贸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以水产海鲜品为特色的舟山,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5.05亿美元,增长27.6%。地方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剔除保税库货物)12.09亿元,增长19.7%,其中出口9.95亿元,增长22.3%。期间,在市内的交易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根据发展趋势,建议认真抓好外贸领域电子商务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服务功能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开展网上交易,进行招商引资等。抓好各地区商品批发单位、大型百货商场和商贸超市的电子商务工作。要从加强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批发配送机制人手,积极探索批发企业的特色电子商务活动,逐步实现从订货、采购到销售、配送的电子化、网络化,从而优化整个供应链。要扎实抓好要素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工作,积极运用电子商务手段改变传统市场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促进市场规范化建设。
三、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政府是关键。为此建议:
(一)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导和协调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子商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着重协调解决在开展电子商务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协调机制,指导和协调企业推进电子商务建设,跟踪政府发展电子商务有关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情况。应建立由政府工作人员、专家教授、资源管理能人为主体的专家咨询机构,为各行各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同时,要引导企业建立内部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机制,并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使之卓有成效。
(二)有机组合资源,构建科学实用的电子商务平台
信息化最重要就是要形成信息产生、汇集、互交和利用的机制。要通过搭建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科学组合资源,提高部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实力。应因地制宜,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以点带批,整体推进电子商务。
(三)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引导力度
进一步加大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信息化投资;将电子商务建设项目优先列为现代流通业重点建设项目;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的软、硬环境;找准切人口,把握着力点,着眼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电子商务安全
相对上一季度,B2C网上零售市场出现近年来的首次环比负增长。12.82亿元的交易规模较上一季度下降1%。当当网与上季度相比由17%的份额下降至16%,销售额由2.2亿元下降至2.05亿元。而新科榜眼京东商城却出现逆势上扬的局面,由上一季度11%的市场占有率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5.4%,销售额由1.43亿元升至1.97亿元。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当网2007年一季度市场份额为18%,为1.83亿元,卓越网12%,为1.22亿元。在垂直类B2C网站中,“红孩子”由1%的1020万元升至今年一季度的3333万元,年销售额增长300%。京东商城更是从2007年一季度的不足1%,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5.4%,增长速度尤为迅猛。京东
商城总裁刘强东近期也表示,今年6月,京东商城单月销售额将突破1亿元,而原先的年销售额10亿元的目标也将提升至12亿元。
2007年,我国B2C网站总收入为52.2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的39.1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3.5%。2008年,预计超过70.9亿元人民币。虽然B2C网站数量猛增,但盈利能力都较弱,B2C网站走到十字路口。
4月中旬,淘宝网宣布正式推出B2C购物平台,有望为一直实施C2C免费策略的淘宝网打开盈利空间。近期,科技部、商务部唯一立项的B2C网站“正佳网”也将正式开业。据了解,苏宁、国美等全国性连锁以及北京的京东商城、广州的广州百货等也都开辟了自己的B2C网站,越来越多的B2C厂商已做好进入垂直细分市场的准备。
正佳网第一期第一部分约为20个频道,主要以百货零售业为主。“总投资超过16亿元,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同时辐射美国、欧盟等全球重大互联网经济活跃区。”正佳网首席运营官林建国介绍说,与阿里巴巴、淘宝网不同,正佳网要求所有网上商家必须是有实体门店的店铺。而且,据透露,正佳网在广州起步,将在全国扩张,计划3年内在纳斯达克上市。但这一庞大的计划却遭遇招商困惑。虽然是免费,但从去年11月开始招商,目前还不到3000家商户。林建国透露,“对于B2C,商户的认知度不高。”不过,IDC副总经理万宁对B2C网站却非常看好,“市场增长快,用户响应也快”。
在PPG遭遇迅速的崛起与激烈的声讨的同时,一个问题被提到桌面,如何解决用户体验,而不让消费者有上当受骗之感。据互联网行业的调查,有61%的人觉得在互联网上买东西,信任度很低,容易受骗。
正佳网有这个优势,因为它的商家都有实体店。但用户体验的重要标准还有商品展示、支付方便快捷以及物流渠道畅通。从正佳网中发现,其网页制作和支付方式还有待改进。“现在看到的还是试用版,6月份正式推出后会有一个正式版本。”林建国说。
万宁认为,B2C网站之所以盈利能力弱,主要是商务模式存在问题。最早的B2C网站应该是亚马逊,其商业模式与零售业一样,通过买进、卖出赚取差价,其后的卓越、当当都是这一模式。“相比实体店,B2C网店的价格肯定会低一些,因为商户减少了门店租金和服务员费用,但又比C2C价格要高,因为他们毕竟要缴税。”Z-ONLE网店的店主黄聪说。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全买网的模式,有点类似商场目前柜台租赁的方式,收取服务费、店家的培训费和广告推广费,省下平台的采购、库存和物流成本,更容易实现盈利。目前,淘宝商城、正佳网都是走这一模式。林建国表示,虽然让传统企业认知这一模式还有个过程,但B2C前程是不错的。
2008年,当当网成立的第9个年头。从1999年成立至今,当当网用改变了人们图书消费习惯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成绩。不过,事情的发展总不会一帆风顺,当当网虽然已成为B2C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样有各种难题横在眼前。
从2006年起,当当网开始进行业务拓展,除了先前经营的图书音像业务外,兼营家具百货等业务。虽在摊子越铺越大,但熟悉当当网的人却知道,当当网的业务却是由一支自行车队闯出来的。2007年5月,当当网搬进了位于北京南五环的新物流中心,自身运转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按照当当网的数据,目前当当网已经经营了20万种图书、上万种CD、VCD及众多的软件、上网卡等商品,是中国经营商品种类最多的网上零售店。
这个点子出自当当网总裁李国庆。他发现,既要控制同城的物流成本,又要在短时间内将货品送到,单车物流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当当网便在同一个城市,找到几家自行车快递公司进行合作。当当网为保证货物能准确无误地送到客户手中,要求每个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交纳一定的押金,而后才将送货任务交给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这些骑自行车送货的快速员结合地铁,发明出了一套急件的快递物流。快递公司拿到急件后,由骑自行车的快递员送到地铁站,送货人员直接把商品交给负责坐地铁送货的伙伴,这个人一整天不出站,坐着地铁到处送货,到站后,再交给另一个骑自行车的快递员,送到客户家里。在北京,当当网靠着单车物流实现了4小时送货到家的服务。
单车物流给当当网供应链下游的管理提供了便捷,当当网的副总裁裴彦鹏表示,供应链竞争将成网上零售的核心问题,管理好供应链,对于当当网这样的网上零售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如果供应链没有把握好,往往效率会很低。
提起当当网的供应链管理,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卓越网。这两家成立时间相距不足一年的电子商务企业一直在暗中较劲儿――卓越网高层曾表示,当当网与卓越网竞争第一点就是供应链之争。如何使一本书从供应商手里,最快到达网站系统,让消费者很快看到,并快速送到他们手中,这是网上零售企业面临的真正挑战。尽管在这场博弈胜负未分,但有业内人士却表示,当当网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后劲不足。易观国际分析师曹飞表示,相比起有亚马逊作后盾的卓越网,当当网更多是在忙于“眼前之事”,对供应链管理的长期打算至少目前还顾及不了太多。
同时,软件投资所占比例缓慢上升。表明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实际的业务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强调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实际应用。因此,尽管硬件建设目前仍然是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软件建设越来越受重视。
信息服务一直以来被视为硬、软件产品的附带产品。目前在中国物流行业,很多信息服务产品都是IT厂商以免费的形式赠送给行业用户,或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所以从整体上看,信息服务产品的投资要远低于硬、软件投资,所占比例增长缓慢。
展望2005年至2009年,中国物流IT应用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1.从局部优化走向集成与协同
随着物流软件开发商对物流理解的逐步加深,以及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的逐渐完善,物流企业的关注中心也将从追求局部优化逐渐转变为追求集成与协同。物流IT应用将趋向于更加成熟,集成化程度更高,开放性更好。物流企业在面临与第三方应用软件和上下游厂商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时,普遍对物流信息系统与软件是否具有良好的数据交换能力、数据接口和开发组件技术、企业间协同作业能力感兴趣。
2.移动计算将大放异彩,成为应用焦点
数据的即时采集和传递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由于数据采集要求实时,是流动作业,所以移动计算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物流行业对移动计算应用具有如下特点:需要“低成本”、“多功能”和“移动”的无线应用技术;需要进行实时的数据汇总与分析;需要有强大的后台数据库平台迅速的处理、分捡和传递信息;终端要小巧、方便携带、易于操作;网络要范围覆盖全国、实时快捷、成本低廉。
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讯(WAP)、无线射频识别(RFID)与互联网技术(Web)将逐渐集成一体,构成移动计算的核心技术基础,并广泛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领域。相信随着人们的重视和技术的进步,移动计算将在未来几年内,在物流行业中大放异彩,帮助物流企业打造透明物流,减少物流黑洞,增强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在物流市场上站稳脚跟。
3.市场两极分化更加明显,优胜劣汰过程加速
现代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追求更及时的产品和服务,对质量的期望、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利润和市场份额的最大化,逐渐形成了广泛而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在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Wal—Mart、DELL、P&G)取得巨大成功,这使得人们更加坚信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⑴。全球化和精益化已经成为供应链发展的两大趋势。首先,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促进了企业全球化采购、制造、分销等业务的展幵,其供应链涉及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直至回收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可能被几何级别的放大传递,最终导致整条供应链失控。就全球而言,意外事故、战争、恐怖袭击、罢工或破坏等影响供应链的人为灾害有增长的趋势12],加之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供应链中断风险发生的概率在不断提高,各种突发事件影响的范围更广,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例如,2011年10月,泰国发生特大洪灾,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和零部件生产据点,这一事件使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停产,由于泰国已成为日本汽车厂商在海外的重点生产和出口基地,此次停产对日本乃至全球汽车产业产生冲击。泰国还是世界第二大硬盘生产国,洪灾导致硬盘供应短缺,英特尔、苹果、戴尔和联想的业务都不可避免地大受影响。其次,精益物流理念的发展促使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建立敏捷和精细的供应链以赢得成本优势,这样的供应链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高效运行,但是一旦发生意外事件,通常会导致整条链的中断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轻则延期生产,重则丧失市场地位。例如,2000年3月,飞利浦公司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芯片厂发生火灾,芯片的生产工艺受到污染以致停工数周。当时诺基亚和爱立信都由这家工厂提供手机芯片,不同的是在飞利浦的芯片供应中断后,诺基亚及时改变手机设计,由后备供应商供应芯片,而爱立信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供应链简化,把飞利浦作为唯一芯片供应商,没有后备供应商可以作为紧急补充货源。
………….
1.2研究意义
研究供应中断风险下制造商的采购策略选择决策问题,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供应中断风险的采购策略研究是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对于采购策略的研究多针对某一种策略,侧重于采购成本减少和服务水平提高两个方面。关于不同采购策略比较分析和选择决策的研究较少,且多停留在定性的层面,很少研究选择决策的定量模型,且己有研究很少考虑供应中断风险和供应商的供应能力限制等问题。单源与双源采购策略的比较分析和选择决策是关于采购策略比较研究的基础,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可以弥补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单源采购有利于企业之间建立稳定可靠的战略伙伴关系,追求合作效益最大化,实现准时化生产,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供应链的脆弱性,难以抵御中断风险造成的冲击。双源采购以及多源采购能够有效减少中断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保证供应能力的连续性。在潜在供应链中断风险下,企业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做出采购策略的选择决策。本文对供应中断风险下的单源釆购策略和双源采购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构建选择决策模型,为企业选择采购策略,确定订货批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
2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
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中断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供应链中断风险的防范和应急管理等领域。Roshan Gaonkar[6]根据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程度不同,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三类:偏差,中断和灾难,三种风险的破坏性依次增加。Kleindorfer和333(1[7]认为中断是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破坏,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发生暂停甚至崩溃,比如9.11恐怖袭击、SARS、经济危机等。刘浩华[8]提出供应链中断风险是指可能在供应链中发生并会影响物料、部件正常或预期流动的意外事件,中断风险是供应链风险中最重要、最引人关注的一类风险。Lewis[9]基于供应链的构成归结出三种主要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分别是经济中断、需求中断和供应中断,其中供应中断分为两种:一是供应商没有能力供货;二是产品在从供应商到客户的运输途中出现问题。Tang人为中断风险会导致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产生大幅度偏离,因此必须对原定运作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
2.2制造商面临的供应中断风险
在2.1.2提到,供应链中断风险可能源于很多不同的原因,不同的中断风险所直接破坏的供应链节点和环节以及所造成损失程度不同。本文主要研究供应中断风险下制造商的采购策略选择决策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制造商在供应链系统中所面临的中断风险进行分析,并对本文所做研究的前提——制造商面临的供应中断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具体说明。图2-1描述了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所组成的简化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如图所示,该供应链系统包括三个节点和两条链,制造商处于供应链的核心位置。供应商位于制造商的上游,负责为制造商供应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零售商位于制造商的下游,负责销售制造商所生产的产品;制造商处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中间位置,负责产品的生产的同时也要负责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采购和产品的配送,而制造商的这些内部活动又构成一个内部供应链。由于受到供应链系统内部与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节点和链都存在发生中断的可能性。节点中断主要包括供应商中断、制造商中断和零售商中断,链中断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链中断、制造商-零售商条中断,这些中断的发生都是制造商所面临的中断风险,因此,可将制造商面临的供
应链中断风险归为三类:供应中断风险、需求中断风险、内部中断风险。供应中断风险由供应商节点中断或供应商-制造商链中断所导致。引起供应商节点中断的内部因素包括供应商机器故障、财务问题、工人罢工等,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政府政策影响等。供应商-制造商链中断同样可由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引起,外部因素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内部因素主要指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不善,如知识产权处置不当导致供应关系中断。 ………..
3不同采购策略的风险防范有效性研究.........16
3.1单源采购策略 .........16
3.2混合双源采购策略......... 17
3.3风险双源采购策略......... 20
3.险防范有效性分析......... 24
3.5本章小结......... ;29
4供应中断风险下单源与混合双源采购策略选择研究......... 30
4.1单源与混合双源采购情形描述......... 30
4.2单源与混合双源采购策略选择决策模型......... 30
4.3算例分析......... 33
4.4本章小结......... 35
5供应中断风险下单源与风险双源采购策略......... 37
5.1蒙特卡洛模拟法简介......... 37
5.2单源与风险双源采购情形描述......... 37
5.3单源与风险双源采购策略选择决策模型......... 38
5.4数字模拟......... 42
5.5本章小结......... 47
5供应中断风险下单源与风险双源采购策略选择研究
本章将构建供应中断风险下单源与双源双风险采购策略选择决策模型,模型中考虑主要供应商和备用供应商中断概率,采购量对中断概率的影响,供应中断比例,供应商补充供应的可能性,制造商是否选择补充供应以及产品价格变动等多个不确定因素,设定各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分布函数,更加贴近现实中企业面临的选择决策环境。通过构建模型对双源双风险采购相较于单源采购的期望收益进行估值,使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出制造商期望收益的统计分布特征,从而支持制造商进行采购策略选择决策。
5.1蒙特卡洛模拟法简介
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也称作随机模拟(Random simulation)方法、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方法或统计试验(Statistical testing)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随机变量的统计分析及随机模拟来获得近似结果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为求解随机问题,将问题中的随机因素视为随机变量并建立一个概率模型或随机过程,令其参数等于所求问题的解,通过对模型或过程的观察或抽样实验计算参数的统计特征,从而得到问题的近似解。所求解的精确度可以用估计值的标准误差来表示。
………
结论
本文首先以单源采购为基准,研究混合双源釆购和风险双源采购策略防范供应中断风险的有效性,比较三种釆购策略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期望利润,分析采购策略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构建采购策略选择决策模型进行供应中断风险下单源与双源采购策略选择决策研究。现将主要结论与成果总结如下:
(1)以单源采购策略为基准,分别建立了混合双源采购和风险双源采购模型,并比较三种采购策略下制造商的期望利润,分析不同的双源采购策略防范供应中断风险的有效性,得出制造商采购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双源采购策略在防范供应中断风险方面要优于单源采购策略,制造商对混合双源采购和风险双源采购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备用供应商的供应价格;另外,制造商从供应商处的采购量随着该供应商供应中断概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另一个供应商供应中断概率的增加而减少;最后,混合双源采购策略下,随着主要供应商供应中断概率的增加,制造商将增加对备用供应商的使用,尽管要承担更高的采购成本。随着备用供应商供应价格的不断提高,制造商为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会逐渐增加从主要供应商处的采购量。而主要供应商发生供应中断概率的提高和备用供应商补充供应能力的增强,都会使制造商减少从主要供应商处的釆购量,增加从备用供应商处的采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