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旅游经济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经济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经济现状

第1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一、中国旅游经济现状分析

(一)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低。

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比的就是服务质量。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旅游服务质量并不高。首先,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重视度不够。很多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旅游企业不能体会到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也很弱,甚至对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的提高漠不关心。其次,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与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速度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旅游业也随之迅速发展。1999年实行黄金周制度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夜之间,各大景区旅游者爆满,出现游客露宿街头,抢饭吃等现象,餐厅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酒店工作人员等旅游从业人员根本无法应付这种人员爆满的状况,更不用说提高服务质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旅游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旅游从业人员也就将提高服务质量的事情抛诸脑后了。再次,我国的旅游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综合性大学等陆陆续续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等旅游相关的专业,培养了大批的各个层次的旅游专业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尤其是本科学历以上的高学历人才真正从事旅游行业的并不多。目前在行业内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的现象,这就增加了旅游企业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难度。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我国旅游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所以从制度上来看,还存在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第一,我国的旅游行政管理体质错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是旅游行业的服务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官僚气很重,虽然国家对其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并不是很到位,我国目前的旅游行政管理综合性不够,服务性也欠缺。第二,我国的旅游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很多旅游经济行为是用行政法规来规范和约束的,缺少专门的针对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很多已经与现实经济发展严重脱轨,导致旅游消费者在遭遇侵权时,维权,索赔等非常困难,直接影响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转和发展。

(三)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粗放。

国外的旅游经济属于产业经济,而国内很多地方的旅游经济尚且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旅游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旅游线路产品单一,个性化服务很少,粗放发展等问题。

二、促进我国旅游经济良性发展的措施

(一)整体提高我国旅游行业服务质量。要发展我国的旅游经济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我国的旅游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经济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首先,要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增强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专业水平,要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服务的质量需要;其次,吸引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加入到旅游行业当中来。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离开旅游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原因是我国旅游行业内总体薪酬,福利,保障等各方面跟不上,随着年龄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很难转岗等。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旅游行业中来,就要在这些方面狠下功夫。

(二)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入,提高旅游业的硬件保障。要想避免出现假期旅游高峰期出现的抢饭吃和露宿马路的现象,就要在旅游业硬件上增加投入,提高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调整旅游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有利于做到旅游行业的质价相符,诚信经营。

(三)完善旅游行业法律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调整旅游市场秩序,当旅游消费者遇到侵权事件时能够顺利维权,通过奖罚机制调动旅游经营者的发展积极性。

第2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和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处在黄金的发展机遇时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不断的提高,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安徽省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既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源远流长和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还有凤阳小岗村、花鼓戏等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1.旅游收入

旅游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收益状况。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类。安徽省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4120.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增长23%;国内旅游收入3980.5亿元,增长20.3%。

由表1可看出旅游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可发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涨幅远不如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比下降,旅游国际化有待加强。

2.旅游人数

安徽省2015年入境旅游人数为44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其中外国人259.2万人次、增长11.3%,港澳台185.4万人次、增长7.7%。国内游客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2%。接待入境游客、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3项指标分别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分列第9、10、11位次,较2010年分别提升了3个、2个和3个位次。

由表2可看出,入境旅游人数所占比例非常小,只占1%左右,境外旅游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3.旅游产业要素

安徽省正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逐步形成了“食、住、购、游、行、娱”六要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其中旅行社和宾馆饭店在体系中拥有重要地位。安徽省旅行社数量从2000年的332家增长到2014年的1200家。旅游星级宾馆数量也从2000年的163家增加到2014年的466家,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此外,旅游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旅游车船公司和各种旅游工具均有所增加,加强了与其他旅游区和重点城市的联系。

二、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近几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一方面国家政策重视旅游经济的战略地位,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资和支持,另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精神文化消费。这些良好的市场条件为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2.交通网络的延伸和拓展

安徽省在全国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地处中部靠东,临近长江三角洲,具有承东接西、连南接北、临江近海等区位特征。

“十二五”时期,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如期建成投入运营:岳西至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通车,打通了大别山区脱贫攻坚新的快速通道;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建成,成为支撑皖江示范区跨江发展、联动开发的重要干线;铜南宣高速公路通车,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重要的外联通道。

2015年底宁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安徽13个城市步入“高铁时代”。而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全面建设,2020年安徽16个市将全部通达高铁,实现安徽各城市与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加快皖江旅游经济发展。2016年12月底合肥至昆明高铁开通运营,届时,合肥与春城昆明的“铁路距离”将被大大拉近,运行时间将在10小时左右。而合青高铁安徽段有望明年开工,有利于发展西北内陆地区的游客群。

3.电子商务的发展

近几年“途牛”、“携程”等旅游网站的发展为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它们对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在10年前,旅游对中国人来说还算是高档消费,“驴友”和“背包客”也还是新鲜词汇,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旅游就是报旅行社跟团游。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订票,订酒店,订饭店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安排出行计划,减少了游客到达景区可能面临买不到票找不到地方住的麻烦,使旅游成为一件十分方便的事情,“说走就走”。

4.大型游乐场的建立

自2007年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建成并开始试营业到2016年被评为AAAAA级景区,形成了以“欢乐世界、梦幻王国、水上乐园、东方神画”四期组成的方特旅游区,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从此方特成为芜湖的代表性景区,提到芜湖必然会想到方特。芜湖方特仅2015年就接待游客超过562万人次,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25.98万人次,门票收入3505.53万元。显然,方特已经成为芜湖市强大的经济增长点,使芜湖一跃成为次于黄山和九华山的安徽省内知名旅游景点。方特的建立无疑拉动了芜湖市旅游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2016年8月24日,投资300亿的合肥万达乐园正式开始试营业,9月24日正式营业。万达城开业当天客流量就达到52万,这无疑将是安徽旅游经济又一大增长点。

三、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完善

虽然与安徽省与过去相比在交通、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和其他旅游强省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并不能满足游客的出行和居住等方面的需求,订票难,订房难得情况经常出现。主要机场只有合肥、黄山、池州和阜阳四个,难以满足内陆地区甚至境外游客的出行。

2.宣传力度和方法不够

提到安徽旅游多数人想到的还是只有黄山或者徽文化,甚至有一部分人只知道黄山、迎客松,却并不知道在安徽省。从2014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黄山风景区接待人数2971092人次,营业收入229500万元。除了省会合肥市外,其他城市旅游收入均不高,尤其皖北地区。安徽省以“两山一湖”为重点进行的宣传不利于旅游整体的发展。游客在对景区进行信息搜索时一般心里都已经有了想要去的目标,所以仅仅完善景区自身网站建设远远不够,还要在其他平台进行广告似的宣传,在平常时间里给游客留下印象。对旅游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遭到浪费,难以拉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

安徽省旅游业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然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六要素中“食、住、行”为基本旅游支出,“游、购、娱”为非基本旅游支出。现阶段旅游经济主要靠基本旅游支出拉动,非基本旅游支出所占比例较小,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门票收入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这种现象并不合理。门票收入对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来说是直接的看得见的收入,竞相提价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不利于景区形象,更不利于整体旅游经济发展,可谓因小失大。

4.景区建设力度小,监管不善

部分景区自我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疏于管理,导致景区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明显下降,有的存在管理弱化、服务退化、设施老化、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甚至在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严重隐患或不达标情况。2016年我国3个5A级景区遭到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其中就包括安徽省天柱山景区。天柱山景区因为存在厕所革命滞后、厕所卫生不达标,游客中心功能不足,导览标识缺项多、农家乐经营不规范等严重问题而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限期6个月整改,这严重损害了安徽旅游的形象。除此之外,安徽省旅游局通过4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撤销合肥市长丰县丰乐生态园景区、蚌埠市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两家4A级旅游景区,另外15家旅游景区受到严重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

5.旅游资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缺乏合作

安徽省重点的旅游资源集中于南部,现阶段旅游格局为“皖南热,皖北冷,黄山九华山热,其他景点冷”。由表4可看出,2014年黄山、安庆、池州、合肥和芜湖五个市国内旅游收入达2217.3亿元,占全省67%;而淮河以北宿州、亳州、阜阳、蚌埠和淮北五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为442亿元,仅占全省的13%。安徽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响亮的知名景点不多,皖北地区的很多旅游资源还没被充分挖掘,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很难形成连点成线的区域合作,从总体上削弱了安徽旅游竞争力,阻碍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四、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加强省内各市间的交通便捷程度以及与周边旅游景区以及热点地区的交通畅达程度。向内陆地区拓展交通网,发展内陆潜在游客。旅游景点做好自身建设,建立购物中心,游乐休闲设施,完善医疗、通讯等生活设施,做好旅行、住宿、餐饮、消费、游玩、购物一条龙服务,促进旅游业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发展,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既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更改善了产业结构,提升“非基本旅游支出”所占比重,使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建设也至关重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更多的是服务竞争。安徽省应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设旅游培训机构,在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等,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旅游人才,打造一流服务团队。

2.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的以门票支撑收入早已难以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创新型、突破型发展是旅游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应转变发展思路。摒弃“门票经济”经营模式,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休闲度假区和娱乐设施等,延长旅游链,加大“游购娱”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旅游产品升级与多元发展,推出旅游文化小镇、旅游休闲度假区、森林旅游景区、文化体育娱乐产品等,以推动安徽休闲、度假、娱乐、健康类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3.加大投入,加强宣传

若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政府必须对旅游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入,将旅游行业的发展提到战略意义的层面上来,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和引导。同时还要继续进行宣传,既要对传统旅游旺地进行宣传,更要加强对安徽省整体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荐旅游线路,促进整体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媒体,报刊杂志做好广告宣传,景区网站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完善,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

4.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支持与开发

旅游行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程度也是旅游行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皖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使其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与利用。政府应增强对皖北旅游的重视程度,完善皖北交通网络,加大对皖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包装,建设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借助历史文化资源塑造皖北旅游形象,加大宣传,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促进安徽整体旅游经济发展。

5.加强景区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地区旅游市场的兴旺发达,沿海旅游城市无不将此视为重要环节。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就是缺乏服务意识,游客被宰被骗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游客旅游心情变差的同时也不爱护当地的风景和设施,乱扔垃圾,乱割乱划,破坏设施,形成恶性循环。优良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是保持和维护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源泉。应重点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玩环境,加强对景区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管理,坚决避免自我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坚决不能允许被警告或者撤销资格这种极其损害形象的事情再次发生。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景观和历史遗产拥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安徽省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天生的优势,因此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把发展旅游经济提升到战略意义上来,充分利用每一个旅游资源,寻找发展新思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向着由旅游大省发展成为旅游强省的方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文海.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作用分析[J].人文地理,2015,(3).

[2]王斌.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潜力[J].统计教育,2003(2).

[3]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4]百度百科.2016.旅游经济(百度名片).http:///link?url=AHs3met0NjjajlJe7J1MapbU_pYb7Y2HVQTKvvvx_dhOyBJBDrKUyi3bP2oKHftjxzQOqfkj1VpkXSHj26CyEkhpe3dGREE_s42MygHcJHNop54PEcFCmjcIdvrhKwe3.

[5]冯建平.抓住旅游这个龙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旅游报,2016-04-04,(3).

[6]胡旭.建设“畅通路”当好“先行官”[N].安徽日报,2016-01-03,(3).

第3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由红色沙砾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地貌命名地,其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地貌区中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地貌的研究基地、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基地。园内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60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错落有致、造形奇绝、鬼斧神工,宛如一方红宝石雕塑园,故又称“中国红石公园”。风景特色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超凡脱俗,别具一格,乃大自然之瑰宝。

公园主要分为*景区、韶石景区、巴寨景区、矮寨景区与锦江长廊。目前已开发有*景区的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锦江长廊和韶石景区,是一出以自然山水观光为主,集科普考察、攀岩探险、休闲度假为一身的旅游景区。

早在北宋明清时代,*山水及其佛家文化吸引游人接踵而来,咏叹*山水的同时留下众多诗文题刻。这座千古名山曾经飘洒过腥风血雨,曾经擎过火炬红旗,曾经开创过伟大的壮举,曾经饱受过洗礼磨练。在现代中国,*山在知青铁杵银锄下从沉辟荒山变成百果园,以其深沉的文化底蕴和极高旅游品味融入人们生活,成为缓解工作事务疲劳和学习压力的好去处。上世纪80年代,*名字传遍港澳,响遍东南亚。各国友人,香港、澳门同胞蜂拥而来。1979年*山游客超过50000人次,超前五年总人数。从此成立*山中国旅游社,主办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了集游、食、住、购物、会议于一体的旅游度假中心。“翠竹森林峰回路转疑无径,丹岩隐隐柳暗花明别有天”,招商引资给*山旅游增添了索道、水上游厅等娱乐设施,使其取得巨大进步。

1996年阳元山被授予“1996年广东省旅游景区度假区环境与卫生管理达标景区”称号,1998年被省精神文明委员会、省延委、省旅游局联合评为“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成为我省首批十大文明旅游区之一。

无数的艰辛与辉煌的过去让*人感到自豪,而他们面对的是现在,开创的是未来。过去的沉淀成就了现在的规模,现在的*亚还在*人夜以继日的耕耘中。“韶关山水闻来久,*腾飞看今朝。”今天的*名载史籍,誉冠岭南,根源于他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有古老的传说和神秘的爱情故事:坤元山是女娲造人补天憩卧留下的形骸;望天石是伫立江边的田姑焦急等待捕鱼未归的心爱郎君江海。一对来了*山游玩5次的夫妇告诉我们,他们正是被*山悠久的文化历史深深地吸引了才一次又一次的到访。

“一税浮青碧,千蜂竞翠微”。*山以其造型各异、拟人拟物、拟兽拟禽的形态,以其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的结构,以其丹崖和五颜六色的藻类在蓝天、白云、碧水、绿树映衬下的色彩和雄、险、奇、秀、幽的意境吸引游客,提高品牌形象。在这里,你会有走入世外桃源的欣喜,有想亲吻大自然的冲动。

20*年开始,在市政府的引导重视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山的开发进程有了很大的进展,现有多个旅游景点还在开发中。与此同时,导游队伍素质和接待人员热情度的提高;汽车站、指示标、游览车等服务设施和索道、游艇等娱乐设施的完善;提供各种石雕、特产、纪念品等商贸服务小区的形成,以及酒店各种不同新式服务的提供,给*山的游客留下了较好的印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山有如此之优势,又经过如此大力的开发,让各地人们认识它是重要工作。这里有专门负责的对外宣传部门——综合发展部。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宣传分为两大部分,包括户内宣传和户外宣传。户内是通过《*山旅游》杂志、电视广告、央视旅游图片和网络进行宣传,其中与各个搜索网站联系来宣传是他们在这信息时代宣传的重点。在户外就是通过汽车站站牌、路牌、道路指示牌及车身图案宣传。除此之外,晚会、集体婚礼的宣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20*年举行的集体婚礼,打响婚庆品牌,打破了*山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专业的局限,让其贴近生活,融入生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山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响毕省内的其他旅游景点。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山的发展需要巩固旧客源,开拓新市场。工作人员不断加大巩固珠三角和红三角客源,把宣传促销重点转移到湖南、江西等大中城市及日本、港澳台等地区。国外促销点主要是韩国、日本,并扩大到东南亚。去年韶关市旅游局就两次到韩国举行推介会,通过大型主题片介绍*秀美风景、风俗民情。而针对日本人对爱情的崇拜及其与爱相关的文化节去宣传阴阳二石,让宣传与新市场的开拓不再盲目,而更有针对性。

在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里,*山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相结合。用大屏幕和指示牌宣传引导游客爱护环境,教导部分游客不能乱涂乱画而损坏景点美容,还每天安排清洁工进行清理,警卫巡逻。这样既有效的保证环境清洁,又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今天的*不再简单,而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公众参与”为方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完善自身管理,打造“爱情名山、生态家园、和谐*”这一品牌。从阴阳奇石,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构建和谐社会着手,为评上5A旅游景区而努力。自从1989年成立了*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中旅社、旅游局形成的“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来加强管理以来,它完善的部门系统维持的良好秩序,给游客实至名归的感觉。如今也接照市委政府“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快经营机制改革,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为主导,打造和谐生态旅游景区。

*山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黄金周及七八月份。迎接的省内外及国外游客不计其数。对*山旅游有“淡季不淡”的说法,是指从宏观来看,其平均月游客量是挺大的。但实际上,旅游淡季是存在的。就如这次我们去*,发现游客明显不如夏季,所以促进*山淡季的发展也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此问题,我们的看法是:

①实行浮动价格制,在淡季适当降低门票价格。

②在淡季举行与*山相关的活动,例如集体婚礼,文艺演出,以此吸引游客前来参与,观看。

③与相关大学或部门联系,进行科普等调研活动。

④与相关旅行社联系,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

⑤可以“*”为背景拍摄电视剧,既拉动经济又提高知名度。

第4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前言

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其对经济的拉动性日益显现,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中国,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旅游业不仅对城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农村旅游业开发也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宁乡是湖南省有名的旅游资源大县,是充分利用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典范。而作为“湖南农业第一县”,宁乡县大部分地区仍为落后闭塞的农村,在旅游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经济增长缓慢。因此,研究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相当强的现实意义。

二、宁乡县旅游概况

1.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宁乡经济发展繁荣昌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三强。旅游业在宁乡县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体来说,宁乡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快于GDP增长速度。2011年全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638亿,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2.9%,旅游经济总量和增速领跑长沙;旅游业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5.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宁乡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2.整体品牌形象的构建

品牌效应的实现,将成为旅游业最大的推动力。五年来,宁乡县旅游业迅猛发展,打造了“神奇宁乡,我心向往”品牌;而在去年,宁乡县政府着力打造以“瞻以养德、泉以养生、禅以养心、动以养气、食以养胃”为内涵的“五养之乡帀中国宁乡”旅游品牌,以实现营销的目的。

3.客源地特点

根据调查,宁乡的主要客源来自本地市场,长株潭地区的客源占到40%,这与宁乡紧邻长沙市区的区位优势有关;省内游客的比例占到28%,大多数来自于周边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也达到了15%,多为观光型游客,一般是去长沙旅游顺道而来的;而海外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仅为2%。

三、宁乡县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在抽样调查了宁乡旅游区周边部分农村地区的大体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现状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发现:

1.人均年收入

从上图中看出,自从2007年宁乡县成为“中国旅游强县”以来,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加快,在五年里增长率接近一倍,领先于县内多数非旅游农村地区,旅游经济对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一定的作用。

2.主要收入来源

在参与调查的农户中,有37%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的农耕,22%是外出务工,16%是旅游服务业,剩下的25%是其他;而10年前的情况是:50%以上的家庭靠种田维系生活,其他的大多是外出务工。

3.当地劳动力结构

从上表看出,在这些农村中大部分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1~50岁,且大多数为女性,整体文化程度水平偏低。

4.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程度

据调查,在受调查的100位农民中,有62位参与到了当地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中,参与度为62%。具体参与情况如下:

上图反映出,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旅游区的服务业(如: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排名第二的是“农家乐”,近几年在宁乡农村地区兴起,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专业技能性较强的导游以及需要一定管理及营销能力的旅行社参与度却不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支柱产业地位没有确立,缺乏固定的游客市场

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仍没有得到稳定的确立,其对GDP的贡献、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达不到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地区应有的水准。

与其他知名度较高的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如张家界、凤凰等)相比,宁乡固定的游客市场少,大多数游客只是到长沙旅游再顺便到宁乡看看,甚至有的外地游客根本不会到宁乡来,尤其是国外游客。

2.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发达

宁乡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十分不便,且各大旅游点分布零散,各点之间空间距离大,这就增大了开发的难度,成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最大瓶颈。例如知名度较大的沩山风景区距长沙市区就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不完备的接待设施、不成系统的旅游路线使得宁乡旅游区的影响力范围非常有限,客源地集中在长株潭地区,难以形成旅游的大环境。

3.旅游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统一对外的整体形象

虽然有“五养之乡帀神奇宁乡”的品牌形象作为引导,但从整体看,宁乡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分散出击,恶性竞争的现象仍严重存在。个体商户多,合营企业少;“农家乐”多,旅行社少;抄袭模仿多,自主创新少……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以黄材镇为例,因为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在此出土而成为旅游地,但是当地四羊方尊仿制品大多粗制滥造,且缺乏品牌营销和包装,难成气候。

这说明旅游区的盈利性机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做”的错误观念在旅游区居民头脑中仍存在,这与全县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势和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需求不适应。

4.缺乏技术型人力资源的支持

通过对县内旅游区周边农村经济现状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比例较高,但是大多数从事的是旅游区基本服务业(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导游和旅行社等行业却少有人涉足,大多依靠从城市地区引进的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

工作的技术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润的高低,而由于当地缺乏这些技术型管理人才,大部分利润落入了城市的管理机构手中。这是宁乡旅游业始终无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建议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1)交通:加快县内旅游区环线公路的建设,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并且优先旅游区所在的乡村道路建设;(2)住宿:政府选择性扶植、规范管理高质量“农家乐”,杜绝恶性竞争现象,实现合作共赢;(3)旅行社:对旅行社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服务到位、价格公道的旅行社。

2.提高管理水平,树立品牌理念

宁乡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而在旅游市场上真正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确立。目前,宁乡旅游区仍然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发展期,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之所以较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内在的比较优势。

针对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功能混合不清的问题,管理层可以先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再合理分区规划,建立起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同时,宁乡应该在“五养之乡”这一品牌形象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一个“养”字,涵盖了游客在宁乡各地旅游的独特身心体验,也契合了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的心理特征。只要建立整体形象,规划设计、宣传包装、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效率都会提高。

3.建立当地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是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充分利用当地导游的优势,强化对本土导游的培训与教育,将导游的本土优势和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建设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导游队伍;(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返乡就业,改善当地劳动力结构和整体素质,从而使相应劳动力工作收入直接成为当地居民收入;(3)对当地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认可自身所在旅游区的市场定位,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营销观念,提高他们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魏小安 刘赵平 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44—147.

[2]王良健:南岳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2,17(5):23—27.

[3]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J].建筑师,1998,8(5):41—50.

第5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关键词] 泰国 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 客源市场

本文对泰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探寻该市场存在的个性特点,弥补泰国出境旅游市场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泰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1.泰国出境游人数迅速增长

2002年以来,除了2003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之外,其他年份泰国出境游客人数均迅速增长,从2002年的210多万增加到2007年的将近390万人,增长了83.72%,年均增长率达13.95%。可见,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泰国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客源地国家。

2.亚洲是泰国出境游客的主要目的地

泰国出境游客一直以亚洲,特别是东亚为主要旅游目的地。2002年~2007年,前往东亚旅游的泰国旅游者人数从189.1万人增加到336.8万人,增长了78.1%。这六年中,泰国前往东亚的出境旅游者人数占泰国各年总出境游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4.06%、82.45%、83.61%、84.12%、84.09%、和83.84%。显然,东亚是泰国出境游客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在东亚地区中,东盟各国更是泰国出境游客最核心的旅游目的地。2002年~2007年间,前往东盟各国旅游的泰国游客数量占各年泰国出境旅游总人数的比例都超过了51%。

泰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的这一情况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对泰国出境旅游市场存在极大的影响。不过,大量泰国游客前往东盟各国旅游,更与东盟各国之间签证手续简便、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密切、经济合作频繁有直接的关系。

3.泰国出境游客消费现状

(1)消费额不断增加。随着泰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泰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02年,泰国出境旅游者人均天消费额为91.78美元,至2007年达到128.33美元,增长了39.82%。不过,泰国游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天消费额差距较大,大体上表现出在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旅游服务质量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额较高,相反则较低。如2007年,泰国游客在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的人均天消费额分别为161.33美元、158.21美元、148.87美元和135.61美元;而同期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人均天花费却只有95.30美元、88美元和86.42美元,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2)境外平均停留天数呈下降趋势。2002年~2007年间,泰国出境游客在境外平均停留天数分别为7.48天、7.14天、7.7天、6.63天、6.77天和5.83天,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具体到各地区来看,泰国游客在东亚、东盟和南亚地区的平均停留时间一直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在大洋洲、美洲和欧洲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如2002年泰国游客在东亚的平均停留天数是7.53天,其后逐年减少,至2007年只有5.44天,减少了27.8%;在南亚平均停留天数从2002年的8.7天逐渐减少到2007年的6.27天,减少了27.9%;在东盟的平均停留天数从2002年的8.14天减少到2007年的5.11天,减少了37.22%,减幅最大。相比较而言,泰国游客在大洋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停留的时间则较长。2002年~2007年间,泰国游客在美洲的平均停留时间为9.85天、9.35天、8.24天、11.27天、11.02天和9.75天,除了2004年之外,都在9天以上;在欧洲的平均停留天数除了在2007年降为7.86天之外,其他年份均在8天以上;在大洋洲的平均停留天数更是一直稳定在10天左右,分别为10.69天、9.35天、10.85天、9.49天、10.52天和9.04天。

出现这样的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距离的不同,东亚、东盟和南亚地区与泰国相距较近,且文化差异较小;而欧美地区和大洋洲与泰国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使得泰国游客必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往返和参观游览这些地区。另一方面,欧美地区和大洋洲都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都是世界上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旅游服务水平都比较高,这些应该是吸引泰国游客作较长时间的停留的重要因素原因。

(3)住宿、购物和餐饮是主要花费项目。在泰国出境游客人均天花费构成中,住宿和购物花费所占比重较大,而娱乐和观光游览所占比重较小。2002年~2007年,泰国出境游客用于住宿的费用在其总消费额中所占比重最高,分别为31.08%、32.78%、30.32%、32.97%、34.22%、34.32%,是泰国游客的最主要消费项目。其次是购物费用。2002年~2007年泰国出境游客用于购物的费用在泰国出境游客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分别为29.37%、29.52%、30.87%、29.3%、29.27%和28.69%。此外,餐饮服务也是泰国出境游客的一个重要花费内容。2002年~2007年间,餐饮费用在泰国出境游客的消费构成中约占17%~19%之间。另外,泰国出境游客在娱乐和观光服务方面的花费较少。2002年~2007年,泰国出境游客在娱乐方面的花费占其总花费的比重分别为6.81%、6.96%、6.83%、6.23%、4.36%和4.15%,可见泰国出境游客在娱乐方面的花费较小并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观光服务方面的花费比重更低,在泰国出境游客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从2002年的4.54%逐渐减少到2007年的2.95%,同样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

可见,在旅游活动六要素中,泰国游客对住宿、购物和餐饮服务较为重视,尤其是住宿服务是泰国出境游客尤为注重的服务项目。因此,了解和掌握泰国游客在住宿、购物和餐饮等服务方面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是拓展泰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而探索和挖掘泰国游客在娱乐和观光服务方面的需求是进一步提高泰国游客消费水平、延长泰国出境游客停留时间的一个途径。

(4)泰国出境游客对价格变动比较敏感。2003年的泰国国家旅游局旅游收支统计中曾说:“美伊战争,以及SARS影响了泰国游客出境旅游……但是由于各竞争国家采用价格策略为强吸引手段,尤其是随着一些旅行社推出打折的出境游产品,使得泰国出境游尤其是跟随旅游团出境游人数增加;航线的降价也使得中等收入的泰国人消费能力增强。(因此)在下半年的时候,泰国出境游人数成为增长的第一位……促使泰国人出游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是价格方面的吸引力,包括来自旅行社的竞争和各客源国住宿价格的持续下降”。另外,罗卫建也曾指出:“泰国游客去国外旅游,都会考虑到费用的问题”,同时指出2004年泰国旅华市场具有“市场价格敏感,淡旺季起伏较大”的特点。

可见,泰国游客在出境游方面对价格变动十分敏感,如何正确对待和利用泰国出境游客的这一消费特点,对于吸引泰国游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启示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泰国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国,对泰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发展入境旅游有许多启发:

1.努力改善国民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以提高我国的旅游吸引力

在2007年欧洲酒店业举行的全球游客形象评比中,中国游客获得了倒数第三的评价。这一结果令国人汗颜。众所周知,国民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的“软实力”。每一个出境旅游者都在相当程度上都代表着我国的国家形象。而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吸引国际游客的重要因素。泰国除了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之外,同时也是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作为一个佛教国家,泰国国民受佛教文化熏陶,温文尔雅、注重礼貌礼仪。而我国出境游客在泰国的一些行为令许多泰国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使得他们对中国产生许多负面印象,这势必会影响泰国人的旅华热情。因此,提高出境旅游者的素质,规范其旅游行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促进泰国旅华市场乃至我国整个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中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国公民的出国文明行为的规范和教育引导工作,树立良好的国民形象。

2.加强与各客源国的政治经济合作,简化出入境手续

良好的外交关系是旅游业合作的基础,要吸引各客源国的旅游者前来我国旅游,必须要与对象国保持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此,加强与各个客源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是发展入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前提。简化入境手续是指尽量减少游客办理入境手续的程序。入境手续的简单化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鼓励和支持,给游客带来方便。有些国家或地区针对某些特定客源国和地区制定免签的措施,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前来旅游。泰国出境旅游者特别青睐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内部国家,就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免签证的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入境游游业中,有必要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国际游客的入境旅游手续,为出入境游客提供方便。

3.积极实施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

在亚洲各旅游目的地中,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使得我国的旅游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单一的旅游目的地已经很难形成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借助区域旅游合作提升和增加整个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体来说,可以借助知名的文化区域提升名气较为一般地区的旅游知名度,形成连带效应。如借助“三国文化”这个整体概念,将曹魏故地河南、安徽,孙吴故地江苏、两湖和蜀汉故地四川、重庆、云南等相关地域整合在一起,形成特色文化区域,再打造一条条有特色的品牌旅游线路,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旅游地串联起来。这样便可以引导国际游客在中国进行区域性的深度旅游,改变他们只选择几个大城市作蜻蜓点水式旅游的现状,既可以延长国际游客在我国的停留时间,还可以增加其重游中国的几率。

4.加大国际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必将迎来更多的国际旅游者,培养更多国际型旅游人才是发展我国入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我国各级各类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院校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旅游企业的培训提高旅游工作者的旅游工作技能。

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范围最广、覆盖面最大的商务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显然无法回避。因此,提高我国旅游人才的英语水平是发展我国入境旅游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泰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在泰国的重要旅游城市,英语与泰语并行不悖,都是通用语。泰国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前来旅游,语言优势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让非英语国家的游客在异国他乡享受到本国语言的旅游接待是使客人获得亲切感和信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要提高旅游人才的英语水平之外,还应该对我国旅游人才进行非英语客源国家的语言教育和培训。目前一些大中院校的旅游专业正在采用的“3+1”教学模式(即国内三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语言对象国一年语言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方法。这些前往语言对象国学习的学生不但可以学好该国家的语言,同时还可以了解该国的风俗民情、旅游需求心理和旅游偏好等,为将来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加强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设计,努力提高购物旅游服务质量

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活动的六要素,缺一不可。食、住、行、游在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作为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的购物旅游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泰国、中国香港等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旅游购物收入在其旅游业总收入中的比重都比较高。据统计,2002年 ~2007年,泰国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销售方面的收入占总入境旅游收入的28%左右,而香港的旅游购物收入更占到其旅游总收入的50%左右。而在我国的国际入境旅游收入构成中,商品销售的收入占入境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20%附近,直到2006年才有所突破,达到了33%。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旅游购物服务方面与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发设计有特色的旅游购物品、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工作内容。可以挖掘我国各地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改变我国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雷同、单一、毫无特色的现状,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的购物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Outgoing Thai Nationals by Country of Destination,泰国国家旅游局www2.tat.or.th/stat/web/static_download.php?Rpt=otn.

[2]Table Summary 2002-2007[Z].泰国国家旅游局www2.tat.or.th/stat/web/static_tex.php.

第6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不文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截止至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截止至2012年,我们已经形成了近3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出境旅游人数已超过8000万人次,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一、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黄金周变"黄金粥": 2013年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大景区游客接待量较去年普遍上涨,游客量直线上升;景区超载不限流[1]:人数明显超负荷,景区却还在卖票;目前我国景区所有权属于国家,但经营权却是多种模式。利益的驱使让这些景区经营者急功近利,只想着赚快钱,不看长远发展。

二、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立法现状分析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有关旅游业的立法工作也一直紧随其后。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全国31 个省(区、市)也都公布了《旅游管理条例》或《旅游业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有关部门截至目前了旅游业国家标准22 项、行业标准18项、地方标准200多项,标准化范围基本覆盖旅游业各主要领域和重点环节。"备受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旅游法》在今年十月一日正式面向社会实施。

三、从参与主体角度,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从国家层面出发,探讨我国现行旅游业中存在的不足

在立法方面:近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国民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促进我国旅游业良性发展,解决高峰期景区管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当前景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完善景区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新出台的旅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于景区管理制度的规定过于粗放,对主管部门的统称过于笼统,而针对旅游高峰期问题的解决过于简单,极端化。

在执法方面:黄金周现象与休假制度不合理有关。我国的假日总量在全球处于平均水平,但长假相对稀缺,导致旅游需求集中爆发,旅游需求和景区供给出现严重失衡。《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早就实施了,但在现实中并未得到严格执行,游客扎堆出行实属无奈。当前我国旅游业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保障法律的执行。

在司法方面:无救济则无权利,无裁判则无法治,司法是解决社会矛盾最后的防线,设定完善的公益诉讼机制能促进旅游资源保护的司法制度化。我国目前旅游资源保护缺乏的就是落实公益诉讼机制,一方面,公益诉讼能提高公民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公益诉讼能促进旅游资源保护的司法化,限制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从景区经营者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混乱: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管理主体多元化,机构设置累赘,经常出现多个部门管理一个景区的现象,容易造成好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政策得不到落实。

针对突发问题,景区反应迟滞:旅游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公共性突发事件,在应对这些紧急事件时,景区往往反应迟滞,效率低下,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

缺乏科学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为。在我国的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

(三)从游客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景区层出不穷的不文明现象

我国公民在旅游活动中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包括:乱扔垃圾、信手涂鸦、大声喧哗、加塞插队等,这些已经受到了包括国际社会公众舆论的批评,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

四、关于旅游业中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国家层面

《旅游法》对景区管理制度做出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远远不足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地方应当以《旅游法》为依托,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地方旅游法规,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旅游法》直接做出限定承载量的规定过于简单,应当在有配套的预警系统后再限定接待量,这样柔性的措施才更能使游客接受。

我国已经颁布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这对旅游扎堆现象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如何保障《旅游法》的有效执行,则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了。执法不严会严重侵害法制秩序,使法律失去其应有的价值。[2]必须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但是在实践中,影响法律执行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有:社会的干扰因素和执行者的素质因素。要抑制这些因素,只好将执行权置于监督之下。为了排除不利因素,在发生执法不严等问题时予以及时纠正。因此,政府部门的监督是确保《旅游法》执行的必由之路。

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也属于公益诉讼的范畴。通过公益诉讼,有助于提高弱势公民的素质和参与能力,稳步推动各阶层的权利均衡和利益平衡,有效地解决纠纷,提高效率,促进和谐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所以落实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保护旅游环境资源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

(二)景区层面

针对各景点的等级设定不同层次的专门保护机构,优化管理体制,以行政管理部门的直接介入来管理景区,这就可以避免由于机构设置累赘导致的推诿责任问题的发生,这样景区就可以集中精力搞好景观建设。

针对突况,应当建立景区应急预警机制,提前做好预案,防微杜渐,有备无患。在发生旅游事故时,自行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出动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使之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将景区及游客的损失降到最低。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与环境相应的行为与心情。因此为了消除不文明行为,景区首先应当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旅游环境。对景区整体做出科学的规划。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卫生间、垃圾桶、休息处要设置科学合理;在景区内设置专门的"电子涂鸦处",提醒游客保护环境,从而减少乱涂乱刻情况的发生;在景区设立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服务。总之,景区要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为游客的文明游览提供便利。

(三)游客层面

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缺乏社会公德心、东西方文化差异、旅游市场不成熟、管理不到位等。在这方面一些旅游大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1、西班牙旅游部门对个别不文明行为采取两种措施:对于不严重的事件用文明的劝说方式加以制止;对于个别严重的不文明事件予以报警,由警方出面处理;2、英国有关部门《在英旅游告诫20条》,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进行提醒,加强对各种类型游客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详细具体、切实可行,同时制定有配套的监管措施。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制定以下措施:

政府、景区、旅行社共同制定旅游者行为规范,加大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力度:在景区入口处,免费发放《入园须知》或行动指南,在显著的地方设置电子显示屏播出游览须知及文明宣传短片。在正式游览前,让游客观看通过生动形象的VCR,使游客增长知识,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自觉进行文明旅游。[4]

采用奖惩并举,赏罚分明的措施:一方面要对不文明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违规成本,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黑名单,对有严重不文明行为游客进行记录,限制其旅游的权利。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奖励机制:树立模范,表扬先进。比如,景区定期对表现良好的游客给予票价及服务上的优惠。通过这种引导、激励等方式提升国民的素质,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以罚治脏,奖惩结合,已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

不断创新,采用人性化管理:柔性的管理更能赢得游客的配合,比如制作温馨提示牌和公益广告;在游客排长队时安排适当的表演,以此转移注意力减少枯燥感;吸引明星参与:明星的言行举止往往是粉丝们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号召,往往也是一呼百应。合理利用明星效应,将文明旅游,保护环境的理念通过微博、微信等现代社交方式柔性的传达给游客。

五、结语

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之一,而我国对于该产业产生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问题频发。因此旅游业参与者应该在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努力降低这些负面影响,使景区和游客达到"双赢"。[5]

参考文献:

[1]傅洋.景区超载不限流黄金周大考《新旅游法》没及格[N].北京晚报,2013-10-08.

[2]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

[3]江伟,杨剑.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7).

[4]张文,李娜.国外游客管理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7,(7).

第7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摘 要: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但在我国这一旅游形式的管理存在问题,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着重分析生态旅游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了我国生态旅游管理优化路径。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优化路径

我们国家自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生态旅游概念以来,我国的生态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因为起步晚、基础差以及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落后等因素,导致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 我国目前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与决策缺乏权威性。我国目前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颁发),无法解决目前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管理与决策缺乏权威性。此外,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实施的行政和业务主管相互独立的管理模式,这种按照部门进行管理的模式导致管理决策难以统一,使得各地为了追求政绩或者经济效益而过度地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2)旅游区管理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大部分旅游区侧重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销售工作,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这对我们国家的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都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将会导致过度开发旅游资源或者开发不当的问题,从而造成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难以得到规范。

(3)旅游区和社区存在较大的冲突。旅游区和社区并未建立科学的参与机制,缺乏互动,加上规模小、随机性强等。社区居民主要利用提供旅游服务以及销售各种特产而获利。但社区却很难真正参与到旅游项目的运营中去,并且利益分享及其相应的保障机制以及生态补偿机制也没有建立。同时,旅游区和社区在有关土地权的归属、旅游资源的利用等各个方面的冲突越来越凸显,社区的切身利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甚至被严重剥削,对于生态旅游的有效管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旅游区保护生态环境措施不力。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而相关机构对于环境破坏的监测仍然存在问题,监测的有效性不够,比如旅游活动对于珍稀的野生动植物造成的干扰、对于大气、水以及土壤产生的污染等。事实上,旅游活动都会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相关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有70%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监测和调查工作,然而由于技术原因,难以对各项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我国还约30%的自然保护区仍然没有进行监测与调查工作,只是通过感性分析并判断旅游活动对于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环境影响,无法体现科学性。

2 强化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1)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在政策上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管理。成立各级(由上而下)的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并加强管理。同时应当加强宣传教育,让全部人都能充分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增强旅游有关各方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营造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2)旅游管理部门应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开发的价值等工作。旅游管理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当树立牢固的生态开发意识,杜绝盲目以及过度开发,应当遵循科学、整体、系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整体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3)旅游管理部门科学规划并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与游客关系。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整体以及区域规划,从环境影响的评估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个股方面,要进行科学设计,统筹规划。比如在三清山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杜绝盲目开发。同时应协调好旅游区自身的承载力与游客关系,各种因素都会制约承载力,比如游客的个性、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此旅游管理部门在对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关系对当地旅游承载力产生的影响。

(4)培养更多地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管理与服务人才。创新型管理对于搞好生态旅游管理极为重要,否则,就无法真正搞好生态旅游管理工作。因此,要加强培养更多地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管理与服务人才。

3 结语

我们国家的生态旅游管理为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程,必须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并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生态旅游的管理水平。充分了解生态旅游管理所包括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生态开发以及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不断促进我们国家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关键词]商务旅游;商务旅游市场;市场规模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53-02

一、商务旅游市场的概念

(一)传统商务旅游市场

1.一般商务旅游市场

一般商务旅游市场主要指传统的旅游活动,包括会展旅游、商务谈判旅游、营销旅游和培训旅游等商务旅游活动。其中会展旅游是商务旅游中最具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

2.政务旅游市场

政府公务人员旅游是商务旅游的又一市场。中国公务员的人数堪称世界之最,多达近七百万人,这使得每年由于公务人员的各种会议、视察和调研活动所产生的商务旅游发展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

3.学术旅游市场

学术旅游市场是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的市场。尤其是在国家日益重视教育和科技的背景下,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逐渐增多,参加活动的人数也逐渐攀升。我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转移到我国来举行,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并且其稳定的周期性特点对于旅游市场开发十分有利。

4.特殊商务旅游市场

特殊商务旅游市场主要包括由于参加特殊活动而形成的旅游行为,比如各种大型体育活动、文艺演出以及其他类型的庆典和纪念活动。

(二)现代商务旅游市场

1.商务会议市场

商务会议市场是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会议、年会、论坛和展览会等。这些会议大多是在能够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会议室和会议设备等全面服务的酒店、会所或者度假村中举行。

2.奖励旅游市场

奖励旅游是指企业为了增强凝聚力、奖励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而组织的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结合培训和业务学习,让员工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到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3.展览交易旅游市场

展览交易旅游通常是指为了参加展览会而产生的旅游行为和消费活动。通常展览会都是大型活动,出于展示城市形象、企业产品及技术成果等目的,展览会主办方通常会大力宣传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参展和交易,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交通和酒店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一)世界商务旅游市场概况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交往及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务旅游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尽管与传统的休闲、娱乐和休假旅游相比,商务旅游在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还相对较低,但是其创造的市场利润却不容低估。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很难统计出商务旅游市场总体规模的确切数字,但是根据从各种途径搜集到的资料,可以推算出商务旅游市场已成为高速发展且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

1.根据澳大利亚旅游预测委员会的报告,在未来10年,来澳旅游者的数量将比目前翻一番,达到1040万人,其中商务旅游者增长速度最快。

2.据统计,我国每年商务旅游消费超过24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居亚太地区之首。

3.西班牙马德里展览协会估计,西班牙展会每年展场、住宿、餐饮及观光等所创造的总效益可达32亿欧元。

4.目前商务旅游的利润率高达20%~30%。2011年全球商务旅游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而2003年,仅为4000亿美元。我国商务旅游市场规模估计在117亿美元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务旅游市场,2012年增长速度将达到6%。

5.新加坡旅游局(STB)计划2015年将商务旅游及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业的收入增加至105亿新元,同时维持该领域在旅游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二)世界商务旅游市场的地区分布情况

总体来看,商务旅游在全球的发展很不均衡。欧洲经济较为发达,举办会议及展览有悠久的历史,在商务旅游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从商务旅游者的地区构成来看,欧洲的商务旅游人数最多,约占全球的60%。亚洲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旅游市场开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其商务旅游人数仅次于欧洲,以20%的比例位居全球第二。美洲凭借北美洲较强的经济实力,亦处于商务旅游发展的前列;非洲和中东地区,虽然商务旅游的发展相对滞后,商务旅游的人数仅占4%左右,但是整体呈增长趋势,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三)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较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队伍的规模也在逐步壮大,并且这一群体具有普遍收入高、素质高和职位高等特点,出于注重维护客户关系以及公司外部事务等原因,商务人士进行商务旅游日益频繁,这使得以会议、展览和培训等为目的的商务旅游需求大大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商务旅游的支出已经超过100亿美元,约占到亚洲商务旅游市场份额的1/5。

2.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对于国际商务旅游企业而言,我国已经成为其业务扩展的重点市场,目前,众多知名商务旅游企业通过合资或独资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除了美国运通这样的旅游业巨头外,部分航空公司及连锁酒店管理集团也纷纷涉足我国商务旅游市场,这些企业的加入使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商务旅游是随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综合实力增强发展起来的,商务活动发达的城市往往成为商务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各地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举办各种推介会等方式推进本地商务旅游的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成为我国排名前三位热点商务旅游城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在我国商务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4.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专业化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的软肋,由于起步较晚,很多商务旅游企业的服务还停留在代购机票、代订酒店等单一服务阶段,缺乏如国外成熟的商务旅游企业提供的全方位、专业化的系统服务。即使是在商务活动十分活跃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往往因为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而制约了本地商务旅游的发展。

三、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商务旅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左右,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7.46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9.46%,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商贸活动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必然会带动商务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二)对外贸易快速增加,扩大了商务旅游市场需求

2011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强劲增长势头,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致使外需疲软,加之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促使我国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国际间商务交往越来越多,商务旅游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三)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为商务旅游提供了发展空间

201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1100亿美元,虽然增速放缓,但是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外资的大量进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国际会议及商务活动来我国举办

我国作为旅游大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大中城市,已经成为国际会议、展览等商务活动的首选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较为完善的商务旅游服务系统,将会为开拓商务旅游的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各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和展洽活动的举办,商务旅游的基础建设将逐步完善,商务旅游服务系统也将日益齐备,这将吸引更多商务旅游人士。

[参考文献]

[1]王飞,张海玲.中国商务旅游市场前景广阔[N].广州日报,2004-02-15.

[2]盛正发.我国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6(14).

[3]俞海滨.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商业时代,2005(35).

[4]陈建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旅游业的战略对策[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2).

[5]刘春济,朱海森.我国商务旅游及其市场开发策略探讨[J].旅游科学,2003(3).

[6]杨丽.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1(6).

[7]贾莲莲,朱竑.商务旅游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2004(3).

[8]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2005.

第9篇:旅游经济现状范文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珠宝玉石 市场现状 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的销售也呈现出了不断兴旺的势头,其中珠宝玉石产品的销售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商品的销售不仅拉近了广大游客与神秘的珠宝世界的距离,而且为推动旅游景区的市场繁荣和促进旅游景区纪念品特色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珠宝玉石市场可谓喜忧参半,既有许多积极的和值得肯定的方面,又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甚至亟待改进的问题。

1.积极因素

旅游景区销售的珠宝玉石品种类型越来越丰富,有的地区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产品,如海南三亚市等地旅游景区的海水养殖珍珠系列产品(珍珠项链、耳钉、胸针等),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景区的蓝田玉系列产品(蓝田玉手镯、挂件等)。一些本地或临近区域珠宝玉石资源较为丰富的旅游景区,逐渐形成了珠宝交易的集散地,不但从业人员较多,且交易的品种丰富,除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珠宝玉石品种,也从外地采购一些珠宝玉石品种进行批发或者零售交易,如新疆和田等地和田玉集散地(销售商品包括和田玉项链、手镯、手链、挂件、手把件及原石等),云南瑞丽、腾冲等地的翡翠集散地(销售商品包括翡翠手镯、手链、戒指、挂件、项链、手把件及原石等)。一些宗教圣地销售的珠宝玉石商品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吉祥寓意,如一些佛教圣地销售的玉石观音、佛等。许多旅游景区珠宝玉石的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从初始的地摊销售发展到了正规场所的销售。不少旅游景区所销售的珠宝玉石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商品的销售,不仅丰富了景区的商品市场,而且为旅游景区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旅游景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具有产地或景区特色的珠宝玉石商品为地方或景区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2.存在问题

虽然旅游景区的珠宝玉石市场有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势头,但是不少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问题还相当严重。

第一,珠宝玉石商品工艺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做工精美,更多的是做工粗劣。做工不好的饰品,既浪费了珠宝玉石资源,也损害了珠宝玉石产品的形象。

第二,一些旅游景区市场管理不严,政府监管不力,假冒伪劣现象普遍存在。如不少景区市场把漂白充填处理翡翠(俗称翡翠B货)和染色处理翡翠(俗称翡翠C货),当成天然翡翠(俗称翡翠A货)进行销售;甚至用染色石英岩冒充翡翠销售,用石英岩和大理石冒充和田玉销售,严重地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旅游景区的形象。

第三,一些旅游景区市场的珠宝玉石商品价格混乱。有的明码标价且价廉物美,但是一些景区存在严重的价格欺诈现象。如有的珠宝玉石商品标价数万元,懂行的、会讨价还价的游客可能花几百元就能买到,而不懂行、不会讨价还价的游客购买时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第四,一些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珠宝玉石的知识不了解,进货把关不严,销售时误导消费者。

第五,不少旅游景区珠宝玉石产品特色不鲜明,未能形成品牌效应。不少旅游景区未能充分利用所在地或临近区域产出的珠宝玉石资源,所销售的商品流于大众化,没有地方特色。

第六,销售者多为个体经营者,所销售珠宝玉石商品档次较低,品种较单调,销售模式较原始。在大多数地方,有实力的珠宝企业较少涉足旅游景区市场的开发,因此管理完善、产品结构合理、具有先进销售模式的规模经营尚未形成。

二、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市场发展策略

鉴于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市场发展呈现出的积极因素,以及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景区商品市场的繁荣,笔者建议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重视珠宝玉石商品的工艺质量。要求上市销售的珠宝玉石商品做工精良,杜绝做工粗劣的产品进入旅游景区市场,维护珠宝玉石产品的良好形象,避免珠宝玉石资源的浪费,促进市场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管理,杜绝假冒伪劣现象。要求进入旅游景区的珠宝玉石商品,销售之前必须经过正规的权威质检机构检验合格。景区管理部门可聘请专家经常性地对市场进行巡查,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定期进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维护旅游消费者权益。

第三,规范珠宝玉石商品的价格。要求明码标价,实价销售。不允许把珠宝玉石商品标成天价,避免旅游消费者因不懂价格行情蒙受经济损失。

第四,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景区管理部门可以引进珠宝玉石专业人才进行市场管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珠宝玉石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严把进货关,并懂得正确的市场营销方法。

第五,开发珠宝玉石特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应充分利用所在地或临近区域产出的珠宝玉石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产品,尤其是标志性产品,通过精心的选料、设计、加工和包装,以及科学的营销策略,逐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

第六,改善经营环境,引进有实力的珠宝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市场,逐步形成管理完善、产品结构合理、具有先进销售模式的规模经营。

随着上述发展策略的实施,目前旅游景区珠宝玉石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已有的可喜发展势头必将更好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