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十二五”社会责任建设进入新阶段
“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在过去5年取得了明显进步,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的另一重要表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致辞中说道。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5年制定CSC9000T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之后,在“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大规模培训,推广企业执行试点,实行了“十百千”工程。同时,加强了国际交流合作,开始了行业和典型企业社会责任公开。在试点过程中,又进一步制定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中国纺织企业报告验证准则等文件。
“‘十一五’期间社会责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体系,扩大了试点,丰富了经验,促进了企业和谐和社会和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保护生态环境效应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效应,增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了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国际声誉。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年的社会责任年会既是以行业和企业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十一五’时期落实社会责任起点,又是‘十二五’全行业建设的开局活动。”杜钰洲说。
杜钰洲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做好在全行业开展社会责任自律工作推广和发动工作:二是以企业责任信息披露为抓手,加大实施推进纺织工业社会责任建设;三是围绕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开展落实社会责任重点专项推广;四是继续扩大开展与国内相关产业,和国际相关产业,或者国际相关组织之间有关社会责任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致辞时指出,在新的经济发展中,建设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更高要求。他提出了建设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进一步树立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等四项建议。
跃变中推进价值提升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为大会作了《透明、包容、创新――社会责任与价值经济的和谐共振》的主题报告。孙瑞哲表示:在从“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过程中,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命、发展路径以及发展规律将发生重大的跃变,将从“规模经济”到“价值经济”的跃变,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跃变,在这跃变中,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有效推进,将成为纺织工业实现跃变的“隐形翅膀”,助推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早日达成“纺织强国”。因此,产业发展需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个体到系统的转变”、“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有形到无形的转变”以及“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意味着以“公平竞争”、“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为主旨的社会责任实践,将有效地推进产业发展向健康、规范、有序的逻辑演进。
在透明、合作与优化三个主题词下,孙瑞哲回顾总结了一年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体会。他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始终秉承的一个思维理念是,以实现纺织工业在全球经济范围内的“代际公平”为使命,在价值理念与方法论之间,“依于仁,游于艺”,寻求系统、开放、睿智、和谐的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今后将主要做好:第一,在行业发展政策中持续强化社会责任导向;第二,在其他行业系统化推广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第三,在节能减排方面探索低碳供应链形成机制:第四,在供应链上深化并拓展社会责任体系合作等项工作。
开放透明展示创新理念与行动
连续第五次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一《2010~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开放、透明地向社会各界披露了行业一年来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工作的实践,并传达了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新理念,新规划。报告共分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在说明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行业宏观因素的变化及其对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2010年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其进展;第三部分专门分析了社会责任标准及倡议合作与融合的趋势及现状,并着重介绍了CSC9000T和BSCI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尝试:最后一部分则说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2011年度到2012年度的社会责任工作规划。该报告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连续第五次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今年全国各行业企业报告会超过600份,纺织行业企业公开的社会责任报告有44份,涉及纺机、服装,针织、印染、产业用、丝绸、棉纺、化纤、毛纺及配件等十个细分行业。自纺织行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2008年到现在一共有86份企业报告,其中近40%的报告经过了国际权威第三方验证和行业协会鉴证,在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百隆、达利、海冬青、经纬、丹毛、海天、好麦尔、志向、恒田、天圣、富丽达、乔顿、彩虹庄、红绿蓝、嘉名、华峰氨纶等16家中国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在大会上了根据CSR-GATEs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这充分体现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也展示出近年来行业开展社会责任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体系融合社会责任建设新的里程碑
6月28日上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社会责任体系融合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专题论坛举行。BSCI、SA8000等国际、国内相关社会责任体系机构的代表共同出席探讨交流体系融合,推进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大计。社会责任体系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式的巨大创新,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国际通行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融合将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事业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孙瑞哲在会上做了题为“加快社会责任体系的融合与‘软实力’升级”的主题发言,孙瑞哲认为:跨国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实践正在实现着从“COC―C2B―C2C”的“代际进化”。成本降低、公信力提升,成为了责任体系进化的一个主旨。而社会责任体系的三代进化,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
即:从“点对点”,到“系统对系统”的责任主体:从繁冗的审核压力,到成本集约化的履责标准;从封闭的单方意志,到开放的第三方监督。
“社会责任体系的进化与融合,令社会责任本身的内涵在发生着显著的扩容。即,以往社会责任的实践,更多将关注的视角停留在内部的劳资关系和谐,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之下,而随着社会责任体系的高度融合与价值交汇,环境保护、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孙瑞哲说。
为产业转移保驾护航
6月27日,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国内市场的崛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论坛举行,此论坛是国际范围内首次就产业转移与社会责任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专题研讨会,旨在通过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探索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避免重复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为产业的成功转移保驾护航,实现中西部地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莉在讲话中表示: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因素,如员工权益保护、劳资关系及环境保护等。一是要汲取东部沿海企业在近三十年发展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经验,推广和复制到中西部地区,使其在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同时,也要吸取教训,避免重蹈当年东部粗犷发展的覆辙。我们应当认识到,产业转移不仅仅是厂房、设备、人员等硬件的转移,更是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软件的转移。企业不但要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带到西部;更要将以人为本、和谐企业的理念带到西部:不但要做好本企业的社会责任,还要影响更多的当地企业重视社会责任。
节能减排你我同行
“绿色职业”的调查可以实现什么
美国自2007年提出绿色职业概念以来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美国政府和各州纷纷组建了调查团队对绿色职业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收集绿色职业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绿色职业的数量、类别和分布特点。这类信息的收集能够填补现有数据的不足,使调查主体从宏观层面了解绿色职业的发展现状;二是收集绿色职业的劳动力规格信息。此类信息涵盖了绿色职业从业者所要具备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
这两类信息的调查主要为了实现两大目的:其一,促进就业。通过对绿色职业基本信息以及绿色职业对劳动力规格要求的调查,一方面能够收集、分析和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为从业者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的服务;另一方面能够使相关部门根据绿色职业的技能要求设置和更新相关的培训内容,为失业者和从业者提供转业培训和在职培训的机会,从而弥补职业空缺,缓解就业压力;其二,节能环保。收集上述信息的目的就是不断加深对绿色职业的认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方式,实现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的目的,各州调查的意图就是通过发展绿色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成本的大幅削减。
需要注意的是,在20余份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职业报告中,承担调查和研究任务的团队半数来自与劳动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有关的部门。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目前进行绿色职业调查的侧重点是意图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寻找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和应对大规模长期失业的方法,并实现经济和职业向绿色方向平稳过渡的目标。
美国绿色职业的调查五部曲
在上述调查目的的指导下,调查团队制订了详细的调查方案。虽然不同地区在调查目的和研究结果上尚存差异,但其调查流程有诸多相似之处。综合来看,美国对绿色职业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调查方法体系。
第一步:获得政策支持
美国对绿色职业的重视程度彰显了绿色职业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法规刺激绿色职业发展,并责成相关部门对绿色职业进行调查和研究。卓有成效的鼓励政策为绿色职业调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在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州政府根据本州经济发展特点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方案。加州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议会法案32(简称AB32)”。这项法案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能够为加州增加十万个就业岗位。洛杉矶在此基础上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颁布了更加激进的“绿色计划”和“太阳能计划”,力图将洛杉矶打造成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先驱;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长期失业和经济疲态也于2009年初颁布了复苏和再投资法案(ARRA)。这项法案对绿色经济和绿色职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美国职业信息网和经济顾问委员会等组织的建议下,该法案对10个绿色经济领域、30个州给予项目投资和科研基金,为发展和研究绿色职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在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下,联邦和州政府的相关部门纷纷组建团队以进行实际研究。
第二步:确定绿色职业概念
开展调查工作的前提是要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概念,从而为定义绿色职业、划分绿色职业类别以及收集和整理具体的数据提供理论依据。而目前绿色职业相关的定性研究较少,尚未产出一般性的概念。通过对数十篇研究报告的梳理,确定绿色职业概念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要以经济发展特点为依据。绿色职业定义是指导定量研究的依据,各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来确定绿色职业的调查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采集,完成绿色职业的量化研究。
要与绿色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加州就业发展部将绿色经济活动划分为可再生能源生产、材料循环利用、能源效率提升、教育培训以及天然产品生产五大门类,并规定绿色职业至少要从属于其中一个领域。二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表明了绿色职业源于绿色经济对职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通过划定绿色经济活动领域,为绿色职业调查缩小范围。
将工作作为研究绿色职业的基本单位。美国职业信息网将职业定义为,存在于不同实体中,在目标、方法、产品、从业者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一组工作。美国对绿色职业的研究大多是在划分绿色经济活动门类的基础上,将工作以工作群的方式纳入到相应的绿色经济活动中,构成一组具有相同或相似任务和目标的绿色职业。
从绿色产品或服务的维度来区分绿色职业。当前,绿色职业的研究刚刚起步,其理论基点、研究方法和职业数据尚不完善。在此前提下,基于整个产业链条来观察和鉴别绿色职业难度还比较大。因此,从绿色职业的产出角度来区分绿色职业与普通职业更具可行性。
绿色金融创新的案例――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的创新实践
从战略决策上,将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战略纳入战略决策当中并作为重点。兴业银行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通过加深对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重新确立了银行发展的核心理念――“寓义于利”。将银行的社会责任和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社科的结合在一起,也正因为如此。早在2005年的时候,支持节能减排和开展绿色金融这两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就创新式的成为了兴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部署。
建立健全信贷管理机制的绿色化。兴业银行实施信贷管理机制的绿色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产业准人标准审核申请贷款的企业和项目,积极贯彻和落实环保政策。对相关项目的安全、环保和能耗进行严格考察;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对待授信企业的环保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尤其是对企业环保信息和环保技术的审6孕糯过程中的环保风险加强控制,贷款前采用风险预警,贷款后则对重点项目加强监控力度,尤其是对于宏观调控行业,日常监测和风险排查更是必不可少。
顺应节能减排创设新融资产品。
对碳金融进行摸索和介入。通过CDM将国内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变成有价商品出售。
采纳“赤道原则”。兴业银行是国内首家采用这项原则银行,是兴业银行为完善和贯彻落实全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战略的重要决策。在半年度和年度企业报告中,兴业银行主动披露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隋况,包括有绿色信贷、可持续金融以及公益事业等方面。
制约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因素
所谓绿色金融。其本质也各N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的总称。但不同与普通的金融活动的是,绿色金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因此,绿色金融,也叫低碳金融、环境金融和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的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金融介入环境问题是绿色金融产生的契机。绿色金融的产生不仅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污染环境的企业也会采取一定的经济惩罚并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予以约束。形成一个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良性循环圈。因此,尽管绿色金融在我才刚起步,却日益重要。
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缺乏相应政策比系的支持,与绿色金融有关的政策不仅零散而目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缺乏一套专业性强、可操性强的CDM审核执行标准;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的相关管理办法仍旧空缺;缺乏可行的环境评估标准、信贷纰漏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辅助推行绿色信贷;缺乏政策上的引导,致使绿色产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和融资支持,失去发展先机;监管的空白导致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加剧。交易成本过高。
发展滞后的中介服务体系。多数企业对于碳交易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改法和交易规则等知之甚少,参与其中的主体也并不明确。除了少数商业银行比较关注碳金融外。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发展也只停留在言论上。信用评价机构、自然评估机构等专业性的服务机构也还未真正设计碳金融。其他涉及碳金融发展的相关第三方服务机构也都还尚未建立。
交易工具缺乏创新。我国我国的自愿减徘市场,仍旧仅限于以提高个人或企业形象为目的的VER交易模式。都是为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小规模的交易。尽管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衍生出很多具有两点的金融产品,诸如绿色信贷、结构化理财产品和碳基金等,但是相较于国际绿色金融产品:CER/EUA期权、CER/EUA期货、CER/EUA互换、碱CER等相比,无论从那个角度而言,这些创新刘于我国绿色金融i发展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CDM市场问题突出。中国存在很多制约CDM市场发展的因素:(1)周期长、风险高是制哟国内CDM发展一大重要原因。到2011年7月,向我国发改委提交CDM申请的共有3154个。然而最终通过审核的只有500个。仅占1585%,(2)国内CDM缺乏市场话语权碳交昂的市场基本都荏国外。而国外标准也桕较于国内要完善和科学,而我匡叹缺乏相关的专业机构,导致在CDM项目议价匕我国一直处于劣势。(3)专业的方法学专业机构的匮乏。导致CDM市场发展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中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总体框架
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绿色项目的发展,尤其是新绿色项目发展顾全融资才是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只有拥有了资本才能开展债务融资。绿色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从起始阶段就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资金的帮助和支持,政府可以通过GP、LP的方式。来促进和推动绿色产业基金的建立,甚至将某些绿色产业基金发展成为区域性或者行业性质的基金。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从地方到国家建立起各种绿色基金以促进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改善。
利用财政贴息促进绿色贷款发展。利用财政贝占息来促进绿色信贷的发展。本质匕是通过财政贴息来引导社会资金对绿色信贷的支持。我国的财政补贴大多数是直接补贴的方式。而财政贴息则是政府通过少量的利息贴补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环保领域。同时财政贴息还可以将绿色环保项目的甄另工作转移到其他社会主题和商业银行身上。在促进绿色贷款发展的同时还能减轻财政管理和监督的压力。
建立健全绿色担保机制。专业性较高的绿色担保机制对于解决高风险绿色项目融资难的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在我国部分地区政府已经在筹划建立专业性的绿色贷款担保机构,还有一些地区考虑建立绿色项目风险补偿基金。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分担绿色项目的风险。帮助绿色项目顺利融资。
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从融资上来讲,绿色债券市场为绿色项目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从融资成本方面而言,绿色债券市场能够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还有利于解决银行和企业期限错配的问题。
[关键词]绿色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47-03
1 引 言
从国家电网统计的我国2002―2009年电源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火电占比始终高于74%,最高时达77.82%(2006年),水电占比为20%~25%,其他能源占比始终低于3%,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火电所占比重偏大。我国火电行业的主要电源是煤炭,但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且2008年我国煤炭的储采比仅为41年,比世界平均水平还少一年。燃煤发电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排放物会造成建筑物腐蚀、人体健康损害,最为严重的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据测算,每燃烧一吨标准煤,将会向大气中排放2.6吨CO2、8.5千克SO2、7.4千克NO。
我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承担减缓全球变暖的责任。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能源的消费总量也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因此,我国的减排形势非常严峻。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表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50%。我国的电力行业是用煤最多的行业,应首当其冲的承担减排责任。
减少煤炭使用的方式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与发展替代能源两种。为应对发电行业的电荒、引发的环境问题,我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整治发电企业,要求发电企业不断提高能效。但是,虽然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缓解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压力,但能源效率提高的程度和速度是有限的,因此从长远和根本上来讲,我国实现可持续电源的唯一之道便是,促使能源结构从以常规能源为主体转向以可再生能源等新型绿色能源为主体。
2 我国应大力推广的三种绿色能源类型
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它包括“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是指排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后,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热能的各种能源形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传统生物质能、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资源蕴藏丰富,新能源资源也非常充裕,但是我们应该面对我国的现实条件,优先着重发展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三类。我国在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三类发电方式中具有特有的优势。
3 我国发展三类绿色能源的优势
虽然我国在绿色能源发电技术方面尚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已具备将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进行商业化的技术,并且我国拥有非常丰厚的资源优势。还有,清洁发展机制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能源减排领域的投资对象,有利于我国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绿能发电技术。再就是,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推进绿色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从资源优势与国家支持方面看我国三类绿能电源的存在明显的优势。
(1)风电
我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第三位。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我国风能可开发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76%。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现已较为成熟,已经掌握高级别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技术。并且,国家规划在未来我国的风电新增装机中要以1.5兆瓦和2.5兆瓦为主。高校也积极参与风电技术的研发,比如,江苏河海大学建立“河海大学风电产学研基地”,为企业提供最新的研发技术、帮助企业测试新风机的性能、为企业培养风电人才。
(2)太阳能发电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储藏量理论值高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数万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我国国土面积2/3以上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并且,在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硅方面,我国也是资源丰富,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600MWp,是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因此,发展太阳能发电我国有很好的资源优势。我国在光―电转换方面技术也已成熟,并在上海崇明岛建立国内最大兆瓦级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1046千瓦。上海交通大学也积极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闵行校区实施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工程,为学生宿舍的公共照明实施供电。
(3)生物质能发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的秸秆达6亿多吨,其中可作为能源使用的大约4亿吨;全国林木总量约190亿吨,每年可获得量约9亿吨,可作为能源使用的约为3亿吨,约合2亿吨的标准煤。如果能对这部分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用来发电的开发潜力将是十分巨大的。
4 我国四类新能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
(1)意识问题
绿色能源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能源,其分布范围广、不集中,它是分散供能、单机功率很小,发电效率偏低,而且机组售价高,初期投入资本大,发电过程中具有间歇性的缺点,还有现在的储能技术还不成熟,整体来说绿能发电成本较火电相比偏高。因此,国家电网都把风电等列为劣质能源。
(2)技术问题
在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及核心技术方面,我国还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在新能源发电设备的一些关键部件上,我国尚无自主知识产权,比如在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中控制器和变流器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硅材料切片技术、电池新结构设计、太阳电池相关工艺及配套设备的技术等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3)政策体系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是政策措施与制度建设不配套,还不能完全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要求。比如在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审批方面便存在明显漏洞,国家规定装机容量超过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应报国家发改委批,未到5万千瓦的项目报发改委备案,地方政府有审批权,因此,一些风电企业报批4.95万千瓦风电项目,这就形成了内蒙的“4.95万千瓦”现象。但是,国家还规定,不经国家统一审批的项目一般不被纳入风电并网规划,电网不能保证全额收购。这便造成装机容量与实际并网装机容量不相符。
(4)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发电事业,因此,大量闲置资金便涌入绿能发电行业。但是,由于不同的新能源发电技术成熟度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造成一些技术较为成熟的绿能发电行业资金大量涌入,形成投资过热,而那些技术还不成熟,急需大量资金解决研发问题的行业面临资金不足、得不到应用的发展。风电产业便存在盲目上马新项目的现象。
(5)能源间的协调与绿能外送问题
有些地方风电、火电、太阳能发电并存,到了季节转换时,因为综合考虑,会大量使用火电,而将风电等关停,造成能源的浪费。比如,在内蒙古,到了冬天为了冬季供暖的需要,供热期需用煤电换下风电,以便于在发电的同时可以保证供暖。金融危机后,内蒙古区内电力负荷锐减,此后不断升级的对高耗能产业的调控,使得内蒙古的电力出现整体性、大范围的窝电。风电机组将被闲置,得不到应有的应用。而与此同时,南方很多城市确实出现供电紧张,不得不拉闸限电。但现在,内蒙古绿色电力向外省输送的渠道尚未打通,不能将绿电送出,形成窝电。
5 对我国推广绿色能源的建议
我们应该从意识、人才、科研、资金、电网、政策、市场七方面着手,加大对绿色能源发电的支持力度。
(1)意识转变
在电力建设投资方面,我们应该转变原有的投资成本为主意识,虽然相较火电每千瓦造价的3500元较高,但是风电(9000元/千瓦)、水电(18000元/千瓦)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相对于燃煤发电来说,每千瓦时水能、风能、太阳能的碳减排量分别为265.2克、236.3克、235.3克。并且,我们应该向人们宣传新能源发电所带来的环境好处,使人们更坚定地支持绿色能源发电事业。
(2)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比较缺乏新能源产业的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应结合国家人才发展计划,设立绿色能源产业的首要任务――建设绿能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着力培养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的决策型科技人才和专门的科研人才。我们还应该在大学中设立绿能专业学科,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培养人才。
(3)科研支出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根据巴特尔纪念研究所的估计,2011年,我国科研经费将达1537亿美元。我们应该从每年的科研支出中按一定比例划出专款专门用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绿能发电技术、创立国有的绿能品牌,并对致力于绿色能源发电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攻关的高等院校和国内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4)资金支持
虽然,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设立费用分摊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资金还是无法保证绿能研发的巨大投入。为保证绿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建立促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基金,并建立健全对该基金的管理制度。另外,我们应该明确界定中央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所支持的重点,即重点支持应用技术成熟并可大大改进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5)电网支持
首先,我们要对输电通道和绿色能源项目入网线路加快建设,尤其是要加快对已建成新能源项目的接入线路建设,解决绿色能源设备的闲置问题,特别是内蒙古的风电设备。其次,我们要在中心城市推进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互动化建设。
(6)政策支持
首先,我国应该加大对绿能发电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引导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到绿能事业中。其次,我们应该成立专门的银行来办理绿色能源产业的贷款业务。再次,我们应该从政府开始,带头采购绿色电力。
(7)市场培育
因市场导向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我们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我国应该制定合理有序的市场准入政策,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使投资主体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不盲目生产,理性投资,良性循环,为新能源发展创造持续稳定的消费市场。
6 结 论
发展绿色替代电源,实现传统火电与绿色电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电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证。但是在绿色能源发电技术商业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还会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我们应该在绿能产业发展中不断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调整我国的电源结构。
参考文献:
[1]周东.绿色能源知识读本[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钱伯章.新能源――后石油时代的必然选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张辉.绿色能源[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4]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郭青.从经济危机看煤炭企业“走出去”战略[J].煤炭经济研究,2009(5).
[6]李江涛.我国能源危机管理的三大误区[N].中国经济时报,2011-3-23.
[7]王军生,吕瑞贤,徐磊.新能源:全球危机下的机遇.2010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陆宇.优化能源结构不能只讲装机比例[N].中国能源报,2010-7-19.
[9]冯士良.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D].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理事会年会报告,2007.
[10]李慧、黄涛、王泽明.构建低碳清洁多元化电源体系.2010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能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36-02
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在人类大肆消耗能源和享受眼前利益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愈演愈烈,石油危机、能源危机、资源争夺、大气污染等现实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威胁着国家安全。这一系列危机的发生促使着我们不断思考。面对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作为以“绿色信贷”为主题的银行业改革与创新将成为必然趋势,呼唤着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发展等活动中来,在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方面发挥其社会作用。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基础上的,从一定意义上讲,GDP的增加和能源的消耗呈高度正相关,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趋势,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推动新能源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程度仍然较低。
从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约减排项目的融资情况看,以天津市2009年节能环保及新能源贷款为例,各银行天津分行总体新能源贷款额415.51亿元,占地方全年新增贷款10.42%。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新能源贷款分别占其全年新增贷款的22.63%和18.15%,其他依次为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农村合作、外资)银行,总体贷款资金投入不是很充足,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增加新能源项目融资成为银行业的重要课题。
二、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已经逐步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行业政策的导向下,开始着手进行信贷调整,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发展绿色信贷。但在目前,信贷调整及银行支持过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的有效性和披露机制。在商业银行支持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缺乏信息获取渠道,在项目界定上还普遍以地方环保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为准绳。由于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不强和传递的延迟性导致项目的搁置和延误,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进度需要,从而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
2.项目专业体系和风险管理。在新能源产业的银行支持项目中,由于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制度体系、决策机构和专业人员,面对项目的隐性的风险不能做出及时判断,对项目贷款的资金用途和还款来源没有明确掌握,缺乏前瞻性,从而导致风险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信贷深入发展。
3.银行内部评级和信贷标准。目前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标准并不明确,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商业银行对新能源项目没有明确的内部评级体系和信贷标准,难以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
4.绿色信贷激励和扶持政策。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将支持新能源产业信贷作为新时期信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对新能源企业和支持银行缺少鼓励性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吸引银行支持新能源项目。
5.项目融资渠道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新能源项目主要从银行贷款和国家政策支持来进行相应的企业运作,其中商业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新能源企业融资信心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三、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的核心,低碳经济的推进、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要明确其支持方向,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能源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当中。为此本文对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外部导向,促进产业发展
1.建立信贷指标系统,增加窗口指导作用
政策制定和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能源产业信贷指标体系,通过贷款项目的综合评测,建立从项目原材料到产成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能耗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商业银行对新能源融资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沟通,通过合理有序的协调机制和窗口指导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金融政策适度倾斜,充分发挥配置作用
按照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最新安排部署,不断修订和完善金融政策。其中对于银行信贷政策可向新能源产业适度倾斜,在银行支持项目中探索差别利率制度、差别再贴现政策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在法律法规要求和防控贷款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利率工具、再贴现资格和存款准备金参数指导商业银行增加新能源产业的货币供给,有效调整社会经济产业结构。
3.研究支持配套措施,增强信息平台沟通
金融机构通过联合政府机构、财政税务部门和高等院校共同研发一体化的银行支持配套措施,如建立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建设补贴基金,实行减免新能源信贷资金税收等措施,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减排。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平台等方式参与到新能源产业的信息共享,完善能源局、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
(二)改善内部体系,提高综合效率
1.改革信贷决策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针对新能源产业的信贷管理委员会、信贷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随时关注和研究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及时调整银行贷款策略,借鉴国际已有的先进经验,切实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商业银行新能源信贷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做好贷前调查、评估、发放、贷后及回收的各个流程,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
2.积极研发金融产品,加强金融融资创新
作为社会节能减排重要参与者的商业银行,要在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基础上,不断开发金融低碳创新产品,大力开拓多元化的新能源金融服务,致力于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债券发行、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咨询研究等投资银行服务;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公司理财、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通过设立社会责任基金、产业绿色基金,集合全社会金融资源,为新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股权投资等多渠道融资。
3.构建长效支持机制,提升银行服务效率
在落实新能源产业银行支持工作中,为提高项目贷款的业务办理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可与相关企业达成长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贷款流程,提高放款效率,进一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升银行服务效率,发挥商业银行资源优势,最终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践行企业公民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天津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报告[R].2009.
[2] 周小川.利用金融市场支持节能减排[J].中国金融家,2009,(7).
[3] 刘蔚.金融机构能为绿色信贷做什么?[EB/OL].中国环境报社..[4] 蔡林海.低碳经济大格局――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刘江.“绿色信贷”与节能减排[J].中国经济周刊,2007,(47).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commercial bank supporting
new energy source industry development
YANG Bing
(Tianjin bank,Tianjin 300060,China)
4月9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倡议并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八部委,在北京召开新闻会,共同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此前,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广防沉迷系统。
防沉迷限定游戏时间
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诱因是大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等功能,要想获得上述奖励,主要依靠长时间在线累计,由于未成年人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因而导致部分人过度沉迷。
据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介绍,新闻出版总署从2004年就开始研究采用技术手段解决防沉迷问题。经过努力,2005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组织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共同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核心内容大致如下: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两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收益将降为0,以此强迫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如果未成年人的累计下线时间已满5小时,则累计在线时间清零,如再上线则重新累计在线时间。
据记者了解,《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中对“游戏收益”的定义是:“游戏收益=游戏中与游戏角色成长升级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经验值、荣誉值、声望值、称号等)的提升+获得的包括道具、装备、虚拟货币等在内的虚拟财产”。该标准近两年来,一直效果甚微,这次八部委再发《通知》,实际上是对《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强化执行。
实名认证堵住漏洞
由于《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出台后的近两年时间里,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对该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够,不少游戏玩家还针对系统漏洞想出了不少“对策”,譬如一人注册多个游戏ID(用户名)、使用虚拟IP生成器等行为,千方百计免受系统监管。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寇晓伟副司长告诉记者:“新闻出版总署已组织有关企业制定了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该方案由注册系统、验证系统、查询系统三部分组成。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以及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将被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寇晓伟副司长指出,《通知》决定从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广防沉迷系统。《通知》规定,4月15日到6月15日为国内各网络游戏企业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原有网络游戏中开发防沉迷系统的时间,6月15日到7月15日为系统测试时间,7月16日开始正式实施防沉迷系统。
《通知》同时要求从7月16日起公开投入运营的网络游戏,必须按照《通知》中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及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先行开发,并同步实施,否则将不予审批或备案,也不准公开投入运营。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出版运营企业的监督管理;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采取各种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娱乐,养成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切实推进“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行动”;通信管理部门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做好相关网站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实名身份信息验证工作,保障防沉迷系统针对未成年人发挥应有的作用。
各界人士均寄厚望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出台之后,新闻出版总署就组织盛大、网易、九城、光通、金山、新浪、搜狐7家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开展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试验工作,这7家企业还签署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使用责任书》,郑重向社会承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创建绿色网游环境”。
搜狐副总裁龚宇公开承诺:“我们一定积极响应出版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创建绿色网游环境’的正确观念和方针,从保障玩家切实利益的角度出发,坚决执行好《全面实施网游防沉迷系统》,提供更加优秀的游戏环境与游戏服务,提供给玩家更加健康、绿色的网络游戏平台,督导并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健康,大力促进民族游戏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征途网络的老总史玉柱认为:从目前来看,防沉迷系统确存漏洞,未成年玩家如果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号进行登录注册,网游公司是无法识别的。网易、九城和金山公司则普遍认为,即使该系统实施之后,对网游公司收益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目前绝大多数游戏都是针对成年人用户群的。
据初步统计,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5.4亿元,出口收入超过2000万美元。记者从《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获悉,2006年中国网游玩家3112万,未成年玩家数量不足10%,也就是说未成年玩家约有300万。
“我和众多的因为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家长共同期盼着‘防沉迷系统’的成功实施,同时由衷地感谢国家这么多部委齐心协力解决青少年沉迷游戏的问题。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的有益之举!”河南省洛阳新思维家长培训学校的畅占亭先生对记者表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戒除网瘾,他“辞掉了优越的工作,与之抗战了4年”。防沉迷系统的实施,使他深感欣慰。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则表示,在推进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的同时,总署还将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发更多绿色原创民族网络游戏作品,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健康的精神食粮,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引导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轮胎工业:子午线轮胎;困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70―02
一、中国轮胎工业现状和面临的困难
轮胎是汽车的惟一接地部件,作为驱动和行走机构的组成部分,它决定并影响着汽车的驾驶性能、安全性能和乘坐舒适性能。目前世界轮胎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2008年销售额达1200亿美元,生产量超过10亿条,其中子午胎占85%以上。从市场结构来看,国际上主要是以子午线轮胎为主,像美国,轮胎年产量2.46亿多条,其中80%以上都是子午线轮胎。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均汽车拥有量高。因而轿车轮胎消费量大。
中国的轮胎工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可生产包括汽车轮胎、农业和农用轮胎、工程和工业机械轮胎、航空轮胎和军用轮胎等几大类、上千个规格品种。但由于我国卡车、农用车等保有量和产量都很大,相应的轮胎使用量和生产量也占主要地位。也正因为此,今后中国轮胎工业中的轿车胎发展潜力是十分可观的。从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国内主要轮胎生产企业的统计资料看,近些年来子午线轿车轮胎的生产增长很快。而斜交轿车胎已基本停产。
我国轮胎工业虽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受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以及石油等下游产品价格急剧上涨的影响。导致成本增加,利润大幅下降。特别是中国轮胎的最大进口国美国于2009年9月份通过了“轮胎特保案”及2010年欧盟即将实施的REACH法规,将对轮胎企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中国轮胎工业面临的困难重重。
(一)供求失衡,过度竞争
在我国橡胶工业高速发展时期,轮胎产品的利润比较丰厚,一些企业盲目上项目、重复引进、重复建设,而生产斜交轮胎因具有技术简单、设备便宜、劳动力密集的特点,更使得地方政府支持乡镇企业通过“挖掘”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一哄而上搞小轮胎厂。这种盲目发展导致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日趋严重。产能过剩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并引发价格大战,造成价格下滑、库存积压严重、经销商拖欠成风。
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同样反映在出口市场上,国际市场上的中国轮胎价格近年来是一降再降,产品的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出口产品中斜交轮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虽然目前市场不错,但从长远来看。世界轮胎市场中斜交胎的份额将越来越小,而国产的子午胎质量因缺乏规模,生产成本过高,难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其结果只能是内部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让国外经销商受益。
(二)良莠不齐,发展乏力
企业数目众多,良莠不齐。国内现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轮胎厂约500多家,其中年产量超过150万条的企业约40家。而美国有46家轮胎厂,平均规模是440万条;日本有25家厂,平均规模450万条;德国有15家厂,平均规模310万条,并且基本都是子午线轮胎,产业集中度高。
小轮胎企业一般指生产能力在10万套以下的斜交胎生产企业。这些小轮胎企业过去大多是乡镇企业,现在已基本上成为民营或私人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它们具有生产成本低、竞争手段灵活、盈亏平衡点低、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等优势,致使小轮胎在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竞争中一直处于有利地位。化学工业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下发文件限制发展小轮胎和斜交胎项目,并要求关闭10万套以下手工作坊式的小厂,但一直到1998年化工部被改组为石化局和2001年石化局被撤消,也没有多少成果。惟一的变化是把小轮胎的定义从10万套扩大到50万套。
更为糟糕的是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前些年盲目上项目。投资过大却收效甚微。导致资产结构不合理,负债很高,再加上一些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负担十分沉重。有限的营业收入和流动资金大部分被用来支付银行利息、购买原材料和保证职工工资、福利,根本无力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
由于规模相对小,效益差,国内轮胎企业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更是不足。国外大公司的研发费用一般要占到年销售额的3%-5%左右。对于世界排名前10位的公司,5%就意味每年5000万到5亿美元的投入。另外,企业的研发除了需要理论研究和创造革新,更要依靠长期、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连续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像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一些轮胎新品种如绿色轮胎、跑气保用轮胎和智能轮胎等。国内的科研单位还只是停留在对其进行结构和机理方面的研究。至于大部分生产企业,短期内甚至连仿制的能力都没有。
(三)市场秩序混乱
国内的轮胎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实际需求,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国内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相关法规也不健全,再加上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市场价格混乱、品牌效应低,经销商良莠不齐,企业大打价格战。
(四)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产品过度依赖出口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很快,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经实现1000万辆的汽车产销量,但是,我国汽车市场格局为国外汽车品牌占据高端,国内汽车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徘徊。受制于此,我国汽车配套企业无法进入高端原配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轮胎80%的配套和零售市场为外资品牌占有。他们的轮胎产量已达国内总产量的35%,子午线轮胎则占到一半。再加上有母公司的强力支持,其管理水平、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的扩大等方面都远远超出国有企业。对于中国轮胎企业而言,外资企业的强势排斥。进入国内的汽车原配市场和轮胎零售市场,难度很大。
(五)美国实施轮胎特保及欧盟将施行的REACH法规对中国轮胎行业将造成冲击
2009年9月11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此前轮胎的关税是在3.4%-4%之间,在此基础上加35%,可以说把中国的轮胎大多数都卡在了关外。目前,美国轮胎“特保案”的恶果正日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出口充气橡胶轮胎近2900万条,比去年同期下降22%,其中,对美国出口剧降32%。在第106届广交会上,受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影响,中国轮胎企业对美国出口普遍陷入了停滞局面,
2010年1月1日欧盟将实施REACH法规,意味着今后我国轮胎出口到欧盟需要提供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有关助剂等化学品在REACH的注册证明,如果轮胎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助剂、炭黑等化学品没有得到REACH的注册证明,产品就不能出口
到欧盟。中国乃至亚洲轮胎企业都将面临着“低碳经济”的技术壁垒,其对欧盟市场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再考虑到国外公司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国有轮胎企业前景堪优。
二、国有轮胎企业应对措施初探
在目前的困境中,国有轮胎企业只有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研开发力度,选择正确的经营策略,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摆脱困境。
1、实行总量控制,尤其是要关停并转小轮胎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减少斜交轮胎的生产,提高子午化率;择优扶强,实行强强联合。组建大企业集团。扩大重点企业生产的规模,提高竞争能力。
2、注重科研开发,提倡厂院结合,不断推出新产品,尤其是国际上流行的宽断面、高速度级别的品种,以及以绿色轮胎为代表的新一代产品。提高自身经营水平,对“研发一技术一生产一物流一营销一研发”整个经营链条要精耕细作,注意成本控制,提高劳动生产率。
3、实行差异化战略。改进市场营销方法。提高市场细分度,深度营销,实现差异化营销。实行差异化战略,并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差异化,更是质量保证、销售服务的差异化,并由此产生良好的品牌形象。
4、勇于面对低碳、绿色技术壁垒,攻破技术难关。摆脱出口困境。面对绿色技术壁垒,中国轮胎企业一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欧盟认证工作。三是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加强贸易技巧,通过整合营销渠道,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认知度,加快开拓新兴市场等,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5、呼吁政府对轮胎行业给予适当政策,以减轻大中型企业的负担,优化资本结构,如债转股、股票上市,减免轮胎消费税和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等。
参考文献:
[1]鞠洪振,加快结构调整,迎接新的挑战[C],21世纪橡肢工业轮胎会论文集,2000,f04)
[2]李美霞,我国轮胎工业生产技术现状及市场预测[J],中国橡胶,2001,(05)
[4]陈志宏,国内外子午线轮胎发展浅析,橡胶科技市场。2004,(14)
[5]华通报告,2005―2006年度轮胎行业投资及市场竞争分析研究报告[R],中国轮胎行业报告
第二十五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BEEE)是由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和北京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主办,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承办的教育装备行业品牌展会。展会同期举办了第五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我刊()记者全程参与了本次展会和论坛的采访报道,收集、整理大量一手信息,以专题形式呈现给读者,以便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教育装备领域的发展现状,共同推动教育装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3月22日,为期3天的第二十五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第五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在北京展览馆圆满落幕。本次展会全方位展示了我国从事教育装备生产、研发和贸易企业的实力与特色,吸引了来自高教、职教、普教、学前四大领域的装备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前来参观。历经20余载的积淀,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已发展成为规模大、影响广、特色鲜明的教育装备品牌展会。与往届相比,本届展会更具“新”意,不仅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再创新高,新设备、新技术也“扎堆”亮相,专业论坛也更“接地气”。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王富致开幕词
开幕式现场
展会规模再升级
本届展会的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展厅内按展品类别搭建有600余个企业展位,较上届增长约20%,来自教育装备各个领域的精英企业都汇集于此。展会共开设了通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学前教育装备、基教实验室设备、后勤装备以及体育装备六大展区,全方位覆盖各类教育装备。展会参观人数突破3万人次,较上届增长约30%,也使得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更具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基教实验室设备和体育装备展区都是本届展会新增设的展区,第一次亮相就收获了很高的人气。体育装备的科学发展是关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装备专区展出了种类非常丰富的产品,既包括大型运动器械,足、篮、排等各式运动的配套用具,又包括轨道棋等益智设备,甚至还有全套的体能测试仪器,充分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基教实验装备展区的“静电实验”
学前装备和后勤装备展区都是第二次亮相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这两个展区除了为企业提供部分展位外,还邀请了北京市十几所学校、幼儿园参展。参展学校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和丰富的实物展品,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示出各不相同的装备特色。很多观众都表示在学校展台收获了实用的装备经验,这些经验也帮助他们拓宽了装备和应用思路,以便今后更科学地构建人文校园和绿色校园。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中学学生向观众介绍节能展品
在展会规模再度升级的同时,展会的服务质量也进一步提升。展会现场引入智能终端查询系统,方便观众查询展位分布、展品简介、论坛安排等信息。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观展和参展信息,在会后进行数据整理,并形成教育装备行业报告推送给广大学校和企业用户,体现了展会的专业性和实用价值。
主流展品全覆盖
六大展区的科学划分使得观众可以轻松、快捷地浏览感兴趣的产品,主流产品的全方位覆盖,也让每一位观众都不虚此行。在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共同推动下,信息化装备成为了教育装备领域的发展“热源”,不仅企业将其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学校也将其视为智能化发展的必要元素。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信息化产品在本届展会上牢牢占据“半壁江山”。
触控一体机无疑是“最受宠”的信息化产品,很多企业都开发了具有不同优势和功能的触控一体机产品。通过比对各家产品不难发现,企业着重开发的产品性能依旧集中在图像清晰度、人机互动方式等方面。而观众最关注的是设备的教学应用、软件搭载和售后服务问题,在大多数教师眼中,能够处理好教学软件开发和兼容问题,并在售后培训、维修方面提供方便的产品和企业才是他们的“理想型”。由此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应用已不是多媒体设备最重要的竞争因素,相关厂商在未来的开发过程中应针对配套服务下工夫,使先进设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方式变革。
企业展商进行触控一体机展示
上届展会,大屏产品“横扫”展区,成为展会一大亮点。本届展会,大屏产品更是“来势汹汹”,通过技术升级后“重装上阵”。一些企业更是以“三维技术”对大屏进行“武装”,用立体影像颠覆大家的视听感受,观众只需戴上3D眼镜就可以在现场体验其震撼的影像效果。“立体大屏”可以应用在学校专业教室的建设中,帮助师生在更专业的图像呈送下进行实践性学习。
学前装备展区囊括了众多主流学前装备,如大型户外玩具设施、益智拼插玩具、儿童积木、卡通服饰、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很多观众都被设计新颖的大型户外玩具设施所吸引,其外观色彩鲜艳,使用功能多变,在不同侧面配有滑梯、爬绳、攀登架等,满足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多种锻炼需求。同时,幼儿园环境创设也是一大焦点,不仅有专业公司参展,还有幼儿园的实景展示。
北京市第六幼儿园环境创设展示区
后勤展区展出了各式各样的节能减排产品,如太阳能设备、空气净化设备、节电设备、节水设备、节能平台软硬件设备、餐厨垃圾无害化利用及处理设备、校园电动车等。这些设备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可以帮助学校通过局部改造实现高效节能。
新兴技术成亮点
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更可以帮助大家捕捉新兴技术动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教育技术的应用更加智能、灵活,3D打印机以及小型机器人等前沿设备成为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的新亮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学校一线教师和教育装备部门工作人员外,一些技术工程师也亲临现场感受新设备、新技术,通过展会了解更多前沿技术动态,为教育装备产品的改进与研发注入新鲜活力。
“3D打印”是岁末年初一直活跃在教装领域的热词,本届展会也吸引了这些设备的生产厂家参展。小巧的3D打印机搭配琳琅满目的工艺成品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他们希望通过展会更细致地了解3D打印设备的功能、原理和发展前景。一家3D打印机生产厂商负责人表示,虽然3D打印技术是新兴科技,尚处于早期成长阶段,但放眼未来,它必将颠覆传统教育方式,这些设备也将更大程度地发挥触摸式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触摸三维模型的同时消化所学知识。在媒体及社会的共同关注下,3D打印技术的每一步发展也将会对教育装备领域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
正在工作中的3D打印设备
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也让观众眼前一亮,这些通过手持终端操控的“小家伙”活跃在多个场馆中。将这些机器人的操控权交到学生手中便可轻松实现“寓教于玩”,学生对于这些机器人的兴趣也会慢慢迁移到对于科学、通用技术甚至是物理学科的学习上。
活跃在场馆里的智能机器人
在本届展会新增设的体育装备展区中,也有别具一格的产品。心理压力的堆积会直接影响大家的幸福感,为帮助大家舒缓心理压力,有一家企业专门开发了一系列减压设备,包含情绪宣泄、心理训练、认知调节等多类产品,吸引了很多观众试玩体验。除此以外,定向越野项目也在北京市的中小学非常流行,本届展会就吸引到了一家专注于定向越野项目装备的供应商,该企业展出了电子计时系统、点标旗、打卡器、专业指北针等设备,为师生的课余体育生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
观众体验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
专业论坛齐配套
为给观众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装备配置思路和应用建议,展会同期举办了北京教育装备论坛。本次论坛根据不同教育领域特点和相关教育装备的热点问题设置了近10个分论坛以及多个专家座谈会,其中包括学前教育论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论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论坛、北京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研讨会、新产品新技术信息活动会等。
地方装备部门是基教领域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的纽带,三者的流畅沟通和合作共赢才能推动和促进我国教育装备事业的全面发展。“装备的风采―北京区县装备掠影”分论坛,邀请东城区、石景山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领导、区县特色学校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不同侧面展示两区的教育装备风采。该论坛分为上下两个时段进行,分别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技术装备部主任高琳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技术装备站主任杨金录主持。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加全面、生动地展示两区装备风貌,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与两区装备部门合作完成了2段长约15分钟的视频“小片”,通过走访两区装备部门、重点学校,捕捉装备人的工作身影。这两段“小片”也得以在该分论坛上首映,让观众身处论坛现场便能实景领略两区的装备风采。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技术装备部主任高琳(左)、石景山区教育技术装备站主任杨金录分别主持论坛
本次的学前教育论坛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研究会和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论坛分两场举行,来自北京市各区县13所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分享了各自的办园经验,内容除了有幼儿园环境创设、信息技术应用外,还涉及特色园本课程建设、幼儿园文化建设等。报告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较以往有较大突破,并且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借鉴性,因此吸引了不少观众。
学前教育论坛现场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明显逊于高等院校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职业教育又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实干人才的关键方式。为尽快化解这一矛盾,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一直对职业教育装备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更在同期论坛上开辟出1个分论坛和2个座谈会,就职教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建设以及院校资产管理问题进行讨论。论坛和座谈会都邀请了多位在京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和职教装备专家参与,通过专业的学术报告和现场问答交流,同大家分享职校实训基地建设经验,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本届论坛同样为学校后勤部门设置了相关论坛,邀请到多所在京中小学校长以及教委相关领导参与“2014年北京市教育系统节约型学校建设专题培训会”,同时配合设置“北京市教育系统节能减排成果展示及节能减排设备专题展区”,体现了学校后勤部门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深度融入学校各项工作,甚至是引领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淘宝,天猫商城,O2O
一、序言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着“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同时,电子商务产业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
按照参与主体和客户类型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B2B、B2C、B2G、C2G、C2C、ABC以及C2B2S,目前看,B2B、B2C、C2C是电商行业主要形式,其中占B2B市场份额较大的是阿里巴巴;B2C市场份额较大部分则由天猫商城、京东以及亚马逊占领;C2C中流量、交易额之首则属淘宝。
二、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世界各地发展并不平衡,呈现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回顾
1996年~1997年夏天,“连邦三剑客”之一的王峻涛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网页——“软件港”;从1998年开始,电子商务迎来新的发展,伴随纳斯达克指数不断攀升吸引着中国网络业一代创业者的目光,电子商务创业的步伐再次变得活跃;1998年8月,哈佛大学MBA邵亦波、谭海音创立易趣网;1999年11月,当当网上书店成立;同年,B2B模式的阿里巴巴在杭州开张;2000年5月,卓越网作为综合电子商务网站正式对外,不久后贝塔斯曼入驻上海,搜狐也在综合性门户的基础上第一次加入了电子商务服务。以易趣为代表的C2C模式,以卓越、当当、贝塔斯曼为代表的B2C模式,以阿里巴巴、美商网为代表的B2B模式,三大模式全部亮相。
随着1999年商业化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崛起,第一代电子商务网站也完成其概念引入的使命,我国75%以上的第一代电子商务模式在2001年左右退出了市场,或者被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收购。从2001年第三季度开始,易趣全面收费,至2004年第二季度,网站注册用户是当年的23倍,成交率是收费前的近4倍,交易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是免费模式的14倍。
B2C分支的成熟则是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电商发挥其独特优势,仅在当年3月份,卓越网的销售额就有1200万元,4月份前20天突破1500万元;当当网站的浏览量同比净增一倍,销售额增长三成。网络购物高峰在2011年“双十一”到来,“20111111”这一特殊的数字被打造成超级光棍节,在商家的推广下吸引巨大流量,0点上线,8分钟突破1亿,21分钟突破2个亿,当日成交全网52亿,相当于每一个中国人当天花了4块钱。2012年11月11日14点,天猫销售额已达100亿元,商家纷纷感叹“卖一天顶一年”,电商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四、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格局。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增长23.7%。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创出新高,交易额突破5万亿元,达到5.88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已经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2.5%,显示了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从中国各城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发展水平看,近年来东部沿海城市与成都、重庆成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2010年上海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跃居全国第一,北京、广州分列第二、第三位;杭州、深圳、厦门、大连、青岛维持在全国前十的水平。
2、面临的挑战
由于经济、人文、环境方面的诸多因素,行业呈现出地区差异化,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首先,目前国内注册在案的物流企业有70万家,不少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电商,但能做全国配送的却只有EMS,且服务参差不齐,规模化效应难以得到体现。其次,国内有关网购法律的制定还不完善,对于网购中出现的违法行为无法进行管制;最后,淘宝一家独大,占据了网上零售份额的70%以上,而在电子商务较发达的国家,通常是B2C占据主导地位。由于C店在资金、人员、管理方面的诸多因素难以提供标准的高质量服务。
3、新型交易模式O2O
有别于以往的电商交易模式,O2O在近两年异军突起,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O2O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跳出以往对电商行业类别的界定,例如线上就融合了店家、单个卖家等多个角色。O2O的核心在于以用户为中心,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来实现日趋同化的电商产品。线上消费的可筛选性和线下交易的可追踪性通过这一模式很好的结合起来。
五、结论
如果说以往的电商称为E-C电子商务,现在的电商正在逐步向E-B发展——商务电子化。各种新兴的发展模式都是商务行为在当今社会,借助电子手段的变革、演变。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混战已经结束,但是要创造新的格局还需不断尝试、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奇,袁勤俭,邵波.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J].情报杂志,2000,(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