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教育的时代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时代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的时代背景

第1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一、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专家此言的积极一面

历史上对老师权威的认同、对知识的尊重带有时代的色彩。在陈鹤琴先生生活的时代,知识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人们对老师的敬仰程度极高,师出此言有道理。在此前我们一直把“知识改变命运”奉为真理,作为有追求的年轻人努力的方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学生没有学好的责任全推给老师有一定道理。

时代对人才的选拔也刚好契合了陈先生这句话。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陈先生生活的时代对人才的评判标准就是分数决定一切,“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历史沿袭下来的就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改革开放之后,“榜上有名”就成为国人追求的目标,人们以为国奉献为荣,跳出农门为幸,获取知识就在学校课堂里,对老师的敬仰,对知识分子的崇拜让师道尊严大行其道。

二、当代社会对教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已经到了影像时代、后育文化时代,照搬陈先生这句话去评判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素养,未免太单一。依此标准许多教师会有挫败感,每一位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中总有一些缺憾,总有一些“教不好的学生”。

当今时代知识依然受到尊重,可是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对教师的苛求,而是对理想教育的一种渴求。

现在的老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产物。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在学生拿起画笔之前,父母和社会已经毫不犹豫地涂抹了多姿多彩的颜色,学生学习受家庭的影响大,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对学生的诱惑太大了,学会学不会是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竭尽全力排除干扰,使出浑身解数力挽狂澜。在老师兢兢业业之后,这幅画上所有的不完美都是老师的过失,谁叫你是初步成型的最后一个步骤呢?家庭和社会仿佛局外人,一下子来了精神:“你们学校怎么搞的?”“要你们老师干啥?”老师成为了被指责和攻击的对象,师道尊严也在“事实”面前轰然倒塌,而家庭和社会也绝少自省、反省的意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相信时代在发展依然是真理,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是个别现象。

三、顺应时代,老师需看清形势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教好每一位学生呢?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营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老师角色转换了,由原来的课堂主体“满堂灌”转换成老师主导多向互动,教育理念正从原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向现在的“无处不课堂,无人不老师”转变,学生不再是教好的,而是学好的。为什么还会出现学不好、学不会的学生?

出现“差生”很正常,为什么“差”?首先,是因为我们的评判标准和游戏规则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意愿制定的,总有一些人不符合规则,这样就出现了个别现象,我们不能把这些现象的责任算到老师账上。

其次在家庭。首先,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从学生的行为表现就可以发现父母的教子方法。我们常听到“有啥大人,有啥孩子”。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有着深深的印迹。但是,我们没有谁会像自己的老师。可以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的成人成才和成功,父母起决定性的作用。

新的时代对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老师要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老师还要乐业,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这样也更有利于老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积极学习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会和家长沟通,和学生沟通很重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职业要求,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也需要自己做出值得尊重和认可的事情。

四、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因势利导促其成才

在世俗眼光里,学业优秀,那一定是好学生。如果我们放宽评判标准,不是仅仅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而是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就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许多亮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面对个性化极强的学生,模具化制造、批量生产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

第2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关键词] 和谐 课堂 教学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在平等的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和需要等。这就呼唤教学活动必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流程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和谐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黑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通过鼓励的话语拉近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距离,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许多的插曲,如果能妥善处理,就能让课堂更加精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本节课的成败。如:有一次,我讲课正入题时,发现一生正津津有味的吃东西,我用眼神给他提醒了多次,无效,本想狠狠地批评甚至挖苦他。但我并没有这么做,一边讲课一边慢慢地走到他身边,笑着对他说,你今早可能遇到什么事情了,还没过早餐就上教室,现在教师准许你到楼梯间好好的把东西吃了来上课。等该生回教室后,很快融入课堂,课堂气氛突然间更加活跃,热情高涨,很快就完成本节课内容。这一节课是这个班课堂表现最好,听课效率也是最高的一节课。看来,教师能够保持理智、轻松的教学流程,对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确实十分重要。

二、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尊重学生人格,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

新时期,中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有了新变化,他们心目中理想教师的标准不再仅仅是知识广博、教学方法好,学生更关注教师的人格特质,喜欢和蔼、幽默、开朗、能跟上时代潮流的老师。

(一)有激情。我们都做过学生,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喜欢这样一位老师:从上课到下课,他(她)的语调是一样的,面部表情也是一样的,就像是一杯白开水,怎么喝都没味儿。

我们会喜欢吗?不会!那我们的学生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当然也不会!教育家陶行之很早就主张教师要有爱心,要有热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要有阳光”。所以说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充满热情、积极地参与学习,必须自己有热情、有真情,有激情,有忘我的投入,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

(二)会鼓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渴望得到赏识,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个细小动作和微妙的神态暗示、富于积极的情感性鼓励语言,都能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使师生心心相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吉林省教育社区v8L2B.[!PH1、学生答得有创意时鼓励。2、学生答得不对时鼓励。3、学生答不上来时鼓励。

三、民主教学是创和谐政治课堂的关键。

只有民主,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只有民主,学生才能发挥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第3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职会计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一、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背景

(一)信息时代会计人才的素养要求

信息时代环境下,信息被高速地传递,及时、准确、标准的信息有利于决策。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需求发生了变化,也对财务岗位工作提出了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信息越来越被重视。资金链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问题,反映资金链信息的财务信息无疑是阅读和破解这一风险的“关键先生”,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凸显在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中。二是会计由核算为主转向为决策为主的变化。 这个变化要求会计从业者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宽泛的信息面, 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决策能力。会计从业者需要把自己从传统的核算功能中释放出来,更多地去关注企业的营运发展动态,利用财务信息为企业的运营健康把脉。三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大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过去传统的填制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编制报表等核算工作大多可以自动生成,相对于财务人员的判断能力、预测、决策能力来说,会计核算工作的技术性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二)人才需求背景

根据2014年对深圳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抽样调查数据,针对深圳地区会计职业市场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对各个层次会计人才的技能要求、知识要求和其他素质要求等进行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企业财务核算操作技能,具有财务组织、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需求缺口大。

这一分析结论也为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持和依据。

笔者所在高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素质看重的顺序依次是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专业熟练程度、参与决策能力,那些专业技能强、专业素养、综合素养高的毕业生最令用人单位满意。

来自笔者工作所在高校专家委员会的研讨会信息显示:现代企业已开始迫切需要一大批拥有先进理念、与国际接轨的财务管理人才。单一的财务会计从业者需要向多元化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转型,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完会计实务课,具有正确处理账务的能力后,还必须拥有帮助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参与财务决策的专业素养,这是信息时代赋予财务工作岗位的新任务。

(三)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的背景

1.目前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教育多年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的高职会计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提法很多,实际教学组织多围绕技能型操作人才来进行,人才质量比拼的是熟练程度。

2.目前高职会计教育遇到的挑战

这一传统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期望,这也间接解释了当前人才市场上这样一种怪现象的原因,企业一方面需要会计,另一方面又招不到会计。虽然会计岗位缺口大,但企业需要的是满意的“好会计”,好会计的内涵、特质是什么,显然不是做账的熟练性。

从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质量调研报告可以看出,企业各层次都需要专业技能强、又能融入企业经营决策体系的会计人才。为此,我们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这也是我们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原因。社会对我们过去传统以培养学生熟练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现代企业管理对会计岗位工作提出了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财务会计从业者需要向多元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决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以培养学生熟练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浅析

(一)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时代和人才需求背景,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拥有扎实的业务素养、熟练的实践性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应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会计人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抓好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教育。

(二)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思路与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五对接”建设指出了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思路。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内容就是做实做好 “高素质”“高技能”内涵,归纳起来就是要抓好三项专业建设工作:一是技能型、财务决策型双线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升技能型人才的高素质含量;三是推动技能型向高素质型方向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教研教改工作。

三、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浅析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是推动技能型向素质型教学的改革。在信息时代,并不是说会计专业技能不重要了;相反,拥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熟练的会计技能的会计人才始终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架构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专业技能是会计人才的立命之本,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基于熟练程度基础上的高素质。这种高素质的内涵体现在具有扎实的会计核算功底,又具有能利用财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出谋划策的专业素养。

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内容就是做实做好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高素质”“高技能”内涵,归纳起来就是抓好三项专业建设工作:一是技能型、管理决策型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三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围绕素质教育的校企合作、课程、教研、教改工作。

(一)师资队伍建设

从会计技能型、决策能力型两条线搭建专兼职师资团队,让来自企业一线的校外专业师资成为实践性教学队伍的主力,建立师资引进计划,特别是懂管理、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双线条师资建设是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基石。

(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

以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素质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建立以职业能力和素养为中心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引入社会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借鉴国际化行业标准,开启学生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获取国际会计专业执业、技术资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养成终生学习理念;引导在校大学生创业,创办财务咨询公司,阅读更多公司管理的内容,增加专业素养阅历。

(三)校企合作、课程、教研、教改建设

1.校企合作建设

要改变校企工学结合方式,一方面要保留传统合作内容,让校外基地继续成为学生专业技能认知、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等夯实专业技能的场所;另一方面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专业素养的培养项目,让学生进入财务咨询顾问、审计、税务筹划、财务决策项目组,站在企业外部角度诊断管理问题。

2.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设置既要完成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传统任务,又要满足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强化培养财务决策素养。课程体系分为两块,一块是强化学生财务核算技能的课程体系,改革方向是课实一体化;另一块是专业素质课课程体系,包括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财务决策课程,推动专业素质课改革,把理论说教变成真实的案例分析、实践项目,以提高学生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创造更高收益的专业判断能力。以微课、慕课的形式探讨上市公司投融资活动、财务决策的真实财务案例,熏陶学生的专业素养。

3.教研教改

加强课实一体化方向的教学教研改革,推动技能型向高素质型转变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4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在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前,我们首先应当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称得上是健康。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的自我和谐及与环境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并能够够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的良好的适应状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从古代到近代,人们多是从有无疾病和能否有效地抵御疾病来衡量人是否健康。直到19世纪末,健康仍被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且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该定义从生物医学基点出发,着重强调了人的生理健康。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完美状态。”

一、幸福生活的保障

古今中外,人人都渴望健康,因为健康是一切价值的源泉,是与学业的完成、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息息相关,健康的身心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心理健康的状态,不仅是自己能免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使自己的心理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状态。科学实验证明,人脑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其潜在的可供开发的智能是惊人的,一般人所用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每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通过进一步“开掘”这一“宝藏”,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能干、更有才华。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有的成绩喜人,有的却进展甚微。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道德与心理健康水平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之所以说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是因为不健康的心理会造成一系列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如异常心理的产生,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具体表现有忧郁、狭隘、惊恐、残暴、敏感、自卑等,这些心理状态会给人的生活、学习造成极大的不变,更甚者还会引起暴力事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据保守估计,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这也提醒我们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为祖国未来培育全方位人才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存在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当代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包括亲戚朋友高期望值的特殊知识群体。在校生正处于社会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面对各种新奇事物不断的冲击,不谙世事的他们想法单纯,对于有些突发状况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极易产生心理问题。2006年3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学生中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学生存在“自杀倾向”,26%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学生自杀,对国家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对家庭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个人是一生最大的悲哀。每一位学生的轻生,都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同学不堪承受惨景之痛。究其原因所在,主要是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太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太低。因此,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5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共生教育 网络媒体

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前进的重要保证。然而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迈入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传播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既改善了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也给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展开。因此,如何让网络媒体和网络信息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为一体,达到一种共同进步、共同生存的目的,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溯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认为,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诉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特定的发展阶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政治”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这就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政治目标和任务。其内容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其目的与内容规定了其作用就是对教育对象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3.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任何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个由相应要素构成的系统,都具备相同的基本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者总是依据社会的要求制定教育目标,并要求受教育者能按社会的要求接受教育,以实现最终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往往不一致,二者间必然形成一对矛盾。只有当这一矛盾得到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总是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并为一定的目标服务。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和知能结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也总是具备一定的功能,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关键期,有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最终实现大学生的人格和知能的全面发展。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性,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媒体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但网络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浮躁心理蔓延,若对一些社会现象缺乏理性思考的话,就不能正确地鉴别和把握其本质。针对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第6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职业院校;英语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方式,提高实际教育技术水平,为当前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但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网络时代背景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结合实际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措施。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职业院校老师不断把网络技术引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网络英语学习体系不完善

在实际奇偶学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没有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制定学生的学习体系,生搬硬套国外的学习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自身学校的特色,网络英语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计划不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理论与学生实际存在脱节的情况,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英语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对职业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网络时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需要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穿霸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但是很多教师保持固有的教学观念,对结合实际情况更新教学观念,影响了英语教学创新。作为职业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英语教学观念,分析自身不足,从而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三)教学方式落后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在讲台生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忽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英语教学方式单调,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影响了教学方式。对网络时代的英语教学,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创新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要注重自身实际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不断对英语教学进行创新。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在英语教学创新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职业院校要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让教师充分掌握英语教学动态;在制作教学课件过程中,要帮助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微课和慕课的制作软件,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满足既定的教学标准。作为职业院校要制定完善评估机制,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在职业院校中普及网络教育技术。

(二)实现英语教学网络化

在进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制定高效的教学策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搜索教学背景、知识点,然后进行有效整合,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整合,对学生学习英语进行准确定位,实现英语教学的网络化,教师不断延伸教学平台,利用网络上分享的教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以后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网络技术发展为职业院校英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共享网络教学和学习资源。教师要为职业院校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引进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当前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不断优化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制定良好英语氛围过程中,教师要增强英语教学的娱乐性,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内容,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当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方宝.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导向性现状及其改革构想――基于南方5省10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31-36.

[2]赵宇.职业院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4,08:88-90.

第7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

一、“微时代”的含义

关于“微时代”的概念,学界有很多观点。最早提出“微时代”这一概念是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微时代”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微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从“微时代”的产生基础来看,微博的诞生是微时代到来的基础。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的关系,创建出沟通和信息共享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从“微时代”传播信息的角度上来讲,“微时代”指的是以信息的数字化为基础,运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以高效、实时、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

从“微时代”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来说,它包含了微博、微信等相关微平台得应用,包含了微小说、微语录、微电影、微公益、微旅行等。

从“微时代”的受众角度来说,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之为微民。微民可以做着微小的事情,可以发表微小的看法,可以发出微小的声音

二、“微时代”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

(一)“微时代”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首先,“微时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进一步凸显。在微博、微信中,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问题、价值观念,甚至是生活琐事加以表达。其次,“微时代”大学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人际交往。每个人在更新微博、微信的同时,更期望看到他人的赞同亦或是互动,表现出对人际交往的深层向往。第三,传统教育媒体的滞后性开始凸显,微文化的多元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进一步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二)“微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升自我素质。积极搭建“微博”、“微信”、“微公益”等“微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明确的“微时代”意识。即明确以“微博”、“微信”等“微”为标志的新型传播媒介以细微的语言和文化反映着人们思想世界的细微变化。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明确的载体意识。即明确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及其反作用。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要善于选择载体,而且要善于控制过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水平与载体运用能力,是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

(三)“微时代”的碎片化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化、段子化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很快速的获取新信息,但是却有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在“微时代”,每一位大学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者,而这些以微博、微信形式承载的信息又能够成为大学生们评议的对象,在此过程中这些评议性的信息又不断的转发、传播、整合,最终形成种种网络舆论。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大众性和草根性,信息者和评论者自身的政治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实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信息随处可见,大学生容易迷失方向。

(四)“微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难以为继。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都以“课堂”、“书本”、“教师”这固定的“三中心”展开,这就弱化了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性,难以入脑入心。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微时代”的相关平台,引导受教育者接收积极、健康的信息,摒除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需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平面走向立体、静态走向动态,这是适应时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思路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获取、认知和批判,以此为基础通过再加工,对媒介信息重新利用的能力。在微时代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紧紧跟随微时代的脚步,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他们对于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传播内容的方式还了解不足,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交流不默契,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时代的具体形势和特征,改变传统的思想意识,提升媒介素养。

(二)创造自己的微语言,掌握话语权。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展相结合,丰富网络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利用新时代下的网络新话语,使语言表达生动诙谐、贴近生活、富有时尚和个性。在吸取网络中健康有益的话语的同时,符合大学生接收信息的形式,可以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代话语,最终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三)优化“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随之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以优化并积极搭建“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四)利用“微时代”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内心深处树立微文化理念,并掌握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极开通微博、微信,并有效地利用好微博、微信,建立与大学生双向互动、共同驱动的模式,实现微教育与课堂教育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例如,可以很好的利用时代背景,充分利用线上信息资源,主动搜集与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教育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时事政治、热点评论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认真的筛选、整合和编排。结合网络热门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校园时事等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和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利用微博、微信适时地上传信息材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丁西省.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新途径探析[J].前沿,2012(307).

[2]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3]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4]王倩.“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第8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关键词】德育 内涵 必要性 信息技术课

1.德育的内涵和必要性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和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就成了必然的要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基于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教育

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特别是今天的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别注重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2.1 紧扣课堂知识,渗透德育思想

网络搜索是学生非常青睐的知识内容,也是渗透德育思想的好素材。如:在应用知识搜索信息前,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张丽莉吗?为什么她被称为最美女教师?她的美体现在哪里?围绕三个问题,精选关键词获取答案信息。在同学们获取到很多信息后,利用5分钟让大家畅谈感受。很多同学道出了心底的感动与钦佩……查、看、品、思好人好事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会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也使他们的心灵和思想得到净化和提升。这样的信息课留给学生的回味是深远的!

2.2 巧设课堂任务,提升道德意识

课堂任务是学生应用知识,提升觉悟的重要载体,笔直很注重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来设计集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堂任务。

如在学习利用邮箱收发邮件时,为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任务:搜索祖国美景和环境破坏的两组图片,再搜索、阅读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章,结合自己的感受,给老师发一封邮件,主题为:为了秀美河山,让我们保护环境。完成此任务过程中,同学们感触颇深:为祖国的美景赞叹;为环境的破坏震撼;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惋惜。邮件篇篇情真意切。这样的任务给予的学生收获是多元化的,对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都将大有裨益。

2.3 利用网络桥梁,拓宽德育途径

我接触过一些学生,不愿正视存在的问题、更排斥他人对她的帮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QQ与一名有类似问题的学生聊天,发现"她"在网络世界中很放松,能够与人交流,也能倾听别人的建议。于是我就尝试着利用网络这个桥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如我在与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聊天时,她就很真诚的对我说,不是不想学,而是基础太差,父母的责骂让她更厌恶学习。于是她开始沉迷于网络世界,享受着所谓的平等和自由。在与她谈心时,我一方面为她树立自信,挖掘她的潜在优势,客观地帮她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我与班主任和父母沟通,剖析孩子的现状,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她、鼓励她。一段时间后,原本聪明的她成绩日趋上升,找回了自信心,也与父母恢复了和睦的关系。

2.4 依托网络平台,加强文明教育

第9篇:教育的时代背景范文

关键词 微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

因为“微时代”能被大学生更快的接受,所以大学生更容易引领和推动这种短小而精炼的文化方式,也因这种新方式的推动造成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现状以及社会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时代产生的问题

(1)传统的教育模式因“微时代”使师生之间的教育方式产生动摇。由于大部分教师受到年龄,家庭,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无法迅速的接受新鲜事物,不能及时利用“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汇整和传播。现在,微信、微博等软件的应用在大学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处在一个过渡时期,是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阶段,这种特性使得大学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鲜血液和力量。如果教师们不能及时对这些软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加以利用,就会与学生们的思想产生一定差距。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内容,双方的思想方式和判断能力大体相同,然而在微时代的改变下,学生们能快速的获得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日积月累后,学生与教师之间原有的思想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地位会随着学生这种思想的转变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变化,其的形象随之产生变化。

(2)“微时代”下网络环境复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每一位大学生即是传播者也是接收着,由于这种互相交流的模式,学生们可以在获得的信息当中添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他们对于发生的事件各持己见,个人素质不一,所以容易演变成大量的错误信息。对于心性不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辨识能力差,处理事情容易掺杂个人感情,在获取一些负面信息是就容易使用不正确的言论进行抨击。同时微时代中的交流工具使大学生们更加的自由化,更注重个人隐私,满足了个人的独立自主要求,加快了大学生们对微时代的认同。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都是提前将不利于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言论及杂志进行了筛选。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大学生无法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取信息, 使学生在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无法有一个正确意识。所以当学生们在接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时,立场不坚定、在不实信息的冲击下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3)“微时代”快速的传播方式降低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微时代”短小精炼的传播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这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局限性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各种各样的状态。学校的传统的教育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微时代下大学生们的需要,降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效率。

2“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1)通过微平台建立师生双向沟通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各所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师生之间少于交流。现今打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利用微平台及时建立可让师生双向沟通的平台,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正确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及管理能力。教师通过微平台了解学生动向,及时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2)通过微平台传播积极有效的消息,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微平台学生重点关注的消息,吸引学生形成固定阅读者;其次,教师通过微平台向学生讲述个人经历,以真实事件为引将积极向上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进一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常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通过建立微平台也可以观察学生们的关注点和想法,出现突发状况时,可通过微平台向学生们快速的传递信息,阻挡了虚假消息的相互传达,提高学生们的个人素质。以此说明通过建立微平台能够更好的传递积极有效的消息,充分利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

(3)利用微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掌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节奏。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应该努力改善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改善,将微信平和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平台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有规律地合理利用“微时代”,创造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办法,c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同时注意现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思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振玲,杜颖.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9(3):263-264.

[2] 李禹.“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5,9(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