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

第1篇: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市交通局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十五”期间,我市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认真贯彻交通部“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公路工作方针,在省交通厅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实现了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期各项目标任务,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现将我市“十五”以来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全市公路概况。

承德市现辖八县三区,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截止200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5631.2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20条段2123.5公里,县级以下农村公路1391条13507.7公里;按公路技术等级分,全市有一级公路11.6公里,二级公路958公里,三级公路2586公里,四级公路7475.6公里,等外路4600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7159公里,公路密度为18.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平均37.4公里/百平方公里)。目前,市区与隆化、围场、滦平、兴隆、承德县、宽城、平泉、营子、双滦等9个县区已通二级以上公路;市区到丰宁县的二级公路正在建设中,今年年底将竣工通车。

二、全系统公路管理体制情况。

我市交通系统现有在职职工6010人,其中市局及局直事业单位在职1065人;局直企业在职847人;各县区局在职4098人。其中全系统公路养护与管理人员人。

我市实行全省统一的“条块结合”公路管理体制,接受省交通厅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市局下设京承、承朝、承唐三个高速公路建管处和公路工程管理处、公路管理处、地方道路管理处、质量监督站、养路费征稽处、通行费征收管理办公室,分别负责全市各级公路的建设管理和交通规费征缴工作。全市除双桥区(市区)外,均设有县区交通局。市局对各县区局采用省厅对市局的管理模式。各县区局分别设有公路工程队、地方道路管理站、公路管理站、养路费征稽所等机构,除工程队按企业管理并通过招投标方式参与全市范围内的公路工程外,其它机构分别对口接受市局相应机构的业务领导。全市公路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由市局通行费征收管理办公室统一领导。

三、全市路网改造情况

“十五”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不断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全市路网结构,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高速公路建设

2004年《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出台。在国家高速公路规划上,长深和大广(纵三和纵五)在承德呈x型交汇,涵盖了承德市的承朝、承唐、承赤、京承四条段高速公路。河北省高速公路规划的“五纵、六横、七条线”中,京承、承朝是横一,承赤、承唐是纵一,承秦是线一。另外,在省交通厅最新调整的高速公路规划中,承张高速又被列入全省高速公路规划之中。以此为基础,我市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外环为起点,连接周边大中城市的“一环八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建设,基本形成我市的高速公路网络。

京承高速公路全长77.6公里,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东营至市区段55公里计划年底前试通车,承德全路段计划在2006年前全线竣工通车;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段83.7公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及交通部组织的专家评估论证,正在履行审批手续;承朝高速公路约115公里,《项目建议书》和《预可研》于今年6月底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评估论证已完成,交通部评估论证工作刚刚结束,也在履行审批手续。张承高速公路正在进行方案研究工作。承唐、承朝高速公路均计划年底开工制约工程,2008年前建成通车。张承高速2006年开工建设。

(二)一般干线公路改建工程。

“十五”以来,我市共改建一般干线公路29条段,建设里程930公里。到2004年年底,已建成24条段、680公里,主要有112线丰张段、101线祥云岭至辽宁界段、111线大河口至三岔口段、承秦出海公路、宽凌线、京建线、承赤东线、张隆线、围多线、北凌线等项目。2005年,计划投资4.47亿元,其中112线承丰段128.4公里、隆凤线59.5公里、旅游公路御克线50公里建成通车,平泉至宽城铁门关公路93公里、韩郭线71公里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三)一般干线公路养护工程

1、养护质量:全市列养干线公路“十五”末年平均好路率达到72.4%,年末好路率达到73.7%,养护质量综合值年末达到80。

2、大中修工程:完成大修工程393.346公里,中修工程647.697公里,小修740.43万平方米。实施GBM工程127.453公里,桥梁维修加固159座9211.63延米,优良率达到100%,养护生产实现年年安全无事故。

3、公路绿化:新植路树740.43公里,栽植乔木137321株,火炬树87478株,爬山虎128329棵,灌木606.7万丛。累计建成绿色通道537公里,实施红花绿叶工程967.85公里。绿色覆盖达到97%。

4、路政管理:拆除违章建筑2360平方米,迁移集贸市场23处,街道化综合治理58.51公里。增设标志1168块,累计施划标线2686.2公里。购置路政执法车辆00辆,达到统一、使用规范。治理超限运输卸载25300吨。路政案件查处率、结案率、索赔率均达98%以上。

5、场站建设:新改建公路站9个,收费站00个,养护中

心5个。建连续市交通量观测站2个。建桥梁预制场一个,管涵预制场一个。建固定式沥青拌和站8套,水稳砂砾基层拌和站12套。

(四)农村公路建设

自2003年国家投入国债资金和省补资金引导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全市抢抓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截止到2004年年底,共建成通乡油路1052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2465公里。2005年农村公路计划投资4.4亿元,建设通乡油路447公里,使19个乡通油路,年末实现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建设通村水泥路717公里、通村砂石路457.6公里,使6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十五”期间,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张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全市各级公路建设投资可达到79亿元,是“九五”期的3.8倍;建成各级公路6655公里,是“九五”期的7倍。到今年年底,全市规划的“到‘十五’期末,市区有高速公路相通,到周边城市有高等级公路相连,市区到县区有二级公路相接,县与县、县到乡有等级公路相沟通”的奋斗目标将得以实现。

四、收费公路管理情况

截至2004年底,承德市已建成投入运营的省管一般收费公路7条,586公里,总投资267628万元,其中省投资210030万元(省直接投资42944万元,省贷款47220万元,市贷省还119866万元);市投资57598万元(贷款28000万元,投资29598万元)。7条收费公路分别是:1、京承旅游公路96.2公里;2、112线北营房至黄酒馆段31公里;3、承围线老西营至围场段139.7公里;4、101线漫子沟至许杖子段95.8公里;5、承赤线中关至冀蒙界段63公里;6、承秦出海公路下板城至大转岭段91公里;7、张隆线张百湾至隆化段69.5公里。

以上公路的收费管理工作由我局下设的通行费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公路的建养工作和其他一般干线公路的建养情况相同。在全市已建成的收费公路中,共设10个收费处(站),有职工586人,2004年通行费收费总额6859万元。今年8月止累计收费6416万元,较去年同期提高24.7%。

目前,在建的收费公路为国道112线丰宁县城至陈栅子段,建设里程128.4公里,计划今年11月底前竣工通车;待建的收费公路为平泉至铁门关段93.4公里。上述两个项目的收费权已于2004年得到省政府批准。

五、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我们以路面养护为中心,坚持经常;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跨越发展;以完善养护生产责任制为手段,减员增效;以依法治路为保障,文明服务;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打造精品;以政府促职能转换为措施,突出特色,全力提升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水平和良好形象。

(一)抓管理,求创新

一是采取分段承包、百分考核和计量支付等办法,路面日常养护做到“四无一有”,即无病害、无坑槽、无跳车、无杂物。路基养护做到“畅、顺、平、实”,即排水畅通、边坡顺势、路肩平整和坚实。养护巡查做到“三到位”,即责任人到位、巡查到位、发现问题处理到位。桥梁养护做到“两经常”,即经常检查、经常维修。二是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制,养护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突击型向经常型,由随意型向规范型,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三是对街道化路段进行综合整治,个人和集体共同出资,签订“门前三包”,实现“门前亮化、门前净化、门口绿化”的治理效果。四是规范内业实现“四统一”,即统一上墙图板、内容、内业资料和中心建设。五是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三畅通”,即公用信息浏览和畅通、电子文件上传下达畅通、办公自动化畅通。六是政府协调各部门实现“三结合”,即交通与土地和水务等部门共同开辟无偿取料场、与工商和公安等部门共同迁移集贸市场、与公安和安全生产等部门共同规范平交道口。七是采取小型封面、及时挖补等植保性养护措施实现时间寿命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二)抓安全,保畅通

以突出“舒适、安全、美观”为主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施工安全、养护生产安全、道路安全为重点,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消除隐患、珍爱生命”的“道路安全畅通活动”。一是通过广泛宣传和引导,增强全社会对公路安全畅通重要性的认识,为开展养护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通过加强对全体职工安全生产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严格操作规程,时刻注意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制度健全,责任到人。四是加大桥梁的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力度,特别是对三类以上桥梁采取果断措施,该限载的限载,该断交的断交,该绕行的绕行,确保桥梁使用安全。五是加大了对险方险段、地质灾害路段和事故黑点路段的治理力度,认真排查,确定方案,及时处理。六是加强养护路政巡查,重点坚持巡查频率、分时段、定人员、有记录,确保及时清除路阻路障,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七是对路面坑槽、沉陷、桥(涵)头跳车、翻浆及其他影响行车舒适和交通安全的病害依据病害修复时限制度的要求及时处理,对危及行车行人安全的枯朽的行道树及时采伐。八是进一步完善了人性化的标志标线,实施了安保工程,制定下发了养护作业区管理制度和安保工程指导意见,规范了作业现场,明确了实施安保工程条件。九是制定抢险应急预案和紧急事件上报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及时处理,尽快恢复通车。十是做好干线公路的冬季除雪防滑工作。坚持以雪为令,以雪为号,养路工及时上路除雪和撒布防滑料,保障车辆安全通行。以上举措确保了“道路安全畅通活动”在全市开展的扎实有效,营造了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三)、绿美结合,创特色。

为提高旅游名城品位,优化公路环境,我们在公路绿化和美化上狠下功夫。一是科学规划,突出山区特色。在规划设计上本着“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草则花草”的原则。在绿化形式上采用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上乔、中灌、下花草”的立体绿化模式,突出层次感。如在越岭及难栽乔木段,利用火炬树串根强的特性,栽植火炬树片林,强化越岭段绿化。在公路两侧上、下边坡栽植了适应性强的沙棘、棉槐、刺槐等灌木进行护坡,同时巩固了路基边坡。二是多品种栽植,加大绿色覆盖。在绿色通道建设中坚持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先后引进国槐、黄金树、白蜡、五角枫、油松、云杉、沙棘等品种绿化,因地制宜扩大绿化规模,增强绿化密度,提高覆盖率。三是实施红花绿叶工程,提高公路形象档次。为了加大公路绿化的内涵,增强渲染力,我市分别在101线、承围线等旅游路线实施“红花绿叶工程”和“亮点工程”。一是在公路沿线栽植大量的草本花卉,选择艳丽品种,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并配以浅色品种。以求姹紫嫣红、鲜艳夺目的视觉效果。二是强调不同花色品种的搭配,注意彼此消涨、相互衔接,做到花常开、竟常在、色常鲜。做到了在“绿”的基础上,注重加大“美”的力度,实现点与线、平面与空间、绿与美的结合。形成了一条条绿树成荫、花草飘香、环境优美的风景线,成为我市第一旅游景点和旅游窗口,展示了良好的交通形象,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强素质,促服务

我们认为路政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公路是否畅通。而管理,人是最积极的因素,法是最根本的保障。为此,一是不断加强培训,逐步提高人员素质。通过聘请武警官兵、大学教授、有关专家对路政执法人员从队列、军事素质、法律法规、社交社仪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二是联合执法,集中整治。针对违章建筑、私开乱设平交道口、非交通标志、占路经营等侵害路产路权行为,由支队组织全市路政执法人员,协调联动,集中整治,使公路环境得到了有效净化。三是完善制约机制,实行目标考核。逐级签定了路政管理目标责任状,实行了“两错”追究制、末位淘汰转岗制,路政审批事项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规范路政人员行为。四是路政管理提前介入。对新改建路段实施了路政管理提前介入,关口前移,有效控制了各类违章建筑。五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印发宣传单和在公路两侧刷写路政宣传标语等形式,有效的宣传了公路法规和行风建设。六是开展多种活动,展现良好形象。积极开展了“优化公路环境,保障公路畅通”和“文明执法,文明服务”及路政执法“四条倡议”专项活动,开展“行万里路、进万家门、听万民声、访万民意”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严格执行省厅“八不准,三注意”和公路路政执法“六条禁令”,展现了良好的路政形象。七、积极开展超限运输治理。铁铲行动以来我市先后启动了11个检测点,共散发宣传材料000万份,出动路政执法人员13425人次,检测车辆0000辆,卸载0000吨,罚款00万元,通过治理有效地遏制了超限运输,使超限运输比例从20%下降至00%左右。

(五)、增投入,提质量

“十五”期,我市在养护工程管理上加大力度,在设备更新上加快步伐,在科技上增加投入,以投入提高规模,以管理增加效益,以科技保证质量,使工程质量实现了新跨越,工程效益实现了新增长。在管理上,小修工程实现了养护维修队集中作业,大中修工程全部实现了招投标。养护工程通过实施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三人负责制、工程质量风险抵押制、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工程三合同制等制度和开展开工审批、工序检验、材料进厂、两年验收和计量支付等五关的控制,使工程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上,投资0000万元,购置了七套基层粉碎拌合设备,四个路面双缸轮压路机,四套2000型和两套1500型面层拌合设备,实现了拌合、摊铺、碾压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工程质量,使质量和进度得到统一,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双赢。在试验检测手段上,购置了齐全的试验检测设备,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工地实验室,全部实现了标准化检测和试验,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科技创新上,通过与煤炭部合作对我市广仁岭隧道、岔沟隧道等防渗堵漏的治理上,采取注浆堵漏技术,

六、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情况

自2000年省交通厅提出公路养护机制改革以来,我局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探索适合我市的改革之路,各县(区)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养护生产和路政管理工作动力为目标,深化改革,重在实效。

(一)干线公路养护管理:

1、投资体制上。公路处根据各养护单位列养里程数量,折算成二级公路当量数量,定编制、定投资。公路处依据考核办法按月对各站进行验收,计量拨付资金。

2、养护管理上。根据我市列养里程长的实际,剔除了小而偏的道班,全部组建大的养护中心,集中食宿、集中机械化作业,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站长招聘中心主任,主任组合养路职工,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分段承包、计量支付、百分考核,定额管理,打破工资界限。

3、人员分流上。体弱或年龄大的养路员工提前离岗;对建勤代表工,通过劳动部门协调和仲裁,分期分批解除劳动合同;对没有优化组合的人员,通过分流到三产或待岗培训。

4、养护工程上。养护工程全部进行内部招投标,面向全市竞争有序的养护工程市场已经形成。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通过国家实施的通乡油路、通村油路(水泥路)的建设,乡村公路路面里程持续、快速增加。为统一全市养护管理模式,长久地发挥乡村公路的效益,我局根据省政府和省厅的有关政策,研究制定了《承德市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为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各乡镇政府成立“乡村公路管理站”,负责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县区交通部门负责行业指导;乡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沿线厂矿企业、村委会共同筹集,交通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

七、社会服务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十五期间,我市在全系统积极开展了“加强行风建设,树立执法形象”、“养护保畅通、畅通为用户”和“爱我交通,我为交通做贡献”等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积极开展了“双十佳”、“双达标”和评选“公路卫士”、收费六项标兵、优秀公路站长活动,评选最佳路段、优质大中修工程和开展领导干部帮扶道班、岗位练兵等活动,不但增强了养护职工的凝聚力,改善了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推动了养抦职工的争先创优意识。截至2004年底,全市包括公路处在内的十三个养护管理机构被评为市以上文明单位,收费管理办公室在内的5个收费机构获团市委“青年文明号”和绿委“花园单位”称号。2005年,市路政支队在全省的执法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在全市公路养护和路政执法人员中开展了“四三二一”工程和“行万里路、进万家门、听万民声、访万民意”活动,收费站开展了为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工程,通过深入沿线群众家中、厂矿企业单位和服务对象征求意见,认真解决好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社会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了交通的形象。

(三)全面推行和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建立失职追究制、告知承诺制、末位淘汰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明确管理和服务要求,以失职追究来严肃工作纪律,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

第2篇: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绿色循环;矿渣;掺灰;工艺;质量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简介

1 项目概况

312国道B段,桩号范围K11+500- K23+053.078,路线长11.553km,本段K11+500-K16+226为城镇段,路基标准横断面宽58m,人行道部分填素土,植草皮,暂不实施铺装层;K16+226-K23+053.078为公路段,路基标准横断面宽33.5m。本段共完成粉喷桩35万延米;土方(填/)挖91.39/76.24万方;挖除非适用材料41183.43m3;清表面积379268m2。

2 沿线工程地质情况

拟建工程路线通过区在地貌上属于宁镇低山丘陵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其受区域地质构造运动的制约与地质环境的影响,显示了不同的微地貌形态。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及水文、工程地质特征,沿线主要有以下几个工程地质分区;剥蚀残丘硬岩区,堆积阶地松散岩区,冲积平原松散岩区。

3 水文气象

项目沿线分布的主要河流有团结河、胜利河、高资渠、船山河及三仙沟等灌溉渠,无通航河流。镇江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1971年-2000年气候资料统计,市区年平均气温15.6℃,降水量1088.2mm,其中梅雨量263.3mm,日照时数2000.9小时,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0.1℃。2003年降水冬季特多,夏季偏少,多次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为温润年;气温和日照均正常。

二、选题理由

根据交通部提出的“在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强力度的恢复”的建设新理念和“安全、舒适、环保、示范”的公路建设方针,必须在公路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实行节能减排措施,落实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逐步普及及应用,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加大材料的循环利用率,从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路线设计和施工,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于本项目来说,采用船山矿废渣掺石灰填筑,充分循环的利用了沿线资源,变废为宝,减少了新土地资源的开发,保护了生态,实现改线工程建设的绿色循环低碳目标。

三、组织实施

船山矿废渣掺石灰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一)施工准备

1 料源准备

(a)料源选择船山矿废渣弃土场,先进行弃土场内临时排水沟的开挖,做好水系畅通不积水,然后在场地内进行废渣土石的挖装及石灰惨拌,降低混合料中的含水量。由于土场中含有大粒径的石块,在装运过程中将不符合粒径的石块剔除出去,取土时采取一次性条式法取土。

(b)对取土场的土石进行试验测试:颗粒分析、含水量、石料压碎值检测等试验。(石头含量43%,密度: 2.72t/m3;土的含量57%,密度:1.9t/m3)

2 机械设备

(a)试验段施工前进行设备的保养,调试。

(b)设备配置情况:平地机1台、推土机1台、三轮压路机1台、光轮压路机1台、羊角碾1台、挖掘机3台、洒水车1辆、运输车15辆。

(c)人员配置情况

人员:技术人员2人,现场指挥1人,测量人员2人,试验人员1人,机驾人员26人,普通工人10人。

3 其它准备工作

(a)试验段落的准备,根据现场情况将选择K18+900-K19+000(100m)段作为试验段。先进行中线的恢复,每20m断面设一中桩、两边桩,后进行高程测量。

(b)施工前根据路基施工指导意见,我部已经完成该段落中部填土施工到93区NO.5,碾压完成并报检合格。

(c)计算材料用量。根据试验段填筑层的宽度、长度、厚度,计算需要的混合料数量(压实厚度初定为30M,松铺系数初定为1.26,松铺厚度为37.8M)。结合料场的含水量和运输车辆吨位,计算每车矿渣的堆放距离。

(二)施工方法

严格遵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及下发的技术文件执行,规范现场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1)对该段落填筑前初步碾压,恢复中桩,测量现有高程。

(2)根据现有高程放出坡脚线(含路基填筑超宽碾压的30cm),采用料场同种料源首先挂线培出路槽,同时根据计算的每车矿渣量在路基上用石灰打出网格。

(3)根据计算堆放距离进行试验段调土,运输车将料源运至现场,在现场用装载机,挖掘机二次掺灰翻拌打堆。

(4)粗平用推土机将土石混合料进行摊铺,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将不符合粒径的石块敲碎或剔除路基外,并力求保证厚度均匀、表面平整,进行高程测量,检验填筑层的松铺厚度,看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5)精平粗平后,用羊角碾碾压四遍,四遍之后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横坡符合要求。(由于存在大粒径石块较多,平地机施工困难加大)

(6)碾压整型、精平后,进行碾压。在进行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外后内的原则,碾压时,保证轮迹重叠1/2轮宽。先用羊角碾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4遍,速度采用1档(1.5km/h~ 1.7km/h),碾压完成之后用平地机精平一次,后用光轮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2遍,速度采用1档(1.5km/h~1.7km/h),最后用18t~24t三轮压路机1/2错轮碾压一遍,压路机行走速度1.5km/h。碾压过程中必须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碾压过程中随时观测碾压路基的沉降,当三轮压路机碾压完成之后进行压实后高程测量,终止碾压,计算实际压实松浦系数为1.276。

四、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废渣中的石料强度不少于15MPa,并将石料含量控制在60%以内;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且粒径2cm~15cm控制在20%~40%,超过的应清除,废渣掺灰混合料应为石料和天然风化岩的混合物,不得掺有其它杂质(如树根、草皮、腐质土等)。

2 废渣掺灰混合料填筑宽度每侧应在设计宽度值的基础上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30cm~5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全范围内平整碾压。

3 路基填筑为纵向水平式分层施工,施工时为做好调坡工作要优先填筑以下两个部位:一为与相邻部位相对低洼的路段;二为高填方路段。正常施工段落长度最好控制在100m~150m左右。

4 羊角碾与振动光轮进行碾压时,重叠1/2~1/3轮宽,前后区段应重叠并超过两段接缝处。

5 碾压速度的控制:羊角碾行进速度小于2.5km/h,振动光轮压路机速度为4km/h。

6 碾压时需注意以下先后原则: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

7 路基填筑必须保证平整,确保全面压实。防止凹凸不平,形成集水,影响路基。

8 该项目路线长,路基施工是分段施工,在两段交接(包括标段连接处),若填筑时间不同,先填筑路段应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2m~1.5m。

9 路基施工中加强对沉降及位移的观测,本标段软基路段较长,点位多,施工中加强沉降及位移观测,以控制填筑速率。便道侧为了防止车辆挤压位移桩,对位移观测桩要做好保护或警示标志,确保观测数据准确,以指导施工。沉降观测采用专门水准点,双面直尺观测,沉降杆采用丝口套接,接杆长度控制在25cm~30cm左右。

10 碾压过程中要注意粗料多的地方及时用细料填隙补充以增加密实性,细料多的地方要及时用粗料填充,以增加强度,防止弹簧。

11 整平时平地机刮平次数不宜太多,且刮刀一次切入不能太深,否则在切入较深部位容易带起底下的大块石块。

12 碾压时一定要注意碾压顺序、速度、重叠宽度,开始时不宜太快,并且振压时尽量采取倒退然后前进的方法,禁止在碾压好的土石混合料上转弯、掉头、刹车。

13 填筑路段表面洒水车洒水湿润,同时保持便道的清洁无灰层,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

五、质量验收

1 废渣掺灰混合料填筑工程现场质量按照灰土填筑压实度要求灌砂检测数据差值比较大,为了检测路基的质量是否满足路堤填筑要求,在施工中采用同点测量沉降差的方法进行控制,如图2所示。

2 当24t三轮压路机最后碾压后基本无明显沉降,可以从数据分析表中看出路基已达到密实程度。路基填筑至路床底时测其弯沉值,保证路床顶96区弯沉达到设计要求值。

六、实施效果及结论

从试验段的结果来看,试验段的料源控制不均匀,石块粒径偏大,这是废渣掺灰填筑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处理不好,费时费机械。由于掺灰有效的控制了废渣混合料的含水量,通过机械合理的搭配,取得了良好的压实效果。通过试验段的实施,目前已确立了废渣掺灰混合料的碾压遍数、松铺厚度及压实系数、碾压工艺等一系列工艺参数与操作方法,同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将逐步改进和有效控制。废渣掺灰填筑工艺的逐渐成熟,极大的解决了土石方资源的短缺,实现沿线区域的土石方最大平衡,实现土地资源零占用,同时也减少远距离土石方运输能耗及排放,认真贯彻了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省份建设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将对河南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建材市场的发展与稳定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将出现新的亮点,中原地区的建材市场将会迈向一个新时期,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一提到河南的建材产业,给人的感觉就是该省的建材市场太多了,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专业的建材市场,郑州更是大大小小各类建材市场超过半百之数。多年来河南以其地处中原腹地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与此同时,河南也不甘于仅仅作为承担建材行业销售流通的地理载体,一直大力发展本省的建材工业,以完善本省的建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中国的建材产业中掌握话语权。目前河南建材工业的利润和利税总额以及投资总额都位居全国前列,建材工业已经成为该省的优势产业。而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使建材产业在河南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建材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中一个颇具分量的重要砝码。笔者认为,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使中原这片热土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在意见的指引和鼓舞下,中原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将会有大的改变,未来,党和国家的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将会继续强化,这些政策将如暖暖阳春温暖着中原大地。那么,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河南建材的发展将会出现勃勃生机,中原建材市场的氛围将出现新的改变,一切都将明媚起来。随着意见的实施,河南建材市场也将出现新的景观,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形势将会出现拐点,新一轮建材市场巨变将随时展开。那么,意见的出台对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影响几何,中原建材市场前景如何,将会出现哪些变化?一是意见的出台将会大大的改善河南经济发展环境,而发展环境改变将越来越利好于河南建材的发展与建材市场的繁荣,尤其是意见把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更是给中原建材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意见提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意见还把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所有这些将会大大改善河南建材发展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同时,中原地区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优越地区之一,地处黄河流域内的河南,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河南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488万人,下辖18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大部分县市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走进河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色的长廊,玉米棉花,瓜菜杂粮,五谷飘香,农业发展成为最大的景观。意见围绕加快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进行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要求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将为建材市场留下了需求空间,有利于建材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意见为中原农业的发展绘就了蓝图。未来,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挖掘秋粮增产潜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优先安排并重点支持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大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在保护地下水的前提下,在井灌区因地制宜实施“机井通电”和“以电代油”工程。推进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项目中央补助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拉动中原建材市场的繁荣。笔者相信,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通过实施兴利除害水利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河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提高到1300亿斤。因此,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将成为当前与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意见提出,坚持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由南水北调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水库、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水网体系。进一步推进黄河、淮河大江大河治理,支持河口村、出山店、前坪等大中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开展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水平。严格地下水管理,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及配套工程建设,研究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问题,实施总干渠防洪影响工程,建立渠首、沿线地区与受水地区经济协作机制,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深化黄河小浪底枢纽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贯通工程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研究设立黄河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权交易中心,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综合开发示范区,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所有这些,都将大大拉动建材市场,促进建材需求的增加,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将大有作为。二是意见的出台将会促进河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随着调整工业结构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将会逐步催变中原建材市场,促进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未来河南建材市场的繁荣、健康和稳步发展奠定基础。意见提出,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改造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加快培育一批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等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这对于建材产业来说,尤其迫切!近年来,河南建材工业在解决量的短缺的同时,结构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仍然存在,大部分建材产品总量过剩,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在意见的指引下,未来中原建材结构调整将拉开序幕。在发展建材工业规模经济的前题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旋窑水泥、优质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坚决淘汰落后工艺的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化学建材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提高建材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品的加工链,提高建材企业经济效益。组建一批大集团,加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实现建材工业的战略目标打好基础。通过调整结构,可以预见,通过结构的调整,将极大地促进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稳定建材价格,保持市场的繁荣。其实,结构调整早在进行中,2010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明确公示,将水泥生产线、实心粘土砖生产项目、铂金坩埚球法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100万m2/a及以下的建筑陶瓷砖生产线、50万件/a以下的隧道窑卫生陶瓷生产线、2000万m2/a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3000万标砖/a以下的煤矸石等建材工业项目列入限制承接产业的目录之中。目前,宏观经济对建材工业和市场的影响增强,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强;建材市场的影响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复杂性大大增强,同时建材市场的波动周期以及波动幅度也在改变。为应对这些变化,必须依据生产力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科学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面向国内外市场与发挥建材自身优势结合起来,针对市场的近期需求和远期需求,把市场需求与资源深加工结合起来,把瞄准国际市场和国内城市消费市场与开拓农村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拓宽建材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河南建材工业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作为结构调整的推动力,用先进技术更新落后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取代多年一惯制的老产品,使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将改变发展建材工业单纯靠投资、上项目、高投入、低产出的外延粗放方式,尽快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将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开发非金属矿资源和资源的加工工业,积极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改变生产技术单调化、产品初级化、市场单一化、企业小型化的落后面貌,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改变营销方式,使非金属矿工业产品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多元化,注重发展深加工技术和市场开发,使非金属矿工业摆脱资源型的发展模式。这样将会使中原建材产量在总量控制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种,建材工业产品将与国际标准并轨,促使企业按国际标准的质量生产产品,国际质量标准,将对水泥产品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使水泥工业有新的发展。市场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下向深处发展,增加高档产品品种,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及建材社会效益将会明显提高。

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还大有潜力可挖。三是意见出台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将成为河南建材发展的推动力,促进未来建材市场的繁荣,促进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拉动建材工业与市场向纵深发展。意见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推进教育、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电信、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高效联系,实现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群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际功能对接、联动发展,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意见还提出,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建设集约紧凑、生态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支持中心城市优化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功能区为组团的空间格局。增强郑州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制定覆盖全行政区的城乡规划,建设内涵发展、紧凑布局的复合型功能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促进建材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为,上述政策将会带动河南建筑业,而建筑业的兴旺也令整个建材产业蓬勃发展建筑业是建材的最大用户。笔者预计,在“十二五”,建筑业发展看好,“十二五”时期,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将在2010年4399.80亿元基础上逐年提高,产业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将会使河南建筑业的规模持续扩大,直接壮大河南的建材产业,膨胀建材市场的空间。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将更进一步推动河南各方面的建设步伐,交通、市政、化工、冶金、电力、房地产等工程建筑项目都将不断增加对建材的需求,从而刺激中原经济区建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容量之大令人生叹。四是意见出台将会强化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与物流,而区位优势和物流、交通等条件的改变也将会带来中原建材批发交易市场的繁荣和活跃,有望成为我国建材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是东西南北经济交通的枢纽,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交通运输优势非常明显,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部战略转移中,又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桥头堡,这些都为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为此,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意见提出,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综合规划引导,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要求,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建设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增开连接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扩大航权开放范围,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机场站和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的高效连接,推进空路运输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改造提升洛阳、安阳、商丘、南阳、信阳、三门峡、漯河、新乡等地区通枢纽,形成与郑州联动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意见还提出,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网络建设,提高通达能力,强化与沿海地区和周边经济区域的交通联系,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覆盖城乡、连通内外、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开工建设郑州至万州铁路,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逐步形成促进大区域间高效连接的铁路通道网络。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完成宁(南京)西(安)等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形成多条出海运输通道。统筹研究洛阳、南阳、商丘、明港以及豫东北、鲁山机场建设,支持发展通用航空,适时试点开放低空空域。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实施京港澳、连霍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建设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道改造和农村连通工程等建设。推进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等跨省航道建设。意见强调建设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专业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优化郑州物流功能区布局,支持郑州干线公路物流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和航空港物流园等建设,强化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配送功能,促进交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建设内陆无水港,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型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粮食、邮政等专业物流,建设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洛阳、安阳、商丘、濮阳、信阳、南阳等区域物流枢纽。推动国内外大型物流集团建设区域性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大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上述各种交通、物流等大项目将会陆续上马,将会大大拉动中原建材工业和建材市场,如果上述意见的规划能够如期实现,其区位优势和交通物流将是堪称一流,更会强化省会郑州这个全国闻名铁路十字路口的枢纽作用,也更能突出京九和陇海铁路在商丘交汇后的第二个十字路口的枢纽副作用,河南的公路、航空等交通将会有更大的改观,到那时,中部特有区位优势尤其是交通和物流的便利,将会带来以郑州为中心的建材市场的繁荣,对于建设建材大市场,构筑建材大流通,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郑州是中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是中西部的建材物流中心,每年建材贸易额达260多亿元。郑州建材市场数量之多、面积之大,足以让国内建材行业的人士惊叹。郑州现有较大规模的建材市场近20家左右。建材市场总量迅速膨胀的过程,也是各市场之间争夺优质商户的过程。河南在承接建材行业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除了土地、劳动力等诸多优势之外,资源优势非常突出———有统计数据称,河南建筑装饰原材料的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未来,河南发展建材物流时,应该把初级产品的个性化二次加工作为重要内容。

第4篇: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庆阳;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资源富集区

基金项目:2015年度庆阳市科技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庆阳新型能源城市渐进发展与政府公共政策研究”(项目编号:ZJ2015-06);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资源密集区域产业发展效率评价及实施路径”(课题编号:2015B-11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庆阳市新型能源基地发展优势及现状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7月9日

一、庆阳市发展新型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

(一)资源优势。庆阳在能源上具有极其丰富的储备,油气资源探明储量近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2010年庆阳市能源办仇大勇说,庆阳境内煤炭、煤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折合油气量约为1,230亿吨,石化资源蕴藏量仅次于我国第一资源大市榆林市(油气当量1,402.8亿吨),按照土地面积计算,庆阳市每平方米土地之下含油气120公斤。在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整理的《庆阳地区煤炭、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报告中提出,在庆阳市1.9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煤炭资源预测储量2,360亿吨,其中煤层埋深500~1,000米的煤炭资源预测储量190亿吨,煤层气预测资源量13,588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30%),其中在合水至宁县、庆城马岭至环县两个目标区内有6,23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预测储量。

庆阳在煤炭方面也拥有极大的储量,庆阳现已查明的煤炭预测总储量就达2,360亿吨,占到甘肃省预测总储量的90%。据统计,其煤炭资源占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的11.8%,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的4.23%,已经具备了建设亿万吨级大煤田的条件,可开采量大,开采年限长。庆阳市在能源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产业基础。庆阳市在建国初期,国家便组织专家进行能源勘探,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大规模能源会战,开发“长庆油田”,在当时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为庆阳地区能源开发拉开了序幕,庆阳地区在几十年的能源开采中,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于是在2015年,庆阳市突破性地完成了原油产量776.09万吨。2016年3月下旬,长庆油田低渗透2吨区油田试验示范区正式开工,华池县的高山横岭中,石油钻机又一次开始工作。庆城、合水、华池及西峰油田的周围地区,开始建设超低渗油藏项目产区。隶属于长庆油田的超低渗油藏开发项目,已经完成了851口油井的开钻,完成达743口,实现了35万吨的产能。“解决超低渗,发展大油田”,科技进步,成功使得陇东油田在整体产能开发上完成新突破。庆阳地区的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埋层较深,煤炭质量优良,其中多为优质化工煤与动力煤。煤炭的优良质量吸引了一大批大型煤炭化工企业纷纷来庆阳投资建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电集团、中国铝业、中煤等央企与甘肃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金川集团等省级大型企业都已至庆阳投资建厂,在这块能源富饶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煤矿、煤建材、煤电、煤化工等项目。

(三)政策优势。2010年2月在对宁夏自治区的视察中提出要建立能源“金三角”的提议,构建能源“金三角”统筹宁东、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与甘肃庆阳的地区能源发展,此举对中国能源安全有深远的意义。2010年11月,《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综合开发指导意见》在经国家能源局带头,联系国家有关部委、机关单位会同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四省区共同调查研究提出,正式报国务院审批。

甘肃省提出的《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于2014年正式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庆阳作为陇东能源基地的核心,将获得省政府对能源化工产业的支持。庆阳市与此同时也提出《“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建设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复,在进行了专项研究与科学论证后编制了《庆阳市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设计方案》、《庆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科学指导能源开发转化利用的规划体系。庆阳市建设能源化工基地,无论是顶层设计、政策支持还是项目审批,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层面。

(四)国内环境影响。当前,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全世界第二能源消耗大国。能源供给量的不停增进,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因而能源问题已经被我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2016年首访便选择了中东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首次提出了打造稳定的能源共同体,而同时我国的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了60%。但早在2011年,我国便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世界石油进口国与消费国。能源安全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通过建设一批后备能源基地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消耗了世界半数以上的煤炭,天然气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不足7%,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巨大隐患,由此我国历届政府一直有意识调节能源结构问题。主张消费绿色能源,天然气下一步势必会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市场上的“新宠”。庆阳市具有极其丰富的天然气储备量,借构建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契机,庆阳市可以顺应全国能源消费趋向,对产业结构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

二、庆阳市新型能源发展现状

(一)庆阳市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较闭塞,对外交流不便。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欠账严重和自然条件制约,庆阳市的交通条件成为阻碍庆阳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拦路虎”,庆阳市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庆阳的地理环境直接导致了庆阳交通环境闭塞,对外交流不便。庆阳市虽然在积极改善交通环境,但是仍然存在着道路等级低、交通运载能力差等多方面的问题。交通环境仍然是制约庆阳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一是路网结构不够合理。南北纵贯207公里,仅有一条211二级道路;东西横跨208公里,境内仅有15公里铁路、205公里高速公路,客货运输全部依靠公路;二是公路密度小、等级低。目前,有401个行政村不通油(水泥)路,占31.8%;9,107个村民小组中有5,556个不通砂石路,占61%;全市公路密度比全国低17.2公里;三是通行能力差。大部分农村公路缺桥少涵,排水防护设施少,路面铺装率仅为34.4%,遇暴雨等自然灾害,交通中断和堵车问题时有发生。正是由于庆阳地区交通条件较差、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外交流不便,直接导致了庆阳地区开发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自有资本对本地区投资能力较差,引进外来企业,庆阳只能处于产业加工链条的最低端,庆阳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受制。

(二)庆阳市能源需求市场较小,能源用量小,工业程度不高。庆阳地区虽然拥有极其丰富的能源储备,但能源开采水平仍然偏低。由于庆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庆阳地区能源需求量整体偏低,并且能源需求近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据甘肃省统计局的《2014年庆阳市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与《2015年庆阳市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中的统计数据可知,2014年庆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呈低位运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3.7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0.04%。而2015年,庆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小幅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0.12万吨标煤,同比下降3.1%。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庆阳市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工业程度较低,对能源需求量较小,本地能源市场对能源消耗量较低。

(三)庆阳市长期开发石油能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庆阳市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13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庆阳市为成长型资源城市和能源后备基地,庆阳市作为能源基地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势必加大对能源开发的力度,资源能源开发强度的加大势必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尽管庆阳市相关部门多次对油煤气资源开发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组织抽查。在排查隐患的过程中,尽管查治了部分隐患,但环境安全隐患并未得到根治。庆城、华池等部分煤炭开发区与石油开发区管理水平较低,生态恢复机制不完善;一些已经发现的资源风险点由于资金、技术的硬性限制,尚未彻底治理,环境安全问题突出。敏感地区政府干预与生态恢复矛盾突出,河流、饮用水源地等环境隐患仍然严峻。

(四)庆阳市能源开采技术落后,专业人才不足。庆阳市能源开采长期属于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阶段,能源深加工能力低下。而在开采能源方面,由于庆阳市并未形成大规模本土企业,所以单纯依靠外地企业进行能源开采与加工,庆阳在技术水平、人才素质方面均落后于其他地区与企业。庆阳市共有三家企业进行石油开采,分别为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华北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其中,并无庆阳本土石油化工企业,庆阳市坐拥丰富的石化能源,但无一家本土企业从事原油开采工作。而在炼化企业方面,庆阳市只有一家“庆阳石化公司”从事原油加工,本土力量薄弱,而庆阳石化公司虽然成立于1971年,但为适应庆阳市转型发展要求,于2006年开始实施300万吨炼油搬迁改造项目。庆阳市长期处于产业链加工的底层,专业人才素质与管理人才理念均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庆阳市在构建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延长石油能源产业链条之际,专业人才占石化企业员工比重长期处于15%~20%之间,不能满足庆阳市对石油产业链式开发的需求。

三、庆阳市新型能源发展建议

(一)兴建基础设施,改善交通环境,吸引外来资本、技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是解决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重要途径。按照“产业发展基础先行”的原则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建设为例,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以铁路、高速公路、省级公路建设作为连接中心城市与矿区、园区的运输道路建设。

庆阳市政府应该转变工作思路,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以构建好“一个机场,两条铁路,三条高速,两条高等级资源开发路和一批县乡级公路建设”作为重要发力点。并且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改善配电网络输电效率,加快750千伏、33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做到输电效率满足资源开发使用的需要。

为打破庆阳市固有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平衡庆阳市七县一区基础设施不平衡的局面,使得各地区发挥不同的产业优势,完成庆阳市整体经济的综合发展。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借助本区域特有的资源禀赋,由政府出面,通过与相关企业的洽谈,吸引大企业投资,形成一条由政府先行,利用外来资本、技术发展本地经济的发展道路。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庆阳市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型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应该转变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速度向侧重质量转变。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竞争力,向科学技术型、综合效益型、环境保护型、健康安全型转变;第二,应该改变原有粗放管理的经营模式,向高效集约型转变。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构建突破原有单一化的企业模式,打造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现代企业集团公司;第三,应该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为实现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新突破,必须借鉴先进技术,完成技术与人才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第四,改变原有开采资源的粗放管理模式,提高国家控制。全面为能源安全与我国国防安全服务,确定资源开采的战略性,通过确立对资源开采的综合规划,实现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开发与利用的有机统一。

(三)扶植地方性石化企业发展,放宽企业政策,促进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首先,应发展本地企业,占领本地市场,改变原有依靠外地企业开发本地能源的局面,探索一条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石油化工与煤炭化工产业链条;其次,庆阳市应放宽企业政策,发展庆阳市服务业,转变产业结构,改变原有单纯依靠第二产业的局面,通过发展服务业,做好石油化工能源第三产业的服务。改变原有国有企业“一企独大”的局面,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制定优惠措施,加强民众就业,探索出一条依靠石化能源企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壮大,最终富裕庆阳经济的发展道路;第三,应该加强与长庆油田等石油化工能源的合作。庆阳市应强制性出台政策,扶植本土石化企业参与石油化工产业链条,借助央企与大型石化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先进管理经验,全方位升级产业结构,更好地构建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

(四)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作用,扩大能源需求量,扩大区域间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在新时期形势下提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我国西北五省,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与广阔的市场需求,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甘肃省于2014年5月正式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甘发[2014]10号),明确了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一环的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而庆阳市作为甘肃省“双翼齐飞”的东翼主战场更是具有在能源方面中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庆阳市先后制定了《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与《“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建设方案》,推动本区域能源化工建设。伴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庆阳市应该抓住机遇,谋求发展。首先,响应国家号召,借助央行两次下调存贷款率的机会,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加快本地区产业转型;其次,利用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区域经济辐射作用,扩大与西安的区域间经济合作,尝试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第三,应该创新与周边地市合作方式,加强沟通,拓宽与周边地区的合作范围,减少政府干预,创造企业间合作机会;第四,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拉动作用,扩展本地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同时加紧对外合作,宣传本地能源质量,打开对外市场,扩大能源需求量。

(五)根据国内能源环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截至2013年底,中国战略性原油储备达1.41亿桶。按我国2013年每日消费139万吨的静态规模计算,我国战略原油储备只能够维持8.9天,商业原油也只有13.8天的储备,全国原油静态储备能力总计为22.7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完成了总库容量达1,640万立方米,能够储备1,243万吨的一期工程,而无论一期工程还是二期工程,在选址方面均侧重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包括舟山、镇海、大连、黄岛、惠州与青岛等地区。并无中西部城市作为选址地区,所以庆阳应该借助自身区域资源优势,申请项目,成为支撑陕南、陇东等地区的资源储备库。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庆阳作为国家新型能源重点建设基地,更是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责任。庆阳市政府可以抓住国家建设能源战略储备库的机遇,改善交通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石油能源的开发能力。切实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开发本地区石油能源能力的新型能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利用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庆阳当地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红梅.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区域产业转移[J].改革与战略,2009.

[2]岳中峰.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促进庆阳经济社会发展[J].县市领导谈发展,2009.7.

第5篇: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一、加强基础规范化建设,确保灾后重建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

(一)加强领导、措施有力、责任落实,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我局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国家、省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局的具体指挥、安排、部署下,自去年5月19日开工以来,以市局确立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强自立、前瞻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三年重建任务力争两年完成”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来指导、组织、规划、实施重建工作。以加强领导,周密安排;规范程序,落实措施;积极协调,争取支持;明确职责,加强监督等四项措施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整个灾后重建工作进展有序,已进入收官阶段,重建工程总面积4910㎡,工程总造价__4万元。

(二)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我局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坚持“力量整合是前提,硬件建设是基础,监管创新是根本,职能到位是目标,人员素质是关键”的总体思路,以“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内务管理、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考核工作规范”为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内涵。在局机关、土门遵道所、汉旺所的重建和孝德所的改造中,严格按照国家局《基层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学习和借鉴__市高新区工商基层规范化建设经验,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稳步推进我局的基层规范化建设步伐。

二、服务为本,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12”地震,以“剑南春”、“龙蟒”为代表的食品、磷化工等绵竹支柱产业遭受重创。两年来,随着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基本完成,__工业园、汉旺无锡工业园等新兴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__雨润集团”、“桥联重工”、“天奇永大机械”等企业的入驻,绵竹经济已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灾后绵竹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工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和机遇,全局上下统一思想、迎难而上,在探索中前进,在总结中提高。充分发挥工商职能,紧扣服从和服务于加快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维护和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做好做实,全力服务灾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确保市场主体总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不断升级。

1、登记工作

企业登记:全市新增设私营企业101户,新增注册资本22607万元。全市现有私营企业总户数2041户,注册资本金185791万元;新增内资企业8户,现全市内资企业总户数1102户,注册资本金305282万元。上半年共办理各类开业登记145户、注销登记13户、变更登记198户、办理企业名称登记243户、核准个体工商户名称1131户。个体登记:截至5月20日,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560户,新增注册资金1780万元。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总户数14969户、从业人员22939人、注册资本金15291万元。

2、企业年检、个体验(换)照工作

我局根据市局有关文件精神,按照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开展个体验照和企业年检工作,个体验照应验数为11340户,实验照为8066户,停歇业2849户。应验未验的425户,验照率达95%;在企业年检中,全面推行“预约年检”、“分段年检”、“上门年检”等做法,进一步巩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成果,按标准认定双a企业。进一步巩固局所联动的企业年检模式,继续推行对酒类、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装修、煤矿、危化品生产企业实行集中年检,现已完成集中年检35户,目前,年检工作正有序进行。

(二)充分发挥登记职能、支持企业恢复重建

充分发挥登记职能,提供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开通“三个(园区企业、大学生就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通道”,推行“延时服务制”和“预约服务制”等服务制度,为市场主体办理登记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指导和服务;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积极协调重大重建项目的落实,更好地服务灾后重建;积极服务我市园区经济发展,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招商引资企业和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高效、便捷的服务,今年以来,已为“__绵茂公路建设投资有限责

任公司”和“德阳成兰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两户企业提供了预约服务。为落地园区的“剑南春桥联重工”、“天奇永大机械制造”、“桥联锡旺新能源机械制造”等9户企业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注册资金15090万元,上半年共办理招商引资企业登记18户,招商引资金额6410万元。(三)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采取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发展和规范担保公司等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今年以来,上半年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2户,股权出质金额5100万元、被担保债权数额1000万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10件,抵押值8.8664亿元,贷款金额2.9449亿元。

(四)服务灾后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切实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种子、化肥、农药为重点,加强农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积极促进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今年以来,新登记3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我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1户,__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户。继续深入开展“商标富农”工作、推动全市传统农业向效益化农业转化。今年由我局出资注册的农产品商标“棚花”“棚花百年”以及“麓棠山”商标已成功注册,上半年新注册农产品商标4件,截止目前我市有农产品商标60件。

(五)继续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步伐,推进品牌兴市和商标兴农。深入开展以商标品牌知识“三进”活动为载体的商标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扶持和指导企业推动商标注册和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申报工作。重点以食品、化工、机械产业为龙头,带动农产品、特色旅游和服务业商标发展。上半年指导企业新注册10件商标。今年推荐剑南春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红”和龙蟒集团公司“蟒”牌注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企业已在积极的申报中,今年我市有望再增添一件中国驰名商标,同时今年计划推荐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各2件。目前,我市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1件,__市知名商标20件。

(六)大力发展“守重”企业。继续做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活动的宣传、动员、考核、推荐工作,__市(含以上)级“守重”企业31户已顺利通过年度复查,复查__市级“守重”企业63户,新增__市级“守重”企业9户。

(七)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促进我市广告业健康发展。以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和医疗广告专项整治为核心,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房地产广告为重点,打击虚假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广告行为。上半年共监测电视广告32条,对违法广告行为共查处1件。

(八)服务民生,维护和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通过推进消费维权体系建设,扩大社会消费维权网络覆盖面,把消费矛盾和解在企业,化解在基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宣传、引导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消费观,刺激居民增加消费和拉动内需,组织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2场,直接参与群众人数约30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940份,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达到了“抓住重点时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宣传”的目的;通过及时国家、省、市公布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提升了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开辟了食品专栏,定期刊播食品安全知识和监测信息等,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通过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和解决群众切身利益,营造安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我局结合灾后当地实际,坚持“抓住重点行业不松手,兼顾一般行业不放手”的工作思路。在继续加大对食品、建材、农资等行业的监管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商标监管、广告监管、质量抽检、消保维权等职能,加强对一般行业的监管,促进市场秩序规范。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244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92件,一般程序案件52件。

(一)继续巩固和完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做好食品流通许可工作。认真做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严格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对食品入市、交易、退市实行全程监管,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开展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专项检查,辖区内2户食品添加剂经营户分别建立了台账和签定了责任书;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及登记制度;做好食品流通许可工作,上半年共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368户。

(二)加强建材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灾后重建质量。一是明确责任,确保每个建材经营户都落实有专人负责监管;二是以钢材、水泥、装饰材料、建筑机械设备等为重点,加强市场巡查频次,加大对无照和经销不合格建材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查办此类案件20件,取缔无照经营3户;三是巩固和完善建材经营户台账制度,我市钢材和水泥经营户已全部建立了进销货台账并签定了责任书。

(三)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对流通领域食用油、农资、手机等商品质量监测112个批次;组织工商所实行食品快速检测食品660个批次共30个品种;查办商品质量类案件11件。

(四)开展专项整治,规范经营行为。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元旦、

春节、五一等节日期间的节日市场专项整治和上级通报排查商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共7次;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对食用油、农资市场、通迅器材市场、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以及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共18次。(五)开展打假保名工作,坚决打击假仿冒的“傍名牌”行为。我局上半年立案查处侵犯“绵竹”、“陇花”、“安利”、“纽崔莱”和“立邦”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4件。

(六)开展对投资担保公司的专项清理整顿。我局组织对全市的投资担保公司做了全面清查,对其中6户虚设股东和提交虚假材料的公司正在进行立案调查。

(七)着力推进行政调解和指导工作。一是按照“以防为主、调防结合、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行政调解工作方针,把发挥工商职能、业务工作开展与行政调解、行政指导工作有机结合,主动融入到“大调解”的工作格局中,切实抓好行政调解工作。充分利用“一会、三站”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加大消费调解的力度,深入开展消费维权活动,将消费纠纷的调解延伸到社区和村社。指派专人负责调解工作的同时制定调解制度对调解流程、调解人员及机构的组成、调解人员职责等做出明确规定。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0件,调解处理20件,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12.5万元。二是制定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行政指导贯穿于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和广告监管、禁止传销与规范直销等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业务工作中,进一步营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

(八)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配合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此项工作,分别对大市场、城西市场、仁泽街临时市场、紫岩市场等进行了集中整治,;二是加大对户外广告的规范管理和清理,共办理户外广告登记86件,共清理规范户外广告15家,查处15家;三是配合相关部门,拆除板房200多套;四是认真落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对辖区学校周边网吧、食品经营户、文具店,校内小卖部、校内超市、校内食品进货台账登记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学校校内小卖部、食品店9个,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文具店、网吧62户。

四、20__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下半年,我局工作思路是:结合当地灾后实际,履职尽责,更新理念、提高素质、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规范化监管水平。

(一)克服一切困难,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二)认真做好服务经济发展的十件实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年重返,三年再造”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三满意”争创活动,坚定不移的打造服务型、素质型、和谐型、廉洁型“四型工商”,认真做好十件实事,尽心尽力服务经济发展,尽职尽责维护市场秩序,为促进我市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是突出两个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做大作强;二是创新执法联动机制,切实做好打假维权和保名扶优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大调解”,全面建立“一会两站”网络;四是深化开展第三次千户企业大走访,为解决困难和帮助发展服务;五是倾力培育“三名商标”,为拉动产业和提升形象服务;六是做好动产抵押工作,竭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七是建立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网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八是做好非党建工作,积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九是指导协会深化四个百户帮扶活动,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十是建立企业信用平台,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抓教育培训,促知识更新,提升人员素质。提升规范化监管水平,人是第一要务。下半年,我局要进一步加强队伍教育整顿、效能、行风、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五项基础工作,强化素质,练好内功,优化管理,营造合力,打造“四型”工商。

(四)抓工商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要把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监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结合起来,确保“办公自动化系统”、“经济户口软件系统”、“案管系统”系统全面正常、高效运行,推动信息化建设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