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建筑行业就业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行业就业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行业就业趋势

第1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field of all walks of life have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mong them, and it is always in a state of continuous expansion. Conten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o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under the expansion have been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and prospect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正文:中国现阶段建筑行业处于持续扩张状态,建筑行业销售额的持续扩张是这种扩张态势的主要表现,同时从业人数的持续增加也表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扩张状态,除了行业销售额和从业人数的持续增长,行业内资质以上公司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建筑业行业正处于持续扩张状态。现阶段建筑业行业发展势头相当茁壮、旺盛,如不管其他行业的发展如何,建筑业行业的资金和劳动力始终保持持续流入,各类新型的相关建筑的公司不断涌现,很多出产值百亿的超大型超市被建筑业行业拥有并还在不断孕育,同时,经济界也很认同建筑业行业经济发展势头的茁壮与旺盛。只是,在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建筑产业的现状究竟是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辉煌,那么难以控制其继续发展,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行业内日益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原因是这段时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同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建筑业中,各种发展指标超前完善,其中工程建设成就尤其辉煌。一些要求严格的重大工程都由建筑业完成了,这些工程要求具有一系列超前的设计理念、复杂的结构造型、较高的科技含量,同时,它们在建筑施工时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因此,这些工程可以说是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建筑工程。当然,建筑行业的成就远不止这些,除了这种高消费档次的消费建筑,它还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工程建设成就辉煌的基础上,建筑业行业的产业规模也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建筑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也在不断加强,它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使得自己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从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行业的发展成就当然不止这些,集体、民营建筑经济的崛起、国际市场开拓取得的新进展、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明显成效、监管体制的逐步健全等等都表现了我国建筑业行业在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

虽然取得的成绩很显著,但是在发展探究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建筑行业人才匮乏、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少、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还很巨大以及政府监管也有待加强。说到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不得不提到很多和建筑业息息相关的行业,因为建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模式相对来说也比较粗放,而很多和建筑业行业息息相关的行业信息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资源耗费量大,碳排放量突出,多数企业科研投入较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这些只是我国建筑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一小部分,很多建设单位违反法定程序进行键鼠施工等情况比比皆是,他们规避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很多可以避免的错误仍会时有发生,这些大都是建筑企业出卖、出错资质,围标、串标、转包、非法分包等情况的原因。在那么多的不规范中,建筑工程各方主体责任的不落实是最重要的,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门注册人员执业责任也往往落实不到位,这样就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基于这样各种的问题,很多相关人才外流,导致庸才增多,目前在我国建筑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这样的数据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思。

各行各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说到建筑行业的挑战,它们面临高、大、难、新工程的增加,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这些挑战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是很严峻的,也关系到我国以后的建筑业行业发展,所以说要努力克服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尽量把握各种基于和迎接各种挑战。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进行的物质生产和艺术创作活动之一就是建筑,所以说现在的建筑具有全球化和地域化。其实建筑行业出现全球化的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全球信息网的建立和使用,世界交通的高速和便捷,世界经济科技的一体化,这些种种原因使得往日庞大的地球现如今变成了“地球村”。随着信息传递的日趋快速,各国的建筑文化、科技、艺术的交流、合作、渗透、融合、影响等也越来越快。建筑行业的这种全球化趋势使得我们可以快速的了解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同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打击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建筑,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舍弃,做到吸收国外好的建筑理念,同时也能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使得我国的建筑在不失时尚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特色。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建筑业行业发展除了全球化,现今也面临着严重的大型化、多元化、工业化、自动化、高强化、优质化、生态化、节能化和智能化等。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这主要是由于它的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也就表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长河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张纯红新世纪我国建筑的发展趋势,[J],重庆大学学报,2010,2,(4)

3:桂立平建筑市场发展趋势与挑战,[J],施工企业管理,2011,5

4:高洪亮中国建筑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J],房地产业,2000,8

第2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问题;途径

职业素养不仅仅是指学生在专业上的素质水平,也包括学生在敬业素质以及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上则是个人修养,总的来说,职业素养是人类在开展和参与各种社会生活中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进而确保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对于职业素养存在着片面的认识,甚至对于高职教育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人修养以及道德修养的教育。而且由于大部分的高职生都是由于高考失败或者直接是从初中毕业后就读的,因此比起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的文化水平较低,相对来说其个人素质也整体比本科生的低。另外,建筑行业是一项特殊的行业,在建筑行业中,必需要确保建筑人员的敬业度以及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建筑企业的竞争度和行业的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于建筑类教学,高职院校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当前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教育途径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努力探讨提高建筑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建筑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

1当前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在开展教育的时候过于急功近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改造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技术型人才在我国的需求是越来越多,因此建行业高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以及社会的关注和认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对于学生的技术培养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不能过于着急,但是随着我国对于技术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多,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中就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许多职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技术实践教学,相对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导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职业素质教学时缺乏目标和方向,而且职业素质教学的方法也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学效率。

1.2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诚信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诚信意识更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有下降趋势。虽然很多高职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教师也注重对学生的诚信教学,且面对建筑行业就业人员,企业需要的是踏实、具备诚信意识的毕业生,但是在现实中,学生的行为却是屡屡出现缺乏诚信的表现,比如,有些学生在进行求职制作简历的时候,常常会弄虚作假或者夸大事实,这些都是一些不诚信的行为。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在已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相关劳动协议的前提下擅自违约,导致签约方因此蒙受损失,这样的行为也是不诚信的行为。

1.3学生提升自我修养意识不高

不可否认,大部分进行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都是高中没有考入本科的学生,因此这部分学生中可能会存在着自卑的心理,觉得进入高职院校是人生的一种失败,无法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产生学习兴趣和激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就会导致学生自卑的心理一直延续到毕业,甚至影响以后的就业。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会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对于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自身修养的相关学习,如职业道德素质的学习,人文素养的学习等等。

1.4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建筑行业是一个辛苦的行业,几乎所有从事建筑行业的员工都要从基层做起,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以及行业的正确认识,导致许多建筑类的高职学生在进行就业的时候缺乏对自己合理的定位。正是由于学生缺乏对自己合理的就业定位,导致学生在开展就业的过程中出现好高骛远的情况,尤其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之很难适应建筑行业的艰辛工作环境。另外,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的高职毕业生可能不用承担家庭负担,一旦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他们就会立马放弃,频繁跳槽,导致他们的职业道路非常崎岖。

2提高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探讨

2.1学校应该完善培养目标的长期规划

针对于学校急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可以通过完善长期的培养目标来进行改进,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学校要完善对于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开发、完善学生的人格。因此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如人文素养的教学、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学。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学校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就业率作为教学目标或者是考核目标,还应该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水平添加到教学目标体系中或者是考核体系中,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良好就业奠定基础。

2.2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这个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类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就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诚信程度,帮助学生打造更好的职业道路。首先,在学校期间,学校就要注重对学生的诚信教学,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应该建立相关的诚信档案,通过建立诚信档案,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对于学生的监督和管理,还能借助诚信档案的建立来警告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其次,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诚信在这个社会上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诚信程度对于将来的求职道路有着重要的帮助,并借助相关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2.3提高学生自我修养的意识

要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于自我修养的正确认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修养在成功中的地位,只有具备有良好的自我修养,我们才有可能迈向成功。其次,学校要提高学生自我修养的意识,不仅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还要提高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暗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加强学生自我修养的意识,可以让关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学生思想相政治教育中,注重提升学生自我修养意识的教育势在必得,比如针对建筑类专业学生开设素质教育课程、艺术类公选课,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形式丰富第二课程内容。

2.4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之所以会导致建筑类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主要是因为部分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自身的控制能力差,无法对自己进行行为约束,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将来的职业道路。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日常的行为规范着手,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健全相关的纪律制度,进而更好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其次,在进行职业培训的时候,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关于建筑行业规则、岗位手册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建筑行业的认识,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来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建筑工作。总而言之,关于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修养是建筑类高职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且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还要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还有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关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并非是朝夕的事情,需要学校和学生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作者:米珍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不良应收账款;建筑行业;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9日

一、我国建筑行业不良应收账款现状

近年来,建筑行业过热,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尤其是不良应收账款大量增加。此现象引起了众多政府部门的关注,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由于其他资金建设应向工程的承包单位收取的价格和所有收入,这主要是工程的核算价格。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良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从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着手对于建筑行业工程拖欠款的情况进行改善,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而且还有见长的趋势。全国建筑企业的这种情况可能比我们想像的更可怕。高比例的逾期应收账款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还有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拖欠款项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较多的款项不能收回,造成企业的损失,成为了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行业不良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一)市场的激烈竞争,维权意识薄弱。由于目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在项目中被给予更多的激励,又因为工资与工程量有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因此,项目管理人员会采取进行一些工程项目垫资的方式,为了发展盲目地去选择一些信誉度不高的企业合作,并且对签订的合同没有进行仔细的研究,对客户的资金、信誉没有进行调查。因而接受了一些原来不会承接的工程或项目,使应收账款的坏账逐步增加。因此,躲避风险、害怕风险、拒绝使用信用工具等,也使问题加剧。

(二)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不足。通常来讲,应收账款总额越高,坏账损失率越高,给企业带来的坏账损失风险就越大。大多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还在研究期间内,忽略不良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会使企业有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和管理费用等。应收账款逾期拖欠时间越长,欠款回收的难度就越大,坏账产生可能性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有效的账龄分析,才能很好地使企业健康稳健地发展。

(三)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企业为了加强人员的管理及其积极性的调动,将其工资与完成工程的数量进行挂钩,因此疏忽了企业产生不良应收账款的可能性,没有把应收回的账款纳入评估系统。因此,使得企业不良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企业没有使用可行的方法来收回欠款,所以呆账和坏账大量增加,对企业管理带来了严重阻碍。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激励机制才能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的体现,降低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才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四)没有树立不良应收账款管理理念。企业法人的信用管理建设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国有建筑企业虽然大多已改成了股份制,但是仍是国有企业独大的现况。以致于大多数的企业负责人还是通过任命上岗的,使得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只注重量而忽略质,从而对一直没法回收的工程款的在意程度不高。建筑企业存在很多的应收账款认识不足和不良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一些企业的信用程度不足,没有对开发商的信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贸然进行投资合同的签订。如果企业没有拥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就很难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可能性的预测,容易使现金流出现困难。使得企业的不良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两者都是企业不良应收账款存在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不良应收账款管理理念,才能解决这些影响因素,才能使企业有所发展。

三、建筑行业不良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一)严格履行合同,加强法律维权意识。建筑企业要仔细研究所要签订的合同,逐条对合同条约进行研究,规定项目完工的测量标准、付款的期限、保证金扣缴率,对某些关键条款违约责任,防止合同在订立过程中留下隐患,造成企业的各种损失和压力;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绩效考核,严格执行合约中所约定的内容,避免各种征收纠纷。对合同单方违约的业主,应当利用法律武器对自我权益进行维护,确保自身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对不良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加强外部控制。根据客户欠款时间的长短,对收回账款的可能性进行认证,得出形成不良应收账款的概率,这就是账龄分析。具体的对不良应收账款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析,将所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这可以使我们对应收账款不良反应的了解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这一方法对坏账估计的准确性有所帮助,却疏忽了客户的信用程度这一重要因素。因为最终决定企业是否健康发展取决于管理,与欠款数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因此,需根据客户信用程度,以此制定出完善的应收账款体系,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应收账款的产生。加强企业的外部控制,就能尽可能地规避不良应收账款的产生,建立可行的管理体系。

(三)建立考核体系和合理的内部奖励机制。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经营资金回收率指标体系来确认资金的回收情况。其公式是:本期的经营资金回收率=本期的经营资金收入/(上期的应收账款挂账余额+本期的完成工作量)×100%。上述的体系在建筑企业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降低了项目资金无法回收的风险,对于项目管理人员重视工程数量、重生产、重进度的观念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利用管理体系建设的资金回收率的评价,结合近年来的现状,企业的资金管理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建设,对于不良应收账款的意识需要加强,尽可能地规避坏账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不良应收账款产生的概率。

(四)树立不良应收账款管理观念。建筑企业制定的不良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要先对产生不良应收账款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属于企业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找出问题的所在,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不良应收账款的产生;对于外来因素影响的会使企业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应积极派人进行对发生原因的了解,提出解决方法,降低损失;对信誉不好的客户,要加强收集相关信息,尽量不与其合作。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如果只是企业的账面成绩不错,而实际资金缺乏,其肯定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不良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不良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重视度,正视不良应收账款管理所占的份量,为企业自身对不良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的建成打下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行业产业地位状况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与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还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行业特点来看,建筑业总产值高、就业容量大,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和增长点,在保持国民经济及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筑业的产业地位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繁荣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与轻工业、纺织、机械、冶金、化工、电了、运输等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相关联,据有关资料统计,仅仅房屋建设这一工程所需的相关建筑材料就有76大类,1800多个品种,2500多个规格。根据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可以得出,建筑业的全部直接消耗系数与各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即完全消耗系数达到2.4302,系数表示每增加1亿元的建筑产品,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产业增值2.4302亿元,使社会总产值共增加3.4302亿元。由此可见建筑业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其影响力系数大于l,说明它对其它行业的影响作用已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而建筑业的敏感度系数小于1,表明建筑业自身对其它行业的依赖性较弱。

我国建筑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内容纳了大量社会从业人员,是我国重要的劳动就业部门。当前我国面临突出的“就业问题”和“三农问题”,在此形势之下,建筑业已经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企业70414家,从业人数达到4311.1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17734亿元,首次突破了一万亿大关,比2010年实现增加值21703亿元,增长22.6%,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达6.8%,一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是2000年的9.4倍、是2005年的3.4信。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著,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己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性产业。

二、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业市场不完善,资金运作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正处于建设高峰期,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机制还未健全,市场供求失衡,缺乏诚信,不规范交易依然存在。虚假招投标、阴阳合同、肢解发包、低价发包等问题屡见不鲜,部分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保护情况依然突出。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需要巨额的建筑资金投资,但城市建设领域多数采用政企合一的投资管理方式,政府通过授权行业垄断部门担任项目业主,造成国有经济比重高、竞争严重不足的弊端。目前,从各地建设投融资的现状来看,由于缺乏良好的偿债机制和多元化融资渠道,城建项目长期举债投资的方式,严重制约了建设资金的循环使用,降低了资金的投入强度。

(二)竞争机制缺乏,行业监管有限

我国建筑业属于进入壁垒较低的竞争性行业,建筑业的竞争格局是由建设主管部门决定的。建筑业所呈现的低门槛吸引了众多的竞争者参与市场竞争。

建设主管部门决定建筑市场的潜在竞争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进人资格,即资质管理。而这种有限的资质管理弱化了建筑市场的有效竞争机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大型建筑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具备充足的资金和较强的实力。但他们往往提供相同的、没有任何差异的建设服务。即:相当数量的大型建筑企业,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竞争,加剧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又因其一般具有较强的实力,资质管理体系对其基本失去约束力。第二,资质管理重点考察建筑企业的硬件设备,如以往的施工经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建筑企业的信用管理。由于主管机构在信用领域的监管有限,建筑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三,对小型建筑企业而青,往往会选择不正当手段进入建筑市场[1]。

(三)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乱

在买方强势地位下,市场对业主方较少约束,业主利用投标方的弱势地位,假招标、肆意压价、要求投标方垫资等现象大量存在。而作为投标方的施工企业在竞争和生存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委曲求全,曲意逢迎招标方,甚至主动提出垫资或压价让利。

施工企业也存在若干违规行为。施工企业为转嫁承包风险,网罗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分包、劳务企业共同垫资,不按规定向分包企业转发业主的工程进度款;转包、出卖资质、挂靠等行为也多有发生;工程投标过程中串标、围标现象也未绝迹。

(四)科技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

当前传统的生产要素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对建筑业来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必须依靠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提高建筑生产的附加值。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目前建筑业专业人才虽然有了一定规模,并具备一定技术研发能力,但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科研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尚未解决,科研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依然是制约科技进步的一大障碍。

我国建筑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甚至还有建筑企业装备的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此陈旧落后的设备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导致了能源利用率的低下,加重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探究我国建筑业技术装备落后的原因,除缺乏促进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机制之外,还因我国建筑业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发展方式。行业内缺少有效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政策和措施,对基础研究资金投入严重缺乏,使得研发动力不足,导致生产应用的科技水平较为低下,整个产业的技术装备落后。

(五)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

工程建设不仅直接消耗建筑材料还消耗大量的油品、电力等能源,1995年世界观察研究所进行调查后得出,与建筑物相关的活动中消耗了全球近50%的材料和能源。我国工程建设的物资、能源消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就建设过程中使用的钢材和水泥而言,我国钢材消耗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而每立方米的混凝土需多消耗水泥80kg。而建筑业能源消耗量占国家能源消耗量30%,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量较小,建筑行业的高能耗无疑加重了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建筑行业已成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业之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多方面的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建筑粉尘污染、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据研究估计每年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值高达几十万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建筑垃圾中除了小部分回收利用外,大部分都只是进行简单填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的问题。虽然我国也有企业对建筑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制造出再生建材产品,但是此类企业较少,在全国没有形成循环再利用的体系。

石灰、水泥、碎石、沙、回填土等建筑原材料在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细小颗粒会散失到大气中造成粉尘污染。长期处于粉尘污染的环境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导致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有研究表明,建筑施工扬尘对PM2.5(大气悬浮颗粒物)的贡献率在20%-35%之间。废水的产生主要是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建筑材料的清洗、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过程中,我国虽然有相关废水的处理规定,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是随意排放,这些被随意排放的废水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的水体造成了污染,这种污染可能会波及到整个生态环境。而废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施工机械燃烧油品和建筑装饰材料所含有毒物质引起,其散发到空气中会对一定范围内产生危害。

三、建筑业后期发展的趋势

(一)建筑业以现代化为目标,以工业化为发展方向

采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来建造最终建筑产品的方式就是建筑工业化,即从传统时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使劳动生产率、建设速度、主要建筑产品的数量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形成现代化[2]。21 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建筑业振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筑业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九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万亿元以上,年增长10%,这些投资的60%以上需靠建筑业完成。今后较长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在9%-10%,建筑业将高于整个国民经济2-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0年,建筑业当年完成增加值5000亿元以上,到2010年,建筑业当年完成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以上,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此,不可能依赖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来完成,必须依据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极大提高建筑生产力,出色完成建设任务,更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创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其工业化的内容包括: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3]。

(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推进建筑工业化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但从整体上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尽快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

1、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建筑行业科技实力。我国现在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如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混凝土与钢筋施工新技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技术。到21世纪初,科技成果转化由现在的30%提高到50%

2、不断改进和发展综合经济效益好的各类大开间住宅建筑体系,以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多样化的需要。

3、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作用。加速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的更新改造,逐步用先进机取代性能差,能耗高,安全性能欠佳的老旧机械。到了21世纪初,使各类建筑企业的技术装备有不同程序的改善。

4、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推广电子计算应用。大型骨干企业要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把计算机应用作为领导上岗的条件之一。建筑企业的计算机量每千人10台上,使用面达到70%,计算机设备利用率达到 85%.

5、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大型建筑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建立科研机构或技术方面开发中心,结合工程项目,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组织科技攻关、研究新技术。

6、强化技术管理系统,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7、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工培训,不断提高建筑业职工素质,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 的原则,不断提高建筑职工的素质。

8、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适应建筑工业化生产要求,主要是专业性企业与劳务类企业 对于现今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状况是非常良好,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个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状况是否良好樗着国家的经济建设的速度,并带动它。随着科学技术的研发,建筑业会往工业化方向不断前进,达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工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状况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加强建筑业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增强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是基础,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是责任,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工程质量和创利能力是根本。建筑企业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承担者,负有较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社会总投资的60%左右是由建筑企业通过物资生产而转化的,所以必须研究制定加快我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措施,为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必须加快行政职能的转变,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各项市场机制,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3]。

参考文献

[1]邓飞.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研究:量化评估与产业战略[D].重庆大学.2011年

第5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管理 发展趋势 整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筑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更是另眼相看。我国在建筑领域的技术,尤其是在建筑管理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建筑管理的体制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1、建筑管理工作的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建筑管理体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尤其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建筑行业取得了较为空前的发展,其中比较显著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的两个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在建设方式上还是投资上,也开始逐步的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建设管理的不断信息化和建筑的体系化上面,这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更是在工作效率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即便是如此,我国在现今还存在着很极为落后的体制,限制了建筑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为了让建筑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得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一个创新式的改革。

2、管理水平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现代工程建设在规模、结构、所面临的技术和环境等众多方面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得建筑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建筑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也正在逐渐的扩大中,建设项目的管理不仅包括了施工阶段的管理,而且还涉及到投标、施工、可行性研究、设计,还有融资、运营等全过程、多面的经营管理模式。除了这些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新的建筑管理方法也被运用到实践的工程之中。如管理总承包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伙伴模式等等。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建筑市场的透明度原则和竞争性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且某些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相对比较薄弱,自身发展的战略意识弱,市场分析能力不充足。与此同时,国内建筑企业的整体水平偏低,市场混乱,其加入市场的条件也不高。尤其是一些农民建筑队伍的加入,使得行业的整体水平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建筑企业必须要运用有效的管理模式,从而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模式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这是用来确保在市场竞争中不至于造成一败涂地的局面。在工程项目的层次上,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其国际市场,并充分的运用符合自身情况的新式管理方法。

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实质上就是社会分工的一个细化,建筑行业的分工当然也不会例外。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管理指挥部是作为建筑管理的主流。但进入到80年代以后,包工头便开始出现,也就使得建筑管理环节与建筑施工环节之间相互分离。再者就是进入到九十年代候,建筑咨询公司、监理公司大材料供应商、专业分包公司等开始出现了在人们的视野中。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得利于两方面的改变,一是提高了科技化水平,从手工操作工序向机械化操作工序转化,再到如今的信息化、电子化操作工序,使施工效率和建筑工艺不断提高。二是建立了标准化的流程,在长时间的施工作业中,施工管理者一直讨论怎样安排设备安装、地板铺装、干作业、湿作业等多道工序,慢慢的总结出一套建筑行业的“统筹方法”。使作业面的划分、流程之间的交接转趋于合理化,使生产作业的时间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使建筑行业的整体效能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

3、建立完善建筑指导的使用年限

当前,在建筑的使用年限方面,其主体结构上有关使用年限方面的规定符合国家的规定,在更为广泛的内外装修、水电暖系统等各个方面,始终都缺少国家统一的一个规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建材种类居多,并且各种建材的有效使用年限也不同。这个问题,使新建成不就的建筑都需要拆改和维修。造成了大量维修成本浪费的居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建筑使用者的负担有增无减。建立建筑的使用年限制度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当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与质量相关的问题时,便于分清权责利、查清其缘由,很好的起到了事前约束的积极作用;使得出现问题候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4、人员体系的发展趋势

在加强建筑管理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方面,现在已经越发的刻不容缓。现如今,我国相当缺乏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才。目前,虽然国内有很多的培训机构以及大学,而且也都在努力的培养建筑管理的高水平人才,可是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始终都无法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所以说,我国就很难与其它国家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良性竞争。所以要让建筑管理学科加快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管理型的人才,再者就是要加大相应学科的投资力度。

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从改革开放时期的正式工人,发展到之前的农民工个体,再到当今的劳务分包公司,他们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工作人员从独立个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群体的组织,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民工的关注度,相继出台了关于保护农民工的政策法规。可是如何使农民工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点,就在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说,务必要加强农民工的集体培训,要建立、完善建筑业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在经过培训之后,由政府向工作人员统一发放劳工证,农民工一定要凭证上岗。这样一来,就会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效益。一方面,从整个建筑行业来讲,整体劳务人员的劳动技能、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有利于建筑业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人员来说,经过培训之后就会增强其法律的安全意识,使工人素质有一个整体的提高。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样做也是响应了国家减小贫富差距的号召,不仅能够为建筑工人提供一定的社会地位,也符合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

5、注重建筑的整体规划

在建筑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一个整体的规划。从当今中国的城市建筑来看,虽然国家多次提出要加强整体规划和长远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依旧是“规划规划,纸上画画,橡皮擦擦,墙上挂挂。最终能否实现,全凭领导的一句话”。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规划,每个城市的发展当然也是不会例外,不能缺少一个长远的规划。假如一个城市不具备百年发展的一个整体的规划,可以完全的认为是该市领导班子的不合格所造成的。所以就务必要强调抓好整体的规划,只有将全局规划好了,一些事情也自然就理顺了。充分的考虑其建筑的大体规划,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1) 对已有先进建筑技术的引进以及对区域未来发展的引入需要强调的是,大体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现有的先进建筑技术的引入,如美术工艺、节能工艺、建筑工艺等方面的引入,假如我们能做到巧妙的引进,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对某一区域将来的发展形势的判断,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个新的经济商圈。再如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尽管都是古都,可是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整体的规划的方面,设计者要时刻遵循的首要宗旨,就是要保持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

(2) 建筑整体功能的配合,当前各大城市均可以说是“高楼林立”,但总是有住宅居民来埋怨,附近没有小学、没有超市、没有医院、更特别的是没有菜市场,这就体现出规划之处的整体配套是否完善的问题。假如我们考虑得周全,就可以带动一个良性生活经济体系的建立;假如没有考虑周全,就会使得全方位的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总之,本文对我国建筑管理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我们主要对专业分工、整体规划、建筑指导使用年限、劳务培训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和说明。希望能对未来建筑管理的发展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耗能;主要因素;节能途径

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就其目前发展状况来说,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其沿用传统建筑管理方式,未对建筑施工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等,不仅延误工期,还浪费了大量原材料。基于此,新形势下采用行之有效方式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具有迫切性,而这也成为了本文研究重点。

一、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能耗提升的主要因素

1.经济迅猛发展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建筑行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一个支柱产业,实际上其还囊括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建筑行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并非是说提高其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是说其在发展过程当中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甚至于以一条产业链形式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为社会创造了诸多就业岗位,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自然会有购买房产的欲求,而这些都是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无形之中加大了对能源消耗。

2.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对用能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

新形势下民众生活水平显著,原有物质生活远不能满足民众欲求,使得民众向精神享受方面转变。购房者在逐渐增加的同时房屋中安装空调成为了一个常用设备,基于这样一种环境下,民众使用耗能增加。

二、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

1.建筑中尽可能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灯具

在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后发现,建筑物用电量占总照明用电量的30%-60%,换一种方式来说节约照明用电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降低建筑照明用电的途径有很多,例如:发展光效光源、采用节能灯具、改进照明控制,就我国目前节能等发展现状来看,发展态势良好的是LED灯,同节能灯效率相比其节能效果更佳,发光光谱可在大范围选择,使用寿命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不可否认,当前LED成本比较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实建筑行业不错选择。再有,照明控制可以说是实现照明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公室、教室等公共建筑中表现尤为明显,也就是说新形势下建筑行业能够通过改善照明控制的方式大幅度减少照明电耗,进而达到节能效果。在国外建筑行业中不乏有采用照度传感器对光源进行适当调节,节能效果也比较效果。所以说在建筑中尽可能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灯具,有助于减少建筑企业能源消耗,为其更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创造条件,也为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2.切不可发展大规模的集中供暖或者是热电冷三联供模式

在实际中不难发现,有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提高社会关注度,更好吸引消费者购房,就采用多种方式提供比同行业更诱人的硬件设施,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若建设大型的热点联产集中供热或者是热电冷三联供,不管其采用何种动力形式都会出现能源损耗问题。因为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南方,夏季比较炎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采用上述形式,但是却不知晓其能源利用率不足20%,极大程度浪费能源。例如:某地区室外温度已达到38度,室内已经炎热难耐,这就需要通过空调改善热环境,如若将空调调至过低温度,能源消耗明显,只能将其调至恒温才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尽管如此,能源消耗依旧存在,基于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充分借助水资源热泵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实现温度调节的同时,将能源损耗最小化处理。

3.优化建筑空间设计结构

优化空间设计结构是说在各方面都得到保障情况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进而使得室内保温、通风等保持良好状态,以此达到节能目的。 再有就是在选用建筑节能材料方面,在建筑过程中合理选用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表现。当然选择建筑材料过程中应当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原则。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新型高效材料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不仅更具美观,还满足民众高层次需求。例如:新型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在墙体屋顶中的应用,保温防潮效果不仅比采用空调等其它供冷暖设备效果更佳,其节能效果也异常明显,倘若适当采用新型透光隔热玻璃,不仅能够满足采光需要,还起到了良好的透光隔热效果,甚至于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铝材遮阳板来实现遮阳目的,这些都是优化空间设计结构的重要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筑设计工程施工之前就应当勘测情况,确保其与设计图纸一致,如若不然当实际施工开始后,发现与图纸不符,就必须依照图纸重新施工,这不仅造成工程材料的巨大浪费,还会影响建筑工程完工周期,将不利于企业参与到激烈市场竞争中。

结语:新形势下要想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就应当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推广低能耗、超低能耗,以发展建筑节能产业形成新的、更高水平的节能能力,例如:增加节能建筑、优化建筑空间设计、节能灯具使用等,这样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能够满足民众高层次需要。

参考文献:

[1] 毛明强. 浅论公共建筑节能途径[J]. 甘肃科技. 2014(09)

第7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1 建筑类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自1999年至今,一直延续高等教育扩招的政策,国内毕业生从2001年的115万,增长到2011年的650余万,十年间增长了465%,加之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降低,使得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我国投资4万亿元加强基础建设、拉动内需,却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社会对建筑专业的需求量位居前列。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各大城市都在改造新城、重新规划城市布局,建筑规模总体趋势扩大,这为建筑类毕业生提供了更大的就业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建筑类专业不断细化,人才需求数量也在不断上涨。从微观角度来看,近几年建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的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而我们国家加入了WTO之后,加速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外商投资的建筑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2 就业能力的主要特征表现

2.1 职业性

职业和岗位对于就业能力的要求具有针对性,同在建筑行业,不同的岗位对对就业能力的要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建筑类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向是:能够胜任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市政建设、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基层一线的管理岗位。例如: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等。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而管理人员要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强烈的市场意识和良好的辅助决策能力。建筑行业的岗位则要求两者兼备。

2.2稳定性

就业能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它会受到个体、学校、组织、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相对的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对学生个体而言,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分析自身能力的差异性,完善自身的能力弱项;对学校而言,则借助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如在开展学生活动时,依托建筑专业的特点,运用“家园杯建筑模型设计大赛”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2.3动态性

就业能力并非片面地指顺利找到工作的能力。它具体分为寻找工作、持有工作、岗位晋升三个发展阶段。高校中,无论是学院工作安排,还是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专题讲座,都要立足当下,兼顾未来。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也需要学生不断地拓展和提升自身拥有的就业能力。

2.4 综合性

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解,不要简单化,就业能力不能等同于应聘能力,同样也不宜过于复杂化,弱化了实践的可操作性。

3 就业能力的主要构成

戈德斯密德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就业动机、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而广阔的视野。

3.1建筑类高职学生的就业动机分析

因当前整体就业压力增大,我院建筑类高职学生中多数有亲友从事建筑相关工作,部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依赖思想,认为找工作时有退路,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专业的选择主要基于父母的安排,而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学习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就收到阻碍。多数学生在选择单位时,大多不愿意去外地工作,自身的发展同样也有所限制。

3.2建筑类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分析

整体而言,因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过于强调个性的培养,学生在个性张扬的同时,往往较难遵守企业的基本规章制度。再加上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学生很容易成为“低头族”,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建筑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分析

高职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基本体现了高中和大学的衔接。但多数高职学生主观上认为,在校的理论学习对未来的就业作用不是太大,基础课程更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另一方面,由基础课到专业课程,难易跨度却非常大,学生原杰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加上对理论学习认知上的误区,专业知识就有些不尽人意。

具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如下:

3.3.1通用技能

它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在新生入学时,就将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紧密相结合。以“入学准备篇”、“职业规划篇”、“心理健康篇”、“安全主题篇”等多个篇单章,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3.2求职技能

它包括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定位、机会分析与把握、自我决策与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学院除了做好常规的就业工作以外,每年会定期举办了业生涯规划大赛,大赛以班级为单位,由团队合作完成,团队需要对每位参赛队员进行自我兴趣特长性格的定位分析、行业未来三年的就业前景分析、及个人的职业生涯机遇和成功率分析,从而引导学生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

3.3.3个人素质

包括时间管理、诚实、自信、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对于企业来说,诚实守信、责任感强是面试的基本素质要求。我院借助“主题班会”的重要平台,将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平时的教学,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

4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4.1 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并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大一新生入学时,就通过系统的入学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校内外名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从而引领学生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中间阶段则通过分年级设置专业考级目标,帮助学生具体规划自身的学业。而毕业班则通过转本、接本等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未来发展的空间。在学生活动中,以“四季成长行”的模式来串联全年的学生活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线,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而在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中,确立“三元五核”的立体式方向,着力培养学生的测量测绘能力、制图识图能力、实地计算能力等,将理论学习和实训实习紧密结合。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各有侧重,力图让学生毕业时各有所长,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2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以班级管理为例,在班级设置五人制学习小组,采用分层级管理的模式,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和适应企业的各类基本的管理制度。大一新生入学时,就将各专业的发展路径介绍给学生,并给学生确立每学期可实施的学习方案。每学年,先后邀请行业精英、优秀毕业生、专职高级职业指导师等,定期开展职业指导系列活动。而毕业班则通过个人简历制作和职业规划大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自我和行业进行定位分析,充分了解行业的就业前景。

4.3提醒学生将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低年级阶段,无论是学生实地操作的砌筑项目,还是在课堂整理的文本项目,都以实训的形式开展,学生需要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并形成实训小结。同时,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工作实习,从而测量放线之类的一线工作开始做起,实习结束后,多数同学更为成熟稳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则更加透彻。毕业年级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平台,学生可以提前适应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为日后更好地就业打下基础。

第8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全装配式 发展前景 未来预估

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消去原来的势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产能力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

一.市场前景展望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装配式住宅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始期,重点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第二阶段为发展期,重点提升装配式住宅的质量;第三阶段为成熟期,侧重降低物耗和对环境的负荷,并解决住宅多样性、个性化和低碳环保等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依靠行政手段,中国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建筑工业化运动,提出了“三化一改”的方针,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用大板房技术取代砖混结构建造住宅。这种技术因其抗震性能差、易出现渗漏问题,到了人力成本比较低的时候,这种模式就很快没了。尽管中国1998年起陆续出台了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政策,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却来自于市场的倒逼,“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装配式住宅普及的主要动力”。

数据显示,建筑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2003年的1万多元上升到2012年的近4万元。“开发商选择传统施工方式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工业化生产的能力远远不够。传统的劳务涨价、质量不可控还在加剧,传统施工的报价越来越高,开发商未来承受不了,自然要接受标准化的建造。”未来建筑公司只有两条路,要么被淘汰,要么进入园林工程等细分市场。

二、发展制度的障碍

政府高层将装配式住宅和绿色建筑一起提出。业内人士认为,政府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一个是用工荒的问题,另一个是建筑工地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这些因素促使政府加快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也有积极性。” 目前地方政府正在热捧住宅产业化,沈阳、北京、上海、天津、合肥、杭州等地均表现出了积极兴趣。远大住工正在10个省份布局制造中心。“到今年年底,产能能到2000万平方米,2018年年底能到5000万平方米,那时准备不再扩厂,采取加盟方式。” 仇保兴认为:“现在到了有坚强动力的时候了,我们需要找到主要问题。”推进住宅产业化市场化运作。

据了解,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存在几大瓶颈:一是技术标准滞后,缺乏装配式住宅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标准体系,试点成果无法大规模推广,同时跟绿色建筑的标准尚不能完全融合。二是项目建设管理体系不利于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具有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不具备专业化生产的能力,少数具备能力的企业又没有总承包资质。目前有些地方已经解决上述问题。以深圳市的保障房住宅建设为例,当地采取图纸标准化、施工工厂化、管理可视化、现场整洁化,建筑质量得到提升,施工周期都缩短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以上的评价标准。

三.成本的预控和限制

还有一个瓶颈是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相对较高,比传统方式高出500元/平方米左右,同时构件生产企业交纳17%的增值税等税收体系的不合理,增加生产成本。

不过,建造成本相对较高是暂时的,“这个问题应该向前看,现在的劳动成本过几年又要翻一番”。“建筑工业化有两大门槛,一是资金门槛,前期投入很大,远大也是因为原来做空调赚了钱,现在才有实力投资做住宅产业化。二是技术门槛,目前确实技术比较繁多。”建筑工业化必须由工业企业来做,“建筑企业、设计院是完不成工业化的,原来我们也是这样做,但成本降不下来”。工业化的一个条件就是规模化,没有规模化的工业化,成本会极高。“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了工业化,才可以降低成本,没有成本的降低根本推不开。”军说,“远大的建筑工业化产品原来没有成本优势,开发企业都不用,我们只能在自己开发的楼盘上用,这侵蚀了我们房地产开发方面的利润”。

随着规模化的实现,目前远大住工的综合成本基本等同于传统建造方式。“争取两年之内,将产业化的建筑成本报价降低到传统报价的90%,我们已经找到路径,保证即使这样的报价也还能有10%的利润,这是行业平均利润的五到六倍。”

首先,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性技术,做到速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和效益五个方面的统一,尤其是环境应遵循绿色建筑的标准,如加强高强度、自保温、阻燃、长寿命、可循环、健康的轻型建材开发,加快有关设计软件和绿色评估软件的开发应用,加强装配式住宅新型结构的研发。

其次,改革项目建设的体制。这需要解决装配式住宅的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快施工企业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优化建筑企业结构,淘汰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挂靠分包小队伍。未来的工程规模小无法盈利,自然就淘汰了小队伍。

第三,有关部门正在扶持式;以一些企业为龙头,形成构件生产、原材料供应、结构设计、施工建造、部品生产和住宅物业管理等企业参与的企业集群;利用互联网覆盖到全产业链,构成零库存的装配式住宅生产体系。

【结语】:在新时期下全装配式楼房的出现将给建筑行业增添一股新鲜的血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全装配式楼房克服掉潜在的危险之后带来的必将是一场很好的效果。不断促进建筑行业的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贺灵童,陈艳. 建筑工业化的现在与未来[J]. 工程质量. 2013(02)

[2] 贾晓英. 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J]. 科技信息. 2012(22)

[3] 王茜,毛晓峰.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 科技信息. 2012(21)

[4] 张传生,张凯.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住宅建设研究与应用[J]. 住宅产业. 2012(06)

第9篇:建筑行业就业趋势范文

录用海归的企业认为海归的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务实精神,而这严重制约着海归人才的职业发展。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归因为在国外留学生活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海外工作经验的短缺,这也是造成了海归人才就业不容易的原因之一。这是慧博研究院的2007中国海归人才生存调查报告的部分观点。

海归经验

没有经验的海归占到了一半

没有工作经历和做过兼职或短工等非正式工作经历的海归所占比例在一半左右,年龄越小,该年龄阶段中这类比例越大,反映出出国留学人员越来越明显在海外学习而回国就业的倾向,但由于缺乏工作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也制约了海归顺利找到工作。

海外工作经验少,是因为留学时间短。调查中海外留学1~2年的海归最多,占31.91%,其次是在3~4年的占26.97%,5年及以上占23.03%左右,随着留学时间的加长,海归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下降,显示出海归更倾向于在学历教育中的某个阶段在国外学习,而不是整个学历教育阶段。另外,在海外以工作为主的海归占13.16%,多数集中在对日软件开发、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建筑工程、中国公司在北美地区的驻外人员上。

一半的海归在管理路线上发展;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海归比例为13.49%,显示出海归的职业发展方向与其专业分布较为吻合。另外,26~30岁年龄的海归接近七成已经成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和专家级技术人员或拥有自己的企业,而30岁以上年龄阶段中该比例更是高达八成以上,显示出海归在职业发展上的速度非常惊人。最值得关注的是,同时拥有2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和1年以上正式工作经历的海归中,已经在企业中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比例超过了九成。

海归年薪

海归多半期望薪酬10万元

通过对在房地产建筑行业、IT行业、金融行业、多元化行业、文化教育传媒行业以及其他行业从业海归的调查显示,对自己的年薪期待在10万到20万元的海归占到了各个行业总调查人数的50%,其中,房地产建筑行业为55.0%、IT行业为45.9%、金融行业为50%、多元化行业为50%、文化教育传媒行业为76.9%。从行业来看,房地产建筑业、IT业的薪酬最为可观,而在企业性质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薪酬差异明显,薪酬幅度波动大,而外商独资的薪酬行情最好,国有/国有控股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薪酬水平居中,中外合资企业略高。而企业规模越大,海归的薪酬就越为可观,主要体现在高薪区间增多上。

薪酬和工作地域直接相关,超过八成的海归倾向在北京工作,仅选择北京而没有选择其他城市的海归也在五成以上;选择上海的比例也在两成以上,排在第二位;接下来依次是深圳、广州、成都和西安。另外,被海归看好的城市还有大连、青岛、天津、苏州、杭州、沈阳、昆明,部分海归还选择去香港或国外工作。

海归年龄

海归趋于年轻化

约七成半海归年龄都集中在 26~30岁的事业上升期,形成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重心。其次,16.45%的海归正处于职业初期的摸索阶段,学习和积累贯穿其中,超过40岁进入成熟期的海归不足一成。慧博研究院报告分析,海归的年轻化倾向明显,成长空间大,冲劲十足,但可能在经验和稳定性上还有所欠缺,还需要时间来进行打磨。

海归学历层次中硕士学历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六成,其次是本科学历接近三成,博士学历的海归占6.58%,还有3.62%的海归是大专学历及以下学历。57.2%的海归专业为经济管理类,而工科类专业中计算机电子通信类专业最多,占到了一半。专业为社会科学类的海归比例略微超过一成,其中语言文化艺术类专业占七成以上。而理科类专业所占比例最小,还不足5%。反映出海归向商业领域发展的明显态势,过于集中在应用范围广而且能够直接应用的专业,不符合中国经济从以内需拉动向参与国际竞争方向转变的发展趋势。

在西欧留学或驻外的海归最多占到36.51%,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其中英国比例最高占到六成,法国占两成,德国为一成。北美地区所占比例为16.78%,其中美国占六成。而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数超过了新西兰的3倍。而东亚地区留学日本的占到了八成,东南亚则是新加坡占了多数。

海归就业

贸易和行政类职位竞争最激烈

调查显示,企业认为海归在跨文化适应力、熟悉国内外市场环境这两个方面既有优势又存在不足,优势的地方在于海归对国际市场和海外文化的适应力较强,而劣势的地方在于对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文化了解并不充分。在对海归就业形势的判断上,企业类别不同,海归求职者和需要招聘海归的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行业来看,咨询法律财会专业服务业、商品流通贸易业、文化教育传媒业以及其他行业对海归的就业形势看高一些,而房地产建筑业、IT业则相对保守。例如,由于房地产建筑行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明显,更为看重人才对国家政策、政府行为以及各种行业规范的熟悉,因此接近两成的房地产建筑业的企业并不看好海归。

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海归与自身的用人需求不匹配无法提供他们工作的机会,显示出企业在用人上还是需求导向,注重实际情况。

而三成的企业认为,在与普通求职者的竞争中,海归并没有突出的优势。海归在求职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是行政类和国际贸易类,而竞争程度最不激烈的职位是技术/产品研发类和销售类。

海归评价

上市公司对海归员工最不满意

录用海归的企业比例超过了七成。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多元化行业对海归使用最为广泛,中外合资企业的使用海归比例为84.21%,而外商独资企业使用海归的比例就上升到了接近九成半。另外,七成民营使用海归的企业比例在逐年加大,尤其是那些民营的上市公司。

录用海归的企业认为,海归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化市场环境和外语能力,认同的企业比例超过一半;其次创新意识、跨文化的适应力、职业素养、管理知识也是海归的重要优势,形成了明显的层次差异。海归对自我认知较为统一,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和国内的就业竞争者比较,他们非常自信自己在外语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