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家庭心理辅导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心理辅导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心理辅导方法

第1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98-02

一、大学班主任成为有效班级心理辅导者的条件

无论是兼职大学班主任还是专职班主任(辅导员),都会面临角色的冲突。班主任要想成为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者,就要做好由教育者、管理者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学习与掌握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特别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应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着特殊的力量与教育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真诚、友善、热情、豁达、幽默。2.积极的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爱自信;清楚并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观。3.善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怀学生、平易近人;愿意做学生的榜样,发挥示范的作用,严于律己。4.具有自我成长的取向,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勇于创新。5.具有良好的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遵守职业道德,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保守秘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二)班主任应做好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

影响心理辅导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辅导者的角色问题,辅导教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大学班主任多是由专业课老师担任,有些大学班主任是由专职辅导员来担任。任课教师与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权威者与纪律执行的监督者的角色。学生期待的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是他们的朋友、顾问,能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引导、启发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适应问题与成长问题。在辅导活动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纪律执行的监督者、管理者与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冲突。班主任在班级辅导中应转变角色与工作方式,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朋友、顾问、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班主任同时是辅导活动的促进者、示范者,必要时也可以作为班级辅导活动的成员参与活动,与学生平等相处,达到真情流露,心灵交融。班主任在辅导中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注重班主任权威因素的倾向,强化教育的平等意识;改变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师生情感因素的辅导方式,努力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三)班主任应掌握班级心理辅导的知识

大学班级心理辅导,不同于主题班会。班级心理辅导需要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因此,大学班主任应学习班级辅导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辅导能力与技巧。班主任应掌握如下知识: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大学生在情感、爱情、人际关系、个性、升学与就业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遇到的发展问题与适应问题;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初步鉴别。2.班级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掌握和运用团体动力的基本理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班级团体成长的过程;大学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关于班级心理辅导主题的知识。3.班级心理辅导中的基本技术。包括:积极倾听、价值澄清、鼓励支持、发问、调节示范、自我开放、与学生个别会谈的技巧等等。

(四)班主任应掌握关于班级团体的知识

班主任在设计班级辅导活动时,应掌握有关班级团体的知识:1.班级团体发展过程。班主任应知道班级团体正发展到什么阶段;目前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什么;可能遇到的发展问题是什么;自己目前应做什么工作;如何利用班级团体对学生个体产生影响或开展辅导活动等。2.班级团体心理状态。包括班级成员间的关系、班级团体的社会气氛、班级团体规范、班级团体凝聚力、班级人际沟通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活动提高班级团体凝聚力、如何形成班级团体规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等。

班主任应研究这些班级团体因素在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班主任不仅应研究如何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教育班级团体,而且应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级团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来实现其教育。

二、大学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措施

(一)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班主任应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收集学生的个案资料。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1)身份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等;(2)家庭情况: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3)在校情况:包括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获得奖学金及助学金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交际水平(含同学关系、宿舍舍友关系、是否有恋爱关系、校外人际关系)、担任社会工作情况(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参加校内外社团等)、勤工俭学情况;(4)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死亡、父母离异、生活条件改变、经济危机、贫困、考试成绩不及格、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疾病等。

2.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学生的兴趣、性格、气质特点,什么品质占主导地位,存在哪些个性方面的问题等等。

3.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程度如何;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4.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倾向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分析,包括是否对本专业感兴趣、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何感兴趣的职业、有无学习计划、出勤情况。学生的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生涯规划情况、是否准备考研等。

(二)组织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年龄相当者对需要帮助的同辈提供倾诉、支持、安慰或咨询服务。与班主任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其特殊的优势。由于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同、体验相似、彼此容易沟通与理解,所以他们之间的自然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高,彼此容易接纳,彼此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比较强。朋辈之间的相互理解程度高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程度,他们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信赖的关系,减少辅导时间与精力的耗损,提高辅导效果。由于班主任同他们在一起生活与学习,所以,辅导可以在自然情景下进行,减轻了被辅导学生的心理压力。班主任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做朋辈心理辅导员,并且给予他们辅导知识的帮助与培训,并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督导。

(三)构建班级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会支持在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包括:1.工具性支持:指提供物质或直接服务以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2.情感性支持:包括关心、理解、鼓励、尊重、温暖。3.认知性支持:主要指在信息方面提供支持,如提供信息、建议和指导。4.友伴性支持:指通过友伴一起从事休闲或娱乐活动,满足个体亲和需求,转移个体对压力事件的注意力,增进健康情感等。

大学生远离家乡到外地读书,他们与社会的联系主要是与同学、老师及学校内外的社团组织等。许多大学生不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因而也没有意识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积极求助,所以往往束手无策,更有甚者采取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学生遇到经济紧张、贫困、失恋、求职困难等问题,他们不好意思向同学、老师求助,甚至不好意思向远在家乡的父母求助,使自己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产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社会支持方面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使他们学会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求助,并且学会主动寻求物质、信息、情感等社会支持的方法,主动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宿舍、小组、班级、院系、学校社团及校外等社会支持的网络系统,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交往关系,使学生学会相互帮助与共存的交往方式,并在班级团体的网络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

(四)积极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大学班级心理辅导是发展方面的心理辅导。辅导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发展。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阶段的适应问题,班级团体的发展情况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对大一的学生主要应进行入学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规划辅导;对大二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辅导、情绪辅导、爱情与性辅导;对大三的学生主要进行考研与就业辅导、自我意识、完善个性辅导;对大四的学生进行求职辅导、职业适应辅导、耐挫力辅导。各年级辅导内容有所侧重,也可以交叉进行,如生涯规划辅导应贯穿于大学四年期间的整个过程。

班级心理辅导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灵活的辅导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写心理作业等。辅导活动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如利用春游、秋游在校园、公园、风景区等地开展辅导活动。活动前班主任应与学生协商,共同制定辅导计划,特别是活动前应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辅导的目标、意义、内容与形式,以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班主任应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促使学生在辅导中主动交流互动,使他们在互动中认识自我,彼此启发,给予反馈、支持与鼓励;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接受新的观念,并尝试改变不良行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与发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也能促使班风积极的改变,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和学生对班级的满意度、荣誉感。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第2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开发他们的潜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相关概念的界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团体过程和团体动力的作用,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重新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可以在安全的实验性社会情境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改变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解决每个成员所面临的成长问题或心理障碍的过程。

2.研究对象界定

本校在校的1、2年级全体同学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人担任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任务,被试选择为担任教学任务的班级学生。

2.方法

2.1观察法:是直接地、系统地在自然情况下对人的心控外部活动进行观察,从而分析研究其心理活动的规律的方法。

2.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淡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文献处理

通过观察法收集总结的资料按班级和性别两个维度分类,通过访谈法收集的资料按个案进行分类。

三、研究结果

1.学习辅导方面

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技能没有较大的提高,受思维定势等影响,不能从不同的维度看待问题。成就动机没有明确的方向。情绪不能够较好的调节,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2.人格辅导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但是,受经济、教育资源、地域、民族、地方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系统。

3.生活辅导方面

在研究中发现,部分学生的休闲和消费习惯偏向成人化,他们的休闲方式是去KTV唱歌喝酒、去酒吧喝酒、去舞厅跳舞等。

4.职业辅导

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不了解,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上课期间不认真学习课堂内容,不把心思放在学习的内容上,导致一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内容,或者就根本不听讲。

四、讨论

造成上述研究结果的原因是: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绝大多数家庭对中职教育的认同感不强,对职业教育本身存在歧视,能有选择的一般不会让孩子就读中职学校。这造成中职生面对高中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心理较为脆弱。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的稳定是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但是受经济、教育环境、生活地域等关系的影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给予的和谐稳定的生活。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大多学校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学生的发展多以成绩来衡量,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成绩差的同学,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肯定,挫伤了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还造成不合群的假象。再加上青春期孩子情绪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学生过分敏感、叛逆、情绪波动大、自尊水平低等心理问题。

五、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策

1.增加专业老师的职业培训

2.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学生主动进行心理辅导

第3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但是其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较简单。另外,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仍然深深扎根于许多师者的心目中,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教师的压力也就自认而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积极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并提高其有效性,是迫在眉睫的的教育问题。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各类教育活动,帮助解决各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变化,从而更好地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发展自我。在面对现代小学生不同程度外显或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教育该怎样面对呢?

1.加强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研究,全面的对现代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的方式有个别心理咨询(电话、面谈或咨询室咨询)、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在发展性的心理辅导中,前二者占了主要方面。在基层学校,往往有一些学生,如厌学、迷恋网络、考试焦虑、情绪抑郁或不善交往,孤独另类,很难进行有效地教育。对于这些学生,个别心理咨询的群体效率不显著,一般的心理辅导课很难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而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将这些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小组,相互鼓励,寻找自信,共同解决问题,一起成长。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主要选择团体辅导这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1做到三个渗透。即课堂教学渗透,辅导理念渗透,辅导理念渗透。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渡过的,课堂学习是小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师生及同学问的互动、互感,是一种多向的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及评判中碰击出智慧的火花,触发更深的发现,倍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辅导者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2活动为载体。体验教育贯穿始终,倡导角色转换。活动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心理训练活动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另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心理训练活动作为一种专门的心理辅导模式,还可以结合学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的内容、形式很多,包括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拓展性的心理游园活动、心理夏令营、智力开发活动等。

1.3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家庭环境、家长的行为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自身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在团体辅导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敏感性训练、认知―行为改变等方法提高实效

2.个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要坚持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采用“心灵对语’,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要着重探讨采用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力求先入为主,不再被动。辅导教师与当时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非常重要,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功的关键因素。

2.2心灵对话,注意质询技术的综合运用。辅导教师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诉说,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学生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心声。在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谈;这时已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要平等相处,热情。

2.3暗示。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它无病生起病,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学生接受积极的暗示,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

第4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一、目前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辅导人员相对短缺。

随着辅导需求量日益增大,辅导人员相对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校辅导人员本来就少,辅导任务比较繁重,再加社会和政治的变迁导致家庭和人际关系的转变进而造成边缘青少年的出现,更加大了对心理辅导人员的需求,致使辅导人员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 二是辅导室建设不规范。

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如何,对能否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保证辅导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中小学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建设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不规范。比如心理辅导室的位置,心理辅导室的内部装修装饰等等。 三是心理辅导学化问题。

辅导学化,是指使辅导的理论与技术更能适合地区区情,从而有效地发挥助人的效果;在辅导学研究方面,应更能反映与适合的社会、文化及民族心理特征,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他们多数学生在校寄宿并封闭管理,每周周末才能走出校园,接触一些外界,平日里少有书籍、报刊、杂志的接触;少有电视电话的接触;更少有网络媒体的接触;这使孩子们除了课堂课本和课任班任老师以外,几乎封闭了他们很多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开发和认识。从而我们在学术研究上推陈出新,树立和适应自己风格的辅导学化。学校心理辅导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学校所运用的辅导理论、方法、手段等多移植于西方辅导界。由于辅导学的研究人才不足,多数一线辅导工作者又缺乏实证的态度,都在一定程度影响辅导效果。对今日辅导界来说,如何培养辅导学研究队伍,推动理论研究发展和繁荣,如何以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对西方的辅导理论与技术加以修正,使之符合社会民情等等,都是辅导学化应努力的方向。 四是将心理辅导同于德育。

虽然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如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青年学生,其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心理辅导的根本在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而《中小学德育大纲》则规定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要求。两者的内容亦有共同之处,又有交叉。但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健全成长和发展,以达到良好个性的形成。德育是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活动。两者的区别是:一是理论基础不同。心理辅导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德育主要以理论为指导, 二是目标不同,心理辅导关注,维持和增进个体心理健康,以及心理机能和心理潜能的提高和发挥。德育重视按照社会利益的要求去规范个人行为。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研究

(一)加强辅导队伍建设、提倡学校本位辅导方式。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校,很多学校难以配置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但是可以开展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形成庞大的兼职辅导队伍,由书记、校长、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等兼职做心理辅导教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学生中有较强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否则,就无法与辅导对象产生真正的沟通。其次提倡校本位辅导方式,它的特色在于突破以往一对一的个案形式,利用教师集体辅导全体学生的方式,即全校教师针对全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一个共同的辅导目标,通过全校的辅导活动改善学生整体行为。学校本位辅导可分8个步骤:1.列举问题。学校辅导工作小组,就当前学生需要改善的一些问题,向全体教师做调查。2.从这些问题中选出一个目前急待处理的问题。3了解问题情况,研究问题成因。4计划活动。5做好目标行动的准备。6.推行活动。7.检讨工作。8.制定未来计划。

(二) 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

理想的心理辅导室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地点僻静而又方便。僻静是为了辅导时不受外界的干扰,便于学生隐私性谈话得以保密,避免产生不安全感。方便是为了学生能毫不显眼地出入其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学生是很少愿意走进心理辅导室的。为此,一般以设在顶楼紧挨楼梯口的房间为首选。 2. 房间大小适中。一般以10至50平米为宜, 然后间隔成一个个小的空间,分别作为心理测验室、档案室、资料室和晤谈室。房间的门口应挂起“心理辅导室”的牌子,并将开放时间、热线电话号码及鼓励、欢迎同学前来咨询的文字书写于门上或墙上。 3. 内环境的布置须清新宜人。室内应摆放多盆鲜花, 窗帘的颜色以天蓝、桔黄、绿色为好,切忌大红 、大紫及灰暗色调。墙上应挂有“心理辅导人员的道德准则”、“心理辅导的原则”等镜框和深受青少年喜欢的图画、装饰品,使学生乐于去心理辅导室。(三)辅导内容以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为核心。

这种辅导内容设计是以全人教育为依据并针对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这里指的教育的弊端是指过份强调学生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价值的唯一尺度,由此导致众多青少年因成绩不佳而否定自我,自卑自弃。针对这一现实,部分中小学辅导把强化自我形象为中心内容,并以此开展系列的辅导与活动,如对自尊程度较低的学生提供个人或小组辅导;通过教学、讨论和其他小组活动,协助学生认识自尊的重要性,并对个人自尊作出界定;探索建立健康自我形象的途径;设计全校性的奖励计划,对学生的良好行为及时强化,不断促进健康自我形象的形成;通过各科教学渗透等等。可以说,以培养学生健康自我形象为辅导重点,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业问题和行为问题,使培养全人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开展多样化的辅导服务活动

学校的辅导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个别心理辅导、班主任课、小组辅导(如读书技巧小组,人际关系小组、治疗小组等)、生活讲座、联络校外团体以及全校性辅导活动等内容。

第5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我校自1994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经过大量的测试统计、对比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和普校学生相比,在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神经类型测试结果看,我校学生易扰型突出,情绪起伏大,心态稳定性差;从人格特点来看,我校学生常表现出倔强、任性、缺乏同情心及焦虑、烦躁等特点。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成了我们的一大难题。

我校曾对学生进行多项心理测试,建立了心理档案,开设了心理辅导课,进行过集体咨询,并聘请专家给个别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等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问题是多数学生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一两名专家、心理教师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为此,我们进行了设置班级心理辅导员的尝试。

二、辅导员队伍的组建和工作的开展

(一)辅导员队伍的组建

1999年9月我校心理辅导员队伍正式组建起来。

心理辅导员的选择条件:从任课教师中选择责任心强、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与学生关系融洽的女教师。

心理辅导员工作的宗旨:一切为了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理辅导员的职责:掌握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咨询的技巧,深入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并积极参与心理方面的科研工作等。

与此同时,学校完善了心理咨询室、测试软件、辅导室、资料室等硬件设置。

(二)心理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1.深入学生生活,沟通情感

班级心理辅导员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观察了解每个学生,还深入到学生的活动和生活中。她们和学生打球、下棋、聊天;给学生缝衣服、洗被褥;和学生一起春游、秋游;与家长沟通等等。辅导员经常与学生在一起,大量参加他们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接近了,一颗颗封闭的心扉打开了。学生能和老师像朋友一样交流,迫切愿意和老师沟通。

2.扮演好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心理辅导员的任务是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找到辅导员的位置、扮演好辅导员的角色非常重要。

(1)心理辅导员不是副班主任

刚开始有的辅导员找不准自己的定位,热情很高,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如出操时抢着替班主任整队,帮班主任值班、上晚自习等等。班主任感到莫名其妙,学生也将辅导员当成了副班主任,告状的多,说心里话的少。辅导员工作很被动。在研讨中大家认识到,辅导员工作要深入,但决不是副班主任。辅导员是协助班主任细心体察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通过调整,心理辅导员批准了位置,与班主任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默契的合作关系。

(2)辅导员的爱不是单纯的母爱

由于许多学生都是来自单亲家庭,缺少家庭的温暖。女辅导员们工作热情高,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过多的生活照顾,过多的同情,于是有的同学就开始撒娇了。孩子在母亲面前撒娇往往会调皮,学生在辅导员面前撒娇也会不听话、捣乱、甚至恶作剧,影响辅导员的课堂教学纪律,给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带来障碍。研讨中辅导员们认识到,对学生的爱更多的是理性的尊重、信任、平等和关爱,于是逐渐进行了角色的转换,一段时间后情况有了好转。

(3)摆正既是任课教师又是辅导员的身份

心理辅导员首先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是教师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扮演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教师们认识到,在课堂上对学生应严格要求,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和学生以辅导员身份相处时,要平等、真诚,通过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以达到应有效果。

3.经常、持续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工读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较为复杂,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需要持续、经常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员每天都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具备了完成这项工作的条件。

学生沈某父母离异,母亲对父亲评价很低,并认为该生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对该生表示嫌弃,造成该生自信心的丧失,不能抬起头做人,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甚至侮辱。沈某想用钱财获取他在班级中的地位,但事与愿违,更被人看不起。面对这样一个同学,辅导员非常关心他,几乎每天都要询问他的心理感受,帮他树立信心、抬头做人,甚至从举止方面进行指导,让他表现出男子汉风度。经过数月的辅导,该生不但有了自信心,还能保护自己、表现自己。在元旦晚会上,他的朗诵、唱歌、乐器演奏等多方面才华的展示,让同学们重新认识了他。

4.发挥群体作用,营造“关爱的心理氛围”

对于心理上有较严重障碍的学生,需要所有教师和同学的“关爱”,需要及时关注他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

我校学生小明,性格内向、孤僻,有自闭症的倾向。一次他躲在储藏室的角落里看着老师和同学们到处寻找他,就这样躲了四个小时。问及原因,他只是说不想和大家在一起。从此,班主任、辅导员、全体同学都非常关注他,在他周围形成了关爱的氛围。毕业离校时,小明已经是一个心理比较健康的学生了。

5.在大量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心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班的辅导员组织班会、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书法比赛、英语百词竞赛、文艺演出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启迪了智慧,锻炼了意志品质,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

这些过着半军事化生活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活泼、好动,虽然受过挫折,但有热情,有正义感。辅导员曾老师给同学们编排了舞蹈《军训场上》、《迎回归》、《火的旋律》,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他们奋发向上,点燃他们的理想之火,唤起他们心底的热情。在排练中,不放过学生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和点滴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在演出中,同学们找回了自我,增强了自信,有了成功的经验。

6.经常性地做家长的心理辅导工作

家长健康的心态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家长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理智地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才能有利于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我校学生家长大部分因种种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导致心理障碍重重,对自己的孩子不能客观地对待,严重影响了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心理辅导员根据测试分析结果、谈话了解的情况、观察的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使家长能对自己的

孩子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避免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或过低评价。同时,针对个性比较突出的家长,辅导员们热忱地及时给予帮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提高心理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关键性环节

我校的心理辅导员,大部分是任课教师,她们具备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但距离开展心理咨询与指导还有相当的差距。许多教师在工作开始时,不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不知从何入手开展工作,于是学校从如下三个方面来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员的业务水平。

(一)强化理论知识学习

做心理工作,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关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为解决这一不足,科研室规定了一些教师必读书目,学校专门订购了数十种报纸、杂志,并聘请心理学教授经常性地进行理论指导,同时派心理辅导员参加区心理咨询培训班的学习。总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二)通过“会诊”提高工作能力

经常性的工作交流和典型个案等的“会诊”,对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在每周一辅导员会上,教师们就自己一周内工作中的收获、体会或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研讨会的内容有:怎样与学生谈话;怎样使学生尊重你;怎样避免单纯同情、单纯母爱式的教育;怎样和班主任协调工作;怎样与家长沟通;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需要;你准备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怎样的自我等等。我们将各班“特别关爱生”作为典型案例,从其成长轨迹、家庭环境、父母性格、学生本人的人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共同寻找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疏导心理障碍的方法和途径。

这种研讨和分析会诊是最实际、最直接的指导和提高过程,辅导员在分析和研讨的过程中,发现理论知识的漏洞,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接受教授们的指导,更增加了学习的自觉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必要的管理与考核保证了辅导员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充分肯定和保护心理辅导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管理与考核,以保证心理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以下五个方面:

1.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的反映。

2.听取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对辅导员工作的意见,并进行评定。

3.辅导员每天与学生谈话不少于半小时,并将谈话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中。工作笔记、学期工作计划、总结、学习笔记也是检查和评定的内容。

4.每周研讨活动的出勤情况。每周活动要求辅导员必须参加,因故缺席,要进行补课。

5.学期和学年的工作体会、经验及经验论文。

较为规范的管理保证了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1.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以前全校只有一个心理辅导员,学生也很少主动去心理咨询室。现在各班都有心理辅导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咨询,辅导员也可以定期找每一位同学做工作。每班20人左右,同学们有一种辅导员时刻在身边的感觉,增强了工作的密度和力度。

第6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这次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主要是针对泰山学院离异家庭大学生的,离异家庭主要是指因为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单独带领未婚子女的家庭。离异家庭意味着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两种最基本关系所组成的家庭“三角结构”的轰然倒塌,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震荡,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则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他们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之下,如果父母、学校老师不加以特别的关注,其心理必将受到极大的伤害。

为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于2008年5月采用SCL-90量表对泰山学院离异家庭学生进行测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对象

随机抽取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等离异家庭学生160名组成离异家庭学生组,在与离异家庭学生同一班级中,选择和离异家庭学生学号相邻的2名同一性别的完整家庭学生320名与之配对,组成完整家庭学生组。

(二)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包含九个因子:因子1为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的不适感;因子2为强迫症状;因子3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4为抑郁;因子5为焦虑等;因子6为敌对;因子7为恐怖;因子8为偏执;因子9为精神病性。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无;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轻度:自觉有该项症状问题,但发生的并不频繁、严重;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相当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频度和程度都十分严重。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

调查的施行:整个调查严格按照指导手册进行。为了保证调查的信度与效度,此次主试把抽取的离异家庭大学生以座谈的名义集中在一起,集中做调查,最大限度上避免研究对象回答“失真”问题。由测试者逐题讲题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将测试结果输入微机,并对有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学生组因子分比较

离异家庭学生组除“阳性项目数”同完整家庭学生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9项因子分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等均高于完整家庭学生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表1)。

(二)离异家庭学生组阳性率出现较高的前10个症状

68.18%的学生“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69.10%的学生学生“感到比不上他人,“65.51%的学生“容易烦恼和激动”,63.21%的学生“不能集中精力”,62.85%的学生“记忆力差”,61.63%的学生农工“经常与人争吵”,60.20%的学生“担心自己的衣饰及仪态的端正”,59.76%的学生“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58.32%的学生“头痛”,56.32%的学生“难以做出决定”,这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表1中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差,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广泛。从全量表来看,心理健康问题非常严重的学生有30人,而其中离异单庭子女就有14人,占了总体人数的46.7%。

三、教育对策研究

(一)心理辅导方式多样化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将团体当作一个微型社会,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团体氛围。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新的行为,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由于大多数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都具有某些共同和典型的心理问题,因此,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小组心理辅导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由于大家的家庭背景都比较相似,成员间就不会产生比较和被评价的压力,可以使这些小组内的成员能放下心理包袱,彼此开诚布公、自由自在地接受辅导,寻求到更多的社会与心理支持,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另外,它能运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当事人行为的最大改变。

其次,要针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开展面对面的个别心理辅导。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烦恼,这种烦恼如不及时克服,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由于每个人的心理问题和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而且往往还涉及个体的隐私,因此,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就显得较为稳妥。通过个别心理会谈,在深入了解他们内在问题的前提下恰当地对其进行认知干预。

另外,可以采用“心理信箱”和心理热线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运用心理信箱进行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接受辅导。还可以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进行心理健康网上测试、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辅导,开辟了心理辅导新的途径,弥补了传统的心理辅导的不足。在网络上,辅导者不是提供“说服”和“灌输”,而是提供“影响”和“引导”,从而使辅导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加强离异家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当作认识、约束、调整与改造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自我的活动。自我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我负责、自我成长,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2.自我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因为每个主体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自我教育时采取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3.自我教育重视实践,强调在实践中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我调控,在实践中成长。加强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加强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的武器。因此,在暑假里我让他们自学一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书籍,开学后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心理辅导材料,并发给他们自学。通过学习使离异家庭大学生能积极乐观地看待现状,纠正了他们过去的不恰当的认知,使他们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

因此,自我教育值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力推广,对老师的专业要求也没有团体辅导那么严格,因此,更能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

整体专业技能不高的窘境,适用对象极其广泛;形式多种多样;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限制。成本低、效率高,更值得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2..15-18.

[3]王文.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4.22-26.

[4]董奇等.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63-64.

[5]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52-154.

第7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实践;问题学生;同伴互助;心理辅导

问题学生的心理形成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因为人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但同时每个人在他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又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其心理形成也就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影响他们心理形成过程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家长只爱不管

家长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和袒护。孩子成了家庭中心和主角,父母的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吃、穿、用、学习上,对心理方面却关心甚少。即使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少数父母也不肯认错,甚至辩解包庇,不能与学校密切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最容易养成孩子骄横不讲理、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

二、不完全家庭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完全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内向、冷漠、任性、偏激,有的孤僻、自卑、嫉妒、多疑,有的性情粗暴,严重厌学,极度反叛;有的自信心不足,缺乏上进心,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使学生感到严而不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谈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1.同伴互助法

学生同伴群体一般是由地位、年龄相同或相近的成员组成。同伴群体的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是非观等方面比较接近,因而彼此间的心理相容程度较高,相互影响较大。

2.心理辅导法

即通过谈心、咨询、讲座、测验等手段,辅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面比较广,对有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及个性心理问题的学生都可以用。其具体形式有两种:

(1)师生谈心

师生之间真诚、开放、民主、平等的对话有助于教师了解具体情况,也有助于问题学生袒露心扉,缓解心理压力。

(2)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

即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问题学生转化的基本理论,合理安排心理辅导的程序,科学利用心理辅导的各种工具、技术,对个体或团体进行辅导。

3.角色扮演法

通过创设模拟情境或表演情境,让学生亲自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现问题发生的部分场景、情节及后果,从而真实地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充分地体验问题给自己、他人乃至群体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对考试产生焦虑的学生,可以设计模拟考试的场景,对其反复训练,不断强化,使这些学生的焦虑逐步消退。角色扮演的教育对象既包括台上的角色扮演者,也包括台下的观察者。它能让角色扮演者忘却自我,尽兴表演,也能让观察者透视表演情境,从中自省。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问题学生贵在坚持,不能一蹴而就,要尽可能循序渐进,耐心疏导,老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选择恰当的角度和时间,精心挑选时机,以各种方式来教育好问题学生,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一、树立以发展性辅导为重点的心理辅导理念

教师应树立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的辅导理念,在学习、人际交往、职业选择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聘请了上海市教科院和许多高校的专家来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对心理辅导有更为科学的认识。

二、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在仇忠海校长的领导下,成立了以唐缨副校长为主管,心理辅导中以为中心,教科研室、政教处、教导处三室连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并聘请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为顾问。

1.建立一流的心理辅导中心

1997年,学校投资40余万元创建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一流的心理辅导中心。辅导中心下设行为观察室、多功能心理松弛室、心理测量室、个别咨询室、集体辅导室、心理档案与资料室,这些为心理辅导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曾送出3人去华东师大心理系参加“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送一部分兼职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参加市教委、市心理协会举办或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培训班。另外学校还组织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并购买了《相约星期二》、《学习的革命》、《教育科研基础》、《全脑革命》、《登天的感觉》等书籍分发给教师学习。目前,心理辅导中心有专职教师2名,兼职心理教师20余名。我校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各班主任、团队干部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三、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是一个整体,心理教育必须树立大心理教育观,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途径,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效益。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包括以下7个方面: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措施。在心理教育课上,老师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调控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发展性心理辅导,各科任课教师还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心理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对每一门学科都提出了运用心理科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还制定了鼓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科研论文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更新了教育观念,使教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在业余时间用先进的心理测量软件,为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和个体差异,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隐患问题,顺利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除了课堂上进行面上的辅导外,心理辅导中心定人定时值班,针对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中心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相应问题的专题讲座,如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青春期困惑、考试焦虑等,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为了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心理辅导中心的王欣老师编制了《心理体操》,黄英老师编制了《放松操》,徐曼老师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太极拳,编制了《太级松弛操》、《太极剑》,让学生通过接触画面、音乐和声音所发出来的暗示,消除内在的心理压力,放松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学生心理自助团体建设

1996年,学校率先成立了上海市首家“学生心理协会”。另外还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自强社”、“校风巡查队”、“星星窗心理辅导广播台”、“星星窗心理热线”等学生社团。这些学生心理团体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学生还自发成立心理协作小组,他们在课余时间交流和阅读心理科普书籍,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沟通。组内成员以同感的方式解决自身问题,化解了心理困惑和心理危机。

5.积极开展课外心理训练活动

根据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的特殊要求,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训练活动。如在各年级中开展智力竞赛,进行注意力训练、发散性思维训练、推理训练等;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登山,训练他们的意志品质;组织课外科普小知识抢答竞赛,训练成功心理;组织与校外学生进行联欢,训练交往心理,增强理解和情感交流。通过课外心理训练,让学生学会自制和调节自己,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6.与家庭、社会联手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辅导中心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家长进行咨询、培训,让家长学会如何理解并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多方教育合力。另外我校心理辅导中心还到附近的工厂、城镇社区进行心理咨询服务,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7.注重科研

先进的科研理念是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利保证。为了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的科研水平,学校经常请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来学校为全校老师做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的张声远、吴增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耿文秀、叶斌副教授都曾来我校做过讲座,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从1994年至今,学校先后开展了《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方法初探》、《中学生合作竞争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学生潜力开发研究》、《家庭学习心理辅导》等市、区级课题研究,有利地推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未来的挑战及展望

2000年的金秋十月,七宝中学迎来了来自新疆的一批“特殊”学生,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上海的学习生活,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民族大家庭中,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

我校下一步打算把先进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心理辅导工作中,计划开通专门的“网上心理热线”。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到学校的任何一台网络计算机上网与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咨询,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值班,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9篇:家庭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系统;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72-02

朋辈心理辅导即是经过一定培训的朋辈辅导员向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的心理辅导活动。作为新生事物,它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国内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只停留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体系构建及具体实践等方面。但是从理论上来说,朋辈心理辅导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正是由于朋辈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团体心理辅导这一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辅助教育形式,探究优化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方法。

一、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内涵剖析

1.社会支持的定义

所谓“社会支持”,一般是指个体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个体遇到外界环境的威胁以及困难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得以强化,进而可为个体提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帮助,是心理社会压力与心理障碍之间的中介因素之一[1]。

社会支持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病学的研究。近二三十年来,社会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及流行病学家分别从各自研究目的出发来研究社会支持,提出了对社会支持的不同定义。国内学者肖水源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些人虽然可以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2]。Cohen和Wills(1985)根据社会支持所提供资源的不同性质将社会支持分为四类: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归属性支持[3]。

2.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内涵

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共同组成的系统。根据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四级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师、心理委员、朋友或同学、家庭成员、学生辅导员处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核心层[4]。对于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来说,核心层的成员与危机个体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最先发现危机个体的危机状况,对危机个体的社会支持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3.大学生社会支持来源的变化

我国学者陶沙[5]研究了大学新生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的特点,发现入学前,父母和老师提供的支持较多;入学初期,各支持源提供的支持显著降低,但父母提供的支持程度相对较高;在入学近一学期时,父母、同伴提供的支持明显上升,老师提供的支持程度继续下降。易进认为,就大学生而言,从家庭获得的支持类型多为情感支持,同伴侧重于工具性支持和陪伴支持[6]。

二、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机制

1.朋辈辅导员为当事人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

朋辈心理辅导的行为干预原理是出自社会学习理论、合理行为理论、参与教育理论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近年,国内高校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掀起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研究的热潮,纷纷在校内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或培训朋辈辅导员,或建立健全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该校已连续数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班,并在每个学生寝室设立了心理联络员。这一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旨在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寝室自上而下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反馈机制,并通过朋辈的力量,最大范围和最快速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实现反应,这也是对朋辈心理辅导理论的有效实践。

由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面对心理危机时更愿意向熟悉的同学、亲密的朋友诉说。而朋辈辅导员正是这样一群与当事人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的“朋友”,他们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因此,朋辈辅导员所做的主要是倾听当事人的困惑,在一定层面上给予当事人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同时,朋辈辅导员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对同学间的心理危机有初步的判断能力。如果发现有问题的学生,他们会马上进行干预并向上级汇报,联系周围的朋友和家庭成员,根据个体需要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尽可能协助个体摆脱危机的影响。同时,马上联系心理咨询师和学生辅导员,做好信息的收集者。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又被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Benard)称为“心理干预的天然磁石”[7]。

基于这一特点,将朋辈心理辅导运用到构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中,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形成大学生稳固的危机个体社会支持的核心层,并成为心理危机的四级社会支持干预系统,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

2.朋辈心理辅导促进朋辈辅导员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朋辈心理辅导本身具有优势,表现为: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涉及范围广,发现问题及时;在处理问题的同时又利于自身成长,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对于求助者来说,它是一种获得帮助的有效途经,是在专业心理辅导尚未完全普及,专业心理咨询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心理困扰的重要方式。对于助人者来说,进行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过程。蔡秀娟认为,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助人者和当事人的角色通常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助人者和当事人可能随着环境和心境的改变而相互转换角色[8]。所以,“朋辈心理辅导”有相互性,可以认为是人际交往中需要互补的产物。

笔者在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对23名同学开展了朋辈辅导员的相关培训,其中大量的采用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工作人员在培训前后采用问卷法考察了23名朋辈辅导员对于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认知变化以及相应的问题。结果发现,培训前,8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培训后,60%的人领会了社会支持系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且开始意识到同伴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求助对象,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回答“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有70%的人回答找同伴,10%回答找父母,8%回答找老师,12%回答找其他对象。可见,通过参加朋辈辅导员培训,也给他们个体自身带来了一定的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

与专业心理咨询一样,在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也会出现来自工作中的烦恼和困惑,感受到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甚至面临一些心理危机。指导教师会根据每一个朋辈辅导员的情况进行督导和培训。在督导中,指导教师会帮助朋辈辅导员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局限,达到自我完善[9]。

三、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优化方法

1.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的引入

20世纪70年代后,朋辈心理辅导在美国学校教育中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到生活、学习辅导,拓展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目前,国内多是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以各种形式组成的学生团体进行心理干预,有治疗性的目标,也有发展性的目标,因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等特点逐渐受到重视。这种心理辅导的过程可以引入到朋辈辅导员培训中或者由朋辈辅导员带领到团体中。团体辅导的开展可以增强朋辈之间的相互信赖程度,在团体内形成良好的气氛,对于团体成员人格的改变和社会支持系统核心层的建立与优化都非常重要。团体辅导之所以能有良好的成效,是因为成员们,即朋辈间有着接近的年龄、价值观、生活方式、经验,共同的理念使得辅导者与寻求帮助者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朋辈辅导员能够更为积极地提供倾听、支持与其他帮助,因此这种心理辅导的过程能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张传柱等人研究将朋辈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辅导形式是在朋辈心理辅导员带领下的团体活动,方案如下:(1)破冰游戏――“棒打薄情郎;(2)魔镜;(3)抬棺游戏;(4)重要事件管理;(5)飞夺泸定桥;(6)我的情绪我做主;(7)相亲相爱一家人[10]。研究结果显示,以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实施朋辈心理辅导,一方面借助朋辈辅导员自身存在的优势使得团体内的其他成员更易于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了大学新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焦虑与戒备心理,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归属性支持。

2.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与社会支持理论的有效整合

团体心理辅导利用了包括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团体动力学和个人中心治疗等多种咨询理念,通过在团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了开启、催化、保护、支持、折中、连结、摘要、整合、示范等技术, 充分发挥团体辅导的优势[11]。特别是在内容设计方面,要求根据辅导对象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内容。

社会支持理论中谈道,社会支持是一种资源, 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的潜在资源, 是通过社会关系、个体与他人或群体间所互换的社会资源。这种社会资源观启发了我们,在设计此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时,要运用团体动力学及人际沟通理论,创造一种信任、民主的团体气氛和高度的凝聚力,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和社会资源。因为人际沟通不仅是大学生日常活动所需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合理地运用。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同学间的帮助和关心对大学生来说是及其重要的。这类似于农村留守儿童[12]。大学生要学会了解彼此的需要,理解彼此的情绪和反应,学会恰当的沟通方式。比如,在团体初建阶段,选出队长、设计队歌、队徽、口号,“同舟共济”等活动,使成员从陌生到熟悉,创设互助、和谐的小组氛围,为成员倾吐心声奠定心理基础。再如,“解开千千结”,“信任之旅”,增进成员对解决心理困惑的信心,进一步增进成员的信任和团体凝聚力。

社会支持系统观告诉我们,社会支持需要深入考察, 是一个系统的心理活动, 它涉及行为、认知、情绪、精神等方方面面。尤其是主观支持,它强调主体在社会中所感受到的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领导者要引导每位团体成员在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体验当下的情绪和反应上,而不是一味地沉迷在“游戏”中。因为主观支持总是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感知到的现实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13]。比如,在由朋辈辅导员组成的团体中,通过角色扮演、个案分析等手段,回忆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人的帮助,以及开展“求助者的训练”,体会求助者和助人者的感受,感知朋友的关心,提高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

此外,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即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评价、期望,社会关系的认识、评价、期望,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内容[14]。因为当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时,个体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假设该团体是由朋辈辅导员组成的,那么通过此类活动的设计即可达到使朋辈辅导员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维持和提高自尊水平的目的。比如,在由朋辈辅导员带领的团体中,设计“价值大拍卖”、“照镜子”、“我是谁”等活动,促进团体成员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朋辈心理辅导对于优化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有显著的作用,不仅为被辅导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也促进朋辈辅导员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而团体心理辅导的引入,则利用它的优势,使团体成员体验到理解与被理解,尊重与被尊重,支持与被支持,在获得社会资源的同时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周泽志.高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学理论,2012(11):201-202.

[2]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41-45.

[3]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5):1175-1177.

[4]张亚君.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5]陶沙.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与变化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1-5.

[6]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7]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8):52-55.

[8]蔡秀娟,黄东,鲍金勇,等.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64-68.

[9]姚斌,刘茹.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9):126-127.

[10]张传柱.朋辈心理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3):172-173.

[11]杨珊.团体干预对提高示范性高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效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24):57-62.

[12]蒋美华.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短程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