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技术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竞争的日趋复杂,技术创新己成为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它决定企业的业绩和生存,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良好的技术创新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嵌入性”理论认为在相关的关系网络中存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因而网络关系的特征就会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研究发现,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了网络关系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能有效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建议。Larson 等学者认为与合作伙伴建立的强联结能够促进信任与合作,进而便利企业获取更多精炼的、高质量信息和默会知识,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Granovetter 等学者则从弱关系的信息优势入手,认为弱关系通过提供异质性的知识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而言,组织学习的价值是众所周知的,虽然有的时候会出现越学越差的情形,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企业的发展还是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是初步探讨网络关系强度、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二、变量间理论关系分析
在对三组要素中两两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构建出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 (如图)。
1.网络关系强度与组织学习的关系。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关于网络关系强度对于组织学习的影响做了一些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发现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强关系促进组织学习,二是弱关系促进组织学习。这主要是没有将组织学习进行分类型讨论,实际上,根据March(1991)研究表明,组织学习存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两大类。网络关系的强弱对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存在不同的影响,弱关系促进探索式学习,而强关系促进利用式学习。
根据组织学习的相关理论可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探索式学习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是之前没接触过的,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没有问题的答案,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利用式学习所面对的是之前就存在的,因而存在一定的理论基础,相关的知识成果,企业内部的成员就可以直接共享相关知识,互相补充,互相利用。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弱关系比强关系更具有成本优势和信息优势,这是因为强关系比较强调不同企业之间直接的交流,它很注重在关系网这一领域的发展,会为了企业间友好关系的发展投入一定的资本,这就增加了相关成本。而弱关系就不是很注重这个,它们只强调市场化的交易原则,不会为了关系的发展投入一定的资金,没有投入就没有风险,因此,弱关系就没有投资的风险。综上可知,弱关系比强关系更能节约资本和时间,因而,他们就可以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和时间跟不同的企业进行探索式学习,吸收知识和信息。而强关系就可以充分利用之前建立的关系网,将知识进行互相传递,得到不同企业成员的认可,以达到知识共享,从而促进利用式学习。
2.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利用式学习,高新技术企业将原有的技术和产品市场知识积累,原有的技术和市场经验得以推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由此可见,利用式学习降低了错误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且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失误。它为现有知识的融合和重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且可能产生新的见解,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探索式学习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因为它可以使企业员工接受更新的知识,并通过交流对新知识进行整理汇总,得到更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对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见解,在产品特性等方面接受外部的有价值信息,探索式学习将会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包含更多的新颖想法,这就会使自己的创新成果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给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3.网络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网络关系的强弱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但是根据历年来的研究可知,强关系更有利于技术创新还是弱关系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存在的争议比较大。Larson等学者认为强联结形成的信任关系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
强关系有助于企业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企业间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以及深入的沟通,这种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促使企业快速掌握市场的细微变化,从而及时的改变自身的发展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为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会投入一定的资产。通过网络的相关作用,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对于其他企业相关领域隐形知识的吸收和技术的掌握,这是强关系对创新的促进作用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企业掌握网络中知识和能力利用的新方法。同时,由于强关系存在投入成本,会排斥关系网之外的进入者,减少了与网络外之间的交流以及资源的交换机会,在短期内能够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收益的增加。因此,强关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绩效。
三、结论
网络关系强度、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网络关系强度对于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相关关系;网络关系强度对于利用式学习有着正向相关关系,对于探索式学习有着负向相关关系;利用式学习对于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相关关系,探索式学习对于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在加强与网络中其他成员合作关系建设,提升自身网络地位的同时,也要扩大自身规模,不断吸收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以提高合作关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洪明,张霞蓉,程聪,陈盈.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 2012(2)
[2]潘松挺,郑亚莉.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1(11)
创新性技术教育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但是和科学教育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教师往往会忽略了创新性技术教育的实施。本文从创新性技术教育实践必要性和如何探索等方面入手,阐述初步的教学研究观点。
关键词:
创新;技术;科学
所谓科技,应该是由“科学”和“技术”两大领域组成。而谈到“技术”,就离不开“创新”,因为它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它是不同于科学这一以认识自然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创新性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科学包括基本原理、概念和结构。科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绝大多数的基本科学原理是不断发展的。而我们的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学生。而技术和创新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对从其他学科得到的概念和技能的利用;同时,技术又包括通过利用材料、能源和工具,应用这些知识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或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技术也是一种“求知的方法”和一个探索、实验的过程。技术的研究包括这些方法的运用,即创新过程,还包括对概念和程序的利用,如了解一些需要或问题并选择最佳解决的方案。如果从他们的目标和任务上来看,二者是不同的:科学活动是为了认识自然,创新性技术活动则是为了改造自然。相应地,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的结果也不一样:科学活动的结果是获得新的知识,而创新性技术活动的结果则是创造新的产品。虽然这二者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又应融为一个整体。在科学教育中,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和创新技术两方面的教育,把科学和技术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创新为特色的技术同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相并存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创新和技术领域的现状
1.对创新技术的重视《科学课程标准》在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中,从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提出了简单教具、仪器制作、解决实际问题方案制定的建议。例如在五年级“热”单元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保温杯,引发学生在创新中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并且在最后通过一个实际解决问题的制作和创新活动来整理概括本单元知识。
2.对创新技术的忽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创新教育,特别是忽视对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说,固然探究很重要,然而创新也同样必不可少。创新是技术的升华。而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学习科学书本知识的浅表层,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三、创新性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创新性技术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高层次的科学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掌握契机,积极引导,着手实践。
1.把握基本方法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的方法和使用,并根据初浅的创新要求,选择合适手段、方法、工具和材料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所学习的简单机械等基本知识,会自己动手试制、操作简单的机械工具,然后去完成某项布置的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进行创新性技术实践打下能力基础。在六年级“简单机械”单元中,学生除了学习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之外,还应该能够利用身边的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认识斜面在生活中的运用,知道升旗的简单装置,认识什么是轮轴等,为能进一步进行创新性技术教育打下基础。
3.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创新性技术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就要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而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开展各类学具的创新制作,以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制作小车、小船和搭建小桥等建筑框架模型,这些小型的科技活动都能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其实,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例子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上有很多,如:五年级“光”单元的《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沉和浮”单元的《造一艘小船》,“热”单元的《创新制作保温杯》,“时间测量”单元《我的水钟》,《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用纸造一座桥》等。教师如能较好地把握好这些教学素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技术能力。
4.学会制定创新方案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新实践,首先要学会制定创新方案,进而了解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和目标特征。因此,作为科学老师责无旁贷的要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学习创新方案的初定、学会预期目标的估计、掌握工具手段的选择、熟练方案之间的比较、直至最终方案的确定、完成操作制造的实践。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必将在能力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如:要带领学生自行设计搭建纸桥,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方案,思考需要的操作步骤和材料,然后再放手让学生操作。这样,学生能得到的提升是全面的。
主题词 科学技术创新 复杂性系统 整体思维
科学技术创新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复杂性来自混沌与秩序的边缘。在圣塔菲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原来“混沌理论”一词已被宏大的“复杂性理论”所取代了。混沌理论对其范围有严格限制,仅限于对自然界系统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的数学研究。相反,复杂性理论则被认为可以用于复杂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行为层面。社会系统并不仅仅是由它们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固定规律所限定的“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相反,它们是可能随时间演化而改变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演化系统”(complex evolving systems)。
科学技术系统创新运动是一个貌似无规则运动的有序性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术本身是各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不等于各因素简单相加。各技术要素在技术系统中也不再是原来的因素,因素自身在技术系统动力下也发生了相变,或者说,技术性因素、实体性因素与知识性因素都具有了技术所拥有的整体性。技术因素的作用方式要受技术系统运行模式和运行状态的制约。第二,多层次性。尽管技术的各因素受技术系统动力的作用发生了相变,但技术本身却生成了一种稳定模式。技术的稳定模式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是由科学的技术应用与技术理论的层次性决定的。科学技术系统内有稳定的周期解,周期解内还有混沌区,这种结构无穷次重复着,具有各态历程和层次分明的特征,即存在有界性。第三,多变性。复杂非线性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本质就是经历混沌走向有序,因此具有混沌伸长和折叠的特性,这是形成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主要机制。伸长是指系统内部局部不稳定所引起的点之间距离的扩大;折叠是指系统整体稳定所形成的点之间距离的限制。经过多次的伸长和折叠,轨道被搅乱了,形成了新对称结构或混沌。
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特征,因此,可对其运用复杂性理论进行管理。
1 转变思考方式
牛顿力学是近代科学的典范,是近代科学建立的基础,牛顿力学是典型的决定性理论,是可测量和可预测的。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次重大变革所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排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测量过程的完全可控性。混沌理论的诞生打破了拉普拉斯决定论,被视为20世纪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第三次革命。混沌理论认为,非线性系统运动具有无穷大周期且始终限于有限区域、轨道永不重复的、性态复杂的运动,不可能无限精确和无限长时间地测量和计算连续变量。混沌理论解决了困扰牛顿(Newton)力学的三体问题,创立了研究n维相空间的不确定解的理论,混沌理论使人们认识到非线性系统演化既是决定论的又是随机论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只适用于那些宏观的缓慢的周期或准周期的稳定运动,然而,这样的运动实在是太少了。
科学技术创新复杂系统倡导最重要的事情是改变固有的思考方式,放弃机械论和宿命论,学会欣赏并应付联系、物力论(Dynamism)和不可预测性。因为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多因素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确实存在的运行模式(即现实存在)进行领会,即正视多元化存在,并对不可预测的事件进行反应。为了使科学技术创新过程自我发展为“复杂演化系统”,有必要对学习、多样性和影子系统(Shadow system)观点的多元化进行鼓励。
2 并不是对每件事都需要进行控制
科学技术对客观事物既进行决定论描述又进行概率统计论描述,这两种描述方法已经共存了几百年。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力学系统只要知道现在的行为就可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概率统计论认为,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系统的未来状态并不完全确定,需要用概率统计方法来描述。
KAM定理很好地解决了决定论和概率论这对貌似矛盾的问题。KAM定理指出,保守系统有可积和不可积之分,可积系统的运动是规则的,遵循决定性规律,不可积系统表现出随机性,成为统计物理学的基础。对不可积系统,KAM环面包围着随机层,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少和扰动不大时,KAM环面包围的随机层测度极小而可忽略不计,统计物理学就不适用了,而应该应用牛顿定律。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和扰动很大时,根据“阿诺德扩散”,KAM环面逐渐减少而随机层迅速扩大,系统只具有极少数的规则运动,规则运动变为次要的,系统出现了大量的混沌运动,这时才能用统计物理学来研究该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近可积哈密顿系统,随机成分有限,导致不可积性的扰动项很小。在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系统处于混沌性态时,确定论和概率论随机交替作用,但确定论占据主流位置,基本能朝向希望的途径发展。随机成分确实存在但有限,因此,在复杂的非线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应该相信混沌性态是貌似不规则的有序,科学技术复杂演化系统不仅反作用于环境,还会反作用于自身,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技术总会不断出现新的有序状态。
3 与环境共同演化
复杂性理论借鉴湍流研究思路和方法,认为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同时存在混沌子空间和对称子空间,两种性态此消彼长,不断和外界环境互动而发生转换。在湍流中规则运动包含有小尺度的混沌运动,在混沌运动中又包含着更小尺度的规则运动。这说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是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并不断互动发展的耗散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演化,这就需要时刻准备好对环境进行反应,凭直觉领会那些驱动科学技术创新变迁的环境模式,根据需要进行适应,而且随时准备抓住各种出现的机遇。科学技术创新系统的三种性态,稳定区域(墨守陈规)、不稳定区域(瓦解崩溃)和混沌边缘(变革栖息地)中,混沌边缘最适宜与环境共同演化。
在混沌边缘,在一种“有限不稳定状态”下,正统系统(主流文化、结构权力等级体制)和影子系统(蕴藏矛盾、变化潜力的非正式组织)能维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张力。正统系统可以提供清楚的指导,对适当的结构和程序进行授权,以及抑制人员中的不安情绪。同时,影子系统可以激发观点的多样性,并且削弱正统系统的力量迫使它进行不断变革。这样,组织行为表征为耗散结构,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前能以新的方式执行基本任务或者追求崭新的基本任务,组织的创造性和创新方面的潜能都展现了出来。
4 整体思考
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非线性要求寻找整体模式来思考问题,并用整体的方式来控制创新过程,而不是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整体思考是探索那些在不利的模式下能够产生最大影响的微小变化,并施加微扰改变系统运行轨道,避免蝴蝶效应。
4.1 建立连接
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可逆的,事物的发展不存在演化;空间是平滑的、线性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关联,各自独立存在。复杂性理论认为,由于非线性的作用,时间的变化是单向的、不可逆的,既可以实现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自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空间也不是平滑的,不仅存在整数维也存在分数维,整数维是分数维的近似和抽象。此外,通过考察系统中某一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序列,可以重构相空间,得出奇怪吸引子的维数。这表明复杂性空间的形成也反映了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积累。因此,在复杂非线性系统运动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应该将时间和空间看成一个统一体,系统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时空整体性的,任何因素在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的变异都可能影响到其他因素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进程。而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下,似乎只能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整体的关联来得到了解。因此,科学技术创新过程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各种因素的时空关联,正是时空关联的模式决定了一个系统的表现。整个系统处于密切关联之中,并与他们的环境不断进行交换,与之共同演化。
4.2 适应复杂性
混沌理论是关于非线性的科学,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只是非线性的特例。经典物理学的线性观,导致了事物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还原性。复杂理论的非线性观,是线性与非线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对立而统一的,前者是事物发展的暂态,后者是事物发展的更基本的更普遍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问题时应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复杂性现象时,用复杂性方法来处理将会显得简洁而有效,反之,采用简单性的方法来研究将会显得繁杂而无效并且得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例如,奇怪吸引子是很复杂的,它可以采用自相似和分数维来简单表示,但如果采用探究轨道的简单方法来研究将是得不到一条确定轨迹的。同样,在研究简单性事物时,如果采用复杂性的方法来研究也将是无效的。
将多元高阶方程化简以便求解,即将复杂现象简单化是我们的思维定势。然而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往往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在创造性思考时,复杂性思维是必要的。虽然复杂性思维可能不符合常规,甚至会引来混乱和困惑,那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受欢迎的。很多创新团队刻意追求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不可思议,目的是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不是被惯常的生活习惯所泯灭。最好的想法不总是来自高层,而且组织内的人都想事业有成,控制只是一种幻想,如果给予适当的扶持,每个人都有可能做作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4.3 让过程成为进行时
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们所揭示的是关于简单性事物的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可逆的,必然也是前因后果的。而关于非线性现象的复杂理论,由于存在奇怪吸引子,事物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导入吸引子,呈现出目的性。由于生物学、社会学等是关于复杂性现象的科学,因而也就是目的性的科学。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是基本的、暂态的,而事物发展的目的性是事物的最终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事物发展的目的性要通过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来保证,而事物的因果发展必将会导致一定的目的性。
物理系统,如天气预报是由有限的确定性定律来支配的,有可能观察到奇怪吸引子是怎样产生的。然而,科学技术创新是人类一项复杂的创造过程,受到无穷多个因素及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奇怪吸引子似乎说明不了什么。由于人类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科学技术创新的行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解释。人类可以思考和学习,根据自身目的进行行动,而且能够反对及驳斥假定适用于他们行为的任何规则。因此,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时必须要制定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每一步则要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4.4 复杂演化管理
逻辑思维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强大思维武器,科学研究中所揭示的规律性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保证其正确性的。当然,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它往往能导致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混沌迷蒙的境地。根据混沌现象的长期不可预测性和遍历性,我们将无法通过逻辑思维一步步地走出混沌。因此,这时就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理论,而要大胆地猜测、冒险和创新,进行直接的下意识思维,然后再把中间过程联系起来进行逻辑思维来判断这种猜测的正确与否。所以说,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复杂性理论不是系统的,而是整体观的方法,它所强调的不是稳定性而是重视创造性与变革,追求的是“成为学习型组织”。当创新思维被非逻辑思维推向远离平衡态的时候,自组织过程会自然而然发生,它们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异体并且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加灵活反应。
参考文献
1 Ali Okasaoglu,Tayfun Akgul.Chaotic Masking Scheme with a Linear Inverse System[J].Physical Review Letters,1997(4)
2 H-J Stockmann, Quantum Chaos:An Introduction[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3 迈克尔·C·杰克逊著.高飞,李萌译.系统思考——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黄润生,黄浩.混沌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 王兴元.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 周守仁.复杂性研究与混沌控制及其哲学阐析[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7 弗朗索瓦·吕尔萨著.马金章译.混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 ass模型;二元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8-0005-06
Research on Dualist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ffusion ased on System Dynamics
YANG Guo-zhong, LIU Cong-min
(School of 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A stract: The article tries to relax the assumptions of ass. Considering the non-independence etween innovative technology markets and the time-delay in the three stages of potential adoption, waiting for adoption and adopted in the process of diffusion, it esta lishes a dualist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 with three stages and applies the system dynamics to simulation study. The simulation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model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which means that i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oth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ist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
Key words: ass model; dualist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ffusion; system dynamics
1引言
自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理论以来,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已将近百年。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1904年首次提出了“S型传播理论”,他认为传播过程中模仿者比率的曲线呈现S型[1]。而传播论的代表人物Rogers认为扩散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2]。学习论学者Lindsey认为生产、技术的使用是一项社会活动,所以学习曲线不仅存在于个人学习之中,也存在于团队组织、合作和产业中[3]。替代论学者Sahal认为扩散过程实际就是新技术替代老技术的过程[4]。最先将博弈论方法应用于新技术扩散研究的是Reinganum,他认为垄断博弈均衡会导致潜在采用者采用新产品的时间不同,从而可得到一条关于时间的扩散曲线[5]。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 ass模型[6]提出后,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才日渐活跃。 ass结合了Fourt和Woodlock[7]与Mansfield[8]两种模型,认为创新产品的潜在采用者会受到大众媒体(外部影响)和口头传播(内部影响)的双重影响,其中受大众传媒影响的潜在采用者称为创新者,受口头传播影响的潜在采用者称为模仿者。鉴于此, ass在对耐用品市场扩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的模型—— ass模型[6]。
之后,许多学者对 ass模型进行拓展,放宽限制条件假设。Ro inson和Lakhani将营销决策变量加入模型中,认为内部影响系数是营销决策变量的函数[9]。Mahajan和Peterson将外部影响系数和内部影响系数都表示为价格的函数[10]。Dodson和Muller把广告效应引入基本S型扩散模型,将潜在用户数M作为广告支出的函数[11]。Olson和Choi将 ass模型中的采用者用采用量代替[12]。杨国忠研究了二元技术创新的稳定性[13]。
但是这些都无法适应实际尤其是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研究的需要。产业集群技术扩散过程中含多阶段扩散以及集群间的相互影响,为此,本文建立多元 ass模型,力图使改进的模型综合考虑创新技术扩散市场间的非独立性、扩散过程中潜在采用—等待采用—已采用三阶段扩散过程中时间延迟性,以此来研究企业间相互渗透影响的情况。
2 ass模型及其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局限性
2.1 ass模型
1969年 ass提出了著名的 ass模型,也称混合影响模型,其表达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SX(dN(t)dtSX)=p[NTX--N(t)]+SX(qNTX-SX)N(t)[NTX--N(t)] (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设计 通用技术 课堂教学
与基础理论学科教学不同,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是一门学生技能提高及实践创新的全新课程,要上好这门课,既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前沿科技的发展状况,又要让学生感知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多种多样的技术知识,显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是无法达到上述要求的。同时教材还要求学生参与大量的创新实践活动,若让学生经常到工厂、工程等一线场所进行社会实践也不太现实,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当做媒介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创新,这无疑既能解决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的困境,同时也将会使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增色不少。那么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巧妙地把现代信息技术融会于其中呢?
一、把借助互联网学习的模式设计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可增强师生教与学的效果
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必修教材《技术与设计》涉及很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与设计知识,而学生的知识结构却有很大的局限性,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学习这门课程是个不错的方法,关键是教师怎样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为了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及技能提高做好,课堂上可以把每个班级划分成六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定问题的网络资料查找、收集、整理研究。其间教师作为组织者,还应及时做好每个小组及组与组之间成果交流的引导组织工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举出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技术或技术产品如核能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围湖造田、农药、交通工具等事例分派给六个小组,首先让每个小组对本小组所分任务进行详细的网络查询,整理讨论分析出该项技术或产品带给人类的好处和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然后再让六个小组集中交流讨论学习各组成果,最后还需让学生作出知识总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人们应慎重使用技术,应进行可持续发展地开发技术。
可以设想,借助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工具,必将大大提高通用技术学科教与学的效率,必修教材中其他一些内容,如不同材料性能的比较研究、开发新产品前期市场调研等,若借助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同样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能强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新颖性和趣味性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会涉及品种繁多的实物、模型等,需要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形态及结构;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学习识别很多种技术设计图样;同时又需给学生介绍很多机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与过程。由于受现实条件的制约,上述教学内容通常无法在课堂上真实展现,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感觉抽象、枯燥、乏味,相应的也很难有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若把它运用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学内容就会以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展示出来,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桥梁结构分类与技术评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桥、斜拉桥等不同结构的桥梁制作成图片,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一一展示,借助直观图片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不同种类的桥梁,进而有助于他们对这些桥梁结构设计特点技术评价的学习;在进行识读技术图一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从不同行业品种繁多的技术图样中选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图样,制作成图片供教学使用;在学习金属材料的加工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对技工知识这方面了解不多,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例如划针的用法、划规的用法、样冲的用法、锯割的姿势和方法、车床的操作方法等分别制作成视频,课堂上边播放边讲,新颖直观的展示,激起了学生想动手操作的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实践操作做好铺垫。
三、把计算机绘图方法与手工绘图方法共同设计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对比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绘图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同时还能使学生体验到技术不断创新的魅力
在技术与设计教学中,绘制物体的三视图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把教学时长设计为两个课时,利用第一课时对投影方法、投影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三等规律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在第二课时里先让学生实践用传统绘图工具绘制出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然后再利用word绘图来进行绘制,通过学习体验两种绘图方法,一方面学生的绘图能力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计算机绘制的图形平滑美观、便于修改的优点,也会让学生体验到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起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巧妙使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极大地优化了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环境,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必将得到有效激发,进而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一定会有大大地提高。
关键词:实践 创新 教育技术 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64-01
教育技术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该学科始终强调其研究的两大领域:理论与实践。然而,我们在发展中创新不多,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1]通过项目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措施已经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使得学生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其主要包括规划与设计、实施、作品展示与分享及效果评价三个环节。
1 项目学习的内涵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建立在真实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这些活动被设计成回答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通常,这些活动反映的是人们在课堂之外生活中每天的学习和工作。[2]
2 项目学习的实施环节
2.1 项目学习的规划与设计
2.1.1确定项目课题
进行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首先必须选择并确定研究的中心课题。[3]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提出相应的项目课题,即确定通过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会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审核。除此之外,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题。
2.1.2制定人员分配计划
在项目人员的分配方面,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又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还要考虑项目的实际需要等。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已有经验,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安排学生应承担的子项目,项目内容会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学生特征等方面会有所变化。依据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爱好分组,每组至少1人,最多五人。这样的小组分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学习能力,通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交流习得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1.3准备实践材料
(1)实践器材、设备的准备。
为了保证项目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准备充足、性能良好的实践器材、设备是硬件条件。目前,教育技术学教研室共拥有12台专业摄像机、15台单反相机、一个非线性编辑实验室(40台电脑)、一个电声实验室(主要用作声音的录制、编辑等)等,对于参与项目学习的学生(约40人/届)来说,这些器材、设备已足以满足需求。
(2)学习材料的准备。
学习材料主要包括相关的教材、教案、电子材料、网络资源、试题等,只有把这些学习材料准备完善,学生才能开展项目学习,才能做出精美、优秀的网络课程或网站等。
2.2 项目学习的实施
2.2.1实施小组管理制度
某些项目涉及的成员较多,这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若其中的一个成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项目都会受到影响。在协调各成员间的分工与协作方面,我们成立了组长负责制。为每个项目分配一个组长负责沟通与管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每个项目小组经常开展一些小组讨论等,让大家把遇到的问题反映出来,然后共同解决问题。
2.2.2建立导师负责制
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自己的小组成员承担责任,学生有问题第一时间求助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详细、耐心地指导,并做指导记录,以备考查。
2.2.3实践拓展训练
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特意组织学生去电视台参观学习。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学生参观了电视台的摄、录、编等设备和部分节目的播放,亲身感受了电视节目录制的魅力。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下一步的项目开展打下基础。
2.2.4开放实验室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当有充足的时间和实验室供学生学习使用。[5]因此,部分实验室的开放也为项目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来说,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基本都是开放的,在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由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室一方面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实验设备;另一个方面也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2.3 项目学习的展示分享与效果评价
为了对学生的作品有一个评定,教育学院每年举行一次作品评优活动,所有的作品都参与评选,并邀请了教育学院不同学科的专家、教师及相关领导担当此次评优活动的评委。通过此次评选,同学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同时也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作品,为今后的改进与提高做铺垫。此次活动评选出的优秀者会参加NOC大赛(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我们的学生连续三年在NOC大赛屡获佳绩,一、二、三等奖均有获得,这也说明了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运用项目学习等手段,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春华,杨满福.从美国教育技术的专业实践看我国教育技术实践中的若干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4(2):9-10.
[2] 李波,陈邦泽.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9(2):12-1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中应当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段来体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用集成Office软件中的电子表格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引入新课,首先出示两张相同的工资表,分组让学生计算出每个职工的总工资,其中一张让学生用笔计算,另一张用计算器计算。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哪组学生算的又快又准,结果自然得知。然后出示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的同样的工资表,利用SUM()求和函数,即刻算出了每位职工的工资,学生顿感惊异。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猛然高涨,创新意识大大加强。
二、因材施教,均衡发展
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课堂上应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新课程理念切实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同时了解一般情况和个别差异,并根据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些知识点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然后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法灵活,引导思维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弥补其劣势与不足。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讲授法等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发散思维,拓宽思路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讲授动画制作软件Flash MX的动画创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让上主机演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学生产生了创新的勇气,有了创新的热情,于是潜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创新意识被激活。这样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使课堂时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时,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教学摆脱了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机械模仿的模式,打破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简单问答式教学框框。使学生放开手脚,自己去想象、琢磨,切实保证了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演绎和归纳等思想活动,给开放教学提供了条件。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加强操作,培养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 创新能力
《国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确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必修课以信息技术基础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主,选修课为现代信息技术为主,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本文所谈的信息技术,指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内容。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责无旁贷。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与兴趣密不可分。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该事物中,注意力集中,关注与此有关联的事物,思维活跃,近距离地观察该事物,广泛了解该事物,从比较深的层次看待和研究该事物,这就容易对该事物有所新的发现,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对于一个事物,大家都了解的,你也了解,你对该事物的认识和别人一样,那么你就不可能在该事物上有所发现和创新。只有在比常人了解得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有所发现和创新。广泛了解某一事物,对该事物的了解就会比别人多;从深层次研究某一事物,对该事物的研究就会比别人透;所以,就容易有所创新。
学生的创新有两个层次,一个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一个是对教学内容以外的事物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是低层次的创新,对教学内容以外的事物创新是高层次的创新。创新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通常先有低级的创新,而后才有高级的创新。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做出了教科书里没有的东西,和老师没有讲出来的东西,由此对创新有了认识和理解,探索出了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具有普遍性。就是说,在信息技术课掌握的创新方法和技巧,在其他学科、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依旧可以使用。创新能力具有保持性。即人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保持不变。在信息技术课形成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外依然可以发挥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形成的创新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要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强弱,与他掌握创新方法的多少和运用创新方法的灵活程度有关。掌握的创新方法多且能够灵活使用这些方法的人,常常表现出比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的创新方法少,使用创新方法呆板,创新的能力比较弱。所谓创新能力强,是和常人相比较,在对待同一事物上,总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出别人想不到的新点子,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事情,提出出人意料的好方案。打个比方,一个人只会浮水,另一个人不但会浮水而且会潜水,那么第一个人就只能够发现水面上的东西,却难以看到水下的东西;而第二个人不但能够发现水面上的东西,还能够发现水下的东西。第二个人从水中获取东西的能力就比第一个人强。一种创新方法是一条创新的思路,几种创新方法就是几种创新的思路。掌握的创新方法多,创新的思路就宽,创新起来左右逢源,容易出成果,给人的印象是创新能力强。培养创新能力,应该重视创新方法的教育。
关于创新的方法,早有人做过总结,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移植法、加法、减法、试验法。移植法,指的是把被证明在甲种环境里适应的方法,搬到乙种环境里试用的方法。如果在乙种环境里依然可以使用,那就是说移植成功,便在乙种环境里产生了一种新的方法。否则,移植失败。在word里,按住Alt键拖动鼠标,可以在文章中间选择一个矩形区域。我们把这个方法移植到写字板里,得到的不是一个矩形区域,而是一段文字。说明移植失败。加法,指的是把几个事物的优势集于一个事物的方法。减法,指的是从一个事物中把它的某些优势分离出来的方法。试验法,指的是通过试验发现新知的方法。试验法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创新方法。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使用创新的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创新的方法;老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使用创新的方法,加深他们对创新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使用创新方法的灵活程度,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要给学生留足创新的机会
能力不同于知识。我们说某某人知识渊博,是说这个人的肚子里装的东西多。我们说某某人能力强,是说这个人能够灵活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知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要获取渊博的知识,重要的是要多看、多听、多记,记忆的东西多了,知识丰富了,人家就说你知识渊博。能力不是看看、听听、记记就可以提高的。提高能力靠的是实践。常言道:“熟能生巧”。熟,即熟练。熟练,就是多练。只有多练,才能够提高技能。
环境是什么?“在环境科学中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口显然.环境科学中研究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这一概念既强调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又指出了自然因素对人的影响。环境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若将范围缩小到人类社会,便有社会环境;若将范围缩小到教学领域。也就有了教学环境。顾明远教授在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李秉德教授在其主编的《教学论》中认为“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这两种定义大致上是相同的.都强调外部环境因素(条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论中教学环境往往被定义为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或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主要是家庭、学校、课堂内的物质因素,教育技术学理论中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没有含义上的区别教学环境f学习环境)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区文化、家庭条件以及亲朋邻里等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狭义上说,即定向于学校教学活动而言.主要是指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学校文化底蕴、校风班风、师生关系、教学管理等等。一般意义上所指的教学环境是狭义上的理解。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1.1教学人文环境
教学人文环境是学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观念、管理机制、人际关系以及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素质素养等。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到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优良的校风班风、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等。
1.2教学物质环境
教学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占地面积、布局结构、花草树木.乃至校园的空气、噪声、光线。还有校舍建筑(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体育馆,等等)、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以及其他一切有形教学设施。在教学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人文环境.也就是人的因素要大于物质因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教学环境的重点也是教学环境建设中的重点
2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近几年来逐步形成并完善起来的现代化教学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2.1知识内容增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当今的社会成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新知识产生,也有大量的知识被淘汰或过爵知识速膨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教育终身和教霄国际化的呼声愈响愈烈。
2.2教学人际关系复杂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比如:多媒体教室使师生交流减少.网络技术使学生交流领域变大,交流形式多样。先进的交流方式也使教学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2.3教学媒体、形式丰富.对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依赖性增大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思路和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对它们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
2.4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种教学硬件设施的提高.但是在现阶段各类院校的软件建设尤其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学校有了先进的教学平台.却不知道应该给学生讲什么、看什么。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经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2.5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交互的智能化
计算机网络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便捷、可靠的条件。教、学员之间缩短了时空距离。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不仅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过程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展开合作与交流。
3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
3.1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
3.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是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它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H: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用建构主义指导教学环境建设.能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3.1.2E一1earning的学习理论
所谓E—Learning.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这些学习资源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一方面.这些资源可以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另一方面,所有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到网络资源库中,供大家共享。
3.1.3BlendingLearning(BlendedLearning)学习理论
“所谓Blending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句其实,BlendingLearning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何教授把它称为“旧瓶装新酒”,也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这一概念的重新提出,对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3.2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建设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加强对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
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是一切重点中的重点。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和风气会影响几批甚至几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管是传统教学环境下还是在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校的人文环境都会对人的思维、认知甚至伦理道德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3.2.2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高等院校本身所具备的良好的网络设施为课程整合提供了基础设施的支持。通过这种课程的整合.能够大大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3.2.3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各级资源中心、小区教育宽带网等的硬件建设: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保证。判断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成败.不能以资金投入的多少和设备的好坏为标准.归根结底还是看应用.看使用者应用的程度以及应用背后所支撑的教育理念
3.2.4加强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与使用
软件资源建设表现在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建设.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电子教案、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的积累和建设。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的建设,不应该追求资源的数据量和多媒体的形式.不应该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翻版.而应该尽可能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资源.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达到最恰当和最优化。
3.2.5加强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
“教育主题网站是指那些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教科研主题、学习素材类事物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与,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站。”教育主题网站能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交互平台.供师生之间进行网络间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如bbs。blog等。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是实现E—Learning的基本条件,也给终身学习、个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软件环境,是要大力发展的方向。目前一批好的专业网站正在建设和修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