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

第1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部署要求,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出发,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不断创新、融合、提升,基本建立起市域一体、医养结合、跨界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机制建设,营造开放公平的发展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部门及各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明晰职责分工,量化考核指标,及时调度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二)强化政策引领。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深化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意见》《关于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在财政投入、土地保障、税费减免、投融资等方面,对营利和非营利性,公办和民办,内资和外资,实施同等的准入和优惠政策。建设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开发掌上医院,面向公众提供预约挂号、健康信息查询、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服务。加快互联网向康养产业延伸,整合防、治、养全产业链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健康测评、健康管理、健康干预等全方位服务。年内完成全市医疗健康数据的归档入库,建成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投入使用。

(三)强化资金扶持。

设立市、县两级专项资金,将部分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康养服务业发展。在机构建设方面给予补助,对新建的租赁的养老机构,省、市、县分别按每张床位给予补助。在运营方面给予补助,按实际入住的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人数量,给予运营补助。在重点园区的规模养老机构,内设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的,按其规模、档次给予资金扶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内设养老机构的,按其规模、档次给予资金扶持。建设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开发掌上医院,面向公众提供预约挂号、健康信息查询、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服务。加快互联网向康养产业延伸,整合防、治、养全产业链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健康测评、健康管理、健康干预等全方位服务。年内完成全市医疗健康数据的归档入库,建成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投入使用。

(四)强化人才支撑。

实施千名护理员免费培训工程,调高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市级再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创新康养模式,构建多元多层的服务体系

(一)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

一是加大投入。xx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占地60亩,总投资4000万元。近年来,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做到年年有项目、年年有改造,完善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的功能。投资350万元,新建了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楼;开通院民楼消防通道门,安装自动消防报警和监控系统;创建园林式单位。今年计划投资160万元,重新修中心路面,修建连廊,购置智能升降椅3部。二是创办全市首个公办托老所。投资100万元,xx市首个正式工商登记的公办托老所——xx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托老所挂牌运营,填补了xx公办社会养老机构的空白。三是开展心灵慰藉工作。投资50万元,与xx市人民医院、xx康复医院和xx市安定医院对接,签订“医养融合”服务协议,在xx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设立医务室、建立老人健康管理档案、心理咨询室、康复器材室,为老人提供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咨询、医疗康复护理,加快向医养融合型转化。四是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2016年,出资12万元,组织举办了首届养老护理机构护理员培训班,由人社部、民政部人事司和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颁发证书,全市有110人参加培训,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7%,省民政厅政务网站予以刊发。五是开展打造“宜居干净三院”活动。2016年,我局以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为契机,以标准服务为准绳,以“干净卫生”为抓手,开展打造“宜居干净三院”活动,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主管院长负责制、‘三轮’验收制(主管副院长自验、院长复验、局长三验)、飘红制、诫勉制”,收到预期效果。

(二)社会养老机构面向京津冀融合发展求突破。

按照“互联网+养老”模式,投资50万元,在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设了

12349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目前完成呼叫平台等软硬件建设,准备试运行,并与我市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对接。迎接京津冀区域化协同发展,按照“医养结合、抓大促优”的思路,我市第一家社会养老机构——投资1亿元的康乐源养老公寓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运营后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占地40亩的xx市中医院医养融合项目以PPP模式运作,年内启动。占地50亩的安定集团医康养项目,主要建设面向国内精神障碍型老人的养老机构,正在土地收储;占地60亩的神农居医院养老公寓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占地280亩的大型医康养项目已完成选址,将建设面向京津的大型医康养乐园,xx的养老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三)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呈现大投入的局面。

2014年,我局制发了《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完善提高一批、新建改建一批、精心打造一批”的工作思路,采取“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因地制宜”的办院模式,先后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55.5万元,拉动乡村投资1500万元,支持新建扩建农村互助幸福院263个,打造了朱里口、新立灶、西高头、周西等一批精品幸福院。与老年协会联动推进,推动了养老、敬老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后塘村老年协会摘得首届“河北省城乡社区示范性老年协会”称号,我市坑西村宋金玲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我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努力向全国先进行列迈进。

第2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一、主要做法:

为切实巩固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我们着重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县、乡党委政府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人口计生、财政、卫生、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或县长办公会每年均多次研究人口和计生工作,并给予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黄牌警告和通报制度的通知》等措施。

(二)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按照“调整、充实、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县、乡计生技术服务人员任职资格的清理力度,严禁无任职资格的“赤脚医生”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面向全县公开招聘医学类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自20**年荣获国家级优质服务县以来,来共招入10名,从而不断充实计生队伍。目前,计生队伍中有技术人员49人。加强对计生队伍的培训,每年均选派3至4名相关专业的医生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根据实际,每年从乡上安排人员到县服务站跟班学习,并召开计生队伍培训会,将所有技术人员集中到县上参加技术、理论及业务操作培训,计生队伍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不断完善技术设备。切实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完善以县计生服务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站为支点的技术服务网络。近年来,县计生服务站先后购置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及b超、乳腺诊断仪、微波治疗仪、心电图、血液分析仪、x光机等治疗仪。投资190余万元,新建了县计生服务站,并在服务站内设置了宣传品展示台、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展示柜等,同时,将服务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对乡镇计生服务所的投入。2003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66余万元,为仁和、夹寒箐、大栗树、都龙、八寨等乡镇分别配备了相关的医疗设备,不断提升技术设备等级,同时,为各乡镇配置了电视、音响、vcd等宣传设备,为满足群众计划生育知识需求提供了方便,为开展优质的计生服务奠定了基础。

(四)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将15万元的计划生育手术减免费、县级承担的独生子女教育奖学金2万元、一次性奖励金10万元、城镇无业人员独生子女保健费3.6万元、转移支付中计划生育事业费35.6万元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经费19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了流动人口管理员和计划生育宣传员的报酬,为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强化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强化科学的宣传教育。为此,在工作中,始终以宣传教育为突破口,以优质服务为落脚点,强化自身学习,深入农村多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及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工程等相关知识。

(六)严格实行依法管理。严格规范办理《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征收社会抚养费等具体行政行为;加大计生队伍法律法规培训力度,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并制定和落实文明执法规范,保障群众依法实现法律救济的权利;建立健全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严肃查处有关违法案件,文明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服从审计、监察等监督机关依法作出的监督决定,积极主动邀请行政执法监督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过因计生行政执法不当引起的群众集体上访和行政诉讼案件,未出现一起违反“七不准”的行为。

(七)不断深化民主管理。在20**年以来,**县就按照有阵地、有宣传资料、有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宣传标语、宣传器材、协会组织、婚育学校的标准,在全县创建推广“坝尾模式”,实行群众自觉参与,自我管理,并要求县、乡计生服务所技术人员每年至少深入“坝尾模式”示范村免费为育龄群众进行生殖健康检查2次。同时,积极帮助群众改善发展条件,找准发展路子,使1473个计划生育贫困户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道路。近年来,根据上级要求,又在全县大力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并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内容融入“村级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公约”,发挥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八)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以“奖优免补”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契机,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大力宣传,并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文艺队的作用和优势,巡回于乡、村演出90余场,使群众对“奖优免补”的政策知晓率达98%以上。对外出务工家庭则由家属写信给外出的家庭成员,向其宣传“奖优免补”政策,全县共发出信件300余封,161个家庭接信后同意并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自“奖优免补”政策实施以来,全县累计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6208户,共兑现一次性奖励金450万元,兑现教育奖学金99.972万元,发放养老补助费140.605万元,发放特别扶助19.032万元。同时,强化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监察,保证了奖励资金安全运行。通过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农民群众生育观念明显转变,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均控制在了10‰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7‰以内。

(九)积极开展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狠抓了“三个环节”:首先,加强知情宣传。在全县124个村委会、社区制作了“知情选择窗口栏”121块,占全县124个村民委(社区)的97.6%,并将药具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知情选择窗口栏”告知群众,让群众在了解掌握的基础上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其次,实行分类指导。利用下乡、办证等时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育龄群众,介绍推荐适合的避孕节育方法。第三,推广避孕工具。引进并推广新技术和新的避孕工具,不断满足育龄群众避孕节育需要,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推行避孕药具“一卡通”,育龄群众持家庭目标责任书即可在任何一个免费发放点领取所需避孕药具,有效推动了避孕节育工作的开展。

(十)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组建了由科技管理员、法规宣传员、医务人员组成的便民服务队,深入村寨,白天免费为育龄群众查环、查孕、查病,晚上放映电影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大力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下发了《**县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全县计生医技师到学校开展培训工作,并将生殖健康知识列入初中、高中教学课程,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生殖保健知识水平。

(十一)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服务。在去年扎实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干预体系,由村级计生宣传员对育龄群众进行优生优育基础知识的宣传和咨询;乡镇计生服务所技术人员对新婚夫妇、孕产期夫妇进行知识教育和孕产期保健知识培训,并开展孕期保健和产后随访服务;县计生服务站建立优生咨询门诊,并开展出生缺陷和遗传病筛查、新生儿代谢病的筛查。按省、州要求制定了科技大练兵实施方案,并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践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经测试,所有参训人员均为合格。2008年以来,对全县计生服务站(所)的医务技术人员共90余人开展了“医学检验”知识技能培训,在去年参训人员测试均为合格的基础上,每年都加深培训,并经常性的派县上的医生到乡镇服务所开展实验室检查项目(hiv抗体、hbsag、梅毒螺旋体)工作。进一步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程的稳步推进提供了保证。

(十二)积极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在电视台播出了《直击艾滋》等宣传教育专题片,并在县报《**潮》上刊载相关标语、口号,提高广大群众防艾意识。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在县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和13个乡镇计生服务所成立了安全套免费发放点,并以街天为契机开展免费发放安全套活动;在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安置了安全套自动售套机2个;要求各类宾馆、旅馆、发廊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并加大检查督促力度。20**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安全套21.1万只。目前,全县医疗单位、性病门诊、旅馆业安全套摆放率达100%,酒吧、发廊安全套摆放率达98%,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7%。

(十三)积极开展性别比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等十一个部委《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意见》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等三部委《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精神,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并强化对全县医疗保健机构、私人诊所及b超使用情况的整治和管理,从源头上遏制性别比失衡现象。同时,在扶贫项目、贷款方面给予独生户、双女户同等优先权,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平衡。

(十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健全有效管理体制,实行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制定并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及用工单位、村民委(社区)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在全县的4个社区设置了流动人口专职管理员,并将其报酬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率先在流动人口中以籍贯或行业为单位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到目前为止,已成立江西、四川、福建、浙江、湖南、广西籍等10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会,共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会员268人;在流动人口较多的都龙镇矿区,引导企业业主自费聘请流动人口管理员,并定期到计生服务所汇报工作和免费领取避孕药具发放给流动人口;建立了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20**年以来,全县共提交信息505条,接收信息1893条,反馈信息1795条,反馈率达10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运行正常。目前,全县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已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对照国家计生委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评估指标体系和云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认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在荣获20**年“国家级优质服务县”基础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

1、三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6%以上;

2、群众满意率达98.9%;

3、政策知晓率达97%以上;

4、育龄夫妇免费享受计划生育服务落实率达100%;

5、落实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村达97.6%;

6、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达91.2%;

7、出生性别比从2003年的124降到今年的1**;

8、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稳定在85%以上;

9、术后和药具随访服务率达到了98%以上;

10、育龄妇女基本生殖保健服务率达80%,男性参与生殖保健活动和服务人数占接受服务人群的20%以上;

11、计生干部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知晓率达100%;

12、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知晓率达85%;

13、统计信息准确率达96%;

第3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2012年计划实施89个民生项目,计划总投资6.13亿元,涉及26个部门。与去年相比,项目更多、投资规模更大、任务更重,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社会保障、就业促进、扶贫解困、关爱帮扶、百姓安居、交通建设、环境治理共有十大类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实施民生工程是民心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以战役的思维、战士的状态、战斗的作风,进一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打好民生工程战役攻坚战。

二、任务要求

1、教育文化方面

校安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800万元,开工6个项目建筑面积11192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前,全部开工,至年底全部竣工。(责任单位:教育局)

公办幼儿园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2150万元,建设县第三实验幼儿园、陈巷中心幼儿园、岩溪中心幼儿园、古农中心幼儿园、湖珠中心幼儿园,建筑面积18092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岩溪中心幼儿园、古农中心幼儿园、湖珠中心幼儿园8月底竣工;日前,县第三实验幼儿园、陈巷中心幼儿园完成立项工程招投标;至年底,主体封顶或完工。(责任单位:教育局)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①目标任务:建设实验小学二期教学楼,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3565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前,完成立项工程招投标;至年底,主体封顶或完工。(责任单位:经济开发区)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提供作业本。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3万元,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作业本。②时间节点要求:月底完成《实施方案》,按方案发放。(责任单位:教育局)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75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②时间节点要求:月底完成《实施方案》,按省市有关方案发放。(责任单位:教育局)

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0万元,民办幼儿园校车更换为符合国标的校车5辆。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前,有关幼儿园按规定的校车品牌和型号,完成与校车生产厂家签订购买合同手续;7月1日前,完成新车交货手续;9月1日前,办理完毕校车登记注册手续,发放校车标牌和标识,正式上路接送学生上下学。(责任单位:教育局)

农家书屋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万元,配置6家农家书屋。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书目报送,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岗前培训。12月底前,完成书籍及各类器材的派送和书籍分类编号上架,各类配套制度上墙及登记,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文体科技新闻出版局)

广播电视“村村通”提升工程。①目标任务:投资3.67万元,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小片网”提升工程,建设任务数10个,服务245户;巩固提升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确保正常运作。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建设方案制定,进入招标程序;7月1日前,完成建设任务数的30%;10月1日前,完成20户以上“小片网”提升工程建设任务;至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广电局)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750万元,建筑面积4280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1月开工建设,至年底主体竣工。(责任单位:县妇联)

2、医疗卫生方面

扩大全县医疗资源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260万元,县医院、岩溪中心卫生院、陈巷卫生院、枋洋卫生院等新增床位130张;建设武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综合楼,计划投资1146万元,建筑面积4000m2。②时间节点要求:新增床位数130张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武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综合楼6月底开工,至年底完成主体工程。(责任单位:卫生局、财政局)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装备给予资金补助,继续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免费培训乡村医生241名。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卫生局)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00万元,实施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电子档案建档率70%。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卫生局)

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513万元,16.7万人参合,其中农民缴费50元/人,各级财政补助240元/人。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启动医药费补偿,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补偿,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卫生局)

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5.2万元,免费检查2300对。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独生子女父母和生育两个女孩后绝育农村夫妇一次性奖励金。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75万元,奖励1000户。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3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特殊计划生育家庭扶助金。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8万元,扶助8人。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3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免费婚检。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2万元,检查2000对左右。②时间节点要求:按实际需求执行,年底完成。(责任单位:县妇幼所)

3、体育设施方面

文体中心一期。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400万元,其中武安镇完成征地250亩,城建局开工建设。②时间节点要求:5月完成征地赔青工作;10月完成规划设计;至年底,完成三通一平并开工。(责任单位:武安镇、城建局)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万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路径2条。②时间节点要求:从5月份开始至年底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文体科技新闻出版局)

4、社会保障方面

集贸市场规范化改造。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40万元,新建京元农贸市场。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盛公司)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0万元,全面完成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年度工作各项指标。②时间节点要求: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按照《2012年度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加强对各类食品安全日常检验检测和执法检查,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确保我县食品安全。(责任单位:食安办)

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80万元,岩溪镇寨后、河空两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全部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水利局)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985万元,建设陈巷镇、枋洋镇自来水工程,解决2.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项目开工建设;7月1日前,完成投资500万元;10月1日前,完成投资900万元;至年底,目标任务全部完成。(责任单位:水利局)

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00万元,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5000亩,解决柑桔病虫害问题。②时间节点要求:至日,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1000亩。至7月1日,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3000亩。至10月1日,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4000亩。至年底,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5000亩。(责任单位:文体科技新闻出版局)

5、就业促进方面

扶持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创业就业。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50万元,扶助450户。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3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支持创业促进就业。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万元,组织参加创业培训100人以上,扶持50人成功创业并相应带动200人以上就业。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6、扶贫解困方面

造福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20万元,全县造福工程搬迁500人(以省下达指标为准)。2013年春节前搬迁户搬迁入住新居。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调查摸底、指标下达;7月1日前,完成选址、征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10月1日前,自建房一层封顶;至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2013年春节前,搬迁新居。(责任单位:农办)

农村幸福园。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90万元,新建陈巷镇古农村、岩溪镇霞美村农村幸福园,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至日,完成立项、图纸设计;至7月1日,完成项目工程招投标并开工建设;至年底,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责任单位:民政局)

居家养老服务站。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6万元,建设外武社区、武胜社区、天成社区、下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②时间节点要求:4月1日前,筹备准备;日前,挂牌开展工作;7月1日前,完成场地准备建设;8月1日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责任单位:民政局)

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8.76万元,提高全县农村低保5383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②时间节点要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待省、市民政部门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文件下达后,再按新标准按规定发放。(责任单位:民政局)

7、关爱帮扶方面

“光明行动”。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9万元,为全县1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②时间节点要求:从3月份开始至7月1日,完成摸底调查,确定资助对象。10月1日,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术,年底全部完成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残联)

“残疾儿童康复”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9万元,对全县9名在康复机构接受专业康复训练的贫困学龄前残疾儿童给予每人每年10000元补助。②时间节点要求:根据省里要求,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审核工作,并按规定发放资金补助。(责任单位:残联)

扶残助学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6万元,对全县100名贫困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就学补助。②时间节点要求:至8月底,完成受助对象摸底调查工作;9月至12月底,完成受助对象的资金发放工作。(责任单位:残联)

扶助残疾人就业。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2.175万元,对全县85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种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扶持6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15户“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创业就业。②时间节点要求:5月底前,完成3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扶持2名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6户“零就业”家庭创业就业;7月底前,累计完成5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扶持6名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10户“零就业”家庭创业就业;9月底前,累计完成85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扶持6名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15户“零就业”家庭创业就业;11月底前,项目工作全部完成。(责任单位:残联)

8、百姓安居方面

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搬迁重建项目。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038万元,完成枋洋镇科山村双口宅自然村、岩溪镇湖珠村鼓鸣自然村、顶山村龙德自然村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104户434人搬迁任务。②时间节点要求:2月底前完成搬迁户核定;4月底前,完成搬迁安置点选址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0日前,所有搬迁户房屋全部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地灾点旧宅基地复垦增减挂钩审批;10月底前,完成安置点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年底前,完成一层建设,并完成道路、水、电及其他配套设施;2013年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责任单位:国土局)

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06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城市棚户区危房项目11个1160套(户)。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立项招标开工;10月1日前,共完成600套;至12月底,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任务。(责任单位:房管局)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87万元,对符合条件的16周岁至59周岁适龄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给予补贴,并对60周岁及以上的城乡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②时间节点要求:按省里要求,认真做好参保缴费基础性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责任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76万元,城镇参保居民(包括成年人、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的政府补助标准,从年的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②时间节点要求:按省里要求,认真做好提供补助标准基础性工作,按时发放补助金。(责任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9万元完成案件数100件,加大对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②时间节点要求:每月按及时进行法律援助。(责任单位:司法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和深化平安创建活动。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2万元,认真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启动工作,形成工作经验,开展重点整治工作。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全面开展整治工作;7月1日前,总结交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年底前,完成整治点的考评验收。(责任单位:综治办)

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348万元,新建新建110kV岩溪变10kV铭上线、110kV城关变10kV城京线、110kV十里变10kV官山线泛土支线、110kV十里变10kV蔡坑线黄温支线等46个项目。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供电公司)

9、交通建设方面

提升公交服务、优先便民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120万元,建设12座公交亭。②时间节点要求:12月31日前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

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50万元,建设林墩客运站。②时间节点要求: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

农村公路续建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00万元,水泥硬化15公里农村道路。②时间节点要求:至日,开工建设;至年底,水泥硬化农村道路15公里。(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

主干道城市道路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1500万元,建设北环城路一期、状元大道一期、西环路、人民路延伸。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北环城路一期、状元大道一期、西环路完成征地赔青工作;6月份开工建设;至年底完成主体工程;人民路延伸年底完成路基及管道铺设。(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城建局)

10、环境治理方面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145万元,实枋洋镇—镇、农场—溪生态旅游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人工湿地8座、污水处理设施12座;建设垃圾收集池451座、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转运站11座、垃圾转运屋4座、垃圾压缩设备2套、垃圾沤肥池30个,购置户用垃圾桶8296个、移动式垃圾转运箱121个、摆臂垃圾装卸车6辆、垃圾收运车18辆、保洁车88辆;清运垃圾3296立方米、清理建筑垃圾2994立方米;建设沼气池475个、储液池192个;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区隔离带9.5公里、设置水源地保护标志19个、生态修复40665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申请政府采购,垃圾中转站施工、污水管网、垃圾收集池、动物无害化处理池、沼气池、储液池和明渠整治等全面开工建设;10月1日前,完成政府采购,项目建设完成50%工程量;至年底,垃圾收运系统正常运行,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环保局)

村容整洁项目。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000万元,按照家园规划、家园整理、家园清洁、家园绿化“四位一体”的目标,开展整治和创建16个县级村容整洁示范重点村。②时间节点要求:3月底,完成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4月底,拆除三分之一以上的废弃建筑物,完成清理、平整造林绿化用地50%以上,有条件的村开始进行绿化;7月底,完成拆除废弃建筑90%以上,完成“四旁”绿化任务90%以上;9月底,前基本完成村道巷道硬化、排水排污配套建设及“四旁”绿化任务;11月底,前完成补缺补漏;12月组织考评验收。(责任单位:农办)

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2400万,实现2.42万亩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建设8个县级绿色模范村;建设3个县级绿色校园;建设8个乡村公园;完成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两旁可绿化里程27公里。②时间节点要求:3月28日前完成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县级绿色模范村、县级绿色校园、乡村公园、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两旁绿化等)整地挖穴80%以上,造林60%以上;4月18日前基本完成整地挖穴任务,造林80%以上;5月8日前完成造林95%以上;5月28日前,基本完成造林。(责任单位:林业局)

建设花卉走廊。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400万元,建设花卉基地2000亩,其中县财政每亩补助1000元。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开工建设;至年底,建设完成,补助到位。(责任单位:林业局)

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00万元,实施光纤入户网络覆盖能力3.3万户,城市地区20M带宽覆盖率超过90%,建制村宽带普及率超过98%,农村地区网络接入带宽提高到4M。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移动、电信)

实施农村和城市社区信息化。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8万元,完善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年计划完成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点建设67个,村级社区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20个,社区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3个,小区信息化4个。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移动)

推广无线城市建设应用。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50万元,实现全县及发达乡镇3G信号的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计划新建设3G基站10个,投放50块载频。完善无线尝试在各领域的信息应用,实现无线城市各类应用50项,计划完成8大项120各小栏目建设。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移动、电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牵头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各责任单位要健全效工作机制,抓紧项目实施,细化分解全年任务和目标,安排专人具体抓民生工程工作。进一步完善责任单位职责制度、联络员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会计报表制度等。县民生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服务到位、资金到位和监管到位。

2、广泛宣传政策,营造良好氛围

认真制定宣传方案,落实宣传安排,主要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分阶段地宣传民生工程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和实施效果。各责任单位积极探索政策宣传的新形势、新方法,采取群众容易接受、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形式,着力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和支持度。

3、严格资金管理,保障顺利实施

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各项民生工程任务认真测算好所需的县级配套资金,并向上积极争取建设资金;财政局要确保民生工程资金落实到位,并按规定程序及时下拨,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要加强民生工程资金的管理,对补助、补贴类资金一律通过“一卡通”或社会化发放;对工程建设类资金,一律按照合同和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并实行资金全过程监控,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和效益。审计局强化建设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第4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一、基本概况

(一)海城市进行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

海城市地处辽宁南部、半岛北端,是全国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市现辖4个管理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镇、576个行政村,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总人口111万。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使经济和社会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行综合体制改革前,由于整个医疗卫生都是由政府包办,机制僵化,经营管理不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的卫生院甚至连工资都无法保证。为此,从年开始,该市本着"提高市一级、搞活镇一级、强化村一级"的原则,对20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70%。该市的做法是:

1、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因院施策。改制前,该市首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公布于众。在改制过程中,由市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卫生院进行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对购买者进行资质和能力审查,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在改制形式上,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因院施策,改制的20家医疗单位,竞价出售12家,定向出售7家,兼并1家。

2、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人员。该市对改制前已退休的职工主要采取三种安置方法:一是镇政府用原卫生院事业费继续支付其退休费用;二是卫生院及退休职工共同投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三是在退休职工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对在职职工的安置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一是继续在医院工作;二是自己开诊所;三是自谋职业。医院改制后,有关善后工作及债权债务由所在镇政府统一处理。出售卫生院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支付退休费和偿还卫生院所欠债务。

3、组建管理机构,实行医防分设。在乡镇卫生院改制前,该市就实行了医防分离,镇政府成立了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原来由医疗单位代管的各镇预防保健,理顺了农村预防保健的管理体制。

4、切实采取措施,强化管理服务。在领导关系上,该市要求改制后的卫生院必须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服从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必须同当地政府和市卫生局协商后任命,报卫生局备案。在服务功能上,要求改制后的卫生院承担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在人员使用上,要求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外聘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在医院基本医疗保证上,要求按等级医院基本标准设置科室和人员。同时,该市卫生局还成立了卫生执法大队,对全市的医疗市场进行集中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查处,问题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真正做到了从"办医"向"管医"的转变。

经过改制,该市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卫生事业的社会化投入明显增加。据统计,改制前三年,20所卫生院的专项投资不足100万元,改制后仅一年,经营者就投入923.5万元,是改制前三年的9倍多。截止到年末,20所卫生院固定资产总额为2739万元,比改制前的622万元增加了2117万元,增幅达340%。

二是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明显增强。年底,20所卫生院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达87人,比改制前增加了60人。新引进的高中级人才主要来自和市的大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为增强卫生院发展后劲,投资者还注重培养人才,有的送到医学院深造,有的送到上级医院进修。

三是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改制前20所卫生院基本上是大内科,外科只搞处置、缝合,不开展手术。其中,15所卫生院没有抢救室,也没有必要的抢救器材。改制后,各卫生院在加强内科的同时,还健全了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正骨医科等,开设临床科室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11个。改制卫生院普遍设置了抢救室,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和药品,装备了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有的还装备了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设备。

四是医疗收费水平明显降低。各改制医院为赢得市场,增强竞争力,纷纷降低医疗收费水平,许多卫生院明码标价或在患者入院时就承诺费用总额,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大降低。据调查,改制前,阑尾炎手术住院费用为1500元左右,改制后,绝大多数卫生院的收费水平在700-900元之间。

五是卫生院运营质量明显提高。20所卫生院病床平均利用率由改制前的9.6%提高到40.7%,日门诊量由改制前的441人次增加到644人次;年总收入达到1880万元,比改制前翻了一番。

(二)关于市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有关情况

市地处省东部,属半山区。全市辖20个乡镇、258个行政村,总人口47万,其中,农村人口29.9万。2001年实现财政收入1.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0元,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该市针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关系松散,乡村医生服务水平较低,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务院的充分肯定,李岚清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市党委、政府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条件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可行之路"。该市的主要做法是:

1、调整农村卫生机构布局。打破"一村一室"的传统格局,对原有乡、村卫生资源重新进行合理配置,将265个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调整为218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均衡设置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每站覆盖人口1000-3000人。服务站受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卫生院)领导,承担对农民的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常见疾病和损伤的治疗、康复等工作。

2、改革用人制度。由卫生院择优录用、统一调配进入服务站的人员,并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末位待岗制。全市先后有26名卫生院医生充实到服务站工作,有17名业务素质不合格的乡村医生被解聘。

3、加强市、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间的纵向合作。对乡、村卫生机构实施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由卫生院全面负责服务站的业务培训、监督与管理,实行对口帮扶、以强带弱、强弱联合。卫生院还拿出部分资金,为服务站统一采购药品和一次性注射器等,对服务站给予资金支持。在政府的组织下,服务站每月提取毛收入7%的资金,乡镇卫生院配套相应资金,作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服务站的设备购置以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和人员培训等。

4、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变单纯医疗为预防保健与医疗相结合。服务站按照立足社区、服务农民、满足需求、强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开展入户调查,为12.3万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家庭访视制度,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定期访视,对孕产妇、双向转诊转回的患者和临终病人随时访视,实行全天侯待诊、电话叫诊和巡诊,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开展双向转诊服务,服务站及时将其不能诊断与治疗的患者转到卫生院,患者病情好转后转回服务站继续进行治疗,卫生院从医疗收入中给予服务站一定比例的提成费,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市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通过对农村卫生资源合理调配,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功能合理、便民利民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强化了卫生院的技术指导与管理能力,拓展了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增强了竞争意识,激发了经营活力,实现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的有机结合,保证了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

2、通过加强服务站的基本建设、充实技术人员和24小时待诊等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方便了农民就医。自改革以来,该市卫生院和服务站患者就诊量平均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卫生院业务收入逐年增长,服务站直接增收达16万元,每名乡村医生年收入平均增长近400元,不仅提高了社会效益,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稳定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

3、通过实行入户访视、双向转诊、健康体验等措施,不仅使农民在家中即可享受到便利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而且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双向转诊和多次降低药品价格以来,农民患者大病和手术医疗费用人均每次减少150元左右,药品费用减少20%左右。同时,由于服务站的药品由卫生院统一采购,较好地保证了药品质量。

二、启示与建议

借鉴两地经验,结合江都实际,我们建议,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5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股份合作;农民收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03

[中图分类号] F301.2;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96- 04

0 引 言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产,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正在火热进行,土地流转不仅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中蕴藏着巨大的增收潜力,能带动农村进一步发展,而且能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土地财产权制度,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创新,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入股流转,组建股份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形成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激活了农民资产,保障了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模式

1.1 农户承包土地作股外租模式

这种土地流转模式是农户按土地面积计算股份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社将入股的土地集中,组织对外发包或租赁,合作社获取的外租收益按农户入股股份进行分配。如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村800多农户将1 140亩(注:1亩=666.7平方米,下同)承包土地作股组建了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对全部入股土地做了统一规划和平整,然后租包给引进的专业大户,建立了规模化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村合作社每年获得的收益按土地股份返还给入社农户。通过农户承包土地内部入股、继而统一外租方式,将原来农户土地集体间接转发包经营改为入股农户股份合作经营,保证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农户已委托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村。

1.2 村集体资产与农户承包土地股份合作模式

这种土地流转模式是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对入股土地统一规划并组织开发经营;农户土地作价入股或不作价设土地优先股,按土地基本流转价格保底分配收益,年终再根据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分红。如绍兴柯桥区谢家坞村,由村集体出资600万元入股和村农户700亩承包土地折价400万元入股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土地统一开发建设现代四季鲜果园区,前几年建设时期农户按入股土地每年每亩可获得400元保底收益,果园开始产生盈利后,村集体与农户按股份“”比例分配红利,近年来农民每年可从每亩流转土地上获得近2 000元收益。这种模式既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能促进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1.3 农户土地作价入股,合作社对外参与经营模式

这种土地流转模式是以农户承包土地入股建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将入股土地作价折股后与农业龙头合作并参与企业经营,合作社获得的土地股权收益,按入股土地份额分配给农户。如新昌县儒岙镇圳塍村由农户1 465亩土地入股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与绍兴市北云山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从事山油茶、茶叶和高山蔬菜生产经营,并取得了50%的土地股份红利分配权,走出了一条“农户土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赢、长期稳定、增效增收的现代高效农业之路。

2 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浙江各地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委托流转这一模式推动农村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经营大户流转,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主要做法是:

2.1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浙江各地不少县(市)已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成立县(市)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中心、各个乡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乡镇、村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合同鉴证、建立档案、纠纷调处等工作,实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设施保障。

2.2 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

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流转权能,积极引导和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采用稻谷等实物计价、货币结算相结合等方式确定流转价格,力求客观实际地动态反映流转土地价值。例如,长兴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根据地块的区域位置、基础设施、种植作物等提出土地流转指导价,提倡按稻谷实物折价的办法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一般按250~325千克/亩晚稻谷计量,按当年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计价,对流转期限较长的,提倡采取分期支付流转款的方式,以消除因土地价格变动而带来的纠纷隐患。

2.3 规范土地委托流转行为

一是提出流转申请。经营业主到乡镇(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提出流转申请,递交经营项目、法人身份证、地块要求、流转期限等材料。乡镇、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对经营业主的资质和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核,较大规模的项目由县乡两级流转服务机构联审。二是网上信息。经审核后,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将有关信息在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上,根据流转要求选择合适地块,经营业主与村集体组织达成流转意向,再由村干部进村入户,与涉及的承包组达成流转意向。若跨村界的,由镇流转服务中心作为受托方牵头实施。三是签订委托协议。在双方达成流转意向后,由镇、村干部分工负责,以承包组为单位召开社员代表会议,征得涉及农户100%同意,形成书面委托流转决议,凡愿意流出土地的农户,与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委托流转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地块名称、面积、四至界限,流转期限,流转价格与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相关约定。以承包组为单位编制委托流转土地基本情况表,绘制委托流转土地四至界限平面图(到户),作为委托流转协议的附件,协议一式三份,户、组、村各持一份。四是签订流转合同。村经济合作社作为受托方与经营业主签订委托流转合同,合同内容事项与委托流转协议内容基本相同,但不能超越农户授权范围。五是合同鉴证。根据合同双方需要,可选择到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鉴证,也可到公证单位进行鉴证,合同一式四份,经营业主、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鉴证单位各持一份。六是建立档案。乡镇、村严格按档案管理要求将所有文本资料建立台帐,报送县级农业部门,及时建档归档,做到有据可查。

2.4 逐步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按照国务院要求,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2015年9月8日下午3时25分,德清县敲响浙江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在德清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的村级集体土地拍卖会上,该县洛舍镇砂村村20亩村级集体土地40年使用权,从957万元起拍,经多轮竞价,最终以1 150万元的价格成功出让。依照德清县有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方案,缴纳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后,砂村村集体可获得拍卖总价的68%,这笔资金作为集体资产,将列入集体公积公益金专户管理,由村监委监督,可用于对外投资、股份合作及购买政府性债券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据悉,按德清的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除了可出让外,还可以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最高使用年限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同;在使用期限内,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的转让、出租、抵押权能。这项改革将全面激活农村土地市场,促使农民土地财产保障更有力、农村集体资产更壮大、产业结构更优化、基层治理更有效。

3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成效

3.1 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推行农户承包土地股份合作制,实现了农村土地入股流转、统一规划、集中连片、长期稳定、规模发展,扭转了以前农户自发、零星、分散、短期的流转状况。浙江省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较早的地区,农户土地入股时间大多超过十年,有的到二轮土地承包期末,同时已形成了一大批较大土地规模的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基地或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如绍兴市,目前农村耕地1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面积占农地总面积的比率达到70%,有力地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和农产品优质率,成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举措。

3.2 有效地壮大了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了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它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如绍兴市87家合作社共有规模经营主体693户,平均面积95亩,最大的户1 200亩。越城区茅洋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引进两家农业经营主体,一家是从事蔬菜生产的农业企业,已累计投入1 000多万元,建成1 000余亩的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另一家是种植面积达210亩的种粮大户,累计投入400多万元,购建工厂化育秧、机耕、烘干等设备设施,成为一家集粮食生产与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家庭农场。这些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而且还是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

3.3 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权益保障

农民承包土地入股流转,虽然土地使用权集中到了合作社,但其持有土地股权证可有效地保障农民所承包土地的财产权益,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方面土地入股流转后,通过合作社的集中规划、统一开发经营或土地连片出租等模式,能保证入股流转价格高于零散流转,据调查,总体流转收益比农户自行流转高出25%左右,加上土地入股的保底分红,提高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合作社需要吸纳当地部分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的劳务收入。据绍兴市2012年统计,农民从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中获得的劳务收入可达1 400万元之多。

4 流出土地农户权益的保障机制

4.1 对流出农户实行阶段性资金补助

2008年以来浙江省不少县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意见》。如义乌市,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 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土地流转补助和奖励,对当年新增连片流转规模面积超过50亩、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土地,政府按实际流转面积给予流出户一次性资金补助并奖励所属乡镇、村;同时各乡镇也给予流出户100~200元/亩的配套补助。保证了土地流转农户的财产权益和人心稳定。

4.2 对流出农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浙江各地为使流出土地农户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纷纷出台政策给土地流转村(自然村)办理了养老保险。如义乌市2009年制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凡在义乌市范围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大于60%且连片50亩以上、协议连续流转时间超过10年的行政村(或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其农户承包土地80%以上流转的,以个人为单位,一次性缴费每人8 000元,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按月享受每人每月170元养老金。至2013年11月底已参保146个村(自然村),累计投保22 704人,已有16 166人享受每月170元养老保险(其中财政每月发103.33元,个人账户所交每月返回66.7元)。从2013年1月1日起缴费每人调整为10 000元,每月享受200元养老保险。

4.3 对规模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制度

浙江各地,相继出台了《农业规模经营配套设施建设的意见》,允许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0亩以上、期限5年以上且签订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基础上,在其经营土地上建设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非永久性配套设施,其建筑占地面积按不同产业控制在实际流转面积的1%以内。由农业局牵头会同国土、建设、综合行政执法对上报项目进行认定,并报市政府审批。

5 结 语

综上,浙江农村各地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和经验,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探索,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财产价值,让农户分享土地流转和增值效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一是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市委、市政府始终对人口计生工作高看厚爱,凡是全市性的计生工作会议,市党政主要领导、四大家分管、联系计生工作的领导都尽量出席。每个季度的计生集中活动动员会和调度会,市委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出席。为了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市里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下发了7个有关计生工作的文件,先后解决了乡镇计生专干住房公积金41万元、绩效工资215.35万元、实时通村直报工作经费90万元、市计生服务站建设资金100万元)、流动人口专项资金31.7万元、乡镇计生专干养老保险金581.8万元(其中市财政解决300万元)、生育关怀后续资金、落实征地撤迁补偿及山水田土分配独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额政策等系列问题。

二、基层队伍更加稳定。稳定基层计生队伍、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抓好计生工作的根本保证。今年,我们通过采取严优相济的管理方式,进一步稳定了计生队伍。一是合理调整岗位。年初,对乡镇计生分管领导、市计生服务站、执法大队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把素质最强的干部安排到最难的工作岗位。同时,对各乡镇计生专干进行岗位调整,共交流18人。从城区四个街道计生办选派支援边远乡镇7人,支边人员在支边期间保留原单位编制,在原单位的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并由市计生局增发本人工资的20%,接受所在乡镇管理。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我们先后举办了乡镇服务所长培训班、计生办主任培训班、乡镇药具员流管员和统计员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举行了各种业务培训班,对村级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三是提高政治待遇。对工作出色、能力强的乡镇计生分管干部,给予优先提拔。在4月份乡镇换届中,9名优秀的计生分管领导提拔为正科实职,其中2人提拔为乡镇长,还有3名计生分管领导也得到了重用。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基层计生专干,我们同样给予政治上的关心,有3名乡计生专干因表现突出,被选举为本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7名村计生专干被选为市党代表。这样,使基层计生干部感到从事计生工作政治上“有奔头”,工作安心,也更专心。四是理顺管理体制。在乡镇计生专干管理上,我们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请销假制、考勤制以及考核制度,对经常不在岗的,或者完不成年度岗位目标任务和考核末位的,该停发工资的坚决停发工资,该调离的坚决调离,该辞退的坚决辞退。在村级计生干部管理上,我们明确村计生专干及育龄妇女组长由乡镇计生办统一考核,统一发放工资,由市财政局从村级转移支付中按每村5000元、每组240元的标准,转拨到市计生局,再由计生局划拨到乡镇计生办。这样,既保障了村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组长的报酬待遇,又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激发了基层计生队伍活力。

三、综治配合更加紧密。我们在抓人口计生工作中,注重发挥综治部门的配合作用,每个季度都要召开一次综治单位调度会,通报有关情况,解决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各综治单位把计生工作列入本系统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自觉完善了计生工作责任制和督察、考核、奖惩制度,综治力度明显加大。公安、工商、民政、教育等部门在办理新生儿上户、营业执照、企业年审、优待证、学校招生等相关手续时,做到了查验计划生育证明。医疗机构执行凭证检查和查验生育证明制度,每月通过实时通平台,向计生部门及时通报妊娠检查及分娩信息。我们还组织卫生、公安、司法、人口计生等部门,对全市医疗单位和个体诊所进行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的行为,目前已查处“两非”案件4例,处理4人,还有1起正在查处之中。为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我们以市人口计生执法大队为基础,成立了市人口计生执法局,确定为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增加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配备了工作用车,专门负责全市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同时,从市人民法院行政庭抽调3名法警到市人口计生执法局办公,由此强化了计生部门与人民法院的密切配合。各乡镇也成立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办,配备专人、专车,设立专库。对在规定期限内拒不缴纳的“钉子户”、“难缠户”,把名单统一送到市人口计生执法局,由执法局申请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全市共征收社会抚养费1640.62万元。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走上机制健全、执法规范、和谐有序的轨道。

四、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一是完善了计生利导机制。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法定奖励优待政策落实的通知》,重点是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等各项法定奖励,特别强调独生子女家庭在征地撤迁补偿以及山水田土的分配中必须多分一人份额,目前已有94户独生子女家庭享受了这项政策的实惠。我们还完成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的摸底工作,目前符合条件人员为2971人。9月2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对我市相关困难群体人员的低保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把农村两女结扎户和农村独生子女户纳入新农保的重点对象,明确规定由市财政按每户100元的标准予以代缴。这项政策,已经由市人社局牵头实施,将惠及6600多户计生家庭,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二是强化了干部问责机制。我们坚决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强化考核奖惩,对计生工作严重滞后的乡镇、办事处,坚决依照有关规定严厉问责。同时,对每个乡、村干部都建立一个计生工作政绩档案,及时登记该干部的计生工作责任落实、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其政绩和提拔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强化干部问责机制,促进了基层工作作风的好转。三是落实了领导干部联系后进村制度。我们深入落实市、乡两级领导干部联系计划生育后进村制度,明确每个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后进村,两年不变。这个制度也推动了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市670个村,村民自治合格率45%。同时,计生局向计生工作最落后的太平乡和磨形乡,分别下派了一名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常驻乡计生办工作,帮助转变了落后面貌。四是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审查制度。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见》,严把计划生育政策关,凡是干部职工调动、招工参军、综合性评先评优、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以及参加村干部竞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审查,发现有1990年以来违法生育或非法收养行为的,一律不得调动、录用、晋职晋级、提拔重用和授予荣誉称号。

五、生育关怀更加深入。为推动“生育关怀行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合理使用资金。我们设立了生育关怀资金账户,坚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解决计生贫困家庭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今年全市新增受助家庭2370多户,其中有12户特困家庭领取了1000到3000元的特困补助金,累计达2.46万元,走访慰问28户,送去慰问金3万元。二是开展帮扶活动。深入推进“万名干部亲情牵手”活动,目前有7000余名干部参与到该活动中,其中副科以上领导干部2833人,帮扶资金达300余万元。我们还利用“5.29”会员活动日,对100名考上大学的计生困难家庭学子,每人资助1000元。三是落实计生家庭保险。今年全市计生家庭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保费达70万元,理赔8万余元。

第7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本人自觉学习全国两会及省市县两会精神并深刻领会其内函,参加了省委党校2010届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和2012年省委党校第三十五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培训班,进一步更新了观念,优化了知识结构,切实提高了领导艺术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在思想上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创新社会管理、经济学、党的建设、法律法规、现代农业等新知识的同时,把工作实践作为学习提升的一个平台,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使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跟上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使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得到增强。

二、统揽全局、科学谋划,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是项目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一是我镇积极向上争取了市领导和市直单位到我镇挂点扶贫,争取了1个省级贫困村,6个市级贫困村,3个县级贫困村,2个移民村,全面启动和规划了扶贫开发的实施方案。二是向上争取资金150多万完成了下江村烟水烟路工程建设和金鸡村、库背村土地整理项目,争取资金实施了高产油茶产业发展项目和德坑万亩果业基地农业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实施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田水利、路、电等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三是向上争取了文化站、计生服务站、劳保所、职工健身之家等项目,项目已设计好图纸并即将启动招投标工作。四是向上争取了投资1500多万的百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投资2000多万的金鸡河小流域治理项目,现都已请设计单位在设计,预计下半年可动工建设。五是储备了一批项目,如金鸡村万人千吨安全饮水项目已通过省里专家评审,百石红色旅游项目已进入国家、省发改委项目库,镇烟草站项目也已列入县规划当中。六是续建了一批项目,如至百石的21公里乡际公路,完成了下江至罗丰头10公里村组公路,完善了洪超师长烈士墓台阶硬化和绿化等配套周边设施,百石村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初见雏形。多年来我镇在争资金争项目中成绩突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1年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势态强劲,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脐橙、烟叶、油茶、造林、木材加工和生猪养殖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1年种植烟叶1350亩,收购烟叶45万斤,位居全县第三名;脐橙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共开发脐橙500亩,油茶300亩,彬木苗600亩,脐橙营销队伍建立,合作社营销规模进一步壮大。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12户,年出栏总数达20000头以上。腐竹、蜂蜜、山羊、泡菜等特色产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比2010年同比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加720万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89元,同比增长9.3%。

三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2011年,村庄规划全面完成,圩、金鸡圩、百石圩三个圩镇的脏、乱、差得到了有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按照“三清三改一分一拆一绿”的要求彻底整治了金鸡雷上、雷下、金江3个联村联组社区,共拆除破旧危房和猪栏棚厕2100平方米,改水254户,改厕247户,改路1.97公里,新修通户便道1385米,种植绿化树木320株,绿化率达100%,砌捣水沟2580米。圩上街小组自筹21万多元浇铸了长500米宽6米的街道,浇筑了长600米的排水沟,并进一步得到了硬化、绿化和亮化,提升了城镇建设品位。

四是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关注民生,加大财政和民政优抚力度。2011年,全镇救助、慰问困难群众2500多户,资助贫困学生546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85.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24700多人,参合率达97%,镇卫生院合作医疗补助500人,补助金额达35万元;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452人,参保率达51.3%。纳入城市低保救助人员89户,139人,农村低保救助的农村贫困群众达269户,714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2011年,全镇小学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义务教育普及率得到提高。着力改善镇卫生医疗水平和条件,增添先进的医疗设备,健全医疗服务网络,为全镇3岁以下儿童、孕妇和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大力实施了“光明·微笑”工程。以完成人口计划为中心,突破性别比整治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两大难点,加大“四术”清理和依法非诉执行力度,保持了人口增长低水平。2011年,全镇综合节育率达97.1%,出生政策符合率达8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0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

五是社会和谐稳定,和谐平安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思想,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注重稳定工作网络建设,配齐配强综治力量,实行“综治、、司法、调解”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推行领导圩日公开接访和干部下访、领导包案销号制度,加大了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及时化解了群众对萤石矿污染环境的,妥善处理了山林等各类纠纷315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时刻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采稀土的人和事,有力的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和地震灾害预防等工作,实现了全镇安全生产零事故。2011年我镇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工作先进单位”和“和谐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三、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不断提升全镇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落实责任,理清思路,打造善谋实干的党委领导班子。认真履行党委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理清思路,精心谋划党的建设。扭住龙头,抓好党委自身建设,强化班子成员党建工作意识,把党建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大事、要事都坚持个别酝酿、集体研究、民主集中、会议决定。实行副职领导包片、包干工作责任制,每位副职领导分别负责所驻村和分管口的党建工作,形成了“党委书记全盘抓、党务工作者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夯实基础,狠抓落实,打造求真务实的基层组织队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圆满完成了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结构。建立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评议村“两委”班子制度,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村务中的重大问题,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入口关”、“程序关”,抓好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高标准建设、金鸡党建示范村,加强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党建示范点建设,村级活动场所的办公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功能有效提升。。

三是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全面推进“三送”全覆盖、常态化。我镇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深入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为抓手,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到当前“三送”的各项工作中去。一是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打造、金鸡、百石、下江村“三送”精品示范点,并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有效促进其他示范点建设;二是扶持一批特色产业,以我镇德坑果业基地为龙头,培植壮大烟叶、油茶、脐橙种植等产业,并通过引导、服务、扶持等措施强力推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提高当地百姓的致富能力;三是兴办一批好事实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如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四是帮扶一批困难群众。侧重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贫困学生及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用心结交,真情帮扶,确保困难群众的利益得到落实;五是化解一批矛盾纠纷。通过矛盾纠纷排查、说事评理等机制,有效排查和化解邻里纠纷,拉近干群距离,密切干群关系。

四、当好代表,认真调研,积极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

身为县、镇二级人大代表,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群众的要求,积极向人大和政府建言献策,对选民提出的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以建议或议案的形式提交县人大或镇政府去办理,在人代会上,先后拟写了镇农村电压不稳限电现象严重,导致烟叶烧烤不正常,百石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保护和开发等建议。把群众要求什么、反对什么真实地反映出来。作为人大主席,按要求召开了镇人大例会、组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镇人大代表,同时还组织了县镇人大代表开展评议、视察、调研等活动。

五、廉洁从政,严于律己,坚决执行廉政勤政的各项规定

第8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劳动保障厅的总体部署安排,全面贯彻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扩大就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现将上半年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就业再就业:1至6月城镇新增就业1804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8.9%,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3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3.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5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6.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目标任务0.9个百分点。

社会保险:1至6月五个险种征缴分别为养老保险费26199万元、医疗保险费8171万元、失业保险费1095万元、工伤保险费255万元、生育保险费195万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65.5%、81.7%、78.2%、72.9%、43.3%。参保人数分别为养老保险84485人、医疗保险132713人、失业保险84419人、工伤保险66759人、生育保险58524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98.2%、36.9%、103%、97.6%、90%。

劳动保障维权:1至6月劳动保障争议仲裁受理立案269件,结案250件,案件数只占去年同期的28.5%。劳动保障监察共查处拖欠工资案件41起(其中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0起),非法收取押金案件5起,共为1600人次劳动者(含农民工1200人次)追回被拖欠工资480万元(含农民工工资450万元),检查在建工地48个,督促补签劳动合同8130人。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稳定就业局势。

一是落实经费对我市劳动保障系统部分工作人员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保障政策学习培训,帮助准确掌握和理解政策,提高落实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为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到位打好基础。

二是创新思路,将培训、职介工作同步推进,继续做大做强“大培训”、“大职介”工作。根据市场及企业的需求调整培训思路,以培训服务职介,将职业培训与职业介绍融为一体,同步推进,使劳动者在经过职业培训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提供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早日实现就业。

三是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好职业技能考核工作。全力配合区劳动保障厅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区统一鉴定工作,组织全市各民办培训机构学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上半年,全国、全区统一鉴定903人;考核鉴定各类劳动者和职业院校毕业生3154人,其中初级工2666人,中级工442人,高级工46人。

四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根据我市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方案,与各有关部门共同协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就业。在做好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发放《返乡农民工优惠证》,落实对返乡农民工的各项优惠政策。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从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到村级就业服务站,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五是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及职业介绍工作,借助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力量,将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印制成宣传资料送到农村的每家每户,使返乡农民工及有意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通过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早日实现创业、就业和再就业。

六是多措并举,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通过劳动保障网全市招工和培训信息,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每月都下载张贴到社区和行政村;联手县区、工业园区的有关部门举办了20多场招聘会;每周四市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好企业、学校与就业培训者的报名洽谈活动;积极组织返乡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免费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有效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上半年共有684家次用工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6970个,成功介绍就业近2万人次。

(二)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继续做好桂政发[XX]54号文、桂劳社发[XX年]248号、桂劳社发[2009]13号文宣传发动和补缴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降低门槛,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带来的实惠。至6月底市本级前来补缴的群众有3947人,补缴金额达1.26亿元。

二是全面推进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项工作。起草了《##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积极协助市政府完成了暂行办法的报批工作,确保了《##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后于今年5月19日由市政府正式实施。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启动实施工作,印制了各种表格、业务流程、宣传资料,举办居民医保专题培训班,组织一县三区和各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员300人次以上。确保了我市居民医保工作按照自治区总体布置,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实施,到6月底已有约2100人办理了参保手续。

三是积极出台措施,从5月份起对所有用人单位下调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四险费率20%—50%,有效地帮助企业度过经济危机,使我市今年新增失业人员与去年同比减少39%。同时提高职工医保待遇15%,调整后可减轻用人单位和参保个人的医疗保险负担约1700万元。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上半年对26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保险基础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等三个方面的考核,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限期整改。切实开展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工作,方便广大参保人员就医购药。按照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规定,经过向社会公告、零售药店正式申报、调查核准等工作,现已核准26家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从今年5月开始向我市医保参保人员提供定点零售药店服务业务。

五是做好工伤保险各项工作。与市委政法委共同努力,从今年起全市政法干警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纳入##市工伤保险统筹范围。经过宣传发动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至6月底全市共有20个政法单位申报参保,核准参保人数899人,参保单位参保率已达到100%,较好地解决了广大政法干警因公负伤后的医疗救助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认真做好工伤待遇调查工作,按照自治区劳动保障厅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工伤保险实际,逐步调整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护理费和抚恤金发放标准,切实保障伤残职工的工伤待遇。

(三)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积极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目前,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5%。

二是加快实施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通过对14个行业,260家企业的不同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已形成2009年##市各类职业部分岗位的工资指导价位,拟在7月底前公布,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报酬给付参考依据。

三是强化日常监察,大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先后开展了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清理和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春风行动等三大专项检查活动,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家,整顿职业中介机构5家。加大对各类违法案件专项监察、处理、处罚执法行动,推进用人单位诚信守法。建立热线投诉电话和突发事件、重大案件联动机制,开辟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减少了各种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是加强劳动保障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针对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井喷”现象,加大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法规的政策宣传,注重分析引发劳动关系争议的主要原因,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管理行为,督促广大劳动者遵纪守法,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由于积极抓宣传、抓预防工作,上半年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减少,案件数只占去年同期的28.5%,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形势及情况分析

虽然上半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还有一些不容乐观的情况,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未能完全满足求职者的需求。

2、人才供求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待遇好专业性强的岗位普通求职者难以达到要求,而普通工种因工资低、劳动强度大,求职者宁愿失业也不愿屈就,导致出现“招工难,就业难”的现象。

3、有些企业主和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不愿主动参保,导致社会保险扩面难度较大。

4、大部分农民因自身经济和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接受转移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农民工开展培训工作比较困难。

5、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仍时有发生,需要及时妥善地解决。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下半年工作中继续加大力度,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力争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劳动保障厅的目标要求全面优质地完成全年任务。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动劳动保障工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是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培训服务职介,将职业培训与职业介绍同步推进,使劳动者在经过职业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提供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早日实现就业。继续着力抓好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网”辐射作用,利用网络把职业培训及职业介绍一直延伸到社区和乡村,把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直接送到千家万户。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力争使我市返乡农民工90%以上都实现创业或再就业。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特点,协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

二是继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做好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参加和补缴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促进各类人员参加医疗保险。认真落实为困难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险支持政策,切实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加强征缴和稽核,确保社保费应收尽收。继续采取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强化目标考核和部门联动等有效措施,形成扩面征缴合力,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

第9篇:村级养老服务站实施方案范文

一年来,面对产业发展空心化、边缘化的严峻挑战,面对因各种历史原因交织所造成的队伍思想波动、士气低落、工作滞后和社会信任危机,我们没有裹足不前,而是抢抓机遇,敢于面对,敢于担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稳定、理顺、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升平片区为切入点,逐步梳理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稳定了局面,为可持续发展扫清了障碍。理顺并重新激发了队伍的活力,迅速扭转了队伍的观念意识,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同谋发展的统一思想,营造了干事业的氛围,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顺势而为,在稳定中求发展,确立了“__是发展区”的定位,牢固树立发展的意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实现新的突破;积极配合市、区城市升级,较好地完成了一批重点难点项目。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迎来了__街道发展的新局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新认可和肯定。一年以来,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转变观念,明确定位,产业发展有新局面

过去一年,我们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领,确定了四大产业发展片区,以“三旧”改造为抓手,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强企业服务,一批产业项目落地。

一是商业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力实施__商圈振兴计划,改造提升道路,优化景观环境,加快岭南天地建设,平稳推进升平片区改造。广州友谊商店、普君新城商业步行街、岭南天地二期相继开业,商圈业态进一步丰富。率先探索在“三旧”改造项目退缩范围内建设临时商铺,升平路、永安路、南堤路、同济路、文华路、佛平路等一批临时商铺建成,一批老字号企业入驻开业,保持和活跃了商业氛围,也为日后道路改造预留了空间。创建“诚信__商圈”,不断融入新元素,将__商圈这个品牌深入发掘推广。

二是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积极支持辖区企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升食品调味品、童服、机械制造、电器照明等重点传统产业集群的层次,重点加大了对海天集团、2014水泵厂、2014童服行业协会、2014五金协会等重点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将这些传统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老树”上培育出创新型产业的“新枝”。

三是总部经济项目进一步集聚。季华路商务区建设推进顺利,绿地中心项目、万科广场、星星广场、天丰国际、__国际等一批沿线重大产业载体相继落地和建设。总部经济发展卓有成效,成功引入了IBM、中海油、平安财富理财管理和神州数码等一批知名企业,按计划有序推进华强电子产业总部基地、高德金谷、信社总部、海天总部等重点项目,服务业发展进一步高端化和总部化。

四是公有资产进一步整合和盘活。一年来,街道以市、区“大国资、全覆盖”的改革思路为指引,全面梳理、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理顺公有资产运行和监管体系,强化内部管理,推动公有资产参与“三旧改造”和土地收储,整合了原顺德公地块建设绿地中心项目,实现公有资产增值;制定了《__街道辖区“三旧”改造项目配建社会管理物业用房实施方案》,为开拓公有资产创造了条件。

二、主动落实,创新模式,城市升级有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刚性执行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升级,为产业、城市管理及“创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道路改造成效显著。完成了对__路、建新路、锦华路、永安路的改造提升,正在实施的佛平路、市东路、田园大街改造也将在春节前完成,辖区交通不断优化,对外连接日益顺畅。在推进道路改造过程中,积极探索道路改造建设新模式,推行__路五位一体改造,开创锦华路政企联动建设模式,配合佛平路改造建设临时商铺,将道路改造与商业发展、沿街景观整治统筹兼顾,注重整体效果全面提升。

二是老城区环境靓丽可期。继续推进__东华里片区建设,调整策略稳步推进升平片改造,全面启动了仁寿寺提升项目,__旅游文化街区整体打造工作正有序铺开。完成了2014大道“348”改造、火车站改造提升等工程,南浦片区改造、中山公园改造提升的动迁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面提速。同济市场、鸿业市场、南堤市场、白燕市场、山紫市场等五个市场已完成升级改造,还有7个正在改造,有14个列入第二批改造范围,为市民提供了整洁亮丽的购物环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

四是城乡环境持续改善。街道辖区内包括内河涌整治、截污、活化水资源、企业整治等在内的15个项目进展顺利,逐步解决了部分片区水浸和河涌黑臭问题,按要求完成了工业锅炉的淘汰提升和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辖区生活环境。

三、创新机制,注重长效,社会管理有新探索

过去一年,我们以加强城市管理和“创文”为主线,强化基层管理,积极开展有关主题创建工作,探索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城市管理和“创文”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我们把城市管理和“创文”结合起来抓,出 台了《__街道城市管理总体方案》,建立了“五分三定两挂钩”制度,把街道人员分到各村居进行挂钩,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建立了“部门联动、政企联动、群众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了城市管理重大节假日及日常管理长效机制,构建了“大综治、大城管”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商圈社会自治新路径,建立了2014首支民间的__商圈秩序维护队,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创文”工作的开展。

二是社会局面和谐稳定。以战术的灵活稳步推进升平片区改造,及时打通了片区封闭的道路,还路于民,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聚焦;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的纽带作用,广泛倾听民声,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加强推进“两新”组织建设,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深入开展“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重点工作联勤联动机制;着力建设星级人民调解会,积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对重点人群的化解工作,实行班子领导包案,分解处理,逐步理顺和解决了普君南拆迁安置、越战退伍军人、镇安村、永新南村、兆东市场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全力做好“三打两建”工作,打掉了一批欺行霸市、商业贿赂案件和制假售假窝点,社会秩序保持稳定;街道三防体系建设通过市、区的考核验收,三防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消防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和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稳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考核指标范围内,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整体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三是农村管理进一步规范。规范是硬手段。一年来,我们出台了《关于村“两委”成员管理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工作的补充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农村管理的规章制度,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所有权证的登记发证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和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建设。同时,按照9号文政策,加强对村组土地的统筹开发,出台了《区、街道与村(居)委会、村民小组联动土地合作改造方案》,促进多方联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四、加大投入,强化保障,民生事业有新发展

过去一年,我们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去推动民生事业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和谐幸福__。

一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有序推进“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实施“一校一品”均衡特色教育,发展教育共同体;精神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创建“五个有”、“五个一”文化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全面推进;计生工作开展顺利,“2014__人口文化剪纸坊”挂牌成立,创新了生育文化宣传,荣获省人口计生宣传创新项目;积极开展卫生整治,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城区检查准备工作,全力做好了登革热防控工作。

二是社会保障投入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做好住房、养老、医疗、就业、帮扶助学等保障工作。全面为辖区户籍80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平安钟”,新星分中心和大塘涌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升级改造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力做好就业促进、“退管”和社保扩面工作,“广东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通过省验收评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认真落实低保救助、帮扶救济、双拥优抚等工作。

五、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效能建设有新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用规章制度和管理打破了被动局面,规范了内部管理,调动了干部积极性,干部队伍的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实行归岗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干部关系,开展了4次大范围的民主测评,打破了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选拔了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积极探索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带顺带活了队伍。

二是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入。完成了办公场所的整合提升,进一步降低了办公成本,方便了群众办事;改善了20个社区居委会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办事环境。结合大部制后的职能调整,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服务基层化前移。建立了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贴身跟踪服务。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有新亮点。以创建“廉洁__”和两级纠风网络建设试点为契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全面加强街道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全方位实现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有效促进了纪律的强化、服务效率的提升、矛盾问题的稳控化解,强化了干部的“廉洁”和“服务”意识,为街道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扶贫工作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人大、政协、征兵、“双拥”、 关工委、 保密、外事侨务、统战、工青妇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的困难,积极理顺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扭转了不利的发展局面,逐步找准了自身的定位,探索出了一条适合__街道发展的新路径,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的广泛认同。我们深刻体会到:

(一)上级关心支持是前提。我们取得的成绩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区委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__街道最困难的时期,主动关心支持__街道的发展,给予__街道改革创新的空间,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二)激活了队伍是关键。通过激活队伍,凝聚了人心,全面调动了干部积极性,干部之间“团结、沟通、维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和浓厚的干事氛围,大家主动要求发展,想做会干,公正敢管,树立了一种正气,才能够攻坚克难,把以前想做、不敢做、难于做的事一件一件做成了。

(三)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我们打破了固有思维的束缚,明确了“__街道是发展区”的定位,强调发展是首要任务,为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思维空间和地理空间。

(四)建章立制是保障。我们修订完善了50多项规章制度,重新编印了《__街道规章制度及办事程序汇编》,各项规章制度能彼此衔接、相互协调,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财、管事的良好局面,保障了各项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五)多方联动是动力。街道和上级部门,街道和村居、社会、企业以及街道干部之间能够联动发展,形成了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成绩来之不易,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__街道的发展依然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需要去破解。一是干部观念还未完全转变,依然处于转型期,要防止反弹,要继续筑牢发展意识和主动意识;二是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驾驭水平还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统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干部培训,特别是要加强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四是产业发展依然处于转型期,传统产业的优化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五是社会管理处于转型期,全方位的社会建设,新型社会管理秩序的建立,都需要不断摸索创新。这些都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勇气,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努力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是__街道大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强中心”战略,按照“三年新提升、五年大跨越”的总体要求,确立“巩固、提升、突破”的工作思路,强化“六个意识”,做好“六个一批”,从配合工作向主动作为转变,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城市升级为主线,以“三旧”改造为抓手,以活化机制为保障,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城市更美丽、产业更强劲、民生更幸福的__。

一、强化主动意识,进一步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过去一年,我们树立了发展意识,积极配合市、区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区委区政府授予__街道集体突出贡献奖,这是上级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去年的工作只是一个磨合和开始,新的一年,我们要用更大的决心,主动作为,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全面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从配合工作向主动作为转变,形成强大的合力和浓厚的干事氛围。

二、强化效率意识,抓好工作落实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__街道要加速发展,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注重长短结合,做到短期见成效,长期可持续。

(一)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转变,做到“想做会干,公正敢管”。要用心和投入,有公心、有良心,有斗志,敢担当,敢做事、能成事,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要认清__街道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务实高效理念,进一步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实行服务承诺制和行政问责制,全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要加大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干部激励机制,通过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来锻炼和培养一批干部。

(二)要注重长短结合,走可持续道路。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稳定与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把握发展的节奏,同步推进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根据阶段性的工作重点,注重长短结合、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既要努力完成一年见成效的工作,也要用心落实好三年出成果的任务,更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开拓今后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空间,做到短期见成效,长期可持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强化发展意识,抓好“六个一批”

发展是硬道理,产业是支撑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镇街是发展主战场”的工作要求,按照“激活一批、引进一批、做大一批、理顺一批、动工一批,建成一批”的工作思路,强化发展意识,全面实施四大片区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四大片区的错位发展和融合发展。突出城北片区产业主战场的地位,重点发展主题产业园和产业综合体;突出旧城片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居住环境和综合竞争力;突出东升片区比较优势,形成都市产业集聚地;突出季华片区总部集聚优势,打造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

(一)激活一批,固本强基

一是激活__街道沉淀的一批本土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__街道辖区范围内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注重安商稳商强商工作,重新激活这批本土企业,树立企业信心,让企业加大在__的投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对__街道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激活本土的传统产业,关键是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扶持发展一批龙头先进制造业企业,培育壮大支柱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引导辖区企业退出低端制造业及生产环节,促进产业结构从工艺性产业链条集聚向价值性、服务性产业链条集聚转变,逐步形成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例如引导童服企业从生产加工向研发、设计、创意、营销等环节转型,引导童服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鼓励、引导、支持海天、汇源通、2014农商行等本土企业在__街道建立总部。

二是激活村组的土地和旧物业。农村是发展的新空间,要坚持9号文的精神,积极支持农村“三旧改造”,多方联动,充分利用《区、街道与村(居)、村民 小组联动土地合作改造方案》,调动村组的积极性,把农村的土地存量释放出来。加强对村组土地的统筹力度,引导村组在土地开发中转变旧有的“房地产改造”模式,发展产业载体,培育长期的、有效益的、可增值的物业,实现农村集体资产提质、增值,实现辖区环境、村组收益可持续、政府税源可持续的多赢局面。

三是激活街道的文化资源。__拥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和资源,要全面激活这些沉淀在__的深厚文化资产资源,结合正在推进的仁寿寺、梁园、中山公园改造提升项目、岭南新天地项目、升平片区改造、南浦村片区改造、道路优化提升等重点工作,将散落在老城区的这些珍珠擦亮、串起来,实现点、线、面结合,建设国家5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将景区变成旅游的地方,把人留住,让四海宾朋、八方来客来2014能有地方玩一天,住上一晚,形成独具特色、别具魅力、古今交融的岭南人文 工商主动脉,岭南文化的根和魂所在,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中心价值,成为城市升级强有力的支撑。

(二)引进一批,带动发展

引什么样的企业、怎么引,事关引进工作的成败。一是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发展的战略,全力以赴争取富力、华润、方圆等优质企业进驻__街道发展。优先引进适合街道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重点塑造__街道商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都市型产业四大品牌。二是要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注重产业链招商、品牌招商和服务招商,加强招商引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与市、区招商部门的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机制。

(三)做大一批,盘活国资

新的一年,我们要把加大公有资产改革力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学习区“大国资、全覆盖”的工作经验,加大与区公资的沟通与合作,全面理顺街道的公有资产关系,改变目前公有资产相对分散的管理模式,按照固化理顺现有部分资产和成立新公司强化开拓运作的总体思路,全面整合提升,构建新的公资运营和监管新体系,提升公有资产的开拓运作能力和水平,做大做强一批公有资产,强化公有资产的“造血”功能,为城市升级、产业提升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理顺一批,规范管理

一是理顺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拿出敢于碰硬的勇气,继续以班子成员和各职能部门分工包案,分步分批妥善处理一批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理顺一批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对存在的“两违”行为进行全面梳理,对符合办证条件的迅速办好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严格执法,坚决予以拆除,坚决刹住违法新建、改建、扩建、抢建不正之风,确保辖区范围内土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认真思考如何发挥公有资产在“两违”整治过程中的作用。三是理顺农村人、财、物的管理。坚持用好农村“两个平台”,全面实现农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五)动工一批,增强后劲

一是要强化服务保障。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提升服务和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打造一个公正、公平、公信的办事环境,加快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动工。二是要强化资金保障。要增强公有资产的“造血”功能,坚持多渠道融资,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要。

(六)建成一批,做大增量

一是要责任到人。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项目的做法,坚持责任推进,对重点项目,责任到人,限时完成,全力以赴抓落实。二是要目标推进。落实工期倒排制度,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开工、竣工时间和具体推进计划,把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每天,具体到每个环节、部位。三是要完善奖惩机制。要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大胆突破创新,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谁敢于担当大项目就扶持谁,谁能够做成大项目就奖励谁。加大效能检查力度,谁办事拖拉、推委就处理谁。

四、强化中心意识,提升环境竞争力

在“强中心”战略中,__街道的功能定位是“一老一新”中的“一老”,我们要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互动发展。作为禅南合作的窗口,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加强与南海桂城、罗村等周边地区在道路交通、公用事业、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互动合作,融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携手共建“强中心”。

(一)抓好城市功能区建设。充分把握季华路快速化改造、魁奇路东延线启动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季华商务区的建设,尽快形成服务辐射全市的总部经济和生产业集聚区。谋划好城北的产业布局,充分考虑未来城际轨道接入2014火车站对该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借中山公园改造提升、2014水道老城段景观提升和火车站改造提升,优化提升区域的环境,逐步建成高水平的产业功能区。继续实施商业振兴计划,全面推动大__商圈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加快建成具有旅游、文化、商业、生活、办公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区。通过三大优势互补的功能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全市经济的能力。

(二)抓好老城区道路和景观提升。要通过道路改造,顺畅交通,加强对外连接,把我们的服务功能向外辐射。做好准备全力配合季华路快速化改造,加快研究同济东路东延线连通桂澜路,进一步优化区内和区外路网。要结合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扎实推进实施好__东华里片区、升平片区、仁寿寺、中山公园、南浦片区等重大改造提升项目,打造独具岭南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借鉴台湾禅寺和佛陀纪念馆的成功经验,做好仁寿寺扩建提升工作,同时,将仁寿寺与__、东华里、梁园等连成一体,组成城市中心与标志点,打造5A级历史文化景区,做成2014的根和魂所在地。

(三)抓好中心城区沿街景观综合整治。该项工作近期新增列入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要按时间进度做好铺排。景观整治要结合道路改造提升和商业发展需要,创新思路,继续尝试建临时商铺、政企联动建设模式等经验做法,做出__的特色。

(四)抓好水环境整治。按照进度计划,加快资金申请和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截污工程和活化水资源项目,加紧督促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减排项目竣工验收,严把环保关,尽快完成汾江河污染企业搬迁或强制整治任务。

五、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改善民生

要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管理服务和创新,切实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

(一)抓好企业服务。要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的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企业服务,做足沟通,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真真正正把办事效率提上去,营造“亲商、稳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商业氛围。在注重引入优质大项目的同时,大力支持本地传统优势企业和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二)抓好城市管理。继续把城市管理与“创文”工作结合起来抓,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继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广“大综治、大城管”管理模式,优化部门联动机制,充分调动村(居)的工作积极性,高标准全面加强城市管理,重点加强对辖区内街巷、拆迁区域、市场的城市管理工作。做好市政、园林等职能下放对接工作,防止工作脱节。健全政府组织指导,城管依法执法,村居、商家、社会单位自治管理的“城市管理N包”责任制,突出做好城市“窗口”路段的绿化和景观提升工作,搞好市容环境卫生。

(三)抓好农村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农村管理,不仅要加强对村的管理,也要将管理延伸到村民小组。通过不断完善农村“两个平台”建设,加强集体资产交易与流转的规范管理,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确保村级和村民小组两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切实解决好村民不明不白、村组干部不清不白的问题,有效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保障农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抓好社会稳定。继续推进“平安__”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大综治”工作格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全面构建社会立体防控网络,将公安专业力量和群防群治等社会力量紧密结合,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提高路面见警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全面开展平安村居建设,实现100%全覆盖。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加强对劳资纠纷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把不稳定因素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进一步促进街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继续加强“三打两建”工作,着 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建立良好社会秩序。

(五)抓好民生事业。民生事业关乎民众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努力建设“幸福美好__”。重点要抓好十项工作:一是继续探索特色办学,推行教育共同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教育进社区,发挥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利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聚集的优势,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医院;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品牌;四是抓“社保扩面”工作,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五是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扎实推进优抚双拥、老龄、残疾人工作;六是抓好保障房建设,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七是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加快长者康龄公寓建设进度,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打造全国一流水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八是强化社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和“退管”服务,争创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和省级“退管”工作示范单位;九是加强关爱妇女儿童工作,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是切实抓好基层三防体系建设,确保辖区村(居)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六、强化廉洁意识,提效能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