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统计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已成为心脏外科的常规手术,但对部分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或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需同期进行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由于此类病人多数病情重、病史长、年龄大,血管条件差、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者多。手术时间长、低温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致使病死率明显增加[1]。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对我院11例行同期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60岁以上8例,4例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7例以冠心病心肌缺血症状为主,同时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11例病人均与手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冠状动脉单只病变6例,双支病变4例,多支病变1例。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7例,有心功能衰竭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3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4例,二尖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1例,手术过程均顺利。8例发生术后症,其中5例发生心律失常,1例氧饱和度下降,精神症状1例,1例并发低心排综合症得到纠正,经对症治疗护理,病人均顺利转出ICU。
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 心律失常常与手术刺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心肌缺血有关。一般可采用术后放置心包脏层临时起搏器,设置搏起心率时要根据病人病情,一般是60~90次分。心房纤颤的病人在术后使用起搏器是应注意观察自身心率与起搏心率有无冲突,应及时调整起搏器的频率。术后如ICU后应及时化验血生化,保持血液内钾的浓度在4.0~4.5mmolL,根据尿量计算每小时的补钾量。本组有5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为最常见的室性早搏和快速房颤,其中2例为低钾血症,对症处理后消失,另外3例去除病因后,仍为房颤心率,遵医嘱应用胺碘酮注射液,用后好转。术前为房颤心率的,一般很难纠正但不影响生活。
2.1.2 肺不张及肺损伤手术刺激和术中对肺叶的挤压,术后应用机械通气都会造成肺不张及肺损伤。心脏手术后病人痰液较多,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对改善通气和控制感染极为重要[2]。术后应加强体疗,勤翻身、扣背,根据医嘱应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的药物。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氧饱和下降,经过上述治疗后,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转出ICU.
2.1.3精神症状 慢性心房颤动、近期心肌梗死、动脉硬化、瓣膜病变并发左房附壁血栓形成,易出现脑血管以外,且手术中麻醉、体外循环、瓣膜置换需抗凝治疗;脑缺氧、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或低心排综合征引起脑血管供血不足均可引起病人意识不清[3]。由于病人术前对于手术的不了解及恐惧,对ICU环境的陌生及周围仪器的声音产生幻觉,麻醉的未完全清醒,都需要对病人应用适量的镇静剂。本组有1例病人出现幻觉,烦躁,根据医嘱应用异丙嗪及安定,后逐渐稳定,精神症状逐渐消失。
2.1.4 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病人心脏患病时间较长,长期处于失代偿状态,且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手术操作损害心肌、体外循环时心肌供血不足及电解质紊乱引起心肌损伤。对于血容量不足、心功能差的病人再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要注意维护心功能,术后血压应控制在术前水平,以维持有效的肾灌注压,CVP维持在0.98kPa左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20%~30%有
高血压表现[4]。可采用镇静、止痛、静脉应用降压药等方法,防止血管吻合破裂、出血、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对心肌收缩力差的病人,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或其他正性肌力药物。1例患者出现低心排症状,经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措施,逐渐好转。
综上所述,对高龄同期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由本身的特点,容易发生并发症,只有对术后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测,积极的治疗和全面有效地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英,顾辉,樊美珍.心脏瓣膜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同期外科治疗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85.
[2] 李荣,刘希伶,孙红梅.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措施[J].现代护理,2005,11(14):1113.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2000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2000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2000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年至*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降损规划,*-*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年3月至*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8-*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年12月送电、*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11月13日,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传出消息,我省地方性法规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目前告一段落,《河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7件地方性法规拟废止,同时,拟修改《河南省劳动力市场条例》等13件地方性法规。
据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我省法规清理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了此次地方性法规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由于与上位法的相关
内容不一致甚至相抵触,或缺乏可操作性、不适应新体制发展的需要等原因,此次拟废止的7件地方性法规包括,《河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河南省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地方煤矿管理条例(试行)》、《河南省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办法》、《河南省〈渔业法〉实施办法》、《河南省通信管理条例》和《河南省会计工作管理条例》。
拟修改的13件地方性法规包括,《河南省劳动力市场条例》、《河南省人才流动条例》、《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河南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办法》、《河南省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条例》、《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河南省开发区条例》、《河南省气象条例》和《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
中原新闻网
一、适用范围
本监管意见适用于坐落本区行政区域内经省、市金融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和经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活动。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原则
(一)小额贷款公司必须遵守省、市金融主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业务;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放高利贷、不得采用涉黑手段追收贷款、不得帐外经营;不得向本公司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提供贷款;不得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提供担保。
(二)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短期周转”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不少于30%的贷款发放于农民、农业、农民自主创业和农村经济组织流动资金需要,其余贷款应发放于小型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2.5%且贷款余额上限为500万元,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发放。
(三)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建立健全授权授信制度、信贷管理办法和信贷管理流程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增强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提高贷款质量。
(四)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建立健全资产五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严格按照以下比例计提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
1、按照贷款年末余额的1%比例计提一般准备;
2、专项准备计提比例为:关注类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资产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五)小额贷款公司必须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进行规范化核算。
三、监管组织机构
为确保小额贷款公司依法依规进行经营活动,*区办事处成立*区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领导小组,由区党工委副书记程文库任组长,党工委委员、财政所所长黄荣枝任副组长,成员由冯志胜(区公安分局)、侯凤明(区经贸办)、王菡(区统计信息科技办)、蔡棣垣(区审计办)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审计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蔡棣垣担任。
四、监管工作职责
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部门)的主要监管职责:
(一)根据《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日常领导小组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对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或最大股东)、申报材料、董事和高管任职资格以及增资扩股申请进行初审;督促小额贷款公司制定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执行相关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听取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工作汇报;定期或不定期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管;协调市金融办及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区办事处协调的事项,配合职能部门处置小额贷款公司违规、违法经营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防范。
(二)根据《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依法惩处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9]95号)的规定,由区公安分局负责对*区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资料进行留案备查,配合区办事处、市金融办、工商局、中山银监分局以及人行中山分行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贷、洗钱等金融违法行为,维护金融环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由区经济贸易办公室负责督促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总经理的权责关系,制定稳健有效的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会议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作用,规范企业管理,并配合省、市金融主管部门及省、市经贸主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的检查。
(四)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由区统计办公室负责定期统计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经营、融资等信息,并及时向市金融办和银监部门报告,汇同区经济贸易办和区财政所每年度对*区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业绩、内部控制、合规经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上报市金融办及银监部门。
(五)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区审计办公室依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等规定,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对其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信贷管理流程、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充足状态、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良贷款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集中度、关联方等实施持续、动态监管,督促其完善资本补充机制、贷款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和规范资产分类和拨备等工作,加强风险控制;督促小额贷款公司每年度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按照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向公司股东及区办事处及区财政所和区统计办公室、向其提供融资的银行、有关捐赠机构披露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和年度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督促小额贷款公司遵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依法依章进行会计、财务管理与核算,促进*区小额贷款公司稳健运行。
五、监管措施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区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领导小组依据贷款公司损失准备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视情况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一)对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达到100%,且不良贷款率在5%以下的,可适当减少检查频率;
(二)对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降至75%-100%(含75%),或不良贷款率在5%-15%(含5%)以上的,要加大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力度,并督促其限期补充资本,改善资产质量。
(三)对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降至50%-75%(含50%),或不良贷款率高于15%(含15%)的,适时报请省、市金融主管部门采取责令其调整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停办部分或所有业务、限期重组等措施。
(四)对限期内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降至50%以下,或不良贷款率高于25%以上的,报请省、市金融主管部门责令其撤销。
六、监管部门的工作纪律
(一)各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争取不正当的利益,不得在小额贷款公司中兼任职务。
1.1项目申报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科学人才1993年以来,辽宁省共有2209人累计2777人次获得了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993年以来,辽宁省有25名院士累计48人次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03年至2012年,共有院士35人次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1993年至2002年(13人次)的2.7倍。在中科院属高端人才③中,共有106位学者先后获得251项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18人21次获得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中科院属各类高端人才总数的17%。
1.2科技产出成果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2001~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共6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591项,分别占全省获奖总量的4.1%、95.9%。“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省级科技奖励能力显著提高,分别获得国家级奖励15项,省级奖励283项,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增加了5项和23项。
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础研究认识存在误区当前我国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虽然提高了对以自然科学基金为主要代表的基础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但还是普遍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不能全面认识基础研究的社会功能,缺乏对基础研究厚积薄发特点的深刻认识,在科技投入上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倾向。
2.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辽宁省没有针对自然科学基金出台过管理办法,2005制定的《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已远不能适应当前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需要;基金资助项目单位日常规章制度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到位,影响了科技人员积极性。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模式相对单一,没有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相匹配,灵活性明显不足。
2.3资助数量不足自辽宁省成立自然科学基金以来,批准项目数逐年提高,近年年均资助数量已达到300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度资助项目数超过400项的地区已达到6个,由高到低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西;有一半省份年度资助项目数在200~400项,辽宁省目前处于第二梯队的中部。④随着辽宁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从事科研的人员数量快速增长,需要省自然基金扶持的项目和人才层出不穷,但每年自然科学基金的限项申报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各科研单位对增加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量的需求十分迫切。
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在强调研工作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围绕省级科学基金与基础研究工作实际,将调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增加基金工作公开、公正程度。完善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建议增设重点资助项目和杰出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并适当增加自然基金项目支持数量,扩大覆盖领域。
3.2大幅提高经费投入力度一是保障财政经费稳步提高。适当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财政科技拨款中的比例。二是努力拓宽经费来源。扩大联合基金试点范围,积极引导省内各市科技行政部门、大型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建立省市、省校、省所、省企等联合基金,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基金投入体系。
3.3科学修订评价体系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对自然科学基金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修改完善自然科学基金的评价体系。一是完善评审专家库和评审专家选择机制,建立专家库信誉评价机制。二是推行通讯评审中“双盲”评议办法,积极推进网上评审,完善同行评议制度,维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过程的公正性。三是建立有别于传统同行评审的评审机制,关注可能产生新思想的前沿性研究,关注有创新潜能的人才培养,实现基金项目立项评价的科学性。
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考试管理,推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规范运行,实现会计电算化考试管理系统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系统的衔接,经研究,决定调整现行会计电算化考试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管理方式
依据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考试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一项科目,考试报名、考试成绩及证书管理统一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系统范围。全省统一使用由山东欧玛公司开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系统”和杭州天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考试考务系统”。
二、考试报名
会计电算化考试报名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同步进行,各市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应单独统计会计电算化考试报名信息,利用会计电算化考试考务系统进行考场考点及准考证的分配设置,并向考生发放会计电算化考试准考证。
三、考试大纲及命题
依据财政部*年制定并公布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省财政厅统一组织考试题库命题及更新工作,试题库免费提供给各市会计考试管理机构使用。
四、考试组织与实施
各市会计考试管理机构负责本市及所辖区、县的会计电算化考试考务工作。坚持考培分离,严格审批会计电算化考试点,具体实施电算化考试。为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有效衔接,各市会计电算化考试应于每年6月至8月进行。
五、成绩统计与管理
各市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应于每年9月8日前统计完成当年会计电算化考试成绩及相关信息,并报送省会考办。省会考办统一公布当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各科目成绩,并发放合格成绩单。
六、证书管理
关键:词线损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一项长期的主要工作。线损管理指标涉及到输、变、配、用电等各个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供电企业电网经营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强化线损管理,降低损耗是供电企业提供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所在。
一、加强线损管理体系建设
1、组织机构健全,全员参与线损管理。
在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监督完善的原则基础上,供电局、部室、各供电所成立了“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线损“四分”管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使线损管理三级网络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清晰、明确。制定并执行各项线损管理相关制度,为线损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2、科学核定指标,公平、公正考核。线损指标的核定是线损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指标可以有效调动广大员工的降损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企业线损,实现企业效益和员工收益的共同提高。在核定指标时,主要根据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同时结合线损理论计算和历史统计数据,由归口部门组织人员认真预测分析,分级分层下达线损率指标,形成年度线损率指标计划,经公司线损领导小组批准,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保证指标的合理性和严肃性。
3、异常管理到位、分析透彻。
加强线损分析,实现线损闭环管理。为做到线损闭环管理,要做到以下工作:
1)开展高压线损分析及控制10kV线损率波动。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线损艰苦模块,加强监控高压线损的波动情况,并组织人员开展用电检查和分时段的同步实时抄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找出高损的原因。
2)每月认真统计和分析《线损率最高10大台区损耗情况表》与《线损电量最大10大台区损耗情况表》,明确线损电量和线损率最高的交叉台区为必查台区。
3、对配变接地线电流进行监控,所有台区每两个月现场测量一次接地线电流,超过1安培的必须查找原因。
4)对配变三相负荷及时测量、调整均衡,对于输送距离较大的农村线路来说,降损效果尤为显著。
5)在线损“四分”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开展线损“五分”管理,即低压支线加装总表,最大的作用是对于高损台区在开展分析和检查时可以缩少查找范围,及时发现计量异常点。通过分析和检查及时发现错抄、漏抄现象,并有效杜绝窃电行为。
4、加强制约监督,控制线损波动
为提高抄表数据准确性,加强监督和制约,防止出现估抄、漏抄和隐瞒电量,造成线损不真实。供电局实现“抄、管”分离。在管理方面,线路关口表、各专变用户、公变用户安装终端,实现远程自动抄表,控制关口表及总表的抄表同步性和准确性。不能进行自动抄表的总表,各供电所综合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抄核。其它分表由供电所抄表员进行抄核。
5、加强用电检查、深化反窃电工作。
在用电高峰期,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用电普查,结合线损分析,对高损的10kV线路及0.4kV低压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用电检查;我局的用电检查工作得到了当地公安司法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安司法部门全过程地参与到我们的检查行动中,给予了法律上的充分支持,同时也鼓舞了我们严厉打击不法用电行为的信心和决心。
6、管理加力,共同提高。
1)线损小指标管理。按照《线损四分管理办法》提供的小指标计算方法,月度统计小指标完成情况。
2)确保计量装置首检率100%。装拆表班负责督促、指导计量的首检工作,对三相用户要求在一个月内必须完成首检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的存在,将差错控制在运行的初期。
3)建立健全的线损分析例会制度。部门和各供电所坚持每月定期召开线损分析工作会议,通过工作会议加强了线损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及时总结和分析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阶段线损工作的重点。各供电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线损工作会议开到现场,通过召开现场线损工作会议,充分调动相关管理员和抄表员的积极性,因存在的问题已一目了然,可现场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二、技术线损建设管理
1、加大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科技含量。管理是手段,技术是基础,只有拥有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电网,才能为节能降损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供电局紧抓农网改造机遇,加大电网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设备科技含量,努力打造坚强电网。
(1)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计量精度。
2010年我局已实现电能表低损耗、长寿命和电子化覆盖率实现100%的目标。
(2)加快计量自动化建设,增强抄表时效性,提高线损“四分”自动统计水平。
⑴现时我局已实现100%的购电侧电量自动抄表覆盖率,将不断扩大售电侧电量自动抄表覆盖率,2011年底售电侧电量自动抄表覆盖率将达到90%;实现110千伏及以上主网线损自动统计,配网10千伏分线线损自动统计覆盖率100%。
⑵积极配合肇庆供电局做好计量自动化建设,借新计量自动系统上线机会,测试主网线损分压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配全完成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单轨运行;配合完成计量自动化与营销系统、配变系统接口,实现数据整合。
⑶切实提高远程抄表覆盖率,力争2011年底前售电侧自动抄表电量占总售电量的98%以上(包含专线、专变用户、公变低压用户、低压集抄用户的售电量等)。加强对终端的维护,提高专线、专变用户、公变低压用户上线率。
(3)积极采取配电检测技术,降低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率。首先实现配变终端安装率100%,加强维护,实现上线率98%以上。安排运行人员,每天上系统对配电变压器负荷、电压、电流、功率因素以及三相不平衡率进行监控。由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三相负荷、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进行无功补偿,使配电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
(4)定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确定降损主攻方向
首先,制定《线损理论计算管理制度》,根据电网潮流、负荷情况,选定典型负荷月份、日期,组织人员进行典型负荷日抄表,保证基础数据的全面和准确,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计算。通过理论计算,找出电网中的薄弱环节,科学分解下达线损指标,实现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三、线损保障建设管理
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规章制度是规范线损管理工作的依据。首先制定线损管理办法,线损四分管理办法、线损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和工作转递流程,使线损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人才是兴企之本。为此,职工培训教育作为一项根本性的工作来抓,采取培训、集中面授、现场教育等多种方式,坚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由于线损管理贯穿整个营销管理,因此,不单单进行“线损理论知识培训”,还要进行计量安装、计量管理培训,更加要开展用电坚持等方面培训,综合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我部自年月成立以来,能够紧紧围绕联社发展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立足于联社系统内电子化设备的正常管理,做好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网络管理,为联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现对本部门的工作回报如下。
一、完善制度,规范联社科技管理流程
为确保联社科技信息安全、稳定运行,我部继续完善和补充联社的科技管理制度,对联社金融科技的发展、建设、服务、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细化、规范。一是制定了计算机管理办法,涵盖了机房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自动柜员机管理、卡业务管理、计算机保密管理、监控设备管理等方面内容;二是制定了综合业务系统和柜员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建设,建立了有效的督促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联社内控管理,规范了柜员操作,有效防范了制度管理风险。
二、强化管理,确保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应用系统和新产品的不断增多,保障各项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成为我部的基本工作任务,我部始终把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摆在工作的首位,加大了对硬件运行的技术支持和系统运维管理力度,各项系统运行平稳,运行质量明显有所提高,一方面保障了基层个网点的正常营业,另一方面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至目前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计算机安全责任事故。一是实施了计算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重大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制。对联社中心机房明确专人管理,对基层网点进行了工程师的分工包片,责作到人,切实保障了系统、设备的安全。二是针对以前业务核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省中心,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功能,提高了系统应用水平。三是更新了网络通信线路,与电信联合对全县所有机构的网络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统一安装了2M光纤,明显提高了业务办理速度。四是对驻城网点进行了前置机后移,将这些网点的前置机全部归并社中心机房。
三、强化服务,提供优质技术和业务支持
一是成立二级管理中心对全县综合业务系统进行专项维护,中心人员执行每周7天工作制,对基层业务操作中遇到的账务问题及时解决,2个月来共处理问题300多笔,每天在保证所有基层业务系统正常签退后才离岗。二是做好基层业务设备硬件维护保养工作,对因长期使用老化的计算机、打印机等业务设备做到定期保养,有损坏的立即调剂更换,集中修理,对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设备的单位,能够上门安装到位,保证了基层柜面业务的正常办理,没有发生一起因设备原因造成业务中断事件。三是积极协助监保部做好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对故障能够立即督促维保单位进行排除,对达不到安全保卫要求的立即提出整改方案。四是做好联社机关办公设备的维护工作,对机关各部门的办公设备保障能够随叫随办。
四、高效快捷,为联社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一是做好项目电报,明确专人每天提前上班导出数据、统计分析,为联社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做好基层员工协储台账下发,能够每天下发全县员工组织资金考核台账,提高了全县员工考核的透明度。三是做好信贷电子数据的导出工作,能够按月导出并传送业务拓展部和风险控制部。四是配合稽核审计部做好工资考核工作,每月月初及时统计业务量、现金流量、定期提前支取的数据,送交稽核部考核兑现。
五、不断创新,力撑中间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中间业务对我县联社的存款份额、经营收入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我部能够首先做好传统的国税代扣、财政集中支付、工资的系统保障和业务辅导,确保能够满足财政、国税等大客户的需求,使得联社财政性存款、工资性存款逐年上升;其次为进一步推广圆鼎卡,增加市场份额和卡业务手续费收入,我部按照照联社决策按排,一方面迅速安装了18台ATM自动柜员机,改善用卡环境,并对基层业务骨干进行操作培训,安装使用后能够经常督促维保单位进行日常保养,保证了ATM良好的使用状态,受到了用卡客户的好评。另一方面主动协助业务拓展部,开展驻城商铺POS消费刷卡机的安装,至目前共安装了27台,并且使用状良很好,提升了联社的知名度。
六、求真务实,扎实做好电子设备采购工作
设备采购申请对照联社采购管理办法,以避免资源重复配置与浪费为原则,严格技术把关。对需招标采购的,扎实做好前期准备,认真审查招标文件中的设备配置,保证合同中权利、义务条款最大限度地维护联社利益,选择“产品优秀、服务优质、价格优惠”的供应商进行招标;对不需招标采购的,能够积极协助财务、监察、审计和办公室进行询价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