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做好合同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做好,企业,合同管理
合同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企业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堵塞合同管理漏洞,依法治企的关键就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好企业。因此,搞好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要求,做好企业合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依法行事的基础。
合同是一种契约,是当事人之间依法确定、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市场经济要求公平有序地竞争,竞争的秩序要靠法规来规范。依法签订的工程合同是工程实施的“法典”、“规则”、运行的“轨道”。
目前,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合同的签约率不高、合同文本不规范、履约率较低等等。合同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论文参考网。有的企业对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违约现象,运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的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二、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合同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多种途径,加强合同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合同法律意识差。一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不熟悉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基本上没有把合同管理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合同法律意识差。有的企业没有明确的对业务人员的授权制度,有的单位超过自身的权利范围对外签订合同。
2、不签书面合同现象突出。盲目轻信“口头承诺”的协议,一旦一方失信,便纠缠不清,引发合同纠纷。有的企业仅凭对方的电报、电话、发货通知单就进行交易,给合同履行带来隐患。分析双方不签订合同的原因既有出于信任对方的可能,也有图省事的可能。但恰恰因为这些就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过错,致使当事人事后需要更多倍的精力来弥补和处理这些当初图省事的一时举动。一份证明当事人当初合意主张的重要证据肯定比没有要好。
3、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约定不明确。许多企业在经济交往中,也注意签订相关的合同,但却不使用以成文的格式合同文本,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对合同标的约定不明确,合同条款不完善,责权利表述不明确,意思表达模糊,这样的合同极容易陷入欺诈圈套,引发大量合同纠纷。格式合同一般是在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起草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比较平衡和均匀,因此建议尽可能选用规范的格式合同来处理双方的经济往来。当然,签订合同时对双方合意的目标指向物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约定,而不应当是含糊不清的。如果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说明合同条款事项,仅凭签订的不明确和不利于我方的合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能受既判法律文书的约束,承受合法的“不法”侵害。
4、合同签订履行监控制度不完善。合同履行指的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履行监控,是为保护合同的正当履行,而建立的相应合同执行的调整和控制制度。为保证公司或企业的合同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一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合同管理机构或相应的法律顾问制度,但由于和各业务职能部门协调或深入监控的程度不同,致使合同履行中因为不到位的管理,而使好的制度不能取得好的结果。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意识到合同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一定要将这种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并且加以贯彻,而不仅仅只是当成一种摆设。而是要落实合同管理的机构、人员和制度,建立健全合同台账、档案制度,使合同管理逐步规范化、从而规范企业的签约和履行行为,堵塞漏洞。
5、合同履约率不理想。导致合同履约情况不理想的原因较多,但企业自身市场经营人员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贫乏,往往在合同签订前不调查对方资信情况,落入对方设下的“合同骗局”,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一支懂法律、懂合同的经营队伍,提高信用观念,规范营销行为,才能使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是自始至终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管理。根据多年来合同管理实践,我认为合同管理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提高合同管理意识。施工企业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将企业的各项工作真正纳入合同管理范畴,切实按合同要求办事。企业领导对合同及合同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通过经常举办学习班、讲座、办理各种宣传栏等方式,提高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把按合同程序办事、认真执行合同要求,变成全员的自觉行为。建立合同管理机构。要从上到下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合同管理覆盖到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设置专职法律顾问、合同管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员,并具体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地位、职能,合同管理部门与其它执行部门的职责范围,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最终形成从合同谈判、审核、履行到监督检查,保证合同有效实施的织织保障体系。明确合同管理流程。对建立的组织机构,必须明确与之相应的工作流程。从合同签订前对招标文件分析、合同文本审查、工程合同策划、工程预算、报价、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到合同签订后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对合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对比分析、诊断、合同变更、索赔和反索赔等过程,均要建立有效的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惩分明,避免职权交叉,互相扯皮。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人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分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3、重视合同审查管理。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严格管理和控制。注重合同文本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法性分析。包括: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一切条件,特别是具备各种批准文件;招标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二是完备性分析。包括: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楚;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论文参考网。建议应尽量采用或参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学习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这不但增强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合同法律意识。
5、重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变更在工程实践中是非常频繁的,变更意味着索赔的机会,所以在工程实施中必须加强管理。合同管理工程师应该记录、收集、整理所涉及到的种种文件,如图纸、各种计划、技术说明、规范和业主的变更指令,并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变更必须与索赔同步进行,待双方达成一致以后,再进行合同变更。很多承包人往往不重视变更管理,对业主要求的变更无条件服从,导致工作做了却无法获得赔偿。
6、重视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所以对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监督可以知道企业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另外,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合同管理部门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实施有效的管理。论文参考网。
7、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审查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显得很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索赔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是一项技术经济性很强的专业工作,需要承包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在当今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上立足,而合同是实施成本、工期、质量三大目标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投标时慎重报价
承包工程,是在投标报价竞争中获得项目,通过工程实施取得经济效益。所以为了中标,投标报价不能太高,太高就没有竞争性,会失去中标机会;但为了中标就压低报价也是不明智的。因为太低可能面临经济亏损,如果标价本身是亏损的,再好的实施者也无能为力。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中,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单价合同,单价合同中的单价是盈亏的基础。
1.投标前调查研究
(1)认真调研施工现场。承包商只有做好工程项目的现场调查研究,透彻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工程规模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才能在投标报价时考虑到这些困难因素。
(2)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由预算人员提供材料询价清单,交由材料部根据图纸要求的品牌、产地及工艺要求等进行市场询价,以确定该工程所需材料的一般市场价,公司可得最低价等数据,报预算员。只有对人工、材料、设备等价格掌握可靠的资料,才能报出合理的单价。
(3)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承包商应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找出工程量清单中存在的问题,如漏项、多出项目,或看不明白的项目等,其目的是不漏项、不多报,使作价有基础。
2.适当采用投标技巧
比如,可适当采用不平衡报价,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把早收款的项目、预计实际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单价报高,以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3.摒弃“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策略
有的承包商为了中标,有意压低报价,企图“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实践证明,企图以索赔的收入来弥补投标报价时已形成的亏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承包商通过索赔取得的经济补偿是由于完成了合同工程量以外的额外工作,这些索赔款只能弥补额外工作所花费的款额,并不是对投标时形成亏损的补偿。另外,在招标竞争中,并不是报价最低就能中标,报价合理才有望中标。过分地压低报价,使业主发现许多不合理之处,断定在施工中会出现问题,反而会不予授标。所以,承包商有意地投“亏损标”,即报价明显低于工程概预算款额,是不明智的。
二、签约时吃透合同
业主在编写招标文件时有机会把风险较多地分配在承包商方面,承包商应利用合同谈判的机会力争减少自己的合同风险,要求业主承担某些方面的义务,从而保证承包商的某些利益。比如,有的工程项目的合同文件中没有对拖欠施工进度款做出明确规定,承包商可以要求业主做补充协议,来规定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必须支付的最迟日期和拖付款的利息,并写明业主违约时承包商有权停工,甚至中止合同。这些规定在以后的施工付款中会有效地维护承包商的权益。为了做到投标报价比较贴近实际,减少报价的风险,必须对以下一些关键性合同条款仔细钻研:
(1)支付条款是否明确,付款是否及时,有无拖延付款时的加付利息。(2)物价上涨时如何进行价格调整,价格调整的计算公式或方法是否合理。(3)是否有工期延长条款,允许工期延长的条件是否考虑周全。(4)有无索赔条款,在发生额外开支时是否允许索赔,索赔的规定是否合理。(5)是否有“不利的自然条件”条款,当遇到天灾或战争时是否允许承包商提出索赔(包括工期索赔和经济索赔)的要求等。
三、施工期管好合同
对承包商而言,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重点是“三控制”,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1.进度控制
在这三控制中,承包商首先要抓进度。施工进度的管理,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使工程项目按计划日期建成使用,更在于它对施工质量和工程成本的严重影响。因为工期的延误,会使承包商支付大量拖欠违约罚款。不仅如此,有的业主要求承包商加快施工速度,赶回延误的时间。于是,承包商为了赶回工期,就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导致成本失控;在赶工期间又会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可谓“一处被动,处处被动”。因此,实践经验证明,如果从开始施工时就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就会避免因赶工而引起质量和成本失控。
在控制进度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1)按关键线路图进行施工安排,使实际施工速度符合施工进度计划。(2)加强施工调度,协调各分项工程间的进度,防止个别部位的严重滞后使整个工程进度受影响。(3)注意物资供应工作,保证施工进度不受设备、材料供应不及时的影响。
2.质量控制
承包商应严格按照合同文件的施工规程进行施工,以满足质量要求。实施阶段要编好施工组织设计,它必须满足合同文件中的有关质量规定、标准和要求,它又必须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优质工程的实现。按照P(Plan)、D(Do)、C(Check)、A(Action)四阶段循环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做好验收和记录工作。每项具体工作完成以后,都应由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的代表共同检查验收,并做签字记录。这些资料在工程的验收工作和索赔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3.成本控制
对承包商而言,成本控制就是要控制投入的施工资源成本,防止实际成本超出投标报价书的合同款额,以免亏损。成本控制必须依赖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实现。成本管理即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有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系统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不仅仅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发生费用支出的简单控制工作,而且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全面的管理工作。自投标阶段开始到项目尾款结清,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内。
要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及有效的经济奖罚制度,责任到人,做好成本的动态管理和主动管理。
所谓动态管理,就是首先确定各种目标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然后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成本动态管理应按照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程序进行,通常以月为一循环周期。
(1)成本计划。每月下旬讨论确定下月生产计划内容,计算确定各种材料、机械、人工等计划用量,填制成本对比分析表中的成本计划值,即目标值。分析合同价构成因素,从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标底标书、施工合同及材料、设备购置中找出容易被突破的环节作为造价控制的重点,预测工程费用最容易突破的部分和环节,事先分析产生各种偏差的可能性并采取预防措施。
(2)成本控制。承包商应加强自身管理,充分调动各部门进行成本控制的能动性。①技术部门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经济性研究,在保证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力求成本的最小投入。②材料部门按计划和所需时间合理组织各种材料进场,严格按项目规定管理,严防漏洞,杜绝浪费。③生产部门按施工进度计划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科学组织、严密施工,使各种资源合理调配。④经营部门签订劳务分包及专业分包合同,监督履行;并及时办理各种索赔,增加预算收入。
承包商除了加强自身管理,还应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向业主要求增加自己的工程款收入。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有三个:工程变更:实施工程变更时,做好施工记录和验收签字工作,这些资料很可能在日后的结算或索赔中起重要作用。价格调整:注意物价上涨给施工成本带来的大量增加,及时地利用物价调整的规定,要求相应的经济补偿。施工索赔:见本文四。
(3)成本核算。每月下旬组织相关人员检查本月施工部位和产值,准确地审查本月各种材料、机械、人工等各项费用预算量,检查主要材料库存量,确定各种费用实际用量,填制成本对比分析表中的预算用量、实际用量栏(成本实际值)。
(4)成本分析。召开月度成本分析会,对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总结分析,找出导致差异出现的因素,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确定调节和控制措施(包括组织的、经济的、技术和合同措施),加强下一循环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借用网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成本测算时需要对材料价格、机械租赁价格、项目当地环境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项目结束后需要对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汇总、分析等。上述工作中的信息均应依靠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地-传送,才能使各部门随时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进程进行了解,从而有利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遭受损失时进行索赔
承包工程的施工索赔,本来是施工期合同管理的一部分。之所以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来讲,是由于索赔工作是承包商合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承包商违约,业主可以直接扣减工程款来主动获得补偿;而业主违约,承包商只能以索赔的方式寻求补偿。基于此,承包商应更重视索赔工作。
1.索赔成立的条件
(1)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3)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索赔通知书和索赔报告。
2.目前索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索赔意识淡漠,认为不宜谈索赔,怕索赔影响了同业主的关系,说索赔在中国行不通;(2)缺乏对索赔的科学管理,具体表现在无视索赔事件、错过索赔时效、欠缺索赔证据等,进而失去了索赔机会;(3)有的承包商采取“靠低价中标,靠索赔赚钱”的策略,轻易而频繁地提出索赔要求,使合同双方的管理人员陷入索赔争议的泥潭之中。
3.如何做好施工索赔
(1)透彻地研究合同文件,最好把自己可以引以为据的有关索赔条款整理成一个小册子,供合同管理人员随时参阅。一方面可以避免错过索赔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申报索赔文件时的合同引证参考。(2)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对合同实行跟踪管理,依靠合同对工程进行反馈,抓住索赔事件。(3)加强对索赔证据的保留和搜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记录制度,要求现场工长必须逐日签写,并在必要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这些资料将成为索赔时的有力证据。(4)出现索赔事项时,务必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一般在索赔事项发生后的28天以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通知书”。在索赔通知书发出后的28天以内写出索赔报告,提出具体的索赔要求。
在索赔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索赔的立案数量,应抓大放小。否则,频繁的索赔会引起业主的反感,以致延误了大额索赔项目得到认可;每项索赔要求应有合同依据,不应提出没有根据或不合理的索赔要求;索赔款额应切合实际,并附以各种证据,不应漫天要价,没有根据地提出索赔款额。
【关键词】煤炭企业劳动合同 创新管理
前言
如何建立合法平等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如何让劳动合同起到对劳动合同双方都有利的作用?这是煤炭企业首先应该考虑的,也是企业认真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劳动合同的内容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是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只要内容是合法平等的,权利义务规定的明明确确,双方的劳动纠纷才能最小化、最少化、最容易解决。企业应依据劳动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应与本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或全体职工平等协商确定,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予以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同时报人力资源部门备案。因此,单位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切实制定好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劳动合同管理的工作。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被招聘录用的劳动者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动关系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煤炭企业作为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生产条件特殊,生产规律变化大,劳动用工管理等工作也比一般的工业企业复杂,因此,为避免劳动纠纷,也为了维护职工与煤炭企业双方的利益,煤炭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做好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一、煤炭企业中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及解除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为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起的一个月内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认真履行。因煤炭企业的特殊性,招工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固定性。为了更好地体现煤炭企业的“惠工”政策,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初次就业的;改制企业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续订劳动合同的。
签订劳动合同时,我们严格核实职工信息,如身份证信息、个人照片信息、档案信息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续订。
签订有固定期限的职工在合同到期时,需续订劳动合同。实行劳动合同微机化管理后,我们能够迅速掌握和了解合同到期时间,基本上在职工签订合同期限到期一个月前就开始做合同续订工作的准备,主要包括审查职工在合同期内有无违反劳动合同条款、职工是否自愿继续签订合同等,经考核合格,开具《续订劳动合同征求意见书》,在征求主要领导的意见和职工本人的同意后,由本人续订签字(盖章),我们及时造好续订合同花名册等。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某种因素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当事人结束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主要有三大类(一)辞退解除合同(二)辞职解除合同(三)协商解除合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无故旷工且屡次劝教不改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在实际工作种,充分体现煤炭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人性化”。以无故旷工为例,由单位每月统计旷工人员名单,下发限期返矿通知单,限定期限内不回来报道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在解除劳动合同后,需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劳动者,并登报通知,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需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向指定的人员交接财、物和工作,并出具书面交接单据。根据交接单据开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作为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的凭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要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解除合同的日期、所从事的岗位等。
二、当前煤炭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虽然煤炭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都会定制符合自身条件要求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制度却不能落到实处。有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执行缺乏保障,不易执行等等。
(二)错误信息较多,不易于后续工作开展。
煤炭企业招工前期,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对劳动合同管理不重视,没有严格核实人员信息,导致好多人员信息错误,为劳动合同的续订等后续工作带来不便。
(三)合同后续管理工作容易被企业忽视。
因多数煤炭企业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一些需要在后续管理工作中开展的工作,如对合同履约情况的跟踪管理、合同签订过程中相关材料的归案保管等等,没有具体的开展。
三、加强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方法
(一)培养专门负责劳动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选择适合的优秀的人才担任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对其培训,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责任感,提升工作能力。
(二)做好合同订立前的基础管理工作。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职工必须出具身份证原件,认真审查其主体资格,做到准确无误;如有疑问,必与个人档案相核对。订立合同者必须本人签字或盖章,一式两份,坚决杜绝他人代签现象的发生。签订完成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文本交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关键词】风电项目;基建统计;管理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TM92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电项目的基建统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一般有两个,一方面是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统计报表资料;另一方面是为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为计划管理提供参考服务。因此,要求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全面,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将报告和有关数据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有效的给决策人以参考,以便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产生的损失是无法预计的,因此做好基建统计管理工作首相要明确工作范畴和一般做法。
一、基建统计管理工作范畴及一般做法
(一)风电项目基建统计管理工作范畴
从范畴角度理解,基建统计工作主要包括基建统计月报、年报和竣工统计报表几项内容。其涉及的范围主要有项目批复的具体情况、资金到位情况、执行情况、工作量完成情况和工程进度等几方面情况。针对于这些基建统计的范畴,基建数据的来源主要有合同台账、施工月报、监理月报、结算台账及其财务报表。
(二)基建统计管理工作一般做法
基建统计管理工作内容涉及广泛,要求工作细致认真,一般风电企业做法如下:
1、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
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是必须设立专门的基建统计管理机构,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基建统计管理办法。机构成员一般有一名总经济师作为主管,下边分设计划统计科和计划合同处,并配备专业的统计工作人员。
2、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统计体系
基建项目涉及的部门广泛,数据来源较多,有来自承包商建立单位、工程项目的采购部门,还有的来自计划统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数据来源的广泛需要有配套的管理体系制约,因此,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常常采用统一管理,然后进行分级负责的方法,对要求数据制定成统计任务,分发到各个部门和单位,避免漏掉数据,出现拖延现象。
3、严格数据收集渠道
数据统计收集过程中,质量保证是重要的一环,为了保证收集数据的准确及时,一定要明确统计人员的责任,一般要求各个统计数据报送单位和部门提供的信息、数据都有统计主管部门进行统一汇总,然后有该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后由相关负责人签字,最后由总负责人签字盖章,再送报送制表机关。每一环责任分工到位,汇总数据才会准确有效。
4、建立信息化自动管理
计算机信息化的加入为基建统计管理带来了便利。要求统计人员每人一台计算机的硬件配套设备,并开通信息化局域网络,可以实现网上数据和信息的内部传输,同时电子台账也可以创术和共享。这样一来统计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数据中解放出来,可以在统计问题的分析上多小功夫,一方面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5、建立资料归档工作
对于基建统计管理工作的数据要求按照国家档案的管理办法进行长期保存。一般由局统计的主管部门进行负责处理,集中归档,两年进行一次统计检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各个部门对于统计工作重视程度,提高统计工作性质的重视,进一步促进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统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6、发挥统计服务职能
在统计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统计的主管部门会提出相应的质疑,而且会和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人员和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要求数据来源的原始单位进行数据资料的更正。统计工作不可以走过场,必须能够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起到服务作用,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给决策者以准确的参考。
二、风电项目基建统计管理中常见问题探析 近年来,伴随风电建设的飞速发展,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借鉴火电、水电等其他电力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在生产运行、财务控制、综合管理等方面已逐步走向成熟。风电建设开发过程中,施工之前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这些制度体系的运用对加强风电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促进我国风电建设管理项目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风电项目基建统计管理上,目前依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工程建设,轻统计管理
在风电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主管部门为了为了尽快发挥工程效益,施工过程中往往只会重视有形的施工方案,而忽视了统计管理工作,统计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将其纳入正常的工作管理日程,尤其是有些施工项目工期紧张,任务繁重,施工单位对于片面的将重点放在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资金的控制上,会忽视基建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编、报送等工作,造成统计管理滞后,与工程建设不同步等现象,为施工建设带了一些问题隐患。 (二)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工程建设统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实施细则未及时跟上,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造成风电场基建统计存在报送时间不及时、整理不规范、内容不准确、统计范围不全面等,这些诸多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于风电场的具体管理当中,加之参建单位内业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在早期风电建设中风电公司也无可借鉴经验,对参建单位人员亦未进行必要的指导,导致在基建工程期内没有有效地进行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全面掌控,致使执行不到位。这些都需要我们防微杜渐,提早预防。 (三)统计不及时,数据质量不高
风电项目基建工程长,涉及单位多,工作人员变动较大,因此统计数据、资料收集整理过程具有持续性和时间性。在统计过程中有些单位或部门形成的数据或者资料不能及时进行收集、整理、报送、归档,造成报送滞后现象。这样往往导致,如果需要一个参考数据的时候,大家进行突击准备,这样产生的数据分析结果常常会出现误差,产生的错误数据很可能对工程建设带来无法补救的管理漏洞,从而统计工作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四) 人力资源不足,专业水平较低
基建统计工作管理本来具有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的特性,风电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建档案也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原因包括环节众多、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且各个专业交叉作业等。因此,要求风电项目基建共计工作中,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对于风电场工作环境相当熟悉的专业人员。事实却是,由于管理力量薄弱,建设单位或参建单位配备的统计人员又多为兼职人员,他们对统计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且未经过专门的岗位培训,对风力发电工程统计收集、分析、管理等要求不了解,对风电场现场情况不熟悉,对风力发电基建工程资料的统计工作缺乏经验,对基建工程统计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与展望,造成工作划分不清、工程资料无法真实反映施工过程与全貌……专业人员缺失,往往会导致统计管理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五)管理水平偏低,共享信息匮乏
实际工作中,对风力发电统计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也未全面实现信息化软件管理,导致工程统计信息尚未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由于统计工作长期被忽视,统计工作人员调动频繁且缺乏热情与积极性,致使统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无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严重影响着风电场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提高风电项目基建统计管理的几点建议
基建工程统计在风电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风电建设的主要基础,也是风电项目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统计管理工作,更好的发挥统计工作管理的作用,作为工作人员必须从统计观念入手,在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方法和策略,实现基建工程统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统计管理理念,加强管理工作 风电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抓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统计工作。众所周知,基建统计工作中,统计数据的准确和及时,是对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要求企业领导树立正确的统计管理理念,重视统计管理工作,对于突出表现者给予奖励。作为统计工作人员,也要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风电建设统计工作不仅仅是风电学习、工程建设管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应是风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项目指标之一。为此,风电企业必须做好风电基建工程统计数据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等工作,提高对统计管理的重视度。
(二)确保统计质量,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 风电企业管理者应当制定符合风电特征的统计体系和保障对策,编制统一的分类方案和规则,从工程建设启动开始即同步进行统计数据收集,能实现过程受控、确保管理制度落实的目标。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整理能够反映本单位工程进度的统计文件,并与企管、财务、生产等部门配合以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使建设单位能够按时地、保质保量地提供合格的统计资料,使统计工作有章可循。
风电项目统计管理中,在统计项目的划分和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误差,需要减少误差的存在,规范统计管理制度。工程项目建设中,通常分为多个标段,每一个标段会签订相应的合同,在合同中不完全按照概算项目进行列项,可以统计工作中的数据都是依据合同进行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些误差。为了避免误差的出现,或者将误差最小化,需要规范统计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管理。 (三)明确分工,建立有效的统计管理责任制度 风电企业项目管理中,首先应该明确建设单位与参与建设单位的领导责任,不断增强统计意识和对于统计的支持力度。在基建工程开工之前,要求对建设单位的统计员进行辅导和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统计的内容和具体上报时间。同时,还需向建设单位统计人员提供完整的统计范围,特别要求针对周、月、年度统计内容中的各项数据及文件应做到熟悉掌握,以方便于对参建单位的兼职统计员进行检查。除此之外,有必要不定期对各建设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便于年终对其统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在提出基建统计工作的改进建议外,还应依据评价结果给出基于年终考核的奖惩建议并上报相关绩效考核领导小组。 (四)吸纳人才资源,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基建统计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统计工作人员的态度和业务水平。所以,企业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调动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使统计人员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有充足的了解。统计管理人员自项目开工起始,就应积极介入并深入现场,对项目进展情况全面了解;对参建各方所产生的工作内容,统计人员需要作到心中有数,不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基建工程统计工作现代化管理进程的顺利进行。
基建统计工作人员,不但有拥有专业技术,积极参加相应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且要树立统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收集、汇总的过程,要对概算、计划及其有关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解,才能更好的为统计管理工作服务。
(五)加大对统计管理工作的投入 风电企业应该建立高效管理统计信息资源的网络系统,推进统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进程。风电项目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相关的专业网络管理配套系统工程,而且要配备专业的统计人才,让统计工作向系统化、数字化发展,保证信息技术统计的设备需求。利用现代化手段技术对风力发电统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信息整编不仅可以,加强对各风电场的电子档案建立和转化,更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提高统计内容检索能力,有效实现统计数据等资源共享。
四、总结语
总之,从上边的论述中可以发现,风电项目基建统计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数据资料处理工作,更不是简单的数据搜集汇总的过程,它既是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的依托,又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窗口,对风电场的运行、安全生产和效益利润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风电项目统计管理在项目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风电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重视统计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制定激励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体系,让基建统计管理工作更好的为风电项目工程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长金.浅议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统计工作[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4)
[2]王淑华,连宏涛.水利统计工作现状分析及改进研究[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关键词:不可替代;建立健全;网络建设,队伍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irreplaceability of the statistic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and makes a selective analysis on how to do well the statistical management,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enterprise statistical management.
Key words: irreplaceability;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network building, tea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C8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是企业运营活动的主要环节,而统计在各项活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各项活动开展有效与否,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科学的统计依据,才会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避免虚而不实的状况,管理过程才能找到切入点。从而为政府宏观调控很好地找到着力点。所以,企业应重视统计管理,做好统计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管理体制
设立企业的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制定该类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信息的报送制度。按照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不同特点满足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要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明确该企业报送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统计责任,并予收集、审核、汇总、提供统计信息。
明确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统计责任。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建设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2]。各类企业制度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统计信息不仅仅局限在计划统计部门内部,该统计信息都为企业发展起到决定重要作用。企业统计资料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明确,统计责任的明确,要按统一的口径、范围、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同时也要特别重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门信息。
健全统计信息的多向运行机制。基础信息来自于各基层单位,基础信息在向各职能部门有效的运行才可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职能部门的各类专项信息只有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才能有效满足其综合对比、综合分析研究之需要。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经加工分析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多向运行,以此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研究问题、了解企业信息的需要。
2、规范企业统计工作,科学设置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实现统计资料为企业经营管理、统计部门所用的结合体系,企业所有制形式中的统计指标体系要不断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为企业统计工作服务。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克服不实际的因素和作法,处理好需求关系,删繁就简,高效务实。例如大、中型科技统计工作中:科技人员按职称、学历分组,再按性别分组;科技项目按照项目统计人力、物力、财力等这类指标企业微观管理都不需要、宏观管理又无多大作用的要坚决删除。企业增加值的核算,要从生产法的角度进行核算,核算很完备的大型企业都很难满足其核算要求,改成分配法核算于企业核算有利,于统计数字质量有利。核算的重心为企业经济核算,经济核算的前提条件要有独立经营权,使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经营单位。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设置和完善经济核算指标体系时,应遵循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又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坚持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内容要包括企业业务的发展状况,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诸方面信息,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要坚持规范性原则,从指标的名称、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几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使指标设置科学化;坚持及时性原则,按照企业生产规模情况,按照新型业务的不同情况,按照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不同情况,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明确指出的是,统计指标的设置,要满足企业业务拓展的需要,坚持超前理念,扩大统计指标规模,以规模效应为各类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坚持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业务的发展前景需要的基础上并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沟通;沟通方式
一、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
1 绩效计划沟通:在绩效管理初期,管理者与员工就本管理期内(月、季、年)绩效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和方法所进行的沟通交流,以达到在双方共识的基础上顺利、高效开展工作的目的。
2 绩效指导沟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根据下属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管理者与员工围绕员工的工作态度、流程与标准、工作方法等进行沟通,以达到及时肯定或及时纠正引导的目的。
3 绩效考评沟通:为了全面回顾、总结和评估员工在某绩效期间的综合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所进行的沟通、交流与反馈,目的是及时将考评结果及相关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
4 绩效改进沟通:通常指管理者针对员工在某绩效期间存在的不足指出改进建议,并对改进情况进行交流评价、辅导提升。此沟通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随时进行,也可在绩效考评时进行。
二、正确认识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企业的绩效管理说到底就是上下级间就绩效目标的设定及实现而进行的持续不断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从绩效目标的设定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绩效考评,都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任何单方面决定都将影响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降低绩效管理体系效用的发挥。
持续的绩效沟通对于管理者和员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管理者来说,通过沟通有助于全面了解被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掌握工作进展信息和评价依据,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辅导、资源,帮助下属提升能力;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助于提高考核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及与绩效考核密切相关的激励机制的满意度。
对于员工来说,通过沟通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得到关于自己工作绩效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改进绩效、提高技能;有助于及时了解组织的目标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的重要性发生的变化,便于适时变更个人目标和工作任务等;有助于及时得到管理者提供的资源和帮助,以便更好地达成目标,当环境或任务以及面临的困难发生变化时,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掌握和运用好绩效沟通的方式方法
绩效沟通的方法可分为正式方法与非正式方法两类:
1 正式沟通方法:是事先计划和安排好的,如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定期的小组或团队会等。
(1)定期的书面报告。员工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向管理者报告工作进展、反映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周报、月报、季报、年报。书面报告可以培养员工理性、系统地考虑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但应注意书面报告内容的简化,避免繁琐。
(2)一对一正式面谈。正式面谈便于管理者和员工就某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使员工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有利于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对于及早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改进是非常有效的。但面谈的重点应放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标准上,鼓励员工多谈自己的想法,以一种开放、坦诚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3)定期的会议沟通。会议沟通可以满足团队交流的需要,员工往往能从管理者口中获取公司战略或价值导向的信息。但会议沟通应注意明确会议重点,会议频率,避免召开不必要的会议。
2 非正式沟通方法。其沟通形式有非正式的会议、闲聊、走动式交谈、吃饭时进行的交谈等。非正式沟通的好处是形式多样、灵活,不需要刻意准备,沟通及时,问题发生后,马上就可以进行简短的交谈,从而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同时容易拉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四、把握绩效沟通的关键点,提高沟通的质量
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中的每个环节,作为企业的绩效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员工意见并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做好沟通的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提高沟通质量。
1 事先应计划好应沟通的内容
总的来说,绩效沟通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阶段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是管理者与员工对过去一个阶段的绩效考评结果交换看法,以寻求达成共识。管理者可以对照绩效考核表、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计划,就每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沟通,逐项讨论、确定。
(2)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优良表现。这项沟通要求管理者注意观察和发现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的优秀方面,挖掘员工工作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扩大正面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
(3)表现的不足之处。管理者针对具体问题,明确指出员工工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哪些地方还可以提高,同员工共同分析原因,明确下一步该如何克服和改进。
(4)公司领导或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对正面的反馈,管理者一定要及时告知员工,并向员工为部门争得的荣誉表示感谢。对于负面的反馈,可以转述反馈的内容,询问员工对反馈意见的看法,帮助制订改进措施,或和员工一起向有关部门解释原因,通报解决方案等。
(5)制订改进工作计划。管理者帮助员工对需要改进的地方制订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6)下一阶段工作目标、计划的制订和确认。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讨论、确定下一绩效管理期间的工作目标和检查标准,让员工有明确的认识。
2 把握不同绩效管理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
在绩效计划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是管理者就绩效目标和工作标准经与员工讨论后达成一致。在此期间管理者要当好辅导员和教练员的角色,指导和帮助下属制订好计划。
在绩效辅导阶段,沟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员工汇报工作进展或就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向管理者求助,寻求支持;另一个是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员工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外部障碍、能力缺陷或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计划的顺利完成,及时的沟通,有利于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在绩效评价和反馈阶段,员工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主要是为了对员工在考核期内的工作进行合理、公正和全面的评价;同时,管理者还应当就员工出现问题的原因与员工进行沟通分析,并共同确定下一阶段改进的重点。
在考核后的绩效改进阶段,沟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跟踪、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管理者为员工提供相关支持,确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下一绩效管理期间里得以解决和改进。
3 掌握好两大沟通技术――倾听技术和绩效反馈技术
(1)倾听技术。在进行绩效沟通时,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倾听素质,通过倾听去了解别人的观点、感受,做出
最贴切的反应。
①呈现恰当而肯定的面部表情。作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管理者应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表明对下属谈话内容的兴趣。肯定性点头、适宜的表情并辅之以恰当的目光接触,无疑显示:您正在用心倾听。
②避免出现隐含消极情绪的动作。看手表、翻报纸、玩弄钢笔等动作则表明:你很厌倦,对交谈不感兴趣,不予关注。
③呈现自然开放的姿态。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表现出开放的交流姿态,不宜交叉胳膊和腿,必要时上身前倾,面对对方,去掉双方之间的桌子、书本等物品。
④不要随意打断下属。在下属尚未说完之前,尽量不要做出反应,让下属把话讲完,鼓励他讲出问题所在。在倾听中保持积极回应,但不急于反驳,急于下定论,务必听清楚并准确理解员工反馈过来的所有信息,理清所有问题之后再做出判断,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绩效反馈技术。管理者要从如下角度砺炼自己的反馈技术:
①多问少讲。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很难实现从上司到帮助者、伙伴的角色转换,建议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绩效沟通时遵循“二八法则”:80%的时间留给员工,20%的时间留给自己,而自己在这20%的时间内,又有80%的时间在发问,20%的时间才用来指导、建议、发号施令。换言之,要多提问题,引导员工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发号施令,居高临下地告诉员工应该如何、怎样。
②沟通的重心放在“我们”。在绩效沟通中,多使用“我们”,少用“你”。
③反馈应具体。管理者应针对员工的具体行为或事实进行反馈,避免空泛陈述。模棱两可的反馈不仅起不到激励或抑制的效果,反而易使员工产生不确定感。
④对事不对人,尽量描述事实而不是妄加评价。当员工做出某种错误或不恰当的事情时,应避免用评价性语言,如“没能力”、
“失信”等,而应当客观陈述发生的事实及自己对该事实的感受。
⑤侧重思想、经验的分享,而不是指手划脚地训导。当员工绩效不佳时,应避免说“你应该……而不应该……”,这样会让下属体验到某种不平等,可以换成“我当时是这样做的……”
⑥把握良机,适时反馈。当员工犯了错误后,最好等其冷静后再做反馈,避免趁火打劫或泼冷水;反之,如果员工做了一件好事则应及时表扬和激励。
⑦反馈谈话的内容要与书面考评意见保持一致,不能避重就轻。对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回避,并且抓住问题的要害,谈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出改进的方法。
管理者在同员工进行面谈的时候,常会觉得放不下面子谈缺点,谈出来的主要是优点,对于缺点则是一带而过。这样的面谈,看起来气氛不错,双方都觉得愉快,但是不能帮助下属解决问题,改善绩效。相反,员工容易得到误导,以为自己表现还可以,今后还这样表现下去。当反映下属真实情况的书面报告出来时,员工会有委屈和被戏弄的感觉。
在此应特别注意,当员工对所提出的绩效评估意见表示不满意时,应允许他们提出反对意见,而不能强迫他们接受其所不愿接受的评估结论。绩效面谈其实也是管理者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如果下属的解释是合理可信的,管理者应灵活地对有关评价做出修正。如果下属的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则应进一步向下属做出必要的说明,通过良好的沟通达成共识。
4 创造有利于绩效沟通的环境
(1)确定最恰当的时间。最恰当的时间就是双方都能静下心来,充分地进行交流,而不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绩效沟通应当避免在刚下班、快上班、明显时间不够、星期五或节假日的前一天等时间进行。
(2)选择最佳的场所。单独的一间办公室,是最理想的地方,办公室的门要能关上,不宜让其他人看到里面进行的面谈过程。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兴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来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满足整体工程质量,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多个施工环节和管理部门,整个工程施工难度很大,涉及到的质量控制点也非常多,要想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2、为了满足整体工程的安全性要求,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施工环节多,在施工过程别要注意安全,如果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那么将会对整体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出于保证整体工程安全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3、为了保证整体工程有序进行,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程序多,整体工程相对复杂,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保证工程按照计划程序进行,保证工程的有效性,所以,要想保证工程有序进行,我们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过程研究后发现,其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具体措施: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明确施工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的定义是指施工开展中,施工空间、时间、安全防护以及配合资源的管理组织和安排,如施工计划管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施工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2)施工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准则,(3)施工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起到了有效指挥、全面管理的作用,(4)施工管理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的重要手段和保证。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想取得预期的建设效果,就要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要以施工管理为主要手段,全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有序进行。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明确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
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通常会选择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一般会先成立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然后按照项目经理部的职责,组建整个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经理管理体系,划分并明确施工管理职责,通过具体的管理层推动工程项目的全面施工。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明确职责,保证施工管理质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主要包括土建施工部分、电气施工部分,设备安装部分。在这几部分施工中实行施工管理,不但促进了工程质量的可靠提高,还保证了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做好施工管理计划工作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环节多,因此整体工程非常复杂,要想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就要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而施工管理计划工作正是满足这一目的而产生的管理方式。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施工管理计划成为了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施工计划主要分为:时间计划,其中包括季度计划、月计划、半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临时计划。作业区计划:正线轨行区计划、车站内计划、车厂计划。作业性质计划:影响行车的计划、不影响行车的计划、影响客运服务的计划,不影响客运服务的计划等。施工计划的主要要素包括:施工单位、施工日期、时间、施工内容、施工区域、施工防护、施工配合。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做好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工程列车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施工,其种类主要包括:(1)内燃机车:车厂调车(客车)、救援以及配合牵引平板车作业,(2)轨道车:配合牵引平板车作业,(3)作业车:接触网作业车、轨道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4)平板车:普通平板、带吊臂平板。工程车组织的目标是为了安全有效配合作业,工程车组织的原则要满足以下要求:(1)工程车必须符合线路的车辆限界,(2)工程车可以牵引,也可推进运行,(3)工程车运行凭信号、行调命令、行车凭证或调车方式运行。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施工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来看,施工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管理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有序进行
施工管理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有制度可依,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秩序,使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完成预期的工程量和施工任务。
2、施工管理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满足各项施工指标
施工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切实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项施工指标的实现,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均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我们要明确施工管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积极作用。
3、施工管理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以后,整个工程保持了良好的施工秩序,各项施工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满足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从作用上来看,施工管理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性之外,还对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特点;管理措施
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运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事故高发的一个环节。根据我国近二十年来对煤矿事故的统计显示,机电运输事故在所有事故中位居第四位,对煤矿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抓煤矿安全,就必须要抓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下面,本文就对机电运输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做好机电运输系统的管理做一些浅显地探讨。
1 机电运输系统的特点
矿井机电运输系统涉及的设备类型和数量众多,各种设备又组成了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且彼此相互联系,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机电运输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网络性
在采用井工开采的煤矿生产系统中,煤矿采掘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掘进、回采、运输和提升,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机电运输设备的参与。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中不仅担负着运煤任务,同时还担负着运送材料(如锚杆、锚索、雷管炸药等)和人员的任务。机电运输系统在运输过程中,一些设备在功能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项运输任务,构成一个运输子系统,如人员运送系统、排水系统等,不同的子系统还再组合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同一水平的各子系统间存在横向联系,不同水平的子系统间存在纵向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运输网络,为此,需要对生产过程的各子过程进行集中监控。
1.2 机电运输系统运行环境较为恶劣
众所周知,煤矿开采中,井下环境往往较为恶劣,机电设备常常暴露在煤尘和瓦斯中,同时还可能时常受到水害的威胁。随着开采水平的延深,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矿井机电运输设备需要具有多种保护,如低压馈电开关的漏电、过流和接地保护,局部通风机电源采用“三专”供电,瓦斯泵采用“三专”加“两专”供电,采区和掘进面非本质安全型设备必须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1.3 机电运输系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和采区更替,相应的机电运输系统需要进行动态配置,涉及的机电运输设备类型多、数量大,具有空间位置分布动态变化特性。另一方面,采掘工作面和采区的机电运输设备,受所处环境变化的影响,如顶板压力、环境温度及煤层瓦斯浓度的变化等,都会影响机电运输设备的运行,加之设备本身老化、检修和更换等,使得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呈现复杂的动态变化。
2 做好机电运输系统管理的措施
2.1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为提升矿井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具有高可靠性、节能和适应复杂环境的数字化机电装备。如采用变频控制及谐波抑制技术对机电装备进行节能降耗改造,采用新型多功能阀解决水泵的水锤现象;采用供电监控系统解决越级跳闸问题,强力胶带采用在线无损检测装置提高对胶带钢丝绳断丝及损伤状况及时判断的准确性,提升机采用闸瓦综合保护装置提高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采用常闭式防跑车装置提高斜坡运输的安全性等。
2.2 构建机电运输信息系统,推行机电运输系统的闭环控制
获取机电运输设备的各类数据信息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也是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这就需要建立覆盖全矿井的机电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机电运输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对机电运输系统闭环控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控制理念,推行“数据驱动行动”的精细化和闭环管理模式,实现机电装备保护及能力评价,如图1 所示。采用帕累托图、因果图、控制图、故障效应及模式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机电运输隐患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可靠性理论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机电运输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闭环控制的途径,依据实时获取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通过网络对机电运输设备实行远程监控,对存在的隐患进行跟踪治理,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才是实行闭环控制的目的。
2.3 建立并完善有关机电运输管理制度
要切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对本矿所有的制度进行仔细的整理,并建立健全机电运输各工种的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使有关矿井机电运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起来,真正能有效地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细化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管理,做好机电运输设备、设施的预防性、定期性检测检验和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工作。健全各机电运输设备入井检验制度,建立各机电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对机电运输设备的各种保险装置进行真正的配备,从而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日常检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建立设备、设施的台账管理。建立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设备恶性事故发生。
2.4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抓好作业人员日常的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努力提高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人员、机电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日常管理经验,加强对机电运输各岗位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牢牢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
确实做好新上岗的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保证新上岗作业人员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对作业人员进行新工艺、新技术和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的相关培训。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煤矿机电运输网络也会更加复杂,这更需要我们加强机电运输系统的管理,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加快矿山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优势,更好地为采矿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管理教育
留守儿童现状
这20多年来,政治经济发展快速,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到外地谋生,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1—15周岁。
本人对武鸣县的留守儿童进行十三年的考察,并重点调查研究了留守儿童最多的马头镇中心学校的在校生(因为本人是这所学校中的一名教学管理人员。而这五年来,该校学生留守儿童占90.0%至94.6%)。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特有以下现状: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非常想父母,很少与父母联系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害怕陌生人;遇到困难自己解决;觉得自己很一般;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学习上不是很听老师的话,不很刻苦,成绩较差。
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或不写的情况。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无直接监护人在身边,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感情脆弱、没有精神寄托等。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上网、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明显的挑战。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农村初中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武鸣县马头镇中心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成功。下面我把该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与自己的研究结果熔于一炉,供农村初中学校参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国家教育方针》《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稳定发展。
三、教育管理方法
1、建立健全符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包括对老师、学生的管理制度,帮扶制度,家访制度,生活补助制度等等)。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并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要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3、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每个宿舍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使亲情热度能保持,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借助“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话,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权衡利弊,对学生都进行封闭式教育管理。
4、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的是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留心、关注他们情绪、思想的变化,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给予心灵的向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老师用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相信我们老师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亲切、温暖。
5、分管制度和帮扶制度,让留守学生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学校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科任老师,由老师担任孩子们的“家长”,进行跟踪管理。“家长”要对所管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照顾,要“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 让科任老师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失去的爱,使他们感到更多的爱,更多的温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孩子有了“家长”,学习成绩自然可以提高,人也就变得活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