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押韵的悲伤范文

押韵的悲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押韵的悲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怀孕要用束腹带吗

剧情: 电影开头一幕,已经怀孕的文佳佳为了怕美国机场人员发现自己怀孕,跑到洗手间狠狠地吸气收腹,用束腹带将自己肚子紧紧包裹起来。

Bella点评: 这个千万不能学。孕妇在孕早期将自己腹部紧束,时间长了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除非孕妇多次生育,腹壁过于松弛或胎位不正等原因需要用束腹带,正常孕妇根本不需要使用。而产后是否要使用束腹带,也因人而异,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因为产后身体的恢复关键在于盆底功能的恢复,而束腹带不但不能帮助收腹,反而会进一步加大腹压,同时不利于腰腹部的血液循环。

孕妇也能吃螃蟹吗

剧情: 文佳佳初到月子中心时,无比炫富,晃悠着手中的钞票,要住大房子,天天要吃大螃蟹。她和吴秀波饰演的Frank一起去买海鲜,当看到大螃蟹时,文佳佳没有犹豫,直接拿了一个大的。

Bella点评: 螃蟹少吃点是没太大问题。从西医的角度讲,孕妇除了应少吃不利于胎儿生长的食物外,没有太大限制。因此,孕妇不能吃螃蟹一说,没有什么根据。

不过,中医里对孕妇的饮食有些讲究,这是根据体质不同而言的。从中医角度讲,螃蟹太寒,如果胃寒的孕妇再吃螃蟹,很容易造成腹泻,而且螃蟹是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过量食用很有可能造成孕妇妊娠期不适。

孕妇能喝酒跳舞吗

剧情: 文佳佳由于心情郁闷,疯狂地泡酒吧,喝酒跳舞。同行的Frank告诫她:要是她真爱这个孩子,就别这么做。

Bella点评: 喝酒是孕期的大忌。胎儿是靠吸收母体血液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生长的,怀孕期喝酒,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吸收入血。而且酒精可兴奋子宫,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会引起腹疼等症状,可能导致流产。

另外,孕妇也不可经常熬夜,更忌到嘈杂的环境中去,这容易使孕妇的情绪激动或是精神状态紧张,甚至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对胎儿发育和孕妇身体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在怀孕的头几个月,胎儿正处于主要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孕妇更应该注意休息保养,避免生活作息紊乱。

羊水早破怎么办

剧情: 海清饰演的孕妇周逸在家里羊水突然破了,她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站在沙发上一动也不敢动。

Bella点评: 如果在家里突然发现羊水破了,这个时候先要平复情绪,慢慢移到床上安静地平卧,把枕头放在臀下,抬高臀部,尽量保持头低臀高位,防止脐带脱垂,外阴垫上一片干净的卫生巾,保持外阴的清洁。然后及时拨打120及时到医院妇产科住院待产。有条件的、症状较轻的孕妇也可以让亲友驾车带自己前往。赶往医院的途中,也需要采取臀高的躺卧姿势。

如在室外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过度活动,要第一时间原地联系120送医院待产。只要发生破水,不管产妇是否到预产期,都必须立即赶往医院就诊。

羊水破了这样判断

怀孕后期阴道分泌物也会增多,有时候未必是破水。一般破水的时候,会感觉突然有一股水从阴道流出来,当胎头下降挡在宫颈口的时候,流水会减少,但是随着孕妇的活动还会有一些流出来。可以将特定的化学试纸放入阴道里,如果是羊水早破,会使橘黄色的试纸变成深绿色。

孕妇能剧烈跑动吗

剧情: 周逸破水后,文佳佳此时因为英语太烂无法在电话中和医院沟通,于是跑到街上去求助,跑了好几条街才找到人,而且鞋也跑丢了。

Bella点评: 孕妇运动要适量,不能太过剧烈。但每个孕妇的体质不一,如孕前运动量就很大,孕后适量减少一些即可,而对于平时就不怎么活动的孕妇,尽量不要过量运动,或忽然做一些剧烈运动。另外,孕妇尽量不要光脚行走,特别是在阴冷的季节,光脚行走可能会因为冷刺激而产生宫缩。

孕妇能随便开车、乘飞机吗

剧情: 心血来潮的文佳佳大着肚子仍带着Frank的女儿开车游玩,并从西雅图乘飞机到纽约看帝国大厦。

Bella点评: 一般来说,怀孕后开车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并不大。但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孕晚期准妈妈驾车时,方向盘很容易顶到肚子,上下车也不方便,一旦出现意外,容易损伤肚子,导致胎盘早剥,母婴都有危险,因此孕晚期的孕妇最好少开车。

怀孕后应尽量避免出远门,若不得已非要出一次远门,以坐飞机为宜。但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孕妇健康,大多数妇产科医生也不赞成孕妇在孕早期和孕晚期乘机,因为这些时期的孕妇及胎儿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非常敏感。

怀孕中期(13-32周)的孕妇,属相对稳定时期,孕妇的精神状态也比较好。孕妇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可以和其他旅客一样乘飞机旅行。为防患于未然,孕妇最好征求妇产科医生意见,进行孕期各项检查,并将自己的体检报告随身携带。

孕期需要胎教吗

剧情: 文佳佳在医院里,第一次感觉到了胎儿在动,激动万分。Frank跟她说:“你可以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每次宝宝动的时候你就和他讲话,他就记住你的声音了。”

Bella点评: 一般怀孕6个月后的胎动会比较频繁,胎儿可以蹬腿并踹在子宫壁上,就好像在练习散步一样,有的胎儿也已经可以紧握拳头用来抓脐带了。此时,是开始胎教的合适时机。

但也不可过于迷信胎教,外界过度刺激对宝宝并非好事。其实妈妈的好心情是最好的胎教,比如听胎教音乐,主要是可以将妈妈的好心情传递给胎儿。

产前要做眼底检查吗

剧情: Frank带文佳佳去做产前检查,嘱咐其一定要做眼底检查。

Bella点评: 眼底检查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妊娠晚期,很多孕妇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医生通过对孕妇眼底的检查便可了解到小动脉的病变,甚至观察到因痉挛厉害时出现的视网膜水肿、蛋白渗出和出血斑点,乃至视网膜剥离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调整。

妊高症严重吗

剧情: 在Frank前妻的结婚典礼上,正在与Frank跳舞的文佳佳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到医院。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才能佳佳母子从鬼门关夺回。Frank指责检查医生,称低龄孕产妇也是妊高症的高危人群。

Bella点评: 妊高症的高危人群并不仅局限于高龄产妇(35岁以上才怀孕),像年龄过小(小于18岁)、身材过胖(BMI超过24)、有高血压家族史、有妊高症病史、有肾炎、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多胎妊娠、营养失衡的孕妇也都是妊高症的高危人群。

在妊娠期(尤其是在20周之后)孕妇中有近5%的人会患上这种疾病,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的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甚至抽搐昏迷。对胎儿来说也是极危险的,易引起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孕20周后要定期测血压、查尿常规。

TIPS:如果孕前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就要警惕发生妊高症的可能。此外,如果有家族史,如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姐妹间曾经患妊高症,那么就要警惕遗传因素。

宝宝生黄疸怎么办

剧情: 文佳佳的宝宝出生后患有病理性黄疸,在灯光箱里照了三天,已无大碍。

Bella点评: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三天左右出现,一般一周左右达到高峰,10天左右基本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第2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 相同点 不同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都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小令,千百年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而贺新辉先生在他主编的《元曲鉴赏辞典》中,则称誉白朴的《天净沙・秋》“可与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相媲美”。 但是,在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中,只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提白朴的《天净沙・秋》,于非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下册也是这样。都具有重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而轻视白朴《天净沙・秋》的倾向。

笔者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固然具有许多优点,但白朴的《天羯场で铩返拇醋魇奔湓缬诼碇略兜摹短炀簧场で锼肌贰R虼耍白朴的《天净沙・秋》有开创之功,功不可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后来居上,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们一脉相承,各有千秋,二者之间具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相同点

(一)标题相同

从标题来看,两首散曲用了相同的宫调,都是“越调”。“越调”是南北曲所用的十三种宫调之一。曲牌也相同,都是“天净沙”又名“塞上秋”。题目都有一个“秋”字。

(二)体裁相同

两首散曲都是散曲小令中的“寻常小令”,单支曲子,共计五句,二十八字。句式相同,都以六言句式为主,作“六六六”的格式。押韵方式也相同,一韵到底,不换韵,都按照元人周德清编订的《中原音韵》,押第十三韵部“家麻”韵。都没有衬字。

(三)景物相近

两首散曲所描写的时令相同,都是描写秋景,开头两句都呈现出一幅萧瑟凄清的秋日黄昏山村羁旅图。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或有相同之物,或有相近之物。相同的如“老树”;相近的如“昏鸦”与“寒鸦”,“夕阳”与“落日”。

(四)手法类似

在表现手法上,两首散曲都运用了意象叠加法来写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一共选用了十二个意象,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叠加了三个意象,全是定中结构的偏正名词短语,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这是这首散曲小令最大的特色。而白朴的《天净沙・秋》全曲选用的意象也恰好是十二个。开头两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和末句“白草红叶黄花”。加起来也是三句,都运用了意象叠加法来写景,和马致远的小令一样,真是巧合。

(五)对仗方式相同

马致远的小令前三句,运用了独特的鼎足对法,即三句连续不断的相对偶的句法修辞法。白朴的小令虽然开头只有两句相对仗,但是他在末句又补上一句“白草红叶黄花”,与前面两句遥遥相对,凑成了散句的鼎足对。所以,这两首小令的对仗方式基本是相同的。

从以上的分析论证可以看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认为,这决不是这两位散曲家无意识地偶然的巧合,而应该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受到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的影响,有意识地师承、借鉴或者模仿然后写成的佳作。

二.不同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受到白朴《天净沙・秋》的影响,与白朴的散曲小令有许多相同点,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抒发的情感不同

这两首散曲虽然内容相似,描写的都是秋景,但它们抒发的情感却截然不同。白朴《天净沙・秋》通过描绘山村秋天傍晚优美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山野自然风光的热爱,抒发了诗人金朝灭亡过后,无心追求功名富贵,甘心归隐田园,享受山水之乐的隐逸思想感情。因此,它是一首山水田园散曲,也是一首隐逸散曲,属于歌颂文学。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它虽然也描写了秋天傍晚山野的自然风景,但是它并不是歌颂这些山水田园秋色的单纯写景曲,也不是看见这些萧条、凄凉、冷落、昏暗的自然景色,引起自己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羁旅思乡悲伤感情的游子羁旅思乡诗,而是马致远运用暗喻和象征表现手法,艺术地概括了当时元朝社会衰败、昏暗的现实,曲折地抒发了乱世难民飘泊天涯,、有家难回,、国破家亡的悲凉情绪。同时这首曲子还折射出这位游子对当时元朝暴虐昏暗统治的不满,引起当时千千万万南宋遗民的共鸣,流传广远。因此,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又是一首寒士悲秋诗,属于骂世文学。

(二)表现的主题不同

白朴的《天净沙・秋》,选取了秋季典型的景物,由远及近地描绘出来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写了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而接下来的“一点飞鸿影下”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变得明朗起来,给寂寞的秋景带来了鲜活的生气。而最后一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者用了五种鲜亮的颜色,把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如春日一般的美丽多姿。曲子的感情基调从萧瑟寂寥逐渐变得明朗清丽。表达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笔者认为马致远在这首《天净沙・秋思》中所描写的景象,并不是纯客观的、不带任何感彩的自然“物象”,而是主观的、带有强烈感彩的“意象”。这首《天净沙・秋思》继承了战国末期楚辞大家宋玉的著名辞赋《悲秋》的意旨,抒写寒士末世怀才不遇的悲哀,又继承了唐朝杜甫的七言律诗《秋兴》八首的诗意,抒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它描写的秋景,并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而是社会的政治形势。标题的“秋”字,并不只是自然气候的秋季,而是象征当时元朝政治气候的秋天。“思”,并不只是马致远一个人的“小我”的悲伤思想感情,而是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个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游子”(实际上指南宋流离失所的难民)的悲伤思想感情。

(三)意象同中有异

白朴的小令选用的十二个意象中,属于冷色调的意象有六个,它们是: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白草;属于暖色调的意象也有六个,它们是:轻烟、飞鸿、青山、绿水、红叶、黄花。色调不够统一,其中的青山、绿水、轻烟,应该是春天的景象,与标题《秋》的题意不相吻合。而且安排的位置,也比较杂乱。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运用意象叠加法方面也比白朴的《天净沙・秋》更完善。他的这首小令所选用的十二个意象中,有九个都是冷色调,它们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只有三个意象是暖色调,它们是:小桥、流水、人家。但是,这三个暖色调的意象,并不是眼前的秋天景物,而是抒情主人公回忆往日在南宋时期温馨的家园春天的景物,作为抚今追昔的对照景物出现的。因此,马致远做到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并不脱离题意。这一点,也是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后来居上,不同于白朴小令的成功之处。

(四)对偶稍有不同

马致远这首散曲小令在运用对偶方面,也比白朴的散曲小令更加谨严、精工。白朴的《天净沙・秋》开头两句“孤村落日残霞”与“轻烟老树寒鸦”,对仗很工稳。但是,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却没有和前面两句对偶,因此没有形成三句互相对偶的“鼎足对”。一直到末句,才用“白草红叶黄花”与开头两句遥遥成对,气势不够连贯,韵律也不够流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不同,它一开头就连续运用三个对偶句,像连珠炮似的凌空而来,具有泰山压顶之势,气势连贯,韵律流畅,产生了一种整体美的音乐性效果。这充分表明马致远一方面善于学习白朴用对偶句开头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又能扬弃白朴曲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

另外,在遵守散曲小令的曲谱方面,白朴的《天净沙・秋》也不够谨严。如末尾两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其中的“绿”字应该作平声,他却用了仄声;“水”字,应该用去声,他却用了上声。都不符合规定。虽然曲谱注明这一句句末,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白朴却选择了不押韵,音乐性不够强。尾句曲谱规定是:“仄平平仄平平。”但是,白朴的尾句却是:“仄仄平仄平平。”违背了曲谱的规则,“草”字应该用平声,他却用了仄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它严格地遵守了曲谱的规则。如末尾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下”字,曲谱规定用去声,他就用去声;曲谱规定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他就选择了押韵,因此,句句押韵,音乐性很强。曲谱规定尾句是:“仄平平仄平平”,他就用“仄平平仄平平”,完全符合规则,丝毫不差。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有着许多相同之点,这充分地表明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小令,是受到白朴的散曲小令影响而写成的。但是,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小令,又和白朴的散曲小令,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这又充分地表明马致远又善于创新。这种相似而又不相似的文学创作现象,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够更好地创新。

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之所以被人们誉为“千古秋思之祖”,就在于他善于继承白朴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中的长处,扬弃它的短处,然后精益求精,锦上添花,运用新的审美理念和新的写作技巧,不断改进,因此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儆诶丁

参考文献

1、贾传棠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词典》,文心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

2、贺新辉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册,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8月第2 版

3、霍松林等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4、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第3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文/初次遇上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题记

黯调孤星,披露了谁的窗棂。渔灯暗,寒风徐徐,残月迷离,抚琴又几曲。

挑灯日记,五更记录,昔年柳,指尖余香。挥手,洒下几行诗句,最押韵的竟然是我的叹息。

孤舟夜,枯叶静静随风飘落,蒹葭戚戚。梦里不知何处寻香。一记浅吻,干涸了清瘦轮廓。

红烛泪,渐渐铺满忧伤,滴落惹人心碎。叹离别,古道旁,翠柳又吹岸,晓风又残月。

娇颜已逝,浅浅细语,诉不尽离愁泪。银树花火,断不尽寒苦愁。

今日残页盛开纸上殇,明月无改,鬓毛衰。人望尽,不止冬季,秋思落谁家。

月光泼湿忧伤,雨水交响。谁人赐予灵感,泻在纸上。谁在夜空划出一道硬伤,温柔只是别离前的凄凉。

路从蜿蜒处,思发在花前。人归落雁后,露从今夜白。唯有庭上纷飞叶,不改当年飘落姿。

一地冰霜,白的难尽感伤。映着家乡伏流的模样,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缀凄凉。

可怜两行清泪,又添虚华。渭水东流去,缠绕梦牵故乡园,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东去他乡二千里,独绽千枝树。

庭上花,江云初散水风凉,故园归处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如果岁月,缠绕我的肩膀,落在红尘,涟漪了几许韶华,为我再添一缕香。

如果岁月,悬挂在阑珊处,蓦然回首,东风夜放花千树,笑靥盈盈暗香指。

如果岁月,流淌千年城下,恋花一曲,干戈不负拈花脂,许我三世的繁华。

哀叹一首,岁月难回,千年城下,泪纷飞。独自徘徊陌上香处,泪难休,停笔望月,月依旧。一季悲伤,一季思乡,惜那回不去的故乡。

第4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钱志富(Qian Zhifu)(1966-),男,汉族,四川武胜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学,中国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英美现当代文学,跨文化交际,诗歌翻译研究等。

摘要:弥尔顿和丁尼生是处于英国不同时期的两位伟大诗人。《梦亡妻》和《碎了,碎了,碎了》虽同为悼亡诗,但两者题材各异,主题也不相同,前者是弥尔顿悼念亡妻凯瑟琳・伍德柯克而作,而后者是丁尼生为纪念早逝的友人哈勒姆而作的诗。这两首诗在人物对象、韵律与节奏以及意象选择上不尽相同,这就使两者存在了诗歌艺术上的差异。

关键词:《梦亡妻》;《碎了,碎了,碎了》;艺术比较

Abstract:Both Milton and Tennyson are great poets at different periods in Britain.Although Milton’s On His Deceased Wife and Tennyson’s Break,break,break are both elegiac poems,the subject matter as well as the theme is different.The former is versified because of Milton’s mourning for his dead wife,Katherine Wood Kirk;while the latter is in memory of Tennyson’s early dead friend,Harlem.These two poems are different in figures,rhythms,and the choice of images.Thus,there are some artistic differences in these two poems.

Key words:On His Deceased Wife;Break,break,break;artistic comparison

罗洛梅说:“死亡让人体验到友谊、奉献、忠诚的可贵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挚的爱,死亡不仅丰富了爱,而且建构了爱。”[1]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之常事。大千世界,人类又是唯一能够在生时观察死亡、思考死亡甚至体验死亡的有主体意识的情感动物。死亡能让生者感到种种痛苦和绝望,然而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令情感获得一种永恒,至爱亲友的死亡所带来的这些悲伤和苦痛,加上人们自身对死亡的困惑和疑惧,就激发了文学艺术中经常出现的“死亡”主题。就在诗人们的黯然神伤处,一点一滴演绎而成令人无法不为之动容的一首首悼亡诗。因此,悼亡诗便是“死亡”催生下的精神文化产品。

悼亡诗,因生者与死者是阴阳两隔,不同的存在空间就构成了生者深深的思念,便借助诗的语言形式而得以流传后世。在这类主题的诗作中,生者由于绵绵不绝、遗恨难消的思念情怀,在精神意识之中常常出现亡者生前的形象。当然,不同的悼亡诗体现的主题各不相同,在艺术手法等等方面都各有千秋。笔者试从写作手法和意象选择上对弥尔顿的《梦亡妻》(《On His Deceased Life》)和丁尼生的《碎了,碎了,碎了》(《Break,break,break》两首悼亡诗具体分析一下。

1.两位诗人及其悼亡诗简介

1.1弥尔顿与《梦亡妻》

弥尔顿(1604-1674)是一位几乎可以与莎士比亚并肩的文学巨匠。他的十四行诗有着很高的成就,《梦亡妻》就是其代表作,曾频繁地被收集在多部英美文学作品集和爱情诗选中。《梦亡妻》是弥尔顿为悼念其第二任妻子凯瑟琳而作的。弥尔顿与凯瑟琳结为连理之时,他已将近失明,婚后三年凯瑟琳离世。虽然两人的结合只有短短三年,但彼此恩爱极深。这首著名的悼亡诗是世界诗坛上绽放的一束绚丽的花朵,其不仅包含着强烈的思妻感情,而且也承载着深邃的革命思想,在描绘相会与分离的场景中缠绵悱恻,荡气回肠,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

1.2丁尼生与《碎了,碎了,碎了》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语言富有音乐感和表现力。他深受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在1850年,他被封为桂冠诗人。丁尼生的131首的组诗《悼念》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哀歌之一,因而获“桂冠诗人”称号。而悼念集正是为了纪念早逝的友人哈勒姆而作。哈勒姆是一位随笔作家,是丁尼生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姐姐的未婚夫,于1833年突然逝世。诗集中最好的诗歌就包括《碎了,碎了,碎了》,这是丁尼生一首十分著名的触景抒情诗,寄托了丁尼生对亡友哈勒姆深切的哀思。诗虽短,但情真意切。这首诗语言精炼,形式与内容配合得十分巧妙。

2.《梦亡妻》与《碎了,碎了,碎了》之艺术比较

这两首悼亡诗创作于英国的不同时期,两位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都有不同。下面笔者就分别从写作手法和意象的选择两个方面对《梦亡妻》与《碎了,碎了,碎了》进行分析。

2.1写作手法不同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在欣赏英文诗歌时,我们不仅要领略其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情感,也要通过分析诗歌来欣赏其语音、格律上的美。

弥尔顿的十四行诗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稍有不同。莎诗的韵脚变化较大,每组都会引入一个新的韵脚,全诗十四行,分为四节,前三节均为四行,最后一节由两个对句组成,是对前面诗句内容的总结,诗行采用抑扬格五音步,押尾韵,韵脚排列为abab cdcd efef gg。弥尔顿的十四行诗则有着自己的风格,最后一节两行不押韵,而是与前一节的某一行押韵,其韵脚排序为abba abba cdcd cd,读起来较为舒缓,这也是英诗中“挽歌诗”的一个明显标志。《悼亡妻》第一个诗节里每一行共有十个音节,轻重音搭配构成五个语音单位,即“抑扬五步格”,这一诗节里每一行分别以Saint、grave、gave、faint结尾,形成了abba的韵脚。第二个诗节里每一行分别由taint、save、have、restraint结尾,此时的韵脚仍为abba,这一节里诗人将自己的妻子与上一节提到的Alcestis进行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赞美了妻子的圣洁。第三个诗节里引入了新的韵脚,每一行由mind、sight、shin’d、delight结尾形成cdcd韵脚。最后一节的两行不押韵,与前面一节押韵,诗人从梦中醒来,而梦中的妻子也在白天来临之际离他而去,构成了整首诗的点睛之笔。整首诗读起来感情婉约细腻、用典贴切、音调铿锵悦耳,这种独特的节奏美能让读者切身体会出流露出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情感。

丁尼生的《碎了,碎了,碎了》在韵律上也极具特色。为了渲染哀伤的气氛,诗人特别使用了大量的长元音和双元音押韵。开头一行作者连用了三个单音节词“Break,break,break”,三个清辅音zk{连续发音,非常像海浪拍击岩石时的声音,将读者的思绪一下子就带到了海边;而三个双元音zei{的运用,则让读者领体味到了诗人心灵的破碎,仿佛能听到其内心的不断哀叹。第二行用了5个长元音词,前四个都是zou{,最后一个长元音zi:{,

长元音的显著特点就是音调长,音程长。这种特点在音乐上就会达到一种低沉而缓慢的节奏。整首诗押abab韵,第一小节的二、四行韵脚相同。整首诗在文字表达上用语也较简单,使读者和诗人能够更好地产生共鸣,向读者表达出诗人与友人哈勒姆的这种亲密无间情感关系。

2.2意象选择不同

意象,诗歌创作中常用手法之一。意象是作者为表达个人思想感情而使用的具体形象,他不仅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描绘的景色和物体。西方人在对死亡的认识上可以上升到天堂寻找安慰,思绪较为宽广。诗歌意象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而是延绵古今,自由广泛,具有幻想和想象性,“意象选择自由,选择范围极广,想象丰富,想象中涌动着一种期盼,一份美丽,一个面向未来的幻想”[2]。因而这也是西方悼亡诗与中国悼亡诗的一大不同,西方悼亡诗传达的情感则是“悲”中有慰,痛苦中还有一线希望,相信来生彼世,把乐土天堂看作幸福的归宿。《梦亡妻》和《碎了,碎了,碎了》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抒情的方式,一个是借用典故间接抒情,一个是触景抒情。细细读之便可发现两者在意向的选择上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下面笔者进行具体分析。

弥尔顿的《梦亡妻》中,诗人悲伤的同时又流露了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认为妻子死后已升入天国,圣洁的灵魂透出一种高贵。其中,弥尔顿两次运用典故。在诗的第一二节中诗人把自己的妻子与希腊神话中的Alcestis进行比较。把自己的亡妻比作古希腊神话中忠于自己的丈夫并自愿替自己的丈夫去死的Alcestis,接着又指出自己的妻子不同于Alcestis,因为自己的妻子是生产后的重生所以显得更有意义,突显了诗人对亡妻的爱和思念,也足以说明他对这位妻子的死亡是痛心疾首的。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希伯来法典中的“洁净礼”这一典故:按《圣经》中所说,妇女在生产之后,需要与丈夫隔离一段时间,身体方可干净,也就是弥尔顿在诗中提到的“Purification”。从基督教义而言,“wash”一词是指“进行洗礼”,迎接新未来。接着诗人把妻子描述成冰清玉洁的圣女出现在天堂(Full sight of her in Heaven),并说妻子光彩夺目,无法阻挡(without restraint),表现出在诗人眼中亡妻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在短短的十四行诗中,这样频繁用典并不多见,由此可见,弥尔顿的知识广博并能信手拈来,使之能更好地为主题服务,抒发作者情怀。第三个诗节详细描述了诗人梦中的妻子,一袭白色长袍,虽戴着面纱,但仍能映衬出她的美好品格――仁爱、贤惠、善良。最后一节虽简短两行,却是点睛之笔,诗人从梦中醒来,梦中的妻子也在白天来临之际离他而去。

由于挚友哈勒姆的突然离世,丁尼生写了许多诗歌来悼念他,如《悼念集》,其主题多离不开“死亡”。《碎了,碎了,碎了》这首诗中最为明显的一个意象就是大海。大海一直被冠以“自由,力量”的象征,它自由奔放,雄浑苍茫,惊天动地,胸怀博大,气度恢弘。而在这首诗中,丁尼生却把死亡通过大海的狂野奔放、无法驾驭以及具有极大破坏性的这一意象表现出来。相比而言,对于大海的意象,诗人有着与常人完全不同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将大海与死亡仅仅联系在一起,寄托了诗人对早逝的挚友哈勒姆的深切怀念和哀思。诗节首句就出现了“Break”,有“破碎”之意,在诗中表现了海浪拍击岩石、浪花四溅,也暗示了诗人因挚友英年早逝而悲痛心碎(heartbreak)的双关意义。从诗的第三行我们就可以感受出诗人的痛苦已经到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地步。接着,丁尼生又将生命和死亡的意象放在一起对照形成鲜明地对比:即渔家兄妹的打闹、唱歌荡舟的水手与象征着生命结束的驶进海港的船舶、陨灭的水手和沉寂的说话声,显示出了诗人孤独以及对友人亡故的悲痛。

3.结语

《梦亡妻》和《碎了,碎了,碎了》的这两首悼亡诗虽然体现的主题不同,前者悼念亡妻而后者悼念挚友,但它们都表现出了悼亡诗作为西方一种诗歌题材十分值得进一步研究。正如杨周翰先生曾经有过的期冀:“悼亡诗的特点为何,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类型或从属类型,很值得研究”[3]。同时也启发读者认识到死亡是所有人最后的归宿,因此要更加珍惜生的过程和生的辉煌。(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美]罗洛梅,冯至译.爱与意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2]徐李.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与弥尔顿的《梦亡妻》之比较[J].考试周刊,2009(29).

[3]杨周翰.弥尔顿的悼亡诗――兼论中国文学史里的悼亡诗[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84(6).

[4]王秋生.西方悼亡诗史综述[J].北京: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8):41-43

第5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不知从何时起,你开始感时伤节,变得极为敏感,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睡不着。那天你说你要走了,去广州接受很好的教育,我说那里你会有很好的前程。你打来电话想让我去送送你,我却迟迟未能出现。那天你该有多失落啊!我安慰你说有缘定会重逢,不必过度伤怀。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有时间去等待,却有了不曾料想的以后。你跟我说你在那边过的很好,无忧无虑。还发来你与小狗嬉戏时的照片。我却天真地为你高兴,还说有时间出来看你。却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你早已黯然泪落。后来才知道你过得有多孤单,一个人在医院与病魔抗争。我也终于明白为何你的说说总是带着一丝悲凉,流露出不曾有过的悲伤。可笑的是我却还在评语中戏谑着你的敏感。

你在另一座城市被宿命纠缠,我却只能在这座城市无可奈何。当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我们又能抓住些什么?那段时间我常跑去网吧与你视频,每当看到你那日趋苍白的脸色,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每天在上陪你聊到深夜,只为让你觉得不那么孤单,让你知道身边还有人在为你加油。我说毕业后去找你,陪你去看海,你说怕等不到那一天。那个时候,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给你更多活下去的希望。谁也不曾料到,我们的聊天记录会永远停步在那年春天,你灰色头像也不会再跳动。

春已至,人却逝。即便烟花三月、百花争艳,也无心去欣赏那繁华。我固执地认为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会有你的身影,以至于满世界寻找你的天堂。在夕阳中,似乎看到了我们曾经的影子:你依偎在我身旁休憩,洋溢出幸福的模样。你看呐!那西边坠落的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拖得老长,却紧紧想靠着。天边的烟霞好美,好像你迷人的眼,还有那微微扬起的嘴角。我们沉醉在“夕阳无限好”的梦幻中,却忘记了“只是近黄昏”的现实。也许你并不知道,那一刻会成为我生命里永恒的风景!

第6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动画中的幽默,主要分为情节的幽默、语言的幽默和动作的幽默。情节的幽默有赖于角色性格设定和喜剧冲突的设置。

构置情节的四种主要方式: 重复、移置、巧合、误会.

1、重复

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指出:“重复,无论是过度还是适当,属于喜剧范畴,因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反复,而且像其他诸类反复一样,笑也会受到一个简单的重复定势的限定。”重复也是动画构成最为典型的手法。在这里,“重复”不是“指一个角色重复一句话或一个字,而是情景的重复,也就是某些景况的组合的反复出现”。这些重复的情景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滑稽,但当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构成一组结构相似的段落时喜剧效果就产生了。重复的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让一个或一群角色在不同环境中出现,在不同环境中出现同样的一连串互相对应的事件或故事。

2、移置

所谓移置是指事物角色位置的更换,是某一事物正常属性与假定属性间的置换,或者一个事物用的是另一个事物的属性,而另一个事物用的则是这一事物的属性。在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中将其称为“倒置”,即“是一种地位的互换,都是情景违反制造情景的人的意志的倒置。”如在《鲨鱼故事》中,作为主角的鲨鱼作为主角的鲨鱼竟然是吃素,这本身的设定就产生了一种滑稽感。

3、误会和巧合

巴尔扎克曾经在《西方喜剧 前言》中说过: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如果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性就行。误会与巧合,是情节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在古希腊的悲喜剧、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都有运用误会和巧合来编织情节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误会和巧合双双身亡,构成了“世界上最悲伤的故事”误会和巧合使情节丰富多变,曲折离奇。

误会,是由于人物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对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巧合,是文学艺术中常用来构思情节的方法,是对生活偶然性的巧妙运用,它和“重复”有许多相同之处,某个段落的反复出现也导致了喜剧效果的产生;在喜剧情节的构成中,它常与误会结合,进一步推进冲突的发生。

第二节 动画语言中的幽默

毫不夸张的说,幽默是动画的生命之源。幽默在动画中可以分为情节的幽默、语言的幽默、动作的幽默。其中幽默的语言是动画独特、本质和深层的魅力。

幽默语言可以分为语言表达的幽默和语言创造的而幽默,动画的幽默是两种都具备的。语言表达的幽默是指配音演员的对角色和对白的表达,拿日本动画片《樱桃小丸子》来说,主角樱桃小丸子和家人、同学,就是这部动画片的所有角色,他们的配音形态各异,对人物性格表达十分充分,拿剧中的几个角色为例,小丸子的同学野口笑子,是个性格阴森的小朋友,常常躲在同学的背后偷听对话和尴尬消息,会在别人聊天的时候从背后突然出现,发出kukuku口头禅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后kukuku的笑;花轮的口头禅是“hey baby”;山田,配音中常常“呀哈哈,呀哈哈”的笑;猪太郎是讲话中经常带一个“噗”的声音,粤语版后来演变成类似猪的鼻鼾声。

再说语言创造的幽默,动画片的语言表现出贴近观众的幽默。

1、押韵

臧克家曾经说话:“押韵确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有如鼓点,它可以使诗的音强更加响亮,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年版,第184页)通过恰到好处的运用打油诗、顺口溜等富有节奏和韵味的语音形式,来体现语言的节奏美。有节奏的民谣、打油诗、流行语,都可以被用到动画的对白中来增加动画片时尚性、娱乐性和音乐性。

2、谐音

汉语中同音词占一定的数量,如果加上近音词,则数量更大。利用语音变异主要就是根据汉语的同音字、音近字和语气语调语速等音义结合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来实现幽默语言的方法。如我们常说的“不蒸馒头争口气”

3、飞白

将错就错的故意实录或效仿对方的错读或错解,是喜剧语言制造幽默的另一常用手法。

第7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关键词:图式理论;古典诗歌教学;“悲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96-02

一、“图式”理论及其内涵

古希腊的哲学著作中最先提出图式二字,只不过其含义与今日大不相同。深化图式理论的第一人是康德,而将之运用到心理学领域是英国的巴特利特。瑞士的皮亚杰将图式理论用于认知心理学中,美国的鲁美哈特创造性地把图式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联系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是该理论的佼佼者,他把图式理论当成是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式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如果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外界的信息建立起积极的联系,那么学习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毫无疑问,阅读、写作均存在一定的图式模式。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随当前阅读的内容不断主动地激活读者背景知识,将当前的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的过程[2]。按照图式理论,如果一个阅读者在阅读某个材料时,无法将大脑中的图式与材料信息建立相应的关系,则其信息的解读是无效的。据此而论,当阅读者无法解读材料时,如果帮助其建立阅读图式与外界信息的联系,或者激活其阅读图式,阅读者便能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解读文本。而且如果图式能从不同角度引导阅读者对信息的理解、破译,能产生举一反三,为创造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提供条件。

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首先,古典诗歌的语言系统与今日迥异,今人与古人处于不同的语言背景与文化背景中,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其次,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讲究声律、平仄、对偶,语言高度凝练,具有多义性,而中学生的阅读素养不够扎实,尚难把握诗歌之美。最后,古典诗歌的意境十分抽象,最难破解。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障碍。特别是中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十分有限,不经巧妙点拨,难以体会个中奥妙。而传统的教学法不尽如人意,采用新的教学法也就十分必要了。当然,难点也有突破点。如近体诗的平仄是固定的,押韵的地方也是固定的,教师便可总结其中相类似的诗句。又如古典诗歌的一些意象具有固定含义。如“东篱”、“黄花”、“柳丝”等诸多意象在诗歌中意义大体是不变的。又比如,一些诗歌中的句子,组合形式具有特殊性,如有些诗句全部由名词组成,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些由纯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诗句,意象密集,画面感强,颇似几幅山水画的集合,其风格不尽相同,但其所描绘的景物均有一种苍茫之感。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便会发现这些诗词作者有相近的感情倾向。有了这些共同点,教师便可总结这种句式的图式,引导学生加深印象。上述所论的共同点较难以掌握,缘于其尚未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化的信息以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与主题思想为理论依据,体系简易、中心突出,易为学习者所心领神会的,它可以使得记忆变得明晰化,加深印象[3]。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能通过图式理论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便能极大促进对诗歌内涵的准确把握。那么,如何促进呢?首先,应从诗歌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从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范式”。所谓的范式就是诗歌表现出的一种共同的知识组织形式。例如歌颂春天的诗句,可以从三方面归纳其图式范式。第一,画面的色彩。第二,表现诗人喜悦之情的词语。第三,描写春天景色的意象。其次,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建构诠释诗歌的知识点的图式范式。而且,当旧的图式范式的内容不断发展与深化,便会递进为高一级,新的图式范式。以伤春为主题的诗句为例,如伤春诗原因生成图式为(思征人、报国无门、贬谪外地、仕途偃蹇、韶华消逝、人生感伤、爱情失落……);情感表现图式为(愤愤不平、哀而不伤、郁郁寡欢、郁结于胸、抑塞磊落、黯然神伤……)这几个诠释伤春诗歌的范式便可成为建构伤春诗歌的图式。这种图式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联想。最后,探索图式下面的低层图式有助于实现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4]。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不断建立图式有助于对古典诗歌进行深入解读。比如在熟悉伤春诗的图式范式后,还应让其了解低层的图式,如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等。

三、图式理论在几首“悲秋”词曲教学中的运用

在古典诗歌里,“悲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传统。这类诗歌中,意象的选择,作者情感的特征,诗歌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呈现出一种范式。为了研究方便,这里放宽了“悲秋”的概念,我们将中学语文课本中,李煜《相见欢》、柳永《雨霖铃》、马致远《秋思》、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王实甫《长亭送别》、李清照《声声慢》等归为悲秋作品。首先,从上述作品中,我们可以抽绎出主要的景物意象。西楼、弦月、梧桐、东流水(《相见欢》);烟波、暮霭、酒、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秋思》);大雁、落日、孤城、浊酒、霜(《渔家傲》);碧云、黄叶、寒烟、斜阳、明月、酒(《苏幕遮》);碧云、黄花、西风、北雁(《长亭送别》);淡酒、(秋)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声声慢》)。我们不妨从这些诗词中,归纳出几个频率较高的意象,分别为(秋)西风、(残)月、(浊)酒、大雁。通过对“悲秋”的词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某一相近内容作为吟咏对象,其往往会形成某种相似的范式。如“悲秋”词在意象的选择上,首先偏向于选择色彩暗淡、质地凄清的词语。其次,其所选择的高频意象西风、残月、浊酒、大雁,说明了“悲秋”情感的表现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缘于词中抒发了某种相同的思乡之感。这种思乡之感,教师可根据思乡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图式范式。马致远《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羁旅行役者的悲凉感受。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对故乡的深刻思念,表达了建功立业与思乡之苦的矛盾心态。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表达了词人萦绕不去的思乡之情,是对故乡昔日人事的追忆,难以释怀,不禁潸然泪下。杜甫《月夜忆从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了杜甫战乱中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通过描写故乡的月亮,倍增对家乡和弟弟的想念。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写了诗人漂泊他乡孤寂凄清之感,表现了眷念故乡之情,但淡淡的乡愁含而不露。思乡是古诗永恒的主题,但诗人的情感因为处境、身份等因素流露出不同的感受,在讲述“悲秋”词中,教师当举一反三,总结归纳,授人以渔。其次,我们还应抓住反映词句情感特征的关键词句。《相见欢》为“寂寞”、“许多愁”;《雨霖铃》为“无绪”、“无语凝噎”、“伤离别”;《秋思》为“断肠人在天涯”;《渔家傲》为“归无计”、“人不寐”、“征夫泪”;《苏幕遮》为“黯乡魂”、“愁肠”、“相思泪”;《长亭送别》为“总是离人泪”;《声声慢》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悲秋”有不同原因,词人或者伤离别,或者思故乡,或者忆往昔,或者叹如无根浮萍,其情感倾向十分鲜明,可归结为“悲”与“愁”。教师可进一步延伸,对其他类型诗歌作品进行总结。如“咏怀诗”、“闺怨诗”的情感倾向。最后为作品均显示出伤感的审美风格,这种对“悲”的表达使得作品的节奏舒缓而徘徊,难以消散。当然,除了《声声慢》开头的句子,其他词的节奏均为舒缓的。因而在朗读时,要引领学生体会句尾押韵之处的凄清、悲伤之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莫雷.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叫刘禹锡,他曾任最高检察院的检察长,因为参与和支持政治改革,被下放到安徽省和州当地方公务员。按当时的政策他应该享受地方政府分配三间三进的住房待遇,但和州县长是个势利小人,见他被降职留用,就把他安排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与县长理论,自创了一副对联贴在房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县长知道后心生不悦,又把他安排在县城北门住,房子只有一间半。刘禹锡依然没有质问县长,见住地附近有江水柳树,又在新居贴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县长气急败坏,再次把刘禹锡安排在城中住,房子仅容得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身居斗室,刘禹锡莞尔一笑,挥毫写下了流芳千古的《陋室铭》,并请人把它刻在石碑上,置于房屋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聆听来自大唐的铿锵之音!”

这是我为《陋室铭》精心设计的新课谈话导入,并在导入的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古筝之音,在大屏幕上适时出现前面提到的两副对联和《陋室铭》全文(均由我用毛笔书写)。对这个新课导入,学生们饶有兴趣,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不转睛,注意力高度集中,学趣陡然高涨,迅速披文入境,欣然走进文本,并与文本倾心对话。这个导入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二、品味铭文之美,渗透美学思想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里一朵芳香扑鼻的奇葩,千百年来盛开不败,光耀华夏星空,这除了因为它具有一切经典文学精品的共同特点外,还与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押韵之美。《陋室铭》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备受后人珍视和推崇,重要原因之一是双句的末字合辙押韵,悦人耳目,平畅和谐,易记易诵,过目不忘:名―灵―馨―青―丁―经―形―厅的韵母相同或相近,让人喜悦诵读的冲动油然而生。

对比之美。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对话精辟,互相衬托,是《陋室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读来似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坦荡乐观、不为物累、洁身自好的大儒情怀。

淳朴之美。《陋室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艰涩难懂的语句,把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寓于朗朗上口的短句短文之中,反映了作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品德。陋室外的景色宜人,陋室内的文人高雅脱俗,陋室里的故事生动有趣,让人心驰神往。

立意之美。作为中唐响当当的诗人、哲学家,刘禹锡凭借陋室不陋之说间接抒发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道出了“惟吾德馨”的主旨,透露出了作者向古代贤人智者看齐学习的信息,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崇高品质和甘守清贫生活的伟大志向。通篇以小见大,逆向思维立意,写法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豁达之美。刘禹锡被贬谪艰苦偏远之地,他没有悲伤,没有哀叹,欣然前往;到了和州后又遭遇接二连三的打击,他没有沉沦,没有随波逐流,亲自撰写对联和铭文表明心志。在他身上闪烁着耀眼夺目的豁达之美,闪耀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包容之美。

三、弘扬德馨精神,升华陋室文化

第9篇:押韵的悲伤范文

惆怅的树影,长长短短,都是我长长短短的心情。我安静地走着,望着前面的路,路灯押韵着一个季节的寂寞,洒在路面,氤氲成一片昏黄的水雾。冥冥中我从这条路上走来,悄悄的就这样走过了一年的岁月。回首间,那抹印记在脑海中灯光下的面庞,如印记般定格在2009年的齿轮间。在走过的道路上划出了一道道的沟壑带着我淡淡的苦涩,溶入了轻轻的旋律。望着眼前的路面,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像是长时间被遗忘在街角的木偶,断了线再也无法跳动,脚步不再轻盈,身影将不再清晰。渐渐蹲在路面,失去知觉在街角漫长而又绝望的等待。

在这个即将分别的时刻,再一次失眠,难道注定了在这样的一个浪漫美丽的夜晚,留下这个冬季的冰冷?这是一个多么残忍的轮回,去年,今年,明年。我们每个人都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轮回。不知道在这样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轮回里,没有方向的不停奔走。你是否会遇到一些人,你们会相伴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然后分开;或者,只是擦肩而过,然后继续上路。如果你们彼此沉默不言一语,如果你们一路欢声笑语,如果你们一路患难与共,如果你们渐渐迷恋上了这样的快乐,你的脚步永远都是在路上,永远是在期望中漫长跋涉,因为你只是成功却没有收获。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曾经,我盼望着可以走在蒙古草原,享受着天然的风光,骑着马儿漫步在这个与大自然最亲近的土壤,可以牵着马儿停在有晚霞的河边的画面,我和这些真实而美好的梦想,彼此温暖着,度过了这一季的寒冷。同在一片天空下,那些飘荡在四方的云,是再也收不拢的,当雨水从我的脸上滑落,化作了冷冷的眼泪时,我才知道,和我共同待在路面的梦想,很早以前都离开了我。

安静的雨水,在世间的风雨中,纯净的让人心痛,让人牵挂。也是因为距离吧,连接着家乡与学校的距离,可以连接着两地的,只有我的心。我承认,在这样的时刻我想家了,这是一个诚实的借口。我悄然离开这条路,请原谅我不说一句话,而在最深深的黑夜中,背着路灯默默将思念收藏在心底。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和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到所有记忆的来源!过去是我尘封梦与季节的日记,忽然有一天,我清点着这些零零散散的文字,看着它们整齐,模糊,遥远,我想,也许可以把它们刻在那座叫做信仰的墓碑上。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只要过去,便只不过是往事,人无须为了往事而活。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在时间的荒园里,地域的无垠中,我们擦身而过。

夜晚和小雨聊天,谈到新年祝福。

她说:新年快乐!祝福你活到一百岁。

我说:要成了老妖怪了。

她说:一百是长寿一千才是老妖怪,大叔要活一千年?

我说:选择一百年,剩下的九百年轮回当妖怪。见证岁月的流逝……

她说:你要活一千岁,然后我从小就认识一个老妖怪。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