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出生未满月的新生儿出现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1]。新生儿黄疸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光照治疗、换血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其中光照治疗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2]。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4例, 研究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新生儿黄疸124例, 所有新生儿均符合蓝光照射指征。将这些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每组62例。其中男74例, 女50例, 出生时间为24 h~10 d, 平均出生时间 (51.23±14.52)h。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所有新生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这种方式安全有效, 并且操作简便。运用蓝光双面连续照射的方式, 照射光谱范围在420~475 nm之间, 照射距离为25~40 cm。每次照射时间控制在10~12 h, 连续照射2~4 d。
1. 3 护理方法
1. 3. 1 常规光照治疗护理 在光照过程中严密监测新生儿的病情变化, 观察新生儿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定期巡视并做好记录工作。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必要的处理。给予新生儿苯巴比妥片等药物治疗, 以干扰胆红素的代谢途径, 增强肝细胞中微粒体的活力, 促进胆红素排泄。
1. 3. 2 综合护理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在新生儿进食或者淋浴后进行抚触训练, 促进肠胃蠕动和新陈代谢。适当增加新生儿的喂养次数, 以增加排便次数, 加快血清胆红素的代谢。向新生儿家长讲解相关护理知识, 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合理用药。综合运用音乐疗法和游泳疗法, 刺激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采用 SPSS18.5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在经过蓝光治疗后哭闹、发热和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 又被称作高胆红素血症[3]。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疸[4]。控制和降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 能够有效缓解黄疸症状, 并且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生1周之内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应该立即进行治疗, 避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导致严重的后果[5]。新生儿黄疸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光照治疗、换血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其中光照治疗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胆红素的吸收光谱为400~500 mm, 并且在420~440 mm的光照下最容易分解, 蓝光的波长正好符合这一条件[6]。蓝光治疗运用高效率的蓝光, 让没有结合的胆红素进行分解和转化, 形成水溶性的异构体, 然后通过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 以此降低人体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 达到改善黄疸症状的目的。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89―01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发病原理是由于血液中非结合型的胆红素含量过高。当黄疸严重时,未结合胆红素能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下丘脑、大脑基底节和第四脑室的脑细胞变性、受损及坏死,导致胆红素脑病,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或造成严重神的中枢经性系统后遗症。我们通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加速粪便的排出及皮肤的排泄等,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选择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跟踪调查,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临床表现仅为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21μmol/L78例;除上述表现外,同时伴有嗜睡、神经活动减弱、不愿吃奶等,并有不同程度感染或溶血等22例。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蓝光疗法
蓝光照射疗法是通过利用蓝光照射的方法,使4Z,15Z-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4Z,15E-胆红素异构体,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达到退黄的疗效。
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简便而且安全,护士为具体的操作人员。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患儿全身,用深颜色尿布遮住会,戴好眼罩。放入已预热好的光疗箱中。我科的光疗箱为单面蓝光,护士一般每2小时给患儿更换一次,仰卧、侧卧、俯卧交替进行。俯卧时,专人守护,以免口鼻受压影响呼吸。在蓝光照射的同时,给患儿适当多饮水,补充水分,并帮助胆红素异构体自尿液排出。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简便有效。
1.2.2新生儿沐浴
患儿游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在加速新生儿的结合型胆红素的代谢上能够取到很好的效果。在护士的陪护下,抱住婴儿进行游泳运动,保持头部的呼吸顺畅以及注意婴儿的手足运动情况,每天1次,每次10―20分钟,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促进皮肤排泄,清除皮肤黄染。
1.2.3新生儿抚触
通过抚触按摩,促进皮肤代谢,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道排泄。
2 结果分析
经过临床早期护理干预4d―7d后,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显著。其中有明显康复效果的患儿有89例,皮肤黄染全部消退,患儿能够正常吃奶和睡眠,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3 讨论
本文所进行的一系列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和临床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治疗的有效性。综合运用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注重在早期的治疗,最大程度地增加新生儿黄疸康复的可能性。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各种护理干预方法的相互配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永芳.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与评估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0-21.
[关键词] 社区产后访视;新生儿黄疸;干预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a)-0180-0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单纯的院内护理服务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护理活动已经逐步从疾病护理走向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由医院走向社区、家庭。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出生会使产妇生理、心理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影响着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1]。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新生儿死亡中,有70%左右发生于出生后7 d内[2-3],因此,保证新生儿健康十分重要。新生儿黄疸是产后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但为了适应医疗模式的转变,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目前我国分娩后产妇和新生儿住院时间在逐渐缩短[4],致使大多新生儿黄疸均在家中发生,只能借助产后访视跟踪新生儿黄疸的情况,而随着对产后访视工作的逐渐开展和重视,产后访视率也逐渐提高[5]。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产妇产褥期康复,确保新生儿健康意义重大[6]。社区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对母婴状况进行回访的一项工作,分别在产妇分娩后7、14 d进行上门身体检查、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服务,30 d新生儿和产妇回院随访检查,笔者在访视过程中发现产后访视能及时发现新生儿黄疸,并予以及早处理。由此可见,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能有效地干预新生儿黄疸的进展,保证新生儿健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住院的100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历资料,将经过产后7、14 d访视,30 d回院随访检查等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的5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未经过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的5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体重2.5~4.5 kg,平均3.50 kg,孕周38~42周;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体重2.3~4.6 kg,平均3.45 kg,孕周38~42周,所有患儿的Apgar评分为8~10分,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后7、14 d进行上门家庭访视,访视时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7]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家属,让家属了解黄疸的初步判断。医护人员经皮测量黄疸指数,观察分析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询问家属新生儿喂养情况,大便的次数、性状、及颜色,黄疸的加重和消退情况。询问产妇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8],判断生产过程有无引起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等。若黄疸指数超过12 mg/dl或未达此标准值,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差者应转诊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黄疸指数低于12 mg/dl者,教会家属怎样进行阳光照射、游泳护理、抚触护理,如何观察判断黄疸消退或加重的情况。
1.2.1 游泳护理 在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中,可指导新生儿进行游泳护理,选择吃奶后1 h在特定的游泳圈和游泳池中游泳,水温38℃,分自主运动和游泳操两部份,游泳过程中护理人员协助新生儿伸展活动四肢,游泳10~15 min/次,1次/d[9]。游泳后喂食新生儿少量温开水。脐带未脱落者游泳前脐部贴好防水贴,游泳后做好脐部消毒处理以防脐部感染。
1.2.2 抚触护理 抚触一般在沐浴或游泳后进行,护理人员双手取少量婴儿润肤霜涂抹双手掌,对新生儿做全身皮肤轻柔抚触,抚触后喂食新生儿少量温开水。
1.2.3 阳光照射法 选取挡风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把衣服脱下露出皮肤直接阳光照射,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可以先露一个部位照射完毕包裹好再照另一个部位,照射时把新生儿眼睛用小毛巾遮盖避免阳光刺激损伤眼睛。一次照射1~2个部位,每个部位照射20~30 min,轮流照射,2次/d,早上7~9点或下午5~6点的阳光最佳,不要在阳光猛烈的中午照射,以免晒伤皮肤。照射完毕,如果新生儿出汗比较多应给予更换衣服防止受凉,再给予喂食少量温开水。
1.2.4 药物治疗 黄疸指数相对高且没有超过12 mg/dl,一般情况相对好的新生儿,指导家属做好各项护理及阳光照射治疗,按家庭医生医嘱给予退黄药物口服。
1.2.5 健康教育 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耐心向家属告知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治疗和护理,解除家属的心理负担,使其全心全意照顾护理新生儿。指导家属做好游泳护理、抚触护理、阳光照射法,让家属掌握各种护理的注意事项,口服药物的副作用和口服药物后的正常反应。如果判断是母乳性黄疸应嘱暂停母乳喂养,观察皮肤黄疸的消退情况及粪便的性状、颜色、次数。新生儿黄疸的高峰期是产后7~10 d,高峰期过后黄疸渐渐消退,如果新生儿出现拒奶,黄疸不消退或加重,或者黄疸消退后再出现应回院检查。
1.2.6产后 14 d访视时目测新生儿皮肤黄疸消退程度,询问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果新生儿皮肤红润,无黄染,一般情况好,表明黄疸已消退,皮肤微黄或深黄经皮测胆红素,黄疸指数高者应回院检查治疗。30 d一般是新生儿回院常规体检,黄疸未消退应经皮测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应按医嘱做相应的处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住院5 d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恢复到正常值,肝功能无异常;显效:住院7 d黄疸未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未恢复到正常值但较入院时降低,肝功能无异常;无效:按医嘱治疗7 d后黄疸消退不佳,血清胆红素下降慢,肝功能反复异常,或转归核黄疸遗留后遗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症状,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 d出现,4~6 d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 d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10]。产妇分娩后顺产3~4 d出院,剖宫产6~7 d出院,住院期间出现的病理性黄疸可及时发现,出院后由于家属医学知识缺乏,肉眼观察判断的错误性而延误就诊时间,使病情加重或发展为核黄疸,由此可见,产后访视非常重要。
新生儿黄疸临床上大多是母乳性黄疸,而母乳性黄疸大多属于迟发性黄疸,多在出生后7 d左右出现,黄疸持续3周以上[11]。一般产妇顺产3~4 d出院,剖宫产6~7 d出院,有很多新生儿在住院的这段时间未出现病理性黄疸,出院后渐渐加重发展成病理性黄疸,社区产后家访是产后7 d和14 d,这时上门家访能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及时转诊治疗。30 d回院随访检查可发现复发性黄疸及黄疸延迟消退要治疗的新生儿,在访视的过程中,指导家属如何观察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解释病理性黄疸的严重性,让家属认识病理性黄疸的危害性,加强家属重视,可及早就诊治疗,避免引起核黄疸遗留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教会家属做好游泳护理、抚触护理、阳光照射法,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家属放下心理负担,解除紧张焦虑的心理,全心全意照顾新生儿,让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黄疸早日消退。家访的过程中,也能及时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其他异常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处理,降低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患病率,保证母婴安全[12]。西医认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增加、肝功能低下、肠肝循环的特殊这3个主要的特点导致的胆红素产量大于胆红素排泄量所致[13]。游泳时的导热性比空气大,人在水中活动比在陆地上活动消耗量大,肠蠕动增强,粪便排泄增快,有利于黄疸消退[8]。抚触是一项重要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增加交感神经紧张度,刺激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增进食欲、排便量,加速胆红素的排出[14]。病理性黄疸危害很大,如延误诊治会引起严重后果[15],及时发现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产后访视护理服务可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患儿,使其得到及时治疗,减少核黄疸给患儿带来的危害和后遗症,减轻由患儿核黄疸所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以获取更精准的数据和结论。
[参考文献]
[1] 李淑杰,肖祺.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140 例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122-123.
[2] 李日清,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81-1982.
[3] 白雪林,陆敏.上海市长宁区外来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0):3498-3501.
[4] 张宝芸,郭秀静,王玉琼.医院开展产后家庭护理访视现状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57-58.
[5] 黎月仪.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临床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2,2(10):91.
[6] 龚满英,龚丽芬.社区护士开展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干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6):92-93.
[7]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9.
[8] 黄艾艾,邓建平.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189-191.
[9] 陈丽芳.游泳对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2,10(9):2418-2419.
[10] 金兰,孙小娅.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1,32(8):1343-1345.
[11] 李翠萍,李桂英.产后访视的最佳时间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12,8(1):87-88.
[12] 曾果花.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 36-37.
[13]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187.
[14] 农志飞,吴要伟,潘利忠,等.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防治作用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4):309-311.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48-02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1],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有50%~8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
我科对2009年1~10月148例出现黄疸的患儿实施新生儿黄疸整体护理,分析黄疸的原因,制订有效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除3例患儿因其他并发症继续治疗外,余145例患儿均未发生核黄疸,2~3周治愈出院,现将其间整体护理体会及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8例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其中,男88例,女60例,出生时体重≥2 500 g,Apar评分7~10分者142例,胎龄不足37周,体重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①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②胆红素生成多:新生儿每日生成约8.8 mg/kg,成人仅为3.8 mg/kg。③肠肝循环特点:因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粪胆原、尿胆原不能有效被还原,且婴儿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
1.2护理
1.2.1入院评估
密切观察病情: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如分娩方式、母婴血型、体重、喂养、胎龄、保暖情况、体温变化、大便及尿液颜色。根据患儿尿、便颜色变化,可判断黄疸的轻重及变化,如尿液呈酱油色,提示为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颜色,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步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评价进展情况。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胎粪及胆红素排出。
1.2.2护理计划
以收集资料和护理问题为依据,制订出适合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计划,用于指导护理活动,由于患儿胎龄不同,出生时情况各异,所致患儿的病情轻重表现均不相同,护理计划也均不相同。因新生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故黄疸新生儿喂养应耐心,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1.2.3护理措施
1.2.3.1针对病因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我院采用上海NJ-33经皮黄疸测量监测仪对148例出现黄疸的新生儿每日进行黄疸指数监测并每天及时反馈监测结果。部位取前额正中右眉弓上方0.5~1.0 cm处,紧贴皮肤垂直侧。向其家人讲解黄疸的有关知识,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黄疸的颜色、部位等变化。每日应用经皮黄疸指数测定仪监测经皮黄疸指数,可粗略地估计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胆红素(mg/dl)=1.2×(经皮黄疸指数-12)。每2~3天检测血胆红素。观察有无核黄疸表现,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主要是监测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一旦发现胆红素浓度超过257 μmol/L就该密切注意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早期发现胆红素的神经毒性,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以及观察婴儿一般情况,与家长沟通,警惕核黄疸的发生。
1.2.3.2实施补充水分、配合蓝光照射疗法。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实行蓝光照光的治疗护理[2],蓝光照射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方法,同时也降低皮肤黄疸的可见度,所以照射期间血清胆红素每日监测。蓝光照射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每例患儿液体补入量增加不低于25%,可通过输液和口服葡萄糖来补充。注意保暖,光疗时用黑色眼罩保护眼睛,避免强光对眼的损伤。除会阴、部用尿布外,余均;蓝光灯管使用2 000 h后,能量减弱45%,每次照射记录时间,超过2 000 h重新更换新灯管。
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的护理,采取的是间断照射,即持续照射8~12 h后停12 h再照射。记录起止时间,间断照射疗法同连续照射疗效相同,但明显减少光照疗法的副作用,148例黄疸新生儿除有个别几例出现轻微腹泻和皮疹外,未再有其他不良反应。
1.2.3.3抚触护理。为我院黄疸患儿的常规护理,抚触护理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3],每日由我院护理人员采用标准抚触法,对患儿皮肤进行科学、温和的刺激,从患儿头面部、胸部、再到腹部、四肢、背部进行有序抚触,每个动作重复2~3次,每日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抚触有效时患儿神情放松,可进行10~15 min,如患儿烦躁、哭闹则停止抚触,等合适机会再抚触。抚触护理教会患儿母亲和家属,出院后可继续进行。
1.2.3.4纠正酸中毒,促进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可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4]。
1.2.3.5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引起核黄疸。
1.2.4黄疸新生儿健康教育
使家长了解孩子黄疸的情况和程度,取得家长的配合;轻度母乳性黄疸,可嘱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新生儿25%~30%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在继续喂母乳的情况下黄疸在3~12周消退,除少数胆红素>342 μmol/L可发生核黄疸外,一般不必停喂母乳。若黄疸严重,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恢复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球,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2结果
148例黄疸患儿均消退出院。
3讨论
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向家长宣传预防新生儿黄疸的知识,生后及时喂养。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害,预后效果不佳,尽管进行了治疗也可有脑性瘫痪等后遗症,对于宫内感染患儿,治疗好转后,出院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多与患儿家属沟通。对148例黄疸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必须保证住院护理质量与出院后家庭护理质量。在重视患儿病情的同时,要关注母亲的心情。全面考虑到父母、家庭、社会三方面因素对婴儿健康成长的影响,注重人的社会性。因工作时交接班仔细、责任明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得以使新生儿常见的护理并发症等明显减少,148例黄疸患儿均消退出院。护理工作中所做的健康教育,对于患儿及家属针对性、实用性强,深受家属欢迎。出院后上门指导服务,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
[2]王秀芹,王永秀,刘晓方.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9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A):638.
[3]朱步琴,徐敏.新生儿黄疸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A):1758.
[4]毛立英,寿文祥.62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防治[J].临床医学,2005,25(7):79-80.
【关键词】护理;光照疗法;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1]。新生儿黄疸足月新生儿出生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持续7-10天消退,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为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若黄疸出现在24h内,TSB>102umol/l;足月儿TSB>220.6umol/L,早产儿>255u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TSB每天上升>85umol/L;或黄疸消退延迟,超过2-4周,多为病理性黄疽,需及时治疗。光照疗法(phototherapy,简称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1]。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对新生儿损伤少,操作简单,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因为蓝光照射时新生儿哭闹不止,使新生儿无安全感,佩戴眼罩不适应等原因,家属不能配合治疗,导致每天光疗时间不足,效果差,反复照射,延长了住院时间,甚至放弃治疗,导致了不良后果。2012年12月到2013年7月,笔者对60例在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家属的心理护理,新生儿光疗前进行洗澡,光疗时进行抚触,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光疗结束后的护理,家属和新生儿的依从性提高,新生儿顺利完成了蓝光治疗,经皮测胆红素下降至正常范围,缩短了住院时间。现将护理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12月到2013年7月的足月新生儿,60例,男婴30例,女婴30例,出生2-4天,体重大于2.5kg小于4kg,经皮测黄疸指数为210-275mmol/l。遵医嘱给予蓝光治疗6-8小时/天,根据家属和新生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家属对新生儿黄疸有充分认识,护士精心做好入箱前的准备工作,减少了新生儿哭闹,取得了家属的信任,依从性提高,焦虑程度明显减轻,能主动配合对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治愈新生儿黄疸,无一例放弃治疗,无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
2护理
2.1家属的心理护理现在临床工作中,实行母婴同室,至少有6个家属密切关注着新生儿的变化,光疗时新生儿的哭闹容易引起家属的不安、烦躁,新生儿孤单的躺在光疗箱内,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觉着新生儿可怜,心理脆弱,易受外界的干扰,放弃光疗,待再次入院时,新生儿黄疸加重或引起脑损伤,笔者向家属简单介绍黄疸的原因,预后,详细介绍蓝光治疗时新生儿会出现的现象如腹泻,大便颜色变黑绿色,哭闹,佩戴眼罩不适应,无安全感等,使家属有心理准备,能正确对待新生儿蓝光治疗时所出现的问题,同时鼓励家属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区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必须治疗,不能等自行消退,严重者可引起智力损伤,家属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依从性提高,能主动配合蓝光治疗。
2.2光疗前给予新生儿洗澡脱去衣服,洗澡是新生儿住院期间已经适应的一项操作,洗澡时新生儿放松,洗澡可以清洗掉新生儿的皮肤上脱落的表皮碎屑,同时检查皮肤有无损伤,洗澡后剪短手指甲,检查脐带有无出血,新生儿感觉舒适,洗澡后及时喂奶,补充水分,新生儿入眠后,放入蓝光箱内,此次新生儿睡眠时间较长,哭闹减少,依从性好,醒后按需哺乳。
2.3舒适的卧位首次放入蓝光箱时,新生儿采取侧卧位,双腿自然屈曲,膝盖部位能触到蓝光箱的边缘,伸腿时双脚能触到蓝光箱的底部为宜,新生儿有安全感,头部枕一块纯棉布的条形布,宽约5-7cm,1-2层厚,新生儿感觉舒服,光疗时新生儿出汗多,玻璃板光滑不吸水,棉布可以吸汗,呕吐时防止呕吐物流淌,保持玻璃板的透明度,方便更换,缩短了停止蓝光照射的时间。
2.4光疗时的抚触抚触能增加婴儿迷走神经紧张性,使其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摄入奶量增加,同时抚触能减少婴儿焦虑及恐惧不安,减少哭闹,增加睡眠时间[2],新生儿入箱后,护士或者母亲用双手抚摸新生儿的双手或脊柱,轻拍臀部,使新生儿有安全感,易使新生儿安静,入眠时间长,超过2小时,奶量增加,大小便次数最多,胆红素排泄增加。
2.5冷光源蓝光照射蓝光箱温度过高或太低也会使患儿感觉不舒服而烦躁哭闹,不利于患儿坚持蓝光治疗,所以除了定时监测患儿体温,多补充水分外,还要根据患儿的体重、胎龄、日龄、体温调节合适的箱温,在夏天可以采用产热低的冷光源蓝光治疗:冷光源蓝光是波长窄的单色冷光源,经光强度测定,光谱中无红外线和紫外线,产热低,且体外实验发现胆红素光异构化显著,箱温恒定,蓝光箱风扇启动次数减少,转动时间短,噪音减少,新生儿受干扰少,体温稳定,不哭闹,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
2.6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①2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控制在36-37.5℃之间,如大于38℃应降温。②加强喂养,多补充水分,由于光疗时小儿易哭闹、出汗,显性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故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全日总量的15%-20%,可多喂些糖水,脱水者要补液[1]。喂奶速度不宜太快,喂奶后采取右侧卧位,防止吐奶及窒息。③观察眼罩及尿布有无移位、脱落,及时调整到位,防止损伤眼睛及生殖腺。④观察黄疸消退的情况,大小便的性质,皮肤有无损伤及皮疹,当出现青铜症时及时汇报医生。⑤观察新生儿的全身情况,有无抽搐及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反应低下等,及时汇报医生。⑥保持蓝光箱处于功能位,箱温恒定,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2.7光疗结束后护理①关掉光源,打开箱门,在光疗箱内检查新生儿全身皮肤有无破损及炎症,有无新生儿红臀的发生。②出箱前,先将包被及衣服预热,再给新生儿穿好衣服,包好包被。③将新生儿放置于帷幔内,(每个病床必备的)帷幔内光线暗淡,待新生儿安静时摘除眼罩,新生儿病室过强的光线可以引起新生儿不适,控制环境光线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项护理措施。④有条件时再次洗澡,保持新生儿清洁舒适。⑤继续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变化。及时治疗。
2.8工作人员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接触新生儿前后主动洗手,每次喂奶前先检查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洗手后,帮助新生儿吃奶,态度认真,工作有条不紊,新生儿抱紧轻放,家属看着放心,依从性好。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第4版第次印刷ISBN978-7-117-13072-1/R..13073.
摘要目的:探讨苏木沐浴联合勤吸吮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苏木沐浴联合勤吸吮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每日奶量多于对照组,首次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排黄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胆红素峰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4天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木沐浴联合勤吮吸能够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苏木沐浴;勤吮吸;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38
作者单位:513100清远市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人民医院
黎迪珊: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基金项目: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B011204122)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症状,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引起新生儿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现象。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复杂,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导致胆红素脑病,给新生儿的智力和听力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害[1]。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和药物疗法。其中蓝光照射疗法应用较为普遍,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做好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工作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我院对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新生儿采用苏木沐浴联合勤吸吮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9月~2014年7月100例黄疸新生儿,纳入标准:(1)均为足月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分。(2)胎龄37~42周。(3)母婴健康,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无并发症、无先天性疾病、无任何产伤、窒息感染等异常。(5)符合《实用儿科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205.2μmol/L以上,符合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中的光疗标准。(6)产妇母乳喂养,无糖尿病、肝功能疾病。排除标准:(1)新生儿肝炎、胆汁排血障碍性疾病、疾病和巨结肠。(2)极低体重新生儿。(3)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羊水吸入综合征以及先天性缺陷。(4)Rh溶血和ABO溶血新生儿。本组100例新生儿中男54例,女46例。孕周38~42周,平均(40.31±1.18)周。新生儿体重2612~4092 g,平均(3032.80±214.50)g。顺产62例,剖宫产38例。日龄为出生后2~7 d,平均(4.50±1.21)d。将两组新生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新生儿均给予光照疗法,对照组光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苏木沐浴联合勤吸吮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常规护理患儿放于光疗婴儿培养箱的床中央,采用单面蓝光照射,波长425~475 nm,蓝光强度<500 μw/cm2,灯管与新生儿皮肤为33~50 cm,根据不同新生儿的病情差异选择持续或间断治疗。光疗前调节箱内的温度为30~32 ℃,湿度为55%~65%。光疗期间用小号尿不湿包裹生殖器部位,并专用眼罩护住患儿双眼,注意松紧合适,同时给患儿带上棉质的手套和袜子,在手套口和袜口外绕1圈胶布,杜绝皮肤损害的出现。照射过程中每2 h帮助新生儿更换1次。治疗期间严禁家属探视,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勤喂水,防止口鼻干燥。告知患儿家属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产妇,新买的衣服彻底清洗后使用,尽量给新生儿选择全棉、无刺激、柔软、清洁和宽松的衣物。每日更换,保持皮肤皱褶处干燥,大便后温水清洗,并涂10%的鞣酸软膏[2]。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按需哺乳。采用38~40 ℃水沐浴。
1.2.2苏木沐浴采用50 g苏木水,配置50000 ml冷水,控制苏木的浓度在0.1%。然后煮沸100 ℃,待水温降至38~40 ℃可使用。新生儿沐浴前沐浴房间用紫外线消毒1 h,沐浴前护理人员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者不得接触新生儿。沐浴时间选择在哺乳后1 h。室温控制在28~30 ℃,提前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使用防水脐贴保护脐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一手托新生儿颈背部,另一手托双脚,缓慢地将新生儿放入水中。沐浴期间播放柔和的轻音乐,音量为40~45 dB,沐浴时间为5~10 min,沐浴时操作轻柔,充满爱心,体现护理人员的素质,把爱和关怀传递给新生儿。沐浴结束后采用柔软的浴巾将其全身擦干,脐部用75%酒精消毒2~3 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再用75%酒精消毒脐部让其自然干燥[2]。沐浴时间为4 d。
1.2.3勤吸吮鼓励产妇让新生儿勤吸吮,吸吮过程中,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和姿势,嘱产妇触摸新生儿皮肤或抚摸头部,增加母婴皮肤接触的机会[3]。同时鼓励产妇按需哺乳,根据新生儿的需要调整喂奶量。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每日奶量、首次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胆红素峰值、黄疸指数的变化。黄疸指数:每天早上7:00~8:00采用经皮黄疸测定仪测量,使用前先进行校对,新生儿前额正中、眉毛上方1 cm处,紧贴皮肤,开始测量。治疗及护理开始后每天测量2次,取平均值。比较第1,4天黄疸指数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 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或t′检验及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近年来,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若延迟治疗则可能造成智力障碍、脑瘫等严重后果,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尽管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不断有新的认识,但其病因仍然不明。目前普遍公认的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胎粪中含有大量胆红素,若胎粪积聚在肠道内时间过久,胆红素被重吸收入血,肝肠循环中的胆红素水平会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新生儿出生后若没有正常进乳,摄入量不足,影响了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建立,肠蠕动能力不足,胎粪排除延迟,这样就会导致肠内容物停留的时间过长,致使血胆红素升高[4]。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何配合光疗,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已经成为目前护理人员最关注的问题。
有研究显示,苏木沐浴能够有效缩短新生儿黄疸的时间。苏木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药性温和,安全性好,具有行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5]。苏木可提升血管管径以及微循环的恢复能力,改善新生儿的血液状态,抑制各种杆菌的形成,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4]。对新生儿进行苏木沐浴还能够促进肠腔的运动,加快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排出,进而降低新生儿血液循环中胆红素的含量,提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6]。而且苏木沐浴能减少内服的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家长也易于接受。水给新生儿皮肤良好的刺激,水的流动、水压不仅对新生儿皮肤有推拿按摩作用,而且能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增加了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促进新生儿胃肠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吸收,加速了胎便的排出,有助于减少肝肠循环,减轻胆红素的毒性作用。非营养性吸吮也是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方法,勤吸吮可促进新生儿肠蠕动,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有效地防止新生儿早期低血糖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7]。此外,新生儿吸吮对于稳定自身的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当新生儿哭闹不止时,采用吸吮可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减少氧耗,使新生儿倍感舒适。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每日奶量多,首次胎便转黄时间短、每日排黄便次数多、胆红素峰值低、黄疸指数降低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苏木沐浴联合勤吮吸能够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洪普,曾玉贤,陈亚璇,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结局影响的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51-52.
[2]黄春梅,陆少环.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胆红素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102-103.
[3]李秋红,王文艳.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71-172.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12.
[5]叶秀红, 黎迪珊, 张玉梅.苏木沐浴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及护理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4):323-324.
[6]张玉梅,叶秀红, 黎迪珊.苏木沐浴及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7):93-94.
[7]罗飞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与体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285-286.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4例治疗观察。分别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n=27)以及常规护理(n=27)。在完成对应的治疗和护理4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定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个体化护理干预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26/27)。常规护理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4.1%(20/27),护理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是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可由于体内的高胆红素造成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如为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则可引起患儿核黄疸导致新生儿死亡,存活患儿亦有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早期的护理对患儿十分重要,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及患儿家属的心理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5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的新生儿黄疸患者54例。所有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就诊时的日龄为18~38h,平均20.4±4.2h,出生时的体重为2000~4200g,平均3150±590g。患儿中早产儿4例,足月儿50例。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及常规护理。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入院时血清胆红素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护理,给予光照治疗,适当增加水分的补充,每2~4h测量体温,保持温度恒定。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后给予开塞露5ml注入,捏紧周围皮肤1~2 min。12h开始喂2.5%葡萄糖液,每天3次,每次10ml,共3d。黄疸消退后按照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的方式完全喂养母乳。每日进行新生儿沐浴后,给予全身抚触15~20min,增加游泳项目。观察两组每次胎粪排出时间及量、胎粪变黄的时间,并在出生第4天采用国产JH20-1B经皮胆红素测量仪测量患儿的经皮测黄疸指数。
1.3疗效标准: ①显效:治疗5d后,面部、全身的皮肤发现象黄全部消退,患儿吃奶、睡觉均无异常,血清胆红素<119.7μmol/L。②有效:治疗5d后,面部全身的皮肤发黄现象大部分消退,患儿症状明显缓解,血清胆红素为119.7~171.0μmol/L。③无效:治疗5d后,面部全身皮肤仍发黄无消退或有所加重,病情有所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所有的患儿均有胎粪早排,于60min之内排出,对照组胎粪早排仅6例,两组对比干预组的胎粪排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第4天黄疸指数偏高的例数在观察组有 2 例,对照组有7例。 两组第1次胎粪排泄时间及胎粪量见表2。护理干预5d后,干预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26/27),显著高于对照组74.1%(20/27),P
3体会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于4~6天达到高峰,第7~10天消退,大多表现为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持续至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发生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1) 新生儿每天生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达到大约8.8mg/kg ,而成人每日仅为3.8mg/kg。(2) 新生儿肝功能发育未完善,其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可导致血液胆红素含量过高。(3)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胆原、尿胆原而排出体外,反而在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却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经肝肠循环通过门静脉吸收至肝。
根据文献报道,在分娩的过程中使用了催产素,产程中出现缺氧窒息等情况时,会加重酸中毒并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最终使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因此对于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儿,更需要早期监护管理。由于严重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有严重的并发症,就我们在护理的过程中密切的观察患儿可以反映出黄疸的轻重及特点的病情变化(包括胎龄、母婴血型、体重、喂养、患儿体温、大小便的颜色等等)。对于治疗中的黄疸患儿我们需要严密的观察以下方面以了解病情的变化:1、观察患儿的黄疸的颜色,若黄疸从巩膜到四肢、手足心颜色加重,说明黄疸仍在进展,需要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值;2、出现有嗜睡、拒食、纳差、吸允无力等表现时需要留意是否为胆红素脑病的前期表现,需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3、每日观察生命体征判断有误核黄染及感染;4、观察患儿大小便的次数和性质,如白色大便为胆道闭锁性黄疸的表现,酱油色尿液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表现等等。
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的重点要本着早期干预、预防感染、纠正酸中毒缺氧、降低胆红素解离的方针治疗护理。在本观察中发现在日常的护理项目中主要采取促进新生儿胎粪的尽快排出,减少胆红素的吸收的方法。使用甘露醇灌肠外增强背部抚触可刺激皮肤神经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以加速排便。另外游泳和全身抚摸可使肠蠕动加强,促进排便,加强新生儿胃肠道激素分泌,使食欲增加。本次观察发现当以上应用于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后,患儿的黄疸症状迅速缓解,并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可见,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儿家属的宣教及喂养指导,可大大的减少患儿胆红素脑病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有助于患儿的健康。另外,有文献报道使用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可以作为综合治疗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措施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美华,刘赛红,黄广文.新生儿黄疸 643 例病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824-825.
[2] 兰海英,夏爱红,唐丽华.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分析[J].护理研究,2011 ,18(8 ):110-111.
[3] 杨丽霞.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治疗及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4):463-464.
[4] 孙红赞,陈鸿.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17-318.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15-01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高胆),这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我院在开展母乳喂养过程中,发现有20%~40%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4d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为此我们对我院儿科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90例,男52例,女38例,日龄20~33d,平均(6.5±1.5)d ; 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 出生体征1850~4500g,胎龄(36.8±4.5)周。发病前均未接受治疗,血清总胆红素(TBEL)均>220μmoL/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健康指导护理:应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并正确指导,并嘱咐产妇正确饮食,提高母乳质量,其新生儿喂养次数每日应保持在6次~9次,而且需在2次喂奶之间让新生儿适量补充白开水或糖水,增加新生儿大小便次数,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泄。如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由母乳性黄疸引起,应采取暂用母乳喂养4d~6d 后观察新生儿情况,必要时复查桡动脉血胆红素,在停止喂奶期间应增加人工喂奶次数,配奶应严格按照比例配制,以防配奶浓度过高增加胃肠负担,使新生儿血管内液浓度增加,影响胆红素的排泄,若配奶浓度过稀虽促进了新生儿胆红素的排泄,但新生儿易营养不足。新生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知识。
1.2.2光照疗法干预:
临床可采用光照疗法和药物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光疗,可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降低,无先天性胆道闭锁禁忌,患者无痛苦感受,方便,经济,家属易于接受。胆红素在光线照射的作用下可间接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衍化物,经尿或胆汁迅速从体内排出,对胆红素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临床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光疗暖箱的清洁,将灯管的灰尘消除,灯管需定时更换,灰尘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灯光使用1000h后其能量减弱>35%,故需进行更换,箱内相对湿度调整为55%~65%,箱内温度调至患儿适宜温度,禁止放置杂物于箱内和箱上,对患儿体温、室温和箱温进行严密监测,患儿体温在光照治疗中应控制在36.7~37.3℃,为中性温度,间隔2h行1次测量,光照治疗宜在空调房中进行,以使体温、室温、湿度、箱温保持恒定。
1.2.3游泳护理干预措施:新生儿进行游泳能加强胃肠蠕动,能够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早期排出,使肠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作用减少。一般在新生儿出生4h 后即可以进行游泳护理,在新生儿脐部贴好一次性的防水脐贴,将室温调节在26 ~ 28℃,将游泳的水温调节在38~40℃注意随时监测温度,防止受凉,一次游泳时间为10min,一天进行一次游泳。以后可以根据新生儿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游泳时间至30min左右。在新生儿游泳结束后,轻轻将新生儿抱出泳池并取下游泳圈和护脐贴,并给予脐部护理,主要使用0.02%的安尔碘进行消毒脐带
1.3标准评定:治愈: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正常,黄疸完全消退。好转:血清胆红素水平未降至正常,黄疸明显消退。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结 果
观察组45例中,治愈42例,好转2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45例中,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主要是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征相关。新生儿由于肝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机体对于胆红素的转运能力较差,加之新生儿肠道内菌群较少,尿胆原不存在等特点共同为新生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创造了先天的条件。新生儿肠腔内胎粪一般含有80~100m g的胆红素,基本等于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总量的5~10倍,若新生儿的胎粪排泄时间延长,导致肠肝循环负荷加重;对于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时可以引发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刺激机体内的胃泌素及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胆红素的消化吸收并能够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第一次胎便的排出。对于新生儿进行游泳护理措施能够增加新生儿的机体运动量,促进新生儿的肠蠕动。对于新生儿进行抚触和游泳不仅有助于建立肠道正常菌群而且能够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本组资料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新生儿早期进行游泳和抚触护理干预以及增加新生儿早期进食量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新生儿黄疸症状,加快黄疸消退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90-92.
[2]沈洋,王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防治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91-193.
[3]李金凤,齐爱华,田洪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护理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0(3):25-26.
[4]杜丽星,余唯琪,张晓燕,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2(6):414-415.
[5]杨银凤,康波.22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11,30(2):217-218.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期常见症状之一, 尤其是一周内的新生儿, 既可以是生理现象, 又可为病理表现。胆红素重度升高或虽然不很高, 但同时存在缺氧、酸中毒、感染等高危因素时, 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死亡率高, 幸存者多存在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 需及时正确判断黄疸的性质,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光照疗法( 简称光疗) 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 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 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本文回顾性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3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资料, 应用光照疗法治疗, 经过精心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者123例, 其中男67例, 女56例, 孕周36~40周, 体重2.1~4.6 kg, 年龄12 h~30 d。入院时总胆红素210.3~369.4 μmol /L。主要病因:感染因素47例, 围产因素38例, 溶血性黄胆20例, 母乳性黄疸18例。
1. 2 仪器和方法 使用的仪器是宁波戴维医疗公司生产的双面照光新生儿黄疸治疗暖机箱, 其中蓝光灯管的波长425 ~475 nm。对123例患儿均进行光照疗法, 1次/d, 8 h/次。同时根据患儿的病因及病情, 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
2 结果
12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 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 均好转出院。期间未发生医患纠纷, 家属对我们的护理均很满意。
3 护理
3. 1 光疗前护理
3. 1. 1 环境及光疗箱的准备 保持环境清洁, 室温25℃左右。彻底消洁与消毒光照暖箱, 尤其是灯管的清洁, 避免因灰尘而影响光疗效果。同时检查灯管是否正常, 不亮时或超过1000 h要及时更换。预热光照箱, 将箱内湿化箱加水至2/3满, 箱温设置 30~32℃, 相对湿度55%~65%[2]。
3. 1. 2 患儿的准备 注意检查患儿的皮肤, 有无破损, 有无硬肿, 有无红臀,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无损;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必要时给予患儿带上婴儿棉质手套和小袜;为患儿戴上黑色眼罩防止视网膜损伤;用尿布遮盖会或阴囊防止生殖器受损。常规检测患儿的体温, 喂饱后入箱光照治疗。
3. 2 光疗期间的护理
3. 2. 1 患儿生命体征的护理 将患儿裸放在光疗箱中能获得最佳光照的箱内中央位置, 并记录进箱时间。每小时检测箱温、婴儿体温并记录, 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调节箱温, 控制婴儿温度 36~37 ℃[1], 如体温超过37.8℃或低于35℃, 则应停止光疗[2], 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处理。定时观察婴儿的生命体征, 大小便颜色及性状, 皮肤有无发红、皮疹, 有无烦躁, 嗜睡, 呼吸暂停, 腹胀, 呕吐, 惊厥, 吸吮力, 哭声等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 2. 2 喂养护理 由光照管散热, 使箱内温度升高, 尤其是夏天, 婴儿易出汗, 哭闹, 婴儿的失水就会增加, 及时补充水分, 防止高钠、脱水现象加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热量摄入不足, 可增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从而使胆红素浓度增高, 加速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和发展[3]。因此, 合理喂养, 供给热量很重要。每2小时喂一次, 喂奶时注意保暖。喂奶后让患儿取侧卧位防止发生溢乳和窒息。
3. 2. 3 婴儿心理护理 婴儿全身, 孤独的躺在光疗箱内, 会没有安全感, 就会哭闹不止。护理人员要给予适当温和的触摸, 亲切的微笑和语言, 让婴儿感受到亲人的, 有安全感, 使其安静下来。定时更换尿布, 防止红臀的发生。
3. 3 光疗后护理
3. 3. 1 患儿的护理 检查患儿的皮肤有无破损, 黄疸有无消退, 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让患儿穿上已经预热的衣服, 并注意保暖, 防止患儿受凉, 引发并发症。记录光疗起始及停止时间。
3. 3. 2 光疗箱的护理 关闭电源, 清除湿化箱剩余水。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将光疗箱放置干燥、通风处, 专人看管维护, 随时备用。
4 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光照疗法及换血治疗。其中光照疗法是最简单、最经济实惠易行的方法, 患儿痛苦小, 且能有效的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在光照疗法中, 护理人员密切注意患儿变化, 保持患儿的体温, 满足患儿的需要, 合理喂养, 及时补充水份,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提高光照疗法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