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制度经济学释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8-05
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竞技体育经济与管理领域里的研究热点。虽然有很多学者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组织方式、产权安排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却很少有人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及生产过程特点为逻辑起点对其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服务产品理论,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过程特点所要求相匹配的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安排做出制度经济学解读,以期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启示。
1、服务产品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
第二三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教授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他按照产业发展的三个时序,把社会经济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社会经济结构,是1985年正式提出的。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定。新规定的三次产业划分中将体育与文化、娱乐列入第三产业中15个门类中的第13类,按照以上划分可知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国内开创《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李江帆教授认为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自然界的劳动成果由实物劳动成果和非实物劳动成果构成,社会产品包括实物生产和非实物生产所创造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
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生产的产品是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于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据此,本文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定义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的以获胜为目的的运动训练及运动竞赛等非实物劳动成果。
2、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
服务产品理论研究为人们认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非实物性,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非贮存性,非转移性,再生产的严格制约性和作为劳动产物的必然性等特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除了具有相应的特性外,还衍生出其它特性。
2.1 产品无形性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具有服务的“活劳动”形式,是非实物劳动成果,它是无形的,没有静止质量、体积。观众既不能看到竞赛服务品的大小,也摸不到软硬,观众能感知的是比赛时的激动心情及赛场的热烈气氛,这种无形性使竞技体育交易在界定、度量、实施产权时异常困难。
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实物产品的所有、占有、使用与处分以实物产品存在为前提,构成完整的财产权利结构,物品产权的交易,由于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其生产、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边界比较清晰,较易界定,容易实现让渡,因而其转让、获取易为法律所保护。相比之下,竞技体育服务作为一种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且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各环节交织在一起,很难清晰确定各自边界,无法实际交付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
2.2 产品公私混合性
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的性质是一旦生产出来,任何人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消费和享用,而且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妨碍他人的消费。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也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对于刘翔的夺取奥运冠军,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而且由此产生的激动与喜悦也不会因大家共享而降低其效用。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消费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能免费从这类产品的消费中得到好处,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市场支付不足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在一些虽具金牌优势但市场需求不旺的项目上,私人是不可能生产这类产品的。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不予投资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竞技项目。
私人产品是同时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可以按不同的数量有偿提供给个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并消费。如球拍、球衣、NBA、FI方程赛事。
竞技体育项目中既有获利能力强,满足企业和个人需要的私人产品,如:足球、篮球、网球,又包含只满足国家需要的公共产品,如举重、跳水、柔道等项目。而且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属性也存在差异,有的更接近公共产品,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有的则更接近私人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
2.3 外部性
外部性指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附带地”产生了一些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由其制造者承担,并不增加制造者的成本收益,而是由外部(其它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给外部带来成本和收益。好的影响称之正外部性,坏的影响叫做负外部性。
竞技体育的外部性主要出现在高水平竞技阶段。表现为举办奥运等重大国际赛事能带动主办国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夺取世界冠军能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但这种效益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不能增加奥运主办单位或参赛个人的经济收益,若这种正外部性不能得到补偿,因主办和参与赛事的成本收益不对等,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置,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2.4 供给刚性
稀缺性是一切经济资源的共性,高水平竞技体育资源不仅稀缺,而且稀缺性强,供给刚性。这是由于:首先,运动员先天禀赋要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人格特质。研究显示,不论是参加集体还是个人项目的运动员都比非运动员在独立、聪明、自信方面,更胜一筹。其次,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使运动员变得更加稀缺,如篮球被称为“巨人的运动”,只有超常身高的人才可能成为篮球运动员难进入篮球界,而职业足球运动员往往以拥有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前
提。第三,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除了必须具备上述天赋外,还,面临“后天”成材率低、运动寿命短的限制,15-39岁非洲裔美国人成为NBA球员的机率在北美四大联盟中最高,也不过五万分之一。第四,运动员培养周期长,少则5-8年,多则10年以上,而且随着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加强,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周期也在延长。此外,运动伤病和激烈竞争使运动员淘汰率非常高,运动寿命短暂,这些因素致使高水平运动员供给刚性。
再从需求角度看,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进程加速,竞技体育多种使用价值凸显,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高水平运动员供给不足也凸现,一些知名运动明星年收入千万。甚至过亿,如大卫,贝克汉姆、基米,莱科宁、罗纳尔迪尼奥、罗杰,费德勒、姚明等,这充分表明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稀缺与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生产要素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人们看到了潜在的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的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这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3、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特点
生产概念涉及的是人类用一定的资源(投入)创造一定的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成果(产出)的方式问题。它是人类为了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目的,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组合、投入和有目的的消费,创造或增加某一使用价值的行为。由于人们的需要既要用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也要用非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因此,人们有目的地创造的劳动成果并非只是实物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所以,一切提供劳动成果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人类生产就是对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内的各种劳动成果的创造。由于高水平竞技运动技能是通过大量的时间消耗、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长期艰苦训练而形成,能满足人们消除疲劳、缓解紧张、丰富文化生活、为国争光的需要。因此,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也是一种生产活动。
竞技体育生产特点主要表现为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3.1 前期劳动显著性
某些服务产品的劳动过程往往包含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的服务产品。竞技体育的生产过程包括劳动阶段较长的运动训练期(根据运动训练学的一般规律,从开始选材、训练到逐渐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和较短运动竞赛过程,对于某些项目前期阶段劳动的显著性更加突出,如百米跑比赛,用(赛)场上一秒钟,场下十年功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显著性前期劳动阶段意味着运动训练所投入的时间、精力、资金越多,若无缘比赛,则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越大,甚至可能出现前期的长期劳动全部无效的现象。前期劳动显著性的竞技体育生产特点给生产投人者带来极大的潜在风险。
3.2 有效劳动时效性
这里的有效劳动是指运动员保持个人最好竞技能力的时间。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挑战人体极限,最大限度挖掘人体运动潜能。随着竞技运动竞争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至于想提高l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异常艰难。这势必要求运动员进行相应的极限化训练才有可能超越已有成绩和对手,对运动员的体能智能、心理素质、身体形态方面提出极高要求,运动员一旦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则被无情淘汰。因此,运动员的淘汰率很高且运动寿命短暂。
高水平运动员职业生涯与其它行业相比,如电影明星要短得多。有研究者以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进入前8名)作为衡量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指标,能够进入全运会决赛表明该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自身最佳竞技阶段或竞技能力保持阶段。如果运动员能够连续在3届全运会进入决赛,则表明运动员的有效竞技能力(或称运动寿命)至少可达8年,然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90%都不能保持高竞技水平在8年以上。
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运动员的价值基本在该期间体现,这就对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及其效率提出较高要求,若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不确定或产权流转效率低,将大大损失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若不能及时转移到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去,就难以发挥应有价值甚至闲置浪费。
3.3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既表现为运动训练与选拔输送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淘汰可能,还表现在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由于比赛结果受多因素影响,如运动员竞技状态、教练员临场指挥、竞技对手技战术的变化、赛场环境等诸多因素,运动员稍有不慎,比赛结果就会出人意料。
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表现在竞技场上常出现一些实力很强的运动员发挥失常,输给弱过自己的运动员,如: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多次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在雅典奥运和北京奥会上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中也一直发挥出色,成绩遥遥领先,金牌唾手可得,可偏偏在最后一枪,要么脱靶,要么环数出奇低而痛失金牌。对于对抗性类博弈竞赛,竞技场上参赛双方运动员经常根据自身与对手赛情变化,不断调整相应技战术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创造力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得淋漓尽致。越是竞技对手实力相当的比赛。就越充满悬念,其悬念越大,魅力就越大,价值也越高。很多NBA篮球赛事都是在比赛结束前两三秒钟才决出胜负,往往观众不到最后就不知道比赛最终结果。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4、对中国的启示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启示。
4.1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
提供获利机会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运动员人力资本价格飙升,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成为利益相关者角逐对象,围绕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诸如:运动员为了一己私利违反队规。被国家队开除;运动员因广告、赞助收入分成与运动队产生纠纷;恶意抢注运动员资格而引发的单位和地区间“注册权”和“参赛权”的争议等,这些运动员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纠纷归根结底在于现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竞技体育发展现实,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使之为竞技
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
4.2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困难,加之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存量绝大多数是以国家为主,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由于形成过程的特殊性,使之对其相关资产的测量和评价所花费的成本巨大,很难清楚地界定评估产权主体各自的投入大小及比例,这就很可能导致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当清晰界定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时,产权就会处于模糊状态。而且竞技体育产品公私混合性使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具体采用何种产权形式最佳,科斯认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就是最佳产权形式,最佳的产权界定是对应于“某一时空”的特定环境,是动态的,因此不能泛泛地说某种产权形式最佳,也不能绝对地认为私有产权最好。产权创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中间存在处于过渡期的产权状态,这种过渡期的产权状态是产权创新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最优选择和必经阶段。
在计划经济制度中,人力资本产权完全是国家的;在市场制度中,产权过多地表现为一种私人状态;现在中国处于市场制度转轨期,产权的最佳选择就应表现为既利于私人管理能力,又利用国家行政能力的“模糊产权”状态,由于这种模糊产权具有与过渡期的市场形态相吻合的综合效应,兼具私人管理优势和国家行政力量在资源控制上的双重优势。在这一时点上,可能比产权明确的国有和私人企业效率更高。我国奥运优势项目的主要部分是属于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项目,在国家尚需奥运增光,市场又无力提供这些奥运竞技产品前提下,除了一些具资产通用性的竞技体育项目逐渐走向产权制度清晰的私人产权,多数项目尤其是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的竞技项目还是国家投资为主,政府组织形式仍是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主导形式。只要投资主体多元化存在,国家、企业和运动员共享产权的“模糊产权”状态就会持续下去。
因此,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要与所处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及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产权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允许过渡阶段存在。不过,作为过渡阶段的产权形式――模糊产权,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较高效率“被人们选择”但它实质上属于产权不清,从长远角度看仍是低效率的,会成为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明确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逐渐减少直至消灭模糊产权。
4.3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
的统一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属性具有公私混合型特征,既包含部分非竞争的公共产品、又囊括一些竞争领域的私人产品,因此对其改革也将涉及公共选择和市场选择。市场选择和公共选择各有其适用范围。在竞争性领域,市场交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而在非竞争性领域,公共选择领域则成为避免市场失灵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应更多考虑市场交易,而在改革与否、如何改革等战略性问题的决策上,则较多依赖公共选择。这要求我们在竞技体育改革路径的选择时,要根据竞技体育产品的公共性程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对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采用要适时随动。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创新,在具体制度安排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各具体运动项目市场需求程度、商业价值大小等资产专用性特征所要求的适宜组织形式,在充分分析比较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奖牌密度大市场需求小,公共性外部性大、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举重、柔道、跳水等项目作为政府生产提供重点;对一些群众基础好、市场需求大、具有效用可分割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可通过特许经营、契约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主体生产和提供;而且要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公共性程度确定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公共性强的阶段,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阶段考虑主要由政府提供;而对产品私人性较强阶段,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则由市场提供更为合适。
4.4 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人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优秀运动员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特点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物力、财力,而运动员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却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中途淘汰、疾病伤痛等各种意外出现的几率非常大,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传统的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运动员的退役安置、运动员伤残风险、运动员淘汰去处、运动员文化学习没有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系列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等竞技体育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运动员在役时期的文化学习保障制度,为运动员文化学习提供保证;明确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制度;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再就业安置制度;建立运动员风险互助组织,促进体育商业保险的开发与完善,切实对运动员的伤残疾病发挥保障作用。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
4.5 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中国的奥运争光项目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是属于全社会每个成员不论是否购买都可以享用的产品,而且一个人对其消费并不妨碍、影响他人的消费效用,由市场提供是缺乏效率的。这是由于私人产品是没有外部成本的产品,而一国选手获取世界冠军殊荣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投资不足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争光项目。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其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表示一定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也可能是政府购入私人生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然后再向市场提供。其二,对公共产品以及私人产品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种产品究竟属于何种类型产品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同时对产品性质的区分须还考虑市场发展的程度。例如,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对竞技体育需求普遍少而国家又需要奥运争光的经济社会环
境下,中国政府应提供全部奥运竞技服务产品,而在一些竞技项目社会需求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效率,则要调整政府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数量和种类。
5、小 结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表明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的投入风险。
通过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的制度经济学诠释,为中国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以下启示: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统一;中国应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参考文献:
[1]陈慧敏,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口],体育学刊,2010:(4):1-7
[2]
陈慧敏,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5-9
[3]陈慧敏,政府职能及对竞技体育的干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11-15
[4]杨年松,职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模式选择[J],福建体育科技,2004(3):5-7
[5]张保华,基于第二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体育产品分析[J],体育科学,2006(2):10 17
[6]邹国防,产权分割: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3):18-19
[7]阿兰斯密德(Allan A Schmid)。刘璨等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9]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应用性经济学科,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该课程教给了学生一套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与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载体。搞好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对于实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程特征
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科工程类专业经济类的平台课程,顺理成章地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涉及到作者简介:张西平(1977-),男,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的学科门类较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等基本特点。
1.1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工程经济学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运用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投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比较和优选。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在学科关系方面,工程经济学更加偏重于微观经济学,同时又与宏观经济学有某些联系。工程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课程之一,是为工程师、设计师、经济管理界人士和在校学生们构建市场经济观念、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1.2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该课程的学科知识建构于人类长期的工程技术实践活动之上,是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同时,实践也为理论的优化与进步提供新的内容,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因此,课程的内容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不断更新。
1.3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该课程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有其严密、系统的理论,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要注重对工程经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学习,强化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对典型案例应用层面的理解与实践,以便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教改途径
2.1 精选授课内容
较之于高职生和普通院校本科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突出的是应用型;因此,课程的授课内容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应该以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为主(如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不确定性分析、价值工程等),兼顾实践应用的内容(如项目财务评价与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可行性研究等),留出部分内容学生课外自学(如项目资金筹措与运用、国民经济评价等)。教师应对学科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炼,在保证内容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本着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要求出发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目标,合理调整与配置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与应用,及时更新教材的有关信息,使学生所学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总之,重视工程素质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应该做到目标明确、体系完整、内容精炼、衔接合理,使之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2 改进教学方法
在总学时缩减的现状下,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繁杂的课程内容,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一,要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与研究,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其二,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由教师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供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素质;其三,要注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每节课都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即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避免盲目性;其四,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通过分析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关注生活热点中的工程经济问题,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大作业和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案评价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增强其工程素质。
2.3 更新教学手段
好的教学方法也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实现,传统的“一支笔+—张嘴+—本书”的教学模式,方法枯燥、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和音像资料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既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增加趣味性,刺激学生的感观系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新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其优点主要有:一方面通过形象、生动的图象与文字显示,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通过节省写板书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点对于化解授课学时减少而基本授课内容不减的矛盾尤为有利。
此外,根据授课内容,适当采用EXCEL软件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教学“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时,应用软件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函数: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2。再比如在教学“敏感性分析”等内容时,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可以方便地绘制出敏感性分析图,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敏感性分析曲线的变化,易于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对分析指标的灵敏程度。直观生动的图表展示,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4 完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自然延伸,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很密切。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应该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一般来说,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在EXCEL软件运用、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方面。
其一,案例教学。《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较紧密的课程,具备案例教学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多方案比选”的内容时,可以举出如下例子:某一刚毕业的大学生颇有经济头脑,他仅用了50000元便在黄家湖大学城购得一小块临街土地20年的使用权。他想利用这块土地作以下三种生意:①土地出租,总投资55000元,年收益7000元,残值为零,寿命期为20年;②开快餐店,总投资70000元,年收益9500元,残值为3000元,寿命期为20年;③开书店,总投资65000元,年收益8000元,残值为2000元,寿命期为20年。若本人期望投资收益率为10%,试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用NPV法进行比较时,易求得三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4598元、11328.8元和元,由此可见“开快餐店”的方案最值得投资。通过这个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吸引到课堂上来了,加深了学生对“净现值”指标的理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通常来说,采用案例教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大大丰富了知识点;另—方面增添了教学的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EXCEL软件运用。
工程经济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将软件应用于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摆脱手工计算,提高计算速度与准确性。如在资金的等值换算、经济评价、工程改造与设备更新、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分析、价值工程、方案的优化问题等内容都可以利用Ex-cel强大的计算统计功能。另外,应用 软件进行工程案例(技术方案)分析,可以进行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解决了案例教学中数据多、计算量大、需要时间长等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三,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将其所学工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到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评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中对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与盈亏平衡能力等的分析与评价,增强课程的实战型和趣味性,巩固学生对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对EX-CEL软件在工程经济学中的运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其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为了检验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中增设相关考核要求。比如,让学生就某一投资项目方案或实体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包括资料的搜集整理,原始数据的预测与估算,各类报表的编制,静态和动态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等等;让学生走进工程一线,参与工程项目开发的前期、中期、后期等相关工作,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上岗就业打好基础。
2.5 健全考核方式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促动。工程经济学课程传统的考试以往一般采用完全闭卷或开卷的方法进行,考试之前划定复习范围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种考试往往不能够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对学生经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考察,才可以给学生一个综合的、真实的成绩评价结果。因此,应改进考核方法,健全评价体系,将理论与实践分别记分,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综合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等相结合的方法来评分。
以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将考试内容大体上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对于理论较强的识记内容,仍然可以采用常规的闭卷笔试形式来考核;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操作内容(如工程财务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可采用课程设计式、答辩式、撰写课程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学生的总评成绩应该是本门课程各种形式考核的综合结果。
3.结语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学习特点独立学院学生内部的异质性强,部分学生偏科现象严重;他们与本二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没有差别,但有的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自觉性差;有的学习没有恒心,心态浮躁,常立志却无恒志;有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2.行为特点独立学院学生自律性差,生活没有规律,用于上网或其他娱乐活动的时间较多;他们的自主意识较弱,易受外界影响;他们的爱好广泛、兴趣多变,常常是通而不精;他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较差,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弱,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服从纪律的意识较淡薄。
3.思想特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意识多样化,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他们价值取向现实,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相对淡薄;独立学院学生政治取向主流,政治态度积极,政治动机多元化;他们缺乏远大的志向,人生目标、学习目标都很现实。
4.思维习惯独立学院学生看问题比较片面,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他们很少通过调整自己不正确的方法和习惯去逐步克服困难;他们不善于总结经验,从成功中寻找不足,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没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成因
1.个体的原因。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类型共有9种,不同的智力类型意味着个体的能力不同。只有2种智力类型适应传统的教育模式,其他7种智力类型被忽视了,在这7种智力类型上有优势的学生的潜力难以发挥。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他们不聪明、学习都不努力,而可能是他们的智力类型不适应现有的教育模式。
2.家庭的原因。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最重要的外在环境之一,个体社会化过程从家庭教育开始。个体性格、对外在环境的认识、行为习惯和世界观最初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与家庭其他成员的互动中相互影响而逐步形成,而这些都会对学校的学习表现产生影响。并且,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教育资源(如藏书的多少)状况、家庭的学习氛围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期望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相关度且成正比。
3.社会的原因。在众多社会因素中,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有着关键的影响。研究表明,那些强调学习、管理严格的“好”学校中的学生比管理松懈的“坏”学校中的学生更愿意遵从社会和学校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成绩也较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的形成,进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学生个体的气质类型(如精力集中的学生和容易分心的学生)也会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养成和学习成绩。虽然独立学院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但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不低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并且,他们仍处于成长过程中,可塑性强,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他们也能发展成为象本一、本二那样优秀的人才。
三、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途径
1.严格管理。通过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纪,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学生受这个环境的影响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学生从小到大近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要想在四年大学期间克服掉,形成好的习惯,没有足够的压力不可能实现。另外,学生不成熟,从众心理特别强。在良好的班风、学风中,自律性差的学生也能跟随整个班级共同进步,否则,想学习的学生也会受环境影响而变坏。所以,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放在第一位的始终是严格管理,没有严格管理,这种转变无法实现。严格管理,还要注意从细节做起,严格就意味着细致。要注意从细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也要注意从细节处完善,这样才能做到严格。粗心大意的工作方式谈不上严格管理。
2.思想教育工作。严格管理是对学生的外在要求,是外因。通过思想教育把这些要求内化,成为支配、控制他们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力量,转化为内因,他们才会自觉的按照这些要求去做。思想教育工作首先是专业思想教育,独立学院中许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没有学习兴趣,要让他们认识到现有专业的优势,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和自豪感,还要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帮助他们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他们的专业思想才能真正稳定下来。其次,要赏识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就会逐步树立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自我期望值。第三,工作方式要个性化。工作中不能用刻板印象去套学生,要摸清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成效。工作方式的个性化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业目标和人生目标要结合个体的特点提出,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优势智力类型上出成绩。
3.完善自身素质教师这一职业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思想品德、专业水平、个性特征乃至言谈举止都具有较强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也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示范性。欲为人师表,先要完善自身素质。
关健词:唐朝 宋朝 诗歌 宋词 对比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以来中国这片土地上前前后后诞生了24个朝代。而说到文学特点方面,唐朝和宋朝是必须要提到的两个朝代。唐朝,是世界公认中国的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至今为止,西方华人所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唐人街”。宋朝,是技术发明最为突出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都是层见叠出。唐朝和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大朝代,更值得我们去对比与探究。
唐朝和宋朝文学文化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到底有哪些?不同文化的产生与当时朝代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状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先从唐朝的诗歌文化谈起,唐朝时中华民族最为繁华鼎盛的朝代,唐朝也是最为富裕的朝代。纵观唐朝诗歌,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诗歌流派:边塞诗。《唐诗三百首》中有着特别多的边塞诗,基本上唐朝的诗人都有写过边塞诗歌,并且内容都很丰富而且深刻,题材和风格都很奇光异彩。唐朝的边塞诗歌中从美学角度讲,总体的边塞诗歌都有着非常的壮美的风格,让人能够感到有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从边塞诗上就能够体现当时唐朝有着气魄宏大的民族精神。如唐朝诗人杜甫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的壮志诗篇。完全表现出了唐朝诗歌是以雄心壮志,大气磅礴为主。
然而宋朝诗歌则是以词的方式在中国文学历史上刻下了重重的印记。众人皆知,宋朝时期的的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或许很很多多人认为的坡、辛稼轩、陆放翁他们写豪放派诗词的大气磅礴所吸引,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在早宋时期引领潮流是柳永李清照的委婉派诗词。以周邦彦、李后主、柳永等诗词家为“词之正宗”,恰恰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派的诗词特点的主要内容的侧重点是儿女风情。重视语言圆润、清新绮丽、音律婉转有种柔婉之美,内容却比较狭窄。由于很长时间词大多都婉转且柔美,促使人们形成了宋词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所以宋朝的文学特点便是柔美。
我们看完唐朝诗歌的大气磅礴和宋朝诗词的婉约柔美的特点,我们对唐代诗歌和宋代诗词的文化差异就有了一些结论。无论是唐朝时期的诗歌还是宋朝时期的诗词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在文学上的价值都非常高。在诗词的创作中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学底蕴,不论是运用典故还是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些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而且诗词也对平仄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唐朝和宋朝文学继承的相同之处。诗歌和诗词的创作方式都有着不同的地方。
唐朝和宋朝的社会背景不同,唐朝是在马背上建立的建立以后唐朝依然与外敌争斗不断,也正是有统治者的强势才使得唐朝的士子有着积极进取的思想和开阔的胸怀,这样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使得唐朝有了丰富的文学创造力,也给唐朝的文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然而宋朝的统治者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上位。成为了皇帝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得以独占兵权,而后国家不重视战争,沉醉于酒水、歌舞、乐器。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促使婉约派诗词被大为追捧。
唐朝和宋朝的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改变。唐朝是个开放的时代,汉、回、鲜卑等民族的融合使得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唐朝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空前繁华。使得唐朝文化达到了古代巅峰,也促使了诗歌文学的发展。而宋代推行理学,禁锢了人们思想,人们思想不够活跃,所以使得比较严格的诗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宋朝当时皇帝喜欢文学,在社会风气影响下诗词的题材相对狭窄。
当然,文学的不同也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唐朝虽然十分的繁荣昌盛,如果和宋朝比起来唐朝的社会生产力还是比较弱的。在唐朝社会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唐朝当时习惯通过战争和武力来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唐朝士子英勇豪迈、雄心壮志、大气磅礴。由于宋朝的社会生产力相对于唐朝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宋朝社会表面上比较繁荣昌盛,对于普通的学子,通过创作词也能够吸引统治者来谋取仕途的发展。所以使得宋朝的文学比较的柔美。
1.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时交互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带进了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2.网络教学的模式
(1)集体教学模式。
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境。利用计算机反馈迅速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强化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变更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2)自主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目前网络教学的方式
(1)视频广播。
(2)视频点播。
(3)视频会议。
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4)WEB 教材。
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5)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
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
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
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的网络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应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那么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3)情感互动问题――补充必要的传统手段。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 通过探讨,我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得到升华。
(4)课件通用问题――优化设计课件模板。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也可以发动学生制作课件,把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交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经济法;参与式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项目:此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指导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201145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3日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达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有针对性的、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
一、目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特点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强调法律知识与职业能力的联系,注重法律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际应用性。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学生的职业能力挂钩。经济法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更新性。经济法与其他法律比较,其修订、更新的频率更高,它受到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政策形势变化等影响更大。经济法律的快速更新,就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增加新的内容,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有用的和最有价值的东西。
(三)广度大于深度性。经管类专业就决定了该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要求是完全不同于法律专业的,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强调的是广度,并且针对具体的专业方向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对营销类专业应以《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为重点内容;对于金融、财会类专业应以《证券法》、《会计法》和《票据法》为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安排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分析
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参与式方法的要求和途径,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以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接受者、互动的推动者,乃至指导者。如此,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经济法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基本特点分析
(一)开放性。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是指经济法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过程等均是开放的。首先,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开放性。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开放的。其次,体现在参与内容的开放性。参与式教学设计对其内容并没有规定与限定,只要是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均可成为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内容。最后,参与过程的开放性。参与式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现实情景、根据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情况等灵活地开展下去,即参与式教学设计的过程是随现实情景、现实需要等而动态变化的。
(二)多元性。经济法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多元性,是指参与式教学设计的设计主体是多元的。传统教学设计中只有教师这一个设计主体,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环节统统由教师包揽,容易导致设计的片面、偏激、武断,容易脱离实际。在参与式教学设计中,教学所服务的所有学生均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大大丰富了教学设计的主体。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助于了解各方的情况,吸纳多方的观点,进而全面综合地看待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第二,有利于主体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激发思维的火花,促发创造性的灵感,推动教学设计优质高效地开展;第三,有利于第二章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与基本特征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各方成为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设计共同体,有助于促进各方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三)协作性。传统经济法教学设计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学设计,设计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合作与协作,或者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而在参与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在参与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首先,协作体现在教学方案形成过程中。在参与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境分析,学生分析以及教学条件的创设等均需要师生共同做出努力,也均体现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协作。其次,协作体现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参与式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案是师生共同设计的,师生对教学的成败都负有责任,师生均需为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最后,协作还体现在评价反馈阶段。学生自身最了解自己的收获,最了解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师生之间协作有利于更好地明确教学方案对各个学生所形成的结果,而且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与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这有助于推动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协作,认真总结本次教学设计的经验与教训,共同为下一次教学设计的改进与优化出谋划策。
四、结语
经济法参与式教学设计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一种创新,它蕴涵了从目标导向到过程导向、从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从“为学生”设计到“由学生”设计、师生关系从主客体关系走向平等的关系等理念,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协作性等特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教学设计做出贡献,以设计出更切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更好地达成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980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热性惊厥的定义,热性惊厥是指3个月~5岁发生的惊厥,伴有发热但无颅内感染等特定原因,凡是过去曾经发生过无热惊厥者,其伴有发热的惊厥应排除在热性惊厥之外。由此可见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叠加。
流行病学
热性惊厥的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2%~5%,中国为5%~6%,日本为6%~9%,西太平洋马利亚群岛则为11.4%,该病表现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性。调查显示,热性惊厥男孩多见于女孩,男∶女=1.2~1.5∶1。
热性惊厥全年均有发病,以7~9月最多,其次为9~12月,1~3月较少,可能与气候及患儿易患呼吸道和肠道等感染性疾病有关。
研究发现,热性惊厥多发生在热起的24小时以内,其中惊厥发作在发热1小时以内的患儿占21%,1~24小时的占57%,约22%的惊厥发作出现在发热的24小时以后。体温骤升和有明确的热性惊厥家族史是热性惊厥发生的肯定危险因素。热性惊厥患儿中约1/3将出现惊厥复发,其中10%的患儿可能有≥3次的发作。
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
首次发作年龄
首次发作即为复杂型热性惊厥。
惊厥发作前发热时间短,复发几率大。
有明确的热惊厥或癫痫家族史。
需指出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复发与个体的易感性有关,而与发热时所患的疾病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无关。
病因及发病机制
热性惊厥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年龄、发热、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年龄 热性惊厥起病年龄多为0.5~6岁,呈钟式分布,高峰年龄1~2岁,约90%在0.5~3岁起病,4%患者年龄3岁,绝大多数5岁以后不再发作。在脑发育极不成熟的新生儿期及脑发育接近完善的年龄都罕见热性惊厥。这种发病年龄呈明显的年龄依赖性特征与大脑在解剖、生化、生理等方面的发育特点有关。小儿脑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的结构简单,皮层分化不全,神经元的树突、轴突发育不完善,髓鞘生成不完善,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的动态平衡因年龄而异。这些将使神经元的惊厥阈值减低,神经冲动易出现泛化。
发热 一般认为发热与惊厥互为因果关系。先有发热,后有惊厥,发热导致惊厥发作。一方面发热可以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耗氧量和血流量;另一方面发热又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强。这些作用影响到小儿尚未发育成熟的丘脑,使之强烈放电,造成强烈的电化学爆发,并传导至脑的边缘系统和大脑半球,临床上出现惊厥发作。
感染 热性惊厥的好发年龄恰好是小儿感染的多发年龄,感染对于热性惊厥的发生所产生作用是非特异性的。感染导致发热,发热引起惊厥发作。
热性惊厥多因感染而起,由于婴幼儿期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热性惊厥最常见的促发疾病,病毒性感染较细菌性感染更常见。研究发现,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常致婴幼儿发疹性疾病(如幼儿急疹),被认为与热性惊厥的发病和复发有关。其他感染如肺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肠道感染等也可导致热性惊厥发作。
遗传 研究表明,31%~42.9%患者有热性惊厥家族史,6.6%患者有癫痫家族史。单卵双生共同罹患热性惊厥的几率比双卵双生高,双亲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幼儿比父母中仅一方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幼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可能性大。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证明热性惊厥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则与个体的惊厥易感素质有关,热性惊厥是易感素质在特定年龄阶段的表现,易感素质则由遗传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有无受损决定。
免疫功能 热性惊厥的发病与免疫机制的关系尚未清楚,有报道认为,免疫功能异常参与了热性惊厥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降低,CD4+降低、CD8+增高,CD4+/CD8+比值降低,提示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此紊乱可能是热性惊厥发作、复发的原因之一。
血清钙、铁含量 热性惊厥的发生通常认为是儿童脑发育不成熟,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而触发放电的内向电流由钙离子所传递。有研究发现,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钙含量下降,提出血清钙含量下降可能是诱发惊厥发作原因之一。
随着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研究的深入,铁缺乏可影响行为及智能发育,可引起神经发育和髓鞘形成受损,使神经兴奋易泛化,导致惊厥。
张融等认为感染可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影响机体铁的代谢和吸收,并使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在感染的状态下,小儿将以消耗血管内血红蛋白的方式将铁转移至肝、脾和骨髓等铁贮存场所,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更具特征性。缺铁性贫血可能参与或促使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
[关键词]区域经济;大学生创业;电子商务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01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01-02
[本刊网址] http://
一、区域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环境分析
(一)嫁接电子商务创业模式,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区域产业在面临省内外同类市场、生产企业打造品牌和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竞争的同时,市场还面临着网络时代革命性的挑战。电子商务的发展取代了部分传统市场集聚和价格发现功能,不断蚕食着传统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产业只有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升级,转型嫁接电子商务,整合实体与虚拟网络的新型市场,才能迎接未来的经济转型挑战。
例如:电子商务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在制造领域,电子商务在促使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消费趋向中,消费者能参与到企业的营销、设计和生产等各环节,进而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5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800万人。网络创业与就业的特征,对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培养技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电子商务协助各传统产业以低成本的姿态对接大市场,电子商务将改变传统的经济空间布局,让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让遭遇转型困境和发展瓶颈的传统产业有机会加人大规模协同价值网络,直接对接全国和全球大市场,发展商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二)大学生网上创业模式条件分析
近年来,在珠三角区域上,企业升级转型以及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有下降趋势,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如仍固守珠三角地区为就业方向,前景并不乐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打破就业的思想禁锢,自主创业谋求出路。
1.电子商务创业是新经济时代下的产物,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首选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经济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利用电子化手段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及客户紧密关联,注重需求变化按需生产的灵活商业模式。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预计将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组数据证明:目前平均每天有928万人在手机淘宝搜索商品,人均搜索次数达到13.6次;每天有159.5万人在手机淘宝上收藏商品和店铺,382万人在使用手机淘宝上的购物车功能。电子商务正以它独有的优势成就大学生的创业梦想,大学生正成为这支创业队伍中的主力军。
2.电子商务创业成本低、风险小。与传统的创业方式比较,网店创业不需要支付店面租金、水电耗能、不需要太多库存空间和调度资金,工作时间和空间自由,人员素质要求不高,也就克服了传统创业的一些不利因素。电子商务创业在帮助创业者通过网店进入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开拓外贸市场。
网络化、信息化和物流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日臻发展成熟,低成本、低风险的创业模式对刚刚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没有经济实力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是有效途径。
二、区域经济环境下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攻略
网络创业的形式多样,大学生应结合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及掌握的资源进行系统分析,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网上创业形式。目前适合大学生网上创业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创建网店
大学生可以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注册,创建自己的店铺。如在淘宝、赶集、易购、一号店等平台上开设店铺。这些平台不但影响力大,实力雄厚,而且拥有充足的客户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功能,创业者不需要掌握非常专业的网络技术,操作便利,适合各专业背景的大学生网上创业。
1.创办销售虚拟商品的网店。网上银行的推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行日趋完善,大学生网上创业选择在人气较旺的平台销售虚拟商品,如:Q币、游戏卡、电话充值卡等。这些不需要找货源,且成本低、利润高、不积压货,风险小。可先从软件充值开始,顾客通过自拍直接付款,客服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跟进客户以及售后的事情,直接简单,非常适合大学生初始网上创业。
2.创办销售实物商品的网店。网络零售明显改善了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商品流通体系,网络零售以海量个性化商品刺激和释放各级市场日益崛起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于有货源或有商支持的大学生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店铺销售实物产品。大学生只要灵活安排时间、以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和细心认真的跟进就可以进行。据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统计数据显示,其中大学生所开设的网店超过30%,所占网店数量达12万家,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3.创办销售“网店装修模板”的网店。创办网店发展速度很快,竞争性非常激烈,如何使自己的店铺吸引更多的顾客,店家都应花费心思来装修自己的店铺。因此开办销售并能安装“网店装修模板”的网店,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出售网店装修设计模板来盈利。这种方式是一本万利,一套店铺装修模板一经设计后可以不断地重复出售,非常适合掌握了网店装修技术的大学生网上创业,尤其是没有货源的大学生。
4.创建服务群众生活的网站。现代经济社会的工作节奏繁忙,尤其是生活空间密度饱满的大城市,在个人生活及家庭琐事的处理不当会影响着生活的质量,因此需要寻找方便快捷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需求促使了产生“辅助办理生活或个人事情”的网站。例如,有大学生在网上开办购菜网,只要顾客在网上选择好新鲜的食材,登记好时间和地点,后台将安排专人准时送菜上门,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二)自主创建网站的创业模式
创办网站的网络创业方式,主要是针对一些有较扎实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技术的学生,可以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因创办网站需要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组建团队创办网站,如计算机技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学生组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根据个性化设计,通过注册域名、租用空间、网页设计、程序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来建立自己的站点。
例如:创办论坛和社区类网站及博客网站。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的事情都可以转移到网络上进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聚集地和生活拓展的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创立实用性强、吸引人气的论坛和社区、开设博客网站,通过不断提高创办论坛和社区的知名度,增加网民的访问量来打好人气基础,同时可以引进广告,在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凭赚取广告费盈利。
(三)充当中介的网上创业模式
网上店铺铺天盖地,商品琳琅满目,如何让自家的商品脱颖而出,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获得买家的青睐。这就需要推广自家的店铺和产品,因此在淘宝网上出现了专门代店家推广商品的中介淘宝客。拥有独立平台的专业淘宝客精通网站技术,通过搭建专业的平台,如淘宝客返利网站、独立博客、商品导购平台、用户分享网站等来吸引客户,赚取一定的佣金;自由的淘宝客没有固定的推广方式,不管技术还是实力都不具备,主要是以大众论坛、微博、SNS平台或邮件、Q群等作为推广方式,适合创业新手的大学生。
三、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若干建议
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新增长极,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进程中,电子商务起到了“连接器”的作用,正在从前端营销和零售逐渐渗入到实体产业供应链环节,并形成了包含消费者、零售商、渠道商和服务商等在内的日益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进一步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成了主力军,更好地推动广东地区的整体转型升级。在区域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在整合资源搭建电子商务经营平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立足区域经济市场,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电商稳步发展。广州目前大约有专业批发市场1000个,总建筑面积达九百多万平方米,涵盖了四十多个商品门类,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广州的专业批发市场群以其功能消晰、区域性强、产品集中、数量充足、门类齐全而闻名中外,年交易额约5000亿元。专业批发市场不仅为网上创业者提供价廉物美的优质货源,也为本地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全国各地的零售采购商,充分发挥了立足区域资源的优势。
(二)把握区域的经营业态,发挥电子商务衔接的动力。基于区域资源优势,每年吸引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客商到广州批量采购及从事相关商业活动,电子商务衔接的旅游服务业如住宿、旅游观光便成为了网络创业者的佳音。利用强大的信息服务后台做好服务跟进,能为大学生电商创业者带来源源不断客源。
(三)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学会如何通过网络寻找和开发客户,推广自己的产品和自己的企业。初期,以开发客户,寻求订单为主。后期以品牌建立、树立企业形象为主。用什么方法,学习整合营销;关注阿里巴巴培训平台,学习与时俱进的新知识。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国务院16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都要求高等学校要积极寻找适应大学生发展规律,有创造性、实效性的途径。同时《纲要》中提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对于日渐形成的“大学生后进群体”加强教育和管理,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大学生后进群体”的教育管理途径。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一个令教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后进生之所以表现不尽如人意,除极少数是因为遗传学上的特殊病症之外,绝大多数是由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心理不坚定、是非认知不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良等诸多因素综合构成的。因此,单从行为上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根治,要彻底转化后进生还得从心理上的治疗开始,利用群体心理转化后进生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大学生后进群体”不是指由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的学生,也不是指有其他非先进政治倾向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在日常行为中表现落后、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通常突出表现是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由这样的大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称为“后进群体”。大学生后进群体的组成人数逐年上升,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的后进学生群体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25%,而且呈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形成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学习环境、动机、意志、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做好后进大学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心理特征,针对其心理特点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实施教育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一)厌学心理及其表现
厌学心理是指个体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动机缺失,自信心缺乏、心理压力大。行为表现为不爱学习,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对于学业抱有得过且过的应付心理,不关注课堂学习内容,经常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情况出现。
(二)逆反心理及其表现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行为表现为逆反对立、好动、固执、好感情用事,只喜欢听表扬,不接受批评意见,一旦受到挫折,不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是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面对问题。
(三)应付心理及其表现
应付心理是指个体意志相对薄弱,兴趣不持久,自制力不强,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为对集体和自身的发展不关心、不关注,做事依赖性强、缺少主见、马虎应付。
(四)从众心理及其表现
从众心理俗称“随大流”,后进大学生从众心理是大学生后进群体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指后进大学生在后进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资源与后进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行为表现为趋向容易实现的消极目标,对于积极目标畏难不前。
二依据大学生后进群体心理特点开展教育转化工作
大学生后进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做好其教育转化工作。根据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知识,认真思考其教育转化的新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后进群体的成功转化。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初步的探索。
(一)对存在厌学心理的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