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社交媒体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概论

第1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结合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报道探讨党的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 重大事件的媒体整合传播 重大事件与地方媒体视域 如何做好重大事件新闻策划 重大事件中的人大“声音” 重大事件中媒体的责任与效能研究 本周重大事件 手机报在重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 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增强新闻时效性 重大事件报道:都市报主流化的契机 重大事件预示重大拐点 社会重大事件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价值意蕴 网络媒体重大事件专题报道的特点 重大事件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 2005年世界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与股市涨跌 民生视角诠释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Break新闻先行 体育重大事件新闻采写技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⑤http:///

specials/opinions/cnnireport

⑥http:///2015

/10/07/twitter-moments/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张志安、曾子瑾.从“媒体平台”到“平台媒体”――海外互联网巨头的新闻创新及启示[J].新闻记者,2016(1).

[3]兰德尔・柯林斯著,林聚任、王鹏、宋丽君等译.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喻国明、焦建、张鑫.“平台型媒体”的缘起、理论与操作关键[J].中国人民大W学报,2015(11).

[5]余婷、陈实.从“互动”到“卷入”――新闻入口移动社交化背景下美国媒体社交团队发展趋势探析[J].新闻记者,2016(4).

[6]彭兰.未来媒体发展趋势是“万物皆媒”[J].新闻论坛,2016(6).

[7]周继坚、林焕新.新华社“现场新闻”:引领新闻全息直播态变革[J].传媒评论,2016(8).

[8]李俊、黄庆华、齐慧杰.“新华社”抢占新型主流媒体先机[J].中国记者,2014(9).

第2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关键词:校园SNS; 大学生; 人际传播

1 校园实名SNS网站的发展及人际传播特点

由于现代社会流动性加快,人际关系越来越不稳定,人们想寻求建立更为牢固的社会关系,校园SNS的出现正是给人们这样一个平台。校园SNS主要以校园内的学生为服务对象,例如人人网(校内网)、QQ校园网、亿聚网、占座网等。他们基本上都是仿照美国Face book的模式,人人网是其最早的尝试者,发展速度很快,自2005年创立以来,在全国各大高校迅速蔓延,成为最受欢迎的校园交友网站之一。

1.1 去中心化

校园SNS是种非群体化的传播模式,个体成为传播的起点和终端。以个人为中心,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是以个人的方式组织起来。在校园SNS中,每一个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整体,以个人为单位,为传播的起点和终端,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将传受者置于完全对等的关系中,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人际传播中的平等特性。传播过程不再是线性模式,而是类似于循环模式,螺旋上升状态。

1.2 自主控制内容传播

校园SNS的好友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学生,年龄上,心理上,兴趣爱好方面都有共同的话题,因而发表的内容可以受到高度的关注与交流。

每个用户在校园SNS上都有自己的档案和个人页面。 用户可以在自己的个人页面上输入真实姓名、上传真实的个人照片并填写个人档案,如生日、就读学校、喜欢的电影、音乐、 书本和一些格言等信息。与此同时,校园SNS具有严密的分级隐私设置,可选择各类内容的开放程度。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私密信息,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选择内容的开放程度,可以限制访问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相册的人群,对个人的信息进行了极为有效的保护。

1.3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校园SNS融合各种媒介如博客、播客、流媒体等,日益成为一种音视频及文本集大成式的的媒介。多媒体是网络人际传播的特性,同时也使得校园SNS有效的利用这个特点。如人人网的用户在个人主页设计上被赋予了较高的自由度。用户可以对页面进行自主设计,可嵌入个性化的背景音乐、背景图片、视频模块、flash特效、动静态鼠标等。校园SNS提供给个人更高权限的渠道控制,使得个人信息得到更为个性化的传播。

1.4  对象的真实性

校园SNS摒弃了网络人际传播的弊端,虚拟性,匿名性所造成的个人信息不真实,欺骗性犯罪,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真实社交活动引入网络。校园SNS网站使网络用户与现实中的人能够直接对应,使网络人际交往揭去了神秘的面纱而变得更加真实可感。 校园SNS 网站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在SNS的帮助下,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为个体的发展提升更大的空间。

目前,国内校园SNS 的显著特点就是,实名限制注册,保证真实性和安全性,与一般的交友网站区分开。

1.5 去功利性

现在一些国家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统治阶级决定了媒体应该的内容,作为其统治的宣传工具。另一方面,独立不受国家控制的媒介需要获取大量的利润,需要投放广告获取利润,吸引广告商。一般的广告,需要大量的受众群,这时媒体更乐于一些“黄色新闻”,血腥,暴力以吸引受众的眼球。逐渐,很多媒体越来越成为一种功利化的机构。而校园SNS则对政治的依赖较轻,给予当代大学生一个充分的发表言论的自由的平台,它的议题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它以校园网络社区交友的方式建立一个使用人群,也不需要受制于广告商的控制。它也不会像博客一样是以名人为主导,吸引受众,而获得更多的点击率。

2 研究方法

(一)设计思路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正对当代大学生对校园SNS使用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并且研究其对于当代大学生人际传播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为两个地区两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问卷内容具体以对人人网的使用调查为主,并结合了一些前人的问卷设计。

(二)设计问卷

基于对周围同学使用校园SNS的观察和自己亲身的体验,借鉴了前人的调查问卷对此次研究进行了问卷设计

(三)试调查

在正式调查之前,先选取了10个样本进行试调查,分析问卷之中不合理的因素,进行了该进。

(四)正式发放问卷

此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发放方式主要有:(1)通过街头拦访,在校园内对研究者直接进行问卷发放并填写。(2)向研究者所在自习室发放。(3)通过QQ向研究者直接发放。

(五) 回收问卷

     此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共回收了86份。

3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被调查者概况

     此次调查中,回收的86份问卷中,女生有54人,占62.8%,男生有32人,占37.2%。大一学生占此次调查的6.9%,大二占34.8% ,大三占37.2%,大四占21.1%。

 图1 校园SNS使用频率

 图2 每周使用校园SNS不同时间的人数分布

    从问卷被调查者的选择来看,当代大学生使用的网络的传统主要联系工具是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

被调查者中,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同学联系的工具主要有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占94.1%,手机短信电话其次,占91.8%,校园SNS网站为44.1%,博客为13.9%,email为9.3%,而使用书信的最少,占4.6%。

    被调查者中,部分人选择只在现实生活中结交;较多的人选择在现实中结交后通过网络联系;极少数人选择只通过网络结交;

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都是实名注册,实名制也是绝大多数用户的普遍选择。选择真实头像的用户有72人,头像真实率高达87.8%。

在“在校园SNS网站上选择加为好友的首要依据”中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共54人,占总数65.9%,选择“家乡或所在城市”的16人,占总数19.5%,两者累计人数占总数85.4%。

在使用校园SNS的目的上,男生较多是喜欢结交认识新朋友,而女生则倾向于联系旧朋友和同学。

调查中,有39%的人把“校园SNS的最大优势”归 结为“可靠的交际网络”。

在使用校园SNS中的留言,日志等功能的频率排序中,有59.1%选择把“留言”列在第一位。

在“新认识的好友占校内好友”比例中,10%以内的占84.1%,30%以内的占12.2%,也就是说有96.2%的人好友中已认识的占七成以上。

在“校园SNS网站上实名制的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一致性”上,在认为比较一致的学生中,有47.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不错;在认为偏差较大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现实人际关系一般。

4 校园SNS对大学生人际传播的影响

4.1 实名制下的可靠社交网络

对于大学生来说,首要的社会属性就是其所在的学校专业,次之则为其家乡或所在城市。在“在校园SNS网站上选择加为好友的首要依据”中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共54人,占总数65.9%,选择“家乡或所在城市”的16人,占总数19.5%,两者累计人数占总数85.4%。可见,社会属性是其选择新朋友认识的首要依据。有58.5%的人把使用校内网的首要目的归结为“找到旧友和以前的同学”,而在选择“找到旧友和以前的同学”的人中,选择交友首要依据为“学校和专业”的人占54.1%。用户注册的信息都需要通过网络的验证,以此来保证网站的实名真实性,并且保证交友的可靠性。

4.2 个性化传播工具的使用与满足

有些用户会选择技术处理过的艺术照作为头像,或者是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别人兴趣的个人资料,或者是删除一些不利于自己的留言或评论,这样,个体可以精心控制自己向他人传达的自己或者他人的形象信息,自我控制传播内容。

校园SNS交流平台不仅可以运用文字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其具备的语音视频聊天功能使其能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如果对方不在线,还可利用校内网上的留言功能,进行延时传播。

校园SNS则给予一个广阔的平台:页面的设计风格,主题音乐的选择,照片的美化,发表日志等都可以突出个性,张扬自我。

4.3 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

校园SNS的真实性几乎已经被认可,冲破了网络的虚拟性,将网络社交回归于现实生活中。

现实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也和校园SNS网站上的人际关系有着较直接的对应关系。在“新认识的好友占校内好友比例”中,10%以内的占84.1%,30%以内的占12.2%,也就是说有96.2%的人好友中已认识的占七成以上。也可以说校园SNS网站是维持现实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另一个网络工具,它的应用率仅次于即时聊天工具和手机。

校园SNS网站中的人际交往增加了交往的频次,从这个方面来说也促进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通过此项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1 大学生在利用校园社交网络时要以端正的心态,传播健康信息,以信任为基础,但也要注意自己的隐私,做好保密。

2 校园社交网络虽然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大学生过度使用有时会导致网瘾。所以当代大学生还是要以现实生活交际为主。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2]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10月第2版.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第3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在于辨析媒介与媒体概念以及厘清新媒体、多媒体等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关系。

媒介的出现让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地生产、复制和大规模传播。施拉姆指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作为传播渠道,媒介具有一种物质实体、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概念,如广播。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社会的传播速度、范围和效率。

媒体一般指媒介组织及媒介机构,是一种从事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专门组织机构,如广播电台。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通常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而且,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如下文提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信息指定媒体披露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及权利远超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或其他一般社会群体。

笔者以为,对于媒体的概念界定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形态发展的终极取向,而非止于现状的保守定义。所谓新媒体的概念是历史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新旧媒体共存构成了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多媒体传播格局。

一方面,传媒产业日渐形成跨媒体生存、多媒体业务、全媒体发展的新态势;另一方面,理论地探讨“网络化传播”与“移动式传播”这一媒介传播业态发展的主题主线,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必要的指导意义。对此,大致勾勒如下:

第Ⅰ象限为弱交互性、强弃取性,如传统报刊图书、手机报、电子书、手机电视、广播、移动硬盘、MP4等;

第Ⅱ象限为强交互性、强弃取性,如对讲机、智能手机、非智能手机、IPTV、NGB以及三屏融合与三网融合传播技术等;

第Ⅲ象限为弱交互性、弱弃取性,如HDTV、车站电视、楼宇电视、有线(闭路)电视、复印机、打印机、印刷机等;

第Ⅳ象限为强交互性、弱弃取性,如传真机、固定电话、各行业部门内部专用通信系统等。

多种传播渠道及接收终端的出现,表明信息的传播链条日益变长,参与者日渐增多,角色逐渐丰富。同时,在学术上也已经很难用单种模式来界定信息制作及传播方式了。

笔者绘制的这张基于二维坐标的媒介图谱,更多的是对空间物理意义上新媒体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反映和关照。事实上,信息传播新格局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实现史无前例的突破。

除了有形的物质维度之外,无形的媒介用户互动关系模式这一维度,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移动式传播”与“网络化传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虽隐匿在图谱背后,但与之同步演进并持续发酵。

从本质上讲,互联网媒体发展初期的新闻门户网站、电子邮件及搜索引擎等业态,无异于使用传统媒介的习惯。浏览新闻网页相当于读一张报纸、看一本杂志;收发电子邮件近似于收寄实物信件,即便抄送、群发也只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批电子数据信息的复制和发送任务;使用搜索引擎只是比去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更便捷一些。Web1.0时期的特征就在于新媒体使用的空间上的延展性和时间上的经济性(诸如在阅听网络电视和在线广播时超越使用传统广电的非线性特色)。实质仍是受众被动地接收已被安排好的信息。

Web2.0时期的突破性成就,则在于赋予新媒体用户原创及社交功能。

每个人不仅仅作为受众有阅听的机会,也有独立自主地内容并广而告之的条件,如文字、照片、音乐、视频等内容。文字、声音、图像这人类传播史上的三元素(信息代码)亘古不变,但从这一时期开始则标志了传播权的大规模“去中心化”——即一次倾向普罗大众的再分配。这一点具有革命性意义。

除了新媒体被赋予自媒体的内涵之外,另一大特征在于其社交功能较好地满足了源自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交际需求。具有即时通信功能的多媒体软件(如腾讯QQ、MSN、阿里旺旺、移动飞信、新浪微博即时通及人人桌面等)及社交网站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以为,在牢牢把握“移动式传播”与“网络化传播”这一主题主线的创新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厚植已往两个时期传播发展之基础上,新媒体的上述重要特征极大地催动其向更深层次挺进——媒介发展正在加速迎来Web3.0时代。

针对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笔者将其描绘为“新媒体以深度参与的姿态嵌入到社会各产经行业的组织架构之中,并对社会公共事务既有的管治程序及习惯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迄今为止的媒介发展史揭示了如下这一重要事实:新媒体造就新的用户体验,新的用户需求推动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综观前文所绘的媒介图谱,其直接发展动力正是源自媒介用户对媒体的业务在时间、空间、内容及行为等四大维度上不断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要求。

在上述这对逻辑而辩证的关系中,原本的“受众”概念拥有了新媒体经济属性的新内涵,而“用户”则是新媒体时代的新的产物。例如,“看电视”发展为“用电视”或“体验电视”、“数字电视+IPTV+移动”即为交互式媒体的一大代表。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或“报纸读者”等转型升级为媒体的“用户”(主观能动性),并同时具有“信息及娱乐的消费者”这一经济属性。

笔者以为,这是在新媒体时代条件下,突破原有受众观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波特著,陈亮译:《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②【美】沃纳·J·塞弗林、詹姆士·W·坦卡德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4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辅助培训深入媒体,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开展确保质量的毕业生产实习,是传播学培养合格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各级院校都注意开展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毕业生产实习,但具体的实习质量、规模以及整个实习的标准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科学要求。如果能够通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筛选指定若干媒体部门作为毕业生入行前的培训机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不管不问的定点实习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对学生实施一年左右的入行培训,那么对于统一行业人才教育标准,增强各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5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摘 要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中,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体质健康。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进行分析,为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体质健康 影响

一、新媒体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各执一词。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将IPTV、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随着基于数字技术的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形形的新媒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信息集散枢纽,它们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将近10年内基于技术变革出现的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或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都称作新媒体。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

当前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体质健康却严重下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也不容乐观。

根据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肺活量连续20年出现下降,爆发力、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水平也不断地出现下降现象,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到84.72%且出现低龄化倾向,相比2005年数据增加了2.04个百分点,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与2005年相比翻了一倍。再通过近几年大学生在军训期间出现的昏厥和免训等现象,反映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亟需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新媒体是在无线电、网络平台支撑体系下出现的移动平台、数字电视和电影、社交网络等,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具全面性、即时性、形象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征,兼有自由、平等、开放等特点,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休闲的主要媒介。然而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带来海量信息及便捷交流渠道的同时,也因相关制度、研究、措施的滞后,而衍生出一系列负面影响,相对积极影响,其消极影响更为突出。

(一)“宅”在室内影响户外运动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居生活的主要内容有:玩游戏,网上购物,泡论坛,看电影、小说、漫画和新闻,网上交友聊天,做作业,写博客等。由于大学生具有自由支配时间和闲暇时间的特点,其通过新媒体满足了其精神上的需要和休闲娱乐,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减少了其去户外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大学生长时间“宅”在室内,缺乏体育锻炼,这是影响体质健康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屏幕时间影响超重肥胖

屏幕时间是指花在看电视和使用计算机(包括上网和进行计算机游戏等活动)进行视频游戏以及电子阅读上的时间。而屏幕时间延长导致静坐时间延长,零食的增加。网络的普及和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提高了信息传递和利用的效率,减少了很多外出的机会,原有的被动体力活动减少。另外,电视和网络充斥大量的食品广告,吸引他们品尝和购买含糖饮料、油炸零食等容易肥胖的食品。肥胖是大学生健康的重点,势必影响体质健康。

(三)静态生活方式影响身体健康

新媒体的应用需要长时间接触电脑、手机的等媒介让大学生成为“久坐族”,导致颈椎病、视力问题、高血脂、鼠标手、胃肠道疾病等。这些体质健康问题反映了静态生活方式对体质的不良影响,静态生活方式与颈椎等慢性病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大学生养成静态生活方式会对体质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发展的可持续力量,是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在新媒体背景下,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胡建新.“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3] 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

[4] 覃川,王磊静,张嵩印等.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07:64-6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1).

第6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关键词:跨媒介 新闻人才 培养模式 教育改革

目前对跨媒介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媒介经营、跨媒介传播、跨媒介出版、跨媒介语境下新闻教育等方面。正如电子媒介的兴起。催生了新闻和传播业的发展一样。随着网络媒体、新媒体等的出现,媒体间出现了一种融合互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对高职新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职新闻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市场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重新构建高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跨媒介语境下高职新闻教育必须做出的选择。

本文结合西京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探索性实践经验,对跨媒介语境下高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学科框架、课程体系、教学平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建设精专业、多方向、可融合的学科框架

高职新闻专业普遍面临的一个体制性问题是专业设置过窄。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与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等专业都是属于“广播影视类”的,可见新闻采编与制作是偏向广播影视类的,即该专业是主要以培养广播电视台新闻采、写、编、评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录制、剪辑、合成等技术性人才的专业。

高职新闻教育必须密切联系行业实际,以市场和就业为其导向。在跨媒介语境下,跨媒介传播现象即同一文本常常在介质不同的媒体间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成为常态。这就意味着编辑不仅限于纸质媒体的编辑,还要适应网络编辑、新闻图片的摄影上传处理、新闻视频的摄像剪辑合成等。在高职专业目录中,无论是广播电视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动画、影视广告、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制片管理等,都是以专业方向精细划分为特征的,都存在专业方向过窄的问题,这实际上很难适应跨媒介趋势下新闻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建设精专业、多方向、可融合的学科框架是解决上述困境较为可行的途径。

西京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已近5届,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学科框架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形成了新闻采写评论组、报刊编辑发行组、广播电视新闻组、摄影摄像技术组、文秘广告公关组5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两三名教师,承担2-3门专业课程。这一措施保证了专业的多方向性。今年开始。我们还对高职新闻进行了模块化改革,即将原来学校统一课程设置中人文与社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化课程。我们将其称作“X加Y模块化课程改革试验”。X是指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将新闻概论、传播学等课程整合成高职新闻传播理论概要,将新闻采、写、编、评、制作等整合成高职新闻业务基础,以及现代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基础等多门课程。Y是指根据行业和社会需要设置的报刊编辑发行、电视节目编排、网络编辑制作等多个课程模块。专业模块化课程主要以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在实验室和实训场地进行。而且,我们以5个教研组为单位,鼓励教研组之间互相交流,鼓励教师交叉代课。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该专业的多方向性,又保证了专业内部各个方向(专业模块)之间的可融合性。

二、建立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的课程体系

经过几年的建设,高职新闻专业基本形成了稳定的课程体系。但是这些课程体系,还基本处于由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主的“知识本位”向侧重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能力本位”过渡阶段。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跨媒介现象经常化,高职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从岗位实用性人才向复合应用型人才转化,因而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格本位”,即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更符合教育的真谛,也更能适应新媒介环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西京学院的高职新闻也在考虑: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笔者认为,以下做法是有益的尝试。

建立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高层次的文明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保证学生了解基础的人类文明知识和价值体系,掌握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因此。我们在考虑,改变目前高职通识教育体系过于简单僵化的状况。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国防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体育等课程基础上,增加文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概论,以适应新闻学科的特点和跨媒介趋势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建立厚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西京学院高职新闻在课程模块化改革中,将基础采访与写作、音视频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媒介经营与报刊发行、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新闻传播概论等作为专业基础课,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新闻专业最基本的专业技能。

建立跨媒介的专业课程体系。尽量打破高职专业之间的壁垒,以专业交叉和融合的跨媒体思维设置课程。如网络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心理学、广播影视美学等课程本身都具有交叉融合性和跨媒介性。

我们还鼓励学生选修不少于3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演讲、社交礼仪、广告策划、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总之。我们既强调专业性,又兼顾知识面的广泛性:既重视人文科学,又兼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既强调新闻采编制作基本能力,又追求“一专多能”;既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兼顾学生的品格修养。

三、建设多功能、跨媒介、可拓展的教学平台

过硬的教学平台和科学的教学组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随着社会的日益智能化与信息化,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建设已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专业功能、多目标融合的教学平台建设。我们认为,建设多功能、跨媒介、可拓展的教学平台是高职新闻教育的必然要求。

建设多功能、跨媒介、可拓展的教学平台,硬件设施是基础,教师队伍是核心和关键。在跨媒介语境下,教师队伍既需要新闻专业知识,也需要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精深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媒体的实践经验。新闻学科的教师面临着调整知识结构,突破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思维的挑战。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师,更需要跨媒体和跨学科专业知识。最近,我们西京高职新闻教学也在考虑并逐步调整:如出台制度鼓励教师交叉代课;鼓励教师通过实习带教、科研与进修进入业界媒体,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将基地负责人聘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加强沟通与联系;大胆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名记者、名编辑承担教学任务等。

实验平台建设上,我们建有报刊电子采编实验室、新闻摄影摄像实验室、广电节目制作实验室等多功能实验室。以报刊电子采编实验室为例,实验室既是教学实习报编辑部,又是网页制作和报纸编排场所;实验室既可满足报纸编辑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满足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教学。

第7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随着认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我国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模式和水平提出质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其基本职责是阐明事理、监督学生,师生间是直接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1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外语教育改革的蓝图。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对其进行了剖析,认为新的教学要求中体现了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等多个先进教学理念,来自于哲学、语言学、文学批评、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这里主要谈一谈“个性化”与“协作化”这两个直接关系到外语习得效果的教学理念。

关于“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教学模式应“朝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方向发展”;“要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应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关于“协作化”,它提出“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性”,“要充分重视教师的面授辅导作用”等。可见“个性化”与“协作化”已经成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个人构建思想与大外教学的“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是现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强调学习者如何在自己的思维中构建知识。它的代表人物瑞士的认知心理学家J.Piaget 认为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从而构成智力和行为。构建主义理论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即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个人构建的思想是由心理学家Kelly基于构建主义提出的,强调在处理学习任务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人构建方法。明尼苏达大学语言习得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把上述思想应用于外语教学,这就是“个性化”外语教学。它认为学生一方面有着不同的性别、性格、学习动机、智力水平、智力类型、记忆风格和学习习惯等,另一方面,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和学习条件。“个性化”外语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张每个学生应有权利和机会选择个性化学习材料、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以及进行个性化自我评价。

个人构建的思想还认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这与传统的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的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差别,它符合认知规律,不会限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运用,并对学习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出自不同角度的分类。 O' Mally和Chamot在1990年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分法: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交/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各种活动之中,社交、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我国著名学者文秋芳在1993年根据Skehan(1989)的观点,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前者与学习过程有关,后者与语言学习材料有关。其中,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调控、制约、干预作用,处于语言学习策略之上。这种分类明确而深刻,其中,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实践直接关系到个人构建,即“个性化”学习的成功与否。

管理学习策略与大外教学的“协作化”(collaboration)

“协作化”的教学理念与“个性化”学习并不矛盾,因为协作性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也是个人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J.Piaget认为生物适应环境有两个主要过程:“适应”和“吸收”。“适应”就是改变主体的行为以适应客观变化,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引起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吸收”就是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行为。从在这个意义上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的社会性。

在管理学习策略中,协作策略属于社交情感策略这个分支。所谓社交,就是与人或外界交际,社交策略首先指就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协作或向他人求助,即当学习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得他人或资源的帮助的策略。学生主动拓宽外语学习的渠道,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机会都属于这一范畴。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协作学习可使学生比在其他学习环境中,譬如自学,更能提高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 也看到了这一点,认为学习者通过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所决定的真正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更强同伴协同下解决问题能力所决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有距离,即“临近发展区”。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这意味着外语学习要把外语说给人听和要听别人说,同时也指出了“协作化”教学的必要性。“协作化”教学指通过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外语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协作化”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寻求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协作化”的含义很广,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协作,也包括学生与教师间的协作;不仅包括直接交往协作,也包括间接交往协作。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的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与教师或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实时交流,局限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可以跨越时空,使身处各地的学习者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当然,学生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广播、电视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信息,扩展所学知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提出的所有协作对象其实都可以成为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换言之,协作即是求助,能够积极的与人或资源协作即是拥有了求助的能力。

结语

虽然在学校这个起基础作用的教育系统内,教师始终是重要的责任者,但教与学是外语习得过程中不可分的并行体,“个性化”与“协作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个性化与协作化相统一”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导下形成的。在构建主义理论以及学习策略理论基础上进行尝试的教学改革实践,旨在摸索出符合教学规律的可行性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收益。构建协调、科学、高效的大外教学新模式涉及到赋予教师与学生新的角色、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过程和建立协作式学习环境等内容,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A].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9).

[3]董卫,付黎旭.对建构主义指导下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课堂的调查[J].外语界,2004(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荷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6]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第8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网络

一、网络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方向

班级文化建设,是对班级环境、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制度,班级文化活动的综合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结合新媒体的传播和应用,体现出班级主体自我管理的新诉求和新表达。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们发现,目前,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其中,学历为大学本科的网民占据6.18亿总数的10.8%,这标志着网络在大学本科生中的高度普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达2.78亿,使用率为45.0%,相比2012年底降低3.8个百分点。近年来,虽然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率下降,但社交已发展成为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基本元素。

随着时间更迭,高校扩招,90后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当下大学生主体。90后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自我性和矛盾性的特征,个性强而班级归属感弱。他们活跃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影响着信息的传播和沟通,反应了新媒体建设和运用的新趋势。90后用户的操作习惯,就是打开电脑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或者是通过手机联入互联网,浏览微博或个人空间,这是当下大学生所处的网络大环境。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1967年率先提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在互联网的推广反应了信息时代的诸多特点,随着上网条件更加便利,技术手段更加成熟,手机终端的推广,上网成本更加低廉,催生出高校90后群体为主体的网络小环境。

各大高校也相继推出网络信息平台,如网络迎新、虚拟校园等。北京大学于2010年推出的“北大英雄”游戏光盘,帮助新生适应未来校园生活场景;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诸多高校也推出虚拟校园;2013年,江苏师范大学也开展了网络迎新活动,又依托微信公共服务推出“微信请假”系统,迎合了学生工作网络化的需求。

张伯阳在《大学生班级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探析》中探讨了网络平台的方法,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受到网络环境影响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途径,并以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强化班发起的一项社会实践为例分析,总结文科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网络化要求下的诉求。

二、网络平台下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项目概述

自2012年6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强化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尝试。通过在成熟的web平台中开通班级公共空间,建设班级网站,激发文科大学生创意创新、交流创作的能力。这一方案融合了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着重考虑班级凝聚力的建设目标,旨在培养高效率的团队,培育创新性、自主性的文化活动管理模式。以专业学术交流为例,2012-2013年间共有10人次参加两岸学术研讨会,班级读书交流会14场,这是互相激励、比学赶超的效果;网络化班级建设实践减轻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动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联系学生、家长和学校,发挥协同管理的作用。

(二)项目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在实践过程中有以下的困难。一是网站管理倦怠期长,资源整合不及时。二是管理模式缺乏监督。三是个人兴趣方向发生转移,时间分配有冲突。学生精力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不能够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进行实践,网络环境下的松散状态表明班级建设网络平台只能作为班级管理的辅助力量,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新特征

班级网站是班集体对内、对外展示的窗口,它弥补了现实中高校硬件资源紧张,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长、高校教师压力过大等缺憾,以强化中文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网站激发了班级同学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内在能动性,是加强班级自我管理转型的新途径。

受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较大的文科班级,想要培育班级精神,孕育班级文化,不但要强化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归属感,而且要增强文科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强化班为例,通过规划网站建设方案,逐步训练中文专业素质,练好中文基本功,提高创作能力,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视野,这是班级文化中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素质的部分。

1. 服务为主,节约快速。班级服务依托成熟建站平台,减少技术难题。目前成熟的平台提供技术支持,除了博客、播客、QQ空间,利用好建站之星、微信服务账号,搭建web平台,开发APP、安卓系统应用、信息群发系统等应用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推送的时间,最大程度上整合了区域资源,按照活动类别划分,缩短线上距离,服务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工作生活。

2. 重视专业培养,着眼终身发展。中文学生以纸笔走天下,这对专业技能提出高要求。复旦大学首推创意写作的本硕课程,旨在培养作家和创作型文艺工作者,以满足社会对写作能力的需求。同样,网络平台的板块设计应紧密联系专业课程实际,鼓励学生创作,按照创作数量和创作质量与教学考核相挂钩,提高学生作品的积极性。在该班级的实践项目中,划分原创、评论、论文交流等不同板块,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提供本科生创作、交流的网络平台,在本专业内部集合、碰撞、交流,对提高本科生写作能力、强化创作因素有积极作用。

3. 班级事务透明化。大学生都有很强的个体意识,自尊心强,规则意识浓厚。线下管理班级事务多是有班级负责人牵头,在班主任、辅导员的组织下,完成奖助学贷等重要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互通消息,立足班级管理要求,在网络平台中班级管理信息,有助建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班级文化。

4. 三方联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网络平台化的班级建设,方便受众添加班级同学为关注对象,对学生个人的培育培养工作发挥监督作用。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学习习惯。结合院校开展的迎新活动、心理教育活动,配合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设立生活板块,展示学生个人才艺,发泄生活、学习压力,一方面方便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同学动态,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诉求,方便观察大学生信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为班级同学提供表达意见,使得观点、意见相似的同学聚合到一起,摆脱心理孤独感。班级文化对个人价值的重视,达到了家长、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心理预期。

5. 自发自觉,产生辐射作用。班级的网络化建设是对班级文化的窗口展示,优秀的班级文化会发挥辐射作用,在同年级、同类别的班集体中中发挥示范作用。学生自觉地在网络环境中丰富班级形象,结合宿舍文化、文体活动、学风建设,纳集活动素材,挂贴到网站上,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班级文化的建设逐渐丰富可感。利用语音、视频、影片展播等的方式,倡导中文学生体会生活,创作创新。开展同题创作的互动,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分主题地组织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流派、文艺学理论等多方面的交流,有深度地挖掘多位同学对同一问题的认识。

三、多重有益的发展方向

班级文化表达的不仅是个体的价值,也是聚合的群体的价值观念。推广班级文化的网络化建设,有着多重意义。

首先,它整合校内外资源,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益处。不仅使班班级小单元符合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大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还能提供师生、同学对话的平台,定向强化中文专业学生的读写能力,支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教师、辅导员对网站信息监管下,及早发现问题,解除隐患,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发展的诉求,能够利用网络平台集中展示班级文化,对内凝聚班级力量,对外展示班级魅力,增强班级的吸引力。

最后,从创意支撑向创业支持过渡,形成联接班级体的长期纽带,在中文应用快速发展的当下,有着商业价值和教育、借鉴意义。

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以网络化建设的方式推进班级管理,借助平台优势,便利学生,便利管理,使班级在网络环境中互动交流,凝聚发展,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有利配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护航。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班级文化教育,对于高校文科生而言,是一个个体唤醒另一个个体,一个班级吸引另一个班级。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

第9篇:社交媒体概论范文

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称、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它可以传达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这六种意义给消费者。”①品牌更多的是指一种无形的精神资产,而非有形的产品,品牌的意义在于其与目标消费者在精神层面的沟通,即帮助消费者获得马斯洛人类需求等级模式的最高等级――自我实现的需求。生产者依靠创造出的一种有形的、具有标志性的组合体系,再通过图像设计、广告宣传、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建设等让消费者在思维中形成关于某种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的意义的无形概念即品牌,品牌的建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非物质”化的过程。现代品牌设计的发展可以追述到工业革命,因为从那时开始出现生产过剩。为了获得更广泛区域的更高销售额,20世纪50年代开始,企业史无前例地开始重视产品和企业形象的树立,从过去追求短期促销效果的“销售主义”走向了以建立和发展企业品牌形象,追求长期广告效果的“品牌主义”。

当今,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走品牌化道路是企业今后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市场中,有品牌的商品价格往往高出那些没有品牌的同等商品水平,因为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不再仅仅是质量和价格,而是设计、愉快的联想、个人记忆和情感满足。世界级的产品可口可乐、微软、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无不是走的品牌化道路。

二、网络广告的品牌传播力

20世纪,广告被视为品牌创立和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它通过创意、图像表达、字体设计、视觉风格、广告宣言、音乐来传递品牌价值等。广告对于品牌的重要性,正如大卫•奥其威在他的《一位广告人的自白》一书中说:“每一条广告都应该被看做是对品牌形象这一复杂的象征的贡献。”而互联网的多媒体性技术和互动技术使人们接受广告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麦当劳 见面吧

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麦当劳将主要市场转向大学生群体,根据促销调查发现,大学生目前的主要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网络社交上,并且日常手机不离手。因为过度依赖现代通讯工具,很多大学生忽略了朋友间的情感增进还是需要面对面的、真诚的关怀。据此麦当劳在2009年暑期以人人网为主平台,发起了以“朋友”作为广告核心的活动――“见面吧”。启动条件是人人网用户10万人改状态支持活动,麦当劳就推出一周限时全场半价支持大家真见面。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人人网与麦当劳全面合作,让每个人人网用户通过如微博客、mini站、APP、新鲜事、个人页面等多维产品的网络广告宣传不断接触到麦当劳“见面吧”活动。最后还接连推出了三个阶段的分主题活动,包括真朋友见面吧、再远也要见到你、甜蜜见面吧,配合不同的单品促销活动,用户在网络游戏、网络下载的同时了解新产品,增加了消费可能。“见面吧”利用人人网独有的人际间的病毒传播迅速启动,并在启动初期就获得巨大成功,迅速有超过10万网友更改状态。麦当劳通过此次活动所引导的年轻人新的社交观念,避免“浅社交”,鼓励“真见面”,收获了中国大学生对麦当劳品牌的认可与欣赏。

(二)百年欧莱雅的百万爱心

2009年,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迎来自己的百年华诞,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欧莱雅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推出了“公益100计划”。在中国,欧莱雅决定捐赠100万元设立“欧莱雅―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并利用自己的专业团队,资助和帮助创业大学生或者团队。

欧莱雅在此次活动宣传上充分地利用了新媒介,尤其是互联网,提出了“一片小心意,世界更美丽”的口号,展开了“网络百万爱心”的数字营销活动(如图1)。如果此次活动收集到一百万颗爱心,欧莱雅就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大学生创业基金,而发送爱心的网络用户,也能有机会得到欧莱雅产品作为奖励。欧莱雅选择新浪、百度、校内网、专业BBS(Yoka),以及博客进行活动的网络广告宣传,并且基于空间互访和“找朋友”的特点,欧莱雅利用以上多种媒体形式,采用空间礼物传递和模块分享的方式,来传播百年爱心的公益理念。用户添加“百年欧莱雅”模块,然后只需在网页上简单的选择祝愿内容如“做出一顿饭菜和家人分享”,并且填入对方的email地址,就能为好友送上一片心意并生成一颗爱心。每送出一份欧莱雅礼物,即可收获一颗欧莱雅爱心,累计爱心数量多者可获得欧莱雅的爱心大奖。此外,欧莱雅还将邀请博主参加品牌百年庆典活动现场,获得和品牌互动的机会。

图1 百度空间―百年欧莱雅网络广告及活动参与网页

短短几天,活动就获得了超过一百万颗爱心,每一份爱心礼物就像一个病毒“感染”着每一个参与者。此次活动有效地传播了欧莱雅百年公益理念,也让欧莱雅品牌所倡导的美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上升到心灵美的层面。受众深切感受到欧莱雅的社会责任感,增加了受众对欧莱雅的品牌好感。

(三)网络广告的品牌传播利器――交互性

斯各特•塔戈尔(品牌策略家)说:“一个俘虏你的思想的品牌获得行为。”“一个俘虏你的心灵的品牌获得忠诚。”以上两个案例正充分体现了当今品牌传播的新趋势,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并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互联网的互动技术使广告由原来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宣传和说教变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沟通与交流,网络广告相对传统广告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深入和直接的品牌体验平台,使得消费者真正参与整个营销过程成为可能,消费者和广告主共同创造品牌的个性。此外网络广告还能通过交互,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如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采购方式等,使消费者获得服务方面的品牌附加价值。网络广告中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品牌信息“一对一”地传播,而基于这种关系上的品牌忠诚度更为稳固。美国互动广告局通过测试发现网络广告可提高知名度,平均可以提高6%的品牌记忆率,娱乐和财经品牌的记忆率提高更为显著,分别达到了7%和8%。②

三、小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介的出现,广告已不再局限于印刷媒介、户外媒介、售点媒介和影视媒介。网络广告的多样性和交互性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具参与性的品牌体验,而这种实时、双向的关系也更具深度传播力。当然仅仅依靠网络广告是不够的,品牌内容何其丰富,与传统广告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进行整合传播才能更全面地传递品牌资产的价值。

注释:

①季铁,李铁南:《现代平面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②阮丽华:《网络广告及其影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参考文献:

[1]马修•赫利.什么是品牌设计?[M].北京:中国青

年出版社,2009:114-119.

[2]奥美互动上海.百年欧莱雅 网络百万爱心[J].《现

代广告》.2009年10期;55.

[3]千橡互动集团.101个见面的理由[J].《现代广告》

2009年10期;6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