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总体情况和读者的需求特点,建立了图书馆藏书资源需求与库存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在具体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系统如何根据读者借阅情况调整库存图书,优化图书结构,给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详细介绍了该方案实现时应收集借阅的信息特征,预期借阅资源的分析过程和优化后的实际处理方法。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总体情况和读者的需求特点,建立了图书馆藏书资源需求与库存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在具体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系统如何根据读者借阅情况调整库存图书,优化图书结构,给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详细介绍了该方案实现时应收集借阅的信息特征,预期借阅资源的分析过程和优化后的实际处理方法。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总体情况和读者的需求特点,建立了图书馆藏书资源需求与库存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在具体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系统如何根据读者借阅情况调整库存图书,优化图书结构,给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详细介绍了该方案实现时应收集借阅的信息特征,预期借阅资源的分析过程和优化后的实际处理方法。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1引言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于2008年9月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8万m2,建筑高度27 m。整体布局由地下部分3层,地上部分5层,以及外围地下车库构成。由于图书馆书籍、杂志、电子阅览设备和电气设备都属于易燃物品。针对看书查资料的人员多且分散,管控难度大,馆内电气设备使用量大等特点,世界各国都把图书馆做为消防重点单位。针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很多国家的现代化图书馆在建筑结构上大多采用中间大空间设计方式,国家图书馆二期也在建筑结构设计上采用了这种设计。
2国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结构特点和重点部位
2.1建筑结构特点
二期分主楼和车库,其中主楼地上5层,地下三层和车库地下二层。主楼地下一层至地上五层的中间部分设计成中庭大空间形式,中庭的外围由各层环形走廊以及走廊阅览室和办公区组成。
主楼纵向交通是由从中庭外走廊上分别建造6个核心筒和一个滚梯构成,从正北面自西向东依次为1、2和3号核心筒,从正南面自东向西依次为4、5和6号核心筒,连贯形成一个核心筒顺时针编号。其中1、3、4和6核心筒有电梯和上下楼梯,而2和5号核心筒只有楼梯。大空间外东侧走廊二层至四层有大型滚梯一部。
主楼横向交通采用回型建筑结构,门号规则是从西南6号核心筒开始按核心筒逆时针顺序编号。通道与核心筒之间设有防火分区,中庭大空间部分与环型走廊之间进行全封闭式防火分割,人员进出也是通过负一层、一层和二层之间的疏散防火门。负一层、负二层和负三层为功能设施和库房,五层为内部员工办公区,出入使用员工门禁卡。一层至四层主要为读者服务区。其中,中庭部分为工具书区。一层中庭外围南面,西面和北两侧是中文图书阅览区,东面是走廊和员工出口。6个核心筒均有向外的安全出口可供紧急疏散,同时一层还在东面增加了两个安全出口可供实际使用。二层中庭也是工具书区,外环形南面,西面和北面是中文图书阅览区。东面主要是连接读者进出入图书馆的楼外大台阶式楼梯安全出口、滚梯、办证处和目录查询大厅。三层主要为经典图书区、艺术和设计资料区。四层主要为数字共享,中文期刊和中文报纸区。车库位于主楼西侧,地下共两层,建筑与主楼独立,在南北部分各有一部电梯。
2.2 重点部位区域
2.2.1负三层
主要有南北共17个库房构成,所有库房均为高压细水雾保护区。一个UPS电池室为气体灭火保护区。四纵两横通道,共6个疏散楼梯。
2.2.2负二层
主要有南北共13个库房构成,所有库房均为高压细水雾保护区。四纵两横通道,共六个疏散楼梯。
2.2.3负一层
从一号核心筒开始的重点部位区域,依次为中控值班室、气体灭火钢瓶间、UPS机房气体灭火保护区、 数据机房气体灭火保护区、四库全书气体灭火保护区和两个库房高压细水雾保护区。
2.2.4一层
四库全书和稽古厅气体灭火保护区。
3国家图书馆二期的主要消防设施
3.1在主楼地下一层设有消防中控室
中控室人员负责对计算机火灾监控工作,一旦有火灾探头发生报警,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图形工作站会显示查到具置,进行现场核查。如果确有火灾发生,立即通知中控室,拨打119火警电话,启动消防联动设备灭火并通过广播通知人员疏散。
3.2公共区域使用水喷淋系统
使用范围为图书馆二期馆区内的读者区域、办公区域、公共走廊和车库使用水喷淋式灭火;使用闭式系统,其管道内为压力水,通常有物业管理部门对末端做压力巡查,当发生火灾时,喷头处达到68°时被溶解并将水喷出灭火;如果需要启动喷淋泵则要首先通知物业管理部门,转换水泵状态。
3.3库房使用高压细水雾系统
在图书馆书籍、书刊储藏库房采用高压细水雾喷洒灭火的方式;当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图书馆保护区内如遇报警会自动启动细水雾泵;当消防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时,只能远程启动细水雾泵,但必须到指定区域对应的阀组箱必要操作,进行现场人工启动。针对指定区域的细水雾灭火操作,开所要灭火保护区对应的细水雾阀组箱,确认各个部件处于正确位置,如果没有处于正确位置,应当恢复。譬如:阀门卡箍,平时处于卡死阀门状态,只有将卡箍拽出方可搬动阀门,如果不拽出来就无法搬动阀门。依次打开出水阀、进水阀和电动阀。通知物业管理部门转换到细水雾泵的状态,启动细水雾泵。中控室操作台上也有灭火保护分区远程控制状态转换,用于正常和急停。
3.4在图书馆重点部位的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使用范围,国家图书馆二期中的四库全书区域、计算机数据机房、交换机房和电池室均设有六氟丙烷气体灭火保护系统。钢瓶间设置在距离中控室附近的地方,以便于应急操作。当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如果遇到报警会自动启动。当消防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时,中控室远程无法启动气体灭火,只能通过现场控制盘启动。钢瓶间紧急启动操作,灾报警控制系统和保护区现场控制盘无法启动气体灭火时,在这种最不利的状态下,作为最后的启动方式。由于这种启动方式没有延迟,操作启动后不可逆转,因此对这项操作要非常注意。首先找到与火灾保护区域相对于的气体疏散官道上的管道选择阀进行紧急启动操作(拔下保险、搬动开关)进行机械式启动。然后开启着火保护区相对于的氮气启动瓶钢瓶上的电动/手动阀(拔下保险、扳动开关、把褐色圆柱体上的瓶头电磁阀中间突出圆杆的保险片拔下后,直接拍下突出圆杆)。完成上述操作后,保护区会完成气体灭火。
3.5大空间消防炮灭火系统
图书馆中庭大空间设有消防炮,一旦发生火灾,可通过使用消防水炮喷射灭火。中控室设有远程自动/手动灭火方式。现场也有现场控制盘进行操作灭火。
3.6车库的自动喷淋预作用系统
使用范围:图书馆车库。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自动启动,手动状态时中控室无法进行远程启动操作。中控室操作台上有预作用保压气泵状态指示,亮起时表示补压气泵工作,持续时间超过1 h时,说明有漏气的地方,应当及时通知维修。
3.7其他消防设施
3.7.1卷帘门
二期工程中,也使用了作为防火分隔卷帘门,但中控室没有卷帘门联动控制盘,也就是说中控室人员不能远程操作卷帘门的升降。
3.7.2手动报警器和消防电话
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物中广泛使用了手动报警器和消防电话。如果有人发现火灾,可用现场手动报警器通知中控室。消防电话保证中控室查警人员和值机人员的通讯联络。
3.7.3消火栓
期设有室内消火栓192个,室外消火栓7个。室外水泵接合器2个
3.7.4排烟送风机和阀
控室设有联动控制盘,针对不同的位置按照联动控制盘对应编号的按钮,可以单独手动远程启动和停止操作。这个操作与消防系统处于自动或者手动状态无关。
3.7.5各类水泵的远程控制
家图书馆二期设有取水泵、高压细水雾泵、喷淋泵和消防泵。可以进行远程启动和停止,但是由于图书馆是一个“怕水”的单位,任何滴漏都会给图书资料造成损失,水泵日常处于手动状态,阀组箱阀门也处于关闭状态,如果需要进行此操作,应当通知水泵管理部门转换泵和阀的状态。
3.7.6防火门
家图书馆二期设有常开式和常闭式防火门。常开式防火门平时被墙上的电磁阀吸合处于敞开门的方式,用于环形走廊频繁出入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通过系统联动就会被被释放,并在消防中控室显示门已经关闭的信号,起到在火灾发生后的防火分隔作用。常开门则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国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物中大量使用了常闭防火门和带有门禁的长闭式防火门,作为防火分隔和防盗。
3.7.7电梯及其相关
家图书馆二期设有9部电梯,均为消防电梯。当图书馆内发生火灾后,如果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电梯轿厢会自动降到首层并处于开门状态,同时电梯按键失灵。所有电梯内均设有对讲系统,由于中控室24 h都有人值班,将对讲信号接入中控室,如果有事故发生,通过对讲呼叫可进行通话讲明。
3.7.8广播疏散
家图书馆二期消防中控室里面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设备和广播设备。当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可以使用预录的疏散广播自动播放。当消防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时,可以使用操作台的两台设备进行全区或者分区广播。通过话筒,根据标签按下按键,有针对性选择分区或者全区人工疏散广播。
3.7.9空气采样系统
气体灭火重点保护区装有共8台空气采样报警装置,由于空气有易流动的特点,一旦遇到这类报警就要对整个保护区进行全面检查。
3.7.10漏水报警系统
家图书馆二期装有漏水报警系统,使得对各个房间和部位进行水的检测,一旦发现管道跑水、渗漏水,就会将信号传给中控室。
4中控室消防安全管理
4.1国家图书馆二期中控室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
4.1.1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四个能力”: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4.1.2值班记录的填写
控室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故障报修记录》、《外部人员出入记录》和《报警记录》,对于所发生的火警在《值班记录》和《报警记录》上填写,对于每个故障也要在《值班记录》上填写,对于没有很快恢复的故障或者反复出现的故障要在《故障报修记录》上填写,并通知维修人员。值班记录要求填写详细,字迹清晰,要素齐全。
4.1.3查警
要做到闻警必动,在5 min之内到达报警现场,并能迅速在报警点的周边找到灭火器。查警时要携带查警包。包内要有消防电话、照明工具、门禁卡、各类设备钥匙和工具。查警时要细心,对于查警结果要用消防电话通知中控室值班人员。
4.1.4灭火器和灭火设施的使用
于初期火灾,中控室人员要会使用灭火器灭火。对于保护区内火灾,如果需要灭火,要会熟练操作使用设施灭火设备。
4.1.5消防中控室设备操作
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要熟练:自检、消音、复位、手动/自动转换和主备电转换等操作,会使用广播设备引导疏散。
4.2消防安全检查
4.2.1检查用火、用电、危险品等
第一,违规吸烟。第二,有无违章用火、动用电焊,发现后要报告保卫消防部门。第三,违章使用电热器具。第四,电气安装是否违规。第五,下班后电、气开关是否关断。第六,电源是否老化破损。第七,电气配电设施周边是否放有可燃物品。
4.2.2检查通道出口和标识
第一,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出口门开启方向是否正确。第二,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第三,安全疏散标识是否正确完好。
4.2.3检查消防设施器材
第一,消防设施外观是否损坏(手动报警器、消火栓、水枪、水带及各类控制面板)。第二,灭火器的气压是否充足,是否在有效期之内。第三,自动报警、喷淋、气灭和消火栓系统等是否运行正常,并对水系统做末端及最不利点做出水试验。第四,防火门顺序器、闭门器是否正常,第五,消防设施和设备是否定期进行测试。
4.2.4检查持证上岗和值班在岗
第一,检查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第二,检查值班人员在岗情况。
4.2.5落实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整改
第一,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组织培训和检查,记录是否详实。第二,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或者按照规定上报。第三,是否按期整改。
一、学校图书馆参与“书香校园”活动的现状
“书香校园”的核心是阅读。学校图书馆装备有丰富的阅读资源,理应是“书香校园”的主导者和师生阅读的主阵地。但在“书香校园”构建过程中,涉及图书馆的都是一些传统的业务问题,如图书馆经费不足、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等,甚少研究如何切实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等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工作过的帕夫雷什中学,通常被教育界称为 “书香校园”构建的典范。但在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没有关于学校图书馆参与构建“书香校园”方法的论述。纵观国内外,更多学校的阅读活动从全校角度出发,图书馆只是处于被动的资源提供者的境地,未能对“书香校园”的构建发挥实质性作用。2008年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首次同步对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81.4%,有9.6%的教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心耽误学生学习而反对他们阅读课外书。2012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50.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另有40.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
校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空间,“书香校园”的构建是通过系列读书活动促进师生阅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它的特点就是主张师生科学、自主地阅读,感悟文化与知识的魅力,推动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全面发展,达到师生健康成长的目的。目前,学校图书馆开展的各类阅读活动仍然存在阅读理念陈旧、资源匮乏、阅读时间紧张、活动形势单一等不利因素。
二、学校图书馆在构建“书香校园”中的举措
近年来,学校图书馆在“书香校园”构建活动中,利用馆内的资源、空间等优势,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在“书香校园”方案的制订、资源建设、信息渠道建设、师生共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发挥图书馆在“书香校园”构建中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积极参与学校“书香校园”活动方案的制订
方案是活动的纲领。活动之初,图书馆要积极配合学校各职能部门,就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参与方案的制订工作。方案制订中,要把馆内的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和师生的自主阅读等先决条件充分融入方案的每个环节,为图书馆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语文科组计划在“书香校园”活动中开展古诗文朗诵大赛,图书馆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一信息后,就可提前做好古代诗词和一些朗诵知识与技巧方面的图书的采购计划,以供师生在活动中阅读使用,增强馆内资源建设与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参与制订方案,图书馆不仅可以“通晓”学校“书香校园”活动的意图,重要的是图书馆相关人员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2.加强资源动态建设,提高图书吸引力
阅读的保障是资源。如何实现资源保障率和使用率的最优化?根据当代学生读者要求图书内容好、上架时间短的特点,针对以往图书采购滞后的弊端,图书馆要从资源采购的途径与方式入手,在做好年度采购计划的基础上,参照公共馆和大学馆的做法,采取“多批次+网络实时采购”的措施,增加图书采购批次,缩短新书、好书的到馆时间,提高读者到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资源动态建设可以较好地改变图书馆藏书“脏、旧、破”的现象,提高师生的阅读兴趣和到馆率。例如,广东广雅中学图书馆近年来采取资源动态建设后,馆内图书的借阅总量、读者到馆人次等,较以前均有了明显提高,体现出图书馆良好的办馆效益。该馆近三来的使用情况统计见表1。
3.拓展活动形式,提高图书馆的关注度
“书香校园”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学校要从文化“大阅读”角度出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专题讲座、影视欣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在方案制订阶段,图书馆要建议学校在组织学生看好书、多阅读的基础上,策划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如专题讲座、经典影视欣赏等,丰富“书香校园”活动的内涵。针对中小学图书馆规模较小、人才缺乏,本身不具备开设专题阅读讲座的能力的现状,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文化活动。例如聘请知名作家、教授或图书馆专家等,定期给师生作阅读讲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书香校园”活动的吸引力与知晓率。促进图书馆持续发展。
4.建立“立体”信息渠道,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良性互动
摘 要:文章分析了班级图书角的不足,并提出班级图书角的优化与创新形式――“班级微图书馆”。并对“班级微图书馆”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珠海三中“班级微图书馆”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展望了“班级微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0-0132-03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图书馆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提出“班级微图书馆”的设想,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班级微图书馆”对班级图书角进行优化与创新,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
1 “班级微图书馆”的特点分析
1.1 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班级微图书馆为节点,建设“总馆――分馆”微体系
班级微图书馆是从图书馆的角度进行的界定,相对于学校图书馆而言,班级微图书馆是相对微型的图书馆。跟以往的班级读书角或班级图书角相比,“班级微图书馆”通过在各个班级建设微型图书馆,形成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班级微图书馆为节点的图书馆微体系,类似公共图书馆的“总馆―分馆”体系。在校园搭建基于“学校图书馆―班级微图书馆”的阅读平台。
1.2 班级图书柜量身设计,统一美观
过去一些学校提出建设班级图书角,但是没有统一打造班级图书柜,导致书柜的式样各异。后来个别学校才慢慢出现统一的班级图书柜。“班级微图书馆”建设之初,图书馆深入班级进行了多次调研, 根据教室位置量身设计了班级图书柜,并统一为每个班级配置了班级图书柜,构建了实用美观的阅读平台。
1.3 图书来源多样化,图书流通快、更新及时
以往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来源主要是学校统一购买或老师、学生的捐赠,图书有好有坏,图书更新不及时,甚至没有更新。而班级微图书馆作为学校图书馆的一部分,图书的主要来源是学校图书馆。图书馆为每个班级开通一个读书卡,图书借阅权限(最大量)为200本,通过班级团借的方式给班级微图书馆提供源源不断的图书资源。由于这些图书是可以随时更换的,图书可以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另外,班级微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漂流站,是学校漂流活动的节点,接收图书漂流活动的图书。当然,师生自筹图书、捐赠图书、学校专款购买的图书以及班级订购的书刊都是班级微图书馆的图书来源。
1.4 班级微图书馆由图书馆统一管理,有统一的规章制度
在班级微图书馆的建设与利用过程中,学校图书馆不仅为班级微图书馆配备书柜、提供图书保障,还制订了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对微图书馆进行管理。例如:统一的建设方案、统一的班级团借规则、格式统一的微图书馆图书目录。要求班级安排专人配合 “班级微图书馆”的管理,做好“班级微图书馆”图书的管理、借阅以及使用登记。
2 “班级微图书馆”的实践探索――以珠海市第三中学为例
2.1 班级微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班级微图书馆”的概念源于班级图书角,主要指在班级设立班级图书柜,放置一定数量的图书,以供班级师生共享、共读。“班级微图书馆”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并在班级设立微型的图书馆,搭建“学校图书馆―班级微图书馆”的两级阅读平台,从而把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服务和读书活动延伸到班级、延伸到学生身边。在进行班级团借以及微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让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提升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与技能。此外,在阅读推广中,班级微图书馆是图书宣传与读书活动的宣传载体、是图书漂流活动的漂流站,是连接图书馆和读者的桥梁。
2.2 班级微图书馆的建设实践
2.2.1 对班级微图书馆进行美化。各班按照《珠海三中“班级微图书馆”计划》的建设方案,对班级图书柜与背景墙进行装饰美化。得益于班主任和学生的集体智慧,很多班级的微图书馆美化装饰到位,而且把图书角的美化装饰跟教室整体布置紧密结合,跟绿色校园建设结合起来,体现了班级特色与班级文化。
2.2.2 给班级微图书馆一个有特点的名字。同学们在精心布置“班级微图书馆”阅读区域的时候,还喜欢给班级微图书馆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比如:“图书角”“尚文苑”“SEVEN”“书苑”“心灵驿站”“纳川馆”“书香苑”“梅香阁”“书香溢柜”“悦书阁”等。
2.2.3 充分发挥班级读书卡的作用,挑选各种各样的书籍,丰富班级微图书馆。同学们可以咨询班主任、图书馆老师或语文、英语等学科老师,了解一些图书目录,也可以通过班级调查,掌握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然后派代表到图书馆挑选图书。通过向图书馆班级团借,这些图书就成了班级微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此同时,班级还可以在图书馆拿到班级微图书馆所借图书的目录,目录清楚显示图书的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信息,每本书后面还有很多借阅人签名的空格,以便在班级借阅的同学做好登记。
2.2.4 做好图书分类,安排专人管理,进行阅读推广。微图书馆的图书到位后,班级可以对图书进行重新分类,比如:历史类、教辅类、名著类、英语类、小说类、工具书、参考书、综合类等。班级会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并根据班级情况,制订班级借书规则。班级微图书馆的管理员会采取一些措施向同学宣传微图书馆的图书。如制作“我推荐”的栏目,利用课前演讲介绍好书。有漂流图书的时候,班级还可以设立“漂流吧”,引导同学阅读漂流图书。
2.2.5 做好读书笔记,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班级微图书馆注重收集同学的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班级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微图书馆的背景墙,展示大家的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比如:把好书推荐、好句摘抄、读书心得写在便利贴或纸条上,粘贴到背景墙上;或选择一些较好的读书心得,字迹工整地写到彩色纸上,粘贴到背景墙展示。另外,学科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好班级微图书馆的书籍。
2.2.6 配合学校图书馆文化节,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学校图书馆每年都会举办图书馆文化节,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例如:图书漂流活动、读书征文活动、图书捐赠活动、游园猜谜活动、心意贴活动、微书摘活动、语文阅读指导课、“您选书,我买单”书展活动等。作为学校图书馆的一部分,班级微图书馆是所有读书活动的宣传载体,活动的宣传和海报会粘贴到班级微图书馆。另外,微图书馆是图书漂流活动的漂流站,捐书活动的捐书点,在开展征文活动时,征文活动推荐书目上的一些图书也会在微图书馆进行展示,以供大家选择。
2.2.7 保持和学校图书馆联系,关注微图书馆信息。每学期,图书馆都会通过学校讯通、微博、微信、广播站、宣传单等方式向班级班级微图书馆建设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开展班级团借,建设班级微图书馆的通知;班级图书管理员培训与交流的信息;图书馆文化节读书活动的信息;班级微图书馆借书排行榜;期中班级微图书馆检查评比信息;期末班级微图书馆图书归还信息;微图书馆未还图书目录等。所有班级微图书馆都严格按照学校图书馆的统一安排,才能保障微图书馆建设的有序进行,保障图书财产的安全。
2.3 “班级微图书馆”的运行机制
2.3.1 开放时间。班级微图书馆建设地点在班级,只要班级开门,微图书馆就面向班级所有学生开放。尽管还没达到24小时开放,但是,从早上到晚修结束(班级熄灯),班级微图书馆都处于开放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图书馆开放时间上的不足,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借阅。
2.3.2 班级团借制度。学校图书馆制订了“班级微图书馆”团借的规则和“班级微图书馆”的管理借阅规则等规章制度,为每个班级开通班级读书卡,通过班级团借的方式向班级微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图书馆为班级办理好团借手续,并打印出班级团借的图书目录,反馈给班级,以便班级做好图书的借阅登记和统计,做到有序管理。
2.3.3 管理队伍与要求。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要求,每个班级微图书馆都由班主任指定专人进行管理。主要工作包括班级团借、班级图书柜与背景墙的装饰美化、图书资源建设、图书管理以及使用登记等。班级图书管理员是否喜欢阅读、是否了解图书、是否用心管理、是否细心服务,直接影响着班级微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的好坏。因此,班主任要尽量选择有责任心、喜欢阅读的学生来从事管理员工作。图书馆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耐心介绍班级微图书馆建设的一些注意事项。另外,图书馆定期召开班级学生管理员的培训会议,介绍班级微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经验交流,树立典型。此外,图书馆的学生助理(义工)有100多人,在班级微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读书活动开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3.4 评价方法与手段。在珠海三中“班级微图书馆”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开展书香班级的建设与评选活动,开展班级、学校“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并且制定了珠海三中“书香班级”的评选方案,以及珠海三中“阅读之星”的评选方案。通过各种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充分利用“班级微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按照班级读书计划以及班级读书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撰写读书札记、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书评等。此后,在班级微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处为了推动班级微图书馆的建设,在班风班貌检查指标中,加入了班级图书角建设这一项,占1/6的分数,跟另外5项指标一起,形成班风班貌检查的新指标体系。随后,学校又制订了开展“美化教室”的活动方案,开展“美在教室”评比活动。“美化教室”的方案中涉及“班级微图书馆”的内容,要求班级安排专人负责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管理,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并且尽量体现班级文化,做出特色。通过这一系列的评价方法与手段,很好地推动了班级微图书馆的建设与实践,一批批班级微图书馆呈现在全校师生读者的面前。在学生读者评价方面,图书馆通过进行读者借阅排行榜、阅读之星评选等手段,激励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利用好班级微图书馆。
2.3.5 资源与经费保障。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在阅读环境营造、图书经费、读书活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目前图书馆藏书多达80,000多册,班级微图书馆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保障。在班级微图书馆建设中,学校拿出近40,000元为每个班级添置了班级图书柜,搭建了“班级微图书馆”的硬件平台。另外,学校每年坚持投入稳定的经费,保障学校图书馆、班级微图书馆的图书经费和读书活动经费。
3 “班级微图书馆”的应用成效
基于“学校图书馆―班级微图书馆”的阅读平台,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上下了很多功夫,利用图书馆文化节读书活动、珠海三中图书馆微博、微信、广播站等载体,宣传推广班级微图书馆,推动班级微图书馆的建设与完善。清新田园风、古典书香风、创意动漫风……每个班级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打造微图书馆,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班级微图书馆的最大贡献在于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把更多的读者请进了学校图书馆,彻底激“活”学校图书馆。图书馆从不起眼的图书室蜕变成颇具规模的图书馆,在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间,图书馆内人气很旺,流通书库(藏书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甚至户外的阅览桌椅等200多个座位基本满席,期中、期末更是“一位难求”,经常出现“占座”的行为。图书馆逐渐成为师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同学养成了到图书馆阅读、借还书、写作业、自习的好习惯。据图书馆管理系统显示,2013年图书流通总量达到79,957册,其中借出图书40,404册,还回图书39,553册,按照全校2,500人算,学生的年均借书量16册左右。图书馆还以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向读者推荐好书,受到了关注与好评。
4 “班级微图书馆”的前景展望
班级是学校里的基本单位,做好班级的读书活动,对建设书香校园、学习型校园具有推动作用。如果“班级微图书馆”能够与课堂教学结合、与班级读书结合、与班会课结合、与班级文化融合,并且尝试探究分级阅读理论以及“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应用,必然能够为班级图书角提供新的思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与应用价值。但是,“班级微图书馆”是否具有生命力和持续力,是否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还需要学校根据实际,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静.书香溢满班级 阅读滋润人生:谈书香班级建设的几点做法 [J].作文教学研究,2010(4).
[2] 王亮.关注校园文化新的增长点:论小学班级图书角建设[J]. 课外阅读,2012(17).
[3] 文安强.建立和完善高中班级图书角之我见[J].广东教育,2010( 12):30-31.
[论文关键词]评估方案 图书资料 高校
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需求已呈多元化,若在进行高校评估时对高校图书馆仍一味地强调纸质图书,就会严重脱离时代,违背人们对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意愿,评估也就成了缘木求鱼。2010年7月出台的、适用于未参加上一轮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高校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方案(试行)》中(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图书资料方面的指标“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的数量标准仍与2004年8月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C级即合格标准完全相同,并且仍然只是单指纸质图书。笔者以为,新的评估方案应该对图书资料这项指标认真加以改进,才能适应时代需要,才能真正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评估方案指标设定存在的不足
1 缺乏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是缺少读者满意度的测评。由于《合格评估方案》没有读者满意度的指标规定,高校图书馆为了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会处处在形式上开展迎评工作,而对读者的实际需求会很少考虑,背弃图书馆的办馆宗旨。二是缺少对馆员素质的考核。现有的对图书馆评估指标完全忽略了对图书馆人员素质的要求,而“人”恰恰是图书馆各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如果不重视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2 评估的馆藏范围过窄。《合格评估方案》中只设立了“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两个指标,并且只针对纸质文献,将电子资源排除在外。这纯粹是一种重规模、重投入的传统管理观念,会导致很多高校图书馆为了评估达标,突击滥采乱购,拼凑馆藏总量,购进劣质或价格低廉且利用率低的特价图书,任意增加复本量,甚至将已经剔除的鲜有人再看的旧书进行再加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一来,实际并未从根本上满足读者的需要,没有达到设立评估指标的初衷。
3 缺乏对地区差异的考虑。根据《合格评估方案》的指引性规定,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的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的合格标准分别为70~100册、3~4册,这里并没有区分地区间的差异。现实中,由于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高等学校之间也会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应该用完全一致的标准去衡量。如在图书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底子较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讲,指标规定的数字明显过高。
二、图书资料评估指标的改进
1 考察读者满意度。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高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目的是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评估的目的也应是促进图书馆以优质服务获得读者满意。因此,应将读者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列入《合格评估方案》之中,切实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对馆员素质提出要求。图书馆员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图书馆的内涵发展息息相关。图书馆没有高素质的馆员,就没有高质量的馆藏,更谈不上高质量的服务。英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哈里森认为“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因此,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时,对图书馆的评价,必须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对馆员素质的评价,可以从学历结构、职称状况、学术水平、业务能力、敬业精神以及接受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的情况等方面加以考虑。
3 将电子资源计入馆藏总量。如今,读者的阅读方式已发生了多样的变化,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成了读者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适应时代变化,高校图书馆已普遍呈现出文献载体多元化、馆藏文献数字化、文献传递高速化、工作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电子资源建设已是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献(包括数据库)、虚拟文献等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的作用已远远大于纸制文献。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十条中也明确规定:“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因此,图书资料评估指标的设定应转变观念、努力创新、积极变革,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不宜再继续单一地强调纸质图书的藏书量,而是应当将电子资源计入馆藏总量,以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防范胡拼乱凑纸质图书馆藏量的恶劣局面再次发生。
一、培训对象:适合图书馆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参加。
二、培训特点: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师资为主。
三、研讨内容:
1.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理念的发展变化;
2.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3.复合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化建设;
4.文献资源建设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5.文献资源采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6.电子资源集团采购方案设计和案例分析;
7.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开放获取研究;
8.实证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NSTL、小型图书馆为例。
四、培训时间:2009年10月26-30日(26日全天报到)
五、报名截止期:2009年10月16日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七、培训费:1000元(含培训教材、午餐费)
“数字图书馆及网络系统管理”研讨班
一、培训对象:适合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
二、培训特点:突出前沿内容、强调实用性,主讲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CALIS、NSTL从事服务系统设计和管理的专家。
三、培训内容:
1.技术环境与发展趋势带来的思考
2.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
4.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设计
5.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6.图书馆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7.案例分析与讨论:不同类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
8.文化参观活动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
五、培训费用:1200元(不参加参观活动),1500元(参加全程培训活动)
说明:
1.以上培训班结业后,颁发人事部认证、中国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继续教育证书》,本证书所载内容列入人事部在全国实行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内容,作为晋级、评职称的参考依据。
2.请填写报名回执,务必于开班前10天前将回执寄至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秘书处,电话、传真、E-mail、网上报名均有效。
3.学会于开班前10天下发正式报到通知;请以正式报到通知为准安排差旅。
4.银行汇款方式:备注请注明“培训费”(请务必在收到报到通知之后汇款)
户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账号:0200004509088129221
开户行:北京工商银行海淀西区支行
5.培训报名联系人:王莹莹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编100190)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C5室学会办公室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或6231
传真:(010)82626821
邮箱:wangyy@mail.las.ac.on
网上报名:http://124.16.154.18/peixun/user/userapply.jsp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文献资源 建设
一、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馆藏文献严重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大部分馆藏在20万册左右,底子普遍薄弱。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很多高职图书馆在达到“人才水平评估”指标后,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而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要求,高职图书馆近5年的生均年进书量为3册/生以上。但从各高职院校现有馆藏量和近5年的年购书记录看,远远达不到规定要求。馆藏文献的不足,已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及学校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2.馆藏结构尚待优化
很多高职图书馆迫于评估的压力,片面注重文献的数量而忽略了资源建设的科学性、专业性、特色性,结构极不合理。加之每年购书经费增幅有限,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专业的变动,更谈不上馆藏资源的优化了。印刷型文献的严重不足、电子资源建设的严重滞后、馆藏结构的不合理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质量。
3.馆藏资源缺少特色
高职教育主要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的,以智力技能和动手能力训练为本位。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必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创业创新教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的基地。相应地,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应既强调专业理论性更注重实践性。而实际上,许多高职图书馆在不断补充馆藏资源过程中,大多倾向求大求全的老路,而未跟踪学校教学和科研需要,出现“你有我有,你无我也无”的局面。
另外,数字化建设缓慢、资源共享有待加强等等也是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急待改善的问题。
二、积极有效地改善高职图书馆文献建设
1.做好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工作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图书馆价值的物质基础。文献资源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动态的、连续的、系统的建设。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更需要对文献资源进行长远、系统、连续性地规划,积极构建良性的馆藏建设。高职院校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要认真遵循本校的办学性质和方向,要以本校的学科建设为主轴,要对新增专业、重点学科及专业研究作仔细分析。另外,还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图书馆的时展,对纸质图书的复本,期刊与图书的比例,电子文献与纸质图书的比例,常规文献与灰色文献的比例作科学分析,完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
2.加强文献资源采访工作,提高馆藏质量
采访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第一道关口,是影响馆藏结构和质量的关键环节。网络环境下,采访工作较传统有了很大的不同。做好采访工作,首先要提高采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保持一定的时代性,前瞻性。其次,要对书源情况、馆藏情况、读者需求情况充分调研,根据学校教学、科研总体方向和任务制定出采访计划和方案。另外,拓宽采购渠道,提高馆藏质量也是采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在重点学科上,要通过信息网络上的电子论坛、电子公告、电子邮件等信息网络系统,多来源、多渠道、多媒体、多接受点地进行搜集获取信息。还有,在各种文献载体、类型、复本的比例分配上,采访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本馆的馆藏、资金、发展方向等实际情况统一调配。比如我院纸质图书馆藏空间已显不足,在采访中就一定要以电子文献收藏为主。
3.优化馆藏文献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馆藏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基础性藏书建设与特色性藏书建设两方面。基础性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藏书建设工作的主体,是根据学院读者的总体需求而开展的藏书建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普及性、实用性的特点。鉴于高职图书馆多为中专学校的合并馆,基础较为薄弱,基础性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仍将是馆藏工作的重点。我们仍应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学科馆藏文献的收集,确保22个一级类目都成为图书馆的藏书类目。而且,为缓解购书经费紧张,馆舍不足等矛盾,在基础性藏书建设中可加大对电子文献的建设。
特色藏书建设是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的需求,使自身藏书建设在馆藏学科体系、结构、规模等建设方面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图书馆藏书生命力与活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做好基础性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同时,高职图书馆还必须大力发展特色性藏书的建设。
4.积极参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是高职图书馆缓解经费紧张,提高馆藏质量,多渠道为读者提供更多文献资料服务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中小型图书馆,积极参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共享已有的书目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共享成员馆互通有无,解决本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匮乏。例如参与全国或地区的联机合作编目,参与馆际互借与电子文献传递,参与集团购买数据库等等。
另外,高职图书馆还可以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形成质量和学术价值较高的二、三次文献;自建各种数据库,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完善图书馆文献资源。
总之,高职图书馆只有不断完善、健全文献资源体系,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基于创新教育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在教学科研中的意义 基于非名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学科馆员服务的探索与研究 浅议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研究主题分析 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方案研究 基于SNS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知识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研究 基于学科服务视角的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研究 基于SNS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读服务平台研究 基于PubMed系统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基于AHP的高校外文图书馆藏结构分析 高校图书馆拓展学科服务的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原则 高校图书馆藏书剔旧的探讨 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馆藏布局 浅析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利用 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a2.
[3]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4):55-59,68.
[4]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资源建设 成本管理
[分类号]C251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建设水平不但关系到教学和科研质量,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与作用。然而,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经费非常有限,加强和完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管理,利用有限的经费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1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将数字图书馆作为主要建设和研究方向,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成立了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已实现了数据库的整合检索,初步具备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清华大学建立了包括机械史、数学、建筑、中国科技史、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数字图书馆。然而,高校建设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成本较高,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正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一大挑战。
1.2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了信息资源的传播,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提高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但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2.1成本预算不科学
成本管理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基本上采用传统方法,如在去年成本的基础上增加10%作为下一年的经费;成本管理粗放,存在非系统化的管理、不健全的责任管理体系和机制、人工化的支持手段和不准确的成本估计、预算,没有将外汇汇率、数据库购买合同、技术人员的需求等因素统筹考虑。
1.2.2在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与系统的规范 各部门的使用资金该如何有效分配,哪一阶段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该怎样进行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系统的执行标准与规范,造成资源及资金的浪费。
1.2.3决策层支持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这是制约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随着书刊、外文数据库的价格上涨,经费日益紧张,决策层对图书馆的宏观规划却缺乏指导和支持。
2 项目管理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2.1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通过一个临时性的柔性化的专门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领导、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全过程资源得到优化,从而顺利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的过程。项目管理包括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等各个方面。
2.2项目管理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随着项目管理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项目管理也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并以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规模表现出来,数字图书馆的许多业务均可归于项目。在保持一些日常重复性的工作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外,数字图书馆在实施一些可以成为“项目”的工作时,如果改变传统图书馆业务管理的方法,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执行这些“项目”,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例如: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应用开发项目;科研课题信息咨询查新项目;在图书馆读者服务、文化活动中的应用。
2.3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
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完成对项目作业所需资源的经费管理。项目的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应使项目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经费有限,将项目管理的成本管理研究理论、方法运用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中,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节约了数字图书馆的成本,保证了质量,降低了风险。
・明确的任务分解和责任承担,有助于任务的落实与目标的快速实现。
・项目团队的组织构架,有利于组织的扁平化管理,形成一支快速机动部队,提高组织效率和活力。
・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机制
3.1成本管理的内容
项目在其生命周期中通常有一个较明确的阶.段顺序,这些阶段可以通过任务的类型或关键的决策点加以区分。每个阶段应涉及管理上的不同特点并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自建数据库与购买数据库两个方面。根据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思想,笔者将其分为4个阶段:调查与分析、制定标准与方案、实施、提供服务与总结评价阶段。其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进度的推进,成本管理也随不同的实施阶段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化。成本管理在各个阶段中都有具体的过程内容,其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项目经费分解,将项目经费适当的分配给自建数据库和购买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以便更加合理的使用项目经费;②合同管理,合同中的经费必须明确,对于外文数据库的购买,合同要对汇率和外汇手续费做出明确说明;③成本使用控制,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都要有具体的记录,最后要进行总结上报;④项目调控成本管理,要求对经费的调控进行相关的记录,要有相关领导的签字同意;⑤项目经费拨款管理,对拨款的数目进行详细的记录,最终要与经费的使用统计进行核实;⑥成本审计等工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和结束时,对成本要进行审计核实。
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实施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程序见表1所示:
3.2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
3.2.1调查与分析阶段的成本管理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前期调查与分析阶段的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调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经费开支。调查与分析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参照其他高校购买数据库的情况确定要试用或购买的数据库。一般很多高校都购买的数据库可以肯定的说是教学参考价值比较高、具有一定的用户群、需求程度比较高的数据库。②改纸质问卷调查的形式为网络问卷调查或进行数据库点击率、检索次数、下载数量统计等方式。既扩大了被调查对象的范围,又节省了经费开支。③可以与数据库供应商协商,由数据库供应商提供调查费用,图书馆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用户调查。
3.2.2制定标准与方案阶段的成本管理制定标准与方案阶段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明确成本管理的概念,
做好全面的策划和预算,为具体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提供参照标准。主要任务包括:①制定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原则。②制定经费使用的各种规章制度。对购买数据库而言,要求在购买合同中明确购买费用。如果是外币的话,必须明确汇率及外汇手续费,购买完成后,要求对购买资金进行统计上报。③确定每个数据库建设经费实施的具体方案。
3.2.3
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实施阶段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按照上一阶段制定的各种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方案,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成本进行动态的管理,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经费的最合理利用。主要工作是:①确定价格。在签订数据库购买合同之前,必须对数据库的价格进行调查确定,保证购买的数据库的价格最合理。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调查其他使用该数据库的高校的购买价格;一种是对于高校集团采购的数据库而言,采用统一的联系价格;另外,对于未参加联合采购的数据库,则组成资源谈判小组,对数据库的价格进行分析,然后与数据库提供商谈判,再交由学校招标中心进行挂网询价和竞价,确定最合理的购买价格。②将某些自建数据库的建设作为CALLS“十五”建设的子项目进行申报。对于选题实用性强,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据,建库平台符合CAIIS要求,人员和维持经费落实,有发展前途的项目,经专家组评审,可列为资项目,将给予不同数额的资助。经费实施中可以是1:1的比例,即高校图书馆出多少,CALLS再给多少;对于选题较好,但基础工作尚显薄弱的项目,列为非资项目,纳入CALIS特色库项目的管理体系,但不给予经费资助,后期验收时可以参加评奖。
3.3.4提供服务与总结评价阶段的成本管理 提供服务与总结评价阶段的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项目建设中的经费使用进行统计和控制,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并为以后的建设提供借鉴资料。主要任务是:对购买数据库的购买资金、续购资金,自建数据库建设各方面的使用资金进行统计,形成《电子资源购置统计报表》等经费使用统计表格,上报学校进行审查备案;同时运用“挣得值”法进行经费的分析控制。
使用“挣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值是:①BCWS(Budge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已安排工作的预算费用,即根据批准认可的进度计划和预算到某一时点应当完成的工作所需投入资金的累计值;②BCWP(Budge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即根据批准认可的预算,到某一时点已经完成的工作所需投入资金的累计值;③ACWP(Actual Cost 0fWork Performed)完成工作实际费用,即到某一时点已完成的工作所实际花费的总金额;三个基本值实际上是三个关于时间的函数,即:BCWS(t)(O≤t≤T),BC―wP(t)(0≤t≤T),ACWP(t)(Oegt~T);其中T表示项目完成时点,t表示项目进展中的控制时点。在理想状态下,上述三条函数曲线应该重合于BCWS(t),如果管理不善,ACWP(t)会在BCWP(t)曲线之上,说明费用已经超支。
从上述三个基本值还可以导出一个重要指标:①CV(Cost Variance)费用偏差,指在某一个检查点上BC―WP与ACWP之间的差异,即:CV=BCWP―ACWP。当CV为负值时,即表示超支,实际费用超过预算费用;若在几个不同的检查点上都出现此问题,则说明项目执行效果不好。当CV为正值时,表示节支,实际费用没有超过预算费用,项目执行效果良好。②CPI(Cst PerformanceIndex)费用绩效指数,指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值的比值,即:CPI=BCWP/ACWP。当CPI>1时,表示节支,即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费用;当CPI《1时,表示超支,即实际费用高于预算费用。
.
挣得值法是种较准确的事后评价方法,当成本超支时,我们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分析其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出现了重大的技术难题,计划不充分,物价上涨。工作量大幅增加,管理协调不好,管理效率低等原因。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症下药。例如:2007年某数据库成本预算为~580 000,即BCWP=580 000,实际执行时,价格却为~600 000,即ACWP=600 000;CV=BCWP―ACWP=580 000―600 000=―20000,CV为负值,说明超支了20 000。究其原因,是因为该数据库提供了附加服务和新增数据而导致超支。这种超支的原因和数额我们是能够接受的。故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认识到成本管理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作用,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以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4.1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4.1.1改变传统的经费管理模式
由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转变为主动的效益型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在数据库成本预算方面做的更加详细:有的数据库签合同的时候是一次签2―3年保证不涨价,有的数据库则要考虑下一年是否购买,另外还要多预算一部分经费用于下一年的新增数据库。在数据库非常有必要购买但是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则需要与数据库供应商协商,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解决。
4.1.2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有计划的进行资金的分配,明确各建设阶段的目标和工作内容,分阶段进行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4.1.3
图书馆通过与二级学院的领导沟通,进行项目合作,争取更多的经费来源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①二级学院和图书馆签订合作协议购买数据库,合作期为三年,第一年的款项由二级学院负责,后两年的款项由图书馆负责。这类合作一般为二级学院经费比较充足,该学院想引进一些本学院相关专业的数据库。②二级学院负责签订数据库协议,并付款,通过图书馆来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每年都存在着经费紧张的问题。因此,图书馆通过各种机会增加合作,争取更多的项目经费来维持数据库建设。
4.2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操作过程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实施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之中,其基本操作过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调查与分析阶段,明确了成本使用的基本原则,即“专款专用”原则;在制定标准与方案阶段,确定了成本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具体方案,对经费进行了预算与分配;在实施阶段,则严格控制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通过申请资助,扩充经费,通过进行购买数据库的谈判,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最后,在提供服务和总结评价阶段还要进行成本的统计与核算,确保经费
的支出合理,使用恰当。
4.3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绩效评价
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对其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进行成本管理,在经费的获取、预算和使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通过图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使用了科学的预算方法,实际的使用经费与预算经费差别相对传统与实际经费的差额更小,并且通过合作方式获取了更多的经费,可以较好地利用经费购买数据库,达到理想数据库建设的效果。
5 总结与展望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教学和科研的信息中心、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认清形势,加快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进程。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很好地节省项目建设的成本,有利于运用有限的资金成本进行一流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竞争力和影响水平,也将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林,宛玲,徐引魔,等.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技术要求.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14―19
[2]李桂银,毕强,基于项目管理的Ic构建.图书馆学研究,2008(u):2―5
[3]李志毅。唐承秀.英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2007(6):64―67
[4]任青.成本效益原则下的复合图书馆建设.情报资料工作,2005(5):84―87
[5]麦淑平,冯志纲.试论图书馆项目管理的导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7):1―2
[6]郑惠伶.项目管理制:新型的商校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98―99
[7]毕静.图书馆的项目管理怎么做.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1):35―36
[8]欧阳品山。陈益刚.项目管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运用探索.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