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第1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医科 独立学院 就业指导 课程

一、就业指导课程目标

2008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各高等学校要按照通知,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和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指导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目前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问题

从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来看,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集中在思想观念、课程安排、适用教材选用等这五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定位不准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虽然开设,但是对设置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很少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课程建设的高度。开设方式多样,讲座、选修课,少数学院纳入到必修课的方式进行,但是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即使纳入教学计划的高校在教学时数上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独立学院还只是将就业指导狭义地理解为就是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政策,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方法,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牵线搭桥而已。

2.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指导薄弱

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开设进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就出现了课程分阶段、考评分阶段、教学管理分阶段的问题。有些独立学院采取的办法是集中授课,将贯穿整个大学的所有课程在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时间里就全部学完,以一次考试的分数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和阶段性。就像让大一、二的学生去听就业权益保护、国家就业政策,收到实效的可能性不大,从而减弱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效果。

3.教材内容老化,针对性教材急需运用

国家教育部曾于1998年组编的《大学生职业指导》被很多独立学院选为教材,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中国高等教经过了10多年的长足发展,就业形势、渠道、岗位都发生了改变,有些体系已经不适用了。还有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生源素质不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学生也比一本、二本的学生高出许多,由于先天不足的原因,在就业指导过程重要偏重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医学院一类的专业化程度高的独立学院还学要偏重医德教育。可喜的是,很多独立学院根据本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需要,进行了就业指导教材的编写。

4.师资匮乏,教学形式过于单调

独立学院重视师资力量挖掘和储备,但通常都局限在专业教育领域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三生教育这类课程。有的独立学院是一套班子三张皮,有的学校是将这些课程让专职辅导员兼课,一方面解决了上述课程的师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专职辅导员没有课上的矛盾。教学研讨不多,教学准备并不充分,教学过程从理论来到理论去,内容空洞苍白导致很多学生并不感兴趣。

5.教学效果监控力度不够

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缺失。表现在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考核等方面随意性大。许多高校还没有对就业指导课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反馈系统。

三、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是昆明医学院适应国家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0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2004年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国首批以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医学类本科独立学院。注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的研究,初步构建了海源学院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组织运行系统,就业指导课程是与医学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医学知识领悟与应用的指导就学科性质而言,就业指导是一门辅课程,在讲授就业指导时离不开专业前景、专业特点的分析与拟合,同样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渗透。通过教育让学生感悟到医学与生命的关系、医学生的神圣与责任,同时在指导中也关注人文情怀的熏陶,让医技与医德内化于每个学生内心深处,去领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对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一定的实践总结。

1.职业生涯教育

1.1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个人找到人生目标,而目标的越早明确就越能使个人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我和学业。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学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1.2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

居安思危,唤醒职业规划意识,激发成就动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了解职业、了解人才市场以及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让自己对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积极的心态,为将来的职业前程做好准备。

1.3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分析、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1.4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增强自我效能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使自己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抓住重点,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我们分清主次,按轻重缓急安排好日常的工作,紧紧抓住工作的重点,增加成功的机率。

2.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三大要素。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和能力展示,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但是知识和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可以解决如何做人。高素质的人才应该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把养成健全的人格放在第一位,又注重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自身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应把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择业、从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四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灵魂和根本,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基础。

3.就业心理调试

应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也可能会因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对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就业都不利。通过心理调适的学习,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能够客观地分析现实处境,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扰,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想和目标,不至于因受挫而使情绪一落千丈或丧失信心,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或改变环境,使个人与环境保持协调,就可以渡过难关顺利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4.就业权益保护

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指导毕业生了解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遭受不法侵害,影响就业。通过就业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的购买、劳动争议等问题作些介绍和分析,使广大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同时,运用法律武器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5.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完善

5.1就业能力养成

明确社会需要改革意识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强调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口语水平也应较高;此外,要有计算机、法律方面的知识。大学毕业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能灵活处理问题,而不能除了本专业知识外,其他一概不知。还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的人才,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需与各方面的人接触,因此要熟悉一些公共知识及为人处世的经验和技巧。

指导大学生应把积累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与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从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自我决策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十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

5.2强化素质养成

注重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通过能力的修炼,提高综合素质,有助于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其求职就业时具有决定性作用。

6.就业技巧

6.1信息的准备

毕业生求职择业,不仅取决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及自身的能力素养,而且也取决于是否占有大量的就业信息。应该说,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谁能及时获取信息,谁就得到了求职的主动权。指导学生主动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人才市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活动等渠道获取信息,有意识地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素质要求等,进行有效地筛选和整理。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关于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要及时对自身进行审视与弥补,让自己做到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提高就业竞争力。

6.2资料的准备

大学毕业生通常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以确定就业去向。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用人单位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填写推荐表、求职信、制作简历。

6.3学会沟通技巧

从礼貌用语、穿着打扮、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指导,毕业生要给用人单位领导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语言沟通是大学毕业生在谋职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交往的重要形式。有效的语言沟通是大学毕业生在谋职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6.4应聘技巧

指导掌握学生自我介绍要领,既要事先准备,求职诚恳,态度积极,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又要表达流畅,实事求是,针对应聘岗位,展示自己的优势,又不能只顾如是全面,就会形成流水账,缺乏吸引力;如果只图闪光点,难免会有哗众取宠之嫌。了解面试的类型、形式,掌握面试的技巧,养成举止大方,彬彬有礼习惯,自信稳重,从容不迫气质,态度积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的心态。

7.模拟面试

采取就业指导理论和模拟考场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求职面试的模拟,并穿插自信心训练以及团队合作训练等团体辅导,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使其在求职场上从容应对。

模拟考场是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模拟真正的求职面试现场,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的训练,以放松和充满自信的心情走入面试现场;另一方面,利用就业指导讲座中的面试技巧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且巧妙规避面试陷阱,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力。

模拟考场的程序:1、修完所有模块的同学随机组合12名同学为一个小组 ;2、辅导老师说明模拟程序,并根据情况在模拟过程中穿插团队训练;3、随机选择一名同学为应聘者,辅导老师与其他同学作为面试考官;4、由考官及其他同学进行涉及专业和面试中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提问(每个学生3-4个问题);5、由考官及其他同学就其自我介绍进行点评;6、由应聘者进行2-3分钟的自我介绍;7、由指导老师对应聘者回答问题的技巧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指导;8、按面试程序依次完成12 名同学的面试;9、由指导老师总结此次模拟考场,并就与面试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鼓励学生增强自信。

五、结语

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覆盖在整个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并在每一个进程中实行阶段性指导。在低年级,以就业形势、就业创业意识、职业规划为主题进行教育指导;中年级,以社会实践、职业认知、技能提升为核心进行实践指导;高年级以择业观念、求职方法技巧、法律法规解读等为主线进行引领指导,才能保证就业指导课程有条不紊地开展,课程建设才能得到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正良.对高等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6):67-68.

第2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课程标准

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就业是学生之本。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式下,毕业生就业情已成为社会评价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到学校声誉、形象、生存和发展。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又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半的核心指标。因此,全方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高职院校健康、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教育部在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即高职教育要根据人才市场来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要符合市场需求。高职教育着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出供需对路的高技能型人才,让绝大部分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具有立身之本。高职院校只有面向市场,进入市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为毕业生开拓广阔的就业之路。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指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同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课程建设与开发,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调整等问题,建与社会就业需求相适虚的课程标准体系,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市场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实现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它们以较高的就业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新生报考率说明,它们正在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政府、社会和群众的支持,踏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

毕业生能否就业,关键看两条:一是所学的知识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学生的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两条满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而要满足这两条,必须从专业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建设人手。

1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学校教学工作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应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准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现状,掌握由其变化而引起的人才结构的变化,并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专业,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学校应为受教育者提供愿意接受的,能为其就业、生存和发展带来活力的专业和课程。

2.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课程标准是专业培养目标在陔门课程的具体化,课程标准足规定课程教与学活动的同标、内容、要求及进程等的教学文件,它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编写讲义教程的依据,是教师安排教学进度、确定教学方式和场所的依据,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同时课程标准虚理解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弹性),而不是一般“标准”意义上的最低要求。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其有以下几方而不同。

(1)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教学大纲”是以传统的学科教学理论为依据的,是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理论留下的习惯性的教学方式。“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是认知结构理论和发现式学习理论以及实用主义现代教育理论。

(2)制定过程中着眼点不同。“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在特点确定的,它的重点是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突出学科知识结构。“课程标准”则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的,它体现了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其标准来自企业,来自职业。

(3)实施的主体不同。教学大纲侧重于从教学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把教师放在主体和主导地位,而把学习者放在被动的位置。课标准则从课程实施的进程出发,充分重视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

(4)关注重点内容不同。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刘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学习者认知水平的发展要求.而且还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提出了要求,促进学习者充分、全面的发展。

(5)对实施者的要求不同。“教学大纲”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它详细规定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甚至该部分知识的教法及教学进度,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大纲”,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执行的。“课程标准”则是只规定该课程要达到的标准,只是对教学结果的描述,教师可以自由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及活动的场所,设计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进度,甚至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确定考核方式,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6)评价的功能侧重不同。教学大纲的评价侧重于对学习者结果的评价,重视评价的甄别和筛选功能,而课程标准则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统一,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明确提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由此可见,高职课程标准是高职教育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有利于更好地把素质教育与职业需求统一起来,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3.以就业为导向理念下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要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以就业为导向理念的课程标准建设应遵循以下要点。

(1)在课程开发主体上,高职院校要联合企业或行业组织相结合共同开发,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发挥各方面的聪明才智,让教育产品消费者参与教育产品的规格制定中来,使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用人单位需求。具体形式有: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二是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具体做法是:首先,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其次,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的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再次,把职业资格标准引人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是使高职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同时,由于其职业能力的内涵宽泛,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窒、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使他们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同时,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4)注重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性。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同时还需要进行人文教育,满足学习者作为社会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课程标准开发还需要着眼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处于强势,立于不败之地。

(5)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标准的开发必须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各门课程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第3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职;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特色;教学任务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的要义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即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学习和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其中,“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教师、任务、环境”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环境,他们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即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一、剑桥商务英语的课程特色与建构主义理论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举办的权威性考试,其目的是考查考生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语言的实际能力。作为国外权威机构组织的证书考试课程,剑桥商务英语课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实用性强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适应商务活动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与基础英语教学不同,商务英语教学侧重于应用英语的技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商务活动有关的各领域的专业词汇。而剑桥商务英语更是摒弃了传统的“语法为本”的旧模式,采用“直接交际法”,面向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客户接待、商务报告、市场营销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商务规范语言的同时也学到了基本的商务知识。因此,实用性是商务英语课程最大的特点。

2.真实的教学内容

剑桥商务英语的教材在选材上均以真实的西方商务活动为背景,取自真实的商务文件或英美报纸杂志原文,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教材作者均以英语为母语,学生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和商务氛围,对今后与外商的沟通和合作非常有利。

3. 四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的考试内容分为4个部分: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考生只有在每一部分的考试中均获得一定的成绩才能保证总成绩合格。因此,忽视或放弃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是无法成功的。教材的教学采用了同证书考试相同的听、说、读和写的方式,保障了四种基本技能都能够得到训练和提高,对学生有很大的助益作用。

纵观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其课程特色中的“直接交际法”和在真实商务场景中取材等本身就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使用建主义理论指导剑桥商务英语的教学是由剑桥商务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下面就从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涉及的学生、教师、环境及任务因素分析如何设计剑桥商务英语教学。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职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设计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不是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即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是学生用建构的知识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设计适当的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它能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目标,使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现实可能,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那么应用到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因为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本科学生的英语基础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课上指派任务,引导讨论,有目的强化特定技能训练,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扩展认识”,这是我们达到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构建学习任务时,首先要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任务;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同时要与学生的商务和英语基础相吻合,鼓励学生参与。使其了解相关商务领域,提高英语在商务情境下的交际能力。

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分为3个阶段:

(1)任务设计阶段,教师的身份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设计相关任务、介绍任务背景,提供学生执行任务的目的、意义,建议执行任务的方式和基本步骤,以激发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此任务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入和任务相关的语言知识,以帮助学生做好语言准备。

(2) 执行任务阶段,在此阶段教师的身份是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进行以意义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例如模拟真实商界活动、口头或笔头报告等。学生根据任务需要以个人或者小组方式进行,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彼此协作、讨论、相互补充。

(3)完成任务阶段,教师的身份为合作者,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向教师反馈任务结果以及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作评价。这个反馈与评价、反思的过程,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新知识掌握情况、了解需要在下一轮任务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努力和调整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2]范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 教学,2003(4).

[3]黄芸琳,陈愉.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5(4).

[4]郎可夫,王玲.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体系研究[J].现代外语,2001(3).[4]

[5]王艳.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商务英语教学[J]・中国外语,2006(5):41-44・

第4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会计专业 实践型课程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97-02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设置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为适应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应在企业调研基础上,对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重构,构建和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一、确立就业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围绕着就业展开,要使学生就业能力提高,首先必须搞清会计专业有哪些职业岗位,职业岗位决定了相应的知识技能结构。在前期对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的社会调研和对历届会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基础上,明确目前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依次是出纳员岗、收银员岗、文员岗、营销员岗和库管员岗等。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中小企业和会计服务机构,培养从事出纳、收银、会计核算以及会计服务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综合素质为主线,把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构建就业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要以职业分析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力争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岗位需求的顺利对接。

(一)构建以职业道德培养为首要目标的基础素质学习领域

基础素质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应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应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和够用,为学生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通过经济政治、法律、体育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法制修养、职业态度以及塑造学生的健康体魄;通过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礼节礼仪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同时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把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注重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应符合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实践型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未来迁移能力。

1、进一步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思路。校企共同进行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分析,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任务,对岗位的一般性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对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完成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确定培养这些职业能力应该开设的学习领域情境,实现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变。

2、确定《款项收取》、《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报告编制与阅读》、《电算化会计应用》9门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并对每门课程按照所要完成的项目或任务,进行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实施就业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一)夯实专业基础,循序渐进突出实践教学

在教学安排上,第一、第二学期主要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公共基础课和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的项目实训和企业认识实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基本技能。第三、第四学期主要安排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电算化会计应用等职业技能课程,以及强化具体岗位技能的训练。第五学期、第六学期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岗位工作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融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与理论知识的教学相互交融

按照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不同目标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认知课程实训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应用实训"的阶梯式实践体系。它们相辅相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按照理论教学知识点的渐进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保持实践教学不间断,做到每学期的实践课程教学与相应的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不断开发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建立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会计实训室,完成应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建立实战型实践基地,组建财务工作室,承担社会记账、会计咨询等业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等工作,验证和巩固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在企业真实的会计环境中的顶岗实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职业化

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逐渐由口授、黑板转为多媒体、网络化和实物现场;教师由过去课堂上的主体转变为实践教学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逐渐向主动参与实践操作转变;教材的选用及开发改变现有中职教材模式和结构,突出教材内容的实际、实践和实用,开发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五)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进行短期进修,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动手能力。精心配备数量稳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参与专业教学和建设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和技能培养需求。但是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科学性很强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提高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梁润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09年第26期

第5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1.202

近年来,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由于财务工作的敏感性,财务管理实践教学难以深入企业,不利于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因此,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1财务管理职业能力解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职业专门能力指完成某职业主要工作任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综合能力与专业的知识技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对于该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职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②方法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③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④个人能力:社会责任心、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的职业人格。

就财务管理职业领域而言,上述职业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1专业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律、税务筹划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政策。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职业技能:相应的资质水平、岗位技能、计算机和英语水平等;②管理技能:对人、财、物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技能;③协调技能:与企业生产、销售及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配合技能。

1.2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企业日益强调职业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善于沟通、协调、处理与其他人员、部门的关系,具有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操守等。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有基本业务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决策分析、判断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的企业实际对行业的资金运行模式有所了解和掌握。

鉴于以上职业能力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财务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现存问题

2.1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训同质化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设置和会计专业雷同,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少,导致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与会计专业毕业生同质化,欠缺财务管理职业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虽然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优秀财务管理人员必要的专业能力,但是单一的会计核算和岗位技能训练并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与特点,与会计同质化的实训对学生的培养停留在财务管理职业通道的第一层级,即使毕业生初次就业能力强,但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2.2对实训过程的职业性关注不够

目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混同,认为培养职业能力就是培养操作技能,另一种是将职业能力培养等同于就业能力培养。实训过程中存在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重专业能力、轻综合能力的现象,而实训教学中评价方法的重结果、轻过程性倾向,忽视了学生对工作过程和环境的感悟及反思,会限制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

2.3教学方式单一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方法主要有两类模式:一类是以教师讲解实训教材的内容为主,采用练习习题的方式。学生无法提升财务管理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导致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二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但是案例分析的预设条件是确定的,限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不能体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财务管理活动以及财务关系的处理,缺乏对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思路体系构成。从人才市场来看,财务管理的职位体系大致包括基层财务人员、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工作内容为基本会计核算 ̄――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及费用控制、利润管理――资金规划、财务预决算、风险防范――资本运作及融资、审查对外会计资料、财务监督和审计、撰写财务分析报告,这就为财务管理职业的能力体系构建和实训课程建设奠定了基本路径。

对照上述能力体系,在兼顾就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型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从课程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为核心,着重训练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通用职业素质。构建一个融合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梯级结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该体系旨在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兼顾学生初次就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和后期发展的职业能力需求,解决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一薄弱环节,培养学生多元整合的综合能力。

实训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①从手工创建会计账簿、成本核算到会计电算化;②从基本会计业务到审计、纳税;③从财务预算到财务管理单项实验;④进行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的财务决策实验和财务资料的综合分析。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具体见表1。

(2)教学模式转变为任务导向及项目驱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在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课程组织以学生亲身参与为基础,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到每一个能够使学生动手、动脑的环节。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需要设计仿真的工作环境,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学生要取得的工作成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和实践操作给予及时的点评和鼓励,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查阅资料寻求知识,由独立学习转变为沟通、讨论、动手实践完成项目任务,由“学会”到“会学”,从而产生成就感,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在高仿真体验中提升财务管理技能,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认识财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学生能够经历财务管理职业通道从低到高的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走出校门之前能够具备一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组织采用“团队学、赛中学”,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开始时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每组6~7人),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为四个主要教学环节,具体见表2。

表2

[]实训步骤[]具体内容

第一步[]布置实训任务[]教师讲解实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

第二步[]专业软件模拟实验[]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进行分组演练与对抗。具体软件包括:会计基础技能实训软件、财务管理专业对抗实验软件、沙盘模拟教学、审计及报税软件模拟实验

第三步[]撰写实训报告[]要求各组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以及社会调查搜集资料,就软件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延伸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实训报告

第四步[]实训汇报[]要求学生就实训报告进行公开展示,课堂上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和辩论,进行模拟答辩或案例分享[BG)F][HT]

(3)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目前,主流的财务管理教学评价依然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多还在采用以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体验。形成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从而做出发展性评估,注重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感悟体验,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着重对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相较于终结性评价更加契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因此采用非集中考核、过程性考核的形式进行。采用以团队为基础,以平时过程性考查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评价对象既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包括学习态度、表达书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目前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教学范式,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并完善,以符合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参考文献:

第6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摘 要】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并且在本世纪初得到适度的规模扩张以后,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

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则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领域广泛。与此同时,企业对各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起来,但是,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缺口大。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职业技术院校,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如何将我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办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至关重要。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的逻辑起点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本途径是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操作方法是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经过对河北省主要企业的市场调查,河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岗位分布如图2所示。

(1)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2.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受学科内容的性质约束划分课程,从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入手,根据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知识结构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基本素质课程、技术应用能力素质课程两大模块,并由此组成课程体系的主体(见图3) 。

基本素质课程可由思想品德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组成,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这类课程既与专业知识技能有一定的联系,又与道德人格相关。文化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有所帮助。道德身心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铺垫和准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基本素质课程的实施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期成为学生创新思路的触发点。

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的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为此,技术应用能力素质课程分为具有一定梯度的职业基础能力课程、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职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课程。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经验)得到逐步丰富和提高的同时,控制系统观念(策略)的形成和树立是其中的关键。

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涵盖的大多是某一专业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牢牢掌握,技能能力训练一定要求学生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是指那些必须落实在实际专业岗位能力应用方面的课程。高职院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能力与技能,就必须根据岗位与岗位群必需的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这类课程大多是技术相对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控制系统观念角度把握这些课程之间横向纵向联系,将知识点和能力点统一到系统这一层面上,可以由若干能力训练模块组成,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靠这一层面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加以落实。此类课程突出应用,务求熟练,造就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职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课程是借助于实际生产过程或系统,将相对独立的职业技术加以综合应用,控制系统观念在此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类别的典型系统作为教学对象。例如,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柔性加工生产线(MPS)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能力课程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3343”模式为主导,广泛吸取多种课程论之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对机电工业技能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1)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努力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2)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按照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要求整合课程。(3)按照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梯度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打破了学科系统性与“老三段”的束缚,以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具有以下特点:(1)提前介入专业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3)突出了成熟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跟踪与应用;(4)依靠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可实施“实习、科研、培训、就业”一条龙的“订单式”人才培养。

4.课程考核原则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能力进步的重要手段,适当的考核方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决心,还可以从考核中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1)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2)实行开放式考核,即考核范围开放;考核方式开放;考试标准开放;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开放。

(3)鼓励多元性与开放性答案。

(4)实行基于过程的全程化跟踪考核,即根据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定,体现学习的进步。

(5)规范化、标准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考核要严格,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和创新思维的要鼓励,体现学生能力提高的要肯定。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3]俞建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第7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一、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1.开齐、开全国家、省规定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努力使学科教学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2.深入开展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实现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落实“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指导纲要。

3.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作业教学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学校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一岗双责”制度、班教导会制度等,鼓励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指导老师。

二、推进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两项行动

(一)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

4.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义务学段课程优化和整合实验研究和试点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组织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活动。

5.开展教学规范“学习、改进、提升”行动。严格落实《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规范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进教学管理创新。

6.创新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变革。推进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特征的“自主互助型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加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7.落实《市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和试点工作。

(二)加强普通高中教学指导,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8.实施以检查、指导和评价为重点的高中教学视导制度。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普通高中教学工作评价办法。落实以目标完成率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召开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

9.指导学校的课程实施工作。依据《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调整指导意见》和高考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制定《普通高中教学指导意见》,做好选课走班、分类教学指导工作。落实《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科建设。

10.优化备考方式,提高备考效益。发挥骨干教师团队优势,加强备考工作研究。精心组织高三模拟考试和技术性训练及质量分析会,落实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要求。指导学校做好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工作,加大优秀生培养力度,做好艺体备考和春季高考备考的指导工作。

三、做好新教育实验、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三方面工作

(一)持续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

11.扩大实验范围,扩展实验领域。举行新教育实验教育叙事展评活动,组织开展新教育成果展示、专题培训、开放周、“实验优秀教师”和“实验优秀学校”评选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新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培训及研讨活动。

(二)创新常规教研工作

12.以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为主要内容,通过参与式或跟进式培训、现场观摩研讨、教学论坛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增强学科底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

13.组织开展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现场观摩活动,发挥“课程实施优秀学校”和“教学示范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14.加强普通中小学作业教学和考试研究、指导。一是落实《市中小学作业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二是加强普通中小学考试研究与指导,提高命题质量;三是深化初中学业考试改革研究,做好初中学业考试命题等相关工作。

15.开展“同教共研,服务基层”送教送研活动。重点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段薄弱学校、学科和教师的帮扶、指导。落实《市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深入基层学校,开展研究和服务。

16.开展第20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开展第五批“教坛新星”评选活动。

(三)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17.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工作服务区域教育发展问题,编制“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

18.组织“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组织第二届市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

四、采取四项策略,不断提高教科研服务水平

19.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研究、指导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0.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提出“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落实的具体措施,完成任务目标。

第8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摘要: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要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急需适应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其改革趋势,提高课程建设与医学教育之间融合度,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培养。新形势下,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增强与医教协同机制的适应性,提升医学教育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以医教协同为背景,剖析了面向医学教育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医学教育之间深度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医教协同;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

一、引言

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融入“在线”和“开放”的基础上,在线开放课程能够充分利用多维度、无时限的网络空间,将传统课堂(即线下-Offline)和网络课堂(即线上-Online)相协调、相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共享、协同式创新的知识环境,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目前,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形式包括: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MOOCs、慕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简称SPOC)、微课(Micro-Course)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用于资源的集成整合,如:美国的慕课三大平台(即edX、Coursera和Udacity)以及FutureLearn、OpenupEd、Open2Study、WEPS、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慕课平台,或者KhanAcademy(可汗学院)、TED-Ed、watchknowlearn、中国微课网等微课资源网站等。依托互联网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具有共享性(Sharing)、共建性(Co-construction)、快速性(Rapidity)和多维性(Multi-dimension)等特点。共享性是指课程的共用,促进课程的互通有无,扩大课程的受众面。共建性是指突破课程建设者的单一化,增强课程建设的协同合作程度。快速性是指通过放宽时空限制,降低课程开发、获取、利用和评价的耗时,促进实时学习和异步学习之间协调,提高课程建设效率和效益。多维性是指课程所涉空间的融合,实现空间的无缝集成。进一步讲,多维性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融合教师讲授、师生/生生交互、作业/任务、课程考核/评价、资源开发/管理等多个空间(乃至多门课程之间),提供课程开发者、使用者和评价者的集成开放式环境(IOE,IntegratedOpenEnvironment)。上述特点不仅有助于构建课程的集约型建设模式,促进课程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提高课程质量和利用效率,而且有益于深入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课程建设宗旨。最后,在线开放课程隐含着相关常规课程的优质性(high-quality)。这种优质性是指特定范围(如业界、院校)内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经过教学实施所验证过的良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共享性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核心特点,是其他特点的根基。总之,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空间障碍,解决了传统课程的空间约束问题,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的慕课、微课、SPOC等建设与应用日趋广泛而深入,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促进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自2014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旨在通过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新形势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仅涉及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特点之间的融合问题,更要关注课程建设与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之间的适应问题。这对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科学、高效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在线开放课程与医学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促进课程“由量到质”的转变,充分发挥医学教育优质课程的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医学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要采用外力推进和内力推进两种形式。外力推进属于学校借助外部政策、策划推动自身课程建设范畴,主要包括国家级(如: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联盟级(如: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中国高水平大学慕课联盟、中医药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医学院校借助上述形式着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通过相应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如:爱课程、人卫慕课、好大学在线等),开展课程应用。以国家级外力推进为例,2016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包括医学类本科课程200余门,涉及64所(本科51,高职高专13)所医药及相关院校;2017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内力推进属于学校(或课程教学团队)自发性建设范畴,并通过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资源平台(或自建的课程资源平台),开展课程应用。自2012年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完成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工作,涉及了中医基础类课程、中药基础类课程、中医临床类课程和高职中医教育课程。为进一步提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水平、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学校在总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经验基础上,实施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程,统筹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SPOC、微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前,学校确定首批在线开放课程(MOOC)建设课程,包括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程和西医临床课程等12门课程。上述在线开放课程将通过基于知识单元的开放式共享、基于跨学科团队的协同式创新,提高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医经典理论与中医临床思维、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交融度,促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与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奠定前期基础。

三、我国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纵观医学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在尚未充分融入在线开放课程特点、缺少“医教协同”理念情况下,医学院校常采用“各自为建”模式,某一门在线开放课程常采用“课本位”模式。面对“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上述建设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一)培养体系的适应性问题

一方面,《意见》提及了“三阶段”教育(即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这种衔接提高了两方面要求,即课程的“三阶段”教育全程适应性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要求。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割裂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如果医学院校仅从院校教育角度,推进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而忽视后续教育阶段需求,则会导致卫生行业及其医疗机构的参与不足、面向后续教育阶段的公共理论和专业理论的课程资源共享度不足等;其中,资源共享度主要体现在:满足后续教育需求的、多门课程知识单元资源再组织的共用性。针对中医药院校而言,《指导意见》提及了将师承教育贯穿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中医药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欠缺“师承教育贯穿始终”意识,难以适应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最后,《意见》提出了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其中,“5+3”涉及了5年制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和3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前两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差异性。而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忽视上述差异性的持续、分级服务能力,导致课程资源的重复建设乃至优质资源的闲置浪费。

(二)人文素质培养的适应性问题

《意见》提及了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鉴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医学人才培养需要“医学学科+X学科”的多学科知识体系支撑;其中,X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支持医学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人文教育,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目前,“专业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尚未建立“人文教育贯穿始终、随处渗透”意识,忽略基于人文教育资源的碎片式延展学习,导致人文教育的融合度不足。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类”常规课程与医学专业教育处于割裂状态,导致其与医学教育的适应性不强。这些问题依然体现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其资源开发中。

(三)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交融性问题

《意见》提及了推进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整合。针对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交融度不足、横向割裂现象依然突出。案例是两类课程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基础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常关注于案例与知识点的验证性结合,忽略案例的真实情境性导入、基于病症问题的启发式/协作式/探究式学习、由个别案例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推理、由案例现象到医学本质的递进剖析等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设计,无法实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式学习;另一方面,“临床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常关注于案例与当前知识点的结合,忽略课程内部知识模块(或课程之间关联知识)的全局案例设计以及相关联的基础理论知识延伸,忽视基于案例疾病的知识体系构建、呈现与渗透,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凌乱碎片式学习现象。

(四)临床思维培养的渗透性问题

《意见》提及了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核心能力,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影响要素。临床思维培养应贯穿于“三阶段”教育全过程乃至每一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全过程。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尚未形成“以临床思维培养为主线,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理念,缺少“渗透式”临床思维培养的建设模式。

四、推进医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建议

新时期,医学院校应积极处理好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需求与在线开放课程特点之间的融合问题,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实际价值,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支撑。

(一)将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贯穿到在线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首先,针对“以临床思维培养为主线”建设理念,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保证:临床思维培养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适应“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岗位胜任力培养要求,并贯穿到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这种中心转变涵盖了两个层面的临床思维要求:其一,对人民而言,以病人为中心,综合运用医学科学及其相关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病人实际问题认识活动过程;其二,对健康而言,以健康为中心,面向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进行系统性、连续性思考活动过程。上述要求应明确、深入地渗透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及其所含的各个因素中。其中,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环节包括: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空间设计、资源开发与应用、资源平台开发或选择等。在教学大纲设计过程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乃至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必须涵盖临床思维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并用于指导后续的各个环节。

(二)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全局性、课程的局部性、学生的个体性等三个层面的知识图谱

针对“知识开放式共享、跨学科协同式创新”建设意识,在线开放课程应以知识图谱为重要媒介,积极融合共享性、共建性、快速性和多维性,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全局性、课程的局部性、学生的个体性等三个层面的知识图谱,并以知识有向图的形式,在课程资源平台上直观地呈现知识体系结构。一方面,上述三层面具有“自顶而下”设计和互为影响、不断完善的关系,以便支撑知识开放式共享。以具体课程为例,知识图谱在跨学科协同式创新基础上,依据全局性知识图谱,呈现课程内部、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性,实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贯通;并结合全局性(或个体性)知识图谱的变动,完善知识结点和知识关联性。借助在线开放课程的共享性、共建性、快速性和多维性,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开放式共享将有益于解决医学教育的知识内容重复、多门科学知识融合、新兴学科知识融入、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科之间先修与后续、个体性知识图谱构建与完善等问题。

(三)采用“SPOC+微课”模式解决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问题

针对恰当的课程模式,医学院校可以采用“SPOC+微课”模式,以便提高在线开放课程与医学教育特点的适应性,并切实发挥其在院校自身教学改革中的实际价值。一方面,与慕课相比,SPOC具备促进校内教学改革、让教师回归小型课堂、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提高课程的完成率等优势[2]。SPOC能够实现限制性准入学习和控制学生规模,保证学习质量和效率。结合知识图谱和教学大纲,限制性准入可以通过“学前”测试,将测试结果达到要求者纳入课程的学习过程;学生规模可以依据人才培养需求、课程特点及其教学团队情况等,控制在几十人到几百人范围内。其中,限制性准入可以用于重要知识模块的学习,以便在必要的知识、能力或技术储备基础上开展新的知识模块学习活动。限时性准入的结果还可以用于获取学生的“已学”知识掌握度,发现教、学问题,完善知识图谱。另一方面,微课能够围绕完整的核心点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微教学活动,支持知识的碎片化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可再组织性,催生较大的微课(甚至微课程)或服务常规课程的核心活动,有效地促进知识建构[3]。医学院校可以将微课融入到SPOC,强化课程内部的纵向连贯性以及课程之间、课程和拓展知识的横向衔接性,支持基于资源重组的多学科知识融入式学习需求,解决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问题。例如,医学院校采用将“碎片化”的文史哲等知识资源融入“系统化”专业学习过程中,实现“医文融合”教育,增强医学人才的人文教育。“SPOC+微课”模式利于增强在线开放课程与医学教育综合性、终身性、精英化等特点之间的适应性。

(四)中医药院校要融入师承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知识模块的资源体系

针对中医药院校而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积极关注《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课程,围绕“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三个结合,融入师承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知识模块的资源体系。一方面,知识图谱的设计应关注中医经典课程内部及其与其他课程的知识共享,加强课程贯通,强化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另一方面,中医经典课程资源建设应与中医(尤其知名老中医)学术和技能、中医文化等资源相融合,不仅有益于强化上述三个结合,提高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师承教育贯穿始终。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利用SPOC,进行面向中医经典能力的限制性准入学习,推进面向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的分级、小班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阎紫菲,李武.高校慕课平台医药类课程统计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7(5).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的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

第9篇: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1.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2.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国家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3.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4.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5.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6.认真做好全省51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7.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8.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9.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10.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11.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12.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13.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14.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15.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16.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17.做好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18.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19.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1.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2.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3.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4.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5.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6.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