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文化旅游局长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紧紧抓住文化旅游部门结构性重组机遇,牢固树立“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开放合作,全面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开创×县文旅融合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两家4A级旅游景区,×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04年起,连续举办了×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
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17年,×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开元集团,×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19年,×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开元集团正式入股×文旅集团,划转资产×万元,股权占比×%,×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
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18年,聘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
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届×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
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寺景区,×湖湿地、中都民俗馆、×枢纽考古遗
址公园等景点。×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镇古城村以“×国故都
×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国遗址、×故里等×处景观,新上了×家农家乐、×家民宿,×处草莓采摘,成为×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镇投资×余万元打造×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
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
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等乡镇做好×山旅游风景区和古×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
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湖田园综合体、×山旅游风景区、×河生态旅游度假带、×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古×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
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一)城市蔓延的萌芽阶段
由于1949年七次二中中全会上,提出“将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才能巩固人民政权,因此在1957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中,对北京的功能定位是“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按照方案的规划,北京将在远郊区域有计划地发展卫星城,并在包括通县在内的十个卫星城上安排工业。在1968年,由于的影响,北京规划局被撤销,城市建设工作陷入停顿。因此,在这一时期,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是不稳定发展的,甚至出现了停滞。
(二)城市蔓延的成长阶段
在总体规划暂停执行期间,许多单位无序挤入市区,导致市区原本规划的分散集团是布局已经面目全非,挤成中间一大团。市区规模发展过大,人口过分集中,住宅紧缺,供水不足,交通拥挤等问题初见端倪。随着对北京城市定位的改变和进一步明确,城区的工业逐步向郊区转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取代了工业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性产业,工业化作用向郊区扩散,工业布局的重心转移至郊区,促进了郊区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北京郊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产业化城市化,郊区化三者力量的博弈下,城市蔓延问题逐渐凸显。
(三)北京城市蔓延的高速发展阶段
当前北京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病问题凸显。表现在人多路堵,房价高,社会治理难度大,城市管理压力大。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科技文化创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人口分布密度过大,优质公共资源过于集中,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缓慢。密集的优质教育医疗培训机构和部分行政性事业机构,形成了对周边地区明显的虹吸效应。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污水治理难度大,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导致生态结构的失衡。要解决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诸多难题,仅依靠北京自身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着眼并依赖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北京行政副中心,实现首都核心功能与非首都功能的分离疏散。
二、城市蔓延进入疏散化阶段乡镇功能定位的必要性和趋势
大城市地区在缓解城市病所采取的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中,若延续以前那种集中建设部分重点新城的空间战略,极有可能复制中心城的问题。重视并加强小城镇发展,成为改善中心过度集中形成副职就病,振兴乡村活力,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大城市地区应不失时机地实现小城镇转型发展。
(一)乡镇功能定位模糊导致区域整体效能衰减
经济发展指标硬约束导致乡镇发展路径趋同,无序竞争的同时,也倒逼上级政府将有限资源分散化。从大量的研究来看,由于以GDP和财政税收的总量或增速,进行衡量的经济发展指标应与监控,对下级政府构成了实际的硬约束,下级政府出于考核压力,产生了无序竞争现象,不仅使区域发展缺乏整体性,也使得税收收入大量流失,还让一些发展质量不高的企业占据了大量土地资源。财政分成体制单一,难以形成特色化发展的激励,转移支付制度缺失缺位,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成体制在促进下级政府发展经济方面有很强的正向激励作用,由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的税收贡献较大,那些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上有优势的地区获得了较大收益,有能力加大生产性投入,进而获得更多收益,相对落后的地区却难以进行积累,只能依靠对先进地区的原始模仿。同时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缺位,不仅造成了乡镇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扩大,也导致乡镇无法预期收入规模,只能采取谨慎的财政支出,影响了促民生,促建设的资金使用进度安排。发展要素缺乏流动———收益补偿机制,是资源在总量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出现了空间配置的结构性效率损失。产业项目和产业项目落地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发展要素,空间配置结构也影响着发展要素的使用效率,乡镇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却难以通过跨区域流动,实现空间配置的优化,在总量紧张的情况下,造成了部分乡镇因区位等问题有用地指标,而无高质量项目落地,低质量项目占据了发展资源,部分项目有落地意向而无用地指标,只能选择周边区县。此外,原有的农村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宜城市,城镇建设和经济活动组织,行政管理模式,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否则就会增加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
(二)乡镇功能呈现出圈层特征和梯度更替特征
首都城市化快速推进,资源空间配置方式必然发生转变。近三十年来,北京呈现快速城市化的趋势,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近郊地区土地级差,地租与中心地区不断缩小,环境要素等综合成本不断攀升,从客观上推动了原有产业形态升级。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乡镇功能必然明显地呈现出圈层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产业的梯度式空间布局。北京进入空间格局优化调整的重要时期,特定的城市功能和有限的资源环境,客观上要求北京必须注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把优化功能布局和提升特大城市治理效能作为重点,立足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进城市功能配置,空间布局的统筹衔接。
(三)乡镇应当呈现多中心形态,开发应采取分阶段模式
《若干意见》出台后,石城县修改完善了《石城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立了打造“区域性矿山机械制造基地、闽台产业转移承接地、赣闽粤绿色食品基地、赣闽边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秀美赣江源头”的战略定位。
石城县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工业平台建设为契机,力促工业提档升级,着力破解工业底子薄、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格局;积极编制城乡民生项目,切实解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围绕“赣江源头”“生态养生福地”“客家人文胜地”品牌,高规格规划开发通天寨、九寨温泉等精品景点,着力做优旅游项目。
做精项目。经济发展大加速
全力争取项目。石城县抢抓苏共振兴发展机遇,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密切跟踪衔接,力争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项目落户石城。先后两次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项目进行梳理谋划,100多个重大项目列入《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个性化重大项目中列入省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库153个、市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库59个,居全市第一位。2012年向上争取到资金10.6亿元,争取用地指标2063亩。2013年1-9月,向上争取资金7.8亿元,增长21.4%(待更新)。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县分别成功举办了乡村旅游文化节招商环境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江西石城(泉州)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等大型招商活动,共邀请了360余位客商参会,签约项目36个,签约资金达61.24亿元。
科学谋划项目。石城县坚持把项目策划包装放在突出位置,依托独特的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科学谋划项目,提升项目质量。2013年安排的69个重点项目中,工业产业项目和旅游三产项目33个,占总数的47.8%;投资亿元以上的28个,占总数的40.5%。石城县围绕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积极构建以古樟工业园为主,屏山、小松、沔坊创业园和温坊小企业基地为辅的工业平台体系,同时,加强与央企和科研院校的联系,抓住技术改造这个重要环节,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该县以打造赣闽边际新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为抓手,做活“源、泉、莲、岩”文章,科学谋划旅游产业发展。
精心实施项目。项目建设好不好、快不快,关键在于人。该县把项目建设作为干部作风的“检测台”,成立重点项目督导组,并由县领导、纪委、督导组组成三级督导网,采取明察暗访、集中督导和平时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牵头责任部门、施工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实行了“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一个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集中精力破解项目推进难题。截至目前,安排的69个重点项目有59个开工,完成投资12.3亿元。
做大产业,推动社会发展大跨步
做强工业。石城县继续实施“强攻工业”战略,以园区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快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规划,努力做大做强矿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机械制造、现代轻纺电子、绿色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聚集。并且,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策划一批产业项目,以闽三角、珠三角、长三角为主攻区域,以央企、上市公司、知名企业为主攻对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支队伍、一笔经费、一套个性措施的“五个一”招商机制,确保考察一批、洽谈一批、落户一批。一季度,全县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增速位列全市前三。
做旺旅游。围绕打造“赣闽边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目标,通过加大政府支持、鼓励外商投资、扩大信贷融资、向上争资争项等渠道,解决旅游投入问题,加快开发进度。同时,不断完善四大核心景区建设。加快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建设,完善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经济效益。成功举办两届乡村旅游文化节之后,石城对外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中央电视台对石城灯彩、通天寨龟裂地貌作专题报道,通天寨景区被评为“欢乐健康江西游十大首选地”。去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今年1至9月份,全县接待游客96.9万人次,同比增长31.2%;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2.3%(待更新)。
做优农业。围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坚持做优烟叶、白莲产业,稳定果业,积极发展蔬菜等优质高效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业和乡村观光休闲农业。同时,引导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该县还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家。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带动农户4.2万户。
做优民生。幸福指数大提高
发展社会事业,满足群众需求。石城县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城区教育网点布局,先后成立赣源中学、迁建琴江中心小学、古樟小学,实施了“名师工程”和“学生免费营养餐”,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该县新建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城区医疗网点得到优化,先后实施孕前优生检查、白血病、尿毒症、先天性心脏病等一系列免费医疗救助,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施工作全面启动,新农合参合率达98%。同时,该县与中国科学院、省林科院建立科技协作关系,无公害油茶栽培技术示范及产品加工获科技部立项,琴江镇大畲村荷花园获批省农业科技示范园。
健全保障体系,情暖困难群体。石城县确定了100件民生实事,在有限的财政支出中挤出65%的资金用于民生建设。该县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完成了4778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启动县城3万吨/日供水工程和取水口上移项目。实施60个农村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点改水工程,解决101 5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推进琴江镇“千吨万人饮水工程”。可以解决13626人的饮水问题。同时,该县投入3500余万元,完成35千伏湖坑变电站、35千伏屏山变电站工程;建成887套廉租房并公开摇号,改造城市棚户区530户;贫困户走访面比市要求提高2个百分点,城乡低保、“三无人员”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面不断扩大,今年以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100余人。
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氛围。石城县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细化为23个子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组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治安防控、矛盾化解、平安创建、法律服务、预防犯罪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六进”活动,充分发挥中心组织联建、权益联护、纠纷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服务联系的“七联”作用同时,石城县推行“六民”工作机制(建议民提、决策民定、承诺民督、过程民管、绩效民评、干部民选),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建立了网格化工作八项制度,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
做美城乡,带动人居环境大改善
高起点规划。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城市,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高标准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工业、物流等产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排水、燃气、照明及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以及通天寨、泉商产业园、百里荷花观光带、游客集散中心等70余项项目规划,修改近50个村庄规划。同时,分层级编制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对城乡基础设施、一二三产业协调配套联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土地空间布局和实用、居民住房建设等进行全面规划。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有关单位: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已经州政府第143次常务会议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甘政办发〔2021〕15号),提高自然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集成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国土空间布局,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就加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
(一)加快规划编制。严格按照国家《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加速推进州、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9月份完成报批。同步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省州县“十四五”专项规划高度契合。
(二)做好三线划定。依据国家和省上的编制规则,核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同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和规划实施监督体系,严格管控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保障城乡建设。
(三)统筹项目清单。州、县(市)将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国土空间开发边界范围内,切实为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提供充足的规划空间。
(四)保障项目建设。在州、县(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甘肃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前,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实行规划承诺的方式,应保尽保、应报尽报。
二、科学配置用地计划指标
(五)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争取将我州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省上支持范围,争取省上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全州各类项目用地审批。
(六)注重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全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使全州存量建设用地使用工作达到全省“增存挂钩”要求标准。
(七)鼓励节地挖潜。在全州统筹土地资源配置工矿废弃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腾退出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计划指标。
三、用足用好增减挂钩政策
(八)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县(市)政府组织开展前期工作,严格执行省自然资源厅验收标准,对上报的项目区地块逐一甄别、精准认定、外业核实,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主导,自然资源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的政策落实运行机制。
(九)争取挂钩指标。州自然资源部门要积极衔接省自然资源厅和东西协作省市,全力以赴争取增减挂钩交易指标,促进全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四、优质高效申报审批建设用地
(十)合并批准流程。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与用地预审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一证办理;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书合并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证办理。对不符合城乡规划的土地划拨类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制,由县(市)政府承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容缺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所有建设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无需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直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十一)推进多测合一。在工程项目建设竣工验收阶段“多测合一”基础上,全面推进包含建设用地选址供地、工程施工定位测量等全流程的“多测合一”工作。
(十二)完善用地绿色通道。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主动服务,积极协调用地单位、项目业主和主管部门,做到各类项目用地“即来即办、快审快批”,全力保障我州各类重大建设项目依法落地。
五、加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落实
(十三)争取土地整治项目。州自然资源局要积极争取新增耕地潜力大的国土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十四)引导集约节约。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做到明确建设用地单位的补充耕地责任,认真落实补充耕地方案。
(十五)异地购买补充占补指标。争取通过省级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平台向指标富余地区购买指标,易地补充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力保障我州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指标落实。
六、积极鼓励多方式供应土地
(十六)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完善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让、抵押二级市场,州、县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土地交易平台,提供服务场所,办理交易事务,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归集和查询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土地二级交易市场各交易环节和流程基本规则,建立“信息—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交易监管”的交易流程;加强交易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的有序衔接。
(十七)鼓励多方式供地。科学安排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探索推动土地复合利用,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使用性质的用地类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业用地可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应。现有工业用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七、主动做好项目用地协调服务
(十八)加强用地组织协调。州自然资源局成立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全面做到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清单式管理,实时跟进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展。
(十九)实行台账管理。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从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用地报批等方面建立起工作台账,全力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报批实施。
(二十)强化衔接配合。州自然资源局向州直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发出工作协调函,建立项目协调联动实施机制,建立工作群,形成工作会商机制,保姆式服务保障全州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建设实施。
八、稳妥化解历史遗留用地问题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代动峰值区划图》和《防震减灾条例》,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构,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推进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思想观念,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民生需求的能力水平,立足防震减灾震情监测预报、震害防御、震灾救援三大体系建设,积极展防震减灾工作,广泛宣传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不断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通过开提高各类建筑工程的防震安全性能,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储备好应急物资,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指挥体系和强有力的紧急救援队伍,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三、加强领导,震减灾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成立以防震减灾服务中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党支部会和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资金项目,进一步完善我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工作要求,领导小组下设两个组,一是工作监督组,组长由党支部书记担任,配备两名党员干部为支部委员担任监督组成员,履行工作落实的监督职责;二是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单位办公室领导担任,各科股室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牵头落实各项工作,反馈工作成效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强化震情跟踪
1、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分析体系,年初制定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坚持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建立值班工作台账和值班工作按排表,坚持日处理地磁、温泉、AETE多分量等地震前兆信息系统数据,随时关注我周边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领导报告,组织会商,研判震情趋势意见。
2、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严格遵守地震台网(站)运行管理工作制度,不定期不定时对地震台网(站)进行巡查,按照地震台、站、点分工联系安排表,每季度对台站点巡检1次,雷雨、爆雨季节开展经常性巡检,确保地震台、站、点的仪器设备不遭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全力保障台网(站)运行正常,地震监测数据传输正常,连续可靠。
3、加强群测群防建设,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三网指灾情速报员、宏观观测员、科普宣传员,一员指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体系,完善“三网一员”工作制度,各乡镇要配备1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原则上由现有干部兼任,设有1名分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各村(社区)委会、村(居)民小组要配备1名“三网”合一人员,原则上村(社区)组干部兼任,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年要对“三网一员”名单进行更新备案,并上报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以确保防震减灾工作不脱节、不断节。“三网一员”和防震减灾中心建立的宏观观测点人员要积极收集本地出现的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发现异常,由防震减灾服务中心立即派人核实核查,确实异常的,按程序组织会商报上级防震减灾部门,努力确保震情宏观异常信息核实核查、会商不过夜,坚持每年组织“三网一员”开展业务培训1次,提高“三网一员”业务工作能力。
4、加强震情会商,建立健全震情会商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震情会商制度体系,加强震情会商组织管理,完善震情会商条件保障,加快推进各类观测数据资料和震例的清理评估和分析研究,深入开展地震预测方法和预测指标研究。按照地震监测预报长、中、短期和临震预报要求,由震情监测股组织开展年、半年、季度会商和月、周、日会商工作,每年12月15日前会商提出下年度震情趋势意见,6月15日前会商提出当年年中和下半年震情趋势意见,每季度末会商提出下一季度的震情趋势意见,重大节假日活动和中高考前5日会商提出重大节日活动期间的震情趋势意见,切实为全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节假日活动、中高考保驾护航。在震情异常明显、地震活跃高的情况下,实行月、周和日会商,会商得出结论,严格按照震情保密制度进行上报,严禁个人对外公布。加强区域协作,互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实时与沐川、犍为、金口河区、峨眉、峨边、雷波、宜宾、永善、绥江等周边区、市、联系,了解掌握震情趋势意见和地震活跃情况,不断提升我震情跟踪工作效能,增强震情跟踪研判的准确性。出现重大震情变化或接受到重大预测意见时,及时上报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和地震预报研究中心,视情况,邀请省局专家指导或报请监测预报处组织专题视频会商研判震情发展趋势。
(二)加强震害防御工作,防范和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
1、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增强防震减灾意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居安思危,安全第一”的防震减灾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忘实心,牢记使命,积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法律和科普知识“七进“活动,制定年度防震减灾法律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计划,做到会前学法、普法和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增强防震减灾干部的干事创业精神。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和“三月科技之春”、“六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和重大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农民夜校”、知识讲座、悬挂标语、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防震减灾法律和科普知识,增强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法治和科普意识,保障人民群众在地震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2、抗震设防管理
加强城总体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涉及防震减灾内容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工作,主动对接提供断裂分布示意图。加强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监管力度,强化城市危旧房屋改造和农村安全住房保障,严格按照中国第五代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提供抗震设防烈度区划,在新建、改建、扩建和乡村振兴建设中,严把选址关、结构关、工匠关和材料关。利用下乡开展科普宣传、扶贫、农民夜校等向群众宣传农居选址、建房、应急救援等农村居民地震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地震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地震危险源风险排查管控,对全城乡危旧房屋和生命线工程、危化品厂房仓库、水库大坝等建设工程风险隐患排查1次,对排查出的风险立说立改,整改到位,努力提升抗震能力。
3、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配套建设完善适应需求的多灾种应急避难场所,把城区已建成的4处应急避难场所,建成功能齐全,有明显指示标志,能容纳3万余人的应急避难场所,各乡镇、村(社区)也要建立相应的避难场所,并设明显指示标志。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把已勘选的15个临时停机坪建设起来,设定标志,落实好管理人员,切实防范和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
(三)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1、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承担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在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调整完善涉及部门地震应急预案职能职责和抗震救灾运行机制。因机构改革,某些单位的职能职责发生变化,按照新的机构职能职责要求,拟定实用性强、可操作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和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明确涉及部门的职能职责,调整充实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指导、协调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各乡镇、村(社区)、学校、医院、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要制定相应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并报防震减灾服务中心备案。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演练培训。协助应急局完善以武警、消防、民兵役、矿山救援、自愿者和医疗卫生等为主的防灾减灾应急工作队伍工作体系,指导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培训,完善应急队伍名册,规范应急队伍的调配调度,以确保地震来临时,能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以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近5年来,亳州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生产总值连续跨过4个百亿元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尤其是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着力打造现代中药、能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力求在工业强市上取得新突破。先后引进了同仁堂、雷允上、康美、宛西等数十家知名药企和杉杉、安踏、联滔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工建设了板集电厂、古井产业园、涡北循环经济园、江淮安驰15万辆微汽等一批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11年,按照新统计口径,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00家,较2007年增加321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0.89亿元,是2007年的3.5倍;第二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9.9%提高到2011年的39.6%;全市亿元以上企业数量由5年前的36家增加到110家。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
坚持一手抓新区建设、一手抓老城改造,扎实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项工作,全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目前,45平方公里的市南部新区,经过3年多建设已全面形成框架,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2亿元,建设道路95公里,建设安置小区360万平方米,承接工业项目100多个、累计投资近200亿元。总投资75亿元的亳芜现代产业园、总投资40亿元的中铁置业旧城改造项目、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3个县城新区在全面推进、加快建设中。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着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了全市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新建新村270个,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大力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小麦单产连续7年位居全省首位,今年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02.1公斤,成为全省首个“小麦亩产千斤市”,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100亿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78万亩,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1/6。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65家,南京雨润、上海鹏欣、广东温氏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亳州。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全市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保持在130万人左右,近3年培训农民60万人次,建立了21个农民创业园,农民群众收入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638元,增幅居全省第2位。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
努力建设和谐幸福亳州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因为财力不足而耽搁民生建设,不等到经济发达了再来解决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多做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亳州。5年来,全市共投入160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教育、卫生、民政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从2573人增加到10840人,卫生机构从141个增加到257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47.7%提高到77.7%;今年,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全市高考本科达线人数15836人,达线率居皖北六市第一位;大力实施居民收入赶超计划,5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市居民储蓄总额分别增长了100.2%、119.5%、106.2%;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抓住产业转移、加快皖北发展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三化”同步进程,奋力推动亳州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加速崛起。
一是以实施“125”工业振兴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力争“十二五”期间规模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形成现代中药制造、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两个500亿元产业集群,建成5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中华药都、华夏酒城、食品基地、能源新城。
二是以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城乡建设力度。着眼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50万人口县城、特色集镇和美好乡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
一、我县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情况
美姑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幅员面积2573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92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其中彝族占98.6 %,农村人口100%为彝族,是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县。县境内沟壑纵横,峰峦叠嶂,自然风光迷人,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彝族美食别具一格,享有“毕摩文化之乡”、“美女之乡”、“摔跤之乡”、“熊猫之乡”、“玛瑙之乡”之美誉。
自2009年国家民委与财政部联合下达文件,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以来,美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协调指挥建设。通过开展彝家新寨、美丽乡村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全县民292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村寨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收入大幅度增长,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民族特色村寨效益逐步显现。2013年9月,我县依果觉乡古拖和四季吉两个村分别入选四川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单和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联合公布的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绩显著。
(一)科学规划,整合资金,狠抓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与保护。美姑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彝家新寨”“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建设,整合资金,狠抓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了摸清家底,更好地保护发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发展,深入全县292个行政村开展传统村落摸底调查,摸清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数量、类别、保存状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情况。对传统村落进行资源评审,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依果乡古拖和四季吉村、龙窝乡洛木干村、树窝乡大弯村、拖木乡木破洛村、苏洛乡尔格达村、极楚村等传统村落档案册,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的优劣势,明确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途径,科学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2010年,组织申报省级和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9月,古拖和四季吉两个村分别入选四川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单和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联合公布的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又申报了尔格达、木破洛和依楚三个村,并启动瓦侯千户彝寨、破洛村、格达村、极楚村和阿居曲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二)加大彝族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几年来,我县整合各类资金投入村寨建设,有效改善了各村寨的公路、通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已建成的古拖、四季吉等民族特色村寨通电、通水、通路率都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等都有了村小,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不断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三)不断培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美姑充分利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引导开发乡村旅游。目前,在古拖、四季吉和阿居曲等一些传统村落建起了优质高山苦荞、良种马铃薯种植基地,美姑山羊、崖鹰鸡养殖基地,还有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为当地农民群众增加了收入。还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特色,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也通过举办彝历年、尼姆.约沙茨、阿依莫格等各种民俗活动,不断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民参与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短缺。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外来文化的不断冲走,彝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被改变,村民们也非常向往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喜欢传统落后的居住条件和方式,不喜欢住简陋的瓦板房,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积极性都不高,具有彝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通过这次调研,2013年依果觉乡四季吉村原有100户,现只有78户,短短几年内已拆了30多户,古拖200多户拆了70多户,树窝乡大弯村四组,以前全是彝族传统建筑,现只有十几户。
(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部分传统村落和传统彝族建筑遭到破坏。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因重视度不够或规划建设等原因,有部分传统建筑风貌遭到破坏,原有的彝族传统建筑瓦板房,逐渐被砖瓦房所代替,原来的木材、石材逐渐被塑料、钢板等现代材料代替,原有的纯朴、宁静、有序的传统村落和乡村氛围逐渐消失。
(三)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特色不够明显。在彝家新寨建设、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新建的村寨虽然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清一色的民居都是新式建筑,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但就其建筑风格和文化特征来说,只体现了“新”,没有体现出“特”,彝族文化气息不浓,彝族符号和彝族元素使用较少,甚至没有,直观上没有一点彝族村寨的印象。
四、意见和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保护。特色村寨建设是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必须举全县之力,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因地制宜对特色民族村寨进行准确定位,根据我们彝族自身特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科学制订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要进一步与全域旅游,特别是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与开发。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保护和发展结合,又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着力建设具有彝族特色的村寨。
(二)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发展规划,统筹改善特色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特别是供水、供电、网络覆盖、连户路硬化、停车场、特色民宿、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同时,要积极开展村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村寨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建立健全村寨设施管护、环境保洁、村庄绿化和村容美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三)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要把特色村寨建设与彝族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以特色村寨建设为平台,以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共同努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特色村寨建设资金投入较大,多想办法,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在整合资源和资金上下功夫,切实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农村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县政协社会事业专委会就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较大发展。
一是加强了基础建设。通过机构改革,全县33个乡镇均建立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35名,建村级文化活动室或阵地553
个。各文体服务中心成立了比较稳定的文体协会、艺术团体,基本做到有组织,有活动。平滩镇、高楼镇近年还新建了文化综合楼,开办了图书室、电影院、文化茶园、文化娱乐室,添置了部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二是文化活动开展较好。20__年全县各乡镇共开展群众文体活动380场次,下基层(村、户)服务308场次,举办村级文化培训班61次,放映电影1500场,为农村文化站送书4780册(累计达5.5万册)。
三是特色文化发展突出。以“铜梁龙”文化为内核,积极发掘传统艺术,打造特色文化精品。近十年来,每年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乡一品”文化汇演活动,挖掘和开发大儒龙、竞技龙、荷花龙、板凳龙、稻草龙、火龙等10多种龙灯表演艺术,一些乡镇发展成为铜梁龙灯艺术基地。全县成立龙文化公司6家、龙舞表演队10多支,常年在国内外交流演出。高楼镇的火龙,近年演出年收入均达数百万元。
四是群众自发文化活动初显生机。近年,我县不少集镇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尤其是土桥镇高坡村,1999年就成立了艺术团。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参与县、镇的宣传演出活动、农村红白喜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目前有相对固定成员近100人,能演出节目71个(自创15个),还自筹经费建起7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置办1万多元服装、道具等,在县内和周边县外地区声名日起,发展红红火火。文秘站版权所有
二、存在问题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文化生活贫乏,难足群众之需。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的需求。高坡村群众自发文化活动的勃兴就是很好的说明。但目前“高坡村”为数太少,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走庙子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
投入太少,基础薄弱。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宥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二是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文化。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群众看了则了,于基础建设不多。由此,导致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乡镇文化中心简陋,大多是一间房、几张桌椅、几本书,村文化室则挂牌而已,有名无实。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开展十分困难。同时现代传媒设施滞后,原有农村广播基本丧失、闭路电视覆盖户不足50、网络更是一片空白,制约了农民对文化、科技的渴求,与市场、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化工作缺人抓,组织开展的活动少,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又扶持引导不力,发展基本处于“顺”其自然、良莠参杂、供不足需的状态。
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我县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全县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高坡村艺术团能日益发展,其中热衷文艺又能编能演的几位骨干功不可没。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管理职能未转变。近年,文化主管部门不少精力陷于举办活动等具体事务,从宏观上规划、指导、推进全县文化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着力较少,对业务单位工作管理督促不到位,常常是局里忙、馆里闲,未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不利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位置,积极推进。
三、几点建议:
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当前,我们已进入经济促进社会、城市反哺农村,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如高坡村,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主流,村里邻里和眭、治安良好,赌博、迷信极少,多次被评为文明村、五好村,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只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只有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和发展计,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将其提上日程,摆上位置,真抓、力抓、抓好,是当务,也是职责。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从高坡村自发群众文化的强势看,农民文化需求自主性、参与性增强,已不满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乐”。各级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态。上层应变“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资投入
。基层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投入机制,改变投入“随意”,工作“应景”状况。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市里要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县里要改革用人制度,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青黄不接、人才奇缺问题。乡镇要建立健全文体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文化义工)队伍。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障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积极健康发展。
(二)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繁荣农村经济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增效工程”,按照建设“一产区、六基地、多片带”的特色产业基地总体框架,以建设全省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半夏GAP生产基地为目标,突出抓好马铃薯、经济林果、中药材、畜牧养殖和蔬菜五大特色优势产业,新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10个,新发展经济林果11.2万亩,到年,中药材面积达到5万亩,出栏各类畜禽88万头(只),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在全县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产业基地,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围绕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按照“三抓、四改、五化、六通、七有”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着力培育产业,抓农民增收;深入开展政策、科技、法制、帮扶、健康、美德“六进农家”活动,抓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实施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和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四改五化”工程,抓生态环境建设。力争到年,全县有一半的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通网络,有村级组织活动室、有文化室、有卫生室、有政策宣传与咨询室、有日常事务管理室、有综治维稳室、有内保机构的“六通七有”目标,达到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标准。围绕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重点抓好10个特困片带200个贫困村的扶贫攻坚、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等工作,加大对贫困村定点帮扶和部门帮扶力度,完成100个行政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年输转劳务人员10万人(次)以上,到年减少贫困人口5.2万人。
(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工业发展振兴工程”,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规范开采、稳定浮选、支持深加工、鼓励勘探”的原则,不断巩固提升铅锌产业。全力加快大桥金矿、后川坝金矿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开采,做大做强黄金产业。抓住国家对稀有金属的保护性开发政策,加大锑矿资源的深度勘探和合理开发,保护开发锑产业。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扶持绿色食品、建筑建材、中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解决工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加快建设西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纳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入驻园区,把园区建成推动全县产业聚集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平台。
(四)立足西和资源优势,在壮大第三产业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壮大工程”,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绿色生态三大旅游资源,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进晚霞湖、仇池山、八峰崖、云华山和长道三国古西城“空城计”遗址等重点景区亭台楼榭景观设施和供电、给排水、垃圾处理、标牌标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主要景区(点)周围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村和文化民俗村,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主动全面融入陕甘川大旅游圈和天水-旅游热线,努力把西和建设成为全省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到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进一步完善城乡商贸市场体系和流通服务体系,提升改造万村千乡直营加盟店50个,建成384个农家店、12个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体系,不断壮大第三产业总量。
(五)推进城乡建设,在提升城镇化水平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城镇建设跨越工程”,按照“改造老城区、完善南城区、开发北城区、发展工业区”的县城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五个建制镇和大桥乡为支撑,以九大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为辐射的城镇体系。全力抓好城南“两路三街”道路改造、城南新区、城北新区、西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区域开发建设,到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3%以上。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交通建设提速工程”,积极配合十天高速公路西和段建成投用,积极争取立项建设与平武铁路、成州机场、国道316线的快速连接线,建成马元马湾至徽县麻沿等14条主要县际公路和乡际联网路。到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94公里,努力实现“县城通高速、乡镇升等级、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完成县城公用型汽车站、货运中心和乡镇客运站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站覆盖率。完善电网结构,新建农村35千伏送电线路73公里、县城10千伏送电线路25公里、35千伏变电站4座。加大中小河流、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力度,抓好“一水七河”流域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新修梯田15万亩,整理开发土地1.2万亩,治理滑坡面积2420万平方米。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1处,解决21.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育基础条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按照“四个集中”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布局调整。积极发展学前幼儿教育,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高标准推进基础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做实做强高中教育,建成设施比较完善的民办高中,全县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力争实现招生人数翻一番。扶持发展特殊教育,完成聋哑学校建设。创新完善教育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各级校长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构建,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使全县教育质量在三年内达到全市一流水平,五年内在率先达到全省中游水平。
(八)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在促进协调持续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社会事业促进工程”,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加大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配套力度,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医技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建设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村级文化室、7个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0.4万户以上,乡镇联通数字电视。发展公共体育事业,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同步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生育保险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