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

第1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关键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E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效益的保证,更是企业的发展之基。再加上油田企业的生产是高风险的生产过程。因此,认真分析研究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于降低企业的风险,保证油田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力度,成为当前油田企业普遍关心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安全工作是油田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重于泰山。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管理的问题和举措

一、油田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油田企业涉及的面比较广,安全管理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个行业的的企业生产具有行业跨度大和线长面广的两大特点,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做到各方兼顾、四面出击;行业跨度大就会给企业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行业管理规定带来很多繁杂的问题,作为安全管理部门就要以自己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处理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困难,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2) 整个社会治安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上的一些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表现在油田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面就是油田企业的社会治安管理环境逐步恶化,油田自身难以应付。近年来,盗油团伙犯罪案件频发,主要表现为:作案手段专业化,团伙内部形成非常专业的分工,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分工,实现了偷盗、运输销售的一条龙链条;其次就是打孔盗油的武装化,有的犯罪分子配有武器,公然敢于油田警察对抗,这就给油田企业的岗位巡护加大了难度;再次就是作案地点不定,作案规律不好掌握等。这些都是油田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所在。

(3) 资金投入高,隐患治理难度大。当前油田企业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生产站大量布局不合理,导致安全距离不足;其次是新法规和新标准的出台,拓宽了隐患治理的范围,出现了一些新的安全隐患;再次就是生产设备老化,安全可靠性性差,设别需要更新。

二、油田企业安全管理的新举措

(1) 全民动员,举办系列安全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开展安全管理主题建议征集活动。集活动内容包括加油站夜间安全经营、加油站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应急预案演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设施设备的养护与隐患排查、落实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等。活动旨在进一步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增强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预防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和职业危害的发病率。

(2) 安全部门要及时把脉问诊,隐患排查不留死角。石油企业成立安全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对所属库站开展定期与临时结合、综合与专项配套、排查与治理并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针对库站的自身特点和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石油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原则,逐步形成“隐患有排查、排查有整改、整改有落实、落实有监督、监督公开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模式。排查与治理并举,治理与监督同行,杜绝了隐患排查流于形式、“重检查轻整改”的现象。首先是长期问诊,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涉及设备缺陷、设备卫生、设备防护、铭牌标示、渗漏处理、安全标志、土建维修、违章作业、管理制度等九个类别,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安全生产四大要素,涵盖“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三个主要环节。根据安全隐患所属的类别,结合库站工作安排,公司将隐患的整改治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并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同时,安排专人对主管部门开展隐患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地调整。从而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隐患治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真正实现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模式。其次是分类就医。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开出以下八个治理良方。先打预防针,“四必”作保障。“逢会必讲”,大小会议讲法律法规、安全禁令、安全意识、安全风险、案例教训;“逢试必考”考所讲内容、专业技能、规章制度、理论知识、应知应会;“逢人必问”,问应知应会、岗位职责、风险识别;“逢走必查”,查记录台账、隐患问题、作业现场、制度落实、“三违”行为、规范服务;通过“四必”形成人人皆知、人人敬畏、人人遵守的安全氛围。

(3) 警钟长鸣,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工作内容涉及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方面面。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HSE会议精神,更有效地“创新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照安全管理要求,青海石油结合实际,提出六方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举措:一是以巩固安全意识为基本,深入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从思想根源上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二是以强化安全责任为保障,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职工岗位安全责任的完善和落实。三是以本质化安全为目标,及时提出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四是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保持隐患排查治理的高压态势。五是以严格奖惩为手段,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跟踪和监督,对于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人员从严处罚。六是以宣传教育为辅助,强调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局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营造“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

三、结论

总之,安全管理无小事,,石油企业要秉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使得石油企业长期、持续地安全生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松.油田企业加强“三基”创建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

[2] 单明敬,张永红,魏英杰,陈小新,王凌冰.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01).

第2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关键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平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的基础工程。安全管理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过程中一切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风险预控,并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

1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安全管理的现状

深入贯彻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增强工程管理以及建设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具有分散性大、改造周期短、改造任务重等方面的特点,致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管理目标也没有得到实现。

纵观我国目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可以发现,虽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程安全管理方针人人皆知,但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安全文件传达以及施工现场检查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考核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农网工程安全管理目的。

2 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构筑完善的安全管理防控体系,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具体表现如下:

2.1 成立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分层落实安全责任

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切实落实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成立各级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并将安全责任与个人岗位职责紧密结合在一起,量化到个人,以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从而有效控制各类安全风险,保障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顺利进行。

2.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把施工队伍质量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各级单位都应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安全管理行为,主要包括安全方案的审批制度、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及监督制度、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施工人员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安全管理效果,因此要严把施工队伍质量,加强对施工队伍资质的审核。

2.3 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强化安全风险预控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管理,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安全教育培训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覆盖工程项目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重点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技能培训,实行培训上岗“安全准入”制度;组织技术、管理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综合测试,达到既掌握安全知识,亦掌握实践操的双重培训目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向工程人员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文件精神,以不断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加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建立起农网安全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增强对各类安全风险分析、评估、预警以及防控能力,提高农网安全风险的整体管理水平。

2.4 以人为本,规范施工现场操作行为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农网改造周期短、改造任务重,使得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基于此,在农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完善的作业现场分级勘察制度,并编制施工“三措一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施工监督等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主管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的副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分配到副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上,切实落实到个人的岗位工作职责上,形成责权利的有机统一;确保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持有相关的上岗资格证书,严禁非专业人士的混入。

2.5 加大安全监督力度,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监督是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切实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各级工程管理部门都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力度,全面落实“省公司督察、市公司巡查、县局(公司)自查”三级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根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现场安全标准检查卡的相关标准及要求,监督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并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的可控性。

2.6 构筑安全考核体系,促进多元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根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际情况,构筑完善的安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参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现场施工的文明施工;实施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以及详细的农网工程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并进行奖惩通报;开展多元化的安全管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比较贴近职工生活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专题活动、张挂安全禁止、警示以及宣传牌等,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真正做到农网工程的安全管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提高农村电网运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因此,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的安全管理,依靠各级领导以及每个职工的安全重视、各项安全管理手段以及制度,构建安全管理以及监督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以确保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焕琴.王新农网升级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第3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管理、客户沟通和设备运行维护的最基本单位,但是受到人员素质不齐、配电网设施设备薄弱和后勤保障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供电所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严峻。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特点:①低压配电网复杂、电网薄弱、业务量大和作业点多面广,导致供电所安全管理、安全监督不到位;②随着人们获得电力需求的愿望不断提升,供电所服务不到位,增加了供电企业与用户的矛盾,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客观上增加了供电所安全管理的难度;③人员安全观念淡薄、安全意识差和对不安全行为的漠视。

供电所安全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1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一方面供电所低压配网运维任务基本上都采用对外委托的方式,运维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规章、制度和标准得不到刚性执行,并且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基层管理者常常基于经验主义开展管理工作,尽管这种管理方式是长期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但是往往忽略了实际工作中动态变化的过程,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管控方法,未必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不一定能有效控制新生的风险因素。2供电所业务交叉,人员职责管理混乱。偏远地区的供电所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供电所人员配置不合理、后勤保障不到位和低压配电设施薄弱。供电所管理人员为了保障业务正常开展,需要综合考量业务的紧急程度和人员、车辆等因素的安排工作,参加外勤业务的人员可能同时要开展现场抄表、故障抢修和用电检查等业务,直接造成了人员职责不清,安全管理混乱,在超负荷工作情况下,违章频发。3故障频发,供电所疲于故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电所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概率。①配电网基础薄弱,一方面当前供电所运维的部分台区距离上一次农网改造已将近20年,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线房、线树矛盾增多。②低压配网技术改造或计量轮换后,随工验收不到位,导致计量装置、开关在改造或轮换后大量损坏,加大了供电所的运维量。4安规、“两票”执行不到位,风险辨识不到位。总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安全意识淡漠、安全责任心不强以外,更多地表现在工作负责人、许可人以及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现场设备不熟悉,安全举措不完善,未履行安全操作规程等,对安规、“两票”执行不到位,工作负责人、许可人对现场风险辨识不到位。5安全管理制度混乱,制定规章制度未结合业务考虑实际情况。①目前一些规章制度,未结合供电所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本地化,存在“为了制定而制定”的情况,导致制度执行困难,制度缺乏刚性;②规章制度与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存在“两头堵”的现象,既要完成工作又要保证不违反安全规章制度,供电所在人员、设施条件和后勤保障各方面很有限的条件下几乎很难做到;③同时安全管理存在“缝缝补补”打补丁的情况,缺乏周密策划,精心安排。

供电所安全管控的几点思路

当前供电所安全管控的基本思路,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①加强安全责任的落实,完善管理制度,以制度和责任来约束一线人员的安全行为;②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将安全管理与绩效挂钩,强化标准执行力度,通过绩效输出,对供电所管理人员形成威慑,让基层人员被动接受安全管理,被动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严格现场安全监督,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和频次,重点对各种作业现场《安规》和“两票”执行、反违章工作、防误操作管理规定和领导干部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作业现场及时地“修偏”“纠正”;④开展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和流程的学习培训。虽然采取了强有力管理措施,但是人身伤亡事件仍然在不断发生,各类违章数量总体上并没有明显下降。经过调查了解,提高供电所安全管理的能力,除了采取上述的措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当前供电所如何做好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观念陈旧,急需转变安全管理理念。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要落实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安全责任事故,到主动消除安全隐患,将责任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将安全生产从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从重缺陷、事故处理变为向消除隐患过渡,树立“主动安全”的理念。2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作业进行现场管控。当前随着杜绝体外循环的各种工作举措出台,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以作业计划为“龙头”,通过管控作业计划的来源、加强作业文件审核,保证了作业计划的“合法性”,确保了相关人员对任务清楚、程序清楚、危险清楚和安全措施清楚。通过有效地管控作业计划,避免了日常工作安排的随意性。基于以上举措,供电所安全管理的压力将主要来自作业现场,所以安全管理应重点放在对现场作业文件的执行、安全措施执行以及现场的安全管理上来。3注重安全培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深刻性。安全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将安全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培训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学员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培训过程本身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员的注意。所以安全培训应该采用多元的培训方法,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安全培训可以采用现场实践操作、实物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加深记忆效果,提升安全培训的质量。4加强运维分析,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消缺工作,确保现场工作安全的基础,从本质上消除“人、机、料、法、环”的不安全因素/隐患,从源头控制事故的发生。要从源头控事故的发生,应基于供电所日常运维分析,排查可能的不安全因素,建立隐患数据库,制定消缺计划,建立隐患动态销号机制,并持续跟踪,形成闭环。5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作策划。这里所指的“策划”,不仅仅是单项作业的策划,管理者应该根据公司资金计划、人员、气候和环境等因素,通盘考虑全年的现场作业安排。雨季是停电故障的高发时间段,管理者应该将隐患排查和消缺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将主要精力放在抢修工作上,从而在整体上降低雨季作业带来的风险。对于单项作业,策划的重点应是开展工作的必要性、风险评估和制定防控措施。对于必须要开展的工作,一定要组织做好现场勘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评估安全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要绝对避免因勘查不到位带来的风险。6整合业务,成立外勤班。针对供电所各专业人员配置空缺,各专业业务存在空窗期的问题,将装表接电、电力抢修和现场抄表催费人员统一整合为外勤班,以实现对各项业务的相互支援,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岗多能和服务一次到位”,提高供电所运转效率。

第4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关键词: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的重要性意味着工程要保质保量,老旧电站的改造不同于新建设的电站,既要考虑生产安全也要考虑建设施工安全。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不仅是高效完成改造目标还是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确保水电站改造工程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下面就结合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意义低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举措进行分析探讨。

1 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的意义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积极倡导做好再生能源建设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当前加快、加强农村水电站改造无疑是符合历史发展需求的重要探索实践,开发水资源对环境负担小、开发成本低、效益高,相比其他风能、电能与太阳能等具有显著优势,是服务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持举措[1]。对农村地区的水电站而言,增效扩容改造可显著降低和消除多年前水电站建设存在的安全隐患,稳定的进行技术升级,减少安全隐患和各类事故的发生,解决发电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对于农民而言,水电站改造是重要的惠民工程,有助于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调整积极结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服务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战略。对于农村环境而言,水电站改造有助于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当地河流生态环境的平衡,消除从前存在多过弊端的单纯引水式水电站造成河流枯竭、地下水枯竭等问题,通过增设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优化梯级电站运行调度,促使人与水的和谐,巩固农村保护耕地成果,保护山区林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循环。

2 改造中安全管理重要性

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是一项大工程,涉及技术多,要求高、难度高,由于许多水电站改造项目多集中在交通不便利的农村偏远地区,无论是交通还是信息都较为落后,水电站改造建设中不免需要聘用许多当地人员作为一线人员辅助施工,受个人素质和文化程度影响,这些人普遍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也无法做好现场施工中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致使潜在安全隐患较多。尤其是许多水电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还要肩负当地的发电需求,更是增加了工程的不安全性,致使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无论是如期完成改造目标还是现场施工安全与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都缺乏保障,无疑不符合增效扩容改造的需求,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加以规范落实,为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施工现场安全和人员安全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

3 改造中安全管理举措

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中安全管理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各方力量贯彻实施,在施工中利用安全管理机构个各种技术措施予以支持,从而完成安全管理最终目标,实现工程质量、进度与安全的如期达标。对于水电站改造项目而言,改造的最终目的是增效,所以稳妥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项目改造过程中,要深化对建设目标的认识,从环境建设、施工保障、安全管理等多个角度入手做好规划,确保兼顾多重目标的情况下优化施工环境,支持施工管理,从而更好完成施工目标,为改造项目提供多方面的便利。

3.1 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要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确定防范要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组织施工生产原则,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各项工作。在项目部内部配备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相当管理水平的专职安技干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对新上岗的人员和换岗人员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必要的体格检查,确保合格才可上岗。对于施工种作业人员严格实行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制度,针对施工进度情况,分时、定期进行相关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的意识深入贯彻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内心,并在施工中予以积极践行,还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各层次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消除隐患,采取一切可预防措施,坚决杜绝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2]。健全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制度,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由专职安全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 技术保证措施

技术保证是确保安全的基础,老旧电站在技改中除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外,还需保证电站安全生产,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工程建设安全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控制。各种施工操作人员须经安全培训,不得无证上岗,各种自制设备、设施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照明设施齐全、配置合理,经常检修,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加强施工的监控测量,及时反馈量测信息,依照量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施工场地要设置交通指示牌。现场安全用电,有关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严禁非专业电器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供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土,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施工机械安全,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

3.3 加强人员安全培训

针对农村水电站一线部分员工受个人素质和文化程度影响,现场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安全观念和意识,甚至还存在一些习惯性违章。而要改变这种身上的不良习惯,必须转变员工思想上的不良观念和意识。首先,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结合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增强对相关法规和制度的领会掌握,在电站技改和标准化建设中不断规范个人的行为和提高安全意识。其次,要有持续性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水电站增效技改工作中一般采取边发电边技改方式施工,这就要求技改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电站运行设备的性能,持续的岗位技能培训有利于员工加深电站设备掌握度和提升现场安全措施的可靠性。最后,有针对性对增效技改进行新设备性能的超前培训。增效技改必定会淘汰原有的一些旧技术更新新的技术,增效改造前根据需要选派人员到厂家学习或由厂家派专家来集中培训学习,使员工熟悉设备性能为今后投运的逐渐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施工中安全管理对于保障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有重要意义,要在积极贯彻各种安全管理举措的同时,根据改造目标,高效、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更好的为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第5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制订与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因此,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管理是我们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必不可少的举措。所以,在此我们对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的制订与实施展开探讨也是非常有意义、有现实作用的。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制订和实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其关键和核心所在。下面结合某建筑公司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系统图,具体来探讨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科学制订

建筑工程项目最基本的质量管理目标是建造一个合格的工程,虽然生产的建筑产品在实体质量和观感效果上各不相同,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规模和技术装备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都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合格标准。如上图所示,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这个建筑工程是在项目经理统筹下,下设五个独立的部门,分别管理建筑工程过程中的各项不同的事宜,互不联系和干扰,如技术部只负责管理技术内业、技术外业和工程测量。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高效实施

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高效实施是一个系统化、细分化、具体化的管理过程,通常需要我们将总目标分解成分项目目标,然后再通过对分项目目标的具体化管理来实现总质量管理目标。总质量管理目标按照工程建设的过程可以分为工程立项阶段、施工前期准备、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后期维修维护阶段这五大重要环节。按照工程项目划分也可以分为工程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建设部门以及物资供应部门、后勤部等(如上图)。无论是按照工程建设环节划分还是按照工程项目部门划分,我们都可以将工程质量管理总目标划分成管理分目标或者是阶段性的目标,然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分目标实施管理,并最终实现我们最初制订的总目标。通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物料、机械设备、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因素这五大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

1、人力资源因素。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力资源影响因素进行细分,又可以分为决策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操作因素这几个方面。总的来说,只要工程建设企业通过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行为,就可以让他们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进而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比如说,工程建设中采用岗位责任明确划分制度,根据他们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奖惩,以此保障质量分目标的科学实现。

2、物料因素。物料质量控制的关键主要在于对采购、验收检测、保管、使用质量检测这些环节的系统性控制。除了以上这些举措之外,对于委托生产的半成品或者是成品,我们还应该从其原料质量上着手控制,具体的措施可以采取经济、技术以及合同等举措来实现。

3、机械设备方面的因素。工程所用的机械设备工作运行状况也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其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验检测与维修护理,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功效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能力考核,以保障机械设备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4、法律因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施工工艺的不断创新,也使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经常做出相对应的修订,因此建筑企业也应当紧随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与标准,不断修订自身的质量标准体系,以确保质量管理的先进性和合法性。

5、环境因素。通常环境因素也会对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利用良好的协调手段、科学的组织策划并且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控制工程建设环境向着质量管理目标良好实现的方向上转变。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制订与实施

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体系的指导下,建立起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同时还应当在地方政府以及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与监管下,企业全面负责、全员参与并在社会大众的支持与监督中来实现自己的工程安全管理目标。

(一)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制订

认真贯彻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及行业方针政策,并且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建设需求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就是工程建设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所应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此外,文明施工以及绿色施工也是当前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以上几大方面的具体要求,才能保障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比如说,山东青岛某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青岛市的相关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将其12年的安全管理目标制订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工程优良率80%以上,坚决杜绝重伤事故的发生,轻伤事故坚决控制在1.5%以内等等。

第6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旅客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落实国家铁道部门安全生产、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安全生产操作、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把控安全质量的主要途径。客运系统作为我国交运事业的形象窗口,它的客运运输安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对运行效率评价的重要条件。在客运系统中采用安全风险管理,是为了更好确保旅客安全的一种新举措,因此下面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做深入分析。

1 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全国范围内的铁路施工建设规模、数量啊越来越多,新建、扩建以及改建的铁路工程项目已经成为当今交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缓解未来交通运输压力的最佳举措,但也引发了众多旅客运输新问题。面对这种时代背景,如何才能更好的确保旅客运输安全已成为当今铁路部门、交运部门最为关注的课题。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与作用,从根本上确保这一理念的落实。

1.1 安全风险管理内涵

客运安全风险是干部违章指挥、职工违章作作业、设施出现故障而没能及时有效处理,最终引发客运安全危害的一种危险性事故。就客运安全风险的产生而言,其出现包含了人员素质、设备设施、作业标准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比如客运系统中新员工的培训、新设备的管理以及新建设施的维护等,这都是产生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客运安全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来对这些客运安全风险进行识别、预防和处理,是通过对客运风险产生原因、种类、级别、位置、时间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有计划处理的过程,最终达到降低安全风险危害程度和消除安全风险的现代化管理工作。

1.2 安全风险管理优势

安全风险管理是贯穿于客运专业全过程的工作内容,包含了过程控制、危险源控制、有限元控制等多个方面,是以达到安全生产、安全运行为最终目的的生产体系。在当今时展背景下,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铁路安全创新工作的关键,是对铁路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升华,是对传统管理工作合理部分去粗取精的过程,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持续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风险过程控制、做好安全风险应急工作、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从而确保客运事业安全、持续、经济、稳定发展。

2 应用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旅客运输安全的工作要点

在旅客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是当今铁路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它在具体落实中需要牢牢树立安全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深化和创新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铁饭碗思想,要实现安全是铁路工作生命线、安全管理大于天的安全理念,让工作人员从内心深处具备安全第一、预防风险的管理意识,从而为整个客运事业的发展做服务。

2.1 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就目前铁路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而言,它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到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就必须要科学的对现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传统安全管理分别,强化管理工作中对当前位置或者以往未曾遇到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现与控制,强调各种问题的前卫处理思想。面对这些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掌握客\工作机理和特点,客运领域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的发现,并不断摸索和反思,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且严格按照当前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做到提前预防、提早防范、事先处理的工作目标。

2.2 明确风险控制重点

安全风险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的寻找出安全风险的来源以及控制重点,准确无误的判断风险管理工作目标。作为客运系统,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环境都会有不同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一个控制点在一个时期是重点,而在另一个时期有可能就不是控制重点了,站台停止旅客乘降,地道的旅客对流就成为了该时期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而在无施工期间,地道对流仅仅在有晚点列车时偶尔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动态的不断完善和研判安全风险。对研判出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还要分级别管理,抓住重点,避免,样样抓,样样松%的现象发生,切实发挥风险管理的功效。

2.3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要想让安全风险管理切实行之有效,就必须建立相应必备的支持制度,这样才能让管理落到实处,控制措施发挥作用。如我站客运系统针对日常安全,两违%信息建立了每日、每周、每月定期的安全信息分析制度。针对安全工作,各车间结合部门实际,每月定期召开班组长的安全工作分析会,在时间节点上有效控制了安全风险的扩大蔓延。同时为了排查安全风险,客运系统还制定了防火每日,设备每旬检查制度,定期对发现的风险源进行分析、整改、销号。客运车间每月还以客运记录的方式开展标准化验收,将职工执行标准的问题现场指导,让班组签认整改。为了掌握车间部门落实安全风险的情况,建立了每季度系统评估检查考核制度,通过评估重点查找管理上的风险点,以强管理狠抓标准,不断提高安全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把安全风险管理进一步细化、分解,使之越来越有针对性,便于操作,越来越有时效性,融入环节。

2.4 强化风险控制体系的运用管理

每个单位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运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最后反馈出的结果有好有坏,这样就需要我们强化,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风险控制理念。进一步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考评机制,将风险管理纳入到安全管理考核中,突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和对管理结果的评价。同时还要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严格风险管理的责任追究。在日常运用中,我站客运系统在主管站长的领导下,由客货业务科负责专业指导,客运、售票两个车间分工负责。

结束语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我站通过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动态确定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风险评估考核,使安全风险管理有效着陆,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站台施工期间,我们对存在风险的作业环节严格卡控,确保了旅客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国林.进一步深化安全基础建设坚决实现运输安全工作新突破[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6(01).

第7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学生安全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自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委共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到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2014年2月刚刚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对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要求,为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又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指南》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是培养和增强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师生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明确应急疏散演练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于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指南》是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和评价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效果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应急疏散演练标准,各地各校的演练内容、演练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有些不规范的演练既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还使部分师生把演练当儿戏,产生了懈怠的情绪,极大地违背了通过演练提高师生防范能力的初衷。有了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教育行政部门不仅可以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学校的安全演练内容,同时,可以把《指南》落实情况作为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指南》是中小学幼儿园提高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质量的重要指导。近年来学校安全工作虽然日渐受到重视,但是许多学校的安全工作还停留在经验模式。无论是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还是一线教师的安全实践都缺乏成熟的标准和指南进行参照,大家往往都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开展学校安全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导致学校安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死角。《指南》对应急疏散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全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演练活动的有效性。《指南》的实施,实现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从经验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提高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规范性,同时对于改善演练质量、增长师生应急避险能力意义重大。

总之,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学校安全工作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在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制定与颁布,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是提高当前学校安全工作效能的“及时雨”。我们期盼着《指南》的实施效应在中小学幼儿园中早日凸显出来,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第8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1.由“被动”转向“互动”,人人重视,人人有责 以前教职工们一般都认为,安全管理是园长的事,园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而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单向”“被动”的局面。在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注意抓薄弱环节,抓责任到人,强化全园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奖惩机制,将安全工作与各岗人员绩效考评、评优评先等结合起来,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因而推动了安全管理由“被动”转向“互动”。如在幼儿寄药问题的管理上,以前存在着责任不清、意识淡薄等问题。当幼儿生病时,家长将幼儿中午的药寄放在班级,请教师提示其孩子服药。但教师因工作繁忙琐碎,有时难免会耽搁幼儿服药的时间。为此幼儿园要求家长认真填表,说明幼儿的班级、姓名、病因、药物名称、需要教师提示孩子服药的时间等,并签上姓名;对于家长寄托的药品,保健医生要认真检查、核对、妥善保管,按时指导幼儿服药,并注意观察服药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或应急处理,以保证幼儿在园健康快乐。

2.由“专线”转向“联网”,分层管理,确保落实

通过对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案发幼儿园普遍都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的现象。因此,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层层负责管理的责任制。我们建立健全了《幼儿园安全检查制度》,并成立了一支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幼儿园安全各项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不断地提高教职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安领导小组每周不定期检查,集中组织检查整改结果,由此实现了由专人管理转向“联网”管理,形成了组织上层层有人管、级级有落实、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达到了“安全工作责任制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由此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绝在源头上,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3.由“静态”转向“动态”,关注过程,重在指导

任何目标都离不开一个行动的过程,过程的好与坏,往往决定着目标的达到与否。幼儿园在安全管理中应注重过程,注重管理的细节化,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方式。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检查环节很重要,不能走过埸,我们注重抓好“八查”:一查安全责任制的签定与落实情况。每学年初将修订后的《安全责任书》发给各岗人员,如无疑义,即由各负责人与之签定,同时结合相关学习,不断地强化大家的责任意识。二查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设置和畅通情况。三查园里教学、生活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我们通过责任到人的方式,将班级和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检查落实到每一岗、每一天。四查为幼儿提供的食品、饮用水、教学用具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五查组织幼儿参加教育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落实。我们制定了《幼儿外出活动管理规定》,提出活动前要上报分管领导、要周密制定活动方案,活动中注意组织、管理,活动后注意清点人数等要求。六查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和完善情况。七查幼儿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八查安全工作的家教宣传和家长配合教育的情况。使“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宗旨落到实处。

4.由“单干”转向“合作”,加强联动,综合治理

第9篇:加强安全管理的举措范文

关键词:现代煤矿 安全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15-01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土地,煤炭资源也较为丰富,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能源。严抓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煤矿生产都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较差,环境复杂多变,开采技术满足不了安全开采的需要,同时,工作条件艰苦,很多技术性人才不愿意到矿上去工作,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等,这些原因使得瓦斯煤尘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矿事业的前进和发展。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管理,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迫在眉睫。

1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煤矿作业几乎全部是地下作业,煤层所在的地方条件非常复杂,瓦斯煤尘爆炸、顶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近几年,由于消耗量过大,加大对煤矿的开采程度,使得环境条件更加恶劣,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更高。主要表现为:(1)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复杂,环境较差,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煤矿数量多,规模小,分布不集中,不利于集中管理。(3)煤矿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安全管理。(4)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技术和手段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复杂多变的条件引发安全事故。

2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装备落后、人员技术水平差、素质低等,其安全生产管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列举如下。

2.1 现行煤矿安全体系效能不到位

在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下属各省的监察局组成,并由中央双重管理,这种监管体制使代表国家的自上而下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得到强化。这种机制与美国等煤矿工业发达国家的极为相似,保障了煤矿安全监察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但是,现有的监察体系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匮乏。我国煤矿数量庞大,煤矿监察人员相对较少,使得监察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2)监察方式落后,煤矿生产的连续性使得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或者发生,而现有监察体系无法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监控。(3)煤矿安全事故被隐瞒,加大了监管成本。

2.2 煤矿安全管理技术不到位

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趋于成熟,其煤矿管理模式也达到了较为先进和高效的水平。他们的生产经营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安全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去。然而,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就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也较低。

2.3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煤层条件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每年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可占总事故的3/4,安全管理问题造成的事故占煤炭行业事故的4/5。可见,从业人员素质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煤矿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没有给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更没有进行继续教育。煤矿的从业人员一般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不利于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长此以往,加大了从业人员误操作的概率,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3 现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3.1 加强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煤矿生产也应当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加强对危险源的动态控制。煤层条件复杂多变,危险源的发生和消失都具有即时性,只有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控,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建立煤矿生产过程和人员管理的电子监控体系

目前,煤矿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应用技术手段,建立电子监控体系,强化煤矿作业的安全监测,及时掌握井下生产数据,包括对人员和有害气体的监测与识别,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杜绝安全事故漏报和瞒报的现象发生。

3.3 加强人员管理

煤矿从业人员行为对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对人的管理,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煤矿生产业应当适当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实现人、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加强对人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程度。认真分析煤矿开采人员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对策,提高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人的安全与身心健康。

4 结语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炭安全生产,保证煤矿生产连续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煤矿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较强,要在煤矿从业人员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并积极宣传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体系,加大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投入,提高煤矿开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对煤矿开采从业人员的技能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提高其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推进现代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贺亮.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2] 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69-72.

[3] 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 鲍加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6.

[5] 刘刚.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