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1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是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的工商管理学科中的,主要是根据“理财学”的专业而更名来的。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本专业,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较多的院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但是由于近些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再加上该专业办学经验的不足,都需要我们对教学体系进行讨论,并加以完善。本文主要就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1 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陕西省目前财务管理现状,主要就是因为经济发达程度的欠缺,现代企业的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够规范,财务管理在研究上也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财务管理的发展。从该省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来看,陕西省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共33所,其中7所一本院校、9所二本院校、10所独立学院、7所民办院校。各大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同质化严重。同时由于陕西省金融业不如沿海城市发达,省内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发达城市的高校亦有较大差异,如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将大量金融类及管理类课程融入课程计划,该省多数高校则是在会计学核算类课程之上构筑财务管理类课程。

总之,目前该省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得落后,无法适应经济实体与金融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无法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服务。

2 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发展主要因素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立时间不长,专业特点建设不够明显。为了增强对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进行定位,需要突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并针对上述观点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和改革建议,但依然存在纰漏:其一,所提出的措施和建议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提出的改革措施无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中环环相扣,达到改革的目的。如课程设置的改革只是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之上加入管理类和少数金融类基础课程,但是此类课程设置并无法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知识。其二,我们所提出的部分建议和措施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相对较低,因此就需要重视校企合作。但是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虽然一些高校建设了诸多校企合作的基地,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但是由于财务管理及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就导致很多协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证书考取趋同性严重 在资质证书方面,陕西省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获取的资质证书和会计学业专业同质化严重,无外乎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职称证书、注册会计证书、注册税务师等会计类证书,金融业证书较少;相比较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区域,可选择考取的国外证书类别丰富,如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美国注册商业投资师CCIM、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CFA、 北美精算学会保险精算师FIA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PMP、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等。而该省证书考取的趋同性必将影响就业的口径宽窄。

3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改革相关措施

3.1 明确培养目标 以教育部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陕西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生源减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分析,准确进行人才培养定位。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设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灞金融商务区,增强国际资本融通功能和区域辐射能力”这一规划,考虑到目前该省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且该省工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现确定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主要面向的行业为工商企业、金融业。

3.2 改善教学计划,体现陕西特色 高校的就业生的特点是大多优先选择本地,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改革过程中,我们除了设置上述专业课程外,最主要的是结合当地教学实际情况,尽量设置符合自己地区优势的课程。如除去必要的课程外,可以增设一些外语类的学习课程,考虑三星电子在陕的大面积设厂及带动的相关韩国附属产业的发展,我们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学习一些小语种,以此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和实际紧密结合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地位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由于财务工作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和理财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和管理知识。这就要求学校要定期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本专业的发展起到保障性的作用。主要方式体现在:首先,要将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以此形成各方面都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共次,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就要鼓励教学到区内外优秀的大学进行深造,或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便获取最真实、丰富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最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能够有效保障教学水平。

3.4 推动教学改革, 促进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与信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专业学习需要。因此,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时候,可以积极采用一些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增强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研究和解决问题。②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内容,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与公式等变得形象和生动,并且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将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吸收和接纳。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所占课时的比重,通过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以此进行财务管理专业实习报告、课题性试验报告等任务的设置,再配合自编的系列实践教学教材用于指导实践教学的完成。

3.5 加强校企合作, 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积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和了解校外实践基地企业,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②建立财务管理咨询工作室。学校可以专门成立财务管理咨询工作室,可以承接校内校外企业业务,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合所学的管理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的专业知识。③开设讲座、聘请客座教授。学校可以与知名企业进行联合教学,邀请知名企业家或著名教授开展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新动向,激发起学生学习、研究本学科的热情。④开展业务技能比赛。为提高学生实训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业务技能比赛,如会计手工记账比赛、ERP沙盘模拟比赛等,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各项比赛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应用能力。

3.6 搭建三个教育平台,凸显“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 目前,该省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课程整合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整合,搭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课)平台的课程体系,以凸显“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强化学生的未来工作适应能力。结合地域的行业定位,应在专业课或选修课上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和金融之间的交叉融合。可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增设普通金融学有关课程;选定金融业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这样统筹考虑课程训练、技能实践和专业实习,做到内外部统一,提高学生对于财管和金融领域的双重能力驾驭。

参考文献:

[1]欧亿容.高校财务管理与办学效益分析[J].求索,2003(05).

[2]宋贝贝.基于完全成本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

第2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近年来,各高校在增强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上可谓是煞费苦心。特别在拓展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方面,校方不仅大量引进实验设备(实训设备),也努力的寻求与企业方面的合作。从形式上来看,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各校都为专业实验教学积累起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然而,就实验教学的效果反馈而言,却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关于这一点,几乎在各高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由此,考察我国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现状,并对此进行分析便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考察其发展现状需要引入这样几个条件:(1)师生人数比例;(2)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3)实验项目的完整性程度等。为此,本文将以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考察对象。

一、实验教学发展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关注度普遍较高,并且其所对应的产业也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发展之一。针对该专业的实验教学发展现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出:

(一)师生人数比例

由于不同学校在专业规模、师资配备上存在着差异,因此量化师生人数比例没有太大意义。但从总括层面来看,其可定性为师生人数比例不仅合理。考察实验教师的来源,包括:(1)理论课教师;(2)专职实验教师;(3)企业兼职教师。对此,因实验操作技术的专用性较强,也只是针对部分年轻的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但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的师生人数比例。

(二)设备使用频率

一般而言,理论层面的设备使用频率不应低于90%。这就意味着,物流专业的教学将有90%以上的课时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显然,这是不可思议。尽管存在平行班以及多个年级,但因实验项目不同和其它课程教学影响,因此也无法满足理论值。实践表明,目前一些学校的实验教学时间大概占总教学时间的30—50%左右。由此,也能推算出大概的设备使用频率。

(三)项目完整程度

从专业角度来考察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项目,其主要包括:运输、仓储、物流信息化、模拟配送中心(超市)等环节。不难看出,受各高校配套资金和场地限制,许多实验项目都开设不了。从解决方案来看,即使寻求了企业岗位支持,但仍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二、针对现状的分析

以上发展现状,主要是从该专业实验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来谈的。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应对挑战的角度着手,以下将对现状进行分析:

(一)校内实验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高校管理层面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需求,将在全校实验资源统筹配置下来应对。受到各校专业结构、发展目标、财力资源等多方影响,客观上也会促进或延迟该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师资培养环节,因培养进度的制约也难以迅速满足实验教学之需。当然,对于实验教学器材的购置,也客观受到财力和场地资源的限制。

(二)校外实验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可见,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在努力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并在顶岗实习以及举办企业商学院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成果。但是因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取向不同,也使得在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上存在着不足。关于这一点,目前诸多高校已逐渐理解,并在双赢的目标引导下寻求校企合作。

三、分析基础上的优化措施

受到校内资源存量约束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优化。因此,以下将从校企结合方面建立优化措施:

(一)二者制度建设方面

在鉴定合作文本前双方应针对各自的目标定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沟通时应将各自的目标解构为能具体规定的事宜,而不能只从概念层面进行阐发。这样一来,双方就能切实明白彼此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所鉴定的文本,应以灵活的姿态体现出来。

(二)二者组织构成方面

若要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就应在学院管理层牵头下建立董事会组织形式。其中,学院方面的执行董事可以由物流管理专业所在系的负责人担任。在制度保障的同时,董事会建设应从召开时间、召开议题、参与会议人员上进行精心安排。实践表明,建立上述长效机制将能体现出校企合作的严肃性。从而,可引起企业方面的重视。

(三)二者监督机制方面

如何确保双方合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这就需要引入监督机制(特别对于监督企业方的执行情况)。由于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监督机制应降低刚性而在弹性原则下给予实施。具体的办法为:将高校的主管部门管理者纳入到董事会组成人员之中,这样就能针对企业建立起声誉约束机制来 。

参考文献:

第3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Nurse Speciality Actuality's Analyse and Develop Discuss

Key words:Nurse speciality ;Actuality;Develop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工作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社会经济、医疗技术发展及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的需求仍存在差距,护士的专业化发展与临床医学相比相对滞后。护理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护士的专业角色、专业形象、专业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专业的发展亟待突出重围。

1 现状分析

1.1 护理器具原始落后,护理操作简单、刻板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机械资讯爆炸、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先进的机械、设备层出不穷、目不暇接,医疗设备也不断更新,其精巧、周到令人惊奇,然而护理专业的发展却步伐缓慢,全国各级各类医疗行业中的130万护士依然是一把剪刀、一根锯条,手握注射器,锯开一支支安瓿、撬开一瓶瓶密封瓶吸取药液。工匠式作业令众多护士手缠胶布,老茧重重。打开中国专利网站,翻阅各家护理期刊,各种专利、设想多如牛毛,其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灵活,令人叹服,遗憾的是这些专利、成果被束之高阁,令各位护理人扼腕叹息,她们翘首以盼这些研究成果早日得见天日、被开发利用。

1.2 护理常规多年不变、操作标准繁琐别扭 低效机械的手工操作与日益增加的护理劳动难以匹配,于是最简单、最方便的操作方法成为护士的必然选择,违规操作即应运而生(如注射器抽取药液),因为规范操作不可能,为完成任务,右手抓握式的操作方法成为临床护士无师自通的操作形式,既然操作方法不易改变就变得相对合理[1],管理者只能视而不见、心照不宣、无可奈何。另一方面,新的理论犹似脱离实际的高架桥,可望而不可及,护理人员在摸索中行进、步步艰难。

1.3 护理劳动价值过低、护士地位难以提升 众所周知,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最辛苦、最繁杂的工作,她们执行治疗、护理,兼做勤杂、内务,还充当财务、总管,终日忙碌不堪而默默无闻,繁杂的非护理劳动占据了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加大了医疗投入,从院外招聘、引进各类人才、学者;在院内设立各级专家、学科带头人,给予高薪收入、特殊待遇。使得医疗与护理的待遇落差进一步扩大,部分护士一时难以接受,出现失望、不平情绪,影响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自豪感。甚至有些护士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转到医院其他部门,造成护理人员的流失。再者,如今的护理教育的现状参差不齐,本科、专科、中专教育三剑齐发,一方面输送了高学历的护理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招进来低能力的中专护士(当今中专卫生学校招生是在普通高中招生后,生源素质难以保证。可以看到这几年工作的中专护士,她们和70、80年代的护士相比,无论从智力、情绪、学习能力、意志、态度等各方面都要稍逊一筹),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值得护理管理者深思。同时,医院为降低护士人力成本,以合同工的方式和待遇聘用护士,也影响了护士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转贴于

1.4 护理管理误区重重、步履蹒跚、劳神费时、收效不大 护理管理历来被认为是医院管理中最有力、最有效的管理;同理,护理队伍也被称作最听话、最好管理的队伍。毋容置疑,现今的护理质控体系,几经修改,不断完善,不能说面面俱到,但可以说细致入微。但是,面对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责任和风险与日俱增。护理管理者整日忙于检查、质控、讨论、整改、培训;护理人员则疲于奔波、应付,护理质量提高收效不明显。

2 发展探讨

2.1 改革护理器具迫在眉睫 请出有实际意义的设想、专利,变纸上谈兵为实际效益,可以通过进一步探讨、论证,确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通过委托、合作等方式进行护理器具工艺、工具的改革与创新,推广、使用科学、简便、高效、实用的护理器具,实实在在解放护理劳动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2.2 修订护理教材不容轻视 陈旧落后的护理常规、传统机械的操作方法是阻碍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护理事业送来希望的春风,护理科研、护理设计渐成气候。我们期待科学、合理的护理常规,先进、高效的护理器具,跟随时代前进的脉搏,走向护理科学明媚的春天。

2.3 优化护理管理多重挑战 最佳的技术,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效果是护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科学的评价体系、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要提高医疗质量,必须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关心护士、爱护护士,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升护士地位、提高护士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简化护理劳动、鼓励护理革新、帮助自我实现。只有通过科研和技术革新,才能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只有通过管理双方共同探讨、论证、交换、沟通才能实现全员参与、自我管理。达到人人关心质量标准,个个参与质量控制,变领导要求为自我约束、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追求卓越。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4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一、数据分析

2009年4月20日~5月15日,我们在北京市海淀区、石景山区、崇文区、宣武区的部分中学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46份,问卷回收率76.7%,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97.2%。有效问卷中,初中、高中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7.8%、62.2%;男、女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6.4%、63.6%。数据采用SPSS 11.5处理。

1.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态度

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较高认同感,只有小部分教师表示不太喜欢当信息技术教师(2.3%)。但是,对其专业发展现状表示“比较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教师各占50%,分歧较大。

在专业发展计划方面,仅有初步想法的教师占54.5%,有具体的发展计划的教师占一部分(34.1%),还有小部分的教师(11.4%)没有想法。这表明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专业发展前景有初步认识,但是在如何使自身获得良好的专业发展方面缺乏计划性。

在专业发展动力方面,所有教师把“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作为动力之一,大部分教师(78.3%)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发展动力之一,选择这两项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可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调查显示,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以外,还承担了一些其他工作,其中提到最多的是学校多媒体教室和机房的管理工作(50%)、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42.9%)、解决全校的计算机故障(40.5%)。其次是校内网的维护(38.1%)、帮助学科教师做课件(38.1%)、行政工作(35.7%)。

2.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最需要的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前沿知识(81.4%)、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67.4%)、教育实践经验知识(55.8%),对教育研究方法(25.6%)、教育理论知识(15.6%)方面的需求不是很大。这表明了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关注能够对他们的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的知识,而对于理论方面的知识不太关注。

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68.2%)、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能力(65.9%)。可见,信息技术教师首要关注的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更新学科知识等与教学直接相关的能力。其次是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有50%的教师提到了这一点。此外,还有教师(38.6%)提到需要提升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能力,说明在实践中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科知识需要更新(65.1%),其次是教学过程不易控制(48.8%)、教学理念需要更新(46.5%),相比之下,技术实践能力不足(32.6%)、教学计划难以实现(27.9%)等困难不太突出。因此,如何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完善学科内容是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如何控制教学过程、更新教学理念是让许多教师感到有压力的事情。

3.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情况不错。绝大多数教师(95.5%)参加过在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科专业知识(55.2%)和教育教学技能(44.8%)两个方面,均与教师的教学直接相关,但培训中并不涉及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内容。

大部分教师都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86.4%),但是近一半的教师(40.9%)只参与过1~2次课题研究,参与科研的机会有限。此外,信息技术教师的情况也不容乐观,38.6%的教师从来没有发表过论文,发表过1~2篇的教师所占比例为34.1%,发表了3篇以上论文的教师所占比例仅为27.3%。

尽管国内已经建立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网站和论坛,但是,经常浏览网上论坛的教师并不多(27.3%),大部分教师(52.3%)表示会偶尔浏览网上论坛,还有一些教师(20.4%)很少或从不浏览网上论坛。而参与网上交流的教师比例更低,只有极少数教师(6.8%)表示经常参与网上论坛的交流,部分教师(38.6%)偶尔参与,大部分教师(54.6%)很少或从不参与网上论坛的交流。可见,网上论坛在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二、结论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对其职业价值具有较高认同感,但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分歧较大,在个人专业发展方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计划。尽管已有一些学校区分了信息技术教师和电教员、网管员等的岗位职能,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仍要承担机房管理、故障排除等工作,不能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上,造成了他们在专业发展上的非连贯性[1]。此外,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不受重视,边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2],使得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效能感不强,很难在专业发展方面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围绕实际教学需要来权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主要关注那些能够对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并不强烈,普遍关心如何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控制教学过程、更新教学理念方面感到困难,希望加强如何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方面的能力。此外,信息技术教师非常渴求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前沿知识,甚至超过了他们对于学科专业知识的需求。这也许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日新月异,课程标准也一时难以确定,课程内容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牵制了教师的大量精力去适应这种变动[3],而很难对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所致。

第三,在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信息技术教师知识与能力方面的需求,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北京规定中小学教师每5年必须参加一轮在职培训,能够较好满足信息技术教师更新学科知识、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需求,但是如何解决教师不关注理论而又希望更新教学理念这样的矛盾、如何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是在职教育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科研的机会和取得的成果有限,不符合强调教师的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等教研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总趋势。此外,网上论坛在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何利用论坛构建知识共同体、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建议

1.创设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与外部环境支持密切相关。没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受到阻滞[4]。学校环境是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外部环境。与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仍然不高[5],甚至有时候连正常的课时都难以保障。在职称评定方面,很多学校将班主任工作定为职称评定的必达项,而信息技术教师却很少有机会担任班主任,这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职称评定时难以逾越的障碍。此外,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科研的机会少、承担的工作杂,使他们无法专心钻研教学、深入思考个人的专业发展问题。因此,学校需要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有利环境,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岗位职能,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活动,制定可行的信息技术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并鼓励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交流活动。

2.构建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

近年来,谋求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6],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全过程。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有较好保障,但职前教育非常匮乏。现在,越来越多毕业于计算机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开始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等方面有其特殊性,需要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但目前专门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设课程或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导致学生职前准备不足,极易造成他们入职阶段的不适应,不利于其专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相关专业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面的课程。

职后教育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育形式则是职后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已有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仅获得相关知识并不能对他们的专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面向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着力于促进他们的实践、反思,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抽象的理论讲解,提倡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参与式培训、案例研习等方式,来促进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不受重视,学校里信息技术教师地位较低,人数较少,使得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归属感。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由信息技术教师和有关专家组成,他们可以经常围绕信息技术教学和个人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分享资源,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建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对于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教和学的集体智慧、增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归属感和职业效能感、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将大有裨益。

在实践中,已经建立了基于校本或校际信息技术教研教学组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例如在学校内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学区为单位的定期教学交流活动等,既有一线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和交流,也有专家与一线教师的面对面互动。也许,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建立这样的信息技术专业发展共同体,它的重要职责是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支持服务,就像英国所建立的科学学习中心一样,每个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与来自各个学校的教师共同商定所需要的资源和专业发展方案[7]。

此外,教师知识中有许多知识是个体的、不易表达的隐性知识,它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网上论坛、Blog等网络形式可以促进教师去反思,将隐性知识显性化[8][9]。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将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联系起来,拓展交流空间,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在各类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和鼓励一线教师参与网上的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龚道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3]陆永来,王珏.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困顿[J].现代教育技术,2005(6).

[4]王少非.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编辑部.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4).

[6]张贵新,饶从满.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4).

[7]谢恭芹,丁邦平.建立科学学习中心网络,深化科学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9).

第5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如何重点突出的使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健康有序的完成是当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表明,国有企业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转型,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因而本论文对国有企业的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弊端进行了分析,就影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进行探究,对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讨论。

一、国有企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及弊端分析

自从我国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以来,一直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挑战,承担着国家计划的重大任务,大力支持经济改革开放,在保障供给和繁荣市场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特别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环境,还有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发展而激烈化,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式,市场经营环境比较严峻,资源利用的全球化导致竞争形式的多样化,且我国国有企业的历史顽疾也对经济发展方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1)市场经营环境逐渐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国有企业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卖方市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向买方市场转变。再加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但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产品的市场周期和生命周期逐渐缩短,更新速度比较快,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较大的冲击。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形成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维等也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式有一定的出入。(2)全球化资源利用导致了竞争加剧。当前市场经济是面向整个世界的,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国有企业也开始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世界化,国有企业需要调整经济发展形式,向国际化的发展形式转变,打破原有的市场界限,促进国有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全球化格局的经济形式,市场主体增加,竞争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我国国有企业的不可替代地位已经成为过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也需要放眼全球,积极利用和吸收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准入的开放程度逐渐拉大,使得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上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承受较大的竞争压力。(3)历史顽疾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受到较好的保护,因而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上有较大的优越感,企业结构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首先产权不明,结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的遗留下来的传统结构问题,以国家为单一的投资主体,即便是在股份制的企业结构形式中,依然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政府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经济结构和管理结构。其次,政企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大的弊端,政企不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处于转型和改革的重要时期,企业大部分由政府授权经营,通过政府委派的企业监督者和管理者实际上依然属于政府管理的范畴,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依然受制于政府。最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源要素市场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在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峻,加上市场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成为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影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我国国有企业依然大部分属于粗放型,经营模式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同时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战略性的新型产业相对比较缺乏,低耗能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也不足,企业的发展方式处于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端水平,不能较好的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缺乏自身产业的相关产业链接。(2)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创新能力是国有企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性因素,从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创新能力依然比较缺乏,主营业为没有得到较大的拓展,新的经济增长领域突破性不大,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加上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观念不强,研发投入的程度不够,不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投入研发的成果也不能较快的转变为生产力,缺乏自主品牌和含金量较高的产业。(3)风险意识不足市场领域的扩大必然导致企业风险的增强,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临更多的世界挑战,因而需要国有企业具备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风险嗅觉。而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同,波动性比较大,而且存在严峻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存在较大的企业经营风险,且随着应收账款存贷的过快增长和债务水平的激增,企业在技术、资源和体制人才上都面临较大的困难。

三、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加合理。在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通过改革,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所有者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式,建立较为明晰的产权制度,并有效的落实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保障企业职能实施到位,保障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进入企业的代表,能够充分的行使企业职能,并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科学化,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营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化,能够积极稳妥的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措施,强化企业竞争机制的科学性。(2)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步伐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改革企业的内部制度,保障企业的劳动、认识和分配制度科学化。进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体制的完善,保障其具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建立双向选择的劳动制度和多劳多得的管理体制,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最后通过建立科学的经营考核体制,制定符合企业员工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奖惩制度,保障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快企业的制度改革和创新。(3)强化企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通过有效的调整国有企业的财政支出结构,使经济发展方式与企业的资金分配情况更好结合,保障在鼓励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转岗分流的经济实体情况下,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再就业机会,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式,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保障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淑贤,曲亮.浙江国有经济发展现状、成因及其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3)

[2]李小波,李青.企业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务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10)

第6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步增强。

2.合作社行业分布广泛,以种养殖业为主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逐步拓展到种植、养殖、农机、植保、技术信息等多个行业,其中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

3.合作社服务领域拓宽,以产品销售和生产服务为主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的领域已由过去主要开展信息服务延伸到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加工、仓储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4.合作社运作模式多元化,大致有四种类型

一是“合作社 + 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主要通过合作社把自己的产品销往市场;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该类合作社通常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合作社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并按标准收购或代销社员产品;三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起,企业占合作社的绝大部分股份,农户以劳动或产品入股,合作社搭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于单个分散的农户具有更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获得规模收益。近年来,各地通过积极发展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局限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合作社通过将科技推广、品种改良覆盖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等各个环节,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3.有利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一方面,按市场价或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营利润按社员的交易额进行分红,促进农民既增产又增收。

4.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都需要符合质量标准,进入最终消费环节的产品具备可追溯性。各地通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整体实力仍显薄弱。很难形成产品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产业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的主要障碍。

2.合作社服务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服务面不广、层次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组织优势的发挥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合作社融资难,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加工、开拓市场的开展及合作社的发展与创新。

4.合作社制度尚不健全,管理运行有待规范。

5.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有待配套完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税收减免等政策主要给予重点龙头企业,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还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1.促进各类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地位,鼓励和扶持合作联社的发展壮大。完善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大理事会、监事会权力的行使。规范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入股分红、盈余返还等方式,与合作社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2.改进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创新合作社金融服务的监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合作社的资金需求特点,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与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同类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扶持合作社之间开展金融联合与合作。积极组织产销对接、科技对接、银农对接等活动,为合作社机制创新搭建平台。

3.加强合作社专业人才的培养

引导和鼓励农技人员到合作社任职,进一步加强合作社带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组织开展合作社各类人才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强化对合作社的项目支持力度

在农产品优势主产区,项目实施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主导产业,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农业标准化、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财政专项基本建设项目优先委托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第7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仍然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理论与实践间存在严重脱节以及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等问题。因此,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提升师资水平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1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以下方面:第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陈旧。目前,我国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同时一些教师对教学内容重视度不够,随意安排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验内容;第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间存在严重脱节。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较为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计算机实践教学,使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导致学生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理论知识认识不够深入,同时未能将所学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使得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从而使得学生在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相对薄弱;第三,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够。很多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由于受到经费的影响,使得学校在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很多新型软件的安装运行,加上学校缺乏后期计算机维修资金,导致中职院校计算机缺乏有效维护,直接影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实践。

2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方向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网络设计及施工。网络设计及施工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相关工作原理、初步组网技术以及结构化布线技术。

2.2 网络营销。网络营销需要学生掌握网络软、硬件的相关使用方法及环境,同时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其具体工作为网络商务营销。

2.3 网络维护。网络维护工作对学生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学生掌握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常见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和使用以及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同时学生应当具备局域网、互联网的维护及管理能力。

2.4 建站建设。网站建设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静态网页及动态网页的制作技术、常用制作工具的使用、可视化网络数据库编程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同时也要求学生熟练掌HTML/XML、PHP、Java、JSP、ASP、.NET以及SQL Server等相关网站建设编程工具,其具体工作为网站规划建设、管理维护以及动态主页的开发等。

3 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措施

3.1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专业,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项目化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树立以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教师主宰教学课堂的教学观念,注重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就业有提供有效保障。同时,教师应当合理规划和设置教学实践内容,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可以从磁盘进行资源的相互传递、面向中端的单主机互联系统、利用通信控制器实现通信、多主机互联系统以及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等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同时在网络布线实训室中对进行学生布线、理线、信息插座的安装、线缆标识以及PVC线管和线槽的安装技术的培训;在网络搭建实训室学生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的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进行重点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实践能力。

图1 磁盘进行资源的相互传递示意图

图2 多主机互联系统

图3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3.2 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中职院校应当不断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机会,不断提升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中职院校应当不断加大在计算机硬件教学设备方面的资金的投入,不断完善现有计算机硬件教学设备,最大限度满足计算机专业实际教学需求。同时,中职院校也应切实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和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提升师资水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应当不断提升师资水平。教师必须不断学校和更新自身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以确保自身知识水平满足时代要求,不断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参加社会实践培训,并深入企业实践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教师应当尽量掌握与计算机专业关联知识,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3.4 创新教学方法。中职院校在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时,一方面,应当注重情境教学。教师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出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置具有趣味性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实践任务,利用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应当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注重课程中创新教育的挖掘,在课堂中融入计算机前沿知识,将各种新的信息配合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

第8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现状;对策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和核心要素,中等职业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然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中职发展的“软肋”,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显得更加紧迫。

一、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及整体素质方面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规模不断扩大但数量仍旧缺乏

2010年全省中职学校(不含技校,下同)专任教师24384人,比2005年增加4164人,增长20.6%,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重由2005年68.26%提高到71.49%,但生师比由2005年31.33:1上升至35.79:1,其中普通中专37.35:1,职业高中34.87:1,都远高于普通高中的19.08:1;专业教师(包括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下同)12443人,比2005年增加3398人,增长37.57%,生师比由2005年的70.03:1提高到70.14:1。2010年全省17个市中职生师比最高达50.98:l,最低也达25.55:1,其中14个市超过30:1;在校生与专业教师之比最高达123.96:1,最低为40.05:1,其中12个市超过60:1。由此可见,专业教师缺额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依然很大,教师紧缺已成为中职规模扩大、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结构得到改善但矛盾依旧凸显

一是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重有所改善。2010年全省中职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重为51.03%,比2005年高6.08个百分点,但与到2012年“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65%左右”相差相当大。2010年全省17个市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重最高为66.07%,最低只有32.26%,其中8个市低于50%。二是专业教师专业结构有所改善。“十一五”期间,全省中职专业教师专业结构有所变化,从2009年专业大类在校生数与专业教师之比与2005年的比较来看,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类下降较大。分别由107.64:1下降到97.96:1和由118.88:1下降到88.07:1;农林类略有下降;许多专业类别上升较大,社会事业由46.98:1上升到91.99:1,医药卫生由49.35:1上升到90.44:1,商贸旅游由54.12:1上升到90.48:1,交通运输由46.17:1上升到72.09:1。土木工程类由54.87:1上升到78.49:1,财经、文化艺体类有所升高,除财经、文化艺体类外,其他专业类别的在校生与专业教师之比依然过高,其中加工制造类、社会事业类、医药卫生类、商贸旅游类、信息技术类和土木水利类都超过或接近80:1。总的来看。教师专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已经成为中职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素质逐步提高但差距仍然很大

一是教师学历合格率有所提高。20lO年全省中职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2005年70.53%提高到81.46%,专业教师也有所提高,但与到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更远低于20lO年全省普通高中平均水平(94.35%)。2010年全省17个市中职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最高为93.16%,最低仅为72.33%,其中12个市低于85%。二是“双师型”教师有所增加。2010年全省中职双师型教师达到5270人,比2005年增加3423人,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重由2005年20.42%提高到42.35%,与到2012年“‘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的60%”的目标有很大差距,而且许多专业教师源于高校毕业生或由文化课改行而来,对企业生产工艺缺乏了解,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薄弱,专业化水平难以适应校企合作的要求。2010年全省17个市中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重最高为66.41%,最低仅为24.41%,其中11个市低于50%。总体而言,专业教师素质与教学要求仍然存在差距,教师素质不高已成为中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能型人才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十一五”安徽省中职专业教师状况进一步改善,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依旧突出,难以很好地适应职教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专业教师队伍成为制约中职发展的“软肋”。

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症结

专业教师队伍成为制约中职发展的“软肋”,存在数量紧缺、结构矛盾、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历史性缺陷

2010年安徽省中职学校523所,其中普通中专108所、职高344所,成人中专71所;职高校数、在校生占65.8%和55.7%。绝大多数职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等教育体制改革或是新世纪以来各地高中阶段教育布局调整中由原来办学基础较为薄弱的普通中学改制而成的,特别是许多农村职高既无办职教的基础设施,也缺乏专业师资,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着先天性不足。许多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行转型而来的,他们在专业理论知识上虽然学习了一些,但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践经验非常欠缺,加上专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硬伤”,造成专业教学上频频出现“黑板上开机器、教室里种稻谷”的现象,教学与企业生产要求之间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与此同时,许多学校在改制转型的过程中,教育观念、办学思想、育人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难以实现华丽转身,职教意识比较淡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普通中专专业教师队伍状况相对较好,但也存在因不少优质学校升格为高职或并入到高校而造成的影响。成人中专与职高相比,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没有什么优势,更比不上普通中专,先天不足也相当明显。

(二)政策性瓶颈

一是在教师入口上不畅。现行政策强调教师编制管理,教师入编重视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规定年龄界限;更有一些地方规定,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企业身份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入编任教师。由于政策规定的限制,中职专业教师仍依赖从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招考,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因学历不达标,或没有教师资格证以及受到年龄限制,难以进入专任教师岗位。安徽师范类高校相当多,而培养中职专业教师的能力却相当弱,原有一所技术师范学院,现也改为去掉“师范”的科技学院,“国家级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的培养功能大大削弱。二是在师资培训上不力。现行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政策多是针对普通中学制定的,对中职教师尤其专业教师培训缺乏有力的政策,对企业参与教师培训和提供教师实践缺少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缺乏动力机制,中职专业教师主要是通过院校培训,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上还缺少针对性,参与培训的涉及面还不宽,培训层次还不高,影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三是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无为。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尚无有力的政策,虽然实施统一的认证制度,但地方教育部门对认证标准执行不一、把握不严,而且双师型教师认证制度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很多地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仅仅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完成上级教育部门的任务,“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难以实现完善化和规范化操作”。四是在专业教师职评上缺失。中职尤其职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一直采用普通中学标准,许多地方还把中职专业教师职评与普通中学放在一起,而且存在重、轻实际应用研究的倾向,难以引导教师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由于不同行业间的专业技术职务转换困难,政策缺乏弹性和可操作性,企业、生产一线人员入中职任教很难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五是在兼职教师管理上不为。由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许多学校大量招聘兼职教师,而对兼职教师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兼职教师处在没有编制和财政拨款、没有固定的工资和社会保障下工作,教育部门也未将其纳入到教师队伍管理,统计时列入“另类”,学校对他们管理也仅限于业务。六是在政策执行上不严。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些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意见,《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皖政办[2007]23号)和省教育厅、人事厅、财政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但许多地方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财政经费有限等原因,未能较好地执行有关政策,从而使有限的政策失去应有的效用。

(三)制度性障碍

一是编制传统难以改观。近些年中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在校生数每年在变,而许多地方中职教师编制数却多年未变,甚至有的还是按本世纪初职教最低谷时期的编制数执行,还有的行政编制占用学校事业编制,而且中职教师配置仍按普高模式要求确定数量,未能充分考虑职教的特点。二是“绿色通道”难以畅通。为解决中职专业教师短缺问题,安徽前些年专门开辟高技能人才进入职校任教的“绿色通道”,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因涉及人事编制和财政经费等问题,“绿色通道”难遇“绿灯”,适应经济发展而设的新兴专业的专业教师更是难以寻觅。三是教师进出难以流动。许多职校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文化课教师和因专业调整产生专业教师结构性过剩需要流动,而教师实行“身份管理”和学校“所有制”难以流动;许多地方学校缺乏人事自主权,招聘教师采取统一考试制度,因地域小、可选范围狭窄以及程序复杂又难以选招到合适的专业教师。四是教师培训难以合作。许多地方教育部门的人事科室多是为基础教育而设,组织中职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培训往往成了职教科室的事;中职不仅没有教研机构而且许多地方还没有专职教研人员,中职教研工作也成了职教科室的“分内之事”或是无人问津,教研培训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五是运行机制难以有效。目前国家和地方还缺乏诸如专业带头人和名教师培养评选机制、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机制以及兼职教师聘任机制等,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配套、不完善,使得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有效落实大打折扣。六是学校改革难以推进。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等很难真正落实,学校办学活力尚未有效激发出来。同时,许多学校评价制度缺乏激励手段,管理模式刻板缺少人文关怀,对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中职发展的“软肋”问题,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政策制度,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更新观念是先导

一是树立以师为本的理念。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要改变学校发展“建大楼而不育名师”的现象,建立以人为核心、依靠教师办学的理念,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二是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对教师要由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向教师资源的开发、保障和利用,体现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三是树立“价值引领、目标定位、制度规范、文化和谐”的理念。着力塑造教师主体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环境,引导教师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自觉、有序、高效地按制度教育教学,把有形的硬管理转变成无形的软约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发展力。四是树立以技能为核心的理念。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是专业教师队伍的内涵所在。要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更多地获得推进课程改革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二)加强培养是前提

要根据中职需求选择专业建设基础好的师范类或综合性高校作为中职专业教师的培养基地,并加强面向中职教师的专业硕士点建设。安徽省未来要依托实力较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和同城市的省属师范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中职专业师资,如安徽工程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学院等院校与合肥师范学院以及安徽科技学院建设中职专业师资培养基地,根据全省中职专业师资需求情况,选择一些重点骨干专业减少学术性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技术性、技能性和师范类教育理论课程。培养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增加企业岗位实习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等级鉴定以及教师资格证和相应专业资格证考试,使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就具有双师素质。为保证培养质量,实行教育认可制度,建立权威性的评估机构,对申请承担中职专业教师培养任务的院校进行质量评估。此外,可以在综合性院校相关专业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和师范类教育理论课程,或作为选修课程,为一些乐于从教的毕业生进入中职任教提供知识、技能储备。为中职增加师源。

(三)把握入口是关键

一要根据中职在校生数的年度变化及时核定教师编制,针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设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流动编制用于学校聘任紧缺的专业教师,财政部门应按照编制核拨学校人员经费,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制度。二要改革专业教师招聘办法,编制内招聘专业教师可在教育、人事部门指导和监督下由学校自主招聘。拓宽非师范类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进人中职任教的通道,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可允许在进校任教的一定期限内取得教师资格;对于招聘的企业技能型人才也可以类似的办法办理。三要完善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允许学校聘请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兼职任教或指导实习,允许兼职教师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并免于个人所得税,在编制内聘任兼职教师的劳动报酬由财政支付,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可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加大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的资助,鼓励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精湛的专家和技术人才到职校任教。四要逐步实行国家层面中职专业教师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参照医生、律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办法,开展中职专业教师资格国家考试。

(四)强化培训是基础

制定中职教师培训规划和完善政策制度,确定骨干企业作为教师实践基地,对培训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建立培训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培训内容和方式,以能力为本位设计教学方案,以实体化为手段完善实践教学,聘请企业经理和高级专家、高校骨干教师、行业业务负责人等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出国深造、短期培训、基地轮训、专家培训及教师互训等有机结合的、富有职教特色的培训体系,培训基地要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把教师培训课堂拓展到企业生产车间,使教师深入了解掌握企业生产实际、管理过程和企业文化等,参加企业岗位实践和职业技能鉴定,切实解决教师动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并非简单的两三个月集中培训就能达到的,延长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时间,制定相关的对参训教师跟踪指导的计划和措施,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从时间和地点等方面将培训过程延伸到“集中培训”之外,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此外,在重点综合性院校开展中职教师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研究水平。

(五)打造“双师”是核心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省级教育部门要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争取与人社部门联合推进认定工作,市级教育部门开展认定工作严格把关。同时,应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如给予在聘的双师型教师一定的岗位津贴,并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出国培训等方面予以优先。完善中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把技能考核、是否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教师职评的重要条件,充分发挥职评的导向作用,以激励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双师型教师工资起点,扩大中职教师工资津贴在国家专项拨款中比例,使其达到国民经济行业中较高水平,缩小职业声望与收入之间的差距。此外在住房、医疗、退休制度等方面改革,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第9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 渝东南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秦波(1981- ),男,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重庆 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GB080529)和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8-JJ-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71-02

农村教育是直接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重庆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关键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地区,更是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找准、用好城乡统筹这颗“指南针”,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一、研究被试

在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等区县(自治县)的农村地区共近50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700名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二、测查工具

采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专用自编问卷,共82个项目,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11项)和调查题目(71项)两个部分;访谈提纲是根据问卷并结合实际改编设计而成。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关于教师队伍状况。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加强。(1)入职渠道:主要以上世纪后期学校毕业分配为主(占63.1%),本世纪初通过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数量大(占15%),公招竞聘的仅占3.1%;(2)年龄结构:年龄段分布比例失衡,以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3)教龄结构:5年以下占10%,6~10年占22%,11~19年占39%,20年及以上占29%;(4)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学历占51.2%,通过各种学历提高途径使得最后学历大专占23%、本科占60%,基本上实现了学历达标;(5)职称结构:初、中级职称为主(初级占45%,中级占44%),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过少(占6%);(6)教师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在职函授、自考为主,通过函授取得大专的占55.3%,通过自考获取学历的占13.2%;(7)性别结构:男女比例(男54%,女46%)相对均衡。可以预测,在今后5~8年和15~18年期间(即2015~2018年和2025~202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会有大量教师退休,至少在数量上会出现大量断层。

2.关于教师专业精神。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认识不清。对“中小学教师从事着非常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持“非常赞同”观点的仅占6%、持“基本不赞同”和“说不清楚”观点的却达74%;二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高达98.4%的教师认为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师德师风,众多教师不安于教师职守,将专业水平定格在“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的道德底线上;三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不深,57%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高达39%的教师具有离职倾向;四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历来不高,加之“臭老九”的历史评价,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尽管随着城乡统筹和绩效工资的实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体上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老师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却出现了矛盾的两个极端——48%的教师认为“有所降低”,35%的教师认为“有所提高”;五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更处于劣势,加之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对专业水平自我评价偏高(4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成为成熟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及主动性并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