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第1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市场

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8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3.5年,而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40年左右。为什么我国的企业如此短命呢?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培养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寿”的唯一法则。总结世界著名“寿星”企业的长寿秘诀,几乎无一不是因其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市场中“永葆青春”的。

一、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宏观背景

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帕拉哈德和哈默正式发表了“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文章在比较美国GTE公司和日本NEC公司10年发展道路后明确指出:NEC之所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其奥秘在于NEC远见卓识地培养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随后,核心竞争力成为欧美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讨论热点。为什么核心竞争力一提出就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就目前我国企业发展形势来说,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引起重视,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市场环境的变化。首先,20多年经济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GDP是1980年的6倍以上,2005年GDP总量超过18.2万亿元,2006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0.7%。市场由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因此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其次,国内竞争优势消失,需要企业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影响下,随着政府保护壁垒一个个被打破,诸如地方保护、廉价资源、劳动力等过去中国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中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我国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严峻和复杂的竞争环境,我国企业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眼睛向内,发现和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超常竞争能力,即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

2.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1)我国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大批国内名牌企业,它们有条件、有能力采取核心竞争力战略。从战略竞争的层次来看,我国的企业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初级层次的竞争策略,比如数量、质量、价格、服务等,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和战略设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和相当的水平,取得了颇具潜力的竞争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适应未来高层次的战略竞争,如何培育、发展和提高企业在较大范围和深层次上的成长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选择。(2)国有经济大发展。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得到优化,国有资本继续向重点行业、大型重点企业积聚。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成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在石油、石化、电力、电信、航空、冶金、军工等行业组建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企业集团。大中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因此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国有和民营不再是各自发展,而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竞争发展的态势。(3)民营经济大发展。民营经济走过了26年,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26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中小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0%,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超过了50%,并已经成为国家税收和对外投资的生力军。有人如此形容民营企业的“发家史”:“第一代老板是靠胆子,第二代老板是靠路子,第三代老板是靠票子,第四代老板则是靠脑子”。“靠脑子”,也就是民营企业必须提高素质,重视科技,重视人才。

3.企业面临的挑战。一是经济国际化的挑战。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5年的过渡期结束,企业面临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资本的运作,挑战国际市场,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二是新经济的挑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从传统的经济方式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转化。由于我国企业起步晚,科技含量底,如何应对这一转化,也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随着经济竞争环境的改变和市场条件的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着产品、技术、品牌、文化、管理、市场、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如何在市场中立足并获得发展,取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正因此而提出。

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出与特征

1.核心竞争力的提出。1990年,帕拉哈德和哈默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对美国GTE公司和日本NEC公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1980年,GTE的销售额是99.8亿美元,净现金流17.3亿美元,而NEC仅38亿美元的销售额;可是到了1988年,NEC的销售额达到了218.9亿美元,远远高于164.6亿美元的GTE公司。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发现:NEC之所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其奥秘在于NEC远见卓识地培养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帕拉哈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达到“一组先进的技术的和谐组合”,而“先进技术”不仅仅是企业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本身,而且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是上述三者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能力结构,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连带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分枝是核心产品;小的树枝是经营单位;树叶、花朵、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抚育、营养和稳定性的根系则是核心竞争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核心竞争力作为获取企业优势的“引擎”,必然有它自身的特点:(1)价值性。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和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异质性(难以模仿性或不可仿制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即其它企业所不具有的(至少暂时不具备),而且是不可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3)延展性或叠加性。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spill—over),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延伸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的服务。也就是说,它必须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一旦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使相关的技术领域和新的创新大获收益。因为在生产实践中企业可将核心竞争力组合到不同的创新中构建新的创造和发展的基础,继而在某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断地推出创新成果。(4)相互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核心竞争力是许多不同单位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它的载体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5)核心竞争力是不断演化的。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或管理不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到后阶段会贬值成一般能力或流失。核心竞争力也有从产生、成长、壮大直到衰亡的生命周期。经过一段时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最终产品、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甚至被淘汰。因此,企业必须不停地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管理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储存状况,适时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需要及时保护和创新。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一)理解核心竞争力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最为明显的就是相当多的企业总是把企业的核心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混为一谈。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不能以企业在某一方面暂时的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更不能以某一个优势的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可以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的产品,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但是,都不足以形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误区二: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只能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例如IBM,在它的100多年的发展史上,不乏导致企业灭亡的生存危机,而每一次它都能“侥幸”生存下来,以至发展成为当今的世界500强。如果一定要说技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那也要加上“不断使顾客满意”的技术才可能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的后面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指导着。正如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长存,只有“民族精神”才可能使其永存不朽。

误区三:核心竞争力等同于企业一般能力。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和发展所应具备的一般性功能,是企业的相对优势,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技术等只要具有一定优势都可以形成竞争力,如营销竞争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研发竞争能力、经营管理的竞争能力等。对企业而言,竞争力只存在程度的差别,而不存在有无的问题。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处于企业核心地位,具有独特优势和领先优势,使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引入战略管理。将企业放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进行分析对比,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扬长避短。全面盘点企业要素,对产品、品牌、技术、服务、品质、成本、企业文化、人才资源等逐一进行分析,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精确求实的分析报告。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制定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能力,因而也是战略性能力,它必须与企业长期战略相一致。因此企业要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进行战略定位和规划,这是制胜的前提。

2.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良好的企业制度土壤之中的,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创新,必须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切实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这一点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如IBM公司1996年用于网络软件开发的投资高达42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所有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总和,而这仅是其科研开发经费的1/4;又如德国西门子公司1996年的研发投入为81亿马克,占其当年销售额的8.1%。

3.全面塑造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独特的企业文化把它们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文化的竞争力不是核心竞争力,不和企业文化相联系的竞争力不具备创新性和成长性,是没有前途的。例如浙江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有很大的发展,因为浙江企业主都有两板精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有越过“千山万水”、经过“千难万险”、想过“千方百计”、吃过“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的“五千精神”。再如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特有的蒙牛文化。其精髓是98%法则:品牌的98%是文化;经营的98%是人性;资源的98%是整合;矛盾的98%是误会。蒙牛成长的三大法宝是: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用品牌成就人生。

4.加强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没有素质过硬、敬业奉献的员工队伍和企业团队,是没有竞争力的。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谁掌握了优秀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了竞争力和实力。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采取长短结合、软硬结合的基本策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应将培养和巩固核心竞争能力贯穿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在硬技术创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先从软技术创新着手(如核心营销能力、组织能力等),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积累技术资源,开发本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软硬结合、长短结合,逐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第2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权威性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标志性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别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沟通、包容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Mckinsey&Company中国公司首席代表欧高敦先生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一个公司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几个知识领域而成为最好的获得成功的公司。”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阐释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而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专长对客户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2)应具备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

(3)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市场、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来评估。

第一,市场层面。主要包括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两个方面。衡量核心业务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是否能为企业带来主要收益;主营业务是否具有稳定的市场前景;企业在主营业务中是否有稳固的市场地位。衡量核心产品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要产品;主要产品是否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强的差异性和品牌忠诚度;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主要产品延伸至其他市场领域的能力。

第二,技术层面。主要指核心技术或创造核心技术的能力。其指标主要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具有多大的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先进性;企业能否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以巩固和发展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能否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优势技术和专长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能否基于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

第三,管理层面。主要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即企业的成长能力。其指标主要有:高层领导是否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如何;企业是否有充足的各类技术管理人才;企业对技术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是否完善和有效;企业是否有追踪和处理新技术及相关信息的系统和网络;企业是否有围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各层次培训体系;高层领导是否关注市场及其变化趋势;高层领导是否有不断学习与进取的精神;企业是否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企业是否有有效的运行控制系统。

1.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2.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通用、摩托罗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丧失了该部分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失去了企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显然,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

(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所选择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

(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安排专职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加强各部门沟通。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定期召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性。

(3)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企业更多、更早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准确、迅速地传递和处理,是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4)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如长春一汽、北京开关厂等,能够以较少投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注意提高员工知识技能。

3.再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1)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三大效应:

一是自我催化效应。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也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能使企业在较长时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效益。

二是低成本扩张与收益效应。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企业以同样的成本得到收益倍增效应,可以运用同一技术在不同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

三是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效应。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在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通过管理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管理理念创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占有率转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重视对环境的适应性,更重视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注重做好全面管理,更注重做好关键环节的管理;从垂直多元化发展转向对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把握;从横向多元化扩张转向业务核心化发展;从争取分散企业风险转向努力增强企业实力;从产品组合管理转向技术组合管理;既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又注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二是组织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三是控制工作创新。确立全新的控制标准,推进企业信息化,研究和使用新型控制原理与技术。

第3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日趋激烈的知识竞争和发展竞争正迫使着每个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创造基础性的条件。因此,如何培育与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每个职场人士应陔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场人士如何培育与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欢迎大家阅读。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何谓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和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虽然核心竞争力是针对经济规律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及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事实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个人能以自己所独有的专长、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才能、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格为社会及企业带来较大的价值,他也就赢得了个人核心竞争的优势,而企业也将由于拥有了像他一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员,从而强化了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职场人士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可以认为,职场人士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说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是职场最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的基础;意志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凝聚力是重要的人格魅力,它使职场人形成对自己的克制力,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对组织的领导力和维系力;适应力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能力.它使职场人具有超前的预测性,能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最优化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创造力是价值实现的直接驱动力和应用能力,是把知识、技能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核心的能力。

三、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竞争力,它具有以下六个显著的特点:

1、实践性

个人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体独特的竞争能力,应当具有实用价值,应当有利于个人和所在企业工作效能的提高,在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因此,要真正把个人核心竞争力优势体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价值上,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2、专长性

这一点可以说是职场人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特征。职场人在学校学习期间都有自己的专业,但这只能说明他有了竞争力,而不是核心竞争力。在人才济济的今天,如果不把专业变成业务和技术上的特长,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稳脚根,极有可能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要把所学的专业转变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另外,社会的发展更欢迎那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突出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具备其它必要的技能将更加凸显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3、异质性

个人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或者是其他人暂不具备的,即他拥有的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少应当领先于其他人,才能成为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人之间的能力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差异性。

4、稳定性

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诚信明礼的生活态度,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条件。这些因素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积淀而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度。如果说专长性比较容易被其他人学习及效仿的话,那么,健康的人格特性及良好的品格特征是其他人在短时期内很难模仿的,这就保证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职场人在一个时期内的竞争优势。

5、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个人相伴,其他个体因无相同的条件与环境,难以模仿和复制,也无法购买和交易。同时,在竞争中更能体现出自身的核心专长,发挥独特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核心能力越突出,这种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竞争力越强,效益就越大。

6、发展性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是核心竞争力,并不能保证三五年后还是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去打造,需要经常地检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减弱,而去寻找和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四、如何培育与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

明确了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特点,对于职场人来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着力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确立阶段目标,增强前进动力

确立目标是指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职业生涯的目标。确立目标首先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想,自己通过努力无法达到的不要想。一旦目标确定,就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常立志,要立常志,始终清晰自己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进。

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动力。动力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力,是一种想去做、并且正确地去做事情的愿望。是怀着一个特定的目标,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向着新的阵地前进的愿望,是去成就既定目标的愿望。要时刻提醒自己,实现目标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领导的好评,也不是为了提高工资待遇,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核心竞争力达到顶尖时,必然会获得成功,成为事业上的佼佼者。

如果没有动力,而只是在不得不去做的时候才去努力,这不过是爬一条艰难的爬坡路。发挥动力的最佳方法也许是这样的:把目标分割成较小的若干部份,把每一部分都当作是独立的有价值的目标。一旦把目标析成许多组件,就能投身于其中之一,把它完成,然后再继续做下一项,这样会不断享受实现目标的清新之感,核心竞争力也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得到了提升。

2、保持持续学习,获得动力源泉

当前,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等等名词充斥着我们的眼帘,这也就是说,仅仅依靠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只能形成一时的竞争力,还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确保自己在就业市场的求业竞争力,都应努力学习,并尝试开发一种“比别人更会学习”的核心素质。这是一种方法论素质,不是简单地学会一种知识。当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开发核心素质的基础。核心素质是知识、技能的一种提炼、升华,是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迅速捕捉新的信息,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主动进行思索、反省,并敢于抛弃现有的一切,果断采取行动的一种素养。因此,为了比别人更会学习,从而拥有个人的持久竞争优势,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不同的阶段目标有针对性地持续不断地学习,体现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性。二是学会根据自己的阶段目标,提炼及利用外在的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发挥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适应力。三是将已掌握的知识形成严密、深厚的知识体系,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专长性。

3、强化综合素质,做到知行合一

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充沛的精力,准确的判断,果敢的胆识和魄力,坚韧不拔的毅力,诚信明礼的道德规范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如何都是成就事业的必要保证。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磨练,对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笔财富。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对待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可以认为,心态决定一切。积极健康的心态,会引导你迈向成功;消极颓丧的心态,会令人一蹶不振。成就大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的人是难以成就大业的。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荣辱不惊的品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成就事业是至关重要的。综合素质的差异,决定了竞争力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最难以模仿的。

4、培养鲜明个性,树立品牌效应

每个人都有个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等方面。一般来说,个性特点鲜明突出的人更富有创造性,而个性特点平淡一般的人其创造的活力与欲望就比较匮乏。个性的培养可以结合专长的培育来发展,如果专长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平,就会逐渐具有那个专业行家的气质。专长的培育,要求职场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找出自己众多竞争力中哪一项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找出了自己的强项去展示、去竞争。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因而具有鲜明个性及专长的人在其工作单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其在某一项工作中的业绩也不会轻易被其他人的业绩所替代。只要开展某项工作,就会有人想到他是最佳的人选,从而在实践中逐渐树立起个人的品牌效应。

第4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硬件软件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前沿课题。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冲击和挑战,生存与发展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投入产出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主要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形成的优势能力。可以通过如个人能力、组织能力更有效的发挥,使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销售、组织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做的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负责任、更高质量和更低风险。简单地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界和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有人认为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有人认为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到技术、资源、管理模式等硬件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企业文化这一软件因素密切相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品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当前,从我国成功企业的成长经验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离不开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纵使掌握了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也无法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也由于缺少文化的支撑而陷于困境。

硬件部分。企业核心价值的硬件部分,基本上说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包括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获得政府支持能力等)。就硬性部分一般而言,核心产品生产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干;其余较细的枝干则是基于核心产品附带的外观识别、品牌特征等;提供养分、生命力及稳定力的根基部分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资源包括所获取的技术、知识、外部资源以及相关能力。

软件部分。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各方面都对核心竞争能力起到推动和发展作用。

核心价值观。某种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方式)可以持续而有效的解决组织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道理就会成为组织的共识,继而成为理所当然的道理,被称之为核心价值观或核心理念。这种核心信念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时候凸显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同样,也可能因为组织在为适应外部环境而调整组织核心理念的时候遇到的阻力。

使命。使命也是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维度。使命定义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它是企业进行所有活动的根本的原因”(麦克尔·茨威尔,2000)。每一个组织都必须对自己的生存意义进行清晰的诠释,而围绕组织生存意义的课题,就包含了与组织生存密切的相关者:投资者、管理者和员工、供货商、政府、社区、顾客。如何定位自己的使命,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选择取向和排序取向,比如联想的“四为”思想: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承担企业公民义务。再如,昊华能源的“提供洁净环保能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沃尔玛的“使平民大众有机会购买富人购买的商品”、红蜻蜓的“创造新生活、回归大自然”都是企业生存意义的清晰界定。

愿景。愿景与使命是递进的关系,或者说愿景是组织肩负使命而趋向的未来图景,是组织个性倾向性的表现维度。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对企业未来的希冀的景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使这种感觉遍布到整个组织的活动中,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愿景基本有三个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一步步接近的(可接近的)。愿景之所以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愿景源自企业领导和领导团队的必胜的信心和神圣的使命感,信心和责任共享本身就是组织突破藩篱,永续成功的必要条件。当组织行为出现疑惑或者冲突时,明晰的愿景可以使组织成员主动调整自己,抑制冲突。尤其是跨文化管理,树立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成员走到一起。企业愿景如果在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就会产生新的愿景,激发新的组织愿望和动力。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模型构建

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外层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以下内容:

指导力。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文化为企业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

推动力。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

改善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企业管理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更富有思想性和人情味,具有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

导向力。企业文化对企业意识具有导向功能,从而使员工个人思想观念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凝聚力。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企业主体即员工的习惯、知觉、价值等,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构成企业成功的基石。

激励力。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约束力。企业文化是不成文的约束,对企业和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功能。

力。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念,在员工中起作用和相互协调作用。

开发力。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构建。其中企业文化也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

感应力。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在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功能。

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内层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第一层面,基础层,主要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保障。第二层面,载体层,主要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层面,转换层,主要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

企业文化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核心和实质的作用。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建造和提升,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体系,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的精神文化。只有创建富有个性的独创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企业才会拥有自身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

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环境下进行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的。IBM的三条行为准则就是“沃森哲学”的体现:第一条是必须尊重个人;第二条是必须尽可能给顾客更好的服务,这是IBM企业文化的最大特色;第三条是必须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卓越是沃森要求员工对任何事情都要以追求完善的精神去做。这种令人振奋的做法,传播给客户,便会产生积极的反应,客户们喜欢这种作风并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在评论IBM时说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沃森哲学造就了IBM的企业文化,IBM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一个成功的IBM公司。可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自身优势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Senge)博士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形成了系统的学习型组织的设计蓝图和管理思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热门的管理新理念,其主要思想是提出了公司领导及企业组织应该如何学习,如何以学习促进有效的企业管理。圣吉提出了帮助组织学习,开发组织实现最高期望的能力,其学习的基本工具包括个人超越、心智模式、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个方面。组织学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来自对经济和历史的反思;二是制度化的、有组织的学习。学习型团队建设的途径,首先应从企业价值观提升入手。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要素。企业的理念及价值体系只有被员工普遍认同、接受、成共识,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业的竞争力才会得到提升。市场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全员的人才素质是企业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

(三)注重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积累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对财富的贡献越来越大或者知识能直接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超额收益,但知识的更新、知识资产价值的发挥,非要靠人才完成不可。因此,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谁最善于整合人才,发挥人才的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谁就能拥有未来,赢得领先地位。企业技术资源的积累与人才资源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技术是企业管理、企业创新、企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技术水平是检验企业素质与能力最直观的标准,它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21世纪,离开技术创新,任何企业都无法在市场中立足。如海尔、海信等优秀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能力。因此,培养和形成一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就成为现代企业技术力量高效运转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动力。

总之,在信息时代,企业只有不断开拓视野,制定符合时代步伐的发展战略,形成富有个性、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才能长期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光忠.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勒斯.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3.周楠,张小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肇庆学院学报,2005(3)

第5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Abstract: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 of real estates enterprises and make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remain invincible in the market. The advanced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for real estate is imperative under the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and the

way of its introduction of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关键词:房地产;核心竞争力;客户关系管理

Key words:Real Estate; Core Competitiveness;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080-02

1 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始于1997年,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停止实物分房开始,1998年的货币分房和按揭贷款,使中国的房地产集中喷发出巨大的消费能力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一夜之间进入建筑年代和散户年代,大大刺激了个人购房消费的欲望。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的房地产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特别是这几年来,中老年由于行动不便想换带电梯的洋房,中青年由于孩子的出生要想换大房,刚毕业的年轻人要结婚也需要买房,如此多的刚性需求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商享受了几年的甲方强势和卖方优势。然而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房地产产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的消费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别是信息工具和渠道的快速发展,使得客户对房地产产品和服务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选择能力不断提高,选择愿望也日益加强。同时,客户对房地产产品、法律和政策等相关因素的了解和把握也越来越深入和老练,错误、陷阱和维权游戏,消费者、开发商、监督部门在斗争和博弈中携手成长和成熟起来了。产品的极大丰富,按揭贷款和预售条件的严控以及加息的预期,无论是主观和客观上都会造成持币待购现象,在总量饱和和差异竞争的双重压力环境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各房地产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2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理论

2.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论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开发独特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创造全新运营模式的能力,是企业有效整合所有业务系统之后所独有的一种持续发展、动态性、融合管理理念与技巧的战略性资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技术、理念、管理、组织等层面上的资源总和。

2.2 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

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它是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房屋建设和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经营实力,是企业的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资源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处于企业核心地位、影响企业发展全局的竞争力,在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

在新经济条件下,优势资源是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优质的客户服务是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立激励相容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并以最快速度做出响应,即如何吸引并保持客户已成为当今房地产企业竞争的焦点。房地产企业采用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3用客户关系管理构建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3.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概念是由最出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首先提出,并于1993年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它是在“客户满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即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型企业运营模式与管理机制,它通过综合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软硬件集成的管理方法对企业所拥有的客户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快捷管理,依托营销理论重点从客户沟通方面构建和谐的客户关系,在生产、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旨在通过有效的客户关系的改善来提高企业生产、营销和服务等相关业务的效率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企业收益最大化之间的平衡。由此可见,“以客户为中心”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所在。

3.2 客户关系管理提升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探析

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与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一致的。它把房地产企业的客户资源有效而充分地利用起来,构成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并通过作用于房地产企业价值链而形成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从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对客户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房地产企业大量的客户信息散落在各个售楼点、各个销售人员的笔记本上,信息分散,不统一;一旦销售人员离开,意味着带走了有用的客户信息。目前,客户信息还不能被企业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保护;不同业务类型之间,不能共享客户资料,例如销售、市场调研、客户服务、物业管理等部门常常出现客户信息脱节的问题;客户可能与房地产企业的各个层面接触,但房地产企业难以对客户进行一致的服务和关怀;无法实现对客户服务、客户投诉的及时处理、跟踪、反馈和维护。房地产企业借助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升企业客户关系能力,提高一线销售人员对于客户跟踪、客户服务的能力;并且整合原本属于各部门分散管理的客户信息,将它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统一为一个信息中心。它能够为客户服务提供业务指导、技术支撑和信息保证;为各部门提供共享的全面信息资料,协调各部门行为。

(2)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确定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定位,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关键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然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房地产企业可以建立完整的客户投诉处理体系。客户无论是在项目现场的客户服务处、物业公司、销售公司,还是通过其他部门进行投诉,都能得到“一站式”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可帮助房地产企业在售前、售中阶段,针对准业主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互动服务;帮助房地产企业及时了解老业主客户的物业管理、房屋设备的使用、维修等情况,为客户提供售后咨询、客户回访等服务,从而尽可能少地减少客户投诉的发生,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还能帮助房地产企业加强对会员信息及活动的管理、维持老会员的忠诚度,同时不断挖掘和发展新会员,从而产生更多的客户推荐,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客户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跟踪,可以建立起更好的客户服务体系,并通过老客户的良好口碑,为企业推荐新的客户,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配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客户价值的实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消费的日益逐渐感性化,客户已经不满足于大众化的同类消费,独树一帜,别具匠心的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潮流。明确客户需求是决定产品定位的最根本因素。房地产市场也一样,这也就出现了“欧风盛行、花园遍地”,会所也成了必须的摆设;户型中,飘台、错层等也不断出新;众多开发商推出了诸如CBD、奥运、TOWNHOUSE、SOHO等概念;但房地产消费者观念逐渐成熟,单凭一个概念、一个点子己经难以打动人心。房地产公司如何把握消费观念的变化?如何让客户在产品、销售过程、物业和服务的过程中感到满意?客户关系管理所提倡的“一对一”和客户满意度理念将会给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满意的答复。通过CRM系统管理客户资料,房地产企业可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购房的潜在客户的需求,并在针对楼盘进行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活动时,采取有针对性地策略,达到最大限度吸引潜在客户的目的。通过对客户特征的分析,利用现有先进的沟通手段,如手机短消息、email、传真等,向潜在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客户关怀信息、营销信息、楼盘信息等。

4结语

房地产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多年历史,已经跨越了卖方市场以量取胜阶段,以质取胜、营造知名品牌己经成为多数开发企业普遍采用的战略措施。重视客户价值的消费者导向型决策方式,即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为房地产企业带来客户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知识优势、品牌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从而快速、持续地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路明,巫宁等.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

[2] 张翔.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3] 李军.房地产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EB/OL].中国知网,东南大学,2005.

第6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多元化战略 协调发展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且指出就短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何为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决策和营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一般来说,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最富有战略价值的。它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能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等,最终使企业获得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

2.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沉淀而形成的。企业不同,它的形成过程也不同。它为企业所独具,而且不容易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

3.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还必须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即在原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衍生出新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保持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应能为企业延伸到新的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起促进作用。

4.动态性:核心竞争力虽然内生于企业自身,但它是在企业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企业资源及其他能力变量高度相关。

5.长期培育性: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在短期内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逐步形成并培养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的独特性,动态性的特征也都与其长期培育性有直接的关系。

二、企业多元化战略

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经营战略学家安所夫在《产品――市场战略组合》一书中提出了多元化战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大公司所采用,并一度掀起热潮。多元化战略指的是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元化战略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化战略在我国企业界非常流行,然而我国企业对于多元化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误区,使企业在多元化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很多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扩张过度,只求规模,不重协调。简单的套用西方投资组合,忽视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导致原来的优势被削弱了甚至没有了,而新的核心竞争力又没有形成,以至于使我国的很多企业走上了覆灭的道路。

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一般基于以下几点:

1.分散风险,某一个业务单元发生亏损,可以由其他业务单元来弥补

2.有利于内部融资,企业可以把一个业务单元的闲置资金转移到其他业务单元

3.有利于发挥协同作用

4.获得规模经济

三、实现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良性互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普哈拉德和哈默教授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深刻的揭示了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多元化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支是业务单元,树叶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并且维持生命的树根是核心竞争力。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来,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键是如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其效能与潜能发挥至最大化。

1.利用核心竞争力推进多元化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向某一方向或某几个方向集中的,而多元化战略是业务外向的扩张,因此在推进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往往未必会随着被推广到新业务中去。如果多元化选择不慎则有可能导致新业务的失败,以至于波及整个企业,因此企业在推进多元化的过程中必须谨慎选择。

以日本canon(佳能公司)为例:佳能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发展阶段就已经确立了以技术为主导的经营战略,经过10年的专注经营,到20世纪60年代,佳能公司在世界照相机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并且在精密机械和光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其后,佳能公司预见到电子技术应用的广泛前景,主动进入了同步计算器行业(电子计算器),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与此同时,佳能公司掌握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并且在人力资本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积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佳能公司在精密机械技术、光学技术、微电子技术三个领域取得了绝对优势,三者相互融合构成了图象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随后,佳能公司利用其核心竞争力先后进入复印机、打印机、传真、,医用仪器等新行业,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多元化战略的理性推进方式应为在核心竞争力支撑下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在原有的业务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在进入新的相关领域时就可以逐渐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融合到新的相关业务中。因此,企业在进行多元化战略的时候,要看主业务上所建立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可以支撑其多元化战略扩展的领域。尽量选择相关多元化战略,不能无约束的进行无限多元化。要先将主业务做强,在此过程中壮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竞争优势,以此为基础进入其他相关领域。

2.通过多元化战略提高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它具有大量开发新产品或新市场的潜力。若其生产和经营仅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适度、适时的推进多元化战略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利用效率。

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传统途径和现代途径两种。传统的途径需要从组织内部着手,通过提高自身的一系列素质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这是缓慢而且需要企业内部作出很多改变的行为,而通过多元化战略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显然是一条快捷的途径。现代途径是企业重组,推进多元化战略,促进有效整和外部资源而采取的更为复杂的管理行为。虽然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能力具有不可交易性且不能直接购买获得,但通过兼并、联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这种核心竞争力的主体或是与之融合,通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学习可逐渐获得核心竞争力,这是通过多元化战略获得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还有一种反方向的核心竞争力的传播,即新的业务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但组织原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元化过程逐渐融入新业务中,使得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扩大,企业也可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以日本三菱集团为例:三菱集团是日本最大的多元化经营集团,它包括了三菱汽车、三菱电器等28家核心公司。它独有的“相互持股、独立运作”的集团运作模式,使得三菱集团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其中不少具有行业竞争优势。1999年三菱集团联合销售额为1178亿美元,列全球500强企业第7名。三菱集团的多元化战略有效的对企业现有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提升、补充和升级。

总上所述,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战略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竞争的新需要。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战略将成为企业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对此,企业要较为科学的导入多元化战略,把握时机、方向和力度,避免过大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实现持续不断的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期在更高层次上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企业适时、适度、逐步推进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将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分散风险,获得范围经济,才能建立长期竞争优势,推动企业不断向上发展,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铁栋:论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

[3]王勤:多元化经营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04(11)

[4]张蜂:企业多元虾战略的思考[J].市场周刊,2006(10)

第7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

物流产业的发展要与物流企业相结合,这个行业尤其是需要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是物流企业想要在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下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重点在于物流企业本身是否有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也能体现,但从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整个行业来看,的确很难判定不同行业之间,尤其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个别企业之间,其核心竞争力是否会更强。

以广西为例,广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历程还比较短,传统的仓储、运输、搬运或者企业的物资供销部门在转型前大量存在,虽然这些企业已经在建设基础设施、培养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培训物流人才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如体制、产业环境与自身限制,相对于比较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在我国广西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程度、能力集中情况、信息处理能力、订单管理能力、项目策划能力、流程管理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例如,杨叶勇(2014)[1]在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技术能力、服务水平、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人力资源,这四个因素构成影响企业核心力的一级指标,并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相关评价。董晶晶(2012)[2]在研究中提到,核心竞争力受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企业制度、人员、创新、管理、战略、市场、资产、技术、资源等众多要素的系统组合。进入相关产业后,企业要特别重视主业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提升,同时要在每个产业都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何种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都从企业自身出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具体比较微观化,本文拓宽研究思路,从宏观角度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有新的研究突破。

三、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不断更新的营销理念。目前,以广西为例,多数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都相差无几,仅仅停留在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这些初级服务,企业自己的独特化服务还没有形成。(2)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支撑。随着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网络愈发细致,且网络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世界范围内,大型跨国公司的物流网络大面积的分布。制造,生产或零售业开始越来越难以驾驭自己的物流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理想合作伙伴的选择便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拥有广泛网络。(3)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能力。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广西,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物流设备的企业只占有一小部分。因此,为促进物流信息化提高首先大力发展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物流设备。(4)高效有力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员工专业知识层面上,就与国外物流公司有很大差距。

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实行差异化服务。顾客的需求不可能完全相似,所以单一的服务员水平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并且,企业应该根据每个顾客对企业所做的不同利润贡献提供不同的水平的物流服务。因为差异化战略,每个企业都会确定其重要的顾客群,并且与不同重要性的顾客在实施差异化服务过程中建立不同的客户关系,来提供补贴水平的服务。(2)形成网络化配送经营体系。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物流活动的基础是服务网络。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必须形成大区域内的点、线结合,形成网络化的配送经营体系。(3)建设物流服务信息化平台。企业应尽可能的采用GPS、条码技术及EDI等新的物流科技,通过这些技术,能够提高货物的运输安全性及服务效率。通过使用现代物流高科技技术,将现有计算机及通讯网络资源充分利用,提高贸易伙伴间通信的效益,降低成本。(4)开发高级物流人员。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尤其要注意引进和培养物流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人才资源的来发和管理工作,有计划目的性的培训,尽量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及业务素质,尽快抢占人才制高点,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得绝对的优势。

参考文献:

第8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财务核心竞争力;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074-02

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不少商界人士已认识到财务核心竞争能力是实现企业财务竞争力、保持企业财务甚至整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企业能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保持持续竞争的优势,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核心竞争力,成为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认证。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择用沃尔财务综合分析法对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2、财务核心竞争力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7年年报披露的沪深 A 股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共涉及15家上市公司。

(1)计算本企业财务各项指标的实际值,将实际值与标准值相比,得出关系比率。其中:如果实际值/标准值

(2)计算各项指标的综合系数。这一综合系数可作为综合评价财务状况的依据。各项比率的综合系数=各项指标的关系比率×重要性系数。

综合系数的合计数=∑各项比率的综合系数≤1。

(3)按100分制对某一企业用沃尔比重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分,

各项比率的得分=该比率综合系数×100;

企业综合评分=综合系数合计×100;

综合评价结果按A、B、C、D、E(或优、良、中、低、差)五档划分如下:

优(A):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5分以上(含85分);

良(B):综合评价得分达到70-85分以上(含70分);

中(C):综合评价得分达到50-70分以上(含50分);

低(D):综合评价得分达到40-50分以上(含40分);

差(E):综合评价得分达到40分以下。

(4)结果分析

观察表所得,15家样本上市公司中,综合评分为优的有4家,综合评分为良的有6家,综合评分为中的有5家,无综合评分为差的上市公司。由此得出,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财务竞争力是比较强的。综合评分为优的4家上市公司在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其产品在同行业市场中最有竞争力,其抗风险能力与财务应变能力也强于其他竞争对手。综合评分为良的6家上市公司其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等均不如综合评分为优的上市公司,但其正在加强财务管理,努力迎头赶上,有能力有突破的机会。剩余的5家上市公司在市场中表现平平,如果再不增强其财务核心竞争力,逐渐会在市场竞争中淘汰。

时值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正处于百年难得的发展机遇之中。当然,财务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精确地展现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所以不断探索怎样全面有效地评价公司的财务核心竞争力,不断研究财务核心力的评价方法,提高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是所有财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黄旭辉.论沃尔财务分析法的局限性及其改进建议市场论坛 2006 第一期

[2]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周普,陈兴述.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设计[J].财会通讯,2007,(3):42-43

[4]郭晓明.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理论与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5

[5]王志星,安静.企业财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探讨.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01)

第9篇:如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范文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该文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概括地说,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内部知识的汇总,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的知识的汇总,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种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能力,是指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大凡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都能牢牢掌握主动,使自己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际化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例如,Sony的小型化、Canon的光学与图像、可口可乐的神秘口味等等都是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论用于专业经营,还是用于多元经营都能够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目前国内的企业如海尔的真诚服务,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并被公认为在同行业乃至全国最为优秀的企业。

一、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要素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将面临无国界的市场,面临与世界上最优秀企业竞争的局面,如何“克敌制胜”,确保生存,并谋求发展,已是国内各行业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当中,不断培植核心竞争力,被认为是其中关键。那么,中国企业应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向世界,从而成为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强者呢?

1、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利润定位、资源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企业只有具备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发展战略,并对企业发展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现代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2、企业的R&D能力是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企业也有其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但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却有很大差别,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却经久不衰。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很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表明,研发既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企业的技术只有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

3、企业核心营销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体现在企业的营销能力方面,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必须通过市场配置才能体现。企业在竞争中将会面临客户议价能力、供货商议能力、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以及竞争对手的威胁。因此,企业必须拥有一批忠实的顾客,才能保证企业具备独特的营销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提供竞争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客源保障,化解各种潜在的威胁。

4、企业规模扩张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目前的无序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只有具备这种规模优势,才能在企业跨国经营中具备竞争力。这种规模不是一种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而是一种通过资本经营、品牌经营所能控制的一种生产规模、市场规模、资本规模,是现代意义上的规模。

5、企业文化凝聚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订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优秀的文化能够突出企业的特色,形成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且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的、克敌制胜的战略,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激烈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

但是,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企业中很难找到常青树,其业绩排行榜也是风云变幻。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在不同时点上,其内涵与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托于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并不断更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1、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一个现状是:中国的产业或行业中有太多的竞争者,竞争环境十分严峻。因为任何一项产品,它只要赢利,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进入参与竞争,此时,就会形成一种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结果爆发价格战。入世后随着大批国外竞争对手的涌入,这种竞争将更为激烈。企业要想获取利润甚至超额利润,就必须依靠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而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显然是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捷径。

在新的生产方式革命面前,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同时也都具备新的发展机会,都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处在中心地位的战略是技术创新战略。只有按消费者需求持久地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在这方面英特尔公司是创新战略成功的典范。

企业竞争战略的目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战略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面临现有企业之间、新进入企业、替代品、买方和卖方议价能力五种力量的竞争。作为防御者或进攻者可采取的策略中,成本最小化、产品差别化、建立新的学习曲线、产品和原料替代、开辟新需求等都和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没有技术创新,这些策略是无法实现的。

2、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不断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许多企业年年吸纳大批的人才精英,但经过历年的积淀所形成的雄厚的人才优势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可谓精英荟萃,许多成员的智商多在120以上,但其企业团队行为所表现出的整体智商却是低层次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专家认为,是企业组织的智障阻碍了组织的学习成长,使组织被一种“无知”的力量所吞没,影响团队的整体运行,使团队与个人相比反而显得更加无力。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转变观念,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理清思路,营造一种创新学习的氛围,就能成为团队组织学习前进的强大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学习型组织的产生就成为一个必然。

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中国企业要想与外国公司展开竞争,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学习型组织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企业目前还处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轨阶段,不少企业组织结构“大而全”、“小而全”,管理形式、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要改变这种管理现状,不断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行“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3、诚信始终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诚信,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现今社会发展了,可诚信还是得摆在第一位。

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在当前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都是有利于协调与客户合作关系的品质。要让企业确立诚信品质,一个诚实与信誉都不能令人满意的企业,其发展前景也不会太好,即便暂时有一个好的局面和势头,很快也会落下来。

诚信乃企业立身之本、兴业之道。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这些年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信用失衡的结果。社会失去信用,将严重地影响投资与消费,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失去信用,将导致公众对企业及其产品产生信任危机,最终使企业丧失生存的空间。因此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环境下,诚信始终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改革开放大潮勃兴,市场经济大浪淘沙,当整个社会传统的信用体系受到冲击和破坏的时候,诚信成为了商品经济时代的“稀缺产品”,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不仅仅是一种包装,而且也是一种可以直接带来财富的无价之宝。一个有信誉的人,其感召力是强大的,产生出来的力量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一个获得社会广泛信誉的企业,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其产生出来的凝聚力可以战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