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调研工作意见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研工作意见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调研工作意见建议

第1篇: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和上级纪委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深化纪检监察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走基层促发展”活动,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状况,深入推进“123农廉工程”,经研究决定,在全区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现就调研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以维护农村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以规范和制约基层权力运行为核心,深入村(居)一线,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探索适应新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为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调研内容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二)村级组织建设及运行情况。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基本情况;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人员构成和履职情况;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贯彻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不足。

(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村级事务“五代管”制度落实情况、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

(四)镇村在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

(五)村(居)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及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建设方面具体做法与问题不足;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六)农村维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七)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不足及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式

区纪委、监察局成立调研组,集中利用两个月的时间(2013年4月—5月),对各镇(街道、开发区)的所有村(居)开展实地工作调研,通过进村入户访民情,重点掌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了解农村群众在工作、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召开座谈会。听取镇(街道、开发区)负责人对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介绍。

(二)实地查看。查看镇(街道、开发区)创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镇村工作,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构建“三务公开”、“三资管理”、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情况,查阅镇(街道、开发区)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资料。

(三)走访党员、群众。了解掌握村(居)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把纪检监察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入户,促进农村干部廉洁履职。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调研组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组织策划好工作调研。要加强与所调研单位的联系沟通,并及时总结调研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各镇(街道、开发区)要积极配合,确保调研工作取得实效。

(二)深入调研,掌握实情。要坚持实地调研,深入到所有村(居),深入到党员群众中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对调研中遇到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反馈。

第2篇: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一、存在问题

1.观念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信用社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对科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多,思维定式仍然沿用老办法多,对新事物接受少,接受慢,因而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三个不知道”: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最新的科技手段;二是不知道如何让科技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三是不知道如何检查科技工作。对科技工作往往很茫然,束手无策,认为是太专业的工作,工作决策中主动应用得少。

2.编制过少,人员配备不到位。主要是专职人员少,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有的联社科技部门都不单设,有的即使单设,人员也不多,只有2人,但信用社网点多,现在一个联社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信用社,而现在信贷、会计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上级省联社上线使用的程序越来越多,大小程序均在十几个,任务特别重,人员配备根本不到位。

3.各自为阵,整体规划不到位。由于信用社是一级法人,条线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期由人民银行等机构代管,而科技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又比较多,所以整体规划能力差,基层只能是各自为阵,这是信用社科技工作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4.素质不高,岗位培训不到位。信用社目前科技人才匮乏,极少有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远远低于其他的金融机构。在人才少、基础差的情况下,系统的培训也很少,从专业管理员到一线的操作员,基本都是干中学,学中干,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与时代的要求尚有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他们很难承担日益繁重的科技任务。

5.制度淡薄,综合管理不到位。由于人员水平限制和制度观念淡薄,对科技工作综合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个别人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且不及时签退;密码设置规律性强,喜用易记的生日、家庭或单位的电话号码作密码,保密性差;发电机的配备不足,一旦停电,长距离的路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调配工作;有少数营业网点对设备随意摆放,线路凌乱,没有理顺、固定;有些网点网络设备运行环境较差,防震、防潮、防火、防鼠等防范措施不到位;有些用作管理的计算机尚未安装杀毒软件,或虽已安装但不能及时升级;有些机房还储存有辐射性、强磁性、易燃性物品,对正常营运形成了潜在威胁等。由于管理不到位,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6.缺乏组织,系统开发不到位。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农信社信息化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电子化阶段,即以电子化代替手工处理业务,系统研发很少;东部地区虽然较发达,但是许多地方仍然储蓄不能跨县通存通兑、全省结算渠道不通,数据资料分散存储,难以综合统计和管理;应用系统版本有中创、神州数码等多个版本,各模块间相互分离,处理不一致;原应用系统无源程序,维护成本高,后续开发难;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渠道电子服务方式没有。同时办公自动化远远不够,很多省份一点都没有进展。系统开发不到位,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

二、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很多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依然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因此必须要加快科技建设,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管理。

1.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要重点解决领导观念的转变,主要的途径是领导层本身要强化自我学习,尽快变外行为内行。今后在配备县联社和信用社领导班子时,要有计划地选聘一部分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领导使用计算机参与辅助管理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应用效果促进观念的转变。

2.充实队伍,调整人才结构。各联社在增加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人员,鉴于目前科技人才比较短缺,可主要从两个途径解决:一是以优惠的政策、优厚的待遇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招收应届毕业生;二是将信用社现有人员选送到高等院校脱产进修,使其“充电换脑”增长新知识,调整现有的人才结构,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3.统筹安排,立足整体定位。信用社科技信息化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全国数据大集中,但是现在各省的数据都没有集中起来。农信系统的信息化基础非常薄弱,无论在技术、设备以及人才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其他银行,单个法人的农信社资金也非常有限,能投入信息化建设的就更有限。因此农村信用社加快科技发展,必须要有战略性的思考,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立足整体定位,提高整体规划。

4.全面培训,增强人员素质。信用社应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教学方式入手做好全面的培训工作,增强员工素质。首先是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全辖的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其次是做好一线员工特别是年龄较大员工的培训工作,使大家都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采取普及性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幻灯片采取图文并茂等方式介绍金融行业科技创新新业务,激发员工学习兴趣,拓展金融科技知识。

第3篇: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12月9日上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副县长来到芮城县人工湿地项目建设现场,对城市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走访调研,运城市生态环境局芮城分局等相关人员陪同参加调研。

他们一到项目施工现场,首先详细询问了该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深入了解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项目于2020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开挖50余万方的施工作业,由于该项目属于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建设工程,需聘请第三方评估审核公司进驻跟踪审核后方可正常施工作业,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处于停工阶段。正在协商解决,预计2021年12月完工。

随后,针对项目目前建设情况,县领导现场经过沟通商议后,对该项目下步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一要把该项目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人工湿地建设项目建设,对推进县发展方向目标起着重大的效果意义,该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改善和提高我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必须全力以赴,下大力气推进该项目建设;二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分局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多部门主动配合,细化责任分工,协力解决问题,对症综合施策、持续加大用力,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三要倒排工期,按期完工。要加快工程进度,赶工期,抓进度,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迎难而上,齐心协力、采取一切措施,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按期完工。

第4篇: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的要求,为了适应局工作需要,进一步降低机关行政工作成本,进一步提高行政办公水平和质效,就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办文办会工作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前置性审查和备案审查的情况来看,目前,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文件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倾向性问题,影响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推进。

(一)文件内容质量不高,甚至有违法条款出现。

主要表现为:1、照抄照搬,缺乏操作性。有的行政机关大量“复印”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有的则将外地的规范性文件原封不动地“拿”过来,不去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导致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没有地方特色,不能切实解决问题。2、内容空泛,缺少针对性。一些行政机关由于没有找准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而在起草过程中,面面俱到,不能重点说清需要规范和调整的事项,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得力,适用性差。3、随意越权,具有违法性。实践中,有的行政机关为了追求规范性文件的“力度”,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违法设定了许多条款和内容。如擅自设定行政执法主体,擅自设定行政处罚内容,擅自增加行政许可条件,擅自增加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等。

(二)制定程序混乱,主观随意性大。

一些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程序意识十分淡薄,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没有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常常导致出台的文件实用性不强,生命力短暂,严重影响了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有的行政机关没有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经常随心所欲地制定规范性文件,或者仅仅根据上一级领导的某一句话、一个批示,便迅速“炮制”一个规范性文件。有的行政机关在文件起草前,开展调查研究不够,没有全面掌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没有准确找到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没有认真考虑行政相对人的接受能力和程度。有的行政机关干脆省略掉广泛征求意见、法制科室审查和集体讨论的过程,便草草出台文件,影响了“立法”的准确性。还有的行政机关忽视和相关部门协调这一环节,直接影响了规范性文件的执行力,甚至出现文件互相“打架”现象。

(三)形式不规范,语言使用不妥当。

目前,这方面的存在问题主要是:1、文种选用不准确。较为常见的是有的行政机关在规定(办法)和通知名称的使用上相互混淆。文件的内容,明明是规范行政工作或者解决具体工作如何办的问题,应该用规定(办法)名称,却使用了通知名称,内容与形式不相一致。2、结构不规范。规范性文件结构一般由章、条、款、项、目组成,但有些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却与一般公文结构无异。有的规范性文件条文排序违背了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使得具体规定让人不易理解和掌握。还有的规范性文件把不同内容的规定放在同一条文中,或者把属于同一条文规定的内容分散到几个条文中。3、用语不严谨。一些规范性文件中往往过多地使用“一定程度”、“适当比例”等伸缩性较大的语言,妨碍了人们对条文的理解和使用。有的对应该使用“必须”进行修辞的严格义务而使用“应当”,削弱了条文力度。有的对必须作出的行为使用“可以”的词表述,结果使义务转化为权利,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文件的执行。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讲,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法治意识淡薄。国务院《纲要》颁布施行一年多来,绝大多数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采取得力措施,从各方面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但仍有少数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纲要》对他们而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有的仍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没有牢固树立“法治”的观念,“人治”色彩浓厚。有的凭过去的工作经验办事,不去学习了解新形势的要求,以往工作实践的特点使他们轻视法律的权威。有的仅仅考虑到方便管理,考虑到调动积极性,而忽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有的急于出成绩,急功近利,只重视对上级负责,不重视对法律负责,根本没有考虑到依法行政和群众利益。凡此种种,造成了一些规范性文件经常出现违法或不合理的内容,政府法制部门屡审不绝。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是未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制度。相当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没有按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这项制度,从而使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无章可循,规范性文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二是法制部门参与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少。实践中,多数规范性文件的起草根本就没有法制机构的工作人员参加,常常由业务部门、业务科室直接起草。这些部门、科室往往重视部门利益,重视业务管理,对某些行政措施存在的合法依据考虑不足或者根本不考虑。三是缺乏责任追究机制。现实中,“有人做事,无人负责”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没有层层落实责任的制度约束,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者往往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完成任务。他们不去深入调研,而是坐在办公室里凭主观想象制作文件,结果是原则性的规定多,明确具体、切实管用的条款少。领导者接到文件,则是“随便看看”就签发,不去认真考虑是否依法行政、社会效果如何的问题。

(三)法律素质较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应当熟练掌握与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而事实上,一些机关工作人员用心学业务,无心学法律。即使参加指定的法律培训班,也是应付,学习时浅尝辄止,连最基本的职权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都理解不透。“只求学过,不求学好”和“简单重复不深入”的现象十分普遍。也有些机关工作人员有心学好,但不能妥善地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他们没有在把握法律原则和法理上下功夫,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简单化,或者实用主义地搞简单对号,致使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始终处于低层次循环过程中。由此,导致了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相当欠缺,在起草规范性文件时,连自已提出的管理手段已经违法都不知道。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依据。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行政效率和行政机关的权威、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工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对策措施,扎实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不断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

(一)强化法治意识,淡化人治观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中的存在问题,首先必须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当前,政府法制部门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务院《纲要》的契机,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途径,引导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改变原来重权力轻义务、重管理轻服务、重行政效率轻行政程序的观念,树立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就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而言,要始终坚持法制统一原则,不得利用规范性文件擅自强化行政权力、搞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得在规范性文件中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措施,不得随意增加行政相对人的义务或者扩大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坚决克服依法行政与具体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制定行为。

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国务院《纲要》的基本要求。《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明确规定,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参照本条例执行。因此,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按照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协调分歧、法律审查、讨论决定、签发公布、上报备案的程序进行。要履行好这些程序,行政机关就必须建立和落实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制度、法制审查制度、集体审议制度、公开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草案,还要实行听证、论证、公开征询意见和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从而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要合法,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这就要求起草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政府法制部门和有关行政机关要开展经常性的培训活动,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点评文件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掌握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要高度重视法制科室的建设,把讲政治、懂法律、钻业务的骨干充实到法制工作岗位,发挥他们在起草和审查规范性文件工作中的作用,以确保规范性文件内容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第5篇: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一、基本情况

全区有6个乡镇卫生院,无中心卫生院,编制病床为77张,现有职工235人:其中退休人员61人,在职职工174名。专业技术人员148名:其中医生78名,护士44名、药剂检验人员19名。职称结构:副高以上职称有5名,中级职称有38名,初级职称有105名。年龄结构:35岁及以下有93名,36岁至40岁有16名,41岁至45岁有16名,46岁至50岁有7名、51岁以上的有16名。5个卫生院总建筑面积为6681平方米,其中医疗业务用房面积为4550平方米。__卫生院即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拆除正待重建。

二、取得成绩

我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扎实推进新农合工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达标化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为此,我局把乡镇卫生院改造改建作为深化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突破口。一是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国债项目建设。20__年争取到国债项目资金100万元,已建成四个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20__年争取到国债项目资金52万元,用于一个乡镇卫生院和四个村卫生室建设。20__年争取到国债项目资金320万元。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新农合制度是一种崭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此,我局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局,及时出台管理制度和有关文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性措施,对参合农民补偿范围、报销比例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从20__年工作以来,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筹资、运转有效的新农合工作机制。20__年,全区参合农民达10.2万人,参合率为85.63%,统筹基金使用率为99.43%。

(三)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我局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一是不断加强对现有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每年对6所乡镇卫生院的技术骨干和110余名在岗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一次。二是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学习培训,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卫生人才,充实农村医疗卫生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近三年有“三支一扶”大学生、招聘的卫技人员到各乡镇卫生院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工作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我区农村卫生落后的状况依然存在,卫生院公益性还不强,仍然有市场化现象,未跳出“以卫生办卫生”的传统思维,工作重点突出不明显,缺乏前瞻性,被动应付局面较多,“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

(二)财政投入少,自我发展能力弱。目前我区农村卫生院的财政差补仅为人头经费的55%。近二年来,全区有四个卫生院通过国债项目建设,虽改善了卫生院基础设施,但由于资金缺口较大,给自身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四个农村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总投资261万元,国债资金100万,负债161万元)。

(三)技术力量薄弱。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实施,卫生院业务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医疗技术力量明显不足。一是整体卫技人员结构、层次极不合理,缺乏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人才,使得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平衡,难以满足农村人群的医疗需求和有效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二是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较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以药养医问题依然存在。

(四)缺乏特色专科,竞争能力不足。由于部分卫生院设备、技术力量业务水平一般化,缺乏特色专科,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明显优于乡村医生,且乡村医生凭借其身居村民之中的“地利”条件和灵活、方便、人员少、消耗低、积极性高等特点,使卫生院竞争能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医,大病送医院”的格局。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亟待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参合农民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耗时费力,再加上在外经商、打工人员较多,给参合资金收缴造成了很大困难,个别村委会还存在垫资问题。二是新农合基金管理尚需加强,由于其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也缺乏专业人员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其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是健康体检任务的完成情况欠佳。二是健康体检的后续工作不到位。较多人员反映,参加健康体检后,即使查出了问题,小毛病不愿治,大毛病无钱治,还增加心理负担。

四、几点建议

农村小康社会,农民健康首位。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建设,促进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新发展,切实抓好农村卫生工作,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的面貌,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是层卫生院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职责,牢固树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 宗旨。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卫生资助,逐步缩小农村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前瞻意识,敢于像发展经济一样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切实加快改变农村卫生工作落后状况。

(二)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一是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要规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行卫生院的薪酬分配方式以及卫生院人员的奖金应与卫生院的经济收入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将卫生院目前的运行机制,从“经营创收”转到“服务保障”上来。二是要合理设置村卫生室。按照相邻相近、便利群众的原则,根据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和医疗需求,合理设置村卫生室,达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卫生室”的要求。通过加强村卫生建设,并将其纳入农村整个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由乡镇卫生院交给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告、健康档案建立、常见病初级诊治和转诊等农村公共卫生项目相关工作。三是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采购制度。加强监管,从源头上约束药品采购销售环节的创收行为,切实改变目前不合理收费和药价虚高现象。

(三)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决不能简单地市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卫生事业费应达到区财政支出的6%以上,并逐年有所提高。要制定倾斜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卫生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改革农村卫生人员培养模式,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关键是人才。要结合农村实际,努力培养一批业务素质精、用得了、留得住、胜任农村卫生事业的人才。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卫生人才资源,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他们掌握全科医学理念、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业务水平。二是要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引导、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的政策。三是要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制度,继续严格执行区级医院医生晋升中、高职称前到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四是建立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满8年以上,可交流到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制度。五是要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在职的乡村医生采取多种途径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医生接受医学学历教育,力争至20__年,乡村医生均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六是建立农村卫技人员引进、交流制度,使引进和招聘农村卫技人员制度化。

(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改革运行机制。一是要提高实际参合率,扩大参合覆盖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筹资效率,降低筹资成本。二是扩大农村医疗救助范围。目前我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对象为农村低保户、特困户;建议对农民大病救治自付部分费用超过一定数额的,也应通过医疗救助制度进行二次补偿,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三是尽快开展新农合的门诊统筹。目前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保大病住院制度,门诊费用不能报销,而农民最关心的是门诊费用。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把门诊费用列入统筹范围,以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

第6篇: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疫病防控;卫生监督;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51-04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李 鹏(1980-),男,湖北长阳人,兽医师,主要从事重大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武陵山余脉、清江中下游,是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全县国土面积3 430km2,辖8镇3乡、4个居民委员会、154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约占51%。2013年生猪出栏686 097头,存栏550 588头,山羊出栏552 756只,存栏401 737只,牧业产值2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3.8%。

在2008年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长阳县将原畜牧局更名为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全部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长阳县域畜牧业基础良好,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肉羊生产大县和湖北省畜牧强县候选县。畜牧业作为长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狠抓畜牧业生产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三大重心工作,境内连续八年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从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县畜牧兽医局扎实履行部门职责,认真组织落实春季动物集中免疫、小反刍兽疫排查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断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等各项畜牧兽医业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1 强化组织领导

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各乡镇也都成立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和县人民政府2014年初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4-2020年)》和《全县动物防疫工作方案》。2014年2月26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副县长、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指挥长覃高轩同志全面布置了2014年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乡镇相继召开了乡镇、村干部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的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对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

1.2 强化防疫责任

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2014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县畜牧兽医局与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乡镇人民政府与所属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了公益性动物防疫工作合同,并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了村组干部的责任制考核,为全面完成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

1.3 强化经费保障

县级财政每年安排动物防疫费350万元,其中部门预算105万元,乡镇动物防疫免疫注射“以钱养事”245万元,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经费和免疫死亡据实支付,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财政还配套安排动物防疫经费105万元,县畜牧兽医局安排基层动物防疫补助经费55万元。同时县人社局、财政局按70个公益性岗位的补助标准,增加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人员的待遇。全县用于动物防疫的经费在500万元以上。

1.4 强化技术培训

县畜牧兽医局制定了全县动物免疫技术操作规程,印发给每一个动物防疫员,每年分期分批对全县动物防疫员进行免疫技术培训,提高了防疫员的免疫操作水平,目前,全县绝大多数防疫员免疫操作水平已达到规定要求。

1.5 强化中期督查

春防集中免疫期间, 县畜牧兽医局组建7个督查组,由畜牧兽医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154个行政村对春防工作开展督查,看动物防疫组织管理是否到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否落实、疫苗储藏是否规范、疫苗和免疫标识发放记录是否真实、免疫操作是否规范、动物免疫病种是否到位、免疫密度是否达标、免疫档案是否真实规范、规模养殖场养殖档案是否健全等,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到位。同时,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也对辖区内春防情况开展督查,通过加强督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做到立行立改,确保防疫质量。

1.6 强化知识宣传

防疫期间,县畜牧兽医局印发了2万份《县畜牧兽医局致全县养殖户的公开信》,发给养殖户,同时利用乡镇民情通平台对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国家关于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宣传。通过宣传,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普遍提高,绝大多数养殖户能自觉接受并主动协助动物防疫工作,部分规模养殖户的饲养方式已开始向自繁自养转变,防疫方式也开始由被动防疫向主动防疫、程序免疫转变。

1.7 强化应急值守和储备

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办公室坚持24 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组建了由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专班。县应急办还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突发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县畜牧兽医局储备了充足的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等。全县任何地方发生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专班均可在3 h内到达现场进行科学处置。近几年来,全县没有发生因应急处置不到位而导致疫情扩散和蔓延的现象。

1.8 强化疫情监测和排查

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全县11个乡镇154个行政村设165名村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员,全县任何地方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均可按程序在最短时间内上报至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2014年3月下旬,省、市畜牧兽医局部署防控小反刍兽疫疫情以来,县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紧急行动,立即指示由县畜牧兽医局班子成员牵头,结合春防督查,组建7个工作专班分赴各乡镇开展小反刍兽疫紧急摸排,累计排查规模养羊场(户)645个,排查山羊33.66万只,没有发现异常。4月15日,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督战会议后,我县再次安排第二轮排查,要求不漏一村、不漏一组、不漏一户、不漏一羊。到目前为止,我县没有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

1.9 强化工作考核

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办公室制定并印发了《全县动物防疫质量和畜产品安全监管考核办法》,集中免疫结束后,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三个检查组采用随机方式对各乡镇动物防疫质量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考核,针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县畜牧兽医局召开了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夏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要求各乡镇立即整改,并于6月初再次组织督查组对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整改措施已基本落实到位。

春防期间,全县生猪存栏57.72万头,注射猪瘟57.68万头,免疫密度99.93%,猪口蹄疫57.68万头,免疫密度99.9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57.68万头,免疫密度99.93%;羊存栏46.05万只,注射羊口蹄疫37.72万只,免疫密度81.99%,羊痘39.72万只,免疫密度86.25%;牛存栏2.28万头,注射牛口蹄疫2.28万头,免疫密度100%;禽存笼66.13万羽,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66.10万羽,免疫密度99.95%,鸡新城疫66.10万羽,免疫密度99.95%,圆满完成了春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任务。

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2.1 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

在2008年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长阳县成立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县畜牧兽医局的二级单位,加挂县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县动物检疫站牌子,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31人,其中乡镇派驻人员21人。现实际在编28人,其中乡镇派驻人员14人。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动物防疫、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产品安全和兽药及饲料行业监管等行政执法工作。长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乡镇没有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实行的是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派驻人员与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合署办公。

2.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长阳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宜昌市创建全国最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和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两条主线。

2.2.1 层层落实责任 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县畜牧兽医局与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全县所有动物检疫员和协检员都签订了《动物检疫工作责任书》。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纳入了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全县动物防疫质量和畜产品安全监管考核办法》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考核细则》中,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权重占50%左右。

2.2.2 加强规模养殖场养殖环节监管 按省、市统一要求,加强规模养殖场养殖环节监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与433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签定了《规模饲养场(小区)动物卫生监管责任书》、《规模养殖场(小区)规范生产与经营承诺书》和《规模饲养场(小区)安全使用兽药责任书》和《规模饲养场(小区)畜产品安全承诺书》,累计发放养殖档案5 000本,其中养殖档案里印有兽药停药期规定,在全县张贴兽药停药期规定50多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至少每季度对规模养殖场巡检一次,要求规模养殖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督促规模养殖场开展违禁物自检,规范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停药期规定,确保出售的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2.2.3 严格实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 充分发挥11个乡镇检疫申报点和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检疫检验作用,扎实受理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申报。2014年,全县累计受理产地检疫7.7万头,其中跨省调运活畜禽检疫2.5万头,屠宰检疫检验动物2.3万头,检出不合格生猪副产品50副,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坚持经常对辖区内报检点进行巡查,对存在的不足督促整改。

2.2.4 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管理 长阳县生猪定点屠宰工作职能已划转县畜牧兽医局,但机构、编制、人员正在落实中,还未办理交接手续。全县有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都签订《屠宰场动物卫生监督责任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屠宰场进行24 h专人驻场同步检疫,对检出的不合格产品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按3%的比例进行“瘦肉精”抽检,没有发现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

2.2.5 认真落实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从2012年起,国家出台了生猪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长阳县认真落实该项政策,2014年共补助1 166头,共计93 280元。这项政策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贩卖病死猪的行为。与此同时,长阳县积极探索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已在我县磨市镇建立一个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站,计划两年内在龙舟坪镇和大堰乡再各建立一个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站。

2.2.6加强畜牧生产投入品质量监管 一是加强饲料管理。与经营企业签订质量安全经营责任状,督促建立健全《湖北省饲料经营单位进货记录》和《湖北省饲料经营单位销货记录》,不定期对饲料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饲料进行销毁并对经营企业进行处罚。二是加强兽药管理。重点检查有无违禁产品、兽药进货及销售记录是否健全。通过兽药GSP认证的42家兽药经营门店全部建立了《湖北省兽药经营单位进货记录》和《湖北省兽药经营单位销货记录》。及时查处农业部通告的非法企业和假劣兽药,并将名单印发给兽药经营企业。督促乡村兽医建立兽药使用记录,要求不得购买、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品。目前全县兽药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2.2.7 加强动物经纪人的备案管理 根据农业部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长阳县对从事动物及产品营销的人员全部进行了备案管理,截止目前,全县共办理动物经纪人备案登记158人,签订《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公开承诺书》158份。

2.2.8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认真组织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专项整治。2014年上半年共抽检规模养殖场772个批次,产地检疫抽检330个批次,屠宰(市场)检疫抽检653个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在此基础上,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打假护农保春耕”、“全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全县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执法活动。

2.2.9 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每个季度与县工商局、县食药监局、县农业局、县水产局、县质监局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确保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城区畜禽交易市场每天派一名执法人员与工商局、经信局一起加强市场巡查。

2.2.10 加大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一是将现行的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编印了500册,发放给动物经纪人、饲料兽药经营者、规模养殖场和生猪定点屠宰场业主;二是发放宣传资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各乡镇畜牧中心深入到各投入品经营企业、畜产品经营企业、养殖户、动物及动物产品使用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印发《严禁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告知书》、《县畜牧兽医局致全县养殖户的公开信》和《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各2万份,发给规模养殖户,并在村委会、集镇、屠宰场、公路交叉路口、畜牧中心办公地点广泛张贴;三是广泛运用各种媒体造势。在长阳电视台开辟专栏,及时公告,宣讲“瘦肉精”、地沟油的社会危害性,在长阳广场设置放心肉宣传栏,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长阳分会场上设置咨询台广泛宣传畜产品安全知识。

2.2.11 注重工作痕迹管理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要求养殖场、屠宰场、兽药及饲料经营企业、餐饮业主、动物产品冷藏场所、动物经纪人建立健全各种档案、台账、记录的基础上,监管工作中自身也十分注重工作痕迹管理,每次对监管对象检查都有检查情况记录,并经监管对象签字。

3 存在的不足

3.1 动物防疫员报酬较低

长阳县绝大多数防疫员实际当年可支配收入只有4 000~5 000元,有的甚至更少,加上动物防疫员工作程序极为复杂、工作环境差,目前已出现动物防疫员青黄不接的现象,特别是年轻人已不愿意从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这种现象单靠畜牧兽医部门已无力解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2 免疫密度和免疫标识难达到100%

长阳县山多人稀,交通不便,防疫员不多,畜禽强制免疫难以达到100%;部分养殖户对免疫时加挂耳标有强烈抵触情绪,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猪耳标挂标率难以达到100%。

3.3 养殖档案不够健全

由于规模养殖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认识不深,少数规模养殖场养殖档案内容填写不够完整。

3.4 监管体系不健全

由于乡镇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县级监管人员少,鞭长莫及,加上畜产品安全监管面广、对象多,个别地方存在监管死角。

3.5 部分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养殖者和动物经纪人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养殖户没有严格遵守引种申报和落地报告隔离制度,加大了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的风险。部分动物经纪人受利益驱动,不主动申报检疫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流动仔猪商贩没有及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导致其贩运的仔猪发病,甚至引发养殖户原来的牲畜染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

4 建议

4.1 建立乡镇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

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明确责任、择优选用、注重素质、创新机制”的原则,设立乡镇畜牧兽医机构。乡镇畜牧兽医机构在乡镇级作用巨大,动物防疫检疫、惠农政策兑现、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都离不开,现有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机构性质模糊不清,没有监管执法权,人员待遇差、工作经费不足,迫切需要成立统一的乡镇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

4.2 建立长效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经费投入机制

基层(特别是乡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责任重大、工作面广、程序复杂、环境极差,现行“以钱养事”投入机制很难满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将乡镇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月拨付。

4.3 加大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加大县乡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素质,特别是省市级要经常组织县乡级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培训,不能只培训主要负责人,每个县每次参训人员不能少于2~3人。

第7篇:调研工作意见建议范文

一、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年1月,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期间,视察了淮河、长江治理工程,并对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嘱咐“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厅党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全厅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领会精神实质学习好,结合实际贯彻好,真抓实干落实好。迅速制定《省水利厅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的总体安排方案》和《省水利厅20*年工作要点》,对各项重点工作明确牵头责任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和协同配合部门。加强全系统内调度,落实重点项目,并抓好跟踪督查;加强厅机关调度,制订月工作计划,抓好定期督办;加强重点工程调度,加快推进和落实总书记关注的重点水利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理清水利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是按照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省第九指导检查组的有力指导下,厅党组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精心组织,较好地完成了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两个阶段的任务。及时召开全厅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全厅实施方案及厅党组班子实施方案,确定“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的实践活动主题。厅党组多次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学习扩大会,集中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分两期对180多名处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二是抓好课题调研工作,确定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建设”为厅党组班子调研课题。每位厅党组成员结合分工,确定了水利队伍建设、体制改革等6个方面的调研课题,派出调研人员40多人次,完成38篇调研报告。三是确定“锐意进取、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工作”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进一步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四是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多渠道寻求加快水利发展之策,对征集意见梳理归纳后共4类30条,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和部门,明确整改时限。厅党组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征求有关单位意见,为整改落实阶段打下基础。学习实践活动受到了省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三、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建设和改革

厅党组紧紧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总结近年来*治水经验和教训,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并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20*年5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厅及时将《意见》转发至各市水利(水务)局和厅直各单位,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目前,全省各地市都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贯彻实施意见和措施。全省水利系统以学习贯彻《意见》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水利工作思路,切实加强水行业管理,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快实施防洪除涝工程、民生水利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防洪保障、为民服务和水生态保护能力,确保了《意见》的贯彻落实。

1、以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为标志,防洪保安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如期实现国务院确定的近期治淮工作目标。全年完成已批治淮投资15亿多元,累计完成治淮骨干工程投资208.3亿元,至此,**年国务院治淮会议确定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建成。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汾泉河治理、怀洪新河续建、包浍河治理、高邮湖大堤加固、洪汝河治理、奎濉河治理、淮干整治已批单项工程、湖洼地及支流治理等9项工程全部完成;涡河治理、淮北大堤加固、沙颍河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白莲崖水库等5项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工程完成后,进一步改善了我省淮河流域防洪体系,提高了流域总体防洪标准。20*年灾后重建项目第一批工程已全面建成。移民迁建项目已完成三分之二。

二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展开并被列为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确定自2009年起列入民生工程,并列入市、县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截至年底,大中型水库加固中,20*年前安排的34座已验收或基本完成27座,20*年安排的18座已开工建设。小型水库加固中,列入20*年计划的已开工459座,其中列入国家计划的73座全面开工。除险加固后的水库解除了自身安全隐患,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养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三是全面实施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我省被列入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项目33处,总投资10.15亿元。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年下达投资计划7.97亿元。大公圩、上桥、十三连圩等21处泵站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亿多元。改造工程完成后,恢复和改善了农村排涝设施,为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条件。

四是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开局良好。20*年第四季度,我厅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中央追加安排我省水利投资15.6亿元,涵盖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加固、大型灌区、大型泵站等项目,投资额度在全国位居第6位。按照中央和省里部署,我厅积极行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强力推进新增投资项目建设。截至20*年底,投资计划全部下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已顺利完成新增投资1.1亿元。

2、以服务民生解决饮水安全为重点,农村水利建设创造新业绩

一是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开展典型工程调研,及时分析解决问题,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1.7亿元,建成1400多处供水工程,解决3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实现既定目标,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是持续推进6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持续抓好淠史杭、驷马山、花凉亭、女山湖、茨淮新河、青弋江等6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年争取中央投资3.04亿元,安排单项工程建设项目58个,完成16个项目验收。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用水效率,改善了灌区末端的用水困难。

三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预期目标。完善“以奖代补”制度和“民办公助”措施,督促各地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年冬至20*年春,各地深入开展以水毁修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2.45亿立方米。20*年入秋后,通过出台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意见、组织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现场会等措施,推动各地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热潮,至年底,全省共投入各类兴修资金35.7亿元,完成土石方2.4亿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2060万个,出动机械164万台班。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0万亩,除涝面积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平方公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3、以水管体制改革为抓手,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全省98个有改革任务的市县中,89个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有15个市整体通过省级验收。全省定性纯公益性单位286个、准公益性单位280个,落实人员经费5.1亿元、维修养护经费2.23亿元。通过改革,初步建立起体制顺畅、机制灵活、人员精干、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加快水价改革步伐。经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批准,水利工程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进一步明确了水的商品属性,有力地推动了水价改革步伐。开展典型水管单位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在省驷马山提水灌区和花凉亭自流灌区开展调研。认真推进水价改革试点工作,对淠史杭金安木南支渠等8个试点地区,完成农民用水协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大型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农业水价改革试点等规划的申报工作,目前各试点地区项目已经全面展开。

三是提速厅直各企事业单位改革。省长江、淮河河道管理系统上划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经省编办批准,由财政差额供给变为全额供给。省水利基建局实现参照公务员管理,与省治淮重点局合署办公。完成物资总站转企改制任务,成立水利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座大型水库实现统一管理。省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入驻合肥龙塘新校区,并被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确认为第二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四、全力战胜滁河流域大洪水,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1、精心做好防汛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强化责任制落实、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保障能力,精心调度、科学防控,有效防御了皖南暴雨洪水,成功防御“海鸥”、“凤凰”等超强台风,确保淮河四次洪峰安全过境,特别是成功战胜滁河流域特大洪水,确保了滁河及主要支流安全,确保了各类水库安全,确保了重点堤坝和重要圩口无一溃破,确保了在防汛与转移过程中无人员伤亡。通过水利工程发挥效益和防洪除涝措施,全省共减少淹没耕地115万亩,减少受灾人口约140万人,防洪减灾经济效益约82亿元。

2、统筹抓好抗旱工作。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妥善处理防洪、抗旱、防污的关系,加强蓄水保水,科学调配水源,积极组织城市供水,保证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生态供水安全。全省累计发动33万人,投入抗旱经费0.42亿元,农业抗旱供水52亿立方米。据测算,农业抗旱减灾效益达17.9亿元,其中挽回粮食损失82.2万吨,减少经济作物损失6.05亿元。

3、做好抗震救灾和对口援建工作。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通过自发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共向灾区捐款700余万元。厅领导多次赴灾区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并派出一名处级干部参加省援建办,先后有8批60多人次赴松潘,实地了解水毁情况,考察援建项目,指导恢复重建。援建工作克服高原气候、雨雪频繁、地质条件等恶劣环境的影响,积极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农田灌溉和防洪护岸工程等。已解决了3万人饮水问题;完成农田灌溉和水毁修复工程;岷江川主寺镇段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开春天气晴好即可开工建设。

4、积极参加抗雪救灾工作。针对20*年初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紧急部署水利建设工地,采取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和人员安全。认真落实省政府部署,紧急调配机械设备150台套,参加合肥、安庆等地破冰除雪行动。紧急协调调运抗灾物资,支援其他行业抗雪救灾工作。多方争取雪灾恢复资金,修复供水和水文等设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五、抢抓中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机遇,进一步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1、规划基础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水资源综合规划基本完成,长江、淮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取得阶段性成果。淮河行蓄洪区和滩地移民迁建规划、城市水源地保障规划基本完成。水利血防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规划编制结束。民生水利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全面启动中小河道治理建设规划、全省抗旱规划编制工作。

2、重点工程前期工作进展加快。一是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实施方案水利部已批复。二是治淮新三项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洼地治理外资项目国家发改委已批准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水利部已报国家发改委,已通过世界银行的评估;西淝河等洼地治理应急工程可研报告水利部已审查,即将转报国家发改委;淮河干流董峰湖、香浮段、方邱湖、临北段行洪区调整与改造工程可研报告已完成,并上报水利部;淮河一般堤防加固工程可研已完成并报淮委,高邮湖大堤加固可研报告水利部已审查。三是大型水库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下浒山水库项目建议书国家发改委已完成评估,月潭水库项目建议书水利部已转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可研、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审批,具备安排投资和开工建设条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也全部完成。四是长江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青弋江分洪道项目建议书国家发改委已完成评估,即将审批;水阳江中下游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即将转报国家发改委;滁河治理20*年应急工程实施方案水利部已批复,并安排投资开工建设;滁河近期治理可研报告已完成,即将上报水利部。

六、各项水利管理向纵深拓展,进一步提升水利公共服务水平

1、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集中换发取水许可证3000余份,进一步摸清全省取水许可情况,为制订水量分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管理为抓手,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及时调整和充实水文观测站网,编制水功能区水资源状况通报。加大巢湖、淮河两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建立淮干及其主要支流污染联防和闸坝防污调度机制,保障沿淮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安全。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通过水利部中期验收与评估工作,合肥市已被水利部批准为新一批节水型社会试点市。

2、提高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完成全省1.6万多座水闸的注册登记、2058座水闸安全分类和57座大中型病险水闸安全鉴定,为列入国家水闸除险加固规划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工程管理,新增11个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面勘查长江*段崩岸情况,研究治理措施。组织编制长江、淮河干流河道岸线利用规划,形成优化整合利用的初步成果。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信息通报、定期巡查、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同时实施和责任追究等“四同时”制度。与省旅游局签订发展合作框架纲领性文件,积极打造水利旅游精品,新增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

3、规范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全面启动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稽查、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荆山湖进退洪闸工程荣获我国水利工程最高奖项大禹奖。严格执行基建“四制”,加大对参建单位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全面启动并完成89家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完成水利定额修编,培育健康的水利基本建设市场。强化安全管理,开展施工安全监督工作。全省水利系统初步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4、提升水利多种经营实力。成立水规费稽征办公室,加强政策研究,加大征收力度,开展部分水规费直收试点。拓展水利多种经营,全省水利系统利用水土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供水、旅游、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等服务,厅直单位创收突破5亿元,行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5、拓宽科技和信息化应用领域。成立水利厅科学技术委员会,推动水利科学技术创新。全年共有5个重大项目列入省部级计划,3个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1项被评为二等奖。加强科技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水博览会、水利新产品应用成果交流会等。全面完成淮干骨干通信工程,基本完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情分中心建设。加强防汛抗旱通信和网络使用管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成厅机关协同办公系统,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七、水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执政能力不断增强

1、建立健全地方性水法规体系。《*省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自20*年10月1日起实施,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完成《*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调研论证工作,为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障防洪及涉河工程安全提供法律依据。举办丰富多彩的“水法宣传月”活动,有效扩大了水法规的影响力。

2、不断提高水利执法水平。一是加强执法能力培训。开展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全省5300余名水政监察人员参加考试。认真办理水行政复议答复案件。积极支持基层水利部门依法维权。二是重点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按照水利部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严打年”部署,全年组织“清江行动”和明查暗访活动380余次,查获非法大中型船只42艘次,实现了长江*段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目标。三是全面加强淮河及中小河流采砂管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淮河*段实行禁止采砂的通知要求,研究具体禁采措施,加强豫皖边界采砂管理,签订边界采砂管理协议,开展打击非法采砂行动。共巡查打击716次,查获采砂船只854条。

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制定依申请公开信息工作流程,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类信息。全年各类信息1450条,涉及基建、计划、财务、人事等,受到省政务公开办的充分肯定。强化水利政务窗口管理,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功能,增加现场办结项目,新增网上申报渠道,全年按时办结各类办件1531件。

八、加强行业自身建设,保障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1、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省纪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开展“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厅机关和厅直各单位共清理制度1778项,修改完善486项,新制定261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廉政监督,保证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继20*年之后,我厅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单位”称号。厅机关、省水电学院、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省水文局、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管理局荣获省直“三优”文明单位称号。积极开展迎奥运“全民健身”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3、不断改进机关作风。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促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努力探索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加强与代表和委员的联系,听取对水利工作的意见建议,按时办结45件人大建议、19件政协提案。坚持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厅长接待日等制度,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等工作。省政府政风评议组对我厅政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14个单位(处室)领导班子和干部调整补充考察工作,选拔任用处级干部23人,交流轮岗6人。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全厅系统录用各类人才76人。加强理论学习培训,举办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等培训班20多个,受训2200多人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利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一个方向,把握两个原则,打造四个水利,实现一个目标。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加快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推进这一方向。把握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继续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和完善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防洪抗灾减灾体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体系、水工程运行管理体系,努力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相适应的现代水利。

2009年,全省水利工作将坚持以党的*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意见》精神,立足科学发展观新实践,遵循新时期治水新思路,抢抓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力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奋力崛起、构建和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是建设重大水利基础工程,增强防洪保安能力

完成治淮骨干工程扫尾验收工作,全面展开淮干整治补充工程建设。加大治淮新三项工程前期工作力度,启动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按时完成20*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项目建设任务。积极推进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及主要支流治理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

二是分步实施两大民生工程,提高保障民生水平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316.4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20*年安排的488座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设30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三是加强灌排工程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扎实推进骨干灌排工程建设,继续加大6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力度,提速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进度。加快完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推进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组织沿淮淮北地区大力开展恢复性除涝治理工程建设,为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水利基础设施保障。

四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发挥抗灾减灾效益

深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坚持兴利与除害结合,防汛与抗旱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充分发挥已建工程防洪减灾作用。深入推进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五是健全建设管理体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投融资机制,实现水利投资稳定增长。巩固水管体制改革成果,提高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六是优化配置水资源,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加快《*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等重点水法规立法进程,不断健全完善全省水法规体系。加大水资源管理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引江济巢工程,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

七是加强基层水利工作,夯实水利发展基础

注重解决基层水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结合水管体制改革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质,落实人员、运行经费和社会保障政策。积极引导基层水利单位,立足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