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游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不论是从幼儿的心理还是生理成长的角度来看,游戏在幼儿早期的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丰富幼儿情感等方面尤其突出,加强对幼儿园游戏的开发与创新,对整体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游戏概述
1.幼儿园游戏的分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这种分类的方法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是有利的,对于教师的具体操作也是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各种游戏。
2.开展幼儿园游戏的必要性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虽然现代社会中畸形的教育与培养方式,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开展辅导班和兴趣班等,不但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并且还让幼儿产生了厌恶心理,久而久之,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1)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幼儿成长的需要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并不是看他会多少东西,而是看他的内涵与品质,是一个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这样的准则对幼儿同样适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大脑大量地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并且不会感受到疲劳,反而会因为快乐而产生了兴奋,在游戏的同时记忆力也有所提高,并对游戏堪称“过目不忘”,在内心产生了良性的作用,在“我要玩”“我要学”的气氛下开展幼儿的其他教育,远远要比“要你学”“必须学”的辅导班形式,要更加有效率,幼儿也更加容易接受。因此,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
(2)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家园”共同的需要
开展幼儿园游戏,不仅能够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加强他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能够完整地培养幼儿的好恶,这是“家园”的需要,这里的“家园”指的是“家庭”与“幼儿园”两个方面。作为幼儿园一方,幼儿的管理与教学是核心,那么,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更加容易管教与教育,这是幼儿园希望看到的。而作为家庭一方,希望幼儿能够健康成长,并且快乐着,其实从真正意义上对幼儿的文化学习的要求并不高,重点是幼儿的心理与身体的健康,这是家庭所希望得到的。那么,开展幼儿园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是快乐的,幼儿在游戏中是开心的,因此,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家园”共同的需要。
二、构建幼儿园游戏主题——亲、子、师
从上文中,我们看到幼儿园三大游戏的开展,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家园”所希望看到的,说起“家园”,不得不从“亲、子、师”这三个方面去挖掘。在这里,笔者倡导要建立以“亲、子、师”为内涵的游戏主题,对这类游戏的挖掘和开发,将会有助于“亲、子、师”三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以幼儿为核心
幼儿园三大游戏始终是围绕“幼儿”这一核心来开展的。首先,应该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幼儿对小动物比较喜欢,那么可以尝试在幼儿园内建立一个生物角,养一些小动物和禽类,幼儿对这些小动物潜在的喜爱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心。其次,从社会热点开始。如,天安门升国旗、载人航天、奥运会等,尤其是载人航天、奥运会是幼儿园比较常用的素材。通过引导儿童观看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等,并给他们做解释,幼儿会对航天英雄产生钦佩之情,对夺取冠军的奥运健儿表现出深深的崇敬。最后,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入手。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好奇,那么开展“挖宝藏”“黑匣子”等游戏,就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总之,要构建“亲、子、师”的游戏主题,需要以幼儿为核心。首先,分析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和生理成长的特点,从而制订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游戏,如果游戏难度过高,超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就达不到在游戏中教学的目的。其次,在实施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幼儿的好恶特点,尽量选择人人都喜爱的素材,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飞机、汽车等。最后,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切不可盲目地进行游戏的评价,应该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的情绪,以“开心”“快乐”为主题,而不能一味地进行胜负和输赢的定论,以免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2.鼓励家长参与
幼儿与其家长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如果能够将幼儿与家长组合起来,让他们共同来参加活动,那么就能够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1)要努力转变家长观念,说服家长抽空来幼儿园陪自己的孩子做游戏,并且在家长会等时间,暗示家长要多陪孩子,不能因为工作而有所偏差。(2)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资源,具体做法是,对幼儿布置作业,如,你们知道“老鹰”长什么样子么,那么,第二天就有孩子带来了画报,与其他孩子共享。同时,有些家长本身能歌善舞,在幼儿面前进行表演,能够让幼儿们更加开心;要始终不忘家长的存在,不仅要让幼儿开心,还要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心,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升华幼儿园游戏的游戏主题。综上所述,家长在构建“亲、子、师”的游戏主题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一方面,家长是成人,与幼师和幼儿园方面的交流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家长是幼儿最亲密的人,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性、脾气都十分了解。那么,幼儿园和幼师方面,要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重视和参与到幼儿园的“亲、子、师”的游戏当中,与家长多沟通,在现在幼儿园生源少的情况下完全有精力和能力来为每一个幼儿建立完备的信息档案,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多改变自身的认识与观念。
3.教师对游戏的创新
通过把握上述两点,即幼儿为核心,家长为重点,教师在整合这两个方面之后,再加入自身的元素,就能创造“亲、子、师”为主题的游戏。例如,我所在幼儿园曾经开展了“亲子”游戏活动,大人与小孩一起合作开展了各类游戏,有的家长抱着孩子比赛跑;家长头顶篮子、小孩投篮等,看着家长也玩得跟小孩似的,我知道我们的游戏教育是成功的。因此,在幼儿园“亲、子、师”的游戏构建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协调和作用,一方面,幼师与幼儿的师生关系,能够潜在地影响到幼儿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另一方面,幼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够了解幼儿的最新心理动态,从而为幼儿们量身定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与家长、老师一起,共同分享游戏的欢乐,在游戏中互相增进了解和信任,不论是亲情还是师生情,都能够达到一个高度。最后,营造一个“家园”互动,为幼儿健康成长而努力的氛围,是大家共同期盼的。
关键词:民间游戏;特点;效应
一、为何应用民间游戏
提起美好的童年,最难忘、记忆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斗鸡、踢毽子、扔沙包、滚铁环、丢手帕、跳房子等游戏。小伙伴们个个被太阳晒得脸儿黑里透红,被风儿吹得皮肤干裂,但大家的心情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康的。
可如今的孩子,玩具应有尽有,有不少的孩子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玩各种各样的电动玩具,很少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他们对外界环境适应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心灵稚嫩易受伤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使幼儿“情绪安定、愉快”,“喜欢参加各项游戏”,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显然,幼儿教育的重心从发展动作,增强体质转向培养兴趣,形成习惯。
为此,我们挖掘出古朴有趣的民间游戏,充分开发民间游戏的自然教育功能,对它进行探索、应用,使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活动,它以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幼儿。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特点:①娱乐性。民间游戏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就是由于它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内容生动、形象,形式活泼、轻松。②民间游戏具有健身、健心双重功能。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敞开心胸,丢开烦恼,尽情嬉戏、欢笑、蹦跳、喊叫。这种完全放松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③民间游戏具有文化传递和人格塑造作用。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生哲理,如: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等,有助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④民间游戏的时空限制小,材料依存性低,开展民间游戏,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约束,不需要完整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只要有兴趣、愿意玩,幼儿就可以三五成群自由玩耍。材料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等。
三、民间游戏的应用效应
1. 民间游戏能增强幼儿体质,愉悦身心
民间游戏大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孩子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感冒少了,免疫力增强了。阳光的照射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阳光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们还积极做好了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在大自然中一起玩民间游戏。大人们找回了童年的乐趣,而大自然的美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促使了孩子机体健康发展。
2. 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的运动机能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孩子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抓沙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游戏,使孩子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踩影子”等游戏培养了孩子奔跑和躲闪的能力。“过独木桥”、“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使孩子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促使孩子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
3. 民间游戏能增强幼儿食欲
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孩子的体能,增加了孩子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老师、家长常说,孩子食欲不好,很令大家烦恼。自从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加强了,消耗了孩子的体能,使肌体产生饥饿,孩子们吃饭也就有滋有味,再也不用老师家长催促了,孩子们吃得好,睡得好,身体越长越棒。
4. 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勇敢。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边念儿歌边做游戏,从游戏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促使他们热爱生活、憧憬生活。“拔河”、“二人三足走”、“背月亮”、“炒黄豆”、“拉大锯”等二人游戏,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共同交往、共同配合,增强了孩子的合作精神。“抢椅子”等游戏,让孩子们学会了竞争,培养了孩子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跌倒了不哭,自己爬起来;碰撞了不会争吵,相互说声“对不起”;遇到困难不会叫老师了,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孩子们礼貌了、谦让了,有了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氛围。
民间游戏具有生理保健作用、动作技能促进作用和体质增强作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幼儿在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充分享受着自由与快乐,保持着身心愉悦与和谐状态。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简介
教学游戏化的含义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还处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幼儿。游戏被看作是幼儿园教学的主导方式,也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园游戏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1)角色游戏、建筑造型游戏和表演游戏的幼儿创造性游戏,可以锻炼和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2)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编制的教学游戏,使幼儿新课标教育的课程内容能高效传输给幼儿。教学游戏也体现了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1)融入了以幼儿主体性活动和动作规定性为特征的游戏的形式和因素。(2)借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在教学游戏中,教学部分融合了游戏的因素自成目的的、对话的、生成的、体验的。游戏也部分融合了教学的因素控制、计划、目的、理智和预先结构,教学游戏是将教学进行游戏化改造的一种集中体现。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外在环境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让幼儿获得游戏的团队性、兴趣性、创新性等愉快的游戏体验。幼儿在享受游戏时,能够充分地享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幼儿的大脑思考能力,给予幼儿主观决策能力。
1.幼儿自主选择教学游戏的主题内容
幼儿园教学游戏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会结合时代的热点和幼儿的自身兴趣,给幼儿相对新颖、相对完善的教学主题,幼儿可以凭主观意愿自己选择。自主选择也有两个含义:(1)幼儿能充分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结合活动主题来选择活动内容,摈弃之前迎合教师统一的教学方式。(2)家长也应该提供相应自由选择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前提。
2.幼儿主观选择教学游戏的活动形式
幼儿园教学游戏的活动形式是以幼儿兴趣为基础,教师不应该对活动的形式进行硬性要求,这样就改变了教学游戏的性质。活动的材料和活动的步骤应该配合幼儿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兴趣,给予活动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应适当地减少活动的全程包办和硬性干预,鼓励幼儿活动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能够自由、不受拘束地发挥天性,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才智。
3.教学游戏活动的难易程度与幼儿能力契合
幼儿园教学游戏的难易程度应与幼儿有相应的配合。(1)幼儿面对超出自身能力而无法完成的教学游戏时,往往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从而促使排斥、躲避甚至是攻击行为发生。(2)幼儿面对低于自身能力,不具有挑战性和新颖性的教学游戏,又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表现出对任务的不感兴趣和无视的行为。(3)活动的任务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时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又是在幼儿能力范围内,通过一定的努力和付出可以完成,给幼儿带来满足和愉快,使幼儿充分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和对任务的胜任感。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内在环境
内在环境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主导因素,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幼儿主体的发展。(2)幼儿个体的差异。(3)幼儿园教学的目标。内在因素也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核心,给幼儿园教学提供能力和发展的支撑。
1.幼儿园教学游戏中幼儿主体的发展
教育的主旨在于发展人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幼儿时期则是发展的开始。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为根本,并以此为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均衡发展,但是人主体性的发展与人各方面的发展却是密切相关的。人的主体性发展可以带动其身心各方面的主动积极发展,甚至可以说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2.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幼儿个体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已经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有好动的、好静的、喜欢音乐的、爱好文学的等。根据个体差异设置游戏,如,设置小型的拔河比赛给好动的幼儿,设置画画的比赛给好静的幼儿,设置唱歌比赛给爱好音乐的幼儿等,因材施教,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
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目标
幼儿园教学系统的目标是使得幼儿能健康地在幼儿园发展,从内容与目标的确立到评估主体与评估对象的关系,再到评估的功能与目的,必须将幼儿游戏性品格的培养贯穿其中,处处体现儿童主体性发展和个体差异性存在的中心地位。评估结果不仅要体现出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真实性,还要采用多主体、多形式的活动形式实现幼儿发展评价的全面性与全程的动态性。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能够给幼儿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帮助幼儿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发展幼儿的才能潜力。教学游戏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展,不断更新和提升的教学方法也会给幼儿更好的学习氛围,促使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参加不同运动项目的活动促进幼儿爬、跳等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协调性、灵敏性等运动素质。
2、在幼儿与家人合作游戏、竞赛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增进感情,体会亲子运动的快乐。
3、向幼儿家人传递先进教育理念,加深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增进他们与班级老师的感情。
4、通过一系列游戏的开展让中班幼儿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亿童运动包活动材料,秒表,蔬菜水果图片。
2、安全警示牌:不要拥挤、注意安全。
3、音响设备。
4、为每个幼儿统一制作游园卡一张。
5、游戏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1、亲子游园活动准备阶段
(1)鼓励幼儿、家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报名参加。
(2)统计各项目所需要的时间。
(3)合理规划运动场地和人员安排:赛程的长短,器械的摆放,人员的职责。
2、亲子游园活动开端
(1)开幕式
主持人讲话,园长致辞。
(2)参观园所
将家长分为三组,由三位老师讲解并带领参观:室内活动区、户外活动区、教室等幼儿园场所。在参观的过程中,一面介绍该区域的特点,一面穿插该区展示的种种幼儿作品。
3、亲子游戏环节
(1)平衡滑板上的果蔬大战
游戏地点:幼儿园户外场地
材料准备:亿童运动包平衡滑板3个,秒表、果篮、蔬菜和水果图片、树木草地小动物等情境图。
游戏玩法:每班选出1名幼儿,共3名,家长与幼儿数量相同,分成3组。活动开始前,抽签决定每组拾起物品的类别,活动开始后,三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游戏。家长拉着平衡滑板上的绳子,按照路线前进,幼儿坐在地上,一只手抓住绳子,另一只手收集路边的蔬菜或水果装入小篮子中。当遇到大树、草地、小动物等动植物时,家长拉着车绕过,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规定时间后,教师统计幼儿篮子内果蔬数量,数量多者为胜。
注意事项:游戏过程中避免发生碰撞的情况,可以适当设置每组之间共同可以拾取的物品,增加竞争性。
(2)贴鼻子
游戏地点:多功能室或幼儿公共活动室等
材料准备:红色布巾3条,绘制简单脸谱的画板3个,红色贴纸若干张
游戏玩法:将家长的眼睛用布条蒙上,并原地转三圈,转圈后幼儿将家长带到贴鼻子的地点,家长将鼻子贴到头像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在贴鼻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儿不能用语言提示。
4、宣布亲子活动结束
领完奖品后,凭游园卡在门口领取点心和饮料,离园,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1、活动结束后,整理相关材料,用现场拍摄的照片、道具等布置主题墙饰,鼓励幼儿勇于挑战。
2、从活动的组织、运动项目的设置、幼儿的表现等方面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
3、活动情况在园所网站、橱窗加以宣传。
幼儿园元旦亲子活动方案
一、设计思路:
以游艺为主题,让幼儿在欢乐自由玩耍的氛围下,家长和幼儿亲子同乐参与各项游艺活动,体验节日的愉快气氛,欢欢喜喜地享受节日的快乐。本次游艺活动,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园以及亲子同乐参与活动的机会。
二、活动总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和家长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
2、让幼儿通过游戏表现自己,体验到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快乐。
3、通过游艺活动,感受到机关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三、活动组织者:机关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
四、活动时间:定于20xx年12月24日上午8:00开始入园参与游艺活动,幼儿分年龄组分批入园。大班8:008:30,中班8:309:00,小班9:009:30、由于全园教职员工都要参与组织活动,游艺活动当天幼儿都不在园就餐,校车不运行,请家长朋友们妥善做好安排(下午休息),谢谢支持!
五、活动地点: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内及园外操场
六、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每位幼儿由一位家长陪同来园参与亲子活动)
七、活动组织形式:
采用分组形式组织整个活动,每组游戏项目由二至三位老师负责。
八、活动领导机构:
组长:园长
组员:全体教师
九、有关具体准备工作:
1、准备工作:
(1)布置游艺场地,准备游艺材料,游艺内容及奖券。(活动内容要考虑到幼儿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并愉快参与)
(2)准备供幼儿和家长的亲子游戏若干。(可分室内、室外)
(3)准备游艺奖品,如准备一些铅笔、吹龙等作为奖品。
(4)喜庆音乐:磁带、音响。
2、人员安排:
(1)游艺活动分为11个区域,其中8个为能干宝宝集印章区域和3个亲子游戏区域,每个区由二至三位老师负责,游戏内容适合范围由小到大班不等。
(2)活动主持人由xx负责,摄像师由xx老师负责,照相由xx老师负责。
(3)门口扮演米奇和米妮人员:xx和xx老师。
(4)音乐负责人:xx
(5)奖品兑换处负责人:xxxx
(6)大门口安全负责人:xxxx
十、活动办法
1、活动区域均向家长和小朋友开放,全园分成11个公共活动区域,8个活动区域是孩子参与集印章,3个活动区域是亲子游戏区域,优胜者获得小礼品一份。全园孩子们都可以参加活动。
2、活动时,每个孩子有一张邀请函,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游艺项目和父母一起进行活动。同一项游艺活动只能参加一次,每参加完一个游艺活动后,由负责该活动的老师做标记确认。小班幼儿参加4个、中班幼儿参加5个、大班幼儿参加6个能干宝宝活动,分别集到4、5、6个印章后,到兑奖处兑换新年礼物。幼儿多集的能干宝宝印章可以再选择小礼物一份。
3、幼儿将游艺券兑换礼物后,将兑奖券投入抽奖箱,等待最后的年度幸运宝宝大抽奖活动。
十一、注意事项:(各班组织幼儿讨论制定)
1、参加活动时不得拥挤、要排队等候。
2、活动时,不高声喧哗,不乱丢垃圾。
3、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4、活动时尽可能到人少的地方参加活动。
5、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要能够谦让小班的小朋友。
6、每个活动区设定一个排队等候区,由一名老师专门负责。
7、请家长不要穿高鞋来园。
8、邀请函由各班老师填好幼儿姓名和班级后提前一天发给幼儿,提醒幼儿注意保管。
十二、活动流程:
1、8:00钟开始,扮演米奇和米妮的人员在门口发放新年心愿祝福卡。
2、幼儿和家长将填好的心愿祝福卡贴到心愿祝福墙。
3、幼儿和家长凭老师发的邀请函开始到各个活动区域参加游戏集宝宝印章,兑换奖品。
4、兑换奖品后,可以继续在园参加亲子游戏集印章和心愿祝福墙合影。
4、钟声敲响时,所有的家长和小朋友一起陆续来到操场,在指定区域站好队集合(各班有老师举班牌等候),共唱《新年好》。
5、园长送上新年祝福。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实施较为普遍。它是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为目标,从而使幼儿教学游戏化。幼儿游戏化教学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游戏化教学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而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要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设置情景,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合理地进行指导,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使游戏化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有趣。在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是游戏化教学的前提
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具有一些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引人入胜,有些游戏还可以自由活动,要让幼儿乐于游戏,并易于接受游戏教育。
2.游戏是令幼儿感兴趣的愉快的活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选取素材,让游戏适应幼儿的需要及身心发展水平,从而使幼儿感到满足和愉快。让孩子通过游戏体验成功与创造的快乐。
3.游戏包含着积极的约束。在游戏化教学中,还可让幼儿对自己的注意力和动作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控制,养成坚持性,在游戏学习中不断克服困难,并尝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因此有人说“儿童不是由于自由才进行游戏,而是在游戏中变得自由了”。
二、正确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条件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根据教育内容,恰当地选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游戏化教学”
1.学会观察,善于分析,是游戏化教学的关键。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是组织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幼儿游戏情况的窗口。观察什么呢?也许有的老师说,游戏有什么好观察的,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玩得高兴就行了。其实,观察的东西还真多: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造性地、独立地玩,还是模仿他人,跟着他人玩;和同伴相处的关系如何?动手操作能力怎样?对待玩具和同伴的态度怎样?语言交往能力如何?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怎样等等,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游戏化教学中我通过不断地对幼儿进行观察,然后分析他们游戏的经验、能力、态度,寻找他们在游戏中的反应和需要,再进行调整,或调节游戏或运用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幼儿在每次的游戏中都有所发展,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
2.精心编制,灵活指导,是游戏化教学的实质
我根据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创编和改编了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游戏“七星瓢虫”,主要渗透了认识数字“7”以及理解7的实际意义的要求;又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玩彩球,还可以结伴玩彩球,同时可以进行小组传球比赛,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去发展幼儿的需要。
在游戏化教学中,我一般还以不同形式的身份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幼儿单独玩的游戏中,我一般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时,作一些间接的指导,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前提。在幼儿结伴玩的游戏中,我主要以观察为主,并以参与者的身份或以游戏角色的语言提出建议,进行间接指导,在合作进行的小组游戏中,我以组织者或评判者的身份进行与教学要求有关的指导,并组织幼儿议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三、关注游戏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是游戏化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恰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1.处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游戏是形式,形式要服务于内容,要体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游戏活动不能简单理解为让“孩子动起来”,关键要看游戏中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怎样。因此游戏的设计首先一定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并能使本节课的活动有趣生动,让孩子能专注于游戏课堂。教师也可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合一体,将游戏化课堂变得更有价值。
2.游戏化课堂中的游戏要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
教师要注意游戏适合个人还是两个人还是全班孩子进行,同时游戏规则要简洁明了,要让孩子一听就能理解,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不同,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游戏材料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随意性较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这就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所以,对他们来说,游戏中具有组织能力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及同伴的模仿。
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同伴的游戏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游戏动机,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使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游戏材料,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因而成人在帮助他们开展游戏时,要注意给他们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引发他们开展游戏的愿望。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
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认知范围扩大,使其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尽管他们主动选择的角色是有限的,但幼儿在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在“娃娃家”中,“妈妈”先喊“娃娃起床”再给他洗脸,喂饭。“汽车司机先把车开到北京,再开到上海,最后开回苏州”等。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把游戏开展下去,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大班幼儿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扩展和加深,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其想象变得活跃起来。在有主题的角色游戏中伴随游戏情节的逐渐展开,材料本身就能够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
大班幼儿的想象不仅在内容上丰富,连贯,而且能够充分地通过活动和玩具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使游戏活动表现出浓郁的创造气息。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要求结合教育意图而投入游戏材料。例如,“菜场”游戏进行到一半,来了一位“顾客”要买肉骨头,可“菜场”没有现成的肉骨头卖,怎么办呢?游戏似乎只能终止,或者“顾客”改买别的菜。可是,这位“顾客”是因为家中的“外婆”生病了,“医生”说要熬肉骨头汤给她喝。情急之中营业员灵机一动,拿起一团橡皮泥,压扁,再搓成条,然后把橡皮泥的两端捏圆,于是,肉骨头就有了,“顾客”高兴地买回去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具有操作意义的半成品材料。
二、游戏材料应功能丰富,应用灵活。
想象,创造是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从角色游戏中看出,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对于成品玩具,幼儿只会问“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而对于一些非成品材料,幼儿就会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因此,我们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的材料,如纸,笔,剪刀,玻璃瓶,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小木棍等分放在活动室里。鼓励幼儿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造。
材料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象征性,材料的象征性也是从低级往高级发展的。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代用品和符号物。如中班幼儿在开展“医院”角色游戏时,开始提供药瓶,听诊器,针筒等成品玩具,以后逐渐减少。先将听诊器拿走,幼儿就会去寻找类似圆形物的插片,瓶盖等,再用一根绳子串上,变做成了一只听诊器。接着拿走针筒,幼儿会用小木棍插入瓶中代替。又比如,幼儿将各种纸做成菜,将纸棍做拐杖等。这样既促进了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材料应具动态性。
1.材料的流动性。幼儿游戏材料要以幼儿的实验为基础,具有可变性。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而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同在一娃娃家,一家有电话,一家有篮子,一家有茶杯。这样,一家若也想有其他家的东西,就必须想办法:a去寻找代替物。b自己制作。c到别家去“借”。d去超市购买。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关键词:游戏;快乐;幼儿园;理解;提升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63-01
人们的经济收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实现高效教育,提升孩子辨别正误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着重强调了幼儿生活经验及游戏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不赞成“揠苗助长”式的训练和强度较大的其他超前教育形式,而是倡导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个性特征,关注幼儿个性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有着快乐的生活,不希望孩子过早地接受知识教育。这就要求幼儿园要更新管理方式,让自身的发展理念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能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帮助幼儿实现快乐成长。
一、幼儿园在开展游戏工作中存在的缺失
(1)幼儿教师的定位不明确。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主要管理者和安全保护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承担着重要责任,有的教师在工作中对自身的地位不明确,只是把自身定位为秩序的管理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没有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没有对幼儿进行科学管理,没有融入到学生的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教师在一旁全程观看幼儿游戏活动,保障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有的教师会在一边进行指导,主要是维持幼儿的游戏秩序。这种游戏管理方式均没有让幼儿教师进入到游戏的环节中,没有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知识和品德的引导。
(2)游戏过程中忽视幼儿的快乐体验。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更多的是为了向幼儿传递一些知识,但有些活动的开展没有充分重视幼儿对游戏的快乐体验。有的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展中,只重视幼儿对数字、文字、声音的传递,没有重视幼儿在传递的环节中是否具有快乐的体验,没有重视幼儿在整体游戏活动中的主动性。这样的游戏活动不利于幼儿实现快乐的体验,不利于幼儿感受活动的总体氛围以及与其他幼儿的交流。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将自身进行科学定位,融入幼儿的游戏中,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实现快乐的体验。
二、提升游戏教学的开展程度
很多事物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幼儿对事物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在游戏的开展中,幼儿会很快地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他们会通过游戏进行一种情感的体验。在游戏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重视游戏开展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快乐情绪。教师应科学定位自身的角色,积极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在适当的时候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幼儿实现更好的发展。对幼儿而言,游戏的开展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不需要外界因素的介入,幼儿可以在游戏的开展中对一些知识进行无意识的记忆和理解。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不带有任何社会色彩的,是可以快乐进行的。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要提升整体活动的科学性,要用科学的理念指导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活动中实现快乐的体验。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一定能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幼儿园管理课程的游戏化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好,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缺少时间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教育,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进行管理和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管理者更加重视对幼儿的科学化管理,更加重视对幼儿实施快乐的教育模式,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知识进行浅显的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种类较多,可分为音乐性质的游戏、语言类型的游戏、体育性质的游戏以及科学性质的游戏。众多的游戏种类可以让管理者和幼儿教师开展更多的游戏活动,有的教师将整堂课安排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实现知识的记忆。例如,教学生演唱《找朋友》歌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过程中,实现对歌曲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实现一定的知识累积。为了提升幼儿的快乐体验,幼儿园可以开展表演类的游戏活动。例如,让幼儿表演一种小动物,并且要表演出它的生活方式。幼儿会根据自己对喜爱的动物的理解进行表演,增加对动物的科学认知。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快乐体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一定的知识,幼儿园可以提升课堂的游戏化程度,强化幼儿的快乐体验。通过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幼儿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瑞传.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价值
以民间游戏节为载体,实现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有效整合,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具有丰富的价值。
1.促进幼儿的发展。民间游戏节的开展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欢乐的盛宴,他们在节日里能接触到更多的民间游戏内容,拥有更多自由游戏的时间,在游戏中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民间游戏节里,幼儿进行的各类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动作技能、语言、艺术、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锻炼与提升。
2.提升教师能力与意识。民间游戏节是一个原创的节日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前期的活动策划,活动期间的组织与指导,活动过后的经验总结。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宜,都不能直接照搬书本知识和之前的活动方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各方面的学习与思考,锻炼了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与民间游戏亲密接触,在体会游戏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也会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欢乐,从而自觉地做起民间游戏的传承人,逐步形成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3.传承本土民间文化。幼儿园举办民间游戏节,是面向幼儿园的全体孩子、教职员工以及所有的家长朋友们,甚至是拉动社区一些民间文化的传承人以及社会志愿者参与其中。可以说参与民间游戏节的人数是成千上万,遍及本镇区的所有村落和街道,参与人员包含了工、农、商、政、知识分子各阶层。所有人员的参与,不管参与是否深入、参与的时间长短,都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民间游戏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民间游戏本身就是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大众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大家对民间游戏本身就有认同感。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如今民间游戏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节,让大家重温这种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组织的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以及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将成为民间游戏这一本土民间文化传承者,从而使得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与发扬。
4.形成文化品质。一个成功的活动是在众人的协同合作中完成的,民间游戏节的举办也是如此。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往往是在一个个成功的活动中凝聚起来的。民间游戏节作为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活动,发动了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团队力量,以幼儿为中心,成人为了同一目标办好活动,既是幼儿园办园力量的提升,也是整个社区文化活动品质的提升。幼儿园借助民间游戏节的举办,找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以及文化品质。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策划
为使节日精彩纷呈,我们通过访谈、问卷,面向幼儿、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在幼儿园网站、微信、微博、家校路路通等平台设立了“民间游戏节・我的节日我做主”栏目,让更多的教师、家长、幼儿以及社会人员参与到活动的策划中来。
1.集幼儿智慧,呈现节日的快乐。幼儿是民间游戏节活动的重要主体,是活动的主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他们的兴趣、爱好、意愿等都是民间游戏节策划的重要依据。幼儿通过语言、绘画、动作等方式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成人从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来策划民间游戏节。追随游戏精神,就是让孩子体验童年的快乐,民间游戏节是否快乐,就要依赖于幼儿的智慧,只有集合了众多幼儿的智慧,我们的民间游戏节才能呈现出节日的快乐,让这个节日真正属于孩子。
2.集教师智慧,呈现节日的精彩。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举办,是基于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幼儿园开展大型的节庆活动,必须集合全体教师甚至是职工的智慧,把民间游戏节开展的活动以及活动开展的途径、方法都考虑周全。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是幼儿共同生活的陪伴者和教育者,是最为熟悉幼儿的成人,在策划民间游戏节时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满足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智慧,让民间游戏节呈现出节日的精彩。
3.集家长智慧,呈现节日的厚度。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人,是幼儿园亲密的合作伙伴,是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家长参与到节日的策划中,让家长朋友们在活动中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而不单单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各有所长,恰好能弥补教师的单面性。民间游戏本身就有许多的亲子游戏,家长的主动积极参与也让民间游戏节呈现出更多的亲情。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论坛等平台以及家长调查问卷等方式,集合家长的智慧,也能让民间游戏节的厚度有所增加。
4.集社会力量,呈现节日的广博。民间游戏是这一地区的优秀民间文化之一,存在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中。民间游戏节的举办在策划阶段,就要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民间工艺的传承人、社区文化站、镇志编制办公室等文化团体,掌握着本地区宝贵的民间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这些人参与过各种文化庆典活动,对举办各类有关文化的节日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幼儿园诚挚地邀请他们加入到我们的策划团队,集合社会人员的力量与智慧,举办一个具有广博性的民间游戏节。
三、 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实施
经过前期的策划,幼儿园民间游戏节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始实施了。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边活动边调整策划方案,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确保民间游戏节的实施。
1.制度保障。为保障节日活动安排周密,有序推进,我园成立了“民间游戏节”策划小组、评议小组、活动小组,做到三级联动,各司其职。由分管园长、特长教师、家委会组成的策划小组负责筹划活动内容;由园长、主管教师、社会志愿者组成评议小组负责可行性论证;由教务处、年级组、家长代表组成的活动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融入课程。民间游戏节不单单是进行几项有关民间游戏的大型活动,而且包含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一种课程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民间游戏节期间,幼儿园各个班级将开展以经典民间游戏为核心的主题活动,班级区域内会增添民间游戏的器具,民间游戏馆内会进行阶段性的内容更新,户外的民间游戏场重新规划和添置新器具。每个班级会以小组、集体的活动实施民间游戏课程。每个年级组会组织游艺、竞赛类游戏活动,园级大型活动会邀请社会人员参与其中。民间游戏节和日常课程的实施将实现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3.有序推进。为使活动有序进行,高效运转,策划小组对节日的各项流程都做了明确规定。评议小组在活动期间高效运转,发现有些活动实施的方式方法有所偏颇,就及时邀请策划小组和行动小组进行审议,调整方案,确保活动的有序推进。同时各小组相互沟通,通力合作,让民间游戏节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思考
幼儿园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实施,在成长幼儿的同时,教师更是得到了锻炼,在加强家园共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效应。对于幼儿园来说,一个活动成功举办过后,我们还得深入思考一下民间游戏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做。
1.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幼儿每次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都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讲评。在民间游戏节的活动中也是如此,面向孩子的活动老师都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讲评。不要看孩子年龄小,他们人小鬼大,游戏是他们擅长的,他们的发言才是权威的。如中班有个孩子就说“我喜欢民间游戏节,因为我发现幼儿园里的玩具多了好多,爸爸妈妈陪我的时间也多了。”民间游戏节活动之后,各个小组也及时召开了各个层面的总结会。在会议上大家交流心得,总结活动的得失,提炼有益的经验,为今后开展民间游戏节,甚至是其他的活动提供借鉴,可以由此及彼,以点带面。
2.积累资源,开发课程。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民间游戏课程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这些资源都将是我们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如今幼儿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引下,尝试建设本园的游戏化课程。民间游戏节的举办给了我们很好的思路,从孩子的兴趣与生活出发,建构起一个民间游戏的活动网络图。在课程审议时我们选取变式多的经典游戏为例,根据游戏所涉及到的名称、器具、场所、玩法、童谣等因素,建立课程树的主干与分支,再从分支出发将一个个可行的活动作为叶与花朵,成就一棵课程树。同时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了课程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让课程实施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3.多元发展,积淀底蕴。幼儿园民间游戏节活动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需要扩展资源利用的范围。我们也不能只把眼光盯在一个点上,而是要把有利于幼儿多元发展的教育资源纳入其中,如本土的特色产业羊毛衫资源,如农村的农业、养殖业等等,这些都可以挖掘出可贵的教育资源。以指南、纲要为引领,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拓宽课程的外延,借助游戏的方式引入到课程中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中国传统优秀的东西,接触本地的民风民俗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幼儿的发展是多元的,幼儿园的发展也是多元的。民间游戏节让民间游戏成为我们的兴奋点,大家对民间游戏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 手指游戏 幼儿教育 价值
手指游戏是一种操作性游戏,人利用自身器官:手的动作,伴随儿歌口令、节奏等,通过手部和言语创设游戏情境,有效开展的一种游戏活动。手指游戏包含手指操和其他手指游戏。专门的手指操是指为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而设计的手指活动。其他手指游戏包括融入音乐活动中的手指游戏及结合文学作品的手指游戏等。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双手的活动引发了大脑的思维,大脑的思维又通过双手的活动完善,手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创造了人类璀璨的文明。手指游戏需要左右手共同完成,高效率活动手指,有益于左右脑协调。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游戏又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手指游戏让孩子的小手真正动起来,是一种特有的快乐的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幼儿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手指游戏对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作用。下面就结合理论知识和在幼儿园的实践经验谈谈幼儿园手指游戏的价值,以便引起幼儿园教师的重视,更好地发挥手指游戏的作用。
一、手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3-6岁的幼儿小手肌肉动作发展还未完全,俗话说熟能生巧,孩子们在幼儿园刚接触手指游戏时会被它的简单性、趣味性吸引。孩子喜欢重复模仿,教师一遍遍地组织孩子进行手指游戏,孩子们的小手肌肉就一次次地得到锻炼。比如《手指兄弟》是我园中班曾玩过的手指游戏,这个游戏不仅让我们认识了五个手指的名称,而且使每个手指都得到了锻炼。孩子们一会儿弯弯手指,一会儿伸伸手指,一会儿又转一转手指,既要手眼协调,又要小手动作协调。
二、手指游戏可以让幼儿变得更聪明
手指游戏首先要求孩子们掌握儿歌内容,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其次要跟着儿歌内容做动作,有的要再现动物形象,有的要再现故事内容,以促进孩子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人们总是说心灵手巧,手的灵活性本身就会促进人智力的发展,有的动物形象或者动作特点要求手多次练习达到效果。比如《丁丁和当当》是一个适合大班孩子玩的手指游戏,需要两只手的动作很快反应过来,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同伴一起玩。小朋友游戏时手不停地变化,用两只手代表大树,大拇指和小指代表小鸟丁丁和当当,有两只小鸟站在大树上(伸出右手且握拳),一只叫丁丁(伸出大拇指),一只叫当当(伸出小指),丁丁飞走了(两只手撞一下右手拇指回来,左手拇指伸出),当当飞走了(两只手撞一下右手小指回来,左手小指伸出)。回来吧丁丁(两只手再撞一下,左手拇指收回,右手再伸出),回来吧当当(两只手再撞一下,左手小指收回,右手再伸出)。这要求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训练孩子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做好能力和经验上的准备。手指游戏可以成为幼儿智力发展的有效动力。
三、手指游戏可以稳定孩子的情绪,转移孩子注意力
上小班时,孩子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很容易紧张哭闹,这时老师用一些简单好玩的手指游戏比如《小白上楼梯》、《小老鼠上灯台》能稍稍稳定孩子的情绪。又或者在午餐前或者放学之前孩子们也会显得浮躁不安,做一做安静的手指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成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会和孩子玩一玩比较常见的手指游戏,多多少少有一定的成效。
四、手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有的手指游戏需要两两合作一起玩,幼儿可以和父母一起玩,作为一种亲子游戏,也可以和老师玩,实现师幼互动,促进情感交流,让幼儿信任你喜欢你,还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在玩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发现、了解自我和他人,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协商等技能,给每个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