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吉思汗的传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晨8时许,我边兴高采烈地挤上了汽车,边在心里想象着兴隆山的美景:巍峨挺拔、绿树成阴、芳草遍地,时而听见小鸟儿欢快地鸣叫……“嘀嘀——”我们出发啦!
终于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一阵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我不由张开双臂,闭上双眼,尽情地享受着山风的拥抱,深深地吸了一口,好清新啊!
一抬头,一座绿色的高山傲然挺立在我们面前,绿啊,一片连绵的绿。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便会发觉这绿也有区别:这一片儿,嫩绿嫩绿;那一片儿,翠绿翠绿;这一部分,绿中泛黄;那一部分,绿得近黑。啊!兴隆山!这就是兴隆山——全国离省会城市最近的森林公园!我欣喜若狂。
山脚下,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打着旋儿欢迎着我们。溪水清澈见底,都能看得见水下点缀着青苔的鹅卵石。我不由掬起一捧溪水尝了尝,清凉中透出甘甜。我轻轻放下一个小小的许愿瓶,看着小小的它载着我的愿望越漂越远,直到最后变成一个黑点,很快消失了。
经过小溪上古色古香的云龙桥,我们开始向又高又陡的兴隆山挺进。沿着绿色的小径,曲曲折折,我们拾级而上。身旁的参天古树枝繁叶茂,留给我们一片阴凉。树上,鸟儿正在欢快地歌唱,“啾啾——啾啾——”
不久,我们看见了一壁巨岩,巨岩下方是一个小水潭。这时,巨岩上一滴小水珠儿“嗒——”地滴下,潭水漾起阵阵涟漪。原来,这就是“滴泪岩”啊!这“滴泪岩”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西王母偶然来到了兴隆山,被这里优美的景色所吸引,久久不愿回到天宫。但她毕竟是天神,不能久留于人间。于是,她派了两名贴身侍女留下,守护兴隆山。过了很久很久,其中一名侍女爱上了当地一个小伙儿。这是违反天规的。西王母得知后,大怒,将那名侍女压于巨岩之下。另外一名侍女见同伴饱受巨岩压身之苦,便日日于岩旁哭泣。这就是滴泪岩名字的由来。
攀登了许久,我们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而且还已饥肠辘辘。找了一片“风水宝地”,大家便准备野餐。要么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靠着古树,席地而坐;要么两个好朋友背靠背坐在一起。大家开开心心地吃起自己带来的零食,还把自己的零食给好朋友分享。林间笑声一片。
野餐后,我们又攀爬了一会儿,到了一个院子旁。满怀着好奇,我们走进了院子。原来,这就是成吉思汗文物馆啊!我们走进右侧的小房间。房间里,一位讲解员正在讲述成吉思汗的一生。我们认真地听了起来,有些同学还用笔记录了下来。原来,将我国的领土拓展到欧洲的成吉思汗就在这里病亡。接下来,讲解员指着几件看似十分寻常的东西讲起了它们不同寻常的来历。原来,它们竟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有的是成吉思汗的兵器,有的是成吉思汗成就的象征,还有的是传说中储藏成吉思汗灵魂的物品……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接着,我们又随着讲解员走进了中间的大殿,殿中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铜像:成吉思汗一双锐利的眼睛紧盯着我们,威风凛凛。我不由惊叹:“成吉思汗真不愧是‘一代天骄’啊!”
最后,我们进了左侧的小房间。这个房间里也摆放着一些文物。我们听完讲解,赞叹着走出了院子。原来,兴隆山不仅只拥有大片的绿啊!
就要下山了,我们纷纷拥到一些卖纪念品的摊位前,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一些小饰品。
[关键词] 《蒙古秘史》 图腾 草原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蒙古秘史》为世界名著,将其英译本收入世界名著丛书,并号召其成员国于1990年为《蒙古秘史》成书75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迄今为止蒙古族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蒙古秘史》,是12―13世纪游牧民族罕见的第一部草原文学巨著,开拓了草原民族以文记史、文史结合的历史传记文学的道路。它熔民间传说、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于一炉,采用编年体和传记体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蒙古诸部在北方草原上的纵横驰骋,以及他们的祖先起源传说、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娱乐庆典等,组成一幅草原生活的历史画卷。作为一部蒙古民族的典籍,《蒙古秘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极其深广,内容涉及宗教、民俗、民谚、制度等各个方面,以下仅就这部书中所体现的自然崇拜作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动物崇拜是世界上所有民族或部落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普遍存在过的文化现象,蒙古原始人群也是如此。蒙古族动物崇拜丛遗存虽然不像世界上有的民族那样五光十色,遍及各地,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岩画、古籍、史诗、游记,特别是代代相传的民间口头作品中留有不少图腾文化的遗迹。如前所述,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鹰、鹰、狗等等。
一、对狼、鹿的图腾
《蒙古秘史》开篇提到:蒙古人的始祖是孛儿帖赤那,即苍青色的狼。据学者分析:“他们以‘狼’为部族名称,并以狼为兽祖。从这句话分析,存在天命观,又以父系推算,可能是父权时代定型的神话传说。虽然狼如何成为他们的始祖父,鹿何以成为他们的始祖母,具体细节早已遗忘,然而狼、鹿两个氏族联姻以及从很远的地方迁徙而来的影像仍然流传下来。这里所说的渡腾汲思海迁徙而来,可能不是指一般的迁徙,而是指这两个有联姻关系的氏族有过长期发展而逐步向外扩展的历史痕迹。
蒙古古老而生动的狼、鹿图腾神话虽然难以寻觅,但从北方民族史、蒙古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萨满的神低观念表现中仍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存在过狼图腾、鹿图腾崇拜。狼图腾崇拜现象几乎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不仅匈奴、突厥存在狼图腾崇拜,回鹘人也有过生动的狼神故事。说明在那蛮荒的北方草原,狼对于原始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它们往往集合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搏斗,凶猛而富有灵性。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就是狼图腾崇拜的萌生。
鹿,柔顺而善于奔驰,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对其产生祟拜之情,此点史书不乏记载。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所以“苍狼白鹿”这一对蒙古先民曾经起过巨大凝聚力的图腾神话,在《蒙古秘史》中被记载下来,弥足珍贵。从图腾制的发展来看,最古老的图腾是“原生态图腾”,每个氏族只有一个,而且是存在于他们周围环境的实有之物,如狼、鹿这样的图腾实体。“在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断有所发展的情状下,氏族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血缘家庭受到极大冲击,终至瓦解。族外婚导致图腾崇拜发生变化,‘准原生态图腾’应运而生。”准原生态图腾实际是氏族由单一图腾向母系图腾和父系图腾两峰对峙的过渡,开始后者不占重要位置,等到人们更重视父系图腾时,便迈入了原始社会后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苍狼白鹿”双峰对峙而又以夫携妻的形式出现,可见是蒙古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存在的图腾形式。
二、对马的图腾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马”对于这个民族来说,既是生产力,又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既是交通工具,又是作战物资和作战武器。《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先祖孛端察儿在兄弟分家时,“马群家资”俱与其无缘,只得到一匹被弃的“脊疮秃尾黑背青白马”,他行则骑乘,食则以其尾毛为套捕鹰而猎,逐渐生存了下来。幼年帖木真与孛儿帖订婚时,由于其父也速该当时并无他物,“遂赠其从马为聘礼”。马既然是蒙古人家资和财富的象征,许多战事便和马有了密切的联系。如《蒙古秘史》卷二记载:少年铁木真由于家中8匹骏马被贼人抢去,遂开始了平生第一次主动出击,不仅夺回了自家的财产,还结识了毕生好友、“四杰”之一的孛斡儿出。成吉思汗首次独立指挥战争的“答阑巴勒主惕之战”,是成吉思汗与其“安答”札木合之间的战争,起因正是成吉思汗手下与札木合胞弟之间的一场“抢马纠纷”。“纳忽崖之战”是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战役,历来以其精密的排兵布阵之法而广受称道,殊不知这也与一场由“马”引起的意外有关:成吉思汗哨兵的瘦弱青白马被乃蛮哨兵夺取,暴露了兵力情况,为应对此变故,蒙古军队才采用了点燃篝火疑兵、“进入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的战略战术,从而大获全胜。可见,在蒙古人与草原之间,马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谈论蒙古人,评价蒙古族历史,解读蒙古族文化,都离不开马。马是蒙古人创造奇迹的最重要的工具,蒙古人对马有特殊的感情。他们爱马、敬马,把马当做自己不可须臾或离的忠实伙伴,进而引为自己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的象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赞美马、装饰马,并把这种感情渗透到社会文化领域,使之成为一种马文化风俗习惯。而这种马文化的形成,正是游牧经济生活作用的结果,也是草原民俗文化中精彩而有代表性的部分。
三、对鹰的图腾
《蒙古秘史》第63节记载了也速该为儿子帖木真向德薛禅家求婚时,德薛禅说他夜里梦见白海青抓着太阳和月亮飞来落在他手臂上,认为这是好兆头,是你们乞牙惕人的"守护神"前来指教的。这里的白海青就是鹰。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的,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若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成一件神衣,头上插上了羽毛做的神冠,让她邀游天界,把她培养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这是解释蒙古女巫来源的神话。而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
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代代相传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狩猎技艺,就是利用鹰来捕猎野兽和飞禽。鹰是蒙古民族不可或缺的伙伴,更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捕猎工具。《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的先祖孛端察儿被兄长遗弃后,无奈之下驯养了一只雏鹰,他靠这只猎鹰捕来的猎物维持生存。后来他的后代繁衍而成孛儿只斤氏,因此这个部落把鹰作为保护神崇敬了起来。从此以后,鹰既是蒙古民族特殊的捕猎方式,也是令人敬畏的神明的化身。德薛禅之所以给女儿与铁木真定下娃娃亲,与他“夜得一梦,梦白海青握日月二者飞来落我手上”有很大关系,再加上传说当中猎鹰曾救过成吉思汗性命、蒙古人崇拜信仰的萨满教巫师又将铜鹰戴在神帽上来表示神鹰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鹰就成为蒙古人普遍尊崇的对象。
四、对狗的崇敬
在《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身边最忠诚勇敢的英雄当推“四杰”、“四狗”。成吉思汗的三弟、勇猛无比的合撒儿,也是以狗的名字来命名的。在这部书中,明显是将其作为歌颂或尊崇的对象。《蒙古秘史》开篇提到:蒙古人的始祖是孛儿帖赤那,即苍青色的狼。这部书中以“黄犬”来预兆“天之子息”,是否在暗示它是“始祖”的化身?而以“狗”来比喻英雄,是因为他们既有狼的凶猛又有狗的忠诚,因而更得蒙古人的喜爱。即使到了今天,蒙古民族仍然有忌打狗的习俗,在他们看来,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尤其在游牧生活中,人和狗结成了密切的伙伴关系,狗是主人的好帮手,甚至被当作家庭的一个成员来看待。所以,蒙古人对狗充满了人性化的关爱甚至拿它来比喻英雄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总结
《蒙古秘史》中的动物崇拜体现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的社会行为,都是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其深层来讲,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而形成人们的潜意识,形成支配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一种习惯定式、群体崇尚和民族信仰。文化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它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但又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参考文献:
[1]巴雅尔《蒙古秘史》(巴雅尔标音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上册.
[2]巴雅尔《蒙古秘史》(巴雅尔标音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中册.
[3]巴雅尔《蒙古秘史》(巴雅尔标音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下册.
[4]扎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88年.
修订版的《维吾尔族简史》对老版书中的基本历史知识进行了对证和修改,对语言表达方面不妥的地方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对运用的史料和文献也进行了查对,不准确的和理解有误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修订版的《维吾尔族简史》在历史知识的准确性和历史事件的介绍方面比前版本更值得肯定。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有关维吾尔族的历史,是一本值得学习的专业书籍。
1991年版《维吾尔族简史》的16页,关于维吾尔族的族源及其含义的介绍引用了由波斯拉施特着,余大钧、周建奇所译的《史集》第1卷第1分册131-136页的相关内容:在塔剌斯和合里-赛蓝一带居住一个部落,部落首领名叫的卜·牙忽亦。的卜·牙忽亦有四个儿子,名叫合剌汗、斡儿汗、阔斯汗和古儿汗,他们全信佛教。2009年版的《维吾尔族简史》15页也引用了同样的内容,也称他们全信佛教。通过查阅原文献——拉施特的《史集》的相关内容,在《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的132页是这样叙述的:不剌札汗有一个名叫的卜·牙忽亦的儿子;……他有四个儿子,名叫:合剌汗、斡儿汗、阔斯汗和古儿汗。这个民族全都是异教徒。原文献与引用的文献出现了分歧“异教徒”和|“全信佛教”。
从史料运用的原则和方法来看,我们应该是忠于原文献的叙述,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能转述文献内容,适当的改变叙述的方法,但不能做含义上的改动。“全信佛教”和“异教徒”应该是两个含义完全不同的词汇。所以,从史料运用原则来说,《维吾尔族简史》一书中应该按其使用的文献材料,使用“异教徒”一词。
异教徒是“基督教对于信奉其他宗教的人的贬称”(1)。“不信世界上任何主要宗教的人;(尤指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以外的)异教徒”(2)。综合工具书中的解释,异教徒是指那些保有与正统或者核心的价值和教义相左的观点的人;他们放弃正统信仰,明显的背教;异教徒是从分裂教派中来的,或是从教会里离开的,不服从教条,经常引起争端的人。分析《史集》的作者拉施特所生活的时代和背景,他所说的“异教徒”是否专指信仰佛教的那些人呢?拉施特是波斯伊利汗国宰相及大史学家。而伊利汗国(或伊尔汗国)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十三世纪初,蒙古兴起,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各游牧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并在之后的大半个世纪中,征服了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13世纪五十年代初,成吉思汗之孙、拖雷汗第七子旭烈兀汗率大军远征西亚,于1256年吞并伊朗全境,又于1258年攻陷巴格达,征服了伊斯兰教哈里发阿巴斯王朝(黑衣大食)。他以伊朗为中心建立了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利汗国。在伊利汗国建立后将近半个世纪时,旭烈兀的曾孙、第七代伊利汗合赞于公元1300年下诏让其宰相拉施特编纂一部详细的蒙古史。拉施特于1310 -1311年编成《史集》。研读有关蒙古的宗教历史,我们知道在成吉思汗时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制度。成吉思汗时代,蒙古诸部主要是奉行萨满教,随着征服领域的不断扩大,蒙古统治者开始接触各种宗教信仰的民族。为了达到征服与统治的目的,成吉思汗实行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命其后裔切勿偏重何种宗教,应对各教之人待遇平等”(3)这种“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有利于当时不同宗教的保存与发展:萨满教、基督教、景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等。在蒙古人统治的地区,多种宗教并存,各种宗教繁荣并举。但在不同的汗国,情况也有所不同。13世纪中期,在伊利汗国蒙古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两种基本倾向:一种倾向旨在保持蒙古游牧传统,反对定居农业生活,在宗教上一般支持并保护佛教或者基督教以及犹太教,伊利汗国最初的几位伊利汗都属于这一倾向的支持者;第二种倾向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强大汗权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国家,需要得到伊朗当地封建主的支持,保护城市生活、商业和贸易,恢复农业并对农民征收赋税徭役,这一倾向的支持者一般已经皈依了当地占优势地位的伊斯兰教。在蒙古帝国的察合台汗国和元朝都能看到类似两种倾向的斗争。在景教家庭长大、精修佛学的第七代汗王合赞汗倾向于第二种思想。伊斯兰教在合赞汗统治时期获得最后的胜利,而汗国统治者合赞汗也皈依了伊斯兰教,导致对基督徒和犹太人的屠杀,而佛教也被认为是非法的。从此,该汗国也由多种宗教存在的多神教成为只信奉伊斯兰教的一神教,对于伊斯兰教穆斯林来说,其他宗教的信仰者都是异教徒。拉施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大封建主和伊斯兰教徒,他主编的《史集》又是奉诏编纂,因此在这本书中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宣扬伊斯兰教为正统,其他宗教是异教的思想。所以从拉施特所生活的时代和背景,他所说的“异教徒”应该是指非伊斯兰教的信仰者,而绝不仅仅专指佛教信徒。
关注意尔伯特竟始自省妇联公务员招考面试考场。最后出场的是年龄最小,来自杜尔伯特县妇联的雪莹。考生全部来自基层地市县妇联,每位考生都自信满满,尽量带着都市的味道。严峻的氛围,一个赛一个的表现让观战的我不知该为谁捏着一把汗,相比,雪莹穿的花连衣裙似乎不太规范,但出乎意料面试题却答得又快又准。结果26岁穿布拉吉的雪莹胜出,踏人省妇联大门。从此很想知道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私下里想,那块土地肯定有功底。
8月终于有机会走进杜尔伯特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泰康镇,原来自己孤陋寡闻,那是著名风景区,有大小湖泊20个。连环湖温泉,奈湿地正在扬名四海中。
很多食杂店都卖泳装,一望便知是旅游胜地。
杜尔伯特是大庆郊县,蒙古族占18.2%。街上所有的店铺牌匾都书写着蒙汉两种文字,很多食品店里卖奶干奶酒牛肉干炒稷子米等蒙族美食。黑龙江是多民族省份,但这里是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杜尔伯特除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砂矿、地热等资源,还以“草、水、苇、药”堪称黑龙江省“四个之最”。草原面积最大;水域面积最大;苇地面积最大:中草药品种最多储量最大。
其中最吸引游客的是这里有中国高寒地区最大的室外温泉―-连环湖温泉。采自连环湖地下1800米深千年古水,水温48度。冰雪与温泉,蒙医药与温泉,大众温泉与私密温泉的独家特色,让国内游客及俄罗斯和日韩游客着迷。
我们去时,满眼都是外地人,外国人,满耳听见北京、山西等地口音。
温泉景区有温泉可泡,有湖光可游,有本地特产可买。门票160元,含泡温泉,午餐(自助)脚踏船等。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首北朝民歌《敕勒川》写尽了大草原的广袤无垠、雄浑壮美,让人们对世世代代纵马驰骋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充满了好奇和遐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那些勇敢剽悍的游牧民族曾经谱写过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带着浓浓的草原情结,带着对草原的期待和向往,开始了我的草原之旅。列车在滨洲铁路上飞速行驶,车窗外已经看不到城市和村庄。丘陵绵延着丘陵,草海绵延着草海,列车已经驶入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这片八万平方公里的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这就是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是一条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山脉,山脉的东麓是松嫩平原。从大兴安岭山谷中流出来的溪水汇成河流,分别滋养着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沃野,这就是东部的嫩江,西部的海拉尔河。海拉尔,蒙古语的意思就是“流下来的水”。她发源于大兴安岭中段西麓,浩浩汤汤绵延七百多公里,流经呼伦贝尔草原,几经交汇流入黑龙江,再向东流入大海。这里不仅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他们发展和成长的摇篮,其中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就发源于呼伦贝尔草原。这里也是成吉思汗成就丰功伟业的地方。试想八百年前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军队,在这片草原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那是何等壮观的历史画面。绵延千里的草原,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呼伦贝尔草原,诗一样的名字,我终于站在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草原风光。这里的草原是那样平展而又辽阔,些许的起伏在地平线上画出优美的弧线。没有山林,没有田野,有的只是碧草萋萋。清风吹过,绿草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忽明忽暗。草原上的天空是完整的,没有被蚕食,天边展展的与地平线相接形成一个完美的圆,你就站在这个圆心上看天高地阔。天空纯净蔚蓝,朵朵白云在草原上投下斑斑点点的影子,给碧绿色的草原点染上深绿色的流动图案,这是只有在大草原才能欣赏到的画面。甜美的空气散发着青草与泥土的芳香。正值草原上鲜花盛开的季节,蓝色的马蔺花,粉红色的火煤草花,黄色的苜蓿花,各色野花恣意绽放,浓艳热烈生机勃勃,像颗颗星辰点缀在草原之上。蓝天、白云、碧草、羊相辉映,美不胜收。站在这浩瀚无际、逶迤千里的大草原上,感受着大草原的气息,尽情享受着大草原赐予的欢愉。
听同行的蒙古族女孩儿说,草原上最神奇的要数“蘑菇圈”。如果有幸会在草原深处看到。这是些神秘的“圆环”,圆环十分规则但大小不一,大的直径有十几米。从远处看,这些圆环上植物的颜色明显的深些。走到近前你会发现,环上的植物长势好,不仅浓密而且比环内环外高出很多。一场雨过后,在那一圈圈浓密的草丛下,就会生长出许多白色的蘑菇,这就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有名的白蘑,她还告诉我,采摘白蘑时不要连根拔起,这样会破坏“蘑菇圈”,草原人知道怎样爱惜大自然的恩赐。遗憾的是此行我们并没有看到那神奇的蘑菇圈。
呼伦贝尔不只是绮丽壮美的草原也是绚丽多姿的富水之乡。草原上河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地流向远方,美丽的湖泊似块块碧玉镶嵌在平坦而宽阔的大地上。额尔古纳河、乌尔逊河、海拉尔河、呼伦湖、贝尔湖等等,这些河流湖泊滋养着草原。呼伦贝尔就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这两湖被称为姊妹湖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象征。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西北部,它通过乌尔逊河与贝尔湖相连,贝尔湖是中蒙界湖。呼伦湖蒙古语的意思是“海一样的湖”,是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河水流入形成的湖泊,也是北方最大的活水湖。湖面波光粼粼,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湿地芦苇蓊郁水草丰茂,芦苇荡中栖息着丹顶鹤、野鸭、天鹅等很多水鸟,群鸟翔集在这碧水蓝天之间。呼伦湖北岸有一处三面环水的峭壁,峭壁东侧的湖水里,有一座高十余米,周长二十米左右的柱石突兀而立,这就是有名的“成吉思汗拴马桩”,据说成吉思汗曾把他心爱的八匹骏马拴在这个柱石上。有英雄的地方就有传说,如此巨大的柱石不可能是真正的拴马桩,这应该是蒙古族人民对他们心目中永恒的英雄成吉思汗的礼敬吧。呼伦湖日落的景色尤其迷人,夕阳下的湖水无与伦比的美,光与影交织着,天边一抹五彩的晚霞,湖面万顷金波,鸟儿在天空展翅飞翔,让人不禁想起王勃那两句著名的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草原上的夜色也惬意。暮色慢慢地压向草原,天边最后一抹红霞退尽,天空渐渐地暗了下来。满天繁星,星星低低地悬垂着,一颗颗又大又亮,似乎伸手即可触及。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给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柔情。琴声时而低回、时而悠长、时而奔放,似乎在倾诉着草原绵绵的岁月。
碧野蓝天,长湖落日。这是一片神圣而又静谧的土地,她美丽富饶、祥和安宁,让人留恋,让人不舍。
[关键词] 莫尔吉胡;成吉思汗;电影音乐
近年来,内蒙古影片《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天上草原》获得了金鸡奖、华表奖等国内外大奖66项。其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1999年作为第一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还参加了奥斯卡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为中国民族题材影片走向国际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由宁才拍摄的故事片《季风中的马》获得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再一次为民族电影事业添上了浓重的一笔。2006年,电视剧《成吉思汗》以气势恢宏、壮阔大气表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和马背民族的英雄气概,成为在国内外创下高收视率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而成吉思汗电影的制作人正是莫尔吉胡,下面对其生平以及电影作品进行介绍。
一、莫尔吉胡与电影音乐
莫尔吉胡,当代蒙古族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曾任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在我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被赋予“中国百年电影音乐特殊贡献”奖。在成立60周年大庆时,被授予“杰出作曲家”称号。在其五十余年的工作过程中,他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歌唱家拉苏荣、德德玛等人都得益于他的发现与栽培。为了提高内蒙古的音乐教育水平,他还率先在教课书中采用五线谱,主编了一套小学、中学音乐课本,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民族音乐,撰写了多篇有关蒙古民族音乐方面的文章。主要著述:音乐论语文集《蒙古音乐研究》《追寻胡茄的踪迹》;论文《浩林潮儿之谜》《托普修儿与萨布尔丁》《元代宫延音乐初探》《潮儿现象与潮儿音乐》《穆库连遐想》《成陵中的两件古乐器》《潮儿大师色拉西》《蒙古音乐的最早采录人――哈斯伦托》等30多篇。在内蒙电影制片厂工作了8年、经手500多部电影剧本的莫尔吉胡先生积累了大量的电影文化底蕴,使得他对电影音乐这种体裁有着独到的见解。《战地黄花》是莫尔吉胡的第一部电影音乐作品,《骑士风云》获最佳作曲奖提名,《成吉思汗》获第二届“萨日纳”奖,《世纪之战》获长春电影节“纪念杯”和艺术创作“萨日纳”奖。多年来,莫尔吉胡在其所有的作品中,坚持不懈地通过音乐这个元素去彰显、传达民族文化,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核心、为主题,将西方的作品技巧与中国传统的作品技巧相结合,洋为中用,取长补短,以优美动人的旋律表现出蒙古族辽阔的、悠久的草原文化。音乐风格的最大优势在于在主题选择、和声的运用、复调技法、配器色彩、曲式结构五方面。主题选择上,一贯以传统的蒙古族民间音乐为源泉进行创作、改编,使电影中的主题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声运用方面,运用西洋大小调和声体系与民族调式和声相结合的手法;复调技法方面,多条具有民族特点的旋律纵向交错;独特的配器手法,运用多种不同的乐队编制,巧妙地加入民族乐器;适宜电影音乐的曲式结构,共同为电影的情节展开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二、莫尔吉胡电影音乐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
(一)主题音乐的运用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杰出的作曲家,莫尔吉胡在他大部分的电影作品中,以蒙古族草原民歌为主要旋律来改编和创作他的音乐作品。我们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可以清晰地听到大部分的旋律都来自蒙古草原音乐风格的特点,非常优美、粗犷,这一特点在他的主题音乐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他的主题音乐在其电影作品中占据重要位置,莫尔吉胡主要根据其电影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定位、特点及剧情的需要,对电影中人物主题音乐的构思进行了巧妙构思。例如在成吉思汗这部电影中,主题音乐贯穿影片始终,大约出现十次。我们知道,单调的主题重复会使人产生厌倦之感,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主题进行变化,而莫尔吉胡在成吉思汗这部电影的主题音乐的创作中,主要运用了主调音乐的表现手法,突出呈现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主导地位及贯穿作用。主调音乐可以称之为“发展的变奏”风格。在这部影片中,针对不同的影片背景,主题音乐也会有所差异,但主题音乐的旋律特点并没有改变。成吉思汗主题音乐是随着影片中成吉思汗的成长经历及日趋成熟的心理的背景变化而变化。如影片中一个场景描述的是成吉思汗少年时代与其父亲共同狩猎,这一段情节在影片的开始阶段,主要表现出天真、活泼的少年成吉思汗,在蔚蓝的天空下、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犹如一只准备自由搏击的雄鹰。莫尔吉胡给这段场景准备的主题音乐表现出质朴、活泼的特点,音乐状态积极向上,表现了成吉思汗少年时率真活泼的性格。
(二)潮尔哆音乐的运用
任何一支民歌都是以一定的民族文化或者民族特色为背景的,民歌一响起,就会让人联想到特定的民族生活地区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人文特征等等。莫尔吉胡的电影主题歌主要是在蒙古族原民歌的基础上加入合唱声部,使原民歌具备混声合唱的色彩,形成了具有新的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主题歌与原民歌只是在声部上有不同之处,加入了男女混声四部合唱,来衬托主题歌的威严、庄重。在改编手法上,不仅运用了声部间模仿的复调手法,还将各声部之间做更为细致的和声进行,为独唱旋律做铺垫。在“图日勒格”部分,各声部间同度和八度的结合,使主题歌具有更大的张力,突出影片的历史文化氛围。例如在电影《成吉思汗》中,其主题歌就是莫尔吉胡根据原蒙古族的民歌改编而成的,采用突出影片民族文化氛围的音乐创作手法。电影《成吉思汗》主要讲述的是关于蒙古族草原上的战争历史事件,与蒙古族的草原文化联系甚密,所以运用一种最能体现蒙古族风格特点的音乐体裁来作为影片的主题歌是最恰当不过的。莫尔吉胡选择了具有蒙古族风格特点的音乐体裁――潮尔哆作为影片的主题歌,对影片民族风格的体现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潮尔哆是蒙古族二声部歌曲形式,是蒙古族复音唱法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潮尔哆所具有的二声部特点、传统的演唱形式以及庄重的演唱内容都是蒙古族民间歌曲中精华的体现。其表演形式是由一名主唱歌手演唱上声部悠扬舒展的旋律、一人或众人演唱下声部的持续长音,该长音基本是调式的主音。潮尔哆一般由引子、正歌和尾声等三部分构成。引子部分比较短小,是由演唱上声部旋律的歌手担任,常用“哲、啊”等语音词,以近似引领众人的下行音调进入主音的持续;其后由一人或众人演唱下声部持续的调式主音,进入潮尔哆的主要部分――正歌部分。正歌部分由主唱歌手演唱,旋律高亢舒展;正歌结束之后,由众人共同演唱尾声部分,即乐谱上标有文字“图日勒格”的乐曲部分。当代蒙古民族继承并传播开来的艺术不仅轰动国际乐坛,也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化艺术学等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更为民族音乐学家高度重视。
(三)运用多种乐队配器手法
莫尔吉胡善于运用多种乐器、多种配器手法来美化他的电影音乐,例如在电影《成吉思汗》这部作品中,莫尔吉胡就是运用了多种乐队配器手法来体现影片的民族风格特点。(1)以西洋乐器来表现电影的民族风格。莫尔吉胡不单单对传统的民族乐器比较熟悉,他涉猎甚广,对西方管弦乐队的配器手法也较为熟稔,他的作品洋为中用,取长补短,既有流行因素,又不失民族风格特点。例如在《成吉思汗》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成吉思汗三兄弟狩猎归来,成吉思汗对他的兄弟表述了自己要大展宏图、励精图治的决心。莫尔吉胡处理这段场景所选的音乐就是由西方管弦乐队来演奏的,莫尔吉胡将富有民族风格特点的旋律融于西洋管弦乐队的演奏之中,使得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表现出成吉思汗创业的雄心和气魄。再例如,王罕宫廷舞蹈音乐:音乐由西洋乐器双簧管为主奏和民族乐器中音笙、扬琴、筝、三弦、高胡、中胡、铝板琴、铃鼓、套鼓及大鼓演奏的。为了进一步体现民族风格特点,更好地与影片结合,莫尔吉胡要求演奏员在演奏这段音乐时,将自己乐器的音色做了必要的改变(只要听不出乐器原本音色即可),使音乐具有蒙古和古代波斯相互结合的民族色彩。(2)以民族乐器来表现民族风格特点。成吉思汗有一段场景是速该可汗在帐篷里大宴宾朋,欢歌笑语、舞蹈音乐此起彼伏,这段背景莫尔吉胡设计的是用竹笛、扬琴等民族乐器来演奏;音乐旋律由五声音阶组成;节奏运用了民族打击乐器,表现了特有的民族舞蹈性;创作手法具有淡雅、轻快、线条化的民族风格特点,与影片中舞者表演的蒙古族舞蹈画面相互结合,营造了形象、逼真的宴席场景;音乐中加入的民族打击乐器突出了音乐的节奏,更加表现了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成吉思汗》中还有一段场景是成吉思汗与泰亦赤兀惕人展开大战,成吉思汗颈部中箭,血流不止。他忍着剧痛,坚持与泰亦赤乞作战,这段场景的音乐莫尔吉胡设计由我国民族乐器箫为主奏和西洋乐器弦乐组演奏。莫尔吉胡在这段音乐中,将我国民族乐器箫融于西洋乐器,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音乐,做到了音乐的民族化、世界化。莫尔吉胡将这四种不同色彩乐队配器手法穿插运用于电影《成吉思汗》的音乐创作中,将西洋管弦乐器与我国民族管弦乐器融于一体,既运用西洋管弦乐器多声部的手法来表现民族特点,渲染出更加具有色彩感、宽广性、立体化的影片效果;又使我国民族管弦乐器所具有的淡雅、轻快、线条化的特点跃然于影片之中。
三、结 语
总之,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声音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对电影语言的立体化呈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莫尔吉胡的电影音乐创作为内蒙古电影音乐树立了鲜明的旗帜,他巧妙地结合世界电影音乐创作的技法,用自己的民族音乐语言深深植根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地上。在其电影音乐创作中,富于鲜明民族特色的主题音乐、丰富多彩的和声语言、横纵交织的复调艺术、独特精湛的配器色彩等等,都使他的电影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
[2] 潮鲁.蒙古族民间歌曲与说唱音乐研究[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
[3] 陈铭志.陈铭志复调论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身在兰州多年,去榆中的机会甚多,选个空闲的周末,就可以轻松去一次,所以,无论是夏天的清凉,还是秋天的红叶都一一领略过了,即使冬天,也能在这里体验滑雪的激情与快意。也许正是因为近在咫尺的缘故吧,对榆中,更多是熟悉的眷恋,而少了一分惊艳。重新整理关于榆中的记忆,突然发现,这个紧临都市的小城,正用她温柔的胸怀,滋润着都市人疲惫的心。
“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
来榆中,自然少不了要去兴隆山。这座掩映在一片黄土山丘间的山峰,因为其珍贵的绿色而显得格外耀眼。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绿树成荫的兴隆山犹如黄土海洋中的一个绿色岩岛引人入胜,成为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两座高峰耸峙而立,一水中流,素来有 “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
兴隆山如同一幅绿色的卷轴延展开来,自东向西包括五台山、尖山子、兴隆山、楼云山、黄石岩、条林岭、豹子岭等7个山峰,最高峰海拔3021米。兴隆山东西两面的山坡上有云杉、松、桦、杨、柳等乔木和灌木丛,峰峦迭翠,四季长青。踩着厚厚的树叶,在遮天避日的桦树林中沿着南坡上山,忽然,眼前一眼落满树叶的山泉拉长了我们的思绪。“滴泪泉”,这泉的名字让人慨叹,看看后面的碑文,原来又是一对苦命的恋人,姻缘被拆散,于是,有了这滴泪泉。故事已经无关紧要,只是这名字让人揪心,被秋叶盖满的水塘、古井,静静地注视着那一滴滴从山岩上落下的泪水,冰凉了整个山谷,却滚烫了一颗心。容貌是给别人看的,相守一生的,只有自己的心。
北坡则是杜鹃的天堂,陇蜀杜鹊、黄毛杜鹊、山景杜鹊,醉人的阳光洒在开满杜鹃的山坡上,在这样的山坡上躺一会儿,什么也不用想,呼吸着青草的香味,让时间悄悄地流淌,这样的时光,那怕是一秒钟,也是最美的记忆。
春华、夏游、秋艳、冬寒,兴隆山的特色在于她四季不同的风光,不论是何时来到这里,你都能领略到独特的美景。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也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兴隆山的庙宇建筑,可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中峰顶主建筑区,占地816平方米。这里以无量祖师大殿、献殿、山门为中轴线,左侧有佛殿,右侧为菩萨殿,山门内侧左右为钟楼和鼓楼,这里的建筑分布比较密集;二是中峰东南坡单体庙宇建筑区,主要有前门楼、碑坊、中门楼、三进门楼、关帝庙和药洞等建筑物。云龙卧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即公元1763年,现存桥式系1900年设造。这是一座伸臂式木梁结构的卧桥,以整木做挑梁,逐层叠架,腰身腾空,画檐飞展,远看如雨后彩虹,近观似游船画舫,跨越峡谷,将两峰相连在一起。登上桥廊,如登舟船,凭栏俯看,兴隆峡的涓涓细流汇成清泉奔流而下,在桥下的卵石滩头,清泉如银,潺有声,别有一番神韵。
“千年黄河第一古镇”青城
如果说一座古镇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见证,那么青城古镇则见证了兰州近700年的往事。青城古镇位于榆中县境内的黄河边上,是一座美丽的小镇,这里因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民居和风俗而声名鹊起,也成为兰州的新景观。
传说中青城的名称和狄青有直接关系。狄青是宋代名将,因骁勇善战,故老百姓对他很崇拜。传说秦州刺史狄青巡边至龙沟堡(今青城一带)时,认为此处地势险要,是守卫榆中的第一道门户,便下令在唐代旧堡旁边修筑了新堡,旧堡长约2里,而新堡长约3里,接续延长使新旧两堡合为一体。两座城连在一起,东西长,南北窄,形似汉字的“一”,人们将其称之为“一条城”。传说青城隍庙就是狄青的议事厅,又被老百姓称之为“狄青府”;明时改为守备府,雍正二年改建成为城隍庙。
青城古镇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民居,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居有四合院、三合院、条型院落等多种类型,今天保存在青城的民居以四合院为主,有三堂三厦、三堂五厦、三堂七厦等。这些院落的主人都是各地来此收购水烟的商人,青城浓缩了兰州水烟栽种加工史。青城人在明末清初引进水烟制作工艺,到康熙年间,青城人的水烟已经形成品牌,极盛时有 140多家商号,从业人员达 3000余名。青城在清末时达到了极盛,有人口10余万。
青城镇内还完整地保存着一座书院――青城书院。青城书院创建于1831年,书院院门3间,两厦各5间;后院讲堂3间,两厦各6间。门内两侧各立石碑两座。光绪三十年(1904年),书院改名为“皋榆联立高等学堂”。如今的书院,已经是青城镇展现古朴民风和文化活动的最重要的场所。
被誉为“风雅之地”的青城古镇,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借助黄河水运,成为兰州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这里由于古老悠长的历史而积淀的丰厚传统文化,使青城镇成为黄河上游独具特色的一块风水宝地。
出 游小贴士:
百岁鸡:以火烤鸡为主,外表金黄,皮脆骨酥,肉质洁白鲜嫩,香气四溢。目前,百岁鸡的制作已达到数十个品种,其中以火锅鸡最为佳绝。
手工面片子:在山上的饭馆里,还可以吃到好吃的手工面片子,尤其是天冷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片,加上土豆片和几缕香菜,再加上几块牛肉,是让人忘不了的味道……
特产:
金城八宝瓜雕:兰州传统食品雕刻艺术。兰州的白兰瓜十分有名,故以此为原料的工艺品也成为兰州的一绝,制作方法是把瓜皮用连环刀雕刻成图案,作为盛食器具。
这儿至今未通公路,马,是这里唯的交通工具。黑夜来临之际,我们骑着马穿越一片潮湿曲折的森林,终于听见奔腾不息的流水声。如果不是因为去禾木村,我决然不想惊扰这里的野生动物们。马儿“啼嗒”的脚步,触动了路边的灌木,却让一只火红的野狐狸“嗖”地抬起惊恐的眼睛。它仿佛是一团火,瞬间照亮幽暗的森林。很快,又跳起,消失在另一方丛林里。马夫告诉我们,傍晚时分,正是动物们纷纷出窝觅食的最好时机。
几年前,马夫那力就曾遇上过一只“熊瞎子”。他说,那时捕捉只“熊瞎子”能为禾木村民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但近年由于黑熊成为保护动物,所以当地人每每看见它也都悄悄地避开。“那里有户人家”,那力指着另一座山头上隐约的毡房,十分景仰地告诉我们,“那个房里居住的山图老人是我们这儿最好的猎人,可现在政府不让打猎了,他年纪也大了,很少出门。”
我寻思是否有运气像探险者描述的那样,看见宝蓝色会发光的蜥蜴或者是一群草原上奔腾的野马,我相信那些草原上活蹦乱跳的精灵能给旅途中疲累的身心带来惊喜。骑马穿越这样的森林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然而天渐渐黑了,我所能看见的范围始终不过两三米远。
终于翻过山来到高地。流水咆哮声就在耳边,脚下是条狭窄的马道,马儿正载着我们站在深渊之上。不再被森林遮蔽的月亮泛着银光照耀着整条河,清晰得让人眩晕。仔细观望,我心里确定这正是月光下的喀纳斯河。但是,这一次我们并不打算去喀纳斯,而是选择了它身后那个神秘的村庄――虽然禾木村和喀纳斯共同分享着同条河流的水,但是,只有去过禾木的人才能体会,它们之间是多么的不同。
那力的马在过河的时候踢飞了一块桥上的木板,一条腿深深地陷进两块木板之间,疼得它嘶鸣不已。那力心疼地在黑暗中摸索着马儿的腿,搬弄着木板,我们也下来帮忙。“这桥经久失修,我每一次走都觉得会坍塌,终有一天,终有一天的……”他无限懊丧地说,马儿一瘸一拐的样子让他难过。“天黑了,马也看不见路,再走下去会很危险。”他念叨着把马牵向河边草地上亮着灯火的帐篷。“今天就住我朋友家,明天一早换匹马再赶路。下面还有很长一段路都要贴着悬崖走。”
山里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还穿着短袖,晚上就冷得瑟瑟发抖。进了帐篷后,哈萨克大妈从箱底抽出两件棉衣给我们披上,他们自己则围着烤炉取暖。喀纳斯河边的哈萨克人世代都是这么过的;白天挤牛奶,放牧,伐桦木,晚上就围着烤炉取暖,喝奶茶。我相信,他们的皮肤,甚至毛孔里呼出的气都是带着奶香的他们的脸已经被炙热的太阳晒成永不褪色的暗红,皱纹总是比其他人更早地出现在脸上他们的心、甚至语气、眼神、微笑都透露着喀纳斯河水的纯净。
喀纳斯河的清晨是不容错过的。当第一缕日光照进山谷之前,整个山谷正被浓浓的晨雾所笼罩,雾从河面上升起,一缕一缕,四处飘散。女主人起得比我更早,她正在做着每天例行的工作――挤牛奶,然后用新鲜的牛奶为一家人做成奶茶、奶酪、奶糕……
抬头看,远处的山巅已布满了金色,那是今天的第一缕日光,它正在慢慢地顺着山势,往下延伸,再延伸,仿佛是一只温柔的手,每一寸的触摸都能让人心驰神往。当阳光终于布满山谷,洒上河面的时候,我们已经骑马上路。
最美的景色就是在封山之前的秋天。海蓝的河流、白色的桦树、黄色的杨树、绿色的冷杉,远处的羊群,间或出现在丛林里的野牛 如果你运气好,看见蓝色的蜥蜴、奔腾的野马、火红的狐狸都不是稀奇事。蔚蓝的喀纳斯河不断变换着姿势,在拐弯口是“u”字形,一会儿又被树林阻隔成片片的河滩,虽然只要听着水声,顺着河走,方向就不会错,但对于独自徒步上山的旅行者来说,在这片茂密的森林,迷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险。
一路和那力攀谈起来,他是土生土长的禾木人,兄弟共6个,他排行老四,有着和27岁年龄不相符的豁达和开朗,承袭了图瓦人最质朴的本性。几个哥哥都去了大城市,他也曾经去过,但去了半年就回来放羊了。他说城市的生活虽然琳琅满目,但却让自己感到生疏,找不到方向感。终究,他是属于大山的。
直线35公里可以到达的禾木村,那力预计我们要走8小时。前两天大雨,把许多路冲断了,行走更为艰难。马喷着粗气,毛全被汗水打湿了,我于心不忍,便下来徒步,也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顺着马蹄开出的细窄土路前行,身边是半人高的荒草,几十里路都没人烟。山间常有野狼出没,无论是马夫还是徒步的旅行者都不敢在半路露营,所以天黑之前赶到禾木是必然之举。
下午5点,太阳开始由白炙变得赤红,阳光打在皮肤上也没有了灼热感。我们已经走过无数的平原、山丘和丛林,流尽了汗水,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就在穿过一片茂密的丛林后,我终于透过汗水涔涔的双眼,看见了传说中的禾木村。
图瓦人的神秘传奇
禾木,正如传说中描绘的那样。桦木小屋星罗棋布分布着,牛羊散落在村庄山野间,它们安静地依偎或是散步,远看过去就像是绽放开来的硕大软绵的花朵。在这恬静的氛围下,就连炊烟也似乎凝聚在半空,成为每家每户头顶上一朵飘然而至的云彩。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村庄,不敢把自己的喜悦流露太多,害怕惊扰到眼前这片安详平和的土地。禾木最典型的建筑除却木屋就是禾木桥了,经历了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古旧而敦实。河水是从最高处的雪山上融化而来,一年四季都凛冽冰凉,然而,禾木人正是靠这条河才繁衍相传,生生不息。
关于图瓦人的传说,多年来众说纷纭,也成为我来到禾木心怀的最大困惑。现今的禾木人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并为此感到骄傲不已,但是从已知的民族分布来看,阿尔泰地区主要分布着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并没有单独的图瓦人一说,那他们究竟是什么民族,是什么时候在这儿生活下来的呢?据说,几年前,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也曾经来这里专门调查过图瓦人的渊源。在偌大的新疆地域上,图瓦人最多只有2500人,主要分布在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的禾木村。由于图瓦人有语言没文字,因此没有留下自己民族的史志。
村口位叫出快的老人说,以前图瓦人并没有具体的生存位置,哪里能生存便到哪里,他小时候就失去了双亲,后来因为舅舅在禾木村,就投奔过来了。村子里的人们大多和出快老人一样,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了解甚少,然而从历史记载来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曾有三次大的西征,每次都要翻越阿尔泰山,在“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休整。额尔齐斯河从阿尔泰山下的布尔津县城边流过,在它上游30公里处,汇入它的一个重要水系正是风光旖旎的喀纳斯湖,成吉思汗的国师丘处机曾在此写下诗句“谁知西域逢佳景,澄澄春水一池平”,这里的澄澄春水正是指喀纳斯湖。
那么当时西征图瓦人的是否就是蒙古人呢?为什么后来还要留下“图瓦”这个称呼呢?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这段历史的明确记载,但从现在图瓦人的具体情况来看,首先,他们的长相的确和蒙古人很相似,而且服饰和生活习俗也基本一致。其次,在上,都信仰喇嘛教,同时也都保留着一些萨满教的遗俗。大多数图瓦人都认为自己和成吉思汗有关系,家家户户都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禾木村受过教育的一些人,譬如去县城读高中的几个孩子、在边防公安任职的哈尔哈斯以及禾木村的老校长塔良海则认为,禾木人崇拜成吉思汗更多是因为他是英雄,而不是他和图瓦人有直接的关系。
禾木村除了土生土长的图瓦人,确实也有真正的蒙古人,老校长解释说,他们之所以住在禾木,是因为清朝时从外蒙古被调配到这里来管理图瓦人的。历史上的图瓦人和蒙古人可能并不对等,所以到后来蒙古人管理这片地域的时候,还要专门从蒙古草原派来自己的族人。无疑。即便图瓦人并非蒙古族,但他们之间定有着深厚的渊源,这是属于过去的秘密,为今天留下的线索已经太少,所以好奇的人们也只能在今天的图瓦人生活中去寻找过去的痕迹了。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禾木村的电是自发的,电话线还没接入,只能靠买卡拨打卫星电话。我们住在那力的家里,他家没有电视,每天晚上都靠那力的爷爷弹冬不拉哄着两个小曾孙进入梦乡。那力的爷爷已经95岁了,留着长白胡须,浑浊的双眼几乎看不清事物,但他弹的冬不拉和嘴里唱的曲调真是好听。禾木几乎家家的男人都会弹唱,一把琴就带着他们各自的家庭,走过平凡而又充实的一辈子。我相信,有了音乐,有了歌声,再贫瘠的生活对他们而言都是幸福的。
清晨,太阳刚刚从绚丽的朝霞中跳出来,我便乘上了去科尔沁草原的客车。客车飞快的行驶着,我的心境也伴着即将要驶进草原的客车而豁然开朗。客车沿着302国道飞快的掠过省界,进入了内蒙古地区。前方就是科尔沁草原的腹地安盟乌兰浩特市。这个坐落于美丽的洮儿河畔,风光旖旎的草原城市,就是兴安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车子穿过高楼林立、街市繁荣繁荣的城区,我们要去拜谒一下全蒙古人所崇敬的祖先神,成吉思汗,第一站就是成吉思汗庙。乌兰浩特市果然不仅是一个瑰丽的草原城市,也不负山水林城的美誉。城外沃野风情,阡陌纵横,一排排防风固沙林网从我们眼前飞快的遁去,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庙于罕见之巅出现在视野。这是个融汉蒙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庙宇,从正面看是“山”字型。在大漠,成吉思汗的威名可谓家喻户晓,“一代天骄”金戈铁马征战一生的骄人战绩,为世世代代的蒙古族人民所传颂。刚一入山门,腾飞九霄的八马神骏雕像伫立眼前。一个被称之为“胜利之神”、“东方巨人”、“蒙古圣祖”的成吉思汗,所有溢美之词都无法与其纵横沙海、所向披靡的雄才胆略及留下的旷世英名相匹配。白驹过隙八百年,八匹神骏带我回到了那流沙般的岁月……
沿着山门至正殿的台阶拾阶而上,步入正殿,中央高2.8米的成吉思汗青铜坐像,凛然的霸气扑面而来。正殿当中,有16根红漆明柱,四周绘着反映成吉思汗战绩的精美图案及成吉思汗箴言。两侧偏殿绘有自铁木真诞生起至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可汗国的经典战绩史实。三座大殿由穿廊连在一起,偏殿内还陈列着元代的兵器、服装、瓷器的复制品。据说还有几件是成吉思汗当年用过的马鞍和宝剑。导游员用他生动的语言、深情自豪的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幅画的背景及历史意义。我独自细细观看那些已经蒙上岁月锈迹的古物,在这座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建筑里,你能从来朝拜的蒙族人们那虔诚的脸上,读到开疆扩域的英雄的含义;你会从发人深思的箴言里读到英雄的胸怀与心底;你会从欧亚版图延伸国界和那一幅幅精致的画面里读到翱翔天宇的圣鹰的雄姿……英雄的启示对男人总难免是雄才大略、坚韧刚毅、运筹帷幄,其实草原上的的各族人民共同携手建设美丽的家园,是对开疆扩域的祖先最好的礼祭。出殿后站在罕山之巅,乌兰浩特市尽收眼底。这座草原城市正以马背民族势不可挡的气势,如这正午的阳光热腾腾的建设和发展着。下山的时候,几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半山腰成吉思汗扬刀策马的雕像前留影纪念,甚至好些人的手里已经购买了蒙族腰刀。是啊。我们不仅要带回一张“来此一游”的纪念凭证,还要带回马背民族的精气神。对草原的理解,对蒙族人民的理解从这儿开始了。
民俗风光旅游已经是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从成吉思汗庙出来后,直奔察尔森草原度假村。当地政府为加强旅游业的发展,通往旅游景点都设了平坦宽阔的柏油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我们的车向北驶出乌兰浩特市30多公里,察尔森水库波光粼粼的库面便映入了眼帘。蓝天、白云、绿草、清水加上漫山遍野的次生林,这座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草原上。
车子绕过水库向东北岸的度假村疾驶。快了,快了,我无论如何遏制不住的好奇心和贪婪的双眼终于触到了连绵起伏的大草原!心在瞬间融化,草原!你肯定梦想过这样的地方:绿色从脚下边铺展,近景是鲜花点缀的草地,你高举的双手充分展开自己的胸膛,心中跳动无数感慨。清风从臂下穿过,远处是疏朗的树木,一群散步的牛羊和那由远而近、由近渐远的马蹄声……这不是梦,这是我眼中的草原,那绿,生动而清爽;这是我踏上的草原。那阔,豪迈而深情;这就是藏在我梦里的草原,真实,亲切而自然。刚刚还沉迷于冷兵器时代,称雄欧亚大陆的少数民族的深沉遗韵,此时此刻全部化作了对生命自然的体贴。我想起一位诗人说过:“辽阔、草地、星空、奔马,这些词汇只存在真正的草原,那里是生命的源头,那里有真正的泥土的芬芳。”如毡的草海,如星的鲜花,如歌的云阵和如实的心境。正向席慕容的诗中所写:“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醉了,醉了,还没喝那迎宾的奶酒已然醉了!
蒙古族素有待人好客的传统美德,草原人民则以粗犷豪放、胸怀坦荡、诚实热情而著称。他们的最高礼节是敬哈达。下车以后,年长的前辈们都簇拥到前面,接受蒙古族姑娘献的哈达和那高举过头的迎宾酒。”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愿我们肝胆相照,共度春秋,愿我们心心相印,友谊长久“。这首民歌唱出了蒙古族人民赤诚的待客之道。迎宾仪式过后,我们被请进了蒙古包。记得小时候收集各地民居邮票,唯独缺少的就是蒙古包。今天,我真的坐在这里面了。这种建筑结构确实别具风格,橡子和柳木杆在整个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厚厚的羊毛毡上铺着羊毛地毯,里面摆了三张方桌。我们大家围着桌子盘腿而坐。桌子上摆着切成小块的馕,还有小碗的新鲜奶油、炒季子粉,奶豆腐等一些奶食品。很快,蒙古族姑娘就为每个人的面前斟上了奶茶。大家用目光互相鼓励着小品了一口,略微有一点膻味,加上荠子米,奶油、糖之后,竟然品出一点咖啡的味道,奶香很浓。我们大家看着桌子上的食品,面面相窥,不知从何下手,有的莽撞的将奶豆腐掺到奶茶里,我想品出的味道应该是“独具特色”。极为来过草原的同行。很内行的将奶油、荠子米等一应物什都少不一的搅拌在一起,我品一勺尝了尝,浓浓的奶油的味道,加上偶尔嚼到嘴里的脆脆的荠子米,很像是小时候我爱吃的甜品――沾满芝麻的糖稀。入乡随俗,我们都知道,着乳香飘飘的奶茶里盛满了蒙古人民的心意。
阳光透过半撩开羊毡的天窗直射进来,刚好照在我坐的位置,毡房里因为齐聚了这二、三十位人而温度聚升。兴奋,激动加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感到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洋溢着一种本真的幸福,一种微醉的气氛流动的毡房里。等到大盘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上来时,我真的觉得饿了,手抓肉,是生活在草原的各族人民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我看邻桌的人有的已学着当地人的饮食风格,用手抓着带骨的肉块吃了起来。有点遗憾的是衣服穿得太不整齐,不然吃着大块肉,喝着大碗酒,然后再将油腻的手在身上抹一抹,是不是更有大漠民族的豪情和洒脱?我们这一桌女性居多,腼腆和矜持使大家如淑女般端坐,男士们主动请缨用刀将肉切成小块,即使是小块,于我们平时吃肉的习惯也可谓“大”矣。蘸着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等调至好的酱,放一块在嘴里,果然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我禁不住多吃了几块。席间,又陆续上了很多当地的特色饮食,烤羊腿的味道是最美的,褐红的色泽,酥烂的肉,醇香的味道。他们告诉我,这是用绵羊带骨后腿肉配葱花,芹菜烤制而成的。交杯换盏间,我们又一次接受了蒙族姑娘敬献的美酒。我也学着大家的模样,用指尖蘸点敬天地神,然后一饮而尽,火辣辣的味道立刻酥遍全身。等到乐队的蒙古族小伙和姑娘到来时,大家都已醉意盎然。
小伙子身着民族服装,将手放在胸前,深深的鞠过一礼,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要听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那是我啊……”每次听腾格尔的歌,都能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生命的深处掘突奔腾。小伙子将这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草原上的人们都有这样辽阔宽广的音域,一如草原的辽阔无际和牧人宽广的胸怀。蒙古族音乐长调以字少,腔长嘹亮悠扬而著称,短短则节奏明快,节拍固定,不论高昂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表现着蒙古民族质朴、爽朗、热情、奔放的性格。一曲《天堂》让大家发自肺腑的赞叹:“太美了!这是一个让人惊喜迭出的民族,小伙子的歌声还在草原上回荡。那一直站在身后,身穿长袍,腰带束出一款仟腰,脚蹬马靴的姑娘站了出来,她要唱《青藏高原》!看上去消瘦的她不知是否有足够的底气,将高音区唱上去,那可是这首歌的点睛之笔。可是,她的嗓音一亮,大家又一次掌声如雷,模仿的痕迹有一些,但还是惟妙惟肖。《蒙古人》、《祝酒歌》、《草原之夜》等等这些富有浓郁草原风情的音乐终于唤起了人性本身未被污染的最原始的,最本质、最淳朴的真、善和美。我们这批人里,大部分都与共和国同龄,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听着他们忘情的唱着那些经典的老歌,酒浓、歌浓、情更浓;酒醉、歌醉、情更醉。伴着醉意,已有人翩翩起舞。以舞步轻捷久负盛名的蒙古族舞蹈,在我们伴着醉意的演绎里,也透着一点粗犷的健康气质。我最喜欢听的马头琴终于姗姗登场,那个十五岁的蒙族男孩,以他娴熟的技法,将辽阔低沉、悠扬动听的草原旋律送到每个人的心中。我的目光随着他的指尖移动,心思却随着音乐轻轻在草原上飞扬。我想到了“怀抱”母亲的怀抱,那是多么遥远而古老的感受……马头琴还在吟唱……
带着被奶酒染的绯红的脸庞,踏出毡房,太阳已不似来时那般毒辣,草原上流动着徐徐微风。早有摄影爱好者们频频按动快门,将自然天成的美景收入胶片。大家疏散在草原上,或作或立,或凝目远眺,或并肩而行。远处欢悦的笑声引我驻足回首,原来有人笨拙的跃上了一匹不驯的马,几经颠簸,险些摔下马来,引来笑声一片。天空和白云低的似乎垂手可得,最让我惊奇的居然能在草原的大地上看到白云的倒影。同来的几个年轻人,要我也穿上蒙古族的服装留个影,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我知道,蒙古族姑娘的表情应该是明朗多一些,开心的笑声里,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背景: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