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生态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发展报告

第1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一、旅游资源及产业现状

*县位于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一部分,也是滦河、潮白河的发源地,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全县总面积365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90万亩,原始次生林面积50万亩,草场面积176万亩,湿地草原60万亩,县境内有5库12淖15条内陆河,水域面积6.1万亩。全县平均海拔1536米,夏季平均气温17.9℃。这里历史底蕴深厚,是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圣地,曾流下了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足迹,梳妆楼元墓群、小宏城遗址、九连城遗址、张库古商道、明代长城和古烽火台等一大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迹,至今尚存。

天高云淡,气候凉爽,生态环境良好,边塞情调浓郁,史实积淀久远,多民族文化融合,使*的旅游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县旅游业从1992年开始起步,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断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已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成9大旅游景区19个旅游景点和48户家庭旅社,旅游日接待能力达6000人次,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社会综合收入2亿元。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们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进行精心培育,按照打造生态旅游强县目标,全力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六字文章。一是强化对旅游精品线路的包装。共规划设计了西北部农田林网观赏游,金莲川湖光山色辽金元文化游,葫芦河畔湿地草甸(五花草甸)漫步游,东南沿坝高山林海避暑游,“三河源”饮水思源、寻根问祖游5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建起了塞外庄园、天鹅湖等旅游精品区。二是强化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在硬件建设方面,实现了县城到各景区的“四通”。国道207,省道半虎线、宝平线、张沽线和三条长城旅游公路,以及即将建成的张承高速纵横县内各景区,高级宾馆和饭店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道路两边。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不断强化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全县共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2处,2A景区2处。三是强化对旅游市场的开发。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制作了因特网页、旅游画册、光盘、宣传单,开发了金莲花、山野菜、坝上莜面、野生菌类等土特产品和具有草原风情的旅游纪念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四届中国张家口坝上草原旅游文化节”,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风光风情摄影大赛,并与北京、天津、张家口等30多家旅行社建立起合作关系,对*旅游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是强化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按照建设“京北花园”、“天然氧吧”的目标,大力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塞北林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十一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退双还、坝上生态农业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全县绿色覆盖率提高到40%,为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五是强化对历史文化的展示。系统普查并深入挖掘整理了全县历史、宗教、戏曲、人文、古建、文物、民俗风情、民间传说、传统工艺等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编辑整理了九连城盐司、阔里吉思出征、萧太后梳妆楼、马可波罗觐见元帝、救龙泉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拓展内涵,扩大外延,充分展示我县固有的历史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以独特的文化品位和不同的风情格调吸引游客,使游客有所游,有所思,有所忆,有所乐。

二、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不足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联合少、风格同。河北坝上地区乃至附近内蒙旗县没有形成大的旅游板块,没有有效整合旅游资源、联合科学有序开发。而是囿于本县,独自经营,孤芳自赏,“各唱各的戏,各弹各的调”,甚至出现拚抢资源、互争游客和为增自身影响而贬低邻县形象。导致旅游资源浪费,建设风格雷同,景观造型单一,旅游出现“断头路”。二是规模小、档次低。景区景点总量少规模也很小,档次不高,特色还不够鲜明,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管理尚不规范,特别是缺乏专业导游队伍,接待能力偏弱,满足不了旅游旺季的接待需求。包括坝上其他县份和周边旗县也存在类似问题。三是周期短、收益差。由于缺乏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除了六至八月份三个月的旅游正常经营外,春冬秋三季都没有旅游项目,崇礼虽然开发了滑雪项目,但夏季旅游依然是空白。短暂的旅游营业期造成投资大,收益小,旅游设施闲置时间长,浪费严重。四是投入少、发展慢。由于县财政困难,无力在资金上支持旅游业发展。而几个民营旅游企业又是边经营边建设,靠贷款滚雪球式发展,投入亦明显不足。同时,受市场、条件、知名度和效益等因素影响,很难招到大客商投资建设,致使我县旅游产业依然不够强大。

三、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几点想法

2009年,我们将抓住河北省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大好时机,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遵循生态保健旅游的特色和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文章,全力打造“京西北运动康体休闲区”,实现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想法是:

(一)科学规划,加大生态旅游战略的实施建设力度。与河北地理科学研究社、河北旅游发展中心进行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按照高起点、大手笔、可持续、全功能的标准,依据当地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民俗的旅游资源特点,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战略性规划,突出特色,体现风格,避免与周围县区雷同,做到旅游布局科学合理,地尽其利,物尽其用。通过科学规划、丰富资源、优势魅力来吸引外资,发展旅游经济。一是统筹区域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与张北、崇礼、丰宁大滩、太仆寺旗和多伦等地沟通交流,优势互补,突出各自的特点,创建新奇的景观,共建旅游大格局,形成京津北部旅游环线,拓宽旅游思路,增加旅游内容。二是围绕山、水、林、草、冰、雪等资源,开发和增加水上、冰上等符合我县特色的新颖旅游项目,拓展旅游时间和空间,形成春踏青、夏避暑、秋观光、冬冰雪四季皆景,变一季旅游为四季旅游,把*建设成为欧洲风情、每处皆景、画面新奇、全县能游的旅游县域。三是严格按照旅游总体规划开发实施,体现前瞻性、高科技,杜绝低水平开发、相重复建设,力争20年不落后。同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确保所有景区景点都成为花园、植物园,防止破坏生态环境,防止浪费旅游资源。四是依据当地传奇的历史文化故事、草原壮丽的文物风光景观和盛产的花卉、口蘑、金针、燕麦、牛羊肉、马铃薯等自然资源,采取新颖美观、品牌响亮、特色突出的设计理念,开发有地方风尚的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做到物品味美价廉,纪念意义深远,包装精致小巧,携带轻松便利,提高旅游收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二)招商引资,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资金瓶颈。没有大投入就不会有大产业,更不会有大发展,大投入单靠县内难以实现,必须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解决。一是政策拉动,制定出台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的优惠政策,在手续办理、土地使用、税费收取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地优惠,用政策杠杆来撬动各种资金,通过政府投入、民间资金、企业投资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引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实现对旅游业的大投入。二是扩大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画册、互联网络和各种户外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不断推出各类精品纸介宣传材料和音像资料,扩大发放或播出范围;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以塑造*整体形象为重点,认真办好草原旅游文化节和*风光摄影大赛等活动,建立起政府组织、政企联合、内外互动的宣传促销新机制;同时,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到一些经济发达、人们旅游兴趣浓厚的地区,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博览会、展销会,主动在国内中心城市、重点客源地举办旅游促销会、招商会,以活动宣传扩大旅游交往和合作机会。三是争跑项目,把引进项目作为加大旅游投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大跑办力度,争取国家投资3950万元的*绿色长城及滦河源草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早日批复实施;加快推进与河北建投置业公司、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河北金润创业投资公司的合作,促动全县旅游整体开发进度;确保九鼎轩休闲牧场、星夜庄园建设项目和金莲山庄转让扩建项目圆满完成并投入运营。加大冰雪项目招商开发力度,力争年内实现*冰雪休闲旅游项目零的突破,实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档次的逐步提升,旅游规模的日益扩大。

第2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镜头一:试点引领

近几年来,该市以开展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为依托,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先后有海尔冰箱、海信空调、三莹电子等近20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兴平热电、青啤三公司两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与此同时,全市将循环经济的重心转移到相关产业和重点行业上,形成了一条条环环相扣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白埠汇丰公司、城关官家上观、香店东泰公司先后建起了三个"规模化畜牧养殖沼气环能工程",为农业领域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成立了××市秀水表面处理中心,将零星散布的电镀厂聚集到处理中心,实行集中管理,生产废水由"中心"集中处理。以此为载体,在同和街道建立了汽车配件产业园,目前已有东和汽车轮毂、大同体系汽车配件、裕信汽车配件、平康产业、东明汽车、成一电气等近40家韩国汽配企业入驻。

镜头二:注重创新

××北苑工贸有限公司从清华大学引进机制木炭生产新技术,用木粉等下脚料加工出木炭条,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使不起眼的下脚料变废为宝,成了出口创汇的"金条条",这是家具行业的循环经济!该公司是××市一家规模较大的木制品生产企业,年产木粉、边角废料7500吨。以往产生的木粉等废料,基本上作为下脚料处理,一部分焚烧,一部分当作废品低价对外出售,卖不出去的废料还占用了很大的场地。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经过多方考察,投资12万元从清华大学引进了机制木炭生产技术,新上了2台制棒机、4个炭化窑、1个烘干炉,将木粉、边角废料等经过加工生产出木炭条。据了解,销往日本、韩国等国的机制木炭,每吨价格高达1800元,仅此一项年可获纯利200万元。正是由于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使节能环保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镜头三:点石成金

黄金生产企业金矿提金后的尾渣含有剧毒氰化物,属于危险废物,且尾渣中富含铅、锌等有价元素。对此,该市成立了××黄金铅锌开发有限公司,对金矿提金后的尾渣进行浮选以提取铅、锌,目前已经形成年生产铅锌精矿8000吨、硫16000吨、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混合浮选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将产生的尾矿作为硫精矿销售给有关制酸厂,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07年5月份该公司被评为××市绿色企业。与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该市滑石矿业有限公司在搞好科学采矿、精细加工、多渠道筹备滑石原料的基础上,积极转变采矿方式,实行一矿多采。他们将建矿以来开采滑石废弃的碳酸岩、绿泥石、透闪石等伴生矿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企业开采的碳酸石已加工成建筑用"复合粉",仅此一项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目前,绿泥石已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以往的废石废料也陆续加工成建筑用料,走出了一条节约资源、搞活经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第3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一些地区毁林开荒,开山采矿,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县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来,县委、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我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处在起步、规范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执法难度大,这是目前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受到政府的重视程度;企业的接受能力;体制上受块块管理;法制上无强制手段,法律法规难以落实到位等限制了执法工作的进行。例如:在排污费的征收上难度很大,很难足额征收到位。有些企业经常跟执法部门讨价还价,找些种种理由推脱责任。

城区环保管理手段落后,办法不多,城市环境污染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城区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城区环保配套工程设施不全。“两污”处理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品位的关键,加快城区垃圾、污水处理步伐乃当务之急。餐饮油烟污染、金属切割噪声扰民等问题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较低的现状,将势必给我县环境带来污染隐患和潜在的环境风险。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二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三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强调的原则是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从国内和国际一些试点的经验看,在企业层次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或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利用生产的废弃物,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

做到环境信息公开,通过我县环境保护政府公开网站,公开我县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县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四)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将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五)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就在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城市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国家为民族长远利益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珍稀物种保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和自身环保队伍建设

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严格控制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加大工业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力度。

第4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地;金坛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自2007年设立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至今我国已建立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虽然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进行研究,总结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发展实践

金坛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属水网地带,境内河流纵横,圩乡村落人口占全境总幅员的80%以上。当地村民通过筑圩成村、以村兴圩的千年农耕实践,形成金坛古老而特有的圩村文化。以圩文化为特色,金坛于2015年9月通过江苏省文化厅批复成立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过近6年的发展,实验区已通过遗存保护等方式,使金坛刻纸等国家级代表作名录项目得到提升性有效保护、朱庄马灯等濒危项目得到抢救性保护和完整恢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传承

金坛区共普查项目140多个,经过发掘和申报,目前已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94项,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结合区域文化生态分布情况,划定天荒湖流域、长荡湖流域、丹金溧漕河流域三个非遗密集区为保护实验基地。在天荒湖流域,以直溪巨龙、董永传说为主,通过民俗表演、遗存保护等方式,让龙文化、孝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在长荡湖流域,以柚山放灯节、诸葛八阵图村、金坛面塑为主,通过民俗节日展演、艺术节非遗展示等方式,让渔文化、水文化、儒家文化得到更好展现。丹金溧漕河流域在以金坛刻纸、金坛抬阁为主的基础上,恢复了朱庄马灯,通过非遗展演、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其文化影响不断扩大。实验区自设立以来,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对各级非遗名录项目加以保护。以金坛刻纸为例,实验区以构建各级传承人的传承机制为重点,采取学校传授、师徒传授等传承方式,形成群体适度、结构科学、梯次合理的金坛刻纸传承体系,并建立传承、保护、生产、管理金坛刻纸的志愿者队伍。同时,陆续建成儒林镇长荡湖水城非遗博物馆、东方盐湖城刻纸展示馆等非遗馆,建立以段玉裁实验小学刻纸培训基地等实体基地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在保护、保存、传承、展示和宣传非遗等方面的作用。实验区还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坛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庆和文化主题活动,推出金坛非遗重点特色项目集中展演,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也引起了省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让实验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得到较好的宣传。

(二)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金坛区政府及主要负责部门编制了《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出台了《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暂行管理办法》等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文件,各项政策紧密配合,执行状况良好,有力保障了实验区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规划实验区建设周期,各阶段目标内容具体、系统可行,不同阶段重点突出。加快完善实验区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成立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门工作机构。设立非遗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促进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实验区遵循“尊老扶幼”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年事已高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鼓励老一代传承人通过带徒弟、辅导培训等方式培育新一代传承人。出台并实施《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激励条例》,做好各级非遗代表性继承人的认定和命名工作,从场地、资金等方面资助传习教学、交流分享等活动;采取生活补贴、助学奖学、表彰奖励等措施,保证“老人”权益,促进“新人”成长。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维护文化遗产原创者、传承者的合法权益。

(三)自然环境、人文遗存的整体性保护和有序开发

深入分析实验区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整体特征,始终厚植整体性保护的工作思路。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自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开展有利于圩村文化遗产存续的区域整体性生态建设、生态培育、植被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实验区将非遗项目与三星村人类遗址、华罗庚纪念馆等重点景区和特色景区相结合,以旅游景区为文化生态物质空间载体,以旅游活动为传播介质,扩大圩村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提高其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和展示金坛人文历史文化。实验区选择金坛刻纸等能在生产中创造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产品的生产经营相结合,进行生产性保护利用,开展保护性生产经营。发展创意产业,整合金坛民间文学资源,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演艺作品和艺术品创作中心。

二、“三维协同”的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整体环境的营造、主体责任的划分和发展思路的规划三个维度,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其更好地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一)环境维度:持续深入营造整体环境

突出区域文化特色。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综合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其他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情况,针对文化生态资源的区域特色,突出非遗重点项目,促进“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创建非遗传承环境。实验区对各级非遗名录项目进行因地制宜、分层分类的保护、保存。如:重点保护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并能集中反映当地原生态圩村文化的项目;扶持性保护已采取措施抢救、状态较为稳定的项目;抢救性保护仅存续于个别家庭、个人或面临濒危状态的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不同的传习方式,建立不同的传习、传承情景和系统,形成传习体系,规范传习路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营造节日民俗环境氛围。利用技术手段记录或进行情景复原,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传统节庆相结合,以端午、春节等传统节庆为节点,开展各类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以国庆等重大节庆为契机,组织各类文化展示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推进实验区文化形态互动,丰富民俗节日表现载体,让民众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来满足内心需求,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文化活力,增进民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

(二)角色维度:扎实落实主体责任划分

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政府及主要负责部门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播传承等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将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对实验区进行合理规划,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和办法,健全实验区组织管理制度,为实验区提供资金等必要支持,保障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展开。突出传承人关键角色。为确保非遗项目有效传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应以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保护对象,提升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出台相关保护激励措施,做好各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对于相关技艺传承、教育教学等活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制定合理有效的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给予奖励,增强传承人的责任感,实现非遗传承的良性循环。

(三)条件维度:积极完善发展思路规划

加强文化生态环境修复。正确处理城乡一体化拆建与保存古村落的关系,让当地的文化遗迹、遗存、遗址及古风貌得到可持续保护与传承。注重重点区域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生态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和破坏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类项、文化遗产与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加快创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环境和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提升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接待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水平,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发展中的作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及双向驱动,让游客在感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带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以旅游的市场化运作反哺文化事业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挖掘非遗产业附加值。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挖掘其附加值,发挥其品牌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的有机延续,让部分劳动力凭借传统手工技艺获得生计,改善生活,形成良好的自身造血功能。

三、结语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特色,在环境维度上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创建非遗传承环境、营造节日民俗氛围,在角色维度上坚持政府主导地位、突出传承人关键角色,在条件维度上加强文化生态环境修复、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非遗产业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郭小刚.布迪厄场域理论在传统音乐非遗传承研究中的运用———以广东省非遗“五华竹马舞”为例[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3):51-60.

[2]马盛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J].中华手工,2020(6):109-111.

[3]徐望.文化资本理论探源与国内外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00-110.

第5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报告摘要: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同志在十报告中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2处),报告将生态的内涵从过去的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现今的人的生态、系统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生态振兴转折点的到来。具体说来,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以下几个亮点:

构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范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是人的生态,是人与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享受环境的系统整合机理、有机进化过程,是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与红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人与环境关系的物态文明、体制文明、认知文明和心态文明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就是要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化传统发展观中的封闭为开放、破碎为整合、盲目为有序、滞留为循环,融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经验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于一体,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是形态,生态文明为神态,形神合一方可和谐发展

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 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建设也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而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生态”二字中,“生”的中文由人和土构成,表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命、生产、生活、生存,其动力学机制一是“开拓竞生”,只有开拓、竞争,物种才能生存、繁衍;二是“整合共生”,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种群之间必须、相生相扶、互利共赢、整合协调,系统才能进化;三是“循环再生”,包括物质的循环再生、信息的反馈更新、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系统才能生生不息螺旋上升;四是“适应自生”,人类既要改造自己适应环境,又要改造环境适应自己,有强的抵御外部风险和受干扰后迅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强的自组织、自调节、自力更生的系统活力,世代才可自强不息、持续发展。“态”的中文繁体由自然的“能”加人文的“心”组成, 表示状态、动态、过程、格局,其控制论机理一是“物态谐和”,输入输出要平衡、数量质量要协调;二是“事态祥和”,局部整体要兼顾,时、空、构、序要统筹;三是“心态平和”,哲学、科学、工学、美学天人一统, 功利、道德、信仰、天地境界圆融; 四是“世态亲和”,群体关系融洽、亲情友情诚挚,民心思进、世风淳朴。生加态就是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和、心融文化。

首次提出“全球生态安全”等生态建设目标,引领我国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报告首次提及全球生态安全, 8处提到全球问题,体现了中国以世界安全为己任的大国风范。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以气候变化、经济震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贫穷落后、超常消费和野蛮开发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和社会生态福祉问题等三大生态风险,欧、美、日的市场经济已回天无术,传统农耕文明也是望洋兴叹。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自然生态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四生合一、合纵连横、绿韵红脉、潜移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但要真正实现这“深刻融入” 和“全面贯穿”,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凝炼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理念、新目标。20世纪的社会主义文明以社会公平与生态和谐为理想,以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为手段,是一种高公平性低生产效率的协同共生式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融自生、再生、竞生、共生功能为一体,以信息化、现代化、生态化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是一种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其转型过程既有传承又有否定、既有整合又有升华。

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以及美好世界、美好未来的生态建设目标。这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走向对精神生活和生态真善美的追求,彰显了中国人类生态的进步和对富强健康文明美好未来的追求。报告摈弃了传统环境保护就污染将污染的还原论思维,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部署生态建设方略,体现了“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整体论思想。报告还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自生、共生、竞生、再生的生态控制论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方略。

第6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快速发展的中国,

需要“美丽中国”理念的引领。

发展中的中国承担着空前的生态压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十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我们的目光所及,也感受于我们的呼吸所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说,在最近几年的天气预报工作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

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中国发展的选项,但是强大富裕了却付出环境恶化的代价,也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表示,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压力继续加大、形势依然严峻。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也是“美丽中国”的路线图。

在十报告中,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讲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

早在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5年后,党的十报告不仅再次论述生态文明,而且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境界。

“我眼中的美丽中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说。

十报告将“美丽中国”纳入中国各项发展体系的蓝图中,一个制度的要求和思考显示了对这一理念执行的决心和力度。“美丽制度”呵护着“美丽中国”的圆满。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诗意的承诺,也是实践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过度开发的反思,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引领。

十报告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如此强调,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具体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长效机制和一个明确的路线图。”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赵建军如是说。

“美丽中国”是对于世界的承诺,

也是对于子孙后代的承诺。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的报告用“坚持”写出了“美丽中国”的态度,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写出了“美丽中国”的路径,“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写出了“美丽中国”的承诺。

这声庄重的承诺公开之前,我国已经践行这份承诺。十年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63亿亩,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时期,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20.36%。

十年间,我国提高了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环境准入门槛,颁布了实施清洁生产标准,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推进了PM2.5等新国标监测……

十年实践成就了今天我们党对“美丽中国”承诺的深度认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虽然生态文明这个词并不是十首次提出,但这次是系统化、完整化,带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化,是我们党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战略思想方针的再概括和再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层面,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体现“美丽中国”的和谐之美。

“美丽中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科学发展的远大目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新阐述、新概括,必将作为党的十的重大历史性贡献载入史册——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既要有发展的速度,还要有发展的质量;既要当代的发展,还要子孙后代的发展。一味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是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顺应,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自觉担当。

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认为,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产生世界范围的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与经验,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一总体部署,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经过10年来的科学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第7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 环境伦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99-2

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并将其摆到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强调“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表明我们党已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将它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含义与意义

十报告指出,“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期许和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也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一个美好的愿景。十报告首次以如此动情的语言勾画出“美丽中国”的新画卷:“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在将来的国家建设中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也体现出党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负责的态度。“美丽中国”不仅是伴随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更是我们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一个美好目标,我们要认真对待十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通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集中体现,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存状态。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又集中地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人对待自然的生态道德。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美丽中国”的显著标志。但不能一味地强调“返朴归真式”地旧时代自给自足地田园式生活,而是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相结合,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设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深化,也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所伴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

二、建设“美丽中国”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

正如同志在十报告中所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也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结合十报告及近几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自然生态问题,在这里指出几点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阻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大,开发格局不合理。国土空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随着我国的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明显加快以及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有限的国土空间面临着承载规模更大、强度更高的经济社会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的美好家园也面临着更大的破坏,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我们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上的错误并产生危机感。

在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空间结构不合理、城乡及区域发展不协调、空间利用率低等现象。由于城市建设、工矿建设用地所占空间偏多,开发区占地面积多且分散,导致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而且城市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单位面积的产出较低,建成区空间利用效率也不高。优化城乡空间结构面临很多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很大,城市盲目扩张、农村闲置地利用不够、农田占有量大等等。

(二)能源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再生资源的资源化水平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由于人们对资源节约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约意识薄弱,关于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还不完整、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资源节约没有成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人们在生产中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把资源节约仅仅当作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供应紧张时重视,供应缓和时就放松节约;高消耗高排放的现象仍处处可见,公共资源、粮食浪费等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大量可利用的资源被作为废弃物白白地浪费掉,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第8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低碳;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低碳城市

1.低碳城市的提出

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1988年创建政府间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分别在1990年、1995年和2001年、2007年发表了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90年报告中,IPCC向人类警示了气温升高的危险,推动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5年报告中,IPCC认为,“证据清楚地表明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这份报告为《京都议定书》1997年得以通过铺平了道路。在2001年报告中,IPCC表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这里的“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2007年IPCC发表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很可能”表示90%以上的可能性,这种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根据预测,未来100年这种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而且会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要尽早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趋势,减少对自然和经济系统的影响。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开始被人们提出,并正在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

2.概念

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3.低碳城市的构成

(1)新能源利用

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的新技术新工艺。绿色能源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狭义地讲,绿色能源指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而广义的绿色能源包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占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2)清洁技术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C02的排放。

(3)绿色规划

城市能源消耗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城市规划除了考虑单个城市自身特点外,还应结合城市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进行考量。

第一,产业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

第二,交通规划。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一个方面是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另一个方面是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在这一点上,巴西的库里蒂巴堪称成功的例子。

(4)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建筑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生态建筑概念

虽然“生态建筑”的称谓自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但“当前还没有完整统一的生态建筑理论或被普遍认可的生态建筑的界定,生态建筑的定义和内涵,因不同国家的环境需求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有差异。生态型建筑的目标是一致的,都追求建筑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更重要的是都以生态为基本指导思想,以达到人工环境的生态化。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爆发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人们意识到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于是开始提出并关注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被称为具有“深绿色环境观”的运动,重新界定和扩展了环境概念,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两个观点:一是发展;二是发展是有限度的。因而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寻求其生态合理性,这种思想的视野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环境上的。

“低碳筷行动”

3.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

毫无疑问,城市建筑生态化需要依靠适宜的技术手段。当代建筑的生态化是一种整体的环境概念:“建筑环境不仅要以单体建筑的生态设计来进行改善,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与群体设计中奠定生态观念,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物理环境,而且可以在景观与美化方面取得宜人的效果。”我们认为,系统环境观下建筑呈现如下特点: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生态与技术的协同而不是排斥;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建筑作为一个过程而形成新的经济观;环境健康与文化功能的融合。

【总结】

第9篇:生态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共生论; 生态文明; 和谐; 制度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CN16-1487(201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报告则进一步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两个报告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一、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存在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文明形态。与以前的文明模式相比,生态文明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状态,是人类文明形态、文明理念的重大进步。在全球化时代中,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转型和升华,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社会共生论在形式上借用了生物共生论的某些概念,实质是为研究社会共生现象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哲学理论。[1]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共生系统之中。社会共生关系不只存在社会某个方面,而是遍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公共、私人等所有领域,其表现形式更是千姿百态。没有共生,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社会共生关系的三大要素包括:主体、资源、约束条件。 [2]每一个人都是共生系统中的一员,而社会则由各个层面的共生系统所组成。社会共生的基本机制是斗争和妥协的相互作用,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寻求资源并发生联系,为了获得更多资源而发生斗争,因为需要对方又达成妥协。但人们之间的斗争和妥协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和谐共生。“资源”是社会主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纽带,各利益主体要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就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内分享资源。当然,最基本的“度”就是能够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生存,人要向自然索取资源,索取必然会破坏现有的自然状态。因此,必须将破坏程度控制在自然的修复能力之内,方能维护生态的平衡。

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怎么能达到和谐共生?正如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载体,破坏了自然这一载体,也就是破坏了人类社会自身。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好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要建设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二、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别的国家一百多年才能达到的经济业绩,但与此同时,别国百多年纷纷出现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在中国这30多年也以压缩形式集中出现了。我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我们的生存环境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自然资源的特性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或能量。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以能源需求为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快,但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之路,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 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我国人口众多,然而地大而物不博,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这些有限的资源储备难以满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与资源储备的不足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未来的发展。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越来越依靠进口。因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规模要适中,资源的开采量不应该超过环境的供给量或资源的可再生的量,我们要适度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耗竭,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环境的日益恶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30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次能源(以燃煤为主)消耗大幅上升,使得环境日益恶化。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一份报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20城市里包括有16个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同时,环境污染往往不易被察觉,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就是污染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活动。比如空气污染造成呼吸道疾病增加;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威胁人的身体健康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会带来健康问题,更会造成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调节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使得人与自然在和谐共生。因此,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生态文明的中才能实现。同时,只有在可持续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才是具体的、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缓解人与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既注重经济增长又重视生态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同步进行。

3、“人类中心”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以破坏自然、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是非理性的,经济发展不能无视自然规律,人类自我的利益不能损害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谐共生、可持续是人们对经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共识,生态文明理念呼之欲出。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这些损失可能需要我们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修补和补偿也未必能够复原。我们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水质,空气还是土壤,都已遭到污染与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已经非常有限,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难以为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全球化时代工业的健康发展,要求高水平的文明形态与之相适应。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

从“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路径,这样的历史性跨越,既有现实的挑战也有人民的期盼。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时期,我们是不会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对象。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物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没有污染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如果再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这就要就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实现了解放,不再单纯的依赖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看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片面强调人的能动性,忽视了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和价值观念的。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明确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的保护,进而才能理解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将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贯穿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置之中,同时也贯穿于处理人与人、代与代、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中。一般来说,经济效益会立即显现,而生态方面造成的损害需要几年甚至几代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现代化也必须是生态的现代化。发展与现代化目前仍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方向,但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发展是长远的,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和危害人类共同的家园为代价;现代化也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以牺牲某些弱小国家或者群体的利益、消灭文化或生物多样性为代价。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关系。社会共生论认为,合理的共生关系是指合理交换、分享和竞争资源。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资源,违背自然规律去换天改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十报告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落实,两者缺一不可: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基本上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所以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约束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由主体、资源和约束条件三大要素构成。优化约束条件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改善。对我们当前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促使人们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刚性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其次要建立资源保护制度。比如建立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必须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减少阻力,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最后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比、环境损害的程度、生态效益等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将绿色GDP作为政府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物质的东西因其有形和能被指标化,人们可直接感受到它的作用而具有价值优位。而隐藏和渗透在这些物质后面的精神、人文或者道德方面的因素,则因其无法衡量或无法转化为物质利益而被淡化。这种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已经引发了浪费资源、过度消费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共财富,需要大家共同珍惜和呵护。优良的环境,即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未被沙漠化的土壤,是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样重要的公共社会财富。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是我国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十报告中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华民族既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传统,又有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展望未来,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更加依靠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胡守钧. 社会共生论[ M ]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第3页.

[2]胡守钧. 社会共生论[ M ]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