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力资源管理汇报

第1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信息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属于国家的机关单位,其主要是为社会与国家提供一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若想全面推进保障工作,强调对档案资料的管理极易重要,以求更大程度上提升档案资源的实际价值,旨在为社会各项事务的实施相应的服务,带来便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资料的管理,其关乎着民生问题,是该局实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根本条件。为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应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应做到与时俱进,要优化与完善档案管理模式,旨在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价值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发展与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开展一系列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实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都是一些珍贵性的文件。若想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进一步发展,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了解档案管理的真正价值意义,运用更为优质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设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过于单一,主要是采取人工管理的方法,在档案收集、整理、分析与归档上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档案存放会需要很大的空间与场所,这势必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与投资,这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负担。面对此类问题,应充分发挥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重要作用,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及时转变传统落后、单一的档案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好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打造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而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其在档案管理上效果更强,管理起来也就更为便捷、高效,能借助电子平台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能以数字、电子数据的形式来达到数据分享的目的,能大大减少档案传送的时间,也能缩小档案储存空间,进而实现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为实现对档案资料的科学性管理,必须要配备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借助档案管理机制来达到更为理想的档案管理效果。然而,就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现状来看,档案管理机制相对缺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与制度性,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项实质性问题。通常情况下,在档案管理上,各部门间的配合性与协调性较差,单纯的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导致部门间的沟通力、协调力与合作力不够,进而会加重档案管理的负担,最终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发展形成威胁。此外,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方法存在差异,极易导致管理中出现权责交叉、重复与遗漏的情况,最终会严重威胁档案管理效率。2.档案管理设施不够先进,管理模式滞后。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档案管理模式、管理设施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备足够的档案管理设施,应用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模式,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施档案管理工作量比较大,也会让整个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再加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缺乏相应的管理设施,计算机设备不交缺乏,硬件设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最终会威胁档案管理水平,也会让档案管理工作变得不够规范。同时,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相对分散,设备采购不够统一,若实施独立性采购方法,极易发生重复性投资行为,极易导致资源浪费问题,会对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制约。通常来讲,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始终采取以往的按卷整理与管理的方式,经过不断的运行,此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也会逐步凸显出来,工作量很大,会经过多人的接手,且案卷的内筒时不够明确的,极易引发很多的问题,最终会影响档案管理效果。

三、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主要措施

1.打造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发展与建设,为实现对档案的科学性管理,应配备一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借助管理制度来对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操作工序等进行统一性的规划,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档案管理体系。若想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应注重各部门间的密切交流与密切合作,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还能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所涉及到档案资料主要包含个人档案、医疗档案、生育档案、再就业档案与养老档案等,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激励与教育机制,进而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在档案管理制度中,还要配备相应的岗位权责制度,及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以防止发生失误。此外,还应设置专项档案室,从工作需求角度来看,对物资资金进行科学的分配,以防止出现物力、人力浪费问题。2.强调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新时期,为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应实现对档案资源的集中化管理,打造一个统一而规范性的档案数据库标准,以便更为科学而合理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应严格督促管理者依照一定的标准来开展工作,打造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氛围,及时配备好数据库应用设施,便于提高工作者的计算机使用水平,能实现数据的及时性更新,能实现对电子档案的高效利用。此外,为保证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与专项化,要将档案室与办公室进行分开处理,进而对档案进行整体性与系统化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现代管理工作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且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应将分工协作、先进信息化技术为基本条件,打造更为统一而规范的标准,以达到档案信息共享的目的。3.配备足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便于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及时引进相应的技术与电子设备,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设备支撑,还要保证设备要及时更新换代,以求更大程度上发挥好设备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只有配备好足够的电子设备,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据、电子信息,能借助电子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共享、传递。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正确率很高,管理效率也很高,也不会让档案材料出现丢失或磨损的问题,最终会威胁档案管理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若想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进一步发展,应全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把握好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并将档案管理的具体责任进行合理分配,能调动相关人员参与档案管理的积极性。档案管理的开展,应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档案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分析与共享等,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与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可大大提升档案管理的便捷度与高效性,以求更为深度保存档案的实际价值,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业务的实施提供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车淑娥.浅谈信息化时代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102.

[2]玄淑云.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16:29-30.

[3]刘晓卓.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领导科学论坛,2015,23:12-13.

[4]徐忠军.新时代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87.

第2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人力、物力,采取现代、科学的技术,将两者进行合理结合,通过科学培训方法将二者进行调配与管理,确保人力、物力达到平衡状态,使人力、物力真正发挥自身。所谓社会保险具体是指:以立法为基础,对保险行为进行强制化管理所产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服务对象为丧失劳动力、劳动机会等因素,导致不能正常从事相关劳动,属于提供帮助和补偿的一种手段,意在保证劳动人员可以基本生活。基于此社会保险除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还会对社会经济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新形势下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老旧。在新形势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正在不断进行着变化,促使一些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仅应对经济市场进行不断拓展,而且还应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为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社会保险主要是由国家,企业以及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一种制度,企业应将一定资金投入其中,使企业员工自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因为这一制度经济效益较低,所以多数企业普遍存在逃避的不良心理,未正确认识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这一老旧的管理理念,促使这项工作难以顺利进行。2.未对社会保险进行分析。近年来,众多企业在对社会保险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时,多数企业会选择生搬硬套的方式进行,很少企业会选择结合实际情况完善。除此之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还会存在管理人员自身能力较低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无法真正掌握社会保险,使其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并且在社会保险方面,管理人员往往忽略了员工自身利益,只将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在开展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整体缺少人性化的特点,未对社会保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无法实现科学管理的目的。3.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素质水平相对较低。从本质上来看,社会保险属于规模较大的项目工程,若要长期且稳定地发展,需要国家、企业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加之配以专业的社会保险人员,共同实现社会保险工作的战略目标。如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构建,应由熟悉国家法律(劳动法、保险征收费用)的专业人员进行设定;工伤费用赔偿与处理,需由具有鉴定能力、估价能力的人员完成;社会保障福利的发放,需由多方人员共同参与。但是,在实际分析中发现,某些企业在针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工作中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如专业人员匮乏、社会保险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严重阻碍企业员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更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4.人员流动性较差。在社会保险公司中,人员的流失是影响行业市场经济的客观因素。保险公司在人员管理中呈现着“能进不能出”的局面,使专业人员输出渠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员的流动,是实现社会保险公司经营格局改变以及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现保险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社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高层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是导致公司机密泄露、战略目标曝光和新品研发失衡、客户流失的主要问题。

二、提升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应采取的对策

在上文中,详细阐述社会保险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若要更好地实现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应对其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解决,注重经营理念的转变和专业人员培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人员奖惩与晋升制度,可实现对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控制,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具体实施途径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强化社会保险金监督力度。想要完成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相关工作,应对社会保险金给予重点关注。首先,对于社会保险金的相关信息进行监管,及时掌握其来源和去向等情况。只有保证整个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才能推动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的正常进行。其次,按照国家法律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缴费问题的意义,进而加大征缴过程的监督力度,对整个缴纳过程及时告知企业员工,在确保社会保证金正常流通的同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兴趣。最后,加强监督工作,聘请专业人员构建监督部门,及时盘查社会保险金的相关情况,保证社会保险金可以真正发挥自身价值,从而促进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在社会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若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对社会保险工作的强制化管理,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社会保险公司涉及范围相对较广,如仅采用单项专业人才,则难以实现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综合管理。因此对于社会保险公司而言,应以培养专业型、综合型以及复合型人才为发展方向,具体实施流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采用招聘的方式,对企业人员进行系统化考查、确保招聘合格的人才均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充足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优势;另一方面,对企业自身现有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两个角度入手,促进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3.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在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其管理制度作为重要保障之一,除了对企业员工带来一定的影响之外,还会促进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若想改善自身发展现状,可以从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入手,改变传统老旧的管理理念,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真正意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并将这一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对企业员工自身利益负责,在保证员工真正投入工作过程中的同时,促进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关于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应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相结合,将人才看作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同时利用人才晋升制度的构建,结合激励手段的运用,对企业自身员工的潜能进行有效激发,在此过程中,可采用培训范围拓宽与讲座、函授等多种多种方式,使企业员工认识本职工作的作用,通过对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充实,促使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仅满足企业员工对于自身需求,还可实现社会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为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提供有利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力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竞争已由经济效益竞争转化为人才竞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实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增加对社会保险的运用,将企业员工的利益放于企业利益之首,从而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企业能够将自身作为发展的主体,可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将自身利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忠胜.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2):148-149.

[2]鲁红霞.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5):124-124.

[3]吕欣欣.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27):111-112.

[4]王洁明.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3):51-51.

[5]金艳华.浅析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8):147-147.

第3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制度

[DOI]10.13939/ki.zgsc.2016.06.094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企业人力的规划、培训、激励、考核、安全、福利等方方面面,而社会保险,便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福利保障方面。我国对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这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适应经济的发展规律。现阶段,我国企业在社会保险方面仍然呈现出一些问题,如缴费较高、认识欠缺、手段落后等,但社会保险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不可磨灭,因此,企业需要学会运用社会保险,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1社会保险概述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参保人员遇到生老病死等状况时,社会保险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参保人员适当的经济补偿,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活。社会保险属于一种补偿性经济制度,其中包含医疗、养老、失业、生育、工伤五个主要方面,对社会保险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仅能够确保劳动者享有应有的权益,还对企业生产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并对其有效利用。

2社会保险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社会保险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激励员工在企业中,社会保险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主要福利,现阶段,任何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社会保险的有效运用便是“以人为本”观念的具体体现。[2]运用社会保险,可以将员工福利与员工劳动情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而将员工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个人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员工消极情绪也有一定的消除作用,有利于调节员工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在这种工作氛围下,员工更能够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并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实际价值。

2.2促进生产

社会保险不仅能够提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生产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负担。通过社会保险,能够将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从而给予员工安全感与归属感,员工一旦对企业产生了归属感,便能够减少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与问题。另外,对社会保险基数的调整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可以用于奖励员工,运用这种方式,不仅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原则体现出来,还对员工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对企业的生产有很大促进作用。另外,社会保险的广泛覆盖性还对企业原本需要对员工支出的生育费用与工伤费用有一定分担作用,如果不利用社会保险,这部分费用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不容小觑的,但社会保险运用基金支付的方法使这部分费用得到了转化,从而减轻了企业的支出负担,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2.3稳定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便是稳定“军心”,这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社会保险便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长远计划的体现,对于员工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一般情况下,员工只有在退休之后,才能享有这方面利益。[3]员工如果与企业提出解除聘用合同,那么这份保障也会随之终止,员工的个人利益也会有一部分损失,所以,企业利用社会保险,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利用社会保险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

基于社会保险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方面促进作用,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学会运用社会保险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的利用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透明度管理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提升社会保险的透明度,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方式,向员工公布企业一年为员工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让广大职工与工会组织对企业进行监督。另外,人力资源部门还可以定期向员工宣传社会保险方面的相关内容,让员工意识到社会保险对于自身和企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为员工提供免费查询服务,帮助员工查询缴费记录与账户信息,一旦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需要及时上报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保障员工与企业的根本利益。对于相关的违法行为,企业与员工还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以提升社会保险管理的公正性与透明性。

3.2程序性管理

企业在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时,需要严格参照相关程序,及时申请与变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由单位为员工统一办理保险业务,并在每个月的15日以前完成核报工作,其中,企业新增员工的缴纳时间为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企业离职员工的停缴时间为离职时间。[4]企业在与相关保税机构确定缴费金额以后,需要运用转账方式,向保税机构缴纳当月的社会保险费用,其中需要员工缴纳的费用可以直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每年的7月,企业需要将员工名单、工资额度等资料向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基数申报,在核定完成之后,再确定这一年度企业需要交纳社会保险的基数。

3.3类型化管理

企业在为员工缴纳基本社会保险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员工缴纳一些其他保险,如商业保险等。企业还可以以当前的发展情况为基础,分解统账结合中的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将其转变成为企业年金和国民年金的形式,在这种结构中,国民年金以普惠式呈现,并以国税作为发展基础,与公共福利类似,不管员工工资的高低,都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经济保障,这种方式能够将企业的责任感与公平属性体现出来,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与知名度。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条件下,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保险,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障员工福利制度的前提下,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对企业的贡献率,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发展目标,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尹蔚民.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人才,2011(1):5-11.

[2]张太生.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公司业务发展———论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法[J].经济师,2011(4):223-224.

[3]付春龙.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险的地位、影响因素及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4(10):250.

第4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时间活动在这七月的流火中热火朝天的举行了,为了响应党的号召,紧扣“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活动主题,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责任感,今年暑假,我们来到芜湖市吉和街道办事处,希望通过在社区的工作,深入社区、了解社区,服务社区人们的同时,达到丰富暑期生活,锻炼自身能力,提前适应社会的目的。

班级重点团队暑期实践于7月10日正式展开。我们这次活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配合社区开展暑期“三结合”活动。上午在吉和街道党工委钱震球副书记进行了简短的介绍中,我们基本了解了吉和街道的相关情况:吉和街道办事处位于芜湖市镜湖区西部,濒临青弋江至长江的交汇处,其范围西沿长江,南抵青弋江,东邻青山街、冰冻街、申元街,与镜湖街道相邻;北至中山北路,与赭山街道、弋矶山街道接壤。总面积约2.96平方公里,总户数为16559户,总人口有51682人。 现辖六个社区居委会。即:进宝街社区居委会、青山街社区居委会、滨江社区居委会、申元街社区居委会、狮子山社区居委会、健康路社区居委会。街道境内既有建于1618年的中江塔,又有法国1886年在雨耕山建造的天主教堂。沃尔玛、吉和广场、滨江公园、新吉和大市场坐落在我辖区内,一则以购物娱乐闻名,一则以休闲文化著称。简单介绍之后我们接受了任务分配,我们每个人便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在社区工作期间,大家都竭尽全力的认真对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档案,打印资料,联系人员,电脑办公,统计分析等。

13号上午,我们参加了“吉和街道暑期社区三结合活动启动仪式” 会议在一片热烈掌声中拉开了帷幕。首先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钱震球同志宣布吉和街道暑期三结合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并宣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随后,领导小组副组长宣读《吉和街道暑期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实意见》和《致中小学生的一封信》,接着,暑期实践活动志愿者代表和社区学生代表作了发言。最后,钱书记对此次暑期活动提出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摸清底数,建立队伍;强化活动,寓教于乐;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会议结束标志着短短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学的不仅只是书本上的内容,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学会怎样锻炼自己,以适应未来走上社会的需要。无疑的走进街道是我们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今天吉和街道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应把它当作我们的座右铭。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我们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去做,要懂得“积小河成江流”的道理。

第5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调查记录

我此次社会实践的调查对象是__大酒店,调查的题目为《“员工第一”在__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我于20__年3月4日14:00—16:30走访了__大酒店人力资源部富勇经理,他向我介绍了__大酒店员工的招聘、录用及培训,员工的福利等情况,并借阅了__大酒店《员工手册》和20__年度__大酒店各部培训记录。3月6日14:00—17:00再次走访富经理,在他的带领下我参观了__大酒店的员工食堂、员工宿舍及员工活动中心,同时向我介绍了酒店如何与员工沟通、如何让员工参与管理。我于20__年3月14日完成初稿,经指导老师审阅后,于3月18日定下此稿。

自我鉴定

我是__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本科20__秋的学员,通过在校近三年的学习,掌握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我根据所学的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选择了__市一家金牌老字号酒店——__大酒店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该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查阅酒店的《员工手册》及20__年度酒店各部门培训记录,以《“员工第一”在__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为题,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只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进行分析,因而无法做到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

一、员工的招聘和录用

__大酒店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不获得求职者的信息,从而判断求职者的技能、知识是否与工作要求相符。同时,酒店在招聘员工时也向求职者全面客观的介绍酒店情况,员工工作的内容、要求,酒店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晋升、薪酬、福利等,使求职者能从这些信息中判断自己对所应聘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能胜任其职。这一做法将有助于__大酒店选择到更优秀的员工,也有助于员工坚定其在酒店长期工作和奋斗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

__大酒店从员工进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这样做减少了员工的流失,提高了员工的满意感。

酒店大酒店采用的较为有效的职业生涯开发实践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重视员工培训

在酒店迅猛发展的今天,__大酒店的管理者认识到人是酒店成功诸因素中的第一要,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提高酒店的竞争力。他们不只强调短期的经济效益,并不因为培训工作会增加企业成本费用、降低利润额而勿视对员工的培训。因而,__大酒店的管理者本着“员工第一”的原则,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给他们提供各种再充电的机会。针对员工的特点提供一系列的培训指导,除了课堂培训外还有临时主管负责等参与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员工培训是全方位的,除了各种岗位技能培训,还有全面的素质培训。

(二)建立店内招聘系统

__大酒店应采取公开方式如布告牌向全体员工提供空缺职位的信息,使符合要求的员工有机会参与应征。同时,在酒店职位发生空缺时,首先应在店内进行公开招聘补充,鼓励员工只要好好干就有提升机会,给员工以发展的空间。当酒店内无法补充时,再从店外进行补充。

(三)定期的工作变动

酒店员工特别是服务第一线的员工通常工作比较单一。员工长期从事重复的工作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服务质量也会降低。__大酒店通过工作轮换,安排临时任务等途径变动员工的工作,给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经验,使他们熟悉多样化的工作。通过员工交叉培训、工作轮换,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员工对单调岗位工作的厌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又能节约酒店人力成本。此外,通过轮岗,使员工不仅掌握多种岗位的服务技能,同时还熟悉其他岗位的服务程序,有助于提高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

(四)为员工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

员工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计划必须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才能确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__大酒店采用了一套《人才基本素质测评软件》为员工进行自我评估提供帮助,该软件可以对每一位申请职业生涯设计的员工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测试者能了解到自己最大的潜能和最适合从事的职位,从而能很快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实践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提供多种晋升途径

酒店中,服务第一线的员工往往发展前途只有一条,便是提升到管理岗位。尽管不少优秀的服务人员经过培训和锻炼后走上了管理岗位,并且完全能够胜任行政管理。然而,也有不少优秀的服务人员却无法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或者不喜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而服务工作第一线却失去了一批骨干。

对此,__大酒店为前台服务人员和后台服务人员制定了两类不同的晋升制度,并为每个职位设立几个不同的等级。优秀的服务人员可晋升职位级别,增加工资,却不必脱离服务第一线。不同等级的服务员需承担不同的职责。例如:高级服务员不仅需完成自己的服务工作,而且需要培训新服务员。这样,既可以实现酒店对优秀员工的有效吸引力,又可以使企业达到合理用人的目的。

三、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

酒店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__大酒店为员工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如总经理接待日等方式,通过与员工双向沟通,使酒店管理者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

此外,__大酒店的管理者不仅加强与企业现有员工之间的沟通,而且也要重视与“跳槽”员工的交流,因为管理者认为这些员工往往比酒店现有员工更能直接、详实的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员工“跳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解决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__大酒店让员工参与管理,进一步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期望,更愿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此外,该酒店除了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之外,还进一步采用授权方式,把一部分决策下放给员工,让员工根据具体情况对客人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关心员工的生活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酒店员工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__大酒店的管理者从生活上多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方便。首先,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宿舍,员工餐厅的建设,为员工提供各种文体活动场所,丰富员工的业余精神生活,真正为员工营造一个“家外之家”。其次,管理人员还对员工进行感情投入。在节日、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礼物等表示祝福。如果员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尽力提供支持与帮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__大酒店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三方面内容。

(一)直接报酬

直接报酬主要指酒店为员工提供的基本工资、加班费、津贴、奖金等。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的待遇,酒店推行以岗位工资为[本文来源于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主的岗职工资制度。岗职工资制是从总经理到员工按决策层、领导层、服务层分成许多级别,各级别有因技术工种的不同有所不同的工资制度。这样可以避免单纯按行政级别来划分工资高低,工作多年的服务人员的工资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的不合理的现象。

(二)间接报酬

间接报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__大酒店采用统一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等福利。

(三)非金钱性报酬

第6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法;影响

2010年10月28日,《社会保险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是我国劳动保障领域的一部基本大法,是社会保险领域最高层次的法律,也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相关法律之一。《社会保险法》加大了监督力度和违法成本,给予劳动者更多保护,《社会保险法》将会促进人们社保意识的转变,也许会带来新一轮的用人、用工变革。自此,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所有用人、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保险政策的执行,上升至刚性的法律层面,标志着社会保险全国统筹的一盘棋正在进行中。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顺应变化、如何稳妥过渡、如何提升管理、如何依法完善程序等,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社会保险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多层次的:编内“老人+新人(新进入高校的层次较高的人员,一般是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出站人员、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引进人才)”―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2003年以来,各个高校逐步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的、模糊的、没有养老保险的人事人员(2003年以来进入高校的层次较低的人员,一般是硕士、本科及其以下毕业生、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聘用人员)―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编外“新人”―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含临时性用工)。高校的编内教职员工参加的社会保险为3+1项,即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合同制工勤人员的养老保险。高校的编外教职员工参加的社会保险为5项,即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

1、高校的养老保险的历程

1985年,事业单位(含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将新招入的编内工勤人员纳入劳动合同制管理,第一次为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启动养老保险。1996年1月以后,随着国家对企业养老保险提出建立统筹、逐步扩面、规范管理的要求,也必然影响了事业单位(含高校)的临时性用工对养老保险的诉求。以成都市为例:2003年颁布的93号政府令,将成都市辖区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险的管理范围,第一次以政府令的形式,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2008年,《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其中第9 6条规定:“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聘用制员工被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随后国家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 5个省市先期开展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是,事业单位(含高校)的养老保险还未在全国全面启动。

2、高校的医疗保险的历程

2000年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进程,要求事业单位(含高校)的公费医疗改革为医疗保险。2001年以来,事业单位(含高校)的医疗保险在不断的完善。

3、高校的失业保险的历程

1999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失业制度改革的进程,要求事业单位(含高校)开展失业保险。

4、高校的工伤保险的历程

2006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工伤制度改革的进程,要求事业单位(含高校)和社会团体开展工伤保险。2007年开始,高校开展工伤保险。

5、高校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历程

2003年以前,高校临时性用工和聘用人员无社会保险。2004年―2008年高校临时性用工和聘用人员,遵从地方政府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2008年以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遵从国家法律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

二、《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流动的影响

《社会保险法》将为高校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调配和流动的社会环境。但我国现存事业单位(含高校)编制内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中未全面启动养老保险的现状,阻碍了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形成出口的“瓶颈”状态,突出的难点就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计算、关系接续转移等问题,繁琐的程序和制度缺陷成为阻碍高校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壁垒。随着《社会保险法》的深入贯彻,以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社会将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的法制环境,高校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壁垒最终会自行消失,高校将会形成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的流动。

2、《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的成本的影响

《社会保险法》颁布后,一些地方政府修改、规范了社会保险规定,以成都市为例:撤销了《农村户籍员工的综合保险》,大成都行政区域的农村户籍员工的社会保险逐步向城镇户籍员工的社会保险并轨。农村户籍员工社会保险的单位费率由原14.5%,逐步提高至30.7%。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户籍员工的保障力度,也导致高校人力资源的成本的大幅度的提高。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实施、随着事业单位(含高校)管理改革的深化,高校的编内教职员工参加养老保险已是大势所趋。目前,高校编内教职员工的社会保险的单位费率11%左右,将会提高至31%左右,也就是说:高校的教职员工的社会保险的单位费将达到工资总额的31%左右,《社会保险法》将对高校人力资源的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1、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对《社会保险法》的宣传责任。

《社会保险法》强调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险费用和待遇,既是用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也是用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义务,在具体工作中,不少高校对一些劳动者不自愿缴纳社会保险也比较矛盾,如果按照劳动者的意愿不缴纳社会保险,又面临违法的风险,需要大力宣传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不仅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劳动者的义务,用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拒不缴纳社会保险都是违法的。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对《社会保险法》的宣传责任重大,工作量也必然加大。

2、《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将给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带来难得的政策提升机会,同时也会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的变化也将促使高校产生对于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需求,未来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需要深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背景,同时还要精通《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应当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以便达到可以准确把握政策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程序。

3、《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层的法制化工作重视程度

《社会保险法》将会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层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工作,便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社会保险法》强化了社会保险缴纳的强制性,并加大了对用人单位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罚力度。这将促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层更加理性审慎的对待社会保险问题,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制度上应该体现出法制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层更加关注教职员工个人福利,减少对于教职员工权利的侵害,从而减少高校和教职员工之间的冲突,促进人事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4、《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它让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促使高校管理层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将会得到提高。《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将会增强高校教职员工社会保险方面的维权意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到社会保险方面的法规政策在效力高或低、强制力强或弱、执行力好或差,以及教职员工社会保险权利获得了明确的法律保障等管理工作。未来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将会成为各个高校猎取的对象。

5、《社会保险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的要求

《社会保险法》将会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法制化、规范化,促进高校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成为高校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如何保证“进口顺”“出口畅”,提高高校教职员工的生活质量,减少高校教职员工的生活风险,这是现今社会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的新的要求。新的以人为本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使得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工勤等多层次的岗位上,能够安心、放心、稳定的工作,也将会使高校在学科、管理等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教职员工个人福利,保障教职员工的合法权利,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体现出的法制精神和人文精神,高校管理者将会调整管理价值观,完善以人为本的高校文化,促进教职员工关系的和谐稳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将迎来一个新的提升和发展。

因此,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应该仔细学习《社会保险法》。在高校人力资源的规划、配置、激励及退出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人事和劳动争议的发生,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查缺补漏,依法修订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高校自身的良好形象,合法用人、用工。

参考文献:

第7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作用;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指采取现代化科学方法,对于企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组织、调配,并将人力物力相结合,使企业人力、物力配置更加合理,让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企业想要达到最终的发展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企业为了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进一步让企业发展,应该对企业员工薪资福利进行进一步合理配置,社会保险作为劳动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影响企业和员工,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社会保险最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对生、老、病、死、残、失业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和收入的一种制度。一般企业员工涉及最多的就是“五险”,其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五个方面。社会保险的指导方针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同样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福利保障,它能够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利益,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生产力。社会保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社会保险能够有效激励企业劳动者

社会保险是组成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重要部分,如果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对完善,那么就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落实到管理之中,将社会保险与企业劳动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避免让企业员工出现不满情绪,加强企业员工的根本保障。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员工在企业之中的认同感,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加专注、积极,进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作用,实现企业与劳动者双赢的局面。

2.社会保险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社会保险能够实现企业与劳动者双赢的保障手段,通过为企业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能够切实保障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员工带来归属感、安全感,进而让企业员工对企业生产更加负责、激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生产效率,避免在企业生产中出现分心、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能更加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员工的资历和职位进行工资调整和社保基数调整,从而提高优秀员工的成就感、荣誉感,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社会保险能够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队伍

社会保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计划,是企业员工在服务期间的价值体现,待到退休之后取得社会保险补偿。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员工在合同期间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那么社会保险也会中止,对企业员工未来的社会保障方面带来很大损失,甚至会致使自身失去收益权。所以,企业员工由于社会保险的原因,在考虑是否离职的问题上会变得更加谨慎。由此可见,社会保险能够有效保证人力资源队伍稳定。并且,有一些企业为了奖励贡献较大的工作人员,会采取提高工资或者加强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的提高虽然在工作期间收入无法提高,但是在退休之后养老金会有明显的提升,甚至会提升到高收入人员养老水平,使企业员工心理更加平衡,让企业人力资源队伍进一步完善。

4.社会保险能够减少企业人力资源负担

社会保险对企业劳动者不同方面进行了保障与规定,通过社会保险保障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工伤、生育等资金支出。由于社会保险一系列优点,很多企业都将企业自身待遇转变为社会保险待遇,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压力,进而让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逐步增长。

二、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是依附于企业自身体系之中,想要真正让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保险制度与企业制度体系相融合,但很多企业只是简单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并未融入体系,使得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1.管理制度构建不够完善

很多企业没有制定一个管理社会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往往都是照搬西方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硬性将社会保险加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中,然而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并没有西方的完善程度,所以这种方法无法符合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再者,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价值取向过于片面,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并没有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甚至只把社会保险当作一种福利,而不注重其作用。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社会保险的作用,但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无法将社会保险与生产效益相结合,使得社会保险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2.企业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想要将社会保险彻底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企业必须要有一批懂管理、懂社保的管理人员,根据企业发展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很多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市场变动,或者财务主任担当、或是综合办公人员担当,而且这些管理者没有相应社会保险管理能力,很难落实社会保险理念,只能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慢慢摸索,使得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3.企业构建计划体系框架不够完善

一套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及社会保险制度,是对企业员工的基本保障。然而,很多企业对社会保险的错误认识,使得无法构建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宏观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结构还不够完善,严重遏制社会保险发挥作用。

4.法律法规执行不够规范

很多企业为了节省社会保险方面的开支,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时,没有将社会保险纳入合同范围之内,无法保障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使得企业员工遇到工伤、疾病、生育等问题,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除此之外,有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为了减少老员工的工资福利开支,提前为老员工办理退休手续,让一些为发到退休年龄的员工由国家赡养,从而提高社会保险的压力。

三、加强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

想要让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还要从企业自身出发,根据社会保险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调整企业内部结构以及改善企业管理制度。

1.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的战略模式

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在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时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战略,制定一套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管理的专业岗位,合理分配员工责任,并且建立一套考核机制,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合理分配工资福利的分配比例。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让社会保险等级与企业员工业绩挂钩,从而使社会保险从“有没有”转化成“好不好”的差异化战略改革。让社会保险制度更加灵活、合理,根据员工实际表现来提高员工福利,并且要不断加强社会保险的实施力度。

2.规范企业社会保险制度

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要遵循法律法规,劳务合同也是如此,要遵循“三公”原则,即公平、公开、公正,合同签订要遵循法律程序。企业在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的时候,要如实向有关机构和有关部门上报企业工资总额度和企业员工收入,待社会保险机构审核后,根据有关部门规定的费率到当地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用。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结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完善、研究,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根本,全面对各个层次、各个部门的制度进行规划、完善,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从而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完整性、关联性、结构性、功能性,提高企业日常运营的生产效率,让企业效率实现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双赢。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增多,我国企业也向着多元化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必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合理性、全面性,让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企业及企业员工的双赢效益。

作者:侯平阳 单位: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第8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F84 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成绩,促进企业的发展。而社会保险正是劳动福利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

1 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缴纳金额高、保障水平低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普遍存在水平低的问题,这是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与员工的承受能力分不开的。根据某省的社会保险成本进行分析:企业社会保险支出构成分别为医疗保险占8%,养老保险占18%,失业保险占2%,工伤生育保险占1.2%,医疗补充占社平0.76%,总计约30%,企业成本较大,负担较重。个人缴费分析情况为:失业保险占1%,养老保险占8%,医疗保险占2%,总计11%,个人负担比例也较高。对于固定工作者而言,社会保险的意义较为重要,而对于农民工等经常需要换工作、换工种、换工作地点乃至于换城市,社会保险则发挥不出相应作用。

1.2 缺乏对社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大多企业没有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的社会保险制度,而是照搬西方的、或大中型企业的相关管理模式,没有从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加之管理者错误的价值取向,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缺乏对员工自身及利益重视的观念,存在侥幸心理,对于《社会保险法》采取忽视态度,自然不会考虑到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保险。如果员工提出要求,企业也会寻找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想法设法少缴或干脆不缴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相应险种与金额。

1.3 社会保险管理手段落后

企业即便认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也缺乏一个规范科学的管理措施,不能将绩效评价与激励手段进行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偏低,缴费基数不实等问题。企业社会保险发展规划。很多企业为了节约人工费用,通常由财务部门或者综合办公室的人员兼任,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保险工作职能在日常实践中慢慢摸索前进,造成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管理水平低、激励效果不明显。

2 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 社会保险能够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有些企业不为员工交纳社保或降低基数少交社会保险,实际上企业要比员工本人承受的风险更大。比如有家企业针对试用期内的员工,一直是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只有员工转正后,才给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以此来降低试用期内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有位入职两个月的新员工,因工伤死亡,结果,本应全部由工伤保险基金赔付的几十万费用,最后全部由该企业自行赔偿。为节省一小笔保险费,却最终花了数十万的高额赔偿,显然很不划算。

2.2 社会保险是重要的激励手段

社会保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条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以养老保险为例,从个人发展来看,每个人都会年老,也会面临年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当人在年轻时,如果没有养老保险,个人就会担忧自己老年问题,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没有安全感。而养老保险就能很好地化解人们在年轻时对年老的忧虑,提升个人生活的安全感。到了年老的时候,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水平的养老金,老年人会感觉自己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并不是家庭的负担,同时与其他老人相比生活水平也不会有太大差距,能让老人感到有尊严,能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2.3 社会保险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证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员工是企业一项最重要的资源,员工是否努力工作对企业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保障和激励员工是企业十分重视的问题。可以试想,如果没有社会保险的制度设计,员工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社会保险会激励员工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而努力工作,从而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2.4 社会保险具有稳定团队人心的直接作用

如果员工自动中止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就意味着社会保险要暂停或不能使用,因为员工在考虑自身情况时,会综合考虑到社会保险的益处,从而暂缓辞职或慎重考虑离职。再以工伤保险为例,如果企业职工不参加工伤保险,一旦工伤事故发生,企业在处理工伤事故的过程中,工伤职工和其家属往往会对处理工伤事故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进而对处理结果表示不满,容易导致劳动关系紧张甚至矛盾激化,产生不安定因素。

参加工伤保险,就能够较好地处理好工伤事故,协调好企业和工伤职工的劳动关系,有效地防止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企业也不会因工伤事故的发生牵涉很多的精力和财力。

3 如何做好社会保险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3.1 加强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

必须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逐渐缩小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的差异,建立更加有效的养老金缴费激励机制,继续进行扩大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①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国有大量没有被医疗保险覆盖的人口,为这些人提供适当的医疗保障,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削减城乡差距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同时,在投资的时候也必须要促进平等和推进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改革。②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首先要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将所有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等都纳入保险范围。其次要及时增加失业救济对象。③与劳动部门配合,加强对失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

3.2 加强社会保险的透明度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方式,每年向员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的监督;企业人力部门可以加强各种社会保险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了解社会保险的具体内容与实现方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免费为用人单位和企业职工查询缴费记录或个人账户提供服务,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及时复核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保障其切身利益。对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缴费义务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投诉。进一步增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3 加强社会保险的类型化管理

除了基本的社会保险外,企业还可以为员工增加其他类型的保险,比如商业保险与企业年金。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将统账结合中社会统筹部分与个人账户部分分解,并发展成为普惠式国民年金与企业年金。在这种制度架构中,普惠式的国民年金覆盖所有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均以国税为基础,类似英国、丹麦和最近阿根廷的公共福利,不论收入多少,员工均获得基本的保障。其目标是显著地体现出企业责任和企业公平属性。

4 总结

归根结底,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企业经济利益与员工的主观性合理结合,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完善职工的社会福利制度,保证社会保险的实施和发展,促使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以及职工积极性提高的双赢效益。

参考文献:

[1]任海霞.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险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0(01).

第9篇:人力资源管理汇报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社会保险是为劳动者提供生活保障的一种强制性保险基金,其由国家监督,劳动者、业主或国家第三方共同筹组,对于劳动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还需注重社会保险管理方案的有效优化。

一、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中的责任

为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落实,我国通过立法对其进行规范,相关法律指出,对于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企业应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其确定了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中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在企业创立并取得营业执照后,应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在当地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基于此,以企业、员工、国家第三方组织为主体的社会保险机制得以建立,从根本上讲,这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其二,企业后期经营中,其职工人数、经营利润处于持续变动状态,这使得社会保险缴费的基数有所变化,对此,企业还应结合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实际情况,为员工申请社会保险缴费申报表,积极、主动、定期的为员工缴纳相关社会保险费用。

二、社会保险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内控机制不够全面

社会保险的落实需要一套较为完备的内控管理机制。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激发员工潜能的关键在于为其基本的生活提供保证;这需要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规范社会保险管理流程。然而在实际管理中,社会保险管理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和归类,较多企业未建立有效地内控机制,致使这些信息处理不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2.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能为社会保险管理提供指导。企业管理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会给企业运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成本,部分企业管理层出于对经济利润的考虑,未能及時的为员工缴纳保险费用,并且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保险管理与成本管理矛盾,以此,急需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实现保险管理与企业成本管理的协调,以此来维护全体职员的共同利益。

3.社保管理失效严重

社保管理失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在企业经营中,较多的管理者将企业发展重点放在了成本控制、产品生产和技术优化等方面,这使得社保管理边缘化,影响了实际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受诸多因素影响,社保管理中的信息资料不够健全,而且错误较多,这使得投保者享有的权益有限,而企业无法适时的处理这些问题。

4.管理人员素质有限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社保管理被划归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强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此,还需注重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然而当前企业社保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管理能力有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企业管理人员未能认识到社保管理的必要性,社保管理随意性较大。其二,社保人员本身责任意识淡漠,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数字资料的整理、归纳不到位,致使社保管理信息错误现象较多。其三,现代企业社保管理多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电子管理,而部分管理人员电子设备操作能力较弱,降低了社保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优化管理机制创新

新时期,较多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尚处于原地踏步,举步维艰的阶段。要改善这一状况,企业在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构建较为合理的内控管理机制,对社会保险管理信息进行统筹,并在全面监管过程中进行信息审核,以此来保证社会保险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和归类的有效性,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创造良好基础。

2.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应从以下要点把控:其一,企业应在分析自身业务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规定,构建符合本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办法。其二,注重社保与企业成本关系的协调,通过制度规范,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界定,确保企业社保资金缴纳的及时性。其三,还应构建合理的社保管理监管体系,对实际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监督,确保社保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

3.保证社保管理规范

社会保险管理中,首先应进行社保管理机制的优化,提升企业管理对社会保险的重视程度,保证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不断革新;其次,应注重管理信息的不断完善,即构建高效化的信息核算系统,采用现念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进一步消除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漏洞。最后,还应进行社会保险的模块化管理,譬如,针对保险迁移、医疗免费、基础医疗保险等设置不同的模块,确保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进而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4.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社会保险管理质量,故应进行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培养,一方面,应对管理人员进行社会保险的相关知识培训,确保其正确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实际经营的影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重视此项工作,严格对待管理中的各项数据。另一方面,应加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培养,避免实际管理中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

四、结束语

社会保险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大影响。新经济形态下,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保险管理中承担的责任,并在明确当前社会保险管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方式的全面优化,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锋.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青年时代,2019,(21):136-137. 

[2]沈颖.社会保险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9,(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