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制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21世纪的前十年,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北京市郊区建制乡镇从2000年的214个(67个乡、147个镇)减少到2010年的182个(40个乡、142个镇),行政村从4044个减少到3950个;本市户籍的农业人口从346.8万人减少到268.3万。2013年末,全市有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3%。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4万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超过了1.8万元。北京农村的城镇化主要通过城市功能区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拆迁、农民自主进行的旧村改造、新城和小城镇建设等方式推进。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扩和西扩工程带动了大兴、通州部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首都国际机场东扩、现代汽车生产基地建设、花博会等重点项目带动了顺义区的城镇化进程;通过对海淀区大北坞村和唐家岭村、朝阳区大望京村等50个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的改建,十几万农民融入了城市;房山区韩村河村、昌平区郑各庄村、通州区大稿村等则是农民自主开发、自主建设,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典型。2.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涉及到土地、金融等多个方面。到2013年底,北京市已经完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及调解仲裁体系初步形成。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10家。进行了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持续推进北坞、大望京等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城市化改造。探索了村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3年末,北京市分别有1311.3万人、1354.8万人、1025.1万人、920.3万人和883.2万人陆续参加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有180.1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农村居民参保人数为168.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有254.3万人,参合率为98%。北京市有各种社区服务机构102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05个。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社会保障的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并轨,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管理制度。农村地区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健全了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实现公路、公交、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村村通”。2013年,全市新增城乡一体化学校30所、学位2.4万个。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外,北京市还加强了社会管理,70%以上的社区和村庄被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所覆盖。4.坚持产业带动,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2013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1.8亿元,增长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6.6%;林业实现产值75.9亿元,比上年增长38.4%。截至2013年末,北京市一共有1299个农业观光园,观光园总收入为27.4亿元。有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530户,比上年增加163户;共实现了10.2亿元的民俗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6%。设施农业收入实现了57.3亿元,同比增长10.3%。种业收入为14亿元,下降13.1%。基本形成了包括设施农业、节水农业、会展农业等在内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5.城乡统筹的发展机制初步建成。“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政府向“三农”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其他资源。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高达50%以上的比例投向了郊区;通过财政体制改革,把212亿元的财力让渡给了区县;农林水支出539.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三倍多;出台了粮食直补等许多惠农政策。“5+3”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投资近200亿元。城乡融合的产业和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逐渐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局面。
二、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虽然在“十一五”时期得到了有效遏制,但2013年末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在2万元以上,并且,从绝对值上看收入差距仍然在进一步拉大。北京市需要进一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多种举措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民和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2.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虽然北京市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85%,但农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和城镇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割裂了城镇和乡村,是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具体表现为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二元体制。例如,北京现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为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城镇和农村居民享有的医疗保障的内容、范围和标准都有明显区别。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北京市城乡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分布处于不均衡、不对等状态,导致城乡在多方面的差距,农村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3.现行的城乡发展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是现有的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存有薄弱环节。例如,社会保障方面,北京市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还需要继续扩大,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困难群体中尚未完全覆盖;北京市失业救济制度的保障范围还不包括农民。二是现有的体制机制不合理。例如,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北京市把大量优质资源集中在市区及少数发达农村地区,而其他农村地区分配到的教育、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等公共服务资源较贫乏。三是现行体制在新形势下表现出不适应的一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北京市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人口膨胀、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加剧。城镇和农村之间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保障标准不一致会产生不公平,影响社会稳定。此外,北京市还出现了老龄化等一些先前没有遇到的新问题。人口老龄化使离退休人员数量增长快于参保人员,导致社保基金承受较大的压力。破解这些难题,迫切需要城乡在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卫生、医疗等)、就业保障等的一体化管理方面有新思路,创新各类体制和机制。
三、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改革重点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
相对而言,高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稳定,所以近几年我国在高校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投入的力度都比较大,可最终的成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经过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发现之所以在工作成果上未达到突出的水平,与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硬件设备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多教学工作则难以开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有限,最终影响就业,形成恶性循环。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的问题
1.对信息化建设在学校战略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够
在当前的发展中,我国的高校建设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且在很多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现阶段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之所以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主观态度上不够积极,未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违背了学校战略发展的方向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导致很多高校的教学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首先,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工作层面,集中于频繁更换设备。我国虽然在技术把控上有所提升,但高校的信息化培养,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实质的技能和方法,频繁地更换设备不过是表面功夫,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其次,大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味地进行效仿,导致学校的战略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出现了互相矛盾的情况,二者无法保持在同一条发展线上,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
2.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高校数量较多,其基本上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信息化建设而言,庞大的高校数量仅仅是一个基础,如果在体制机制方面表现不足,仍然会导致现实工作失去动力和方向,最终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高校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具体的机构不明确,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具体的责任分配上,都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导致整体工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仅耽误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还对学生的发展及日常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引起高校内部的较大矛盾。第二,体制机制在建设的过程中,整体规划未按照科学原则开展,相关人员的配备也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所有的高校必须根据自身能力和规划来完成工作。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工作仅仅按照主观上的意愿来完成,有时积极、有时消极,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信息化建设的隐患,未来前景很不明朗。
3.对信息化建设的不确定性和困难估计不足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如果不能在未来获得一个好的前景、一个好的成果,势必会遭到业界的反对和相关部门的干预。从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国家的分配比较正确。但部分高校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未对信息化建设的不确定性、困难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从而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阻碍,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各类阻碍、问题都持续发酵,最终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进程,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的对策
1.领导机制
高校是一个人才培养机构,其直接与社会就业密切关联。为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让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就必须在领导机制上做出较大的努力。首先,在组织机构方面,必须依靠多元化的成员来完成构建,包括财务人员、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学生代表等,通过各方面人员的协调作用,在客观上准确掌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及具体工作内容,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可靠性,从而阶段性地获得积极成果,及时投入到高校运作当中,利于教师、利于学生。其次,必须明确主要职责。例如,教学人员的职责是体验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并发表看法和意见,给技术人员及时的反馈;财务人员主要是将信息化的成本有效控制,不可影响高校的财务状况,合理划分资金。在各方人员协调运作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在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
2.管理与实施
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将整体工作进行把控后,必须将具体的管理工作、实施工作有效落实。以往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地开会研究,提出了较多的可行性方案,可往往是在落实方面拖延,不仅导致方案的有效性降低,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造成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不断提升,这一点我们在今后需要特别的注意。建议在管理、实施两方面,从以下工作出发。第一,管理机制。①组织机构。建立信息化办公室或信息化处,该机构可以单独设立,由管理和技术人员构成;也可以成立非独立部门的机构,挂靠于某个部门。该机构为处级机构,隶属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管理机构。②主要职责。主要负责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制定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和管理等工作。第二,实施机制。①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部门包括技术支持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在管理机构的协调和管理下,共同配合进行。②主要职责。技术支持部门:主要负责具体建设方案的实施等。相关业务部门:主要配合技术支持部门完成调研、设计、目标评审等。
3.规范与原则
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而言,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因此开始投入具体的工作手段来完成。从成果来看,由于规范、原则上的不健全,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都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表现出明显的“拼凑”特点,不能掌控好全局的发展,对校内的其他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制度规范。为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除应当有完善的建设体制和机制外,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具体包括:标准规范、管理制度、运行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其次,遵循原则。为了使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建设方面: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第二,在使用方面: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第三,在技术方面:应用整合、数据集中。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展开讨论,虽然对现阶段的各项问题有所控制,但仍然存在危机。日后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利用多元化的手段来完成,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高校的较大进步,为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陈晞维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建斌,陈俊峰.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
[2]季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彭小斌,陈晨,邓可君,闫保桦,史诗.高校信息化现状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现状分析;基本对策
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走向。因此,如何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是所有评价中比较难做的,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化评价的特殊性,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对当前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看法
大部分教师重视专业化评价体制对自身进行评价的效果、方法及合理性。她们能够通过日常工作的经历和体验得到一定的对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认同或者异议,也能够对该体制进行理性和客观评价。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教师对于现有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是不满意的。如果评价体制没有年龄的区分,把所有不同年龄和教龄的教师放到统一的标准中进行比对和评价,那么评价结果必然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这也必然会导致挫伤青年教师工作热情和自信心等不良结果。绝大部分教师对于自身因素对专业化发展的制约是有很深的认识的。因此,在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中,我们不应该忽略“自我评价”这一重要环节。
我国现有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现行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现状
目前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为确定教师晋升或奖惩为目的的,未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作绩效评价是对教师发展的主要评价、面向过去的总结性的评价、非综合性的片面性的评价、为职称晋升和奖惩而评价、评价无视个性,只有统一要求、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受制于学校管理措施。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价的繁复性,在评价过程中,由于重操作、统计、排序,现行的评价体制体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作为在一个现代教育制度下,现行的专业化评价体制不够健全,评价体制过于片面。二是评价的区分度形同虚设。三是教师专业化评价结果与教师专业素质二者之间的不一致性。四是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关注教学实际不够,不能完全尊重教师发展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评价的方法上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主要体现为评价方法过于简单。现行评价体制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主要是通过课堂活动互动情况或学生的测评情况以及教师参加教学评比的获奖情况来进行完成的。那么如此重要的评价结果却只是通过这些简单的评价方式而取得,这样的评价方法是否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呢?在调查中发现,教师普遍认为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只能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参考,更有甚者可能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
现行的教师评价体制只注重形式化或过于追求量化,用看似公平,实则僵硬的尺度来评价个性不同的教师,教师作为评价客体,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为这种尺度所羁绊,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采,当然也就缺乏了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使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激励、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
3.现行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综合分析。
教师专业化评价在内容上主要侧重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科研、教学结果的评价,对教师的专业情意、伦理和人格方面的评价少而简单;整体评价上还往往侧重于量性的评价,质性的评价过少,而且质性评价难以把握。
现行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评价还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过去,对指引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比重少;对指向教师未来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方式还比较单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性评价过少。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和人为因素,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更多的注意了他评及教学的结果,而在教师自我评价上缺乏内在的自我需求、自我激励机制。评价缺乏区分性,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关注度不够,激励性不强,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促使他们自主实现自身发展。缺少诊断和矫正机制,评价强调的是选拔和甄别功能,而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发展功能。
4.现行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分析启示
臻于以上情况分析,在构建新的教师专业化评价机制时应该侧重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评价要有区分性,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划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其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征。要充分维护教师的专业权力,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过去人们习惯于从义务的角度去规范教师,而较少思考或研究在教师的职业工作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尤其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
在运用定量方法开展教师专业评价的同时,还要采用定性方法,这样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给教师一个切合实际的评价。对于教师而言,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和未来,他们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因此,年轻教师不能一味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自身全面发展上有所规划。可以说,什么样的教师评价体制能够更加符合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和心理特点,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这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评价还要有诊断性和激励性,教师专业化评价才能更符合实际,真正促进教师发展。也就是说,对教师进行专业化评价,其结果并不只是判断一位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而更重要的意义是指明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
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影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如自身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学校是否为教师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教师是否具有自我提高的意识等,而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则是诸多因素当中影响力最为明显的一个。评价结果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乃至工作态度,因此,我们只有建立起更科学、更有效的评价体制,才能使评价结果信服于人,才能真正起到为教师指明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
总之,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指导教师工作的只能是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教师的思想有多远,教育的道路就有多宽,学生的素质就会有多高,社会的进步就有多迅速,人类就有多文明。教师的思想决定人类前进的步伐,而就现实来看,环顾我们周围,有思想的教师又有多少?因此,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就是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红斌;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2] 蒋艳;教师专业发展刍议[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01期
[3] 孙杰;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01期
[4] 张莉;教师职业社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03期
[5] 刘永林;教师“专业自主性”缺失的归因与策略选择[J]教育导刊2006年第09期
[6] 刘俊;以评价为杠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J]人民教育2008年11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 机场集团 财务管控
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是集团管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管控体系中极其重要的手段。随着近几年大型机场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和扩张,过去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集中化管理的要求,集团财务管控普遍出现了“集而不团”、“管而不控”的现象。如何提高集团财务管控能力,实现集团企业的协同效应,避免出现由于分子公司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形成“1+1
1、我国机场集团公司运营概况
自2002年开始,随着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全面开展,以及近年来民航业战略性的提升,各地机场纷纷组建集团公司以加强对区域内各个机场企业的管理。中国内陆逐步形成以首都、上海、广东、云南、海航、西部为主要机场管理集团的产业集团管理模式。
2、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理论
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在企业集团总体管理框架内,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而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设置以及组织分工等要素的有机体。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目前常见的财务管理模式有三种:
2.1、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式财务管理是指集团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集团下属企业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利于提高集团总部的财务管控力度,降低财务风险和行政管理成本,提高预算的管控效果。
2.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集团总部仅保留重大经营及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审批权,日常经营及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下放到各二级管理机构。其主要优点有:决策机构与市场紧密接轨,有利于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决策效率较高;同时,赋予二级管理机构一定的财务管理权限,有利于调动二级管理机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是介于上述管理模式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力图在集权与分权、约束与激励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应用的好,在保证集团总部管控力度的同时,可有效调动二级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防范经营的财务风险。
3、机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特点
3.1.财务管理目标双重化
一般而言,企业集团管理应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但在国内机场属地化改革的背景下,由于机场在公共安全领域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机场安全性事件对社会影响程度的影响范围尤为深远,因此,与一般的企业集团相比,机场集团财务管理呈现出目标多样化的特点:一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二是由机场安全重要性决定的保障公共安全目标。
3.2.财务管理主体性质多元化。机场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跨行业管理主体,管理主体的多样化决定了财务管理主体的性质也必然多样化。一般而言,机场集团财务管理主体会涉及到民航业、商业、宾馆餐饮业,有些机场集团的财务管理主体还会涉及到旅游、绿化、工程建设、设备维修、地面交通、广告等业务。
3.3.关联交易经常化。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由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之间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关联交易。多数关联交易采取的是协议定价原则,交易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集团的需要,使利润得以在各公司之间选择。
4、机场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建议
4.1.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集团财务活动规范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统一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集团公司健康运营的基础。集团总部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实现对子公司的集权管理。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要包括建立统一的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和同一段会计报告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各子公司财务信息的高度可比,便于汇总和集权管理。
4.2.构建财务信息系统中心,支持集团财务管理职能提升。
通过构建全集团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加速集团信息集成和传导是全面加强和提升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由于国内机场集团组建时间较晚,集团下属许多企业尚使用不同版本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信息系统,存在信息传递速度慢,风险管控滞后,信息无法有效集成等诸多问题。而建立统一的核心财务信息系统,在实现集团核算一体化,标准化财务数据,加速信息集成、传导的同时,也有利于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的监督。
4.3.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中心,提高集团财务管控能力。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战略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生产、销售及财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的统筹安排的先进管理手段。机场集团要以全面预算为抓手,对下属二级管理机构加强计划指导,合理配置内部资源,量化各级管理机构经营目标,规范内部控制流程,准确评价经营成果,实现机场总体效益最大化。
4.4.组建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实现资金的集约化管理。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资源之一,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保证生产企业经营资金的有序供应,有效监控资金运行,达到资本运营的最佳效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降低经营风险。
5、结论
构建科学有效的集团财务管控体系,是集团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和必要条件。民航机场集团运营中传统的“重安全,轻效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机场集团应努力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财务体制,促进机场行业平稳、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体制国际化会计准则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国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国际间经济合作越来越普遍,这就使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正确认识这一进程,了解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重要。
1.不断增大的国际贸易及跨国投资
在二战以后,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快发展起来,而且大规模地实行了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在国际贸易方面,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之间,贸易往来额一般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频繁的国际贸易,以致在当今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市场,各国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国际贸易把各国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国际化的金融资本市场
在过去,一般企业所需资金只靠国内供应,而在国内的资金缺乏时,就要依靠外资了。二战之后,大规模引进外资是一些国家为了恢复经济所采取的融资措施。当前,虽说资本的国际化移动比较自由,但它还要受当地市场规则,惯例和政府规章法令的约束。为了摆脱这种约束和管制,许多投资者采取了下述对策,即把某一特定货币的存放业务,移到该货币发行国的境外进行。例如,在欧洲经营美元的存放款和债券买卖市场,就可以不受美国金融法规的约束,这种离岸市场是目前国际化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快速发展的跨国公司
推动世界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快速发展跨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市场化、网络化和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通过跨国公司的有效运作而最大限度地聚合在一起,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然而,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没有那两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完全一致的,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遵循母国的会计准则,国外公司则被要求遵循东道国的会计准则。针对跨国公司旨在提高其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而推进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是符合跨国公司的母国政府和东道国政府利益的,并成为他们控制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最为积极的支持者之一。
4.会计方法的国际性
在会计方法中,不论记录、确认还是计量和报告均早已突破了国家界限,例如,在记录方面采用复式簿记系统,在确认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现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在计量方面采用货币计量假设、历史成本原则等,均已成为国际惯例。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何为会计准则国际化
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会计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企业内部管理尽量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会计事务处理中采用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第二种认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就是改革我国会计体系中不适应国际会计惯例的方面,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会计工作的具体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报表的编报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吻合。第三种认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会计理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逐渐成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于前两种观点可以理解为会计的国际协调;后一种观点不仅要求国际协调,而且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2.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意义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加入WTO应尽的义务,我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加深入,决策将更加透明,尤其是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别、业务种类、境内境外等,将普遍享受国民待遇,并按照国际惯例从事交易。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媒介作用将更加突出。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1)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利于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依据国际会计准则而制定的我国的会计准则,就能正确地处理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方面的会计事项,以便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扩大国际间经济合作,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
(2)会计准则国际化可以满足企业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在其他国家与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厂就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政策,母公司为了加强各子公司间的经济联系和实施国际经营,需要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为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这些都要求会计准则国际化。
(3)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且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熟悉现代国际会计实务的专业人才。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会计人才,一定会推动我国的会计事业发展,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准则的本质告诉我们,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导致我们不应该立即接受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因为它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进行诓利的工具。但经济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会计环境的重大变化,会计体制的发展又是反应性的,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大,金融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等种种原因就使得会计准则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容不得我们说“不”!
四、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进行了初步协调,为我国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中国来说究竟有利还是有弊,不是任由评说的问题,我们惟有把握国际化会计准则的本质,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它,才能以短期的阵痛换来长期的利益。
1.尽快建立健全资本市场
在很大的程度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主要地依赖于公开的资本市场。企业的权益、债务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有无数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独立的资本供应者和需求者都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找到机会。如果会计准则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那么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就能把资本的供应者和需求者连接起来,还可以增强资本供应者对需求者提供信息的信心。而且,资本市场规则涉及的面极广,资本市场的主体除了遵循我国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外,还必须接受证监会的监管。证监会有绝对的权威通过一些规范和必要的诉讼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总而言之,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会计准则可以获得诸多潜在利益。首先可以降低跨国界提供信息的成本;其次,能降低信息使用者的分析和评价成本。其结果是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和降低了资本成本。
2.制定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目的是增进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可理解性。制定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无疑为实现该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于1990年开始起草有关会计准则的草案,1998年10月成立了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并于2006年2月颁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些准则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国际趋同,有着国际会计准则的烙印。然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统一的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的会计规范体系,修订完善已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研究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适时制定出台若干项具体会计准则,使我国的会计规范朝“准则控制”方向发展。
3.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机制
完善的自律机制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为此,需要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充分利用国际会计公司的优势,在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与国际会计公司联合的同时,培养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内事务所或会计公司;改善CPA(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充分发挥中注协及各地方注协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努力提高国内CPA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增强CPA的风险意识与法律责任意识。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职业的自觉性。
4.努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
会计的国际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则是国内会计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在国内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问题上,我国已列出了具体的开放时间表,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CPA)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规定模式是以原则为导向的,这也对CPA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国CPA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CPA是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而进入CPA队伍的,他们从业时间短,执业经验不足。我们应加大对执业的CPA业务水平和道德教育等全方位培训的力度。对后备力量则要改革考试选拔制度,比如考试内容方面,可考虑适当地注入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经验的考核。
5.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
由于制度具有相互依存性。任一特定的制度安排的效率取决于许多因素,即使构成制度的规则是一致的,但围绕着这些制度的实施机制、行为准则和行为者的意识形态在细微而重要方面的差别将会导致制度的极大变化。要真正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使制定的会计准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十分重要。不然即使我国把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内准则,也不能说明我国会计已经完全国际化。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对于国际会计准则不是简单照搬的问题,必须加快配套制度的改革,如果不从组织保证上、人员培训上、法律协调上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将招致改革的失败。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调通过重罚,加大造假成本。抑制准则执行者造假行为,即通过挤压的方式逼迫报告提供者和报告使用者的利益趋向一致,以确保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
6.积极参加国际组织活动扩大在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新医保一体化;间接定价理论;诱导需求;道德风险;委托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1)01-0094-06
一、引言
医疗改革向何处去?目前对于医改方向的争论主要表现为两类观点:一是医疗服务供方。的市场化。即与其他产品或服务市场一样,竞争是可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有效配置的,因而政府应当鼓励医疗服务市场化和民营化,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原本不得不直接投入公立医疗机构的资源,节约政府开支。二是医疗服务供方的行政化,即市场走向导致了医生的逐利行为,这是之前医疗改革方向的迷失和对宗旨灵魂的败坏;主张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由物价部门统一掌控,使公立医疗机构成为政府的一个预算单位,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进而在制度上遏制医生的逐利行为。由于在当前医院仅提供医疗服务的边界上。,市场化和行政化的两条医改路线均分别具有明显的优点――由于严重信息不对称和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医疗服务事前很难定价,也很难确定疗效,导致两种体制均有弊端:在服务供方市场化医疗体制下,医生为了增加药单收益提成的好处常常利用自己的专业垄断权和信息优势多开药、开高价药、建议病人多做些不必要的高价格仪器检查等,产生诱导需求(David,1988),使民众医疗价格居高不下;在服务供方行政化医疗体制下,由于采取“收支两条线”,医生的收入与药单费用无关,的确没有了诱导需求的激励,却催生了与对称信息下相比服务不足的道德风险――由于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医院长期不更新技术设备,医生没有积极性更新医疗知识,诊疗服务水平停滞不前、医生消极怠工,医生诊病、开处方时专业服务劳动投入不足等引起的平均意义上疗效普遍降低。两条医改路线的支持者们都过分强调对方所持路线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导致长期以来两条路线的支持者们争论不休。
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世界里、在现有医院的边界上,无论是医疗服务供方的市场化还是行政化,都不能通过相应的医疗制度对医疗服务准确或近似地予以定价,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扭曲。定价扭曲的存在导致患者事实上享受医疗服务的价格总是高于其真实价值(对称信息情况下的价格),二者的差额可视为交易费用。医疗改革问题的实质就是寻找一个交易费用最小化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使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成本能够被其价格准确或近似地反映出来。沿着这个思路,笔者站在服务供方市场化的立场上,提出新医保一体化的改革模式――把传统医疗市场上的三种服务产品“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因病伤残保险”一体化,用企业交易费用理论论证该一体化能够同时达到药单费用和因病伤残成本内部化,是医疗服务间接的准确定价机制。
二、文献评述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1963)就已经注意到医疗市场的特征是医患双方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使患者购买医疗产品时出现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患者购买的可能是“物非所值”的医疗产品,隐含地指出了医疗市场存在价格扭曲的问题。Arrow对美国医疗保险市场的不完备性与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医疗保险领域存在某种类型的市场失灵,提出了具有修正意义的保险原则:不足额保险,亦即患者分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Holmstrom(1985)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可能产生以下问题:医生的努力程度可能不足(本文作者按:导致隐性价格扭曲);诱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或更昂贵的医疗服务(本文作者按:导致显性价格扭曲);难以区分或选择优劣医生(本文作者按:导致事前定价困难);医疗伤害发生时,消费者无法判定其原因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只看到坏的结果,因此往往导致医疗纠纷(本文作者按:导致事后定价困难)。
经济学家Stiglitz(1988)发现医疗市场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认为信息高度不对称正是医疗市场最主要的特征。医疗市场区别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殊性导致以下各种不利结果:使患者无法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比较判断(无论事前还是事后),相对来说搜寻成本大大增加;不确定性增加,各交易参与者的道德风险更难以控制;很难达到有效竞争,医疗价格居高不下。医疗保健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市场失灵,具体表现为有限的竞争和有限的信息,单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国家的介入。
尽管Arrow(1963)、Holmstrom(1985)和Stiglitz(1988)都注意到了医疗市场的特殊性,并且提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医疗市场“看不见的手”功能紊乱的原因,但他们在探讨解决问题之道时却没有把医疗制度看成是外生的,而是在既定的传统医疗制度框架下试图得到问题的求解,这注定了他们的分析是修补性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市场存在的问题。一般而言,传统医疗市场上人们所面对的都是单件医疗服务,它只不过是社会上个人一生中购买一类医保产品的“零部件”,严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其生产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外生的和内生的),患者事前(治疗前)客观上很难确定这类单件医疗产品的价格――其含义是很难通过市场(包括搜寻、比较)掌握合理价格的信息――加之事关身体健康、生命安危,患者的需求缺乏弹性,这一切致使患者不得不接受一个与对称信息情形相比相对扭曲的价格。既然医疗服务直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进行配置面临定价困难(高昂的定价成本),那么是否由企业家利用权威指挥生产、并配置它(为何种疾病的患者做何种治疗)会节约成本呢?与Arrow等先行者比较而言,笔者的贡献:发现以医疗服务作为“零部件”的一类同质态医保产品,并给出节约成本(交易成本)的医疗服务间接定价机制――新医保一体化。
我国学者朱恒鹏(2007)认为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是导致药品定价扭曲的原因。他指出“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政府管制,放开处方药零售权,改革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报销制度,打破公立医院垄断。”笔者认为,由于医疗市场具有区别于一般产品市场的特征,根本无法通过竞争消除“诱导需求”,即使在药价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医生也可以通过增加处方药量的办法增加自己的提成收
益,出现隐性的药价扭曲。因此朱恒鹏所提的“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措施”至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价虚高的问题,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此外,药品同医疗手术器械、仪器检查(服务)、医生诊治疾病过程中的专业技术劳动投入等一样不过是医疗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投入要素而已,药品定价扭曲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其他诸如多进行高费用的仪器检查、延长住院治疗时间等引起的医疗费用增加。即使解决了药品定价扭曲问题也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朱恒鹏讨论的只是问题的局部,而笔者试图从医疗市场整体讨论医疗服务定价扭曲问题,同时在制度上使药品定价扭曲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国内学者张亚东(2007)认为,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的纵向一体化策略,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的合并,可以对交易成本和医疗费用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张亚东的着眼点在于解决保险公司(医疗费用支付方)与医疗服务供方(医院)严重的问题,为防范后者过度服务的道德风险展开讨论并得出该结论的。而笔者的着眼点在于医疗服务的定价困难(较高的定价成本)。张亚东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他所倡导的医保一体化制度类似于事前收取固定费用采用包治契约的医疗服务方式。张亚东所倡导的模式的确可以防范医生过度服务,却无法消除医生服务不足的道德风险。严重信息不对称和充满不确定性条件下可能会导致医疗市场上到处都是“吝啬的医生”,造成下文所说的隐性价格扭曲。必须指出的是,张亚东的研究对笔者具有启示意义。如果他的视野更开阔些,进一步扩大其一体化的边界,可能笔者的研究就没有必要了。
三、医疗服务与定价扭曲
医疗服务是指当前医院流行的医生为患者检查、诊病、提出治疗方案(开药、手术)等流程服务的总和。它具有一定的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功能。医疗服务价格是指医生治疗疾病过程中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提供诊治服务前、过程中或过后需要病人支付的总费用,即医生为治疗疾病而投入各要素费用的加总。
患者(或其他付费方)向医院购买医疗服务时,其定价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具有专业垄断权力的人(主诊医生)现场确定的生产它的要素(包括他自己付出劳务、药品、仪器检查和使用)组合费用的加总。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之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患者很难确定生产医疗服务要素的边际价值(决定购买什么?购买多少?),这种情况导致人(主诊医生)发生道德风险:倾向于按照自己利润(效用)最大化原则配置要素资源,而不是按照患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配置资源,导致严重的价格扭曲。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缘于医疗服务供方道德风险的医疗服务定价扭曲在不同的医疗体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服务供方市场化医疗体制下,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在医疗市场上,每个医院出售医疗服务以获得利润,患者购买它以获得健康带来的效用,即医疗服务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此时由于存在逐利驱动下的药单费用。提成,医生的收入与药单费用正相关,致使处于信息优势的医生发生过度服务的道德风险:更倾向于开高价药、多开药、诱导患者做不必要的高费用仪器检查等,其结果使患者(或其他第三付费方)支付了与对称信息时相比偏高的医疗价格――笔者称之为显性价格扭曲。显性价格扭曲意味着医疗服务实际成交时的价格正向偏离于对称信息下的理想价格,二者的价格差额即是非对称信息引致的交易费用,由患者承担,可看成是显性价格扭曲带来的定价成本。
在服务供方行政化医疗体制下,患者消费医疗服务时,由于采取“收支两条线”,医生的收入与药单费用无关,的确没有了显性价格扭曲滋生的土壤,却催生了与对称信息下相比服务不足的道德风险: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客观上无法将疗效写入契约,这导致医生每次向患者提供低质量――主要通过长期不更新技术设备,不及时更新医疗知识,消极怠工或诊病、开处方时专业服务劳动投入不足等手段降低服务成本实现的――的医疗服务时,可以相对增加自己的效用却把对患者不佳的治疗效果归结为客观上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也就是说,该体制中患者常常在既定价格下事实上享受一个质量偏低的服务,这是区别于显性定价扭曲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定价扭曲,笔者称之为隐性定价扭曲。隐性价格扭曲意味着医疗服务实际成交时的质量负向偏离于对称信息下的理想质量,二者的质量差额换算成等值货币即是非对称信息引致的交易费用,由患者承担,可看成是隐性价格扭曲带来的定价成本。
由上述讨论可知,当医院仅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服务供方市场化还是服务供方行政化医疗体制都存在医疗服务定价扭曲问题,存在高昂的定价成本,这些成本以成本的方式最终由患者承担。
四、市场化医疗体制下的新医保一体化与医疗间接定价机制
Coase(1937)认为配置生产要素资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价格机制;一种是企业家利用权威指挥生产。两种方式都是有成本的,如果在边际上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发生的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家利用权威指挥生产所追加的管理成本,就应该采用企业家利用权威指挥生产的方式配置资源,此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张维迎,1995)。Coase的观点对我们的启示:既然服务供方市场化医疗体制下,医疗服务单靠“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价格机制配置会产生价格扭曲,很难达到医疗资源有效配置,那么是不是改为企业家利用权威配置,而非在现货市场上交易更有效率呢?Cheung(1983)曾经沿着科斯的思路分析指出“如果顾客对商品的每一贡献或每一零部件付费,而不是对单一完成的产品付费,成本经常高得无法交易。作为一种替代选择,所有合作的投入所有者可能与另一个人订立契约,每个人都同意为他的服务支付的价格,然后所有这些价格可以叠加为最终产品的价格”。(盛洪,2003)Coase和Cheung富于洞见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打开医疗市场“黑箱”的钥匙。
在零交易费用的对称信息情形下,每一次来自服务供方的医疗服务都能被准确地定价,是不存在医疗改革问题的。而在非对称信息的现实世界里,现存的医疗制度很难准确地为医疗服务定价,引发各类医疗改革问题。事实上,由于医疗服务固有的特性,为每件医疗服务直接准确定价是相当困难的,亦即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直接配置医疗服务资源的代价相当高昂。以往大多数学者将研究视野局限在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纵向边界内或许是至今无法圆满解决医疗改革问题的根本原因。那么,能否绕开对每件医疗服务的直接定价困难,而找到一个交易费用尽可能小的医疗服务间接定价机制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区分医疗保险和因病伤残保险两个概念:尽管医疗保险和因病伤残保险都是因伤、因病引起的,但其保障的范围和作用是不同的。医
疗保险为直接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补偿,而因病伤残保险是对因病伤残后不能工作、影响生活的一种补贴或保障。两种保险一般都是针对自然疾病而言的,不包括意外事故、意外伤害、主观故意(如自杀、自残)等所致的各项损失。医疗保险是按实际所用医疗费(或其一定比例)来赔付。因病伤残保险的赔付责任范围仅包括:(1)基本生活保障和残废补贴;(2)丧葬费补贴及遗属抚恤金等,不包括医疗费用的补偿。
首先考察医院的边界扩大到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两项业务一体化的情形(不妨称所提供的服务型产品为“产品I”):产品I较单纯医疗服务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事前可定价的,这个价格就是通过精算得到的医疗保险价格。相对于产品I而言,每个医疗服务不过是其一个“零部件”。人们无需再关注这个“零部件”的价格,亦不必每一次为之在市场上的交易进行搜寻和讨价还价――因为每个“零部件”只是产品I的组成部分而已,如何生产这个“零部件”、生产多少、生产的质量如何,此时完全由企业家通过权威管理来完成生产和配置。在市场化医疗体制下,尽管逐利的激励依然存在,但由于事前产品I的价格是固定的,企业家通过管理手段为投保的患者提供单一医疗服务时,药单费用是其发生的成本而无需再由患者承担,医生的收入与药单费用负相关,即此时实现了药单费用的内部化。如果医生仍然过度服务(如多开药,多做高费用仪器检查),发生的额外成本由其自己承担。这意味着医生已经没有了诱导需求的激励,单一医疗服务显性定价扭曲的情形将得到充分纠正。然而此时的一体化企业尚有先天性不足:尽管它有抑制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出现显性定价扭曲的激励,却缺乏医生提供这个“零部件”合格质量的激励,原因是产品I相当于一个事前承包治疗却不承诺疗效――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客观上也无法将疗效写入契约――的契约,所以产品I与单纯医疗服务一样是“信任品”。这一特性导致在事前既定价格下,医生每次提供不合格“零部件”时――通过减少与对称信息情形相比药单费用的方式,这意味着生产产品I时的低成本――可以相对增加一体化企业的利润却把对患者不佳的治疗效果归结为由客观上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消费产品I时,可能得到的是既定价格下较低质量的一系列的医疗服务,即出现隐性定价扭曲。
上述分析表明医院边界扩大到提品I情形时的确可以防止医生过度服务(如多开药,多做检查),却无法消除医生服务不足(如少开药,少做检查)的道德风险。严重信息不对称和充满不确定性条件下可能会导致医疗市场上到处都是“吝啬的医生”,此时医疗服务的定价扭曲以另外一种形式被继承下来,依然存在医改问题。
再考察医院的边界进一步扩大到其兼提供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和因病伤残保险三项业务一体化情形――为了区别于其他学者关于医保一体化的研究,笔者称这种情形为新医保一体化。不妨称新医保一体化企业提供的服务型产品为“产品II”。医疗服务仍然是产品II具有特定功能(医疗)的“零部件”。如何生产这个“零部件”、生产多少、生产的质量如何,此时仍然完全由企业家通过权威管理来完成生产和配置。对特定的社会人群来说,通过保险精算得到的产品11的价格也是固定的,承袭了产品I可以有效抑制医生过度医疗的优点,即新医保一体化企业同样能使药单费用内部化。
与产品I不同的是,产品II另具有因病伤残保险功能。新医保一体化企业不但需要提供诊治疾病的服务,还需要在投保人因病伤残(包括死亡)时承担赔偿的责任。尽管人们健康的价值在伦理上是无限的,但在经济社会中很多时候需要按伤残级别给健康定价。不妨把患者因病伤残损失的健康的价值称为“伤残成本”。在新医保一体化的医疗制度下,当充分治疗后患者确有伤残(包括死亡)时,只要按各种伤残级别的赔偿额度确定得当,就能近似地实现患者因病伤残成本的内部化――在既有的医疗技术水平下,对特定社会的人群,在充分治疗前提下因病伤残赔偿的总额能通过保险精算获得,可平均下来记到产品II的价格内。如果医生每次治疗时向患者提品II的不合格“零部件”,将增加新医保一体化企业因病伤残的赔付成本,使之减少利润乃至亏损――新医保一体化的企业家则会积极地管理医生,使之尽可能与对称信息情形时相比不多“制造”伤残,使之尽量能够像对称信息时一样权衡如何治疗、继续治疗与否的利弊,甚至使之能像为他自己看病那样给病人看病。
综上所述,以服务供方市场化为前提的新医保一体化医疗体制下,产品II是传统医疗市场上下面三种服务产品的“三合一”: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因病伤残保险。单件医疗服务可看成是产品II的“零部件”之一。产品II继承了产品I的优点,单件医疗服务不过是它的一个“零部件”,生产这个“零部件”的药单费用完全被新的契约内部化了,医生失去了过度服务的激励,是不会发生显性定价扭曲的。此外它还改进了产品I的不足,由于增加了按因病伤残等级的赔偿功能,投保人因病伤残成本也完全被新的契约内部化了,医生同样失去了服务不足的激励。因此以服务供方市场化为前提的新医保一体化是医疗服务间接的准确定价机制。
沿着Coase(1937)――Cheung(1983)关于企业的研究路径,结合上文分析可以得出:信息不对称的医疗市场上,为了绕开单件医疗服务的定价困难,传统医院的边界必须扩大。当它的边界扩大到新医保一体化情形时,重要的不仅仅是增加了其所提供服务的功能,而是节约了大量的定价成本。脱离产品II去讨论单件医疗服务定价问题就好像脱离某产品去讨论生产该产品的某一零部件的边际贡献一样,十分困难。与一般的企业一样,新医保一体化企业不应是为了生产具有更多更完整功能的成品而产生,应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存在。它可被视为人们一生中可能消费的系列医疗服务的间接定价装置,其实质是由企业家利用权威组织医疗服务的生产与配置,替代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价格机制,这样可以节约现有医疗制度下医疗服务直接定价交易的高昂成本。
五、服务供方的行政化不可能解决定价扭曲问题
在服务供方行政化的医疗体制下,如果仍然按单件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如前文所述,医疗服务供方会存在与对称信息下相比服务不足的道德风险,产生医疗服务的隐性价格扭曲,原因是医生较多的工作努力投入无法由政府僵化的定价及时地反映出来,既然较多的专业劳动要素投入并不一定意味着较高的价格回报,理性的医生为什么要多工作呢?此时屡禁不止的“红包”现象可能会更加泛滥――患者通过向主治医生送红包以激励其努力工作,降低手术风险――因为该制度下病人向主治医生送红包对彼此来说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此外在第三方付费的情况下,患者过度消费现象依然存在。医生虽没有积极性与患者合谋,但也没有积极性防范患者的过度消费。此模式存在所有者缺位(由于产
权不明晰)引致的真正意义上的监督者缺位导致的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上述几点完全可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医疗行业实践中找到证据,否则医疗行业延续已有的体制即可,就不会存在改革问题。
在服务供方行政化的医疗体制下,如果实行新医保一体化,仍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由于该体制下新医保一体化公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既没有做到药单费用内部化,又没有做到因病伤残成本内部化,其情况可能会比直接按单件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更糟糕,这是因为前种情况下投保人事前支付的是固定价格,事后如果生病,所有药单费用、因病伤残的赔偿都由新医保一体化公司承担,导致它可能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那些与新医保一体化公司管理人员、医生有关系的人,如亲人、朋友可能得到过度的医疗服务和因病伤残赔偿,引发的过高成本由政府行政部门承担,最终转嫁到纳税人头上。此外还有诸如真正意义上的监督者缺位引起的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缓慢、医生专业劳动服务不足等导致隐性定价扭曲的因素依然存在,缺乏自动纠正的机制。以市场化为前提的新医保一体化制度真正做到了药单费用和因病伤残成本内部化,上述情况会得到企业家的积极管理和有效控制,否则市场竞争将淘汰该新医保一体化公司。
由此可见,沿着服务供方行政化的路径,无论是否实施新医保一体化,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服务定价扭曲问题,或者说,在此路径上,根本不存在为之准确定价的机制。
六、结束语
[关键词]信息化;军队组织;体制转型
中图分类号:D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88-01
前言:组织结构即工作报告、工作任务间关系的结构体系,其影响着军队整体作战水平。同时,由于组织结构呈现出集权化、专门化、部门化的特点,因而基于信息化社会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求我国军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理性+效率”化为自身发展目标,且在组织结构设定过程中优化职能领域的划分,以此达到最佳的组织结构设置状态。以下就是对信息化背景下军队组织体制转型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军队组织结构的调整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军队信息化特征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军队信息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武器装备的改进,即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冲击下,我国军队在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逐渐强调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武器精度、威力等改良领域,由此来增强军队生存能力、突防能力等,达到最佳的战略组织状态;第二,信息流的形成亦是军队信息化特征的显现,即信息技术的引进,推动军队在作战形式、作战行动、作战方案布置过程中逐步拓展了自身信息获取、传输等渠道,例如,形成了“信息流”操控“人员流”、“物质流”的作战局面,由此增强了军队作战水平。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军队组织结构在设置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继而由此增强自身信息建构优势,满足自身战略布置条件;第三,军队信息化的特征亦体现在战场信息化,即当前军队组织在战略计划调整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将战略数字编码信息转化为语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并逐步实现稳定、容量大、准确信息环境的营造,最终由此提升了各作战部队间的协调性,达到了最佳的作战状态。
二、军队组织体制转型的必要性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冲击下,军队组织体制转型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促成与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相适应,即基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在战略部署过程中均强调了利用信息技术等“软”能力来增强自身机动力、突击力等作战水平。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迎合我国信息化战场发展要求,要求军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自身组织体制的改革,最终由此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规避各部队混乱作战现象的凸显。其次,C4IRS等一体化作战指挥体系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权威体制较强等问题,影响到了单个战斗员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营造良好的战略组织环境,要求军队领导组织应注重强调激励手段的落实,并注重引导军队组织体制逐渐转向自主性、灵活性的建设状态,继而由此增强军队整体作战能力,达到最佳的作战状态。再次,基于网络空间、心理空间等多维度战略空间形成的背景下,传统的军队组织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强调网络战部队、太空战部队等组织结构的增设,以此来实现对意外战略事件的处理[1]。
三、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军队组织体制转型战略
(一)合理运用网络化环境
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了推进军队组织体制自主性、灵活性的战略转型,要求我国军队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网络化环境的应用,即建构偏平型网络化作战指挥体制,同时在体制完善过程中强调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来压缩指挥军队组织层次,并将信息技术贯穿于一线作战部队组织设置、职能划分领域,最终由此实现快速、真实的信息获取、传输状态,满足作战指挥条件。此外,在军队组织体制转型过程中,亦要求其应注重强调横向联网战略环境的营造,继而由此达到相互依赖、协调的战略指挥状态。例如,基于一个师战略指挥系统失败的背景下,师下级各部门可通过“网状”指挥体系联系组织关系,由此来增强军队整体战斗能力,达到最佳的战略指挥状态[2]。
(二)落实柔性化战略指挥
在军队组织体制转型过程中强调柔性化战略指挥的落实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柔性化指挥战略部署过程中应注重参照美国GE公司CEO柔性化组织认知理念,强调在军队组织体制设置过程中确保分权、集权分布的合理性,同时注重贯穿美国“横向技术一体化”、“网络中心战”等战略思想,以此来实现我国军队组织的有效变革,且就此增强自身整体作战指挥水平;第二,在柔性化军队组织体系转型过程中,要求军队组织领导应注重对扩充、改制、混编等方式的应用。同时,积极推进合成化、小型化、模块化等柔性化组织建构形式,达到最佳的组织转型状态,且满足信息化军队建设需求[3]。
结论:综上可知,我国在军队组织部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作战能力、突击能力等的发挥,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协调化的军队组织建构环境,要求军队组织领导在战略调整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即建设信息化军队组织,且从落实柔性化战略指挥、合理运用网络化环境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军队组织设置、职能划分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达到最佳的组织结构体制规划状态,增强自身整体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仁崎,孙多勇,李博.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11(03):55-5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授权控制
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将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论文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较为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然而,在现实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中,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何加强其管理,结合我国企、事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管理工作。
一、完善计算机操作与维护管理制度,严格授权控制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处理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或减少使用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会计部门必须针对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制定用于会计工作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1.规范操作程序,合理运用和维护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必须操作计算机才能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毕业论文如果操作不正确会造成系统内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预定任务,保证系统内各种资源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应制定严密的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包括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操作密码的严格管理,预防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等制度。与此同时,加强日常使用管理,防止各种非法人员上机操作,为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内程序和数据的安全。
系统维护管理包括硬件维护与软件维护两部分。硬件维护主要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作检查记录,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由系统维护人员安装和调试。建议在硬件维护工作中,一般故障由本单位电算化维护人员负责,较大的故障应及时与硬件生产或销售商联系解决。系统软件维护主要是检查系统文件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文件是否被非法删除和修改,以保证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三种。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为适应新情况而进行的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改善已有功能的需要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防错、纠错、提示、预警等功能,预先设置非法对应科目、凭证必有必无科目、计划定额指标等,使企业会计处理的所有步骤都必须经过相应程序的检验,如出现错误不进行纠正,则系统会拒绝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对偏离计划定额的情况,应予以警示,从而防止错误和舞弊的产生,保证数据处理、预算制度的可靠性。
2.严格授权控制,保证资料真实合法
为了防止系统非法介入、篡改或发生舞弊行为,必须实行严格的授权控制。利用财务软件权限控制功能,通过对不同人员权限的分配、设置密码等手段对上机操作和动用系统资源加以控制。由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对软件的结构和设计相当熟悉,他们有能力也有机会进行非正常的数据修改,因此,必须对其操作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不允许软件开发人员有会计记账、修改、出纳等权限。为此,主管会计应熟悉财务软件,严格掌握操作人员的权限确定权,从而达到保证操作权限控制的有效性,进而保证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建立数据管理制度,严格修改与限制
首先,应加强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管理,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主要工作包括: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丢失,每日必须对计算机内的会计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中进行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其次,应制定会计电算化系统发生意外事故时会计数据的维护制度,以解决因发生意外事故而使数据混乱或丢失的问题。最后,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规定。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会计核算中许多原始凭证资料除手工输入外,还可能来源于供应链系统等其他系统,对需要处理的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使用具有智能化校验功能的设备,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原始凭证的错误,确保会计凭证的质量,减少审核工作量。
按照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在财务软件中,硕士论文会计资料输入计算机并经审核记账后,不能修改,如需修改,则需要重新输入一张红字冲销凭证和一张正确凭证,再按据记账。这种处理方式对修正内容、修正理由及相关责任人都留下了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但有些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常常采用反记账与反结账办法修改会计数据。
反记账与反结账就是将已经记账或已经结账的会计数据恢复到记账或结账前的状态,然后对已输入且已保存的记账凭证再作修改、插入和删除操作,并使已输入凭证的凭证号顺序重新排列,这样做,其会计账簿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也无法给审计留下任何线索,故应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或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填制、登记、更正。财政部门应严格要求软件开发企业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规定,开发高质量的会计软件,严格修改并限制操作权限,严禁反记账与反结账。
三、建立财务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严格会计档案管理
财务软件的应用,要求企业对内部职能进行分工,按内部牵制原则合理分工,从而可以在工作中互相制约、互相监督,防止工作差错或故意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实行电算化后,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均被计算机内部控制方式轻而易举地替代,如总账和明细账都由计算机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自动登记和归集,取消了手工条件下两者的核对工作,但同时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一些企业对记账凭证的审核实行除在计算机系统内签字确认外还要求在打印的会计凭证上盖章确认,这就增强了审核的安全程度。
另外,还应注意任何先进手段都是被人掌握和操纵的,一些传统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仍将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在采用新的内部控制手段时,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而应根据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对传统的人员内部牵制制度等作相应调整,防止因人员分工不当而发生利用高新技术和电脑舞弊犯罪之类的情况。
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医学论文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有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的措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为防止档案被破坏,企业应制订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也应具有强制备份的功能和一旦系统崩溃等及时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电算化会计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打印出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管理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的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安全与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保证。
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做法是:(1)对由原始凭证直接录入或手工录入计算机的会计凭证,均应由计算机打印输出,记账凭证上应有录入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稽核人员签名或盖章,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记账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打印输出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2)应保留现金、银行存款订本式日记账,手工登记账簿与计算机生成账簿并行;(3)对一般账簿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按季或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账簿可满页打印;(4)总分类账可用“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5)对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改其他介质,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留有副本,以便在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时进行恢复,这些介质都应视同会计资料或档案进行保存;(6)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wWw.gWyoO
总而言之,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这样,必须进一步优化会计电算化管理,同时还应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遵纪守法,克勤尽责,充分发挥计算机软、硬件的功能,构建合理的运行机制,真正为企、事业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PHBassert”ComputerisedAccounts”(thirdedition)NCCBlackwell1994England.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是分设了专业银行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的框架。先后恢复和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其次是成立投资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1979年至1984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以及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以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年以后,不少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城市信用社,成为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是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以及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
(2)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间接金融调控机制。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手段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关键。从1979年起,先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但新体制仍然存在各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之间吃“大锅饭”的问题,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的框框仍然没有打破。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市场,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使人们重新考虑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拆借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贴现业务和同业拆借市场首先得到培育和较快发展。1981年上海市首先出现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正式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94年以后,商业汇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被广泛使用,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1985年,中国先后在广州、武汉、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跨地区、跨系统的同业拆借市场。
2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仍在稳步进行,金融开放渐进扩大,但也应该看到,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滚滚而来。金融变革和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同时,在国内也遇上了经济发展格局从需求过旺到需求不足的变化。在这种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的条件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1积极进行金融组织机构的深化改革
今后除应完成机构调整任务,加快新机构同各方面关系的磨合,建立新的工作制度,发挥新机制的优点,进一步搞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工作外,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加强金融监管。并把这一工作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运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彻底消除新的亏损的各项改革相联系。商业银行要真正企业化,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优胜劣汰。
2.2银行利率市场化
目前我国利率仍处于双轨制,官方规定的利率水平较低,而市场上利率较高,其原因是违约风险贴水较大,这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困境,对此,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降低违约风险,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逐步扩大利率的浮动范围,最终完全放开利率管制。按照自主经营的原则,银行有权自定贷款条件。在中央规定的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幅度内,银行可根据时常资金供求情况自定利率,灵活调整利率,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资金供求。实现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
2.3谨慎对待金融自由化。稳步把握市场开放的程度
金融自由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对我们来说,金融自由化也就是走向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持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稳妥地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丰富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经验,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进行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精通国际金融活动的金融财务人才。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民币不但应该实现自由兑换,而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世界货币之一。今后引进外资银行的力度会加强,因为中国需要借鉴其管理体制和操作方式,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与素质,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积累经验。
2.4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