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科学发展观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观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观原理

第1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摘要】本文试从加强检验科的科学质量管理,以及对现代医院检验科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以进一步深化检验科的改革,正确面对检验科工作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检验科 发展 管理

随着国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如何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质量和风险意识,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联系,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试从加强检验科的科学质量管理,以及现代医院检验科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1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宗旨,最大限度满足临床需求,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主题和重点。

2 制定目标

2.1检验科的管理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并实施目标管理和目标责任制;强化“以质量为生命,责任为准则,态度为关键,服务为宗旨,纪律为保征”的科室管理原则。

2.2制定岗位责任下的目标管理 ①实行岗前培训、岗中考核、岗后教育的措施。②经济目标责任到小组,再分摊到个人,使每人工作有目标,肩上有责任。③奖金二级分配。

3 加强制度及内涵建设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有力保障

3.1制度建设 ①建立检验结果审核制度,编制实用而完整的操作手册和质量控制手册。②建立临床检验标本接收制度。③制定科室各项考核制度、量化管理制度、奖惩制度。④建立质量管理小组。⑤建立质量控制检查制度。⑥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值班制度、差错事故记录制度等。

3.2质量管理 ①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管理。②加强内涵建设,加强三基培训。③加强医德医风及行风建设。④加强法律法规学习。⑤加强生物安全培训,加强自我防护,预防医院感染发生。⑥建立监督、考评机制。

4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4.1完善并严格执行工作中各个环节的SOP文件,对检验全过程进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4.2加强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每个临床实验室应尽可能地做好被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国家或省市的室间质评工作。

5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医疗仪器使用管理办法。(2)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负责人制度。(3)制定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

6 加快人才培养 加强学科建设

(1)加强基本功训练。(2)有针对性地外派人员进修、培训、参观学习。(3)积极开展科室学术活动,不断提高检验科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4)鼓励员工积极撰写专业论文,培养员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5)大力引进人才。

7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科学管理手段

信息化建设要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适合本院的具体要求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它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现代化医院的科学管理。在建立信息系统时,要以国家最新颁布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依据。

8 加强管理者能力培养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科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奖惩制度,用制度来管理和规范员工,促进科室的和谐发展。

9 加强与临床双向沟通 推进检验与临床学科的协调发展

(1)检验科通过不断与临床科室的沟通联系,有助于协调矛盾,可促进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2)实验室通过从临床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更好地完成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并不断地推进新项目和新实验的开展,提高诊断水平,更好的指导临床对疾病进行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发挥检验科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3)检验科应不断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检验科工作。

10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避免医患纠纷发生

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让病人对医院产生信赖,使病人真正有一种安全感。科室应每周实行例会制度,每月展开一次工作总结,认真分析医患纠纷的原因,同时注重“举证倒置”证据的保留,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11 结论

在激烈的社会竟争中,加强内涵建设,遵循“质量第一,科学发展”的方针,是现代医院发展及管理工作主题和核心。检验科只有靠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依靠优秀的检验质量和忠诚的热情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提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今后工作遇到的挑战和机遇,确保检验科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第2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医院管理体系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212-02

医院承担着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光荣任务,医疗卫生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不断关注。医院必须准确全面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在社会大环境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知道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医院整体和谐发展,是医院管理者不断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主要从医院管理的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医院管理制度方面

没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就没有团结的组织,若要在管理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方能实现“零缺陷管理”的目标,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让犯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就要合理协调各系统合作,这就需要明确各体系的权利与责任,各系统的工作和管理能够与医院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就要已科学发展观为理念,以完善的工作制度来要求医院员工的行为,实现每个员工都有一个专门的工作标准,做到奖励和处罚都有制度依据。

例如,近年来医院普遍存在支出管理混乱的情况,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及时推出了“医院行政费用管理条例”,包括发票管理、车辆使用管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等环节做了详细的规定,及时对管理漏洞进行修正。据统计,该条例的颁布,从制度系统中完全抑制虚开发票,铺张浪费的违纪行为,医院工作人员都非常拥护。

2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样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医院管理整个过程中,对员工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出发点,只有坚持科学的医院队伍管理,是实现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医院之间的竞争,关键是各学科人才的储备与竞争。医院管理者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

2.1 全面提高医院职工素质

作为医院应该定期举办科技知识和学术研讨会,为员工进行常用技能培训,以帮助员工实现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新,使每个员工都能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获得社会与广大患者的信任。

2.2 对各学科骨干人员进行科学培养选拔

医院应该从岗位级、工资标准、学术经费、培养交流等方面对学科的骨干与带头人进行政策扶持,积极培养与选拔各学科带头人,培养技术专家队伍,坚持尊重知识,激励人才的优秀传统,充分调动医院各骨干人才的工作热情,确保医院的绩效考核能落实到位,实现多劳多得,用竞争上岗的管理机制激励全体员工,让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总而言之,现代经济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要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进步,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更新管理理念,就要以发展吸引人才,用制度激励人才,用感情感动人才,方能让医院稳步发展。

3提高医护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医院管理工作若想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也就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这是医院经营业绩不断更新,持续不断的最主要源泉。要提高医院治疗领域的质量,树立医院重质量、关爱患者的形象,就必须重点关注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对护理体系的质量也要严加管理,只有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技能素质,方能从根源上杜绝医疗事件的产生。

4以患者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

当前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各个医院的竞争点也逐渐从单独医疗技术水平延伸到医疗技术与服务的多重竞争。作为医院员工都要具备“和谐服务,视患者如亲人”的理念,医院员工要懂得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去看问题,积极帮助有顾虑的患者。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这才是深入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最好措施。

在这方面,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要求,从小事做起,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服务程序,提高医疗环境,方便患者看病,具体的措施有:强化导医功能,优化诊断和治疗程序,加强临床指导,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突出宣传患者就诊的流程图,使患者对价格,收费一目了然,同时成立患者服务处,对诊断证明的管理工作,实现就诊清单打印一站式服务,日常实施无假日医院,方便病人随时就诊,医疗技术部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报告,节省病人的时间,采取以上措施,对提高医院的社会信誉,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有着积极意义。

5打造医院文化,铸造医院品牌

理念系统的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现代意识与医院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应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的宣传,以自身为表率的促进作用,率先带领医院员工进行工作作风的转变,方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大趋势,并逐渐在医院形成特有风格和自身文化。医院的核心文化概念应提取先进的文化精髓,避免过于书本化,防止文化口号的大而空,文化标语也不要片面追求华丽的词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医院的自身发展和医院的文化形成,打造出适合医院自身的文化体系,才能让文化在医院扎根发展,避免了运动化的文化建设。

第3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为政之道,要在得人”。古往今来,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的发展和昌盛,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使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有了人才不等于就万事大吉,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管好人才、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流失,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工作条件相对较苦、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与同行业相比职工收入相对较低的施工企业的瓶颈问题,更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真正体现。

目前,我们正面临基础建设行业前所未有的新,给公司“两个加快”提供了大好机遇,与此同时也给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了众多的课题,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如何转变职能;人力资源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优化配置;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如何建立员工晋升体系等,而这些问题都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体会到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推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一、要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人力资源部门作为重要部门,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部的员工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公司引进人才的素质、培养人才的成就、利用人才的好坏。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管理,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队伍。因此,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道德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必须严格自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秉公办事、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干事创业,以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切入点,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心理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各种压力要意志坚强、不怕压力、无所畏惧,还要心胸开阔、不计个人得失,并能容忍和原谅别人的过失,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知识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信息知识、人文知识和实践知识,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所了解和掌握,从而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宽广的业务知识、精湛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管理中施展各自的才华,把握时代的脉搏,推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能力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管理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训能力、计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科研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坚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从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新的动力激发起重新研究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先进的理论组织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力实施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干好本职工作,必须有健康的身体,要劳逸结合,做到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身体健壮,适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一繁重的工作,承受住各种压力,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二、要建立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

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公司的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起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要围绕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适应市场的开发人才、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和操作娴熟的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各具特色的分类管理制度,重视抓好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

三、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力度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人才资源的潜能能否发挥和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在人才引进、使用中要积极研究个人需求和制度对个人需求满足感的影响以及能产生各种激励作用的机制,制定人才队伍收入待遇及其岗位责任和业绩、贡献挂钩的原则,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付酬的分配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最终实现公司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的双丰收。

要建立员工职业晋升体系,通过绩效考评和其他考核,要有效的把考评信息反馈给每一个员工,针对公司总体的人才需,对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改进措施,不仅要容许人犯错误,而且要积极的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不仅感觉到公司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且要及时收集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的帮助解决,使每一个职工都能看到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公司的美好未来。

第4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一、实施背景

国企医院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建国初期、“三线建设年代”、计划经济发展时期,成为国家卫生事业第二支主力大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主辅分离,对企业内部卫生、后勤系统的投入日益减少,致使医疗设备与设施陈旧,医务人员严重流失,医院业务的开展举步维艰。运用科学发展观,探索企业医院建设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国有企业医院寻找一条既符合国家卫生工作改革发展要求,又符合企业管理体制和企业职工家属医疗卫生需要,同时实现企业医院自我发展的路子是一项朝阳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基本内涵

国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把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运用到医院管理实践,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队伍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以医疗质量管理为重点,充分挖掘潜力,强调内部经营改善,通过科技兴院、服务立院、质量建院、管理治院和特色强院,全面提升医院业务能力,拓宽企业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三、主要做法

(一)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发展特色医疗

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国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丰富治疗手段,带动专科发展,不断提高工作中的含金量。首先要确立重点学科和专业重点诊疗技术,设备与人力资源均按医院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配置规划。充分发挥各自的治疗作用和协同作用,达到综合治疗、标本兼顾的临床效果。即能体现出“全方位、多靶点”的治疗特色,又能成为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型学科在临床疗效上独具一格。

(二)以人为本,打造员工信赖的体检品牌

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是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和国家医疗费用支出的有效手段,中国人更需要健康管理服务。

国企医院从医疗需求出发,结合服务企业员工的特点和条件,确定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适时调整功能定位,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科特色,成为品牌先导。健康体检中心将健康检查从医院的看病求医中分离出来,以信息化管理技术为基础,为受检者提供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业体检,健康保健工作向“综合预防、准确预测、个性化诊疗和主动整体化干预”转变,形成“贴近企业,高低结合、一条龙服务”模式。“高低结合”是指既做好企业管理层的综合保健服务,也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和普通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一条龙服务是为受检人员提供健康体检、咨询指导、风险评估、疾病追踪后续治疗。

(三)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1.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夯实物质文化。

2.规范医院管理,强化内涵建设,构建行为文化。

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文教育,培育精神文化。

(四)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医院要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即要求任何医生、护士针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每日都要按照当日路径内容,观察分析病情后实施相应的诊疗护理,以规范医生临床处理的随意性来弥补医护人员个人的知识匮乏,医院通过系统运转降低个人误差,提高医疗质量,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顾。

(五)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科教兴院促进发展

把科教兴院和人才培养作为内涵建设和发展的原动力,注重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基本医疗技能的训练,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不断完善学科梯队结构,增强医院发展的持续力。

(六)利用薪酬策略,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组织绩效管理

注重通过合理的、适度的薪酬调整配置,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工作绩效。

(七)依托医疗联盟,加快医院改革速度

利用有效的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共同组建医疗联盟,使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延伸和放大,提升企业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诊疗水平。

四、实施效果

(一)促进健康,健康产业形成国企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

注重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开展的健康管理改变了原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了临床医学向健康管理的关口前移。进而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即提高社会化收入,又重新树立品牌的社会效益。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患关系日趋和谐

临床路径管理既规范了医疗行为,合理控制了医药费,又保证了医疗质量的整体效果。

(三)构建了先进的医院文化,促进行风建设

通过加强医院物质文化建设,为病人提供了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方便适用、优美舒适的诊疗场所,给患者以心灵抚慰,塑造了良好的医院外部形象。

(四)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医院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培养与激励,员工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管理和领导素质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会涌现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管理人才与技术骨干。

第5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科学发展 考核制度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对人才资源的保留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如若不能将高素质人才留在企业,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必须在企业中推行人性化管理理念。

1、企业的考核制度不规范

1.1、考核走过场,不认真。到了年底,开个会推选几名先进员工,有的是领导凭印象直接敲定,为了搞平衡,便出现了“先进轮流当”的现象,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1.2、没有客观明确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太笼统,可供衡量的定量标准太少,考核主要凭主观印象和感觉,易受考证者的个人偏见和情绪的影响,无法得到客观的业绩考核结果。

1.3、考核结果反馈不良。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并给出改正缺点和今后工作努力方向。因此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很有必要。

2、企业对人才管理的认识不足

人才管理是指对影响人才发挥作用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人才管理包括人才的预测、规划、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流动等。狭义的人才管理只包括考核、奖惩、流动等。人才管理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调动人才的内在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才能,充分开发人才的潜在能力,力求使“入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管理是人才效能、人才实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人才开发的必要条件。随着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增强,一些优秀的企业已开始着手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并且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

3.1、以人为本促进管理科学化

3.1.1、我国大型企业的人才管理主要靠 推动人性化管理要有合理的人员配置,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完善人才使用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1.2、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民企发展的 科学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民营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3.1.3、非企业类组织如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首先是岗位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诸如招聘、薪酬管理、绩效管理都需要建立在岗位管理健全的基础上。缺乏科学适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而导致的各类问题。岗位体系管理与岗位界定不明晰的矛盾问题。而中小企业由于人员较少,岗位的区分不是非常明晰,传统的大企业运用的岗位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在中小企业不是很适合。这样就产生了中小企业建立岗位管理体系与无法清晰界定岗位之间的矛盾。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需要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现有的薪酬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激励的效果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绩效管理科学性、完备性与可操作性矛盾问题。很多大企业请咨询公司做好了绩效管理方案后却放在案头,下不了决心实施。原因无外乎绩效管理方案可能不适合公司现状或者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确实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小企业的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小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关键。

3.2、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有的企业甚至照搬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两种情况都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一种约束,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运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企业应该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之后,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地改进。通过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出严格、健全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将所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落实到工作中,从而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4、结论

未来企业管理的基本发展原则要基于人性化、和谐共赢、创造性原则。①人性化要义之一就是尊重人的本性,点亮人性的光辉。从治理人的自私与懒惰的本性转向引导人的服务与创造的潜能。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人当作人看,认可人的原生态,尊重人的本来面貌,理解人的正当的生命状态。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资源配置等,均以是否有利于人的特质发挥与长远发展来考虑,从而激励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发挥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潜能。

②和谐共赢就是要凝聚人的合力,共创繁荣和幸福,就是要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所有成员弱化由岗位带来的特权,平等友好地共生共处、互相协调;使每个人既要在人格上、政治上一视同仁,又要承认人的能力、职责导致的收入上的差别;既要能谋求各自的个性化发展,又要能融合企业的整体化运作。③正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与创新,才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员工不断地将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石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思考及观念创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李刚.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展望[J].河南机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孙海法.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第6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医院档案;加强

档案作为知识的结晶和信息资源,是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是各项管理工作中取之不尽的信息源。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档案的信息源功能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是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的热点,因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而医疗质量又主要体现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2009年3月份国家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院如何在这次改革中立足持续发展,是当前医院面临的首要任务。人们对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利用网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强,对档案工作服务信息化的要求也相应地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及各业务环节已不断受到新的挑战,经受着现代科技发展浪潮的巨大冲击。面对这种挑战和冲击,医院只有顺应时势,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使档案管理利用工作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现如今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利用率较低

不少医院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甚至领导,缺乏档案意识,仍然存在强烈的“重经营,轻档案”的思想,对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忽视科学的档案管理,使医院的发展缺乏历史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利用率不高。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文件收集效率低,分散管理,缺乏标识信息资源。最没有统一管理的医院档案管理标准和模式,包括文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没有统一建立一个文件系统。由于文件管理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丢失,阻碍了医学研究的发展。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的脱节,失去了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因此现代医院的发展跟不上新时期的发展的需要。

(三)档案管理设备落后,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设施设备都已经落后,甚至老化,而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硬件投入不足,使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许多医院的文件管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如住房短缺,陈旧设备,资金短缺。即使在这个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时代,仍然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水平。更少的信息,工作效率很低,严重阻碍医院档案的科学管理。

三、科学档案管理方法,提高档案利用率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发展。医院应改变以往的模式,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组成专门的档案管理队伍,克服档案管理中的分散管理的弊端,减小档案收集的难度,使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化完整化,全面涵盖医院的发展历史。档案管理应由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注重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从而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管理方式,把档案管理的工作重心由管理转移到服务上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处的资源优势,努力拓展服务业务和领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为医院研究者和广大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同时档案管理者也应该深入到临床一线进行医学研究,从多个角度,多层次,更加深入地为医院人员、患者及社会公共服务。

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方法要使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文书和档案工作的全程自动化管理,其功能包括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利用和数字管理全过程。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得档案由纸质版向电子版转化,计算机管理是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的前提条件。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档案信息利用的网络化成为了可能。

四、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路

(一)抓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医院档案管理涉及到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统计、检索与提供利用等内容,其中档案收集工作是起点,是档案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档案收集工作,制订规范、规章、制度,强化责任意识,既要从当前工作需要出发,又要担负起积累知识和信息财富的职责。

(二)树立档案开发利用观念:在医院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中,特别是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信息反馈,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文件材料的整理。因此,医院应重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使之及时转化为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档案管理科学化来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三)提高医院档案管理者队伍素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配置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同时,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保证医院档案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努力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好、专业知识基础雄厚、能力强和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创新能力的医院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为医院在新世纪的不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梓元.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第7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一、科学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一)科学化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医院是否按照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管理,一个医院医学水平的高低,科学化的档案管理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一个医疗水平高深的医院必然有一个相当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它在医院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科学化档案管理有利于医院的综合发展。在医院的发展问题上,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有利于院领导班子做出科学的、长远的、准确的决策,为医院现代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医疗技术与医疗质量的有效管理,对调整各项医疗指标、技术指标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医院的各种设备设施的管理,通过对其使用性能、使用率的准确分析,能够保证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

(三)科学化档案管理是医院通过各种形式对医疗数据收集、汇总、加工、储存、分析的过程。科学化档案管理能够形成科学的、有效的、准确的医疗数据,为学术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因此科学化档案管理成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档案利用率较低

在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多数的工作人员,甚至领导,缺乏档案意识,仍然存在强烈的“重业务,轻档案”的思想,对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从而忽略了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导致了医院发展中许多数据缺乏连续性和历史资料的不完整性,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效果不高。

(二)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在医院管理中,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理论水平、专业素质、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而且医院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没有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的意识,更未将其业务培养纳入医院发展计划和要求,认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于提高业务收入影响不大,甚至会加大支出。从而导致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地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准确、全面、有效的档案信息资料。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档案收集效率偏低,缺乏信息资源整体统一性。比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制度,对纳入档案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就会导致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数据都丢失,失去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并且对于同一类别数据不能有效分类和充分利用,影响甚至阻碍医学研究。

(四)档案管理设备落后,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设施设备仍然落后,甚至老化,仅停留于手工收集、检索水平上,在这个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时代,许多医院不重视硬件方面的投入,其数据不能最大限度的提取有用价值,并且还存在房屋不足,设备陈旧,资金短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三、档案管理需科学化

(一)科学配备现代化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效率

科学化档案管理,是与现代化科学与技术接轨的管理方式。随着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使用现代化设备必不可少。要由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电子档案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和统计等工作。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顺应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发展的趋势。

(二)科学分配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分配档案管理人员,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使档案的收集、保管、统计、检索、利用和编研工作万无一失。在网络时代,档案在从纸质时代向电子时代转换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电子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对电子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整理,对不同类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对同一类的数字信息进行排序,从而可以有效分析每一序列的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和结论,从而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依据,为综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科学档案管理方法,提高档案利用率

医院应改变以往的模式,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组成专门的档案管理队伍,克服档案管理中的分散管理的弊端,减小档案收集的难度,使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化完整化,全面涵盖医院的发展历史。档案管理应由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注重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从而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科学化地进行档案管理,促进医院发展

第8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管理

大学生积极开展服务他人、奉献自我的志愿者活动,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然而,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问题也逐步地显现出来: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的功利意识过强、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校、社会不够重视,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等。本文试图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谈谈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和成果共享。

大学生志愿者与一般的青年志愿者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大学生始终走在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最前端,在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活动中,占有明显优势。其次,大学生志愿者的时间安排相对灵活,服务时间相对充裕,而由社会人士构成的志愿者,往往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有限时间进行志愿活动。最后,大学生志愿者人数众多,规模较大,且拥有广泛而扎实的群众基础,在举办各类志愿活动特别是大型活动时,更易召集和组织。

因此,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应以大学生志愿者本身为出发点和中心,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首要因素、核心因素和本质因素,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选择并建构起贴近大学生志愿者特点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个人与机构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首先要注重挖掘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优势,使他们的服务效能发挥到最大,如,可以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专业将其分为各具特色的服务小分队,医学生可以为社区居民义务量血压,师范生可以为青少年义务补习功课等。其次,管理者要切实为志愿者和被服务者双方考虑。管理者要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意愿。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达到自我实现。而这种“自我实现”不是为了某种功利上的利益满足,也不纯是为了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而是希望通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活动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最后,管理者要注重被服务者的需求,尊重被服务者的人格尊严,让被服务者充分感受到平等与尊重,不得以服务为借口向被服务者索取回报。

二、以全面的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

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就是要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注重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注重志愿者的内部团结和外部联合,注重被服务者的尊严和需求,注重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1.要实现志愿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同步提升。不可否认,大学生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志愿服务面向社会、强调实践的特点要求志愿者们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注重内部的紧密合作和外部的有效沟通。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训练,另一方面要注重大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要满足被服务者物质帮助和精神尊重的双重需求。开展志愿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而被服务者不仅需要具体服务项目所提供的现实的物质帮助,而且有着被尊重、被理解的精神需求。如果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建立在有损被服务者尊严的基础之上,让被服务者产生接受他人施舍的不良感受,那么志愿活动便不再是志愿活动,而成为一种变相欺压。同样的,被服务者也应当尊重志愿者的劳动,给予志愿者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只有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双方才能顺利,志愿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要考虑社会系统中正负面的双向因素。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让志愿者能够更好地发扬主人翁精神,使志愿活动取得最佳效果。但来自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对社会的发展规律还不是十分的熟悉,学校中存在有着一些影响志愿活动开展的因素,如开展活动的时间与学习的时间相冲突等。因此,学校要全面把握和社会与志愿活动相关的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因素,通过充分发挥广大志愿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扩大积极因素的效应,努力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

三、以协调的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

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对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同样要坚持协调的发展原则,要使志愿者活动的“质”和“量”、管理方式的指导性与自治性、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功利意识、志愿者活动的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协调发展。

1.志愿者活动应注重“质”和“量”的协调发展。一些志愿者组织在开展志愿活动时,关注的不是其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否,而是志愿者的活动数量是否够多,名声是否够响,是否有助于凸显某些领导的“政绩”和“形象”,从而导致志愿者活动往往呈现出“热闹有余,内涵不足”的问题。“质”和“量”的协调是志愿者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充分条件。相反,如果一个社团只重视“质”而忽视“量”,虽然可以将一些活动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同时也会导致社团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某些本可以简单操作的事情上,造成窝工,浪费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管理方式应注重指导性与自治性的协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机构肩负着对志愿者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促进志愿者自身不断提高的使命。加之大学生尚未迈入社会,对社会还不熟悉,所以对志愿者机构的管理应委派专业教师予以指导;但是又不能完全采取指导式的管理方式,如果所有的决定都由教师代劳,则会扼杀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管理者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要采取指导式和自治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使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其自我管理相互协调,让志愿者机构在平稳发展中不断求得新的突破。

3.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与功利意识的协调发展。新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是有差异的,区别集中体现为服务意识和功利意识的天平孰轻孰重。有的志愿者希望从活动中累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有的志愿者希望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获得一定的名和利,为个人荣誉添光加彩;同时也有人希望回报社会对自己的恩惠。不同的认识使大学生志愿者对服务意识的理解各有千秋。只注重服务意识、不注重功利会打击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只注重功利、不注重服务意识则不能提高志愿者活动的质量。只有正确地协调好服务意识和功利意识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志愿者活动的目的。

4.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协调发展。在一些志愿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产生问题时无人承担,看到荣誉时却一哄而上。这种责任与荣誉相分离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建立责任机制是希望通过制度的形式来规范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让志愿者对自己的责任更加明晰;建立激励机制是希望通过制度的形式来规范荣誉的颁发,让大家在荣誉的刺激下、制度的保障下更好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只有使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协调发展,志愿者服务才能够顺利开展。

四、以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志愿者机构的管理

大学生志愿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却存在着不少因素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社会系统还不够重视。社会公众往往低估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社会价值,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还停留在志愿者行动就是免费服务观念的狭隘理解,认为志愿者就是不计个人得失来提供免费义务服务的免费劳动力,随意指派一些杂活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与自信,直接导致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脱离了志愿者队伍。

2.自身认识还不够深刻。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一些大学生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少爷习气。他们认为志愿者活动是服侍他人的行为,做着低人一等的事情,不仅自己不参与,甚至还会嘲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同学。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由于自身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想被别人“看不起”,就退出了志愿者队伍;有些大学生志愿者虽然参与了志愿活动,但拈轻怕重,不愿干那些“脏”、“重”、“累”的活。这些对志愿者活动的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志愿活动都是自发的、无偿的。没有利益的驱使,也意味着没有直接的经费来源。资金的匮乏造成了一些基本问题(如志愿者的出行)无法解决,严重地打击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此外,在志愿者活动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人身伤害事故,但大学生志愿者自身通常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援助而自认倒霉,权益保障机制的缺乏使志愿者的利益在无形中被侵犯。大多数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了锻炼自己,因此,社会和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适时对他们的付出予以鼓励和认可,营造氛围,体现导向。

五、结语

奥运会已经结束,世博会即将到来。大学生志愿者始终是志愿者舞台上闪亮的明星。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促进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注册和建立志愿者档案,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长期性的、持续性的工作。志愿者通过注册认证获得编号后,要定期注册,定期认证,使自己的志愿服务工作日积月累,清楚地记录在案。管理机构通过定期考评、比较、选拔出优异者并授予星级称号等奖励,建立起完备的志愿者信息库。对志愿者队伍的信息化管理,可使志愿者队伍保持稳定,使志愿服务工作保持连续性。

第9篇:科学发展观原理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技新城措施

前言:**经济开发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负重奋进、顽强拼搏,以全力打造科技新城为目标实现了开发区建设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经济开发区的重点行业是IT、机械制造业,要全力打造科技新城。新时期,我经济开发区必须进一步树立新的发展观念,毫无疑问,应是科学发展观在IT、机械制造业的贯彻与实现,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开发区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及各个企业的发展,显然,也指导着IT、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仔细考察与分析一下,可以确认一个事实,打造科技新城将转移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二、打造科技新城,坚持科学发展观,具体措施

紧紧围绕打造科技新城目标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开发区的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具体措施:

(一)加强资金运作,实现滚动发展。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究经费,使企业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产业发展重点,选择有限领域或产品进行重点扶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二)提升招商水平,注重招商成效。

一是要科学制定招商发展规划,大力构筑产业发展平台。二是要坚持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要继续打造IT、机械制造业进全国百强,以形成软件产业的快速拉动。四是要发挥省级企业的行业优势,形成行业竞争力和行业特色产业。五是要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的快速形成。六是积极做好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

(三)完善内部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开发区将始终把工作机制的创新作为推动开发区区各项工作全面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抓手。

一是强化快人一拍,从严落实目标责任。

二是要深抓细排目标任务,详细分解工作指标,做到目标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三是要加强开发区的内部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简化工作程序。

四是构筑高效服务网络,建起快办理、快审批、快落实和高效率的“三快一高”工作机制。

(四)加强环境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设施建设是开发区发展的基础,服务体系是开发区对外的窗口和形象,因此,开发区要做到要:创新服务方式来要提升开发区的服务水平。

结语: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更能开发区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