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药剂学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剂学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药剂学的定义

第1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中药鉴定人才,在中药鉴定学实验教改过程中,应加强实验设计(内容和方法)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注意实验材料的代表性与可行性、实验技术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均衡性、实验报告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实验考核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关键词】 中药鉴定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品种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综合实践性,实验课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毕业生的中药鉴定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普遍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有多种,如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所致的师资经费的相对缺乏和人均拥有实验仪器数量的相应减少,实验内容以验证理论为主,实验方法以教师设计讲授、学生照章操作为主,实验手段以传统的标本、挂图、投影、显微镜为主[1],从中反映出目前中药鉴定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与培养目标和市场需要相悖的问题,急需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笔者长期从事中药鉴定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认为在本学科实验教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实验设计的综合性与创新性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材或指导中所编写的实验多为验证式实验,这部分内容与所学理论知识相配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但如果这部分内容所占比例过大,往往导致学生的思维过于单一直观,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发现并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在按专业培养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和内容时,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与方法的创新性。内容的综合性是指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应涵盖与中药鉴定密切相关的多个学科,如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矿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仪器分析、生物技术等,主要应用于单个品种的鉴定,尤其是多来源品种以及常用易混品种的鉴定,如大黄、天麻、麻黄、砂仁、厚朴等的鉴定。通过综合性实验训练,使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方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中药鉴定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常规中药鉴定方法多为药典法,但有时对某些品种的鉴定还不应拘泥于某一种方法,应探索多种有效快速鉴定的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我完成。通过创设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的兴趣,从而有目的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实验材料的代表性与可行性

实验材料即样品的代表性是指取样的典型性。样品材料的典型与否直接决定实验结果和质量的好坏。供实验使用的材料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产地不同,但为了反映所鉴定的品种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有效成分等方面的特征和规律,必须选用那些特征显著、重复性好、易取易处理且成本相对低廉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如鉴定用药材品种往往都选用品质优良、特征显著的道地药材。实验材料的可行性是指取样的可能性和便捷性。可能性主要考虑实验材料的成本和市场供应情况,如果材料成本过高则实际使用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多数院校的实验经费紧张而难以承受高额实验支出;若该材料市场供应不足或缺乏则都难以选作样品材料。便捷性主要指取材的方便性。由于实验材料是消耗品,又具有地域性特点,因此从降低实验成本和取材的方便性考虑,常常采用就地取材。

3 实验技术的基础性与实用性

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有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此外,还有近年来兴起的生物鉴定法。与上述鉴定方法配套的实验技术包括药材形态解剖观察与描述技术、标本采集、制作与核对技术、绘图与摄影技术[2]、常用理化试剂配制与仪器分析技术、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技术、实验报告撰写的规范技术等。在实验项目设计与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特点着重实验技术的基础性与实用性。所谓基础性是指中药鉴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如药材及其原动植物的形态解剖、观察、描述、比较归纳的能力,常用显微制片、绘图及摄影的能力,常用理化试剂的配制能力,常用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等。所谓实用性是指实验项目与内容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或方向选用与之相适应的中药鉴定分析技术,如中药学专业或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方向重点只要掌握常用中药材的基源及性状鉴定技术,而中药学专业中药分析方向则尚需掌握中药显微鉴定及常用仪器分析技术[3]等。

4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均衡性[4]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是指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和有关规章制度,认真预习,精心准备,准确操作,及时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有关原始数据资料,直至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完成的质量好坏取决于实验者操作的规范程度,包括他(她)的准备情况、自始自终的态度以及操作技能。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首先必须从带教老师做起,只有实验教师操作示范准确,指导具有启发性,才能使学生掌握标准的操作规范,有目的地验证理论并经自主思考而进行有创造的实验设计和研究。实验操作的均衡性是指本学科实验项目所涉及的操作内容和技能训练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地说包括中药基源和性状鉴定所需的形态分类学或细胞染色体分析实验,显微鉴定所需的组织解剖学实验、理化鉴定所需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生物鉴定所需的DNA相关技术分析实验以及综合设计所需的中药炮制、药理等实验操作。在设计时应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均衡性,操作的规范性是实验的基础,均衡性则是实验全面性的保证,这对于高职学生的技能提高而言尤为重要。

5 实验报告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当实验人员按计划、按步骤完成某一规定实验项目后,通常都要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准确性是指必须强调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实事求是地记录、分析和综合实验现象、数据及结果,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基本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材料、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结果与讨论,作业与思考、实验时间与人员等。撰写时要求使用统一格式的A4幅报告纸,应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完成,作图报告用HB或2B铅笔完成;对于生药材料要写明基源或生药拉丁名;报告正文部分主要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注意文字记录部分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论明显,绘图部分要求布局合理、文字简洁、图形逼真、结构清晰、比例恰当、线条均匀一致、点小而圆,立体感强,形态结构名称常用平行直线标注在图右侧,每幅图下方应注明标本名称、部位及放大倍数或比例[5]。上述注意事项与报告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其次,报告呈交和批改的及时性也十分重要。实验者在实验结束后应及时综合分析和总结本次实验的成败得失,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及时送交指导老师批改评阅。一旦迟写迟交报告,既影响报告撰写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又影响教师的及时批阅和集中评析。当学生递交报告后,指导教师应及时认真批改,并在下次实验前进行集中讲评,总结经验教训,特别要强调实验过程中易误操作、误处理的相关事项,为学生逐步掌握本学科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6 实验考核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中药鉴定学实验是中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一般要求单独考核记分。因此,实验考核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不仅与被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分直接挂钩,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本次考核能否反映出学生实际所掌握的实验技能以及整个实验教学的质量。本学科实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药材的性状鉴别能力、显微鉴别能力、理化鉴别能力以及常用实验室仪器操作能力。实验考核的客观性主要指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和考核内容的全面性,通过考核记学分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如药材性状考核的方式宜每人单独进行,从常用药材及饮片中随机抽取100~300种各类品种,同时应选取一定数量性状相似同科属或不同来源的药材以及不同炮制品作为考核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选用一定数量常见易混药材或饮片。考核的全面性应重点突出反映学生实验研究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它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更重要的是考核的效果和所起的作用。综合考虑考核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将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中药鉴定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在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实验设计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材料的代表性与可行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均衡性、实验报告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实验考核的客观性与全面性,这对于提高中药类专业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与科研素养具有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霞.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综合分析与探讨[J].中药鉴定理论与实践,2003,1:264.

[2]赵奎君.生药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7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0,75.

[4]张贵君.中药鉴定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前iii.

第2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总酯含量测定

1.1.1试验仪器和试剂。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GC-14 B气相色谱仪,配有FID检测器;色谱数据处理机:N2000色谱工作站;色谱柱:以3% Dexsil 300GC涂渍在Chromosorb W AW DMCS 180~150 μm为固定相,装入柱长1.5 m、内径3 mm的玻璃色谱柱中,采用泵抽法装柱,通入N2,于300 °C老化24 h;微量进样器:10 μL;丙酮,分析纯;邻苯二甲酸二癸酯,色谱纯;S.S-氰戊菊酯标准品:已知质量分数;S.S-氰戊菊酯样品。

1.1.2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柱温:235 ℃;气化温度:265 ℃;检测温度:275 ℃;载气压力:0.10 MPa;空气压力:0.05 MPa;氢气压力:0.05 MPa;衰减:1;灵敏度:102;停止时间:10 min;相对保留时间:α体约11 min 9 s,β体约13 min 7 s,内标约18 min 5 s。上述条件是典型的,分析者可根据仪器特点,对上述条件作适当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在上述操作条件下,水性聚氨酯粘合剂样品中丙酮及内标物典型气相色谱图如图1所示。

1.1.3测定步骤。①内标溶液的配制。称取邻苯二甲酸二癸酯5.0 g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②标样溶液的配制。称取S.S-氰戊菊酯标样0.1 g(精确至0.000 2 g),置于25 mL具塞玻璃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0 mL内标溶液,摇匀。③试样溶液的配制。称取含S.S-氰戊菊酯0.1 g的样品(精确至0.000 2 g),置于25 mL具塞玻璃瓶中,用与②中同一支移液管加入10 mL内标溶液,摇匀。④测定。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的重复性,待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小于1.5%,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⑤计算。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S.S-氰戊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分别取平均值。S.S-氰戊菊酯的总酯质量分数(X1)计算公式如下:

X1=■(1)

式(1)中:r1表示标样溶液中S.S-氰戊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r2表示试样溶液中S.S-氰戊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m1表示S.S-氰戊菊酯标样的质量,单位为g;m2表示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P表示标样中S.S-氰戊菊酯的质量分数,单位为%。

1.2S.S-氰戊菊酯占4种异构体比率的测定

1.2.1仪器和试剂。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SPD-10Avp紫外检测器;7 725 i进样器;N-2000色谱工作站;色谱柱:Shim-pack CLC-ODS4.6 mm×150.0 mm不锈钢柱;甲醇:光谱纯;乙二醇:光谱纯;盐酸:分析纯;甲苯:分析纯;碳酸钠: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分析纯;乙腈:光谱纯;纯度≥98%的L-薄荷醇。

1.2.2 L-薄荷醇酯的制备。称取6 mg左右样品及0.5 g L-薄荷醇(称准至0.2 mg)于20 mL的玻璃瓶中,加入2 mL盐酸,置水浴加热至95 ℃ 保持2 h,冷至室温,加入1 mL甲苯振荡静置分层,弃水层,甲苯层用10%碳酸钠水溶液2 mL, 1 moL/L盐酸溶液5 mL洗涤数次,然后用无水碳酸钠干燥,备用。

1.2.3色谱条件和色谱图。流动相:乙腈∶甲醇∶乙二醇∶水=12∶8∶1∶4;柱温:室温;流速:1.5 mL/min;灵敏度:0.05 AUFS;波长:254 nm;相对保留时间:S.S约47 min,R.S约50 min;R.R约52 min,S.R约54 min。

1.2.4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注入5 μL样品溶液,由色谱工作站计算出各异构体的峰面积。S.S-氰戊菊酯占4种异构体的比率(X2)计算公式如下:

X2=■×100 (2)

式(2)中:A、B、C、D分别为S.S、R.R、S.R、R.S 4种异构体的峰面积(mm2)。

1.3S.S-氰戊菊酯质量分数计算

S.S-氰戊菊酯的质量分数(X3)计算公式如下:

X3=X1×X2(3)

式(3)中:X1表示S.S-氰戊菊酯总酯质量分数(m/m,%);X2表示S.S-氰戊菊酯占4种异构体的比率(%)。

2结果与分析

2.1线性相关性测定

配制5个不同质量比的标准溶液,S.S-氰戊菊酯与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癸酯质量比0.5164、1.003 9、0.707 6、1.480 1、1.950 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溶液中标准品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值,得线性图。其相关方程Y=0.029 4+1.301 5X,相关系数r=0.999 9。由此可见,质量比为0.5~2.0,线性关系良好。

2.2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

用S.S-氰戊菊酯原药与L-薄荷醇衍生物样品连续重复进样,进行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标准偏差≤0.50,平均偏差≤0.40%,变异系数0.58%。故本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取S.S-氰戊菊酯乳油样品加入定量的S.S-氰戊菊酯标准品,测定总酯质量分数,计算回收率,从结果看回收率一般在99.61%~100.52%,可证明此方法准确可靠。

3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S.S-氰戊菊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及定量分析是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上建立的。S.S-氰戊菊酯非对映体的分离这2种方法均能实现,对映体的分离在气相色谱常规柱上不能实现,在液相色谱手性柱上虽能被很好地分离,但是手性柱比较昂贵,使用并不普遍。因此,用手性试剂将对映体转化成非对映体,然后实现各异构体间的分离是必要也是可行的[7-10]。

联苯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富右旋反式胺菊酯、丙烯菊酯、戊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等,都能与手性试剂将对映体转化成非对映体,然后进行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实现各异构体间的分离。

4参考文献

[1] 黄林,刘昌利,韦传宝,等.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14172-14174.

[2] 吴丽华,杨勤元,王虹,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条件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S2):42-44.

[3] 菊酯类杀虫剂被确认安全[J].植物医生,2012(1):12.

[4] 李晓晶,于鸿,黄聪,等.QuEChERS-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11):1316-1319,1322.

[5] 母玉敏,叶玫,吴成业,等.气相色谱法测定南美白对虾中10种拟除虫菊酯残留方法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3):399-404.

[6] 刘永,汪小月,邱立红,等.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卤虫的急性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1(5):557-560.

[7] 任路路,颜冬云,徐绍辉.拟除虫菊酯异构体差异降解与转化[J].农药,2009(8):555-557,567.

[8] 王文娜,邓桂凤,张玲娣,等.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恩替卡韦中光学异构体杂质的含量[J].分析化学,2009,37(8):1206-1210.

第3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药剂学;研究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52-02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对研制出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剂和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学科讲授的内容是药品生产及新药开发等领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传统的《药剂学》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体,按照定义、分类、特点、赋形剂、制备方法、质量检查的顺序详细介绍各类剂型。这种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基本上是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收地位,往往觉得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往往通过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获得高分,知识体系并不牢靠,知识点考完就忘,也完全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我院虽开设了实验教学,以求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但学生往往根据实验讲义模仿学习,缺乏缜密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实验能力培养,仅能达到操作工的培养水平,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

受到美国药学教育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的启发,我们认为,树立研究型教学的思想,即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根本上摒弃“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将“授之以渔”和教会学生学习作为课堂授课的根本目的。建设基于能力培养的《药剂学》研究型教学体系,必须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结业考评3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这一改革是对现代药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性研究,对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善于交流、解决问题、联系实际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

1.角色转换——确立教师的引导地位,树立学生的主体角色在课堂授课中,由教师系统讲解《药剂学》基础理论、最新学科研究进展的同时,课前为每位学生设置一个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理解本学科前沿技术。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不仅给学生创造锻炼口才、造就良好心理素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综合表达自我的能力,形成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同时,也可弥补教学课时不足的缺陷,通过课堂讨论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介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基本理论后,指出该系统存在储存不稳定的缺点,由学生课后查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汇报及讨论,教师当场点评,根据学生思路及发言情况记录平时成绩。

2.更新教学内容——知识领域多元化依赖于现代科技的进步,《药剂学》的发展较为迅速,至今已经历了5代剂型的变化,一些药物制剂新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涌现、发展、成熟,并逐渐被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领域,才能使学生跟上学科的发展,将其培养成为合格的药学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织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和文献资料,有一定前瞻性的教授这门学科。其中,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多是针对学科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以专题报告等形式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思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为灵活应用课堂所学奠定基础。

3.发挥多媒体优势——教学趣味化、具体化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吸收相关院校的先进经验,时时进行补充和更新,充分应用现场录像、动画等趣味手段,将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复杂工艺直观化,不断提高课件的质量,激发学生的新鲜感,使学习更轻松和实用。

二、实验教学改革

1.更新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条件《药剂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型给药系统尤其如此,且有相当大部分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现有实验教材严重滞后于学科的发展进程,迫切需要更新。重新编写实验教材,引入固体分散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缓控释给药系统、静脉脂肪乳、脂质体等新技术和新型给药系统。同时,增添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如滴丸机、高压乳匀机等,增强学生对现代《药剂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2.引入综合性设计实验综合实验能力是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在完成原有实验教学任务基础上,引入综合性设计实验内容。教师提前为每位学生选择1种药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及剂型,并初步设计处方和制备工艺,根据《中国药典》要求设计评价方案。通过教师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结果。

3.开放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教师科研实验室,让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从大二,大三开始就能够进入实验室,做教师或研究生的科研助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并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学校和学院的大学生科创基金,尽早参与发表核心期刊以上的科研论文。

三、结业考核改革

现有考核方式采取期末成绩加实验成绩的评价方法,死记硬背也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考评方式不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结合上述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改革内容,对结业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总体思路为降低理论考试所占比例,增加能力考核比重。考核成绩将由理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设计实验成绩及实验课成绩4个部分综合评定,各部分所占比例可在具体实践中予以调整以求合理。这样,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调动其积极性,才可能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接收方式,达到《药剂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珊珊.改革药剂学课程教育方法,促进药剂学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233.

[2]关延彬,贾永艳,田效志.PBL与PLTL教学法相结合在药剂学教学中探索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43-45.

[3]何勤,张志荣.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7,23(3):37-39

[4]程亮.提高药剂学课程授课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5):128.

[5]宋亚玲,杨宜华,赵子明,杜倩,刘晓.《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150

[6]黄秋洁,叶勇.浅谈药剂学教学的体会[J].广州化工,2013,41(1):201-202.

[7]邓莉,鲁莹,邹豪,钟延强.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23(4):30-31.

[8]缪菊连,王成军,郭建伟,吴俊珠,高鹏飞,杨志勇.药剂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62-63

[9]苏瑾,于莲,孙维彤,于敏.流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58

[10]王秀,张劲,邢蓉.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92-1093.

第4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与作用 

案例教学法诞生于美国,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分析典型案例,从分析和结论中掌握知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穿插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分析案例,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药剂学的应用性很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药剂学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应用案例教学能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掌握 

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药剂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和形式 

(一)关键环节 

想要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要做好案例选择与分析、讨论和评论。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典型、知名度高的案例,并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课前教师首先要对案例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这样在教学时才不会因为出现突发状况而手足无措。学生展开讨论时,要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阐述的观点给予认可,不论观点对与错教师都先不要进行自我阐述,但是也要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做没有必要的分析。学生提出的观点和分析、结论等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论,尤其是涉及案例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并有针对性的评论,既要将重点知识体现出来,又要弥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薄弱环节。 

(二)运用形式 

药剂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案例主线式;第二是课后作业式。 

案例主线式就是以案例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主线,根据分析和解决案例的情况来把握教学速度,以案例的分析材料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教学内容。 

课后作业式就是将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作为基础,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案例的讨论与分析,这样能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三、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教师在讲解“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这章时,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章节重点知识,并能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引入与教学内容有相关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事件了解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教师评论:在人体中注射制剂时,必须保证制剂中是不含任何细菌的,所以,无菌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就是使用灭菌与无菌技术。进行制剂灭菌时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来进行,其中压力、时间、温度这三要素的值必须是指定数值。比如,热压灭菌法,有三种参数可供选择,如果时间设定为30分钟,则温度是115摄氏度,压力是67千帕;时间为20分钟,温度是121摄氏度,压力是97千帕;时间为15分钟,温度是126摄氏度,压力则是139千帕。这些相应的数据不可进行随意变更,一旦更改一个数据就会影响灭菌工作,导致制剂质量不合格。为了使制剂能够确保是无菌状态,就要利用科学验证法对灭菌方法进行验证,证实灭菌可靠性的参数是FO与F值。由于人体在输液治疗中,需要输入大量的液体,因此输液制剂对透明度、无热源和无菌就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果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生产规范,导致注射液中有细菌,人体注射后会引起热原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教师做出的一系列案例评论都是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加上教师的评论,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给学生增添一些拓展性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案例,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并让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能够严格按照医学标准来做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兴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出现,在药剂学教学方法上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当前对学生都是进行素质教育,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案例教学法不仅适用于药剂学,也同样适合其他专业的教學。 

参考文献: 

第5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探索建设学生满意的药剂学精品课程的方法。通过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工学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以及不断地进行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效果较好。

【关键词】 药剂学 精品课程 持续改进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Abstract:In order to build pharmacy excellent curriculum based on students satisfaction, the author took measures, such as drawing teaching outlines, building "double certificates" teaching staff, reform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technique,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combin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with blackboard writ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ollecting students' feedback in practice to elevat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Pharmacy; Excellent curriculu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200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部分高校通过四年的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创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具有较高质量的示范性精品课程。与此同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内学者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从课程体系方案、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形成一整套适应我国学校实际的建设思路,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案及相关政策,同时搭建了支持课程建设的网络平台。

笔者在《药剂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学生满意的目的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持续改进探索,使学生参与精品课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以全面提升精品课程的质量。

1 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是质量管理的一个概念,定义为“致力于不断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从过程的角度来看,持续改进就是不断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就精品课程而言,就是要对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运用过程、精品课程的组织管理进行循环不断的改进,是一种“增强精品课程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就是主动、积极寻求改进机会,进行内容全面的、渐进的、全员参与的质量改进,不断地追求质量的更高境界,不断提高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满意度。

2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优秀的精品课程应该体现高质量、新理念的特征,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是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要点、了解本专业发展状况、开发学生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的窗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1]。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改进[2]。

2.1 忽略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就业需求出发营造课程建设内容,学生全程参与建设过程,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以学生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学生的需求及作用的现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现状照本宣科;不征求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课程建设过程全部由教师们操作完成,没有学生的参与,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2.2 忽略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精品课程建设不单纯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成果的展示和评比,而是一个包括多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梯队、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长期的规划与建设,使之能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学生。然而有的精品课程建设只是暂时的短期行为,只重视网上展示材料的形式,不重视内涵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忽略了精品课建设的持续性和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深远意义。

2.3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力度有待提高高职的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征。教学过程要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应该尽量多地选取生产实例,以此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观察、实践与训练。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部分精品课程中所占的份额严重不足。

3 《药剂学》精品课程持续改进的实践

我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药剂学》为省二类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从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利益出发对课程的运作改进进行了一些尝试。

3.1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涉及到本课程的岗位(群),聘请药物制剂的生产、应用与科研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专家,组成教改工程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药剂学、药学等教育界专家,组成教改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工程专家顾问委员会通过工作岗位(群)的任务分析,明确本课程的职责,确定本课程应达到以下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制备、生产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为日后从事药剂的生产、销售、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教育界专家指导,根据职责任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开发,确定课程方案,制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内容尽量体现 “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材培养模式,以药剂学课程内容为主体,以药剂学延伸课程和相关知识为辅助,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引导学生注重药剂学经典知识和技术在现代药剂学研究与应用中的作用。

3.2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把传统的“学术型”教师队伍改建成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本课程发展的动力。担任我校药剂学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普通高校毕业直接来到教师岗位,未在工厂、企业、生产一线岗位上任过职,缺乏实际经验和专门技能。为适应教学的需求,我们采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聘任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课、吸纳社会上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加盟我们的教学、科研和生产队伍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本课程的教师都成为了双师型教师。

3.3 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有特色的高职课程教学体系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综合和应用,是药剂学最重要的外在特征,同时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分散,记忆性、背诵性强的特点,难以系统掌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因材施教模式,积极组织教学内容,结合处方和典型工艺以药物制剂流程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系统化,在教师理清教学主线的前提下,课堂教学侧重讲练结合、讨论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个性,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能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而在教学内容上参照药剂师的资格考试内容,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配合本课程的教学,我们使用的教材为孙耀华主编的《药剂学》。其为高职高专专用教材。实验教材是我们自己编写的实验讲义。该讲义内容经过充实后,将于200709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发行。

3.4 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利用校内外工学结合生产型实训基地加强课程实践训练。目前我系有两个投资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的校内实训基地——连云港树人科创化工公司和连云港格兰特化工公司,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如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恒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结合实际生产进行课程综合技能训练并承担简单的生产任务,训练内容包括医药化工单元操作、常见剂型生产车间实践和社会药房的实践。这种全真的生产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操作技能,而且可以体验和感受企业生产、企业管理的真实氛围,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5 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3]药剂学课程牵涉面广,专业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但是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室设备相关性较差,受药物制剂环境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到工厂进行现场教学。采用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教学手段很难将抽象的理论、制剂生产工艺和复杂的制药设备讲清楚,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药剂学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动画等模拟生产过程,则可以直观生动地解决这一课程难点。如在片剂生产工艺的教学中,我们采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动画影片,模拟压片的全过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压片机的工作过程。

3.6 不断地进行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反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满意。“学生满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地征求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课程教学方案,提高课程建设的效率。我们认为,学生的反馈信息源很多。从教学环节看,有课堂反馈、质疑反馈、作业反馈和考试反馈等;从课型来看,有新课反馈、复习课反馈等;从内容来看,有疑难问题反馈、学法反馈和教学意见或教学建议反馈等[4]。面对如此多的反馈信息,教师需要合理地收集、梳理与利用。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并科学分类,整理成档。这对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精品课程的改进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实践证明,课程建设只有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和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展开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建设好精品课程,才能使精品课程有持续改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何国清.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 27(23): 31.

[2]李银芳.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91.

第6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医院药学; 发展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已经逐渐成为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医院药学的发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时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从药学发展的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1 医院药学的概念

医院药学是研究、实践医院药品供应、药事管理、药物制剂、药学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知识指导、参与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1]。医院药学包括下列专业:药品调剂、药品供应、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事管理、药物研究等。其内容涉及化学、物理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治疗学、生物学、临床检验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法学和伦理学等学科。医院药学这一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提出的,现已广泛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在80年代才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2 医院药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化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学药学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医院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2.1 传统药学阶段 传统的药师服务是按方配发药品。在配方服务岗位上,药师的责任主要是认清处方、保证质量和交待清楚用法,通过发药窗口与患者接触。药剂科的工作就是保障药品供应、调配简单制剂。

2.2 医院药学服务阶段 此阶段的特点是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自70年代末临床药学概念引入我国以来,全国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开展了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的兴起是药师服务的一次突破。药师与临床结合,参与药物治疗,推动合理用药。在药师与患者关系方面突破了原来配方的局限,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方案,调剂工作由传统窗口供应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

2.3 药学监护阶段 90年代初,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Hepler和Srtand教学提出了药学监护(Pharmaceuical Care, PC)的概念[2],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医院药学界的广泛关注。按照最初定义,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1)治愈疾病;(2)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症状;(3)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4)预防疾病或症状的发生[3]。指出药学监护具有3种职能,即识别潜在的和实际存在的药物问题的发生。美国《医院药师协会》药学监护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监护。药学监护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关心照顾,目的是获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确定结果。由于上述定义不够完善,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新的定义为“药学监护是执业者(如临床药师)对患者药物有关需要承担责任并为满足这些需要负责实践”。PC强调药师在药物治疗中必须承担责任,要求医院药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患者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技术知识来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例如,用艾绒不仅达到治疗的目的,还要考虑到患者生存的质量;解除患者用药顾虑,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宣传药物的正确使用,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减轻患者负担等。

“PC”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人们开始明确医院药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认识到医院药学实践必须由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即从“对物”转变为“对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在药房)等候服务为上门(病房、门诊)为患者服务。PC要求药师必须去临床,成为药学治疗小组成员,直接接触患者,参与临床药学治疗,并对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医师和护士合作共同对患者的健康负责。

药学监护与医疗监护、护理监护一样,是为了满足患者需要,是强调患者药物治疗有关的需要。药师需要弄清楚患者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OTC),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用药是否合理有效,制定治疗方案,并对治疗的进展情况定期随访。药师必须学会如何确定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及如何制定满足这些需要的监护计划。

近年来,国外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突飞猛进,逐步从多年来医院药学的单一供就服务型模式向科技服务型发展,以患者为本,向临床延伸。药学部(药剂科)在医院是技术职能部门,不是单纯“买卖药品”。结合到笔者所在医院,自从开展临床药学以来,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做了大量服务于临床的工作,如:首先建立了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起了具体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药学查房,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与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探讨对药物的治疗方案。开展了使用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已进行了临床应用监测,对临床大夫实施了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从而促进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同时,掌握与临床用药相关的药物信息,提供用药信息与药学咨询服务,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真正使临床药师在治疗患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未来医院药学发展方向主要是药学监护。面向21世纪,适应医学药学发展的要求,承担起患者监护中的责任,为药师在患者治疗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也是挑战。另外,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和对药品收入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规定要求必须重视合理用药,避免造成药品浪费,减少患者经济负担,逐步实施药学监护实践,推动我国医院药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

[2] Heple CD, Strand LM. Opportumities and resplnsibil ities in pharceutical care[J]. Am J Hosp pharm,1990,47:533.

第7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入,药师以药品供应为中心逐步向药学监护转化,特别是临床药学的兴起,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期:(1)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2)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3)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是:药师参与临床,探讨药物应用规律,保证临床病人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达到药物使用安全,有效的目的[1]。药师参与临床,深入临床第一线,参与查访、会诊、抢救、病案讨论会等,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向临床推荐和介绍新药及药物信息。及时解答医护人员提出的有关药物治疗、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其不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建立药历,对药物治疗的全过程进行监护和处理。

1 药学监护的定义

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参与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为职责;以治疗效果为质量标准,它与医院临床工作紧密接触。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包括3种功能:(1)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2)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3)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药学监护的目的是使药师直接对病人负责,以保证药学监护的质量。负责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这一定义把医院药学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以病人监护为中心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身心健康为目标,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病人用药安全及有效的社会责任[2]。

2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1)内容广泛性:在医院环境中有关药学专业领域的业务均包含在内。(2)综合实用性:药学监护是应用学科。在为病人治疗的统一目标下,它把药理学、药剂学、药物经济学、临床药学等药物各专业学科综合应用于为病人服务。(3)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4)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5)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药学监护的上述内容,医院药师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不仅仅是调制药品,而是要与医生、护士一起直接面向病人,参与治疗,指导用药,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3 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

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药学监护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监护。药师在药学监护实践中的主要职责是:(1)与医生一起决定病人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明确治疗目标。为这一目标设计药物治疗方案,监测病人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2)密切配合临床,努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建立药品信息网络,搜集整理药品情报资料,宣传用药知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新药临床疗效评价工作,收集药品不良反应。(3)深入临床科室,了解用药情况,征求用药意见,介绍新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4)药学监护药师,不仅照方发药,还要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最佳服药时间,以及服药注意事项等。目的是使病人正确用药以发挥药物的最佳药理效应。(5)保证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还要审查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以避免不合理的处方出现。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保证病人安全有效用药[3]。

4 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药学监护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从实践情况看效果很明显:(1)它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2)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3)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了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4)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了不合理用药,节约了药物资源,因而降低了医院费用;(5)提高了药师在医院及社会的地位和形象。药学监护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药学监护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药学监护必将在我国逐步开展并形成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5 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要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品服务。药学监护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4]。21世纪的药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实施药学监护。药师的职责不仅是给病人发药,更主要的是给病人用药。其基本工作内容有:血药浓度监测与解释,临床治疗咨询和会诊,病人出院后药物使用教育,门诊病人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与鉴定,参与新药临床评价方案制定等。药师应发挥自己独有的长处,发挥自己在药物使用与控制方面的特长,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保证药物合理使用[5]。尽可能使每例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

第8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思维导图;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79-03

中药制剂分析是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树立比较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了解不同中药剂型的质量分析特点,合理制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由于该课程的学科交叉性强,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琐碎,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主线。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工具的主要作用是把庞杂的教学内容条理化,应具有实用性、内容与形式统一等特征。尽管PPT等多媒体工具能够很好的提示授课过程与要点,但是受多媒体设备的限制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章节内容。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文字形态图形化的教学工具,既能帮助教师有效组织教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思考,已经应用于化学[1]、中药[2,3]、信息科学[4]等学科的教学之中。本文尝试把思维导图引入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创建有效的教学模式,使教与学呈现崭新面貌。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又叫思维地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创造出来的一种思维工具或思考方式[5]。简而言之,就是采用图形表达自己的思想,用层级结构的方式表示概念。构成要素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节点表示概念,用几何图形、图案等符号表示;各节点的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连接词是节点之间关系的文字描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与认知工具,既可以手绘也可以用软件绘制,在教学中可以普遍适用。

二、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1.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中药制剂分析涉及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和中药药剂学等学科知识,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质量评价和制定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从早期发展来说,中药制剂分析具有经验性和实验性等特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依托实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尤为重要。

2.内容涉及面广。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牵涉面广、内容多,涉及到药材的采收、炮制、提取分离、制剂的生产、加工和贮藏等各个环节。通过测定各种剂型的有效成分、有毒有害成分和体内的药物成分,制定质量标准,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3.叙述性多。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叙述性内容较多。例如,各个剂型的一般质量要求的检测项目,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以及质量标准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编排,内容多,联系少,经常出现学生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的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1.以重点章节为主线,构建层次分明的教学内容框架。我校中药制剂分析教材采用梁生旺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任务和特点,以及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强调药品标准的定义和作用、国家药品标准的版本和内容。第九章为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重点强调质量标准的内容及起草说明。其余的八章内容为制定质量标准所开展的铺垫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思维导图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出层次分明的整体框架,使教学更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见图1。第一层次,指出质量标准是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主要依据。其中性状和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内容分别对应第二章、第三、七章和第四章的教学内容,这样将第九章与其他几章的内容联系起来。第二层次,在质量标准指导下介绍中药制剂鉴别(第二章)、检查(第三章和第七章)和定量分析(第四章)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让学生清楚地认识鉴别从外观性状、显微鉴别到理化鉴别的过程,即从宏观到微观的鉴别过程,重点强调每种鉴别方法的判断依据和优缺点,从而有效建立适合于研究对象的鉴别方法;检查方法包括了杂质、微生物、农药残留、二氧化硫等检查内容之外,还涉及制剂通则检查;定量分析则遵循从样品处理、方法学验证到含量测定的步骤,并列举了每种含量测定方法的定量依据以及优缺点,为选择有效准确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依据。第三层次,为中药制剂分析方法的应用,涉及到植物药(第五章)、动物药和矿物药(第六章)以及体内药物分析的内容(第八章)。分类比较植物药、动物药以及矿物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让学生了解各种化学成分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质量控制方法,还应强调生物样品内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分析在临床医疗、中药作用机理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性。这样就把这三章内容的横向联系建立起来。

第四层次,明确中药制剂分析的目的。与质量标准比较,通过对不同化学成分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判断制剂中某味药材的存在与否以及质量优劣,以及判断各种检查项目是否超出限度,最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这是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目的和任务。逐层深入,建立了所有内容的纵向联系。通过思维导图把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内容从依据方法应用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层次分明而又有联系,改变了按教材章节顺序的平铺直叙,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内容的基本框架,有利于学生追溯性地理解和记忆,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

2.实验教学内容的立体设计。以方剂牛黄解毒片为例,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立体设计。该方剂由牛黄、黄芩、大黄、桔梗、甘草、冰片、石膏和雄黄共八种药味构成,涉及到动物药(牛黄)、植物药(黄芩、大黄等)和矿物药(雄黄)的鉴别、含量测定以及重金属(石膏中铅)的检查,基本贯穿了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整个内容。遵循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取样供试液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书写检测报告),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牛黄解毒片分析的实验设计,见图2。

该思维导图共有四个圈,核心是牛黄解毒片的药味组成(小实线圈内),以及各药味指标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大实线圈内)。最大虚线圈外为第一步,依据各药味指标性成分的理化性质,设计提取方案,制备供试液样品。最大虚线圈内为第二步,采用一般化学反应法、升华法、薄层色谱法等对各个药味进行鉴别。检查以石膏中重金属铅为例,通过加入冰醋酸+水+硫代乙酰胺等试剂,观察比较样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的颜色深浅,判断牛黄解毒片中所含重金属杂质是否超出规定限度。次大虚线圈内为第三步,在定性鉴别的基础上,采用HPLC、GC、光谱比色法、滴定法等测定各个药味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思维导图在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设计上的应用,不仅加深了理论课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了药物分析的基本程序,为日后更好的开展药品分析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整理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并创造景图,加强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从而优化教学。具体到每一堂课,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将教学程序一目了然地画出来,使课堂授课更流畅。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不再设法记录教师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从而转变学生记忆的方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将思维导图引入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袁凤贞.基于Wiki一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江永南,张健,泓王林.思维导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7,(1):87-89.

[3]林青,张前德.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9,28(5):30-33.

[4]魏小山,袁健.协作构建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248):85-88.

[5]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4.

第9篇:药剂学的定义范文

摘要:随着中国的入世,加快了中国医药事业的全球发展步伐。而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医药卫生水平必须与国际接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让我国的医药事业更加完善。笔者就药学监护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做出简要的论述,以及在我国开展药学监护的必要性。

关键词:临床用药;药学监护;必要性

1药学监护概述

药学监护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主要包括治愈疾病、消除和减轻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2药学监护在我国医学中的必要性

2.1药物的有效安全性的临床评估在药物的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在药品上市前要对其药效及安全性做大量的临床工作。由于被试人数有限,地域相对集中,难以预测在人群中广泛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反应以及用药差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药品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都要与国际接轨。对上市药品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再审查和再评估,尽快开展药学监护,建立完整的与国外相应的药物疗效及安全监测体系,为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上提供市场条件。

2.2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推进药学监护的发展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测是较初级的安全监控手段,它产生药物有害性的信号,提出某些药物与其使用过程中临床出现的不良事件可能有关的信号[3]。有文摘报道在美国药物不良反应(ADRs)每年有7000 ̄14000例发生,68%的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被判断是可以预防的,其中药师可避免57%的发生。良好的药学监护制度可避免许多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这种监护制度在给药前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评价,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主要途径。

2.3药学监护是推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因素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药物的使用及经费的控制日益严格,如何有效使用药物,保证用药质量,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必要花费,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是摆在药学专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2.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不再有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改由医学会负责。这说明此项工作更趋向专业化。药师在药学监护活动中完整地记录了病人的有关健康情况;记录了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记录了药物对机体个体差异的血液浓度情况;这些将为对药物的作用评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提供了原始的法律依据。

3如何开展药学监护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现代医院药学面临着严峻挑战。药师的服务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管理从管“物”转向“人”。面对新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药师又如何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是药师面临的新课题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药学监护的开展和深入是医院药学迈出的革命性一步,但每个医院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可根据其具体的条件分级开展一、二、三级药学监护。开展医院药学信息工作医院应配备药师负责收集整理药学信息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情报手段现代化,建立药学情报资料库,实现档案化管理。药师把药学信息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及时传递给用户(药学人员、医生、护士和病人),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口头、电话、声像设备、文字、自办期刊、设立专栏等途径和方式。现代医院药学已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医院调剂室也应适应这一转变,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药学服务,不能只局限于准确无误地调配处方,药师要与医生合作,参与药疗方案设计,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从传统制剂向临床制剂转变医院制剂生产已进入高管理成本、低回报的微利时代,因此医院制剂应及时转型,利用医院的药师、技术设备,充分发挥贴近医院临床的优势,开展临床药剂学的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临床的疗效好、毒性低、经济效益好的制剂。如设立特色中药制剂、静脉用药配制室,配制肠外营养液(TPN)、化疗药和腹透液等,并提供合理使用、贮存院内制剂的咨询和建议。这种紧紧结合临床开发的新制剂,实现了从生产到开发的转变,强化了医院制剂的服务功能。这些制剂虽然淡化了经济效益,却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4借鉴国外药学监护,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