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体系不断的改革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乡镇集成的建设发展,为了能够真正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远大的核心目标,就一定要增强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而本文主要立足于目前我国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以此期望为我国今后在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乡镇基层 群众文化 建设发展 事态趋势 分析概述
根据我党明确的指出要想真正的在2020年之前,我国实现全面性小康社会,就一定要增强对于发展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而作为各个相关一线的文化工作者来看,一定要真正的认清我国当前的形式,从而对原有发展的束缚以及瓶颈现象,进行实时的突破,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推动我国整个乡镇文化的发展以及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
一、目前,我国在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概述
(一)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度还是不足
目前,由于我国很多乡镇的政府部门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观点上,还是比较传统落后的,都是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于城市建设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没有加强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而文化建设,并不同于经济建设一样,经济建设是可以合理的通过一些招商以及相关引资新式,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文化建设过程当中,是毫无捷径可言的,而这也是作为相关政府疏忽掉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长久与此,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就会逐渐降低,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在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对于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生活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化。而这些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内容上还是比较落后陈旧
乡镇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为广大的群众提供一个更好的精神生活,但是,不同的群众在对于文化方面,是有着不同差异性的。而对于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居民文化生活的建设内容上,都是较为陈旧、呆板的,严重的缺乏相关的创意思维,从而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于广大基层群众,自身对于素质以及文化上提出的各种需求。不能够给广大基层群众,制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文化气氛,这也就使得很多群众,在利用一些空余闲暇的时间上,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当中去。
二、有效推动我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措施概述
(一)真正的对其增强重视度
在我国各个乡镇政府当中,一定要切实领悟到我党所传达下来的精神,并且及时有效的分析出目前我国对于乡镇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对于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一定要加强对于细节部分的关注度,并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可以合理的利用一些文化站的支持以及执行力,从而在基于与整体经济建设不产生冲突的基础之上,大力加强对于人力以及建设资金的投放量,并充分给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当中人力以及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以此在最大限度上为整个文化站今后的发展以及运行过程当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定r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
对于我国某些乡镇地区来看,当地的赌博较为盛行,并且也逐渐的成为了当地广大群众的主要活动之一,而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当地的市民对人文价值观以及自身修养等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从而使得当地一些乡镇文化活动的内容上较为单一,这也就成为了当地赌博较为盛行的主要原因。所以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一定要以实际的情况来入手,适当结合一些历史的经验,并且在最大限度上争取政府给予一些支持力度,从而对原有的文化活动内容上进行实时的改变以及创新。例如:当地可以很好的动员多个村庄一些文艺好爱者,从而有效组建多个文艺队伍,并且自创自言,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丰富当地文化活动内容,充分的使草根文化深入到每个群众的内心深处,此外,还可以定时的开展一些篮球、乒乓球、象棋、绘画等比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一些较为良好的民间工艺等展览,从而满足了广大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生活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在处于新时期的背景之下,加强探索我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所以,我国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一定要清楚的了解,建设乡镇基层群众文化,是在整个建设小康社会当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无论是在思想、行动、还是在组织上,一定要始终与我党重要保持一致的立场,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勤恳工作。
三、结语
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为我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以及发展上,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并且,也能得到广大群众对其的好评,只有真正的加强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视度,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推动我国朝向于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冯春,辛勇,吴坎坎,王力,柴志轩.地震后灾区乡镇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1):88-90.
[2] 狄金华.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对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J].社会,2010(03):83-106.
一、吉安地区士绅与社会文化研究
吉安地区历史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关于吉安地区士绅与社会文化研究,较早的有美国学者达得斯的《明代社会:十四至十七世纪的江西泰和县》,主要探讨了吉安地区士绅结构的演变及其在地方和中央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的变化。英国学者何安娜在《吉安士人与宋元明地方社会》一书中对南宋至明吉安地区的士绅参与地方社会文化活动诸如庙观、书院的建设、修缮与属文,以及他们在地方基层社会组织诸如宗族、乡约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考察。作者尤其注重探讨士绅在这些文化活动中的认同意识,包括社区认同,地域认同乃至思想文化上的认同。
吉安籍学者衷海燕有一系列较为全面的相关研究。如《儒学传承与儒学实践――明清吉安府士绅研究》,该书运用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对明清时期吉安府士绅的书院讲学,宗族实践,乡约等文化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该书既有全面讨论,也有个案研究,可算作是一部吉安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断代史。但其只是专注于士绅与儒学,而忽略了对儒学与佛教、道教等不同文化传统的关系的考量,无法全面的展现区域文化变迁过程。
总体上说,吉安士绅继承并发扬了宋明儒在儒学上的新创造与新理论,并运用在诸如书院,宗族,乡约等文化实践活动中,这些已有相当研究。但对于士绅在地方文化建构过程中是怎样处理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关系,又是怎样在不同的认同层次下去维护乃至重建社区文化秩序,还缺乏相关的研究。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正是直接作用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是搞好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观念、文化相互交融,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社会上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妥善解决,不进行正确引导,就会引起群众的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在新时期新阶段,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基层文化是极其广泛、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既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基层文化的实践者,又是基层文化的受益者。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繁荣民俗文化和民族文艺创作,从而达到净化群众文化环境,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良好效果。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基层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既需要政治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保障,也需要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持。虽然群众文化建设是政府的公益性、服务,但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却是巨大的。发展地方经济,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基层群众文化的日益发展,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为保障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重要发展思路的提出和推进,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发展和成就。地方政府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自发性和组织性不断增强。但是,根据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目前各级政府考核领导干部的方式存在局限性,导致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工作认识程度的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有的领导认为自己的全部工作就是抓好招商引资,提高财政收入,把经济增速搞上去,从而忽视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没能有效发挥政府组织、引导、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
(二)基础薄弱,投入不多。近几年,苏木镇、社区都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各地也建起了广场、公园、少年宫等活动场所,但仍然无法满足基层文化活动的需求。社区、苏木镇作为基层单位资源匮乏,有些苏木镇根本就没有活动场地、设施,跟不上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经费严重短缺,在基层苏木镇,文化业务活动经费、设施建设、器材配置、日常活动经费等都微乎其微,基本没什么活动经费保障。
(三)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开展的是否有效,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队伍和一批热心的文化骨干,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被分配到抓硬指标上去,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日渐消弱,城区广场文化活动日渐丰富,但延伸到基层苏木镇比较困难。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基层文化建设的需求,缺少文化活动组织人才和文艺骨干,不能很好的发挥文化服务队伍应有的作用。
(四)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部分苏木镇文化中心仅仅流于一种形式,不能够根据本地特色开展引导性较强的活动,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匮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群众参与困难,不能调动广大基层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能真正满足群众对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从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除了要充分发挥苏木镇党委、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中“领头羊”的作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文化建设成为群众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关键词]社区概念 社区治理 社区文化 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234-01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学角度对社区概念进行界定,多强调地域性的概念,通过与社会、国家、城市、社会群体等不同概念的对比中得出社区的含义,“更多的社会学家是从一定地域社会关系结构的角度,或者从社区的功能与地域空间相结合的角度社区下定义”。
一种观点从社区与社会对比的角度诠释社区概念,“在方法论上,社会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它的性质是无法使用实证资料来论证的”,“研究者只能做出范围较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社区研究,从社区研究中取得实证资料来论证社区的性质并进而推出社会的性质”。这种定义方法将社区作为社会的特例,是从哲学角度对社区进行的界定。它比较重视社区、社会的对比,并对这两种经常被人们搞混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基本厘清了社区、社会的含义;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是用对比的方式告诉了人们社区不同于社会,而缺乏从自身出发的论证,没有明确指出社区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因而无从说明社区的本质。
另一种观点是从社区与国家、城市及社会共同体的对比关系中对社区加以解释。该观点认为国家“始终是和不可侵犯的要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社区是“早在私有制产生之前人类就有了自己的共同体方式”,社区要表达的是“居住在同一社群、同一地方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因而从本质上或者是产生历史上,社区和国家都是截然不同的。当论述社区和城市的关系时,“城市是人类劳动分工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而社区“既可坐落于农村又可坐落于城市,二者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社会群体的对比关系中,作该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由一定社会交往关系联结起来的人类集体生活共同体”,血缘、地缘、业缘起纽带作用,而社区则是“地域特色鲜明的社会共同体”,其中加入了地域性的要素。
二社区管理体制
首先是社区管理主体。在定位社区管理主体方面,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观点一致,大家普遍认为社区管理涉及多个主体,“社区建设离不开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努力”。但对于如何确定不同管理主体尤其是政府作用时,学者们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在只是在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的初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承担培育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的责任,并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发挥主导性作用。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而提出来的,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但并未对各治理主体之间关系明确定位,只是着眼于当前状况而未有长远目光。另一种观点认为,社区服务组织者是基层社区组织,是社区服务中主要的依托力量。因为这些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社区,最贴近社区人民群众,最了解社区的基本状况,最了解社区居民及其他成员的需求”。这种观点实际上充分肯定了社区基层组织在社区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从社区治理角度指出了基层组织在提供服务方面的优越性,并认为政府只是起到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的作用,是“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体现。
三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文化概念
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研究角度不同,对社区文化内涵的界定也不相同。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
(二)社区文化的作用
在对于社区文化作用的探讨上,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一致。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有益于营造“社区精神”,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并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有人从更大的层面提出了社区文化建设有益于“完善城市功能,树立城市品牌,打造城市特色”;有人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社区自治的发展,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培养居民的自治意识,增强居民的团体意识;也有人认为培养社区文化可以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也有益于社会环境的安定。总体来说,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首先在于社区自身的稳定、团结、和谐,还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从整个城市乃至社会层面上都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学贤.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4 页.
[2] 黎熙元等.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第5 页.
[3]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第32页;第32 页;33页.
[4] 代明,袁莎莎.国内外城市社区服务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10(11):25.
[5] 沈千帆.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40页.
[6] 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7] 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9).
[8] 刘庆龙等.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9] 李吉国.浅谈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学习,2002(12):33.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14-01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概括
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生活中的反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城市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地域性、归属性、开发性、多元性、渗透性等特点。社区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它山众多子系统组成。社区文化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社区/物质文化、社区行为文化、 社区制度文化、社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载体,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灵魂和核心。社区文化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居民的各方面的素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不健全。社区物质文化是其他文化的基础,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社区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环境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文化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等。我国目前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所拥有的经济自我造血功能不强,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基本靠政府投入,而靠社会力量来办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薄弱、机制不完善。
2.社区文化建设沟通机制不完善。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对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迫切。社区文化活动已在各社区开展的红红火火,但各个社区的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创新不够。因而社区文化活动在形式、内容上都比较单一(唱歌、跳舞、球类、拳、鼓等),时间上相对集中于大型节假日,未常规化,更为形成特色化,更没走向深层化,这是因为基层工作部门和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之间没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开展文化活动时没充分了解到居民的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时尚、新颖的心态,导致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的参与率偏低。
3.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出台支持性法规制度,使的社区文化建设“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根据领导的“感觉办事”。受社区文化管理水平的制约,社区组织机制不顺,工作合力形成不够,社区建设没能形成相对固定的网络。社区文化建设中条块分割、缺乏协调等问题,不利于社区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也影响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民政、文化、教育、公安、建设等部门各行其是,相互联系少、沟通少、配合少,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没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职责不清、关系不顺、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4.社区文化建设主体思想观念滞后。政府层面,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宏观决策、指导、资源提供的职能。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层以及社区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着狭义地理解社区文化管理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层面,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有过强的行政化色彩和官办特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陷在繁杂忙碌的文化节、广场文化活动等项目的赶场之中。社区居民也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就该是政府的事跟自己无关的心理,导致社区文化真正主体--社区成员,除去自发性的、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往往处在被动状态,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并不积极参与。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是社区文化的骨架。通过设施建设,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搭建文化活动的平台,才能使社区群众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在制定文化政策措施时,要抓文化设施建设这一关键,通过各方面筹集资金,用足用活有限资金建立一批具有现代文化水准的文化基础设施,为社区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人为本,提高各年龄层社区居民的参与率。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社区文化活动在内容、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得群众之所盼,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这样社区文化活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长期发展下去。首先,完善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自治的沟通机制。其次,壮大群众性文化社团组织。最后,居民利益社区化。利益是参与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当居民感到社区与他的利益息息相关,参与能够有效维护其利益时,自然就会萌生参与社区文化事务的动机与期望。
3.结合社区特色,合理安排文化活动,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对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意义重大。有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因地因人制宜地,结合本地特色安排文化活动。目前来看,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建立“居民文化需求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政府文化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社区居委会采用民意调查、居民信箱,访谈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地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通过社区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选择或投票的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意愿及强度。这样一来,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居民的文化需求。并且了解居民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文化需求,形成一套“了解——满足——反馈”良好的运行机制,最大化的满足居民的需求。
4.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和法律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进而真正实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将我国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再次,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对社区文化起到有力支持。
5.注重社区文化教育,提升社区整体人文素质。注重社区文化教育,提升社区整体人文素质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对促进社区成员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全面改观极为重要的。首先,注重知识补充教育。社区教育通过课外辅导、技能培训、报刊宣传等,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社会、经济及公共事务等多方面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教育,满足青少年在生活和个人发展方面不断产生的新的知识需求。促使人们日益注重精神生活、提升社区成员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教育意识。其次,建立综合完善的社区图书馆。对于资金匮乏的社区,我们可与相邻一个或多个社区联合办馆。再次,建立社区绿色电子阅览室。所谓绿色电子阅览室建,是一个拥有丰富网上图书资源的计算机房。由于图书馆藏书的有限、成本又比较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绿色电子阅览室,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且免费的图书资源、也为社区内小孩提供绿色上网通道,提高居民计算机水平,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袁德.社区文化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一、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基于天然的地缘联系,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必然要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尤为如此。“高校为地方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为高校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以及基本的生源基础和学生的就业基础,地方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是高校进行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地方发展不断提出的对高校的新要求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地方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并不断调整音乐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本地基础教育机构音乐师资的市场需求和培养任务。“既要按照传统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又要十分关注中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进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内涵和要求,熟悉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2]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适应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在过去单一的教师教育基础上拓展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进行十分有益的探索,积极创设符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音乐专业新课程,大胆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主动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全方位、多规格的音乐人才市场需要。值此一提的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突出自己的办学品牌和特色,克服与音乐专业院校趋同化发展的弊端。在音乐人才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应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瞄准市场需求的一些空当,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地方高校应按照遵循国家“创新基层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渠道”的既定方针政策,紧贴城乡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乡村、社区文艺团体培养、输送用得上、用得好的音乐专业人才。
二、通过汲取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打造特色音乐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动专业发展和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课程设计,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主要是通过各门具体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体系建构是决定音乐专业教育目标或教学效果能否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即具有表演、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然而面对愈来愈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我们提供给学生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教学服务,似乎少了一些多元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多元价值。”[3]我国目前实施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仍未摆脱苏联教学模式的窠臼,“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用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需求。”[4]课程内容单调陈旧,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弊端和问题已经在许多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发展中不断凸显,比如学生兴趣单调,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的音乐人才专业口径窄、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文化得不到加强,就谈不上文化的整体进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和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改变课程设置才能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教育教学实践,地方院校音乐人才培养应面向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确立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绝不能复制和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要突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服务于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和基层(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这是将地方音乐资源引入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应理顺课程内容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选用具有地方性的典型曲目运用于教学当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植入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创新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新课程时,会更加了解到本地、本民族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等相关文化内容,必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为他们树立“毕业后为家乡服务”的理想与信念打下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据我们调查所知,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专门设置了壮族音乐史、壮族婚俗与婚礼歌、广西彩调等民族性、地方性音乐课程,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地从当地少数民族和民间风俗礼仪、传统节庆中提取音乐元素,率先建立起了包括壮族、苗族、侗族民歌、地方戏剧在内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取得了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双赢效果。
三、以满足基层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5]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同时也要适应基层社会的现实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音乐人才。因此,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教学倾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重技轻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已经凸显出诸多弊端,大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学声乐的合唱指挥差,学钢琴的伴奏差,学民族乐器的声乐差。我们提倡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最大化占据音乐人才市场份额。
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处境不容乐观。在既无专业优势有无品牌优势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只有着力开辟新的领地方能生存发展下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教学,重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加强各类教学法的传授,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教育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以诠释、传承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群众艺术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要根据本科音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内涵,抓紧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教育、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能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化教师技能教育和教育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要及时向学生传递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和动态,让学生尽早熟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在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方面,更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改革,比如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格局,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传统戏曲表演人才“师徒传带”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合格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校地合作机制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
地方与高校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唯有深刻认识到此一关系,积极打造教育品牌,突出办学特色,方能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而不至于成为重点院校的蹩脚克隆版。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途径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例,简要描述地方高校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的几种前景:
其一,联合基础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走出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从理论教学过渡到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实习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是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最能保证教学改革紧贴基础教育的市场需求。贺州学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实习基地,把学生送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前沿,让学生实际参与基础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切身感受基础教育单位对音乐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贺州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就是本地著名瑶乡――富川瑶族自治县,学院经常组织音乐专业师生到富川采风,认真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如瑶族民歌。通过田野采风获得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单一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对乡土风情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他们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献身教育的信念。
其二,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聘请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积极“请进来”。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在校外进行,在校内也可以进行。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族群聚集地区,客家音乐文化、瑶族音乐文化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贺州学院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十分重视汲取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积极将本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客家歌曲演唱》、《瑶歌赏析》等特色课程,并在声乐、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出策、出力,以实现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的共赢。
其三,加强与地方政府、文艺团体、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研究。音乐专业师生组织、参与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学习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音乐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联合当地文化馆、群艺馆、剧团等文艺单位对本地优秀艺术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科学研究,挖掘整理地方音乐资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贺州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人文资源,与地方共建音乐文化研究机构,造就了一支在地方文艺史学研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瑶族民歌研究、客家民歌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的科研队伍,为传承与发展地方音乐艺术不遗余力,成效显著。
其四,主办、承办或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学生送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让他们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亲身感受当前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学的实效性,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作为本地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贺州学院积极参与本地各项重大文化艺术事务,在两次“桂台客属联谊会”活动中,学院在人力、物力和智力上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开幕式演出中承担了监制、舞美、歌舞乐器表演等工作,学生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专业素质给嘉宾、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释:
[1] 翟安英、成建平:《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谈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改革两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黄鹰:《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4] 常吾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事实上,联合国早在1948年就提出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的理念,并在1951年通过了专门的议案,确定
了“社区发展计划”,1955年还通过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这些决议和报告认为,只有开展全面的地方建设运动,以基层社区为单位,由政府的有关机构同社区内部的民间团体、合作组织、互动组织等通过合作,发动居民自发地投身于社区建设,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使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国际社会很早就将社区建设视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首先,社区组织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组织方式。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城镇,政企分开和企业内部的改革使过去企业办社会、办行政和办福利的状况得以改变,职工从原来的“单位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在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加速了农民的自由流动,许多农民离开了土地成为了“城里人”。这就迫切需要新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过去由单位或村庄行使的社会职能。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社区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规则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的行为控制、思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职责,以实现社会的有机整合。
其次,社区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社区组织是与民主政治相一致的社会组织方式,对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区组织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社区内的人员是其主要职能。社区组织与社区内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是控制,而是服务。社区组织通过对人们共同生活的公共空间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以实现社区发展的共同目标,追求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与传统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控制组织参与者个人的自主行为有了本质性的区别。社区组织的发育和发展,实际上意味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变。现代国家体制的发展方向是从“政治国家”向“国家社会”转变。也就是说,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国家将逐步从社会的决定者转变为社会的维护者。这种转变要求有充分发达的社会组织的存在。而在所有的社会组织之中,社区组织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社区参与就是社区成员对社区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社区参与程度是衡量社区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社会艺术教育;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0-01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丰厚的民族精神底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而得到大力的推崇和发展。幼儿处在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推崇和发展艺术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然而,现阶段艺术教育要在全社会推广仍存在若干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和对策:
一、健全社会艺术教育规章制度,层层分工贯彻落实
国家文化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出,要把建立健全社会艺术教育规章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每年应给地方政府拨款从经济上给以支持,推动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各省、市、县(区)、乡镇农村也应成立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执行上级相关法规、制度,还应制订相应的细则和配套规章,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范围,完善艺术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上下级互相衔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促进社会艺术教育整体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
二、全社会关注艺术教育,遵循“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原则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从幼儿抓起,全体国民不分性别、年龄、学历等条件的限制,共同参与各项社会艺术教育活动,利用当地资源定期开展有特色的各类演艺活动,以增进国民艺术修养,实现社会康乐、和谐的发展,注重大众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艺术融入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部分,人们的言行和公共场所及地域整体的氛围均可成为艺术教育的途径,达到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目的。
三、利用多种渠道进行社会艺术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艺术教育中,自始至终要抓住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根。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以及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以对社会负责、对全民负责的态度,多出好作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和输送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利用大众媒体的权威导向作用,将传统民间艺术与新闻媒介结合,它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四、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社区文化艺术环境
无论大专院校、以及省市中小学、幼儿园都应尽量利用校园场地、设施、师资、经费等学校资源,给予社区居民从事体育、休闲、学术、文艺以及社区服务等活动提供方便。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批区县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为创设良好的社区文化艺术环境尽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应扩大视野,在文化下乡方面尽量拓展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当地传统节日、庙会与基层文艺团体联合实施文艺联动,以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主要内容,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现代文艺的先进成果。这种文化互动,对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团结群众的凝聚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稳定农村基层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搭建良好的社会艺术教育平台
各级政府应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一些乡土艺术内容,将社区艺术资源带入学校艺术教育,如开发利用编艺、乐舞、曲艺等艺术资源。充分调集社区各种艺术资源,为市区县、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校外教育机构聘任专业的艺术人员、老艺术家兼任学校艺术教育的辅导员或艺术活动的顾问,指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面向社会的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艺术活动。学校艺术活动要和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观摩、演出、展览等活动。学校与社区加强联动,形成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会艺术教育大环境。优化艺术教育环境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泛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等一切文化艺术资源,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艺术教育,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幼儿抓起,才能共建协调一致的社会艺术教育环境,使国民艺术教育取得好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艺术课程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2]田晓红.浅谈艺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价值体现[J].青春岁月,2015(11).
在雅安市芦山县,学习考察组对“平安禾茂•和谐家园”法治工作站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差异化法治工作站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芦山县探索建立了三室合一、三频共振、三化同步“三个三”基层依法治理模式,创新开展依法行政“账图模式”数据化工作,完善权责同构全新模式,强化权从法来、岗必依法、事由法定、人必依法,切实解决业务与法治结合不紧的问题,取得良好成效。
在成都市成华区,学习考察组对法治街区、万年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长天路社区法律之家、禁毒预防教育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学习成华区创新推进示范试点“九大难题”加快破解,创新推行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发展“432”工作模式,创新实施人民调解“五化联动”改革试点,不断擦亮“法治街区”“智慧普法”“红色律所”法治工作品牌,创新推进“社区法律服务之家”建设等工作经验。
在成都市温江区,学习考察组参观了温江区人民法院、温江法治公园、万春司法所等地,在座谈会上深入学习交流了温江区法治文化建设主动统筹、主动融入、主动申报“三个主动”,提前介入、巧妙植入、统筹纳入“三个技巧”,线下变线上、独唱变合唱、宣传变实践“三个转变”的“三个三”经验做法。
在德阳市,学习考察组参观了德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德阳所、德阳市绵竹市年画馆、孝德镇司法所、九龙镇棚花村等地,深入学习成都农交所德阳所重点打造的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三书模式”,九龙镇棚花村创新推行“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协事议商会,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主导、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谱写基层社会治理新篇章的好经验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