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人员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odzsc”为你整理了这篇卫健委2021年上半年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卫健委2021年上半年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围绕“乡活”,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机制;围绕“村稳”,持续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委托培养工作
1、围绕“乡活”,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机制: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及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7〕6号)和宣州区卫健、编办、人社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区管乡用”机制的实施方案》(卫健办字〔2019〕32号)规定,今年我区试点开始卫健部门自主招生。2021年,我区申报并审批乡镇卫生院招聘计划69名,拟在上半年人社部门招聘结束后,对未能招聘到的空缺岗位进行再次公告,进行第二次招聘,此项工作待于8月底向区领导汇报并与区编办、人社会商后,计划9月份进行。积极吸纳人才,壮大乡镇卫生人员队伍,完成全年招聘目标。
2、围绕“村稳”,持续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委托培养工作:根据我区卫健、教体、财政、人社、卫健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宣州区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健〔2020〕2号)文件,我区与安徽省健康职业学院签订三年培养协议,每年拟招生培养64名,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委联系区教体局分别在城区、乡镇多所高校宣传,同时各乡镇也开展到村到户宣传,2020年实际招生13人,2021年已招生53人,已签订培养协议。此类毕业生完成培养后,我委将根据需要,统一安排到村医紧缺的乡镇、村,有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消除空白村。
(二)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织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1、印发了《宣州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卫健办[2021]77号)和《宣州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卫生技术人员能力培训实施方案》(卫健办[2021]76号)文件。
2、经过摸排统计,确定2021年拟建设的79个单位名单。于6月份对拟建设单位进行现场评估,对存在问题现场指出,要求立即整改。
3、按照省培训方案制定我区乡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大纲,由卫生院组织实施。和宣城市中心医院对接指定宣城市中心医院为培训基地,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培训由中心医院组织实施。
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完成40个,完成率51%。人员培训中乡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由卫生院组织实施,已完成120人,完成率60%,村卫生室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共26人已于6月28日开始培训。
(三)探索开展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创建
我区两所区级公立医院积极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开展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建设,宣城市中心医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开展心内科学科建设,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南京脑科医院开展精神科学科建设,已向宣城市卫健委提交了名医工作室申报材料,并通过专家初审。
二、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资金问题。省实施方案中明确政府办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资金由属地政府承担,省级财政给予奖补。我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是民营的,标准化建设资金没有来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区地处市城郊,农村辖二乡二镇4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7万亩(水田4.5万亩,旱地1.2万亩),农户2.1万户,农业人口7.8万人。201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34元。
2、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我区农业主导产业分别为水稻、生猪、蔬菜、甘蔗等四大产业。2011年,全区水稻面积7.2万亩,水稻总产3.07万吨,产值7800万元;蔬菜播种面积3.5万亩,产值10500万元;甘蔗种植面积5000亩,产值3000万;生猪出栏12万头,产值16800万元。4大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值合计为38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5.6%。
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已于2011年8月正式启动,现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到位。一是对乡镇农技人员重新进行了核编,确定乡镇农技人员编制数为35人,区农业局实际接收19人。二是建立了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实现了“三权归县”、双重管理、综合建站,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农技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纳入区财政预算,区农业局按人均1万元保障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工作经费。三是制定了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岗位职责,建立了区农业局、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考评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运行顺畅,服务高效。
4、我区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区农业局是全区农业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局机关设办公室、蔬菜办、行政审批服务股,局下属单位有农技推广中心(设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畜牧局(设畜牧兽医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检疫站)、农经站、生产股、种子站、行政执法大队、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做到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体制顺畅,工作协调配合,技术服务到位。
二、年度目标
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优化农业区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更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强化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措施,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四有五化”,即:有专业队伍、有办公场所、有经费保障、有示范基地,站房建设标准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工作手段现代化、示范推广科学化、服务群众优质化;建立农技推广责任、人员聘用、绩效考评制和知识更新等制度;完善“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逐步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网络。
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提升他们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能力;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重点培训和师资培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综合站站长暨农技专家的业务水平和田间培训指导能力。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实施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
1、优化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工作岗位设置和职责
进一步优化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的岗位设置和完善农技人员职责分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所。
根据所在乡镇农技人员人员数量、专业结构暨所辖区域产业大小等实际情况增减设置站长、副站长、农技员(含农技、土肥)、植保员、经作员、农机员、动物防疫检疫员、水产员、农产品质量监督员、农经员、信息员岗位,实行一人多岗、多岗一人,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团结协作、服务高效,充分体现“精简、统一、效能”原则。
2、创新人事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度
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工作岗位如出现人员空缺,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通过考试,竞争上岗,选拔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技推广队伍,推行公益性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3、建立村级服务网点,做好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
以行政村为单位,每村选聘1—2名村级农技推广协助员(村级防疫员),协助做好辖区内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农技推广协助员劳动报酬,由财政暂按年人均1200元标准列入预算,并要求逐步增加。
4、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建立多元推广机制
采取区、乡镇农技人员联动和首席专家负责制,全面推行以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模式的农技推广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区农业局要求在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确定一个主导品种。局每个站室和乡镇综合服务站每年选取1-2项新技术或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活动,区、乡每位农技人员每年到村培训指导次数不能少于15次。
协调和支持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5、建立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和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负责人竞争上岗制度
依据《区乡镇农技人员考评细则》,对农技人员的农技推广实绩每季度考评一次,年终计算平均考评得分。农技人员的绩效工资、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对全区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站长、副站长职务,推行竞争机制。根据考评成绩,由区农业局统一调配、任用和撤换,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不称职者下。
(二)确定主导产业
按照产业规模大小,依次确定水稻、生猪、蔬菜、甘蔗为我区4个主导产业。努力增强主导产业的造血功能,改善其基础设施,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优化品质、增加总量、提高效益。侧重发展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主导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我区农业经济实力。
(三)筛选、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通过多年的推广和筛选,确定我区当前4大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1)水稻主导品种:根据我区2012年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结果,2013年水稻主导品种早稻为陵两优211、中嘉早17、株两优08、五丰优623、金优418、威优州418、金优458、欣荣优2045、五丰优157、五优21、荣优463等;中(一晚)为Y两优916、Y两优1号、深优5814等;二晚为五丰优308、H优518、天美1号、淦两优602、天优华占、金优H4、天优1251、荣优华占等。
主推技术:“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测土配方(“山”型)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水稻集中育秧抛秧等。
(2)生猪主导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及其相互杂交或与地方品种杂交品种。
主推技术:三元(或二元)杂交、人工授精、定期防疫保健等。
(3)蔬菜主导品种:辣椒、番茄、各类叶子菜等。
主推技术:大棚蔬菜生产术、生物防病虫、无公害生产规程等。
(4)甘蔗品种:传绿皮甘蔗
主推技术:地膜种植。
(四)精选技术指导员
根据示范县项目实施需要,我区精选了41名农业技术指导员。这41名农技指导员,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2人,技术员36人。农技指导员全年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150天。根据需要选派他们参加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田间培训指导能力。
(五)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围绕主导产业,面向全区4个乡镇遴选406户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邻里关系融洽的农户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生产示范户150户,生猪生产示范户100户,蔬菜生产示范户100户,甘蔗生产示范户56户。
由41名农技指导员对406个科技示范户实行对接帮扶,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学种养水平。要求科技示范户带头学习使用新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协助技术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技术信息采集和项目评价等工作,着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县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重点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创新农民培训方式,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通过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传授能力。全年举办3期以上的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名以上。
(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我区养殖产业特色,建立1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切实做到技术骨干沉入示范基地,良种良法引入示范基地,农机农艺融入示范基地。
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地点在丽阳乡丰田村,有良种公猪40头,良种母猪1000头,人工授精设施设备齐全。示范带动50个养猪大户实行生猪人工授精,年供精5000头(次),全区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年降低养公猪饲料成本15万元。
做到切实巩固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成效,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
四、进度安排
2012年示范县项目实施时间为2012年9月—2013年9月。其中:
2012年9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10月—2013年3月,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科技示范户培训指导、科技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推介等工作;
2013年4--9月,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自评,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等工作。
五、主要参与单位、人员情况与任务分工
1、主要参与单位
区政府、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及区农业局下属单位(含区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等)。
2、人员情况
参与项目实施的有49人。其中区级领导4人,部门领导4,区农业局内农技人员18人,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农技人员23人。
3、任务分工
(1)领导小组任务分工
区长负责项目实施的全面工作。
区委分管领导负责召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确定改革方向、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建设内容、财政保障及区农业、财政、乡镇的协调工作。
常务副区长负责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核定和财政保障工作。
分管副区长负责督促落实项目实施步骤、进度和具体完成时间。
区农业局局长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岗位设置和“三权归县”的工作衔接,主导产业、示范基地、专家组成员构成、农技人员的确定、科技示范户的筛选。
区财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审定,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
区农业局分管副局长负责召集专家组成员会议,讨论制定各项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携同农技推广专家组成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包括起草实施方案和各项工作方案,组织农技人员培训,项目实施进度的网上填报,项目实施工作的宣传报道,项目资料的整理归档。
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负责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区财政局农财股股长具体做好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区农业局财务人员具体做好基层农技人员绩效工资发放和工作经费拨付。
(2)科技示范基地的承担单位与指导专家分工
区畜牧局负责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示范基地和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基地。责任人:程仁虎。
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负责各乡镇科技示范户日常管理。责任人:欧阳小琴、徐前兵、马清良、徐承鑫。
(3)农技人员培训与科技示范户培育分工
局科教股负责41名农技员集中轮训和406户科技示范户培训的教学管理及协调工作。责任人:汪国梁。
六、经费使用安排
中央40.62万元用于:
(一)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费用8万元。主要用于乡镇、区域和区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
指导所发生的交通等费用补助以及完成全区农技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等。
(二)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物化技术补助10.15万元。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技术补助。全区科技示范户406户,每户平均补助250元。
(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15万元。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建设补助以及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补助。
(四)聘请专家费用2万元。主要用于聘请技术指导专家的差旅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等。
(五)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3万元。主要用于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参加集中培训所需的教材费、场地费、差旅费、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等。其中,2万元用于农技人员培训,1万元用于新型农民培训。
(六)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工作考评等费用2.47万元。主要用于农技推广资料印刷以及建立竞争上岗、责任推广、绩效考评、知识更新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开展工作考评过程中的资料印刷费等。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与工作协调。
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并报批项目实施方案,负责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和项目资金使用的日常管理及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2、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专家组人员的指导作用。
区农技推广专家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各项农技推广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成员共13人,他们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服务热情、责任心强,涵盖种养各个方面。
3、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
将全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资金投入。做到统一部署,统筹项目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部门、人才、项目、资金的优势集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全区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区财政局安排专人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并设立项目资金专帐。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4、建立档案制度,加强农技人员绩效考评。
建立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档案和农技人员绩效考评制度,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惠民工程实施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原则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财政以奖代补、部门指导、技术培训等综合措施,支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产地初加工设施,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实现“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等一举多效的目标。
2.实施原则。坚持政府扶持,农民为主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向主产区集中;坚持建管用并举,确保实效;坚持规范管理,阳光操作。
二、惠民工程奖补范围、对象、方式和标准
1.奖补范围。优势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主要农产品储藏、保鲜、制干、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2012年重点奖补新建的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设施。
2.奖补对象。工程实施区域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
3.奖补方式。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县级农业部门组织联合验收合格后,由财政部门向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兑现奖补资金。
4.奖补标准。中央财政资金奖补标准不超过设施平均建设造价的30%。
各省(区、市)可在辖区内对同一种类、同一档次的初加工设施实行统一的定额奖补。地方各级政府可安排配套资金进行累加补贴。
三、惠民工程实施程序、职责分工和监督考核
1.实施程序。省级农业、财政部门按照惠民工程实施指导意见制定本省(区、市)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联合上报农业部、财政部(各一式二份)备案,同时下发实施工程的县级有关部门。县级农业、财政部门按照省(区、市)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工程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工程实施区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自愿提出奖补设施建设申请,经乡镇政府审核,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在村级公示7天后,开始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并经县级农业、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验收工作需实地见物、核账,确认新建,并符合工程验收标准,方可认定为合格),在村级公示7天,由县级财政部门兑付奖补资金。
如果申请者较多,所需资金超过预算额度,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农民认可的方式,确定当年享受奖补政策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
2.职责分工。农业部和财政部负责制定并下发年度实施指导意见;负责对省级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和奖补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和奖罚。农业部负责组织编制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总体技术方案、培训计划、操作规程、质量监督等指导性意见,并通过技术依托单位培训省级行政、技术人员。
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负责编制本省(区、市)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负责对县级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验收和资金兑付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和奖罚,并在年底前形成惠民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报告,报送农业部和财政部。各省(区、市)要确定省级技术依托单位,承担技术方案本地化设计、工程建设指导、技术咨询和县级人员培训等工作。
县级农业、财政部门是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要精心组织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和公示,以及资金兑付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认真搞好自查自验,按照省级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间上报项目总结报告,并于年底前将享受奖补资金的设施建设信息,通过农业部统一开发的惠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登记和归档。每个项目县都要确定相应的技术机构,具体承担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3.监督考核。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加大信息交流,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要制定督查方案,明确建设进度要求,落实督查任务和责任。农业部、财政部将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严格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特别是对倒卖奖补指标、套取奖补资金、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对发生问题的县,要将查实情况通报全国农业、财政系统,并抄送省级纪检监察部门,建议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惠农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和有关要求
省级财政部门应在中央财政资金下达后及时拨付至项目实施县级财政。奖补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奖补资金安排情况要在项目实施地张榜公示。各级财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以保证政策宣传、项目公示、工程设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建立信息档案等方面的支出。严禁挤占挪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各地要依据惠民工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动员部署、指导培训等工作,合理确定工程项目实施区域和建设规模,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奖补对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公示等制度。要加强对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加大对奖补设施建设情况的检查核实力度,加快实现奖补项目申请、审核、结算等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过程的透明度。各地制定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惠民工程的宣传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使之掌握惠民工程政策的内容、程序和要求。要安排专门机构搞好咨询服务,认真答疑解惑。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设施都存在季节性使用的特点,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时组织项目审批、技术培训、项目验收等工作,确保奖补设施能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
严格认定政府采购机构资格是做好监管的第一步。2006年是政府采购机构资格认定工作的起始年。当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发展政府采购市场的需要,在市场准入条件的设置上要求较低。随着政府采购市场的日益发展,政府采购机构数量快速膨胀,他们为争夺有限的政府采购项目,容易造成恶性竞争,破坏行业健康发展。
2010年,财政部出台新办法提高了认定门槛,根据有关规定,山东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山东省乙级政府采购机构资格认定程序》和《关于做好政府采购机构认定工作的通知》,目的是明确乙级社会机构申报要求和财政部门的审批程序及时限,把好机构入门关。
2011年,全省共审批乙级资质85家。同时,建立了甲级机构备案制度,要求在山东省执业的省内省外甲级机构均实行备案,便于及时摸清全省机构状况。
考核是整个政府采购活动中最敏感、关键的环节,对机构的考核是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为此,山东省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政府采购机构考核办法》。根据考核办法,每年都会出台考核方案,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明确考核要求。
考核工作的原则是,考核与检查相结合,通过考核对机构队伍建设和执业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检查对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考核工作的实施,由省市两级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发动和利用省市两级监管力量,确保考核工作质量。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省直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选定一定数量的机构承担政府采购业务的,以及采购人委托500万元以上政府采购项目的,要求优先从考核等次为“优秀”的机构中选择;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机构,不纳入名录、不允许采购人选用。
2008年,山东省开始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山东省政府采购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从业人员只有持有《从业资格证》方可进入政府采购活动,否则不得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持证上岗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它有利于加强对从业人员管理,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组织行为,推动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职业化进程。目前,各地普遍在政府采购大厅、招标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进行政府采购活动,为财政有效监管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年,我局计财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及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通过强化经济管理责任制,继续推行“工效挂钩,计额管理”、院科二级核算、院科个人三级核算等形式的经济管理方式,加强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对基层单位会计人员培训,使我县卫生计财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各医疗卫生单位取得良好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做好财务工作,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作用。
⒈年初,根据上级有关卫生方针,政策和本县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全县卫生事业费预算,为县级财政预算提供依据,为领导早安排提供数字意见。
⒉召开全县卫生财务人员会议,对××年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年报进行汇总、分析卫生财务状况。
⒊月份根据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对设备进行优化调配,大大地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促使各医疗单位检查、化验收入等含金量高的收费项目有了明显提高。
⒋月份根据市物委、市卫生局的要求,今年月日起将推行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针对将要执行的新医疗收费标准,对各医疗单位收费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组织医院、、卫生院等单位对单个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进行成本测算,为市物委、市卫生局制定收费标准,提供依据。
⒌
二、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⒈召开医疗卫生单位会计人员研讨会。会上每个会计人员对其单位经济管理与经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都能积极提出探讨和意见,从如何让方案执行后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的角度来完善和发展,以增加单位的业务收入,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人员业务管理水平。
⒉举办会计人员培训班。为使会计基础工作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月份召集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法》、《福建省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职责与要求》、《新医疗收费价格标准》等内容进行学习。并针对将要执行的新医疗收费标准可能因项目多,内容复杂等因素,在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探讨,为旧医疗收费标准胜利过渡到新医疗收费标准做好了保障工作。
三、加强财务审计
⒈离职审计。对卫生院院长离职进行审计,对其在任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公正地评价。
⒉内部审计。⒎月份组织个卫生院会计人员分片集中审计,让各位财务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做到取长补短,对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财经纪律的开支;不符合会计法、成本核算、会计基础工作做法当场指出,并让其纠正错误。
四、积极配合做好基建工程项目验收。
年内,妇幼保健院、、分院、卫生院精神病院等单位分别对业务用房进行装修。对其工程质量及进度进行监督和跟踪,完工时,对工程决算进行审核。
五、完善工改管理工作,建立卫生系统人事信息库,使工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一、调查目的
全面、准确掌握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成因和潜在环境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处置方案,为防治底泥重金属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范围及内容
(一)调查范围。河、河、新河及第一、二、三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
(二)调查内容。主要调点污染河流底泥中的铅、汞、铬、镉、砷、锌、镍、铜等含量。通过布点采样监测,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确定重金属区域的污染范围、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浓度值和污染底泥量等,并对成因进行分析。
三、调查时间安排
调查工作自年2月开始,至年5月结束。
(一)初步调查阶段(年2月至年3月)。在省控重点污染河流调查的基础上,在市环保局指导下,开展我市重点污染河流初步调查。
(二)重点调查阶段(年4月至年5月)。由市环保局汇总我市调查情况,分析底泥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处置方案,形成调查报告,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环保局备案。
四、预期调查结果
(一)建立资料库。建立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制作污染状况电子分布图。
(二)形成调查报告。形成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含污染源解析、处理处置方案等)。
五、工作要求
(一)密切协调配合。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由市环保局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按照省、县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业从业者农业技能水平,大力推进技能强县建设,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取得较好成效,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实际,制定如下培训方案。
一、目标要求
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农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农村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20年度我县下达农业技能培训任务300人。
二、工作任务
树立“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理念,遵循农民需求,遵循客观规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农业技能提升培训。
(一)明确重点培训对象。
遴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返乡农民工等。
另结合本地扶贫产业遴选部分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贫困户参与培训。
(二)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我县按照“县级申报、设区市审批、省级备案”的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了3家培训机构(XX县农民教育培训中心、XX县智睿职业培训学校和XX县农民大学生创业联盟协会),并录入机构库。经局党委会研究决定2020年农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由XX县智睿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并签订培训合同,按方案和合同要求严格实施培训。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师资和教材建设,培训教师原则上从师资库中遴选,及时将生产能手、管理精英、经营能人、专家学者等补充入师资库;及时将优质的区域教材录入教材库。
(三)按需实施精准培训。
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成人学习特点,推广围绕产业周期的课堂教学、实训操作、参观考察等分段式培训模式。灵活运用“田间地头式”、“头脑风暴式”、“点单式”、“互动式”、“拓展式”、“模拟实战式”等培训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培训有效性。培训累计时间≥60学时(含跟踪服务10学时,每课时40分钟,约8天),理论与实训教学比例为1:1-1:2,每班人数60人左右。培训于合同签订之日开始开展,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四)合理使用培育资金。
要按照经费标准合理用好项目资金。培训补助标准具体为:1500元/人,全县共45万元。
专项资金用于培训的全过程支出。培训经费补助标准的90%用于教育培训,由承担培训的培育机构按规定列支;10%用于认定管理、跟踪服务等,由县农业农村局按规定统筹使用。主要支出范围包括:
1.教材支出,主要指文字教材、教辅资料和声像教材等方面支出。
2.师资支出,主要指用于授课教师(含实训指导教师和班级辅导员)的课时费、课件制作费、交通费、食宿费(或误餐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3.学员及工作人员支出,主要指用于学员及工作人员培训组织、食宿、交通、实习、参观交流、学习用品、实训材料(耗材)费、考试考核等方面支出。
4.信息化支出,主要指用于在线教育培训、在线信息技术支持及信息器材购置等方面支出。
5.其它费用支出,主要用于培训对象遴选、场租、宣传、档案整理、资料印刷、跟踪服务及认定管理等方面相关支出。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刻认识农业技能提升培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蜜桔产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县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要求、资金使用、进度安排,完善保障措施、监督考核等运行机制,保障培训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二)严格资金监管。
要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坚持“钱随事走”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培训资金,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培训教师授课费按财政部门规定发放,采取预拨制(不高于总培训费的40%)和报账制相结合方式,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到培训机构。
(三)强化督导考核。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农民教育培训指标任务。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管,提高培训质量和资金使用效果。建立按月调度督导和抽查机制,及时掌握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步伐,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是管理体制、更好履行职责的迫切需要。作为农技推广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组织,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及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机构公益性职能,保障工作经费,切实全面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二、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农技推广机制
围绕机构职能、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制,努力构建职责明确、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一)明确新形势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当前,我区已设立江南、浮桥、金龙、常泰4个街道企业和农业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明确其公益性职能,并进一步细化成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和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个农技推广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
(二)区、街道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结合我区农技推广工作实际,对街道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以街道办事处管理为主,区农林水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街道农技推广机构人员调配、考评、晋升及职称聘用,要充分征询区农林水局的意见。
(三)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根据街道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程序核定各街道企业和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保证其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的履行。
三、加强培训,提高农技队伍整体素质
要重视街道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继续再教育及学历提升,积极创造和改善街道农技人员培训教育条件。要结合年度工作重点、中心任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街道农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继续再教育培训;要鼓励街道农技人员积极参加在职学习提高专业学历,所需经费按有关规定予以报销。通过院校进修、转专业培训、集中培训、函授自考等多种形式,促进街道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改善农技人员的专业结构,提高整体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农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适应和满足新时期农业种养多元化、技术要求多元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要求。
四、强化领导,切实保障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区农林水局牵头,区直有关部门及新区4个街道办事处参加的“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协调小组”,统筹指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区农林水局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合力,共同、顺利推进该项改革与建设工作。
家电下乡是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财政部、商务部为做好这一工作相继出台了财建[2008]680号文件和商综发[2008]426号文件,省商务厅下发了湘商建设[2008]116号文件。我们通过学习这些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家电下乡是“企业得市场、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大好事。根据《永州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我们会同县财政局一起已制定了《**县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实施方案》。
二、培训业务骨干,掌握操作要领
为了方便家电下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国家特别设计了商务管理、资金拨付和企业销售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三大系统不同任务配备不同的密钥。为了掌握系统的操作,我们配合和组织了不同类型的培训班,2009年1月9日组织销售网点参加在市委党校举办的全市商务系统和销售网点业务骨干培训班,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的相关负责人到场进行示范。县商务局还组织本县销售网点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了操作业务培训,政策理论学习。县财政局组织了乡镇财税人员培训班。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班,使工作人员和销售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掌握了操作要领,理解了国家家电下乡的重要意义。县商务局还经常就业务问题反复与县财政部门联系、协调。
三、按照文件要求,做好登记备案
四、县委、县政府重视,财政兑付快
五、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家电下乡工作虽然进展顺利,但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在操作系统程序上,无论是管理系统还是销售系统有的不熟练,买了家电下乡产品不能及时登录,得不到政策补贴,农民有怨气;个别农民甚至有疑虑,担心家电产品质量过不了硬;个别销售网点疏于管理,开出销售单代替销售发票,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乡镇和销售网点进行了调研,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找到了家电下乡工作的着力点,已正常开展工作。销售网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对销售网点的监督和指导是当务之急。为此,我局制定了家电下乡网点考核责任制,分五个方面实行100分制考评,对做得好的企业给予通报表扬年终奖励,对违规企业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按《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给予处罚。到目前为止,我局未接到任何投诉案件。
六、现阶段组织实施的工作重点
第一、加强宣传力度。我们前段工作在家电下乡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归根结蒂是宣传不够、认识不到位、政策没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了加强宣传,县政府单独为“家电下乡”的宣传工作召开了一个调度会,参加的单位有宣传、物价、质监、工商、广电、财政、商务、政府网站,会上对开展“家电下乡”宣传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还拟印发5000份宣传资料到农村集镇发放,组织宣传车巡回宣传,印发标语200份,横幅20条加大宣传。召开各类会议,举办各类宣传推广活动,已安排在4月13—19日之间举办一个**县家电下乡全面启动仪式。同时将部分宣传资料通过千名干部下基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力争家电下乡推广政策覆盖全县各村组。
七、请求解决的事项
家电下乡工作牵涉面广、运行时间长、工作量大,需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多,特别是启动的第一年,对商务和财政来讲工作都是非常艰难的。为此,请求政府解决家电下乡工作经费5.5万元(预算附后),以保证宣传力度、协调服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