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 对农田、草地、林地带来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途中,多多少少都需要占用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占地和清池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农田、草地以及林地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影响了区域动植物之间的平衡,破坏了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
1.2 对水域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工业废水、噪音污染和灰尘污染。工业废水没有经过相关处理就直接排入沟渠中,这给当地沟渠河流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建筑垃圾倾倒至河流中,会导致河道堵塞。此外,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区域的土壤和植被造成破坏,导致众多植物死亡甚至是绝种,同时严重影响到了水中生物的正常生存,给水域环境带来破坏,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
1.3 对水环境带来的影响
大多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建立在农村,而在农村进行水库建设时基本上就是利用原有的河流改造建设而成。在建设水库的过程当中,必然对水流、水温和水流量带来影响,使之发生变化,使得水流由流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的状态,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急剧下降,不利于河流的自我恢复和自我清洁。在这样的情况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逐渐呈上升态势,这些都给水环境的平衡带来了破坏。
1.4 对陆生动物带来的影响
由于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对该区域的各种用地以及水域环境带来影响,从而导致在该地生存的陆生动物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破坏了该地的食物链状况,不利于陆生动物的正常栖息,从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带来影响。
2 促进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2.1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做好调查工作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到农田水利工程可能会对该地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现状再结合发展状况做好综合的研究,通过提升该地的地质状况、地形地貌、水温状况以及生态环境水平等,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2 因地制宜符合区域特点
为了能够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则在具体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更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针对当地农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来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选址及施工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二者能够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局面的实现。
2.3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以减少破坏行为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都要严格制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管理部门可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定来执行,确保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外,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员工强烈的责任心,把保护生态环境当作一项义务来执行。为了在整个施工企业的上上下下人员当中形成一种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企业可以执行奖惩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氛围,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4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除了农田水利部门做好管理工作以外,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以及废物等,则要进行严惩,从而警醒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确保生产单位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来。
2.5 建立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要尽快建立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危害、谁治理、谁补偿”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从而有效地对已经造成破坏的地区尽快恢复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存、共发展。
2.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低碳、节约、环保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人们普遍采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这要求人们更加爱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的发挥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确保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业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展望
环境的恶化不仅关系到本国的生态环境,而且是一个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对于农业环境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在生态环境受到各方面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中所具有的自净功能以及缓冲功能和综合生态能力正在不断随着污染的加重而丧失,类似的诸多问题不得不引起了人们广泛高度重视。
一?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研究的现状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任重道远
土壤受到社会中各种途径的影响存在着重金属的污染,由于化学和生物以及物理等作用的影响造成了重金属在土壤中不断的积累,由于重金属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难解性等特点,使得对于重金属的治理越来越困难,土壤的污染和水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生态效应显然具有滞后效应,其表现形式比较隐蔽,但是一旦受到了污染就非常的难以恢复。
多年来,我国对于土壤中所存在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资金和技术的限制,直至目前依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虽然国外具有很多治理重金属的办法,例如化学冲洗以及离子交换和电化学法等,但是这些治理方法运用与我国的国情不相适应。
(二)污灌及化学品面源污染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不够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成分,作为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的一种有效措施,污水灌溉对于农业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地区进行污水灌溉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进行,导致污灌的地区农田土壤环境严重盐渍化并污染浅层地下水多年来,环境科技工作者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农业环境保护》报道了大量的有关污灌生态效应的文章,但污灌的潜在生态效应和危害性分析和研究并不多。
(三)农业环境保护研究的多样化
我国环境科技工作者对农业环境保护的研究内容及领域趋于多样化,从《农业环境保护》报道的研究内容不难看出多样化的特点: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污灌环境效应研究、化学品的代谢与残留研究、农田微生态学研究、农作物环境抗性研究、农业资源的再生利用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和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和管理研究等。这表明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已经开始由过去单一的“三废”污染研究向大环境保护方面发展。在这方面,《农业环境保护》也更多地增加了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关注和报道,可喜的是这些文章引导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紧追国际研究步伐。
二?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建设项目环境评价中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
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评价都是简单的重视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和强度,而对于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评价和重视,特别是针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给予全面的考虑。虽然我们国家很早就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可能影响农业环境做出重视。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快速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大中型项目已经逐渐的远离城市选在郊区依靠农村地域而建,这样直接导致污染物的排放发生了转移,对于周围农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风险评价
风险可简单地理解为不希望出现的那种灾难性事故的概率(P)同该种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D)的乘积,对于一个特定的事故X,其风险(R)可表达为:R(X)=P(X)×D(X)风险分析和评价主要目的是研究和找出潜在事故的诱发因素,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潜在的损失程度,目标是把综合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因此,作为战略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环境保护角度上讲,任何建设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农业环境保护中环境风险评价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各项政策实施过程可能对农业环境带来的影响反过来对工业、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除一般的影响外,还要考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因素和影响,即考虑可能受到的不可逆转的、累积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等。
(三)重视对废水治理和资源化的新技术的研究
对于废水资源的有效治理,是我国实施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今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更加的满足不了人类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所以现今必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对过去传统的治理方法给予替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展可持续化观念。针对现有的工业污水处理率低,而人工合成类的化学可生化性较差,难以有效的降解微生物等特单,目前国内外正在着力研究O3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法、高温氧化法等新的污废水处理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有些方法虽然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操作中的力度明显还是不够,对于这样的研究应当加快步伐,加大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将对于全面有效的改善农业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研究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以恢复或部分恢复土壤原有的环境功能。生物修复包括了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植物和微生物的联合修复等类型,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改变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或将其有毒物质作为生物的碳源或能源,使污染物得到固定和吸收,实现对土壤的净化。但是,在生物修复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仍然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苛刻的修复条件和处理之后的污染物依然不能够有效的满足质量指标的要求,共存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有机物微生物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迁移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张震,吴文虎. 基于微观主体行为视角的聊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2)
关键词:理论框架生态水工学生态系统污染
1引言
1.1江河湖库水环境现状我国江河、湖泊和水库普遍受到污染,至今仍在迅速发展。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据初步估计,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据2000年统计,我国河流水质在11.4万公里评价河长中,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7%,比上年下降3.7%。关于湖泊水质,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9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4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在对93座水库进行营养化程度评价时,处干中营养化状态的水库65座,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库14座。这些情况说明我国江河湖库水体污染状况严重,且有明显恶化趋势。
最近20余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由于工业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占水污染负荷50%以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是最重要的点污染源。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后形成的农田径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是我国水环境的重要面污染源。湖泊、水库、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多年来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称为内污染源,目前已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内源污染还会释放出蓄存的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学品成为二次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特别是加强源头治理。
从我国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未得到遏制,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部分地区覆盖率减少;草地生态破坏加重;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为了遏制这种恶化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已将生态环境建设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规划,加大投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以封育保护和植树种草为主要手段的植被建设;另一类是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包括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这些重大举措必然对我国江河湖库水环境的改善产生深远的影响。
1.2运用水利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实践近几年来,为改善流域的水环境,恢复生态系统,水利部加强了流域的综合管理,通过统一调度,使黄河、塔里木河及黑河等流域的趋于恶化的生态系统得到了初步恢复。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1.1水土流失成因
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加剧,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息息相关。所以,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才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公路工程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1.1.1主体工程区
公路路基施工开挖的大量岩石、土体等固体废弃物将为水土流失提供丰富的物源,在建设施工期,由于占用土地、开挖坡面、整修便道、机械碾压等原因,破坏沿线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扰乱地表和地下径流系统,破坏土壤表层结构,使土壤的抗蚀、抗冲能力迅速下降,山坡失稳,土壤侵蚀加剧,在水力冲刷、风力、重力的作用下,必然导致水土流失的增加。
1.1.2取土场区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取土场的土方开采,破坏了原有的土石平衡,取土后开挖的坡面及对面的削坡,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坍塌、滑坡等危害,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1.1.3弃土场区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产生废渣弃渣,堆积了大量的松土,在水流冲刷作用下,也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1.1.4临时工程用地区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内的临时施工便道以及土石砂料的堆放,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一遇暴雨或大风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水土流失。
1.2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1.1.1对水库、河流的影响
由于公路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地貌状态和自然侵蚀状态下的水文网络系统,植被也受到破坏,极易诱发水土流失;其开挖、回填、碾压等建设活动,对原有坡面排水沟渠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施工裸地面积增加,扰动了原土层和岩层,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等土壤侵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施工中弃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护治理,在降雨及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大量泥沙,泥沙随着水流进入下游河道,在流速小的地方,特别是河口和港湾处进行沉积,因此,造成淤积河床,增加河水含沙量,污染水质等。
1.1.2对项目区沿线水环境的影响
填方或挖方过程中造成的弃土、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若遇大雨冲刷,泥土随水流失,还会使沿线的河流、沟渠等水体的悬浮物增加,混浊时间延长,对饮用水源将有短期的不良影响。桥梁施工中围堰及清理围堰时,也将对下游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1.1.3缩短公路寿命,危害公路行车安全
公路穿行在平原、丘陵、山谷之间,对一些阻挡性的丘陵谷地必然要进行夷平、削切、充填,产生新的坡面、断面,地貌形态发生了改变,容易破坏山体稳定,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尤其是施工期间路基边坡在重力作用下松上散落严重,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其边坡在运行期易坍塌、滑坡,危害公路安全。
1.1.4对农田的影响
公路施工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农田的影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通过农田的路段,特别是路堤、桥梁或交叉点,降雨侵蚀所产生的泥沙会直接流往工程区域外的农田,由于地势变缓,其中大部分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沙压农田”。另一种方式是泥沙中细小的部分会随水流往下游,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农田,对农田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此外线路工程的取土区和弃土堆位置不当时,对农田的影响也相当严重。
除上述以外,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还包括对项目所在区的土地沙化、退化的影响。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
2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目标
公路施工和营运期过程中,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和生物措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恢复和保护公路沿线水土保持设施,加大公路绿化里程,改善项目区现状生态环境。具体目标:通过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使边坡稳定,岩石、表土不,为公路安全运行服务,避免水土流失对工程本身的危害;取土场全部做防护处理,使开挖坡面不,并覆土加以利用;通过弃土场进行综合治理,使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的总量的80%以上得到有效拦挡或利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使泥沙不进入下游河道,不影响河流正常行洪能力;做好公路绿化工程的养护,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设计采取分区分期防治,工程建设前期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1主体工程防治区
主体工程区主要根据挖方、填方情况,对路基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系统、路基压实和绿化工程进行防护措施,从而保护路基的稳定,排除路基路面积水,美化公路运行环境,保证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取土场防治区
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主要通过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坡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期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
3.3弃土场防治区
应采取挡土墙、护坡工程以及综合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设置渣场排水系统,拦渣墙,堆渣后回填表土,表面平整,人工夯实,坡面植物防护,恢复植被。防治弃渣下泄,稳定边坡,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
3.4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表层,以利于今后耕种。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对地除硬覆盖外,还应种植适合地区的长绿植物等美化措施,使公路建设造成的地表面尽可能恢复植被。
关键词:沙漠治理;现状;模式;马路滩
古浪县属温带荒漠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从南(祁连山支脉)到北(腾格里沙漠)气候由干旱逐渐转化为极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60 ℃,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达47d。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647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1.20%,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风沙线长达132km,风口多,沙害面积大,沙丘类型复杂,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丘平均前移速度为每年3~4m。风沙线上有792个村庄,2.67万公顷耕地,70多公里铁路,170多公里公路受流沙埋压的威胁。土壤沙漠化,加剧了干旱和沙尘暴的发生,风沙危害及其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1马路滩林场基本概况
马路滩林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腾格里沙漠南缘,海拔1 650m。林场经营总面积2.60万公顷,其中果园333hm2,葡萄基地200hm2,苗圃地200hm2,乔木林地60 hm2,农地730hm2,灌木林地4 000hm2,建设用地40 hm2,待开发土地3 330 hm2,宜林沙荒地1.70万公顷。林场现有机井22眼,渠道32km,道路35km,日光温室38座,果窖8个。渠、路、林、田配套成型,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
2沙漠治理目标及措施
2.1治理沙漠的目标在沙区进行造林绿化,增加植被,治理流动沙丘,改善区域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削弱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缓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在腾格里沙漠前沿建造防风固沙林,每年实施封沙育林(草)1 400hm2,埋压草方格沙障140hm2,营造防风固沙林667hm2左右,使治理范围逐步向腾格里沙漠腹地延伸。
2.2沙漠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乔灌草结合 、封管造并举。
2.2.1生物措施。①封沙育林草:即在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有天然下种或有残株萌蘖苗、根茎苗的沙地)实行封禁,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②防风固沙林:是指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护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③农田防护林: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④水灌阻沙林:在沙漠边缘及农田过渡地带,选择适生乔木灌木树种,通过人工补水措施,建成生物活体沙障,阻挡风沙对农田、道路、村庄等的侵蚀和危害,通常采用密植的办法。⑤经济林草:选择耗水少、经济价值高的林果、药材、饲草、油料树种和植物种,通过人工栽培,获得生态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灌草植物有较充足下种能力,因植被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进行带状和块状平茬、除草、松土,促进天然更新,能长久固定流沙,是控制和固定流沙最根本而经济的措施。
2.2.2工程措施。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以及治沙实践,应用1×1m的草方格沙障,然后再在方格里面种植旱生的灌木,这种做法比较复合干旱区生态恢复学的原理,固沙效果快且明显,保墒蓄墒能力强,有利于天然植被恢复,但需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3治理模式和方法
3.1生态经济圈将林场经营治理范围划分为经济带、生态经济带、生态带、辐射带。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动态因子置于同一系统中,使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体现出系统整体性、渐进发展性、动态扩散性和效益互补性的特点。在沙区建立了生态经济圈模式试点工程10万亩,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3.1.1经济带:将林场园林化,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3.1.2生态经济带:在不破坏沙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天然植被、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配套节水灌溉,人工间作葡萄、红枣、麻黄、干草等经济植物和药材。
3.1.3生态带:在无灌水条件的沙漠地带,采取封沙育草和无水栽植技术,使大沙漠恢复植被,实现防风固沙的目的。该地带分布广、面积大,是防治沙漠化的重点和难点。3.1.4辐射带:通过林场沙漠治理活动的影响,使周边农民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改变,环保意识增强,由沙漠放牧变为舍饲圈养,由采樵伐木变为参与治沙造林。
3.2“四带一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求和创造提高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加强“四带一体”综合治理模式技术的推广,以解决荒漠化立地造林技术“瓶颈”为突破口,以实施科技支撑为契机,以提高荒漠化总体治理为目标,大力推广“四带一体”(前沿阻沙带、固沙林带、阻沙带和封沙育林育草带)的抗旱造林技术,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造林的建设质量和成效。
3.3沙产业开发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而光、热、土壤等条件得天独厚的特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为干旱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了新途径。让沙漠有了绿洲,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的目的。近几年,林场在沙漠综合治理,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沙产业开发,在马路滩建立沙漠生态经济圈模式,修建日光温室50幢,种植高效蔬菜、种苗、中药材、葡萄等作物200hm2,发展暖棚养殖、土鸡散养等畜禽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沙漠旅游开发把荒漠和原生态做为资源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开发生态旅游业是加快古浪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沙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方向,2002、2003年以“武威市国际天马旅游节”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开发,以马路滩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今年县上以金色弧线旅游开发思路为重点,依托项目拉动,完善基础设施,修复观赏景点,开发自然人文景观,建成生态治理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金色弧线”展示带。通过举办“中国丝路明珠旅游节”培育了古浪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科技在沙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4.1旱作造林技术
4.1.1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便蓄水。
4.1.2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可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苗桩保留高度5~10cm,以便萌发新条,由于截干造林苗木水分蒸发消耗少,可避免因干旱多风而造成地上部分干枯,使植株残废的现象。截干造林无论秋季、春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是一种抗旱植苗造林的好方法。
4.1.3修剪枝叶目的在于调整蒸腾与水分吸收之间的平衡关系。试验证明,通过修剪树叶,能提高成活率10%~30%。
4.1.4泥浆蘸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泥浆稀稠以能“吊线”为宜。泥浆中添加菌根粉、生根粉,效果更佳。
4.1.5穴面盖草和覆砂:通过穴面盖草和覆砂均能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穴面内湿润,减少蒸腾的作用。
4.1.6地膜覆盖具有升温、蓄水、保墒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幼树成活率及生长量。
4.1.7ABT生根粉技术:ABT生根粉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性植物生根促进剂和生长调节剂,可加速植物代谢,增加呼吸强度,提高酶的活性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植物体内氮、磷、硫的吸收与转化,对促进林木的扦插生根和苗木受伤根系的恢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具有显著的作用。
4.2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渗灌、滴灌、喷灌节水造林技术,与漫灌对照,湿层厚度50cm时,平均节水86.30%,节电83.30%,省劳3倍,省时25%。1995年林场积极引进和安装以色列滴灌设施,在马路滩建立400hm2示范工程,实现了亩均节水55%,节电53%,节约田间管理费55.20%的目标,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并在种植业、林果业等方面推广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沙漠造林中选用抗旱性强、蒸腾量小的适生灌木树种,降低了治沙成本,提高了治沙效果,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探索了新的途径。
4.3沙漠植物园引种驯化栽培林场近几年先后引进理想大根等蔬菜品种58个、针叶树种、花灌木为主的适生树种52个,建立繁育圃、采穗圃、品种园20hm2,诱导接种锁阳、苁蓉20hm2,推广应用抗旱保水剂、生根粉、容器育苗、经济林设施栽培等新材料和新技术,为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现代农林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4.4农产品加工2004年组建成立天源农业产业公司后,修建了容量1 000t的冷库,建成年加工12万只羔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开发以“土门”羔羊肉、“黄羊川”小杂粮、“红秃头”挂面、“黄羊川”糯玉米、“沙漠”土鸡等5个系列,28个品种,2006年公司产值达到1 200多万元,带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5沙漠治理成效
从1980年开始,马路滩林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
4 000 hm2,农田防护林100hm2,封沙育林(草)7 000hm2,植被覆盖度由1980年的20%~30%提高到目前的70%~80%,有效保护了周边1.50万公顷的农田,2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6对沙漠化防治的思考与认识
6.1共同行动策略治沙和环境建设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沙事业,开展公益活动,以社会力量支持沙漠生态治理工作。积极组织国内外民间团体、爱心人士和广大民众参与治沙活动。
6.2自然恢复策略人口、资源、土地压力是造成生态恶化和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减少人为对沙漠生态的干扰是治理沙漠的根本前提。封沙育林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治沙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首选技术措施。
6.3科学发展策略我国治沙技术成熟,民众参与率高,有资金保障就能加速治理。
6.4产业开发策略把治沙和沙产业开发、农产品加工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保障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体系。
6.5发展促进策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防治沙漠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政府多渠道增加防治荒漠化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快了防治荒漠化的步伐。
6.6法制保障策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防沙治沙法》等,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开始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总理在民勤考察并做重要指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沙漠治理的决心、信心和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长远考虑。
参考文献
[1] 屈建军、马立鹏、刘从.甘肃省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22(5):521.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
1土地生态协调建设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原则
生态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使人与人、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资源供求等各方面协调一致。
1.2土地生态适宜性原则
生态建设中,应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条件对各类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1.3可持续原则
生态建设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协调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力争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1.4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林灌草生态系和城镇村生态系等子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总是不均匀分布的,我们称之为土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有利于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1.5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如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存在一定差异性,土地生态系统在空间上有严格的地域分异性,因此,生态建设应立足差异,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建设方向。
2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1小流域建设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第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逐年实施,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相应提高,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形式,形成了科学合理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利用结构。
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的比例有所协调;形成了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大于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沟整地造林,合理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工程,增加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起到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地表植被的增加,对改善流域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起到显著的作用,充分显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作用。
第四,建设生态经济。在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处理好治理、开发、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型的产业化、商品化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以生态综合治理开发为基础,生态的综合治理开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既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几种经营。
第五,加大科技投入。在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提高了科技普及率,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各类高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形成一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的路子。
2.2创建文明生态村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文明生态村”在农业生产上,既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又能延长二、三产业链;既能创出名牌产品,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又能使光热水土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创建文明生态村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又调整了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既解决农村道路硬化和“五乱”陋习,又实现农村美化、绿化、净化和沼气化的生态环境;既体现了与城市园林型、生态型、现代化的定位衔接;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使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2.3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庭院经济除了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如: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投资小、风险低、收益可观,为农村提供新能源,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等特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优势。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庭院为基础,进行集约化商品生产,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发展。高效利用劳动力及时空资源,以庭院为基地建温室。冬季增加一季生产,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及家庭劳动力。高效的资源利用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养殖因条件适宜,从而周期缩短,饲料利用率提高。沼气发酵产生优质能源,同时节电、节煤,降低生产成本,气体效应及沼渣、沼液、禽畜粪便提供的优质肥料,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在改良土壤结构的同时降低农作物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庭院经济可因地制宜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组织有效的循环系统,使通过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所获得的生物能得到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3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措施
3.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施生态规划
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原则,集约化利用和经营各类用地,着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力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开展以林草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采取小流域人工植树、种草和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的方法,提高区域地表植被盖度。建设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区,局部辅以部分工程措施,包括拦河坝、防洪堤等,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的综合效益。
3.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
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国情是耕地数量大,基本农田多,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耕地少。但是,近几年,耕地被占用的数量也是相当之大的,应该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为此,首先,要实施耕地动态平衡战略;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及时的补充耕地;其次,要加大物质投入,科学施肥,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再次。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兴修水利,排涝、防早、除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质量。同时,要控制农田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避免和禁止用污染水资源灌溉农田,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开发利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生物农药和生物降解剂,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大力推行节水栽培技术,减少肥、药流失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3.3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的机制
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决策中,既要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又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区域发展中建设项目的评价、生态安全的评价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这除了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受到人类自身知识缺陷和认识边界的限制。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因此,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
参考文献
[1]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南雄位于珠江流域北江水系上游,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境内水土流失严重,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市、县之一,原有水土流失面积751.26平方公里,占北江上游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8%,占南雄土地总面积的31.4%,其中强度流失383平方公里,中度流失235.2平方公里,轻度流失133.06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352万吨,相当于流失区每年剥蚀3.61毫米表土层。水土流失导致境内主河道浈江河床平均淤高2.5米,缩短航道里程61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北江中下游乃至广州和珠江三角洲食水质量和防洪安全的严重隐患,因此水土流失成为南雄环境的头号问题。
因此南雄的水土保持工作自建国以来就开始了,1955年南雄县成立了水源林营造站,是南雄的第一个水保机构,1969年与设立在南雄的韶关专区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合并后改名为“南雄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为加快治理水土流失的速度,1984年成立了南雄县水土保持委员会,由时任县长黄武君任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并设立了南雄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为正科级行政机构,简称水保办。
1985年省人大作出了“关于整治韩江、北江上游水土流失议案”,把南雄市373平方公里的流失区列为省发展国民经济,治理水土流失计划。南雄以此为契机,揭开了全面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
至2005年,经过20年的努力,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8.4平方公里。推广了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为主的新技术、新品种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效果。共治理了13条小流域和浈江河沿岸等地。在实施的治理措施中,筑谷坊10769座,建拦沙坝19570座,挖沟洫工程679.6万米,修梯田22.3公顷,营造水保林32211公顷,经济林果6237公顷,种牧草3842公顷,封禁治理22292公顷,共完成土方446万立方米,石方923万立方米,总投工865万工日,完成总投资450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36万元。
通过治理,南雄市提前超额完成绿化荒山的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效显著。
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起到缓洪拦沙作用。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拦蓄了大量泥沙和地表径流,使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985年的5375吨/平方公里,下降为1736吨/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从352万吨减少到129万吨,治理区河床平均下降0.24-0.9米,水利设施淤积量减少60%;拦蓄径流3.63亿立方米,拦水效率为21%。在汛期起到了滞洪作用,减少了洪涝灾害。
恢复了植被,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在近20年的综合治理中,充分运用各种措施,如筑谷坊、建拦沙坝、挖沟洫工程、修梯田等工程措施。营造水保林、经济林果、种牧草、剑麻、银合欢等水保林,实行封禁治理。使全市有林地由1985年的118050公顷,增加到153621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2%提高到61.4%,林草覆盖率达70.4%,基本消灭了荒山,1992年南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绿化达标县”。境内难以造林绿化、寸草不生的红砂岭(紫色砂页岩裸地)也披上绿装,共治理这类土地达84.1平方公里。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土壤理化性质、小气候也得到改善。
保护了农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治理后保护了农田3615公顷,恢复耕地358公顷,通过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量不断提高。治理前的1985年水稻单产只有5025公斤/公顷,治理后提高到7675公斤/公顷,黄烟生产由1985年的1440公斤/公顷,治理后提高到1830公斤/公顷。
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山区经济。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大发展了山区经济,给山区人民带来了财富,全市共完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面积80445公顷,其中:红砂岭营造水保林32211公顷;营造薪炭林17306公顷;营造湿地松用材林3960公顷;发展果树3333公顷;种植草木栖831公顷;种植龙舌兰麻512公顷;封山育林22292公顷。
关键词:西部县域;甘肃省崇信县;生态功能区划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4838-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17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in Gansu Province
LI Xiao-ling1,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2.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atus of Chongxin county and its role in Gansu province and Ping Liang city. Chongxin country was divided into 3 ecological functional regions including the region of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he region of hill valle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egion of tableland ravine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main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ach region, some advices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were proposed. It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Key words: the west country; Chongxin country;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工农业生产布局、保育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与管理手段。
1 研究区概况
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北部地区是中国甚至东亚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其生态环境条件也最为独特、复杂,是全国生态环境恢复、建设与保护的重点地区[1]。研究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对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本文的研究区域是西部甘肃省平凉市的崇信县。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南部,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县接壤,北连崆峒区,南与陕西省陇县毗邻。介于东经106°49′-107°13′和北纬35°01′-35°25′,南北长41.5 km,东西宽35 km,国土面积852 km2。县城距兰州约420 km,距咸阳国际机场约280 km。宝(鸡)中(卫)铁路通过境内,省道304线泾(川)甘(谷)公路横贯全境。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寒冷干燥,夏秋温热多雨。县境内河流、支沟水系发育,河自西向东纵贯全境,黑河、达溪河在县境内西南部穿境而过。此外崇信县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现为国家15个重点矿区和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2011年,全县总人口10.2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64亿元。
2 区划原则
崇信县生态功能区划遵循以下原则[2]:发生学原则、区域相关性原则、相似原则和区域共轭原则。根据以上原则,真正实现崇信县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崇信。
3 区划依据
崇信县生态功能区划分在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甘肃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实行三级功能分区[3-6]。一级功能区以中国西部生态区划为基础,结合甘肃省地貌特点、典型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二级功能区以甘肃省域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划分。三级功能区以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及生态系统胁迫状况等为依据划分。一级功能区命名主要体现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地貌特征+生态区构成,地貌类型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等,命名时选择重要或典型者。二级功能区命名体现分区的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典型生态服务功能,由地名+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亚区构成。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农业等,命名时选择典型类型。三级功能区命名要体现分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或胁迫性的特点,由地名+生态功能特点(或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生态功能区构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景观保护等,选择重要或典型服务功能进行命名。依据《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甘肃省划分为9个生态区、20个生态亚区、67个生态功能区。
4 区划方法
规划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在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的背景下,结合崇信县地貌图、植被图、土地利用规划图、水资源分布图等图件,经过定性分析,在满足自然生态环境一致的条件下,按照求大同存小异、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崇信县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需求,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在自然区划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功能区划,确定最终方案。
5 区划方案
5.1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根据《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崇信县被划入黄土高原农业生态区(Ⅷ)的宁南-陇东黄土丘陵农业生态亚区(Ⅷ-2)和六盘山落叶阔叶林灌丛生态亚区(Ⅷ-5),包括泾河谷地城镇与灌溉农业区(Ⅷ-2-7)、黄土残塬旱作农业强烈水土流失生态功能区(Ⅷ-2-8)以及六盘山、关山森林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Ⅷ-5-5)和华亭农业生态功能区(Ⅷ-5-6)等4个生态功能区。
根据甘肃省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依据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考虑崇信县的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结合崇信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生态功能区。
1)煤炭资源开发与植被恢复功能区。本区包括新窑镇和五举农场,总面积243.76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7%。本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高低不平,天然次生林茂密,主要在唐帽山一带,还有天然草场分布;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有新柏、五举等煤矿,是崇信县煤炭蕴藏集中区域,采矿活动导致的塌陷、裂缝、沉降等地质现象突出,植被及土壤破坏严重。
2)丘陵河谷农业生产功能区。本区包括柏树乡、锦屏镇、黄寨乡的全部,面积423.4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9.86%。本区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坡度不到5°,属丘陵沟壑和狭窄河谷川区,土壤大部分为黄壤土、黄绵土经过长期耕作变为黑垆土,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河由西向东纵贯全区,水资源较丰富,灌溉条件好,加之光能资源丰富,热量充足,农业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较高,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发达。
3)残塬沟壑农林生产功能区。本区包括木林乡、黄花乡的全部,面积182.09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1.44%。本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坡度4°~5°,海拔1 450~1 480 m,沟壑多、塬面窄小、山陡低洼,水土流失严重。本区林木稀少,燃料主要靠农作物秸秆,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5.2 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主导功能定位
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根据崇信县的实际情况,主要对由外力造成的土壤侵蚀、物质的迁移及生物的栖息繁衍和物种流动等生态过程敏感性进行评价(表1)。
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沙漠化控制等方面(表2)。本规划对各个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功能定位(表3)。
5.3 各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
1)煤炭资源开发与植被恢复功能区。维护并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和保持土壤能力;加大矿区生态恢复与治理力度;严格化肥农药的施用,推行生态农业生产,防止面源污染,重点保护水源地水质。
2)丘陵河谷农业生产功能区。加强资源、环境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限制建设用地的无序过快增长,维护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保护耕地和农田,防止农田破坏和污染危害,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农业;积极发展南北两山的水土保持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封坡育草,修梯田,控制水土流失;为防止河流的侧蚀作用破坏耕地,要改造河道、修直河床、筑防洪堤并沿堤大量植树;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和地膜回收,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3)残塬沟壑农林生产功能区。本区塬面长期受水土侵蚀,沟谷切割,形成残塬,塬边坡地水土流失强烈,土壤贫瘠,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带。要平整土地、填平小沟浅沟、黄土溶沟和盲沟,特别要重视塬边和塬侧沟谷的治理,应沿塬边修筑围墙和植树造林,以防塬上水土下塬,并能固结塬边的土体坍塌。大力发展灌木林和人工草地,控制土壤侵蚀。
6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崇信县“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崇信县域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农业生产布局、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相一致。
煤炭资源开发与植被恢复功能区以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导产业,依托天然草场,农村经济以草畜产业为支柱产业。
丘陵河谷农业生产功能区宽阔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便利,适宜耕作,是崇信县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工业、蔬菜、林果和商贸是其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
残塬沟壑农林生产功能区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业、草畜产业和林果产业是其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清宇,秦玉才,田伟利,等.西部地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等.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21(1):1-6.
[3] 贾良清,欧阳志云,赵同谦,等.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4] 俞 洁,邵卫伟,于海燕,等.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8):620-623.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水利工程建设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缺一不可的,具体可以表述为水利工程建设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保证。首先建设水利工程是为了管控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其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既然水利工程建设是在自然界当中进行的,那么它就必须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水利工程建设有抵抗洪水,防止河流断流,蓄水抗旱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功能,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以一定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如果在地质情况较差的地方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很可能引发泥石流、地震、山体滑坡等灾难。
二、我国目前水利建设及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是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但同时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与黄河”,这造成了我国局部的区域其水资源比较丰富,而部分区域水资源缺乏的局面,我们国家一直重视水利建设,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局面为:首先,是在大江大河干流的基本上,来建立了防洪减灾的体系。其次,就是水资源配置也不断完善和合理化,以修建水库等相关蓄水的工程,采用跨流域,甚至是跨区域,引调水的工程,来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不均问题。再者,就是我国农田灌溉体系,也在基本建立,当前,我国的农田灌溉面积也在不断相提高。农田的水利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其农业的生产力,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最后一点,就是对我国水土资源的保护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对重点的区域,实施了相应保护,同时加强其生态脆弱河流的治理,对部分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抑制。
三、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从水利工程设计着手
由于长期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水利工程的设计者们对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识不清,设计时对生态问题考虑不足,导致很多水利工程建成运行后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先让设计人员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对生态问题给予充分的考虑,让生态的理念融入到工程设计中。在设计开始前组织气象学、地质学、水利、生物学等各学科专家、学者进行现场实地的考察,并从各学科的角度形成报告,交由设计人员融入到设计方案中,从源头上为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审批、监管及验收制度
一方面,为了保证不因设计问题造成水利工程建成运行后造成的 不利影响,在工程审批时,政府应组织所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对工程设计进行严格评估。由于水利工程耗时、耗力,复杂程度较高,故应在所有审批专家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审批通过,允许施工;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最后,在施工结束后,应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要严禁其投入运行以免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补偿机制
一般情况下,只要人类对自然进行了改造就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或破坏,为了抵消或降低这种影响就应该建立一种相应的补偿措施,以便对因建设水利工程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因此要坚持破坏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补偿机制,使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问题,从而尽早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模式和两者间的原则,及和谐发展趋势
(一)基本模式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的治理与分期实施建设的模式,采用系统与发展观念。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重视期工程的具体作用,同时,还需要对生态环境保护作用进行分析,如在建设健全的防洪工程等方面,需突出防洪与环境的优化,作为基础,合理与适当的开发其当地河流资源。另外,在清障与疏浚等方面要合理的进行调配,全面提升其泄洪能力与标准,实现合理完善的治理作用,达到其安全泄洪与改善水文的环境,作为其基本的目标。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模式,在于突出其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上,这个作用不但包括水利工程的本身所能够起到的防与供水,及灌溉等方面的作用,还要在保护其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是以满足其水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及时的了解地形形态的特征,因地制宜的规划,全面了解不同河流形态与地理的环境,做到和周围水生态系统互相协调,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来实现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如保留与恢复原河流的结构,利于改善其水质与原始生物的运动。扩大不同绿色植物的区域,给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的地域,确保其地下水能够有效的供给。创建简单景观河,还需要融入适宜的设计;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来降低工程运营的成本,提高植物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其净化水的主要目的,从而减少维护的成本。
(三)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其整体的规划原则
整体性的原则,就是从生态系统的结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其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因素,提出的总体要求,整体性的原则要求,不仅要注意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还需要注意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和变化的过程。一旦不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进行充分考虑,哪怕只是暂时的缓解,都会影响水利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其整体性原则还需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从生态的角度来降低其工程项目的成本。
(四)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趋势
随着全世界人口不断增多,许多国家也开始对人类破坏的河流及自然状态所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些国家发现的一些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明显时,也对这些工程进行了重新的修复,让其生态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比如有的国家退耕还林,增加湿地注重对水土的保护,恢复两岸植物的群落,并积极发展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束语: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与自然界斗争中对自然界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水利工程建设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到现代各类水库、水电站的建立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对自然界进行的改造。这些改造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自然界原有的面貌,有的水利工程建设的确是对人类的发展有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反,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在建成初期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之后却是投入很大的成本也不能控制其带来的危害,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水利工程没有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过程中结合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丽颖. 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