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剂学的历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治疗方案;药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14-02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基础而发展建立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其作用贯穿于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为产品的开发提供决策,将为新形势下的药品监督立法及管理的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有利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方面:
1 优化临床用药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过程。目前情况下其主要任务是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和社会服务项目斫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其目的不仅是节约药品费用更重要的是使药品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选择药品价格的“高”与“低”,并不标志着治疗方案的“优”与“劣”,因为药物经济学不光注重治疗成本,同时还注重治疗效果,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得。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问题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在多个治疗方案中,一个治疗方案即便成本较高,但临床效果显著,仍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2 指导临床药学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卫生保健费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药物费用)的逐年上涨己成为妨碍各国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医疗制度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药物经济学为此尽微薄之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指导,其中包括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干预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其注意事项等。②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医学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病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液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倔效应,这样既可调节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3 应用于药品的采购与贮存
我国医药市场中普遍存在一种药物多家生产的现象。同时其价格差异也很大。为此,国家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广大患者的医疗负担,推出了“招标采购”的新举措,既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在获得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去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将真正具有良好成本效果的药品奉献给广大的医患者。这也是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流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另外,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药品的质量除了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外,与其贮存方法也是息息相关的。例如,规定在冷库中贮存的药品,如在常温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还会降低药品的疗效乃至失败,同时也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如果使用了这种药品,即便临床医师已经拟定了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也达不到预期的疗效,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由此可见,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采购与贮存药品,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4 指导医院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医院制剂是医药市场的重要补充,能应临床之所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经济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是保障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是首要任务,即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制剂研制过程中,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评价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生产过程中,除严格按GPP标准执行外,还应将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应用到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制剂品种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改变以往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工艺粗放的局面,优选工艺,进一步提高制剂产品的质量,例如可用吸附澄清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技术,可节约大量成本。
5 应用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内容,包括疗效评价,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药物经济学从社会角度出发,动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成本和相应效益方面进行鉴别、比较,决定出最佳医疗服务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让人们以最小的代价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上市后药物的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价,是目前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负担形式下的急迫任务之一,也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对一个药品的实况进行调研与分析评价,使得该药在临床上得以合理的应用,使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6 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
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拟开发的新药进行评审,从治疗作用、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可以避免新药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可以使新药开发更加科学合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利用药物经济学加强新药研究经济管理和评审,以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和卫生资源的浪费。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对开,发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新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今后我国新药开发和评审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
7 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一、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兴趣属于一种行为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统计学是一门公认的难课程,学生对统计课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采用统计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感到形象、生动、有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每名同学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升华,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统计案例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赋予了学生充分表现个性的机会.
二、统计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
1.统计学课程的特点
(1)信息量大,结构复杂
首先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分类过于繁杂,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统计实际工作,对统计中的概念含义及作用不能正确理解,如,不少学生对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难以区分.其次统计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并通过对总体现象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认识它的内在规律性.每一个统计原理都有对应的现实素材,同时又以数学形式来表述.统计推断部分中的不少公式都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如在讲授最小二乘法中的参数的计算公式的推导需要有偏微分的知识,虽然高职的要求是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公式,对公式的推导都不做要求,但这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每种指标计算一般是按公式去讲授,学生很容易把每种指标孤立地去理解或纯粹作为一种数学公式去掌握,而不能正确理解各指标间的联系及不同作用.再者各章的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独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指标体系及分析步骤.
(2)应用性、实践性强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学的生命在于应用,统计的价值和魅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才能得以体现.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的经营和决策、科学研究等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现代统计学教学中鲜明的应用性已成其教学的主要方向.
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其效果是不思进取、缺乏新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有限的,通过例题只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角色是讲解员,强调对学生的“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他要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精选案例,课堂上要组织案例讨论,并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与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淆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居于主要地位.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在举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要地位.
2.利用多媒体辅助统计案例教学
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给予饮食的时间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脑组织缺血产生脑水肿,常有颅压增高现象,所以要严格掌握给予饮食的时间。脑水肿早期患者因颅压高常有呕吐,此时插入鼻饲管可能引起窒息。而且,对早期患者,为防止脑水肿加重,一般需控制入量;患者胃肠功能不稳定,给予鼻饲意义不大。因此鼻饲时间不宜过早。但若鼻饲开始过晚,又将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高颅压症状,胃肠功能正常,无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呼吸道通畅等条件时,就可以开始鼻饲。一般脑出血患者多在发病48小时后开始鼻饲;脑血栓患者多在24小时后开始。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不尽一致,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给予鼻饲的时间。
对脑血管疾病生活能自理患者的饮食护理
对神志清醒和能自动吞咽的患者,不仅要做到食物的软、烂、碎,使患者易于吞咽,防止噎食或呛咳,而且饮食要多样化,色、香、味俱全,符合患者的饮食习惯,使患者易于接受,增加食欲。同时,对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低盐饮食,预防血压上升,诱发再次出血,避免暴饮暴食,引起急性胃扩张,导致消化道出血。
在调配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中,应注意:①限制总热量,控制体重在标准或接近标准体重范围。②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量(胆固醇每天限制在300mg以下),尽量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以及动物内脏。③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尽量少吃蔗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④每天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2%~15%,并包含一定量的优质蛋白(乳类、蛋类、瘦肉、鸡、鱼、大豆等)。⑤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尼克酸(维生素PP)、维生素B6及维生素E;还应注意钾、镁和微量元素铬、硒、锰、碘等的摄入。⑥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4g左右。⑦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三餐的热量分配最好为早餐25%~30%,午餐35%~40%,晚餐25%~30%,两餐之间可以加餐。
进食时的护理:进食时注意力集中:切忌在吃饭时看书、看报、看电视、谈笑及与进食无关的问题,避免在患者进食时进行各种处置。
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饮食护理
喂食过程中应避免心理焦急: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喂水、喂饭。但在喂食过程中,由于患者自己不能进食,情绪窘迫,护理人员则因喂食而浪费时间,从而心理产生焦急,所以护士应体贴患者,在喂食过程中要克服自己的缺点,应表现出沉着自如,尽可能坐患者身边,使患者不慌不忙地进食。
喂食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因中枢性舌瘫和面瘫,食物易从瘫面流出或潴留在颊部。因此,喂食时应从健侧喂入,喂食后做口腔护理或漱口,由于患者脑缺氧,影响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故常易进入睡眠状态,在喂食时应给予一定的刺激,使之在清醒状态下进食。
对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的患者采用鼻饲饮食
喂饲的:上消化道出血常常会加速患者病情恶化,因此,在每次胃饲前,先抽取胃液观察,如发现异常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并留取标本实验室检查。对已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更要密切观察,认真记录。患者由于存在意识障碍,胃肠张力低,贲门常处于松弛状态。喂饲时,为了防止发生呕吐及食物反流,患者头部应稍抬高。喂饲时,以使患者取头部稍高并转向一侧的为佳。
鼻饲饮食:昏迷患者24~48小时内禁食,采用静脉补液。第2~3天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开始以牛奶、米汤为主,3次/日,观察患者的饮食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出现呕吐、胃出血、腹泻等。如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第2天可增加量和次数以达到每天总摄入量的2000ml,热量的8400J,食盐5g分6次灌入。
鼻饲的食物: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对一些老年患者是长期的,长期鼻饲混合奶,部分老年患者会因而产生腹泻或便秘,混合奶虽热量高,但营养素不够全面,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加入鱼汤、蛋黄、鸡汤、果汁、菜水、豆汁、植物油等,以增加全面营养。在制定管喂饮食时,必须考虑到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输入的食物如与患者日常饮食内容变化太大,胃肠道就会产生不适感,使相当一部分食物不能吸收,而经消化道排出体外。多数患者平时饮食以粮食为主,所以在制定食谱时,可加入不同数量的植物蛋白质,如面粉、米粉、豆粉、豆汁,使患者胃肠道能逐渐适应,鼻饲饮食一定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卫生,无污染,温度稍低,注入食物速度不宜过快,以30ml/分的速度注入。另外患者多为高龄,且合并有其他慢性疾患,所以,对鼻饲饮食应做适当的选择。给予鼻饲饮食的原则通常是低脂、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多用混合奶。低脂饮食有利于改善血管硬化;高热量食物可减少总入量;高纤维食物有助于解除长期卧床所致的便秘。另外,在有高血压和高颅压存在时,要限制钠盐的摄入;有血糖升高情况时,要限制糖的入量;有颅内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时,要限制具有扩张血管和阻滞血凝作用的食品。
鼻饲管的观察及护理:留置胃管曾遭到患者及家属的拒绝,患者对胃管置入,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理,而患者家属除紧张之外,还有顾虑,怕患者置胃管后永远失去从口进食的机会,因此在置胃管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
关键词:中职教育;药理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87-02
对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剂专业的学生而言,《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是核心课程,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就业、工作息息相关。该科目涉及知识面广,内容繁多,抽象,要求学习者需具备一定的生理学、病理学、化学、内科学、外科学、药剂学等基础知识,对于大部分中职生而言,学好该门课程有难度。如何学好本门课程,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剂人才,是值得药理学教师思考的问题,作者就此谈谈粗浅的见解。
一、《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教学现状和不足
1.学生的特点。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均是90后,女生居多,平均年龄为14至16岁,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或是问题学生。惰性思维明显,存在心理缺陷,主动意识不够;自小娇生惯养,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律性不够,理解能力差,学习成绩一般,尤为厌学。
2.现版教材的不足。目前,《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张庆主编、第一版)是中职学校药剂专业的药理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课程的主要涵盖“药理学”、“药物治疗学基础”两部分内容。其中“药理学”是介绍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药理学”为“药物治疗学基础”提供理论基础;“药物治疗学基础”的学习主要内容是运用药理学等基础知识,来阐述药物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实践证明,现行版本的《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存在下列几个问题:(1)内容繁杂,偏深:除个别章节外,大部分章节为本科教材的缩写版,偏重于理论的学习,体现不了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色。比如列举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指导等内容学术性较强,学生难于接受。(2)实用性差:主要是指部分教学内容和临床实际应用脱节。一方面临床常用药物在教材上得不到体现,而临床上不常用的药物又有相应的编写章节,导致对学生的培养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如教材中罗列的抗肿瘤药物,许多已经被淘汰,而市面上常见的抗肿瘤药,要么没有,要么一笔概过。再如临床常用的钙剂、维生素类书中未有介绍。另一方面是该教材偏重基础理论,主要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介绍某一代表药物,临床用药内容阐述得少且简单,实用性不强。(3)内容缺乏对比性:教材所涉及到的药物,无论是同系统的药物还是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在横比、纵比方面相对缺乏,缺乏梳理和总结,学生容易产生混淆。例如钙通道拮抗剂的硝苯地平,在好几个章节里都有出现,对应的适应症也很多,但对所治疗的疾病没有总体概括,相对零散,不好掌握。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分类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具体对比每类药的具体优缺点[1]。
3.师资队伍的现状。(1)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的青年教师多数来源于药学的本科生或硕士生,一般未经过专业培训,同时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其教学模式受到高等教育的影响,虽然是多媒体教学,但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本的内容以“填鸭式”方式传授给学生,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应该怎样,受此影响,学生面对问题时仅能被动接受,缺乏自我思考过程,在知识运用上缺乏自信,是造成学生职业素养存在偏差的一个主要原因。(2)缺乏临床工作经验:现阶段的药理学教师,一般都是在本科院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药理学理论教学,他们大多有着一年的临床实习经验,但是缺乏在药房、药店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疾病和临床用药的现状了解较为局限。在教学过程仅能够将教材的内容向学生展示,缺乏进一步的讲解或者较少联系临床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讲授。(3)教学内容顾此失彼:中职药剂专业的《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兼顾“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基础”两部分内容,但是授课教师一般以“药理学”内容的讲解为主,“药物治疗学基础”一般都是要求学生自学,几乎很少讲解。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需要掌握的是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配伍、用药的注意事项、药物的联合应用等,而这些完全属于“药物治疗学基础”的范畴。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即认定为重点,学习过程的心思在于“药理学”而忽视了“药物治疗学基础”,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技术技能不够,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既定目标不相符。
二、改进《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教学的举措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的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并不利于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尝试解决上述难题。
1.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材编写的实用性。职业教育教材以“应用”目的,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目标。同时彰显区域特色、服务于区域经济。在此,笔者建议教材修编时邀请行家里手、企业能工巧匠参与教材的修编,修编过程要注意以下问题:(1)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去除没有必要的内容,尽量简便。将药理作用进行简化,明确其中的要点;优化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将常见的不良反应体现即可。(2)增加插图和表格。一是通过插图,相比文字描述直接明了,更具有说服力;二是通过表格,利用比较项目列举其中的异同,避免学生进入知识点混淆的误区。(3)联系工作实际,注重实用。调整好常用药、不常用药以及新药三项内容的比例。药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可适当删减,不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宜编写得太多,每个内容要条理清晰,做到纲举目张。(4)加强非处方药物及复方制剂的内容。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增加抗感冒药、维生素类药、钙剂的篇幅。积极拓展健胃消食药、止泻药、止咳药、感冒药等复方制剂的教学内容。(5)添加病案讨论及处方知识内容。精心遴选药房、药店合理用药指导、处方审核的典型案例作为教材的讨论题,增加学生对药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2.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提高药理学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以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契机,通过建章立制,建立药理学教师外出学习、进修的长效机制。定期让药理学教师到医院药房、社会药店等企业跟班学习或者挂职锻炼,目的是促进药理学教师对临床合理用药有更深刻的了解,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够跳出教科书的限制,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为有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附属医院、门诊等医疗机构坐班,让药理学教师置身其中,切身体会其中的工作环境、受其熏陶,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无缝对接。
同时积极鼓励药理学教师参与执业药师、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考试,紧跟社会形势,以考促学、学以致用、紧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具有企业烙印的“双师型”高素质药理学教师队伍。
3.多举措改善药理学现有的教学方式。(1)因材施教。面对当前中职学生起点比较低、底子薄、根基差的情况,要求我们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大纲,积极创造实训条件,倡导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必要的板书可以展示授课提纲和重点,使学生整堂课都可以看见其中重点内容;而多媒体教学把相关临床疾病治疗过程采用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3)尝试多样的教学办法。以“启发式教学”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代替“填鸭式教学”。药理学的教学内容繁杂难记,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使得这些内容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以唤起学生主动和积极学习药理学。这就要我们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很快达到这种学习效果。(4)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快学生角色的转变。实训教学是指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4],它是培养学生把课堂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重要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了解工作环境、工作制度,对今后从事的岗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模拟药房”。“模拟药房”就是以仿真的形式在学校里开设一家“药店”,与真正的药店没有任何区别,而满货架的药品仅是一些空盒和空瓶而已[5]。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模拟药房”的资源平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总之,《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教学内容需紧密与临床岗位对接,实现产教融合。讲授《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需要改变现状,一是通过校企合作,修编现有教材;二是建立教师学习进修长效机制,促进药理学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深入临床,及时了解最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打造具有企业烙印的“双师型”高素质药理学教师队伍;三是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多举措提高《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马春梅.试问职业教育《药理学》课程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38-239.
[2]万佑湘.提高药理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12(27):47-48.
[3]李明.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时代教育,2013,07(13):258-260.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主体
传统地理教学侧重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规律的介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则扬弃了这一传统的惯性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形成灵活的、系统性内化的、在多角度多层面丰富理解的基础上整合的经验知识系统,注意知识的应用性和发展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二、做有魅力的地理教师
初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快速期,而且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旺盛的求知欲,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必须塑造自己的魅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的魅力包括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们切不可忽视教师人格的潜在作用。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学识渊博,上课常旁征博引,让学生大长见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教学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语言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情趣横生。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剂。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老师常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知识。
三、采用直观教学
在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有些地理知识,对初中生而言,抽象难懂,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如降雨的三种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和地形雨,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将这些知识点用动画的形式点播在学生面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教学结合实际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可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若干地理现象赋予新的巧妙关系的内容。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有兴趣的材料来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中有利的地理”,“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学生只有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时才会产生求知欲,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如:学习“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时,就从当地的农业入手,分析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再让学生给自家的土地规划,选择适当的农业生产。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身边的地理密切联系,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光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还要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这对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如配合第一章,组织学生观察星座,寻找重要亮星,开展日、月食讲座,使学生懂得其形成原理及日、月食的过程,并适时进行观察。在讲第二章大气时,可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站,让学生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节目。
五、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如讲地球大小及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引用以下一些数据:若把银河系缩小一万亿倍,那时太阳半径仅0.7毫米,地球半径则为0.0064毫米,日地距离仅15厘米,整个太阳系直径也只有12米,但银河系的直径仍有100千米之大;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仅观测到的就在十亿个以上。地球在银河系,以至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就可想而知了。但地球对我们人类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星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也并非唯一人类居住的星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向月球进军,不久,人类可望移居月球。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计划分六步将火星改造成人类生存的又一故乡。补充这些资料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欲望。在讲第五章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专食牛粪的屎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六、实施学科综合教学
(皖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机能实验学是融合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教学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实践学科,在医学的基础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校药理学机能实验课中的教学实践,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包括贯穿“自下而上”规则、注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关注实验操作细节、机动安排实验时间、配合使用多媒体资源等。今后,我们仍将不断地探索并改进药理机能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机能实验;药理;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jyxm316)。
作者简介:熊莺(1976—),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研究。
通讯作者:丁伯平(1963—),男,教授,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学教学与研究。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机能实验学融合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教学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医学综合性实践课。机能实验课在医学的基础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科研素质,建立起学生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方法与能力。本校开设的机能实验课程分别由三门不同学科的教师担任,其中药理学占了较大比重,本文结合我校药理学机能实验中的教学实践,将提高药理机能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贯穿“自下而上”规则[1]
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教师按照“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实验内容的灌输及开展实验,学生往往按部就班,一旦遇到预料之外的情况就会无所适从。但是,如果教师采取以学生个体为出发点并关注学生个体行为的“自下而上”规则指引、管理课堂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为主,着重于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辅助学生主动而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实验状况、协调有序地完成机能实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例如教师在介绍本次或下次实验内容时,可以预设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并提出设计方案。另外,不要因为仅注重实验结果而过多地帮助学生进行操作,应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自己动手,只有当少数同学如蛙心插管、颈总动脉插管等实在无法顺利完成亟需教师帮忙时再辅助他们进行操作。当实验完成后,以小组设置单元让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负责引导学生综合对比各组的实验结果来进行判断、分析与总结。只有让学生热衷于参与实验的行为自下而上地涌现,才能促进整堂课蓬勃、和谐、有序地进展。
2 注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机能实验是与理论课程密切配合的一门学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3],强化学生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要注重培养他们善于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医学理论中一些深奥的专业名词,学生由于并未亲身体验而不能充分理解。在药物的基本作用这一实验中,将5%普鲁卡因溶液从肌肉注射待其吸收中毒后,家兔可出现头尾昂起、背部强直这一典型的惊厥症状,此时提醒学生家兔已出现“角弓反张”,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医学专业术语的确切含义,以提高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积极性。同时要指导学生从容不迫地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抗惊厥药物戊巴比妥钠溶液进行急救,培养他们作为医学生将来临危不乱地处理临床急症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又如在观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这一实验中,预先注射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再给予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能够观察到家兔血压降低,由于各实验组的电脑以网络化管理手段与打印机相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截取相关图形打印出来,观察、比较其与单用肾上腺素时血压图形的不同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α受体阻断药引起的“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这一机理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密切联系医学理论知识,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增强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的能力。
3 关注实验操作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尽管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某一类型的实验因操作不熟练等因素,在机能实验课堂中实验失败难以避免;但是,倘若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易致实验失败的因素注重于提醒或及时指导予以纠正,则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失误。教师每次介绍实验内容时要对关键性的操作细节加以强调;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操作方法,及时在细节上给予指导,则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成功率。例如在测定水杨酸钠的血浆半衰期(half life, t1/2)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用于推注药物及采集血样的注射器、从不同试管中进行移液的枪头等一定不能混用,否则会因含不同浓度药品的样本之间发生污染而导致t1/2计算结果出现负值。在进行药物作用于豚鼠离体消化道平滑肌的实验时,要告知学生预先将盛有台式液的烧杯置于38℃保温备用,尤其是在较冷天气进行实验时更应注重避免因低温导致平滑肌活性降低而干扰药物的作用效果。在观察强心苷对离体蛙心作用的实验中[4],为了避免较细的插管前端由于血液凝固引起堵塞,影响后续加入的药物通过插管进入蛙心而发挥作用,要告知学生预先向插管内加入任氏液;待插管顺利插入心室后,血液会立即随着心脏搏动而涌入插管上端,此时应及时冲洗并更换插管内的任氏液。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某些学生进行插管的操作时间较长,也要提醒他们及时吸取、更换插管内的任氏液。对于实验细节的重视及指导,使得实验的可操作性、结果的准确性及成功率等都得到明显改善,当学生因实验取得成功而感到喜悦时,也能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 机动安排实验时间
机能实验课教学通常是按照教师预先讲解、演示实验内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分析结果与归纳总结的顺序进行;但是,有时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调整先后顺序。例如本校机能中心开设的药物基本作用实验分别由三项小实验构成,其中第二项小实验为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而硫酸镁灌胃给药导致(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5页)小鼠腹泻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在机能实验课教学实践中发现,若按预定的教学模式待三项实验内容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有些组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观察不到腹泻现象;为了提高班级总体的实验成功率,教师首先讲解该项实验内容,让学生先进行操作,然后再开展其他两项小实验,以备在课堂上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硫酸镁灌胃给药的致腹泻现象。因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灵活地调整顺序以提高实验成功率。此外,也要指导学生注重节约时间,例如应用序贯法测定普鲁卡因LD50时必须得一只一只小鼠来进行实验,做完10只小鼠需要的时间较长,教师可提醒学生们在观察上一只小鼠是存活或死亡的同时,安排组内一个学生随机选取好下一只小鼠先进行称重并预先计算好药物用量,待上一只小鼠观察完毕即可抽药注射,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对家兔因普鲁卡因中毒进行急救时,要提醒学生预先备好耳缘静脉,并按照用量预先用注射器抽好戊巴比妥钠,待家兔出现典型的惊厥症状时则能立即注射抢救;这样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好操作顺序,既可避免学生初次面对家兔惊厥时自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再来寻找静脉及准确取药,又能提高家兔惊厥缓解的成功率。
5 配合使用多媒体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讲解完实验内容之后需要进行示教,学生们围成一圈进行观摩,但由于视线阻挡等原因难以避免有些学生不能完全看清教师演示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尤其是细微的动作;而以多媒体教学进行辅助[5],可将诸如对气管、颈总动脉以及输尿管进行插管的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给每一个学生,并且对于一些精细的动作如分离血管与神经、对颈总动脉进行结扎、剪口以及插管等以近距离拍摄的方式呈现,能让学生更加清晰而直观地把握住每一个实验步骤,自己操作起来会更加合乎规范,操作速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时,若能配合使用多媒体资源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则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应用序贯法测定普鲁卡因LD50这一实验进行总结时,教师可预先在电脑Excel表格中设置好相关公式,待全班六个组学生的实验都做完后参照计算公式LD50=lg-1(C/∑n)将各组C、∑n值等输入其中,直接计算得出LD50的数值,并得出六组实验结果的均数及标准差,将此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们结合对比本组测定的LD50数值,初步建立起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的能力。
今后,我们仍将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及时分析、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探索与改进药理学机能实验课堂教学的方法及策略,促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竞争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罗蕾.自下而上——前沿科技引出的世纪新理念[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94-97.
[2]张海宁,张晋昕.课堂提问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3):212-214.
[3]杨铮,杨惠娣,刘陶迪.机能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2):126.
[4]蒿慧文,肖雪,张扬媚,等.提高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成功率的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67-68,78.
关键词 : 语文教学;孩童 ; 想象力;
台湾诗人杨唤的《家》中写到:“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花朵是蝴蝶的眠床,歌唱的鸟儿谁都有一个舒适的窠,辛勤的蚂蚁和蜜蜂都住着漂亮的大宿舍,螃蟹和小鱼的家在蓝色的小河里,绿色无际的原野是蚱蜢和蜻蜓的家园。”学生读着、陶醉着,忍不住也写下自己心中的《家》。“多彩的花园是花朵的家。碧绿的竹园是春笋的家。高大的树木是小鸟的家。蔚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洁净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多好,孩子们的想象多充满灵气呀!欣喜之余却再次想起那曾经听到的“雪融化了是什么?”的答案,“雪融化了是春天”被否定的一刹那,我相信孩子的心受到了伤害,就此可能就泯灭了他无限的想象力。
在一次期末检测时因为“青山慢慢长大”引发了我们的争议,又因为标准答案的提供禁锢了我们一些教师的思维,又像是磨掉孩子想象力的一把锉刀。最终这个答案被无情地判错。这次批阅在我心头留下了深深的“?”。孩子的想象力到底该如何激活?如何保护?
童趣无价,童言无忌,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可以说,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中。作为老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富有诗意和创造因素的语言时,我们应该鼓励、呵护。当孩子缺乏想象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一、依托文本观察自然,积累丰富的表象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是随着经验的积累产生出来的,想象离不开现实生活。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学生想象力的激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对于孩子来说,单纯地观察要求是少有收益的。我们可以依托文本的学习,教会孩子观察,以积累丰富的表象。
(一)结合文本材料,引领学生进行阅读
想象也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产生出来的。阅读为孩子开启了通向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孩子的知识渐渐就会广博,那表象就会丰富,想象力也自然会宽广。如果在孩童时代阅读优秀的奇幻、科幻、童话作品,则可以丰富孩子的思维,“少了这些,就像身体里缺乏某种元素一样。”
童话是幻想的摇篮。自古到今,童话不知净化了多少心灵,孕育了多少梦想。教材中有趣的童话,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这时让学生借助大量地阅读,吸收童话的精髓,耳濡目染,从阅读中积累表象,从而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想象,同时激活与生俱来的埋藏于大脑之中的幻想基因。我们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一边不忘留下悬念让他们尽情猜想。在听读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设置的悬念让孩子们调动积极的思维,想象故事的进展。在自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又会随着情节的变化或激动、或愉悦、或伤心……不知不觉间他们的语言在发展,他们的想象在活动。
(二)开展交流,显现积累成果
我们在学生观察、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整理好词佳句、写读书感受,开展“观察交流会”、“班级读书会”,评选“观察小能手”、“阅读大王”等,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一定的观察力、阅读力,为学生想象活动的开展贮存了丰富的表象。
二、用好教材,激发无限的想象
新教材生字教学中虽有认字和写字之分,但都遵循着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所选的课文文情并茂,形象生动,富有艺术魅力。神话故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所选古诗情景相生,意境深远……从识字到阅读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充分用好教材,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
让生字灵动起来。低年级的课堂上识字教学是重头戏,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让静止的生字灵活起来?可让学生据字思境,据字作画,据字表演,据字编故事等等,用想象赋与一个个生字以灵性。有些汉字我们可以“据字作画”,如“样、丛”,可以画一棵树上拴着一头羊,两个人站在地平线上。在汉字的识记过程中我们让孩子们积极思维,放飞想象,化静止为灵动,不知不觉中激活了想象力。
三、摆脱束缚,鼓励大胆的想象
孩子总有一些古怪的奇思妙想,当他们说起,一定要尊重他的想法,信任他们说得对,切不可以想象是否合情合理而加以判定。
在我们的读写课上,我出示了“抱着”的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爸爸抱着宝宝。”“对,我们人类可以拥抱,其实世界万物之间有很多的联系,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啊。还可以说谁抱着谁呀?”“蓝天妈妈抱着白云宝宝。”很好。
“白云妈妈抱着雨点宝宝。”好极了,“沙滩妈妈抱着贝壳宝宝。”“大海妈妈抱着珊瑚宝宝。”“荷叶妈妈抱者露珠宝宝。”“森林妈妈抱着蘑菇宝宝。”太好了,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在孩子的眼中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没有了束缚的想象是轻松的、愉悦的、自然的。
“春天妈妈抱着燕子宝宝。”多奇特的想法,真棒!学生的想象被激发,紧跟着“夏天妈妈抱着知了宝宝,秋天妈妈抱着蛐蛐宝宝,冬天妈妈抱着腊梅宝宝。……”都出炉了。正是没有绳索的羁绊,真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才有了如此丰富的语言,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抱》就此诞生。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十要十忌”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3-2851(2010)06-0218-01
一、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切忌学生反感
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语言,首先要让学生能听懂,所以必须使用普通话;二是要概念准确、用词恰当。描述地理事物、现象,要生动形象;讲解地理概念、原理,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总结地理规律,要抓住要领,言简意赅;三是要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欢;四是要多使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切忌语言生硬、平淡无味、罗哩罗嗦,让学生厌烦。
二、要精心备课,切忌随意
精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要通过认真备课,充分把握这节课你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要心中有数。这样你就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这个课堂,学生才能通过这个课堂获得最大的收获。切忌偷懒,一本教案用多年,课要常讲常新。更不能不备课,临时看课本,课堂上读教材,或者课堂上搞“信天游”,想到哪讲到哪。
三、要注意导入语的新颖,切忌平淡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动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一节课导入的好,就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新颖的导入语,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如在处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时,就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实现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呀?“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学生答),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升起来吗?再看看我们这里的房子(郑州地区)为什么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呢?学生们议论纷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引入主题。切忌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请把书翻到第几页,今天我们讲第几课”,平淡无味,丝毫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是思维的主人,教师是“导演”,指导、启发学生自己“演戏”,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和学得到和谐统一。变过去课堂教学“师生”的单向传递为现在“师生”、“生生”、“生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形式。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不要提示;只需提示的问题,教师一定不要讲解。切忌“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台下发呆”的情形出现。
五、要熟练掌握“三板”教学,切忌弃而不用
“三板”即板书、板画、板图。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地理课堂教学离不开“三板”。运用地理“三板”教学艺术,能把抽象的规律变为形象的图画,把高深的理论变为浅显易懂的现实,通过图、画表现出来。图文并茂的教学,能使地理课堂变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使用“三板”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板书要布局合理,规范端正,精炼醒目;二是板画、板图要简易而又科学,准确而又鲜明,立体而又生动。
六、要重视教材中的“活动”,切忌轻视
地理新课程的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大量“活动”,而且种类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特别重视这些“活动”。利用它们开展自主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能力提高。教师在实施活动板块的教学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有的可以穿插在正文的学习中,增强所学问题的说服力;有的可以放在新知识学习之前作为引入;还有的可以作为课后探究的题目。经过教师适当的调整,活动板块才能成为激活课堂的催化剂。切忌把“活动”当成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让学生自己看,或者一带而过,这样就失去了教材设置的意义。
七、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切忌滥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改变了地理教师上课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的教学局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多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把大量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形声影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想象、比较、分析。作为一名地理老师,要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其“辅助”我们的地理教学。但不可滥用,更不能离开多媒体而变的不会上课。
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切忌单一
地理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谈话式、辩论式、探究式、讨论式、角色扮演式、游戏式、竞赛式、实践活动式等。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方式去“亲历地理”,而不是“听地理”、“背地理”。当然课堂也不是越 “热闹”越好,而要看学生的心(情)和脑(思维)是否“热”起来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切忌教法一成不变,时间久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从谈起。
九、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切忌脱离生活
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它当成一种资源来开发利用。这样不仅可以给课堂教学增加鲜活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新知识,而且还可以在引入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和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地理,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使他们对学习地理知识始终保持积极态度。切忌地理课堂教学抛开生活,单讲理论,这样不仅把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也浪费掉了“生活”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 士官院校;学籍管理;特点;要点
一、士官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
1.规范性。学籍管理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规范管理,使日常管理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军队院校更是如此。只有结合军队的条令条例,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士官院校特点的规章制度,对学员的学习成绩和操行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将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军校学籍管理必须要严格、规范,使每一个在校学生都知道学习期间应该如何完成自己的学业。
2.真实性。学籍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使用、开发学籍档案的过程,涉及的范围广、环节多、内容丰富,学籍管理工作就要坚持实事求是,材料齐全,事实清楚,管理准确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奖惩、加入党团组织材料等材料,这是全面展示其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直接综合的评价依据。在处理这些学籍档案时,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有的放矢,确保学籍管理档案材料真实齐全,否则就无法维护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3.时效性。我院采取的是学历教育加任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学制两年,其中一年在校学习,一年实习,周期较短。这种性质,决定了我院的学籍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通过学籍管理工作,可以把各专业学员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汇总,让校领导及时掌握教学管理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情况,既有利于领导决策,也有利于培养出满足部队需要的合格人才。
4.保密性。学籍管理工作信息量非常大,是不同资料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新生录取名册、在校生名册、登记表、学籍册、思想品德评定、学生毕业等材料,这些都属于机要,在一定范围内需要保密。在教学管理日趋网络化的情况下,军队信息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需要我们从业人员提高保密意识,强化保密手段,以免受损失。
二、士官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要点
1.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导向功能。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旧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完全必要。2009年,我科对以往制定的多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及时修改和完善,其中有《学员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入学教育实施细则》、《考试管理办法》、《毕业学员质量跟踪调查实施办法》等。这些制度的修订,在规范学生学习的同时,使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目前士官学员年龄普遍偏小,缺乏社会经历,他们对于适应社会,对于自身成长等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引导学生沿着适合社会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向发展。
2.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育人功能。严肃、规范的学籍管理,本身就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忠于职守的素质。新生入学,我们就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学员手册》人手一册,同时利用一切场合,广泛地向学生宣讲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和学籍处理案例。结合实例,将学生容易触犯的条例讲透彻,深入人心,做到有言在先,教育先行。通过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变被动服从为主动遵守。学籍管理不单是行政手段,更是一种教育手段。
3.严格管理,增强激励功能。学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章制度,有助于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有助于学生自觉受到学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在严格管理中,我们狠抓两点:一是及时处理学籍注册与毕业注册,我校学员人数多,在校时间短,每年的学籍注册与毕业工作任务很重,为了不影响学员的分配与任职,学籍档案的整理就要在每年的六月份前完成,而且要做到严格、细致,保证每位学员的资料准确无误。二是严格考风考纪,奖惩分明。我校严格实施教考分离制度,加强了考试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杜绝违纪和舞弊现象,对违反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者,一经发现,查实后就及时处理并予以通报,决不姑息迁就。对于成绩优异的学员,我们每年通报表彰并发给奖学金。这样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籍管理的激励作用,通过有效的奖惩,使学习好的同学学得更好,学习差的同学迎头赶上,形成生动活泼、严肃认真的学风,这也是学籍管理的重要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