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乡村发展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院里的人家都养奶牛,三头五头不等,都是膘肥体壮的那种。奶牛反刍的声息把我们拉回到遥远的岁月,站在这样的院落里四处瞅瞅,心中立时就溢满了古典的情怀。院里的主人不在家,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位叫王景茂的先生,他对别人家的奶牛似乎要比对自己家的更为熟悉。他说在乡政府选出这个项目的初期,村民对养殖奶牛并不看好,是乡领导费了好大劲才把事情办成的。现在,像这样的奶牛在全村共有108头,每头奶牛每天产奶25公斤,这些牛奶给村民的日子增添了甜味。在王景茂讲述着的时候,明亮的阳光正把院里花草照耀得艳丽,我从那些花草当中看出了主人的品格和性情。
人是无法逃脱日常生活的,你逃不脱那种平凡和琐碎,也逃不脱那种循环和往复。平凡和琐碎不一定不好,循环和往复也不一定太坏,关键是看你的生活质量。无忧无虑的日子站进这样的小院,以悠然的心情观赏那些花草,心里就总是汪着一片碧绿。可如果日子里掺杂了太多的无望,人的眼里就充满迷茫,任何鲜艳的色彩都不会使你的眼睛明亮。生活的无望会使心灵蒙尘,眼里本来就没有光亮,又怎能照亮身边的花草呢?乡村向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叫做年月稀疏,日子稠密。这是在说岁月过于地悠长呢,那么悠长的岁月偏偏又有着那么稠密的日子,想想也真是太没意思。大概就是想让日子变得更有意思一些,这家的主人除了养殖奶牛还做着别的事情,有人来参观他的奶牛他也没能回来。既然主人不在家,我们就无法询问到更多的细节,接下来的事就是走向那片诗意的田野。
行走在炼铁的乡间,那青青的山和绿绿的水让我们着实感动,于是就生出一些不着边际的想象。写了大量诗歌的杨友泉平时寡语,此时却显出少有的兴奋,竟然问我牛奶是什么?我是写小说的,我眼里的牛奶只能是牛奶,怎么想它也变不成别的东西。见我半天也想不出来,友泉自己回答了自己,他说牛奶就是那山坡上的白雾。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后来我认真地想想,忽然觉得这话极有道理。雾以自身的湿润滋养出草的葱绿,牛以葱绿的青草转化成奶的甘甜,这大概不仅是一个诗人的思维逻辑,还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方式。如此我便有些感慨了,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乡村才能触及到生活的原始程序,也只有在这样农家才能体会到日子的本真滋味。
穿过那片绿莹莹的烤烟地,空气中忽然飘来阵阵清香,我们寻着那股清香走进了一片果园。本以为果园的主人会很悠闲,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里的主人也不在家。一间小屋在阳光里静着,一些青藤在窗棂上缀着,一只狗儿在门口那儿趴着。几个员工模样的人端出成熟的水果,只说了声老板在下边的山坡上,然后就忙自己的活计去了。没有人停下来和我们闲聊,给我们介绍情况的,还是那几个乡官。乡官们已经习惯了用数字说话,数字是他们理政的依据,那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某年某年是多少多少,某年某年又是多少多少,他们的记忆可真是让人折服。大凡是用来说明事物进程的数字,一般都有着冷静的面孔,你因它而振奋也好,你因它而消沉也罢,它的表情从不变化。可那几个乡官说出来的数字却带着微笑,就好像那里边潜藏着浓浓的情意,让人觉出一种温度。
乡里的领导对果园的情况如此熟悉,这已经说明了他们对果园的倾心,简单地说那是官员和百姓之间的相互体悟。如此热忱地打造一个果园,想来它的果实一定非同寻常,我们决定到果园的深处走走。就在那果实累累的地方,我们见到了许玉明,乡领导说他就是果园的主人之一。我们开门见山,问许玉明赚了多少钱,他笑而不答。后来我们又问到当初他和四个合伙人创业时的情况,许玉明的话语多了起来,那慢悠悠的语速道出了一地的辛酸。许玉明说这个果园在创建之初就一直不顺,花很多钱买来的树苗竟是假的,那一次就损失了30来万。他们含着眼泪把假苗砍掉了,接着又四处借钱买回了真苗,最艰难的时期他们是咬着牙硬挺过来的。
3TNet正在进行时
《合作协议书》中提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目标是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开发适合我国“三网融合”国情的,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体系,为最终建成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奠定基础。
据悉,3TNet中的3T是指信息网络拥有T比特的路由、T比特的交换和T比特的传输能力,可以支持高清晰度电视、数字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和话音等众多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以及目前的信息网络还难以大规模承载及有序管理的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娱乐、居家办公等服务。
对于为何选择数字化后的广播电视网作为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的主要载体。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不管是电信网还是数字电视网都可以进行宽带接入,但基础带宽之间存在的差别,决定了在 3T实现成本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视频业务是未来信息网络应用的主要方向,并占据了主要的带宽。以高清电视为例,其电视效果、视频编码能力决定带宽的门槛至少要达到300Mbps比较合适。因此,未来以家庭为单元接入的总带宽需求应在100兆左右。而要以目前的主要电信网络为基础建设3TNet,其投资规模不亚于新建一张网。与之相比,数字化改造后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骨干网速率达到每秒1000千兆,接入网用户端速率达到100兆/秒,比现有用户上网速度要快100倍。
作为一项覆盖全国的普遍, 3TNet还将成为农村地区信息化重要的推手。但根据2008年3月份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目前74.9%的网民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互联网的普及率为27.3%,农村仅为7.1%,农村非网民中有53.3%的人不上网的原因是不懂电脑或者和网络,23.1%的人不上网的原因是没有上网资本。与之相比,覆盖广泛、终端普及而且操作简单的广播电视网在提供信息服务上具有其他网络难以企及的优势。
虽然目前的全国性的有线网络整合远未完成,但已经有不少省级网络整合已经基本完毕。因此,如果下一步3TNet试点在更大范围进行推进的话,一个较完整的网络和足够的用户数量基础将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网络整合因素不大会影响3TNet技术研发和实验的进程。
据广科院总工杨杰透露,广科院参与的3TNet实验已经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了3万用户为期一年的示范运行,并经历了6次专项试验和有数千人参与的大规模同步测试,证明了其结构的先进性、设备的可靠性、运营的可行性。各种测试数据表明,核心技术指标和试验规模全面超过发达国家信息网络的相关发展计划。同时,来自科技部的信息表示:3TNet一旦在全国投入使用,目前互联网的许多问题将不复存在,3TNet足以支撑全国两亿以上的用户使用,并满足未来20年每个家庭的信息服务总体需求。
“三网融合”新契机
《合作协议书》另外让人关注的一点,就是明确提出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将承载“三网融合”业务。虽然目前已经公认“三网融合”不再是“三网合一”,而是基于同一张网络三类业务的融合,但是就“三网融合”的主导权问题,业内还是争论不休。各类信息网络运营商,实际上也纷纷在做或明或暗“三网融合”的业务或实验。
以广电网络运营商为例,虽然先后遭遇了不少波折,也不名正言顺,但提供互联网接入等数据服务还是逐渐在各地开展了起来。但在更敏感的语音业务上,除了个别实验地区外,广电网络起先做的一些VOIP业务都被叫停,一些广电网络运营商只能将网络出租给一些电信运营商。
酝酿了20余年,将有可能在今年出台的《电信法》据悉也对“三网融合”问题做出清晰的规定,其中很重要的是经营电信增值业务将采用登记制度,从而在法律角度上突破了广电网络不能做电信业务的。在广电网络数字化改造和3TNet的推进上,广电网络无疑可以获得重大利好。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就认为有线数字电视网是国家信息化最经济的载体和最普及的工具。不通过数字电视网络开展三网融合,老百姓有可能失去廉价实现三网融合业务的机会。
[关键词]霍华德;田园城市;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12-0054-03
党的十报告把实现城乡一体化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中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也是一个城市化过程中的世界性命题。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霍华德与“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出生于伦敦一户商人家庭。青年时移民美国,后来回到伦敦,成为一名议会记录员。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许多社会问题有了独特的思考和认识。由于人口急剧膨胀,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由于缺乏合理的控制与规划,公共卫生、环境污染、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当时伦敦事实上已陷入一种社会抗议和规模性的混乱当中。
霍华德勾画出“田园城市”图景,给当时英国社会和人民打了一剂“强心针”。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后来成为名著的《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第二版时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书中阐述了人类生活的三种模式:“城市生活”、“乡村生活”和“城市――乡村一体生活”,它们犹如三块磁铁,吸附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惟有城乡一体化的生活,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1],而迸发出新的希望与新的文明。霍华德提出:实现全社会美好生活的途径,是打破现有格局,在大都市之外建设自由合作的田园城市和田园城市群落。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具有三个基本点:
首先,“田园城市”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人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建设应以人为中心对城市面积、人口布局、居民社区等作出精良规划。城市应体现它应有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和集聚的功能,城市应拥有足够的园林、绿地,以保证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霍华德为他的“田园城市”设立了一个象征性的“水晶宫”,其既是购物中心又是城市花园,距离最远的居民也不超过600码即548米――它不是单纯工程性的或片面技术效率性的,而是着眼于为人性发展和公共交往提供富有生气的公共空间,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公共场所。
其次,“田园城市”的精髓,是城乡一体化。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是一种社会城市,也是一种城市簇群。它以乡村为背景,甚至乡村就是居民优美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人们可以步行到田园和农场。城市之间通过市际铁路连接,为人们提供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机会。“田园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与今天一些现代城市中的“新城”和“卫星城”只有形式的连接而无本质的耦合,是城市与乡村的完美联姻和快乐结合。
再次,“田园城市”的本质,是规划和推行各项社会改革。土地问题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问题,它既制约城市发展的空间,又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规模与形态。霍华德认为,城乡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土地租金不同。城市之所以比乡村租金昂贵,是因为大量人口赋予了土地巨大额外价值。霍华德尝试给出一个解决办法,在1898年提出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社会,就要逐渐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田园城市”构想意在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解决以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城市过分集中、乡村加剧衰竭这样一种惯象。
二、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三重审辨
我们今天城市化所经历的路程,有些类似于英国100多年前所走过的道路。在霍华德那个时代所经历的“城市病”和“乡村病”,也是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田园城市”构想问世已逾100多年,但霍华德开出的解决城市问题的药方,对今天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审辨一:城乡一体化是一种臆想,还是一种逻辑?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它一方面表现为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表现为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的后继结果,事实上是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城市发展整个脉络看,城乡一体化是个漫长过程。
从城市生态上说,城市与乡村不仅应是一个物理的整体,还应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整体。因此城乡一体化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一种逻辑结果,差异在于对这种“逻辑”认知自觉或滞后。
审辨二:城乡一体化是乡村城市化,还是城市乡村化?城乡一体化要实现的是一种内在平衡状态,即城市内部功能的平衡、乡村内部结构的平衡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并不意味着城市要放慢甚至停下发展的脚步,降低水平去迁就乡村发展,而是要在提高乡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城市和乡村高层次的融合。这种平衡将不降低或破坏,而是有助于城市和乡村的统一与和谐,使其成为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因此城乡一体化既不是单纯的“乡村城市化”,也不是单纯的“城市乡村化”,而应是两者“愉快的结合”。
霍华德指出,把城乡一体化片面理解为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都是有失偏颇的。如果乡村都“城市化”了,形成一种“城市连绵区”,是很可怕的。用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的话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新的城市形式,而是一种“反城市”。反之,如果城市都“乡村化”了,亦是很可怕的,从城市文明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倒退。
审辨三: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技术修补,还是一种社会改革?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改革思想,即塑造一种城乡一体的全新社会结构形态,用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的社会结构形态,通过城市功能的分散而不是城市规模的扩张,对人口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有效的转移。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只有伴随以有效的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田园城市”。我国正处在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主要任务由解决温饱转变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只有通过社会体制领域的创新变革,才能优化人的发展境遇,促进思想观念和文化层面的转变提升,并创造良性社会环境,为扩大人们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活动,提供基本的保障。
三、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在现阶段,中国城乡一体化有这样几层突出的含义:其一,它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二,城乡一体化是提高城市层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在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需要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大胆借鉴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英国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工业革命同步。城市化初期,英国出现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的现象,并由此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霍华德正是针对这一社会现实,研究构想了“田园城市”的图景。他主张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最终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城市。1899年霍华德组织成立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和实践他的主张;1909年“田园城市协会”更名为“田园城市和城镇规划协会”,旨在促进田园城市建设和城镇规划;1941年更名为“城乡规划协会”,并推动了英国《新城法》的出台。1946年至今英国建设了28座新城。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新城”没有形成霍华德所构想的“田园城市”簇群,但作为一项从大都市疏散人口和扩大就业岗位计划,新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应吸取英国城市化初期盲目发展、无序增长的经验教训,制定完善的城市发展规划,同时借鉴英国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益经验,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把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保障。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是通过以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改革作为实施途径的,它不是对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对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与变革。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归根结底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不是把所有的乡村变为城市,实现空间上的“一体化”,而是通过制度层面、政策层面的统筹实现公民文化、公民心灵、生活习俗、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一体化。由此,中国城乡一体化本质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态下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创新。
在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按照“世界城市”的目标,规划和推进中国的城乡一体化。“世界城市”是指那些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事务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重镇,体现了人类城市文明的高层级形态。理想的“世界城市”必然是城乡一体化的城市,而非城乡分割型的城市。
霍华德构想的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城市”,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更是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城市。而这正是“世界城市”的终极目的。按照“世界城市”建设的标准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不仅要按照“世界城市”的容貌和标准,高水平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要注重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才能站在城市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高质量地推进城乡发展进程。
(四)尽快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基于对财政的考量,深入探索了城市的公共财政体制。霍华德从土地问题、城市收入来源、城市财政支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由于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城市偏好、工业偏好,以及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安排,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要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公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财政制度,尽快建立适度倾斜于农村的税收制度,加大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投入力度,理顺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五)把“人”放在城乡发展的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霍华德构想的“田园城市”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而且提供了人性成长和发展的公共空间。人们生活在“田园城市”可以享受新鲜空气、干净水源,也可以享受与大都市一样的就业、教育、医疗条件,还可以享受大家共同创造出来的社会福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改善农村道路、水利、环境等硬件基础设施,注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软件的建设与发展,更要注重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条件。
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要看新修了多少条路、增加了多少公交,还要看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多大程度的解决,更要看人的综合素质、公民的幸福指数等是否得到了切实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人是核心,是灵魂。道路宽广、环境优美、设施健全,都是为“人”服务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六)立足于现阶段实际,既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又不延宕发展时机,分阶段、按步骤稳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起步较晚,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一体化建设不能一刀切,要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霍华德认为,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树或一个动物,它是有机的,应该在成长的每一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要有整体规划,而且要根据社会发展最新状况,形成阶段性推进规划。
此外,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瞄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利用后发优势,形成动态追赶、局部超越态势。推进城乡一体化绝不在于数字和指标的“好看”,而在于引导整个社会向着优质城市的方向更好、更快、更科学地发展。需要予以警示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须在谨防急躁冒进的同时,力戒形式主义和政绩竞赛。由于城市一体化是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推进这项工程必须有前瞻意识,能科学预见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未雨绸缪地解决好各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当问题出现时,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根本处入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公正和谐。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精神和价值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和习惯的改变,强调人们的行为与城市文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的乡村差序格局被打破,聚集的新移居城镇居民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难以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不断丰富新移居城镇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重构社区文化和新移居城镇居民的熟人圈,使其逐步加入城镇社会,进入城镇主流、融入城镇生活。但同时新型城镇化并不表示城乡在文化上的一元化,而是两种文化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应当创造机制,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城市文化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文化依靠城市文化带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城市中日渐暗淡,而在广阔的农村却顽强保存延续着,农村比城市传承更多的民间文化、风俗、工艺、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不应是封建、愚昧、落后、污染的文化表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即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我们应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防止奢侈与庸俗,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来弥补当下以控制自然、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之不足,把与自然合二为一,重视群体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实行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要设法保护处于断根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资利用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能量的积极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1]。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传统村落保护是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相适应的生活建设过程,而不能搞成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无文化的局面。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应从其文化空间入手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使之活态传承。关键是要保护或唤醒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不能仅仅把古建筑作为盈利的旅游景点,而是要传承、演进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社区营造就是社区自发的行为,即以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一种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通过社区营造,将社区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豪感,凝聚成社区居民的共识,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镇化不能忽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与打造,应该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陌生症候现象。我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关注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乡村的诸多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老人自杀、环境污染等)与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有关,但也与家庭伦理失范关系密切。乡村急需公共文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如游神),创新拓展制定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保、持戒、权利等方面在内的乡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把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创造后再回归到现代生活,如一些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美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增强老人会、农村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道德评价功能,使青年生活有预期,道德有舆论压力,才会逐渐“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政府要发挥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价值变迁的挑战,引导文化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动员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培育农村当地精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城乡文化的和平共处、长期融合、创新和改造,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深深植根于村民的交往生活之中,敬畏、坚守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同时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据印度政府200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总数为10.27亿,其中农村人口为7.41亿,占人口总数的近70%。总劳动力人口4.02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为2.34亿,占总劳动力人口的58%,其中男性劳动力为1.4273亿,占男性劳动力总数的51.9%,女性劳动力为0.9133亿,占女性劳动力总数的71.8%①。上述数据显示,印度劳动力人口的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但其农业产值只占约1/4。有近3亿人口即人口总数的1/4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按照1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计算,则贫困人口约为3.9亿。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显著,3/4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其中近一半集中在社会发展指标最差的北方邦、比哈尔邦和中央邦。与此相关的是,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生存环境、教育和医疗等社会保障程度都大大落后于城市。
为了平衡发展,印度政府近十年制定了许多有关农村发展的工程和计划,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因而农村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政府的农村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强调的是,通过自治机构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政府设立的各项工程,改变过去的项目和工程都是自上而下地由政府设立和执行,没有群众参与而效果不佳的状况。具体办法是,政府将权力下放给自治机构,通过自治机构协调政府政策和民众的愿望与需求。
1992年印度议会通过了宪法第73、74修正案,修正条例于199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该法案催生了完整的自治机构体系的建立。中央政府将权力下放给自治机构成为加速农村建设的转折点。政府有关农村发展的各项工程自此由自治机构负责实施。修正条例赋予原有的自治机构以更大的权力,使之成为正式的地方自治组织。自治机构为三级,分别是县(district)、区(intermediate)和村,每5年进行一次选举。各级自治机构都须为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妇女保留席位,其中妇女席位不得少于1/3。县级机构设立财政委员会和选举委员会。各级自治机构根据政府的政策和计划以及地方民意制定本地的发展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政府各种惠民工程受益者资格的认定、项目的选择、监督等都依赖于自治机构。中央政府的自治机构部负责自治机构的相关事务。
将权力下放的同时,印度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连续几年“农村发展工程”项目下的预算都有较大增加②。印度政府的农村建设工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就业,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饮用水、环境卫生、住房、教育和道路建设等。2005年,印度政府提出“建设印度”计划。这是一个为期四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为:为新增加的1000万公顷土地提供灌溉设施;为自然村修建农村公路;为贫困群体再建600万座住房;为7.4万个聚居点建造饮用水设施;为尚未通电的12.5万个村庄的2300万个家庭送电;为6.6822万个村庄连通电话。
一、农村就业
《2005-06年度联邦财政预算》有关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以减轻贫困、增加就业为具体目标,来加速社会发展如教育、医疗保健诸方面的发展。该预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政府努力实现“最低共同纲领”的愿望,即“坚决消除贫困,使贫困人口脱贫”。
在从事农业生产的2亿多劳动力人口中,有近一半的人被政府称为农业工人,实质上指的是无地或少地农户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由于无地或所拥有的土地不足以满足家庭生存最低需求,这些农户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其他农户耕种或帮工维持生计。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也是减轻农村贫困的重要途径。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如农村发展部、劳动部、农业部等,都有一些相关工程。这些工程主要有:
1.普遍农村就业计划(Sampoorna Gramin Rozgar Yojaria)又被称作普遍以工代赈工程(Universal Food for Work Programme)。这一工程宣布于2001年8月15日,在全国所有的邦和地区实施,促进或创造各种形式的就业机会。在这一计划下,每年有500万吨粮食免费拨给各邦政府,涉及资金为500亿卢比。这个工程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在农村地区修建持久耐用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一方面可以使农民获得额外就业机会,获得工资性收入,保证贫困人口的最低粮食需求,同时也可以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面貌。该工程的受益人群主要为表列种姓和部族、妇女及领回从事有害工种童工的家长①。
基层自治委员会根据当地需要制定具体计划同时上报获得批准。纳入该工程的土木工程必须是劳动密集型的,建设的重点是持久耐用的基础设施,如水土保持、小流域开发治理、水源保护、造林、村庄道路、村小学校校舍、卫生站或集贸市场等。其原则是除了增加就业之外,还要能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严格禁止修建宗教性建筑、纪念性标志性建筑、大型建筑物或桥梁以及政府办公用建筑物。
该工程每年大约产生10亿人/日的就业机会。每人/日可获得最低5公斤的粮食(实物),各邦同时可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制定给付额外现金报酬,报酬必须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该工程严格禁止任何承包商或中间人介入。出于尽可能多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该工程同时禁止使用机械作业,以防机械代替人力劳动。
2.乡村自我就业计划(Swarnjayanti Gram Swarozgar Yojana)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主要的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就业工程。由开始于1999年的农村综合发展工程(IRDP)及其附属工程如农村青年自我就业培训、农村地区妇女儿童发展计划以及水井计划等合并重组而成。
该工程通过商业信贷和政府资助的组合贷款方式向贫困线以下家庭提供小额资金扶持,用于帮助他们形成可以产生收入的资产。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依靠贫困人口自身的能力在农村地区形成大量的微型企业,主要为手工加工业,以此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贫困人口脱贫。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动员贫困人口自我组织起来,形成自我帮助小组。在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目前已经建立了
114万个自我帮助小组,大约有1/10的小组已经开始了经济活动。除此之外,自我帮助小组的成员,主要是妇女,通过勤俭持家,将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放在小组的集体账户中,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不时之需和生产资金周转,这一形式使得自我帮助小组同时发挥着微型民间信贷组织的作用。
可以获得该工程贷款的受益群体主要为贫困线以下群体,尤其是表列种性、表列部族和妇女等人群。受助名额的50%保留给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40%保留给妇女,3%保留给残障群体。
自我就业计划重点开发和扶助的是贫困群体的经济自立能力。具体做法是由社区自我就业委员会和村自治委员会共同挑选或开发出具有市场潜力和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当地的传统手工加工业等,经过与银行、工商业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商后确定。所确定的优势经济活动不得超过10项。
3.国家以工代赈工程(National Food for Work Programme)于2004年10月13日开始在全国150个最落后的县实施,其中大部分县为部落民聚居地。这个工程的目标是,向符合标准的受益家庭中最少一人获得一年100天的就业机会,保证其获得最低标准工资。所提供的工作种类主要是能够增加社区资产的劳务。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生活环境治理:生活环境治理方面的主要工程是1999年开始的“总体环境卫生运动”(To-tal Sanitation Campaign)。由于农村普遍存在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缺乏的状况,政府启动了这样一项工程,目标是在2015年前彻底解决农村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问题。
a.饮用水
饮用水工程目前已经取得很大成效。全国60万个居民点中,大约还剩下1%的居住点没有完成该工程。解决饮用水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打井并安装手压泵;二是建造小型水塔,安装管道实现管道供水,即自来水;三是修建集雨池等集雨设施。工程达标的标准为:每人每日安全的可饮用水达到40升;每250人拥有一个手压泵井或水站;在平原地区水源应在居住地1.6公里之内,在山区,水源应不超过居住地海拔正负100米。
早在独立初期,政府就比较重视饮水问题。从1972年开始,政府启动了农村饮水加速工程,重点解决饮水困难的村庄。1999年,农村发展部内设立了饮用水供应局,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用5年的时间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几十年里,饮水工程数次改版,中央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农村的饮水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要继续解决1%村庄的饮水水源问题,另一方面是提高水质,实现饮用水的安全。由于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表植被遭破坏后引起水源枯竭,水质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政府目前已经提出饮用水可持续性目标。这一目标还包括供水设施的完好运转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的对策是通过村委会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饮用水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1999年在一些地方试行水务改革,继而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农村推行饮水供应改革。这一工程被命名为水务自我管理(swajaldhara)。政府希望通过这一工程,使农村的饮用水系统能够得到长期和稳定的发展。其模式是在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提高农村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由社区自己计划、实施和维护饮用水设施系统。
b.环境卫生和家庭卫生设施
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农村人口中只有22%的居民拥有基本的卫生设施,如厕所。由于卫生条件差,每年大约有70万名儿童死于腹泻。农村的学校里因为没有厕所,以致成为女童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糟糕的环境卫生状况导致由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传播的疾病流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印度80%的疾病,如腹泻、霍乱、疟疾等,是由于缺少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而引起的。
1999年,政府实施的“总体环境卫生运动”整合了1986年开始的农村厕所工程,建造厕所,改变居民的卫生习惯成为这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环境卫生运动”的主要目标包括:加快厕所在农户家中的覆盖率;在所有的学校和儿童活动中心建造卫生设施;修建公共厕所、排水系统和堆肥池;采取切实措施有效预防水源性疾病,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1986年的农村厕所工程在开始时,政府采取的是直接拨款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包办的简单方式来推行建造厕所的计划。工程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一厢情愿地推行单一模式,即每户建造两个蹲位的可冲洗厕所。这种厕所显然造价较高,政府补贴低而农村居民又无力负担。同时由于水资源短缺,最终导致工程不了了之。1999年的“总体环境卫生运动”中,政府摈弃过去一贯的“给与”观点和做法,改为从发动、教育群众入手,使居民产生变革的愿望和要求,然后引导其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同时政府向每一农户提供最高2250卢比的资金补助,用于建造厕所等卫生设施。建造厕所的工程同时还在全国594个行政区中的400个行政区中的35万所公立小学中全面展开。政府计划到2005-06年度实现所有的农村学校和儿童活动中心建有厕所卫生设施和供水设施,而且特别强调要为女童建造独立的厕所,因为这关系到女童接受初等教育是否便利的问题。
2.交通和通讯:2000年底开始实施“农村道路计划”(Pradhan Mantri Gram Sadak Yo―jana-一总理农村道路计划),这是中央政府完全负责的工程。工程目标是到2008-09年度,全天候道路连通所有1000人以上的农村居民点。在东北部及其他山区、沙漠地区和一些表列部族地区,全天候道路将连通500人以上的居民点。届时道路总长将达到146185公里。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地区还有17万个500人以上的居民点不通这类道路。
在2005年宣布的“建设印度”(Bharat Nir―man)计划中,通讯与信息技术部的电讯局提出的目标是,到2007年11月,为目前尚没有村公共电话的66822个村子接通有线电话,其中14183个偏远村庄将设置数字卫星电话终端机。
三、农村住宅建设
1985年政府启动了农村住宅工程(Indira Awaas Yojana),目标是解决部分贫困线以下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工程的受益者主要为贫困线以下的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被免除债务的契约劳工中的无房可居者。该工程全部资金的40%用来资助上述群体。具体受益户由村委会决定,必须以夫妻两人的名义获得分配,在以女性为户主的家庭,则以女性的名义获得受益资格。这显示了政府历来主张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一贯政策。政府提供资金并制定房屋标准,在指定或允许的土地上由受益者自己建造房屋。建造的房屋面积虽然不大,但根据政府的标准,必须同时建造厕所和无
烟炉灶。2004年时,在平原地区,建造一座房屋所需资金为20000卢比,山区等地区则需22500卢比。中央政府根据1991年人口普查时各邦农村无房户数量和计划委员会划定的贫困率向各邦政府划拨资金。
此外,其他农村居民可以通过“信贷加补助计划”(Credit-Cure-Subsidy Scheme)获得政府一定数额的扶助资金用于住房的建造或改造。政府规定,年收入在32000卢比以下的农户,可以获得最高10000卢比的补助和最高40000卢比的贷款用于住房建造和改造。
2004-05年度,农村住宅建设工程的目标是建造156万余套住房,实际建造和改造了152万余套住房,完成了计划的97.37%①。其中表列种姓和部族占受益者总数的61.68%,妇女占受益者总数的47.5%,残障人占受益者总数的1.08%。截止到2004年3月底,“农村住宅工程”项目下共建造了约1147.8万套农村住宅,耗资约2002亿卢比。
政府同时还采取措施鼓励创新,目的是激励企业开发环境友好型、低成本的建材,改革和创新建造技术和设计。
四、教育和妇女
1.基础教育
普及基础教育是国家目标。独立后的几十年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普及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初等教育的入学率、保持率和完成率。经过不懈努力,到2003年,已经实现94%的居民点周围1公里之内有小学校;84%的居民点周围3公里之内有初中学校②。政府为降低辍学率、提高完成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动员社团力量参与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家长的意识;给予经济激励;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的工程主要有:地区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营养支持工程;教育保证计划和替代教育等。普及基础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到2007年使所有6-14岁学龄儿童完成五年的初级基础教育;到2010年完成8年基础教育。同时提出到2007年,在基础教育阶段,消除性别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为激励贫困家庭子女到校学习,降低基础教育阶段的辍学率,政府在1995年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营养支持工程,民间称之为日餐计划。计划的目的除了改善和增加入学率、到校率和保持率,同时希望藉此改善1―5年级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全国所有政府公立的、地方机构设立的和政府资助的小学校都在这个计划覆盖范围内。2001-02年度,全国76.9万个学校中的1.035亿小学生被包括在这个计划中。日餐计划采取直接补助到校上学学生的方式。补助标准是每生每学日100克粮食做熟后的食物,要保证300卡路里的热量和8―12克的蛋白质。每个小学生每年至少要保证200天的日餐供应,同时每月额外补助3公斤的粮食,小麦或稻米,一共是10个月。
2.妇女能力的培养
印度农村妇女在农业劳动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占很大比重。提高妇女的各种能力,增强妇女的经济自立,帮助以妇女为户主的家庭摆脱极端贫困状况,成为近年来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妇女和儿童发展部以及农村发展部都有许多增强妇女能力、提高妇女地位和保护妇女儿童的相关工程。农村发展部的农村就业计划、乡村自我就业计划、住宅建设计划、农村厕所工程和饮用水工程都强调充分动员妇女的参与,注重妇女能力的提高和促进妇女经济自立。如农村就业计划规定,该工程中30%的就业机会应保留给妇女。自我就业计划规定,一半的自我帮助小组建制必须保留给妇女。住宅建设工程中,以女性为户主的贫困家庭可以优先获得受益资格。农村厕所工程(CRSP)规定,该项工程资金的10%要用于女性公共厕所的建造和维护。
1987年,妇女和儿童发展部就开始了妇女培训和就业计划。目标在于使贫困而且没有任何家庭资产的妇女获得谋生技能,鼓励和帮助她们在传统就业领域,如农业、小型家畜家禽养殖业、奶业、鱼类养殖、手工纺织等方面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方式。这一工程通过61个子项目已使大约33万名妇女获益。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1、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在市区,先后建设了市文化中心、市图书馆、文化博览中心、体育中心、黄金博物馆、金石博物馆和黄金实景博物苑等文化设施,在主要广场公园和景区设计了天地金魂、太阳升起的地方、吉祥神鳌等20多处标志性雕塑;在各镇村,先后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根据各地文化典故建起了神鳌公园、新思维拓展训练中心等13处大型文体娱乐设施;同时,加强镇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建设,80%以上的村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中心,使广大群众乐有场所,乐有空间。
2、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500余家,其中有许可证的405家,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上万人,年经营额达5亿元。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丰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3、文化旅游业日渐兴盛。围绕“金都·汤城”城市旅游形象,突出“金、泉、山、海”资源特色,整合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形成了以黄金旅游为龙头、温泉旅游为热点、森林生态和滨海休闲为亮点、乡村旅游为辅助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罗山旅游区集生态旅游和黄金旅游于一体,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市区天然温泉水温高、水质好,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目前已形成了以金城温泉大酒店、九州洗浴城、远洋休闲中心等为代表的城市温泉洗浴休闲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000多万元。目前,全市共有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2012年接待游客91.08万人,旅游业总收入达16.79亿元,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5.6%,旅游业已成为我市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4、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市新兴的会展业、节庆活动、网络服务业等产业活动发展迅猛。先后举办了“国际金矿地质勘查学术论坛会”、“中—南黄金技术、设备引进暨项目融资经贸洽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黄金及贵金属年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会议;成功举办了两届黄金节和六届国际黄金珠宝首饰展销会,仅今年黄金节期间,全市黄金珠宝交易额达到了12.8亿元、黄金机械销售达到3.1亿元、粉丝产品销售实现1.2亿元;举办各类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群众节庆文化活动上百次之多;网络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市各单位、企业及个人共创办各类网站530多个,我市政务门户网站“中国金都网”浏览量每天8万次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政府优秀管理示范网站”、“山东省优秀政府网站”和“A级政务网站”。
5、文化市场管理日趋规范。市里先后制定了文化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规划以及全市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和集中行动,加强日常监管。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共检查各类文化场所500余家次,联合有关部门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文化经营单位20多家,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80余次。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新闻出版局的暗访中给予通报表扬,在扫黄打非中表现突出被市扫黄办和出版局评为先进单位。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尽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发展仍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影视业、会展业、信息业等发展缓慢;同时,文化产业结构雷同,各自为战,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呈现出散、弱、小、社会化产业程度不高等状况,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难以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链,造成总体落后。
二是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表现在文化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为中小经营户,缺乏龙头企业。这些部门经营运行机制僵化,冗员多,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经营活力不足。虽然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但多数经营情况一般,竞争力、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三是文化产业投入不足。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渠道单一,基本上仍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同时,社会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少,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也刚刚起步,没有充分调动起民营、个体及其它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与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不相适应。
四是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当前,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2%,其中,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人员所占比重过低。文艺创作、表演行当不齐,编、导、演人员青黄不接,文化经纪人才匮乏,新兴文化人才短缺,急需一大批既熟悉市场、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又懂文化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专门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三、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文化建设会议的有关精神,打造繁荣富庶、文明和谐的“中国金都”,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一)加强扶持引导,形成良好发展环境。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将文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二要完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财政、税收、人才、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一系列政策,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民间文艺工作者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要借鉴成功经验。韩国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方针,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此后,又相继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还在、等城市建立了8个文化产业基地,在产业政策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对个别企业的支援转向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援,韩国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崛起。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应加快建立文化产业基金组织、资本市场融资机构和文化投资公司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力”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入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等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可借鉴浙江省的做法,浙江近年来实施的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项目,50%得到了社会资金和民间力量的帮助,还有30%左右的项目是由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实施的,促进了全省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充分挖掘我市黄金文化、温泉文化、滨海文化和粉丝文化等现有文化资源,拉长与拓展特色产业的经营链,加快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品牌。在城市规划中,更多地注入黄金文化内涵,使市区街道、建筑成为彰显黄金文化的载体,加快建设黄金文化一条街、黄金公园、黄金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在对外宣传上,把黄金节作为宣传“中国金都”品牌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突出文化、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将黄金节办成影响大、交易广、引领潮流的经典黄金文化节庆活动。借助影视、动漫等现代传媒手段,制作宣传片,完善“中国金都”的城市形象。同时,做好文化产业与旅游的结合,全力推进“黄金之旅”,把罗山建设成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黄金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胜地,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决策》: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多年来饱受淮河水患等影响,贫困人口多、情况复杂。相对而言,阜阳贫困人口和扶贫工作有哪些突出特点?
于勇:阜阳情况较为特殊,不仅是人口大市和传统农业大市,更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减贫任务最重的市。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片区和皖北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两区”叠加的脱贫攻坚主战场,阜阳8个县市区中4个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4个是省级重点县,尚有65.8万贫困人口,全省最多,且自身脱贫能力弱,致贫因素复杂,脱贫与返贫交织,脱贫难度大。
十以来,心系农民、情系农村,特别是对贫困人口给予了极大关心,就如何脱贫攻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也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做出了表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全国人民的光荣承诺,也是我们党充分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的爱民情怀。
十八届五中全会后,阜阳响亮提出自觉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承担起脱贫攻坚的重大责任。这“双重任务”,一方面是如何让一千万人达到小康,另一方面是如何让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不拖后腿。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学系列讲话以来,根据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打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阜阳地方特色的扶贫脱贫之路。
《决策》:打人民战争是党的重要法宝。从阜阳脱贫攻坚实践来看,如何才能把党内力量组织好,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都动员起来?
于勇: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委的第一责任、政治任务。
针对阜阳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派了4个国贫县的挂职副书记和30个乡镇副书记专司扶贫。把这些年富力强、热爱基层、乐于奉献的干部,摆到扶贫第一线。同时,充分发挥1700多位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的作用。另外,重点加强基层支部的建设,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发挥。如何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培育一批“不走的工作队”至关重要。
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约束、激励机制。我们对派驻工作组、专职副书记、第一书记有考核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牵头,对庞大的专司扶贫队伍进行管理、监督、激励、考核和约束。只有通过增强各级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为扶贫工作奠定强大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保障我们的扶贫工作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要求,按照脱贫攻坚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来完成任务。
同时,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既要依靠各地党委组织外力来推动扶贫工作,更要教育、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身顽强拼搏。如何调动这些直接参与的贫困户?贫困村广大的群众,这是内因、是关键、是根本,要让他们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同舟共济,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脱贫之路。
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支持扶贫工作。目前,全市开展了政协委员扶贫行动,市工商联组织了“千企进千村”活动,妇联、团委、派等都发动起来了,我们有一大批工业企业都直接参与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人的角度,就是要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打一场人民战争。
“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
《决策》:从各地实践来看,基层扶贫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在基层扶贫实践中,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于勇:从扶贫工作角度,关键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的问题。
“准不准”问题,要解决扶贫对象识别是不是准,扶贫措施是不是准,扶贫干部准不准。精准识别经过多次的回头看应当比较准了,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最重要的任务是帮扶措施准不准的问题,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推进精准扶贫。比如,产业帮扶产业选得准不准,这个问题很重要。为此,我们对全市516个贫困村都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因地制宜的问题。
“严不严”问题,重点解决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不走样,这要作为一个“高压线”。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很多政策,光伏政策、金融政策、项目政策、资金政策等很多,有没有落实到位?为此我反复强调,在这方面出问题,一个村出问题不是光处理村干部的问题,乡干部要受处分;一个乡普遍出问题不是光处理乡干部的问题,县里也有责任。要把严格执行党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作为一条“高压线”,否则好事办不好。
一个月前,我在调研时就发现,金融扶贫总体很好,但有三个倾向:一是简单化,中央5万块钱扶贫贷款是为了发展产业,而不是简单化的给贫困户几千块利息;二是垒大户,村里有个企业,可能所有贷款都给它了,这样容易出现风险问题;三是有些贷款没有真正给贫困户。这些问题有些是未雨绸缪,有些可能是苗头。但只要发现有苗头,就要用一些制度来规范,确保党的扶贫政策执行不走样。
“严不严”问题,还要解决扶贫干部管理是否严。通过严格的管理会孕育出一批埋头苦干、艰苦奋斗,与群众有感情,能够帮助、带领老百姓脱贫的干部。比如市法院有一位女干部,在临泉县最偏僻的贫困村扶贫,自己孩子才两岁,为了动员大家养鸡,单位拿了3万元,她自己掏了3万元,她还学习养鸡技术,防疫靠她,卖鸡也帮忙卖,跟老百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在她的带领下,这个贫困村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搞得非常好。还有一批这样的干部。通过严的要求,能发现、培养一批在农村摸爬滚打过的优秀干部。
第三是解决“真不真”的问题。今年全市有17万人要脱贫,要真脱贫、脱真贫,不是数字脱贫。要建立一套程序,从贫困户个人申请、村民代表评议、张榜公示、到乡里公示、县里备案,用一整套程序来规范脱贫,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不是仅仅看收入。
在中央和省里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支持下,通过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通过解决“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的问题,阜阳一定能和全国、全省一道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产业扶贫关键是因地制宜
《决策》:沿淮魍菪詈榍是阜阳脱贫攻坚一个重点和难点,魍萸人民能否脱贫全国上下都很关注。阜阳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于勇:阜南县淮河魍莸厍共40多万人口,属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沿淮行蓄洪区贫困带,历史上先后15次开闸蓄洪。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洪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报道,说下雨小麦被淹,排涝站及时排涝,为农户服务。我当时就疑惑,才下了15毫米的雨,怎么需要排涝?第二天我就自己跑去调研,专门找到报道的地方,一看8000亩地里确实都是水。而且当时5月份了,小麦才长那么一点高。当地乡镇干部说,其他地方小麦亩产1千多斤,这里才300多斤。
沿淮魍莸厍遭受涝灾十分普遍,既然排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何不调整种植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水生作物种植?为此,我提出立足实际,变废为宝,克服水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适应性农业。
今后,魍莸厍不但不是荒滩废地,而是一块风水宝地。特别是阜曹路建设后,魍莸厍离阜城只有半小时车程,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今后将是阜城的后花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做好魍莸厍的脱贫攻坚工作,就要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和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产业,念旅游经、唱旅游戏、做旅游文章,因地制宜选准农业结构调整方向,谋划特色农业布局。所以,阜曹路我称它是交通大道、生态大道、旅游大道、脱贫大道。
《决策》: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产业的精准选择尤为重要。但产业培育受市场、人才、资源等因素制约,实践中产业开发难度大。阜阳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于勇:产业扶贫,首先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阜阳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拓展的空间也很大,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解决阜阳贫困村水电路问题,给我们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今年,全市范围内乡村道路开工建设3500多公里。去年一年,全市对农村电的投入比“十二五”总和还要大几倍。阜阳要抢抓机遇,强力补齐短板,奋发作为,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培植它们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贫困村脱贫才有希望。
产业扶贫最重要的是解决贫困地区造血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紧紧围绕各地农业的特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规模经营,大力提倡“你小康,我脱贫”,通过大户带动、联户带动,一批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的企业应运而生。比如,颍上县辛福村就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建了几十个日光温室,其中有35户贫困户入股。太和县一家龙头企业给三个乡镇的贫困户,每个贫困户提供100―300只鸡苗,提供饲料,提供服务,使这些贫困户脱贫。
我们充分利用中央的扶贫贷款,有的是入股,有的是自己发展产业,通过党员带动、大户带动、合作社互动、村民自动,再加上光伏和工业企业带动,把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建立起来。
以改革破解难中之难
《决策》:无论从阜阳还是全省来看,因病因残致贫都是脱贫工作的一块“硬骨头”。在健康扶贫方面,阜阳有什么创新做法?
于勇:对于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健康扶贫是难中之难。因病因残返贫的比例全国是48%,安徽是53%,阜阳是71%,这个难题怎么破?
深刻剖析这一问题的背后,既有农民自身的思维习惯问题,更有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滞后问题,很多人小病得不到及时准确诊疗,最终酿成大病,给贫困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我们提出“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的思路,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以“防未病”为基础,减少疾病发生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首先要减少疾病。我们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相继出台了《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贫困村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中医药“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工作重心从“注重医疗服务”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并重”转移,提升全社会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努力让老百姓尽量不得病或少得病。
二是以“看小病”为关键,提高就近就医满意率。我们牢固树立重心下移的意识,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集中、力量向基层汇集,下大气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薄弱、服务能力偏低等突出问题,在一些县探索乡镇卫生院由县级医院直管,确保群众的“小病”能够就地就近得到医治。如,阜南县柴集镇卫生院由县医院直管后,就诊量、收入翻三番。这直接影响老百姓会不会因病返贫的问题。
三是以“治大病”为保障,降低重大病患流出率。在市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实施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先后投资62亿元,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26个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化品牌医院、示范医院。同时,选择阜阳十种常见大病,政府每年拨付2000万元用于扶持建设十个大病科室。
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州委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州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生态立州,建设优良生态环境,推进农牧业、工业和旅游业跨越发展,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好、较快发展,扎实推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把惠民富民作为工作的重之中重,着力改善城乡群众生活,圆满完成了州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个丰收、一个提前、两个第一、三个突破”和三大动力拉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即:农业喜获丰收和畜牧业实现连续第25年丰收;提前一年完成新型合作医疗覆盖13县的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出口增长幅度位居全省第一;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0万美元。
一、三次产业持续发展
20*年实现生产总值105.1亿元,较上年增长13.7%,比计划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5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4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2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8.7:42.9:38.4。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在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的推动下,种植业产销两旺,小春连续第四年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7.61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16.8%。畜牧业获得连续第25年丰收,各类牲畜总增103.37万头(匹、只),年末存栏达393.74万头(匹、只),牧畜总增率、出栏率分别为28%、33.3%;肉类总产量达8.69万吨,增长6.2%。
工业强州扎实推进。着力能源开发项目建设力度,做大水电工业,当年在建水电装机198万千瓦,当年新增电力装机22.8万千瓦。做强高载能工业,提升龙头骨干工业企业运行质量,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主要工业品除磷肥外,发电量、电石、水泥、铝合金、电解铝、黄金、乳制品等都呈增长态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22%。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积极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旅游业强劲增长。带动我州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年旅游接待8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5.4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7.5%。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公共服务管理等其他服务业发展加快。
二、三大需求强劲
投资平稳增长。在面临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着力项目建设管理和协调服务,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6亿,增长15.4%,比计划高3.9个百分点。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长8.8%。
消费驱动增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购买力不断增强,商品购销呈现活跃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亿元,增长19.3%,比计划高2.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一位。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2062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618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7倍。
三、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24.1%,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4.6%;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4.8亿元,同比增长28.4%。
工业效益明显提升。立足工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运行调控,强化电力协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实现利税总额15.3亿元,同比增长16.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63.9,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正常。金融工作灵活贯彻货币政策,认真搞好金融服务和监管,金融助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8亿元,比年初增长17.2%,贷款余额85.2亿元,比年初增长19.3%。
四、惠民行动全面推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十大惠民行动”扎实有效。扶贫解困解决了10300人绝对人口温饱、易地育人19152人、更换粮食600万公斤,将大骨节病患者纳入农村低保和医疗救助,启动大骨节病科技攻关;促进新增就业4873人,再就业1532人;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3.38万人次、农村低保9.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36万人;教育资助免除14.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补助7.5万名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医疗保障完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牧民62.4万人、参合率达92%;交通建设完成通乡油路264公里,通村公路1410公里;解决饮水安全8.34万人;完成工程培训、就业培训、扶贫培训、科技培训35万人次;完成安居工程547户、解困工程5467户、沼气池7800口、“一灶一炉”温暖工程3550套。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6元,增长23.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06元,增加320元,增长15.3%,比计划高5.5个百分点。
五、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保障体制改革,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两基”攻坚和“十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完成了壤塘、阿坝、红原三县整县普九和“两基”目标。积极推进卫生改革,抓紧各项卫生项目建设,完成改扩建和新建乡镇卫生院17所、6464平方米,恢复和新建村卫生室219个。提前一年完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州13县任务。建立了大骨节病信息管理数据库。科技、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年计划生育率达97.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广播覆盖率为78%,电视覆盖率为93.9%。
2008年1至8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8年是极不平凡、极为特殊、面临诸多困难的一年,年初,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认真贯彻落实州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加快推进富民强州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方案》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季度经济健康运行,实现生产总值21.*亿元,增长1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开门红”目标。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使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00亿元,经济发展出现了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上半年,实现GDP34.13亿元,下降20%,同比回落32.8个百分点。
震前工业较快增长,震后工业遭受重创。1至4月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00户,实现增加值8.04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9.3个百分点。地震发生后至8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只有39户开工,开工率不足40%,实现工业增加值9.4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1.4%。
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阿坝县“3·16”烧暴力犯罪事件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使旅游经济在年初开局良好的局势下,3月底以来呈现下滑。1至8月,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5.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降74.5%和72.98%。
震前农业生产形势看好,震后农业遭受严重影响。一季度,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牲畜总增为27.49万头(匹、只),总增率7.1%,保持了正常年景水平。
震灾造成损毁耕地23万余亩(其中,耕地灭失2.08万亩)。粮食生产因灾减产,小春粮食总产量0.83万吨,下降26.9%。畜牧业损失惨重,死亡大牲畜16万头、生猪27万头。
震前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震后发展动力减弱。1至4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7.76亿元,同比增长32.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个8.7百分点。1至8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9亿元,同比下降18.7%;1至4月,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4.1个百分点。震灾后,市场消费乏力,截止8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亿元,同比下降20.7%;出口、引资受挫。1至5月出口总额402万美元,增长4.9%。受地震影响,招商引资下降,合同利用外资120.7万美元;引进国内省外资金13.4亿元,下降29.6%。6月以来无进出口实绩。
财政减收、金融运行基本平稳。1至4月,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8亿元,同比增长37.6%。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5.7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17亿元,同比增长11.4%。4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22亿元,同比增长18.3%,各项贷款余额88.79亿元,同比增长13.8%。
1至8月,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亿元,较上年减少1.6亿元,下降30.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0.3亿元,较上年增加10.7亿元,增长54.5%。金融机构运行基本平稳,8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58亿元,较年初增长24.6%;各项贷款余额90.31亿元,较年初增长10.7%。
精心实施民生工程。继续以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为抓手,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改善民生,全力建设和谐社会。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易地育人进展顺利,建设学校33所,购置课桌凳1.96万套、学生用床0.8万架、学生卧具1.23万套。1.9万名易地育人学生全部入学,按照每生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了生活补助;更换粮食供应到位,向病区6.4万人供应口粮160万公斤;建成78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6万人饮水安全;对符合入住条件并自愿入住的Ⅲ度患者100%实行了集中供养,Ⅰ度、Ⅱ度患者纳入农村低保,将全部患者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举行了四川省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启动了8个县、13个安置点易地搬迁年度任务;启动整村推进的全部项目,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等工程顺利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就业促进行动进展顺利,城镇新增就业3022人,下岗失业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986人,帮助“4050”等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286人。8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低于4.5%的控制目标。到8月底,城镇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5.65万人11.78万人;3.5万人纳入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对象9.2万人,人均月补助35元。
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力促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全部免除14.2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为7.6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医疗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支出1.8亿元,增长17.6%。自愿参合人数达65.18万人,参合率达94.05%。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救助城市贫困对象、农村贫困对象9万余人;科学技术支出1410万元,增长39.5%。
着力推进生态和水利建设。1至8月,完成人工造林7253公顷,完成新封山育林38267公顷。全面完成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任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97处,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8处,水利灌溉工程19处;新增蓄引提水能力30.79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7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7余万人。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要求,围绕州委“一个实现、两个确保、四个突破性发展”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目标,我们将大力抓好城乡群众住房恢复重建、大力改善群众生活、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振兴、大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快经济跨越发展、大力实施城镇重建、大力实施生态恢复、大力重建防灾减灾体系。
结合1至8月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及震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实现72.7亿元,下降38%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亿元,下降15%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21.5亿元,下降58%左右;其中工业增加值预计12.5亿元,下降63%左右,建筑业增加值9.0亿元,下降46%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31.2亿元,下降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下降30%左右。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现19亿元,下降24%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下降56.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06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691元,增长9%。
2008年四季度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
当前,我州已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及州委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抓住重建机遇,克服困难,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经济发展。要完成上述目标,抓好今年四季度工作十分重要。在进一步修订完善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要抓好先期启动建设一批关系民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带动性的项目,为全面实施灾后重建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好城乡群众住房恢复重建
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基本方针,围绕让群众安居、安定、安全、安稳、安心、的目标,把农村房屋维修加固和重建摆在灾后重建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尽快实现居者有其屋,作为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搞好政府引导和服务,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群众自力更生、互帮互助,在年底前完成农房维修加固任务。科学规划、合理选址,扎实抓好农房重建、房屋基础等前期工作,切实抓好建材备料,为明年开春后大规模修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大建材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强买强卖、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全州灾后农房重建在明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抓紧制定城镇住房恢复重建方案,大力推进安居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鼓励受灾居民原址重建住房,促进住房市场发展,满足受灾城镇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二、全面启动社会事业恢复重建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全面启动教育恢复重建。启动汶川县、茂县、理县、松潘县、黑水县、小金县、九寨沟县、金川县、马尔康县等9县及各县辖区内246所州属学校和教育事业单位的重建前期工作。12月底完成重建学校的规划、选址、地勘、设计、招投标工作。
公共卫生灾后重建以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完善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服务体系。先期启动重建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小金、黑水等县人民医院和计生服务站建设。同时,启动一批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设。9月底全面完成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过渡场所建设,12月底前完成卫生机构维修加固、人员培训、设施配置,基本恢复医疗急救、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功能,全面恢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帐和传染病直报系统。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尽快恢复计划生育服务功能。
建设州广播电视数字前端、省至州广播电视传输干线。启动建设汶川县、茂县、理县、松潘县、黑水县、小金县广播电视台业务用房重建,启动建设有关县发射台、有线电视前端设施、乡镇广播站业务用房。启动建设有关县农民健身体育工程。
启动恢复和建设各县劳动保障办公场所、综合服务设施设备、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工程。
三、加快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交通通信方面,要立足构建航空、铁路、公路并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畅出口、强骨架、重安全、上等级”的思路加快恢复交通设施。加快四川红原机场和九黄机场扩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四川红原机场开工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成都至兰州铁路阿坝州段年内开工的各项工作。加快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恢复重建,尽快动工建设汶马路,积极推进映秀至汶川、茂县至北川、映秀至小金日隆、九寨沟县界至平武至江油、九寨沟双河至绵阳界、茂县至绵竹、九寨沟双河至青龙桥干线公路建设和垭口山、牟尼沟隧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搞好重灾县乡村公路恢复重建。落实道路抢通保通方案,提高道路通达能力。加快通讯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和重灾区覆盖率。
输电网络方面,先期恢复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供电线路,确保人民生产生活用电;针对工业企业恢复生产情况,恢复工业集中点的供电设施,保障工业恢复电力供给;重点启动茂县至德阳500千伏输变电走廊、色尔古500千伏变电站等建设。恢复红叶电站至永兴输电线路、九寨双河至沙溪坝输变电线路。
同时,搞好土地整治和复垦,抓紧修复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切实保护好耕地。加快修复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抓好商贸、文化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四、加快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启动城乡重建
按照以人为本、传承文化、注重质量、强化功能、彰显特色的原则,科学调整城镇功能空间布局,尽快完成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启动城乡恢复重建。按照“一中心、两走廊、四片区”的总体构想,加快汶川县城、映秀、漩口、水磨、卧龙等城镇规划,全力建设新汶川,将汶川建设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典范。加快茂县、理县、黑水、小金、松潘等县城恢复重建的详规工作;启动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带动力强的小城镇。
五、着力产业恢复、重振阿坝经济
着力调整工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水磨工业园区调整,结合汶川、茂县、理县工业集中区规划,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以阿坝铝厂20万吨电解铝项目恢复重建为重点,建设以电解铝、锂盐、磁材、水泥为重点的高载能新型环保工业园。加快规划茂县、理县新型循环工业集中区,促进汶川水磨园区原有部分企业北移易地迁建。对岷江河流域、杂谷脑河流域、黑水河流域受损的水电企业进行清理排查,支持符合条件的逐步恢复生产。重点恢复重建受损的映秀湾、福堂、太平驿,桑坪、姜射坝、理县、甘堡、红叶、吉鱼、天龙湖、金龙潭等水电站;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结构促产业上当升级。加大力度争取国家核准阿坝铝厂11万吨电解铝恢复,力争于12月投产,开展阿坝铝厂9万吨电解铝项目前期工作。帮助四川治权紫坪水泥公司等建材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加快四川立业电子铝箔项目建设步伐,着手组建阿坝地方电网公司,争取特许经营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为今后工业发展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着力恢复旅游先导产业。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恢复发展。尽快打通主要通道,提高旅游可进入性。加快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恢复重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以九寨沟、黄龙重要景区的开放带动全州旅游业逐步升温,尽快启动四姑娘山、大草原等景区旅游市场,搞好“十一”黄金周接待。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恢复市场信心,搞好冬季旅游促销,拓展客源市场,力争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亿元。
着力恢复农业基础产业。搞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抓紧灾毁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复垦。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控,认真做好大春作物收获、晚秋作物栽培和明年小春生产准备工作,突出抓好特色农畜产品销售,加大圈棚恢复重建、加大牲畜出栏、加快畜禽补栏、发展禽兔养殖,努力做到大灾之年农牧业少减产,农牧民少减收。
六、做好对口援建工作
加强与对口援建省市的衔接协商,尽快确定对口援建的计划安排,积极开展援建项目的规划对接。先期启动实施一批援建项目,积极争取援建省市在支教、支医、就业培训、城乡规划、产业转移及共建等方面的智力支持。
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
更加注重科学理财,积极搞好税源调查分析,注重培植涵养税源,落实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政策,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改进金融服务,积极探索银政、银企合作新模式。引导异地信贷资金投入灾后重建。鼓励企业短期债券融资。优化信贷结构,切实支持经济发展。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度,支持惠民行动和灾后城乡群众房屋建设。
八、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努力完成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年度任务,提前安排明年计划。年内完成农村户用沼气3000口,实施“一灶一炉”温暖工程11000套。全面完成就业促进、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的年度任务。落实好灾区群众保暖、防寒的措施,确保安全过冬。落实后期救助政策,抓好从临时救助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冬春救助等政策的衔接,重点安置好“三无三孤”人员的生活。继续通过对口支援、劳务输出、定向招工、以工代赈、创造公益性岗位等多种途径,扩大就业,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
九、切实抓好安全生产
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对抗旱夺丰收、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春以来,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部署早、措施实,小麦长势好于预期,春耕备播全面展开,农资市场监管得力,整体形势良好。一是抗旱双保工作成效显著。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各级各有关部门意识早、反应快、抓得紧,抗旱双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以来,全市抗旱浇水面积达325万亩,占春季受旱麦田面积的65%,其中120万亩浇灌了两遍以上,占比达23.6%,有力地促进了小麦的返青生长,小麦苗情持续向好的方向转化。据统计,全市一类麦田222.49万亩,比冬前增加了4.12万亩;二类麦田面积216.29万亩,比冬前增加8.19万亩,三类麦田比冬前减少了12.31万亩。特别在解决群众吃水上,积极配合服务国土资源系统和部队官兵帮助我市抗旱打井,目前成井309眼,总出水量达8191立方米/小时,有效解决了3.9万人、2935头大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增加灌溉面积2.5万亩。二是春耕备播工作扎实开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及早抓好物资准备,并及时做好春田耕耙整地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送政策、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目前,已耕翻整地220万亩,春播7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8.6万亩,储备化肥34.8万吨、农药4000余吨、农膜7500多吨,田间运肥280万亩。三是基地品牌建设继续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立足各自职责,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督导检查,一季度新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16.5万亩,优质林产品生产基地6.7万亩,优质畜禽小区20个,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5430亩,新认证"三品"17宗、面积5.4万亩,新增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3个,新增注册商标21个,新增观光园区6个。四是沼气建设进展顺利。及早下达任务指标,并层层分解到基层到农户,逐级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员,沼气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据统计,全市一季度共完成户用沼气4015户,正在建设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工程7处。五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序进行。开展了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奶牛1570头、生猪31750头、家禽12.6万只,分别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抗体进行了监测,合格率达80%以上。同时,采取堵住源头,严把出栏关口等措施,对瘦肉精进行了拉网检查。六是春季植树造林进展迅速。各级各部门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以义务植树为内容的绿化工作。截止目前,全市义务植树1159.3万株,新造林21.7万亩,建成绿色通道1021.5公里,新建林网4.7万亩,完善林网16.6万亩。
但是,我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当前旱情有所抬头。自2月28日以来,我市40多天无有效降雨,加之当前气温上升较快,全市范围内又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旱情,给春季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市立地条件复杂、农业基础较差、配套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春季农业生产。三是群众思想认识存有偏差。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农民种粮效益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部分干部群众存有松懈麻痹思想,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我市粮食连续增产,粮食安全没有问题,多收一点少收一点影响不大。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站在讲政治、顾大局、求稳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思想不放松、精力不转移、投入不减少、工作不削弱,全力以赴搞好春季农业生产,实现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抓好各项春季农业生产
国以民为基,民以食为天。在遭遇历史罕见特大干旱的情况下,我市要实现夏粮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竭力缓解、消除当前的旱情。确保群众吃上水,直接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把解决群众吃水困难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单独调度、单独研究、全力解决。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群众吃水困难的数量和缺水程度,在底子清、情况明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寻找水源或组织人员送水,绝不能让一户群众吃不上水。二要全面配合和服务好部队官兵帮助我市抗旱打井,确保多打井、多出水。三要积极搞好成井配套建设,按照3月28日全市抗旱打井工作现场会议的要求,高标准设计、高效能施工、高质量建设,在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扩大灌溉面积,并保障长期发挥效益。四要科学组织浇灌。首先,持续抓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要结合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小水库、小塘坝、小水窖、小泵站、小水渠进行清淤、扩容和改造,加强田间渠系修复疏通,做到有水有渠,确保工程蓄水能够引得进、浇得上,千方百计提高抗旱保灌能力。其次,继续抓好水源管理和调度。要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并重,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调度,不断细化完善供用水方案,合理使用和调配好现有抗旱水源,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确保分配有方、调度有序、使用有效。再次,大力推行节水灌溉。要不断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切实加快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逐步加强各类节水灌溉措施,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春季农业生产用水发挥最大效益。
(二)全力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和经济作物管理,抓好春耕春播。一要积极搞好田间管理。要在适时浇灌的同时,本着全面开展、突出重点、区域连片、统防统治、讲究实效的原则,把小麦"一喷三防"作为增产技术的重点,及早谋划,强力推进,并组织适时追肥,特别是前期没有追肥、实施氮肥后移的高产麦田,要抓紧追施拔节肥和穗粒肥,有效促进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努力提高小麦单产水平。要加强果菜茶栽培管理,对果树搞好修剪整枝,确保座果率,努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对设施蔬菜、陆地蔬菜要统筹做好温棚管理和露地春播,大力发展适销对路品种,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已列入蔬菜标准园发展计划的苍山、沂南、沂水、河东四个县区和果树标准园建设的沂水、蒙阴等县区,要进一步搞好规划,严格操作规程,高标准、高起点地搞好示范园建设,带动全市果菜茶生产向更高层次迈进。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春季作物病虫监测、预报,提前做好物资、技术等各项准备,真正做到作物不收、管理不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要切实抓好春耕春播。要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妥善解决粮经作物争地矛盾,力争粮食与经济作物"双扩双增"。要本着广覆盖、重实用、见成效的原则,着重抓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切实改变农民的粗放经营,促进精耕细作,真正把技术措施落实好,努力提高复种指数。要加强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调查摸底与分析,及时余缺信息,切实做好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用油、用电等各项农业物资的调剂、采购、调配和供应,千方百计满足春季农业生产所需。要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深入搞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维护农民利益。要切实做好春田的耕耙保墒工作,育足育好秧苗,确保不误农时。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抢夺农时,加快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机耕机播面积,提高春播质量。三要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要把开展高产创建作为粮食生产的重点,认真抓好省粮食千亿斤生产能力建设市内项目和国家级标准农田示范县、粮食产能县建设项目,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要按照农业部整建制推进的要求,县区突出抓好整建制重点乡镇,乡镇重点抓好整建制村,努力培育产粮大乡、大村、大户,并辐射带动周边粮田管理上水平。
(三)着力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制订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推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快速发展。要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紧紧抓住春季农作物换茬的重要时节,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效作物,提高种植效益。要把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实施蔬菜、果茶业、食用菌、中药材、畜牧业、渔业、花卉业、种业振兴规划以及滨河长廊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培植、优化农业产业带。要结合生态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项目,捆绑资金,集中使用,重点向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倾斜,确保完成今年全市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50万亩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各级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和博览会等媒介,以"生态沂蒙山、绿色农产品"为主题,搞好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和打造,努力扩大和提高沂蒙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真正叫响"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
(四)继续抓好农村沼气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把沼气建设列入十大"为民工程"之一,提出了全市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站100处以上的任务目标。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中央投资和省里投资基本维持去年水平,一季度仅完成总任务的13.4%,今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压力十分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现在开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围绕今年的沼气建设目标,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狠抓落实。一要严格落实责任。按照市里下达的建设指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细化分解计划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切实做到领导、责任、任务、奖惩"四落实"。二要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要在利用好国家、省、市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增加农村沼气建设资金投入,确保建设所需。三要迅速掀起春季沼气建设。要抓住当前建设沼气工程的大好时机,集中人力、物力,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真正形成沼气建设的热潮,确保完成全年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站100处以上的目标。
(五)积极做好春季林业生产。今年5月份,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将在我市蒙阴县召开,这是一次向全省展现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极好机会。各相关部门和蒙阴县要周密组织、精心筹备好会议,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力争出亮点、出精品。一要抓住春季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造林绿化活动。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开展春季义务植树绿化行动,合理搭配树种,适当增加常绿树种,以水系造林、路域绿化为重点,继续加大荒山绿化步伐,围绕宜林荒山做文章,加快重点区域的造林,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造林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完成今年新造林40万亩的任务。二要毫不放松地抓好林业"两防"工作。要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切实抓好火源管理,坚决杜绝火种进山入林。今年清明节期间,各县区森林防火工作都做得比较到位,没出现大的火灾。五一节将至,进山入林的游人不断增加,加上天气干旱,森林防火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请各县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不出问题。要认真总结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经验,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体系,完善测报网络,强化防控措施,适时搞好飞防,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防控目标。三要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针对林业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方案,特别是推进工作缓慢的县区,要分析查找症结所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地完成林改任务。
(六)认真抓好春季畜牧业生产。要根据市场需求,本着"优化提高猪鸡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节粮型畜禽,适度发展特种畜禽"的原则,重点抓好养殖结构、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三大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名牌畜产品,深入推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并扎实做好产销对接工作,确保养得好、销得出、效益高。要突出抓好动物疫病春季集中免疫,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加强监督考核和预警,完善疫情监测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全市无动物疫情发生。同时,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瘦肉精的检查和监测,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七)大力发展健康渔业。要积极组织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加快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步伐,深入开展全市渔业百日安全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促进渔业更好更快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渔业药物、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检测频率,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八)全面做好气象服务工作。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积极开展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尽最大努力缓解或解除旱情。要加快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防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做到科学防灾、主动避灾、有效减灾。要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做好雷雨大风、冰雹等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九)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里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在托清全市贫困和低收入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扶贫乡镇,选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户,尽快制订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推行"村为单元、整乡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突出搞好第三期重点扶持乡镇项目建设。要在确保已建立的互助组织健康运行的前提下,继续开展新的互助资金试点,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惠及更多村民。
三、抢抓机遇,推动全市水利事业实现新跨越
今年,中央、省市委分别出台了1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订了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全市水利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全面搞好小农水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验收。要在尽快、全面完成四个重点县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规范整理工程资料,做好迎查准备。二是全面加快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建设。2010年度下达计划的梓河、坦埠西河、温良河、西皋河和苍源河,要在汛前全部完成。今年新下达的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加快进度,确保年内全部完成。三是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有关县要认真编制实施方案,严格履行报批、招标等程序,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尽快发挥作用。四是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要抓紧落实治理规划,层层分解任务,以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为带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确保今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五是实施好岸堤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要抓紧落实年度实施计划,全面启动实施保护工程,确保把这项民生工程抓实办好。
(二)严格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要全面实施"三条红线"管理。各县区要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县区情、水情紧密结合,抓紧完成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容量等指标的分解落实,尽快建立重点地下水位、大中型水库可供水量、重点水功能区纳污预警机制。二是严格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制度。要重点抓好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取用水监督管理三个关键环节。特别是新增取水许可审批要按照"六个必须"要求,严格审批程序,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三是加强水资源费征缴使用管理。要坚持征缴使用管理"五个到位",依法征收,加强监管,做到统一账户、统一票据、统一征管程序,确保足额征收、足额上缴、规范使用。四是加强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要突出抓好以重点取用水户远程计量为主的取水在线监测系统、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和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系统建设,逐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加快建立评价考核制度。要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加强企业用水效率考核,通过严格限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有效保障合理用水需求,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三)扎实推进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目前,大规模的普查清查工作已经开始。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普办、省普办的总体安排和要求,按时完成各时段的目标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的节点控制和衔接,提前提取、编制所属5大类普查对象的清查名录,及时核对、补充和上报,确保高质量地推进年度任务。要按照"四到位"的要求,认真落实普查机构人员、办公设备和普查装备,完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足额落实普查经费,为水利普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春季农业生产顺利推进
当前,我市春季农业生产已全面展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扎实有效地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春季农业生产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力求实效。要注重研究春季农业生产的新情况,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春耕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立足一个"早"字,及早谋划下一环节工作;要突出一个"实"字,认认真真地把政策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体现一个"好"字,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各项任务,努力做到工作安排到位、技术到位、服务到位。
二要强化协调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把支持春季农业生产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具体行动,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等部门要加强调度,做好良种供应和技术指导服务。水利、沂沭河水利管理局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及时搞好抗旱水源调度。发改、经信、农机、供销、电力、石油等部门,要切实搞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物资、装备供应与调剂。财政、金融等部门要积极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测预报,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