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职业培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培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培训报告

第1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关于同志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现场办公时确定的工作任务进展情况情况报告

根据《同志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现场办公时确定的工作任务》的重要指示,现将我单位承担的工作近期落实我单位召开班子会议认真分析研究,找准抓住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就业政策,促进转移就业,更好地服务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及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工需要。利用广播、电视、信息栏等各类宣传媒介、各乡镇微信群、发放政策宣传单、悬挂条幅等方式,将涉及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政策、信息等事项向社会予以公告,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高社会知晓面。

二、加大培训力度。坚持以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根据我县劳动力普遍文化水平低、掌握的实用技能偏少等情况,增加培训专业,扩大培训范围,不断挖掘就业潜力,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推动我县职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我局面向社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4家管理制度健全、服务意识好的培训机构为培训主体,实施我县技能及创业培训项目,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根据劳动力培训意愿和园区需求,定向设置专业、定向组织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按实际需求进行培训。

第2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来到新的环境,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大转变,是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更是从单纯的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的转变。对于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上岗之前有很多情况需要去熟悉,去适应。身份的转变使我马上面临各种挑战,如知识构架的转型,生活形式的转换,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等等。我必须从骨子里脱离校园学生的身份,面临真正意义上的职场生活。所幸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成如下几方面:

一、德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咱公司企业文化中所强调的一条,要做事先做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我们做好每一份工作的前提,它关系到我们的职业素养、生活观念、价值观念等问题。培训时领导们也时时通过自己或是他人的例子,从待人接物到生活观念,从工作态度到职业理想,从细节上把道德品行和人文修养剖析得非常透彻,发人深醒。于主任给播放的视频讲座让我收获良多,让我学会微笑待人,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并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工作生活,以致去感染人。各位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平易近人的态度,时时刻刻都带给我们贴心的温暖,同时也透露着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风度。“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的楷模,古人有言:“与善人居,如人与芝兰互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我们也一定会努力的以各位前辈为榜样,将他们的品质传承并且努力发扬!

二、才

“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前提是自己要是金子!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在公司体现我们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工作,高效率、高成果、有效的工作,这样才能带给公司效益,体现我们存在的意义,而做这些事情的前提就是我们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

通过这一个月的培训,总结了各部门领导们所传授的各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要想成为咱公司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优秀的职业素养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员工,我们必须把自己锻炼成综合性的专业人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1. 扎实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具体工作的前提条件,有专业才有职业。专业知识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是从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精华,渊博精湛的专业知识是工作成就的最大保障。培训过程中,各部门领导分别就自己部门的工作职能,给我们讲解了相关方面的大量知识,我们无不为他们精、细、准的专业知识所折服。通过他们的讲解,我发现了自己知识层次上和他们的巨大差距,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学习,虚心求教。

2. 精湛的专业技能

刚走出校园的我们,从理论知识到工作实践的过渡,实际上就是我们知识构架的转型,这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从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去体会提高。各位领导在培训过程中也都分别强调了这一点,告诫我们事事留心皆学问。我相信他们炉火纯青的专业技能实际上就是经验积累和知识技能不断沉淀的结果,这也是他们有今天成就的有力保障。

在培训过程中,张所长在传授经验的同时,对我们的工作技能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精于专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可能需要忽略专业界限,但想要让自己在工作中不可替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必须有超出别人的特长,即有所专,也有所长。这就需要我们把实际工作中,哪怕是简单的事情做实、做细、做精,逐步的深化提高。

(2)善于表达。表达能力是我们以后汇报工作和与人沟通的桥梁,工作中的言不及义或是说不清道不明,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不便,甚至是导致工作上的错误。精准简练的表达,能让我们交流畅通,合作方便,工作愉快,也会显得我们自己做事精细干练。

(3)敏于深思。这一条也就是“想”,也是张所长最强调的一条。面对工作,我们要有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只有深思了才会发现问题,也才能进一步去努力解决问题。就算不懂也要虚心求教,要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

(4)勤于动手。设计工作形式上是“纸上谈兵”,我们要想谈的好谈的精,就需要手脑并用,想的过程中,要实际动手操作,整合身边的资源,提高效率,增强能力。这样我们才会发现自己设计方案的不足,从而改进提高,我想实际的职业技巧也是由此产生并沉淀的。

张所长细化的要求,无疑对初入职场的我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我也必将努力的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去提升其他方面的技能。

3. 积极的价值观念

这一条也可以理解为是上进的工作心态。价值取向决定职业观念,而职业观念则决定我们的工作态度,也就是做事情的积极程度,而这也正决定了我们将在这条路上走多远,攀多高。来到新汇集团这个大家庭,当我们个人的价值取向服从于新汇集团的总体价值取向时,我们就会以一种归属的姿态来认同她,以主人翁的身份来为她添砖加瓦,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长久,我们的成就才会卓越。

(二)优秀的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的工作很少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来出色地完成工作。

虽然还未正式的参与设计工作,但从培训期间的活动中我们也有切身的体会。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培训结束的晚宴,无论是拔河争雄,跳绳比赛,还是激情热舞,欢声歌唱,大家都积极地出谋划策,为完成一致的目标而努力,最终形成了一致的合力,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众人通力的合作不但挖掘体现出个人的能力,也增强了团队的活力和竞争能力,另外还巩固了队员之间的友谊,这给我带来了众多感悟和启示。

因此,不论是简单的活动还是复杂的工作,我们都要增强团队意识,学会合作。

(三)牢固的个人责任意识

个人责任涉及自己和他人,最终则关系着我们公司的发展。

通过这一个月的培训,我对个人责任意识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无规矩不成方圆,认同公司,就要认同她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然后以身作则,遵守和行使她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培训初期,于主任就详细的讲解了我们日常工作的行为规范,并罗列了一些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行为准则,供我们学习。从于主任的言语间,我也能深深的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同事们才能统一处事标准,使得事事有章可循,公司的运行才能井然有序,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条有理。所以遵守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我们每一个新汇人的责任。

其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职责就是有效地完成公司给我们的任务,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责任,完满的完成工作就是在尽我们的个人责任。

再者,为他人担起责任。民间有“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说法,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公司却恰恰是一种缺乏个人责任意识的表现。个人是小家,公司是大家,在完成了自己本职的工作以后,为何不能帮同事“扫扫雪”呢?当然,顾及他人“门前雪”的前提条件是自己首先尽职尽责,担起自己的责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实做细做精,把自己的工作做出成效。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提起自己的责任意识,只要每个人都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大家一起也一定能担得起整个公司!

这一个月的培训使我感受颇深,所学甚多,从工作中的小习惯,到人生中的大道理,都是我人生中的重要一课。各位领导纯熟的专业技能,精益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品质都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了解了设计行业、了解了我们公司,同时也给我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我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培训只是我学习的开始,以后我一定努力实践,不断的提高自己,“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公司创造价值!

第3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infotoeric”为你整理了这篇精准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精准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汇报材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社局严格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要求,聚焦聚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助推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细化培训科目,按需分类培训。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与宿迁技师学院等培训机构联合,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企业“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根据城乡劳动者的实际情况“量身订做”培训内容,突出技能培训针对性,分类开展电工、砌筑工、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保育员、育婴员等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提升技能培训的精度和准度,增强技能培训的实效。

规范培训流程,提升培训质量。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该局按照提前制定的培训计划,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使用国家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培训标准,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同时加强对培训的教学管理,规范职业培训的程序和制度,培训后组织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全程跟踪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优化培训服务,提升培训满意度。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降低学习成本,该局把培训课堂搬到城乡劳动者的家门口,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同步提升学员理论与实操能力。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考试,经考核、鉴定合格后,颁发《职业资格证》,并推荐就业岗位,或组织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指导选择招聘岗位,帮助学员成功就业。

今年1-11月份,该局与宿迁技师学院等培训机构联合先后在全区10个乡镇、3个街道开展巡回培训,合计开展创业培训1400人、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近6000人及技工院校(宿迁技师院)高级工培训1500余人。同时开展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省、市“以工代训”补贴政策。鼓励、动员广大企业开展以工代训,促进在岗职工稳定就业。自“以工代训”政策实施以来,截止目前,宿豫区共有55家企业申请以工代训补贴,预发放补贴资金1446.69万元,惠及职工近万人。

据悉,下一步,该局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激励相容、精准效能的原则,继续做好各类培训工作。

一是提高就业创业培训质量。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就业培训计划。加强协作配合,优化师资配备,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尝试开展创业实训、就业实习。注重培训实效,从意识培训转变为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学员的就业创业能力。

第4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宠物训导与保健 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途径和机制。其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高职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操作技能性强,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宠物类人才的需求。如何增强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显得迫在眉睫。

一、现阶段宠物训导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实践课程内容。在教学方式上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但宠物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单一的讲授授课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通常宠物训导专业每门课的理论授课时间为15周左右,然后根据课程的重要性和特点设置实训的时间周,一般每门课程开展的实训课有1周时间。由于实训时间短,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只能对宠物进行基本的饲养管理,训练方法的初步运用,而不能掌握训练方法运用后的效果、训练后的日常管理,甚至造成有些实训项目不能完成。比如“扑咬”的训练,犬只必须有良好的服从性后,才能进行仇视性的调引―扑咬袖―实战扑咬,由于实训课程的设置只能进行视频教学,不能体会训练过程中的细节。

(三)缺乏工学结合的课程和教材

作为新开设的专业,我校宠物训导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参照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的,理论教学多,职业技能教学少,偏重学术性的教学。这个专业的教师应以宠物训导作为教学背景,熟悉教学规律,清楚学生学习能力,与企业人员共同参编教材,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是围绕宠物训导运作而展开的,针对性地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四)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的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通常以单一的笔试作为主要的考核形式,忽视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核。比如实验实训课、项目教学的课程,以笔试的形式很难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单一的考核形式错误地引导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思路和观念,培养的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不合格人才。

(五)实践条件相对欠缺

宠物训导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宠物训导专业需要配备多种不同环境的模拟实验室,竞技类宠物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和资料,这都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因专业成立不久或资金有限,很难对宠物训导实训室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硬件的缺失导致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不论是校内生产性实训还是校外顶岗实习的开展都面临尴尬境地。

二、宠物训导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建议

(一)优化宠物训导实践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更偏重实践教学,注重饲养、护理、行为观察、科目训练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包括:第一阶段是预备性实践教学,即宠物认知实习,可安排在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始阶段,主要采用专家讲座、赛场调研、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宠物训导专业和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阶段性实践教学,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课程内实训和训练项目设计等,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增加实训操作时间,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宠物训练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阶段是综合性实践教学,属于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强化专业课程对应的业务岗位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加快“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对于青年教师,应以加强实践经验、提高操作技能为中心,鼓励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掌握宠物行业的新动态。另一方面,学校根据需要积极聘请一部分在宠物训练行业的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既可以充实师资队伍,又可以促进在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交流。

(三)改革技能考核制度

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以后,考试方式应加大实践操作考核的比例,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笔试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实际操作、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确定成绩。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把实践环节的训练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一个劳动部门或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如宠物驯导师、宠物指导手、宠物健康护理员等宠物行业相关职业证书。

(四)加强校企合作

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都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实现。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实训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化、情景化的教学环境。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把企业请进来,学校也可以积极主动地走进企业。实施工学结合的模式也有很多种,实践比较成功的有订单培养、项目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引企入校等方式。

三、结语

通过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在实际的职业实践情景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岗位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快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了职业敏感度,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判断更直接、更迅速、更准确。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的教育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能很快使用的人才。工学结合是实现实践教学很好的载体。学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多元化工学结合模式,完善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和体系,培养出有一定专业技术理论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宠物类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王军,张秀凤,霍军等.高职院校宠物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管理[J].教学与实践,2011,12(下):38-39.

[2]郑筱锋,张明珠.《宠物训导》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1(55):157-158.

第5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第6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本报告旨在为从事水和废水等行业新兴技能发展的TVET教育者和实践者提供教育信息参考。本报告主要探讨了水和废水行业与新兴科技、行业和能力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并对开发适当的方法和创新性实践,加强TVET与水行业间的联系,促进水行业新兴技能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 同时,此报告的出版也是对2009年、2010年分别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召开的UNESCO-UNEVOC国际咨询会议以及2011年10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国际专家会议的一个回应。参加上述会议的30多个UNESCO成员国的代表一致认为,水和废水处理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应该与该行业保持同步发展。为此,为TVET教师和培训者发展行业本位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指南这一建议得到了重视。

本报告旨在从地区、国家和地方的角度为近来TVET政策和项目的实施途径与实践进行概述,以应对水和废水服务模式的变化。本报告参照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对各地区水和废水行业TVET的优先发展领域和面临挑战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实践角度对政策实施、机构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构建进行了探讨。在德国水、废水和垃圾协会(DWA)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指导下,本报告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水和废水行业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职业和工作?从这一问题出发,本报告提供了一系列多样的资源,以帮助教育者理解、规划、设计相关途径和方法,并系统培养水和废水行业向绿色转型所需要的新兴技能。

近年来,推动关于水行业的技术和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一直是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创新和进步的重要挑战。TVET在为青年和成年人提供所需要的技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挑战,特别是在水和废水行业。然而,许多国家的TVET仅仅是行业部门技能型劳动力的提供者,因此不能有效满足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需求。此外,关于向教师和培训者提供的加强TVET和水行业联系的相关参考信息也比较少。在这一背景下,TVET机构必须努力探讨并交流关于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信息,如清洁能源、清洁水、清洁科技、对TVET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可持续的校园管理以及把TVET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整合的创新方法等。现在,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实现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过充分培训的人力资源,包括从高层次专业人才到社区成员及利益相关者。应该通过加强TVET与水及废水行业的联系与合作,促进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开发,应对当今水资源紧缺的挑战。总体来看,TVET 应成为一个重要载体,以确保工作世界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许多国家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卫生和饮用水的目标方面还面临资源不足的挑战。2012年联合国的《全球水分析及卫生和饮用水评估报告》(WHO/UN WATER, 2012)对74个中低收入国家及24个外部支持机构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行了总结。报告指出,尽管一些国家自己在报告中指出,在实现可持续的水、卫生和健康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大部分国家,有限的经费投入和较低的人力资源水平都制约了这一领域的进步。面临的挑战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缺乏必要的设施,世界范围内的水缺乏和污染问题,水缺乏和贫困导致的生活和生计问题,行业员工缺乏相关技能和资格,相关领域的知识增加及技术更新,气候变化,等等。

欧洲和北美

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饮用水和废水网络已经应用了100多年。饮用水及废水处理系统以一种较高的效率运行。在欧洲,各国对废物的收集、分类和循环利用存在很大差异。但各国的技术已相对成熟,对人类和环境不再产生较大危害。因此,发展对旧有设施进行维修的知识和技能正日益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欧洲各国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发展职业培训体系,如奥地利、德国、瑞士和法国都对水和废水行业设有正式的资格标准。其他一些国家也都有自己的认证机构。在一些新的欧盟成员国,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还没有针对这一行业的特定培训,或相关培训正处于探讨中。

该地区近来采取了一些对培训和资格证书进行协调的行动。如欧洲资格框架(EQF)对欧洲范围内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了协调,其旨在通过创立欧洲共同标准,促进形成高层次技术标准,并从长期角度形成共同的培养教材。

欧洲各国的职业培训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一些国家实施双元制培训项目,强调在企业组织内发展知识和技能,并让企业承担部分政府的培训责任,这在德国特别明显。一些特定的企业和组织也承担对个人进行培训的责任,并受到职业培训学校以及相关权威机构的监督。这些国家还设有一些企业间培训中心,提供额外的培训教材和设施,特别是实践培训的设施。受训者完成培训后往往会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在该地区的许多国家,培训完全在学术背景下通过研讨会及课堂教学实施,短期的实践学徒制也为水行业从业者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路径。受训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就可以向雇主提交求职申请。

在欧洲国家内,水和废水行业普遍从相关职业领域雇佣员工。如电工、装配工、车辆机械工、水暖工或化学实验室助理都愿意从事水行业工作。这一领域工人可以在已有资格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课程及特殊课程培训后成为水行业的合格员工,并获得国家专家协会颁发的关于水行业的技能认证资格。一些国家还设有专业的资格认证和比较机构,对不同领域职业资格进行协调。

职业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和知识必须满足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定期对课程进行修订,并发展创新性和适切性的教学工具。

该地区对职业教育学生的教学正变得日益多样和灵活。例如,在德国,学生大约可以获得350个职业的培训,约60%的学校教育离校者选择职业教育路径。职业培训是一个重要的终身学习路径,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40%的学校教育离校者进入大学,并努力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

非洲

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开发并获得能够支付得起的自然资源,包括为每个公民提供清洁水。近来,联合国提出,世界各国政府必须实现确保公民获得清洁水的目标。例如,尼日利亚政府提出投资25亿美元,确保向全国75%的公民提供便携饮用水。总体来看,非洲在水资源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如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利用效率及清洁水的可持续性,填补水行业的技能差距及增强该行业与TVET的联系等。

在发展中国家,有接近80%的疾病是由劣质水和卫生设施不健全引起的。大约8.84万人口不能获得清洁、安全的饮用水,这些人中的37%居住在次撒哈拉非洲地区(WHO/UNICEF, 2012)。据联合国估计,仅次撒哈拉非洲地区,每年就有400亿小时用于收集水,这相当于法国劳动力一整年的劳动价值(UNDP, 2009)。如果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水对于非洲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开展有效的技能开发和能力构建,并有效实施这些承诺,就可以有效利用水消除贫困、减少与水相关的疾病并实现可持续发展(African Water Vision, 2001)。

在非洲地区,TVET体系正努力将环境保护意识纳入进来,其主要举措是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绿色实践在TVET中推广并进行渗透。TVET机构提供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如水处理工厂、水分配系统、废水处理工厂和废水收集系统等的运行和维护等。TVET机构还教授学生如何应对不同领域对水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如城市、工业、农业及娱乐用水等。TVET还教授学生收集和处理废水的技术,以使废水达到可以利用的水平。

在水管理,特别是教育、科技及机构层面缺乏具有相关能力及技能的人才是造成全球水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许多非洲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和捐赠机构一直都认识到TVET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多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非洲在国家和国际教育政策中一直忽视TVET的发展,如培训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较高的培训成本、较低的培训质量等。

为理解非洲TVET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特点,本报告借鉴了非洲联盟的背景分析。总体来看,非洲国家的TVET在许多不同层次和机构实施,包括技术和职业学校、多科技术学院、企业和学徒培训中心等(UNESCO IICBA Newsletter Vol. 13 No.2 December, 2011)。

亚太地区

亚洲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该地区20%的人口,约7亿人,不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接近一半的人口,约18亿人,缺乏基础的卫生设施。随着该地区人口增长及城镇化率的提高,亚洲水资源面临的压力日益深化。气候变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根据一个气候变化政府间工作小组的报告,到2050年,亚洲超过10亿人口将遭受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减少的消极影响。有专家预测,不能获得清洁水将导致一系列后果,包括损害食品生产、缺乏生计安全、一国内或跨越国界的大规模移民、日益紧张的安全局势和不稳定等。这些效应将对地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持续增加对TVET的投资,以期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及高质量就业。在发展和危机时期,TVET已经证实是一个很好的战略选择。因为其迅速、灵活、工作导向和能力本位等特征能够把人们直接导向就业。因此,在经济衰退期间,技能发展是减轻贫困、提高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改善TVET质量和增强其就业机会的过程中,其同样促进了创新、投资、科技变化、企业发展、经济多元化及竞争力,同时满足了亚洲经济关于加速就业创造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

在许多亚洲国家,例如菲律宾,TVET体系普遍实施了如下培训项目:就业前培训、再培训、能力提升培训(Source: Implementing Public TVET Programs in the Mids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by IMELDA B. TAGANAS)。

各国需要努力合作,形成一个地区性途径,使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共同合作,形成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共同解决水安全问题。正如《亚洲水发展展望2007》所指出的,亚洲地区面临的主要的水问题并不是由实际的水缺乏所引起的,而是由低效的水管理造成的。报告建议,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更有效的管理实践来解决。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居住在拉丁美洲地区的7700万人口缺乏安全和清洁水,其中包括约5100万农村居民和2600万城市居民。在安全处理废物方面,不到14%的家庭能够利用卫生设施消除垃圾的生态影响。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水供给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情况非常相似。该地区内,相比来看,巴西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相关设备设施。大约90%的服务都由公共设施提供。废水处理和常规的垃圾处理方面的发展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加强努力。水和垃圾部门的职业培训也没有得到广泛发展,只有一两个国家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短期的常规课程。

CEHI是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内的一个技术机构,也是加勒比国家的一个政府间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79年,其重要宗旨之一是提高该地区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标准,促进该地区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CEHI的环境健康部门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最终对人类健康和加勒比共同体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CEHI的总部位于圣卢西亚(St. Lucia),其工作范围跨越整个地区,主要面向该地区16个成员国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该机构通过与公共部门、私立部门、发展机构及社会个人共同合作,致力于寻找更有效地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的方法。自其成立以来,该机构就注重向环境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公共和私立部门的员工提供专门的环境管理培训。该机构还组织一些国家和地区范围的研讨会,并向各国教育部及公共设施部门人员提供培训。此外,CEHI总部还通过培训包和实习项目提供一对一培训。CEHI还开发了一些培训手册,为相关培训的开展提供支持。

阿拉伯地区

近年来,阿拉伯地区非常重视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例如,埃及水供给和处理行业的控股公司已经开办了4所自己的职业培训学校。职业培训学校计划由约旦启动,并受到欧盟资助。

尽管该地区的职业培训有所发展,但在阿拉伯地区,在一所具有较高声誉的大学学习并获得学术学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许多阿拉伯国家,上职业学校并不像进入大学那样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因此,在该地区的很多国家,找到一个受到过良好培训的电工都非常不容易。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也对大学毕业生产生了影响,尽管很多毕业生从大学获得了学术学历,但他们并没有实现顺利就业。

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相关权威部门的注意,但使职业教育机构毕业生被社会认可,并获得有吸引力的社会职业,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许多国家已经启动职业学校计划,旨在提高职业培训学校和行业培训中心的质量。

该地区的许多国家都在水供给、废水和垃圾处理方面建立了较大的企业。大部分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通常只提供短期的培训课程,但他们所提供的资格培训普遍不能与其他机构通用。职业培训学校与企业间也很少建立相关合作关系。水和废水行业还不存在官方认可的职业。

作为培训手册基础的技术标准在阿拉伯国家也还比较少见。该地区国家和经济体系中也还没有形成技术标准化的传统,因为阿拉伯国家的主要产业是农产品生产。目前,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改革,如埃及、约旦和突尼斯已经加入欧洲标准化体系,作为这一体系的成员,可以有机会获得欧洲标准。

第7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新型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14-1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改善民生,让食品更安全的发展目标,新的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培养具有先进理念、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高素质的农村产业化工人,而我国农村当前面临务农劳动力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农村社会“空心化”、老龄化,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轻农、去农、离农”现象严重的局面,因此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改革现行农民职业培训管理体制,集中力量办好农民职业培训工作

配合国家大部制改革,改革现行农民职业培训管理体制,改变当前农民职业培训,由农业部、科技部、人社部、科学技术协会等多部门分散管理的体制,明确相应的管理主体,使分散的资金、人员集中起来,发挥最大作用。设立新生代农民工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培训工作。

2 为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针对农民职业培训的现状,我们应从根本上探索改变老化落后的农民工培训政策体系,出台符合实际,更加富有中国特色的培训政策,从而保证我国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政策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农民培训法律、法规,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研究,为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保证。

3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农民职业培训资金来源体系

农民职业培训应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现代化农业,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应不断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健全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用人企业合作的方式,采取订单式培养等形式,吸引企业资金投入。

在国家科研经费方面,设立激励机制,鼓励成立专门的农民职业培训研究机构,有条件的地区成立相应的地区性研究学会,成立农民职业培训人才专家库,鼓励有能力的社会机构和个人,深入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一线,开发实用成系列培训图书、音响的教材资料,开发学科教程,制定教学规划,探索制定对管理部门、教学机构、培训学员考核培训评价体系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尽快建立起成熟完善的农民职业培训教育体系,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4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发挥好辐射带头作用

优化资金分配,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几个重点培训基地,每个省都建设几个有突出专业的培训基地。政府要主动承担培训任务,购买农民工培训所需的必要设备,使之符合实际操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基地建设成为农民职业培训的示范点,教师进修培训的基地。

5 完善现行农民职业培训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每项资金落到实处

配合党和国家当前反腐败工作,根据现阶段发现的问题,不断细化现行农民职业培训资金管理制度,减少实际操作中模棱两可的情况。加强审计和舆论监督,建立专门的举报电话,举报网站等形式,多渠道收集问题,封堵现阶段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漏洞,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参与农民职业培训的政府、社会机构、个人“不敢腐”,确保农民职业培训资金切实用于开展农民职业培训的实际。

6 转变培训指导理念,优化培训内容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分追求发展的结果,过分依靠GDP考核,我们的农民职业培训工作在考核中也难免有同样的缺点,在下步培训工作中,我们要切实改变 “重数量、轻质量”的培训理念,下步适度放缓每年招生培训名额,政府对于不同年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是否有过培训经历等对培训意愿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培训前加以统计,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量体裁衣”,争取使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农民都能学到想学的知识,努力做到每个参与培训的学员都满意,用参与培训的农民口碑相传,吸引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下步培训工作。

7 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8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1、举办者的申请报告;《职业培训机构审批表》一式三份;

2、举办者的法人资格复印件或公民个人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及本人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

3、拟任主要行政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及资格证明文件、学历文凭、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或职称证书、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基本情况;

4、拟聘的专兼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名单及资格证明;

5、拟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注册、验资证明及经费来源的证明、固定资产证明;

6、拟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章程和发展规划;

7、拟开设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8、自有或租借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的证明、教学设施设备清单;

9、有关办学和教学的管理制度;

第9篇:职业培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职业培训;研究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必须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积极推进我国“新四化”的同步发展。职业培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了大量面向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基本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以说,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必须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平稳、积极的开展,这是建设我国“新四化”的必然需求。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培训问题异常重要。积极发挥农民职业培训的作用,不仅为城镇化提供了新市民,还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新红利。

澄城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盆地东部,总面积1121平方公里,共有9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2万人。 澄城县属于黄河流域的古老县市,至今已发展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澄城县人口增长缓慢,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澄城县率先进行城乡结合统筹就业,劳动力大规模的输出,很多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但是,随着澄城县的城镇化发展建设,县政府积极采取劳动力回迁政策,并对该县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

二、农民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发现,超过2/3的澄城县农民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这表明大多数澄城县农民已经意识到参与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即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以促进再就业,就必须要通过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才能增加收入。但是,农民职业培训的参与度不太高,其中有一半的人认为农民职业培训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而且一半以上的农民认为相关的职业培训情况和他们当时的参与意愿不符合。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农民职业培训的参与需求和农民职业培训供给之间是失衡的。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澄城县的农民职业培训情况和农民自身的需求相脱节。

三、农民职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民认识,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任何学习都建立在一定的兴趣之上,如果农民对职业培训没有兴趣,即便政府采用多少外力资助也毫无用处。因此,为了加强职业培训的有效性,必须转变农民思想,培养农民主动学习的意识,而当务之急即提高农民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让农民从心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是发自内心感悟的,而不是外力施压的,表现为农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培训机构以及政府在宣传时注意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知识、情感、意念、行为等方面入手,调动农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从“知识”角度来看,注意培训的内容不要诘屈聱牙,硬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农民,而应该从农民平时的生活入手,找寻农民熟悉的话题和知识,尽量在教学上通俗化、本土化;从“情感”角度来看,让农民感受到政府和培训机构对自身的关心和重视以及对农民群体就业的关注性;从“意念”的角度来看,应该培养农民“市民”的意识,让农民认识到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个人情感价值观的变化,为了融入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就必须要改变原来的小农思维,从生活方式、理念价值等彻底融入城镇当中,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从“行为”角度来看,政府和培训机构应该以实践促进理论,保持对农民职业培训的高度关注性,做好农民职业培训的发展规划和协调规划,与此同时可以树立“学习典型”,比如“金牌月嫂”、“金牌管家”等典型先进人物事迹,让农民们明白能力本位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进一步转化农民思维,让农民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2.采取激励措施,发挥农民参与培训的主观积极性

农民生于土、长于土,思维传统而保守在所难免。一方面政府应该让农民从自身入手,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调动这一群体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第一,政府可以适当加大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补贴。农民这一群体非常务实,陕西省澄城县的农民更是这样,他们的收入用于维持家庭用度已经非常勉强,倘若让农民感到参加职业培训既浪费时间又花费钱,而学来的知识对于再就业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农民们肯定觉得这是“赔本的买卖”,既没有眼前的收益也没有长远的利益,因此他们没有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也非常正常。 所以,政府除了加强职业培训的宣传服务功能外,还应该适当加大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补贴,比如发培训优惠券、减少农民务工开支等等,这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因参与职业培训而付出的经济代价,间接提升农民自我参与职业培训主动性。第二,政府构建覆盖农村的网络,加强农民网络学习的能力。现阶段,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已经逐渐普及。在农村,手机也几乎成为每一位有务工能力农民的标配。但是,出于金钱上的考虑,农民对除手机之外的IPAD、电脑等并不感兴趣,从而使农民在接受远程教育方面信息匮乏,网上一些质教育资源也搜索不着。所以,为了在家更好地寻找就业机会,农民会利用手机进行信息搜索。政府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网络信号。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手机APP、微信上的农民职业培训信息宣传和相关技能学习,让农民不再认为交网费或流量费是一件浪费钱的事情。这样也可以从侧面提升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3.建构农民职业培训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网络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而且,现阶段办公、职业培训、就业招聘信息化数据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职业培训,政府可以和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联手,共同构建农民职业培训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具体来说,澄城县政府可以本着“因地制宜、注意效率、联合参与”的原则,和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构建公共信息平台,让农民职业培训、农民再就业发展结合,这样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完善规范、合理有效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在这里,澄城县政府可以借鉴2013年山东省政府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表明以乡镇、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公共服务网络服务圈”,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公共服务平台上设置培训项目版块、企业和政府答疑版块、市场就业版块等。澄城县政府也应该以城关镇、冯原镇等为半径设置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尤其要加强职业培训服务窗口的反馈功能,让企业和培训机构真正实时和农民群体对话,解决农民们培训的顾虑和担忧,让他们真正融入到网络这一大环境中来,用网络提升农民职业培训的便捷性、时效性和有序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