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基础培训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62-02
一、前言
中职《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肩负着为后续专业课服务的职责,更能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娴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所以如何开展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如何使学生乐学、会学,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如何培养拥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举的中职生,成为中职教师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探讨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技能培训的方法。
二、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思路
中职专业基础课教学有别于中学基础教学,中职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也就是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在中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范围内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磁的基本知识,交流电、变压器的理解等。而这些知识要通俗易懂地引入到日常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用知识去解释我们所碰到或见到的各种现象,这就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这样更能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而操作技能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技术精湛熟练,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引领学生适应中职的学习形式,逐步提高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设计操作内容时,第一要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第二要兼顾学生两年后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如万用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的连接、简单焊接技术、电子元件的分辨、电表的安装等。
三、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方法
(一)生活常识融入课程教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
知识技能是指学生能灵活地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看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从而能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由此展示中职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中职学生思维灵敏、动手能力强,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差,枯燥的电工基础理论性知识很多,单纯的理论讲解并不适合中职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而如果在讲解电工基础知识的同时经常性地插入学生常见的电工学现象或常用的电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见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使学生有种解开谜底茅塞顿开的舒畅,这样既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培养学生养成学知识用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故在课堂之上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是提高中职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讲解电能、电功率的概念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家庭家电设备的用电量,并解释为什么空调、电视、电脑等用电设备关闭但不拔电源插头仍然耗电;讲解电路的组成时指导学生自己试画出家庭、卧室关电路图,并试连接;还有静电的产生及危害、雷雨天气不能走近铁杆、不在树下躲雨的原因;医院体检时应用的电磁知识,家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这些知识的推广不仅使抽象的电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极大程度地建立了中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及自豪感。
(二)实践操作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将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之中是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最佳时机,故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一方面顺应了中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中职学生就业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操作技能培训是教学中最重要也是关键的环节,技能培训要求人人参与,使学生在理论教学指导下结合实际要求做到技能操作熟练,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对应。比如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和电压,不仅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及正确读数,而且能正确说出如何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分析电路故障,焊接技术的要求,安全用电注意事项与电气安装技术等。伽利略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故在课堂之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实践运用,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才能使学生对《电工基础》中的知识真正地掌握领会。
(三)课堂之上开展技能培训的方法及要求
1.应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课程教学。《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科课程,枯燥无味,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具备画面多变、具体、生动优美、声音动听的优点,能将教师口述的较抽象的电学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然后再经过教师的解释、总结,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在学习电压与电位的概念和测量时,如果单纯在黑板上比划,学生听着非常无趣,教师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效果截然相反,首先它能在规范的电路图中解释电压和电位的概念,然后通过清晰、具体的电视机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如何测量电压和电位,由测量结果分析故障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从中学会了电压及电位的测量方法,正确理解电压与电位的区别与联系,而且由此领悟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可将多媒体课件分享给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结合自身情况,针对自己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自主选择学习观看课件,如此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顺应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的考试要求,将教学落实到实处。一般情况下学校建议机电和电子专业的毕业生都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学生也非常乐意,这是中职毕业生求职时最基本的硬件之一。而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学习内容非常符合技能等级证的考试内容,如照明电路的安装、电表的安装、电工工具的使用、负载星形连接及三角形连接等。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实训项目。目前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学生预先看项目课件,然后依据实训要求操作,并且提出疑问和回答相应问题,每位学生都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实训操作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解疑、点评和总结。学生首先熟悉并熟练实训项目,然后依据技能等级考试的要求进一步熟练和规范实训操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的形式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比如学习理论知识“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的通或断的方法”,才能在双联开关电路的连接时,懂得使用万用表判断开关哪一点是定点哪一点是动点,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而在操作过程中又对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故单纯的卷面考核很难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死记硬背成就不了学生的技能培养。所以《电工基础》课程考核应以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提前考,占考试成绩的30%;技能操作以抽签的形式考试,占考试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20%。而在技能操作考核环节,不规定具体的考试项目,每个学生的考试项目根据抽签决定,各不相同如有的考万用表的使用,如何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有的考日光灯的安装;有的考关电路的连接;等等。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结语
中职课程教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与就业现状紧密结合。而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改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寻求更适合中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所以中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与课程研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周中立.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设计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以小型变压器的制作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60):172-173.
关键词: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高压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1-0087-02
作者简介:李娅杰(1970—),女,河南周口人,大学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进网作业电工培训
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电网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一些地区农网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供电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在农村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农电工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农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通过技能鉴定、获得低压电工许可证等技能证书以后,才能获得进网作业的资格,这就对农电工的进网作业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农电工在农村地区电网建设及维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农村地区供电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农电工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农电工所承担的任务也不断增多,其不仅仅是各村的电工,同时也是供电公司聘请的工人,不仅承担着低压运检的工作、电气维修工作,有时候还要根据供电公司的安排,进行高压架设及检修等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复合型特征。另一方面,从农村地区的现实状况来看,这些电工虽然拿到了电工证,但是多数缺乏工作经验,在技术水平上还有所欠缺,离农村地区电网建设的要求还很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承担这些复合性的工作,就必须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进网作业培训。此外,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大部分中青年都在外工作、求学,长期生活在城市当中,现在农村地区的人口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其中老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人当中很少具备电工工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农电工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从其所处特殊环境的角度,也需要对他们进行进网作业培训,以适应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需要。
2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的核心内容
根据进网作业的内容及要求,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基本操作培训
在高压实操培训当中,要让农电工了解常用的电工仪表及使用,包括万用表、钳型电流表、兆欧表等,要了解目前在国内高压线路建设中常用的品牌、型号、使用方法。还要了解一些安全用具的使用,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的佩戴等。同时,高压进网作业是一项比较危险的工作,农电工还要掌握一些触电急救方法,包括如何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如何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简单的胸外心脏按压等,尽可能地挽救触电者的生命。
2.2高压实操培训
高压实操是伴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工农业建设的需要,高压线路建设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决定的。在高压实操培训当中,要先让其掌握各种高压操作工作的使用,如高压验电笔、高工作业安全用具的使用,以及这些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标准和注意事项。一些农电工通常还要负责高压配电室的管理及维护,在培训当中,要掌握高压柜停、送电的操作方法,以及常见故障表现、原因及处理,对自己处理不了的故障要及时上报供电公司。同时,在高压线路建设及维护当中,经常涉及到高压计量装置的安装,培训中要让农电工详细的掌握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尤其是要明确必须在停电状态下接线。要了解变压器的使用相关知识,因为在高压电路当中,变压器是最重要的设备,详细地了解变压器的种类及其使用,高压线路当中已经使用变压器的类型、变压器的使用及维护、变压器的安装等,通过培训,让农电工能够掌握基本的高压入网作业的能力。
2.3低压实操培训
低压实操培训是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的重中之重。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向农电工详细地传授电工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掌握低压电器控制、保护装置工作原理、构造及其功能,熟练的进行电气参数测量,根据农村用户的需要具备低压电气设备选配的能力,了解防雷、绝缘和接地的基本知识,以及当前农村地区低压电网运行知识。在具体的作业技能培训上,要将低压电气设备与线路安装、常用测量仪表的操作使用、低压电气设备的运行操作及维护、低压线路维护安全操作、低压电气事故判断与处理、变压器的维护及管理、三相电接电及使用等等作为主要内容,让其能够熟练的掌握低压线路当中从供电到用户,所有与之相关的电气设备安装及使用知识,农村地区常见低压供电故障排查及处置能力等,达到农村地区电工工作的基本需要。
3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工作建议
3.1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工作的常态化
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对农村电网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实现农电工进网作业培训的常态化。实际上,现在一些地区在农电工入网作业培训当中处于“想起来就培训,想不起来就不培训的状态”,凸显了这些地区的供电部门领导对农电工培训还缺乏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点,在今后农电工的培训当中,各地区领导要充分重视起这项工作,指派专人专门负责农电工培训的组织,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将其纳入到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当中。培训的对象,不限于当前正担任农电工工作的人,也包括曾经担任和想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培训每年应该组织1~2次,由公司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的统一规定,聘请优秀培训讲师,为其讲授各种进网作业知识,根据农电工工作的特点,确定其培训内容。培训的实践最好固定化,最好是每年的五月份,赶在夏季汛期来临之前,正好为夏季供电保障奠定良好的基础。培训考核以后,按照考核成绩确定证书审核,由劳动部门颁发相应的上岗证书。
3.2改进和完善教材内容
现在农电工培训当中,所使用的教材虽然是统一编写的,但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有的教材当中竟然将抵押配电TN系统-C中用户端的PE线与N线连载一起接系统,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错误,对操作的关键点描述得不够细致,如应该将其分别与PEN线连接等。同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知识点的描述也过于武断,比如,在一些老的教材当中,有电动机电压过低将会使其发热,严重时甚至烧毁,这种情况只针对恒力矩负载电机而言,对通风型则并不适用。针对教材的问题,应该由职业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正在使用的教材进行修订,以后出版之前必须由专家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一线电工,对教材内容当中的每一个操作行为的编写进行审核,确保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同时,根据农电工工作内容的变化,以及供电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每年组织一次教材修订工作,以确保教材内容正确,能够满足农电工培训工作的需要。
3.3改进和完善培训方法
在传统的农电工培训当中,主要采用板书式培训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农电工只能被动的接受教育,并且知识比较抽象,农电工很难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培训当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多运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操作说明,让其能够通过图片、FLASH、视频直观的看到各种操作过程,如线路检修过程、高压供电故障判断、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工作原理等,这样所学的知识就不再抽象,对一些基本操作有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老电工,在断电操作的原则下,带领农电工到进网作业的一线进行现场教学,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如高压架设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这样才能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总之,农电工的进网作业培训,是提高其电工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各供电公司要充分重视起农电工的进网作业培训,明确培训的核心内容,针对培训工作的需要不断完善培训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秦照东.浅析农电工培训中的难点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4):108.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of auto mechanics training in the Kuitun City, Wusu City, Dushanzi training center, this paper fou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cial demand,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grade assessment cont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关键词:社区培训人员;成绩分析;实训内容
Key words: community training staff;performance analysis;training content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37-01
0 引言
要取得汽车修理工等级的社会培训人员必须学习《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在奎屯市、乌苏市、独山子地区(金三角地区)培训社会人员进行过3次。其中第一次考试成绩(见表1)一样不容乐观。所以查找原因,对学员知识结构的和汽车修理工考试内容对照分析:理论考试按四级汽车修理工内容要求分为选择和判断两大类,操作考试分为七大类(①汽车修理:1)汽车零件检测分类;2)汽车总成部件的检检修;3)总成大修;4)汽车总成竣工验收。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1)诊断与排除发动机和底盘异响;2)诊断与排除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系和点火系的综合故障;3)运用仪器表对车辆进行检测),一共九大项内容。[1]并对考试成绩和学生知识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提出了对策。
1 社会培训人员进行考试内容和得分情况分析
此次考试第一批学员考试成绩比较低,从考试单项成绩来看,学员缺少的就是理论基础知识,在故障排除和维修工序中,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学科基础原理的理解运用的太少。
存在的主要原因:参加中级工考试的学员基本都是初高中毕业生,经过几年或几个月时间以后劳动社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和督促下参加鉴定所等级考试,参加考试人员的物理电子内容不系统或者没有正确衔接到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上。参加考试前相关部门进行了强化培训,在此分析的内容就是要汽车修理中级工强化培训内容,按照考核项目理论操作内容(共九项内容见表1)进行辅导训练。
2 提高学生成绩的对策
2.1 要增加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实际,详细介绍日常维修、检测中应用较多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同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尽可能讲解现有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内容。各种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入在相应的汽车电器设备实物中,从而培养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电工电子整车中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测试技能和测试方法,最后培养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绘制出电路和试验曲线以及实验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十个实验项目,表2介绍各项目的内容和实验过程中基本要求。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①按照成人的认识规律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来,从零部件的使用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结合系统来讲清它的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技术要求。从企业的维修实例中,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对汽车维修企业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现状的把握来展现,意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思维模式,并训练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故障的原因讲解和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②每堂课程教学要有互动式教学方法,每堂课程均要“引导思考”“假设结论”“设计问题”“探索求证”等方法来进行。不同学历层次的社会人员在做完每一节实训内容后感到值得回味,使学员举一反三。
2.3 改进后的学员考试成绩 最高分:89分,最低:37分,平均分:77.2分,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78.3%。
3 总结
通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增设,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把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汽车复杂电路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锻炼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学员真正成为生产,并服务于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及格率从35.2%提高到78.3%,平均分从57.4分提高到77.2分。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2.
[2]党继农.实施“五大战略”打造高职品牌[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10.
一、依托校企合作,认真进行课程开发
电工基本操作和综合操作技能是电类各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通过《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知识,认识并学会分析各类基本电路,掌握各种电工工具和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常用机电设备的安装、检测、控制、调试、维修和使用,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我们努力向“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靠拢。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我们的专业就教授什么。我们把城市各类产业结构调整、功能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逐步完善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参照原有知识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各类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群的体验,完成电工领域的开发、职业工作任务的分解、典型工作过程的构建,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我们坚持校企合作制度、企业走访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走访企业和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研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发展状况,开发新项目,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论证和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对课程的设置、内容、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结合中等职业教学最新的大纲以及《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要求,立足本地电子产品的检测与维修、电工等职业相关岗位的需求,考虑到LED、变频技术、传感技术等知识的应用,根据生产实际的工作步骤、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来选择和组织,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将《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编写了六个大的教学模块,包括直流照明电路的应用、安装配电板和日光灯电路等,每个教学模块内包含多个实验项目和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包括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做到涉及面广、内容适中、操作实用,并且与初中相关电学知识实现了无缝联接。同时还将安全用电知识、电工基础、电工测量仪表完全融入每个项目,每前一个项目教学内容是后一个项目内容的基础,这样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教学层次进行编排,还设置了拓展训练,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第二课堂训练。具体模块如下:
二、依托校企合作,扎实推进课程实施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我校对《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这门课程全面推行项目课程教学。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和项目课程标准制定了统一标准的授课计划,借鉴“教学做一体化”的交替培养模式,详细规定了每个项目、模块的教学时间、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聘请大批企业的技能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材、企业员工的工作手册、企业工作流程、企业应急情况处理办法等直接用在学生的教学中,使学生学干结合、身临其境中学、身临其境中干。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专业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实施课程教学时,我们以项目为教学之魂,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与考核,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养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注重创设工作情景,利用多种教学辅助设备,如采用多媒体、投影仪等,介绍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产现场。然后再布置学生完成对应项目,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分组查找资料,进行实验训练,自己动手实践,分析对比,互相协助克服困难,培养了学生对电路的制作、安装和测试能力,突出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具备了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和安全、文明的生产意识。
三、依托校企合作,切实加强师资建设
认真研究课程教师团体情况,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不断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把工学结合作为教师培养的切入点,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相关岗位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和产品开发。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每周都要做实习记录,以便及时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流程等,研究技能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把到企业顶岗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制定有关政策,对优秀的“双师”教师、产教研成效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积极为行业企业提供开展技术研发、推广服务的平台;努力形成各院校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院校教学的校企互动机制,使专任教师通过企业锻炼、技术服务等有效途径增加工程实践经历,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并通过国内外培训提高专任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
关键词:信息;培训;形象
长期以来,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信阳考试工作站始终注重将信息作为对外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借信息向上级汇报工作,提炼在进网作业培训中的做法,宣传和树立勤奋、严谨、向上的团队形象,严格执行“六个一工作抓手”要求,坚持每月至少向河南能源监管办公室报送一条工作信息,多次被能源监管办网站“监管动态”栏目全文刊登,或在《考试工作站月度工作情况通报》中予以采用。主要做法是:
一、精准定位,抓快抓早
我们将信息作为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服务业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高效直通车,将上级指示、工作动向作为信息收集的风向标,注重紧紧围绕能源监管办和省电力公司的指示、要求、工作动向开展信息收集,从会议和文件中寻找信息点:如年度工作会、季度会、办公会等各类重要会议部署;研究事项、业务领域的专题研讨、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将工作站积极行动,着眼于“快”,落脚于“早”,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做法予以汇报。
二、关注业务,服务中心
工作站关注信阳供电公司主营业务管理,注重将培训取证与公司工作相结合,寻找信息切入点,展开收集。如2015年1月,工作站借助公司开展“全市高压电力用户安全管理”之机,与营销部联合开展进网作业电工分布及持证统计调研,并及时报送信息《信阳考试点全面开展电力用户进网作业电工分布情况统计》,被能源办全文采用。2016是我公司的“管理全面提升年”,工作站及时从内部挖掘潜力,寻求管理效能提升,加强对各部门绩效管理,在以住对县公司业绩考核的基础上,扩大范围,首次将与培训业务有关联的公司营销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华祥集团、郊区客户服务中心三个分部纳入绩效考核,对此做法我们及时总结,上报了《信阳工作站考核措施明确 全力助推电工进网许可培训》信息内容。
三、提炼亮点,展示形象
1.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简介和模块建设依托的专业基础
所谓模块化,指的是“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的主题式教学单元”,模块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及考核内容的透明度,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灵活度,教学内容应做到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选材灵活,形式多样。
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是工科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课程之一。本课程使学生在了解我国电工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需的知识理论、技术技能,也可为后续电类课程学习和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属于非电类专业,学生缺乏前期的学习基础;②电类实践的机会较少,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容易脱节;③不注重激发与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电学技能;④严重缺乏电类知识的自学能力。
2.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内容建设
按照学科内容属性可将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内容确立原则: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将如何调整教学内容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要有一种服务整个后续电类课程的理念;依据非电类专业各关联专业课程的需要,确定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的培养体系与培养主题。
3.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教学方法的运用
(1)“面向大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提升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质量、促进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一步。这里提出面向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服务思想,要求教师不仅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后续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即提供一种全程化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型教育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型教育。
(2)课程考核质量评价方法多样化。建立并完善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考核评价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考核方式力求多样化,引入成绩影响因子,如上课笔记、实验、课堂讨论、创新实践等。
(3)教学管理的强化。首先,要加强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的教学质量控制,尤其要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控制;其次,不断进行师资力量的培训,包括教学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技能培训;最后,提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4)虚拟教学实验手段的引入。电学仿真软件具有投入少、效果好、方便实用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很有帮助。
(5)大力倡导学生自学与互学活动。当今,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很容易被淘汰或者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提倡学生自学与互学的教学活动同样显得非常有意义。
4.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建设规划
(1)积极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定位,充分体现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模块教学课程体系,自主选择其教学模块,设计好课程的培养方案。
(2)教材、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讲课内容等,应全方位地体现课程模块教学的要求。
(3)以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程中,教师每年工作量尽管很大但是重复的较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电工电子设计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代同步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的进修学习才能适应电工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目前高校中实验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待遇不高,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需要不断的提高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发展趋势。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保障了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前提下,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课程内容增多和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的落实,高校的社会定位越来越明确。高校近年来不断的扩大招生人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学生的本科专业范围越来越宽,需要开设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广,分配给各个课程的课时会减少,电工电子设计的课时也在不断的压缩。与此同时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却在不断的增多,这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电工电子设计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3.1研制实训套件针对教学套件陈旧的问题,组织实验教师研制实验套件。每个实验教师带三名学生,完成套件的设计、加工焊接和调试。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设计出贴近生活的实用套件。通过采用研制的实训套件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研制实验设备是针对电工电子设计课程教学需要的产物,在实验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师在套件研制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培养了一部分学生。
3.2提高实验教师技能电工电子设计课程要求实验老师既要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还要求深入浅出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工程训练中心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组织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培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和科研能力培训。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保持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3.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实验课程课时不连续,每节课必须完成对应的操作,学生的自主时间非常少。电工电子设计课程课时连续,时间集中在一两周内。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压缩教师的理论授课时间,增加讨论答疑环节。在保证学生的自主时间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引导。首先选择入门型的套件,让学生先深入进去,再适当递进式的增加难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最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提高性套件,既保证了教学受益面也让优秀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3.4健全课程考核机制实训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依靠实训报告和一次的实训结果来进行考核。把课程考核分为套件验收部分和设计答辩部分。可以使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课程考核的套件验收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焊接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电子设计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常用的调测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了解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答辩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通过两级考核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4结论
[关键词]电工实习;实践教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21-01
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实践,提倡创新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1]。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展了实习课程,尤其在电工实习教学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新的创新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轨,除了学习到书本上的内容,也能以所学内容为基础来大胆发表和实现自己新的理念[2]。
1 电工实习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存在缺乏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薄弱等现象,因为很多教师认为理论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分数决定一切,只把实践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或补充[3]。另一方面由于实习设备的不足,指导人员匮乏,也致使实践教学条件处于尴尬的局面。还有就是理论教材与现今国情不相符,内容更新太慢,学生难以进步,实践和理论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学生无法成为主体的时期。
工科院校的学生在电工实习的理论教学中,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理论目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能力缺乏,能动性差,实践实施效果不佳,独立分析能力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都非常弱,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衔接,培养出更多的有人才,首先是要先针对我们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具体特点,特意找来相关专业,相关技术的学家和学者进行重新编写实习教学大纲和适用于高校使用的电工实习教材,也要根据如今新型的人才特点进行分批分类培养。重新编写的教材出来包括了电工的所有基层知识、仪表仪器的使用、低压高压电器的原理、电机的拆装和使用等基本内容知识,还更加强理论与现代工艺实践技术的知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电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工程应变能力等等为主要目的[4]。
另外就是在教学配置方面,引进最先进的设备(电工考核实训装置和网孔训练板)。电工考核实训装置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有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加强、验证学习最终能力。网孔训练板与实际操作非常接近,适应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实际操作,为学生除了巩固教学理论提纲知识外,也能与实际结合进行实操,提高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最后就是教学师资的招聘培养上,除了多引进专职的专业教师外,还要多储备一些兼职的专业教师、实习导师。为了适应今年来我国对新型师资要求的提高,实习导师也需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学习更多我国新型经济时代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技术。
3 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电工的整改实习教学过程中,大一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二开始的学生会根据专业的不一样开始设定实习时间[5]。大二学生的基础理论指导都是在表面的理解阶段,因此必须要为其选择一些比较简单而且在生活生产中常用的基础性的实习内容。照明、电机拆装和电气控制等三个部分中尤以电机的拆装最为主要也是实习的重点内容。照明和电气控制基本内容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低压电路的原理和安装,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到低压电器的线路安装、电度表配电电路、三相电机点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电机顺序控制电路、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以及三相电机反接制动等几大基本安装项目内容,这些低压电器电路的实习内容囊括了家用、工业用电等基本常识和安装技术,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学生才会在实习中不觉得枯燥无味,培养起学生对电器安装的兴趣和对这门知识的基础理论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内容的认知。
电工技术实习是一门易学难懂的课程[6]。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主要是以电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讲解为主,并且在讲解过程中辅以实际的操作来让学生明白电路的安装、电器开关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操作方式等等,只有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照明的实习内容主要就是将低压电路、电路板的安装和接线等内容。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动手能力,着重进行工具使用、导线和接线柱之间的连接以及线路基本的安装技能等处进行详细的讲解。电气控制实习在每个实习项目安装前,都需要对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操作方式和安装技巧等内容,让学生对电路中的各个构造都非常熟悉后才能够保证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规范的完成安装工作,保证安装后电路能够合格达到试验的标准[7]。
4 结束语
随着学校对电工实习的重视,电工实习基地也在不断的增多,学生的实习成绩也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通过实习成绩也能够证明电工实习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头脑思路、问题分析和问题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效果也非常显著。然而在实习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的地方,实际实习内容的创新性和重点性有所欠缺,应该相应的提高电工实习内容的技术含量,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这样就需要学校领导和实习基地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去实现,深化电工实习的改革制定更加合理和创新的实习方案,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超技术能力的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 瞿.电工实习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6):26-28.
[2] 何庆领.高校要重视实验教学的信息收集与利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91-93.
[3] 何望云,胡明星.注重实践推进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4-6.
[4] 杨跃海.探究教学在中职电工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5] 张学铭.电工教学中激发兴趣及探究能力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
关键词:高职;电工;职业化;改革;认证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内容及授课模式的“职业化”已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高职电工实训作为电工课程的深化环节,无论对电专业还是非电专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通信行业,根据从业标准和国家安监部门要求,所有参加通信工程一线工作的员工都必须具备电工上岗资质。因此,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电工实训应该紧密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建立能够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严格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和实施。
一、现状及问题
电工实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教学设备落后、更新缓慢,实训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相脱节等问题。要转变思想,改进教学内容,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思路引导下融入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电工实训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电工实训教学过程等。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是对一门课程授课要求的集中反映,是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目标实现中所起作用的具体体现。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电工实训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对电工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巩固,是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实践验证。因此,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都会概括为“知、懂、会”三个字。所谓“知”,即让学生知道所训练项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对项目所涉及知识的初步了解;所谓“懂”,即让学生对训练项目操作流程有较准确的把握,对操作项目的内在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所谓“会”,即要求学生能较独立的、安全的完成各项训练科目的基本操作。这样的培养目标固化了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只能局限于掌握所训练的项目,对于课程的“职业化”改革和目前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不够“职业化”
教学内容选取的恰当与否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研究认为,目前电工实训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两种现象。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许多高职院校的电工实训定位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延续着中专时期的几个老项目。对于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及创新意识激发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电工实训课程太过专业化,高职院校相关研究人员在改革电工实训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陈旧存在一致的看法,在设法调整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将电工实训课程按照维修电工的要求进行了改革,将电气行业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工艺等作为了电工实训课程的授课内容,使得非强电专业学生无法很好的接受,偏离了该课程在此类专业中开设的意义。
(三)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电工实训一般采用“口授+板书+挂图”的教学模式,理论灌输比例较重,实际操作部分采用演示和学生固定式模仿操作相结合,逐步达到“会-精-快”的训练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对某个项目或某个实践领域的操作熟练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小。
(四)教学环境落后
电工实训是一门相对枯燥的专业基础课,各高职院校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较小,导致一直以来教学环境的改善欠缺,设备也相对落后。另外,由于教学内容的固化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教学环境一直停留在原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先进教学软件的应用程度严重不够。上述条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训环境的闭塞导致对外交流的机会减少,服务企业的功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
根据当前企业需求,结合电工上岗证认证标准,深度改革电工实训环节,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等步骤,解决电工实训存在的问题,使该课程真正发挥其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同时也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
二、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高职电工实训是高职工科类(含电子、通信、电力、电气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高职第二学期电工基础授课结束,作为知识巩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确立和基本用电安全常识树立的重要环节。
对于上述工科专业学生,电工上岗证已经被确立为上岗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院校都会对学生在在校期间专门集中进行培训认证。其认证的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学生获得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气测量、电路连接及电动机和触电急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日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环境整理整顿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该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知识学习目标、技能训练目标和素质形成目标。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用相关知识描述问题;对于技能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使用工具完成常见技能任务;对于素质形成目标则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渐养成符合素质要求的行为习惯。
目标与电工实训环节培养目标存在相互渗透的内容,因此,可以将两者进行结合,即电工实训环节可作为学生电工上岗证认证前培训的一部分。使学生在该环节结束后达到上岗证认证的要求,并能够直接参加认证。达到节省人力资源、节约培养成本、提高实训环节效率的目的。因此,该环节的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明确为:使学生具备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用电安全常识及触电急救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电工)资格认证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职业化
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向职业化发展一直是社会和高校最为关注的课题,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根据对课程培养目标的研究和重新确立的要求,教学内容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其改革的方向应紧密结合电工上岗认证要求、结合各项能力培养目标及电工实训课程培养目标。改革按照项目化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如下:一是分析各知识点的布局,确定学习任务;二是根据各学习任务明确该任务的学习目标,细化各项技能训练内容、要求及方式,明确考核标准;三是明确各模块授课学时。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充分考虑职业化,由于该课程是作为普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电专业除外),但也不能停留在电工基础水平,介于两者之间,让学生在过程中不仅掌握电工基础知识,达到认证要求,还能较全面的了解用电的基本常识,让所学知识对接各类相关企业的基本职业要求,使学生学完后能够从事基本的电工工作。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按照电工课程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选取安全用电影视赏析、火灾消防演练、触电急救演练、室内照明电路安装、低压配电箱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设计与安装等项目为载体进行内容编排,使学生达到电工上岗证认证的标准,并配备相应设计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模式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是各高职院校在各类课程中一直改革推进的方向。对于高职电工实训课程,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采用一体化教学是较为合适的实现手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共同完成,要求能充分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提炼和分配知识技能要点,合理设计项目任务,细化各任务实施步骤,并能在授课过程中掌控全局,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引领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列举“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项目的教学内容编排案例进一步说明该课程一体化授课的组织形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
1.实训目的和要求
熟悉常用低压配电电器、低压控制电路的结构,能拆装、检修开关、按钮、交流接触器等低压电器。
能正确地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入电源并正确使用,能对电动机使用过程中一些数据进行测试。
能规范地进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实训器材
(1)三相异步电动机1台;
(2)交流接触器2个;
(3)热继电器1个;
(4)熔断器5个;
(5)按钮3个;
(6)空气开关1个;
(7)导线、端子板等。
3.实训内容
一是熟悉电路元件。检查所需要的元器件的质量,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应予以更换。对照电路图寻找并且熟悉电路的组成元件,在空白纸上按照比例画出以下元器件相对的安装位置,并且标明该元件在电路图上的代号:
(1)熔断器:FU1、FU2
(2)接触器:KM1、KM2
(3)热继电器:FR
(4)按钮:SB1、SB2、SB3
(5)空气开关:QS
(6)三相异步电动机:M
(7)端子板:XT
二是将学生分为5大组,每大组分为3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3块电路的设计和连接。要求各大组能根据电路图,在控制板上安装所有的电器元件,元件排列要求合理、整齐、匀称、间距合理,元件紧固程度适当。
三是各小组根据负责电路图,进行布线。要求“横平竖直,直角弯线,少用导线少交叉,多线并拢紧贴安装板一起走。”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接点牢靠,不松动,不压绝缘层,不露铜过长等。
四是各大组将各分电路集合,形成完成的控制电路,要求仔细检查,尤其是各电路之间的衔接部分,更应反复查验。
五是经指导教师检查通电运行。
六是观察接触器KM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接触器KM1常闭常开触点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改变KM1、KM2的位置,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
七是热继电器FR的作用。撤除热继电器,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并作比较。
八是观察按钮SB对电路的影响。改变SB1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2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3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
九是各大组从以上变化中,任选1个,设置完成后,互相交换电路,找出故障所在,并记录在下表中:
参考文献
[1]任晓敏.关于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职教广角,2012(7-8).
[2]朱楠高职维修电工实训一体化教学初探[J].教育论丛,2012,(11).
[3]徐国华等.非电专业学生电工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
[4]叶莹电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5]刘安宁.分层次教学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6]马丽娟,王平安.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6).
[7]王英群.“电工实训课”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浅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