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医院实习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临床检验基础是检验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同时又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实验学科。该门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习期间和毕业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长期存在“ 填鸭式” 教学模式,学生常常为了考试而学习,过分注重死记硬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长沙医学院实际情况,笔者在临床检验基础的教学中,对该门课的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将最前沿的知识及时介绍给学生,增加先进自动化仪器的熟悉和讲解
进入21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从形式上而言,由原始的手工操作发展成更多的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操作[1]。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型自动化的仪器进入了检验科,尤其是在三级甲等医院,五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尿沉渣工作站、粪便沉渣工作站等高、精、尖的仪器已经非常的普遍。而传统的临床检验基础主要侧重于手工操作的讲解与练习,如果在教学中不增加这部分自动化仪器的讲解与使用,必定会导致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不适应,甚至认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没用的观念。为此,在理论课教学上增加了血沉仪、尿沉渣分析工作站、粪便沉渣工作站等自动化仪器以及尿液检查标准化等内容的讲解,从血细胞分析仪的历史沿革联系到全实验室自动化等等,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仪器的使用和条例规定,并对检验医学未来的趋势有所了解。同时特别强调他们现在学习的这些临床检验基础实验的最基本技术和方法是现代检验学取得新进展的基础,并且很多是检验仪器自动化的金标准。这样不仅使同学们开拓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也使他们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因而更重视临床检验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实验室设备方面,本医学院已经购置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台、血小板聚集仪1台、尿液分析仪1台和血凝仪1台,让学生在了解这些仪器基本构造及原理的同时,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
2 教学方法多样化,理论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
2.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2]。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以课堂板书讲授为主、课本图片资料有限和图片质量较差等缺点,而以鲜明生动的图像、细致清晰的照片、形象逼真的动画模拟展现给学生,使临床检验基础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显著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的库尔特原理生动地展示出来:细胞通过小孔时,电阻变化引起了相应的脉冲变化,脉冲讯号与细胞信息有关。目前笔者的理论课100%采用了多媒体授课,笔者还在不断优化多媒体课件质量。
2.2 举行知识竞赛,开展操作大比武 笔者对2006级的本科学生进行了临床检验基础的理论知识竞赛,竞赛内容除了书本上的一些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点内容外,还增加了一些临床实际中遇到的相关内容。对于表现好的个人和小组笔者给与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了奖状。在2007级专科生中进行操作比赛,项目是最基本的操作:毛细血管采血用于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同时推两张片子。成绩最好的学生只用了47 s的时间。这种好成绩的取得,除了实验课的认真操作外,还离不开平时的练习。笔者在第一堂实验课时就给每个同学发了1支血红蛋白吸管和2支毛细血管采血针,要求同学们回去自己用清水练习血红蛋白吸管的使用,利用黄瓜、苹果等来练习毛细血管采血。目的就是使同学们能熟练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技术。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2.3 开设第二课堂 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在进行血型与输血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从采血、贮血到输血的全过程,树立血液安全的意识,并且能够成为潜在的无偿献血者,笔者组织同学们到血液中心去参观,由血液中心的老师讲解安全用血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目前本市无偿献血的一些情况,并给每位同学发1本无偿献血宣传手册。由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有可能是社区医院,同时为了让同学们明白基本的手工操作的重要性,带领同学们到一家社区医院见习,在这家社区医院里,血常规的分析还完全依赖于手工操作,即用计数板计数红细胞、白细胞。除了这些基层医院,笔者还鼓励学生在暑期实践期间到当地最好的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去见习,让他们熟悉现代化的检验仪器及实验室自动化,感受检验医学发展的方向,并为尽快适应临床打下基础[3]。
3 根据本校师生的特点,尝试双语教学
随着现代化全自动分析仪器的广泛使用, 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都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检验仪器的操作。但现今的大多数分析仪器依赖进口, 其仪器操作、维修、保养等说明书均是外文。这就对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在检验医学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变的十分必要[4] 。双语教学并不等同于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在注重学习外语规范表达的基础上,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5]。因此,推广双语教学,并非单纯提高英语水平,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知识,它将有助于学生以英语为工具,更全面准确地获取国内外临床检验的最新研究动态,为今后的检验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实施双语教学过程的主导,也是成功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专业课教学比较成熟和优秀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还要是英语水平较好的教师。授课时能够准确自如地将教学过程切换成英语,用英语讲清有关知识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交流。由于本校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相对来说基础差别较大,师资队伍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专业课教学优秀的老师往往都年龄较大,英语水平相对较弱;而年轻的老师英语水平较强,但在专业课教学方面经验尚不足。在此背景下,主要由具有讲师资格,硕士学历以上的老师在检验系本科生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选取一部分相对较简单的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如对临床检验中常用的主要进口仪器或试剂的英文说明书进行分析,摘录部分关键内容作为讲解内容。在每个专题讲解结束前,用英文进行小结。提前 1周提供双语教学的英文材料和主要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同学们进行预习,讲解时先由同学们翻译,然后再由授课教师讲解,用英文进行解释, 最后再给出相应的中文材料。尽管英语授课比例不高,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专业英语将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使一些学生逐渐关注医学方面的英文信息,这对他们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同时笔者将逐步加大英语教学的比例,以便做到真正的双语教学。
4 建立理论考试题库,改革考试方法
结合目前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参考已出版的多种习题集,在本校考试中心制作试题库的平台上建立本门课程的理论考试题库,结合课本的重点与难点,从中精选出部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打印出来,在课程开始时就发给同学作习题使用,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因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将面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适应这种考试形式,笔者从2008年开始改变考试形式,摒弃以前的主观题和客观题所占比例相当的考试形式,并且去掉在资格考试中已没有的多项选择题,从题库中随机选题,通过加大选择题所占比例来增加客观题所占比例的标准化考试,2008年的考试客观题占了65%,难度与全国相应资格考试接轨,使同学们对未来的资格考试充满信心。
总之,对本门课程教学进行上述系列改革,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好临床检验基础课,掌握好相关知识,既掌握在检验科实习和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要点,又能使同学们尽快适应以后的资格考试。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今后新的检验技术、新的教学手段会不断涌现,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改革,努力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并能尽快适应临床检验工作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陈宇林,刘冰,陈华根.目前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任务.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02-303.
[2] 邓仕标.医学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世界医药,2006,(11):134-135.
[3] 李承彬.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133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