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

第1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摘 要 在数字时代,微博营销的优势使其快速成为网络营销的重要形式。将微博营销引入体育旅游营销中,分析旅游微博营销的发展现状,提出体育旅游景区(点)微博营销的主要原则和实现途径。在体育旅游景区(点)开展微博营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具有重要的营销价值。

关键词 微博 微博营销 体育旅游

一、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专项旅游,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愉悦和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康复娱乐过程,也是一种教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活动之一,体育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休闲的主要方式。

二、微博营销

微博,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亦被称为“围脖”,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不超过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可附有图片、视频、链接,并实现即时分享[1]。

微博营销就是利用微博平台,吸引相关用户关注,在宣传企业文化、促销产品、提供服务、收集市场信息过程中与其跟随者(现实和潜在的消费者,新浪网站称之为粉丝)深入互动,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

三、微博营销的优势

(一)书写自由,即时更新,成本低廉

借助微博平台,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所见所闻,无需标题和文章构思,只需将文字、图片、视频、链接等通过互联网、短信/彩信、3G手机即可完成,只言片语的瞬间灵感便可被即时、快捷,并被病毒传播似地分享,充分体现了微博简单、便捷、即时、分享性特点。

(二)微博信息传播精准度高,口碑效应好

一般微博用户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如网红或旅游景点官方微博而加以关注,因而旅游官方微博的跟随者都是该景点的目标受众,其信息传播精准度很高,官方旅游微博可有针对性地信息、提供相关服务,如设计优秀主体,游客根据定位参与互动赢取奖品,体验性大大增强。

(三)互动便捷,信任程度高,用户黏性强

书写自由、信息便捷,而对于其他用户而言,人们可以在短至几十秒的时间来决定是否关注某一微博。一般而言,某微博一部分的跟随者是其原有的伙伴,但是更多的跟随者是其信息的需求者。一旦某微博得到其他用户信任,便会成为受众锁定的信息提供源,形成比较稳定的“关注-被关注”关系。由此,微博主和其跟随者在关注中互动。

(四)防范危机公关

微博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最快速的反应,即当微博成为官方景点信息渠道后,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当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时,会一些负面评论,会影响旅游景点的重游率和正面形象,可以借助微博对消费者的言论进行监控、跟踪,提供投诉疏导渠道,最大限度地扼制不良舆论的传播和扩散,同时也需要迅速公布各种问题与危机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而有效地干预危机、化解危机,树立良好形象。

四、体育旅游景点的微博营销策略

(一)旅游微博营销的现状

旅游业,微博营销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在新浪网站建立了名为“中国旅游官方资讯”的微博。中国旅游官方资讯微博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截止到2011年8月3日已拥有近25万粉丝[2]。

2011年3月26日,山东省旅游局以其全面的旅游资讯、实用的指南信息、快捷的互动和回复为特色,使其无论在关注度、发帖频率、转发数还是网友认可度上均名列前茅,入选“十大党政机构微博”[3]。

(二)实现旅游微博营销的主要途径

1.将微博视为信息平台,进行旅游产品推广

由于微博的即时性和分享性,在热点微博上新的旅游产品和促销方案,其影响力无疑是传统促销手段无法比拟的。的微博信息,在营销主题上需精心设计,内容上要有分享价值和娱乐性,语言温馨,富于情感。像山东旅游局官方微博的实用指南信息如天气预报、交通信息、折扣优惠;适当的旅游体验性信息,如美食、美景、美文等让游客提前体验旅游的乐趣,都深受网民欢迎。

2.把微博作为与其他旅游企业、旅游者互动的平台,促进旅游产品宣传销售

微群是有某种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的场所,由此形成了关系网络,能够为旅游景区(点)提供现实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一旦某种旅游产品得到目标市场用户的认可,用户对该信息的转发和评论就是对这种旅游产品进行了正面宣传,微群其他成员会即时通过微博广而告之,使营销雪球越滚越大。这种“多次转发”,对于促进旅游产品宣传销售,增强品牌美誉度意义深远。

3.把微博作为品牌维护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

微博具有分享性特点。当一个用户、转贴信息时,关注这个用户的跟随者就能同时看到这些信息,而且能马上发表评论以及转发帖子。由此,一条信息传递与分享的小圈子就形成了。高质量的微博被关注越多,其口碑营销的效果就越好,可实现几何级病毒式扩张。因此,充分发挥微博这一优势,旅游景区(点)就可以聚集人气,进行品牌营销。

参考文献:

[1] 刘涛,高健.微博营销:网络时代的图书营销新体验[J].出版发行研究.2010(5):35-37.

第2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前言

扶贫开发事关人民福祉,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成为了一种新型扶贫方式,与传统扶贫方式相比,具有投入小、门槛低、带动性强、覆盖面广、效果好、持续性强、返贫率低优势,成为了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过去粗放型扶贫的效果不明显,扶贫需要精准化。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在实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扶贫效果不理想,距离扶贫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通过精确帮扶,精准施策,实现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互相推动与提升。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

(一)规划开发不合理

近年来不断打出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扶贫脱贫的政策与口号,使得全国很多地方都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热潮,乡村旅游投资也随之大热,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1634亿元,同比增长69%;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2612亿元,同比增长60%。但乡村旅游投资火爆也使得乡村旅游盲目开发规划,二八定律开始现象,大量一哄而上的项目中,80%最终难以持续或实现盈利,发展困难。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本身依托于乡村存在,广大乡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乡村的建设与开发远远落后于城市,很多乡村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包括交通道路情况差,停车不方便,网络信号差,卫生环境恶劣等等,大大影响了游客的可达性、便捷性和舒适度。

(三)服务管理不规范

一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壮年、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力大量流失,乡村常住人口以老人、小孩和妇女为主,而外来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愿进入农村就业,导致乡村地区缺乏素质和能力较高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服务管理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服务不规范,造成服务乱象。

(四)旅游产品不精尖

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乡村旅游形式大量涌现。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地区盲目效仿他人成功模式与案例,开发同类型产品,缺乏本地的特色,导致产品的重复率高,雷同现象严重,难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有的乡村则仅局限于某一旅游形式或项目,产品结构单一,游客的参与度不高,旅游的体验性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旅游收益不乐观。

(五)宣传力效不理想

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效果不佳。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风生水起,但很多地方在宣传方面没有建立多种营销渠道和宣传方式,特别是在当前网络自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的营销宣传方式已经丧失了优势。同时,有些地区乡村旅游点在宣传上各自为阵,宣传的声音不够大;加上中小乡村旅游地发展起步慢,资金有限,宣传的高度和平台不够。没有良好的营销宣传,难以树立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

(六)旅游扶贫被动化

乡村旅游居民参与度低,扶贫能力有限。有些贫困人口是由于不具备劳动力、劳动能力低下、知识文化水平低、身体健康状况差等原因造成的,他们很难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无法分享乡村旅游发展红利。被动地接受政府分配的扶贫资金,而不是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服务工作中和投资建设中,积极性差,导致外部投资进入,旅游漏损严重,缺乏脱贫的内动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提升途径

(一)实施“旅游+”战略,加大乡村旅游的带动能力

1.做好本底产业,抓住旅游势头。要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进行精准扶贫,不能依靠纯旅游产业来实现,而是要做好做强自己的本底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都是其发展的基A。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是从这些本地产业出发,开发出相对应的旅游产品,例如果蔬采摘、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把旅游当成一种更好的营销方式与途径。

2.盘活当地资源,形成产业链条。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首先,要把当地的旅游、农业、林业、交通、扶贫等各领域的资金资源加以整合统筹,集中扶贫,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而在产品打造上,要重点开发自身的特色资源,不忘挖掘周边的其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山水田园+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餐饮”、“旅游+民族风情+民俗体验+特色农业”等多元形式,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延长产业链,扩展利润链,获得旅游效益最大化。

(二)加强社区参与,增强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

首先,转变当地居民的观念,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方式,允许和鼓励广大社区居民返乡工作和创业,不再主要依靠外来投资,而是更多地利用当地存量资本和返乡创业资本,提高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主人翁地位。其次,政府要创造社区参与的良好条件,为社区参与提供各项支持。要求当地政府制定政策,对贫困居民在小额贷款、土地流转、宅基地抵押等方面给予特殊优待,并对贫困居民给予适当的专业培训,提升技能,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经营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实现旅游脱贫。

(三)注重引智扶智,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

1.重视人才引进,建立科学机制。缺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很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也制约了旅游扶贫的实现。那么,要把引进人才、加大培训作为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内容。要定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分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得培养各类急需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在乡村旅游开发当中要重视对引进专业人才和专家进行指导决策,多次论证,避免做出错误的规划方案。

进一步要对管理机制进行规范。一是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制度的建立,实行“依法扶贫”。二是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使用、验收、激励处罚、后续管理、纠纷处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建立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相关部门的联席制度。三是专业有序的合作制度的建立,明确各方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

2.建设智慧乡村,打造高端产品。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时代,人网络和手机等的使用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化服务越来越被人们所依赖,打造智慧乡村旅游是大势所趋。首先,要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做到交通道路通达,路况良好,以满足自动导航的要求。其次,进行线上营销和宣传。开通门票产品网上预订和购买渠道、在线支付方式等,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线上宣传,利用自媒体的分享与点评功能扩大宣传力度。产品方面,“粗放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应该关注现代旅游消费热点和需求,发展个性化、特色和、差异化的旅游业态,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品、千村千面。不断创新,引入新的技术与理念,使得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更好地扮演精准扶贫角色。

三、结语

第3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一、前言

旅游市场营销作为沟通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桥梁,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而市场营销是一种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受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营销的方式方法和营销观念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打开新的思路,探讨因特网下的旅游市场营销活动。

二、国内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背景

旅游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中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时候,现代旅游业才逐渐成规模的发展起来。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中国是没有自己的旅游业的。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壮大,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是借鉴着一些国际的市场营销学理论和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一些差距,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水平在目前同样和国际具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营销方式的创新,赶超国际水平,而不局限于此。

旅游市场营销的本质是服务营销。服务是一种无形的方式,在服务人员中、顾客、商品的有形资源或是服务之间产生,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行为。了解服务产品的特点、特性对于整体的服务营销理论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产品是服务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产品具有异质性、无形性、不可分离性等服务产品的基本特点,同时还有的不可转移性等,对旅游市场营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国内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营销技术的研究,使旅游营销理论缺少现实可操作性。

随着我国旅游营销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旅游营销技术在旅游市场营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论是旅游营销管理,旅游营销策略,旅游市场分析等都需要有一个成熟的旅游营销技术来支持。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技术的研究还不够。在以下几个方面还相对薄弱,包括对旅游竞争形态的把握,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分析、民意调查等,尤其对因特网在旅游市场营销领域中的应用还不够重视。

(二)旅游营销手段单一、落后、分散

在国内部分旅游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营销方式的创新了,但是有更多的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营销方法,营销手段单一、落后、分散,营销方式不能适应时展,很难是我国成为一个旅游强国,实现旅游业带动服务业的目的[1]。基本上所采用的手段只是电视广告,在内容上也没有创新,主要宣传景区特色,很难吸引到人。

四、因特网支持下的旅游市场营销措施

(一)营销措施

在互联网支持下的旅游市场营销,要采取以下手段。首先,增加新项目。要结合目前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利用旅游企业自身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市场调查收集的信息,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吸引年轻的旅游群体,寻找新的消费热点,引领新的旅游消费。同时开展一些活动,使旅游营销和宣传进行几何级的扩散,增加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并打造特色的文化标签;其次,加强旅游电子商务运作。针对习惯网络在线消费的消费群体,完善网上预订和网上在线支付等,可以减少旅游产品分销渠道,同时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优惠的产品价格;再次,做好产品定价。对于价格敏感的人群来说,常常遏制了旅游消费需求。旅游营销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网络上积极的了解市场需求,旅游者的价值观念,可接受成本和旅游者价格认同程度做好旅游产品的定价;最后,充分利用网络社区宣传。社交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区成为人们在网上信息和信息共享的主要途径。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不断地将自身旅游体验实时的贡献、提取、表达然后分享。

(二)网络协同营销的优势在

互联网是最快捷的资讯平台。旅游行业的资源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市场普及,这是赢得市场的首要条件。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各大门户网站合作,第一时间旅游资讯,同时可以实时的关注旅游市场的变动,及时调整营销策越,抢占先机。强大的实时通信技术缩短了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距离,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可以迅速的通过网络实时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门票预订、出行交通、旅游项目进行选择。

网络社团的出现既满足了人们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同时也为自我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旅游者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分享旅行感受,发表个人看法,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旅游信息,进行形象宣传[3]。

五、结语

第4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全域旅游;互联网+;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

一、引言

四川50%以上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都分布在藏区。四川藏区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是四川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201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推动藏区旅游业发展。当前,旅游业已成为四川藏区最具潜力、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1]。“十三五”期间,四川藏区将重点打造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和川藏318/317国道“最美景观”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随着2016年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藏区甘孜、阿坝旅游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区域。甘孜州着力推进全域山地旅游,打造东方户外胜地,阿坝州突出“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建设。然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四川藏区,2015年旅游总收入仅为四川全省旅游收入的10.34%,旅游结构性矛盾突出,旅游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旅游营销滞后,无法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当前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信息的海量增长以及旅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旅游”俨然成为当下旅游发展的新常态。面对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在国家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的背景下,四川藏区旅游业亟需依托互联网,创新营销方式,开展智慧旅游营销,推动藏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关于互联网环境下智慧旅游营销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茹永梅(2016)以福建三明宁泰景区为例,提出构建基于游客行为的服务与营销模型以及基于LBS(LocationBasedService)的智慧旅游服务与营销模型,推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智慧旅游营销[2]。张红英(2015)对灵山景区游客的智慧旅游需求特征进行调查并提出智慧旅游营销策略[3]。任睿智(2015)以智慧旅游为背景,以天山景区为例,提出整合微营销平台,即系统地协同微信、微博特点,开展微营销[4]。徐仕强(2015)以贵州铜仁为例,基于智慧旅游视野下游客市场特征,提出推进旅游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建设、旅游营销视角由企业向客户转变和重视新型营销媒介建设三方面的营销策略[5]。相比国内而言,上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便开始了基于互联网的旅游营销研究。YouchengWang等(2004)探讨了互联网对旅游营销的支撑作用,并提出虚拟旅游社区[6]。Dae-YoungKim等(2007)分析了旅游互联网营销的制约因素,并基于消费者行为提出旅游网站服务须个性化[7]。SoonjinChoi等(2007)以澳门各旅游网站为例,建议基于不同目标客户群提供针对性营销内容[8]。随着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关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营销,仅少数学者对此做了相关研究。曹晗(2016)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O2O营销模式进行分析,并以“北京旅游网”为例,为旅游目的地O2O平台营销方案设计提出建议[9]。马静静(2016)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从旅游产品营销变革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出发,提出变革营销理念与营销模式,以期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既定目标的达成[10]。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智慧旅游营销的相关研究多针对特定景区,但缺乏对四川藏区智慧旅游营销的特定研究。同时较少从本质上探究“互联网+”战略对旅游营销的影响,进而导致现有研究提出的营销模式科学性不足。此外,由于全域旅游提出时间较短,现有研究总体偏少,所以对当前全域旅游实践的理论支撑不足。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的不足,结合四川藏区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创新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全域旅游时代四川藏区旅游营销现状分析

1.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四川藏区地处川、藏、滇、甘、青五省区结合部,行政区域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5.4万平方公里,全域藏族人口145.1万人,是仅次于的全国第二大藏区。该区域拥有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高品位旅游资源,同时作为藏汉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走廊与主要通道,也是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该区域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近年来,随着支持藏区发展利好政策的不断实施,区域旅游交通和接待设施明显改善,区域旅游业发展实现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2015年,四川藏区旅游总收入达392.96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甘孜州从2012年开始,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每年增度均为25%以上,2015年达到30%以上,渐成“井喷”之势,全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3.8%,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5.1%。旅游业逐渐成为四川藏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撑、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城乡提升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区域知名度的重要载体。2016年,甘孜、阿坝作为全国全域旅游首批试点区域,两地积极盘活区域内世界级旅游资源,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但由于四川藏区旅游资源开发较晚,前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之汶川大地震以及其他历史原因,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体现为开发方式落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以及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等[11]。2.全域旅游时代四川藏区旅游营销现状分析结合区域旅游业发展实际,四川藏区阿坝州、甘孜州分别于2012年、2013年先后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构想。近年来,为推动藏区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积极实施多元营销,不断拓展旅游市场:一是积极参加各类节会、论坛、展会等,传递藏区旅游好声音。借博鳌亚洲论坛、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西部自驾游博览会、全球网络运营商大会等系列活动,利用全球财富论坛、亚丁机场通航等重大事件,向外传递藏区旅游好声音,借西博会,全球财富论坛和央企、港澳企业入川等活动,向参会企业推介藏区旅游招商项目,扩大藏区旅游影响力。二是主动承办各类旅游节、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提升藏区旅游知名度。阿坝州近年来举办了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九寨沟国际冰瀑旅游节、红叶生态旅游节、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高山兰花节等多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甘孜州推出山地旅游节、康巴艺术节、康定国际情歌节等,并连续承办甘孜环贡嘎山国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等,通过事件营销,极大地提升了四川藏区旅游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三是加大力度向外推介藏区旅游资源,树立藏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品牌。近年来,地方政府先后赴北京、广东、杭州、中国台湾进行藏区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推介会。同时,深入上海、成都、重庆、兰州、西安等重要客源地市场,开展走访、座谈、推介、公众咨询等活动,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宣传,逐步树立起四川藏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品牌。四是开门邀请媒体与游客体验,传递藏区安全畅通、舒适宜游的旅游信息。2014年5月3日,藏区毕棚沟、黄河九曲第一弯、金川河谷、甲居藏寨、雅加埂红石滩、亚拉雪山、中路藏寨七处美景入围首批14个四川最美的观景拍摄点。同时,举办“5•17我要去九寨—美丽九寨行”活动,掀起初夏九寨游。此外,开展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送优惠活动。藏区旅游在震后利用国内外媒体和游客的镜头,凝聚正能量,传递旅游新信息。五是积极探索智慧旅游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其中阿坝州构建智慧旅游营销平台,发挥阿坝文旅等电商企业的平台作用,形成了智慧营销矩阵和集微信服务、微博服务、游客数据分析服务、营销活动服务提供后台支撑的智慧营销云平台,拓展散客分销渠道,扩大宣传影响力。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四川藏区已开展的上述营销模式已取得积极效果,但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营销、新兴旅游产品宣传、旅游资源全球化推广等方面仍较为薄弱。“互联网+”战略下,四川藏区旅游在自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旅游精准营销等方面才起步,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需要。面对全域旅游、“互联网+旅游”等新一轮发展契机,四川藏区亟需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拓展营销渠道,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四、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分析

结合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实际,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建议重点开展自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区域整体营销、新兴旅游产品营销以及海外营销,丰富和完善藏区旅游营销新渠道,助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1.自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Web2.0应用不断深入,自媒体营销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它包括微博、博客、微信等形式,具有“共享媒体”、无时空限制以及社交属性等特点。相比电视、报纸等传统营销平台撒网式信息推送,自媒体营销用平民化的语言与粉丝实现双向互动,增强用户体验感,拉近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此外,自媒体营销高效低廉,移动互联时代下易于传播、分享[12]。当前,藏区各旅游景区已构建微信、微博营销平台,随着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体验经济时代下,自媒体的特点与属性决定了自媒体营销是未来藏区旅游营销的主要方式之一。四川藏区可借鉴唐书转提出的旅游景区自媒体营销PLEIMO(Position-Listen-Engage-Integrate-Measure-Optimize)模型,即定位-倾听和参与-整合-测量-优化模型[12],开展旅游自媒体营销。定位方面(Position),四川藏区各景区可根据自身高品位的自然风光或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设定景区微信或微博,并个性化运营。倾听和参与方面(ListenandEngage),以话题为媒介,与游客互动,听取游客旅游心得,挖掘用户潜在旅游偏好,并主动根据游客需求推荐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整合方面(In-tegrate),藏区旅游企业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旅游资源和微信、微博平台,传播统一旅游品牌。测量方面(Measure),采集自媒体中的粉丝数、用户评论、转发量等指标,挖掘基于自媒体平台所实现的宣传效果。优化方面(Optimize),基于测量效果,不断改进。“九寨沟小萝莉”爆红网络,即为自媒体旅游营销的成功案例。2.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战略”下,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四川藏区可以积极探索与腾讯、百度、京东等合作,整合腾讯网、京东旅行、百度旅游等优质全媒体资源,通过全面、覆盖式传播渠道,将四川藏区优势旅游资源优化组合,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同时,构建四川藏区旅游网络营销联盟,通过建立四川藏区旅游频道、制作四川藏区旅游专题、无限量四川藏区旅游资讯、进行旅游深度报道、联动微博、微信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四川藏区旅游的网络宣传。此外,基于腾讯、阿里、百度等海量用户行为数据挖掘能力,分析客户群体偏好意愿、行为特征、消费习惯等多维数据信息,进而勾勒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的用户旅游产品解决方案,实现精准营销。再者,与阿里巴巴、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合作,打造四川藏区旅游官方旗舰店,对区域内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进行品牌传播与产品的线上销售,为游客提供景点门票、旅游路线、旅游特产、酒店等产品的在线预订服务,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对外促销,适时推出专题、优惠、促销、团购、秒杀等活动。3.区域整体营销长期以来,四川藏区三地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甘孜州旅游经济总量仅约为阿坝州的三分之一左右,区域旅游发展协同度不够,缺乏整体营销,藏区旅游品牌效应尚未显现。基于此,建议在政府引导下推进区域旅游整体营销,这也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题中之义。四川藏区建立合作联系机制,成立统一的旅游营销宣传领导小组,统一旅游宣传主题、制作统一的旅游形象宣传片、协同开展旅游文化节和各类旅游体育赛事活动、联合参加国内外各大旅游节、旅游论坛,协同推出跨行政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旅游项目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最美藏区”,实现藏区各州县旅游业协同发展。此外,四川藏区应积极推进成阿、成甘、成绵、渝阿及川甘青藏区域旅游合作,开展联合宣传营销,逐步建立起以各大中心城市为主要节点、国际重要旅游客源地为支撑点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传播架构。4.新兴旅游产品营销汶川大地震后,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灾后重建中打造的一大批精品村寨和新兴旅游景区相比九寨、黄龙等传统优势景区,知名度不高,亟待培育。全域旅游背景下,为使四川藏区旅游百花齐放,须加大新兴旅游产品营销力度。对新兴旅游产品,重点瞄准对口援建省市和周边区域的客源市场,合理确定旅游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丰富、完善旅游产品品类,并与传统优势景区组合营销,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扩大四川藏区新兴旅游产品知名度。5.海外营销四川藏区是四川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藏区入境游人数和入境游收入总体偏低,对四川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支撑作用不足。2014年,甘孜州、阿坝州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为9.29万、14.83万,分别占两地总旅游人数的1.16%和0.52%,实现入境旅游收入分别为17965万美元、3197.38万美元。因此,依托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深厚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加快四川藏区旅游国际目的地建设,提高入境游人数与收入,是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藏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川藏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全球化营销。区域内重点景区可与中国台湾以及韩国、英国等重点入境旅游客源地旅行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互利双赢合作;与亚太旅游协会和澳大利亚、韩国等旅游资源富集国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加强与UNWTO、WTTC、PATA等三大国际旅游组织交流合作。此外,发挥传统媒体、Tsichuan多语种网站作用,积极运用Youtube(优兔)、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等营销平台体系,以及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携程等O-TA营销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营销推广藏区系列旅游产品。

五、结论

第5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论文关键词:整合营销战略旅游目的地信息接触点营销信息中心

1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概述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指出:整合营销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不同营销功能如:销售、广告、产品管理、售后服务、市场调研等必须协调;二是不同营销单位地区、行业、部门、企业之间必须协调。区域旅游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营销方式,地区将代表区域内所有的旅游企业,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地区营销的参与者是地区内所有的机构和人员;营销对象J地区内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获益者也是整个地区。随着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迅猛发展,整合营销理论也逐渐进入旅游业,如长三角、泛珠三角、大西南等旅游协作区域与组织,都在通过联合宣传、价格联盟等方式,不断推进区域旅游整合营销的进程,整合营销战略已成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内容。

将整合营销理论应用到旅游业中,就是将所有与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加以管理的过程,使顾客及潜在顾客接触整合的资讯,并且产生购买行为,并维持消费的忠诚度。其核心思想就是将区域目的地有关的营销活动一一元化:即以旅游目的地所对应的目标旅游者为核心,重组区域内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同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目的地形象信息;实现与目标旅游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建立长期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增加旅游有效需求和促进目的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但在整合营销战略上实施中,区域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者存在着不少困惑和误区,具体表现为:一是营销者把旅游目的地的“联合促销”当作整合营销,目的地的信息传播手段要么比较单一,缺乏成效;要么区域内各种形象、内容、信息混在一起,传递出同一目的地不同的声音和形象,而且难以测量传播效果。二是把市场营销理论简单移植到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对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种综合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所引发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变革认识不足;三是对区域目的地营销单纯化为目的地形象的建立与传播,对旅游目的地中的众多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关注与协调不够,缺乏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因此,旅游目的地营销者需要重新思考它们的营销战略,认识到整合营销战略必须从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从整合的高度,去俯视和经营旅游目的地;从整合的视角,去设计和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以整合的思维,去营造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氛围和市场环境。认识到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对于协同性要求极高的区域旅游业来说,是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

2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的实施阶层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兹在其著作《整合营销传播》中指出: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进行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依次经历了四个层次—战术调整、重新定义营销传播范围、信息技术运用、财政及战略整合。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实施的内容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包括了目的地的形象、计划、资金等所有要素的整合。那么根据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旅游整合营销战略实施的实施就有着不同的推进层次。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实施阶层:

2.1实施阶层一:协调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营销传播手段

“协调各种营销传播手段”对于旅游区域刚刚开始实施整合营销战略时常常采用的,即首先确认现有的各种营销传播方法,如一般的广告、直接销售、促销和公关等的营销因素的作用,然后组合这些方法,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传播手段的综合协调,以提供明确的、连续一致的和最大效果的营销传播组合。即同一区域旅游系统针对同一客源市场,树立统一的旅游形象,整合营销经费,统一促销策略,采取一致促销行动。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可采用的手段和方式有以下两大类:

一是直接的传播,即旅游目的地的组织者直接通过营销预算实施传播组合来提升潜在顾客对目的地的认知,并对其态度施加影响,包括:(1)通过旅游中间商、导游人员、旅游信息中心员工等人员传递有关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的信息。(2)利用大众媒体和特定媒体广告来激发人们到目的地旅游的欲望。(3)对主要目标市场进行数次大规模公关活动。(4)到目标市场举办旅游展览会。(5)对游客或旅游中间商进行销售激励。(6)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国际性、全国性或区域性会议、会展及体育赛事等。(7)建立目的地营销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

二是间接的传播,即目的地组织者通过对该地区整个旅游业提供指导、扶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氛围,协调和发展目的地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寻求旅游目的地长远和未来的持续性发展。具体方式有:(1)定期向旅游业提供便于用户使用的数据信息资料。(2)在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3)安排旅游产品供应商与潜在的购买者举办洽谈会、展销会等。(4)精心组织旅行经营商、商记者参观旅游目的地并试用旅游产品。(5)出版供旅游商参考的旅游行业指南。(6)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制定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以及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等。

目前我国许多的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战略实施基本上处于这一阶层,特别是直接促销手段上,能积极采用并整合、协调为一个整体。如深圳在其旅游形象的传播中,采取了与深圳当地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合作媒体宣传;定期开展旅游教育公益活动;加强城市新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采用户外广告的形式置于市内各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树立模范,对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中的事件活动、事迹、人物等作详尽的介绍,制作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画册、影碟、手册;加强海内外各大媒体对深圳城市建设、经贸招商、旅游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的宣传报道等。

2.2实施阶层二: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信息的接触点

在旅游目的地组合和统—了各种传播手段后,接着可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第-4"阶层——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信息的接触点。

由于消费者决定旅游目的地时,目的地的形象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而一个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是复杂的、多维度的,旅游者会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和了解旅游目的地,途径广泛地接触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如图1),每一个途径都可以被视为与旅游者沟通的接触点,每一个形象信息的接触点都会给旅游者留下对目的地的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和购买行为。所以,旅游目的地组织者要全面分析和认识消费者对信息的接触点,明确目标市场中的旅游者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信息和对信息有怎样的理解方式,并通过形象接触审计,判定哪些是重要的接触点,即最能影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过程的关键点和最能说服潜在旅游者信息传递的关键点,然后旅游目的地的组织者利用这些重要的接触点传递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一方面对所有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感觉、态度和行为的各个信息接触点进行管理,以强化可控的正面传播,减缓不可控的或不利于产品或服务的负面传播;另一方面,控制所有与利益相关者接触时所传达的信息,看他们是否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营销策略保持一致。

如济南市通过对其城市的深度分析,设计出起旅游形象“老济南.新泉城”,根据这一形象定位,全面进行城市的营销传播活动:

一是整合媒体信息,包括旅游宣传手册、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网络媒体等,使其统一传达“老济南.新泉城”形象主题,开展的节事活动、公共关系活动也突出这一形象主题服务。除此之外,还全面导入城市的形象工程,如改善济南的城市标识系统,如街道名称、交通干线的指示牌、景点的介绍牌以及车站、商业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指示牌采用或改用特定的标准字体、色彩的中英文,公共活动场所如停车场、公厕、电话亭等尽量推行国际通用的图象标识等。提高旅游服务者的整体素质,树立起他们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创造良好环境,使旅游者拥有对“品牌旅游地良好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品牌”忠诚度。

2.3实施阶层三: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中心

寻找和识别了旅游信息传播的关键渠道后,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的第三个阶层就是首先要建立目的地营销信息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客户的资料,进行旅游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的调查-接着进行一对一的、理性的、由消费者主导的、非强迫的、循序渐进的、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传播。建立目的地营销信息中心以两种主要相关的形式来表现的:

(1)对掌握和储存有关旅游者的信息数据库的使用。数据库中包含了有关旅游者的相关信息:旅游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旅游消费的行为历史;旅游者的具体购买行为、态度、偏好、品牌提及与记忆等。营销者对数据库中有关的游客信息,通过使用广泛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来评价游客,找出对目的地最有价值的游客进行个性化的营销。

(2)了解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是怎样和以什么方式被传递给消费者以及其他目标人群的,然后从消费者的角度计划和发展这种传播渠道。让消费者选择方式和时间,以他们最方便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与他们所处情况最为相关的一条信息进行传播。

如香港旅游发展局信息中心定期收集市场数据以促进开拓客源市场:经常针对旅客的需要和来访动机,定期收集有关游客人数、原居地、国籍、性别、年龄、所乘交通工具、住宿酒店、消费方式及金额、停留时间、对港印象及意见和会否重访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旅游发展局制订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例如对亚洲游客突出宣传香港是“购物天堂;对欧美游客则重点宣传香港的传统东方色彩;旅游旺季时重点营销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以占领高端旅游市场,提高地区旅游收入。

2.4实施阶层四:全方位整合区域旅游营销所有因素

“全方位整合区域旅游营销所有因素”,这也是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的最高阶层,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消费者的整合。整合营销必须是在了解旅游者的需要和欲望的基础上锁定最有价值的目标旅游者,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和形象特征,进行营销传播的策划。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整合。即营销者应该认识到,目标旅游者并不是营销传播的惟一群体,其他构成目的地系统的利益相关群体(如旅游目的地中的旅游企业、管理部门、社区居民等)也应该包含在总体的营销传播战术之内。

第三,关系管理的整合。要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有效营销传播,目的地的营销者必须制定有效战略,这些战略不仅是营销战略,还包括生产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也就是说,在旅游目的地系统中,如住宿、交通、购物、娱乐、服务等旅游的每个功能环节内发展出管理战略以达到不同职能部门或行业的协调。

第6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各市旅游局、各旅游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重点旅游地区要建立旅游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旅游业嫁接融合,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对旅游开发、营销、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旅游产业,建设现代旅游产业,省旅游局决定在承接国家科技部863科研项目基础上,开展全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工作,大力提升我省旅游网络营销、旅游企业信息化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旅游局近期承建了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开发及示范课题,在此课题基础上,建设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该平台系统将于10月份开通使用。系统建成后,将为我省旅游业和广大游客提供一个集旅游宣传营销、旅游信息指南服务、旅游电子商务以及旅游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目的地旅游信息化平台,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各旅游企业可充分利用该平台,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旅游电子宣传推广、旅游信息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工作。省内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拥有自主网上产品预订服务功能的旅游企业也可直接与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进行对接,旅行社可将自身企业网站的线路系统与省局系统对接,实现将线路产品同步到省旅游局网站平台,接受网上预订并在企业自身系统中处理订单;酒店可将自身的网上预订系统与省局系统对接,将酒店房价同步到省旅游局网站,接受游客的网上预订,订单将直接下到酒店自身的预定系统中,由酒店自主处理;旅游景区可将景区的视频直播监控系统与省旅游局系统进行对接,通过各级政府旅游网站对外进行宣传。省旅游局将对各旅游企业公布平台接口标准,帮助企业开展直接面对客户的电子商务服务,同时利用省旅游局网站系统平台,推广我省优秀旅游企业,提供网上旅游产品预订服务。具体接入条件和方案请见附件一。

二、为保障我省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中旅游产品网上销售预订等服务功能,为我省旅游企业提供多渠道的产品销售途径,为广大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范围,省旅游局近期与国内外各大旅游产品分销商、大型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进行合作,进行捆绑营销,合作对象包括携程网、艺龙网、金色世纪网、同程网、去哪儿旅行网、芒果网、德比酒店分销系统,全省各旅游企业要积极加入以上各大旅游电子商务预订网,利用其平台的影响力和完善的产品销售服务平台对外推广各自企业产品。目前省旅游局已经开发完成我省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与各大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的系统接口,同时从各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争取到各类宣传资源和产品销售渠道资源,为我省各级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借助各大旅游商务平台开展企业宣传、产品推广提供了广泛的、多样化的平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作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目的地宣传促销活动。具体推广方案请见附件二。

三、为推动我省旅游信息服务工作,扩大旅游信息传播服务渠道,深入开展全省旅游“一卡通”工作,省旅游局近期与金融部门、通讯部门合作,推出集旅游信息和产品优惠服务于一体的“好客旅游卡”系列产品。“好客旅游卡”产品以推广“好客旅游卡标识”为主体,该标识作为全省旅游“一卡通”产品的形象和优惠体系标志,是我省旅游业跨行业合作、跨省优惠合作的通用标识。该标识将在今后全省各类旅游卡产品推广使用,能够统一形象、统一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旅游卡产品的服务质量,对提高好客山东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省旅游局近期将与省农行合作,基于农行贷记卡产品发行“金穗好客山东旅游卡”,与山东电信合作,发行“天翼好客山东旅游卡”,与金色世纪旅行网合作,发行“金色世纪好客山东旅游卡”,在已发行的“金穗中国旅游卡”和第十一届全运会“好客山东旅游卡”基础上,不断丰富好客旅游卡产品种类,逐步构建全省旅游“一卡通”信息服务体系。各市旅游局要积极配合,做好“好客旅游卡”系列产品的发行推广工作,积极推动辖区内旅游企业加入好客旅游卡会员体系,提供有吸引力的折扣优惠,督促检查各旅游企业摆放12301旅游服务热线提示牌,为持卡游客提供诚信有效的旅游指南信息服务。

第7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旅游市场;旅游营销;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87-02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也是贵州省旅游的集散地,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贵阳的旅游资源大多不被外界所熟知。来贵州旅游的游客,大多把这里当作旅游中转站,旅游的主要景点是黄果树、龙宫等景区,这与贵阳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因此,贵阳市的旅游营销有待提升,旅游市场的潜力需进一步挖掘。

一、贵阳市旅游市场现状

(一)游客的基本构成

据贵阳市旅游统计资料显示,贵阳市的主要游客是一些企事业单位人员、商务人员和政府机构人员等。年龄在35—49岁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年龄在20—34岁的青年人,而这一部分多以学生为主。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是贵阳市目前旅游市场的主体。而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的仅占一少部分。

(二)游客的旅游目的

贵阳市旅游客源的旅游目的大多以观光旅游和会议旅游为主,据有关部门统计,以商务旅游和观光旅游为目的占了总数的将近80%,其他占很少的一部分。由此可知,贵阳市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不足,除了需要吸引远距离客源地的游客外,还要加强近距离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

(三)游客景点选择与旅游消费构成分析

目前,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是黔灵公园,其次是青岩古镇。这表明厚重的人文底蕴是贵阳景点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贵阳市的游客在逐年增长,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消费结构比例不合理。购物、娱乐、休闲所占比例始终较低。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贵阳市的旅游产品要加快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向满足人们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贵阳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和细分

根据贵阳已有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当前的旅游市场现状,对贵阳市的旅游市场依据地理变量因素进行细分,可以分为省外旅游市场、省内旅游市场和周边旅游市场。省外旅游市场主要以重庆、四川两省市为重点,此区域主打“避暑之都”品牌,针对这些地区游客来贵阳避暑的特点,主要建设度假胜地。宣传口号也要依据避暑、宜居特点进行宣传。省内旅游市场主要以周边的市县为对象,这一目标市场,主要以贵阳市的景点为吸引力,宣传贵阳市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和看点,定位应在参与性和观赏性旅游资源上。有关文化的景点不宜大力宣传,因为省内少数民族文化大体相同,对省内游客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对于周边旅游市场,主要以贵阳的各个区为重点,这一目标市场的宣传,要突出休闲度假和一日游的项目为主,主打休闲品牌。如十里河滩可以组织单车越野赛,青岩古镇周边发展农家乐“开心农场”等项目,吸引周末度假和休闲人群。通过对贵阳市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定位,并加以合理的宣传和促销,借助一些大型活动如少数民族运动会、旅游发展大会等的大力宣传,从而扩大影响,达到增加客源的目的。

三、贵阳市旅游市场营销制约因素及策略

(一)制约贵阳市旅游营销的因素

1.缺少特色旅游产品和高口碑品牌

作为林城的贵阳市,其旅游产品多种多样。有黔灵公园、花溪公园、青岩古镇、十里河滩等优秀旅游产品,这些旅游资源中很多都可以深度开发,从而形成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但由于没有品牌创新,以至于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大多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特色和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像青岩古镇这样古镇类旅游产品,只是机械地复制凤凰古镇、丽江古镇的商业街模式,而没有突出自己的文化内涵,形成独有的特色和品牌。

2.文化旅游资源多,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贵阳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但是随着旅游的深入人心,经验型旅游者的增多,需求变化较快。现今旅游者多数热衷于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而贵阳市没有抓住此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这类旅游产品。目前还是处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如何将此类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产品,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开展策划营销工作,吸引更多的周边及外地旅游者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城市整体形象有待提升

贵阳市虽然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旅游形象,不断向全国文明旅游城市发展,已有“国家森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但在贵州省的整体旅游形象“多彩贵州”的大前提下,贵阳市只是打造“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旅游宣传口号,而没有意识到对城市整体包装、推介和营销的重要性。以致于多数游客对贵阳市的整体了解较少,旅游者除了公务旅游外,其他人很少把贵阳作为旅游目的地。

(二)贵阳市旅游营销策略

1.打造知名品牌,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贵阳市主要的旅游产品有天河潭、十里河滩、花溪公园、青岩古镇、黔灵公园等。但是这些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有的旅游景点还不被人们所了解。针对这一现象,贵阳市应重点对景点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开发,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带动贵阳市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针对宣传力度不够,贵阳市旅游形象的创建应以深入人心为主题,同时要加入创新因素。将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融合,精心打造旅游形象。其形象的推广需要通过电影、音像制品、电视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贵阳市旅游产品的特点。在旅游形象市场的塑造中,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目的地形象系统、完整、良好的品牌,提升城市的品味,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选择贵阳市为旅游目的地。因此,贵阳市城市旅游形象要在优秀旅游城市、“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等旅游形象的基础上推出具有贵阳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贵阳市整体旅游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2.开发文化资源,注重文化旅游创新

充分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如布依族的八音坐唱、侗族大歌、安顺地戏等,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风俗设计包装成适合人们参与和充满生活情趣的旅游产品,加强游客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互动,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加鲜活,更具有吸引力。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在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在这个前提下,贵阳市要在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同时,有效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贵阳。

4.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贵阳市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要克服短期行为。制定科学的旅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贵阳市旅游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永德,陈晓磬,周可华.长沙城市旅游营销的文化休闲视点[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第8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发展模式

1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产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产业。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与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突出乡村旅游拥有的文化基础,表现出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1]。

2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情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乡村旅游游客量达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8%。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家乐”。旅游者在享受乡村风光的同时也能得到诸多心灵上的体验。由于“农家乐”一步到位的解决了旅游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是目前诸多旅游者乡村旅游的首选模式;二是“古村镇游”。旅游者在欣赏诸多富有古典特色的乡村建筑,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精髓;三是“传统民间工艺”游。借助当地传统民间工艺品来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在无形中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而且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关注,进而产生旅游意愿[2]。

2.2现有融合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

2.2.1延伸型融合模式

该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之中,根据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文化产品,并以此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以苏州市石湖地区为例,该地区作为历史名人范成大的故居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积极挖掘这种资源,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2.2整合型融合模式

就是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相比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整合型融合模式对开发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寻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并同时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例如:世博会和园博会,在融入乡村旅游信息的同时也极力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

2.2.3渗透型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提炼出核心的环节,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比较常见的渗透方式有:将某个乡村旅游景点或文化名人加入到游戏或者推广视频中。这种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就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融合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3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途径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仅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寻找有效的融合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3.1技术融合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果两者无法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良好的融合,很难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拨款,确保相关企业或部门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具备引入先进技术的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要在技术上达成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将目光放在国内先进融合技术上,在第一时间内引入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3]。除了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自觉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小组,立足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技术。相比之下,这种自觉的技术创新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更突出的融合效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予以应有的重视,从政策体制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3.2资源融合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既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中的突出特色,是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来说,要想实现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之间的交叉点。这种交叉点可以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富有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否准确找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资源的交叉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资源融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融合资源”的代表性,还要积极寻找其特色。例如:通过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挖掘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渠道,赋予这种“融合资源”更加突出的特色[4]。

3.3市场融合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融合是最为高效的融合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互联网文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网络传播,借助网络的渠道来推广相关的旅游产品,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公司也可以借助乡村旅游企业的营销来增加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例如:文化产业中有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服务,这些服务直接面向客户群体,是良好的营销推广渠道。对此,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享文化产业市场服务,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效果。

3.4企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终还是落脚到企业的融合上。而要想实现最佳的企业融合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平台不仅要满足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文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引导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平台的搭建中,明确自身需求,切实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平台发挥最佳的效用。在这种合作平台的作用下,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重点[J].旅游研究,2016(5):5-7.

【2】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第9篇:旅游宣传营销的途径范文

1旅游业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那么什么是旅游电子商务呢?当旅游企业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来调整及管理企业内部、同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进而拓展市场,开展并完成各种旅游相关的商务、金融、交易及其他综合活动。聚合性一服务性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旅:游电子商务可以以互联网为媒介聚集整合全球旅游信息,其蕴含的信息量大、操作便捷,且成本耗资低。旅游电子商务还支持游客直接参与,且无时间和空间限制,游客可通过指定系统完成对话交流,为其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2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优势

2.1旅游电子商务可以消除游客异地旅游的不确定心理因素。

旅游产品不能移动,只可通过游客切身前往实现。异地旅游,游客会普遍存在不确定心理,比如对景点观赏度的不确定、对景区气候、交通、饮食、住宿、消费及其他配套设施的未知,都可影响游客选择目的地的。而旅游电子商务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游客对未知景点的疑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上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所有出行线路的全面介绍,以及每条路线的报价、所含项目、服务质量等介绍。由此,游客可以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系统预先了解、选择并确定出行路线。

2.2旅游电子商务可以简化工作量并节约成本。

旅游出行费用不菲,除了自身消费的部分消耗,其余很大比例费用支付给了旅游中介。由于出行路线多在异地甚至海外,旅游企业及游客对景区的陌生,造就了传统的旅游中介的大肆兴起。旅游中介负责:景点安置游客的工作,而旅游中介多与景区一些商家形成盟商,达成商业合作协议,约定该中介带领的游客在其消费,从而双方从中各自获取一定的利益和佣金。旅游电子商务可以使游客预先了解景区的交通及配套设施,还可通过网络进行预定。由此旅游企业精简了:作量,省去了支付给中介的费用,同时也为游客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2.3旅游电子商务可以进行有效的产品宣传及营销。

旅游产品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宣传及营销需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进行。而互联网作为当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传播途径,可以收集大量的新鲜,其与旅游产品相结合,使得旅游产品的宣传与营销方式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全新的网络宣传及营销模式、观念及策略,可以使得旅游产品的宣传及营销工作事半功倍。旅游电子网路对所有游客开放,无时间、空间、及身份限制,同时还配有图像声响,样品展:示以及文字介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自行了解、选择确认路线,从而使得企业的宣传工作做到实处。

2.4旅游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决策、经营的正确性和效率。

信息化时代,掌握时间即是成功的一半。网络化旅游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相关旅游政策级旅游信息。从而引导企业做出恰当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使得旅游企业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

3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阶段。而西方国家的旅游电子商务是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其成绩斐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也存在很多问题。

3.1旅游电子商务内容单一,缺乏个

其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所包含的景点内容陈旧单一,只包含最基本的景点介绍内容,没有具体的图片、明显的旅游标志。且内容更新不及时,夏天宣传的主体游线很可能在冬季时期仍然未下架。其二,我国旅游网站提供的服务也较为单一,只有传统的预订机票、酒店、旅行团服务。这样和传统的旅行社相比,二者提供的服务内容类似,旅游电子商务毫无优势而言。其三,旅游电子商务对其服务对象无明显区分。网络旅游网站的访问者是分为私人旅行和商务旅行两类。而旅游电子商务大多是为私人旅行者提供简单的服务,而商务旅行者在旅游网站得到的信息是少之又少。其四,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经营模式雷同,无新意。要想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发展点很是必要。

3.2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定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无明细划分,常常通过标榜各自出行路线老少皆宜来吸引游客。游客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经济能力、工作类型、假期长短、喜好等都会影响到其选择路线。网络中没有将各个出行路线贴以标签来供游客选择,囫囵吞枣似的网络宣传,不但不会起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反而

导致游客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无实际下单。

3.3交易安全性较低,缺乏信用保障。

旅游电子商务仍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得游客不能安心交易。一方面,游客对网络旅游持怀疑的态度,不确定其经营是否合规,经销商允诺的服务是否可以全部实现。另一方面,即使游客中意该网站出行路线,也有意购买,但其却担心该网站的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担心上当受骗。此外,我国的电子支付系统仍不完善导致一些游客放弃网上自主选择的旅游方式。

4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4.1完善支付平台,消除电子支付安全隐患。

在我国,信用卡普及程度低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电子支付的完善性能。因为电子支付离不开信用卡的参与,我国信用卡使用群体比例仍旧较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支付繁荣的进度,影响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信用卡的普及可以从两方面减小电子支付的风险程度:其一,信用卡普及则会带动电子银行的不断完善,由此为游客及商家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信用卡是提前消费,和个人的征信情况紧密挂钩,征信不良客户客户信用卡会被银行等金融机构跟踪甚至停用,由此,只有征信良好的用户方可使用信用卡进行电子支付,这样为网络旅游经销商带来了很大的安全保障。

4.2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

网站就是旅游电子商务展示其产品的橱窗,因此加强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很有必要。横向说来,网站的服务对象要多层次,要有适合各种类人群的服务选项:纵向说来,每个层次的服务产品内容要全面丰富、更新及时,要能够全面刺激其视、听、觉感应,激发其旅游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