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外贸经济管理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贸经济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外贸经济管理专业

第1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方向

近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对既熟练掌握英语又具有一定外贸、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设定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的联合,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即时性和时代性,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的进出口贸易、工商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水平,掌握进出口贸易、工商管理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了解国际惯例与规则、国际社交礼仪,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进出口贸易、国际结算或其他涉外经济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一个高职层次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英语专业,又不同于国际商务专业,其有着自身的特色。

1.英语能力的实用性

传统的英语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较深的英语语音、语法和英美文化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立足于实用,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用英语从事涉外商务和管理活动。

2.商务知识的够用性

商务英语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需广泛学习外贸、营销、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的外贸操作技能、营销技能,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对经贸知识的学习不在于深,而在于广和够用,所学理论能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

3.培养人才的市场性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以服务市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经济发展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例如:当外贸业加速发展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外贸操作能力;在国家政策鼓励、扶持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时,重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管理技能,为涉外企业提供翻译和管理人员。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现状

根据调查,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沿海城市从事外贸类工作,有一部分学生在做营销,有一部分学生在企事业单位担任文员和一般管理人员,有少数学生从事教师、旅游等其他职业。学生毕业后的选择途径较多,除了少数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企业任职,也有少数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继续读书或出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覆盖面广且培养的学生具有多种技能,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应按照国家政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及时调整其就业岗位群和课程体系。在开展行业调查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设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由专业教师和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参加,其主要工作是组织专业建设学术活动以及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不断修订、完善,使得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涉外经济管理领域应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同时还应具备一些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1.设立人才培养方向的意义

作为一个课程覆盖面广的跨学科专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设立若干培养方向是加强专业建设的需要,也是建立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性机制的需要。

(1)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高职教育应及时进行市场调研,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一些新专业,并淘汰一些与经济发展战略相背离的旧专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社会培养应用英语人才,必须时刻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密切注视市场变动趋势,设立可行的人才培养方向,使毕业生在企业需求的岗位上实习、就业,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2)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的基础上,专业建设委员会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和实训,巩固了学生的商务知识和英语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掌握与工作直接有关的理论知识。在设立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开拓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模式,使学生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就业结合,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如: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阿里巴巴企业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阿里巴巴的会员企业从事外贸工作,大大提高了该专业的就业率。

(3)增强该专业的办学活力

第2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国际商法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67-04

近期,教育部为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经明确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独立学院如何以新一轮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为契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内部加强国际商法课程建设,加快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对于独立学院加快教学转型,提升自身办学优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关于社会对国际商法的需求及教学目标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输出社会需求的人才。与法理学等基础理论法学课程不同,国际商法课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当更加注重回应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外贸企业的需求为例,我国外贸企业需要的专业法律服务包括:进行经营管理、业务运作方面的法律筹划;协助设计企业各种贸易安排,提供企业对外贸易谈判、签约及履行的全程法律服务,提供我国对外贸易法律、政策的咨询解答,出具法律意见书;企业对已经出现的国际商务纠纷提出解决方案,出具律师函,参与听证、复议、仲裁、诉讼事务等等。其中,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服务又是企业需求的重点所在。国际货物买卖相对于国内货物买卖而言有两项突出特点。第一,交易对象和交易内容更为复杂。一方面,外贸企业面对的客户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境内主体(国内工厂、货代物流、外管银行、海关港务、质检工商、外贸保险、展会展览等),还包括境外主体(外贸企业、航运企业)。另一方面,国际货物买卖并不是单一的合同关系,而是一个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主干的合同体系,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运输合同、货运合同、信用证及其他银行支付工具、保险合同等分支。第二,法律风险更为凶险。现行的国际买卖规则是英美等贸易强国建立、完善起来的,现今的国际贸易规则通常以英美法律来解释,争议也往往是在英美法院管辖或仲裁。我国企业大规模地参与国际贸易的时间相对短暂,企业从业人员对国际贸易领域、航运领域被广泛采用的“游戏规则”掌握不够。受到用人成本的制约,很少有企业设专职律师(或兼职法律顾问)进行法律把关和风险预防,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屡屡陷入吃亏上当的被动地位。第三,法律争议的处理更为棘手。在国际货物买卖领域,解决国际争议的成本和代价远远高于国内争议。这是因为涉外仲裁或诉讼不仅耗时长、费用高昂,胜诉后的执行难度也远大于国内判决或仲裁裁决的执行。有时候,各种费用甚至已经高出贸易企业从诉讼或仲裁中可得的预期利益,因而迫使贸易企业放弃索赔,甘愿利益受损。跨法域管辖和不可避免的法律冲突,以及法律适用不同导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认定的不同,都增加了国际货物买卖纠纷的处理难度。这些都需要熟稔国际贸易实务规则、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的专业法律人才。

(二)法律教育的层次性及国际商法的教学目标

有研究表明,社会对法律教育的需要是存在层次性的,即法制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1]笔者认为,结合法律教育的层次性理论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独立学院国际商法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来看,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学院)针对法学专业开设的国际商法课程应当属于法学教育的层次,这一层次教育的优势是明显的,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但是就法律的现实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而言,“正统”的法学教育输出的法律人才似乎并不具有先天的优势。虽然很多院校的法学教育目标中也含有“通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的表述,但是,从其教学实践来看,多数法学院校的国际商法课程沿袭的仍然是大陆法系成文法概念法学、解释法学的模式,以立法文本为纲而非以案例为线索展开。其案例教学也多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讲授为主,介绍案情、分析案情并给出答案都由教师完成。陈旧的教学模式加上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分析和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普遍薄弱,以至于许多法律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仍然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训或者训练后才能从事法律职业活动。

我国当前的法律职业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指向的法律职业资格教育。司法考试不仅要求考生了解、理解法律知识,还要考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或者评价法律问题和社会现象。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决定了我国的法律职业教育比法学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法律能力(或技能)的培养,更符合国际商法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近年来,各高等学校在国际商法课程中进行了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都是基于法律职业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法律思维的有益尝试。当然,就国际司法考试中所涉及的国际商法的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而言,对于不具备任何法学基础知识且未来不以法律为主要职业背景的学生而言是不必要也不现实的。

从表面上看,现今独立本科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的国际商法课程通常都是由所在院校的法学院或法律系开设,由法学专职教师承担,在培养计划中,它也多以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面貌出现。实际上,就其性质而言,这些院校的国际商法课程仍旧是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的性质。当然,这种法制教育课程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和各专业专业教育的关系是松散的,普及的是最基础的法律常识和知识。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国际商法课程是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进行的一种辅助型的普法教育或者称之为法律素质教育,它普及的是国际商事方面的有关法律、惯例和判例,突出的是国际商法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融合,因而系统性和理论性较之法学教育偏弱。

笔者认为,鉴于国际商法课程本身专业性强,知识点覆盖面广的特点,仅仅将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为法制教育还不够,而应当是以法制教育为主要目标,同时融入一定的法律职业教育特色。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理解和运用法律条文,在自身专业领域具备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这个意义来说,相对于传统的政法院校而言,独立学院的国际商法课程具有目标明确,与学生未来工作需求对口衔接更加紧密等先天优势;相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生源、师资,还是在配套的法学课程设置、职业实训平台基础方面更有利于国际商法教学改革的开展。

二、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国际商法学科独立性的争论及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于国际商法的地位这一理论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2]否认国际商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的观点认为,国际商法与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的调整对象多有交叉重合之处,因而国际商法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理论上的争议直接影响到国际商法课程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际商法课程包不包括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和制度?笔者认为,在“私法的公法化”趋势日渐明显的当代,为了解决发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除了有平等主体之间的商务行为以外,还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管理监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之后更强调政府提供的服务。这就意味着,涉外贸易法律领域中也一直存在着公私法的融合。第二,国际商法课程是否涵盖国际服务贸易关系、国际技术贸易关系和国际投资贸易关系?这三块内容多为传统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3]教学指涉。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的两大重要支柱。另一方面,许多企业通过到服务所在地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子公司或以合营的形式,以自然人流动的方式提供服务,从而造成企业的流动,导致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界限日益模糊。[4]现今法律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导致法律部门亦不再像以往那样泾渭分明。独立本科非法学专业在没有其他国际法课程可供学生选择的情况下,不必过多地关注法学学科之间的“地盘之争”,而应当在国际商法课程中尽量全面地展现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发展。在学时充足的前提下,国际商法课程应当尽量完整地涵盖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和技术贸易法。其国别法教学不仅应当包括国际商事组织和国际商事行为法,还应当包括与此相关的政府管理经济、服务于经济的公法内容。如果学时不充足,教学也应至少涵盖国际商事组织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保险法、国际贸易支付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等核心部分。

(二)国际商法课程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结合

从教学内容来看,当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与专业结合得并不紧密。从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虽然教材的名称会冠以“经管类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的字样,但从内容看,这些教材的体例编排和章节内容仍然沿袭的是法学专业理论教材,侧重于国际商事法律理论知识、概念的传授和对各国商法的异同比较。能大量列举当今国际贸易和商务仲裁实务的,能体现国际商法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国际结算课程)之间的融通的教材并不多见。这使得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本已远离社会生活的国际商法课程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和排斥感。从课堂实施的过程上看,由于承担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法学专业教师,课堂教学多采用的是概念讲解、理论介绍、法律解释等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此外,法学专业教师往往不具备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很难将学生学过的专业课程与国际商法课程衔接起来,在比较各门课程异同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特色教学。缺乏现实性和融通性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置身于现实发生的国际商事涉法环境之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实际上,国际商法课程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国际市场营销、报关实务等)在教学内容上是存在重合之处的。以国际商法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国际商法是在国际贸易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现实中,国际商法课程的内容也是以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环节而展开的。特别是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磋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履约环节,不仅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谈判技巧和履约技巧等实务操作知识,还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依据、合同条款的内容、合同订立和履约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范等国际商法的知识。只不过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而国际商法着眼于各贸易环节法律依据的学习和法律风险的防范。此外,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课程中的一系列操作标准都是以众多国际商事公约、国际商事惯例为依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法课程是完全有可能与经济管理类成熟的专业课程进行融通后实施教学的。

(三)国际商法课程与其他法律类课程的结合和分工

目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除国际商法以外,还普遍开设了经济法、国际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学等法律类课程。其中,国际商法国际税法、国际金融法和国际投资法学均为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因此国际商法与其他几门法律类课程是并列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交叉重合之处,而经济法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就存在着某些教学内容的重合与交叉。如国际商事组织法和经济法中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重合,国际货物买卖法和经济法中的合同法、物权法、票据法重合,国际商事仲裁法和经济法中的仲裁与诉讼重合。总体而言,经济法和国际商法课程肩负的使命不同,经济法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我国国家政府干预、调控和协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各项法律规范,其重点是普及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而国际商法在于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过程中的交易规则和法律规范。经济法主要讲授的是我国国内的法律规范,而在国际商法则需要进行各国商法的比较法教学,尤其是比较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国际商事上的交易规则和法律规范,包括比较各国国内法、国际公约和国际商事惯例。在独立本科学院的教学安排上,经济法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大多开设在国际商法课程之前;而国际商法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是对经济法课程内容的深化和视野的拓展。可见,独立本科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内的法律课程之间应当是互为补充、各有侧重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做到有机结合和合理分工。

三、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法的开展对国际商法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融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些独立本科学院已经具备了开展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这些学校已经针对部分核心专业课程与专业教学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仿真实训平台,比较典型的如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项目、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SimForwarder国际货代实训平台等。相对于传统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以及由各高校自主研发或教师自己创建的网络学堂而言,这些专业实训平台的优势显著。第一,适用面更加广泛,不仅可供校内学生各自单独使用,还可供校内甚至校际间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技能竞赛时使用;第二,功能更加强大,不仅有理论教学课程系统支持教师的日常教学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有可供人机交互的角色仿真模拟实务教学系统提高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还有考务管理系统支持教师测评教学效果或学生自测反馈。笔者认为,这些专业实训项目或平台不仅为国际商法教学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也提供了国际商法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的现实基础。国际商法课程的有关内容完全可以穿插补充在上述实训平台的各个模块之中。具体而言,就是在国际商法网络教学实施的初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实训平台中的内容进行备课,也可以在讲课时灵活结合平台提供的各项功能,让学生意识到国际商法与其他专业课的相关性。在网络教学实施比较成熟之后,可以把国际商法教学中实施的比较成熟的内容逐渐添加到实训平台的相关环节中,实现专业技能和法律技能的一体化实训。专业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基本应用技能、基本业务技能的实训融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国际商法涉法环境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际商法教师课程群意识,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它对培养学生尤其是非法律专业学生理解法律、分析法律问题和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商法教学中,大力发展和推广案例教学法是市场提出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还应当与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而有所区别。

1.案例的选择

首先,案例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关法律关系内容和形式。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原理、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等。而典型案例的选择首先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国际商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应当始终围绕着深化学生对基本法律条文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这一基本的教学目的进行。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甄别案例是否能准确反映本课程的各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与概念、法理、法条等理论知识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是否对于成文法具有补充作用。此外,在进行比较商法教学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直接对比法条。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选取一个典型案例,综合不同国家(特别是不同法系)的商法规定推导出不同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和本质。

其次,案例需要经过适当剪裁。国际商法课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所选案例的体量要大小合适,要避免案例中的法律事实太过复杂。特别是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的案件容易造成学生过多关注案例的枝节,同时又找不到关键问题。教师在准备教学案例时有必要对真实案例进行适度加工和剪裁,将与关键法律理论无关的细节全部剔除。这项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抓住案例的本质,快速深化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当然,教师在改编案例基本事实时也要注意保持核心法律事实的完整和真实,不能无原则的篡改而使案例失去其真实性。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根据学生参与程度和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案例教学法可划分为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视听演示、网络教学、庭审观摩、模拟法庭、诊所教学、实习教学几种基本模式。由于各国法在形式上的特点及法律文化历史传统方面的差异,案例教学方法在英美判例法国家更为成熟,能更多地更娴熟地采取网络教学、庭审观摩、诊所教学和实习教学等模式。我国法学教育沿袭的是成文法国家的传统,进行案例教学时也是以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案情、讲解、评述案例为主。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从案情的介绍到问题的提炼甚至问题的回答均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参与案例准备和深入思考、讨论的机会较少。这在国际商法教学中体现得尤其突出。笔者认为,受到师生资源和教学条件等的限制,独立学院为国际商法课程单独开展模拟法庭、诊所教学并不现实。但是,依托经济管理专业实训平台等校内、外网络资源开展案例教学却是这部分独立学院的优势所在。由于实训平台的相关模块是为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的,学生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具体的做法是,在某门专业课程实训平台的相关模块中就国际商法课程每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事先一个或者两个典型案例的基本案情(该案例可以由教师拟定,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课程的主题自选)。案例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关联与对比,也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了解案情,整理案例的法律争点,组织学生站在各方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和讨论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课前自学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供课堂学习交流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案例教学法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应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为主,同时,应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的知识传授,两者必须结合进行。这也是国际商法课程融入法律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 注 释 ]

[1] 黄晓亮.论法律教育的层次性[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1).

[2] 左海聪.国际商法(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3.

第3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E-commerce has become the common course in gene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Because the experiments contents of different professions are different, so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E-commerce experiments should divide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basic experiment that all students of electronic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learn and master, and the other is professional experiments that are set based on different professional interest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Moreover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t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in detail.

关键词:电子商务;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课程设置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base experiment;professional experiment;course designing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80-02

0引言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同时电子商务课程也成为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网络经济、掌握必备的网络应用知识的选修课。因此,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开设这一课程的专业也日益增加。而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电子商务概论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他们而言,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对其未来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发挥了以下重要作用:

①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起到了阐释、延伸、补充的作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扩展了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形象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促使学生进一步拓展应用相关理论知识。

②电子商务实验是培养学生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符合实际的网络经济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复杂的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

③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是学生理解掌握电子商务应用技能的重要渠道。它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1目前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电子商务实验内容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实验内容设置过于单一,仅重视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基础性实验内容,却忽视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如对于外贸专业的学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外贸业务操作是与其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但这些内容在电子商务实验中却不是主要内容,因此老师往往只是泛泛介绍,或者忽视这一部分内容。因此,电子商务实验课程设计时有必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关专业性实验。

实验内容设置不够紧密,未考虑不同实验内容之间的衔接。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实验内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个实验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结合。如在国际贸易中需要综合应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所讲授的网络营销、网上询价与报价,国际物流等实验教学内容。但实验课程的设置未考虑到这一要求,只是局限要求学生完成不同的实验内容,导致学生对真实的业务流程把握不够全面,无法适应以后工作的需要。

过多依赖模拟软件,忽视现实电子商务环境。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真实的网络经济和管理行为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但目前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主要的是依赖于各种实验模拟软件,但由于模拟软件开发内容简单,与现实中复杂的电子商务环境不相符合,导致学生得不到较为全面和真实的实验教学训练,在实验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

综上,有必要对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实验内容设置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实验内容使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满足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的需要。

2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实验内容设置的考虑因素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实验内容的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按照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基础性电子商务实验。对于电子商务概论学习中基础性的知识,如基本的互联网操作,B2B、B2C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上述试验内容设置为基础性实验内容,要求经济管理类学生均应掌握。

按照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性电子商务实验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内容有所偏重。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网络营销则是其应该重点掌握的实验内容,而对于国际贸易的学生,则有必要加强对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相关实验内容的教学。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性电子商务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适应未来工作环境。

按照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和高等院校的实验条件,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利用模拟软件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于能在网络上实际操作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鼓励学生在网上进行实际的电子商务业务,如网上开店,博客推广等。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

按照教学规律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在12个课时内完成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因此,设置基础性电子商务实验教学6课时,专业性电子商务实验教学6课时。

3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内容设置

根据以上原则,将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教学和专业性实验教学内容两部分,各部分组成如表1,2所示。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应该包括基础性电子商务实验和专业性基本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三部分内容。而上述实验内容可以较好的满足培养目标中要求。通过基础性实验,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电子商务应用基本技能。而专业性实验,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思考创新能力。

对于经管类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各自专业的需要,在专业性实验中选取与其将来工作联系紧密的实验内容学习,如市场营销专业可选网上市场调研,网站推广等内容,信息管理专业可增加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外贸企业可以增加EDI电子报关内容等。实现电子商务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适应现实工作环境,为将来能快速适应工作打好基础。

4小结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电子商务应用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思考创新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浩.电子商务开放式实验教学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7): 7-12.

[2]邱燕,宋艳. 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 31-32.

[3]姜凌.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9(12): 25-28.

第4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才素质结构培养 就业差异化竞争力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专业一直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就业的热门。但2008年,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如同海啸一般席卷全球,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了新一轮的衰退。到2010年,随着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形成的影响已日渐加深,这场经济危机无疑对当前经济管理类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根据搜狐社区2010年5月《经济危机下就业最受影响的14个专业》一文中所述,经济管理类专业占据其中43%的比例,原来的金融、外贸专业就业比能达到1:1,但今年,此种情况不复存在。而在今年年初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中,农民工的需求量高于大学毕业生。于是在今年11月,网络出现了“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上大学意义何在”的热帖!我认为,面对此种情况,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理应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创新。

一、明确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目标

根据现今经济形势下人才市场对经贸人才的需求以素质需求为基础这一特点,我们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经过调查、检索和分析的结论,将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结构定义为KASI模式,分解为K(knowledge,指知识)、A(ability,指一般能力)、S(skiU,指职业技能)和I(innovation,指创新能力),这里的K (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和专业知识等;A(一般能力)理解为学习、组织和沟通能力等;S(职业技能)指经贸人才具备的专业操作能力,包括商务英语运用能力、业务磋商能力、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和单证处理能力。I(创新能力)指业务拓展和知识更新能力[1]。因此,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在夯实学生知识和一般能力基础上把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自始至终不忘强调精英教育,强调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必须是以具有一定经济与国贸理论基础为前提,要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下,创造性地根据已学理论和操作技能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提高工作效率。

2.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市场经济下的国际贸易行为不是独立存在的,涉及到国内外的金融机构、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等行政管理机构、货代公司等多部门的合作,因此,要求我们培养的外贸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承担外贸业务同时统筹各个业务环节,协调多方关系,具备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资料,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在外贸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例如认证教育,即在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国内或国际认可的职业证书,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

二、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1.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配套学习。争取在除一般公共课和大多数院校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之外,开设一些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际贸易实务应用以及与国际贸易学科相关的选修课,进一步整合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校期间理论与实务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接轨。

2.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学校应尽量克服困难,在校外寻找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合作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习中积累经验。这种方式下学到的技能是在校内的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另外,在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上应加大改革力度,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方式上把现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方面,学院应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购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并多鼓励教师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后网络视频教学辅导和“双语”教学手段,课上课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辅导。从而使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具有把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国际贸易专业向来注重外语技能的培养,但是多年来因我国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美,所以大多数院校主要把英语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但因此也很难在语言上体现学生的差异化就业优势。而近年来,我国不断开发新的对外贸易市场,如中东、东南亚等区域。所以,我们的独立学院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开设小语种的选修课学习,使学生具有差异化的语言技能优势。

4.与教育以“德育”为先相对比,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给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今社会普遍认为,高素质人才应当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团队精神和国际化交际能力。因此,我建议独立学院利于自身的独立优势,创造新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例如把传统的“学分制”成绩评定体系中基础知识成绩(一般期末考试试卷成绩)、职业技能评定(如获得的职业资格认证)、德育成绩(在校期间德育表现)、和团队协作成绩按各占总学分的25%(或以学校实际情况而定)来核算。同时,其中的团队协作成绩可以通过开展学生团队创业协作活动等方式进行。或者,把传统的体育课进行全方位改革,在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建议引入目前比较流行的拓展训练模式,在激发学生潜能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培养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将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纳入学分评定体系中。

最后,我们深知,从中长期看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中国中央政府目前推动和施行的产业结构升级这一宏大举措是一种互补共赢的关系。产业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力量保障,而大学毕业生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产业升级过程需要不断吸收较高层次的劳动力,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这些高素质专业人才,特别是懂得金融商务、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只要我们的独立学院能够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缔造出“高技能、高素质、高道德”的“三高”国际贸易人才,未来,他们将会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李秋红:毕业论文站;试论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省略

第5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英文名称:World Economic Papers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1-1139/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世界经济文汇》(双月刊)1957年创刊,是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期刊。刊登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与分析评论,同时关注区域集团发展与企业改革的新势态。读者对象为经济理论工作者,经济管理工作者,金融、企业界管理人士,对外贸易部门工作人员及经济院校师生。有英文目次。

第6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是在原经济管理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科伴随着兰州大学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历程。学院现有经济研究所、西北开发研究所、西北人口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

本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教学手段现代化。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经济学理论扎实,数学基础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在某一领域内有专长和实际技能的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从事财政、金融、外贸、科研等工作。

本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3个本科专业和经济学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6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区域经济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出口退税 贸易出口 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出口退税起源于1950年,以当年1月底颁布的《货物税暂行条例》为标志。1950年到1985年可以称为出口退税的导入期,在此期间,出口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专项制度。我国1985年正式建立出口退税制度,并在此后进行了若干次调整。其中比较大的一次调整是2004年,试图通过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出口退税率,使得出口产品的结构得以优化,从而带动我国外贸增长模式的变化。2006年的调整是继2004年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针对国内需求大的商品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或调低出口退税率,针对国家支持出口的商品(比如:高科技产品)调高了出口退税率。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自制定以来,经过数次调整,这与当时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出口退税政策是调控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对外贸易出口额角度来研究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与外贸出口的相关性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下面列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大卫·李嘉图(1976)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指出,出口征税不利于一国的外贸出口与整个经济,认为出口征税是无效率的,支持对出口货物的己征税额给以退换;Chao[1]等(2001)通过自身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在长期内:出口退税、国外收入、汇率波动都会影响出口贸易,而在短期内,只有出口退税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Chien-Hsun CHEN[2]等(2006)认为:政府的出口退税政策会对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并且上调出口退税会促进本国加大对第三国的出口,从而会抑制国外竞争者对第三国的出口量。

(二)国内研究

陈平和黄健梅[3](2003)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出口退税的实施对我国外贸出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何裕龙[4](2007)研究发现:出口退税额和累计出口退税额的增加会直接导致外贸出口额的增长,而累计出口退税额对外贸出口额的影响比出口退税额对外贸出口的影响要大;贾玉娟[5](2010)通过对1885到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出口退税和贸易出口额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出口退税存在滞后效应,对第二年的影响会更大。

三、实证分析

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可以追溯到1950年,但1950年到1984年之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专项制度,并且还出现了退税政策停滞期,出口退税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在1985年。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本文选取的是1985年到2011年的出口退税额以及外贸出口额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我国出口退税实行的为先征后退政策,因此出口退税政策会存在滞后性。本文首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应用Eviews6.0进行测算。计算了当年、滞后一期、滞后二期出口退税额(分别用X、X1、X2表示),当年、滞后一期、滞后二期累计出口退税额(分别用LX、LX1、LX2表示)与外贸出口额Y之间的相关系数。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出口退税与外贸出口额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由于我国先征后退制度的存在,滞后出口退税以及累计出口退税(及其滞后项)与外贸出口额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X、X1、X2三项中,X与Y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88931;在LX、LX1、LX2三项中,LX2与Y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80524。均大于0.8,有理由认为出口退税额(或其滞后项)、累计出口退税额(或其滞后项)与对外贸易出口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必要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选取当年出口退税额(X)、滞后两期的累计出口退税额(LX2)与外贸出口退税额(Y),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基于最小二乘方法,应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为:Y=174.8209+0.901X+0.189LX2

其中:括号中的数据为各项回归系数的t值。模型的R2=0.9967,修正R2=0.9964,F=3214.354。其伴随概率远小于5%,模型显著且拟合程度很高。常数项C、解释变量X、LX2都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上的t检验,并且符号方向与相关分析的结论一致。因此,用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出口退税对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影响。

四、结论与不足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出口退税与我国外贸出口之间有显性的正向相关关系。1元的出口退税额度,可以引起外贸出口额0.901美元的变动,同增同减;

第二,我国出口退税存在显著的时滞效应。当期的出口退税不仅影响本期的出口额度,并且还会影响未来几期的出口额度。

本文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出口退税对贸易出口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本文就只做了滞后两期的相关程度分析,会有一定的误差;二是数据选取了1985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数据不多,也会有一定的误差;三是影响外贸出口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分析了出口退税对外贸出口额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hao.Export duty rebates and export performance.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3.

[2]Chien-Hsun Chen,Chao-Cheng Mai and Hui-Chuan Yu. The effect of export tax rebates on export performance: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06.

[3]陈平,黄健梅.我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管理世界,2003,12.

[4]何裕龙.出口退税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性分析[D].湖南:湖南大学,2007,4.

第8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年,由于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领导和同志们的提携帮助,加之个人不懈努力虚心学习,我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按照总公司、省公司评聘经济专业技术职务的国寿发(2002)33号文件规定,比照相关条件,符合申报高级经济师专业职务的标准,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从事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于1982年雁北商校财会毕业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曾任山西省阳高县政府办公室干事、县财委副主任、县外贸局长兼县外贸集团公司总经理。1997年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市分公司后,历任办公室调研员、浑源县公司经理、市公司工会主任。经济专业出身,本人又热爱经济,1997年全国首次经济师专业考试踊跃参加,取得了金融经济职称,并被市分公司聘任。由于具备了相应的业务技术水平,使其组织管理能力得到很好发挥,不仅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本人或所负责的单位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或奖励。(见资格审查表内的部分填写)

二、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多年来,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原初始学历是中专,靠自学以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山西财经学院商业经济大专文凭,山西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证。近年来,更是多次参加学习培训、理论研讨,其中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就有:1996年7月山西省经委企业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1997年9月中央党校十五大精神培训班;1998年5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第18期县支公司经理培训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山西省公司省市县三级公司经理培训班;1989年4月山西省经济学年会;1996年5月中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1997年6月山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会聘为理事。

三、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多年来,自己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注意把学习思考所得结集出版,并有社科成果获奖。1999年编撰《人身保险投保指南》,促进了当地寿险业务;2000年结集《国寿保险实践的思考》13万字,赠送省内外同行参考,受到好评;200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改革岁月建言集》30万字,新华书店发行。《山西财贸经济》撰稿人之一,《全国优秀经济论文选》等多部文集有文章收编。《人民日报》、《支部建设》等报刊发表过大量论文。其中《基层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困惑及其对策》经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委员会审议鉴定,被评为1999年度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超级秘书网

四、在经济岗位上建言献策

我把学到的经济知识不仅运用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而且还就宏观经济工作、寿险公司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表扬或肯定。199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群众建议征集部门授予重大建议奖并颁发奖金,1991年原雁北行署记一等功。近年来,我均就人寿保险发展向总公司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议,副总经理苗复春回信予以鼓励。迎接wto挑战,国有寿险公司应树立全新的人才观等建言,总公司在内部刊物和网上发表;对2002年工作的建议,总公司摘要在《中国人寿》2002年第1期予以刊发。

此外,1997年我还情系下岗职工,编撰《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七十二行》一书,自费印刷3000册无偿送给市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市妇联、工会、浑源县妇联等单位分发部分下岗职工或做培训参考资料。不仅受到方方面面的称赞,而且不少读者、下岗职工来信来电求教商讨或表示致谢。

第9篇:外贸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笔者综合各方数据,遴选出2011年十大热门报考专业,并逐一进行阐释,以供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之参考。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北京大学侧重金融管理;厦门大学侧重货币银行、金融工程;复旦大学是仅次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国际金融表现突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实力强,十分注重抓英语;南开大学的保险精算全国最好;中央财经大学具有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湖南大学是全国最早引入保险精算的学校;西南财经大学该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重点专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在全国的金融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大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证券实力强大,是国内研究方向最齐全,专业最全的学科;清华大学金融工程、微观金融走在我国最前列。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除了学习基础课,还要学习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征,以及怎样分析和研究国外的经济理论。也需要学习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对经济理论和现象进行更系统的分析、研究。

有一个很不规范的说法:由于各地开放程度有所差别,沿海和内地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内地学校偏重理论,而沿海高校则多数实务比较强。中国人民大学强化外语教学;复旦大学部分专业课程用英语授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知名的财经类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国贸专业的特点是分三个专业方向学习;厦门大学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天津外国语学院将经济学与管理学融合,还为学生开设了第二外语,可以选修法语、日语等语种。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高校外,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市场销售或研究管理工作。

所谓的大土木,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时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都归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目前,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工程就等于civil engineering,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这个小范围。

本专业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专业实验、结构设计及施工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具备从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的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大体可分为道路与桥梁工程与建筑工程两个不同的方向,在职业生涯中,这两个方向的职位既有大体上的统一性,又有细节上的具体区别。总体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1.工程技术方向,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2.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代表职位: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等。3.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代表职位:监理工程师。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它是以培养现代机械工程师为目的的专业,也是我国高校开设得最久的专业之一。多年来,它长盛不衰的奥秘就在于:无论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何等程度,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它是人们物质生活用品供应的基本保障。就业前景: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从事下列工作:1.电机电器设计、制造、控制、试验、运行维护、研制开发、生产管理工作;或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供电系统和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维护工作;或建筑电气领域电气设计、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2.电力电子、电气传动、自动化、仪表等技术领域的研制开发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学习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

国内开设会计学专业的学校较多,培养特点也各不相同,实力较强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注重会计实务与方法的训练;清华大学课程较多,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一流的原版教材;中央财经大学曾率先在国内开设外国财务会计专门化专业,并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复旦大学会计学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批准的中国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面引进美国工商管理教育方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位居国内前列;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分注册会计师、双语会计、会计三个方向。

目前,会计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还是注册会计师。每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都保持在60万人左右,而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需要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约为35万,甚至更多,可见会计学是一个很有前途,但也很具有挑战性的专业。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根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国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报告,近年来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文科专业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明显好于文史类专业,经济学所有专业就业率均超过80%,其中,贸易经济、保险和税务专业就业率超过90%。经济学更偏重于理论,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从调查的广州这几所高校情况来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乐观,没找到工作的微乎其微,而且大部分都到银行工作。

临床医学专业属于偏重于理科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对生物、化学等情有独钟。因此,学好生物、化学,才能为学临床医学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生物、化学、医学三者思维较一致,即如果你对化学和生物有较简便成熟的学习思维与方法,学医也可水到渠成。当然,优秀的语文和外语会使你更具优势。

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时间较长。该专业的本科学制一般为五年,有些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是七年制,进行本硕连读,也有八年制的。学习临床医学,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记忆+理解”是主要的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主要课程有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以及内、外、妇、儿科等。大家几个人一组,做很多有趣的实验,从小鼠、兔、狗到人体,然后从真实的病人身上学习问诊、体检、记录病例、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治疗方案。在学习中,人体的奥秘将一步步向你展开。当然,去医院做实习医生是学习各种疾病处理方法的最好方式。

只有以“面壁十年”的毅力去潜心苦读,才能有所收获。经过长期的临床医学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生命科学的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了解相关前沿科学的发展动态,这些,都有益于临床知识的积累以及操作技能的进步。除了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临床医学的学习还能够让你领略生命的美丽与动人,每当你面对患者痛苦的身躯、患者家属信任的表情,以及患者因你成功的治疗而痊愈时那感激的目光,你收获到的不只是成功的喜悦,更是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众多与医学有关的工作,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院、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医药公司及卫生行政部门等与医药相关的单位。

许多医学院校目前已并入综合性大学,如原华西医科大学并入四川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等,这些大学并入后基础实力明显增强。由于学制不同,因此,再次提醒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要特别留意。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现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去外企,应该说就业率很不错。还可以选择做导游、翻译、外贸等工作。

不少高校开设了一些复合专业,如对外经贸大学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了节目主持方向。

我国超过80%的高校均设置了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实力较强的学校主要有四类:一是传统的外语类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二是一些设有外语类专业的知名高校,如外交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三是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四是一些特色院校的英语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内开设科技英语专业最久的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语专业有民航业务方向,南京邮电大学与电信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航海业务英语是上海海事大学的特色专业,政法类院校强调英语系学生的法律常识,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华东政法大学的英语系都安排了相关法律课程并和外资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实践合作关系。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学的内容比较多,除了法制史、法理学这些基础性课程之外,更多的是学习各种与法律相关的专业课,如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司法、国际经济法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