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农业信息工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信息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信息工程

第1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村现状发展

引言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一、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滞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1.2财政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转贴于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进行科学管理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加强资金投入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第2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耦合;机理

一、 引言

当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首先,虽然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深度不够,导致我国工业深陷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困境之中。其次,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足,出现了工业化超前而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局面。再次,农业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农业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甚大,反过来限制和阻碍了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最后,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化没能充分融入其他“三化”之中,从而发挥其强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当然其他“三化”也未能很好的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党的18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毫无疑问,同步推进“新四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引擎,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然而,“新四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其复杂性也决定了“四化”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行动。要想通过“新四化”推进深度改革,从而有条不紊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必须理清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准确地把握四者之间的耦合规律。因此,对“四化”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1. 新型工业化。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描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和传统的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重点强调了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人力和科技对工业化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协调好其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信息化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质量、内涵的提升,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其核心是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平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可见,信息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此过程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通过人机互动合作潜能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重大变革。

4.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协调发展。

5. “新四化”。“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以往的“四化”不同,“新四化”更加注重发展的路径,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新型城镇化的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为宗旨,新型工业化突出智能工业、节能环保,农业现代化追求高效农业、强调食品安全,信息化则强调与其他“三化”的融合和渗透。“新四化”的“新”集中体现在“四化”融合集成、相辅相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着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转变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工业化反哺农业,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信息化装备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

三、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模型

1.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依次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阶段,显然信息化的产生要晚于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出了信息化。信息化无疑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农业总体上要落后于工业,而农业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农业现代化,并兼顾各方,以实现同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1)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

一方面,信息化引领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带动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源于信息化形成的网络外部性,即信息化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或者对新兴工业内部的组织与生产带来新的生产率的变化。信息化给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先进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促使生产装备的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变,从而有效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为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新型工业化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二者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是“智能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积极参与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嵌入工业生产领域,形成柔性、智能、服务型的特色生产方式,这种“智能工业”的实现必将提升我国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层次。

(2)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必然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合理有序的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同时,工业化产生的科技成果装备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而实现对农业的反哺。此外,工业化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财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带动高附加值作物和特色作物的开发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给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解放出来,并转向非农业部门,这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料供应。工业化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开农业的原材料支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原材料流入工业生产过程,充实了工业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3)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信息化的实现以及信息化支撑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即与之相适应的场所和空间。农业现代化则可以为它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因此农业现代化无疑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将推动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和加速作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引擎。随着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逐步渗透,将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以农业现代化为载体,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现代化之中,产生了“高效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宗旨在于解决“人”的问题,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则更偏重于经济范畴,因此,这里将新型城镇化单列出来,介绍其与另外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以及充分的产业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工业的进驻为前提,工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城镇焦聚效应的基本动力。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城市聚集,使得工业化和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现象。新型工业化导致城镇经济结构调整、非农产业扩张,加快推动城镇产业的集聚和优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支持。城镇集聚效应的发挥、辐射能力的增强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吸引着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汇集于此,使其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人力和信息等要素的组合可以产生原始创新,有力地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镇需求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基于二者之间的上述关系,在实践中应着重推动城镇发展和工业发达之间的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图2。

(2)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优秀人才能够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而且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信息化所需的硬件条件也可得到满足。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最先在各种要素聚集的城镇中尝试和应用,这种市场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当代城镇生活、管理等方面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量高层次、专业化的信息需求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根源,总之,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带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信息化过程中涌现的一大批高级人才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城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很好的为新型城镇化服务。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将优化城镇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以网络组合为基础,将信息技术嵌入并应用于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这种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模式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仅扩大了信息化应用空间范围,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如图3。

(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需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平等交换,改变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促进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而剩余劳动力的转出提高了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这都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素质也会逐步得到提升,高素质的劳动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角,这也客观的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大量人口进城增加了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从而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新型城镇化包括人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两个方面,这就客观的产生了对人力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了城镇劳动力的来源,满足了城镇经济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用地更加集中,土地资源相对富裕,为城镇地域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便利。此外,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刺激了消费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对农机、农药、化肥等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都为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农业短板的途径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

3.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关系模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依托、相互耦合。“新四化”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信息化是手段,新型城镇化是重点,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装备并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二者的发展;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通过技术外溢带动三者的发展。同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势必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如图5。

四、 结语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耦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并遵循“新四化”之间内在的耦合规律,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科学规划、严格论证,尤其要注意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四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成效应,开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强培.江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04,(2):51.

2. 姜爱林.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财贸研究,2004,(3):2-3.

3. 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2):9-10.

4. 徐丽梅,李宪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障碍与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1):19-20.

第3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农民职业化;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以人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让在城镇生活的每一个人获得更幸福、更高质量的生活,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进入非农产业、从农村到城镇居住生活,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在城镇生活中找到合适稳定的工作,这对他们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大批高质量的劳动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世界平均水平为4.2亩,可以看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得不到就业,农民收入偏低,阻碍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建设是人口转移的核心动力,城镇化建设可以转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而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达约44%,从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加快,乡村人口数量减少1.8亿,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数量仍然很庞大,任务非常艰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考量农业人口是否转变为城市人口时不应只看户籍上的改变,还应考虑他们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找到稳定的职业,能否拥有稳定的收入维持在城镇的基本生活支出,他们能否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和教育环境等,可以看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民工职业化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渐融入城镇社会,前提就是使他们在城镇生活中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拥有稳定的收入,这样才能立足获得社会的认可,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从根本上逐步解决了基层农民工缺少技能就业难的困境,但是我国农民工职业化培训面临诸多问题。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水平低、身体素质不高等特点。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只有小学初中的文化程度,很多青年劳动力都是十四五岁就进城打工,他们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和运输业等行业,这些行业技术含量低,大多都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工作稳定性差,淘汰率高。

(二)政府缺位,管理制度混乱

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市场不能带来教育公平,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由于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低,他们自觉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另外因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具有流动性和短期性,企业不愿花费人力物力去培训,而私人机构出于盈利的目的,培训质量又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要有政府来弥补市场失灵。虽然国家拨款在逐年递增,但是需培训的农民数量庞大,真正能够得到培训的人数还占少数。我国农民工培训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管理混乱,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地配置,全国缺乏统一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各部门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导致政府缺位越位,管理制度混乱,培训体系不完善等现象普遍。

三、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民工职业化培训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集中形成集聚效益,服务业飞速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通过城镇化来转移农民,可以从根本上化解城乡的二元结构。农民工职业化培训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可以解决“民工荒”问题,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力支撑。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民职业化培训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一)农民工职业化培训的重要性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培育大量具有高级技术的农民工,也需要通过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为农民工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更多领域。推进农民工职业化培训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直接推动作用,因为农民工多数为建筑业工人、制造业工人、服务性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等低层次职业,对他们进行系统地培训之后,使他们可以胜任更多岗位,提高各个行业的服务水平,这样去深化细化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剩余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新型城镇化必须打破传统的人口城镇化思路,不应只满足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局面,应要求他们用与现代工业化相匹配的职业技能,使他们真正能够适应更多的就业岗位,完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双重改变。

(二)完善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体系

第4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主要做法

(一)抓好“123166三农”服务热线,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1.部门共建共营。省农牧厅从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农业政策等12个方面,遴选组建了省级坐席专家200余人,市县专家1000余名的专家团队。省广电局积极组织新闻单位开展热线宣传和电台直播工作。省通信管理局协调各运营企业,提供资费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甘肃电信公司建设了热线“呼叫中心”、专家直播室,并承担运行费用。

2.热线服务形式多样。为农民提供的主要服务方式有:一是专家电话解答。每天9时至17时选派7-8名不同专业专家在“呼叫中心”坐席,接听农民打进的热线电话,解答农民的问题。二是现场实地指导。对农民电话中描述不清楚,坐席专家无法作出准确判断的问题,派专家出现场,到田间地头实地解决。三是解决农民诉求。对热线反映的一些重大问题、共性问题,以“送阅件”等形式呈省领导参阅,批转县级政府核查处理。

3.热线成效显著。运行4年多来,累计接听农民电话40多万人(次),日均话务量380多个,接答短信息1.5万条,供求信息6万条,实现了农业专家对农民的面对面服务,已成为全省农民离不开的“致富线”、“解忧线”。

(二)抓好手机短信应用,不断拓宽信息服务渠道。

2011年,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移动公司和海芯华夏公司合作推广“12316农事管家”,为农民提供有偿短信服务。省农牧厅负责专家队伍组建、管理和考核;省移动公司负责网络管理和平台建设;海芯华夏公司负责业务推广和具体运营。在信息服务内容上,主要涵盖了农业政策法规、三农快讯、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等四个方面。在信息传送上,农业专家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等信息,经海芯公司加工后由移动公司发送给定制农户。在专家队伍建设上,省农牧厅挑选了20多个农业专家,每个品种确定一名专家,每名专家每周上传信息不少于3条,省农牧厅将上传信息质量与年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海芯公司提供一定资金,对专家进行奖励,较好的激发了专家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信息内容的高质量和时效性。目前,甘肃省已有“12316农事管家”用户140多万,占全省农户的1/3。“12316农事管家"已逐步成为我省农民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好帮手。

(三)抓好信息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农业信息化发展基础。

一是省级农村信息工程全面实施。2006年,由省农牧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政府研究室共同组织实施了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一期总投资3100万元,已建成1个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87个县级农业信息平台,450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初步形成了省——县——村三级农村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金农"工程效果明显。按照“金农”工程项目的要求,我们完成了对56个县、60个信息采集点、8个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省级监管机构的建设工作,构建了五大数据库、部署了三大应用系统,建立了农业监测预警体系,完成了全省200多名农业信息员省级培训任务。“金农”工程的实施,使甘肃省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三是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全面开通。全省建成125个农业视频会议会场。系统建设覆盖了14个市州和95%的县,可同时容纳1万人。截至去年底,共召开视频会议7 6次,举办培训班53次。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约了办公经费,改变了工作方式。

(四)抓好农业物联网试点,逐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

甘肃省通过省市县联动协作,积极探索物联网建设工作。高台县引进安装了日光温室自动化与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温室内水、肥、气、热因子的智能化调控补给与管控;武威金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12栋智能化温室,通过传感器、监视系统,管理人员可在办公室掌握温室内的湿度、温度变化和作物生产情况,并进行远程肥水管理;兰州市红古区开发了农业远程视频专家诊断系统,建成了控制中心,诊断中心和上千个远程视频点。这些试点,对全省设施蔬菜物联网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抓好农业网站群建设,提升信息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以甘肃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涉农网站群基本形成,通过不断提升甘肃农业信息网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地方农业网站发展。全省涉农网站已达125家,其中省级农业门户网站1个、专业网站25个、特色网站7个、市级农业网站12个、县级农业网站80个,以甘肃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全省农业网站群基本形成。

第5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数字城市”系统分析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拟订的《雅典》明确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并提出有“计划”、有“秩序”发展城市的原则。“数字城市”重在整合设施、优化配置、共享资源、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服务人民。由于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急需数字技术的支持,建设“数字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实力,实属当务之急。

我国城市信息化的难点,以前是网络,现在是数据。一些城市正组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抓紧建设可以实际使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统筹规划,共享资源;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立足城市,形成特色;突出重点,拉动产业;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数字城市”总体规划

“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

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多个)、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数字城市”中心是“数字城市”的心脏。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全市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组织实施,实现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与整合,集中管理重要信息资源。

中心也是全市综合数据中心、重要信息资源共享中心、重要信息备份中心等。

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库系统包括:

(1)基础空间数据库:含遥感影像数据库、电子地图数据库、地理编码数据库等;

(2)人口资源数据库:含市民姓名、出生、婚姻、教育、收入、纳税、交费、社保、医保等内容,公民身份号码是基本标识;

(3)公共设施数据库:含城市重要公共设施数据,包括供水管线、排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供热管线、燃气管线、铁路、地铁、轻轨、无轨、大街、小巷等;

(4)经济运行数据库:含经济及其运行状况数据;

(5)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含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如纳税情况、还贷情况、履行合同、遵纪守法和帐目情况等;

(6)元数据库等。

电子地图数据库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地理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存储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地理编码数据库实现地理空间数据与非地理数据的连接。元数据库描述整个数据库。

城市数据包括政府、企业、社团、社区等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自然和地理等方面的众多实体集。数据规划包括数据总体框架和层次规划,全市共享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规划,全市分布式数据库规划等。

“数字城市”数据库系统包括三个层次的数据库:

1)全市各单位、各行业的数据库;

2)参与“数字城市”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各行业、各方面分布式数据库;

3)全市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库系统。

参与“数字城市”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各行业、各方面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遵照各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建设,形成“数字城市”数据系统的基础。这类数据库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城市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

分布式数据库包括国土资源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地震数据库、环境数据库、园林绿化数据库、统计数据库、工商数据库、税务数据库(国税数据库、地税数据库)、物流数据库、贸易数据库、城市规划数据库、城市建设数据库、房地产数据库、住房公积金数据库、农业数据库、旅游数据库、银行数据库、保险数据库、社区数据库、武警数据库、公安数据库、消防数据库、计划生育数据库、劳动和社会保障数据库、民政数据库、教育数据库、科技数据库、医院数据库、药店数据库、电力数据库、电信数据库、自来水数据库、燃气数据库、公共交通数据库、商场数据库等。

“数字城市”建立统一的、法定的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格式,尽可能采用规定的数据标准;制定相应的数据使用管理办法、数据版权保护、产权保护的规定;部门间签定数据使用协议,打破部门、地区间的信息壁垒,促进社会、企业、政府间的信息共享,解决“信息荒岛”和“信息孤岛”的问题,面向社会,服务市民。

“数字城市”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加快制定信息网络管理条例,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维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确保“数字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有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严格信息化项目管理,强化市场运作机制;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等。

“数字城市”专题规划

“数字城市”的专题规划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包括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公务员培训和法规法律建设五个方面;以党政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为重点,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优先制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标准;加强人才培训与考核;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实施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与信息更新机制;达到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府透明度和方便企业与市民的目的。

电子政务工程中的应用系统建设是关键。目前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金税工程、金融监管(含金卡)工程、宏观经济管理工程、金财工程、金盾工程、金审工程、社会保障工程、金农工程、金质工程、金水工程等业务系统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专题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社会治安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水资源管理、城市环境监控和城市应急联动指挥服务系统等。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

认真解决电子商务涉及的安全认证、支付方式、物品配送、网络结构、法律环境、协同工作等关键技术环节;完善金融行业、零售行业和医疗卫生等行业的系统;建立企业、市民资信中心,制定鼓励企业和个人上网交易的各项政策;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数字城市”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与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化农业示范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专业生产大户为依托,加快建设农业信息系统;建立农业资源、生态、灾害等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开发和完善全市农业信息资源库;使农业信息化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数字城市”运用高新技术建设海洋信息工程,建立海域管理数据库、海洋生态和环境数据库、海洋经济数据库、海洋功能区划数据库和海洋资源数据库,开展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环境评估等,支持海洋开发的伟大事业。

经济运行服务

建设金融、税务、工商、诚信、不动产和技术监督等信息系统,为经济运行服务;进一步推动银行卡工程,建立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安全、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建立完善银行业监管基础数据库、监管系统和预警体系;运用个人信用资料库,促进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全面建成人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建成统一的数据中心。

社会公众服务

以社会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教育、旅游、社区、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准。全面建设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逐步扩展到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领域,成为一体化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实现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一卡通。建成连接市、区(县)、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全市四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支撑体系,完成全市信息化示范小区工程建设,普及推广信息化社区,家庭信息化由起步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城市卫星应用系统可用于海洋监测,天气预报,资源调查,定位导航、搜索营救和通信电视等。

“数字城市”重点工程规划

“数字城市”建设的重点信息工程是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大工程、五类应用和25个系统等。后者包括现代口岸物流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农业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

建设五大险种合一的、包括就业服务在内的连接全市各级劳动、社会保险机构和其他有关机构的网络信息系统,发行统一的保障卡,为全市的社区、乡镇、机构、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全面及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这是为民服务的一号工程。

城市市民卡是为市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工具,是市民办理各项保障事务、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凭证,属于重要的民心工程。城市市民卡为IC(CPU)卡。他依托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依托城市社会保障信息工程和其它公共服务信息系统。

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包括网络通讯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多个业务系统等。通过市场运作,依托城区规划改造,通过房地产开发,鼓励物业管理先进、配套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以方便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为出发点,建设现代化社区网络服务中心,为小区住户提供求职就业、家政服务、维修维护、文娱体育、医疗保健、网上购物、金融股票、社会保障、交通旅游等网络信息服务,开展社区网络教育示范和家庭信息化示范,为民服务。

继续扩建和完善城市金融数据网,与国家金融网联通,重点建设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建立大额、小额电子支付系统、信用卡授权交换和信息交换系统,同城结算自动化系统以及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资金清算效率和周转速度。在此基础上逐步与国际接轨,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服务。

金旅工程建立完善的城市旅游信息网和网站,建设旅游投诉处理系统和旅游统计联网上报系统,开发旅游信息资源库,提供酒店房态、房价、住房率、旅游统计、旅游预报等信息服务,提高旅游产业收益,提升城市知名度。

“数字城市”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物流产业,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现代化的物流网络,逐步把城市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紧急救援服务,为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系统采用先进技术,对各种分离的信息与通信资源进行整合,将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台以及12345市长公开电话等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跨部门、跨警区和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一致,使高效应急、联合行动成为现实。市民只需拨打上述报警电话中的任何一个即可接通联动中心并得到所需要的应急救援服务。系统还可以帮助政府改进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地籍是土地的户籍,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籍管理日益重要。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支持业务运作的应用系统、存储图文数据的数据库以及管理和支持系统三大部分;支撑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地籍统计和档案管理等功能。

“数字城市”重点工程还包括教育、科技、金税、金财、金贸、金盾、智能交通、城市公用事业、卫星定位导航、海洋溢油监视和应急响应信息系统等。

第6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怎样结合南阳实际情况,落实中央“三农”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现代通信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是河南移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重点思考的问题。河南移动总经理原建国同志,树立贴心服务理念,把为政府、社会、农民分忧作为自己的责任,利用6年时间,架设移动信息网,实现了与农民心与心的沟通,在真诚的服务中,促进了农民致富,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企业,公司成立六年多来,河南移动累计投资近百亿元用于农村网络建设,特别是20__年投资近20亿元的九期网络扩容工程更是把农村网络覆盖列为重中之重。几年来,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牢牢抓住了四个重点:一是依托中国移动世界一流的基础网络,构建“农村移动通信网”,跨越数字鸿沟,让农民用得上;二是搞好服务工程,依托河南移动完善的农村服务渠道,构建“农村信息服务网”,采购物美价廉的品牌手机投放农村市场,让农民用得起;三是依托一流的业务网络,搞好信息工程,打造“农信通网络平台”,用信息引领小康路,让农民用得好;四是要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联合涉农、科研、教育等机构,与移动通信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共同组建“大农业网络生态链条”,给农民提供贴身、贴心的服务,为农民创造价值,让农民用出彩。目前,从城市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移动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信息转变了农民的观念,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提供了致富的信息,可以说移动信息引领了为农民致富的一场科技革命。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县、乡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信息网站,农业科技部门建立了致富信息网站,移动公司开通了“农民致富信息港”,拓宽了捕捉信息的渠道,有些农民已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在网上农产品信息,选择短、平、快农业致富项目,由于南阳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市,农民受教育、区位等方面影响,一些乡镇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虽然我市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各县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比较理想,但是政府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促进信息利用方面,工作方法、措施明显滞后。政府部门往往根据某项种植信息,对农民进行指令性安排,对市场行情信息把握不准,往往出现伤农现象,农民对信息产生质疑。多数农业基层职能部门在指导农民生产经营时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宣传引导上,而对生产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做得远远不够,导致“旺销--扩种--卖难”怪圈现象反复出现,部分农民采用“逆向思维”决策,即政府鼓励多种植什么就不种或少种什么,这些现象表明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和农民信息素质都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我市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20__年我市农村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左右,大专以上比例仅为1,农村的文盲率达到12。我市目前还存在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就是还有大批文盲不断产生,这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十分不利。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低和科技素质低,这一方面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也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

2、农民信息意识淡薄。由于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落后,除沿海地区和农产品出口较多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强外,大多数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如内乡去年油桃销售因天气原因,政府提供的销售信息农民不予采用,独自联系销售渠道,错过了销售时机,果农受到了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政府及早向果农提供西安、北京等市场信息,油桃销售一空,果农还认为是市场规律“有赔就有赚”在起作用,认识不到信息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3、信息获取成本较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与信息应用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费用需求减缓了信息进入农户的步伐。现在虽说电脑普及了,价格便宜,最低也需3000多元,但农民一家一年净收入也买不了一台电脑,加上我国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且分散,导致农民购置设备上网不仅不现实而且不经济,采用电话获取信息虽然方便但费用普遍较高,而通过电视、板报、传单等方式, 方便且节省费用,但获取信息方式大都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

4、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目前,全国虽有农业信息网站2200多个,但是网上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性的信息少;简单堆积的多,精心加工的少;交叉重复的多,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5、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我国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而目前我国缺乏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我国信息化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不规范也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低的成因。

三、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1、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当前,我市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因而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分期分批对村组干部、党团员、回乡复转军人、毕业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2、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我市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大多已延伸到县级,少数县(市)已延伸到乡镇,但是在县或乡与农户之间却出现“断层”,因而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点应是采用乡级建立信息服务点、村级培养信息员的方法,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要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有条件的村,购进电脑,建立网站,无条件的村,鼓励经济能手购置,利用党团员活动日进行学习培训。要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使之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村干部、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信息的进村入户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采取适当的信息传播手段,绝不能不顾乡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地要求农民上网。应从农村的现实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去年到山东省寿光市,看到他们已探索出多种经济实用的信息入户方式:一是电波入户。寿光市县农业局都建立了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并制成电视片,通过电视台定期播放。二是热线电话。县农业局建立农业信息库,利用语音转化功能,自动回答农民问题。三是手机短信。市、县农业局已为移动用户开通传送农业信息短信业务。四是电话上网。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县市采用“三电一厅”模式,即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和农业科技展厅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该模式很快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接受和应用,下一步我市应很好在信息服务方式上进行研究,移动公司可设立农业信息服务“110”台、致富信息箱等栏目,满足农民需求。

4、要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三种现代意识:一是现代的科技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的意识。二是现代的市场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动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三是现代的信息意识,即让农户具有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和意识。

5、要培育并创造农户的信息需求。要启发民智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农民认识到信息是开启农产品市场大门的“金钥匙”,让农民变“信息淡漠”为“信息饥渴”,同时要提供及时、准确、使用性高的信息。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要重点提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更新信息、特种养殖、种植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信息、农产品市场营销信息、剩余劳动力就业情况等农民急需的信息。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的分析整理工作,提高对农产品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增强农业信息的生产经营指导性,启发农户的信息需求。

6、要进一步扩大移动信息网络覆盖的范围,充分发挥移动信息的作用。今年2月,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网络,努力提升农村网络覆盖率,以信息化促进“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河南移动又投资20多亿元启动10期扩容工程,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质量。该工程全部竣工后,河南省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通信质量将会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日臻完善,有了网络,有了信号,从而全市更多的群众能够便捷地使用优质的移动信息服务,架起通向致富的“桥梁”。

7、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移动电话的普及和使用。移动公司要集中采购一批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品牌手机投放农村,让农民买得起手机,更用得起手机,在推出神州行“乡情卡”的基础上,要及时推出适合全省广大农民使用、真正方便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服务套餐。同时,移动公司还要不断加快农村营业网点的建设,确保全市98%以上的乡镇、行政村有营业服务网点,让农民足不出乡(村)就能办理移动业务;要加快农村电子服务体系建设,推出“空中充值”等服务,解决农民缴费难问题,满足农民小面额缴费的需求。

第7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关键词:西部农村 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一、对西部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当前对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方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发展新阶段。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电子农村、电子农民和电子农业。电子农村是指要建设一个信息化的农村;电子农民是指要培养信息化的农民;电子农业是指农业生产、销售、运输的配套体系都要信息化。

对于西部农村地区,进行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划定,西部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另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西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通信与信息化建设发展很快。2005年西部地区通信业务收入完成1144.4亿元,同比增长12.6%;电话用户达到1.5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0.5%;上网人数达到2229万人,上网普及率达到6%。特别是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通信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了积极进展。

横向上看,西部农村地区以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等形成了横向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纵向上看,西部地区以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结合专业农业门户网站以及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一体的纵向农业信息化网络。

一个以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体系,在西部农村已经基本形成。

三、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西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西部农村信息化基础差、起步晚,与东部和较发达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明显差距。西部农村信息化在发展中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⒈西部农村信息化缺乏统筹规划和长远考虑,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西部农村建起了涉农的相关服务网络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它们为“三农”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具体情况,导致在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出现了盲目性,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西部农村地区地域广阔,这使得我国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很难统筹安排。

⑵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东部地区率先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而西部地区和偏远山区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缓慢。这种情况使得对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存在一定困难,并且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出现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资金。

⑶西部地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的差异,使很多地方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有盲目性,信息化的程度带有肤浅性。

⑷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部分地方政府单独进行规划,如此造成“信息孤岛”现象,进而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

⒉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对进一步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造成困难

一些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同时其效益的不明显又影响了后期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目前,农村地区缺乏现代信息技术,覆盖西部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还很少。西部地区农民拥有计算机的比例还很低,很多地方仍旧以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另外,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媒体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中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⒊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低,对农村信息化的利用和普及带来一定的难度

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农民收入还非常低,农民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不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村居民只有在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把资金投入到信息的利用上。在一些地方,即使政府已经建设了信息平台,但是当地居民由于收入太低而放弃使用信息化设施。这种情况对西部农村信息化的利用和普及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西部农村信息化的推进步伐。

⒋西部地区农村缺乏技术宣传和指导,使农村信息化建设后劲不足

西部农村教育落后,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使得农村居民缺乏现代信息技术,而很多农村地区信息化队伍的培训工作没有同步进行。一些地方虽然已经有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平台,但还没有相配套的技术人员作指导,这样的情况使得这些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低下,导致一些信息化设施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另外,由于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做相应的信息化服务宣传,使很多西部农村居民对信息化优点的认可度不高,无法接受信息化的生活方式。

⒌西部农村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导致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

西部农村地区是我国广大农村中最落后的地区,很多地方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首先,在很多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缺乏良好的教育,其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农村地区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其次,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高,并且政府的信息化投入有限,导致信息化建设资金的缺乏;最后,在一些农村地区,当地领导还没有形成农村信息化的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整体缺乏信息化建设大环境的因素。

四、推进我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和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结合西部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来推动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

⒈要理顺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

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言,应高度重视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农村信息化发挥更大的效能,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要强化公益性信息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主要服务对象应是县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网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信息服务企业、农产品贸易组织等。在建设过程中,要盘活经营,推进服务模式多元化。

⑵要为基层农业网站、县以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农村信息服务企业、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中介组织等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使他们可以上联网络,下联百姓。服务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有线电视、VCD、直至纸质信息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农户提供信息和科技知识服务,使信息技术服务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惠及百姓,真正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管理和农村社区文明建设。

⑶要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向广大农民提供公共信息产品服务,提供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的秩序。

⒉整合各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对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要对各部门的涉农网络系统、网站、信息资源和科技服务体系进行整合。在信息资源开发整合方面,要重视解决横向“信息孤岛”和纵向“网站雷同”的问题。在横向方面,要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涉农信息共享;在纵向方面,省部两级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开发通用的信息采集软件,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采用公用模块的方式,实现“一站,全系统共享”,全面提升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开发水平。

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要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使其发挥存量资源的最大效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和共享,推动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利用。

――要充分整合现有网络,将手机、广播、电视、互联网、固定电话以及卫星接收站等多种网络信息平台融为一体,建成一个反馈畅通、覆盖率高的乡镇信息网络体系。

――要加强各行业和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这就需要政府率先转变观念,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打破各部门信息共享的障碍,把创造良好环境作为政府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着力点。

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农村信息化提供服务平台

地方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供硬件平台,二是提供软件。硬件是基础,建立网络、广播、电视、电话等多平台农业信息传输体系,必须以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宗旨。在选择硬件平台时,要更多地采用能够适合农业和农村需求特点的“低成本、广覆盖、低功耗、易维护”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提供软件指提供信息可靠、权威、及时、免费的信息,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建立、信息分析、信息等过程。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关系,必须因地制宜,讲求实效,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实际需求出发,采取适宜的方式和手段,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4.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为西部农村信息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加快西部农村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其具体做法应该落实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快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的培养,通过培训等方式,使这支队伍既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得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二是农村信息员队伍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在那些信息需求量大、接受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比较强的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和村组干部等人员之中。

5.确定农村信息化示范点,为全面推进西部农村信息化提供示范效应

由于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有限,因此地方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先确定信息化示范点,在小范围内进行信息化试点建设。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对象,可以是龙头企业、农产品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因为他们对农村居民的示范效应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强烈,能比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在示范点应采取“高标准、高质量、低投入、快应用”的思路,要采用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统一集成、分级实施的办法,积累建设经验。这样做有利于减少盲目投资和节约资源,并且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在信息上的真正需求。

要加大对具有一定区域特色、良好示范效应以及广阔发展前景的示范基地的支持力度,建立一批典型的农村信息化示范县、乡镇,而且要建立一批示范村、户。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必须能够实现网络化的农村信息服务,营造出信息化农村的数字氛围,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最终达到通过信息化使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

6.由政府引导,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为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因其公益性强、社会效益突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必须与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从国外的经验看,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也越高。除政府部门外,各种社会或商业组织都可以成为直接的信息服务主体,政府从中扮演组织推动者和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在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制定和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吸取发达地区乡镇信息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逐渐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乡镇信息化建设当中来,从而实现主体和资金多元化。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在政府作用逐步转到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基础上,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信息化市场主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五、结束语

推进通信技术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是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应继续从规划、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西部农村地区的通信与信息化发展,努力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够平等地享有获得信息通信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渗透性、带动力强且覆盖面广的特点,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和业务在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解决我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天明,张彬.中国农村通信市场开发等策略分析[J].信息网络,2005(7):18-22

[2]岳大波,王元珑.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电子农务[J].商场现代化,2006(6z):209-210.

[3]梁勇,张继军,王志军,等.数字乡镇的探讨[J].电子政务,2006(11):47-51

[4]周健.试析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及措施[J].电子政务,2006(5):64-68

[5]汪玉凯.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展望[J].信息化建设,2006(1):10-12

[6]张勇进.以统一网络平台为契机 推动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J].信息化建设,2006(1):29-31

[7]江文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哪些内容[J].科学决策,2006(1):12-13

[8]韩美群.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J].乡镇经济,2005(12):8-11

作者简介:

王元珑,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第8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关键词: 做中学;物联网;任务驱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用人单位务实性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目标。随着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高等院校物联网专业也应运而生,也因此,如何在一个新兴的专业上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1 “做中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做中学”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任务和项目的教育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有些院校提出人才培养“企业需求”至上的原则即为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主动提高院校在市场需求中吸引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其实也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只不过它是从市场的观点看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1)内容实用。教师以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2)目标具体。教学目标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紧紧围绕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3)做中学。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局面,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4)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项目都是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活动有直接的关系的项目。它的特点是:(1)切合实际。项目的主题都是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的项目,更能使学生了解现实生产过程。(2)综合性。所选取的项目往往都是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项目,因而更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综合应用。(3)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内容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都是“做中学”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为了践行“做中学”理念在教学中必须采取以任务和项目为中心,需要突出在实际中学习,在任务中学习,在做项目中学习,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 践行“做中学”

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并可快速进入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构建出近似真实职场的教学环境,采取取材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内容,运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做中学”的几个重要要素。为此,我们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及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三方面作了如下探究。

2.1 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及物联网行业调研情况,确定了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以项目为核心,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将4年8个学期划分为3-2-2三个大阶段,构建能力递进提高的课程体系。采用“任务导向,项目驱动教学,” 教与练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开发项目等多种形式,促进专业建设全面发展。

2.2 课程体系建设

在“任务导、向项目驱动教学、边讲边练”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携手行业、专家共同对物联网技术开发技术和设计方法进行调研,明确相关岗位的主要职责。在此基础上,设定学期培养目标,确立学期核心课程,从而构成了分层递进的“做中学”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三阶段技能课程图

2.3 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为适应“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需要将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依托已经获批的“农业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实训基地及相关实训室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积极参加校外企业组织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以企业为主开展实训,这样是学生更能以接近实战的方式参与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了提高实训水平,根据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全国试点省市建设工作需要,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研发中心、美国等单位联合建立“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教、学、研为一体的实训中心。

2.4 教材建设

教材是整个学生培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和教育理念转变为具体现实的媒介。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能够实现与教材的建设有极大地关系。

根据“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教材的建设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工程任务为主导,以分步骤、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式阐述教学内容。此外,为了便于在教学中学生达到边学边练,“做中学”,教材设计上按单元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发的过程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在某个具体任务中,则根据项目开发的标准流程开展教材建设,由于项目分析是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在教材中首先给出项目分析;教材项目分析之后是项目实施的内容,项目实施中描述了实现项目目标的具体做法和步骤;再后面是项目考核标准,项目考核标准是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的评判尺度,从而使学生在做完该项目后能够给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并找出不足及差缺方面;在教材的最后是项目扩展,项目扩展通过提供一些拓展思路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更多的相近项目领域,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当然,为了更能够使教材贴近实际项目,教学的建设也邀请一线工程师加盟进入编写团队。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做中学”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它是将“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结合起来,它更强调“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实践动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为达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建课内课外双渠道,除了校内还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它把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生活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是对传统教学的促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俭.物联网[J].中国仪器仪表,2009(10) : 94-94

[2]黎忠文,向兆山.“做中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6,(10):30-32.

[3]郭绍青.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4]吴尚智,任小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实践[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30-32

[5]邵玉祥,陈青.“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互补应用[J].高教论坛,2012(2):21-23

项目基金:

由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重点项目(C03-0809), 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2013GA610013), 院博士青年基金项目(2012D05)资助

作者简介:

第9篇:农业信息工程范文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经济;增长;措施

1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农村信息化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必要重视,不仅要提升技术结构的整体水平,也要建构更加完善的技术人员培养目标,切实维护整体经济管理结构,从根本上优化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优化,切实维护控制结构和控制措施,确保相关运行模型能贴合农村经济发展框架。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互联网项目的发展,农民能借助互联网了解更多的种植信息和相关销售渠道,这也间接地满足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实际互联网运行结构有效进行的过程中,要保证传统格局的优化改良,从而提高整体经济结构,这不仅实现了交易范围的扩大,也保证了互联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1.2农村信息化发展和农业经济之间相互作用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借助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能实现整体经济结构层级的有效优化,并且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的思维意识。在农村信息化项目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针对当地情况进行集中管控和综合处理,确保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建构。农业经济增长也能有效强化农村信息化的进步,真正实现2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结构建立的过程中,能借助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经济运行模式达到最优化。

2强化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分析

2.1强化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农村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完整的管控机制,确保管理层级和管理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建构更加完整的系统化管控模型。相关管理人员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处理信息化运行模型,建立系统化且功能化的农村信息工程项目,提升基础设施的完整度和运行有效性,并集中调动社会力量,将相关工作模型集中运用在农村信息处理模型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框架结构的升级。要利用头脑风暴,充分发挥农民的力量,集思广益,建构更加贴合当地农民实际需求的项目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集中升级农村信息化管理手段,切实维护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的运行进度,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2强化农村信息化基础人才培养制度

在建构农村信息化工程系统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集中选取业务能力强且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对其进行集中的培训,不仅要保证其工作能力的提升,也要保证其专业素质和态度得以优化。要注意的是,在培训项目中要针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分享,确保农民能更好地了解信息化农业发展结构的优势。农民只有从思想意识层面提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系统的认知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3强化农村信息化基础发展长效价值

在建构农村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构完整的管控系统,确保能及时处理相关管理机制和管控要求,提升基础项目发展的长效性机制,建构系统化管理系统。只有提升建设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信息化基础项目发挥其项目优势,保持农村信息化项目的运行路径和发展趋势顺应时展要求。借助农村信息化建设机制,能有效地缩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在落实相关政策和合理化规范时,能进一步推进城镇一体化项目的开展,要保证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结合地区实际实现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项目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村要想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结构的水平,就要针对自身发展情况提高整体项目的管理力度,建构更加有效的系统化管控措施,利用信息化技术切实维护信息化运行效果,从而保证资源结构管理的最优化。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已经逐渐趋于低成本和高效性,要从信息化处理模型中总结经验,顺利升级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农村信息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桂平,肖力争,朱方长,等.湖南农业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J].情报杂志,2014,30(02):62-65.

[2]高万林,张港红,李桢,等.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5,27(01):466-470.